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笔墨生态蠡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试图从笔墨传统入手演绎中国画形式语言的衍变历程,着重考察了中国画以“人文”通达“天文”的精神意向在绘画形式语言结撰之法中所起到的决定性影响以及此一影响在绘画诸格法中的具体体现。作者更多地从绘画本体论的角度出发来反思中国绘画技法传统的特性所在,并力图厘清一些人们在求证这一问题过程中习见的错误认识。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special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traditionalChinese painting skill, emphasizing the study on the decisive influence of Chinesephilosophy on painting technique and the embodiment in the painting rules. Theauthor try to reflect on the feature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techniques fromontology and clarify some problems of common errors.
引文
1.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页3305-3311
    2.民国佚名辑《艺术丛书》(第三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页103
    1。汉许慎著、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1年,页65
    2。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页58
    3。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清),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页720
    4。《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644
    6。《画学集成》(明-清),页820
    7。《说文解字》,页273
    8。刘熙撰、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页151
    9。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页649
    12。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页166
    15。《释名疏证补》,页207
    16。《周礼正义》,页1621
    19。《礼记正义》,页927
    20。刘煦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99年,页1958
    21。周光培编《宋代笔记小说》(第一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页505
    22。《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1312
    24。《周礼正义》,页3312
    28。《周礼正义》,页1215-1216
    29。参《周礼正义·地官·叙官疏》
    30。参《天工开物·彰施第七》,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页117
    32。参《天工开物·彰施第七》,页120
    34。《文考赋画》《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10
    35。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第1版,页59
    36。参《天工开物·彰施第七》,页117
    37。《周易正义》,页319
    38。朱熹注《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页63
    40。迟铎《小尔雅集释》,中华书局,2008年,页81
    41。《淮南子集释》,页60
    42。杨明照撰《抱朴子校笺》(下),中华书局,1997年,页446
    43。清孙诒让撰、孙启美点校《墨子闲诂》,中华书局,2001年,页11
    44。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99年,页1426
    1。《说文解字注》,页425
    2。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页539
    6。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页268
    7。《墨子闲诂》,页656
    8。张彦远撰秦仲文,黄苗子点校《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页2-3
    9。潘运告主编、熊志庭、刘城淮、金五德译注《宋人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页631
    10。《四库艺术丛书·唐朝名画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812-362
    11。《艺术丛书》(第四册),页171
    12。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页134
    13。《论语·雍也》,《四书章句集注》,页89
    15。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2002年,页208
    16。《中国历代行书真迹》(上),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页71
    17。邓椿撰、黄苗子点校《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页113
    19。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1
    20。《文心雕龙》,页3
    21。俞剑华标点注译《宣和画谱》,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页239
    22。姚鼐《复鲁絜非书》,见袁世硕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页156
    1。《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355
    2。《历代名画记》,页13-14
    10。《画学集成》(明-清),页839
    11。蒋骥《读画纪闻》,《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317
    13。郭若虚撰、黄苗子点校《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页72、97
    14。《画继》,页22、55
    17。《画学集成》(六朝-元),页426
    18。《画学集成》,页710-711
    19。《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234
    20。端方《壬寅销夏录》,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编《续修四库全书·1089·子部·艺术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页333
    21。《画学集成》(明-清),页284
    22。《历代名画记》,页53
    23。《画学集成》(六朝-元),页183
    24。历代名画记》,页177
    25。《画学集成》(六朝-元),页77、79
    26。《四库艺术丛书》,页812-23
    27。《历代名画记》,页108、109、125、135、47
    29。《历代名画记》,页50-58
    33。《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16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页817-26
    34。《画继》,页27、52
    35。黄宾虹、邓实撰《美术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页1496-1497
    42。《宣和画谱》,页80
    1。《说文解字》,页106
    2。《说文解字注》,页215
    3。《尚书正义》,页435
    4。《思玄赋》,见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页669
    5。《伟长论画》,见《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11
    6。《世说新语》,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页394
    7。《文心雕龙》,页136
    1。《周礼正义》,页2857-2858
    2。司马迁著、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页1980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页1928
