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审美传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虽然过去学界从未明确提出“新闻必须实现审美传播”,但在事实上,新闻传播的根本动力就是审美;而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自觉认识和把握新闻传播与审美能量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一、从审美高度认识新闻传播。美是人类的终极理想,新闻传播无疑是人类在精神层面把握物质世界和超越自身的一种方式。作为人类精神与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人们自觉自由的新闻传播活动显然也要遵循“美的规律”。优秀的新闻传播本身具有真实、客观、惊奇的审美品质。人文关怀是新闻审美传播的核心价值。在新闻传播上的人文关怀就是审美关切。审美关切是新闻传播的深层意识。这表现在:一方面,对新闻的接受者而言,是报道与当下人生的真诚亲近,是报道对受众的心灵呵护;另一方面,对新闻的传播者而言,对新闻的审美关切必须成为其自身的自觉追求。
     二、新闻的审美构成及其有效传播。这表现在: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和捕捉新闻素材;以“人是目的”的人文关怀作为题材展开的阐释立场;以尊重受众的审美诉求进行新闻采编。
     三、思想的力量与审美的传播。新闻的“引起受众的心灵共鸣”,新闻的“令人感动”,会通过新闻文本所展现出的思想的力量来实现的,是某种能够打动人的思想在人的情感维度上的审美反应。因此,在传递信息中坚定而感性地显现和传播思想,是实现新闻审美传播的重要追求。
     四、新闻传播之审美与艺术的审美既有某种联系,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新闻文本中,想象、隐喻、象征等,都有着新闻传播规律制约的鲜明烙印,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客观报道事实的新闻传播具有了真实、生动、深刻,乃至惊奇的审美意味。
     五、我国新时期以来新闻传播的三大“热潮”(新闻评论热、深度报道热、现场短新闻热)以及那些优秀的文本所体现出的价值追求,虽然理论上并不十分清晰,但事实上都很大程度地遵循了审美传播的原则和方法。也正因此,它们才“引起了受众的心灵共鸣”,才“令人感动”。为此我们不能认为乃至期望新闻传播活动外在于审美化的日常生活。相反,我们更愿意看到,人们尤其是新闻业者对新闻传播拥有一种审美的自觉。
“Aesthetic Communication of News”, thought never mentioned in the past, plays the role of essential motivity in news communication. Nowadays when aesthetic appreciation enters into daily lif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nsciously realize and comprehe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ower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Firstly, to cognize news communication at the level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s a part of human beings’mental and practical activity, news communication is undoubtedly a spiritual way of mastering the material world and self-transcending and its free and conscious spread should follow the rule of“Aesthetic Pleasing”, which is the ultimate ideal of human race. Excellent news communication is endowed with the qualities of verity, objectivity and novelty. The core value of the aesthetic communication of news is humanistic concern, namely aesthetic concern, the deepest consciousness of news communication which can be demonstrated in two aspects: on the one hand, it is the frank proximity to real life and the spiritual care for audience; on the other hand, aesthetic concern should be consciously pursued by communicators.
     Secondly, the aesthetic construction and effective spreading of news. It requires that the facts should be discovered and collected from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gathered and edited to audience’s aesthetic appeal and elaborated centering on the humanistic concern of“people-oriented”.
     Thirdly, power of thought and aesthetic communication. Realized by the power of thought in news text, the effect of“inducing audience’s sentiments”and“affecting”is a kind of aesthetic reaction from emotional dimensions that can touch people’s thoughts. Therefore, the firm and sentimental communication of thoughts in information imparting is crucial for news to realize aesthetic communication.
     Fourthly, whil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in news communication has some kind of connection with that of art, it also has its own particularity. News communication bears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verity, lifelikeness, profundity and even marvelousness in reporting facts dispassionately just because in news context such rhetoric devices as imagination, metaphor and symbolization are used with the obvious restriction of news communication rules.
     Lastly, aesthetic communication discipline and method, thought not that obviously, could be largely found in the“three waves”of news criticism, in-depth reporting and short on-site news since China’s new period and the values quested for by first-rank news texts. That is why news communication could“induce audience’s sentiments”and be“affecting”. So we should note communicators’conscious aesthetic appreciation in news spreading rather than consider or expect news activity living irrelevant to the aestheticism in daily life.
引文
①沃尔夫冈·韦尔斯:《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版,第95页
    ②转引自唐绪军:《报业经济和报业经营》,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③王朝洁:《当代审美文化面临媒体狂欢的挑战》,载《学习月刊》2006年03下期
    ①森茂芳等:《美学传播学》,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7月版。
    ②季水河:《新闻美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③邓利平:《审美视野中的新闻传播》,新华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④卢焱:《新闻美学初探》,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⑤宋立民:《新闻评论的审美诉求》,西南师大出版社,2006年6月版。
    ⑥谢逸溪:《新闻美学》,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7月版。
    ⑦曾耀农:《现代传播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⑧邓涛、强月薪:《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初探》,转引自童冰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8)》,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127页
    ①唐远清:《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辨析》,转引自童冰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8)》,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127页
    ②季水河:《新闻美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10页
    ①参见唐绪军:《报业经济和报业经营》,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①参见姚君喜:《社会转型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载《当代传播》,2007年第4期
    ②参见梅琼林、连水兴:《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开启传播学研究的新视界》,载《学术研究》2007年第7期
    ③刘建明:《学派、理论化与新闻理论研究的障碍》,载《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2期
    ①参见菲利普·迈耶:《正在消失的报纸》,张卫平译,新华出版社,2007年9月版
    
