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砺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重视创新、重视发展的变革时代的到来,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精神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素养的必备要求。顺应时代的呼唤,中国基础教育必须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意识、能力、精神的形成和主动发展上有所作为,因为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意识、能力和精神是其主体意识、能力、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自砺教育研究正是在素质教育实践深化的背景下,从自我教育的角度来对旨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精神和能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所进行的探讨。
     自砺品质的养成,离不开自砺活动的开展和推行。自砺是主体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践行与自我反思的活动。从历时态的角度看,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践行、自我反思是自砺活动的四个环节,有相对的阶段划分;从共时态的角度看,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践行、自我反思是自砺活动的四个方面,共存于一体。自砺教育,是指教育者引导、帮助、指导和激励受教育者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践行、自我反思的自我教育活动。
     自砺教育的心理机制是活动影响论,即学校教育要想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不仅要创设有利于受教育者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精心设计和展开有利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并在指导和帮助下促进受教育者发展;自砺活动并不是与一般学习活动、道德学习活动、交往与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交往与社会实践活动是蕴含于一般学习活动和道德学习活动之中的)相独立的单独一类活动类型,而是蕴含于一般学习活动、道德学习活动、交往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的一种活动类型,是一般学习活动、道德学习活动、交往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
     依据活动影响论,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改善教学活动,尤其要改进学习活动,特别是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本文理解为自砺性),这是现代教学论的根本任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都是具有自砺性的一般学习活动,其中,自主学习是强调学习活动过程的自觉主动性的学习活动,探究学习是强调学习活动方式的自觉主动性的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是强调学习活动组织形式的自觉主动性的学习活动。要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必须改善德育活动,尤其要改进道德学习活动,特别是要增强学生道德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本文理解为自砺性)这是现代德育论的根本任务。活动学习、情感体验、制度参与是具有自砺性的道德学习活动,其中,活动学习是强调活动过程的自觉主动性的道德学习活动,情感体验是强调活动过程的主体感受性的道德学习活动,制度参与是强调活动环境的主动参与的道德学习活动。
     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自砺性的学习活动方式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视角,来审视现实学校中学生的一般学习活动方式和教学活动模式,以活动学习、情感体验、制度参与等自砺性的道德学习活动方式和生活德育理论为理论视角,来审视现实学校中学生的道德学习活动方式和道德教育活动模式,现实学校中的自砺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的缺失。首先,在教育教学认识方面,重对教材知识的掌握,轻对自我认识的引导,表现为:重教材知识的客观性,轻教材知识自我认识的文化性;重教材知识的掌握性,轻教材知识自我认识的理解性。其次,在教育教学设计方面,重对教的进程的预设,轻对自我规划的帮助,表现为:重教什么的设计,轻学什么的设计;重怎样教的设计,轻怎样学的设计。第三,在教育教学实施方面,重对教的安排的推进,轻对自我践行的指导,表现为:重知识的积累,轻批判、综合和合作意识的培养:重各种形式的灌输,轻亲身体验的讨论、实验和研究。第四,在教育教学评价方面,重对教的结果的评价,轻对自我反思的激励,表现为:重总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重标准化结果,轻个性化理解。
     自砺教育实践的缺失,不仅违背了现代学习方式和现代学习理论的理念,违背了现代道德学习方式和现代德育理论的精神,而且也不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建构自砺教育模式,现代学校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重塑“以人为本”的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通过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来重塑“以师为本”的学校与教师的关系;通过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来思考教育教学实践、从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与能力出发来思考教育教学实践、从学生的自我认识、规划、践行、反思出发来思考教育教学实践来重塑“以生为本”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其次,重视自砺品质的培养,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的自我教育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自主、心理自尊、性格自强、行为自律、生活自理等自砺品质。第三,深度开发教育教学的自我教育资源,完善自砺品质培养的课程体系,将有关学生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的知识直接列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个性;完善班级管理,搭建学生自砺品质发展的平台。
     H学校自砺教育理念与提出者的个人成长渊源、教学实践反思和治校理想追寻密不可分。H学校探索了学习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活动自治的学校德育特色。
As the time shifts to emphasize subject'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subject consciousness, competence and subject spirit have become the necessity of our society. The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has to lay emphasis on the educatees' consciousness, competence and spirit of self education as those aspects are the basis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subject consciousness, competence and subject spirit. Research on Zili education is right the probe into the educatees'subject consciousness, competence and spirit, hoping to discuss its educational ideas and modes at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which may assist to foster both the students' knowledg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self-directed development so as to develop their courage and willpower.
