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党的建设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和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应运而生。这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就政治层面来讲,新兴媒体彰显的社会力量使得政党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全力地铸造着当代政治。政党是政党政治的核心,新媒体也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对政党施加影响。新媒体、政党、政党政治三者有机互动起来,成为政治生活的一道奇观。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新媒体与党的建设,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应对时代发展的高度警觉,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新媒体环境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选择。论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比较分析、文献研究等基本方法,通过概述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与发展态势,从政党政治的一般原理为逻辑起点出发厘清新媒体、政党、政党政治的互动关系,总体把握新媒体与党的建设的关系实质,在分析新媒体对党的建设的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思路。
     论文包括导言、正文五章和结束语三个部分。
     导言部分包括选题的背景、特点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核心概念界定、选题的重难点、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正文部分分为五章。
     第一章,新媒体与政党的一般理论分析。在对媒体的概念、媒体的功能与权力生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媒体的内涵与特征、中国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概述。从政党政治的一般原理出发,从政治沟通视角分析媒体与政党的关系,媒体发展对政党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同时政党反作用于媒体发展,媒体、政党、政党政治三者有机互动起来。
     第二章,新媒体对党的建设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形成了历史的机遇。新媒体为党的思想理论的宣传、引导、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内监督的有益补充、改善党对社会的领导方式等诸多方面提供了重要机遇。各地基层党组织为此作出了一系列初步的探索和努力。但同时,新媒体对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也带来了重大挑战。新媒体对于执政党的媒介形象、对于党领导思想建设、引导舆论的传统方式、对于党传统的沟通机制、对于传统的反腐格局等方面构成了重要挑战。这种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必须引起高度的警觉和重视。能不能化挑战为机遇,是对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共产党应对新媒体的根本考量。
     第三、四、五章是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加强党的建设的对策研究,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心之所在。
     第三章,运用新媒体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理念。在信息化时代,把新媒体视为工具,运用新媒体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我们党必须树立全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全新的理念主要包括树立科学、正确的权力观、媒体执政的理念、党管媒体与尊重媒体传播规律的统一等三个层面。
     第四章,完善党对新媒体的引导、管理制度。党对新媒体工具性作用的积极运用与宏观制度性创新不足同时并存的现象依然突出。制度更具有长期性、根本性、稳定性,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同时遏制其可能出现的消极效果,从而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工具性作用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完善党对新媒体的引导、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运用新媒体引导舆论制度、建立健全新媒体舆论监督制度、完善党与新媒体受众的沟通制度、建立健全新兴媒体规范管理制度、优化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制度等五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第五章,运用新媒体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创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党内民主建设的具体思路和途径。运用新媒体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也必须以开放的世界眼光借鉴和吸收国外政党运用新媒体加强政党建设的经验。
     结束语简要地概括了一些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展望。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an irreversible trend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Humansociety has moved from an industrial society to the information society.and with the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the new media asrepresented by the Internet came into being. This new media represented by theInterne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ymbol of social information, it is profoundlychanging human society in all aspects of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life.
     On the political level, the highlight social forces of emerging media is to make aprofound change in party politics, and it is fully cast in contemporary politics.Political parties are the core of party politics, now an unprecedented influence of thenew media has affected political parties. An organic interaction among media,political parties and party politics is becoming a spectacle of political life. Under thebackground, to make a research on new media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is notonly a response to the age of vigila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but also is an urgentrequirement for further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sown, and is also an inevitable choice of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level ofthe par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This paper by using basic method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materialism, and comparison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etc, taking partypolitical of general principle as logic starting point start, by analysis media concept,and its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larifying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among fresh media, party, and party political, and controling the general relationshipbetween feature new media and party of construction,and putting forward to ageneral thought for CPC strengthening the party construction on the basic ofanalysing new media on party of construction of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ies.
     This thesis includes introduction, body(includes5chapters) and conclusion inthree parts.
