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记体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篇论文主要致力于对唐代记体文的研究。除了绪论和结语,共分为三章。
     绪论首先对记体文的文体概念进行探讨,主要根据郭英德对文体基本结构的定义,从体制、语体、体式和体性由外到内四个层次来界定记体文。然后介绍记体文的研究现状,主要针对散文文体专论、分体散文史和专以记体文为研究对象的论著三方面的学术成果,分析三类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优缺点,同时对国外汉学界的研究情况也略有涉及。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基本思路和行文宗旨。
     第一章为“‘记’体溯源及先唐‘记’的流变历程”,分为三节。第一节进行文体溯源,探讨“记”的含义及演变轨迹,指出“记”字作为动词可表示记忆活动、记录活动、记录并阐释活动三种情况,而后两种行为完成以后产生的文本就是记类文章,可分为记录类“记”和阐释类“记”两种,这也就是记体文产生的源头。第二节陈述记体文在六朝、唐代、宋代三个时间段的接受情况:六朝时期有作品而缺乏创作自觉,唐朝出现创作自觉但未上升到理论层面,宋代既有创作实践又有文体理论作为支撑。第三节介绍先唐记体文的基本情况,先按载体划分为刻石与非刻石两类,再按表达方式划分为记叙型和论说型,通过对不同类型作品的比较分析展现记体文在唐前的存在面貌。
     第二章为“唐代记体文的总体概况”,分为三节。第一节利用具体数据对唐代记体文作直观介绍。第二节为本章重点,先按照载体的不同,将唐代记体文划分为刻石类和非刻石类,然后于每一大类下根据文章内容再作细分。刻石类记分为营建类记、壁记、功德记、墓记、题记、造像和造经幢记六类,非刻石类分为山水类记、器物类记、人事杂记三类。对于每一子类的作品,主要通过对代表作的解读来揭橥其特征。第三节以时间为序,将记体文在唐代的发展划分为起步期、发展期、全盛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归纳各阶段的创作特点,藉此勾勒记体文的流变轨迹。
     第三章为“唐代记体文重要作家研究”,分为十二节,选择作品数在八篇以上且个性比较鲜明的作家进行个例分析,作为考察唐代记体文的另一个角度。共计十三人:李华、颜真卿、元结、独孤及、梁肃、权德舆、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李德裕、沈亚之、徐铉。
     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对宋初记体文略作涉及。附录有两则:一是据《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整理的唐代之前以“记”名篇的作品列表,一是据《全唐文》《唐文拾遗》《唐文续拾》整理而成的唐代以“记”名篇作品的分布表。
This dissertation is mainly dedicated to a study of Ji, a prose genre, in Tang dynasty. Besides preface and epilogue, it is categorized into three chapters.
     In the preface, the concept of Ji is discussed. Largely based on Guo Yingde's definition of the basic structure of one style, here Ji is characterized, in an external-to-internal order, at four different levels:style structure, language style, representation and internal spirit. Then,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Ji is introduced, focusing on three classe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monograph of genres of prose, monograph of the certain genre of prose and works specializing on Ji, followed by the analysis of their respective basic ideas, merits and drawbacks. Meanwhile, current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sinology is also briefly mentioned. At last, the significance, basic idea and tenet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elaborated.
     Chapter one is titled "Tracing-back of Ji and Development of Ji in Early Tang dynasty".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applies itself to tracing the origin of Ji, discussing the meaning of Ji and its evolvement. It points out that the character Ji, as a verb, can denote three situations:memorizing activities, recording activities, and recording and interpreting activities.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 latter two activities can develop to the text of Ji. Therefore, Ji is accordingly classified in two categories:recording Ji and interpreting Ji, both of which are the origin of Ji. The second section s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Ji during Six Dynasties,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In Six Dynasties, Ji works appeared but were produced without self-knowledge.In Tang dynasty, Ji works were produced with self-knowledge but in lack of theory backbone, followed by writing practice and style theory enriched Ji works emerged in Song dynasty. The third section introduces the circumstance of Ji in early Tang dynasty.First classifying Ji into inscribed and non-inscribed categories by their carriers, then into narration and argumentation categories by manifestation mode, this section demonstrates the features of Ji in early Tang through comparing analysis of works of different types.
