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与重构: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制度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分税制的产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央与地方关系中权力分散化与制度化的相关性。研究试图表明,在以高度中央集权为初始条件的改革中,央地权力关系的分散化构成了制度化的前提与基础。权力分散化从三个方面促进了制度化:(1)权力分散化提高了中央以政治集权约束财政分权的交易成本,从而产生了制度化的需求;(2)在分散化的权力关系中,央地之间逐渐形成了威权与协商、谈判共存的关系,这为制度生成提供了有利的角色互动模式;(3)在权力分散化的环境中,央地之间围绕财政问题长期互动,为制度生成提供了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积累。这一结论表明,在威权政治的制度化转型中,权力分散化是一个有利条件。
     本文的各个部分以几个相互关联的理论或实证发现,来支撑上述核心观点:
     (1)改革以来的央地关系可界定为一种“威权—互动”结构。“威权—互动”结构是财政权力分散化的产物,是中央政治集权与地方财政自治的结合体。在此结构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呈现出互动关系。
     (2)省级领导的政治流动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表现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表明在制度短缺的改革环境中,中央以政治集权来约束地方的财政自治,中央对财政资源丰富的地方比财政资源稀缺的地方施加了更多的人事控制,以此来保证它在财政管理中的贯通能力。干部控制的机制包括晋升、交流与政治吸纳等内容。
     (3)财政数据表明,中央施加人事控制越强的那些省份,对中央财政政策的偏离反而越严重。因为在制度短缺的环境中,中央以政治集权作为节制地方财政自治的主要手段,存在着高昂的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成本、克服财政衰弱的途径就在于制度化。因此,分税制改革不仅仅是中央偏好的结果,其深层动因是权力分散化所产生的制度化需求。
     (4)权力分散化不仅带来了制度化的需求,而且,还促进了制度生成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累积。因此,财政权力分散化的程度与制度化的进程直接相关。1986年财政制度化努力之所以受到挫折,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所以推行成功,其原因就在于后者所面对的权力分散化程度更高,因而制度需求也更紧迫,支持分税制的各种知识与技能累积也更丰富。
     (5)权力分散化还为制度生成提供了有利的角色互动模式。在“威权—互动”型央地关系中,制度生成过程不再是“零和博弈”模式,而是央地双方都能从制度生成中有所获益的互动与协商模式。这种互动模式为制度生成提供了“共识”达成机制,共识的达成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与妥协的结果,它为新制度提供了合法性基础。
     分税制产生的政治含义表明,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结构已经高度分散化之后,央地关系的合理重构,必须从传统的控制型中央集权的旧思维中跳出来,将央地关系由一个控制问题,转化为一个秩序构建的问题。秩序构建的核心,就在于通过相互尊重、协商与讨价还价的过程,产生一个能容纳、规范地方分散化权力的制度空间。
     如果将以上结论加以扩展,还可以对威权政治制度化转型的一般理论有所启示。在经过长期以发展为导向的分权与市场化改革之后,原先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结构已经分化为不同的权力与权利主体,同时,交换、互惠和相互依赖构成不同主体间的主要互动方式。在这种已经分散化了的权力结构中,以组织性政治集权作为政治一体化的维系方式,存在着越来越高昂的交易成本,将不可避免地遭遇效能磨损的问题,并由此带来了紧迫的制度需求。因而,政治集权的效能磨损会成为促进国家政治转型的契机,即先前以组织性集权为中心的政治权力结构,逐渐转变为以理性化的现代国家制度为中心的政治权力结构。而这种转变的逻辑,在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中已经得到体现。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contribute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nstitutionalize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entral-provincial fiscal relationship. In particular, I look into the relevance between fiscal power fragmentation and fiscal institutionalization by analyz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Tax-sharing system. I demonstrate that power fragmentation is positive to institutionalization. Firstly, high Transaction cost resulted from power fragmentation needs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entral-local fiscal relationship; Secondly, power fragmentation provides sound actor-interactional conditions to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thirdly, power fragmentation prepares knowledge and technique accumulation for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My several interrelated findings can demonstrate the core view above:
     (1) I define the central-local fiscal relationship as "authoritative & interactional structure, which is an outcome of the fiscal power fragmentation and a production of the concurrence of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 and local fiscal autonomy. In the authoritative & interactional structure, central-local relationship is no long an order-obey pattern, but an interactional pattern.
     (2) Data of the provincial cadres' turnover indicates that central personnel control has a high and direct interrelation with local governments' fiscal contribution. In the authoritative & interactional structure, central government mainly wielded cadre management power to control local governments' fiscal behavior. Cadre management usually includes promotion, rotation, assimilation, etc.
     (3) I also find that provinces, on which the central put more personnel control, should bear mor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fiscal declin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t indicates that in the context of power fragmentation, the effect of the centraliz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will be eroded little by little because of the shortage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n, the fiscal decline of central government brings forward the requirement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4) Another finding is that the degree of power fragmentation relates directly to the course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Power fragmentation not only gives rise to requirement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but also advances the accumulation of necessary knowledge and technique. By means of the degree of the power fragmentation, I explain why the fiscal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1986 failed, and why the tax-sharing system reform can succeed.
     (5) The fragmentation of power provides an actor-interactional pattern for the formation of institution. In the authoritative & interactional central-local structure, the course of institution's formation is not a pattern of "zero-game", but an interactional and deliberative pattern, from which both sides could benefit. The success of institutional creation depends both on the consensus within the central decision-makers and on the bargaining and compromise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 of Tax-sharing system's 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rational remaking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hip should transcend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of centralization. The central-local relationship should be translated from controlling to mutual respecting, deliberating and bargaining, so as to come up with an institution that can accommodate and regulate the local decentralization.
     If being extended, the above conclusion may contribute to the general theory of the authoritative politics' institutionalized transformation. After a long period of development-oriented decentralization and market reform, the former highly centralized political-economical structure has been divided into different subjects of power and right, and exchanging, reciprocating and interdependence become the main wa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subjects. In the fragmental power structure, the traditional organized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 which used to be the main way of political integration, brought higher and higher transaction cost and eroded the political efficiency, which caused the urgent need of institution. So the erosion of political efficiency of centralization could promote the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e. the former political power structure focused on organized centralization gradually changed into one focused on modern state institution. The logic of institutionalized transformation has been reflected in the central-local fiscal relationship.
引文
1 吴国光,郑永年.论中央—地方关系[J].中国研究,1994(6);王绍光,胡鞍刚.危机中的中国经济:国家能力和税收改革(The Chinese Economy in Crisis:State Capacity and Tax Reform)[M].M.E.Sharpe,2001:185.另见IAnda Chelan Li,Power as Non-Zero-Sum: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over Investment implementation,Guangdong and Shanghai 1978-1993,第298页,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 如诺斯认为,财政方面的变化与财政危机是制度转型的发生器;熊彼特更加明确地指出,国家形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其根本驱动力乃是基于其财政上的使命,现代国家在本质上就是税收国家;布罗恩也认为税收制度的发展是现代国家诞生的基础;布丁指出:财政力量是国家系统的神经中杻;爱德蒙·伯克在总结法国革命后也说“国家的财政就是国家”。详见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Schumpeter, J. A. The Crisis of the Tax State[A]. in Richard Swedberg. The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of Capitalism[C].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Braun, Rodolf. Taxation, Sociopolitical Structure, and State-Building: Great Britain and Branderburg Preussia[A]. in Charles Tilly.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C].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243-327.
    3 Schumpeter, J. A. The Crisis of the Tax State[A]. in Richard Swedberg. The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of Capitalism[C].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4 何帆.为市场立宪——当代中国财政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
    5 吴国光,郑永年.论中央—地方关系[J].中国研究,1994(6).
