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读书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晁公武是两宋之交的著名藏书家和目录学家,其所著《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第一部现仍传世的私人解题目录。《郡斋读书志》著录图书丰富,考订精审,尤其在辨伪学方面有着重要的成就。晁公武身处两宋之交,一方面受到汉唐以来辨伪余绪的影响,同时又亲承宋代辨伪思潮的涤荡,其在《郡斋读书志》解题的撰写中将辨伪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就成为自然的事了。从现存目录学著作来看,《郡斋读书志》是第一部运用充分证据辨伪的古典目录学著作。公武辨伪,从范围上来看,遍及经、史、子、集四部。晁氏使用的辨伪之法共有十二种之多,且有些已经超过了明胡应麟和梁启超理论归纳的范畴。晁氏首疑或首辨的伪书、伪文在数量上也是相当可观的,这为后人继续辨伪起了首开其端的作用。有些伪书现已佚去,但通过《读书志》的记载,今人仍能见其大致面目。有些伪书虽然不是晁氏首辨,但公武却为此提供了相当充分的证据,令人信服不已。此外,晁公武在《读书志》中还初步认识到伪书的价值。对于晁公武在辨伪学史上卓而不群的地位,今人当有着客观公正的认识。
     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了孙猛先生校证的《郡斋读书志校证》一书,为《郡斋读书志》作了标点、合校、疏证、考订等方面的工作。此书考订详实,内容丰富,为后人继续研究《读书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实为研究《读书志》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晁氏之功臣、学界之福音”。然此书刊行至今,光阴已过二十年。其间学界新成果层出不穷,对《读书志》的相关解题作了新的补充和订谬;由于《读书志》的1400多条解题中蕴涵的文献信息太过丰富,孙猛先生对《读书志》所作的《校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其间也遗漏了一些重要的内容,或因考订不够精审而偶有瑕疵;后人引用《读书志》之解题,经常发生张冠李戴的错误,纠谬订讹,实属必要;从史源说的角度对《读书志》解题进行探源,发现其出处,从而对《读书志》的内容追根溯源,意义也很重大。故本文特撰《(郡斋读书志校证)补证》一章。
     此外,前人对晁公武的佚文辑录可谓完备,然遗漏了晁公武的三则佚文,本文对此加以补充;对后世目录引用《读书志》之语发生的错讹,本文对此集订正。
Chao Gongwu is a very famous collectors and bibliographers at the turn of Beisong and Nansong, his book, "Junzhai Dushu Zhi" is the first private recorded existing bibliographer book and is rich in textual research intensive review, particularly in the False Identification has a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Chaogong Wu Song lived at the turn of Beisong and Nansong,he had been affected by the impact of discrimination fromHan to Tong,mean the while,he was washed by discrimination thoughts in Song, so it is natural for him to stress discrimination in Junzhai Dushu Zhi. Junzhai Dushu Zhi is the first Discrimination Bibliography works using the full evidence to discriminate. From the scope of view,Chao Gongwu use a total of 12 kinds to criminate and some of them have more than the scope of inductive theory by Hu Yinglin and Liang Qichao. Those books and articals suspected by Chao Gongwu is very considerable in number, which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continue study. Some books has been lost, but by the recording from Junzhai Dushu Zhi, people still reflected in its general features today. Althou some false books was not identified by Chao in the first time,Chao provised quite sufficient evidence, it is convincing endless. In addition, Chao Gongwu recognized the initial value of false books. People today must understand the status about Chao Gongwu in discrimination history with an objective and fair attitude.In 1990, Junzhai Dushu Zhi Jiaozheng has been published written by Sun Meng through 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which punctuate、circulate、certificate and identify Junzhai Dushu Zhi. The book is very sufficient in identification and the content is very rich and it offers great convenienc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continue to study. As a informative book, Jiaozheng is known as "the hero and gospel in scholars".But the book published more than 20 years, during the time, new achievement relating to solve problems and provide false is more and more, meanwhile,because of more than 1400 items in Junzhai Dushu Zhi,Mr Sun Meng can not cover ererything and that there is some missing important content is still lost,or for those trial and the occasional textual research is not enough sperm defects;so descendants reference the contents from Junzhai Dushu Zhi frequently mistaken identity of error correcting wrong, Corrections is necess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the source to find the content in Dushu Zhi is important for us to correct the meaning.
     In addition, it is very complete for predecessors to select those lost articles by Chao Gongwu, however omitted three Lost articles have been found by I and this should be added.meanwhile, those mistakes in using Dushu Zhi and Zhizhai Shulu Jieti must be revised.