     The spirit of self education relies on Zili education activities. Zili education consists of the series of activities such as subject consciousness, self planning, self practice and self reflection. From the diachronic aspect, those are the four independent phases of Zili activities, however such four phases are interrelated. From the Synchronous Aspect, Zili education is one that educates self consciousness, self planning, self practice and self reflection guided by educators, the process of which is a collaborative one by the two sides.seeking education via dialogues, communication,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 so as to acquire new thought, creating new plans, starting new practice, forming new reflection in specific contexts.
     The Theory of Activity Influence is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Zili education,which holds that the leading role of school education functions when educators try to create all the necessary beneficial conditions and Furth more elaborately design and develop all the activities, guiding and helping the educatees' mental and physical development, activities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learning activities\moral activities and social practices. Zili education doesn't exit independently but contained in all the above activities, in other words, Zili education is the further expansion of such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the best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ees call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arning activities.especially the self reliance, or Zili. Self-directed learning, exploration lear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are all learning activities possessing Zili character among which self-directed learning lays emphasis on initiative learning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xploration learning lays emphasis on initiative learning means, cooperative learning lays emphasis on the organizing forms of initiative learning. Constructivism is also a modern learning theory advocating subjects'Zili which holds that learning process is one that the learners construct their own meaningful learning based on the existing experience. the learning process is the combination of primary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advanced learning activities thus teaching activities should center on the learners' learning activities. Moral activities, especially moral learning activities should be improved so as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self learning ability to promote the students'moral development,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dern moral education theories. Learning by activities, affect experience, institutional participant all belong to moral learning activities which can foster Zili. learning by activities emphasizes conscientiousness, affect experience emphasizes emotional feelings. institutional participant emphasizes active participate i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life moral education is also a modern theory aims at promoting subjects'Zili, it holds that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ase on the students' life and be done during their life. as a theory steering the students' moral life, it lays emphasis on the moral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highlighting their dynamic. Basing on the above theories, such as self-directed lear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constructivism, we can easily conclude that the students' school learning practice is defective. Compared with the demands of learning by doing,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al participant, moral practice of schools is also defective. Firstly, the mastery of textbook knowledge outweighs self experienced knowledge, which enforces the subjectivity of textbook knowledge and despises the role of self assessment. Secondly, for teaching designing, the designing of teaching process is given more emphasis than self-planning thus what and how to teach outweighs what and how to learn. Thirdly, a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more emphasis is given to teaching plans than guidance to the students thus the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outweighs critical thinking, inculcation replaces various discussions, experiments and researches. Fourthly, as for educational assessment, summative assessment has taken the place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testing results outweighs testing process.
     The absence of Zili education has violated modern learning modes and notions, modern moral learning modes and notions as well, which is harmful for fostering talents who the modern economic society are urgently needed. Such measures have to be implemented to reconstruct Zili education. Firstly, the new humanistic school-teacher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should be constructed. The new school-teacher relationship will be built via the teachers' involv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school affairs.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the attitudes and competence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should be considered while teaching, students-centered relationship should be practiced considering the students' self consciousness, planning, practice, reflection. Zili character should be given emphasis by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self educating in terms of fostering the students' characters of self guided learning, self respect, self-improvement, self discipline and self reliance. Thirdly, systematic curricula have to be designed with the deep imploration of self educational resource such as the students' self emotional experience, attitude, values and individuality. Classroom management is also a good platform of Zili character.
     The concept of Zili education grows closely with the pioneer's personal development, reflecting to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 ideal of managing H school. H school has explored the mod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class, and has been forming a feature of self-managing moral education.
