文学的自然之根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艺的生命力源自何方?从深层孕育并滋养了文学艺术的是什么?或者说文学艺术的根究竟扎在哪里?文艺理论界一直对这个问题充满兴趣,也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在生态危机愈演愈烈而文学的处境也每况愈下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希望在生态文艺学和生态批评的理论视域中对文学之根进行再探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韩少功、李陀等人发起的文学寻根,面对的时代问题是“文化断裂”,目标是通过文学创作深入到民族文化的深层,寻觅文学的文化资源。而当前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由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急剧恶化。因此,本文的目的将指向文学与自然的关系。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所说:“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自然”实则应是人类文学之“根系”中更深远也更为“根本”的“根”。文学毕竟不只是人学,同时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学。我们希望,通过对文学的自然之根的探寻,能为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提供某些参照,进而为现代人走出生态困境,为当代文学走出生存危机多少做出一点贡献。本论文共七部分,主要内容为:
     导论:重寻文学的自然之根。在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背景下,“自然”正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成为诸多学科反思的对象。文学是一种典型的植根于自然的“生命文化”样式,但多年来文学对于自然的漠视,也使文学自身日益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在此背景下非常有必要重新探寻文学的根。本论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立足生态世界观,综观自然、社会与精神三大系统,进一步揭示文艺与自然的深层关联,从而促进文学与自然的良性互动。
     第一章:地球生态危机与文学终结论。以自然为敌的工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死亡文化”,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才是一种“生命文化”。在现代“死亡文化”指引下,人类悖逆自然之道,不断破坏自然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只有重整破败的精神,重建植根于自然的“生命文化”,才能拯救地球生态与人类的未来。当代文学艺术应该承担修补地球“精神圈”的使命。文学终结论问题的提出,说到底与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是一体的。自然是文学生命最深层的根,只要滋生和滋养文学的“根”还在,文学就不会终结。
     第二章:自然作为文学的根。首先在生态批评的视野中重新界定“自然”内涵,当代生态自然观突破近代以来的机械自然观,吸收古代活力论自然观的思想精华,认为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一个自身圆满的生态系统。生态文艺学立足生态自然观,揭示文论中“自然”的存在论和方法论两方面内涵。存在论意义上的大自然滋养着文学精神,孕育着艺术物种,培育作家诗性的心灵、想象力、同情心和诗性语言的表现力。在方法论的意义上讲文学根于自然,就是强调文学活动要顺应天地之道,养天地正气,得性情之真与纯,才能创作出有益于天地人心的作品。
     第三章:文学的失根状态。自然生态系统的濒临崩溃与时代精神的贫血,同时也导致人间诗性的枯竭。就如同板结的土壤、沙漠化了的土壤、被化肥农药侵蚀了的土壤再也生长不出优良的农作物一样,由于生命异化、创造力萎缩、想象力沦丧、精神生态恶化,文学也渐渐失去它赖以生长的土壤。过度理性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时代精神堵塞了人心通向自由与天然的渠道,造成了文学的无根状态,从而致使当代文学生产力出现实质性的衰败。
     第四章:文学自然之根的培护。恢复文学艺术的生命力与创造力,积聚文学艺术的精神能量,必须从培护文学的自然之根做起。这主要包括三方面工作:首先要深化生态运动,端正对于自然的态度,转变对于自然的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达成与自然的和解,逐渐恢复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其次是作家在艺术创作上关注生态问题,顺应自然之道,把自己融入天地自然之中,自觉地在自然中吸取精神的养分和力量;第三是通过生态批评话语的介入,在文学的阐释中重视自然的维度,促进文学与精神的绿色化。
     第五章:文学的自救与救赎。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与文学自身的危机,文学既要自救,又要承担起救赎的使命。文学的自救主要是通过返回大地,重获植根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文学的救赎主要是通过影响人的心灵来修补地球“精神圈”,进而拯救这个沦落的世界。文学的自救必须与救赎的责任相统一,在救治自身的同时救治世界,在完善世界的同时完善自身。
     结语:对“根”的探寻是生命的一种本能,也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根本需要。自然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的根之所在,人类的一切精神创造从本原上说也都是植根于自然的。在当下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日益严重情况下,我们只有抓住文学艺术的自然之根才能看清艺术生命的底色,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文学在当代文明生态转向中的处境、出路与使命。
What is the origin of the vitality of literature? What have bred and nourished the literature? Where are the roots of the literature? All the time, many people, including writers and readers, were attracted by these interesting questi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ir opinions were divided on these matters. Today, we, the human being, are face seriously ecological crisis, and in the meantime, the literature were forgotten by most people ,here, in this special context, I want to discuss the root of literature from the Vision of ecological research and eco-criticism. The literature is not just having relation to the humankind, but also it has a bearing on a much more important one, nature. In this dissertation,I will try to seek for the natural root of literature in various text , then I hope what I find in this course will contribute to make the harmonious rel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nature come true.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even parts, there are the abstract.
     The part of foreword:Seeking for the natural root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shifting of modern civilization, the nature is growing become the focus of people’s attention. Because the literature has disregarded the nature for many years, it now has reached a crisis point. In this context, it is important to seek for the root of literature. The literary root is the spring of the life of literature. The movement of‘Seeking literary roots’in 1980’s was initiated by Han Shaogong and Li tuo who the writers wanted to rethink the problem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 and then to find the cultural resource of literature. From the viewing of eco-criticism, we will search for the ultimate source of the literature, that is to say, we may find the natural root of the literature.
