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过失犯罪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60-70年代,为了解决重大灾难性事故中负有监督义务的监督者的过失责任问题,日本、德国等国学者率先提出监督过失犯罪理论。在我国当代,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社会进入风险急增时期,责任事故、懈怠渎职、公害事故频发,监督过失犯罪等新型过失犯罪案件数量日渐上升。这迫使我们思考如何准确解决此类过失行为的违法性和责任承担问题。从理论上来讲,传统过失理论在解释这一问题时面临重大挑战,而监督过失犯罪理论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实践上来讲,监督过失责任顺应了我国司法实践的发展要求,有利于防范和打击各类监督过失犯罪。
     本文采用比较的方法、逻辑思辨的方法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围绕监督过失的理论和社会基础、监督过失犯罪的基本构成、监督过失责任阻却、监督过失犯罪的处罚等问题进行全面展开。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为“监督过失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主要阐述了监督过失的含义和监督过失的理论本质。日本学者藤木英雄教授通过对公害犯罪和司法判例的研究最早提出监督过失概念,目的是力图解决隐藏于直接行为人之后的监督者的过失责任问题。尽管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在使用监督过失概念,但存在不同的理解。本文研究的旨趣侧重于狭义的监督过失,其含义主要是指在业务和与业务相关联的公务活动中,在有从属关系(包括行政领导、业务指导、业务合作等关系)的行为人即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由于监督者的懈怠疏忽或错误指挥、指导、滥用职权而使被监督者实施了过失行为,导致构成要件结果发生,相应地追究监督者过失责任的情形。监督过失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在从业人员的过失行为导致严重社会危害结果时,如何追究处于管理地位的人员的刑事责任。因此,理解监督过失犯罪的基本内涵,必须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监督者过失和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被监督者过失行为的介入项,而且只能是过失行为,介入行为为故意犯罪行为和非犯罪行为不应以监督过失为由追究监督者的责任。监督过失理论是过失理论发展和打击犯罪需要相结合的产物,从旧过失论到新过失论,再到新新过失论,过失的核心都在于行为人违反结果预见义务,但新新过失论强调在工业化的风险社会,要适度扩大过失犯罪打击圈,行为人对结果的预见义务不能仅仅停留在具体结果预见上,而是只要有不安感就足够,违反了这种不安感就应该追究行为人的过失责任,这样,新新过失论就成为监督过失理论的主要理论基础。
     第二章为“监督过失犯罪主体”,主要阐述了监督过失犯罪主体的概念与特征以及监督过失犯罪主体的认定与限定原则。监督者必须具有某种特定的地位和身份,是特殊主体。这种特殊的主体地位要求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形成职务上或业务上的监督关系。监督者是在生产、作业等业务活动中居于监督管理地位,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人。监督者和领导(者)并不完全相同,监督过失责任和领导责任是有区别的,把监督过失责任仅仅限制在领导责任上是不恰当的。监督过失犯罪主体与一般过失犯罪主体相比较,有以下重要特征:1、监督者处于具体的、特定的监督关系之中;2、监督者对被监督者具有支配关系;3、监督者处在危险性业务关系之中;4、监督者享有实际的监督权限。在实际认定监督过失犯罪主体时,我们提出三条基本原则:1、相关性原则,监督者依职责或越权而被卷入危害事件之中;2、违规性,监督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3、直接性,监督者在指挥、决定、训练、检查、命令以及懈怠职责等过程中发挥了直接作用。监督者的具体范围包括四个层次:1、现场监督者,直接指挥、组织、检查、训练生产作业人员的基层监督者;2、中层监督者,组织体中的中层管理者;3、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体中的高层监督者,包括诸如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主办某项工程的主要负责人等;4、政府公务人员,依法对业务领域和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的公务人员。同时通过三个原则限定和排除监督过失主体范围:1、先内后外原则。当企业发生了灾害事故时,首先考虑追究企业管理者的监督过失责任,然后再考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监督过失问题;2、过失中断原则,监督过失犯罪主体的认定主要是一个回溯的过程,由危害事故的直接行为人不断向上追溯,但应该在一系列的过失环节中断处终止,而不能无穷无尽;3、信赖原则,在监督过失发生的场合,如果监督者对被监督者存在合理的信赖关系,监督者的过失责任被阻断。
     第三章为“监督过失的注意义务”,主要阐述了注意义务的含义与产生根据、注意义务的主要内容、注意义务的履行与违反。注意义务就是行为人在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时所担负的,依法律规定及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保持谨慎小心以防止危害社会结果发生的责任。注意义务的来源可以归为两大类、四个方面。两大类是:法律规定和日常社会生活规则,四个方面包括:1、法律、法令、规章所明示的注意义务;2、常理和习惯上的注意义务;3、基于先行行为产生的注意义务;4、接受委托或期约而产生的注意义务。注意义务的内容是指行为人应该注意一些什么,一般关涉结果预见义务和结果避免义务,通常指具体结果。在监督过失犯罪等领域,适用抽象结果预见说来追究监督者的过失责任。行为人在预见危害结果时,首先要预见和判断自己行为的性质。不当行为和违法行为总是更容易造成危害结果,行为人对自己的正当的日常行为和合乎规则的业务行为,不应当具有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在监督管理过失的场合,结果避免义务表现为:1、安全体制确立义务。2、危害结果发生前的结果避免义务。3、危害结果发生以后防止危害结果扩大和消除危害结果的义务。行为人负有注意义务,且有注意能力,就应当充分履行自己的注意义务,如果行为人有注意义务并且具备注意能力,但怠于注意,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注意义务,未实施预见结果或避免结果的行为,那就违反了注意义务。
     第四章为“监督过失的实行行为”,主要阐述了监督过失实行行为概念特征与行为形式。过失实行行为被关注是新过失论的贡献,新过失论认为,过失犯的本质并不在于预见义务的违反,而在于过失行为违反了结果回避义务。过失实行行为就是违反注意义务的、具有法益侵害实质危险性的行为。监督过失实行行为就是违反监督者特别注意义务的、具有导致构成要件结果发生实质危险性的行为。监督过失实行行为首先表现为监督者直接违反业务特别注意义务,其次是包含着构成要件结果发生的现实危险性。现实的危险指的是侵害法益的客观和具体的危险性,即过失行为与具体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客观和紧密联系,法益侵害迫在眉睫。有些类型的犯罪,行为人客观上存在违反业务注意义务的行为,就使法益侵害面临现实危险,因此行为人一开始违反注意义务的行为,就可以认定为监督过失实行行为,如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的行为,另外一些类型的犯罪,法益侵害的紧迫性不是那么明显,但实际上法益处于高度危险之中,介入中间因素,这种危险就会迅速转为现实,如在未建立安全体制而导致火灾或矿难的情境中。刑法上的实行行为应当且只能表现为作为与不作为。监督过失的作为主要是指监督者以积极的身体动作错误履行监督职责,直接违反禁止性规范,一般表现为错误指挥和滥用职权。监督过失不作为就是以消极的身体动作懈怠监督职责,包括完全不履行和不完全履行。