     The second chapter is "General facts of Ji in Tang", also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gives an intuitive introduction to Ji in Tang by using statistics.The second section is the key of this chapter. The third section introduces the circumstance of Ji in early Tang dynasty.Based on their carriers, this section first classifies Ji into inscribed and non-inscribed categories, and then fractionizes each category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The inscribed category is fractionized into six classes:buildings, wall carvings, merits and virtues, epigraphs, wall writings and sculptures, while the non-inscribed category into three classes:landscape, objects and miscellanea. Traits of each class are revealed by analyzing its representative works. The third section divides the evolvement of Ji in Tang into four phases in temporal order:initiation, expansion, prime and maturation.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hase are generalized in order to delineate the evolving trace of Ji.
     The third chapter is "A Study of Key Writers of Ji in Tang", divided into twelve sections.To investigate Ji in Tang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case studies are conducted for writers who produced more than eight works and had sharp personalities. Thirteen writers are studied:Li Hua, Yan Zhenqing, Yuan Jie, Du Guji, Liang Su, Quan Deyu, Han Yu, Liu Zongyuan, Liu Yuxi, Bai Juyi, Li Deyu, Shen Yazhi, Xu Xuan.
     The epilogue summarizes the dissertation, and briefly refers to Ji in Song. There are two appendices:a list of pre-Tang Ji titled works, sorted according to "Quan shanggu Sandai Qin Han Sanguo Liuchao wen"; and a distribution list of Ji titled works in Tang sorted according to Quan Tangwen, Tangwen shiyi, Tangwen xushi.
引文
①林纾:《春觉斋论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70页。
    ②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形态学论略》,《求索》,2001年第5期。
    ③参见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①(汉)刘熙撰,(清)毕沅疏:《释名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2页、第192页。
    ②(魏)张揖撰,(清)王念孙疏证:《广雅疏证》。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72页。
    ③(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10页。
    ④《广雅疏证》,第158页。
    ⑤(梁)顾野王撰,胡吉宣校释:《玉篇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771页。
    ⑥(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见(清)阮元校:《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45页。
    ⑦《说文解字注》,第95页。
    ⑧郭英德:《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学术研究》,2005年第1期。
    ①郭英德:《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学术研究》,2005年第1期。
    ②胡适:《白话文学史》,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35页。
    ③(宋)真德秀:《文章正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第1355册第6页。
    ④(汉)郑玄:《周礼郑氏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71、174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7-148页
    ⑥(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第7页。
    ①(明)徐师曾撰,于北山、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45页。
    ②(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10页。
    ③参见(日本)兴膳宏:《文心雕龙与出三藏记集》,见彭恩华译:《兴膳宏(文心雕龙)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
    ④(唐)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906页。
    ①《隋书》,第1098页。
    ②(刘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329页。
    ③《后汉书》,第1722页。
    ④同上,第2007页。
    ⑤同上,第1386页。
    ⑥同上,第1473页。
    ①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6页。
    ②本文所引用唐人作品,如未另外注明,皆引自(清)董诰:《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①(唐)权德舆撰,郭广伟校点:《权德舆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08页。校本题作《唐故尚书比部郎中博陵崔君文集序》。
    ②(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40页。
    ③(唐)柳宗元撰:《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30页。
    ④(唐)刘禹锡撰,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1224页。校本题作《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
    ①(宋)陈骙:《文则》,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页。
    ②(明)吴讷撰,于北山、罗根泽校点:《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41页。
    ③(明)徐师曾撰,于北山、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45页。
    ④(梁)任防撰,(明)陈懋仁注:《文章缘起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⑤(梁)刘勰撰,周振甫注:《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0页。
    ⑥(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21页。
    ①(清)恽敬:《大云山房文稿》,国学整理社,1937年,第230页。
    ②(金)王若虚撰,胡传志、李定乾校注:《滹南遗老集校注》,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年,第400页。
    ③(宋)陈师道:《后山居士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页。
    ④《文章辨体序说》,第41-42页。
    ①《文体明辨序说》,第145页。
    ②《文章缘起注》,第10页。
    ①王国维:《观堂集林》(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0页。
    ②(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7页。
    ③李民、王健:《<尚书>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71页。
