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生存下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多的将其融入,并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途径,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纷纷开展了相关项目研究和探索性尝试。国内许多地区,也纷纷把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纳入地域发展规划之中,大力发展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国内外不断进行着数字化技术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探索与应用,其重要作用和前景已日趋显著和宽广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历史文化资源极大丰富的陕西省为中心,对数字化方式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进行研究,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阐释界定,认知了当前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所存在的矛盾,探讨了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基础理论,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主体,提出PIPP模式是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理想模式以及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
     第一章主要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概念界定。在考述“历史”、“文化”、“文化资源”基础上,本文认为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人类过去发生的事物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而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精神要素以及附着在物质上的精神要素。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需要得到大力保护与开发。在当前,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存在着比较大的矛盾,但是,两者又都不能忽视,既不能一味地开发,也不能一味地保护,必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因此,各种业态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都一定要处理好,而数字化方式的保护与开发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有助于不断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手段。
     第二章对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阐释与分析。首先,数字化是指将客观事物(信息、信号)抽象,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形成“比特”(数字0和1),并对其进行加工、存储、处理、表现、展示和传播的过程。其次,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采集、数字处理、数字考古、数字修复、数字保存、数字管理、数字集成、虚拟现实、数字出版、数字传播等内容。再次,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涉及到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内容管理与发布技术、3S技术、网络技术等重要技术。文化空间知识可视化理论、信息科学理论等是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重要基础理论。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出现的三维技术在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中必不可少。另外,基于三维技术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人机交互的虚拟现实理论与技术可以大大提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水平,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展示,极力拓展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途径,并使得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日趋融合为一体。
     第三章主要围绕陕西省分析了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极大丰富。时代的发展,使得丰富的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必须得到大力保护与开发,陕西省在两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实践中,往往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这样,当前“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呼唤既能充分提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水平又能几乎不破损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一方面,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协调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并有助于宣传地域历史文化,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并提升文化软实力,以及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极具必要性。另一方面,陕西科研力量雄厚,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就,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有着充分的基础与条件,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
     第四章对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各类主体进行了分析认知。按照参与性,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主体构成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包括研发主体、利用主体和控制主体等。不同主体之间既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交织,而且角色又可以重合和转换,并存在着相互影响或制约的关系。研发主体可以分为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企业、个人等;利用主体可以分为研究型(研究Ⅰ型和研究Ⅱ型)、中介型和一般型三种不同的类型;控制主体则包括国际组织、国家、省内各级政府以及各有关机构等。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需要这些主体在发挥好本体作用的基础上,与其他主体之间协同努力,共同推进。
     第五章对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在诸多主体努力下,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闻名世界的大型遗址博物馆,国家AAAAA(5A)级景点,其数字化过程涉及到文物考古、保护与博物馆收藏、展示以及数字化景区旅游等众多方面。陕西数字博物馆是我国首座省级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创建、依托全省馆藏文物数据库信息和集观赏性、知识性、互动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数字博物馆,标志着陕西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辉煌,迈出了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跨越性的一步,为国内外数字博物馆建设进行了重要的实践性探索。陕西师范大学袁林教授对古籍数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过程中有着特别的意义。作为诞生并飞速发展在数字化时代的著名旅游休闲度假区,曲江新区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虚拟展示与网络传播,是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过程中的重要代表。
     第六章提出了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理想模式——PIPP模式。在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政府模式、私人(个人)模式与企业模式三种基本的模式。但是,这三种模式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而影响到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在实践中,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PPP模式也被尝试着运用,体现出了一些优势,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与缺陷。这样,PIPP模式成为了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PIPP模式,即公共部门—中间组织—私人部门的合作模式(Public—Intermediary—Private Partnerships),主要是通过中间组织(intermediary)对政府与私人部门者进行组织、沟通与协调,形成三方力量共同推动公共项目运行的一种模式。PIPP模式属于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物,主要是在具体的项目运行中体现其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大量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中都可以得到应用,作为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工程项目对其应用则是一种必然趋势。
     第七章探讨了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是当前数字化生存与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产物,极其有利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文化产业发展,而文化产业则又是文化软实力的物化,并可以进一步提升国家与地域文化软实力。通过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可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是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成果和显著标志。可以依托专门机构与企业形成文物数字化保护、修复、管理、复仿制等业务的文博产业,成为文化产业新业态。还可以发展以传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持,通过一定的软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渠道为人们提供数字化旅游产品和数字化旅游服务而形成新兴的数字旅游产业。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中的数字考古、文物数字修复、数字管理、数字出版、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内涵都是数字化时代媒体产业大发展的重要基础,既是传统媒体传播的技术基础,也是新兴互联网企业不断凝聚“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在文物数字化后,通过利用专业人士取得的成果,动漫游戏创作者们稍加创意和运用一些创作技巧,则很容易开发出一系列文物类动漫短片和小游戏。而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创制动漫游戏产品,市场不仅仅在于用户、玩家,其重要市场就还在于文化、非遗保护系统“政府买单”以及民俗景区景点强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存在着的巨大商机。通过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可以使广告创意素材来源极为丰富并便捷,即使是“泛专业人士”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创意、制作相关广告,也会得心应手,有利于广告产业发展大繁荣。
Nowaday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is more and more be integrated it into, and become a relatively ideal way,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carried out relevant research and exploratory attempt. Many parts of China, also have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 vigorously develop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digitization. Domestic and foreign is ongoing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igital technology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which important role and prospects have become more significant and broad.