     The introductory section includes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the topic, current research, research thought, core concepts,mains and difficulties oftopic, innovation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body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I, General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new media and political parties. on thebasis of analysis of Media concepts, media functions, and power generation,wedemonstrat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 an overview of theChinese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And proceeds from thegeneral principle of party politics and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analys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political parties, the media developmenthad made an enormous pressure on party politics, while political parties had a reactionto media development, and causing an organic interaction among media, politicalparties and party politics.
     Chapter II, the media caused a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New media takes a historical opportunity on the formationof party building of the CPC. New media provids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for manyother aspects includes the propaganda of the party's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settings,guide,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party members of organizational life, inner-partysupervision and institutional improvement, the party leadership for social change etc.and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had make a number of preliminary explorationand efforts to that. But at the same time, new media also constitutes a major challengeon the party building of the CPC. New media posed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or themedia image of the ruling party, fo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s ideological building,traditional way to guide public opinion, for the party's tradition of decision-makingmechanisms, traditional patterns of corruption etc. This challenge is unprecedentedand it must arouse a high degree of alertness and attention. Whether people can turnchallenges into opportunities or not, is to walk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times,andaffecting the CPC led the Chinese people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Chinese nation's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of the new media.
     ChaptersI,II,III are using new media to enhance the countermeasures of partybuilding of the CPC, it is also the focus of the thesis research.
     Chapter III, using new media to enhance the concept and promoting the party build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ew media as a tool, we are comprehensivelystrengthening party building in the new media and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ourparty must establish new ideas and innovative ways of thinking. Completely newconcept includes making a science and a correct Outlook on power, the media, theruling principle of philosophy, and adhering to the party's media and unifying thethree levels of respect media laws.
     The fourth chapter, the party's guidance and the management system to newmedia. The phenomena are still both outstanding on the party’s role of new mediatools to active using and lack of macro-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he system islong-term, fundamental, stability,and it must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ystem inorder to fundamentally make new media play a positive role, while keeping itspossible negative effects, so as to give better play to the role of new media tools tocomprehensively advancing the new great project of party building. the party'sguidance and the management system to new media mainly includes the five regardinstitutional building,the use of new media for public opinion to guide system,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supervisory system of the use of new media, andimproving the party's system of communications between new media and audience,establishing sound emerging media managemen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law,optimizing new media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system.
     The fifth chapter, using new media to strengthen the party's self-building. On thepremise of following general principles, exploring the use of new media andinnovation of the party's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building, construction of partyorganization and party's anti-corruption, inner-party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ofspecific ideas and approaches actively. Using new media to strengthen the party'sself-building,we must also be open to the world and adopt foreign experience andabsorb foreign political parties to make use of the new media strengthening partybuilding.
     Conclusions–a brief overview of some of the conclusions and prospects forfurther study and discussions.
引文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0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①中央党校党建部课题组:《新媒体与党的建设》,高新民执笔,2010年《理论动态》第1865期。
    ①龚晨:《执政党建设与主流媒体互动关系探究》,《福州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
    ②程玉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政党变革研究》,中央党校2010年博士论文。
    ①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7—247页。
    ②谢峰:《西方政党与公众的政治沟通》,2007年4月30日学习时报。
