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深入西南边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近270年之久,其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制定诸项边疆民族政策,是其帝祚绵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清朝在全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所施行的一系列治理政策,虽未完全达到其“长治久安”的最终目的,但对当时边疆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及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处中国最西南端的滇缅边区,一直是多民族分布地区,而且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特点,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这个区域里。滇缅边区多民族分布格局形成与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的缩影。同时,滇缅边区又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也是我国农耕与山地文化互相交汇和多民族迁徙、聚居、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特点和发展历史。在元、明两代对滇缅边区治理的基础上,清朝对滇缅边区实施了更为直接全面和有效的经营。较之从前,清朝中央治理滇缅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项政策更为完备深入,具有鲜明的特色,对滇缅边区少数民族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系统全面地研究清朝治理滇缅边区的各项政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方法,结合相关学科理论,根据丰富、翔实的史志资料,从多学科视角对清代中期中央政府在滇缅边区实施的治理和统治,以及这种治理对滇缅边区社会的影响这一核心论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全文由绪论、主体论述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
     在绪论中,重点说明了本文的缘起、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概况、本文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研究方法、资料来源等。
     主体论述部分共分六章。
     第一章论述了滇缅边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独特性,以及这种独特性与清朝中央政府对滇缅边地治理以及不断深入的关系。滇缅边区民族和地理上的多样性,是清朝在滇缅边区推行各项政策的基础。清朝在滇缅边区边的治理过程中受到了该区域内自然和人文的局限,最后在自然和文化间做出了妥协。
     第二章论述了清朝中央在滇缅边区的政治治理。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清朝在滇缅边区实施“土流兼治”的行政管理政策,即在滇缅边区内既设土官,又置流官的政治统治方式。这是清朝边疆治理因地制宜原则的具体体现。“土流兼治”政策的实施,既适应了滇缅边区民族地理多样性的特点,同时也保证了滇缅边区与内地中央王朝的统属关系,调动了当地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并有效地防止了土司坐大做强的弊端,因此它可谓是清朝边地治理的成功之法。
     第三章论述了清朝在滇缅边区的经济治理。其内容包括农业、矿业、商业等,认为清朝中期滇缅边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已迈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央王朝体系的经济运行变化,对滇缅边区少数民族经济的带动和影响日趋显著,整个开发治理活动表现出适应中央王朝统一经济体系的需要而促动发展的特征。
     第四章论述了清朝对滇缅边区的文化治理。基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背景,清朝中期,统治者开始对传统的治边思想进行反思,并对以往边疆民族教育政策作出重新调整,提出了全新的边疆民族教育思想。继而在包括滇缅边区在内的西南边疆地区施行“文教为先”的文化治理政策,对边疆普通民族子弟进行开化民智的启蒙教育,以推进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这一时期,滇缅边区文化教育得到了的发展,社会全貌发生了较大的改观。
     第五章论述了清朝在滇缅边区的军事治理。绿营兵制是清朝在包括滇缅边区在内的云南边疆地区的驻军制度。绿营兵不但使清朝战胜了各种反清力量,实现了对滇缅边地的有效控制,而且还将其统治范围延伸至滇缅边区山区,将少数民族纳入直接统治的范围,使清朝对滇缅边区的统治大大超越了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使祖国的西南边陲更加巩固和发展。
     第六章论述了清朝中期中央政府的治理与滇缅边区民族关系和文化变迁的关系。认为,随着清朝国家层面治理的不断深入,滇缅边区与内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滇缅边区各民族社会的经济和文化进步,还使得本时期滇缅边区民族关系格局以及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结论部分,总结了清朝治理滇缅边区的举措对以往的朝代有哪些继承与发展,认为,清代中期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对滇缅边区的治理都更为深入,影响更加深远。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去分析清朝政府在巩固统治滇缅边区、维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治关系的特殊做法,并得出相关启示。
Qing Dynasty, the last feudal dynasty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had been in power for about 270 years. The basic reasons for its long government are the various policies for the nationality groups and border areas the government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and the time. Though the series of the policies implemented in the areas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by the Qing Dynasty Government had not reached the goal of "long stability and Peace", these policies produced significant and profoundly influence o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of all minority nationality groups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thnically united China.
     The borderland of Yunnan-Burma located in southwest of China, There are many peopl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tern of diversity in unity of the Chinese has been vividly and concrete showed in this regions. Today, the process of multi-nationality distribution pattern formed and developed, in the areas of Yunnan-Burma border, is typical miniature about the great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pattern of diversity in unity of the Chinese, in a sense. Meanwhile, the borderland of Yunnan-Burma, is the international thoroughfare of world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bout China and the Southeast Asia or South Asia, and it is a important area of the fanning and mountain culture mutually connects and multi-ethnic migration, inhabit, fusion, development, which has the unique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n the basis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borderland of Yunnan-Burma, ruled by Yuan and Ming Dynasty, the government of Qing Dynasty ruled the areas of the borderland of Yunnan-Burma in a more direct and effective way, which i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real situation of The areas of the borderland of Yunnan-Burma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history of China and the areas of the borderland of Yunnan-Burma at that time. Compared with the policies made by Yuan Dynasty and Ming Dynasty, the policies of Qing Dynasty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areas of the borderland of Yunnan-Burma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military are more complete, more profound and unique, thus it produced greater influence. Therefore it is historically and current significant to have a systematical, overall study and summary of the policies and 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borderland of Yunnan-Burma by Qing Dynasty.
     According to rich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this paper research the policy of rule carried out by Qing Dynasty in the borderland of Yunnan-Burma and the impact of multi-ethnic society from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in the mid-Qing Qing Dynasty, used disciplinary approach, such as national theory, ethnology, history and so on, which was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The text is organized by three parts, including introduction,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s.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origin of article materials, the basic contents, significance and overview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 In addition, I also pay attentions to the study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scope, research methods, data sources and research difficulties and so on.
     The part of discussion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e unique environment of natural and huma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que and the governance of Qing Dynasty, Believing that the diversity of National-geographic is the foundation of policies implemented by mid-Qing Dynasty in Yunnan-Burma border, which has a profoundly effect on the governance of Qing Dynasty in Yunnan-Burma border.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administrative of Qing Dynasty in Yunnan-Burma border. Because of the special historical conditions in Qing Dynasty, the co-management policy of local officials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as implemented in the Burma border, which embodied the principle of adaptation in local conditi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anagement policy not only was adapted to the diversity of nation geographical, but also to ensur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ubordina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 in Yunnan-Burma border. At the same time, it mobilized the enthusiasm of the all local nationalities and effectively prevented the right expanding in the hands of local officials. So it can be taken as the success of governance law in the Qing Dynasty border.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about the policies of economic policy of Qing Dynasty in the Burma border, which including the contents of agriculture, mining, commerce etc. People think tha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Yunnan-Burma Frontier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in the mid-Qing Dynasty. The policy of changes in economic operation by central administrative has significantly impact on minorities economic in Yunnan-Burma border. The characteristic,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has been showed in the whole activities of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by the system of unified economic in central administrative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culture policy of the Qing Dynasty on the Yunnan-Burma border governance. The rulers of the mid-Qing Dynasty, based on the special background of Southwestern border region, began to rethink on the traditional ideology of borderland governance and re-adjust the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meantime proposed a new ideology of education in Yunnan-Burma border.
     The policy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as the first" was carried out in Yunnan-Burma border. The ordinary children of border were educated elementary the civilized wisdo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with the Mainland border. During this period, culture and education get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in Yunnan-Burma border, great change has take place in Social Panorama.