    4。《说文解字注》,页215
    6。《说文解字注》,页106
    8。李时珍《本草纲目》,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页309
    13。参《本草纲目》,页321、于非闇《中国画颜色的研究》,朝花美术出版社,1995年,页2
    14。《天工开物》,页237
    16。《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1288
    17。《本草纲目》,页351
    20。《画学集成》(六朝-元),页5
    23。《历代名画记》,页27
    24。《本草纲目》,页354
    27。《续修四库全书·1068·子部·艺术类》,页698
    28。《中国画颜色的研究》,页4
    30。参《本草纲目》,页351-355及《中国画颜色的研究》,页4
    31。《中国画颜色的研究》,页21
    32。《画继》,页126
    33。卢辅圣撰《中国书画全书》(第八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页28
    34。《天工开物》,页233
    35。《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1306
    37。《中国画颜色的研究》,页21
    40。《续修四库全书·1089·子部·艺术类》,页700
    3。参《天工开物》,页117
    4。见《周礼·叙官》郑玄注,《周礼正义》,页1215
    5。《中国画颜色的研究》,页9
    6。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页360
    7。《四库家藏·七十五·论衡》,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页44
    9。《历代名画记》,页2-3
    10。参《释名疏证补》,页204-207
    11。《历代书法论文选》,页157
    12。《天工开物》,页233
    13。《文房四谱·墨谱》,见《四库艺术丛书》,页843-57
    14。《淮南子集释》,页80-81
    15。《天工开物》,页120
    16。《周礼正义》,页3315
    17。宋濂撰《元史》,中华书局,1999年,页1285
    18。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书店,1985年,页124
    19。《释名疏证补》,页207
    20。《史记》,页211-212
    21。梁启雄著《韩子浅解》,中华书局,1960年,页74
    22。参郑姗姗《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刺绣》,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23。《说文解字》,页84
    24。《周礼正义》,页3313
    25。《小尔雅集释》,页78
    26。《尚书正义》,页206
    27。《文选》,页907
    28。《周礼正义》,页3306
    29。《晋书》,页485
    30。《梦溪笔谈》,页54
    31。《周礼正义》,页3315
    33。《说文解字注》,页248
    34。《说文解字注》,页650
    35。《礼记正义》,页1176
    36。《晋书》,页485
    39。《史记》,页1168
    41。《宋代笔记小说》(第一册),页486
    43。《汉书》,页877
    44。转引自高文《汉碑集释》,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页335
    1。《画学集成》(明-清),页678
    3。《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975
    6。《松壶画忆》,《画学集成》(明-清),页647
    7。《中国画论类编》,页1312
    12。《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307
    14。《画学集成》(六朝-元),页716
    15。《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760
    16。《画学集成》(明-清),页534
    19。《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304
    20。《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239
    1。《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页25
    2。《中国画论类编》,页95-96
    3。《历代名画记》,页2
    4。《石涛画语录》《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147
    1。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6年,页719
    2。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页368-369
    3。《说文解字》,页65
    4。《四库艺术丛书》,页812-19
    5。《历代名画记》,页3-4
    6。《礼记正义》,页105
    7。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页535
    8。《说文解字·叙》《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页3
    9。《汉书·贡禹传》,页2300
    10。《画学集成》(明-清),页239
    11。《中国画论类编》,页229
    12。《画学集成》(明-清)824页
    13。《中国画论类编》,页908
    14。《历代名画记》,页1-2
    15。《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81
    16。《宣和画谱》,页239
    20。《清閟阁论画》:“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21。《画继》,页5
    33。《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91
    1。《周易正义》,页298
    2。《历代书法论文选》,页6
    3。《中国画论类编》,页631
    5。杨大年编《中国历代画论采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页293
    6。《文心雕龙》,页3
    7。《周易正义》,页288
    8。《中国历代画论类编》,页585
    16。《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605
    18。《宣和画谱》,页272
    26。《周易正义》,页296
    27。《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631
    28。《礼记正义》,页148
    29。《庄子集解》,页733
    32。《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583
    1。《历代名画记》,页13-14
    5。《道园学古录》,转引自《画学丛证》,页58
    6。《历代书法论文选》,页362
    7。《史记》,页1184
    8。《释名疏证补》,页207-208
    9。《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12
    11。《历代书法论文选》,页10
    14。《历代书法论文选》,页175
    16。《笔法记》:“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
    17。《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676、678
    18。《画学集成》(明-清),页578
    19。《历代书法论文选》,页717-718
    1。《画耕偶录》《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287
    4。《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605
    6。《历代名画记》,页185
    8。《画学集成》(六朝-元),页706
    1。《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99
    6。《画继》,页86
    7。《中国画论类编》,页583
    9。《图画见闻志》,页62
    10。《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108
    11。《中国画论类编》,页20
    12。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中华书局,2005年,页48
    13。《画学集成》(六朝-元),页89
    16。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页512
    21。《四库艺术丛书》,页812-367
    24。《历代名画记》,页31
    26。《历代名画记》,页104
    27。《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1242
    29。《释名疏证补》,页200
    32。《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60》,页826-540