引文
① 樊浩:《自我:现代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教育评论》,1993年第1期。
    ② 张晓静:《自我教育——当代学校教育的主题》,《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
    ③ 董力:《关于自我教育的思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④ 于国庆,朱红燕:《个体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范式——从信息技术革命角度的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 杨心德:《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宁波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② 杨乃虹:《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教育理论与实践》,1985年第2期。
    ③ 杨乃虹:《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教育理论与实践》,1985年第2期。
    ④ 李启芝:《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到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教育研究与实验》,1986年第2期。
    ① 邓润洪:《谈谈初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江西教育》,1986年第2期。
    ② 王磊:《初中生自我教育及指导措施》,《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4期。
    ③ 顾自奋:《论教育行为中强化自我教育功能的必然性》,《上海高教研究》,1995年第5期。
    ④ 胡德海:《论教育和自我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⑤ 郑和钧:《自我教育与整体素质全面协同发展》,《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⑥ 靳择善:《略谈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① 吴宝印:《试论学生自我教育的多样化》,《鞍山师专学报》,1986年第1期。
    ② 赵先寿:《略论自我教育》,《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③ 王玉生:《论自我教育的概念、实质及机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④ 贺金瑞:《论自我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① 黄欣祥:《自我教育概念》,《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② 吴金林:《论自我教育的涵义及其方法》,《社会科学》,1993年第12期。
    ③ 张晓静:《自我教育——当代学校教育的主题》,《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
    ④ 徐子煜:《论学生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教育评论》,1994年第1期。
    ⑤ 白明凤:《自我教育的界定》,《梧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⑥ 李德显:《主体自我教育过程论》,《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2期。
    ① 黎屏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现代教育论从》,1994年第1期。
    ② 冉乃彦:《北京市城区中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调查与研究》,《北京教育》,1997年第3期。
    ③ 《(自我教育论)简介》,《中小学管理》,1995年第10期。
    ④ 戴文礼:《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论以自我教育为基础》,《思想教育研究》,1997年第6期。
    ⑤ 周韫玉:《简论自我教育》,《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⑥ 白明凤:《自我教育概念辨析》,《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期。
    ⑦ 金志云,张月红:《自我教育:方法与模式的探讨》,《西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① 于国庆,朱红燕:《个体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范式——从信息技术革命角度的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② 潘柳燕:《现代自我教育探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③ 刘传利,马倩:《论学生的网上自我教育》,《教育评论》,2000年第3期。
    ④ 王冬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强化对自我教育引导》,《理论界》,2002年第3期。
    ⑤ 王效仿:《浅谈对灌输和自我教育的争论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⑥ 樊非:《自我教育的系统分析》,《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⑦ 傅美芳:《试论自我教育目标的导向功能及启示》,《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⑧ 高良,古良琴:《自我形象教育:建构学生道德人格的基础》,《班主任》,2002年第7期。
    ⑧ 郑和钧:《全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自我教育研讨会综述》,《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8期。
    ⑩ 范志福,许月良:《关于“自我教育”研究策略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10期。
    ① 任洁,冯国文:《自我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
    ② 袁衍喜:《苏联学校的集体教育和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介绍》,《外国教育研究》,1984年第2期。
    ③ 杨广让:《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思想概述》,《教育理论与实践》,1986年第1期。
    ④ 赵秋长:《一本自我教育的参考书》,《苏联问题参考资料》,1986年第3期。
    ① 李重阳:《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思想与实践》,《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② 耿申:《“自我教育力”的培养——当前日本教育改革的大问题》,《外国中小学教育》,1985年第4期。
    ① 任洁,冯国文:《自我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
    ① 李连科:《扩展人的价值的手段与途径——论教育与自我认识对实现人的价值的作用》,《人文杂志》,1988年第1期。
    ② Lippal,R.A.,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 (2thed.),Brooks/Cole,1994,84.
    ② [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① 旷三平:《自我认识的超前性初探》,《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4期。
    ② 王培夫:《略论青年自我教育》,《当代青年研究》,1987年第10期。
    ③ 陶富源:《由认识到实践的中介是什么——关于“设计”的哲学思考》,《东岳论从》,1995年第6期。
    ① 朱红文:《“设计哲学”的可能性和意义》,《哲学研究》,2000年第10期。
    ② [美]A·马塞勒著:《文化与自我——东西方人的透视》,任鹰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24页。
    ③ 闫振存:《论主体自我教育的内在机制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① 刘义:《论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② [英]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③ [德]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6页。
    ① 杜威著:《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85页。
    ② 夏甄陶:《人的自我认识》,《哲学研究》,1998年第4期。
    ① 郭华:《研究教学认识的社会性是教学论的重要任务》,《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② 吴又存,董丽:《认识自我:思想品德课主题教学札记之二》,《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第9期。
    ① 李山川:《青少年学生理想、学习动机和兴趣的调查研究》,《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① 高兆明:《论习惯》,《哲学研究》,2011年第5期。
    ① 黄欣祥主编:《教育学原理》,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
    ② 李文华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
    ① 李文华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②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55页。
    ① 叶澜著:《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234页。
    ② 申仁洪,黄甫全:《合作活动学习刍论》,《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③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页。
    ④ [苏]阿·尼·列昂捷夫著,李沂等译:《活动·意识·个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53页。
    ① 何侃:《活动学习的概说与实践》,《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5期。
    ② 张晓静:《自我教育——当代学校教育的主题》,《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
    ① 周韫玉:《简论自我教育》,《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② 张晓静:《自我教育——当代学校教育的主题》,《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
    ③ 郭元祥:《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④ 胡德海:《论教育和自我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① [苏]凯洛夫主编:《教育学》,陈侠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130-132页。
    ② 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261页。
    ③ Zimmerman B J.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vevment:An overview.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 0,1:3-17.