    ①刘思思:《论政党与媒体关系的演变—以西方国家的媒体政党化到政党媒体化为例》,2008年中央党校硕士论文。
    ②魏伟:《外国政党运用媒体创新党建的做法及启示》,《当代世界》,2011年第2期。
    ③顾育豹:《西方政党“党建”争先恐后用网络》,《观察与思考》,2009年第24期。
    ④何军:《西方国家的政党和媒体的关系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
    ①王瑜:《西方政党与大众传媒的关系》,《青年记者》,2005年第11期。
    ②顾育豹:《西方政党“党建”争先恐后用网络》,《观察与思考》,2009年第24期。
    ③齐先朴:《浅析西方政党的网上党建》,《唯实》2007年第6期。
    ④魏伟:《外国政党运用媒体创新党建的做法及启示》,《当代世界》,2011年第2期。
    ⑤轩传树:《国外政党对网络传媒的应用及其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
    ①陆地、高菲:《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0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①参见【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版,第5页。
    ②参见陈龙:《传媒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4页。
    ①【美】D.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1996版,第229—230页。
    ②参见陈龙:《传媒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①【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01月第1版,第348页。
    ①【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01月第1版,第34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7卷,第523页。
    ③梁越:《如何看待新闻传媒的权力?》,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4110/213990/14371811.html。
    ①转引自《海外传媒在中国》,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总序。
    ②转引自李希光、赵心树著:《媒体的力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③李民,李宏等著:《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大众传媒》,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④Mark levy:《新闻与传播走向网络空间的时代》,《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1期。
    ②熊澄宇:《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的发言》,www.cctv.2003年6月18日。
    ①杨继红:《谁是新媒体》,清华人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21页。
    ②陆地、高菲:《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③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①陆地、高菲:《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①王诚:《新“比特”时代:通信文化浪潮》,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
    ②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①尹韵公主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8页。
    ①许榕生主编:《网络媒体》,五洲传播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②陆地、高菲:《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
    ③张铮:《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现状与趋势》,http//www.tsinghua.edu.cn/docsn/cbx/cft/xinxi/xinxi-shuxun14.html。
    ④谢因波曼克里斯威理斯:《‘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美图新闻学会2003年发布。
    ①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1月
    16日。
    ②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1月
    16日。
    ①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7月19日。
    ①石磊:《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②尹韵公主编:《中国新媒体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版,第4页。
    ①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8页。
    ②周敬青:《中德政党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共中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①[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出版社2011年版,第474页。
    ②程玉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政党变革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博士论文。
    ③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①程玉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政党变革研究》,中央党校2010年年博士论文。
    ②【美】尼葛洛庞帝著,胡冰、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38页。
    ③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62页。
    ④王长江著:《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0页。
    ①【美】史蒂芬·弗兰泽奇著,李秀梅译:《技术年代的政党》,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5—26页。
    ①王长江著:《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242页。
    ①王韶兴主编:《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9页。
    ②李民,李宏等著:《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大众传媒》,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版,第31页。
    ②牟建君编写:《德国学者迈尔谈媒体与政党政治》,《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第7期。
    ①王长江著:《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页。
    ①杨久华:《近年来政党与媒体关系研究综述》,《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版),2008年第1期。
    ①王瑜:《西方政党与大众传媒的关系》,《青年记者》,2005年第11期。
    ①胡锦涛:《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新局面》,《求是》2010年第1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②江泽民:《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③胡锦涛:《在全国思想宣传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2月8日人民日报。
    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10页。
    ①《从“艳照门”到“调情门”多名官员因微博落马》,2011年11月5日北方网。
    ②薛瑞汉:《网络监督面临的新问题及路径选择》,《新视野》,2010年第1期。
    ③姜胜洪:《试论中国当前“草根”民众的网络监督》,《社科纵横》,2010年第4期。
    ①中央党校党建部课题组:《新媒体与党的建设》,高新民执笔,2010年《理论动态》第1865期。
    ②师晓霞著:《中国共产党执政期间执政党与社会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0页。
    ③王沪宁:《革命后社会政治发展的比较分析》,《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①学术界关于公民社会一直存在争议,笔者倾向于公民社会的提法。
    ②【英】约翰.霍尔:《探寻公民社会》,译文汇编于《公民社会与第三部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③CNZZ:《2010年中国Web2.0行业网站年终盘点》,2010年12月19日,http://data.cnzz.com。
    ④中央党校党建部课题组:《新媒体与党的建设》,高新民执笔,2010年《理论动态》第1865期。
    ①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见2011年2月19日新华网。
    ①赵士林著,李良荣总主编:《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复旦大学出版社006年版,第137——138页。
    ②周瑞金:《推动信息公开媒体责任重大》,《财经》,2003年第12期。
    ①参见中央党校省部级课题组:《加强党对新兴媒体的科学领导》,课题组组长:鲁炜新华社社长。
    ②邹庆国编著:《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人民出版社2010版,第109页。
    ③任贤良著:《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新华出版社2010版,第297页。
    ②张志明主编:《中央党校学员关注的党建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版,第74页。