     第五章为“监督过失的因果关系”,主要阐述了监督过失因果关系的性质和如何认定监督过失因果关系。监督过失因果关系以事实因果关系为前提,但监督过失作为一种犯罪现象是刑法评价的结果,作为追究监督者刑事责任客观依据的监督过失因果关系由此必须具有刑法上的价值,是刑法规范选择的结果。监督过失犯罪因果关系是监督者的监督过失行为与构成要件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刑法上一般因果关系即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监督过失领域的体现,而非监督过失行为与被监督者过失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其特点表现为间接性和多层次性。监督过失因果关系认定的基本路径是一个原则和三个步骤。一个原则就是,事实因果关系先于法律因果关系,只有在廓清事实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探究探究法律因果关系。三个步骤是,第一,形式符合性判断,即考察监督过失行为与构成要件结果之间是否形式上符合刑法分则预设的因果关系类型。第二,充分关联性判断,即考察监督过失行为与构成要件结果之间是否有紧密的关联性。第三,中断性判断,即考察监督过失行为与构成要件结果之间是否有导致因果中断的因素。
     第六章为“监督过失责任阻却与信赖原则”,主要阐述信赖原则的一般适用原理和在监督过失中的适用可能性以及适用原则。信赖原则是指在有关多数人的事件中,行为人信赖其他参与人能够遵守规则采取适当的行动,只要该信赖具有相当性,即使由于其他参与人无视规则而采取了不适当的行动,并与自己的行动相结合发生了构成要件结果,对此结果不追究行为人过失责任的原则。信赖原则发端于德国,首先在交通事故的过失犯罪中发展适用,但不断受到理论和实务的支持,逐步向交通关系以外的领域扩张,体现了旺盛的生命力。信赖原则的发展和适用通常和容许的危险理论、危险分配理论、社会相当性理论联系在一起。信赖原则发生作用的基本机理是社会的分工协作,不仅个人模式下能够适用,组织模式下也能够适用。就监督过失理论和信赖原则法理的实质精神而言,二者具有相互矛盾性的一面,因为一个是犯罪扩张原理,一个是犯罪限缩原理。在监督过失中适用信赖原则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信赖原则的限制,使得监督过失理论更加科学化。信赖原则在监督过失情形下的适用,其前提条件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较为完备的社会分工体制的确立。第二,各个具体岗位的业务承担者具有专业的资格和能力。第三,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监督过失中,只有监督者对被监督者的信赖具有社会相当性,监督者的过失责任才能被阻却。
     第七章为“监督过失犯罪的处罚”,主要阐述了监督过失犯罪与共同过失犯罪的关系以及监督过失犯罪的处罚原则和刑罚配置。文章力图把监督过失犯罪置于共同过失犯罪视野下进行分析,论证了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理论根据和现实需求。在共同过失犯罪现象中,各行为人不存在主动的犯罪意思联络,但却存在着对共同注意义务的共同懈怠的心理态度。这种共同心理态度客观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产生一定的联系,加上各过失行为人具有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共同行为,所以应当把共同过失犯罪现象理解为共同犯罪。承认共同过失犯罪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帮助我们深化过失犯罪和共同犯罪理论,又能帮助我们化解司法实践难题。共同过失犯罪是指二人以上的行为人负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共同注意义务,由于全体行为人共同的过失行为,以致危害结果发生的一种共同犯罪形态。其核心要素有三个:共同的过失态度、共同的注意义务、共同的过失行为。从这三要素分别考察监督过失,监督过失属于共同过失。由于监督与被监督无论在规范意义上还是在行为意义上都是一个较为紧密的整体,他们之间的过失态度必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客观上构成一个意义整体。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基于社会生活和业务合作需要,行为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共同防范危险发生,具有共同注意义务。在监督过失成立时,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做出了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过失行为,并且相互之间都未能阻止该过失行为产生危害结果。基于监督过失犯罪属于业务过失犯罪和共同过失犯罪的范畴,处罚原则应坚持从重处罚和共同责任、分别处罚原则。本着增强监督过失犯罪法定刑的实用性、多元性和针对性的目的,我们认为有必要增设新的刑种,如罚金刑、资格刑等。
The scholars in Japan and Germany advanced the theory about the crime ofsupervisory negligence in order to settle the fault liability of the person bearing thesupervisory obligation in major catastrophic accidents during the1960s to1970s.Nowaday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society hasentered a period of surging risk. The liability accidents, loafing, malfeasance andpublic hazards frequently incurred, and the number of cases about the crime ofsupervisory negligence and other new styles of crime negligence are increasing. Allthe phenomena persuade us to think how to handle the illegality and accountability ofthis kind of negligent act precisely. In theory,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negligencefaces great challenge when it comes to construing this issue, while the theory of crime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provides us a new thinking. Practically, the liability ofsupervisory negligence conforms to the developmental requirement of our judicatorypractice, and helps to prevent and fight with all kinds of crime of supervisorynegligence.
     Through the method of comparison, logic speculation and positive analysis, the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7chapters, including the theoretical and social foundation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basic composition of crime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prevention from responsibility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and penalty for the crime ofsupervisory negligence.