     Chapter 1. The ecological crisis and the end of the literature. In fact, the culture of industry is a“culture of death”, on the other hand ,and the living culture is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Indeed, the humankind have demolished the former order in nature and destructed the ecology system and environment, thus what the human have done resulted in the crisis. In order to solve the crisis and create a brighter future, we should rebuild the living culture that rooted in nature, and then the contemporary arts should take up the mission of remedying spirituality. The problem of literary ending show a fact that the na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root of literature, and it will make literature young and living forever.
     Chapter 2. The second part of dissertation illustrated that nature is the root of the literature. At first, we should define‘nature’again. From the ecological view, the nature is a harmonious community and a successful eco-system of all the living creatures. Study of ecological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view of nature, revealed the ontology of‘natural existentance’and methodology. On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the nature nourished the spirit of art, and bred poetic soul, imagination, compassion and poetic language of expression. If the practice of literature complies with the law of nature, then we will create a new type of great literary works, and also be beneficial to the world literature.
     Chapter 3. The literature without root. The natural ecosystems’collapsing and the poverty of spirit caused depletion of the poetry, just like the soil become impoverishment. Today, the literature is gradually losing its soil, so we witness the atrophying of the creativity, the losing of the imagination, the deteriorating of the spirit of ecology. Something, such as excessive rationalism, pragmatism, utilitarianism, now blocked up the way to the freedom and the natural status of heart, and brought about the declining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practice.
     Chapter 4.In order to restore the vitality and the creativity of the literature, and accumulate the literary spirit and artistic energy, we must protect natural root at first .It mainly includes three aspects: first of all, in order to restore the natural vitality we should deepen the ecological movement, to correct the human’s attitudes involving the nature,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nature, and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reach a reconciliation with the nature; second, the writ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s to ecological issues, and consciously draw in natural nutrients and the strength of spirit; the third , peopl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use natural dimension, and promote literature and the spirit more natural by eco-criticism in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Chapter 5.Self-help and salvation of the literature. In this case, the literature must help itself at first, then take participate in saving the world actively. The reason of ecological crisis is the main culprit that caused the crisis in literature; the literature affected the ecology of the spirit of people falling of the modern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e mental crisis affected literature. Finally,the literature practice is a emotional activity, and the culture of life is nourished by the nature and the free life . Literal self-helping is back on the earth, roots in the origin of the meaning of the earth. Nature’s laws are accommodation.‘Culture of life’will work with the earth, with the health, and‘the culture of death’is dead. Literal self-helping must be unity of responsibility, and it will save itself and the world simultaneously, and perfect the world and improve their own.
     In summary, from the vision of eco-criticism, we take seriously accoun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literary practice, and try to look for the future road of the humanity activates. In this dissertation, we will analyze our literature experiences on the past, be clear, and also examine the mistakes we have made. Trying to reveal the deep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terature and the nature, in addition to this, promoting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that was something higher we aim.
引文
①参见杨通进主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导论第4页。
    ②潘岳:《中华传统与生态文明》,载《经济观察报》,2008年12月22日,第16版。
    ③杨通进主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总序第4页。
    