    ④如无特殊注明,本文所用的先唐记体文均引自(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具体卷数参见附录一,不另注出。
    ①《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页。
    ②参见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③(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606页。
    ④(晋)葛洪撰,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02页。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551-4552页。
    ②司马朝军:《(黄陵庙记)真伪考》,见司马朝军:《文献辨伪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54-157页。
    ③(三国)诸葛亮,张连科、管淑珍校注:《诸葛亮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84页。
    ④《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第55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14页。
    ①每一类下按文章的内容类别又略作区分,用“/”符号间隔。
    ②(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目录第19页。
    ①许嘉璐:《古代文体常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第130页。
    ②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53页。
    ③张耘、谭承耕点校:《穆天子传》,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第223页。
    ④《文心雕龙今译》,第111页。
    ⑤《春觉斋论文》,第56页。
    ①陈引驰:《佛教文学》,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①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錬子点校:《出三藏记集》,第15页。
    ②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①胡适:《白话文学史》,第158-159页。
    ①《隋书》,第986页。
    ②(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见二十五史补编编委会编:《隋唐五代五史补编》(第二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373页。
    ①(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39页。
    ①《出三藏记集》,第222页。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20页。
    ①《出三藏记集》,第12页。
    ①《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第47页。
    ②袁山松:《宜都山川记》,见(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56页。
    ①(晋)陆机撰,刘运好校注:《陆士衡文集校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1292页。
    ②《柳宗元集》,第775页。
    ①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见《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68页。
    ②(晋)陶潜撰,龚斌校笺:《陶渊明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02页。
    ①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第116、117页。
    ①(唐)元结撰,孙望校:《元次山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29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5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2页。
    ③(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573页。
    ④(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737页
    ①《文心雕龙今译》,第113页。
    ①(清)方苞:《方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66页。
    ②徐吉军:《中国丧葬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第226页。
    ③(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注释:《水经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36页。
    ④《汉书》,第2948页。
    ⑤《后汉书》,第852页。
    ⑥同上,第1258页。
    ①《水经注》,第136页。
    ②(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485页。
    ③(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012页。
    ④(清)冯云鹏、冯云鹓:《金石索》,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917页。
    ⑤(清)叶昌炽:《语石》,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2页。
    ⑥(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31页。
    ①《新唐书》,第4996页。
    ②《南史》,第601-602页。
    ①(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949页。
    ②(宋)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705-706页。
    ③(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7页。
    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098页。
    ①《元次山集》,第147页。校本题作《刺史厅记》。
    ②《柳宗元集》,第705页。
    ①(唐)元稹撰,冀勤点校:《元稹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58页。
    ①(唐)杜牧撰,何锡光校注:《樊川文集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第747页。
    ②《韩昌黎文集校注》,第89页。
    ①《白居易集笺校》,第2732页。
    ②同上,第2815页。
    ③同上,第3423页。
    ①黄炳琛:《唐代官厅壁记小议》,《文史杂志》,1998年第1期。
    ②《韩昌黎文集校注》,第86页。
    ③胡静:《唐代壁记研究》,《唐都学刊》,2009年第1期。
    ①(晋)慧远:《大乘义章》,卍续藏经会:《卍续藏经》(第97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238页。
    ①《文章辨体序说》,第53页。
    ②吴承学、刘湘兰:《碑志类文体》,《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3期。
    ①参见黄春荣:《福州十邑摩崖石刻》,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8年。
    ①《元次山集》,第146页。
    ②《柳宗元集》,第766页。
    ③《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第13-18页。
    ④同上,第123页。
    ①(清)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87页。
    ②郭预衡:《历代散文丛谈》,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7页。
    ③《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第124页
    ①此文据考证作于大历十年(775),早于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见周志刚:《陆羽年谱史迹考辨》,《农业考古》,1999年4期。
    ①《柳宗元集》,第762页。
    ②同上,第772页。
    ③同上,第767页。
    ④同上,第770页。
    ①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42页。
    ②《柳宗元集》,第764页。
    ③同上,第770页。
    ④同上,第771页。
    ⑤同上,第768页。
    ①《唐宋文举要》,第503页。
    ②同上,第512页。
    ①(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20页。
    ②动植物放入器物类记有些勉强,但其总数只有六篇,为了统计和论述方便,姑且置入此节。