    ①参见中马清福:《报业的活路》,崔保国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②参见吴海民:《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一文,载《中国报业》2005年第11期
    ①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版
    ②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9月版
    ③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彭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200页
    ④沃尔夫冈·韦尔斯:《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版,第213、212页
    ⑤关于大报的“严肃”,钱钢的一篇专栏文章有很好的事实和看法:在美国的一些顶级的媒体实行新闻核查制度,记者交稿时,同时交出所有被采访者的联络方式,核查员向他们逐一去电,文章的内容,包括所引用的被采访者的每句话,被细细核查。——载《南方周末》2009年7月9日,第30版
    ①参见吴海民:《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一文,载《中国报业》2005年第11期
    ①参观张涛甫:《假新闻是怎样生成的》,载《新闻记者》2007年第2期
    ①本章部分内容曾以《新闻的审美传播》为题,发表于中国社科院新闻所《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2期,与王确合作
    
    ①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②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95—100页
    ③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④阿瑟·丹托:《艺术终结之后》,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27页
    ⑤阿瑟·丹托:《艺术终结之后》,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5页
    ①李志宏:《“美是什么”命题辨伪》,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2期
    ②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见《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88页
    ③柏拉图:《会饮篇》,见《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72—273页
    ④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2页
    ⑤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页
    ⑥鲍姆嘉通在1750年出版了他的《美学》(其本义是“感性学”,后来一般被译为《美学》)一书,这一年被学界认为是美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正式诞生之年
    ⑦参见吴琼:《西方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2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5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三版,第57~58页
    ②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见《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页
    ③陈炎:《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①鲍姆加通:《美学》,盛宁、王旭晓泽,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版,第13、18、15页
    ②雷蒙·威廉斯:《关键词》,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③参见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一部分,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④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33页
    ③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45页
    ④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54页
    ⑤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72页
    ⑥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77页
    ⑦参见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74页
    
    ①沃尔夫冈·韦尔斯:《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版,第110页
    ②沃尔夫冈·韦尔斯:《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版,第5页
    
    ①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②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14页
    ③参见杨春时:《生存与超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36页
    ④参见杨春时:《生存与超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0~207页
    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96页,“中译本序”
    ②沃尔夫冈·韦尔斯:《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版,第95页
    ③转引自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321页
    ④李思屈:《大众传媒、商业广告与审美的当代性》,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
    ①张之沧:《论马尔库塞的解放美学》,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
    ②这两本书分别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长篇小说《一九八四》,描绘了未来独裁统治下的恐怖情景;英国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的科幻小说《美丽的新世界》,以讽刺的笔法描写了他心目中的未来世界。
    ③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4页
    ①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5—6页
    ②李思屈:《大众传媒、商业广告与审美的当代性》,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
    ③汪振城:《媒介变革中的文化转向与审美位移》,载《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①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23页
    ②参见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斐德若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9月版
    
    ①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02页
    ②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30页
    ③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79页
    ④陈力丹:《成果丰硕,任重道远——我国新闻理论研究十年回顾》,载《新闻大学》1991年夏季号
    