    
    ①[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1页。
    ②[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0页。
    ①与“生命文化”相近的是“生态文化”,但“生态文化”概念相对泛化。本论文将“生命文化”作为一个核心范畴,因为生态的核心就是生命,而用“生命文化”与“死亡文化”相对,对于揭示文化危机与生态危机(核心也是生命危机)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阐释张力。
    ②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页。
    ③[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4页。
    
    ①[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②[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0页。
    ③[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④范进:《康德文化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0——21页。
    ①[美]格里芬:《后现代科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②[美]格里芬:《后现代科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英文版序言。
    ③成复旺:《走向自然生命——中国文化精神的再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④张炜:《绿色的遥思》,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①维之:《精神与自我现代观——精神哲学新体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11页、512页。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26页。
    ②王晓华:《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文学艺术的转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①鲁枢元:《百年疏漏——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生态视阈》,载《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②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9页。
    ①Kate Rigby,“Ecocriticism,”in Julian Wolfreys ed., 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2,p.152.
    ②[美]爱德华·威尔逊著:《生命的未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页。
    ③[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页。
    
    ①雷达:《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原载《光明日报》2006年7月5日。
    ②王兆胜:《文学的命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页。
    ③《老子》第十六章。
    
    
    ①参见汤学智:《新时期文学热门话题》,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
    ②韩少功:《文学的“根”》,原载《作家》1985年第4期。
    ①丁帆、何言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小说与现代性问题》,引自中国学术论坛网,网址: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11603
    ②吴俊:《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③史铁生:《写作的事》,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2—3页。
    ①邓晓芒:《作家的根在哪里》,见《残雪文学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3页。
    ②[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③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页。
    ④袁济喜:《文学的生生不息与自然的超验意义》,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⑤张炜:《融入野地》,见《绿色的遥思》,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①[美]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②[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青岛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第17页。
    
    ①[美]尤金·哈格洛夫:《环境伦理学基础》,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②转引自王诺:《生态与心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③[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9-90页
    ④[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0-91页。
    ①[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②[法]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译者引语(莫伟民)第11页。
    ③转引自[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序言12页。
    
    ①[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5页。
    ②[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页。
    
    
    ①[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58—159页。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
    ③[荷]E·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①[美]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7页。
    ②[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③[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8页。
    ②[美]埃里希·弗罗姆:《生命之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5页。
    ③[美]埃里希·弗罗姆:《生命之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2页。
    
    ①[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②[德]西美尔:《性别、金钱与现代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序言。
    ③[多国]雅克·鲍多特等:《与地球重新签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278页。
    ④[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页。
    
    ①杨通进主编《走向生态文明丛书》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序言。
    ②[美]查尔斯·哈珀:《环境与社会——环境问题中的人文视野》,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①参见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万以诚等编《新文明的路标》,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①[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5页。
    ②[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③《人类离危险临界点还有多远?》,载《环球》杂志2007年9月。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9/15/content_6724759.htm
    ④参见热罗姆·班德主编《价值的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
    ⑤《地球正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载《参考消息》2008年10月23日第7版。
     ①《四分之一哺乳动物濒临灭绝》,来源:新华网,2008年10月08日。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10/08/content_10157772.htm
    ①周宇:《大陆千所精神病院调查》,载《凤凰周刊》,2009年第6期。
    ②《中国人开始寻求心理疗法》,载《参考消息》2008年10月22日,第15版;
    ③张捷:《精神疾患偷袭中国》,载《中国新闻周刊》,网址:http://www.chinanews.com.cn/zhonghuawenzhai/2001-04-01/new/(21)%201.html
    ①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5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2页。
    ③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02页。
    ④[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之后》,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①[比利时]迪弗:《艺术之名》,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②薛华:《黑格尔与艺术难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2页。
    ③[美]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①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②杜书瀛:《文学会消亡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③叶匡政:《文学死了!一个互动的文本时代来了》,叶匡政新浪博客2006年10月24日。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ab6b00100063l.html
     ①陈晓明:《文学的消失或幽灵化》,见《不死的纯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①雷达:《文学活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②雷体沛:《敢问作家:我们还存留了多少文学精神?》载《文艺报》2004年2月17日。
    ①以上两段引文转引自张炜:《今天的遗憾和慨叹》,见杜渐坤等选编《2006中国年度随笔》,漓江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页。
    
    ①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48页。
    ②袁济喜:《文学的生生不息与自然的超验意义》,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③王兆胜:《文学的命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①刘锋杰:《重释文学:文学是简单的》,载《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
    ②陈晓明《过剩与枯竭:文学向死而生》,载《文艺报》2008年1月8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第2期。
    
    
    ①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②[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①[法]薇依:《扎根》,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7页。
    ②[法]薇依:《扎根》,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3页。
    ③[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70页。
    ④[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7页。
    
    
    ①[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页。
    ②[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③[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前言第2页.
    ④[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页。
    ⑤滕守尧:《艺术与创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①张炜:《绿色的遥思》,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①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士(Thales,前624—前574)把自然比作“母牛”。中国的《老子》一书把自然比作“玄牝”,都倾向于把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一个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混沌划一的、充满神秘魅力的整体。
    ②杜维明:《存有的连续性:中国人的自然观》,载《世界哲学》2004年第1期。
    
    ①《老子》二十五章。
    ②《老子》五十一章。
    ③[英]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老子》二十五章。
    ②《老子》五十一章。
    ③[英]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①[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321页。
    ②[英]基思·托马斯:《人类与自然世界——1500-1800年间英国观念的变化》,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①[英]基思·托马斯:《人类与自然世界》,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②[英]基思·托马斯:《人类与自然世界》,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③[美]弗·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30页。
    
    
    ①[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导论第2页。
    ②[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页。
    
    
    ①[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0—41页。
    ②[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①[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②[德]U·梅勒:《生态现象学》,载《世界哲学》,2004年第4期。
    ③蒙培元:《人与自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①叶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载《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②叶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载《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①张荣翼:《冲突与重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②王建疆:《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对文学发展的影响》,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①参见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14页。
    ②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页。
    ③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页。
    