    ③《拾遗》所载卢元卿《法书跋尾记》和《跋尾记》实为卢作《法书录》节选,并非单文。北宋朱长文之《墨池编》始称《法书录》为《跋尾记》。本文仍遵照《拾遗》所列篇目进行统计,但在正文部分不将《法书跋尾记》和《跋尾记》计入。
    ①《韩昌黎文集校注》,第87页。
    ②(宋)苏轼撰,许伟东注释:《东坡题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23页。
    ③川合康三:《韩愈探究文学样式的尝试——<画记>分析》,蒋寅译,《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3期。
    ①(唐)李德裕撰,傅璇琮、周建国校笺:《李德裕文集校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71页。
    ②(宋)秦观撰,周义敢、程自信、周雷编注:《秦观集编年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753页。
    ①(唐)陆龟蒙撰,宋景昌、王立群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86页。
    ①《元稹集》,第558页。
    ①《元次山集》,第136页。
    ①《白居易集笺校》,第2744页。
    ②《晋书》,第2108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4页。
    ①《白居易集笺校》,第3770页。
    ②同上,第3789页。
    ③参见岑仲勉:《论(白氏长庆集)源流并评东洋本(白集)》,《岑仲勉史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6页。
    ④本节所说的记事之文是指记录营建活动之外其他事件的作品。
    ①侯忠义:《隋唐五代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页。
    ②胡怀琛:《中国小说概论》,见刘麟生:《中国文学八论》,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第175页。
    ③(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页。
    ①《柳宗元集》,第747页。
    ①葛晓音:《唐宋散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66页。
    ②(唐)王绩撰,韩理洲校点:《王无功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81页。
    ①杨庆存:《宋代散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98页。
    ②《新唐书》,第1180页。
    ①参见刘成国:《宋代学记研究》,《文学遗产》,2007年04期。
    ②《后汉书》,第1724页。
    ③在学记里推崇孔子功德并不奇怪,因为在唐代初步形成了“庙学合一”的格局,即孔庙和学宫建在一处。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武德二年,始诏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四年,诏州、县学皆作孔子庙。”自此,孔庙和学宫正式联系在了一起。
    ①《沈下贤集校注》,第34页。
    ①(元)康里巎:《述笔法卷》,见李松晨:《中国历代名家书法》(草书第四卷),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年,第167-173页。
    ②《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第896页。
    ③王骥:《易经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40页。
    ①《元次山集》,第136页。
    ①《白居易集笺校》,第2764页。
    ①《李德裕文集校笺》,第548-549页。
    ①鲁迅:《南腔北调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74页。
    ②《世说新语校笺》,第124页。
    ①吴承学:《晚明小品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6页。
    ②《晚明小品研究》,第6页。
    ①《新唐书》,第4735页。
    ①《旧唐书》,第5047页。
    ①《元次山集》,第123页。
    ②同上,第122页。
    ①葛晓音:《唐宋散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2页。
    ②《元次山集》,第141-142页。校本题作《九疑图记》。
    ①王明居:《唐代美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5页。
    ②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37页。
    ①《元稹集》,第647页。
    ②《旧唐书》,第4005页。
    ③《权德舆诗文集》,第763页。
    ④同上,第513页。校本题作《唐故中岳宗玄先生吴尊师集序》。
    ①《权德舆诗文集》,第481页。
    ②(宋)谢采伯:《密斋笔记续记》,北京:中华书局,1936页,第27页。
    ③《权德舆诗文集》,第494页。
    ①高海夫:《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昌黎文钞》,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396页。
    ②同上,第391页。
    ③同上,第393页。
    ④《韩昌黎文集校注》,第684页。
    ①《韩昌黎文集校注》,第82页。
    ②钱基博:《韩愈志》,北京:中国书店,1988年,第128页。
    ③《文体明辨序说》,第145页。
    ①《韩昌黎文集校注》,第81页。
    ②《文心雕龙今译》,第308页。
    ③《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昌黎文钞》,第421页。
    ④《韩昌黎文集校注》,第91页。
    ⑤《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昌黎文钞》,第393页。
    ⑥《韩昌黎文集校注》,第82页。
    ①(宋)黄震:《黄氏日钞》,见钟肇鹏:《读书记四种》(第17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33页。
    ①《中国散文史》(中),第248页。
    ②《柳宗元集》,第743页。
    ①《旧唐书》,第4214页。
    ②《柳宗元集》,第748页。
    ①《柳宗元集》,第759页。
    ②林纾:《韩柳文研究法》,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3年[1914年],第117页。
    ①《柳宗元集》附录,第1454页。
    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878页。
    ③《东坡题跋》,第128页。
    ④《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第1263页。
    ①《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第1148-1151页。
    ②同上,第1081页。
    ①《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第975-979页。
    ②(清)陈鸿墀:《全唐文纪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80页。
    ①《白居易集笺校》,第2746页。
    ②同上,第2748页。
    ①《白居易集笺校》,第3936页。
    ①《白居易集笺校》,第3663页。
    ②同上,第3798页。
    ①《旧唐书》,第4360页。
    ①《全唐文纪事》,第2页。
    ②孙梅:《四六丛话》,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16页。
    ③《李德裕文集校笺》,568页。
    ④欧阳修:《唐李德裕平泉草木记跋》,见曾枣庄、刘琳:《全宋文》,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第657页。
    ①《沈下贤集校注》,第147-148页。
    ②《中国散文史》(中),第220-221页。
    ③《沈下贤集校注》,第84页。
    ①(美国)倪豪士:《传记与小说:唐代文学比较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17页。
    ②《沈下贤集校注》,第91-92页。
    ①《沈下贤集校注》,第116页。
    ②《全唐文》卷883录有徐铉的《庐山九天使者庙张灵官记》一文,亦见于《永乐大典》卷6698。此文本是徐铉志怪小说集《稽神录》中一则,故不计入。
    ③《中国散文史》(中),第353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920页。
    艾南英:《禹贡图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宋)陈骙:《文则》,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陈师道:《后山居士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清)陈鸿墀:《全唐文纪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岑仲勉:《隋唐史》,天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曾枣庄、刘琳:《全宋文》,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