    6 目前有关讨论国家转型的研究,其话题都是“大转型”,即威权主义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型。而本文的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威权政治转型是复杂而且多步骤的,威权政治转变为民主政治不是“一步式”的,政治发展理论及东亚国家的转型经验表明,在威权政治向民主化转型之前,经济增长量、社会分化、权力关系的制度化都已为民主转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条件。最近泰国的政变更表明,在尚未体验过权力关系制度化的国家,民主实践是脆弱而不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所从事的是关于“小转型”的研究,即威权政治中制度化的发生过程。
    7 分别是:1950年、1951年、1953年、1958年、1959年、1961年、1968年、1971年、1973年、1975年、1976年、1977年、1978年、1980年、1986年、1988年与1994年。见王绍光,胡鞍刚.危机中的中国经济:国家能力和税收改革(The Chinese Economy in Crisis:State Capacity and Tax Reform)[M].M.E.Sharpe,2001:187.另参见项怀诚.中国财政50年(历程篇)[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8 黄卫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纵横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8.
    9 这种谈判行为在改革前的“统收统支、总额分成”财政体制中就已经出现,八十年代后更加明显。但由于两个时期谈判行为的体制环境(计划与市场)不同,其性质也有不同。见何帆.为市场立宪:中国财政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83.
    10 这种讨价还价在财政及宏观经济调控中已达到相当激烈的程度。如郑仪就详细记载了1989年2月,由于中央由于财政困难,邓小平不惜以八五高龄,亲赴向上海市领导领借钱的场面。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中央许诺优先供应上海煤炭,从而向上海借款25亿。见郑仪.朱镕基评传[M].香港:明窗出版社,1997.
    11 如1958年的放权(“虚君共和”),1961年的收权(“上下一盘棋、全国一本账”)等决策中,决策过程基本在中央层级。其中1958年的“放权”决策过程中,从2月18日毛泽东提出“虚君共和”,6月2日中央作出“放权”决策,又仅过半个月“虚君共和”便完成了。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2 如朱镕基回忆分税制的决策过程时就感叹道:“我是一个省一个省地去谈,结果自己掉了2.5公斤的肉”。详见辛向阳.百年博奔: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312.
    13 与包干制相比,分税制在以下方面更加制度化:(1)统一性:包干制中同时存在多种中央与省的财政关系形式,而分税制则基本做到了全国统一;(2)透明性:包干制处财政利益分配取决于中央与省的一对一谈判关系,而分税制下引入公式化的做法;(3)清晰性:包干制规则非常复杂,而分税制进行了税种划分、税制简化;(4)稳定性:包干制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动,而分税制并未有大的变动(5)自主性:包干制下中央经济单方面改变规则,而分税制下中央改变规则的情况也有发生,但频率大大降低。
    14 胡鞍刚.中国发展前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33.
    15 胡鞍刚,王绍光,周建明.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79.
    16 胡鞍刚,王绍光.第二次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J].战略与管理:2002(3).
    17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431.
    18 钱颖一,韦嘉斯特.中国特色的维护市场的联邦制[A].见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97.
    19 吴国光,郑永年.论中央——地方关系[J].中国研究,1994(6).
    20 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21 Charles Tilly. War and State Power[J]. Middle East Report, No. 171, (Jul. -Aug., 1991):38-40.
    22 杰克曼.不需要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65.
    23 王绍光,胡鞍刚.中国国家能力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24 杰克曼.不需要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65.
    25 陈明明.所有的子弹都有归宿:发展中国家军人政治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291-312.
    26 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0-54.
    27 Snider, Lewis W. Political Risk: The Institutional Dimension[J].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 Jul, 2005, Vol. 31(3): 203-222.
    28 Shirk, Susan L.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283-328.
    29 Huang, Yasheng. Central -local Relat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Era: The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Dimensions[J]. World Development, 1996a, 24(April): 655-672.
    30 Richard Goode. Obstales to Tax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in Richard Bird and Oliver Oldman. Tax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0:128.
    31 Heung-Kyu Kim. The political Capacity of Beijing Still Matters, a Disser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gan,2002.
    33 钱颖一.中国的改革为何与众不同[A].见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77.
    34 James Tong. Fiscal Reform, Elite Turnover and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Post-Mao China[J].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22, July, 1989, pp. 1-28.
    35 王绍光.分权的底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40—41.
    36 Shirk, Susan L..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37 贾浩,林至敏.改革与国家能力:变化中的中国大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J].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11(1):148—155.
    38 郑永年甚至进一步指出,中国的地方主义已经发展到地方文化认同的层次,而且有迹象表明地方政府正在对外经济事务中以“准主权者”者的形象出现。见郑永年.论中央——地方关系[J].香港:中国研究,1994(6).
    39 戴慕珍.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制度基础[A].见甘阳,崔之元.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99.
    40 戴慕珍进一步指出,面临着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只得发展工业,致力于经济增长,在这种过程中,中国地方的政治结构也出现了新的情况,这就是地方合作主义体系,在这种体系中,地方政府像地方企业那样行动。他们通过挑选经理、控制对产出的分配、提供公共服务项目、决定投资项目等,成为地方企业的实际产权所者。在地方政府的合作主义体系中,地方政府作为企业主、工业再分配主体的角色。戴的理论重点在于地方政府对于社会的优势地位,并没有直接说明地方的力量面对中央力量的对比,但它为地方获得结构性的自主性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见Jean C. Oi.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J]. World Politics, Vol 45(1): 99-126.
    41 Goldestein, Steven M. Reforming Socialist Systems: Some Lessons of the Chinese Experience[J]. Studies in Comparative Communism, 1988(2).
    42 Lieberthal, Kenneth & Lampton, David M..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Making in Post-Mao China [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43 郑在浩强调,之所以央地关系中零和博弈模式影响甚巨,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财政关系在央地关系研究占了主要的位置。Jae Ho Chung. Studies of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Midterm Appraisal[J].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42, June, 1995, pp. 478-489.
    44 Jun Ma. Intergovemmental Relations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in China[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7: 36.
    45 Christine P. W. Wong.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an Era of Fiscal Decline: The Paradox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Post-Mao China[J].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28(December 1991), pp. 691~692.
    46 World Bank. China: Revenue Mobilization and Tax Policy[R]. Washington, D.C.:World Bank, 1990: 242-278; Rampogal Agarwala. China: Reforming 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R]. Discussion Papers #178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a and Mongolia,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2: 10-17; Roy Bahl and Christine Wallich. 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 in China[R].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863(WPS 863), Washington, D.C.: 1992: 16-23.
    47 王绍光,胡鞍刚.中国国家能力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48 这种说法含有一个假定,就是财政提取能力是国家能力的最重要的体现,因此中国政府在财政提取项目上的衰弱,将会威胁到整个国家体制。见王绍光.分权的底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51-53.
    49 王绍光.中国政府汲取能力下降的体制根源[J].战略与管理,1997(4);贾绍华.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40-59页,170-176;S. Philip Hsu. Deconstructing Decentralization in China: Fiscal Incentive versus Local Autonomy in Policy Implementation[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3, No. 40(July 2004).
    50 张曙光.国家能力与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A].见董辅扔.集权与分权:论中央与地方关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52-71.
    51 董辅扔.集权与分权:论中央与地方关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52-71.胡鞍刚.中国发展前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208.
    52 Le-Yin Zhang. Chinese Central-provincial Fiscal Relationships, Budgetary Decline and the Impact of the 1994 Fiscal Reform: An Evaluation[J].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57(Mar 1999), pp. 123-124.
    53 Dali L. Yang. Reform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A]. in David S. G. Goodman and Gerald Segal. China Deconstructs: Politics, Trade, and Regionalism[M].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62-64.
    54 杨培新.深化改革的中心是什么——兼与胡鞍刚同志商榷[A].见董辅礽.集权与分权:论中央与地方关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43.
    55 杨大利.对‘濒危论’的几点反驳[N].二十一世纪(香港),1994,2(21);王绍光.再论中国政府的汲取能力—兼答杨大利、崔之元、饶庆余、萧耿诸先生[N],二十一世纪(香港),1994,4(22).