引文
①(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八,23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版。
    ①(清)钱泰吉《甘泉乡人稿》卷九《曝书杂记》下,《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②(清)王先谦《虚受堂文集》之《(郡斋读书志)序》,《续修四库全书》本。
    ③(清)纪昀等著《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八十五,1130-1131页,中华书局,1997年。
    ④(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三十二,见《续修四库全书》924册,36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2月版。
    ⑤(清)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十二,见《续修四库全书》926册,221页。
    ⑥(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十四,见《续修四库全书》927册,316页。
    ⑦(清)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卷三十七,见《续修四库全书》928册,404-405页。
    ⑧(清)陆心源《仪顾堂题跋》卷五,见《续修四库全书》930册,59页。
    ①潘景郑为《直斋书录解题》点校本所写之“前言”。
    ②余力《晁氏之功臣、学界之福音:评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高校图书馆情报学刊》1991年第4期。
    ③牛红亮《宋代目录学家晁公武和他的(郡斋读书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5期。
    ④崔国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版本源流和解题特点》,《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⑤滕庆《试析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编纂特色》,《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①毕鲁燕《山左学者晁公武的目录学成就》,《津图学刊》2004年第6期。
    ②张素霞《宋代私家书目(郡斋读书志)考析》,《前沿》2005年第7期。
    ③张剑《晁公武及其(郡斋读书志)研究综述》,《西北大学学报》,2005年9月。
    ④郝润华《<郡斋读书志)的分类及其与(崇文总目)的关系》,《史林》2006年第5期。
    ①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梁启超全集》第十七卷,5009、5012页,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
    ②(战国)孟子著《孟子》,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6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327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杨燕起、高国抗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323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85页。
    ②(汉)司马迁著《史记》卷六十三,214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九,见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1035册36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91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二,2136页,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一,500-501页。
    ②(唐)柳宗元《柳宗元集》第一册,113-114页,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一,503页。
    ②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文》(第四册)卷六三六,718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版。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六,775-776页。
    ①见杨绪敏《中国辨伪学史记》之《目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第五章(二)《宋代疑辨之风的兴起和蔓延》,267页,高教出版社2001年版。
    ③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第三章《辨伪学的发达》。
    ④杜泽逊《文献学概要》241页,中华书局,2001年版。
    ⑤(宋)晁公武著,孙猛校证本《郡斋读书志》卷十,42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⑥《郡斋读书志》卷十,420页。⑦(宋)苏辙《栾城后集》卷七之《历代论》,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1112册,64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①葛志毅《史学方法与传统考据学》,《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1期。
    ②(宋)苏轼《补录:商刻(东坡志林)》卷二,见《宋人笔记》第一编(九),133页,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③(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145页,中华书局,2006年3月版。
    ①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83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②(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文渊阁影印本《四库全书》1480册,561页。
    ③(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四。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445页。
    ②(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十六,352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三,603页。
    ①晁《嘉靖新修清丰县志》卷七,明嘉靖三十七年刻本。
    ②(明)解缙等编《永乐大典》卷一四一三一《谢及第启》。
    ③何新所《昭德晁氏家族研究》19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
    ④《直斋书录解题》卷一,4-5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八,338页。
    ②刘歆《山海经书录》,见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20页《师石山房丛书本<别录)佚文》。
    ③(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下,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48册,981页。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414-415页。
    ①(清)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三十一,1506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98年版。
    ②《郡斋读书志》卷三,107页。
    ③《直斋书录解题》卷三,54页。
    ④《郡斋读书志》卷九,373页。
    ①《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317页。
    ②(元)马端临著《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八《经籍》二十五,1662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四,645页。
    ④(清)钱曾《读书敏求记》卷三,87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⑤(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三十八,720页,商务印书馆,1940年8月版。
    ⑥《郡斋读书志》卷一,8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三,108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445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一,34页。
    ④《(郡斋读书志>校注》35页,孙猛校证《郑扬庭周易传》注释[3]。
    ⑤(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七,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87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55页。
    ③《郑堂读书记》卷六十六,1363页,商务印书馆,1940年8月版。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八,931页。
    ⑤(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六。见《全宋笔记》第二编(三)124页,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⑥杨绪敏《中国辨伪学史》142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版。
    ⑦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见《梁启超全集》5020-5021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一,7-8页。
    ②《隋书》卷三十二,940页,中华书局,1973年第1版
    ③邓瑞全、王冠英著《中国伪书综考》49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一,34页。
    ②《直斋书录解题》卷一,9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五,212页。
    ④《郡斋读书志》卷七,280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八,339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411页。
    ③张心徵《伪书通考》618页,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
    ④孙猛著《(郡斋读书志)的衢袁二本的比较研究——兼论(郡斋读书志)的成书过程》,见《郡斋读书志》校证本1378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424页。
    ①张心微《伪书通考》634页。
    ②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393-394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89页。
    ④邓瑞全、王冠英著《中国伪书综考》418页,黄山书社,1998年。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95页。
    ①邓瑞全、王冠英著《中国伪书综考》446-450页,黄山书社,1998年版。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97-498页。
    ③《(邓析子)伪书辨正》,见刘建国所著《先秦伪书辨正》132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二,511页。
    ①《(子华子)伪书辨正》,见刘建国所著《先秦伪书辨正》265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版。
    ②邓瑞全、王冠英著《中国伪书综考》500页,黄山书社,1998年版。
    ③孙猛著《郡斋读书志》校证本《前言》,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版。
    ④孙猛著《(郡斋读书志>的衢袁二本的比较研究——兼论<郡斋读书志>的成书过程》,见《郡斋读书志》校证本1378-1379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50页。
    ⑥张心徵《伪书综考》879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二,512页。
    ②张心徵《伪书综考》622-623页。
    ③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223页。
    ④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390-391页。
    ⑤杨绪敏《中国辨伪学史》39页。
    ⑥凌郁之《洪迈著作系年考证》,《文献》2000年第2期。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四,640-641页。
    ②邓瑞全、王冠英著《中国伪书综考》469页,黄山书社,1998年。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四,646页。
    ④邓瑞全、王冠英著《中国伪书综考》470页,黄山书社,1998年版。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五,710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五,708页。
    ②《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三,383页。
    ③(清)阮元撰《四库未收书提要》,见《续修四库全书》921册史部目录类3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④《郡斋斋读书志》卷十五,722页。
    ⑤邓瑞全、王冠英著《中国伪书综考》485页,黄山书社,1998年版。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六,765-766页。
    ②李崇智著《中国历代年号考》第13页,中华书局,1981年6月版。
    ③《郡斋读书志》卷六,262页。
    ④(宋)王明清《挥尘前录》卷三,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1038册,387页。
    ⑤徐规《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17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⑥(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六,1655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①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445页,黄山书社,1998年版。