    ①刘建明:《学派、理论化与新闻理论研究的障碍》,载《国际新闻界》2008年12期
    ②黄旦:《突破“记者式”研究的框式——对新闻理论研究现状的思考》,载《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2页
    ②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见《海德格尔选集》上册,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76页
    ③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见《海德格尔选集》上册,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02页
    ④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3-45页
    ⑤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牍,第155页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91页
    
    ①康德:《康德书信百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0页
    ②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页
    ③邓晓芒:《中译者序》,载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①郭镇之:《“客观新闻学”》,转引自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59页
    ②参见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诸论/客观性理想》,陈昌凤、常江详,北大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1页。
    ③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57页
    ④关于新闻的客观性问题,我比较同意杨保军的表述。因此这里关于新闻传播的客观性的两层含义基本表述主要是杨保军教授的看法。但我在这两层含义的“顺序”上有所调整。相关内容参见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57—158页
    ①转引自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57页
    ②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展江、殷文主译,《译者的话》。转引自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58页。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就今天的新闻传播实践来看,这里所说的“七点规范”,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对此,我将在后面有一些讨论。
    ③参见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57页
    ④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2页
    ⑤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页
    
    ①参见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57—158页
    ②见《工人日报》1998年9月16日一版,该作品曾获第9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①谭萍:《摄影写作“两翼齐飞”“诗情画意”珠联璧合》,载董广安主编:《新闻传播精品导读(通讯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365页
    ②原载《纽约先驱论坛报》,1945年9月3日。该作品曾获普利策电讯报道奖。转引自《新闻传播精品导读(外国名篇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32~133页
    ①作者张振国,载《人民日报》1987年12月9日,该作品获1987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②作者杨宏武,载《株洲日报》1987年10月30日,该作品获1987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③作者靳树乾、杰拉,载《青海日报》1987年12月26日,该作品获1987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④作者李红鹰、吴芳,载《武汉晚报》2002年8月10日,该作品获第1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⑤作者杨荣、焦群,载《光明日报》2001年1月9日,该作品获第1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⑥作者雷祖兵,载《长江日报》1999年2月27日,该作品获第10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⑦作者李钧德、王方杰,载《中国青年报》1994年4月26日,该作品获第5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⑧作者刘继章,载《工人日报》1994年11月17日,该作品获第5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①亚里斯多德:《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55页
    ②亚里斯多德:《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88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3页
    ①《闲情偶寄·大收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②引自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页
    ①转引自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3年2月版,第43页
    ①参见赵振祥:《正向与负向:新闻价值的两面性》,载《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①参见舒也:《美的批判——以价值为基础的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102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9页
    ③陈国少:《新闻价值及其客观性》,《新闻研究》1981年第1期,第55页
    ④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第113、118页
    
    ①余家宏:《新闻学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2页
    ②雷进:《新闻价值及其社会性》,《内蒙古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第90页
    ③林楠:《“新闻价值”问题新探》,《中国记者》1996年第4期,第21页
    
    ①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华夏出版社,1999版,第78页
    ②蔡仪:《新美学》,群益出版社,1949年版,第17页
    ①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42—43页
    ②邓晓芒:《康德哲学演讲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19、120页
    ③杜书瀛:《价值与审美》,载《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①邓晓芒:《康德哲学演讲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01页
    
    ①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16-118页
    ②孙绍振:《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123页
    ③参见吴琼:《西方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2页
    
    ①分别参见邓晓芒:《康德哲学演讲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12月,第98、99、102、103页
    ②高鹏:《宁夏日报》2005年10月10日
    
    ①毕锋、李晓华:《人民铁道报》2005年5月3日
    ②陈国忠:《长沙晚报》2005年8月24日
    ①关于判断力与认识能力、知性,欲求能力与理性的关系,请参见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32~33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9页
    ①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70-71页
    ②童庆炳:《审美是人生的节日》,载《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期
    ③朱立元:《人文精神:当代美学建设之魂》,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④童庆炳:《审美是人生的节日》,载《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期
    ⑤参见杜丽燕主编:《中外人文精神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1月版,前言,第1页
    