    陈必祥:《古代散文文体概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陈尚君:《全唐文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陈书良、郑在春:《中国小品文史》,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陈晓芬:《传统与个性:唐宋六大家与儒佛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陈引驰:《佛教文学》,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陈引驰:《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
    陈友冰:《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陈忠:《散文概说》,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陈柱:《中国散文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
    (唐)杜牧撰,何锡光校注:《樊川文集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
    (清)董诰:《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3年。
    杜晓勤:《隋唐五代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二十五史补编编委会编:《隋唐五代五史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刘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20页。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清)方苞:《方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范文澜:《中国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冯其庸:《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北京:北京出版社,1964年。
    冯永敏:《散文鉴赏艺术探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傅璇琮、周建国校笺:《李德裕文集校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傅璇琮:《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傅璇琮:《唐宋文史论丛及其它》,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
    (晋)葛洪撰,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清)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高海夫:《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昌黎文钞》,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高路明:《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高明主编:《中华文汇》,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57—1960年。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葛晓音:《唐宋散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郭英德、过常宝:《中国古代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郭预衡:《历代散文丛谈》,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恽敬:《大云山房文稿》,国学整理社,1937年。
    韩理洲:《唐文考辨初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韩理洲:《全隋文补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韩理洲:《新增千家唐文作者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
    何镇邦:《文体的自觉与抉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侯忠义:《隋唐五代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胡适:《白话文学史》,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胡燕:《盛唐散文研究》,成都:四川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2007年。
    黄保真、成复旺:《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黄春荣:《福州十邑摩崖石刻》,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8年。
    霍然:《唐代美学思潮》,长春:长春出版社,1997年。
    霍松林、傅绍良:《盛唐文学的文化透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贾奋然:《六朝文体批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姜书阁:《骈文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姜涛:《古代散文文体概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金开诚、葛兆光:《古诗文要籍叙录》,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刘宋)刘义庆撰,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梁)刘勰撰,周振甫注:《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注释:《水经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
    (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唐)李德裕撰,傅璇琮、周建国校笺:《李德裕文集校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唐)刘禹锡撰,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唐)柳宗元撰:《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唐)陆龟蒙撰,宋景昌、王立群点校: 《甫里先生文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后晋)刘昫: 《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清)劳格、赵钺同: 《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李剑国: 《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李凯: 《魏晋南北朝散文选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
    李士彪:《魏晋南北朝文体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
    刘麟生:《中国文学八论》,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
    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刘衍:《中国古代散文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刘振东:《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罗联添:《隋唐五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7年[1978年]。
    罗联添:《唐代文学论著集目》,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国68年[1979年]。
    罗联添:《唐代文学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国78年[1989年]。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马绪传编:《全唐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梅新林、俞樟华:《中国游记文学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