    ①王国强《汉代文献辨伪的成就》,《图书馆杂志》2006年8期。
    ②(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二《四部正讹》(下),423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①《郡斋读书志》卷一,8页。
    ②(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八十二上,2721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
    ③(清)纪昀等编《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六,69页,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四,638页。
    ⑤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465页所引,黄山书社,1998年版。
    ⑥《郡斋读书志》卷十七,839页。
    ⑦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此条校注(四)。
    ①《郡斋读书志》卷一,34页。
    ②《直斋书录解题》卷一,9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二,514-515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六,262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四,667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六,799页。
    ④(元)脱脱《宋史》卷三百一十,10189-10192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
    ①《宋史》卷三百一十八,10353-10359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七,299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411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七,318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七,848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二十,1064页。
    ②(清)纪昀等编《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八十六,2611页,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①《郡斋读书志》卷三,122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四,144页。
    ①(清)朱彝尊《经义考》卷七十二,402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98年版。
    ②《郡斋读书志》卷六,254页。
    ③(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六十四,1260页,商务印书馆,1940年8月版。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60-461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50页。
    ②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568页,黄山书社,1998年版。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90页。
    ②(清)纪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八十,1589页,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五,719页。
    ④(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下,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48册,981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六,741-742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六,753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888页。
    ①按:今人武秀成《陈振孙评传》第五章第二节《陈振孙的辨伪学思想》中说到陈振孙的辨伪之法,云“从人品修养上辨别以及由亲自访察而获事实来辨别”超出了梁启超归纳的两纲十三例,见郝润华、武秀成《晁公武、陈振孙评传》440-44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其实,在陈氏之前,晁公武就已经提到这两种辨伪之法。
    ②(汉)刘向《别录·(晏子>书录》,见《师石山房丛书·别录》逸文。
    ③(汉)刘向《别录·(列子)书录》,见《师石山房丛书·别录》逸文。
    ④班固《汉书·艺文志》1724页,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
    ⑤班固《汉书·艺文志》1729页。
    ⑥班固《汉书·艺文志》1731页。
    ⑦班固《汉书·艺文志》1740页。
    ⑧班固《汉书·艺文志》1744页。
    ⑨班固《汉书·艺文志》1759页。
    ①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见《梁启超全集》5025页,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
    ②杨绪敏著《中国辨伪学史》23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版。
    ③郝润华《晁公武评传》,见郝氏与武秀成合著《晁公武、陈振孙评传》211页。
    ④张舜徽《广校雠略》第171页,中华书局,1963年。
    ⑤(唐)魏微等编《隋书·经籍志》933页,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
    ①《隋书·经籍志》,935页。
    ②《隋书·经籍志》,941页。
    ③武秀成著《陈振孙评传》第五章第二节《陈振孙的辨伪学思想》,见南京大学出版社郝润华、武秀成合著《晁公武、陈振孙评传》423页。
    ④姚明达《中国目录学史》之《史志篇》,17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版。
    ①《郡斋读书志》卷九,360页。
    ②(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二《四部正讹》下,411页,中华书局,1958年10月版。
    ③(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十五,见《续修四库全书》915册25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④孙钦善著《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12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⑤刘建国《先秦伪书辨正》之《(穆天子传)伪书辨正》,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915册25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411页。
    ②(宋)高似孙《子略》卷一《曾子》条,见文渊阁影印本《四库全书》674册502-50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③《参考消息》1999年7月2日第8版。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83-484页。
    ⑤(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1730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①(唐)柳宗元《柳宗元集》116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②黄怀信《(鹃冠子)源流诸问题》,《文献》2001年10月第1期。
    ①(清)纪昀等编《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十七,1566页,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②黄怀信《(鹖冠子>源流诸问题》,《文献》2001年10月第1期。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二,514-515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六,748页。
    ②曹之《唐代禁书考略》,《图书情报知识》,2004年5期。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76-477页。
    ②(汉)刘向《别录·<列子)书录》,见《师石山房丛书·别录》逸文。
    ③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见《梁启超全集》5012页,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
    ①杨大忠《论<郡斋读书志)辨伪证据的互补性》,《古籍研究》2009年卷·上下(总第55-56期),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②《郡斋读书志》卷一,17页。
    ③《直斋书录解题》卷一,5页。
    ④武秀成著《陈振孙评传》,见郝润华、武秀成合著《晁公武、陈振孙评传》425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一,18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六,765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六,766页。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六,766-768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七,810-811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七,812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七,824页。
    ①(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一《四部正讹》(上),407页。
    ②(南朝)钟嵘《诗品》,见影印文渊阁本1478册19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③(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五十二,1390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版。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74页。
    ①(汉)班固著《汉书》卷三十,1729页,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
    ②《郡斋读书志》卷四,145-146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九,1034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九,394页《僧宝传》之解题。
    ②郝润华、武秀成著《晁公武、陈振孙评传》207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①《郡斋读书志》卷二,81页。
    ②杨绪敏《中国辨伪学史》第二章《辨伪学的发展-唐宋》,79-80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③苏辙《栾城后集》卷七之《历代论》,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1112册,64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④邓瑞全、王冠英著《中国伪书综考》135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414-415页。
    ①陈国庆编《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诸子略,103页。中华书局,1983年6月版。
    ②(宋)王应麟《玉海》卷四十一,153-15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类书丛刊本》944册。
    ③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214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445页。
    ②(宋)陈师道《后山集》卷十九《谈丛》。
    ③《直斋书录解题》卷四,111页。
    ④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四,189-190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版。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443-444页。
    ②《郑堂读书记》卷三十六,668页。商务印书馆,1940年8月版。
    ③(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四,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1039册,230页
    ④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481页。
    ⑤(宋)程颗、程颐著《二程遗书》31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⑥《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一,1201页。
    ⑦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483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①宋濂《诸子辩》41页。中华民国十五年七月版。
    ②(清)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七十九,1423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98年版。
    ③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证》167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11月第1版。
    ①(宋)欧阳修等修《新唐书》卷五十九《艺文》三,151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郑堂读书记》卷六十九,1358页。商务印书馆,1940年8月版。
    ③(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一《四部正讹》中,406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④《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六,1947页。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⑤转引自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证》131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95页。