    ①转引自张玉能:《当代中国美学应该高扬人文精神》,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②张玉能:《当代中国美学应该高扬人文精神》,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③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50页
    ①张汝伦、林晖:《关于人文精神》,见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文汇出版社,1996年,第158页
    ②王一川:《从启蒙到沟通——90年代审美文化与人文精神转化论纲》,见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文汇出版社,1996年,第208页
    ③王蒙:《人文精神问题偶感》,见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第107页
    ④袁伟时:《人文精神在中国:从根救起》,见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第186页
    ⑤张玉能:《当代中国美学应该高扬人文精神》,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⑥王锐生:《人文精神的历史形态——对人文精神的历史主义考察》,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第113页
    ⑦俞金吾:《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转引自《新华文摘》2001年第5期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三版,第8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③参见袁吉富:《马克思人文精神论略》,载杜丽燕主编:《中外人文精神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288页,
    ①韩秋红、于洁:《建国以来西方哲学史研究的主要成就》,载《东北师大学报》2009年第4期。本文转引自《新华文摘》2009年第21期
    ②孙卫华:《论构成媒介文本分析的方法体系》,载《当代传播》,2009年1期
    ①作者苏荣才,《深圳特区报》2001年8月3日,该作品获第1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二等奖
    ②作者杨永辉等,《北京青年报》2000年12月16日,该作品获第11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③作者付海厚,责编郑勇,《工人日报》2006年1月24日,该作品获第17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①参见李艳红:《一个“差异人群”的群体素描与社会身份建构——当代城市报纸对“农民工”新闻报道的叙事分析》,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2期
    ①参见李艳红:《一个“差异人群”的群体素描与社会身份建构——当代城市报纸对“农民工”新闻报道的叙事分析》,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2期
    ②作者郭萍、吴晓向,载《工人日报》1996年10月4日,该作品获第7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特别奖
    ③作者朱玉、张东波、冯春梅,载《人民日报》2006年1月3日,该作品获第17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④作者黄卓坚,载《广州日报》1996年4月8日,该作品获第7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页
    ②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1~54页
    ①关于“宣传”向“传播”的转变问题的现象概括和理论探讨,请参见叶皓:《从宣传到传播: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趋势》一文,载《现代传播》2009年第4期,或《新华文摘》2009年第21期
    
    ①王元骧:《审美:现代人的自我拯救之道》,载《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②作者罗荣兴、祝华新、曹焕荣,载《人民日报》1987年10月6日,该作品获1987年全国好新闻特别奖
    ③作者张建伟等,载《中国青年报》1987年12月2日
    ①关于新闻传播属于什么学科及“新闻无学”或“新闻有学”的各种争论和看法问题,可参见唐远清:《对“新闻无学论”辨析及反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7月版
    ①参见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一节,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4月版
    ①关于“具体真实”,请参见本研究第二章《新闻传播的审美学依据和审美品质》的第三节《真实、客观、惊奇:新闻传播的审美品质》
    ②参见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文汇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③参见本研究第二章《新闻传播的美学依据和审美品质》的第三节
    
    ①参见本研究第二章《新闻传播的美学依据和审美品质》有关“惊奇”与“猎奇”部分
    ②参见张之沧:《论马尔库塞的解放美学》,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
    