    56 而且通过对央地政府在分税制下各自的支出责任的分析,黄更倾向于认为地方政府处于不利的地位。她指出,传统财政体制中中央政府负责宏观管理和集中决策,地方政府负责具体的落实,八十年代的财政 改革并没有改变这种关系。预算收入减少扩大了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尤其在卫生和教育方面。显然,以这种思路,则分权改革为地方带来的变化显然是不利的,或者中央的权力至少没有像上述学者所描述的那样衰弱。
    57 如在谢淑丽看来,由于中国政治结构中一直没有解决最高权力转移的制度化问题,由于倡导改革的领导层需要地方的支持,因而中国倾向于地方利益的改革路径是被“绑定的”,然而中国恰恰就是在外界看来中央领导权力最不稳定的时候成功地推行了削弱地方的分税制改革。又比如“中国式联邦”理论也认为,分权所造成的有利于地方政府的权和格局已经内化到中国的市场及政治结构之中,中国的改革不大可能走重新集权的回头路:此外,还有像流行一时的“中国分裂论”等论点也都遭到了质疑。
    58 Huang, Yasheng. Central -local Relat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Era: The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Dimensions[J]. World Development, Vol. 24(April 1996a):655-672.
    59 黄根据1979年以来中国省级干部的变动情况,得出结论说:“省级人事变动的范围、方式和频率都表明中央政府的强力控制是有效的。”显然,黄的结论构成了对类似于中国分裂论一类观点的有力反驳,同时对政府间权力能够在1995年以来的再度向中央集中发展作出了解释。
    60 Lieberthal, Kenneth & Lampton, David M.. Bureaucracy, PoliticsDecision-Making in Post-Mao China[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61 Shue, Vivienne. Beyond The Budget: Finance Organization and Reform in a Chinese County[J]. Modern China, 1998,pp147-86.
    62 Jae Ho Chung. Studies of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Midterm Appraisal[J].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42, June, 1995, pp. 478-489.
    63 Oksenberg Michel and James Tong. The Evolution of Cebtral-Provincial Fiscal Relations in China, 1971-1984[J].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25(March 1991), pp1-32.
    64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55.
    65 李芝兰.超越顺从分析:重新理解中央与省的关系[J].Joseph.中国评论.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157—186.
    66 David S. G. Goodman, and Gerald Segal. The Politics of Regional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flict and Negotiation[J]. in David S. G. Goodman and Gerald Segal. China Deconstructs: Politics, Trade, and Regionalism[M].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1-16.
    67 钱颖一.中国特色的维护市场的经济联邦制[A].见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77.
    68 董辅礽.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构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1-12,93-104.
    69 吴国光,郑永年.中央与地方关系[J].香港:中国研究,1994(6).
    70 李芝兰.超越顺从分析:重新理解中央与省的关系[J].Joseph.中国评论.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157—186.
    71 Goodman, David S.G.(ed.) Groups and Politic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r-monk, N.Y.: M.E. Sharp, 1984.
    72 Andrew Wedeman. Agency and Fiscal Dependence in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China[J]. Joural of Contemporary China(1999), 8(20): 103-122.
    73 Lieberthal, Kenneth & Lampton, David M.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Making in Post-Mao China [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74 Jean C. Oi.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J]. World Politics,Vol45(1):99-126.
    75 吴国光,郑永年.中央与地方关系[J].香港:中国研究,1994(6).
    76 Y.C.Jao. Financial Reform in China,1978-1989:Retrospect and reappraisal[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90, Vol.3, No.4.
    77 王绍光.分权的底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41.
    78 沈立人,戴园晨.我国诸侯经济的形成及其弊端和根源[J].经济研究,1990(3).
    79 (德)何梦笔.政府竞争:大国体制转型理论的分析范式[R].天则经济研究所内部讨论文稿,2001.
    80 钱颖一:中国特色的维护市场的经济联邦制[A].见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77.
    81 郑永年.分权战略’与半联邦制的演进[A].见吴国光.国家、市场与社会[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72-81.
    82 吴国光,郑永年.中央与地方关系[J].香港:中国研究,1994(6).
    83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55.
    84 Linda Chelan Li. Power as Non-Zero-Sum: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over Investment implementation, Guangdong and Shanghai 1978-1993[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8.
    87 (美)伯德,埃贝尔,沃里克.财政分权:从命令经济到市场经济[A].见(美)伯德,埃贝尔,沃利克.社会主义国家的分权化:转轨经济的政府问财政转移支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
    89 怀特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论述,详见T.White Ⅲ.Unstately Powet:Local Causes of China’s Intenectual,Legal and Governmental Reforms[M].Armonk,N.Y:M.E.sharpe,1999:628-631.
    90 (美)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1 Levi, Margaret. Of rule and Revenue[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92 Crozier Michel, Erhard Friedberg. Actors and Systems: The Politics of Collective Acti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93 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4 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5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型制度变迁与强制型制度变迁[A].见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390.
    96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型制度变迁与强制型制度变迁[A].见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390.
    97 关于极权主义与威权主义的区分见孙代饶.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4;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60.
    98 麦考密克,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9.
    99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37.
    100 Williamson Oliver. Transaction Costs Economics[J]. in Richard Schmalensee and Robert Willing. 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Volume 1[M]. North-Holland, New York and Oxford: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1989: 135-182.
    101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37.
    102 迪克西特.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46.
    103 North Douglass.C.. A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of Politics[J].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 No.4, 1990, pp355-367.
    104 Williamson Oliver. Transaction Costs Economics[A]. in Richard Schmalensee and Robert Willing. 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Volume 1[M]. North-Holland, New York and Oxford: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1989: 135-182.
    107 董辅扔.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卷)[M].香港:三联书店,2001:44.
    108 陈明明.比较现代化·市民社会·新制度主义——关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治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J].战略与管理,2001(4);林尚立也分别从历史传统、理论基础、制度渊源、党的体制及组织原则五个方面论述了建国初期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构形成的必然性,见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83.
    109 《中国统计年鉴》(1981年),第1页.
    110 他指出:“一般的方针集中于上级,具体的行动按照具体情况实施之,下级有独立自主之权。……越是地区广大,情况复杂,上下级距离很远,这种具体行动就越应加大其独立自主的权限,越应使之多带地方性,多切合地方情况的要求,……。”《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36页。
    111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A].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729—730.
    112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730-731.
    113 1966月22日,中共中央决定对国务院所属部、委、直属机构进行重大机构调整,将原有的90个部门合并、调整为27个,缩减编制82%,编制暂定为原有人员的18%。在下放企业中,鞍山钢铁公司、大庆油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开滦煤矿、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删个中央直属企业、事业和建设单位,被不加区别地下放给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管理,有的又层层下放到专区、市、县。详见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501-520.
    114 详见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501-520.
    115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经济体制的新模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16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4;邓小平也重述了这个原则,“党员必须服从党组织,少数必须服从多数,下级党组织必须服从上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党组织必须服从中央”。见《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56.
    117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97.
    121 详见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12.
    122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781.
    123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17.
    124 如有的学者认为,财政放权先于市场化,地方政府强有力地渗透地方社会,从而为市场化改革带来了障碍,并为宏观平衡制造了麻烦。但有的学者则认为,这种改革的顺序产生了维护市场的联邦制,有利于保护产权,推动市场化。前者见Christine P.W.Wong.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an Era of Fiscal Decline:The Paradox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Post-Mao China[J].The China Quarterly,No.128(December 1991),pp.691~692;后者见钱颖一.中国特色的维护市场的经济联邦制[A].见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77.
    125 张军.中央计划约简下的计划权结构与财产权结构[A].见陈昕.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结构[M].上海:三联书店,1993:118.
    126 胡书东.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2.
    127 王绍光.国家的提取能力的建设:建国初期的经验[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128 关于集团分利性理论的探讨,详见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29 陈明明.现代化结构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J].战略与管理,2000(6);另见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311-334.
    135 “江苏模式”的持点是:按收支总数计算,确定比例,进行包干,几年不变。中央政府事先规定厂江苏省应上缴的收入(1978年上缴比例为58%,1978—1980年改按61%的比例上缴),缴足中央财政收入款项后,江苏可从自留收入中自主安排,自求平衡,多收多支,少收少支。
    136 辛向阳.百年博弈: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137 据项怀诚回忆:“由于多年来经济体制方面积累的问题很多,不能互相等待,需要先从有利于带动整个经济改革的一个环节改起。当时正处于思想上拨乱反正,工作上实现转折,百业待举,百废俱兴的时期,各方面要办事,普遍遇到一个财政资金问题,希望手中有一定的财权。因此,上下左右要求改革财政管理体制的呼声很高。有许多同志认为财政管理体制集中过多,管得过死,束缚了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主张经济体制改革首先要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财权,财政管理体制的改扩是当务之急。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1979年4月中央决定以财政体为突破口,先从财政管理体制改起。”项怀诚.论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与宏观调控[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75.