    ④ Pintrich P R. 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In:Boekaerts M,Pintrich P R, Zeidener M.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San Diego, CA:Academic Press,2000.425-501.
    ⑤ 程晓堂:《论自主学习》,《学科教育》,1999年第9期。
    ⑥ 庞维国著:《自主学习:学与教的的原理和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① “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探究式学习:含义、特征与核心要素》,《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
    ② “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探究式学习:含义、特征与核心要素》,《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
    ③ 张华:《研究性学习与生活》,《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6期。
    ① 吴永军:《关于研究性学习若干问题的再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10期。
    ② 申仁洪,黄甫全:《合作活动学习刍论》,《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① 郭华:《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假设与实践操作模式》,《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5期。
    ② 郭苏华:《论团队式学习模式》,《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9B期。
    ① 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
    ② 邹艳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① 邹艳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① 王沛,康廷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② 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
    ① 陈泽河,戚万学:《试论活动的道德教育意义》,《中国教育学刊》,1995年第3期。
    ① 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
    ② 朱小蔓:《论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的特殊价值》,《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第5期。
    ① 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3-94页。
    ① 杜时忠:《制度何以育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② 刘超良:《制度:德育的环境支持》,《教育科学》,2004年第4期。
    ① 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1期。
    ② 吕丽艳:《经验论与唯理论:生活德育的哲学之争——由鲁洁先生“自我质疑”而来的启发》,《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7期。
    ③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① 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② 高德胜:《日常生活、遭遇和意外与道德学习》,《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4期。
    ③ 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
    ④ 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① 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3期。
    ① 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② 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③ 胡旭华,冯夏根:《生活德育的理念创新及其现实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年第5期。
    ① 高德胜:《生活德育:境遇、主题与未来》,《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第3期。
    ① 王策三主编:《教学认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① 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144页。
    ② 张华:《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6期。
    ①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423页。
    ② 李定仁,徐继存主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5-236页。
    ① 李定仁,徐继存主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9-240页。
    ①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87-288页。
    ② 宋秋前:《新课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① 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① 兰邦华:《人本管理》,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② 赵祥麟:《杜威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3页。
    ① 楚江亭:《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8期。
    ② 康晓伟:《西方教师赋权增能研究的内涵及其发展探究》,《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
    ③ 曾文婕,黄甫全:《美国教师“赋权增能”的动因、涵义、策略及启示》,《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2期。
    ④ Karant, V. I. Supervision in the Age of Teacher Empower-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9,46(8):27-29.