     In this context, with Shaanxi province rich in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as the center,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digital mode, explains the definition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awareness of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discusses the basic theory of digi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digi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Shaanxi, the main digi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proposes the PIPP mode is the ideal mode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digitiz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ies development.
     The first chapter is mainly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the test of "history","culture"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mainly refers to the influence of human past things and have become to meet the spiritual elements of people's spiritual needs and spiritual elements attached to the material. As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hould be vigorously. At present,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contradictions exist, but, they can not be ignored, should not blindly development, also can not be protected, must be "the prot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in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Theref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of various formats of all must handle, and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ode is largely able to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theory that analysis the digi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Firstly, the digital refers to the objective things (information, signal) abstract, into a series of binary code, forming a "bit"(figures0and1), process and processing, storage, processing, display and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the. Secondly,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digitization mainly include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of digital collection, digital processing, digital archaeology, digital restoration, digital preservation, digital management, digital integration, virtual reality, digital publishing, digital media content. Again,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digitization involves the important technology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multimedia technology, digital content management and distribution technology,3S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The cultural space of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theory, information science theory is an important theory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digitization. The essential technology in3D based on these theories in the digital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virtual reality3D technology for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 and man-machine complex data through the computer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level of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effective display of cultural heritage,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to develop ways of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grated into.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Shaanxi Province, has analyzed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digitiza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domestic provinces, greatly enrich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Shaanxi.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re rich in Shaanxi must be vigorously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Shaanxi Province in two aspects also made great efforts,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However, in the practice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there are often difficult to reconcile the contradictions. So, the current being digital times, it calls for digi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it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level of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almost no damage of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Digi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On the one hand, Shaanxi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digitization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can effectively coordin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o a great extent, and contribute to the promotion of regional history and culture,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project and enhance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prosperity. On the other hand, Shaanxi is strong in scientific research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digitization is a high degree of attention, and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of Shaanxi digital have a basis and conditions fully, have certain feasibility.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subjec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digitization. In accordance,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subjec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digital show obvious diversity, including the main R&D, the using subject and control subject. Keep some independence between different subjects, intertwined, and role and can overlap and conversion, and the existence of mutual influence or contro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search institutes, libraries, museums, cultural enterprises, individuals; the main body can be divided into research (study I and study II), medium type and general type three different types; control subjects includ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national, the province at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and relevant institutions etc.. Digi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to these subjects based on play main function, collaborative efforts between other subjects.
     The fifth chapter analyzed some typical cases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digitization in Shaanxi. In many subjective efforts, the digital protection of Shaanxi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has achieved some success. Among them, the Terracotta Army museum is the world famous large Ruins Museum, the national5A scenic spots, the digital process involving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and Museum, collection, display and digital tourism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Shaanxi digital museum is China's first provincial-level cultural relics administration created, based on the collections of cultural relics database information and appreciation, knowledge, interaction as one of the large-scale comprehensive digital museum, marking the Shaanxi museum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the brilliant, took the digital across Shaanxi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step, explored the practice importa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digital museum.
     The sixth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ideal-the PIPP mode of digi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digital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there is a model of government, private (individual) model and enterprise model three basic models. However, these three models are difficult to overcome disadvantages affect the digi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practice,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in the PPP model are also trying to use, embodies some advantages, but there are still shortcomings and defects. So, PIPP model has become the ideal model of digi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PIPP mode, namely the public sector-the middle organization and private sector cooperation mode (Public-Intermediary-Private Partnerships), mainly through the middle organization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rivate sector, the formation of three forces to jointly promote a mode of public project running.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of product PIPP model belongs to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mainly reflected its advantage in the specific project oper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an be used in large numbers of public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the supply of public cultur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as a digital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of project of its application 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The seventh chapter discusses that digital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promotes the culture industries development. Digi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is the product of the digit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times, is 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of soft power of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is the materialization of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can further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national and regional culture.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digi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significant sign. Specialized agencies and enterprises can rely on the formation of digital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repair, management, copy business cultural industry, cultural industries have become a new industries. Also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historical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as the foundation, supported by digital technology, through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equipment and network channels for people to provide digital tourism products and digital tourism service and the formation of digital tourism industry emerging.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digitization of digital archaeology, cultural relic digital restoration, digital management, digital publishing, digital display, digital media content are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edia industry era, technology is the base of the traditional media, but also the emerging Internet companies build "an important means of attention". In the digital cultural relics, through the use of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s, animation and game creators with a little creativity and the creative skills, is very easy to develop a series of cultural relics of cartoon and video game. And the use of non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digital results create animation game products, the market is not just the user, game player, its important market lies in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system,"the government" and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folk custom scenic spots of tourism products, the tremendous business there.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digitization, can make advertising creative material sources are very rich and convenient, even the "Pan professionals" using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making creative advertising, will be easier,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he advertising industries.
引文
① 李欣:《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3页。
    ② 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即联机计算机图书中心,总部在美国的俄亥俄州,是全球最大的提供文献服务的机构。
    ③ RLIN,Research Library Information Network,即研究图书馆情报网络,由美国一些图书馆联合创建。
    ④ 美国记忆.[2007-03-18]http://memory.loc.gov/ammem/index.html.
    ⑤ MARCLEVOY. The digital michelangelo project,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3-D Imaging and Modeling,1999.
    ⑥ USCHURMANS. Advances in geometric modeling and feature extraction on pots, rocks and bones for representation and query via the internet,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Archaeology (CAA),2001.