    139 董辅礽.集权与分权:论中央与地方关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174.
    140 集体企业包括城镇集体企业与乡村集体企业。城镇集体包括:(1)属于区(县、市)一级政府的企业(“大集体”);(2)属于街道的企业(“小集体”);(3)城镇合作企业。农村集体包括:(1)属于乡镇政府的企业;(2)居于衬政府的企业:(3)农村合作企业。中国的集体企业在50年代初就已经存在了。在农村,乡办企业和村办企业的前身是1958年“大跃进”时出现的公社和大队企业。引自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77;另参见陆百甫.大重组:中国所有制结构重组的重大问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
    141 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244.
    142 罗兰.转型与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58.
    143 见朱方明.私有经济在中国[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146 赵成根.转型期的中央和地方[J].战略与管理,2000(3).
    147 到了1998年的换届选举中,由于选举制度的改革,一些省出现了由代表联名提名的省级领导人候选人当选的情况,代表提名副省长当选的有湖南、湖北、浙江、安徽4省。见黄卫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纵横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48;另见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359~360.
    148 胡汝银.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A].见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6:70.
    149 邓小平文选(第2卷)[M].第194页.
    150 同上,第195页.
    151 同上,第86页.
    152 陈云.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AI.陈云文选,第3卷:365.
    153 “陈云同志特别强调,全体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自觉维护和加强党中央的权威。他建议中央应该集中必须集中的权力,尤其是财力。认为中央的政治权威,要有中央的经济权威作基础,否则是不巩固的。”见“缅怀陈云同志”,人民日报.1995,5(23):3版.
    154 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384.
    155 具体而言,党管干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的:(1)中央直接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的领导干部,包括考察、培养、任免、考核等;(2)对局级和市县级主要领导干部中央虽不直接管理,但中央要
    157 李芝兰.超越顺从分析:重新理解中央与省的关系[J].见Joseph Cheng.中国评论(1998).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58 关于央地关系中权力内化机制的观点,详见:李芝兰.超越顺从分析:重新理解中央与省的关系[J].见Joseph cheng.中国评论(1998).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59 中央分别于1981年、1989年向地方“借款”(摊派),并要求地方财政在包干制契约之外,额外多上缴,是为“做贡献”。
    160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9页.
    161 Tao Yi-feng. the Evolution of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Post-Mao China, 1978-1998[J]. Issues & and studies, 2001(4).
    162 赵忆宇.分税制决策背景回放[J].瞭望新闻周刊,2003,9(15).
    163 谢庆奎,燕继荣,赵成根.中国政治体制分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118.
    164 以上文献分别见:James Tong. Fiscal Reform, Elite Turnover and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Post-Mao China[J].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22, July, 1989, pp. 1-28; Yasheng Huang. Inflation and investment controls in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 during the reform era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Ye Chena, Hongbin Lib,T, Li-An Zhou. 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the turnover of provincial leaders in China[J]. Economics Letters 88(2005) 421-425; Andrew G. Walder. Career mobility and the communist political order[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60, No.3(Jun., 1995), pp,309-328.
    165 乌杰.中国政府与机构改革(上册)[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196;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J].战略与管理.2000(6).
    166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352.
    167 在1978年之前,省同国务院各部一样,行政领导与党委领导基本由同一人兼任,1978年6月1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和革委会主任不要由一人兼任和党政工作分开的意见向中央的报告》,明确提出,省、市、自治区党委与行政领导,不由一人兼任,并要求党政分开。
    168 关山,姜洪.块块经济学: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96.
    169 同上。
    170 干部是一个广泛的用法,在我国除了政府官员、公务员外,还包括大量的及技术人员(如大学老师)。此处主要是谈党政干部。
    171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的组织工作问答[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89.
    172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修订“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的通知[A].见人事工作文件选编[G].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91.
    173 重庆、海南省不包括在内。
    182 Yasheng Huang, Inflation and investment controls in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 during the reform er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90-96.
    183 戴慕珍就认为,把财政放权所带来的经济与政治诱因,成为中国地方干部支持改革的一大动力。可见Jean Oi. Rural ChinaTake off: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of Economic Reform[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184 Andrew Walder. The Quiet Revolution From Within: Economic Reform as a Source of Political Decline[A]. In Andrew G. Walder. The Waning of the Communist State: Economic Origins of Political Decline in China and Hungary[M].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1-24.
    185 Jean Oi.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186 地方干部的等级不同,他们的目标取向与行为模式应当有所不同。
    187 据说局级的干部最容易发生腐败问题,这种说法有待实证材料的证明。
    188 见本章附表,详细请参见附录1。
    189 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反对地方主义[G].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8.
    190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的组织工作问答[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9.
    191 Shirk, Susan L..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192 吴国光,郑永年.论中央与地方关系:制度转型中的一个轴心问题[J].见中国研究,1994(6).
    193 同上。
    194 引自詹姆斯·唐在1985年的统计数字,参见:James Tong, "Fiscal Reform, Elite Turnover and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Post-Mao China",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22, July, 1989, pp. 1-28.
    195 Andrew Wedeman. Agency and Fiscal Dependence in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China[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999), 8(20), 103-122.
    196 王绍光.转移支付的政治逻辑[J].战略与管理,2002(3).
    197 如导论中所言,争论的关键在于对央地关系性质的认识。主要分为两派,一派以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为标准,认为央地关系已经是“强地方、弱中央”的格局,中央存在着严重的财政危机,以王绍光等为代表;另一类认为中央对地方存在着严格的政治控制,因而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就可以视为中央的财政收入,这类观点不认为中央存在着严重的财政危机,以张宁、张曙光为代表。
    198 王绍光,胡鞍刚.中国国家能力研究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199 Le-Yin Zhang. Chinese Central-provincial Fiscal Relationships, Budgetary Decline and the Impact of the 1994 Fiscal Reform: An Evaluation[J].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57 (Mar 1999).
    200 胡鞍刚.中国发展前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36.
    201 贾康,阎坤.中国财政:转轨与变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24.
    202 王绍光,胡鞍刚.中国国家能力研究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王绍光.分权的底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97-110.
    203 Andrew Wedemana. Incompetence, Noise, and Fear in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China[J].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Winter 2001, Vol. 35, No. 4, pp. 59-83. 回答其实包含着一种无可奈何:连国税局长也搞不清偷漏税的黑洞究竟有多深。参见辛向阳.百年博弈: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205 “小金库”是指:侵占国家和单位的收入,经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为在本单位会计部门列收列支、私存私放的各类资金。
    206 杨雷.中国财政分权近程中非正式财政收入的过度膨胀及对策[A].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3:25.
    207 在1981年即“分灶吃饭”体制实施的第二年,国务院为稳定经济和物价、控制货币投放、平衡财政收支,决定当年对地方财政支出结余由中央财政按地方可用财力的一定比例借用;1983年则以1982年中央向地方实际借款数为基数,调整各地区的收入分成比例或补助额。1987年中央财政第二次向地方借款;1989年又向上海等地借款缓解财政财政困难,其中向上海借款为25亿元。
    208 Jun Ma.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in China[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7:36.
    209 薛慕桥.建议改革财政承包制度[A].见薛暮桥.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423.
    210 王丙乾.王丙乾论财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43.
    211 黄佩华.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27.
    212 罗伊·鲍尔.中国的财政政策[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56.
    213 以上数据引自罗伊·鲍尔.中国的财政政策[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56.
    214 同上,第57页。
    215 以上数据参见刘佐:《中国税制五十年》,第252页,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
    216 曼进一步指出,现代国家在权力运作方面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同传统国家相比,它拥有更多的“基础性权力”,从而能够使国家权力更具“渗透性”,以便有效地提取资源。“基础性权力”的核心,体现在国家必须依靠与其它权力及权利主体之间,形成制度化的协商和谈判机制,来执行它的政治决定。政治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就体现为“基础性权力”不断得到强化,只有拥有不断完善的基础性权力,国家才能更有效地运用 公共资源。详参考Michael Man. The 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 Its Origins, mechanism, and Results[J]. Archiv Europeenes de Sociologie, 25,1984: 185-213.