    ① 丁笑梅:《学校重构与教师教育改革同步必须同步——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② 宁虹:《重新理解教育——建设教帅发展学校的思考》,《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③ 李东斌,胡蓉:《我国教师发展学校近十年的探索之路》,《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① 孙俊三,谢丽玲:《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研究范式的扬弃和超越》,《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4期。
    ② 刘次林:《同边促进的师生关系》,《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20期。
    ① 王珺:《魏书生的关系哲学》,《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24日。
    ② 钟启泉:《“学习场”的生成与教师角色》,《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9期。
    ① 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2期。
    ② 董齐,周勇,陈红兵:《自我监控与智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9-142页。
    ③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④ 左昕:《关于自主学习的理论和能力培养的策略问题——基于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视角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① 张向葵,吴晓义:《自我尊重: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心理资源》,《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② 田录梅,李双:《自尊概念辨析》,《心理学探新》,2005年第2期。
    ③ 杨丽珠,张丽华:《论自尊的心理意义》,《心理学探新》,2003年第4期。
    ④ 丛晓波,田录梅,张向葵:《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谈自尊的教育意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 练国铮:《论学习意志及其培养》,《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1998年第4期。
    ② 李琼梅:《自我调节学习中意志控制的作用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4月第14页。
    ③ 潘宇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江西教育科研》,1997年第6期。
    ④ 路海东,张丽娜:《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进展与趋势》,《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① 龙静云:《试论道德内化的主客观条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6期。
    ② 周家骥,杨梦竹:《关于道德行为的社会技能的课堂教学》,《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4期。
    ③ 夏凌翔,钟慧:《论自立》,《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① 范国睿,英政,汪一欣:《在自主自律中主动发展——上海市闵行中学学生民主管理实践与研究的阶段件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② 冉乃彦:《北京市城区中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调查与研究》,《北京教育》,1997年第3期。
    ③ 董奇,智力与自我监控,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① 苏霍姆林斯基著:《公民的诞生》,黄之瑞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① 熊川武:《教育理解论》,《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
    ② 范志福,许月良:《关于“自我教育”研究策略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10期。
    ① 王康:《班级小组管理模式探索》,《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英]彼得斯著,邬冬星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陈侠著:《课程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陈桂生著:《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程文晋著:《自我教育论》,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年版。
    4.杜时忠著:《德育十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美]杜威著,王承绪等译:《道德教育原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7.[美]德尼·古莱著,高钎等译:《发展伦理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8.董小燕著:《比较德育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法]德日进著,范一译:《人的现象》,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0.丁俊著:《知识心理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11.董奇,周勇,陈红兵著:《自我监控与智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2.冯增俊著:《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3.冯建军著:《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美]D·C·菲利普斯著,尤秀译:《学习的视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郭晓明著:《课程结构论——一种原理性探寻》,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高德胜著:《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8.黄向阳著:《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黄欣祥主编:《教育学原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
    20.[美]R·赫斯利普著,王邦虎译:《美国人的道德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1.金生鈜著:《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中小学德育工作文献规章要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3.[美]简·卢文革著,韦子木译:《自我的发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25.[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教育的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6.[前苏联]科恩著,佟景韩等译:《自我论》,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27.[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28.[前苏联]凯洛夫主编,陈侠等译:《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
    29.鲁洁等主编:《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0.鲁洁著:《超越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1.柳海民著:《教育过程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32.[德]鲁道夫·奥伊肯著,万以译:《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33.李申申主编:《人性:存在与超越的省视——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34.李定仁等主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5.[美]雷蒙德·塔塔洛维奇,拜伦·W·戴恩斯编,吴念等译:《美国政治中的道德争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36.李康平著:《德育发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李文华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8.[英]拉思斯著,谭松贤译:《价值与教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9.[美]拉瑞·P·纳希著,刘春琼等译:《道德领域中的教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0.[奥地利]罗伯特·伯格,罗纳德·费得瑞柯等著,梅毅译:《人类行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41.刘文国主编:《非智力素质开发与应用——自我教育》,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刘宏武主编:《个性化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3.[美]马文·哈里斯著,李培茱等译:《文化人类学》,上海: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44.[美]马斯洛等著,许金声,邓鹏等译,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 夏出版社1987年版。