    ① 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艺术研究》,2006年,第1期,第47-51页。
    ② PCIGNONI. Adaptive tetrapuzzles:Efficient out-of-core construc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gigantic multiresolution polygonal models, ACM Transaction Graphics,2004,23(3),796-803.
    ② 鲁东明,刁常宇,刘德智:《文物数字化技术与应用》,《第二届中华文化遗产数字化及保护研讨会论文集》,第27--36页。
    ③ 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艺术研究》,2006年,第1期,第47-51页。
    ① 谭必勇,张莹:《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图书与情报》,2011年,第4期,第7-11页。
    ② 参见谭必勇,徐拥军,张莹:《技术·文化·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述评》,《浙江档案》,2011年,第6期,第30-33页。
    ③ 胡伟曦,潘志庚:《虚拟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概述》,《系统仿真学报》,2003年,第15期,第315-318页。
    ④ 罗风珠:《台湾地区中国古籍文献资料数位化的过程与未来的发展方向》,http://cls.admin.yzu.edu. tw/present/tarcf.htm.[2005-05-20].
    ① 王立清:《中文古籍数字化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第18-35页。
    ② 赵和生:《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逻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页。
    ① 参见孟中元:《对数字化博物馆的认识与思考》,中国博物馆,2000.01;孟中元:《数字博物馆与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 《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3,03;陈刚、祝孔强:《数字博物馆及其相关问题分析》,《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09;韩红芳:《数字博物馆模型研究及应用开发》,浙江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梅彬:《浅析博物馆信息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庆大学2007硕士学位论文;肖飞:《博物馆数字化资源在创意产业中的利用》,2007年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王锐:《数字博物馆资源虚拟化与数据集成方法研究》,山东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常樱,段淑风:《主题数字博物馆在历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等。
    ② 如裴张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及其实施方案》,载陈华文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一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郭小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中国文化报》,2006年9月5日;蔡群,任荣喜,邱望标:《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研究》,《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彭冬梅:《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浙江大学2008博士学位论文;杨海波:《数字技术与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山东社会科学》,2009,01;罗敏:《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探析》,《四川戏剧》,2009,04;马圳联:《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9,05;孙海英:《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图书馆学刊》,2009,09;等。
    ① 袁林:《中国古代史研究数字化文献资源与利用》,《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12期,第19-27页。
    ② 李广龙,赵正:《陕西方志古籍数字化刍议》,《兰台世界》,2010年,2月份下半期。
    ① 党斌:《陕西古籍数字化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载杨尚勤主编:《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45--147页。
    ② 肖爱玲:《关于西安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GIS数据库建设的思考》,《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329-328页。
    ③ 田新玲,党大恩,潘涛:《试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中数字传媒的作用》,《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76-79页。
    ①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63页。
    ① 葛剑雄,周筱赞:《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② 何兆武:《诗与真:历史与历史学》,《历史学家茶座》2007年第2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8-64页。
    ③ 王学典主编:《史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页。
    ④ 李隆国:《史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页。
    ⑤ 《史学理论》编写组:《史学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页。
    ① 张荣明:《历史真实与历史记忆》,《学术研究》,2010年第10期。
    ② 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0页。
    ③ 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和英雄崇拜》,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1031页。
    ⑤ 刘莘:《历史与时间:斯宾格勒的观念》,《晋阳学刊》,1995年第2期。
    ⑥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问》,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442页。
    ⑦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与解释》,厦门大学2004年博十学位论文,第23页。
    ① 转引自巴塞罗那大学教授埃内斯特·卢奇为西班牙学者胡安·诺格著的《民族主义与领土》一书所写的“序言”,徐鹤林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页。
    ② [美]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寻》,陈恒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2-13页。
    ③ 龙迪勇:《历史叙事的空间基础》,《思想战线》,2009年第5期。
    ④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⑤ E.B.Tylor.(1958)The Origens of Culture. New York:Harper and Brothers Publishs:1.
    ① 参见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1页。
    ② 参见冯天瑜:《文化·文化史明清文化史》,《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此后,冯先生先后撰写、发表多部(篇)关于文化、文化史的论著,在学界影响很大。张岱年:《文化体用简析》,《文化与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81--82页。张岱年先生是中国当代从哲学角度切入研究文化的权威大家,和方克立先生合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即采用本文所引用观点,该书先后多次再版,在学界内外影响极大。
    ③ 庞朴先生曾于1986年提出了文化三层次说,认为广义的文化结构包括物质、心理和心物结合三个层面,参见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冯天瑜先生提出了物态、制度、行为和心态文化层的四个层次,参见冯天瑜:《关于“文化”与“文化史”的思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5期,后该文收入《中华文化史》一书:李清凌先生则在其主编的《中国文化史》一书中,将文化分为物质、精神、制度、习俗四个层面。本文又综合陈华文专著《文化学概论》中 以及其他各家学说,采用四层次文化结构。
    ① 赵吉惠:《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层次结构与体用》,《人文杂志》,1987年第6期。
    ① 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142页。
    ② 钱穆先生从人类文化的源头上将文化划分为这三大类型,观点被很多人所接受,见钱穆:《文化学大义》,《钱宾四先生全集》(37),台北:联经出版社,1998年,第30页。
    ③ 如任冠文:《中国历史文化》,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杨英杰:《中国历史文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李文芬:《中国历史文化》,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等。
    ① 颜吾芟:《中国历史文化概论》,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页。
    ① 参见[美]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2-18页;国内很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文献亦持此观点。
    ②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1738页。
    ① 参见厉无畏:《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创意转化》,《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4期。