    217 王绍光.中国国家能力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121.
    218 如邓小平所强调:“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的国家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6页)。因而,“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同上,第194页。
    219 胡鞍刚.中国:挑战腐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21-22.
    220 何振一.关于改革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的建议[J].经济参考资料,1984,2(30):4.
    221 Shirk, Susan L..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328-329.
    222 科斯 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400.
    223 1982年4月,在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召开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会议上,薛慕桥指出“分灶吃饭”会加重地方的财政利己主义,因而主张取消分灶吃饭,但当时“分灶吃饭”是决策层的牢固思想。见薛慕桥.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413.
    224 1981年国务院为稳定经济和物价、控制货币投放、平衡财政收支,决定当年对地方财政支出结余由中央财政按地方可用财力的一定比例借用。
    225 薛慕桥.八十年代的中国经济[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24.
    226 何振一.关于改革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的建议[J].经济参考资料,1984(2),总第30期,第4页.
    227 在收入方面,按第二步利改税设置的税种划分收入范围,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三类;在支出方面,按隶属关系划分支出范围,少数不宜实行包干的专项支出,仍由中央专项拨款。按收支范围核定收支任务后,凡地方固定收入小于支出的,从共享收人中确定一个比例留给地方;凡是地方固定收入和共享收入全部留给地方仍不足抵补支出的,由中央定额补助。
    228 这种过渡办法是:除中央税划为中央收入以外,地方可以在划分税种、核定收支的基础上,把地方财政固定收入与中央、地方共享收入捆在一起,同地方财政支出挂钩,确定一个分成比例,实行总额分成。从总体上看。1985年财政体制保持了“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优点,一方面使地方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统筹安排本地支出;另一方面,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使中央财政的收入能够人体与地方保持同步增长。
    229 陈家俊.地方财政增长[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9.
    230 贾康,阎坤.中国财政:转轨与变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57.
    231 同上。
    232 余光远.财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217-218.
    233 张振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财政转轨[J].经济研究,1986(1):53.
    234 戴园晨.在财政困难时所面临的宏观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1987(6):26.
    235 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财政收入三十五年翻四番[J].财政,1984(9):15.
    236 王丙乾.从1979-1980年我国财政看综合平衡问题[J].财政,1988(5):1.
    237 徐日清.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税收体系的探讨[J].财经研究,1985(5):6.
    238 秦恒骥.在资金和财税政策上支持改革[N].文汇报,1986,2(19):2.
    239 张恬夏.实行人才扬长分流工资总额包干[N].光明日报,1988,2(7):1.
    240 陈景新.在改革中增强财政的活力[J].财政,1985(9):7.
    241 戴园晨.在财政困难时所面临的宏观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1987(6):26.
    242 田一农,项怀诚,朱福林.论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与宏观调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93.
    243 国家税务总局计划财务司.中国税收统计,1950-1994[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1997:27.
    244 赵伯坤.从安徽、江苏两省的调查情况谈建立乡(镇)财政的若干问题[J].财政,1985(2):21.
    245 谢镇江,袁宏春.部分资金无偿改有偿、周转使用死钱变活钱、财政支农改革效果好[N].经济日报,1986,7(15):1.
    246 赵伯坤.从安徽、江苏两省的调查情况谈建立乡(镇)财政的若干问题[J].财政,1985(2):21.
    247 如Yasheng Huang. Inflation and investment controls in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 during the reform era[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48 详见:华生、何家成.历史性的转折与希望[J].经济研究,1987(3):11;叶振鹏.财政与价格改革[J].经济研究,1986(1):58;吕东.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经济日报,1987,8(27):1;薛慕桥认为财政方面的问题应当从更宏观的角度去解决,他关注的是宏观经济制度的结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问题、围绕固定资产投资的行政划拨问题、尤其是通过中央银行推行货币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补充等问题。参见薛暮桥.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1988年之前的文章;社科院院中何振一主张分税制,而王绍飞则主张包干制。见王绍飞.承包经营和税制改革可以互相促进[N].人民日报,1988,2(5):5;何振一的观点在本文中已多次述及。
    24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中央重要文献选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
    250 叶振鹏.财政与价格改革[J].经济研究,1986(1):58.
    251 如朱福林.对近几年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几点看法[J].财政,1983(2):16;季孟飞.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预算管理的重要原则[J].财政,1984(4):19;朱平壤.提高工业净产值中国家所得比重的几个问题[J].财政,1984(4):23;朱福林.加强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工作[J].财政,1985(2):1;孙蕴素.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状况根本好转的主要标志[J].财政,1985(6):31;王绍飞.明确财政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加快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J].财政,1988(2):6.
    252 华生.历史性的转折与希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报告[J].经济研究,1987(3):11.
    253 吕东.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经济日报,1987,8(27):1.
    254 贾康,阎坤.中国财政:转轨与变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57.
    255 详见第五章第二节。
    256 以上数据详参见楼继伟.新中国50年财政统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57 楼继伟.新中国50年财政统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22.
    258 尹永饮,杨峥辉.巨变:1978年-2004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123.
    259 科斯 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397.
    260 科斯 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386-387.
    261 同上。
    262 周小川,杨之刚.中国财税体制的问题与出路[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8.
    263 Richard Good. Obstacles to Tax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in Richard Bird and Oiver Oldman. Tax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0: 121.
    264 Dali L. Yang. Reform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A]. in David S. G. Goodman and Gerald Segal. China Deconstmcts: Politics, Trade, and Regionalism[M].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62-64.
    265 科斯 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400.
    266 参见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财政收入三十五年翻四翻[J].财政,1984(9):15.
    267 杨圣明.当前我国财政问题简析[N].经济研究参考,1982,3(8).
    268 薛慕桥.八十年代中国经济[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13-14.
    269 同上。
    270 金鑫.适当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N].人民日报,1983,7(15):5.
    271 赵海宽.应该怎样估计当前可以动用的建设资金[N].人民日报,1983,9(12):5.
    272 蒋映光.关于财政收入和国民收入比例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4,(7):100.
    273 凡兵.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5(2).
    274 何振一.财政分配规律的研究[J].财贸经济,1981(1).
    275 何振一.关于改革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的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4,2(30):4.
    276 根据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国务院决定从1985年起推行新的财政体制。
    277 他们建议设立不同的税种,然后在中央与地方之间依税种划分收入。如地方税可设乡镇企业所得税、个体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还可开设地方性所得税、地方资源税、营业税;共享税可设资源税、土地税(地方分成应占大部分),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增值税(较小比例归地方);中央税可设产品税、关税、出口退税、消费税、国有固定资产税、进口环节征收的国内流转税等。周小川、杨之刚.中国财税体制的问题与出路[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9.
    278 吴敬琏.关于各级政府职能和分层管理的思考[J].经济管理,1986(12).
    279 薛慕桥.八十年代的中国经济[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36.
    280 同上,第51、59、65、67、81、84页。
    281 北大项目研究小组.中国经济改革的轮廓,1988-1995[J].中国经济研究,1990(1).
    282 人大项目研究小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计划,1988-1995[J].中国经济研究,1990(1).
    283 刘佐.中国税制五十年[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249.
    284 同上第252-253页。
    285 同上,第253页。
    286 郑仪.朱镕基评传[M].香港:明窗出版社,1997.
    287 张少春,谢镇江.学习江泽民同志国庆讲话访谈录,提高两个比重,反对分散主义[N].经济日报,1989,10(14):1.
    288 如田一农.财政体制的改革同计划经济的关系[J].经济研究,1984(5):16.
    289 戴园晨.在财政困难时期所面临的宏观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1987(3):26.
    290 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所面临的局势与选择—整体协调改革的基本思维和几种实施构想[J].管理世界,1988(4).
    291 薛暮桥.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420-424.
    292 薛暮桥.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423.
    293 凌志军.沉浮[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122.
    294 国务院计划财政工作会议分析形势部署明年工作[N].人民日报,1989,12(18):1.
    295 陈元.我国经济的深层问题和选择:纲要[J].经济研究,1991(4).