    ②(周)尹文著《尹文子》之序,见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48册1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③《直斋书录解题》卷十 293页。
    ①(明)宋濂《诸子辨》28-29页。中华民国十五年七月版。
    ②《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十七,1565页。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97-498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1736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⑤(唐)房玄龄等《隋书》卷三十四《经籍》三,1004页。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①(秦)吕不韦等编《吕氏春秋·离谓篇》。
    ②(汉)刘向《别录·(邓析子>书录》,见《师石山房丛书·别录》逸文。
    ③《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1736-1737页。
    ④(明)宋濂著《诸子辩》11-12页,朴社出版,中华民国十五年七月初版。
    ①《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一,1315页。
    ②汪奠基《中国逻辑思想史》58-5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排印本。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二,511页。
    ④《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十七,1565页。
    ①朱熹《朱子全书》,1997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荟要》本,卷五十八,16…18页
    ②(宋)叶适《习学记言》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四库全书》849册,468页,1987年版。
    ③《直斋书录解题》卷十,30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④《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中),407…408。中华书局,1958年第1版。
    ①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5037页。
    ②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①张心徵《伪书通考》修订版序,第11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3版。
    ②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336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四,611页。
    ④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624页,黄山书社,1998年版。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五,710页。
    ⑥《郡斋读书志》卷十五,708-709页。
    ①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492页。
    ②王嘉川《论胡应麟对伪书价值的认识》,《图书与情报》,2004年第5期。
    ①《郡斋读书志》卷六,244页。
    ②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二《四部正讹》下,418页,中华书局,1958年10月。
    ③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六十三,1246页,商务印书馆,1940年8月版。
    ④《郡斋读书志》卷九,359页。
    ⑤(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七,19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版。
    ⑥《郡斋读书志》卷九,374页。
    ⑦《直斋书录解题》卷七,195页。
    ①(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六十三,1244页。
    ②《郡斋斋读书志》卷十四,624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五,699页。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六,740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六,759页。
    ⑥(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卷四下,见《续修四库全书》本916册47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六,761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八,344页。
    ②(宋)王应麟《玉海》卷十五,37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丛书类刊》本第943册。
    ③《直斋书录解题》卷八,240页。
    ④(清)纪昀等编《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八,926页,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424页。
    ⑥《郡斋读书志》卷十,425页此条解题校证(八)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95页。
    ②见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此条校证之(七)。
    ③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证》142页所引,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46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47页《述异记》条孙猛校证(二)所引。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74页。
    ②(汉)班固《汉书·艺文志》1729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③(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三十六,1732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④(四)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一《四部正讹》(中),400页,中华书局,1958年。
    ⑤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二十五。
    ⑥(唐)柳宗元《柳宗元集》第一册,109页,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
    ⑦(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400页《四部正讹》(中)。
    ①邓瑞全、王冠英著《中国伪书综考》410页,黄山书社,1998年版。
    ②杨绪敏《中国辨伪学史》10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③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梁启超全集》5031页,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
    ①梁启超:《礼记》、《大戴礼记》附论《尔雅》,见《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一,500页。
    ③(宋)王尧臣等编,清钱东垣等辑释钱侗补遗《崇文总目辑释》五卷《附录》一卷,《续修四库全书》本916册 67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④见《经训堂丛书》本孙星衍序言。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二,512页。
    ①宋咸《孔丛子注序》。
    ②杨绪敏《中国辨伪学史》302-303页。
    ①(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一。
    ②杨绪敏《中国辨伪学史》50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①(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经说》。
    ①《郡斋读书志校证》之《前言》。
    ②《郡斋读书志》卷一,8页。
    ①(宋)郑樵著《通志略》56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②(清)纪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六,69页,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③(宋)王应麟《玉海》卷三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类书丛刊》本944册,26页。
    ④《郡斋读书志》卷一,18-19页。
    ①(宋)王应麟《玉海》卷三十六,944册36页。
    ②(清)朱彝尊《经义考》卷十四,90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98年11月版。
    ③《郡斋读书志》卷一,23页。
    ④《玉海》卷三十六,《四库类书丛刊》本944册37页。
    ⑤(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五。
    ⑥《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8-9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一,27-28页。
    ②《玉海》卷三十六,944册38页。
    ③(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二,《全宋笔记》第一编(七),30页,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一
    ⑤(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三,《全宋笔记》第一编(六),112页,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⑥(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卷四,《全宋笔记》第二编(四)43页,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⑦《郡斋读书志》卷一,33页。
    ①《直斋书录解题》卷一,9页。
    ②《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二,9页。
    ③裕民《四库提要订误》卷一,1-2页,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
    ④《郡斋读书志》卷一,34页。
    ⑤(清)朱彝尊《经义考》卷十六,101-102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98年11月版。
    ⑥《玉海》卷三十六,《四库类书丛刊》本944册,39页。
    ⑦《郡斋读书志》卷一,37页。
    ⑧(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六,1522页,中华书局,1986年。
    ⑧《经义考》卷十六,118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一,39页。
    ②(清)彭元瑞《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十二,《续修四库全书》本917册,260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一,41页。
    ④金生杨《王荆公(易解>考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①《郡斋读书志》卷一,49页。
    ②(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四,23页,齐鲁书社,2007年7月初版。
    ③《郡斋读书志》卷一,55-56页。
    ④《玉海》卷三十七,《四库类书丛刊》本944册71页。
    ⑤《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七,1533页。
    ⑥《郡斋读书志》卷二,65页。
    ①(唐)魏征等撰《隋书》卷三十二,916页,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②(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四十六,197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卷五十七,142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三,《续修四库全书》本915册,511页。
    ⑤《玉海》卷三十八,《四库类书丛刊》本944册84页。
    ⑥(清)周中孚《郑堂读书志》卷八,129页,商务印书馆,1940年8月初版。
    ⑦《郡斋读书志》卷二,67页。
    ①(清)钱曾《读书敏求记》卷一,5-6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6月版。
    ②《郑堂读书记》卷八,131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二,79页。
    ①(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一,8页,中华书局,1984年5月版。
    ②(清)阮元《四库未收书提要》卷二,《续修四库全书》本921册,31-32页。
    ③(清)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卷十九,《续修四库全书》本925册,395页。
    ④(清)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十二,《续修四库全书》本926册,217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三,105页。
    ⑥(唐)房玄岭等撰《晋书》卷三十四,1032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①《郡斋读书志》卷三,112页。
    ②(清)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百七十九,926页。
    ③(宋)无名氏撰《道山清话》,《全宋笔记》第三编(一),93页,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④(清)钱曾《读书敏求记》卷一,8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6月版。
    ⑤(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续修四库全书》本927册,193页。