     The title of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supervisory negligence”, mainly elaborating the definition and the theoretical essence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Pro. Fujiki Hideo, a Japanese scholar, is the first one to putforward the concept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through the study of public hazardsand judicial precedent, in order to settle the problem of fault liability hided in thesupervisor behind the direct perpetrator. Although the concept of supervisorynegligence is generally used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fields, there exists differentcomprehension. The purpo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particularly emphasized on thenarrow sense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which is defined that in the official activitiesof business or business related, between the supervisor and supervisee of affiliatedrelationship (including the 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 operational guidance, businesscooperation, ect.), harmful consequence of supervisee’s behavior caused by thenegligence and slack, or improperly command and guidance, or misfeasance of thesupervisor, and ascertain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supervisor accordingly. Supervisorynegligence belonged to one kinds of professional negligence, whose essential problemto be settled is that when the business staff’s negligent act has caused serious socialharmful consequence, the person who is in the position of leadership, supervision ormanagement shall bear th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to the problem that the negligent act of the supervisee must be the connection betweenthe negligence of the supervisor and the harmful consequence. What’s more, only thenegligent act is the intervening act, while the supervisor shall not bear theresponsibility of intentional crime and non-criminal behavior with the reason ofsupervisory negligence, if we want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implications of the crime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The theory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is combinativeoutco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gligence theory and the requirement of fightingcrime. From the old negligence theory to the new one, even to the latest theory, thecore of negligence is the results predicted obligation violated by the perpetrator.However, the latest development theory of negligence emphasizes that the resultspredicted obligation shall be expanded properly in the industrialized risk society, andthe obligation shall not rest on the prediction of specific results, but shall ascertain thenegligent responsibility of perpetrator if violating the sense of unease. In this way, thelatest theory of negligence becomes the mainly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The title of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subject of the crime of supervisorynegligence”. This chapt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subjectand the principle of definition and limitation of the subject. The supervisor must bethe special subject with specific position and status. The special position of subjectrequires the official and operational supervis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pervisorand supervisee. Supervisor shall be the one in the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positionand bearing the same responsibilit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upervisor and leader, so is the liability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and the leadershipresponsibility. It is inappropriate to limit the liability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to theleadership responsibility. Comparing the subject of crime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and general criminal negligence, we can conclude the following importantcharacteristics:1. the supervisor existed in the specific supervisory relationship;2. thesupervisor is over the supervisee;3. the supervisor existed in the hazardous businessrelationship;4. the supervisor enjoy the actual supervisory authority. We put forwardthre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when identify the subject of the crime of supervisorynegligence:1. the supervisor is involved in the hazardous affair when performing dutyor ultra vires;2. the supervisor violates the statute when performing the duty,3. thesupervisor plays a direc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ommanding, deciding, training,inspecting and dictating.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supervisor:1. spot supervisor that iscommanding, organising, inspecting and training the operational staff;2. middle-levelsupervisor in the organization;3. the principal person in charge of the unit who is thehigh-level supervisor, including legal representative in legal entity and non-legalentities and the principal person in charge of the project,4. the government officialthat supervises and administrates the operational department according to law. In thesame time, the subject shall be limited and excluded by three principles:1. theprinciple of inside first and later outside, the supervisory negligent liability of thecompany’s manager shall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irstly when the disasters andaccidents happened to the company, and the then shall be the problem of thesupervisory negligence of the official in the relevant government;2. the principle of suspending negligence, definition of the subject is a process of recalling since directperpetrator of the hazardous accidents, but shall terminate in the suspend ofnegligence in the series links which shall not endless;3. principle of reliance, whenthe supervisory negligence happened, the negligent liability of supervisor will beexempted if the relationship of supervisor and supervisee is reasonable reliance.
     The title of the third chapter is “duty of care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Thischapt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definition, cause, main content, perform and violate ofduty of care. Duty of care refers to the responsibility of a person who acts or omits toact. The sources of duty of care can fall into two categories and four aspects. The twocategories include the statutory provision and the rule of daily social life, while thefour aspects are listed below:1. duty of care expressed in the statute, decree,regulation;2. duty of care on common sense and habit;3. duty of care generated bythe previous act;4. duty of care caused by the acceptance of engagement oragreement. The content is what the perpetrator shall be noticed, which is generallyrelated to the duties of result prediction and avoidance, normally the specific result.Theory of abstract result prediction is applied to ascertain the fault liability ofsupervisor in the crime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When predicting the harmfulconsequence, the perpetrator shall predict and judge the nature of their own behaviors.The harmful consequence is more easily caused by Misfeasance and illegal act are,and the perpetrator shall not bear the obligation of predicting the harmful consequence,when they performing the legitimate daily behavior and business conformed to rules.The obligation of result avoidance in supervisory negligence manifested in threeaspects:1. obligation of establishing the security system;2. the obligation of resultavoidance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harmful consequence;3. preventing the dangerousexpanding and eliminating dangers after the occurrence. The perpetrator shall bear theduty of care and be able to fully perform such a duty. The duty of care is violated ifthe perpetrator fails to pay attention or incorrectly performs their duty of care.
     The title of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behavior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Thischapt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definition and form of the behavior of supervisorynegligence. It is the new theory of negligence that makes the negligent behavior highly exposed. The new theory of negligence advances that the essence of crime ofnegligence is not the violation of predicted obligation, but violating the obligation ofresult avoidance. Negligent behavior is the behavior violating the duty of care, withsubstantial risk to harm the legal interest. Behavior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is thebehavior violating the special duty of care of the supervisor, which leading tosubstantial risky behavior of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 Firstly is the direct violation ofspecial duty of care, secondly including the real risky of the occurrence of theconsequence of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 The real risk means the objective andspecific risk violating the legal interest, that means the substantial and closingconnection between the negligent behavior and specific harmful result, and the legalinterest is being infringed urgently. In some styles of crime, the perpetrator violatesthe duty of care objectively, which makes the legal interest under real hazard. So itcan be defined as the behavior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when the perpetratorsviolating the duty of care initially, such as command others to take the risk and violatethe regulatory. While the urgency of legal interest infringement is not so obvious insome other crime, but the legal interest under high hazard will be transformed intoreality instantly if Intermediate factor is intervened. For example, under thecircumstance that unestablished security system resulted in fire or mining accident.The act of perpetrating in criminal law shall only express in the form of act andnonfeasance. Behavior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means the supervisor fail to performthe supervisory responsibility with active body behavior, which violates theprohibitive norm directly and manifested as misguiding and misfeasance. However,the nonfeasance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is just the negligent supervisoryresponsibility, including fully nonperformance and incomplete performance.
     The title of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ausality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Thischapt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nature of the causality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andhow to define this causality. The causality of reality is considered as the preconditionof causality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but supervisory negligence is the result ofcriminal judgment as a kind of criminal phenomenon, and the objective basis toascertain th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supervisor which shall be valuable in criminal law, and the result of the choice in criminal law. This causality is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behavior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and consequence ofconstitutive requirement, and the manifestation of general causality between harmfulaction and harmful consequence in supervisory negligence, not the causality ofsupervisory negligence and negligent behavior of supervisee, whose character isindirect and multi-hierarchy. There are one principle and three steps to define thecausality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The principle means that the causality of realityprior to causality in law, and the causality in law can only be probed on the basis ofclarifying the causality of reality. While the three steps are:1. judgment of formatcompliance, which means to inspect whether the causality of supervisory negligentbehavior and constitutive required consequence accord with the prediction of specificprovisions in criminal law.2. Judgment of fully relevance, which means to inspectwhether there is closing relevance between the supervisory negligent behavior andconstitutive required consequence.3. Judgment of interpretability, which means toinspect whether there is element leading to suspension of the causality.
     The title of the sixth chapter is “suspension of supervisory negligent liability andprinciple of trust”. This chapt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general applicable theory oftrust principle and the possible and applicable principle in supervisory negligence.Principle of trust means the actor believe others to abide by law and act properly.Even if other participates ignore the regulation and act improperly, and constitute theconsequence with their own behavior, the actor’s fault ability shall not be ascertained.Principle of trust originated from Germany, was applied and developed in criminalnegligence of traffic accident at first, but with the suppor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t isextended into other realm which manifested the exuberant vitality. The developmentand application of trust principle normally connected with the theory of danger,danger assignment and social equipollence.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trust principletaking effect is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rdination in society, which can be bothapplied in individual model and organizational model. As for the essential spirit ofsupervisory negligent theory and legal principle of trust, the two aspects arecontradictory, since one is the theory of criminal expansion and the other is the theory of criminal limitation, which makes the supervisory negligent theory more scientific.The precondition that the trust principle applied in supervisory negligence includesthree aspects: firstly,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leted social labor division; secondly,business staff in specific posts shall b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and ability; thirdly,the sound working environment. Only the trust between supervisor and supervisee isequipollent, can the negligent liability of supervisor be interrupted.