    296 王绍光,胡鞍刚.中国国家能力研究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297 董辅礽.集权与分权:论中央与地方关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52-71.
    298 钟朋荣.处理好财政工作的三个关系[N].经济日报,1992,3(7):3.
    299 刘佐.中国税收五十年[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487,482-485.
    300 陆东涛.改革理论风云录[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
    301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提出分税制,将国税局与地税局分开,依照税种各分开收税。详见:刘佐.中国财政五十年[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536-537.
    302 刘佐.中国财政五十年[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536.
    303 王丙乾.适应新形势做好1985年财政工作[M].财政,1985(1).
    304 对违法抗税必须严厉打击[N].人民日报,1987,4(19):1.
    305 王丙乾.王丙乾论财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530.
    306 刘佐.中国税收五十年[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415.
    307 同上,第408页。
    308 同上,476-477页。
    309 这些省份是北京、天津、上海、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陕甘、甘肃。见 为加强财政监督改善经营管理,财政部决定在十八省市派设中央企业财政驻厂员机构[N].经济日报,1986,10(15):1.
    310 如湖南、陕西、广西、青海、新疆、贵州、内蒙古、云南、江西。人民日报,1987,1(27).
    311 国务院秘书处办公厅.中央政府组织机构[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330.
    312 黄海.加快统计工作作现代化的几个问题[N].人民日报,1986,2(7):5.
    313 同上。
    314 王绍光,胡鞍刚.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84-86.
    315 同上,85页。
    316 贾绍华.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42.
    317 Tilly Charles.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318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19 1986年4月拟定并报经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转发了《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和《实施意见》,将会计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改为会计专业职务评聘制度。
    320 高尚全 等.中国改革开放大事典[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307.
    321 关于包干制下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干制所造成的经济的大起大落,详见 贾康,阎坤.中国财政:转轨与变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67.
    322 据张西明记载:“朱镕基副总理在1993年的一次会议上曾透底说:我得养军队、养干部、搞外交、搞重点建设,如果财政体制再不改的话,国家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94年中央出台了包括税制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方案”。参见 翁杰明,张西明 等.与总书记谈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31.
    323 王绍光,胡鞍刚.中国国家能力研究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324 赵忆宇.分税制决策背景回放[J].瞭望新闻周刊,2003,9(15).
    325 杰克曼.不需要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53.
    326 迪克西特.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7-77.
    327 郑永年.论中央——地方关系[J].中国研究(香港),1994(6).
    328 据分税制的政策建议人胡鞍刚说,一直到1993年中,他自己也不知道中央到底有没有税制改革的决定。但他又推测,后来才知道他当时的主张(分税制)与中央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胡鞍刚.中国发展前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201.
    329 钱凤元.以有利于经济发展和财政平衡为重点,财税改革将加大力度[N].经济日报,1992,7(30):1.
    330 1993年4月江泽民总书记指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研究财政与税收制度体制改革问题。他指出:现在这种包干体制是一种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落后体制,没有哪一个国家是这么搞的,财政体制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胡鞍刚.中国发展前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201.
    331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要求改革步子再大一些,这曾引起了中央与地方的不同理解,在地方看来,所谓步子再大一些,就意味着给地方以更大的权力,因为整个八十年代改革的思路就是放权;而对于中央来说,只有提高中央财政比例,加强中央能力才能领导国家深化改革。这种分歧一度甚至引起了经济宏观调控的困难。一些省分,尤其是沿海省份的领导则公开反对中央的给经济降温的提议。最明显的例子是江苏,陈焕友省长,还有党委书记沈达人都表示,他们已接到了邓小平于年初2月的指示(指南方讲话,见《邓小平平文选》,第三卷,375页),要求江苏经济有比其它省份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他们甚至建议反对讨论是否存在经济过热。(江苏省省长陈焕友代表答记者问,加快发展的方针不能动摇[N].人民日报,1993,3(18):2.);广西区委书记成克杰也说认为经济应更快发展,“不抓住时机大干一下,坐而论道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发展的路子。”(张力平.机遇对我们更珍贵[N].人民日报,1993,3(18):4.)但到了1993年中期,在面临严峻的经济宏观失调的情况下,中央财政又进一步形势恶化,邓小平开始公开地批评经济地方主义。关于央地间在1993年夏围绕宏观调控的矛盾,详见:凌志军.沉浮:中国改革备忘录[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307-324.
    332 凌志军评价说:“在共产党执政的几十年间,由于地方力量而将中央的计划搁置起来,这可能是第一次。”凌志军.沉浮:中国改革备忘录[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122.
    333 同上。
    334 天津市、辽宁省(不包含单列市)、沈阳市、大连市、浙江省(不包含单列市)、武汉市、青岛市、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九个地区。
    335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R].
    33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5.
    337 “坚持完善包干制研讨会召开”,光明日报,1992,8(2).
    338 戴晶.条块经济纠纷何时了结[N].经济日报,1992,9(2):3.
    339 吕东.进一步探索,进一步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N].人民日报,1993,5(21):5.
    340 刘仲黎.中国财政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274.
    341 同上,263、281。
    342 分税制对地方财政的影响.经贸时报,1994,4(1):1.
    343 同上。
    344 赵忆宇.分税制决策背景回放[J].瞭望新闻周刊,2003,9(15).
    345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A].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5.
    346 此后不久,广东就发生了重要的人事变动,但并不一定能证实与经济及财政意见分歧的关系。
    347 赵忆宇.分税制决策背景回放[J].瞭望新闻周刊,2003,9(15).
    348 罗认为分税制将对广东造成四个难题:第一,财政支出无法保证;第二,企业难以偿还内外债务;第三,在建的重点项目难以解决;第四,搞活国有企业,扶持国有企业以展的一些措施将无法实施。罗成法.新的财政体制对广东的影响[J].党校论坛,1994(1).
    349 曾指出中央的财政衰退、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及经济发展中的消极现象,并非是大包干体制所固有,与是否实行大包干无关,并认为大包干有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大包干体制利大于弊。曾牧野.广东改革的经济学思考[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350 黄贯球.略论财政包干[A].见项怀诚,姜维壮.中国改革全书(财政体制改革卷)[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2:428.
    351 广东省中青年财政研究会.广东财经改革论丛[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50.
    352 同上,151页。
    353 赵忆宇.分税制决策背景回放[J].瞭望新闻周刊,2003,9(15).
    354 经济日报,1994,4(18).
    355 详见凌志军.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356 江苏省省长陈焕友代表答记者问,加快发展的方针不能动摇[A].人民日报,1993,3(18):2.几个月后,沈达人就离开领导岗位,难以确定是否与反对分税制或宏观调控有关。关于邓小平对江苏的指示,见邓小平平文选(第三卷).1993:375.
    357 徐日清.完善上海地方财政的研究[A].见陈敏之.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243-258.
    358 徐沪.上海去年实现财政收入165.1亿元,文汇报,1992,1(1).
    359 赵忆宇.分税制决策背景回放[J].瞭望新闻周刊,2003,9(15).
    360 江西省财政厅研究小组.积极创造条件、彻底推行分税制[J].财政研究,1990(10).
    361 同上。
    362 据赵忆宇回忆:“1993年9月,江泽民同志召开片会,也叫六省座谈会,贵州省长谈了分税制对贵州的影响。出席那次会议的有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等。贫困地区不支持搞分税制是谁也没有想到的。项怀诚接到曾庆红的电话,连换洗的衣服都没带,立即赶往北京机场,乘最后一班飞机赶到会议地点。”赵忆宇.分税制决策背景回放[J].瞭望新闻周刊,2003,9(15).
    363 财政部.各方对分税制改革的一些看法[J].经济研究参考,1994(1).
    364 杨培新.深化改革的中心是什么?兼与胡鞍刚同志商榷[J].战略与管理,1994(1):76.
    365 赵忆宇.分税制决策背景回放[J].瞭望新闻周刊,2003,9(15).