    
    ①[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②[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③[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①[美]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7-368页。
    ②[美]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4页。
    ①[美]尤金·哈格洛夫:《环境伦理学基础》,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日]小尾郊一:《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序言。
    ②[日]小尾郊一:《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6—27页。
     ①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页。
    ②葛剑雄:《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2008年12月27日在岭南大讲坛的演讲,网址:http://news.sohu.com/20081228/n261457734.shtml。
    
    ①[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71页。
    ②[英]艾尔默·莫德:《托尔斯泰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
    ③[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5页。
    ④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234页。
     ①Thomas J. Lyon, This Incomperable Lande: A Book of American Nature Writ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9, pp.366-367.
     ①张炜:《绿色的遥思》,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103页。
    ①张炜:《二十年的演变――在中国石油大学的演讲》,见万松浦书院网站,网址:http://www.wansongpu.com/wsp/show.asp?id=18591。
    ①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149页。
    
    ①海德格尔:《诗·语言·思》,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54-155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7页。
    ③徐刚:《根的牵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①[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2页。
    ③张炜:《绿色的遥思》,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④鲁枢元主编:《自然与人文——生态批评学术资源库》,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992页。
    
    
    ①[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6-177页。
    ②[美]S·R·凯勒特:《生命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社会》,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③[法]艾姿碧塔:《艺术的童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④张炜:《书院的思与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①张炜:《二十年的演变――在中国石油大学的演讲》,见万松浦书院网站,网址:http://www.wansongpu.com/wsp/show.asp?id=18591
    
    
    ①童庆炳:《文学本原论》,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②杜维明:《存有的连续性:中国人的自然观》,载《世界哲学》2004年第1期。
    ①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①袁济喜:《文学的生生不息与自然的超验意义》,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②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2页。
    
    
    ①参见成复旺:《走向自然生命——中国文化精神的再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44页。
    ②袁济喜:《六朝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①袁济喜:《文学的生生不息与自然的超验意义》,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②袁济喜:《文学的生生不息与自然的超验意义》,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③袁济喜:《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精神特质》,载《求是学刊》,2004年第6期。
    ④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⑤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210页。
     ①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214页。
    
    ①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②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③参见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第二、第三、第四章,及《中国文学精神》第10页作者的一段自我表白。
    
    
    ①王先谦:《庄子集解》,参见鲁枢元主编《自然与人文——生态批评学术资源库》,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
    ②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8页。
    ③成复旺:《走向自然的生命——中国文化精神的再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①袁济喜:《从古代文论的“气感说”看文艺的生命激活》,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②彭亚非:《中国正统文学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09页。
    
    
    
    ①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
    ②《汪曾祺全集》第四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页。
    ③《汪曾祺全集》第四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2页。
    ④郭绍虞:《文气的辨析》,见《郭绍虞说文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①胡兰成:《中国文学史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②胡兰成:《中国文学史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胡兰成:《中国文学史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胡兰成:《中国文学史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③胡兰成:《中国文学史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①鲁枢元:《关于文学与社会进步的反思—兼及“退步论”文学评估》,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5期。
    ②[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编者序第3页。
    ③[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9-10页。
    ④[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⑤转引自赵刚:《波兰文学中的自然与自然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
    ⑥苏文菁:《华兹华斯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①[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英国的自然主义》,徐式谷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7页。
    ②[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英国的自然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4页。
    ③[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英国的自然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1页。
     ①[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①[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102页。
    ②[苏联]叶·莫·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4页。
    ③[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79-80页。
    ④[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页。
    
    ①[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②[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145页:
    ③[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①[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页。
    ②参见[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①《老子》第二十六章。
    
    ①《气候变化导致12种致命疾病流行》,载《参考消息》2008年10月11日,第7版。
    ②《人类面临“生态难民”难题》,载《参考消息》2008年10月14日,第7版。
     ①成复旺:《走向自然生命——中国文化精神的再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①[美]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序言。
    ②[美]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③[美]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页。
    ①转引自[美]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
    ②[美]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③[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07页。
    ④[美]大卫·铃木、阿曼达·麦康纳:《神圣的平衡——重寻人类的自然定位》,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①[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②[美]谢泼德:《颠覆性的科学》,转引自[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③[美]S·R·凯勒特著:《生命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社会》,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①[美]S·R·凯勒特:《生命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社会》,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②张炜:《绿色的遥思》,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
    
    ①张炜:《绿色的遥思》,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②张炜:《绿色的遥思》,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①张炜:《绿色的遥思》,文汇出版社, 2005年版,第102页。
    ②张炜:《大地的呓语》,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300页。
    ③张炜:《大地的呓语》,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91页。
    ④张炜:《大地的呓语》,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79页。
    ⑤张炜:《大地的呓语》,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89页。
    