     The title of the seventh chapter is “the punishment of the crime of supervisorynegligence”. This chapt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me ofsupervisory negligence and joint negligent crime, and the punishment principle andpenalty configuration of supervisory negligent crime. 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analyzethe crime of supervisory negligence with the view of joint negligent crime. There isno initiative contact of criminal intention, but joint loafing psychology in the jointduty of care between several perpetrators. This kind of psychology can affect andimpact with each other. Since the joint behavior of the perpetrators violating the jointduty of care, we can regard the common negligent crime as joint offense. It issignificant to recognize the joint negligent crime, which can help us not only todeepen the theory of joint negligent crime and joint offense, but also settle the judicialproblem. Joint negligent crime means more than two perpetrators incur the joint dutyof care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harmful consequence. A joint criminal pattern ofharmful consequence resulted from the joint negligent behavior of the perpetratorswhole and all. There are three core elements: joint negligent attitude, joint duty ofcare and joint negligent behavior. The supervisory negligence belongs to jointnegligence when considered these three elements. Since supervising and besupervised is considered more closing entirety no matter in normative sense or inbehavior sense. Their negligent attitude will interact and interaffect with each other,while constitutes an entirety. The behavior of supervisor and supervisee is integrityand constitutive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social life and business cooperation,incurring the obligation of joint duty of care to prevent the danger jointly. Thesupervisor and supervisee violating the joint duty of care and can’t prevent theharmful consequence resulted from the negligent behavior with each other is regarded as the supervisory negligence. Since the supervisory negligence belongs toprofessional negligence crime and realm of joint criminal negligence, the punishmentprinciple shall be severe punished, joint responsible and punished separately. With the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al, diversity and pertinence of statutory penalty ofsupervisory negligence, we believe to add new kinds of punishment, for instance: finepunishment and qualifications punishment, ect.
引文
1李培林:《风险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风险》,载李培林、覃方明主编:《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2参见马长生、田兴洪等著:《责任事故犯罪热点问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1[日]前田雅英:《监督过失》,吴昌龄译,载台湾《刑事法杂志》第36卷第2期,第38-39页。
    2以上案例详见[日]大塚裕史:《企业灾害与过失论》,黎宏译,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过失犯罪的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86-93页。
    1[日]前田雅英:《监督过失》,吴昌龄译,载台湾《刑事法杂志》第36卷第2期,第38-39页。
    2谭淦:《监督过失的理论与实态》,载冯军主编:《比较刑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1页。
    3张凌:《论过失犯罪中的监督过失责任》(博士论文),吉林大学法学院,1995年,第6-9页。
    1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5页。
    2刘期湘:《监督过失的概念界定》,载《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6期。
    3陈朴生等:《刑法总则》,(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27页。转引自姜伟:《罪过形式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页。
    1林亚刚:《犯罪过失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7页。
    2廖正豪:《过失犯论》,台北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225页。
    3韩玉胜、沈玉忠:《监督过失论略》,载《法学论坛》2007年第1期。
    1吕英杰:《监督过失的客观归责》,载《清华法学》2008年第4期。
    2李蕤宏:《监督过失理论研究》,载《刑事法评论》第2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8页。
    3谭淦:《监督过失的理论与实态》,载冯军主编:《比较刑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页。
    1参见[日]松宫孝明:《过失犯论の现代的课题》,成文堂2004年版,第5页以下。转引自吕英杰:《监督过失的客观归责》,载《清华法学》2008年第4期。
    2廖正豪:《监督过失责任之研究——蔡教授墩铭先生六秩晋五寿诞祝寿论文集》,载《现代刑事法与刑事责任》,刑事法基金会1997年版,第361页。
    3谭淦:《监督过失的理论与实态》,载冯军主编:《比较刑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页。
    4日本学者三井诚就曾批评监督过失理论,他说,对于追究上级干部之监督过失责任提供以便利之解释理论……危机刑法的基本责任理论。参见[日]前田雅英:《监督过失》,吴昌龄译,载《刑事法杂志》第36卷第2期。
    5关于介入行为与一般过失犯罪的成立,比较系统全面的观点可参见姜伟:《罪过形式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5—287页。
    1黎宏:《日本刑法精义》,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1[日]北川佳世子:交通事故和过失论》,黎宏译,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过失犯罪的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6—67页。
    2郭一娜:《日本毒奶粉事件绵延50年》,http://www.stnn.cc/reveal/200812/t20081229_951276.html,2011-8-4访问。
    3[日]山本佑司:《最高裁物语:日本司法50年》,孙占坤、祁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255页。
    4[日]大塚裕史:《企业灾害和过失论》,黎宏译,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过失犯罪的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88-93页。
    1[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犯罪论原理的发展和现代趋势》,王世洲译,载《法学家》2007年第1期。
    2廖正豪:《过失犯论》,三民书局1989年版,第70页。
    3[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刘明祥、王昭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页。
    4参见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0页。
    1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
    1转引自甲斐克則:《过失犯的基础理论》,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过失犯罪的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参见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3[日]甲斐克則:《責任原理と過失犯》,成文堂,2005年版,第97页,转引自韩小梅:《日本犯罪过失研究》(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第31页。
    1(台)韩金秀:《过失犯理论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法律学研究所1984年硕士论文。转引自赵慧:《刑法上的信赖原则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年版,第36页。
    2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234页。
    3廖正豪:《过失犯论》,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248、230页。
    1陈伟:《监督过失理论及其对过失主体的限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5期。
    1林亚刚:《犯罪过失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9页。
    2参见[日]野村稔:《刑法总论》,全理其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94-98页。
    1黎宏:《单位犯罪的若干问题新探》,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4期。
    2林亚刚:《犯罪过失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9页。
    3黎宏:《单位犯罪的若干问题新探》,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4期。
    1李蕤宏:《监督过失理论研究》,载《刑事法评论》第2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3页。
    2肖冬梅:《监督过失犯罪研究》(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第101页。
    3陈伟:《监督过失理论及其对过失主体的限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5期。
    1陈伟:《监督过失理论及其对过失主体的限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5期。
    1[日]藤木英雄:《公害犯罪》,丛选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1参见程皓:《注意义务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7—248页。
    1林亚刚:《犯罪过失的理论分类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载《法学评论》1999年第3期。
    2[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8页。
    3Shari S.Weinman,Supervisory Liability under42U.S.C.Section1983,Missouri Law Review,Fall,1991.转引自王冠:《我国公务员监督过失犯罪研究》(博士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第34页。
    4张明楷:《监督过失探讨》,载《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1王顺义:《刑事案例诉辩审评——重大责任事故罪》,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1张凌:《论过失犯罪中的监督过失责任》(博士论文),吉林大学1995年,第98页。