     Chapter five discusses the Qing Dynasty's military governance in Yunnan-Burma border. Green Camp Military System of Qing Dynasty is the military regime in the border areas of Yunnan, including the Yunnan-Burma border areas. Green Camp soldiers not only overcome a variety of anti-Qing forces to achieve control of Yunnan border areas, but also extend its rule to the mountains areas of the Yunnan-Burma border and take ethnic minorities into directly rule range, which makes the Qing Dynasty's rule on Burma bestially exceeded any previous historical periods so that the southwest border of the motherland has been an unprecedented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pter six discusses how the governance of Mid-Qing affect the ethnic relations and cultural changes on the Yunnan-Burma frontier.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administration, the Yunnan-Burma border and the mainland's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other aspects are linked more closely, which not only a strong impetus progres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culture in the Yunnan-Burma border areas, but also show this period's new features of pattern of ethnic relations,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in Yunnan-Burma border.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mentioned above, the paper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dynasty try to summary the succe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ling policy of Qing dynasty in the areas of Yunnan-Bunna bord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special measures of the consolidation of ruling and the maintaining poli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Bunna border, so that get some inspiration from it.
引文
①马大正:《有清一代边疆政策的当代启示》,《清史镜鉴》,中华文史网.参见国家清史编委会网上工程主办第1期.
    ②成崇德:《对清代边疆开发史中几个问题的认识》,《明清史》,中华文史网.转引自国家清史编委会网上工程主办,1988年第11期.
    ③马大正:《关于当代中国边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
    ①赵云田.《50年来的中国近代边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
    ②方国瑜.《滇西边区考察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①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②参见马玉华.《20世纪上半叶民国政府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调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1期.
    ①赵永胜.《中外学者对云南近代民族史的研究述论》.《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①参见方铁.《西南边疆史研究60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3期;厉声等主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综述(1989-1998年)》.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②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一、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分别于1980年、1984年.
    ③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④马汝珩、成崇德主编.《清代边疆开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⑤王锺翰.《王锺翰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25页.
    ①龚荫.《中国民族政策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②余梓东.《清代民族政策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321页.③方铁主编.《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④可参见张永江.《近年来清代边疆民族史研究的进展和新趋势》.《清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①参见龚荫.《20世纪中国土司制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思想战线》,2002年第5期;贾霄锋.《近百年来中国土司制度的史料整理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贾霄锋.《二十多年来土司制度研究综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4期;秦中应.《建国以来关于“改土归流”问题研究综述》.《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第6期;李良品.《建国以来西南地区土司问题区域研究综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6期.
    ②吴永章.《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③龚荫.《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
    ④王钟翰.《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⑤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⑥刘本军.《震动与回响——鄂尔泰在西南》.云南大学,1999年.
    ①曹相.《清朝雍正年间滇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②晓根.《拉祜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问题》.《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③程印学.清朝经营傣族研究:博士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④赵明生.《临沧傣族土司的兴起、发展与衰亡》.《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⑤陆泓等.《云南孟连土司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①马健雄.《哀牢山腹地的族群政治:清中前期的“改土归流”与“倮黑”的兴起》.广州:《中山大学“中国区域社会之建构”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5年.
    ②杨伟兵.《清代前中期云贵地区政治地理与社会环境》.《复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4期.
    ③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事态变迁研究·第六章第二节<清代云南农业经济发展与瘴气区域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71-356页)
    ④方国瑜.《清代云南各族劳动人民对山区的开发》,《方国瑜文集》第三卷,第581-590页:《中国西南地理考释》(下),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⑤木芹.《十八世纪云南经济述评》,《思想战线》,1989年增刊:方国瑜主编,木芹编写:《云南地方史讲义》(下)第四章《云南农业经济的一次飞跃·玉米和马铃薯》。
    ⑥方慧.《清代前期西南边疆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2期.
    ⑦潘先林.《高产农作物传入对滇、川、黔交界地区彝族社会的影响》.《思想战线》,1997年第5期。
    ①朱饱英.《元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变迁》.《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
    ②参见任均尚,郑毅.《近20年来西南古代商业贸易与市场发展史研究综述》.《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③方慧.《清代前期西南地区边境贸易中的有关法规》.《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
    ④林文勋.《明清时期内地商人在云南的经济活动》.《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①吴兴南:《历史上云南的对外贸易》.《云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清代前期的云南对外贸易》,《云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②龚荫.《清代滇西南边区的银矿业》.《思想战线》,1982年第2期.
    ③陈庆德.《清代云南矿冶业与民族经济的开发》.《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④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事态变迁研究·第六章第三节<清代云南矿业经济发展与瘴气区域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56-406页)
    ⑤吕昭义.《清代云南矿厂的帮派组织剖析——以大理府云龙州白羊厂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①于晓燕.《清代云南官办民助初等教育“义学”探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
    ②张彦.《清朝治理西部地区的军事政策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③秦树才.《清代云南绿营兵研究:以汛塘为中心》.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④张世明.《清代边疆开发不平衡性:一个从人口经济学角度的考察》.《清史研究》,1998年第2期;张世明.《另类社会空间:中国边疆移民社会主要特殊性透视(1644-1949)》.《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3期.
    ①林超民.《汉族移民与云南统一》.《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
    ②方慧.《元、明、清时期进人西南地区的外来人口》.《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③古永继.《元明清时期云南的外地移民》.《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④郝正治.《汉族移民入滇史话》.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⑤赵明生.《临沧回族迁移的历史过程》.《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4期.
    ⑥苍铭.《云南边地移民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⑦李晓斌.《清代云南汉族移民迁徙模式的转变及其对云南开发进程与文化交流的影响》.《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①方慧.《试论清代西南地区民族关系的新特点》.《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②杨德华.《云南民族关系简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③王文光、龙晓燕.《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④李晓斌.《历史上云南文化交流现象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⑤段世琳、赵明生.《李定国对开发阿佤山的贡献》.《思想战线》,1991年第5期.
    ⑥李洁.《临沧地区佤族百年社会变迁》.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①参见陆韧主编.《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彭文斌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人类学界的中国西南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95期;安琪.《“帝国边陲”——欧美学界对中国西南的研究演变》.《思想战线》,2009年第3期;陈君静.《近三十年来美国的中国地方史研究》.《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1期;张铠.《国际学术思潮与美国的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2期.
    ② Howard Malcom. Travels in South-Asia, Embracing Hindustan, Malaya, Siam, and China:With notices of numerous missionary stations, and a full account of the Burman Empire. London:Charles Tilt,1839.
    ③ John Andson. Mandalay to Momien:a Narrative of the two Expeditions to Western China of 1868 and 1875, Under Colonel Edward B. Sladen and Colnel Horrace Browne. London:Macmillan and Go,1876.
    ① John L. Chridtian. "Trans-Burma Trade Routes to China", Pacific Affairs. Vol.13. No.2.1940:173-191.(约翰.L.克里斯丁.《穿越缅甸到中国的贸易路线》),载《太平洋事务》第13卷,1940年第2期:第173-191页).
    ② Owen Lattimore. "Yunnan, Pivot of southeast Asia". Foreign Affairs.Vol. No.3,1943:476-493.(奥伊恩·拉铁摩尔:《云南:东南亚的枢纽》,载《外国事务》第21卷,1943年第3期:第476-493页).
    ③参见陆韧主编.《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10页.
    ④参见陆韧主编.《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39页.
    ⑤ C. Pat Giersch. "'A Motley Throng':Social Change on Southwest China's Early Modem Frongtier,1700-1880".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0. No.1,2001.(《亚洲研究》第60卷,2001年2月第1期:第67-94页).