    
    ①张炜:《大地的呓语》,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89页。
    ②[日]今道友信:《关于爱与美的哲学思考》,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5页。
    ③[日]今道友信:《关于爱与美的哲学思考》,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8页。
    
    ①[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0页。
    ②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①肖华:《三条国际新规能否管得住一盒中国香烟》,载《南方周末》2008-12-04-C19。
    ②肖华:《三条国际新规能否管得住一盒中国香烟》,载《南方周末》2008-12-04-C19。
    ③[法]埃德加·莫兰、安娜·布里吉特·凯恩:《地球·祖国》,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4页。
    ①热罗姆·班德主编《价值的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170页。
     ①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①[德]G·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②[德]G·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③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3——84页。
    ①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235页。
    ②朱大可:《中国文坛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垃圾厂》,原载《财经时报》,2007年7月9日。
    ③《文学转型社会作家的多重困境》,载《新京报》2006年8月10日。参见:http://culture.163.com/06/0810/08/2O5CRM3600280004.html
    ④参见刘锋杰选编:《回归大自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2页。
    ⑤《7成英国儿童不识喜鹊》,载《环球时报》,2008-7-11,第5版。
    
    ①[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31-32页。
    ②[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①转引自[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②蒋勋:《天地有大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①冯小刚自述:《相声+小品+广告=非诚勿扰》,载《南方周末》2008-12-04-D21。
    ②张炜:《二十年的演变――在中国石油大学的演讲》,见万松浦书院网站,网址:http://www.wansongpu.com/wsp/show.asp?id=18591。
    
    
    ①《韩国式自杀与<崔真实法>》,载《南方周末》2008年10月23日,D28版。
    ②[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③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30页。
    ①热罗姆·班德主编《价值的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页。
    ②[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177页。
    ③转引自俞吾金:《现代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④[美]阿拉·古兹利米安编《在音乐与社会中探寻——巴伦博依姆、萨义备谈话录》,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1页。
    ①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32页。
    
    
    ①[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②[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
    ③[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
    ④[德]M·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98页。
    
    ①[德]M·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98--299页。
    ②雷达:《原创力的匮乏、焦虑,以及拯救》,《新华文摘》2009年第2期。
    ①张炜《三十年的文学演变》,原载《文学报》(沪),2008年10月23日第4版。
    ②参见陶东风:《文学与公民议政能力的培养——读波兹曼<娱乐至死>有感》。网址:http://wenyixue.bnu.edu.cn/html/yanjiuchengguo/zhongxinchengguo/2008/0401/2106.html
    ③尤西林:《匆忙与眈溺——现代性阅读时间悖论》,载《文艺研究》2004年第5期。
    ①刘锋杰:《人的文学及其意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②沙叶新:《精神与使命——我的心路历程》(为东南大学百年校庆所做的演讲)。见天益网,网址: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3044
     ①参见《北韩报道水灾中救将军肖像“感人”事例》。《朝鲜日报》中文网,网址:http://chinese.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7/10/13/20071013000013.html
    ①王兆山:《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载《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2008年6月6日。
    ②张炜:《大地的呓语》,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92页。
    ③张炜:《大地的呓语》,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88页。
    ④张炜:《大地的呓语》,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89页。
    ①据报道,德国汉学家顾彬认为,《狼图腾》在德国人看来就是一部宣扬法西斯主义的作品,我认为准确的说法是生态法西斯主义。参见张旭春《生态法西斯主义与生态批评的尴尬》,载《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②张承志:《文章以知大义而贵重》,网址http://wansongpu.com/bbs/read.4.48240.1.html
    ③温家宝:《仰望星空》,载《人民日报》2007年9月4日。
     ①胡兰成:《中国文学史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①孔范今:《对当前文坛四个问题的省思》,载《山东文学》,1997年第1期。
    ②袁济喜:《文学的生生不息与自然的超验意义》,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③王建疆:《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对文学发展的影响》,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④[美]罗洛梅:《爱与意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
    ①沈浩波:《下半身写作与反对上半身》,载诗歌民刊《“下半身”》2000年创刊号。
    ②王晓华:《主体缺位的当代身体叙事》,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9期。
    ③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④[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
    ⑤[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①杨守森:《艺术境界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8页。
    ②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341页。
     ①刘继明:《相对主义时代的写作》,载《长江文艺》,1998年第5期。
    ②参见丁帆、何言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小说与现代性问题》,中国学术论坛网,网址: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11603。
    
    
    ①陶东风:《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网址http://www.hanyusuo.com/w_view.asp?id=4464。
    ②王建疆:《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对文学发展的影响》,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①南帆:《电子时代的文学》,见《隐蔽的成规》,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21页。
    
    ①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32页。
    ②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③[美]西利斯·米勒:《为什么我要选择文学》,《社会科学报》2004年7月1日。
    
    
    ①[美]米勒《文学死了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②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234页。
    
    
    ①[美]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89页。
    ②[美]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90页。
    ③[美]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91页。
    
    ①[美]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92页。
    ②刁克利:《诗性的拯救》,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①[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②罗平汉:《大跃进中的文艺界》,http://web.xwwb.com/wbnews.php?db=12&thisid=122229。
     ①参见《张炜王光东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①[法]埃德加·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①[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②Arne Naess, Ecology, Community, and Lifestyle, Trans. David Rothenber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29.
    