    ③龙潭:《中国共产党“政党媒体形象”建构与改革分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①《郑州经适房土地建别墅记者采访被质问替谁说话》,见2009年6月17日中国广播网。
    ②李普曼:《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33页。
    ①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①《全国首份网络反腐文件发布》,见2008年8月15日南方网。
    ②《新华网评:网络谣言,这个毒瘤必须摘除》,见2011年10月01日新华网。
    ③邹庆国编著:《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9页。
    ④张亚明:《我国网络反腐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计算机教学信息化》,2010年第10期。
    ①国家行政学院、光明日报联合调研组:《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关于当前领导干部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见2011年7月19日光明日报。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1095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
    ②[美]Bennett W. Lance著,杨晓红王家全译:《新闻:政治的幻象》,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①周黎娜:《浅论新闻执政策略的创新》,《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第6期。
    ①《胡锦涛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见2004年8月22日人民日报。
    ②叶笃初卢先福主编:《党的建设辞典》,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
    ③齐卫平:《有效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党政论坛》,2002年第5期。
    ①丁柏栓:《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基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3—176页。
    ②丁柏栓:《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基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3—176页。
    ①赵成斐:《西方政党现代性变革与转型》,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报告。
    ②林立平:《党际交往:探索中国特色政党外交》,2007年10月11日新华每日电讯。
    ③王家瑞:《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格局——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2007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①转引自徐雁龙:《莫让“媒体素养”成为领导者素养结构的“短板”》,2007年6月6日中国社会报。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2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87—305页。
    ②《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①吴冷西:《延安十年——毛主席印象记》,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②《忆毛主席》,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36—37页。
    ③《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215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5页。
    ①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139页。
    ①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14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②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0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①杨保军:《试论“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的内在要求》,《今传媒》,2008年第9期。
    ②丁柏栓:《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14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页。
    ②丁柏栓:《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147页。
    ①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编:《媒体与执政党关系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第224—225页。
    ②人民日报社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
    ③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4页。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0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②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页。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页。
    ①[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页。
    ①陶建杰:《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初探》,《青年记者》,2007年第15期。
    ①陶建杰:《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初探》,《青年记者》,2007年第15期。
    ①郭俊奎:《网络反腐应重视立法》,2012年1月17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①胡锦涛:《要更加重视培养青年人才》,2000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见2011年10月26日新华网。
    ①王晨:《2011年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完善》,2012年1月18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①连玉明武建忠主编:《中国舆情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①资料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②张志安,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1年第6期。
    ①钟忠:《中国互联网治理问题研究》,金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①钟忠:《中国互联网治理问题研究》,金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页。
    ①徐宝义:《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初探》,中央党校2010年博士论文。
    ①徐宝义:《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初探》,中央党校2010年博士论文。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②郭明飞著:《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6页。
    ①参见中央党校省部级课题组:《加强党对新兴媒体的科学领导》,课题组组长:鲁炜新华社社长。
    ①资料来源:宁波市委组织部课题《网络虚拟社会对党的建设影响研究》。
    ①鲁焰:《在创新中推进组织工作——伊犁州、乌鲁木齐市、阿图什市创新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纪实》,http://news.qq.com/a/20070824/001522.htm。
    ②贺国强:《反腐倡廉要高度重视网络举报》,见2009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
    ①资料见:宁波市委组织部课题《网络虚拟社会对党的建设影响研究》。
    ①曹鹏飞:《有效运用新媒体推动党内民主发展》,《学习时报》,2011年11月7日。
    ②汪守军:《论网络革命与政党理念的更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①轩传树:《国外政党对网络传媒的应用与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
    ②齐先朴:《浅析西方政党的网上党建》,《唯实》,2007年第6期。
    ③魏伟:《外国政党运用媒体创新党建的做法及启示》,《当代世界》,2011年第2期。
    ①孙伯强:《西方政党运作模式发展的新趋势》,《当代世界》,2009年第6期。
    ②李果仁:《西方网络党的发展轨迹及借鉴意义》,《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0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6]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10]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4]人民日报社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高新民.中国共产党活动方式研究[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高新民.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3]高新民、邹庆国.党内民主研究——兼谈民主执政[M].山东:青岛出版社,2007.