    35。《中国画论类编》,页606
    36。《历代名画记》,页204
    37。《四库艺术丛书》,页812-368
    38。《四库艺术丛书》,页813-12
    1。《图画见闻志》,页34
    3。《图画见闻志》,页46
    4。《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1059
    5。《续修四库全书·1085·子部·艺术类》,页238
    6。《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700
    7。《式古堂书画彙考》《中国书画全书》(第七册),页30
    8。《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885-886
    9。《中国书画全书》(第十四册),页153
    10。《中国书画全书》(第八册),页531
    11。《续修四库全书·1067·子部·艺术类》,页318
    12。《续修四库全书·1090·子部·艺术类》,页184
    13。上海书画出版社浙江省博物馆编《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下),1999年,页43
    16。《画学集成》(明-清),页214
    18。《画学集成》(明-清),页217、222、223
    22。《历代名画记》,页16
    23。《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608
    26。《唐朝名画录》《画学集成》(六朝-元),页82
    27。《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669
    28。《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57-58
    29。《道生论画山水》《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767
    30。《历代名画记》,页205
    32。《唐朝名画录》:“此三人(按即王墨、李灵省、张志和)非画之本法,故目之为逸品。”
    33。《小山画谱》《艺术丛书》(第四册),页149
    35。《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876
    36。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页34
    37。《明代笔记小说》(第六册),页494
    38。《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1304
    39。《书学集成》(清),页412-413
    1。《后汉书》,页2513
    2。《文房四宝谱·纸谱》《四库艺术丛书》,页843-40、41
    3。周密撰张茂鹏点校《齐东野语》,中华书局,1983年,页185
    4。《释名疏证补》,页201
    5。《说文解字》,页276
    6。《四库艺术全书》,页843-42
    7。《文房四宝谱·纸谱》《四库艺术丛书》页843-39
    8。蒋玄佁《中国绘画材料史》,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页34
    9。周密著、吴企明点校《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年,页45
    10。俞海夫主编《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昌黎文钞》,三秦出版社,1998年,页121
    11。参潘吉星《中国造纸史话》,商务印书馆,1998年,页27、28、45
    12。《四库艺术丛书》,页813-34
    13。《历代名画记》,页28
    14。《美术丛书》,页562
    15。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三,襟霞阁主人重刊本,页77
    16。《中国绘画材料史》,页34-35
    17。参赵权利《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页153
    18。《四库艺术丛书》,页812-369
    19。顾音海《中国历代文房用具》,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页30
    20。《中国历代画论类编》,页77
    21。《中国历代画论类编》,页1242
    22。参《中国书画全书》(第八册),页26-38
    23。《书史》《四库艺术丛书》,页813-42
    24。《美术丛书》,页1641
    25。《画学集成》(六朝-元),页697
    26。汪珂玉《珊瑚网》“名画题跋”卷四,《中国书画全书》(第五册),页1023
    27。《美术丛书》,页1229
    28。《美术丛书》,页1229
    29。《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页650
    31。《中国绘画材料史》,页16
    32。《四库艺术丛书》,页813-16
    33。《中国历代画论类编》,页563
    34。《中国历代画论类编》,页1301
    35。《天工开物》,页105
    36。《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1300
    37。转引自《中国绘画材料史》,页84
    38。《宋诗精华录》,页41
    39。《画禅室随笔》,页121
    40。《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1310
    43。《画学集成》(明-清),页931
    45。《美术丛书》,页794
    47。《美术丛书》,页1229
    49。《明代笔记小说》(第六册),页494
    50。《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1310
    52。《桐阴画诀》《画学集成》(明-清),页737
    53。《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702
    54。吴其贞《书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页125
    55。《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774
    57。《山静居画论》《中国历代画论类编》231页
    58。王原祁《雨窗漫笔》,《中国历代画论类编》,页171
    59。《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288
    61。《颐园论画》《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1318
    63。《石涛论画》《中国历代画论类编》,页165
    4。《中国画论类编》,页292
    5。《画学集成》(六朝-元),页77
    6。《溪山卧游录》《画学集成》(明-清),页661、662
    7。《画继》,页114
    8。《画学集成》(六朝-元),页71
    13。《画学集成》(六朝-元),页405
    14。《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161》,页817-30
    15。《画继》,页118
    16。《画学集成》(明-清),页220
    21。《画学集成》(明-清),页217
    23。参《文人不满文人画》《画学丛证》,页12
    25。《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325
    1。《浦山论画》《中国画论类编》,页225
    2。《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958
    3。《画学集成》(明-清),页544
    4。《溪山卧游录》《画学集成》(明-清),页660
    5。《小蓬莱阁画鉴》《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276、277
    6。《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889
    9。《周易正义》,页271
    10。《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276
    12。《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156
    14。《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625
    2。《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994
    3。《周易正义》,页297
    8。《历代书法论文选》,页394
    9。《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742
    11。《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170
    12。崔尔平选编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页179
    13。《书谱》《历代书法论文选》,页130
    14。《图画见闻志》,页16
    15。《书谱》《历代书法论文选》,页125
    16。《笔意赞》《历代书法论文选》,页62
    17。《画说》《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309