    2王德运,李秀沛:《监督过失犯罪主体的司法认定》,载《中国检察官》2011年第8期。
    1陈伟:《监督过失理论及其对过失主体的限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5期。
    1[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9页。
    1程皓:《注意义务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2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页。
    3胡鹰:《过失犯罪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4张小虎:《犯罪论的比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3页。
    5[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4页。
    1周光权:《注意义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4页。
    2参见[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91页。
    3[德]李斯特著、施密特修订:《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05——306页。
    1[日]泷川幸辰:《犯罪论序说》,王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2转引自程皓:《注意义务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3参见高铭暄等主编:《新中国刑法的理论与实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65页。
    4姜伟:《罪过形式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0——231页。
    1具体可参见周光权:《注意义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51页。
    2柳忠卫:《注意义务比较研究》,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
    3[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4页。
    1甘雨沛等主编:《犯罪与刑罚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8页。
    2参见洪福增:《刑事责任之理论》,台湾刑事法杂志社1988年版,第280页。
    1姜伟:《罪过形式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1—232页。
    2转引自程皓:《注意义务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9页。
    3中国高级法官培训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编:《中国审判案例要览》(1996年刑事审判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1-224页。
    1周光权:《注意义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2胡鹰:《过失犯罪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3周光权:《注意义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4——65页。
    2姜伟:《罪过形式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252页。
    1姜伟:《罪过形式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8页。
    2程皓:《注意义务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3胡鹰:《过失犯罪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4赵秉志等主编:《刑法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页。
    5洪福增:《过失论》,载台湾刑事法杂志1992年第3期。
    6陈朴生:《刑法专题研究》,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第322页。
    1[日]藤木英雄:《公害犯罪》,丛选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2页。
    2宋庆德:《过失犯罪浅探》,载《政法学习》1988年第4期。
    1姜伟:《罪过形式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8页。
    1韩忠谟:《过失犯之构成问题》,载台湾《刑事法杂志》1988年第32卷第2期。
    2姜伟:《罪过形式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9页。
    3周光权:《注意义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7页。
    4张小虎:《犯罪论的比较与构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7页。
    1赵秉志:《过失犯罪的基础理论问题探讨》,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过失犯罪的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1页。
    2参见程皓:《注意义务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3程皓:《注意义务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
    4刘丁炳:《监督管理过失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58页。
    1王良顺:《管理、监督过失及其判断》,载《政法论坛》2010年第6期。
    2[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译,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联合出版,第269页。
    1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9页。
    2参见姜伟:《罪过形式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9页。
    3甘雨沛、何鹏:《外国刑法学》(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68页。
    4胡鹰:《过失犯罪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5洪福增:《刑事责任之理论》,台北刑事法杂志社1982年版,第295页。
    1参见周光权:《注意义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9页。
    2刘期湘:《过失犯中的违反注意义务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1姜伟:《罪过形式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4页。
    2转引自王觐:《中华刑法论》,北京朝阳学院1933年版,第284页。
    1参见韩忠谟:《刑法原理》,台湾大学1981年版,第212—213页。
    2王作富主编:《中国刑法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页。
    3刘期湘:《过失犯中的违反注意义务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4赵秉志:《过失犯罪的基础理论问题探讨》,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过失犯罪的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5聂立泽、乐丹:《过失犯罪中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及业务过失的判断基点》,载《学术研究》2004年第10期。
    6周光权:《注意义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117页。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93页。
    1聂立泽、乐丹:《过失犯罪中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及业务过失的判断基点》,载《学术研究》2004年第10期。
    2周光权:《注意义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1[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9页。
    2[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1陈兴良:《论过失的实行行为》,载刘明祥主编:《过失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6页。
    1陈兴良:《论过失的实行行为》,载刘明祥主编:《过失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7页。
    1黎宏:《过失犯研究》,载刘明祥主编:《过失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2高洁:《过失犯罪实行行为研究》,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6—418页。
    3周铭川、黄丽勤:《论实行行为的存在范围与归责原则的修正》,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5期。
    4黎宏:《过失犯研究》,载赵秉志主编:《刑法评论》2006年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5黎宏:《过失犯研究》,载刘明祥主编:《过失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6陈兴良:《论过失的实行行为》,载刘明祥主编:《过失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1页。
    7黎宏:《过失犯研究》,载刘明祥主编:《过失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4页。
    1韩玉胜、刘崇亮:《论过失犯实行行为的界定》,载《河北学刊》2010年第1期。
    2[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页。
    3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页。
    4[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刘明祥、王昭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3页。
    5高洁:《过失犯罪实行行为研究》,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0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33页。
    1参见杨延军:《论阶段过失的实行行为》,载《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11期。
    1转引自刘丁炳:《监督管理过失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118页。
    2[日]前田雅英:《监督过失》,吴昌龄译,载《刑事法杂志》第36卷第2期,第43页。
    3[日]大塚裕史:《企业灾害和过失论》,黎宏译,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过失犯罪的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1[日]山中敬一:《日本过失犯理论之发展及其现代之课题—大规模事故及刑事责任》,陈运财译,载《东海法学研究》第10期(1996年3月),第403-405页。
    2[日]酒井安行:《管理监督过失中的实行行为——是不作为犯吗》,载《刑事法学的新动向》(上卷),成文堂t995年版。转引自吕英杰:《监督过失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印,第45页。
    3[日]西原春夫:《犯罪实行行为论》,戴波、江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页。
    4[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王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5参见叶良芳:《实行犯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6[日]西原春夫:《犯罪实行行为论》,戴波、江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4页。
    1林贻影:《刑事案例诉辩审评——渎职罪》,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2叶良芳:《实行行为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页。
    1李蕤宏:《监督过失理论研究》,载《刑事法评论》第2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3页。
    2[日]林干人:《监督过失——以火灾事故案例为中心》,载《刑法杂志》第34卷第l号(1995年),第64—67页;[日]井田良:《围绕注意义务的诸问题》,《刑法杂志》第34卷第l号(1995年),第102页。
    3[日]大塚裕史:《企业灾害和过失论》,黎宏译,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过失犯罪的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4[日]山中敬一:《关于西德管理监督过失的理论状况》,载《刑法杂志》第28卷第l号(1987年),第68页。