    ② 程恩富:《文化生产力与文化资源的开发》,《生产力研究》,1994年第5期,又参见程恩富主编:《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程恩富主编:《文化经济学通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③ 丹增:《文化产业发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6页。
    ④ 申维辰主编:《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① 丹增:《发展文化产业与开发文化资源》,《求是杂志》,2006年第1期。
    ② 参见胡惠林主编:《文化产业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0-171页。
    ③ 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④ 参见汪之力:《有关风景区建设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1984年第2期。
    ① 参见李燕:《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与管理机制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2页。
    ② 向志学,向东:《谈谈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③ 向志学:《对应用史学和历史资源研究、开发、应用问题的思考》,《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
    ④ 董雪梅:《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以济南为例》,山东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5页。
    ① 董雪梅,丁培卫:《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的学理依据探析》,《理论学刊》,2009年第4期。
    ② 关于文化资源的品相、价值问题,具体参见申维辰主编的《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9-19页。
    ③ 参见何汝泉:《谈我国历史资源的开发》,《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① 参见向志学,向东:《谈谈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① 晁舸:《文化遗产名实问题初步研究》,西北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第2页。
    ② 向志学,向东:《谈谈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③ 参见顾江编著:《文化遗产经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 参见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11页。
    ② 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3-84页。
    ③ 陈玲,凌振荣:《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2期。
    ① 参见付荣芳:《浅谈古籍保护工作》,《重庆图情研究》,2008年第3期。
    ①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752页。
    ① 李永福,郑先兴:《历史学的功用及其在当代的发展趋向》,《安徽史学》,2003年第4期。
    ① 参见吴又强:《发展文化产业推进农村城市化——横店集团培育文化产业求解》,王永章:《中国文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210-216页。
    ① 参见贾志强:《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http://www.lssta.gov.cn/web/t2
    ② 王钰:《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以天津为例》,《北方经贸》,2005年第5期。
    ① 何佳梅,王德刚主编:《山东省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82页。
    ① 张诗亚: 《强化民族认同——数码时代的文化选择》,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9页。
    ①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24页。
    ② 程素琴:《数字出版传播特性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第34页。
    ③ 参见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177-188页。
    ① 参见程素琴:《数字出版传播特性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第37页。
    ② 可能是1946年提出,但有资料称1943年就提出了。
    ③ 参见葛伟民:《比特世界》,《网络与信息》,2002年第12期。
    ④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24页。
    ① 董宏建:《论数字化教育的人文反思与建构》,河南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第6页。
    ② 张桂芳:《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解读》,东北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第20页。
    ③ 蔡曙山:《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97-399页。
    ① 参见鲍宗豪主编:《数字化与人文精神》,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22-24页。
    ②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269页。
    ③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208页。
    ① 董宏建:《论数字化教育的人文反思与建构》,河南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第8页。
    ① 李嘉维:《解构虚拟、探掘空间:网际网络的三种空间阅读策略》,http://infcs.nthu.tw/cbmradm/ conference20001conference2000/read&respond.html a
    ②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26页。
    ①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35页。
    ① 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20页。
    ② 刘建国:《数字考古的理论与实践》,《南方文物》,2007年第1期。
    ③ 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① 参见程素琴:《数字出版传播特性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第21-26页。
    ① 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页。
    ② 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4-135页。
    ① 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5页。
    ② 孙克勤主编:《遗产保护与开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31页。
    ③ 代红兵,王耀希,罗焰:《网络数字媒体内容管理与发布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广播与电视技术》,2003年第3期。
    ④ 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2-143页。
    ① 孙克勤主编:《遗产保护与开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31页。
    ① 参考谈国新,钟正:《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与产业化开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2-45页。
    ② 周明全,耿国华,武仲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3页。
    ③ 谈国新,钟正:《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与产业化开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3页。
    ① 转引自朴松爱,樊友猛:《文化空间理论与大遗址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以曲阜片区大遗址为例》,《旅游学刊》,2012年第4期。
    ② 向云驹:《论“文化空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③ 朴松爱,樊友猛:《文化空间理论与大遗址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以曲阜片区大遗址为例》,《旅游学刊》,2012年第4期。
    ④ 朴松爱,樊友猛:《文化空间理论与大遗址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以曲阜片区大遗址为例》,《旅游学刊》,2012年第4期。
    ① Martin J.Eppler:Knowledge Visualization.Towards a New Discipline and its Fields Application,In Wissenskommunikation in Organisationen.R. Rainhardt and Martin J.Eppler.Eds.,Springer.2004.241-254.
    ②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①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② 谈国新,钟正:《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与产业化开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2页。
    ① 转引自彭冬梅:《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浙江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第16页。
    ② P. Arias, J. Herraez, H. Lorenzo, C. Ordonez. Control of structural problems incultural heritage monuments using close-range photogrammetry and computermethods[J].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2005:1754-1766.