    ① David Bello. "To Go where No Han Could Go for long, Malaria and Qing Construction of Ethnic Adminisrative Space in Frontier Yunnan". Modern China. Vol.31. No3,2005:283-317.(该文发表于《近代中国》31卷,2005年7月第3期第283-317页).
    ①王晓秋.《1990年以来以日文发表的清史研究成果综述》.《清史译丛》第1辑.
    ①中岛乐章,张玉林译.《2002年日本史学界关于明清史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12期.
    ①临沧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临沧地区志》(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第74页.
    ①雍正《云南通志》:卷29,艺文四.
    ②李洁.《临沧地区佤族百年社会变迁》.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5页.
    ③道光《云南志钞·地理志》参见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十一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6页.
    ④方国瑜.《滇西边区考察记》.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⑤[清]刘靖.《顺宁杂著》.参见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临沧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临沧地区志》(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②光绪三十三年腾越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转引自刘云明.《清代云南的市场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页.
    ①《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汉员遴选》:卷67.
    ②彭桂萼.《双江一瞥》.瑞丽:德宏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335页.
    ③清·杨琼著.《滇中琐记·潞江瘴》.转引自周琼.《清代云南潞江流域瘴气分布区域初探》, 《清史研究》,2007年3期.
    ①苍铭.《烟瘴对乾隆时期西南边防政策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②《张允随奏稿》:卷下.乾隆九年三月初五日奏章.
    ③(清)王昶.《征缅纪略》.参见李根源辑.杨文虎等校注.《永昌府文征》.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3939页.
    ④《清高宗实录》:卷755.乾隆三十一年二月壬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排印本.
    ①《滇西兵要界务图注》:卷二.《乙四号·蛮因·水军渡》.
    ②《滇西兵要界务图注》:卷一.《甲线·甲三十一号·惠人桥》.
    ③沈宝鋆纂.民国《镇康县地志·产业·棉业》.1921年铅印本
    ④[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费孝通译.上海: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①临沧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临沧地区志》(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第120页.
    ②临沧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临沧地区志》(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第74页.
    ①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佤族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82页.
    ②屠述濂.《腾越州志》:卷十.
    ①《张允随奏疏》:卷七.
    ②龚荫.《清代滇西南边区的银矿业》.《思想战线》,1982年第2期.
    ③杨煜达.《清代中期滇边银矿的矿民集团与边疆秩序——以茂隆银厂吴尚贤为中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4期.
    ①赵明生.《临沧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形成》.《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②道光《云南志钞·地理志》.参见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十一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6页.
    ①《清史稿》:卷528.
    ①郭大烈主编.《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研》.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页.
    ②尤中.《云南民族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61页.
    ③方国瑜.《班洪风土记》.李根源辑、杨文虎等校注.《永昌府文征》.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3939页.
    ①张晓松,李根.《民国时期云南少数民族政治行政制度的变迁》.《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①《明史·职官志》:卷76.
    ②方铁.《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31页.
    ①《清史稿》:卷五百一十二.《土司传一》,
    ②鄂尔泰.《陈边务善后疏》.李根源辑.杨文虎等校注.《<永昌府文征>校注》.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2382页.
    ①龚荫.《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555页.
    ②参阅程印学.《清朝经营傣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③《清史稿》:卷512.
    ④《清世祖实录》:卷41.顺治五年十一月辛未.
    ⑤《清世祖实录》:卷127.顺治十五年十二月己丑.
    ①《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卷3.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73页.
    ②《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卷3.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74页.
    ③龚荫.《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549页.
    ④龚荫.《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598页.
    ①龚荫.《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624页.
    ②龚荫.《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690页.
    ③龚荫.《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737页.
    ④程印学.《清朝经营傣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①晓根.《拉祜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②《大清会典事例》:卷557《兵部》官制“各省土司世职”条.光绪.商务印书石印本.第1页.转引自龚荫.《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110-139页.
    ①参见《大清会典》:卷7.《吏部》.文选清吏司.《凡中外大小正杂流土之文官》条.光绪商务印书馆.石印本第1册.第1页.
    ②《大清会典事例》:卷557
    ①嘉庆《大清会典》卷37,《兵部》。
    ②《清史稿》:卷117.《职官四》志92(土司各官)》条.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2册.第3415页.
    ③《太清会典》:卷12.《吏部》验封清吏司《凡土官之职》条.光绪商务印书馆石印奉.第2册.第2页.
    ①《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卷.第574页.
    ②《清史稿》卷514《土司志》(云南)列传301,中华书局标点本第47册,第14240页。
    ③嘉庆《大清会典》卷9,《吏部》
    ④《清史稿》:卷513《土司二》列传第300.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第47册.第1424页.
    ⑤《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48.光绪商务印书馆石印本.
    ⑥胡绍华.《中国南方民族发展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19页.
    ⑦《清史稿》:卷514,土司3,《云南土司》
    ①《大清会典》:卷12.《史部》验封清吏司《凡土官之职》条.光绪商务印书馆石印本第2册.第2页.
    ②《大清会典事例》:卷589.《兵部》土司《土司袭职》条.光绪商务印书馆石印本.第1页.
    ③《大清会典事例》:卷145.《吏部》土官《上官承袭》条.光绪商务印书馆石印本.第2页.
    ④《大清会典事例》:卷589.《兵部》土司《土司袭职》条.光绪商务印书馆石印本.第1页.⑤胡绍华.《中国南方民族发展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21页.
    ①嘉庆《大清会典》卷9,《吏部》。②参阅程印学.《清朝经营傣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③《大清会典》:卷12.《吏部》验封清吏司《凡土司》条.光绪.商务印书馆石印本第2册.第2页.
    ④《大清会典》:卷47.《兵部》武选清吏司《凡土司》光绪条.商务印书馆石印本第5册.第6页.
    ①《满洲名臣传》:卷29.
    ②《清世宗实录》:卷19.雍正二年五月辛酉.
    ③参阅程印学.《清朝经营傣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第53页。
    ④田汝成.《西园闯见录·土官》:卷79.丛书集成本.
    ⑤魏源.《西南夷改流记》上.载:圣武记》:卷7.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⑥《大请会典事例》:卷588.《兵部》土司条.光绪商务印书馆石印本.第1页.
    ①《高宗实录》:卷758.乾隆三十一年四月丁未.
    ②参见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58-166页.
    ③光绪《大清会典》:卷145.《土官承袭》.
    ④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589,《土司议处》。
    ⑤陈鼎.《滇黔纪游》.乾隆刻本.
    ⑥《清圣祖实录》:卷8.康熙二年.
    ①《大清会典事例》:卷589.“兵部”条.
    ②《大清会典事例》:卷589.“兵部”条.
    ①谢本书.《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06-209页.②(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929页.
    ③《朱批谕旨》.雍正三年十二月初二日.云南总督高其倬奏④何耀华.《武定凤氏本末笺证》.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961页.
    ①《清史稿·刘萌枢传》.
    ②道光《云南志钞》:卷8.
    ③《张允随奏稿》.乾隆十年六月二十八日折.
    ④倪蜕.《滇云历年传》卷12,转引自曹相.《明朝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改土归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①曹相.《明朝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改土归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②王钟翰.《中国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88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9页.
    ①鄂尔泰.《改土归流疏》.转引自李世愉.《清政府对云南的控制和治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12月.
    ②王钟翰.《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887页:方铁.《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31页.
    ③《朱批谕旨》.第25册.雍正四年九月十九日.鄂尔泰奏.
    ④李世愉.《清政府对云南的控制和治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12月.
    ①参见刘本军.《震动与回响——鄂尔泰在云南》:博士论文.云南:云南大学,1999年.第61-65页.
    ②《朱批谕旨》.雍正四年七月初九日鄂尔泰奏折之朱批.