    ①沃尔夫冈·韦尔斯:《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版,第95~96页
    ②转引自唐绪军:《报业经济和报业经营》,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①王朝洁:《当代审美文化面临媒体狂欢的挑战》,载《学习月刊》2006年03下期
    ②汪振城:《媒介变革中的文化转向与审美位移》,载《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①杨帆、王哲民:《消解与重构——电子媒介对审美文化的影响》,转引自童冰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8)》,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135-136页
    ②参见本研究第二章《新闻传播的美学依据和审美品质》的第一节《美,是人类的终极理想》
    ①本章部分内容曾分别以《略论新闻传播的审美构成》、《思想的光芒与审美的传播》为题,发表于《新闻记者》2009年第1期和《中国记者》2008年第12期。
    ①参见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91页~130页
    ②参见阿瑟·丹托:《美的滥用》,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
    ③朱玉、张东波、冯春梅:《人民日报》2006年1月3日,该作品在第17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通讯类一等奖
    ④孙德宏:《工人日报》1995年5月17日,该作品在第6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通讯类一等奖
    ⑤郭梅尼:《中国青年报》,1984年11月10日
    ①关于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具体真实、整体真实,请参见本研究的第二章《新闻传播的美学依据和审美品质》的第三节《真实、客观、惊奇:新闻传播的审美品质》
    ②转引自孙卫华:《论构成媒介文本分析的方法体系》,载《当代传播》2009年第1期
    ①关于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阐释”问题,我们在本章的第二节有较详细讨论
    ②关于“审美过程”,请参见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社科院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157-160页
    ③郭梅尼语,载董广安、纪元主编:《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653~654页
    ④冯春梅:《发掘核心价值激昂时代旋律》,载赵晨伃主编:《第17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研讨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36页
    ①孙德宏:《在历史和现实之间追问人的价值——〈寻找时传祥〉一文采写体会》,载董广安、纪元主编:《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88页
    ①请参见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9-320页
    ①参见孔祥军:《新时期的传媒现实期待——新闻精品建构论》,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②转引自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321页
    ③沃尔夫冈·韦尔斯:《重构美学》,陆杨、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1页
    ④沃尔夫冈·韦尔斯:《重构美学》,陆杨、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8页
    ⑤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①关于“美是人类的终极理想”问题,请参见本书第二章《新闻传播的美学依据和审美品质》的第一节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7页
    ③关于“人文关怀是新闻审美价值的根本指向”问题,请参见本书第三章《人文关怀与新闻传播》第三节
    ①沃尔夫冈·韦尔斯:《重构美学》,陆杨、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54页
    ②参见本研究第五章附录《寻找时传祥》原文
    ③孙德宏:《在历史和现实之间追问人的价值——〈寻找时传祥〉一文采写体会》,载董广安、纪元主编:《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88页
    ①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版,第142页
    ②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7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12页
    ②关于新闻传播“要把科学认识与审美认识结合起来”问题,请参见本书第三章《人文关怀与新闻传播》的第五节《全面提高新闻传播的审美价值》
    ③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8页
    ①谢静:《中外优秀新闻作品鉴赏》,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87页
    ①关于新闻审美传播中的文本与语言问题,请参阅本研究的第五章《新闻审美传播中的文本与修辞问题》
    
    ①转引自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210页
    ②丹托:《艺术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5页、132页,
    ①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②沃尔夫冈·韦尔斯:《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版,第38~39页
    ③沃尔夫冈·韦尔斯:《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版,第62~64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2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5页
    ③让—保罗·萨特:《想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21页
    
    ①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第28页
    ②该作品在第18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消息类一等奖
    ③作者项南,该作品获1982年全国好新闻评论类一等奖
    ④让—保罗·萨特:《想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21页
    ①原载《工人日报》,2007年11月23日。该作品曾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
    ①作者项南,原载《福建日报》,1982年2月7日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版,第142页
    ②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1月版,第131页
    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171页。对于“媒介即讯息”,亦有很多译成“媒介即信息”
    ②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5页
    ③比较直接的一种说法是:“他(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意指真正最能改变人们的,不是传播媒介中任何具体的信息,而是媒介本身,所以,媒介即信息。”——参见格兰·斯帕克斯:《媒介效果研究概论》(第二版),何朝阳、王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第231页
    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171~172页
    ②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11页
    ③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10页
    ④有关“隐喻”从传统的修辞学进入到当代的认知科学的问题,可分别参见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张沛:《隐喻的生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①转引自董学文等主编:《当代世界美学艺术学辞典》,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96—297页
    ②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页
    ①转引自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页
    ②王一川:《杂语沟通》,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23页
    ③黄鸣奋:《超文本诗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④董学文:《文学文本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77页
    ⑤董学文:《文学文本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79—80页
    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载《海德格尔选集》上册,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02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2页
    ①参见潘卫红:《康德的先验想象力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27-30页
    ②参见阿空:《康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2月版,第111页
    ③参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先验分析论”第一卷第一章第3节,“先验辨证论”第2卷第3章第2节,商务印书馆,第87—88页,第417—418页
    ④参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先验分析论”第1卷第2章第2节,第113—114页
    ①参见康德:《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第160—162页
    ②参见康德:《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第163页
    ③《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935页
    ④《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2776页
    ⑤邓晓芒:《康德哲学演讲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01页
    ⑥张世英:《超越在场的东西》,载《江海学刊》,1996年第4期
    
    ①严翔林:《论想象和智慧——兼论美学的逻辑选择》,载《学术月刊》,2000年第8期
    ②让—保罗·萨特:《想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21页
    ③请参见本研究的第四章:《新闻传播的审美构成及其实现方式》
    ④参见帕斯卡尔:《思想录》,商务印书馆,第82、139节,第42页以下
    ⑤参见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第465—469页
    ①参见熊昌义、余天恩编译:《国外现场短新闻选粹》,新华出版社,1992年2月版,第251页
    ②转引自《郭玲春新闻作品选》,新华出版社,1991年10月版,第24—27页。本研究对该文的引用有部分删节,省略号处均为删节部分
    