    [4]王长江.现代政治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王长江.政党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6]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王长江.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8]张志明主编.中央党校学员关注的党建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9]陆地、高菲.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l0]姜飞主编.海外传媒在中国[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l1]李希光、赵心树.媒体的力量[M].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l2]李民、李宏.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大众传媒[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l3]杨继红.谁是新媒体[M].北京:清华人文出版社,2008.
    [14]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2009.
    [l5]王诚.新“比特”时代:通信文化浪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6]尹韵公主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7]丁柏栓.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8]邹庆国编著.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9]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0]王韶兴主编.政党政治论[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21]迟福林.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2]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23]赵晓乎.政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4]郭定平.政党与政府[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5]师晓霞.中国共产党执政期间执政党与社会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6]吴冷西.延安十年——毛主席印象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7]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8]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9]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0]任贤良.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31]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2]连玉明、武建忠.中国舆情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33]钟忠.中国互联网治理问题研究[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34]甘惜分.新闻学大词典[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35]叶笃初、卢先福主编.党的建设辞典[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36]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编.媒体与执政党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37]许榕生主编.网络媒体[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1999.
    [38]人民日报社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的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
    [39]周敬青.中德政党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40]陈龙.传媒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1]邓兆安、张涛著.中国式网络问政——“胶东在线”的标本意义[M].南方时报出版社,2010.
    [42]丁俊杰、张树庭主编.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43]洪向华主编.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44]胡键、文军著.网络与国家安全媒体[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45]曹泽林.信息时代的党建创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46]胥莉.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47]彭兰主编.中国新媒体传播学研究前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8]匡文波著.手机媒体:新媒体中的新革命[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49]路小华.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0]喻国明.解析传媒格局:来自中国传媒业第一现场的报告[M].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51]龙力莉.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运用和舆论应对案例与启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2]中共中央党校编写组编写.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53]谢英芬.提高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
    [54]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55]徐人仲.新形势下新闻媒体的党性原则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56]丁海宴,赵鸿燕,史丽琴等编著.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57]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8]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9]丁柏铨.执政党与大众传媒[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60]顾杰主编.现代领导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61]闫建主编.让民主造福中国:俞可平访谈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62]叶皓.政府新闻学:政府应对媒体的新学问[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6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世界社会科学报告200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4](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出版社,2011.
    [65](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汪凯、刘晓红译.媒介研究的进路[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66](英)安德鲁.查德威克著,任孟山译.互联网政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67](美)尼葛洛庞帝著,胡冰、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68](美)史蒂芬·弗兰泽奇著,李秀梅译.技术年代的政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9](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0](英)约翰·霍尔.探寻公民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2](英)D.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台湾: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1996.
    [73](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74](美)詹姆斯·M.伯恩斯.美国式民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75](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76(]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托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77](美)理查德·K.斯克尔.现代美国政治竞选活动[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78](英)约翰·基恩.媒体与民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001.
    [79](美)爱德华·赫尔.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80](美)PatriciaWallace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81](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82](美)Bennett W. Lance著,杨晓红、王家全译.新闻:政治的幻象[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1]龚晨.执政党建设与主流媒体互动关系探究[J].福州党校学报,2006(6).
    [2]杨新红.新时期农村党群政治沟通机制的创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1).
    [3]魏伟.外国政党运用媒体创新党建的做法及启示[J].当代世界,2011(2).
    [4]顾育豹.西方政党“党建”争先恐后用网络[J].观察与思考,2011(2).
    [5]何军.西方国家的政党和媒体的关系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4).
    [6]王瑜.西方政党与大众传媒的关系[J].青年记者,2005(11).
    [7]齐先朴.浅析西方政党的网上党建[J].唯实,2007(6).
    [8]薛瑞汉.网络监督面临的新问题及路径选择[J].新视野,2010(1).
    [9]姜胜洪.试论中国当前“草根”民众的网络监督[J].社科纵横,2010(4).
    [10]王沪宁.革命后社会政治发展的比较分析[J].复旦大学学报,1987(4).