    ③刘本军.《震动与回响——鄂尔泰在云南》:博士论文.云南:云南大学,1999年.第61-65页.
    ④《朱批谕旨》.雍正五年二月初十日鄂尔泰奏折.
    ⑤《朱批谕旨》.雍正五年闰三月二十六鄂尔泰奏折.
    ⑥《朱批谕旨》.雍正五年三月十二日鄂尔泰奏折.
    ⑦《朱批谕旨》.雍正五年二月初十二日鄂尔泰奏折.
    ⑧《朱批谕旨》.雍正雍正五年三月十二日鄂尔泰奏折.
    ⑨《朱批谕旨》.五雍正年三月十二日鄂尔泰奏折.
    ①魏源.《圣武记·雍正西南夷改流记》.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285页.
    ②《朱批谕旨》.雍正五年闰三月二十六鄂尔泰奏折.
    ③《朱批谕旨》.雍正五年五月初十日鄂尔泰奏折.
    ④《朱批谕旨》.雍正五年闰三月二十六鄂尔泰奏折.
    ⑤魏源.《圣武记·雍正西南夷改流记》.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287页.
    ⑥《朱批谕旨》.雍正五年二月初十日鄂尔泰奏折.
    ⑦《朱批谕旨》.雍正五年三月十二日鄂尔泰奏折.
    ⑧《朱批谕旨》.雍正五年二月初十日鄂尔泰奏折之朱批.
    ⑨倪蜕.《滇云历年传》:卷十二.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92页.
    ①《朱批谕旨》.雍正五年闰三二十六鄂尔泰奏折.
    ②《朱批谕旨》.雍正五年闰三月二十六鄂尔泰奏折.
    ③《朱批谕旨》.雍正五年五月初十日鄂尔泰奏折.
    ④《朱批谕旨》.雍正五年闰三月二十六鄂尔泰奏折.
    ⑤《朱批谕旨》.雍正五年正月二十五日鄂尔泰奏折.
    ①《朱批谕旨》.雍正五年闰三月二十六鄂尔泰奏折.
    ②《朱批谕旨》.雍正五年九月十六日鄂尔泰奏折.
    ③《朱批谕旨》.雍正五年十一月十一日鄂尔泰奏折.
    ④参见刘本军.《震动与回响——鄂尔泰在云南》:博十论文.云南:云南大学,1999年.第61-65页.
    ①《朱批谕旨》.雍正六年一月初八日鄂尔泰奏折及其朱批.
    ②《朱批谕旨》.雍正六年二月初十日鄂尔秦奏折.
    ③《朱批谕旨》.雍正六年二月初十日鄂尔秦奏折.
    ④《朱批谕旨》.雍正六年三月二十八日鄂尔秦奏折.
    ①《朱批谕旨》.雍正六年六月十二日鄂尔泰奏折.
    ②道光《云南通志》:卷一百.武备志一之二兵制下.
    ③道光《云南通志》:卷一百.武备志一之二兵制下.
    ④《朱批谕旨》.雍正六年九月初三日鄂尔泰奏折.
    ⑤《朱批谕旨》.雍正六年十二月初八日鄂尔泰奏折.
    ①《朱批谕旨》.雍正七年正月二十五日鄂尔秦奏折.
    ②《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84.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排印本.
    ③道光《普洱府志·艺文》,曹相:《清朝雍正年间滇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④道光《普洱府志》:卷九.《风俗》.
    ⑤王燕飞.《清代督抚张允随与云南社会》(云南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⑥天启.《滇志·土司·官氏》.
    ①程穆衡.《金川纪略》.
    ②《张允随奏稿》.乾隆十年六月二十八日折.
    ③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卷5(本卷编写郭成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④《张允随奏稿》.乾隆十年六月二十八日折.
    ⑤《张允随奏稿》.乾隆十年六月二十八日折.
    ①《张允随奏稿》.乾隆十年六月二十八日折.
    ②《清史稿·土司三》:卷514.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4267页.
    ③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卷5(本卷编写郭成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④曹相.《清朝雍正年间滇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①《诛批谕旨》.雍正四年九月十九日奏。
    ②雍正《云南通志·田赋》,转引自曹相.《清朝雍正年间滇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①道光《普洱府志·赋役·盐法》。曹相.《清朝雍正年间滇西南地区的改上归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②道光《普洱府志》梁星源《序》。曹相.《清朝雍正年间滇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③《滇云历年传》:卷12.引自方铁、方慧.《中国西南边疆开发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93页.
    ①道光《普洱府志》梁星源《序》
    ①《诛批谕旨》,鄂尔泰雍正四年十月十九日奏。
    ②魏源《圣武记·雍正西南夷改流记》。
    ①参见程印学.《清朝经营傣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①《太清会典事例》:卷589.《兵部》.土司《议处》条.商务印书馆石印本.第3页.
    ②《宣宗实录》:卷261.第页37.引自《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卷3.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72页.
    ③同治《户部则例·户口》:卷4.引自吴永章.《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240页.
    ④吴永章.《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241页.
    ①《宣宗实录》:卷316.第25-26页.引自《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卷3.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72页.
    ②《清史稿有关云南事迹摘抄》.载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七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78页.
    ③《世宗实录》:卷98.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④《德宗实录》:卷138.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①《高宗实录》:卷840.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②《高宗实录》:卷784.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③《仁宗实录》:卷64.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④[美]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第四章,《清代的垦殖政策与棚民活动》,第51页,转引自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事态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①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事态变迁研究》,第23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②方铁.《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672页
    ③《清圣祖实录》:卷一.顺治十八年二月.
    ①蔡毓荣.《筹滇十议疏·议理财》.见康熙《云南通志》:卷二十九《艺文三》.
    ②《清世宗实录》:卷八十,雍正七年四月戊子。
    ③《云南贵州雍正年间劝垦各项规定》,参见彭新雨编:《清代土地开垦史料汇编》,第487-488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④《清高宗实录》:卷一四四一.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戊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①道光《云南通志》:卷58.《田赋二》.
    ①彭雨新编.《清代土地开垦史料资料汇编·序言(清代土地开垦政策的右边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②郭松义.《清代人口的增长与人口变迁》,《清史论丛》第五辑。
    ③清代云南土地垦殖状况有关学者已经进行了研究,研究状况此不赘述。此划分参见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第272-28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④《清世宗实录》:卷二十五,《重农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吏部·诏令奏议类》第412册,第334页。
    ①数据了来源:道光《云南通志稿》卷五十七,《《食货志二·田赋一》。按:此期屯田数上升,民田数减少,仅64114顷95亩余。转引自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第27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②彭雨新编.《清代土地开垦史料资料汇编·序言(清代土地开垦政策的右边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③道光《云南通志稿》:卷五十八,《食货志·田赋二》:光绪《云南通志》卷几十八,《食货志·田赋二·国朝二》。
    ④道光《云南通志稿》:卷五十七,《食货志·田赋一》。
    ⑤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82页。
    ⑥道光《普洱府志》:卷7.
    ⑦道光《普洱府志》:卷4.
    ①道光《普洱府志》.梁星源《序》.
    ②《滇南识略》,转引自方慧.《清代前期西南边疆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2期.
    ③(清)吴应枚撰.《滇南杂记·梯田》转引自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第32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④《清高宗实录》:卷40.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⑤民国《云南产业志(一)》第一章,《农业·农业·水利》。
    ①参见《滇南识略》:卷四,《永昌府》;光绪《云南通志》:卷五十四,《建置志七之三·水利三》。
    ②乾隆《景东直隶厅志》:卷3-5.《风俗》.