    45.[美]A·马塞勒,任鹰译:《文化与自我——东西方人的透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6.[美]A·麦金太尔著,万俊人等译:《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英]麦独孤著,俞国良,雷雳,张登印译:《社会心理学导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8.[加拿大]Maurice·Gibbons著,池春燕,季丹丹等译:《自我指导学习——挑战超越》,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49.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50.[瑞士]皮亚杰著,王宪钿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1.庞维国著:《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2.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53.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1978-1995]》,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4.瞿葆奎主编:《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5.戚万学著:《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现代德育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7.[英]齐格蒙特·鲍曼著,郁建兴等译:《生活在碎片中——论后现代道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58.[英]齐格蒙特·鲍曼著,张成岗译:《后现代伦理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9.[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60.任长松著:《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冉乃彦著:《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62.沈桂卿主编:《小学德育整体优化的实践》,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孙少平编著:《新中国德育50年》,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4.K·T·斯托曼著,张燕云译:《情绪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5.司马云杰著:《文化主体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6.檀传宝著:《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8.魏贤超主编:《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9.王道俊等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0.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主体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1.王殿卿著:《文化·道德·德育》,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年版。
    72.吴锋,罗国振主编:《道德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3.吴灿新著:《辩证道德论——道德流变的立体图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4.肖川著:《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5.薜晓阳著:《希望德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6.袁桂林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7.袁振国主编:《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8.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9.叶澜著:《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0.余涌著:《道德权利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81.杨国荣著:《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2.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3.[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84.张晓静著:《自我教育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85.张锡生主编:《中国德育思想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86.张万兴主编:《学生潜能的激活与开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7.[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8.钟启泉等编著:《西方德育原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9.朱永康主编:《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0.郑金洲著:《教育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1.詹万生主编:《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白明凤:《自我教育的界定》,《梧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2.白明凤:《自我教育概念辨析》,《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期。
    3.程晓堂:《论自主学习》,《学科教育》,1999年第9期。
    4.陈泽河,戚万学:《试论活动的道德教育意义》,《中国教育学刊》,1995年第3期。
    5.陈如平:《教师参与的意涵与实施策略》,《中小学管理》,2004年第10期。
    6.楚江亭:《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8期。
    7.丛晓波,田录梅,张向葵:《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谈自尊的教育意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8.董力:《关于自我教育的思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9.邓润洪:《谈谈初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江西教育》,1986年第2期。
    10.戴文礼:《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论以自我教育为基础》,《思想教育研究》,1997年第6期。
    11.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1期。
    12.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
    13.丁笑梅:《学校重构与教师教育改革同步必须同步——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14.樊浩:《自我:现代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教育评论》,1993年第1期。
    15.樊非:《自我教育的系统分析》,《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6.傅美芳:《试论自我教育目标的导向功能及启示》,《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7.范志福,许月良:《关于“自我教育”研究策略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10期。
    18.范国睿,英政,汪一欣:《在自主自律中主动发展——上海市闵行中学学生民主管理实践与研究的阶段性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9.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第13-16,28页.
    20.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21.顾自奋:《论教育行为中强化自我教育功能的必然性》,《上海高教研究》,1995年第5期。
    22.高良,古良琴:《自我形象教育:建构学生道德人格的基础》,《班主任》,2002 年第7期。
    23.高兆明:《论习惯》,《哲学研究》,2011年第5期。
    24.高德胜:《日常生活、遭遇和意外与道德学习》,《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4期。
    25.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3期。
    26.高德胜:《生活德育:境遇、主题与未来》,《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第3期。
    27.耿申:《“自我教育力”的培养——当前日本教育改革的大问题》,《外国中小学教育》,1985年第4期。
    28.郭华:《研究教学认识的社会性是教学论的重要任务》,《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29.郭华:《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假设与实践操作模式》,《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5期。
    30.郭元祥:《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31.郭苏华:《论团队式学习模式》,《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9B期。
    32.胡德海:《论教育和自我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4期。
    33.胡旭华,冯夏根:《生活德育的理念创新及其现实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年第5期。
    34.贺金瑞:《论自我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35.黄欣祥:《自我教育概念》,《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36.何侃:《活动学习的概说与实践》,《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5期。
    37.靳择善:《略谈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38.金志云,张月红:《自我教育:方法与模式的探讨》,《西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39.旷三平:《自我认识的超前性初探》,《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4期。
    40.“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探究式学习:含义、特征与核心要素》,《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
    41.康晓伟:《西方教师赋权增能研究的内涵及其发展探究》,《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
    42. Karant, V. I. Supervision in the Age of Teacher Empower-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9,46(8):27-29.
    4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4.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5.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4期。
    46.李启芝:《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到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教育研究与实验》,1986年第2期。
    47.李德显:《主体自我教育过程论》,《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2期。
    48.李重阳:《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思想与实践》,《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49.李连科:《扩展人的价值的手段与途径——论教育与自我认识对实现人的价值的作用》,《人文杂志》,1988年第1期。
    50.李山川:《青少年学生理想、学习动机和兴趣的调查研究》,《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51.李东斌,胡蓉:《我国教师发展学校近十年的探索之路》,《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52.黎屏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现代教育论丛》,1994年第1期。
    53.刘传利,马倩:《论学生的网上自我教育》,《教育评论》,2000年第3期。
    54.刘义:《论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55.刘超良:《制度:德育的环境支持》,《教育科学》,2004年第4期。