    ⑥《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六,335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三,115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三,116页。
    ③(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三,1572页。
    ④《直斋书录解题》卷三,61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三,117页。
    ②《经义考》卷一百八十一,935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三,118页。
    ④《郡斋读书志》卷三,126页。
    ⑤(宋)王尧臣等撰、清钱东垣等辑释钱侗补遗《崇文总目辑释》卷一,《续修四库全书》本916册,629页。
    ⑥《直斋书录解题》卷三,70页。
    ⑦《郡斋读书志》卷三,128页。
    ①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193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四,142页。
    ③《玉海》卷四十四,《四库丛书类刊》本944册,212页。
    ④(清)谢启昆《小学考》卷八,《续修四库全书》本422册,108页。
    ⑤《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四十,530页。
    ⑥《郡斋读书志》卷四,143页。
    ①《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三,425页。
    ②李裕民《四库提要订误》卷一,27页,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
    ③《郡斋读书志》卷四,149页。
    ④《玉海》卷四十四,《四库丛书类刊》本944册,211页。
    ⑤《直斋书录解题》卷三,87页。
    ⑥(宋)洪迈《容斋随笔》之《三笔》卷十五,470页,齐鲁书社,2007年7月版。
    ①谢启昆《小学考》卷七,《续修四库全书》本922册,94-95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四,154页
    ③《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1615页。
    ④(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一,《全宋笔记》第一编(六),89页,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⑤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四,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50册,555页。
    ⑥《郡斋读书志》卷四,154页。
    ①《玉海》卷四十五,《四库类书丛刊》本944册,231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四,159页。
    ③(清)彭元瑞《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三,《续修四库全书》本917册,158页。
    ④《玉海》卷四十三,《四库类书丛刊》本944册,194页。
    ⑤杜季芳《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刻本源流述略》,《图书馆杂志》2008年11期。
    ⑥《郡斋读书志》卷四,161页。
    ⑦(清)黄丕烈《百宋一尘书录》,《续修四库全书》本926册,146页。
    ①(清)瞿鏞《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七,《续修四库全书》本926册,146页。
    ②《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四十一,546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四,171页。
    ④《直斋书录解题》卷八,234页。
    ⑤(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十八,《续修四库全书》本927册,366页。
    ①王宏生《(宣和博古图>作者与成书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3期。
    ②《郡斋读书志》卷五,202-203页。
    ③(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十六,354页,商务印书馆,1940年8月初版。
    ④(元)脱脱编《宋史》卷四百八十三,13956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五,203页。
    ⑥《直斋书录解题》卷四,112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六,220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卷五十八,1472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六,222页。
    ④《新唐志》卷五十八,1472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六,242页。
    ⑥《直斋书录解题》卷七,195页。
    ①(明)高儒《百川书志》卷四,《续修四库全书》本919册,348页。
    ②(清)钱曾《读书敏求记》卷二,57页。
    ③(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十一,《续修四库全书》本927册,407页。
    ④丁宏武《(西京杂记)非葛洪伪托考辨》,《图书馆杂志》2005年11期。
    ⑤《玉海》卷五十七《晋西京杂记》条所引,《四库丛书类刊》本944册,524页。
    ⑥《郡斋读书志》卷六,247页。
    ①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唐文》(232)卷五一八三,405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
    ②徐规《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17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③顾宏义《王禹偁(建隆遗事>考》,《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3期,277页。
    ④《郡斋读书志》卷六,263页。
    ⑤《玉海》卷五十一,《四库类书丛刊》本944册,385页。
    ①《郡斋渎书志》卷六,268页。
    ②《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331页。
    ③《全宋笔记》第一编五《碧云騢》点校说明,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④(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63册。
    ⑤(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二,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64册,15页。
    ⑥《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五,2741页。
    ⑦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见《梁启超全集》5020页。
    ⑧《郡斋读书志》卷十九,978页。
    ⑨孙云清《碧云騢新考》,载浙江古籍出版社《宋史研究集刊》;另见李裕名《四库提要订误》(增订本)卷三子部小说家类《东轩笔录》条。
    ①《郡斋读书志》卷七,277页。
    ②《玉海》卷四十七,《四库类书丛刊》本944册,279页。
    ③《直斋书录解题》卷五,139页。
    ④《郡斋读书志》卷七,291页。
    ①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八,388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②《郡斋读书志》卷八,338页。
    ③(汉)刘歆《(山海经)要录》,见《师石山房丛书本(别录)佚文》。
    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下,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48册,981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八,343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八,344页。
    ④《直斋书录解题》卷八,239-240页。
    ⑤《玉海》卷十五,《四库类书丛刊》本943册375页。
    ①李裕民《四库提要订误》卷二,103-104页,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
    ②《郡斋读书志》卷九,363页。
    ③《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315-316页。
    ④(清)姚振宗《后汉艺文志》卷三,《续修四库全书》本914册,335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九,367页。
    ①《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二,1875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九,367页。
    ③(汉)刘向编《古列女传》之《崇文总目》序,见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448)册,7页
    ④《郡斋读书志》卷九,374页。
    ⑤《直斋书录解题》卷七,195页。
    ⑥(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六十三,1244页,商务印书馆,1940年8月初版。
    ①《郡斋读书志》卷九,378页。
    ②崔富章、郭丽《(四库全书总目·韩魏公别录提要>补正》,《文献》2007年第3期。
    ③《郡斋读书志》卷九,380页。
    ④(宋)郑樵《通志略》之《艺文略》第三,596页。
    ⑤《直斋书录解题》卷七,199页。
    ⑥(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一
    ⑦《郡斋读书志》卷九,386页。
    ⑧《直斋书录解题》卷七,207-208页。
    ①(元)脱脱《宋史》卷二百三,5129页。
    ②《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五十九,828页。
    ③李裕民《四库提要订误》卷二,85页。
    ④《郡斋读书志》卷九,388页。
    ⑤(晋)葛洪《神仙传》之《自序》,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1059 册,257页。
    ⑥《郡斋读书志》卷九,396页
    ⑦《玉海》卷五十,《四库类书丛刊》本944 册,362页。
    ⑧(唐)林宝撰《元和姓纂》,见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90册,519页。
    ①《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三十五,1773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414-41 5页。
    ③(清)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三十一,1171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425-426页。
    ②郝润华、武秀成合著《晁公武、陈振孙评传》之《晁公武评传》第二章第一节《晁公武的学术成就》(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何新所著《昭德晁氏家族研究》第17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445页。
    ②(宋)叶大庆《考古质疑》卷五,229页,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版。
    ③(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十六,352页,商务印书馆,1940年8月版。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448页。
    ⑤《直斋书录解题》卷十,308页。
    ⑥(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五,《全宋笔记》第一编(六)132页,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⑦《郡斋读书志》卷十,449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二,1206-1207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56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1695页。
    ④刘建国《先秦伪书辩正》之《<鬻子>伪书辩正》,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⑤(四)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从》之《四部正讹》(中),397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68页
    ②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418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69页。
    ④《直斋书录解题》卷九,285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76-477页。
    ⑥(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107页,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
    ①(宋)叶大庆《考古质疑》卷三,206页,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版。
    ②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十八,《续修四库全书》本926册,300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79页。
    ④(明)宋濂《诸子辨》21页,朴社出版,中华民国十五年七月。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83页。
    ⑥《直斋书录解题》卷九,289页。
    ①(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五十二,1032页,商务印书馆,1940年8月初版。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85页。
    ③(宋)高似孙《子略》卷三,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674册,513页。
    ④《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六,1939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90页。