    [11]汪守军.论网络革命与政党理念的更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4).
    [12]轩传树.国外政党对网络传媒的应用与启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6).
    [13]张良才.信息化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7).
    [14]孙伯强.西方政党运作模式发展的新趋势[J].当代世界,2009(6).
    [15]李果仁.西方网络党的发展轨迹及借鉴意义[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6).
    [16]陶建杰.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初探[J].青年记者,2007(15).
    [17]周黎娜.浅论新闻执政策略的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1(6).
    [18]齐卫平.有效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J].党政论坛,2002(5).
    [19]龙潭.中国共产党“政党媒体形象”建构与改革分析[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1).
    [20]张亚明.我国网络反腐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J].计算机教学信息化,2010(10).
    [21]谢仁成.“网络党建”的特点[J].视听界,2005(5).
    [22]周瑞金.推动信息公开媒体责任重大[J].财经,2003(12).
    [23]孙朝晖.创新农村党建——江苏省高淳县农村网络党建的有益探索[J].红旗文稿,2005(19).
    [24]朱林婷.创新网络党建载体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市场,2011(15).
    [25]邓国峰.大学生网络德育与网络党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6(2).
    [26]梁瑞英.党建网站建设刍议[J].党建与人才,2003(1).
    [27]刘军张俊山.对党建工作网络化问题的思考[J].求实,2002(5).
    [28]刘维芳.对网络传播与党的建设的深层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5).
    [29]刘本荣.发挥网络新优势拓展执政党建设新时期[J].重庆行政,2006(2).
    [30]王世谊.构建“基层网络党建”工作的新模式[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10).
    [31]李俊锋.某团开设“党务工作网站”[J].解放军报,2004(8).
    [32]易仁利.让网络监督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新的动力机制[J].中国商界,2009(10).
    [33]刘贞晔.谈谈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党建理论的创新[J].理论探讨,2001(2).
    [34]马晶.重视网络媒体建设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8).
    [35]牟建君.德国学者迈尔谈媒体与政党政治[J].国外理论动态,2000(7).
    [36]杨保军.试论“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的内在要求[J].今传媒,2008(9).
    [37]杨久华.近年来政党与媒体关系研究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2008(1).
    [38]李宁、李浩.当代中国政治沟通初探[J].传承,2007(7).
    [39]郭璐.互联网视野下政治沟通的发展与优化途径[J].西安社会科学,2007(7).
    [40]张立国.试论社会转型期政治沟通的困境与超越[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7).
    [41]李小园.一种政治沟通的新视角———论执政党与民众之间的网络互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4).
    [42]李希光.新闻执政:现代政府的媒体战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1).
    [43]李春燕.当前我国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5).
    [44]孙志勇.关于反腐倡廉建设中正确开展网络舆论监督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11(1).
    [45]刘国军.论网络监督及其制度化建设[J].岭南学刊,2011(1).
    [46]李骏.论我国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兴起与改进措[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4).
    [47]张亚明.我国网络反腐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J].信息与电脑,2010(10).
    [48]路霞、郑世敏.新时期媒体如何舆论监督[J].现代视听,2010(82).
    [49]柳璐.网络政治参与与政府执行力的提升[J].经营管理者,2008(12).
    [50]聂辰席.提高新媒体条件下执政能力[J].人民论坛,2011(6).
    [51]陶文昭.重视互联网的意见领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10).
    [52]王叶臣.国际上对新媒体管理的五条“法规”[J].中国记者,2011(11).
    [53]赵志立.四川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0).
    [54]赵海军.网络给了公众较真的机会[J].中国计算机报,2008(7).
    [55]廖小言.“微时代”执政者要有创新思维[J].人民论坛,2011(10).
    [56]林爱珺、孙姣姣.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危机管理与舆论引导[J].中国应急管理,2011(3).
    [57]陈富清.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尊重新闻规律的重要论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4).
    [58]聂辰席.提高新媒体条件下执政能力[J].人民论坛,2011(6).
    [59]霍邢平.遵循客观规律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纪念胡锦涛总书记“6.20”重要讲话一周年[J].新闻窗,2009(6).