    ③道光《威远厅志》:卷3.《风俗》.
    ④周裕.《从征缅甸日记》.转引自方慧.《清代前期西南边疆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2期.
    ①参见曹玲.《明清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研究综述》(《古今农业》,2004年第2期)。
    ②道光《威远厅志》:卷3.③木芹.《十八世纪云南经济述评》,《思想战线》,1989年增刊。
    ④佟平亚.《玉米传入对中国近代农业生产的影响》转引自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第30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⑤郭松义.《玉米、番薯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些问题》,《清史论丛》第七辑。
    ⑥方国瑜.《清代云南各族劳动人民对山区的开发》,《方国瑜文集》第三辑,第587页。
    ①研究成果有:严中平《清代云南铜政考》(中华书局,1984年版),对清代云南铜业的政策、管理体制、清中期特别是乾嘉年间的铜产量、铜运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张煜荣《清代前期云南矿业的兴衰》、《关于清代前期云南矿冶业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参见《云南矿业史论文集》),陈吕范《帝国主义与云南矿冶业》等。
    ②《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卷4.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5页.
    ③李中清著.林文勋、秦树才译.《元明清时期西南矿业的发展》.载陆韧主编.《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下的中国西南边疆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8页.
    ①李中清.林文勋、秦树才泽.《元明清时期西南矿业的发展》.参见陆韧主编.《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下的中国西南边疆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1页.
    ②周钟岳等.《新纂云南通志》:卷145.1948年印本,第1页.
    ③《元史·食货志》.转自陈庆德.《清代云南矿冶业与民族经济的开发》.《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④《皇清奏议》:卷16.
    ①蔡毓荣.《筹滇十疏·第四疏》.见[清]师范辑.《滇系》第19册,第4652页。
    ②陈庆德.《清代云南矿冶业与民族经济的开发》.《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③彭泽益.《清代前期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1期.
    ④陈庆德.《清代云南矿冶业与民族经济的开发》.《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⑤《清稗类钞》第十二册,《矿物类》。
    ⑥参见龚荫.《清代滇西南边区的银矿业》.《思想战线》,1982年第2期.
    ①《张允随奏疏》:卷匕.
    ②《张允随奏疏》:卷七.
    ③龚荫.《清代滇西南边区的银矿业》.《思想战线》,1982年第2期.
    ④《张允随奏疏》:卷七.
    ⑤《张允随奏疏》:卷七.
    ⑥王崧.《缅甸载记》.龚荫.《清代滇西南边区的银矿业》.《思想战线》,1982年第2期.
    ⑦《张允随奏疏》:卷七.
    ⑧屠述濂.《腾越州志》:卷十.
    ⑨屠述谦.《腾越州志》:卷十.
    ①檀萃.《滇海虞衡志》.转引自龚荫.《清代滇西南边区的银矿业》.《思想战线》,1982年第2期.
    ①《张允随奏疏》:卷七.
    ②龚荫.《清代滇西南边区的银矿业》.《思想战线》,1982年第2期.
    ③《张允随奏疏》:卷七.
    ①陈庆德.《清代云南矿冶业与民族经济的开发》.《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②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1卷.第340页.
    ③陈庆德.《清代云南矿冶业与民族经济的开发》,《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④彭雨新.《清乾降时期的矿政、矿税与矿生产发展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第8辑.
    ①《中国人口·云南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80页。转引自陈庆德.《清代云南矿冶业与民族经济的开发》.《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②《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卷3.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0页.
    ③李中清著,林文勋、榘树才译.《元明清时期西南旷业的发展》.参见陆韧主编.《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下的中国西南边疆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3页.
    ①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68页。
    ②江溶源.《条陈稽查所属夷地事宜议》.方慧、徐中起.《清代前期西南边疆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③(清)吴大勋.《滇南闻见录》.方慧、徐中起.《清代前期西南边疆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①周裕.《从征缅甸日记》.方慧、徐中起.《清代前期西南边疆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②周裕.《从征缅甸日记》.转引自方慧、徐中起.《清代前期西南边疆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③参见曹仲益:《倚邦茶山的历史传说回忆录》,《版纳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
    ④同上。
    ⑤《清高宗实录》:卷269.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排印本.
    ①方慧,徐中起.《清代前期西南边疆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②(唐)樊绰.《蛮书》:卷七.《云南管内物产》.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校注本.第190页.
    ③关于清代云南茶叶贸易相关内容,学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代表性成果有:方铁.《清代云南普洱茶考》(《清史研究》,2010年第4期):吕昭义《清代滇茶销藏考》(《思想战线》1993年第3期);王志芬《普洱茶的兴盛与近代云南马帮》等等。
    ④方铁.《清代云南普洱茶考》.《清史研究》,2010年第4期.
    ⑤王志芬.《普洱茶的兴盛与近代云南马帮》。
    ①方铁主编.《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14页
    ②光绪《普洱府志稿》卷之九
    ③王志芬.《普洱茶的兴盛与近代云南马帮》。
    ④(民国)严中平.《清代云南铜政考》.民国刊本.第81页
    ①(民国)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编》:卷一.《云南·普洱》引.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314页.
    ②《大清一统志·史部·地理类》:卷四.八六.《普洱府·山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影印本.第592页.
    ③《清史稿》:卷一二四.《食货五·茶法》.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
    ④(清)檀萃.《滇海虞衡志》:卷一一.《志草木·普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校注本.第269页.
    ①黄贵枢.《普洱茶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②(清)倪蜕辑.《滇云历年传》:卷一二.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校注本.第602页.
    ③(清)倪蜕辑.《滇云历年传》:卷一二.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校注本.第595页.
    ④(清)倪蜕辑.《滇云历年传》:卷一二.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校注本.第602页.
    ①关于滇缅贸易参见方慧:《清代前期西南地区边境贸易中的有关法规》(《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吴兴南:《清代前期的云南对外贸易》(《云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冯立军:《论明至清中叶滇缅贸易与管理》,(《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3期);孙来臣:《明清时期中缅贸易关系及其特点》(《东南亚研究》1989年第4期)。
    ②《张允随奏稿》,引自云南大学历史系云南地方古代史研究室编《云南史料丛刊》第56辑,第77页。
    ③《高宗实录》:卷818,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④张顺高.《西双版纳茶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西双版纳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
    ①《高宗实录》:卷808.引自云南省历史所《<清实录>越南缅甸泰国老挝史料摘抄》,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678页。
    ②《清高宗实录》:卷373.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③《清高宗实录》:卷226.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④《康熙朝圣训》,程贤敏《圣训》,(《西南民族史料》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
    ①《清高宗实录》:卷1106.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776,《刑部·兵律关津》卷239,《户部·关税》卷120,《吏部·处分例》,清宣统元年商务印书馆石印本.4.3.4.
    ③《清高宗实录》:卷135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①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清史料》:庚编,第7本,兵部“为内阁抄出云督富奏’移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第697-698页。
    ②冯立军.《论明至清中叶滇缅贸易与管理》,《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3期。
    ③《清高宗实录》:卷269.北京:中华书局,1985。
    ④《清高宗实录》:卷19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⑤《清高宗实录》:卷237.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①《清高宗实录》:卷813.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②《清高宗实录》:卷1357.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③《清高宗实录》:卷856.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④《清高宗实录》:卷906.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⑤《清高宗实录》:卷818.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⑥《清高宗实录》:卷108.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⑦《清高宗实录》:卷855.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①师范.《滇系》.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第739页.
    ②方慧.《清代前期西南地区边境贸易中的有关法规》,《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
    ③《清高宗实录》:卷269.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①《清圣祖实录》:卷34.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②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26-427页.