    
    ①[美]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页。
    ②[美]格里芬:《后现代科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149页。
    ③余谋昌:《自然的价值》,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09页。
    ④王晓华:《中国生态主义宣言—从征服走向守护》,原载《安徽日报》1995年5月9日。
    
    ①杜维明:《对话与创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②李晓明:《美国当代生态批评述评》,载《思想战线》,2005年第4期。
     ①[德]U·梅勒:《生态现象学》,《世界哲学》2004年第4期。
    
    
    ①[法]施韦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②[法]施韦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③[法]施韦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④[法]施韦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①[法]施韦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②[法]施韦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①[法]施韦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②[法]施韦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③[法]施韦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④[法]施韦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
    ①[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①杜维明:《对话与创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193页
    
    ①曲格平:《我们需要一场变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代前言。
    ②胡锦涛:《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载《求是》2009年第1期。
    ③[多国]迪德里齐等:《全球资本主义的终结》,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1—2页。
    
    ①[多国]雅克·鲍多特等:《与地球重新签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页。
    ②曲格平:《我们需要一场变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7页。
    ③《中国复苏战略不应以环境为代价》,载《参考消息》2009年3月18日第15版。
    ①倪伟:《农村社会变革的隐痛——论张炜早期小说》,载《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①陈占敏:《痴执沉重的是人间情怀——长篇小说<沉钟>创作漫想》,载《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
    ②何向阳:《梦与马》,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
    ①《范曾谈艺录》,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112页。
    ②周洁:《对话艾未未》,载《楚天都市报》2005年4月13日。
    ③2007年初,莱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变暖、星球未来这类的话题一直是我关注并思索的题材。当今世界所发生的一切令人不寒而栗,但并非新生事物。”莱辛从70年代末期开始创作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具有生态警示性的科幻小说。参见《译林》2007年第6期,第183页。
    ④以下介绍参照了《南方周末》2008年10月6日的报道。
     ①参见鲁枢元、张守海《勒克莱齐奥与我们》,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1期。
    ①王晓华:《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文学艺术的转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页。
    ②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页。
    ③Lawrence Buell,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Thoreau, Nature Wri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P5.
    ④陶东风:《告别花拳绣腿,立足中国现实——当代中国文论若干倾向的反思》,载《文艺争鸣》,2007年第1期。
    ①[美]劳伦斯·布依尔、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载《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①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5—237页。
    ②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①[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页。
    ①张皓:《生态批评与文化生态》,载《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①参见陶东风:《我的“盛世”危言》,2009年1月25日,网址: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24514
    ②参见傅小平:《中国文学的声音在哪里》,原载《文学报》,2006年12月18日。
    ③[德]爱克尔曼:《歌德对话录》,文燕编译,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108页。
    ④北岛:《靠“强硬的文学精神”突破重围》载《经济观察报》2009年01月19日。
    
    
    ①[俄]托尔斯泰:《艺术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②张炜:《绿色的遥思》,文汇出版社, 2005年版,第92页。
    
    ①张平:《关于音乐的“本真性”及其他》,载《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②参见郑龙云《诗意的言说——人的本真的存在与审美之境界》,载《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4期。
    ③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79页。
    
    ①徐碧辉:《从实践美学看“生态美学”》,载《哲学研究》(京),2005年第9期。
    ②刘锋杰选编:《回归大自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
    ③《诗人何为?》,见《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08页。
    ④《……人诗意地栖居……》,见《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79页。
    ⑤《诗人何为?》,见《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14页。
    ①《诗人何为?》,见《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11页。
    ②《诗人何为?》,见《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12页。
    ③肖鹰:《文学本质“四因说”》,载《学术月刊》,2007年第2期。
    ④陶东风:《文学与公民议政能力的培养——读波兹曼<娱乐至死>有感》,网址:http://wenyixue.bnu.edu.cn/html/yanjiuchengguo/zhongxinchengguo/2008/0401/2106.html
    