    [60]连小芳.坚持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切中新闻规律肯綮[J].共产党人,2011(10).
    [61]刘福州.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权力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10).
    [62]丁柏铨、夏雨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媒介形象展现(上)[J].当代传播,2008(5).
    [63]汪芳.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治沟通研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9(3).
    [64]李宁、李浩.当代中国政治沟通初探[J].传承,2007(7).
    [65]蒯正明、杨新宇.国外主要政党社会资源建设的经验借鉴[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5).
    [66]韩狄明、詹兆雄.经济全球化下欧洲社民党的改革与创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9).
    [67]何强.试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体制变革[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4).
    [68]高新民.新媒体与党的建设[J].理论动态,2010(1865).
    [69]熊澄宇.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0).
    [70]胡锦涛.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新局面[J].求是,2010(1).
    [71]汪芳.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治沟通研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9(3).
    [72]张金华范蔚.“网络党支部”的现代意蕴[J].人民论坛,2011(7).
    [73](美)Mark levy.新闻与传播走向网络空间的时代[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1).
    [74](英)弗朗默.英国广播公司和英国政府[J].世界广播电视参考,1989(6).
    [75](德)托马斯·迈尔、郭业洲、陈林.热话题与冷思考(十六)———关于媒体社会中政党政治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4).
    [76](英)理查德·赫弗南.媒体操纵:英国工党的政治信息交流策略[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2).
    [1]江泽民.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2-27.
    [2]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6-21.
    [3]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8-22.
    [4]胡锦涛.要更加重视培养青年人才[N].人民日报,2000-12-21.
    [5]贺国强.反腐倡廉要高度重视网络举报[N].人民日报,2009-11-19.
    [6]曹鹏飞.有效运用新媒体推动党内民主发展[N].学习时报,2011-11-7.
    [7]丁俊杰、丰纯高.坚决按新闻工作基本规律办事[N].光明日报,2011-9-5.
    [8]林立平.党际交往:探索中国特色政党外交[N].新华每日电讯,2007-10-11.
    [9]王家瑞.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格局——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N].人民日报,2007-9-28.
    [10]徐雁龙.莫让“媒体素养”成为领导者素养结构的“短板”[N].中国社会报,2007-6-6.
    [11]国家行政学院、光明日报联合调研组.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关于当前领导干部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N].光明日报,2011-7-19.
    [12]肖隆福.东莞首批网络党支部揭牌[N].东莞日报,2010-6-30.
    [13]郭俊奎.网络反腐应重视立法[N].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1-17.
    [14]梁越.如何看待新闻传媒的权力?[N].参见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4110/213990/14371811.html.
    [15]王晨.2011年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完善[N].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1-18.
    [16]张铮.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现状与趋势[N].参见http//www.tsinghua.edu.cn/docsn/cbx/cft/xinxi/xinxi-shuxun14.html.
    [17]新华网评:网络谣言,这个毒瘤必须摘除[N].新华网,2011-10-1.
    [18]全国首份网络反腐文件发布[N].南方网,2008-8-15.
    [19]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新华网,2011-10-26.
    [20]切实发挥网络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N].参见http://www.qstheory.
    [1]赵成斐.西方政党现代性变革与转型[D].上海: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2011.
    [2]张衍前.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危机及对策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5.
    [3]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4.
    [4]程玉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政党变革[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0.
    [5]徐宝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初探[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0.
    [6]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
    [7]芮必峰.政府、市场、媒体及其他[D].上海:复旦大学,2009.
    [8]郭超海.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舆论引导机制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0.
    [1]刘思思.论政党与媒体关系的演变—以西方国家的媒体政党化到政党媒体化为例[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8.
    [2]龙淼.论十六大以来党的网络民主建设思想[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5.
    [3]黎莉.思想信息屏障与农村社会稳定[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5.
    [1]中央党校省部级课题组.加强党对新兴媒体的科学领导[R].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5.
    [2]宁波市委组织部课题组.网络虚拟社会对党的建设影响研究[R].宁波:宁波市委组织部,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