    5[日]大塚裕史:《企业灾害和过失论》,黎宏译,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过失犯罪的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6[日]大塚裕史:《企业灾害和过失论》,黎宏译,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过失犯罪的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1何荣功:《实行行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页。
    2何荣功:《实行行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页。
    1张绍谦:《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2页。
    2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49页。
    1李光灿等:《刑法因果关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6-27页。
    2[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7页。
    3劳东燕:《风险分配与刑法归责:因果关系理论的反思》,载《政法论坛》2010年第11期。
    1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0页。
    2[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9页。
    3[日]冈田光雄:《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论》,成文堂1997年版,第213页。
    4赵秉志主编:《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23-624页。
    1关于条件和原因的区分标准的观点综述,可参见侯国云:《刑法因果新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1—294页。
    2[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2页。
    3林田山:《刑法通论》,三民书局1989年版,第90页。
    1[英]迈里斯·柯里蒙那:《刑法》(英文版),麦克米兰教育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44页。转引自张绍谦:《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2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页。
    1参见程皓:《注意义务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弟129页。
    2[美]哈特·霍诺雷:《法律中的因果关系》(英文版),1985年版第91、102页,转引自张绍谦《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131—132页。
    1彭凤莲:《监督过失责任论》,载《法学家》2004年第6期。
    1侯国云:《刑法因果新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2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
    3张绍谦:《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页。
    1侯国云:《过失犯罪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5页。
    1王冠:《我国公务员监督过失犯罪研究》(博士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第141页。
    1张绍谦:《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页。
    1张绍谦:《论渎职案件中因果关系的判断》,载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编:《反渎职侵权工作指导与参考》2006年第4期,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1张绍谦:《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267页。
    2王冠:《我国公务员监督过失犯罪研究》(博士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第142页。
    3Robert J. Walter,“Public Employers' Potential Liability from Negligence in Employment Decisions”, Public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52, No.5.(Sep.-Oct.,1992), pp.491-496.转引自王冠:《我国公务员监督过失犯罪研究》(博士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第142页。
    4参见[日]木村龟二主编:《刑法学词典》,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52页。
    1张绍谦:《论刑法因果关系的介入和中断》,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2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226页。
    3张绍谦:《论刑法因果关系的介入和中断》,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4刘丁炳:《监督管理过失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1[意]杜·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130页。
    1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年版,第238页。
    2[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153页。
    3洪福增:《刑事责任之理论》,台湾刑事法杂志社1988年版,第360页。
    1[日]内田文昭:《过失—信赖原则》,洪复青译,载《刑事法杂志》第16卷第5期。
    1翟唳霞:《刑事上信赖原则之理论与实用》,载《刑事法杂志》第16卷第5期。
    2赵慧:《刑法上的信赖原则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3[日]大谷实:《危险的分配与信赖原则》,载[日]藤木英雄:《过失论——新旧过失论争》,学阳书房1981年版,第109页。转引自赵慧:《刑法上的信赖原则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1程皓:《注意义务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158页。
    2林亚刚:《试论危险分配与信赖原则在犯罪过失中的运用》,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2期。
    3赵慧:《刑法上的信赖原则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4参见洪福增:《过失论》,载《刑事法杂志》第16卷第3期,第33页。
    1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页。
    1参见程皓:《注意义务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页。
    2于改之:《社会相当性理论的体系地位及其在我国的适用》,载《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5期。
    3陈璇:《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60页。
    4转引自陈璇:《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1[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刘明祥、王昭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2对社会相当性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参见[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3转引自陈璇:《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54—55页。
    4参见陈璇:《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69页。
    1王海涛:《过失犯罪中信赖原则的适用及界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91——193页。
    1转引自[日]甲斐克则:《过失犯的基础理论》,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过失犯罪的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2[日]井上佑司:《关于监督者的刑事过失》(二),载《法政研究》第48卷第2号,第56页。转引自刘丁炳:《监督管理过失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页。
    3转引自[日]前田雅英著:《监督过失》,吴昌龄译,载《刑事法杂志》36卷2期,第57页。
    1[日]西原春夫:《过失认定的标准》,载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1997年版,第267页。
    2邱忠义:《刑法通则新论》,台湾元照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12页。
    3王海涛:《过失犯罪中信赖原则的使用及界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5页。
    4[日]土本武司:《过失犯之研究——现代课题的理论与实务》,日本成文堂1986年版,第89~90页。
    1参见[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页。
    2参见廖正豪:《过失犯论》,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234页。
    3参见[日]甲斐克则:《过失犯的基础理论》,冯军译,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过失犯罪的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4程皓:《注意义务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4页。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98页。
    2[德]冈特·施特拉腾韦特、洛塔尔·库伦:《刑法总论I——犯罪论》,杨萌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20页。
    3[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98页。
    4参见[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718页。
    5[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第3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1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页。
    2[日]川端博:《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余振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页。
    3参见[日]甲斐克则:《过失犯的基础理论》,冯军译,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过失犯罪的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2页。
    4参见王海涛:《过失犯罪中信赖原则的使用及界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4页。
    5赵慧:《刑法上的信赖原则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
    1翟唳霞:《刑事上信赖原则之理论与实用》,载《刑事法杂志》第16卷第5期。
    1陈伟:《监督过失理论及其对过失主体的限定—以法释[2007]5号为中心》,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5期。
    2[日]山中中敬一:《刑法总论I》,成文堂1999年版,第362页。转引自孙运梁:《刑法中信赖原则基本问题研究——新过失论语境下过失犯的限缩》,载《刑事法评论》2011年第1期。
    1[日]板仓宏:《药品公害与刑事责任》,吴景芳译,载《刑事法杂志》第24卷第6期。
    2[日]藤木英雄:《食品中毒事件之过失与信赖原则——关于森永奶粉中毒案件》,洪复青译,载《刑事法杂志》第16卷第5期。
    1[日]大场茂马:《刑法总论》日文版,第1013页,转引自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0页。
    2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9—400页。
    3黎宏:《“过失共同正犯”质疑》,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4期。
    4李希慧、廖梅:《共同过失犯罪若干问题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5孟庆华:《从央视大火案看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1邹兵:《过失共同正犯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90—221页。
    2参见童德华:《共同过失犯初论》,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2期;舒洪水:《共同过失犯罪的概念及特征》,载《法律科学》2005年第4期;孙国祥:《论共同过失犯罪》,载《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第4期。