    
    ①热罗姆·班德主编:《价值的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01—402页。
    ②[美]诺曼·迈尔斯:《最终的安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③转引自[美]诺曼·迈尔斯:《最终的安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①[美]诺曼·迈尔斯:《最终的安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②[美]诺曼·迈尔斯:《最终的安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55页。
    ③[美]诺曼·迈尔斯:《最终的安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55页。
    ④鲁枢元:《价值选择与审美理念》,载《文艺争鸣》,2004年第6期。
    ②[英]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③转引自李岚清:《音乐,艺术,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④[英]约翰·凯里:《艺术有什么用》,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88页。
    ①[俄]托尔斯泰:《艺术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②[俄]托尔斯泰:《艺术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③[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_——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前言第1页。
    ④陆扬:《文化研究的兴起和文学救赎功能的变迁》,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12期。
    ⑤汪晖:《在西方文化中心的世界,保持中国文化自主性》,载《绿叶》,2008年第1期。
    ①鲁枢元:《文学,一种恢弘的弱效应》,见《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
    ②[法]施韦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8-39页。
    ③根据张承志的介绍,这句话最早是日本著名学者、作家佐藤春夫1956年所说,当时他坚决反对将日本最高的文学奖芥川奖授予石原慎太郎的小说《太阳的季节》。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获奖助长了石原的嚣张气焰,后来他成为日本极端右翼政客的代表。参见张承志:《选择什么文学即选择什么前途》,网址: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24642
    ②[德]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页。
    ③金岳霖:《道、自然与人》,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49页。
    ④荣格:《荣格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
    
    
    ①Thomas Berry, The Dream of the Earth. San Francisco: Sierra Club Books, 1988, P194—195.
    ②参见余虹:《虚无主义——我们的深渊与命运?》,网址: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2837
     ①[美]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81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序言第1页。
    ②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③刘悦笛:《艺术终结之后》,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2页。
    ④刘悦笛:《艺术终结之后》,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总序第3页。
    