    聂石樵:《唐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国)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传记与小说:唐代文学比较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日本)平冈武夫、市原亨吉、今井清编:《唐代的散文作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唐)权德舆,郭广伟校点:《权德舆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钱冬父:《唐宋古文运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乔象钟、陈铁民:《唐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瞿蜕园校点:《刘禹锡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梁)任防撰,(明)陈懋仁注:《文章缘起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唐)沈亚之撰,肖占鹏、李勃洋校注:《沈下贤集校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尚学峰:《中国古代文学接受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邵传烈:《中国杂文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司马朝军:《文献辨伪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孙学堂:《中国文学精神》(唐代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上海:上海书店,1981年。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宋)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明)吴讷,于北山校点:《文体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万陆:《中国散文美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万曼:《唐集叙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王红、周啸天:《中国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王明居:《唐代美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王运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之望:《文学风格论》,台北:学海出版社,2004年。
    王钟陵:《文学史方法论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
    吴刚:《全唐文补遗》(1-9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009年。
    吴小林:《中国散文美学》,台北:里仁书局,1995年。
    吴兴人:《中国杂文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吴承学:《晚明小品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明)徐师曾撰,于北山、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肖占鹏、李勃洋:《沈下贤集校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谢楚发:《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熊礼汇:《中国古代散文艺术史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
    许嘉璐:《古代文体常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
    (日本)兴膳宏撰,彭恩华译:《文心雕龙与出三藏记集》,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
    (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元结撰,孙望校:《元次山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唐)元稹撰,冀勤点校:《元稹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宋)姚铉:《唐文粹》,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
    (清)叶昌炽:《语石》,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杨秉祺:《古代散文体裁浅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杨民:《万川一月——中国古代散文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杨庆存:《宋代散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杨荫深:《古文家传记文选》,长沙:商务印书馆,民国27年[1938年]。
    叶庆炳:《中国文学史》,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
    尹恭弘:《骈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宋)真德秀:《文章正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
    (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张梦新:《中国散文发展史》,海口:南方出版社,2000年。
    张毅:《文学文体概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张耘、谭承耕点校:《穆天子传》,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
    赵白生:《传记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周明:《中国古代散文艺术》,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周绍良:《全唐文新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2003年。
    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朱世英、方遒:《中国散文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祖保泉、陶礼天笺:《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川合康三:《韩愈探究文学样式的尝试——<画记>分析》,蒋寅译,《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3期。
    杜豫:《古代散文内部构成因素演变之概说》,《齐鲁学刊》,1999年第5期。
    方笑一:《论宋四家对记体文的艺术拓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郭英德:《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学术研究》,2005年第1期。
    郭英德:《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郭预衡:《简说唐代文章之变迁》,《文学遗产》,1988年第4期。
    郭预衡:《所谓“谀墓之文”和“以文为戏”—读唐代散文随笔之一》,《散文》,1982年第4期。
    黄炳辉:《次山文开子厚先声说》,《厦门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何寄澎:《唐文新变论稿(一)——记体的成立与开展》,台北:《台大中文学报》,2008年6月期。
    林继中:《兴象发挥—盛唐文评管窥》,《文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
    刘成国:《宋代学记研究》,《文学遗产》,2007年第4期。
    刘兴超:《论唐代厅壁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刘蔚滢:《苏辙记体散文研究》,新竹:玄奘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2008年。
    罗维明:《论唐代墓志撰写特色及研究价值》,《学术研究》,1987年第7期。
    罗宗强:《论盛唐文学思想》,《天津师专学报》,1983年第1期。
    渠晓云:《言文矛盾—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内在动力》,《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王基伦:《北宋碑记文的发展》,“唐宋散文学术研讨会”论文,彰化,2008年10月。
    王祥:《初盛唐文的演进与古文运动》,《文学遗产》,1987年第1期。
    吴功正:《美的标准范式—唐宋散文美学》,《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曾军:《从经史到文苑——“记”之文体内涵的源流及变迁》,《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2月期。
    洪本健:《从韩柳欧苏文看唐宋文的差异》,《文史哲》,1990年第3期。
    朱迎平:《唐代散文家开拓散文体裁的贡献》,《文学遗产》,1990年第1期。
    朱迎平:《唐宋散文研究刍议》,《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James Robert Hightower, "The Wen Hsuan and Genre Theory",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20,1957
    M.McCaskey, "Categoriz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Pros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Working Papers, No.2
    William H. Nienhauser, "Prose", Indiana Compan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