    ⑥沈新林《<无能子>刍议》,《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1期。
    ①(明)高儒《百川书志》卷七,《续修四库全书》本919册,367页。
    ②(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十二,《续修四库全书》本927册,426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91页。
    ④《直斋书录解题》卷十,291页。
    ⑤《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十六,《续修四库全书》本927册,340页。
    ①《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零一,1314页。/
    ②巩日国《(管子)尹知章注二考》,《图书馆杂志》2004年第4期。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93页。
    ④《史记》卷六十三,2147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94页。
    ⑥《直斋书录解题》卷十,291页。
    ⑦《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零一,1315页。
    ①(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二,1738页。
    ②主父志波《<直斋书录解题>补正》,《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年10期。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95页。
    ④(明)宋濂《诸子辨》28页,朴社出版,中华民国十五年版。
    ⑤《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十七,1565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一,503页。
    ②(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卷八一一,8259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年8月版。
    ③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文》(第四册>卷六三六,718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版。
    ①赵逵夫《<鬼谷子>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1期。
    ②《直斋书录解题》卷十,302页。
    ③《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十七,1565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二,515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六,752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六,517页。
    ④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三十所引,《续修四库全书》本915册,474页。
    ⑤《直斋书录解题》卷十,304页。
    ⑥(明)宋濂《诸子辨》39页,朴社出版,中华民国十五年版。
    ⑦(明)范钦藏(清)范邦甸撰《天一阁书目》卷三之一,《续修四库全书》本920册,144页。
    ①(明)高儒《百川书志》卷七,《续修四库全书》本919册,368页。
    ②(清)彭元瑞《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五,《续修四库全书》本917册,188页。
    ③(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十八,《续修四库全书》本927册,376页。
    ④(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三十,《续修四库全书》本915册,475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二,518页。
    ⑥(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71页,《全宋笔记》第一编(一),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①周文武《整理和利用(长短经)必须考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6期。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二,525页。
    ③《直斋书录解题》卷十,308页。
    ④《灭一阁书目》卷三之一,《续修四库全书》本920册,149-150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二,527页。
    ⑥《直斋书录解题》卷十,295页。
    ⑦《郡斋读书志》卷十二,536页。
    ①(宋)苏轼撰《东坡志林》之《补录》卷五,《全宋笔记》第一编(九)146页,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②(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卷八,《全宋笔记》第二编(四)83-84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二,538页。
    ④(元)脱脱等编《宋史》卷二百五,5205-5206页。
    ⑤(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一,《全宋笔记》第一编(六)93页。
    ⑥《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47页。
    ⑦《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322-323页。
    ⑧《郑堂读书记》卷二十三,472页,商务印书馆,1940年8月版。
    ⑨(明)高儒《百川书志》卷八,《续修四库全书》本919册,371页。
    ⑩《郑堂读书记》卷二十三,472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48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等修《新唐书》卷五十九,1542页。
    ③(元)脱脱等修《宋史》卷二百六,5221页。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48页。
    ⑤《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二,1878页。
    ⑥《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56页。
    ⑦《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四,1908页。
    ①(清)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十七,《续修四库全书》本926册,293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62页。
    ③张固也《(资暇集)作者李匡文的仕履与著述》,《文献》2000年第4期。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65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72页。
    ②(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六十三,1255页,商务印书馆,1940年8月初版。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78页。
    ④《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1849页。
    ⑤《郑堂读书记》卷六十四,1262页。
    ⑥《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97页。
    ⑦(宋)刘斧《青琐高议》点校说明,《全宋笔记》第二编(二),大象出版社2006年1月版。
    ①赵章超《宋人刘斧小说缉补》,《文献》2006年第3期。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四,634页。
    ③(唐)魏征等修《隋书》卷三十四,1012页。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四,635页。
    ⑤《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九,1296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四,637页。
    ②《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二,360页
    ③(明)宋濂《诸子辨》27页,朴社出版,中华民国十五年七月版。
    ④(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卷二下。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四,643-644页。
    ①李裕民《四库提要订误》卷三,185页。
    ②《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二,361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四,646页。
    ④唐建华、戴克瑜《类书渊源一说》,《四川图书馆学报》1983年2期。
    ⑤袁逸《试论类书之起源》,《四川图书馆学报》1983年2期。
    ⑥《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三十五,1770页。
    ①《郑堂读书记》卷六十,1190页。
    ②毕明友、宋来惠《论古代类书的起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2期。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四,648页。
    ④(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上,4947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四,661页。
    ⑥周生杰《(太平御览)的编撰者有张宏》一文,《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4期。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四,662页。
    ②《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四,425页。
    ③《玉海》卷五十四,《四库类书丛刊》本944 册,454页。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四,668页。
    ⑤《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四,414页。
    ①(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十八,《续修四库全书》本927册,367页。
    ②(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四,《全宋笔记》第一编(九)81页,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③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卷八,《全宋笔记》第二编(四)87页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五,682页。
    ⑤《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四,411、412页。
    ⑥(元)脱脱等编《宋史》卷二百七《艺文》六,5291页。
    ①《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十二,1485页。
    ②(宋)郑樵《通志略》之《艺文略》第七,67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五,683页。
    ④李裕民《郭若虚的家世与生平》,《美术史论》1994年第1期。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五,684页。
    ⑥(宋)米芾著《书史》之《点校说明》,《全宋笔记》第二编(四),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①(宋)米芾著《画史》之《点校说明》,《全宋笔记》第二编(四),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五,698页。
    ③(南朝)萧统《文选》卷十四,290页,商务印书馆,1959年1月版。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五,704页。
    ⑤(宋)李昉等修《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四,3208页,中华书局,1985年10月版。
    ⑥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三十七,《续修四库全书》本915册,595页。
    ⑦(宋)王尧臣等编(清)钱东垣等辑释钱侗补遗《崇文总目辑释》卷三,《续修四库全书》本916册,709页。
    ①柳长华《<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编纂》,《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3期。
    ②(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四十一737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五,722页。
    ①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485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五,730页。
    ③《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三,388页。
    ④李裕民《四库提要订误》卷三,194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六,751页。
    ⑥《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六,1948页。
    ①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九,1033页。
    ①以上材料摘录自郝润华著《晁公武评传》,见郝润华、武秀成合著本《晁公武、陈振孙评传》58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②(宋)晁公武著,孙猛校证本《郡斋读书志校证》之《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③《晁公武评传》第二章第一节《晁公武的学术成就》(二)。
    ④何新所著《昭德晁氏家族研究》第17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①《郡斋读书志校证》425-426页。
    ①《郡斋读书志校证》1076页。
    ②《郡斋读书志校证》783页。