    ① 谈国新,钟正:《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与产业化开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5页。
    ① 彭冬梅:《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浙江大学2008届博十学位论文,第20页。
    ① 郑巨欣,陈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北京:学苑出版社,201]年,第105页。
    ① 郑巨欣,陈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112页。
    ② 现在家用相机已高达1200万像素,可以拍摄4000×3000大小的相片,已足够建立相当精确的模型。
    ① 郭伟,兰景婷:《三维动画及其运动捕捉技术》,《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② 郭伟,兰景婷:《三维动画及其运动捕捉技术》,《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③ 杜会军:《基于运动捕捉数据的人体运动编辑与合成技术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第3页。
    ① 郑巨欣,陈峰:《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142页。
    ① 胡西伟:《基于三维动画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研究》,武汉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第8页。
    ② 刘光然:《虚拟现实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10页。
    ① 刘光然;《虚拟现实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1页。
    ① 郑巨欣,陈峰:《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145页。
    ②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268886.htm
    ① 郭云仲,方兴:《虚拟现实对中国文物古迹的作用》,《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第2期。
    ② 郑巨欣,陈峰:《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147页。
    ① 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8-139页。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9页。
    ② 参见秦晖:《陕西通史·宋元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① [宋]欧阳修:《新唐书·表第四·方镇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767页。
    ② [宋]欧阳修:《新唐书·表第四·方镇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773页。
    ③ 参见秦晖:《陕西通史·宋元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38页。
    ① 参见何炳武,王永莉:《陕西省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研究》,《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② 袁占钊:《陕北文化——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③ 冯光主编:《陕西历史文化与文化产业开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① 吴敏霞:《充分挖掘陕西典藏古籍的当代价值》,《陕西日报》,2009年6月15日。
    ② 王育济,朱伟:《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综合研究论纲》,《理论学刊》,2006年,第9期。
    ①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http://www.snwh.gov.cn/feiwuzhi/guojia/index.htm
    ① 《陕西考古近5年累计出土各类文物8万多件组》,新华网,2011年02月25日,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11-02/25/c_121122895.htm
    ② 《陕西省已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各项目标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1年11月23日,http://www.gov.cn/gzdt/2011-11/23/content_2001010.htm
    ① 参见吴敏霞:《古籍“老龄”亟待保护》,《陕西日报》,2011年6月17日。
    ① 《陕西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实践及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官网,2012年2月6日,http://www.ccnt.gov.cn/preview/special/3415/3421/201202/t20120206_228877.html
    ① 王长寿,徐张俊:《陕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报告》,《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83页。
    ② 《“文化+城市”造就曲江文化产业航母》, 《领导信息决策》,2010年,第25期。
    ③ 三秦出版社网站,http://www.chuban365.com/sanqincbs/introduction/
    ① 参见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6页。
    ② 陕西省文物局课题组:《陕西文物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及思考》,《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11页。
    ③ 《陕西曲江:曲径通“优”还是通“忧”》,《人民日报》,2010年9月3日,第15版。
    ① 刘彦博:《陕西文物事业信息化建设之我见》,《文博》,2010年,第6期。
    ② 杨尚勤:《解放思想四题》,《陕西日报》,2008年12月10日,理论版。
    ③ 陕西省文物局课题组:《陕西文物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及思考》,《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14页。
    ①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53454.htm
    ② 许定国:《陕西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内容建设研究》,《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14页。
    ③ 马新艳:《省域内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共建共享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① [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前言第2。
    ② [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③ 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复旦学报》,1993年第3期。
    ④ 严荔:《四川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第103页。
    ⑤ 严荔:《四川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第105页。
    ① 姚伟钧,等:《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9页。
    ② 李欣:《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3页。
    ③ 《陕西曲江:曲径通“优”还是通“忧”》,《人民日报》,2010年9月3日,第15版。
    ① 赵东:《数字化:关中帝陵遗产保护与资源开发的新路向》,《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①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http://sklms.xjtu.edu.cn/lab.php?cat_id=2[2013-04-01]
    ① 李清凌:《史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26—30页。
    ① 王立清:《中文古籍数字化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第9-10页。
    ② 李欣:《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7页。
    ③ 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页。
    ① 边江,冯国:《周公庙遗址考古用上高科技》,人民日报,2004年6月26日。
    ② 周明全,耿国华,武仲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及利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71页。
    ① 王淑娟,王晓如:《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网络化保护》,《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① 李景源,韩铁城:《简论主和客体的概念》,《哲学研究》,1990年第5期。
    ① 李景源,韩铁城:《简论主和客体的概念》,《哲学研究》,1990年第5期。
    ① 李景源,韩铁城:《简论主和客体的概念》,《哲学研究》,1990年第5期。
    ① 王立清:《中文古籍数字化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第89-90页。
    ① 王立清:《中文古籍数字化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第87-109页。
    ① 袁林教授除主持完成“汉籍全文检索系统”软件外,先后发表《汉籍数字化规范刍议》(《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4期)、《史学数字化工作平台与我们的工作》(2007年中国·杨凌第七届国际东亚农学史学术研讨会)等古籍数字化方面的学术论文。
    ① 参见http://sklms.xjtu.edu.cn/lab.php?cat_id=2
    ① 参见方素平个人主页:http://gr.xjtu.edu.cn/web/spfang/
    ② 李广龙等人先在《兰台世界》2010年2月刊下半期发表《陕西方志古籍数字化刍议》一文,2012年申报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陕西方志古籍的数字化研究》获得立项。
    ① 参见http://sklms.xjtu.edu.cn/lab.php?cat_id=2
    ② 张颖岚:((GIS在考古学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展望》,《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生存》一文在2011年北京CAA第39届年会上进行了主题报告。
    ① 丰子义:《略谈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2007年《“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52页。