    ③《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70.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④朱燮元.《水西夷汉各目投诚措置事宜疏》.载《明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
    ⑤李世愉.《清前期治边思想的新变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1期.
    ⑥[清]鄂尔泰等.(雍正)《云南通志》:卷29.乾隆刻本.
    ①于晓燕.《清代云南官办民助初等教育“义学”探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
    ②蔡寿福.《云南教育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75页.
    ③《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97.《礼部·学校·各省义学》.第309页.
    ④陈宏谋.《五种遗规》.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
    ⑤吴永章.《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243页.
    ①蔡寿福.《云南教育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76页.
    ②方铁、方慧.《中国西南边疆开发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29页.
    ③临沧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临沧地区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
    ①于晓燕.《清代滇黔义学比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①罗春梅.《清代云南临沧地区的学校教育》《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②《清史稿·选举志一》:卷106.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③临沧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临沧地区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
    ④李庭辉.《思茅明清书院研究》.《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⑤《清史稿·世宗本纪》:卷9.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①凤庆县地方志办公室.《顺宁府(县)志》(五部).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
    ②《清世宗实录》:卷129.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③《清世宗实录》:卷66.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④《清高宗实录》:卷10090.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①赵廷臣.《广化教育疏》.乾隆.贵州通志·艺文(卷35).②《清圣祖实录》:卷2.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③《云南通志·学政·学额》.引自蔡寿福.《云南教育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91页.
    ④高其倬.《筹酌鲁魁山善后疏》.道光《云南通志·杂著八》:卷204.参见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八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44-447页.
    ①蔡毓荣.《筹滇十疏》.康熙《云南通志·文艺三》:卷29.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八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6-427页.
    ②《清高宗实录》:卷76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③《清高宗实录》:卷1106.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④彭桂萼.彭桂萼诗文选集.瑞丽:德宏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227页.
    ①光绪《腾越厅志》:卷5.
    ②《清世宗实录》:卷124.顺治十六年三月甲寅.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③《酌定全滇营制疏》.光绪《续云南通志》:卷70.《武备志》.
    ④《张允随奏稿》上卷.见《云南史料丛刊》.第8卷.第606页.
    ⑤参见秦树才.《绿营兵与清代的西南边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2期.
    ⑥参见秦树才.《绿营兵与清代的西南边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2期.
    ①秦树才.《绿营兵与清代的西南边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2期.
    ①《明史》:卷九十一.《兵三》志.第六十七.《卫所之外》条.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第八册.第2252页.
    ②毛奇龄.《蛮司合志》序西河合集本.第2贞.
    ③龚荫.《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95页.
    ④《明史》:卷三百十四.《云南土司二》.列传.第二百二.《麓川》.北京:中华书局际点本第二七册.第8112页.
    ⑤方铁.《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687页
    ⑥傅恒等奏.《裁改镇营事宜》.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清高宗实录》:卷八五三.乾隆三十五年二月壬申条节略收录.
    ①《清高宗实录》:卷九八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②光绪《顺宁府志·戎事》.
    ③光绪《顺宁府志·武备志·兵志》.
    ④光绪《顺宁府志·武备志》.
    ①光绪《顺宁府志》:卷十六.《武备志》:卷十七.《戌事》.
    ②光绪《顺宁府志·戌事》.
    ③光绪《顺宁府志·武备志·兵志》.
    ①秦树才:《清代云南绿营兵研究——以汛塘为中心》,第121-143页,云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6月。
    ①《清高宗实录》:卷二五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排印本.
    ②《滇省营制民情》.上卷.
    ③见康熙《云南通志》卷二十九《艺文三》。
    ①岑毓英.《通筹滇事酌拟八条请旨遵办折》.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收入《岑襄勤公奏稿》:卷二.
    ②雍正《云南通志》:卷六.《城池》.
    ③详情参见.《雍正时期云南绿营兵设置简表》.
    ①光绪《续修顺宁府志》:卷五.《风俗》.
    ①余梓东.《清代民族政策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
    ①王文光等.《云南近现代民发展史纲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9页.
    ①尤中.《云南民族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辑》.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页.
    ②苍铭.《云南边地移民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52页.
    ①(清)周裕.《从征缅甸日记》.
    ②《清高宗实录》.乾隆.十六年六月丁巳.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排印本.
    ③罗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出版社.1995年.第141页.
    ④(元)李京.《云南志略》.参见王叔武校注本《云南志略辑校》.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93页.
    ⑤(明)朱孟震.《西南夷风上记》.参见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五卷收录.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88494页.
    ⑥(明)钱古训、李思聪.《百夷传》.参见江应樑.《百夷传校注》本.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11页.
    ⑦(明)谢肇淛.《滇略》:卷四.《俗略》转苍铭.《云南边地移民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57贝.
    ①(清)檀萃.《滇海虞衡志》.见宋文熙.李东平校注本《滇海虞衡志校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②光绪《普洱府志》:卷8.
    ③李佛一.《十二版纳》,台湾正中书局.1955年
    ①云南省勐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勐腊县志·商业》.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338页.
    ②关于清代滇缅边区的汉族移民,方慧、苍铭、程印学等学者己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不予赘述。本文参考了程印学的博士论文《清朝经营傣族研究》,第83-86页,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①段世林.《李定国对开发阿佤山的贡献》.《思想战线》,1991年第5期.
    ②邓凯.《求野录》及邵廷采.《西南纪事》:卷10.
    ①郭影秋.《李定国纪年》.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6页.
    ②刘健.《庭闻录》.转引自江应梁.《傣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330页.
    ③魏源.《西南夷改土归流记》.见《小方壶斋地丛钞》收录本.
    ④苍铭.《云南边地移民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⑤江溶源.《条陈稽查所属夷地事宜议》.引自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下册.中华书局,1987年.第1233页.
    ⑥苍铭.《云南边地移民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46页.
    ①曹相:《清朝雍正年间滇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②《清高宗实录》:卷九四零.乾隆三十八年八月庚子条.
    ③秦树才.《绿营兵与清代的西南边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2期.
    ④《清高宗实录》:卷269.引自《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卷4.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9页.
    ①吴楷、王昶.《征缅纪略》.李银源辑.《水昌府文征》记载17.
    ②孙士毅.《绥缅纪中》.李根源辑.《永昌府文征》记载18.
    ③《高宗实录》:卷393.第6-8页.转引自《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卷4.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0-241页.
    ①苍铭.《云南边地移民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②云南省思茅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思茅县志》.北京:生话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477页.
    ①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西盟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4页.
    ②思茅行政公署民委编.《思茅少数民族》.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332页.
    ①雍正《云南通志》:卷24.
    ②道光《普洱府志》:卷18.
    ③康熙.《元江府志》:卷2.
    ④云南江城县哈尼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9页.
    ⑤思茅行政公署民委编.《思茅少数民族》.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225页.
    ①临沧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编.《临沧地区民族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9-10页.
    ②(明)宋濂等.《元史》:卷99.志第47《兵二》.
    ③(万历)《云南通志》:卷2.“永昌府古籍”.
    ④临沧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编.《临沧地区民族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97页.⑤光绪《镇南州志》:卷二.《风俗》.
    ①参见《简述清代在云南的汉族移民》.收入《云南史料丛刊》第十一卷.昆明:云南犬学出版社,2001年.第678~679页.
    ②光绪《镇南州志》:卷二.《风俗》.
    ③《墨江江哈尼族自治县概况》.昆明:云南民族出版杜,1985年.
    ①《华阳国志·南中志》.
    ②《蛮书》:卷4.
    ③《元史·地理志》.
    ①数据来源:道光《普洱府志》:卷七.