    ③(元)马端临著《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五,1755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①(清)纪昀主编《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子部五十三,1887页,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②(宋)晁公武著、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二、79页《太常因革礼》注释(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以下或简称《读书志》。
    ③《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六,263页《祖宗独断》注释(一)。
    ①《郡斋读书志校证》卷七,312-313页《翰林盛事》注释(一)。
    ②《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十八,914页《刘绮庄歌诗》注释(一)。
    ③《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十九,1052-1053页《李公择庐山奏议》注释(一)。
    ④(元)马端临著《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三《经籍考》第二十,1631页,中华书局,1999年版。
    ⑤(宋)陈振孙著,徐小蛮、顾美华点校本《直斋书录解题》卷四,110-11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以下或简称《书录解题》。
    ⑥《文献通考》卷二百《经籍考》第二十七,1671页。
    ⑦斋读书志校证》卷七,281页。
    ⑧《直斋书录解题》卷五,136页。
    ①《文献通考》卷二百四《经籍考》第三十一,1698页。
    ②《直斋书录解题》卷八,266页。
    ③《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经籍考》第四十七,1785页。
    ④《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十五,699页。
    ⑤《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二,380页。
    ⑥《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四《经籍考》第五十一,1802页。
    ⑦《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十六,740-742页。
    ①《直斋书录解题》余嘉锡著《目录学发微》卷一,见《余嘉锡说目录学》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3月版卷十二,346-347页。
    ②《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经籍考》第五十七,1838页。
    ③《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六,461页。
    ④《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三《经籍考》第六十,1860页。
    ⑤《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六,487页。
    ⑥《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三《经籍考》第六十,1860页。
    ⑦《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六,487页。
    ①《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四《经籍考》第六十一,1864页。
    ②《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十九,968-969页。
    ③《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三《经籍考》第七十,1925页。
    ④《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579页。
    ⑤(清)朱彝尊著《经义考》卷二百七十六,1408页,中华书局,1998年版。
    ①(宋)晁公武著、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②(宋)陈振孙著、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卷四,110-11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③(清)谢启昆《小学考》卷五,《续修四库全书》922册,75页。
    ④(清)谢启昆《小学考》卷十五,《续修四库全书》922册,214页。
    ⑤(清)谢启昆《小学考》卷十五,《续修四库全书》922册,214页。
    ①(清)谢启昆《小学考》卷五十‘,《续修四库全书》922册,617页。
    ②(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八,《续修四库全书》924 册,86页。
    ③《直斋书录解题》卷二,39页。
    ④(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五十六,《续修四库全书》925 册,36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63页。
    ⑥《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318-319页。
    ①(清)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二十二,《续修四库全书》925册,417-418页。
    ②(宋)赵希弁《读书附志》,见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1158页所附。
    ③《郡斋读书志》卷九,395页。
    ①张守卫《(直斋书录解题>谱牒类小序考》,《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3期。
    ①《郡斋读书志》卷一,8页。
    ②《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六,69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一,7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二,94页。
    ③《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 1839页。
    ④《郡斋读书志》卷五,202-203页。
    ⑤《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1845页。
    ①杨大忠《<四库全书总目)订误十则》,《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年2期。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48页。
    ③《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二,1878页。
    ④《直斋书录解题目》卷十一,318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十549页。
    ⑥《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二,1878页。
    ⑦《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72页。
    ⑧《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1844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四,615页。
    ②《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零九,1439页。
    ③《郡斋读书志》卷十五,680页。
    ④《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十四,1510页。
    ⑤(宋)郑樵《通志略》之《艺文略》第七,67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⑥《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四,407、411页。
    ⑦(元)脱脱《宋史》卷二百七,5292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五,681页。
    ②《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十二,1483页。
    ③(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2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五,682页。
    ⑤《郡斋读书志》卷一,56页。
    ①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91页,黄山书社,1998年7月版。
    ②《郡斋读书志》卷三,125页。
    ③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188-189页。
    ④《郡斋读书志》卷十,452页。
    ⑤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400页。
    ⑥《郡斋读书志》卷十一,468页
    ⑦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418页。
    ①《郡斋读书志》卷十三,549页。
    ②《郡斋读书志》卷十四,671页。
    ③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674页。
    ④《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343页。
    ①(清)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第7页。
    ②(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8、19页。
    ③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1484页。
    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第158页。
    ⑤(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第1615页。
    ①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1879页。
    ②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第257页。
    ③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1934页。
    ①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第460、461页。
    ②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第486、487页。
    ③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1960页。
    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第757页。
    ①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1990页。
    ②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第827、828页。
    [1][周]尹文.尹文子[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4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战国]孟珂.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汉]刘向.古列女传[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44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汉]刘歆.晏子书录[M].《师石山房丛书》本
    [6][汉]刘歆.列子书录[M].《师石山房丛书》本
    [7][汉]刘歆.山海经书录[M].《师石山房丛书》本
    [8][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9][汉]刘歆.邓析子书录[M].《师石山房丛书》本
    [10][晋]葛洪.神仙传[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105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1][南朝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2][南朝]萧统.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3][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4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4][唐]魏徵等编.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5][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6][唐]刘肃.大唐新语[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103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7][唐]柳宗元.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8][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1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9][唐]林宝.元和姓纂[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9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0][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1][宋]米芾.书史[M].《全宋笔记》第二编(四),大象出版社,2006
    [22][宋]米芾.画史[M].《全宋笔记》第二编(四),大象出版社,2006
    [23][宋]刘斧.青琐高议[M].《全宋笔记》第二编(二),大象出版社,2006
    [24][宋]苏轼.东坡志林[M].全宋笔记第一编(九),大象出版社,2003
    [25][宋]孙光宪.北梦琐言[M].《全宋笔记》第一编(一),大象出版社,2003
    [26][宋]邵博.闻见后录[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103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7][宋]叶梦得.石林燕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8][宋]沈括.梦溪笔谈[M].全宋笔记第二编(三),大象出版社,2003
    [29][宋]文莹.玉壶清话[M].全宋笔记第一编(六),大象出版社,2003