    1黎宏:《“过失共同正犯”质疑》,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4期。
    2参见童德华:《共同过失犯初论》,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2期;林亚刚:《论共同过失正犯及刑事责任的实现(上)》,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报》2001年第4期。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83页。
    4如《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款;《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等。
    1候国云:《过失犯罪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4页。
    2林亚刚:《论共同过失正犯及刑事责任的实现(下)》,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报》2001年第5期。
    3舒洪水:《共同过失犯罪的概念及特征》,在《法律科学》2005年第4期。
    1谭淦:《监督过失的一般形态研究》,载《政法论坛》2012年第1期。
    2李蕤宏:《监督过失理论研究》,载《刑事法评论》第23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08页。
    3吴情树:《竞合过失理论的规范诠释》,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4王东明、杜辉:《监督过失与共同过失关系论》,载《公民与法》2011年第12期。
    5李向阳:《论共同过失犯罪与监督过失》,载《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李海东:《共同过失行为的分类及刑事责任》,载《现代法学》1987年第4期。
    2陈伟:《监督过失理论及其对过失主体的限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5期。
    1童德华:《共同过失犯初论》,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2期。
    2郭自力、孙立红:《论过失共同犯罪的责任根据》,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李希慧、廖梅:《共同过失犯罪若干问题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4郭自力、孙立红:《论过失共同犯罪的责任根据》,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该案例参见冯军:《论过失共同犯罪》,载《刑法问题与争鸣》(第3辑),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330页。
    2该案例参见[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3童德华:《共同过失犯初论》,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2期。
    4冯军:《论过失共同犯罪》,载《刑法问题与争鸣》(第3辑),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330页。
    5[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1舒洪水:《共同过失犯罪的概念及特征》,在《法律科学》2005年第4期。
    2王东明、杜辉:《监督过失与共同过失关系论》,载《公民与法》2011年第12期。
    3林亚刚:《论共同过失正犯及刑事责任的实现(下)》,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报》2001年第5期。
    1[日]木村龟二主编:《刑法学词典》,顾肖荣等译,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286—287页。
    1刘守芬、申柳华:《重大责任事故罪法定刑配置研究》,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陈兴良:《共同犯罪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0页。
    2姜伟:《犯罪形态通论》,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221—222页。
    1张明楷:《共同过失与共同犯罪》,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2[韩]金永哲译:《韩国刑法典及单行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7页。
    3周光权:《过失犯罪法定刑配置研究》,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1黄道秀:《俄罗斯联邦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2转引自刘守芬、申柳华:《重大责任事故罪法定刑配置研究》,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3刘守芬、申柳华:《重大责任事故罪法定刑配置研究》,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4赵秉志、李慧织:《业务过失犯罪处罚问题研究》,载《当代法学》2009年第1期。
    1周光权:《过失犯罪法定刑配置研究》,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2吴平:《资格刑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5页。
    1崔胜实:《过失渎职犯罪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4页。
    2肖玮、徐盈雁、徐日丹:《检察机关完善介入重大责任事故调查机制》,载《检察日报》2012年6月30日第2版。
    1韩小梅:《日本犯罪过失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16页。
    1、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姜伟:《罪过形式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林亚刚:《犯罪过失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黎宏:《日本刑法精义》,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5、黄太云:《立法解读:刑法修正案及刑法立法解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6、程皓:《注意义务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邹兵:《过失共同正犯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0、候国云:《过失犯罪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姜伟:《犯罪形态通论》,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12、吴平:《资格刑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黄道秀:《俄罗斯联邦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14、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胡鹰:《过失犯罪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周光权:《注意义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张小虎:《犯罪论的比较与构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刘丁炳:《监督管理过失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9、刘期湘:《过失犯中的违反注意义务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赵国强:《澳门刑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1、范德繁:《犯罪实行行为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22、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叶良芳:《实行犯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4、张绍谦:《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8、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29、刘宪权、杨兴培:《刑法学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0、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1、侯国云:《刑法因果新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2、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3、赵慧:《刑法上的信赖原则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陈璇:《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35、李文峰:《交通肇事罪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36、陈洪兵:《公共危险犯解释论与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7、陈朴生:《刑法专题研究》,台北三民书局1988年版。
    38、韩忠谟:《刑法原理》,台湾大学1981年版。
    39、林田山:《刑法通论》,台北三民书局1989年版。
    40、邱忠义:《刑法通则新论》,台湾元照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版。
    41、陈朴生等:《刑法总则》,(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
    42、、廖正豪:《过失犯论》,台北三民书局1993年版。
    43、[日]泷川幸辰:《犯罪论序说》,王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4、[日]西原春夫:《犯罪实行行为论》,戴波、江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5、(日)木村龟二主编:《刑法学词典》,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
    46、[日]川端博:《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余振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7、[日]藤木英雄:《公害犯罪》,丛选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8、[日]山本佑司:《最高裁物语:日本司法50年》,孙占坤、祁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刘明祥、王昭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0、[日]野村稔:《刑法总论》,全理其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51、[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2、[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3、[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译,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1997年联合出版。
    54、[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5、[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56、[德]李斯特著、施密特修订:《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7、[德]冈特·施特拉腾韦特、洛塔尔·库伦:《刑法总论I——犯罪论》,杨萌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8、[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9、[意]杜·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0、[美]D·斯坦利·艾慈恩、杜格·A.蒂默:《犯罪学》,谢正权等译,群众出版社1989年版。
    61、[韩]金永哲译:《韩国刑法典及单行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2、[英]特纳:《肯尼刑法原理》,王国庆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冯军主编:《比较刑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刘宪权主编:《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王顺义主编:《刑事案例诉辩审评——重大责任事故罪》,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5、林贻影主编:《刑事案例诉辩审评——渎职罪》,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6、刘志伟、聂立泽主编:《业务过失犯罪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7、高铭暄等主编:《新中国刑法的理论与实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甘雨沛等主编:《犯罪与刑罚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赵秉志等主编:《刑法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0、甘雨沛、何鹏:《外国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1、王作富主编:《中国刑法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杨春洗、杨敦先主编:《中国刑法论》(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张明楷:《监督过失探讨》,载《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2、韩玉胜、沈玉忠:《监督过失论略》,载《法学论坛》2007年第1期。