    ①参见阿空:《康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2月版,第111页
    ②郭玲春:《附记》,载《郭玲春新闻作品选》,新华出版社,1991年10月版,第27页
    ③作者李安定,参见新华社北京1986年8月12日电
    ①李安定:《千年千眼》,改革出版社,1992年4月版,第172页
    ②歌德:《论形象艺术的对象》,转引自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4月版,第254页
    ①参见本研究第四章《新闻传播的审美构成及其实现方式》的第三节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2页
    ①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11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版,第11页
    ③转引自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4月版,第79—80页
    ④转引自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4月版,第253页
    ⑤歌德:《遗稿》,转引自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4月版,第261页
    
    ①孙德宏:《工人日报》1995年5月17日一版,全文请见本章《附录》
    ②参见D·戴维森《隐喻的含义》,A·P·马蒂尼奇编,牟博等译《语言哲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43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版,第133页
    ①参见D·戴维森《隐喻的含义》,A·P·马蒂尼奇编,牟博等译《语言哲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48页
    ②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79页
    ①参见张沛:《隐喻的生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120页
    ②转引自张沛:《隐喻的生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120页
    ③参见西蒙斯:《印象与评论:法国作家》,见黄晋凯等主编:《象征主义·意象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7页
    ①参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①参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②转引自黄晋凯等主编《象征主义·意象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6页。
    
    ①威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
    ②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46页
    ③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①参见张沛:《隐喻的生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6—7页
    ①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
    ②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
    
    ①此系该文节选,全文原载于《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
    ②《解放日报》1991年2月15日、3月2日、3月22日、4月12日
    ①参见马立诚:《交锋3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②参见马立诚:《交锋3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①南方周末编辑部:载《南方周末》,1999年1月1日
    ①宋守山编著:《传媒三十年》,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1月1版,第153页
    ①参见孙德宏:《关键是要办一张精粹精致的报纸》,载《新闻三味》2006年第1期
    
    ①张健伟:《中国青年报》1985年12月13日至25日
    ②樊云芳、丁炳昌、张祖璜:《光明日报》1986年6月17日
    ③庞廷福等:《经济日报》1987年6月13日至7月23日,先后共发表各种报道、评论、调查等78篇
    ①杨飏:《人民日报》1987年8月6日
    ②这两篇报道及分析参见本研究第三章《人文关怀与新闻审美传播》
    ③麦天枢、胡野秋:《中国青年报》1987年6月6日至13日
    ④雷收麦等:《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中国青年报》6月24日至7月4日
    
    ①雷收麦、李伟中、叶研、贾永:《红色的警告》,载《中国青年报》,1987年6月24日
    ②新华社1992年3月20日电
    ③新华社1998年12月12日电
    ①陈锡添:《东方风来满眼春》,载《深圳特区报》,1992年3月26日
    ①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3页
    ②《新闻写作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83页
    ③《深度报道与新闻思维》,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④转引自《新闻写作》,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⑤《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第490页
    ⑥樊云芳:《新闻文体大趋势——“全息摄影”》,载《中国记者》1988年第1、2期
    ⑦丁建雪:《感受那活生生的存在》,载《新闻战线》,2009年第7期。
    ①单波:《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3页
    ①《现场短新闻——首届评选获奖作品集》,新华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41页
    ②参见彭朝丞:《现场短新闻写作概要》,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请注意,这里的“新闻美学”所强调的主要还是新闻文本语言的“美”,而主要不是强调新闻传播的“思想”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③参见朱维新:《首届“现场短新闻”颁奖会在京举行》,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请注意,李瑞环的讲话显然不仅是强调新闻文本的“形式美”了,而是明确地提出了新闻传播中的“人”的问题的极其重要性了。
    ④作者聂党生,载《农民日报》,1990年1月4日
    ⑤作者刘冰、徐文良,载《解放军报》,1989年11月21日
    ①作者唐旬,载《光明日报》,1990年1月29日
    ②作者刘满元、吴敏、龙良卿,载《中国妇女报》1990年1月17日
    ③杨子才:《把握要素写出精品》,载《现场短新闻——首届评选作品集》,新华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28页
    