    [30][宋]张商英.黄石公素书[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72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1][宋]李蚄.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2][宋]晁公武撰、今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3][宋]洪迈.容斋随笔[M].济南:齐鲁书社,2007
    [34][宋]王应麟.玉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丛书类刊》本,1992
    [35][宋]朱熹.朱子语录[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13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6][宋]郑文宝.江表志[M].全宋笔记第一编(六),大象出版社,2003
    [37][宋]王明清.挥尘前录[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103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8][宋]高似孙.子略[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67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9][宋]叶梦得.避暑录话[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6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0][宋]张邦基.墨庄漫录[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6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1][宋]范镇.东斋记事[M].全宋笔记第六编(六),大象出版社,2003
    [42][宋]陈振孙撰、今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3][宋]朱熹.朱子全书[M].吉林人民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荟要》本,1997
    [44][宋]叶适.习学记言[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4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5][宋]程灏、程颐.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6][宋]洪迈.容斋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7][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8][宋]黄震.黄氏日抄[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70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9][宋]王尧臣等编,清钱东垣等辑释钱侗补遗《崇文总目辑释》[M].《续修四库全书》本9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0][宋]王应麟.困学纪闻[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5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1][宋]郑樵.通志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2][宋]司马光.涑水纪闻[M].全宋笔记第一编(七),大象出版社,2003
    [5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4][宋]王闢之.渑水燕谈[M].全宋笔记第二编(四),大象出版社,2003
    [55][宋]无名氏.道山清话[M].全宋笔记第三编(一),大象出版社,2003
    [56][宋]叶大庆.考古质疑[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7][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8][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59][明]晁瑮.嘉靖新修清丰县志[M].明嘉靖三十七年刻本
    [60][明]宋濂.诸子辨[M].朴社出版,中华民国十五年
    [61][明]焦竑.国史经籍志[M].《续修四库全书》本9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2][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北京:中华书局,1958
    [63][明]吴曾.能改斋漫录[M].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85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4][明]高儒.百川书志[M].《续修四库全书》本91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5][明]范钦、范邦甸.天一阁书目[M].《续修四库全书》本92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6][清]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7][清]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8][清]钱曾.读书敏求记[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
    [69][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
    [70][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M].《续修四库全书》本91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1][清]谢启昆.小学考[M].《续修四库全书》本9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2][清]姚振宗.后汉艺文志[M].《续修四库全书》本91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3][清]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M].《续修四库全书》本92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4][清]阮元.四库未收书提要[M].《续修四库全书》本92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5][清]彭元瑞.钦定天禄琳琅书目[M].《续修四库全书》本91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6][清]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M].《续修四库全书》本92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7][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M].《续修四库全书》本92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8][清]黄丕烈.百宋一尘书录[M].《续修四库全书》本92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9][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M].《续修四库全书》本91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80][清]董浩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
    [81][清]吴寿吻.拜经楼藏书题跋记[M].《续修四库全书》本93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82]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83]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84]张心徵.伪书通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
    [85]张舜徽.广校雠略[M].北京:中华书局,1963
    [86]汪奠基.中国逻辑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87]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8]徐规..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89]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0]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证[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
    [91]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M].合肥:黄山书社,1998
    [92]陈贻掀.增订注释全唐文[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93]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4]杜泽逊.文献学概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1
    [9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6]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97]刘建国.先秦伪书辨正[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98]李裕民.四库提要订误[M].北京:中华书局,2005
    [99]何新所.昭德晁氏家族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00]郝润华、武秀成.晁公武、陈振孙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1]杨绪敏.中国辨伪学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唐建华、戴克瑜.类书渊源一说[J].《四川图书馆学报》1983年2期
    [2]袁逸.《试论类书之起源》[J].《四川图书馆学报》1983年2期
    [3]孙猛.《郡斋读书志》衢、袁二本的比较研究——兼论《郡斋读书志》的成书过程[J].《文史》第二十辑
    [4]葛志毅.史学方法与传统考据学[J].《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1期
    [5]余力.晁氏之功臣、学界之福音:评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J].《上海高校图书馆情报学刊》1991年第4期
    [6]李裕民.郭若虚的家世与生平[J].《美术史论》1994年第1期
    [7]毕明友、宋来惠.《论古代类书的起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2期
    [8]张固也.《资暇集》作者李匡文的仕履与著述[J].《文献》2000年第4期
    [9]牛红亮.宋代目录学家晁公武和他的《郡斋读书志》[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5期
    [10]崔国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版本源流和解题特点[J].《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1]金生杨.王荆公《易解》考略[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
    [12]柳长华.《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编纂[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3期
    [13]黄怀信.《鹃冠子》源流诸问题[J].《文献》2001年10月第1期
    [14]沈新林.《无能子》刍议[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1期
    [15]滕庆.试析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编纂特色[J].《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16]巩日国.《管子》尹知章注二考[J].《图书馆杂志》2004年第4期
    [17]曹之.唐代禁书考略[J].《图书情报知识》2004年5期
    [18]王嘉川.论胡应麟对伪书价值的认识[J].《图书与情报》2004年第5期
    [19]毕鲁燕.山左学者晁公武的目录学成就[J].《津图学刊》2004年第6期
    [20]周文武.整理和利用《长短经》必须考源[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 年第6期
    [21]丁宏武.《西京杂记》非葛洪伪托考辨[J].《图书馆杂志》2005年11期
    [22]方建新.开宋代私家藏书提要目录先河的李淑与《邯郸图书志》[J].《文献》2005年12期。
    [23]张素霞.宋代私家书目《郡斋读书志》考析[J].《前沿》2005年第7期
    [24]张剑.晁公武及其《郡斋读书志》研究综述[J].《西北大学学报》2005年9月
    [25]赵章超.宋人刘斧小说缉补[J].《文献》2006年第3期
    [26]郝润华.《郡斋读书志》的分类及其与《崇文总目》的关系[J].《史林》2006年第5期
    [27]周生杰.《太平御览》的编撰者有张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4期
    [28]王国强.汉代文献辨伪的成就[J].《图书馆杂志》2006年8期
    [29]赵逵夫.《鬼谷子》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1期
    [30]孙云清.碧云暇新考[J].浙江古籍出版社《宋史研究集刊》
    [31]孙云清.《碧云騢》新考[J].载浙江古籍出版社《宋史研究集刊》
    [32]王宏生.《宣和博古图》作者与成书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3期
    [33]崔富章、郭丽.《四库全书总目·韩魏公别录提要》补正[J].《文献》2007年第3期
    [34]杜季芳.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刻本源流述略[J].《图书馆杂志》2008年11期
    [35]顾宏义.王禹偁《建隆遗事》考[J].《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3期
    [36]张守卫.《直斋书录解题》谱牒类小序考[J].《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3期
    [37]主父志波.《直斋书录解题》补正[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年10期
    [38]杨大忠.论《郡斋读书志》辨伪证据的互补性[J].《古籍研究》2009年卷·上下(总第55-56期)
    [39]张固也、王斌.阮逸伪托《李卫公对问》说质疑[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第1期
    [40]杨大忠.《四库全书总目》订误十则[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年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