    18。《画禅室随笔》《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724
    21。《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996
    22。蒋骥《读画纪闻》《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页317
    23。《画学集成》(明-清),页741
    26。参吴冠中《笔墨等于零》、张仃《守住中国画的底线》,见《朵云》第五十四集《关于笔墨的论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
    16。参李小山《当代中国化之我见》,见《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下卷),页418
    1.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4.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5.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汉许慎著、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7.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
    8.刘熙撰、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9.司马迁著、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10.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11.周光培编:《宋代笔记小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2.周光培编:《明代笔记小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3.朱熹注:《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4.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
    15.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3.卢辅圣撰:《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4.黄宾虹、邓实撰:《美术丛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5.民国佚名辑:《艺术丛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6.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7.崔尔平选编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8.《四库艺术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9.《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编:《续修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0.张彦远撰、秦仲文、黄苗子点校:《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11.段成式撰:《寺塔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12.俞剑华标点注译:《宣和画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13.邓椿撰、黄苗子点校:《画继》,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14.沈括著、张富祥译注:《梦溪笔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15.郭若虚撰、黄苗子点校:《图画见闻志》,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16.吴其贞撰:《书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17.李日华著:《紫桃轩杂缀》,襟霞阁主人重刊本,民国二十五年
    18.《关于笔墨的论争》(《朵云》第五十四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
    19.郎绍君、水天中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20.于非闇著:《中国画颜色的研究》,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1995年
    21.上海书画出版社、浙江省博物馆编:《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22.潘天寿著:《听天阁画谈随笔》,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
    23.蒋玄佁著:《中国绘画材料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
    24.方闻著:《心印》,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25.牛克诚著:《色彩的中国绘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6.卢辅圣著:《天人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27.卢辅圣著:《中国文人画通鉴》,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8.阮璞著:《画学丛证》,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
    29.魏明德、沈清松、邵大箴主编:《天心与人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30.郎绍君:《守护与拓进》,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
    31.陈滞东著:《中国书画与文人意识》,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
    32.徐建融著:《晚明美术史》,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
    33.林木著:《20世纪中国画研究》,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
    34.李永林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
    35.朱良志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36.严善錞著:《文人与画——正式与小说中的画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37.贺西林、李清泉著:《中国墓室壁画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38.赵权利著:《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
    39.顾音海著:《中国历代文房用具》,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
    1.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3.沃尔夫林著、潘耀昌译:《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沃林格著、王才勇译:《抽象与移情》,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年
    5.苏珊·朗格著、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6.托马斯·库恩著、范岱年、纪树立译:《必要的张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7.贡布里希著、范景中等译:《图像与眼睛》,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8年
    8.中川作一著、许平、贾晓梅、赵秀侠译:《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1.从文俊著:《书法史鉴》,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2.潘吉星著:《中国造纸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3.高文著:《汉碑集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
    4.滕守尧著:《文化的边缘》,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
    5.高瑞泉著:《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的现代性精神谱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6.汪晖著:《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