    ②云南省勐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勐腊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14页.
    ①(清)江睿源.《条陈稽查所属夷地事直议》.转引自《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233页.
    ②方国瑜.《滇西边区考察记》(1941年)“西南文化研究丛书”印本.云南省图书馆存本.
    ③(清)王先谦撰.《东华录》乾隆十一年六月甲午.云贵总督张允随奏折.
    ④段世琳、赵明生.《李定国对开发阿佤山的贡献》.《思想战线》,1991年第5期.
    ①雍正《云南通志》:卷27.
    ②道光《永昌府志》:卷15.
    ③《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云南省编辑组.《德宏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0页.
    ④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5页.
    ①[美]马丁·麦格著,祖力亚提·司马义译.《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球视角下的种族和族群关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46页.
    ②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9页.
    ①《清仁宗实录》:卷329.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②《清高宗实录》:卷885.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③《新增云南通志六·庶政考五》:卷125.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51页.
    ④[美]纪若诚著,沈海梅译.《混杂的人群:中国西南近代早期边疆的社会变迁(1700-1880)》.参见陆韧主编.《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下的中国西南边疆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7页.
    ①荆德新.《云南回民起义史料》.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1页.
    ②李玉振.《滇述事闻》.转引自王文光等.《云南近现代民发展史纲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0-91页.
    ③同上.
    ①王文光等.《云南近现代民发展史纲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0-91页.
    ②同上,第90-92。
    ①王树槐.《咸同云南回民事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1980年.第62-63页.转王文光等.《云南近现代民发展史纲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2页.
    ②《清宣宗实录》:卷428.云南省历史研究所.《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卷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37页.
    ③《清宣宗实录》:卷443.云南省历史研究所.《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卷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46页.
    ④林则徐.《云贵奏稿》.载白寿彝.《回民起义》(第一册).神州国光社,1952年.第194页.
    ⑤《腾越、永昌难回复仇檄文》.李根源辑,杨文虎等校注.《永昌府文征》.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3055-3057页.
    ⑥张涛.《滇乱纪略》.载白寿彝.《回民起义》(第一册).神州国光社,1952年.第265页.
    ①李元丙.《永昌府保山县汉回互斗及杜文秀实行革命之缘起》.载白寿彝.《回民起义》(第一朋).神州国光社,1952年.第3-4页.
    ②吴焘.《腾跃杜乱纪实序》.见《永昌府文征》(文集):卷21.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2371页.
    ③胡裕培.《腾越杜乱纪实跋》见《永昌府文征》(文集):卷21.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2749页.
    ①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11页.
    ②[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50-151页.
    ①孙旭培.《华夏传播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②王钟翰.《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728-729页.
    ③龚荫.《关于明清云南土司制度的几个问题》.在《明清云南土司通纂》.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④王文光、龙晓燕、李晓斌.《云南近现代民发展史纲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0页.
    ①谢圣纶辑、古永继点校.《滇黔志略》.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7页.
    ①李晓斌.《清代云南汉族移民迁徙模式的转变及其对云南开发进程与文化交流的影响》,《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②(道光)《云南通志》:卷30.
    ③(美)李中清.《明清时期中国西南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清史论丛》(五).第86页.
    ①(美)李中清.《明清时期中国西南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清史论丛》(五).第22页.
    ①参阅李晓斌.《清代云南汉族移民迁徙模式的转变及其对云南开发进程与文化交流的影响》,《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①余梓东.《清代民族政策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页.
    ①《世祖实录》卷75.引自《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卷1.第3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②《世祖实录》卷122.引自《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卷1.第10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③《世祖实录》卷139.卷143.引自《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卷3.第574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④《世祖实录》卷141.引自《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卷3.第574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⑤《清世宗实录》卷43.雍正四年四月丁亥.
    ⑥《清高宗实录》卷1116.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壬子.
    ①《清世祖实录》卷15.顺治二年三月丁卯条.
    ①《清高宗实录》卷295.乾隆十二年七月癸丑条.
    ①杨永福、陶亚敏:《明、清西南边疆治理措施之比较》,《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②张廷玉等《明史》卷三一三,云南土司,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
    ①(清)倪蜕辑《滇云历年传》:卷一二。
    ①(明)刘文征《滇志》卷一八,《艺文志十一·御制类》,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古永继点校本,1992年。
    ①《新篡云南通志》:卷一三四至卷一三六,学制考。
    ①《清世宗实录》卷23,雍正二年八月丙申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75页.
    [1]《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2]《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版.
    [3]《明史》.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
    [4]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共十三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5](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6]杨文虎等校注.《永昌府文征》.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
    [7](唐)樊绰.《蛮书》(校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8]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9]屠述濂.《腾越州志》(点校本)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
    [10](明)钱古训,李思聪.《百夷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11]谢圣纶辑,古永继点校.《滇黔志略》.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
    [12]陈宏谋.《五种遗规》.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6年.
    [13]倪蜕.《滇云历年传》.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14]宋文熙、李东平校注本.《滇海虞衡志校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15]刘文征纂、古永继点校.《天启滇志》.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16]鄂尔泰等修、靖莫道等纂.《雍正云南通志》.清乾隆元年刊本.
    [17]岑毓英等修、陈灿等纂.《光绪云南通志》.清光绪二十年刊本.
    [18]龙云、卢汉修、周钟岳纂.《新纂云南通志》.1949年铅印本
    [19]李根源辑.《永昌府文征》.昆明:云南美术出版,2001年.
    [20]郑绍谦原纂、李熙龄纂修.《道光普洱府志》.清咸丰元年刊本.
    [21]赵端礼纂.《光绪腾越厅志稿》.光绪十三年刊本.
    [22]陈鼎.《滇黔纪游》.乾隆刻本.
    [23]云南江城县哈尼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24]云南省思茅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思茅县志》.上海:生话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25]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西盟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26]临沧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临沧地区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
    [27]临沧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编.《临沧地区民族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
    [28]云南省勐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勐腊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
    [29]《沧源佤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
    [30]《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
    [31]《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
    [32]《永德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33]《西盟佤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34]《镇康县志》.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
    [35]王锺翰.《清史新考》.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36]江应梁、林超民.《中国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
    [37]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38]尤中.《云南地方沿革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39]尤中.《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40]林超民.《云南郡县两千年》《云南地方史学习纲要》.昆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编印,1983年.
    [41]马曜主编.《云南简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42]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年版.
    [43]马大正主编.《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44]田继周等著.《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45]张羽新著.《清代前期西部边政史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46]龚荫著.《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47]杨学琛.《清代民族关系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48]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49]张有隽、徐杰舜.《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50]赵云田.《中国民族边疆管理机构沿革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51]林超民主编.《方国瑜文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52]尤中著.《云南民族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
    [53]杨学琛著.《清代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54]胡绍华著.《中国南方民族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55]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56][美]马丁·麦格著、祖力亚提·司马义译.《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球视角下的种族和族群关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
    [57][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58]王锺翰著.《王锺翰学术自选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59]江应樑著.《傣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
    [60]江应裸著.《摆夷的经济生活》.广州:广州岭南大学,1950年.
    [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62]《马克思恩格斯选辑》.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63]蔡寿福.《云南教育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64]苍铭.《云南边地移民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65]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一、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分别于1980年、1984年
    [66]方国瑜.《滇西边地考察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67]方铁、方慧.《中国西南边疆开发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68]方铁.《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69]龚荫.《中国民族政策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70]龚荫.《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
    [71]郭大烈主编.《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研》.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年.