    ① 张群喜:《唐墓壁画的超高清数字化扫描采集》,2011年“亚洲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中日双边国际研讨会暨技术交流会”主题报告。
    ② 王立清:《中文古籍数字化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第94页。
    ① 王立清:《中文古籍数字化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第90页。
    ② 王立清:《中文古籍数字化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第94页。
    ③ 王立清:《关于多元古籍数字化主体的探讨》,《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2011年第4期。
    ① http://baike.baidu.com/museum
    ② 王献东:《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人力资本分析》,《经济问题》,2006年第4期。
    ① 王立清:《中文古籍数字化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第100页。
    ① 华山,古称“西岳”,既以奇峰胜景出名,又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得游客喜爱。
    ① 文谨,王瑾:《旅游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及其开发利用——以北京为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① 金元浦:《从文化产业到数字内容产业》,唐晋主编:《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软实力——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第175页。
    ① 李欣:《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90-91页。
    ①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686097.htm[013-3-22]
    ②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140865.htm[2013-3-22]
    ① 参见国家文物局网站:http://www.sach.gov.cn/tabid/128/Default.aspx[2013-3-23]
    ① 文化部网站:http://www.ccnt.gov.cn/[2013-3-23]
    ② 国家旅游局网站:http://www.cnta.gov.cn/html/common/AbountUs/SubWeb.aspx/[2013-3-23]
    ① 陕西省文物局汉唐网:http://www.wenwu.gov.cn/wenwuEG/contents/569/22172.html[2013-3-24]
    ① 陕西省文化厅网站:http://www.snwh.gov.cn/sxwh/[2013-3-24]
    ② 陕西旅游网:http://www.sxtour.com/portal/zwgk/detail.jsp?contentId=1659[2013-3-24]
    ① 袁仲一:《秦始皇兵马俑坑》,《历史教学问题》,1982年第1期。
    ② 王勇:《春耘秋实三十载——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发展记忆》,《文博》,2009年第5期。
    ① 王勇:《春耘秋实三十载——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发展记忆》,《文博》,2009年第5期。
    ② 郭青:《秦兵马俑保护硕果累累》,《陕西日报》,2005年7月11日。
    ③ 孟中元:《数字考古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潜力——以秦始皇陵兵马俑考古工作为例》,《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目际李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论文集》,2009年国际会议。
    ① 孟中元:《数字考古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潜力——以秦始皇陵兵马俑考古工作为例》,《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目际李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论文集》,2009年国际会议。
    ② 霍笑游,孟中元,杨琦:《虚拟现实——秦兵马俑遗址与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东南文化》,2009年第4期。
    ① 王婷:《文物真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的应用——以一号坑陶俑为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年第4期。
    ② 霍笑游,孟中元,杨琦:《虚拟现实——秦兵马俑遗址与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东南文化》,2009年第4期。
    ③ 孟中元:《数字考古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潜力——以秦始皇陵兵马俑考古工作为例》,《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目际李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论文集》,2009年国际会议。
    ④ 周明全,耿国华,武仲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及利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75页。
    ① 周明全,耿国华,武仲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及利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92页。
    ② 霍笑游,孟中元,杨琦:《虚拟现实——秦兵马俑遗址与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东南文化》,2009年第4期。
    ③ 赵昆,马生涛:《用数字传承文明——激光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在秦俑遗址保护管理中的应用》,《四川文物》,2007年第1期。
    ① 赵昆,马生涛:《用数字传承文明——激光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在秦俑遗址保护管理中的应用》,《四川文物》,2007年第1期。
    ②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28687.htm[2013-04-14]
    ① 郭青,邓涛:《陕西数字博物馆建成上线运行》,《陕西日报》,2012年8月29口,第2版。
    ② 截至2013年4月份资料。
    ③ 陕西数字博物馆http://www.qinling360.com/sxbwghz/[2013-4-18]
    ① 陕西人大网:http://www.sxrd.gov.cn/0/1/9/210/216/5050.htm[2013-04-27]
    ② 陈刚,祝孔强:《数字博物馆及其相关问题分析》,《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年第9期。
    ① 袁林:《中国古代史研究数字化文献资源与利用》,《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12期。
    ② 杨朝霞:《古籍数字资源述略》,《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年第3期。
    ① 袁林:《史学数字化工作平台与我们的工作》,《第七届国际认知科学大会论文集》,2007年。
    ② 袁林:《史学数字化工作平台与我们的工作》,《第七届国际认知科学大会论文集》,2007年。
    ① 该网站即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网站。
    ② http://li104dun.blog.163.com/blog/static/769852682010018113510804/
    ① 陈力:《中国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展望》,《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4年第4期。
    ② 王立清:《中文古籍数字化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第137页。
    ① 周明全,耿国华,武仲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及利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82页。
    ② 参见周明全,耿国华,武仲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及利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82页。
    ① 大唐芙蓉园网站:http://www.tangparadise.cn/article.php?id=8
    ② 大唐芙蓉园网站:http://www.tangparadise.cn/article.php?id=7
    ① 步长磊:《数字化背景下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发展策略—以纪录片<大明宫>为例》,《新闻知识》,2011年第1期。
    ②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网站:http://map.dmgpark.com/
    ① 庄莹,王飞:《曲江文旅:WE时代的全新品牌战略》,《中国旅游报》,2011年3月7日第2版。
    ① 《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国家行动》,http://www.wenming.cn/whhm_pd/qgwhxxzygx/201301/t20130108_1018038_1.shtml
    ② 张静:《第六届中国文博会昨深圳开幕曲江新区展台亮相》,《西安晚报》,2010年5月15日第10版。
    ① [美]阎宏:《Java与模式》,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① 游战洪,叶金菊,戴吾三:《论古籍善本数据库在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年第2期。
    ② 张国超,刘双:《中外文化遗产管理模式比较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① 王松华等编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学研究——基于上海弄堂文化的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② 张国超:《美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天中学刊》,2012年第4期。
    ① 金元浦:《从文化产业到数字内容产业》,《今日中国论坛》,2005年第12期。
    ② 王立清:《中文古籍数字化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第153页。
    ① 王松华等编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学研究——基于上海弄堂文化的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②田一淋:《基于PIPP模式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研究》,同济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4页。
    ③ 侯峻:《PPP模式在城市公共产品投资中的应用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8年第6期。
    ④ 王松华等编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学研究——基于上海弄堂文化的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3--95页。