    56.刘次林:《同边促进的师生关系》,《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20期。
    57. Lippal, R. A.,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 (2thed.), Brooks/Cole,1994,84.
    58.吕丽艳:《经验论与唯理论:生活德育的哲学之争——由鲁洁先生“自我质疑”而来的启发》,《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7期。
    59.练国铮:《论学习意志及其培养》,《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1998年第4期。
    60.路海东,张丽娜:《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进展与趋势》,《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61.宁虹:《重新理解教育——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思考》,《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62.龙静云:《试论道德内化的主客观条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6期。
    63.潘柳燕:《现代自我教育探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64.潘宇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江西教育科研》,1997年第6期。
    65.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
    66.冉乃彦:《北京市城区中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调查与研究》,《北京教育》,1997年第3期。
    67.任洁,冯国文:《自我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
    68.申仁洪,黄甫全:《合作活动学习刍论》,《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69.宋秋前:《新课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70.孙俊三,谢丽玲:《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研究范式的扬弃和超越》,《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4期。
    71.陶富源:《由认识到实践的中介是什么——关于“设计”的哲学思考》,《东岳论丛》,1995年第6期。
    72.田录梅,李双:《自尊概念辨析》,《心理学探新》,2005年第2期。
    73.王磊:《初中生自我教育及指导措施》,《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4期。
    74.王玉生:《论自我教育的概念、实质及机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75.王冬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强化对自我教育引导》,《理论界》,2002年第3期。
    76.王效仿:《浅谈对灌输和自我教育的争论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77.王培夫:《略论青年自我教育》,《当代青年研究》,1987年第10期。
    78.王康:《班级小组管理模式探索》,《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79.王沛,康廷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80.吴宝印:《试论学生自我教育的多样化》,《鞍山师专学报》,1986年第1期。
    81.吴金林:《论自我教育的涵义及其方法》,《社会科学》,1993年第12期。
    82.吴又存,董丽:《认识自我:思想品德课主题教学札记之二》,《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第9期。
    83.吴永军:《关于研究性学习若干问题的再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10期。
    84.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
    85.夏甄陶:《人的自我认识》,《哲学研究》,1998年第4期。
    86.夏凌翔,钟慧:《论自立》,《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87.徐子煜:《论学生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教育评论》,1994年第1期。
    88.熊川武:《教育理解论》,《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
    89.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2期。
    90.于国庆,朱红燕:《个体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范式——从信息技术革命角度的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1期。
    91.杨心德:《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宁波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92.杨乃虹:《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教育理论与实践》,1985年第2期。
    93.杨广让:《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思想概述》,《教育理论与实践》,1986年第1期。
    94.杨丽珠,张丽华:《论自尊的心理意义》,《心理学探新》,2003年第4期。
    95.袁衍喜:《苏联学校的集体教育和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介绍》,《外国教育研究》,1984年第2期。
    96.闫振存:《论主体自我教育的内在机制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97.张晓静:《自我教育——当代学校教育的主题》,《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
    98.《<自我教育论)简介》,《中小学管理》,1995年第10期。
    99.张向葵,吴晓义:《自我尊重: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心理资源》,《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100.张华:《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6期。
    101.张华:《研究性学习与生活》,《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6期。
    102.郑和钧:《全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自我教育研讨会综述》,《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8期。
    103.郑和钧:《自我教育与整体素质全面协同发展》,《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04.赵先寿:《略论自我教育》,《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105.赵秋长:《一本自我教育的参考书》,《苏联问题参考资料》,1986年第3期。
    106.钟启泉:《“学习场”的生成与教师角色》,《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9期。
    107.周韫玉:《简论自我教育》,《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108.周家骥,杨梦竹:《关于道德行为的社会技能的课堂教学》,《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3年第4期。
    109.左昕:《关于自主学习的理论和能力培养的策略问题——基于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视角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110.曾文婕,黄甫全:《美国教师“赋权增能”的动因、涵义、策略及启示》,《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2期。
    111.朱红文:《“设计哲学”的可能性和意义》,《哲学研究》,2000年第10期。
    112.朱小蔓:《论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的特殊价值》,《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第5期。
    113.Zimmerman B J.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vevment:An overview.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0,1:3-17.
    114. Pintrich P R. 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Boekaerts M, Pintrich P R, Zeidener M.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San Diego, CA:Academic Press,2000.425-501.
    115.邹艳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