    [72]郝正治.《汉族移民入滇史话》.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73]胡绍华.《中国南方民族发展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74]黄贵枢.《普洱茶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
    [75]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76]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77]荆德新.《云南回民起义史料》.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
    [79]李洁.《临沧地区佤族百年社会变迁》.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9]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80]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本卷编写郭成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81]李晓斌.《历史上云南文化交流现象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82]厉声等主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综述(1989-1998年)》.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83]刘云明.《清代云南的市场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84]陆韧主编.《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下的中国西南边疆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85]罗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出版社,1995年
    [86]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87]马汝珩、成崇德主编.《清代边疆开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88]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89]彭桂萼.《双汀一瞥》.瑞丽:德宏民族出版社,1998年.
    [90]彭桂萼.《彭桂萼诗文选集》.瑞丽:德宏民族出版社,1998年
    [91]秦树才.《清代云南绿营兵研究:以汛塘为中心》.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92]思茅行政公署民委编.《思茅少数民族》.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
    [93]孙旭培.《华夏传播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94]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95]王文光等.《云南近现代民发展史纲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96]王钟翰.《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97]王锤翰.《王锺翰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98]吴永章.《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99]谢本书.《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0]杨德华.《云南民族关系简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1]杨学琛著.《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2]尤中.《云南民族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3]余梓东.《清代民族政策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
    [104]云南省编辑组.《德宏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5]云南省历史研究所.《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卷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106]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佤族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
    [107]尤中.《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108]陈吕范等编.《云南冶金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109]郑汕主编.《中国边防史》.北京: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1995年.
    [110]严中平.《清代云南铜政考》.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111]郑学檬.《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2]郭玉富.《清代滇银开采及课税初探》.《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
    [113]郭蕴静.《略论清代商业政策和商业发展》.《史学月刊》,1997年,第1期.
    [114]曹相.《明朝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改土归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115]余梓东.《“民族政策”定义推究》.《内蒙古社会科学》(人文版),1996年,第3期.
    [116]成崇德.《对清代边疆开发史中几个问题的认识》.《清史研研究通讯》,1988年,第3期;
    [117]李中清.《明清时期中国西南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清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
    [118]曹相.《清朝雍正年间滇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119]陈庆德.《清代云南矿冶业与民族经济的开发》.《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120]段世林.《李定国对开发阿瓦山的贡献》.《思想战线》,1991年,第5期.
    [121]苍铭.《清代汉族移民入滇考》.《清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22]方慧、徐中起.《清代前期西南边疆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123]方慧.《清代前期西南地区边境贸易中的有关法规》.《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
    [124]方慧.《试论清代西南地区民族关系的新特点》.《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125]方慧.《元、明、清时期进人西南地区的外来人口》.《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126]方铁.《清代云南普洱茶考》.《清史研究》,2010年,第4期.
    [127]方铁.《西南边疆史研究60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3期.
    [128]龚荫.《古代南方民族教育文化与民族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 社科版),2006年,4月.
    [129]龚荫.《清代滇西南边地的银矿业》.《思想战线》,1982年,第2期.
    [130]古永继.《元明清时期云南的外地移民》.《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131]胡绍华.《清朝对南方民族地区的文教政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6期.
    [132]贾霄锋.《二十多年来土司制度研究综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4期.
    [133]贾霄锋.《近百年来中国土司制度的史料整理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134]雷颐.《50年来的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著作译介》.《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
    [135]李世愉.《清前期治边思想的新变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1期.
    [136]李世愉.《清政府对云南的控制和治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12月.
    [137]李庭辉.《思茅明清书院研究》.《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138]李晓斌.《清代云南汉族移民迁徙摸式的转变及其对云南开发进程与文化交流的影响》.《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139]林超民.《汉族移民与云南统一》.《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
    [140]方慧.《清代前期西南边疆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2期.
    [141]陆泓等.《云南孟连土司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42]吕昭义.《清代云南矿厂的帮派组织剖析——以大理府云龙州白羊厂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143]马玉华.《20世纪上半叶民国政府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调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
    [144]彭文斌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人类学界的中国西南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95期.
    [145]彭雨新.《清乾隆时期的矿政、矿税与矿生产发展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第8辑.
    [146]秦树才.《绿营兵与清代的西南边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2期.
    [147]李良品.《建国以来西南地区土司问题区域研究综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6期.
    [148]晓根.《拉祜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问题》.《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149]杨伟兵.《清代前中期云贵地区政治地理与社会环境》.《复旦学报》(社科学),2008年,第4期.
    [150]杨煜达.《清代中期滇边银矿的矿民集团与边疆秩序——以茂隆银厂吴尚贤为中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4期.
    [151]于晓燕.《清代滇黔义学比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52]于晓燕.《清代云南官办民助初等教育“义学”探析》.《云南民族大学学 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
    [153]余梓东.《论清朝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154]张铠.《国际学术思潮与美国的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2期.
    [155]张世明.《另类社会空间:中国边疆移民社会主要特殊性透视(1644--1949)》.《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3期.
    [156]张晓松、李根.《民国时期云南少数民族政治行政制度的变迁》.《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57]张彦.《清朝治理西部地区的军事政策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58]张永江.《近年来清代边疆民族史研究的进展和新趋势》.《清史研究》,2008年,第2期.
    [159]赵明生.《临沧傣族土司的兴起、发展与衰亡》.《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160]赵明生.《临沧回族迁移的历史过程》.《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4期.
    [161]赵明生.《临沧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形成》.《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62]赵永胜.《中外学者对云南近代民族史的研究述论》.《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63]赵云田.《50年来的中国近代边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
    [164]中岛乐章、张玉林译.《2002年日本史学界关于明清史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12期.
    [165]周琼.《清代云南潞江流域瘴气分布区域初探》.《清史研究》,2007年,5月.
    [166]朱艳英.《元明清明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变迁》.《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
    [167]程印学.《清朝经营傣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68]吴大旬.《清朝经营侗族政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69]刘本军.《震动与回响——鄂尔泰在云南》:[博士学位论文].云南:云南大学,1999年.
    [170]沈海梅.《明清云南改土归流的文化条件》.《思想战线》,1997年,第5期.
    [171]程昭显.《试论清代中央政权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政治改革及其意义》.《贵州社会科学》.1991年,第12期。
    [172]Howard Malcom. Travels in South-Asia, Embracing Hindustan, Malaya, Siam, and China:With notices of numerous missionary stations, and a full account of the Burman Empire. London:Charles Tilt,1839.
    [173]John Andson. Mandalay to Momien:a Narrative of the two Expeditions toWestern China of 1868 and 1875, Under Colonel Edward B. Sladen and Colnel Horrace Browne. London:Macmillan and Go,1876.
    [174]John L. Chridtian. "Trans-Burma Trade Routes to China", Pacific Affairs. Vol.13. No.2,1940:173-191(约翰.L.克里斯丁的《穿越缅甸 到中国的贸易路线》).载《太平洋事务》.第13卷.1940年,第2期,173-191页).
    [175]Owen Lattimore. "Yunnan, Pivot of southeast Asia". Foreign Affairs.Vol. No.3,1943:476-493.(奥伊恩·拉铁摩尔.《云南:东南亚的枢纽》.载《外国事务》.第21卷.1943年,第3期,476-493页).
    [176]C. Pat Giersch. "'A Motley Throng':Social Change on Southwest China' s Early Modern Frongtier,1700-1880".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0. No.1,2001.(《亚洲研究》.第60卷.2001年2月,第1期,67-94页)
    [177]David Bello. "To Go where No Han Could Go for long, Malaria and Qing Construction of Ethnic Adminisrative Space in Frontier Yunnan". Modern China. Vol.31. No3,2005:283-317.(《近代中国》.第31卷.2005年7月,第3期,283-31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