    ①作者刘文宁,载《工人日报》2006年11月10日。该作品获第17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②参见《共产党宣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4页
    
    ①作者王伟群,载《中国青年报》,1995年1月6日
    ②《冰点——中国青年报专题报道精选》,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版,第25页
    ③《冰点——中国青年报专题报道精选》,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版,第221页
    ④作者孙德宏,载《工人日报》1995年5月17日,全文参见本研究第五章《附录》
    ①本结语部分内容曾以《实现审美传播》为题,发表于《新闻战线》2009年第10期
    1、森茂芳等:《美学传播学》,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季水河:《新闻美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3、邓利平:《审美视野中的新闻传播》,新华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4、卢焱:《新闻美学初探》,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5、宋立民:《新闻评论的审美诉求》,西南师大出版社,2006年6月版
    6、谢逸溪:《新闻美学》,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7月版
    7、曾耀农:《现代传播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8、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传略的历史》,陈卫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年2月版
    9、施拉姆等:《传媒的四种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
    10、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5月版
    11、菲利普·迈耶:《正在消失的报纸》,张卫平译,新华出版社,2007年9月版
    12、中马清福:《报业的活路》,崔保国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13、利昂·纳尔逊·弗林特:《报纸的良知》,萧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14、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版
    15、沃纳·J.赛佛林、詹姆斯·W.坦卡德:《传播理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6、斯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媒》,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5月版
    17、康德拉·芬克:《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柳珊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6月版
    18、利萨等:《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大出版社,2005年4月版
    19、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版
    20、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21、简宁新·布莱恩特、道尔夫·兹尔曼主编:《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石义彬、彭彪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6月版
    22、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风、常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版
    23、柯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麦克法蒂耶、亚当·费恩:《媒介经济学——经济学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中的应用》,支庭荣、吴非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24、格兰·斯帕克斯:《媒介效果研究概论》,何朝阳、王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
    25、内尔纳·米耶热:《传播思想》,陈蕴敏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26、(美)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7、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8、刘建明:《宏观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版
    29、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30、何光先:《十年新闻写作变革》,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10月版
    31、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5月版
    32、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3、谢晖:《新闻文本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35、胡兴荣:《新闻哲学》,新华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6、蔡雯:《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新华出版社,2001年5月版
    37、杨保军:《新闻事实论》,新华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38、杨保军:《新闻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39、刘年辉:《报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案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7月版
    40、林辉:《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41、童兵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42、童兵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43、童兵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8)》,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44、童兵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新闻学与传播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45、崔保国主编:《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版
    46、林江主编:《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6月版
    47、喻国明等:《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基础理论、测评方法与实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48、李良荣主编:《为中国新闻业把脉——知名学者访谈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49、郑保卫主编:《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4月版
    50、胡孝汉主编:《实践与思考——新闻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论文集》,学习出版社,2007年1月版
    51、中宣部新闻局编:《贴近与提高——新闻媒体落实“三贴近”论文集》,学习出版社,2007年5月版
    52、方汉奇等:《大公报百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53、王芝琛:《一代报人王芸生》,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版
    54、夏晓慧:《大公报新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版
    55、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56、唐亚明:《走进英国大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2月版
    57、崔保国:《走进日本大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6月版
    58、尹良富:《日本报业集团研究》,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5月版
    59、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三联书店,1998年4月版
    60、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61、许耀魁主编:《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版
    62、孙德宏:《中观新闻论》,首都师大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63、唐远清:《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7月版
    64、廖艳君:《新闻报道的语言学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65、李大同:《冰点故事》,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66、范以锦:《南方报业战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67、杨兴锋:《高度决定影响力》,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5月
    68、曹鹏:《把脉中国传媒》,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4月版
    69、刘保全编著:《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新华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70、赵凯、张秉礼、孙正一主编:《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新世纪中国新闻精品选评》,宁波出版社,2008年6月版
    71、时统宇编著:《深度报道范文评析》,新华出版社,2001年1月版
    72、李大为、石维、艾顿主编:《路透社百年新闻佳作》,陕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6月版
    73、李大为、石维、艾顿主编:《合众社百年新闻佳作》,陕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6月版
    74、李大为、石维、艾顿主编:《法新社百年新闻佳作》,陕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6月版
    75、李大为、石维、艾顿主编:《美联社百年新闻佳作》,陕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6月版
    76、郑亚楠主编:《新闻传播精品导读(外国名篇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77、熊昌义、余天恩编译:《国外现场短新闻选粹》,新华出版社,1992年2月版
    78、谢静:《中外优秀新闻作品鉴赏》,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79、谢鼎新:《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的演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80、齐爱军:《新时期新闻周刊的生存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
    81、李白坚主编:《中国新闻文学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82、郭玲春:《郭玲春新闻作品选》,新华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83、胡正荣、张磊主编:《时代之印——中国媒介30年》,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84、亚里斯多德:《修辞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版
    8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6、黑格尔:《美学》第一、二、三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87、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88、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89、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
    90、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91、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三联书店,2007年4月版