    367 朱镕基对地方一领导说:“请你向你的部下约法三章,千万别出馊主意,别弄虚作假;大家规规矩矩,实事求是。你只要真正增收了,我一定退回去,一定给大家减免基数或者减免递增比例,能够减掉多少,要看能收多少。如果你搞过头税,把明年的税拿到今年收了,到那时,我不但不能返还,我还要查税票,只要查出,必须撤几个人,甚至刑事处分。但是,你收死欠是可以的,把十几年欠的税都收了好呀。因为是以前欠的,不能作为基数返还。”
    307 赵忆宇.分税制决策背景回放[J].瞭望新闻周刊,2003,9(15).
    368 1994年8月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中,中央与地方达成了四条意见:第一,全国以1993年当年“两税”增幅的1/3为目标,各省以本省上年增幅的1/3为目标进行征收;第二,完不成“两税”增收任务的省市以地方收入赔补,完不成上年基数的要扣减返还基数;第三,凡完成“两税”增长目标的地区,中央对其税收返还基数按当年本地区“两税”增长率的1:0.3返还。凡“两税”收入超过增长目标的地区,其超过部分给予一次性奖励,返还系数由1:0.3提高为1:0.6;第四,1:0.3返还系数不再与全国平均“两税”增长水平挂钩,而与本省上划“两税”增长挂钩。这事实上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就1993年底征收事件的妥协。资料来源同上。
    369 参见凌志军.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1989-1997)[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542-543.
    370 所谓本级财政收入指的是由中央(国税局)组织征收的收入,不包括地方上缴。
    37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271.
    372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373 邹谠语,转引自李芝兰.超越顺从分析:重新理解中央与省的关系[J].见Joseph Cheng.中国评论(1998).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374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68-170.
    375 董伟.85.9%的人支持中央政府加强垂直管理破除地方保护[N].中国青年报,2006,11(20).
    1、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
    2、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M].北京:中国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组织部.党的组织工作大事记:1978-1988[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中央重要文献选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大辞典[G].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
    7、1979年以来的政治工作报告[G].内部文集.1992.
    8、历届中共中央委员人名词典(1921-1987)[G].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9、薄贵利.近现代地方政府比较[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10、薄贵利.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
    11、财政部条法司.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规汇编[G].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12、财政部综合计划司.中国财政统计(1950-1985)[G].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
    13、财政部综合计划司.中国财政统计(1950-1988)[G].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14、财政部综合计划司.中国财政统计(1950-1991)[G].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15、陈家俊.地方财政增长[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6、陈明明.所有的子弹都有归宿:发展中国家军人政治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7、陈如龙,宋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大事记(1949—1985年)[G].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18、陈昕.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结构[M].上海:三联书店,1993.
    19、崔之元,甘阳.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20、戴柏华.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中国财税体制改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1、邓贵钊.一个财政局长的探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22、董庆铮.中国改革全书(1978-1991)——税收体制改革卷[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2.
    23、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4、董辅礽.集权与分权:论中央与地方关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5、董礼胜.欧盟成员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6、傅大友,袁勇志.行政改革与制度创新:地方政府改革的制度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2004.
    27、傅小随.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
    28、高尚全.九年来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9、高尚全.中国改革开放大事典[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
    30、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M].北京:三联书店,1994.
    31、关山,姜洪.块块经济学: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
    32、郭定平.韩国政治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3、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34、何帆.为市场经济立宪:当代中国的财政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35、何盛明.中国财政改革20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36、洪承华,郭秀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沿革大事记[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7.
    37、胡书东.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8、胡鞍刚.中国发展前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9、胡鞍刚,王绍光,周建明.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0、黄卫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纵横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1、黄佩华.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42、黄也平.1978-1998中国大决策纪实(上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43、贾康,阎坤.中国财政:转轨与变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44、贾绍华.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5、寇铁军.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46、雷仆实,吴敬琏.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47、李芝兰.超越顺从分析:重新理解中央与省的关系[A].见Joseph Cheng.中国评 论(1998)[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157—186.
    48、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9、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50、林尚立.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51、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1994.
    52、凌志军.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53、刘国光,戴园晨.不宽松的现实和宽松的实现——双重体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4、刘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税收制度的发展:1978—2001[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55、龙平平,刘金田,高屹.二十年重大决策备忘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56、楼继伟.宏观经济改革——1992-1994背景 设想 方案 操作[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
    57、楼继伟.新中国50年财政统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8、卢东涛,徐岩.改革理论风云录[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
    59、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0、马力宏.分税制与中央和地方关系调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61、马洪.现化中国经济大事典1-4卷[G].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62、马文彬,陈文斌.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1949——1989)[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63、孟鸿志 等.中国行政组织法通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64、潘山元,冯一江.税收理论与实践:“七五”时期扬州税务干部优秀论文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
    65、裴元秀,杨荣绅.陈云财政论著浅谈[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66、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7、沈德理.非均衡格局中的地方自主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8、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9、盛平.中国共产党人名大辞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70、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1、宋新中.当代中国财政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72、宋新中.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73、孙代饶.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4、田一农,项怀诚,朱福林.论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1986.
    75、童吉渝.转型时期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76、汪小亚 等.大突破:世纪门槛的中国金融改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77、汪洪涛.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78、汪海波,吕政,周绍鹏.“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
    79、王丙乾.王丙乾论财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80、王乐夫,郭巍青.当代今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答[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81、王绍光,胡鞍刚.中国国家能力研究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82、王绍光.分权的底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83、王绍光.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84、王绍光,胡鞍刚,康晓光.中国地区差异报告[M].台北:致良出版社,1995.
    85、王瑞璞.共和国经济大决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86、魏礼群.市场经济中的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87、翁杰明,张西明.与总书记谈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88、乌杰.中国政府与机构改革(上册)[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
    89、吴国光,郑永年.论中央与地方关系:制度转型中的一个轴心问题[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90、吴锦才.1979-1992中国沉思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91、吴敬琏,周小川.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2000.
    92、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93、吴敬琏.渐进与激进:中国改革道路的选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94、项怀诚.中国财政50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95、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6、谢庆奎,燕继荣,赵成根.中国政治体制分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
    97、谢志强.中国财政局、税务局局长谈财税体制改革[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
    98、辛向阳,倪建中.南北春秋:中国会不会走向分裂[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
    99、辛向阳.大国诸侯: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之结[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
    100、辛向阳.解读中国[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01、辛向阳.百年博弈: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102、徐为民.中国共产党人名词典[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103、薛暮桥.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104、薛暮桥.薛慕桥晚年文稿[M].北京:三联书店,1999.
    105、薛暮桥.八十年代的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106、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107、尹永饮,杨峥辉.巨变:1978年-2004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108、俞可平.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109、张静.法团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0、张军.“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1、张宇.过渡之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12、张元庆.对策论及其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113、赵博,张克敏.党的组织工作文献导读[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114、赵梦涵.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税收史论纲(1949—1991)[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
    115、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6、周小川,杨之刚.中国财税体制的问题与出路[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117、周小川.经济改革中的争议性问题[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9.
    118、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119、朱宪堂,孙茂强.财税大变革:分税制与新税法[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
    120、邹东涛.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21、邹继础.中国财政制度改革之探索[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2.
    12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经济体制的新模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2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反对地方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了出版社,1958.
    124、中国人名大词典编辑部.中国人名大词典——现任党政军领导人物卷[G].北京:外交出版社,1989.
    125、中国人名大词典(当代人物卷)[G].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1、白凯.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M].林枫 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2、波齐.近代国家的发展[M].沈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伯德,埃贝尔,沃利克.社会主义国家的分权化:转轨经济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M].“中国财税进一步改革”课题组成员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罗伊·鲍尔.中国的财政政策——税制与中央及地方的财政关系[M].许善达 等译.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5、戴维·毕瑟姆.官僚制[M].韩志明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6、迪克西特.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M].刘元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M].王福明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8、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M].陈琪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格林斯比,波尔斯坦.政治学手册[M].储复耘,王沪宁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1、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 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12、罗伯特·杰克曼.不需要暴力的权力[M].欧阳景根 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13、R.科斯,D.诺思 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14、赖特.西欧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M].朱建军 等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15、丹尼斯·朗.权力论[M].郑明哲 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6、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17、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8、热诺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M].张帆 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9、洛伊宁格尔.第三只眼睛看中国[M].王山 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20、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M].陈建波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1、密克,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22、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 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23、松村岐夫.地方自治[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24、詹姆斯·汤森.中国政治[M].顾速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5、王国斌.转变中的中国[M].李伯重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1、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正当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J].战略与管理,2000(6).