    3、吕英杰:《监督过失的客观归责》,载《清华法学》2008年第4期。
    4、刘期湘:《监督过失的概念界定》,载《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6月期。
    5、陈伟:《监督过失理论及其对过失主体的限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5期。
    6、黎宏:《单位犯罪的若干问题新探》,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4期。
    7、林亚刚:《犯罪过失的理论分类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载《法学评论》1999年第3期。
    8、王守俊:《重大责任事故罪若干问题探析》,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9、柳忠卫:《注意义务比较研究》,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
    10、宋庆德:《过失犯罪浅探》,载《政法学习》1988年第4期。
    11、王良顺:《管理、监督过失及其判断》,载《政法论坛》2010年第6期
    12、周铭川、黄丽勤:《论实行行为的存在范围与归责原则的修正》,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5期。
    13、赵俊甫:《过失实行行为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6期
    14、韩玉胜、刘崇亮:《论过失犯实行行为的界定》,载《河北学刊》2010年第1期
    15、杨延军:《论阶段过失的实行行为》,载《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11期。
    16、劳东燕:《风险分配与刑法归责:因果关系理论的反思》,载《政法论坛》2010年第11期。
    17、彭凤莲:《监督过失责任论》,载《法学家》2004年第6期。
    18、于改之:《社会相当性理论的体系地位及其在我国的适用》,载《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5期。
    19、陈伟:《监督过失理论及其对过失主体的限定—以法释[2007]5号为中心》,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5期。
    20、刘雪梅、刘丁炳:《信赖原则在监督管理过失中的适用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8期。
    21、王凯峰:《过失共同犯罪初论》,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22、孙运梁:《刑法中信赖原则基本问题研究——新过失论语境下过失犯的限缩》,载《刑事法评论》2011年第1期。
    23、张明楷:《共同过失与共同犯罪》,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2期。
    24、童德华:《共同过失犯初论》,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2期。
    25、黎宏:《“过失共同正犯”质疑》,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4期。
    26、李希慧、廖梅:《共同过失犯罪若干问题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27、孟庆华:《从央视大火案看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28、童德华:《共同过失犯初论》,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2期;
    29、李希慧、刘期湘:《论犯罪过失中注意义务的实质标准》,载《现代法学》2007第1期。
    30、孙国祥:《论共同过失犯罪》,载《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第4期。
    31、林亚刚:《论共同过失正犯及刑事责任的实现(上)》,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报》2001年第2期。
    32、林亚刚:《论共同过失正犯及刑事责任的实现(下)》,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报》2001年第3期。
    33、谭淦:《监督过失的一般形态研究》,载《政法论坛》2012年第1期。
    34、吴情树:《竞合过失理论的规范诠释》,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35、王东明、杜辉:《监督过失与共同过失关系论》,载《公民与法》2011年第12期。
    36、李向阳:《论共同过失犯罪与监督过失》,载《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7、李海东:《共同过失行为的分类及刑事责任》,载《现代法学》1987年第4期。
    38、郭自力、孙立红:《论过失共同犯罪的责任根据》,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9、刘守芬、申柳华:《重大责任事故罪法定刑配置研究》,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40、周光权:《过失犯罪法定刑配置研究》,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41、赵秉志、李慧织:《业务过失犯罪处罚问题研究》,载《当代法学》2009年第1期。
    42、陈兴良:《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
    43、马长生、蒋兰香:《论职务过失犯罪》,载《法学论坛》2002年第1期。
    44、劳东燕:《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第3期。
    45、张绍谦:《论刑法因果关系的介入和中断》,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46、马克昌:《刑法中行为论比较研究》,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47、聂立泽、乐丹:《过失犯罪中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及业务过失的判断基点》,载《学术研究》2004年第10期。
    48、石磊:《论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1期。
    49、王安异:《浅谈监督过失的注意义务》,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50、王世洲:《刑法方法理论的若干基本问题》,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5期。
    51、谢文钧:《论职务过失犯罪刑事责任的根据》载《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2期。
    52、袁登明、吴情树《论竞合过失与共同过失》,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第2期。
    53、赵瑞罡、杨庆玖:《监督过失论》,载《政治与法律》2001年第4期。
    54、郑延谱、喻海松:《试论“超越承担过失”》,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第3期。
    55、任彦君:《论信赖原则及其在我国刑法中的运用》,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2期。
    56、梅象华:《共同过失犯罪形态探讨》,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57、李洁:《中日共犯问题比较研究概说》,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
    58、李兰英、马文:《监督过失的提倡及其司法认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5期。
    59、舒洪水:《共同过失犯罪的概念及特征》,载《法律科学》2005年第4期。
    60、林亚刚:《德、日刑法犯罪过失学说介评》,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2期。
    61、郝守才、任彦君:《论监督过失理论及其在我国刑法中的运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2期。
    62、许发民:《论社会变迁与犯罪构成要件的嬗变》,载《河北法学》2002年第7期。
    63、杨兴培:《论犯罪过失的形式与内容》,载《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6期。
    64、顾肖荣:《我国刑法中业务上过失犯罪的特征》,载《法学》1986年第4期。
    65、翟唳霞:《刑事上信赖原则之理论与实用》,载《刑事法杂志》第16卷第5期。
    66、洪福增:《过失论》,载台湾《刑事法杂志》1992年第3期。
    67、韩忠谟:《过失犯之构成问题》,载台湾《刑事法杂志》1988年第2期。
    1、李蕤宏:《监督过失理论研究》,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高洁:《过失犯罪实行行为研究》,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陈兴良:《论过失的实行行为》,载刘明祥主编:《过失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黎宏:《过失犯研究》,载刘明祥主编:《过失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张绍谦:《论渎职案件中因果关系的判断》,载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编:《反渎职侵权工作指导与参考》2006年第4期,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6、冯军:《论过失共同犯罪》,载刑法问题与争鸣主编:《刑法问题与争鸣》(第3辑),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7、钱叶六:《监督过失理论及其适用》,载刘明祥主编:《过失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肖冬梅:《监督过失犯罪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2、韩小梅:《日本犯罪过失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3、王冠:《我国公务员监督过失犯罪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4、张凌:《论过失犯罪中的监督过失责任》,吉林大学博士论文,1995年。
    1、专稿:《洛阳特大火灾案一审宣判》,载《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8月24日第4版。
    2、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刑法第114条的有关规定答中国法制报记者问》,载《中国法制报(现法制日报)》1986年7月4日第3版。
    3、包健:《如何认定过失渎职犯罪的因果关系》,载《检察日报》2006年11月30日第3版。
    4、关福金:《监督过失理论在渎职行为认定中的适用》,载《检察日报》2009年3月9日第3版。
    5、刘雪梅、刘丁炳:《监督管理过失犯罪主体的认定方法》,载《检察日报》2009年4月6日第3版。
    1、《重庆开县“12·23”井喷事故6名责任人受审》,载《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1061/2640004.html。(2012年3月1日访问。)
    2、《上海大火案宣判:26名责任人获刑》,载《东方网》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10802/505048.html。(2011年8月21日访问。)
    3、高鑫:《央视大火案一审宣判央视新址办原主任徐威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载《正义网》,http://news.jcrb.com/jxsw/201005/t20100510_354327.html。(2012年8月6日访问。)
    4、郭一娜:《日本毒奶粉事件绵延50年》,http://www.stnn.cc/reveal/200812/t20081229_951276.html.。(2011年8月4日访问。)
    1、[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犯罪论原理的发展和现代趋势》,王世洲译,载《法学家》2007年第1期。
    2、[日]前田雅英:《监督过失》,吴昌龄译,载台湾《刑事法杂志》第36卷第2期.
    3、[日]大塚裕史:《企业灾害与过失论》,黎宏译,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过失犯罪的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日]北川佳世子:《交通事故和过失论》,黎宏译,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过失犯罪的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日]藤木英雄:《食品中毒事件之过失与信赖原则——关于森永奶粉中毒案件》,洪复青译,载《刑事法杂志》第16卷第5期。
    6、[日]板仓宏:《药品公害与刑事责任》,吴景芳译,载《刑事法杂志》第24卷第6期。
    7、[日]佐久间修:《过失犯》,王昭武译,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