    ① 熊波:《PPP模式:民营经济参与公用事业的新模式》,《中国城市经济》,2005年第1期。
    ② 彭桃花,赖国锦:《PPP模式的风险分析与对策》,《中国工程咨询》,2004年第7期。
    ③ 陈伟强,章恒全:《PPP与BOT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价值工程》,2003年第5期。
    ① 王松华等编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学研究——基于上海弄堂文化的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6-98页。
    ① 田一淋:《基于PIPP模式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研究》,同济大学2008年博十学位论文,第54页。
    ② 唐祥来:《公共产品供给PPP模式研究》,《中国经济问题》,2005年第4期。
    ① 刘家真,刘皓:《论PPP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应用》,《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② 邓学芬,迟宁:《论PPP模式在旅游项目开发中的应用》,《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③ 王灏等:《城市轨道交通PPP投融资模式》,《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会议论文集(第二集)》。
    ④ 唐祥来:《公共产品供给PPP模式研究》,《中国经济问题》,2005年第4期。
    ① Audretsch D B. Link A N, Scott J T:《Public/private technology partnerships:evaluating SBIR-supported research》,《Research Policy》,2002.31(1); Goodliffe M:《The new UK model for air traffic services-a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under economic regulation》,《Journal of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02,8(1).
    ② 阮仪三:《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战略思想及理论探索》,《城市遗产保护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200页。
    ③ 王松华:《以中间组织为枢纽的PPP模式文化遗产保护探讨》,《生态经济》,2009年第2期。
    ① 参见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http://www.snwh.gov.cn/feiwuzhi/
    ① 王松华等编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学研究——基于上海弄堂文化的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一101页。
    ① Ronald Coase:《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1937(4)。
    ② 贾根良:《网络组织:超越企业与市场两分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年第4期。
    ③ Lindberg, Per and Trygg, Lars:《Manufacturing strategy in the value systemf》,《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1991,Vol.11,Issue 3.
    ④ Pikard Larsson:《The Hard Shake between Invisible and Visible Hands》,《Stud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1993(1).
    ⑤ 参见姚小涛,席酉民:《企业与市场相结合的中间组织及其博弈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蔡兵:《企业强强联合现象的“中间组织理论”分析》,《南方经济》,2001年第1期;罗珉,王雎:《中间组织理论:基于不确定性与缓冲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0期;曾楚宏,吴能全:《中间组织的起源及比较优势——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财经科学》,2006年第5期。
    ⑥ 孙建国:《论以中间组织建设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机制完善》,《商场现代化》,2008年12月上旬刊。
    ⑦ 朱朝枝,范水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农民和中间组织》,《东南学术》,2006年第6期。
    ⑧ 张苗荧:《中间组织理论视野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16期。
    ① 罗珉,王雎:《中间组织理论:基于不确定性与缓冲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0期。
    ② Michael.A. Mosher:《Civilities in Search of Society》,the paper prepared for the Yale Political Theory Seminar, August of 1999, p.1.
    ③ 田一淋,马光红,黄晓峰:《以中间组织为枢纽的PPP模式住房保障体系探讨》,《建筑经济》,2008年第2期。
    ④ 孙建国:《论以中间组织建设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机制完善》,《商场现代化》,2008年12月上旬刊。
    ① 潘旭明:《中间组织价值创造机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第18页。
    ② 参见田小刚:《基于中间组织理论的企业间成本管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9届博士学位论文)等论著,多从经济学角度对中间组织的效率优势进行了论述,实际上在其他领域也能不同程度上体现出这些优势。
    ③ 曲艳迪(2007)、金明娟(2010)、张日芬(2012)分别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公租房融资的PIPP模式。田一淋是当前国内PIPP模式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比较深入研究PIPP模式的其博士学位论文《基于PIPP模式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研究》影响甚大,先后又和他人合作发表、出版了多篇(本)关于PIPP模式的相关论著。
    ④ 田一淋:《基于PIPP模式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研究》,同济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第58页。
    ① 王松华等编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学研究——基于上海弄堂文化的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
    ② 张日芬:《基于PIPP模式的公租房融资模式研究——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1页。
    ③ 潘祥武,张德贤,王琪:《生态管理:传统项目管理应对挑战的新选择》,《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① 潘祥武,张德贤,王琪:《生态管理:传统项目管理应对挑战的新选择》,《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② 田一淋:《基于PIPP模式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研究》,同济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第60-61页。
    ③ 关于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国内外学者论述较多,这里主要参考俞宪忠:《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学术论坛》,2004年第6期。
    ① 参考王松华等编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学研究——基于上海弄堂文化的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4页。
    ① 金红磊:《政府职能的让渡与拓展——基于公共物品的提供》,《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4期。
    ② 参考王松华等编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学研究——基于上海弄堂文化的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① [美]赫伯特·西蒙:《今日世界中的公共管理:组织与市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5期。
    ② [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③ 资金来源可以是私人自筹,可以是企业投资,也可以是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这里明显表现出综合选用模式。
    ① 严荔:《四川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92页。
    ② 梁栋栋,陆林:《数字旅游初探》,《资源市场与开发》,2005年第1期。
    ① 李君轶:《数字旅游业发展探析》,《旅游学刊》,2012年第8期。
    ② 参见鲁东明,刁常宇:《数字化技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共生》,《旅游学研究(第二辑)》,2006年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① 朱晓华;肖彬:《地理科学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3期。
    ② 胡丽琴:《数字旅游体系框架研究》,《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增刊。
    ① 王长寿,徐张俊:《陕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报告》,《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88页。
    ② 刘西建,辛建伟,贺小巍:《陕西旅游:瞄准世界旅游目的地——推进陕西省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调查与思考》,《陕西日报》,2011年12月16日第9版。
    ① 温朝霞:《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之辨与辩》,《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② 周正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关系辨正》,《东岳论丛》,2010年第11期。
    ③ 陕西省文物局课题组:《陕西文物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及思考》,《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09)》,2009年版,第108页。
    ① 刘吉发,乔艳,陈怀平:《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研究——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① 第一类地区为北京、上海2直辖市,第二类地区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天津5省市。参见喻国明主编:《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第16、148页。