    ①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②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9页。
    ③引自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①[英]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29页。
    ②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68页。
    1.傅佩荣:《解读老子》,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2.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
    4.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5.郭绍虞:《郭绍虞说文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6.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7.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8.胡兰成:《中国文学史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9.蔡锺翔:《美在自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0.成复旺:《走向自然生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鲁枢元:《猞猁言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3.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鲁枢元主编:《自然与人文——生态批评学术资源库》,学林出版社,2006年。
    15.袁济喜:《六朝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牟宗三:《生命的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钱谷融:《钱谷融论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8.南帆:《隐蔽的成规》,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
    19.刘锋杰:《人的文学及其意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20.刘锋杰选编:《回归大自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朱志荣:《中国艺术哲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2.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3.候敏:《有根的诗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2.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3.刁克利:《诗性的拯救》,昆仑出版社,2006年。
    54.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55.罗成琰:《百年文学与传统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
    56.钱中文:《文学理论——发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7.张炯主编:《中华文学发展史--中国文学的萌生与其文化精神》,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
    58.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59.冯毓云:《文艺学与方法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60.傅道彬、于茀:《文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1.袁鼎生:《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
    62.陈旭光:《艺术为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63.周宪:《超越文学》,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64.杨义:《通向大文学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65.雷达:《文学活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66.王兆胜:《文学的命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67.王乾坤:《文学的承诺》,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68.吴俊:《文学的变局》,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
    69.夏志清:《文学的前途》,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70.王尧:《文字的灵魂》,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
    71.赵园:《地之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72.庄锡华:《美育新思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73.徐岱:《艺术新概念——消费时代的人文关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74.刘小枫:《拯救与逍遥》,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
    75.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76.于坚、谢有顺:《于坚谢有顺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77.张炜:《大地的呓语》,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78.张炜、王光东:《张炜王光东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79.张炜:《书院的思与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2.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3.刁克利:《诗性的拯救》,昆仑出版社,2006年。
    54.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55.罗成琰:《百年文学与传统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
    56.钱中文:《文学理论——发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7.张炯主编:《中华文学发展史--中国文学的萌生与其文化精神》,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
    58.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59.冯毓云:《文艺学与方法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60.傅道彬、于茀:《文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1.袁鼎生:《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
    62.陈旭光:《艺术为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63.周宪:《超越文学》,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64.杨义:《通向大文学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65.雷达:《文学活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66.王兆胜:《文学的命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67.王乾坤:《文学的承诺》,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68.吴俊:《文学的变局》,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
    69.夏志清:《文学的前途》,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70.王尧:《文字的灵魂》,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
    71.赵园:《地之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72.庄锡华:《美育新思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73.徐岱:《艺术新概念——消费时代的人文关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74.刘小枫:《拯救与逍遥》,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
    75.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76.于坚、谢有顺:《于坚谢有顺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77.张炜:《大地的呓语》,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78.张炜、王光东:《张炜王光东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79.张炜:《书院的思与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80.张炜:《绿色的遥思》,文汇出版社,2005年。
    81.王晓华:《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文学艺术的转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82.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
    83.蒋勋:《天地有大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4.滕守尧:《艺术与创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85.彭锋:《完美的自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6.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87.王诺:《生态与心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88.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89.赵刚:《波兰文学中的自然与自然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90.程水金:《中国早期文化意识的嬗变》(第一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91.闻一多:《诗经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
    92.程相占:《中国古代文心论的现代转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93.朱首献:《文学的人学维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94.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5.方东美:《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方东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96.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意大利]维科:《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2.[德]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
    3.[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
    5.[法]丹纳:《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6.[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7.[美]米勒:《文学死了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8.[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9.[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10.[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
    12.[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日]小尾郊一:《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4.[日]小野泽精一等人:《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与人的观念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5.[法]微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16.[法]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17.[加]诺思罗普·弗莱著:《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18.[英]以赛亚·伯林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
    19.[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20.[德]席勒:《秀美与尊严》,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
    21.[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22.[美]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3.[美]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艺术来自何处及原因何在》,商务印书馆,2004年。
    24.[法]艾姿碧塔:《艺术的童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25.[美]埃里希·弗罗姆:《生命之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
    26.[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7.[日]今道友信:《关于爱和美的哲学思考》,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28.[美]罗洛梅:《爱与意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
    29.[德]爱克尔曼《歌德对话录》,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
    30.[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1.[奥地利]弗洛伊德:《论文学艺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
    32.[瑞士]荣格:《荣格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
    33.[法]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34.[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
    35.[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6.[美]S·R·凯勒特:《生命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社会》,知识出版社,2001年。
    37.[美]梭罗:《瓦尔登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38.[美]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39.[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40.[法]雅克·莫诺:《地球祖国》,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41.[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42.[美]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
    43.[美]查尔斯·哈珀:《环境与社会——环境问题中的人文视野》,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44.[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5.[美]麦茜特:《自然之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46.[美]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7.[英]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48.[英]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与池田大作合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
    49.[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50.[英]齐格蒙特·鲍曼:《废弃的生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51.[法]施韦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52.[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
    53.[德]西美尔:《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
    54.[美]大卫·铃木、阿曼达·麦康纳:《神圣的平衡——重寻人类的自然定位》,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
    55.[英]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6.[英]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商务印书馆,1989年。
    57.[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58.[美]格里芬:《后现代科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59.[美]格里芬:《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60.[日]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61.[美]爱德华·威尔逊:《生命的未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2.[美]尤金·哈格洛夫:《环境伦理学基础》,重庆出版社,2007年。
    63.[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青岛出版社,2005年。
    64.[荷]E·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东方出版社,1995年。
    65.[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66.[英]基思·托马斯:《人类与自然世界》,译林出版社,2008年。
    67.[多国]雅克·鲍多特等:《与地球重新签约——哥本哈根社会发展论坛论文文选之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68.[多国]:海因兹·迪德里齐等:《全球资本主义的终结:新的历史蓝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69.[德]M·舍勒:《价值的颠覆》,三联书店,1997年。
    70.热罗姆·班德主编:《价值的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71.[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新星出版社,2007年。
    72.[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
    73.[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74.[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
    75.[法]吉尔·利波维茨基《空虚时代——论当代个人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76.[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
    77.[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78.[美]杜维明:《对话与创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Thomas J. Lyon, This Incomperable Lande: A Book of American Nature Writ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9.
    2.Arne Naess, David Rothenberg, Trans. Ecology, Community, and Lifesty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Lawrence Buell,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Thoreau, Nature Wri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4.Thomas Berry, Into the Future in Roger S.Gottlieb, This Sacred Earth: Religion, Nature, Environment. New York: Routledge,1996.
    1.杜维明:《存有的连续性:中国人的自然观》,载《世界哲学》,2004年第1期。
    2.叶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载《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期。
    3.陈伯海:《唯天为大,唯人为灵——“天人关系”的再思考》,载《学术月刊》,2009年第1期。
    4.袁济喜:《从古代文论的“气感说”看文艺的生命激活》,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5.袁济喜:《文学的生生不息与自然的超验意义》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6.王建疆:《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对文学发展的影响》,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7.刘绍瑾:《自然:中国古代一个潜在的文学理论体系》,载《文艺研究》2001年第2期。
    8.童庆炳:《文学本原论》,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9.朱立元:《关于文学本体论之我见》,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5期。
    10.鲁枢元:《百年疏漏——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生态视阈》,载《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11.张皓:《生态批评与文化生态》,载《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2.孔范今:《对当前文坛四个问题的省思》,载《山东文学》,1997年第1期。
    13.陆扬:《文化研究的兴起和文学救赎功能的变迁》,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12期。
    14.陶东风:《游戏机一代的架空世界——“玄幻文学”引发的思考》,载《文艺争鸣》2007年第4期。
    15.王鸿生:《为大自然复魅——关于<刺猬歌>及其大地文学路向》,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5期。
    16.王先霈:《三十年来文艺家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5期。
    17.徐碧辉:《从实践美学看“生态美学”》,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
    18.布依尔、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载《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19.汪晖:《在西方文化中心的世界,保持中国文化自主性》,载《绿叶》,2008年第1期。
    20.王岳川:《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