    2、陈明明.比较现代化·市民社会·新制度主义——关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治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J].战略与管理,2001(4).
    3 戴园晨.在财政困难时期所面临的宏观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1987(3):26.
    4、傅志华.中央政府的正式权威与宏观调控[J].财政研究,1996(2).
    5、何振一.关于改革者央与地方财政体制的建议[J].经济参考资料,1984(2).
    6、何振一.关于利改税具体办法的建议[J].经济管理,1993(8).
    7、贾浩,林至敏.改革与国家能力:变化中的中国大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11).
    8、华伟.大区体制的历史沿革与中国政治[J].战略与管理,2000(6).
    9、蒋清海.对“诸侯经济”的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1992(4).
    10、沈立人,戴圆晨.我国“诸侯经济”的形成及其弊端和根源[J].经济研究,1993(3).
    11、苏力.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J].中国社会科学,2004(2).
    12 如田一农.财政体制的改革同计划经济的关系[J].经济研究,1984(5):16.
    13 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所面临的局势与选择—整体协调改革的基本思维和几种实施构想[J].管理世界,1988(4).
    14、王绍光.中国政府汲取能力下降的体制根源[J].战略与管理,1997(4).
    15、杨大利.对“濒危论”的几点反驳[J].二十一世纪(香港),1994(2).
    16、阎彬.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关键——逐步实行分税制[J].财经研究,1991(4).
    17 杨培新.深化改革的中心是什么?兼与胡鞍刚同志商榷[J].战略与管理,1994(1):76.
    18、叶章美.中国大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改革——分税制的试行[J].中国大陆研究,1991(8).
    19、张雅君.中共财政管理体制之变革与地方财政自主的影响[J].东亚季刊,1995(10).
    20、赵建民.自“放权让利”看八十年代中国大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J].中共研究,1999(7).
    21、赵建民.块块压条条:中国大陆中央与地方新关系[J].中国大陆研究,1995(6).
    22 赵忆宇.分税制决策背景回放[J].瞭望新闻周刊,2003,9(15).
    23、郑永年.论中央——地方关系[J].中国研究(香港),1994(6).
    24 华生.历史性的转折与希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报告[J].经济研究,1987(3):11.
    25 王绍光.转移支付的政治逻辑[J].战略与管理,2002(3).
    26 张振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财政转轨[J].经济研究,1986(1):53.
    27 蒋映光.关于财政收入和国民收入比例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4,(7):100.
    27 叶振鹏.财政与价格改革[J].经济研究,1986(1):58.
    28 朱福林.对近几年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几点看法[J].财政,1983 (2):16:
    29 季孟飞.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预算管理的重要原则[J].财政,1984(4):19:
    30 朱平壤.提高工业净产值中国家所得比重的几个问题[J].财政,1984(4):23:
    31 朱福林.加强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工作[J].财政,1985(2):1;
    32 孙蕴素.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状况根本好转的主要标志[J].财政,1985(6):31;
    33 王绍飞.明确财政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加快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J].财政,1988(2).
    34 赵伯坤.从安徽、江苏两省的调查情况谈建立乡(镇)财政的若干问题[J].财政,1985(2):21.
    1、Roger C. K. Chan, Tien-tung Hsueh, and Chiu-ming Lik.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M].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6.
    2、Jae Ho Chung. Studies of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Midterm Appraisal [J]. China Quarterly, No. 142, June, 1995: 478-489.
    3、Jae Ho Chung. Central Control and local Discretion in China[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4、Andey Donnithorne. China's Cellular Economy: Some Economic Trends sinc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J]. China Quarterly, Vol. 52, 1972: 605-609.
    5、Joseph Fewsmith. Party, State and Local Elites in Republican China[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
    6、Montinola Gabriella, Yingyi Qian and Barry R. Weingast.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J]. World Politics, Vol. 48, No. 1, 1995, pp. 50-81.
    7、David S. G. Goodman, and Gerald Segal. The Politics of Regional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flict and Negotiation[A]. in David S. G. Goodman and Gerald Segal. China Deconstructs: Politics, Trade, and Regionalism [M].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1-16.
    8、Peter A. Hall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J]. Political Studies, vol. 44, no. 2(June 1996), p945.
    9、Hsu, Szu-chien.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the PRC under the Tax Assignment System: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1994-97[J]. Issue and Study, Vol. 36, No. 2, March/April 2000: 32-72.
    10、Hsu, S. Philip. Deconstructing Decentralization in China: Fiscal Incentive versus Local Autonomy in Policy Implementation[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3, No. 40 (July 2004).
    11、Huang, Yasheng. Inflation and investment controls in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 during the reform era[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12、Huang, Yasheng.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Era: The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Dimensions[J]. World Development, Vol. 24(April 1996a): 655-672.
    13、Huang, Yasheng.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Fiscal Reforms in China[J]. Problems of Post-Communism, vol 48, no. 1, January/February 2001, pp. 16-26.
    14、Linda Chelan Li. Power as Non-Zero-Sum: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over Investment implementation, Guangdong and Shanghai 1978-1993[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5、Kenneth Lieberthal. The 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 Model and its Limitation[A]. in Kenneth Lieberthal and David Lampton. Burea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M]. Berkeley: California Uni. Press, 1992: 1-30.
    16、Lieberthal, Kenneth & Lampton, David M.. Bureaucracy, PoliticsDecision-Making in Post-Mao China[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17、Thomas P. Lyons. Explaining Economic Fragmentation in China: A System Approach[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 Vol. 10, 1986, pp. 209-236.
    18、Michael Man. 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 Its Origins, mechanism, and Results [J]. European Archive of Sociology, Volume 25, 1984: 185-212.
    19、Oksenberg Michel and James Tong. The Evolution of Central-Provincial Fiscal Relations in China, 1971-1984[J]. China Quarterly, No. 125(March 1991), pp1-32.
    20、North, Douglass. C.. A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of Politics [J].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 1990(4): 355-367.
    21、Jean Oi.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 Press, 1989.
    22、Jean Oi. 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J]. China Quarterly, Vol. 144, 1995, pp. 1133-1147.
    23、Elizabeth Perry. State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a[J]. World Politics, 1989, 41 (July): 579-91.
    24、Shirk, Susan L..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25、Vivienne Shue. The Reach of the State[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Shue, Vivienne. Beyond The Budget: Finance Organization and Reform in a Chinese County [J]. Modern China, Vol. 10, No. 2, April 1984, pp147-86.
    26、Snider, Lewis W. Political Risk: The Institutional Dimension[J].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 Vol. 31, 2005(7): 203-222.
    27、Frederick Teiwes. Provincial Leadership in China: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its Aftermath[A]. Cornell University East Asia Papers, No. 4, Ithaca, 1974.
    28、Charles Tilly. War and State Power[R]. Middle East Report, No. 171, (Jul. -Aug., 1991), pp. 38-40.
    29、James Tong. Fiscal Reform, Elite Turnover and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Post-Mao China[J].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22, July, 1989, pp. 1-28.
    30、Andrew G. Walder. The Waning of the Communist State: Economic Origins of Political Decline in China and Hungary[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31、Andrew Wedeman. Agency and Fiscal Dependence in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China[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1999), 8(20), 103-122.
    32、Weingast, Barry R. The Economic Role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April 1995, v. 11, pp. 1-31.
    33、T. White, Ⅲ. Unstately Power: Local Causes of China's Intellectual, Legal and Governmental Reforms [M]. Armonk, N. Y.: M. E. Sharpe, 1999.
    34、Christine Wong.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an Era of Fiscal Decline: The Paradox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Post-Mao China[J]. China Quarterly, No. 128, 1991: 691-715.
    35、Dali L. Yang. Reform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A]. in David S. Goodman and Gerald Segal. China Deconstructs: Politics, Trade, and Regionalism[M].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62-64.
    36、Zhang Le-yin. Chinese Central-provincial Fiscal Relations, Budgetary Decline and the Impact of 1994 Fiscal Reform: An Evaluation[J]. China Quarterly, No. 157, March 1999: 115-14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