    9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4月版。
    93、伽达默尔、德里达等:《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孙周兴、孙善春编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94、伽达默尔、杜特:《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加达默尔与杜特对谈录》,金惠敏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2005年3月版
    9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6年4月版
    96、海德格尔:《系与孤独之途》,成穷、余虹、作虹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版
    97、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版
    98、尼采:《悲剧的诞生》,杨恒达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99、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王国卿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版
    100、杜-保罗·萨特:《想象》,杜小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版
    101、梅内尔:《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
    102、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03、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7月版
    104、丹托:《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
    105、丹托:《艺术终结之后》,王春辰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4月版
    106、丹托:《美的滥用》,王春辰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4月版
    107、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9月版
    108、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彭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109、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卢晓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1月版
    110、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11、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7月版
    112、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版
    113、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4月版
    114、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中国社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115、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李俊、蔡海榕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
    116、伯里:《思想自由史》,宋桂煌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117、萨义德:《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新星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18、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西苑出版社,2004年7月版
    119、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陈定家、汪正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
    120、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121、曼弗雷德·库恩:《康德传》,黄添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122、菲利普·尼摩:《什么是西方》,阎雪梅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5月版
    123、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11月版
    124、林赛·沃特斯:《美学权威主义批判》,昂智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
    125、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9月版
    126、马科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5月版
    127、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三联书店,2002年4月版
    128、迈克尔·博兰尼:《自由的逻辑》,冯银江、李雪茹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
    129、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84年7月版
    130、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6月版
    13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1月版
    132、宗白华:《美学散步》,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133、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天津社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134、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社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135、吴琼:《西方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136、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版
    137、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
    138、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139、李衍柱:《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北大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40、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6月版
    141、徐岱:《艺术新概念——消费时代的人文关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42、汪民安:《福柯的界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
    143、刘小枫:《拯救与逍遥》,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年8月版
    144、高亚春:《符号与象征》,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版
    145、张沛:《隐喻的生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146、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
    147、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48、孙燕:《反对阐释——一种后现代的文化表征》,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7月版
    149、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7月版
    150、潘卫红:《康德的先验想象力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
    151、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52、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
    153、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4月版
    154、云德:《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155、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三联书店,2004年11月版
    156、傅守祥:《审美化生存》,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
    157、马铃:《马克思人的美学思想探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158、邓晓芒:《康德哲学演讲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59、朱志荣:《康德美学思想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二版
    160、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东方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161、张伟:《走向现实的美学——<巴黎手稿>美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版
    162、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163、黄凯锋:《审美价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
    164、陈明:《审美意识价值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165、潘自勉:《论价值规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66、李楠明:《价值主体性》,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版
    167、王洪岳:《审美的悖反:先锋文艺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版
    168、章启群:《百年中国美学史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169、舒也:《美的批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版
    170、王确:《使命的自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71、孙绍振:《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
    172、刘方:《中国美学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转型》,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12月版
    173、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74、于文杰:《欧洲近代学术思想的心灵之旅》,商务印书馆,2006年6月版
    175、许纪霖、罗岗等:《启蒙的自我瓦解》,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9月版
    176、王元化:《读黑格尔》,新星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77、李思屈等:《传播产业化时代的审美心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178、陈大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179、孙德喜:《20世纪后20年的小说语言文化透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2月版
    180、马立诚:《交锋3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181、谢轶群:《流光如梦——大众文化热潮30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182、胡洪侠、张清主编:《私人阅读史》,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9年1月版
    183、董希文:《文学文本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版
    184、黄长著、黄育馥主编:《交汇与综合(跨学科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版
    185、石元康:《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7月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