    ② 参见喻国明主编:《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第149页。
    ①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传媒所出售的是受众的注意力资源。90年代,“注意力经美国学者迈克尔·高尔德哈伯(Michael H. Goldhaber)在美国著名的《Hot Wired》上发表了《注意力购买者》(Attention shoppers),正式提出了“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
    ② 中国传媒大学喻国明教授在对“注意力经济”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传媒产业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经济”,认为传媒影响力的本质特征是它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和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那种“渠道烙印”。参见喻国明:《影响力经济——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现代传播》,2003年第1期。
    ① 2013年暑期,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与央视科教频道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大型文化节目先后推出,掀起收视高潮,充分显示了当前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巨大市场。
    ① 黄升民,等:《数字传播技术与传媒产业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3-4页。
    ① 这里主要指搜索引擎、门户网站、新闻战、社交网站与视频网站等网络媒体通过内容采集、制作、发布、传播以及盈收等构成的产业链。
    ② 王宏,陈小申,张星剑编著:《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页。
    ③ 《陕西:实地调研互联网企业》,http://www.cnii.com.cn/hygl/2013-06/04/
    ① 廖祥忠:《何为新媒体?》,《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② 廖祥忠:《何为新媒体?》,《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③ 黄升民,等:《数字传播技术与传媒产业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9页。
    ① 1986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罗默(Paul M. Romer,)就认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新创意是推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
    ① 参考宋奇慧主编:《中国数字文化产业研究》,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0页。
    ② 李思屈:《审美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8期。
    ③ 丁培卫,韩英:《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动漫产业发展》,《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6卷)。
    ④ 吕庆华对智能文化资源有过比较深入的认识,认为智能文化资源的核心要素是知识和智力。参见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51、94页。
    ①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游戏作品一般以小游戏居多。
    ② 1999年,常光希导演的大陆动画片《宝莲灯》,即是改编自《劈山救母》。
    ③ 西安长风数字科技文化公司近年即以“陕北说书”等曲艺形式策划制作了系列动漫短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① 李钦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传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① 姜葵:《广告创意与民族文化》,《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① 赵茹,刘磊:《陕西广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新闻界》2012年第8期。
    ② 刘磊:《陕西广告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西北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第48-51页。
    ③ 陈刚:《创意时代的到来》,《成功营销》,2008年第2期。
    ① 刘磊:《陕西广告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西北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第50页。
    ② 张金海,廖秉宜:《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危机及产业创新的对策》,《新闻与传播评论》,2008年,第1期。
    ③ 代婷婷,尹棵:《资源要素在广告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论与改革》,2013年第3期。
    ① 代婷婷:《媒体:广告产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青年记者》,2013年6月下。
    ② 参见喻国明主编:《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第148、149页。
    ③ 魏超主编:《网络广告》,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2-3页。
    ① 张金海,等:《中国广告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85页。
    ① 张金海,刘芳:《广告产业的发展模式的创新和发展路径的选择》,《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年第3期。
    ① 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15页。
    1.[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五代]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4.[北宋]王应麟:《玉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
    5.[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6.[南宋]郑樵:《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
    7.[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8.[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9.吴镇烽:《陕西地理沿革》,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10.[西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1.《陕西风物志》编写组:《陕西风物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12.[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
    13.[美]菲利普·巴格比著,夏克等译:《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4.[日]祖父江孝男著,季红真译:《简明文化人类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年。
    15.[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16.[美]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
    17.[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18.[唐]杜佑:《通典》,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
    19.[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年。
    20.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1.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2.程恩富:《文化经济学通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2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24.葛剑雄,周筱赞:《什么是历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25.颜吾芟:《中国历史文化概论》,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
    26.[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7.[美]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寻》,陈恒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28.胡惠林,李康化著,《文化经济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29.鲍宗豪主编:《数字化与人文精神》,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30.冯广超:《数字媒体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1.何佳梅,王德刚主编:《山东省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32.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33.[英]戴维·冈特利特主编,彭兰等译,:《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新华出版社,2004年。
    34.Martin J.Eppler:Knowledge Visualization:Towards a New Discipline and its Fields Application,In Wissenskommunikation in Organisationen,R. Rainhardt and Martin J.Eppler,Eds.,Springer,2004.
    35.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36.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7.王玉德:《文化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38.胡惠林主编:《文化产业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39.冯光:《陕西历史文化与文化产业开发》,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
    40.申维辰主编:《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太原:山西 教育出版社,2005年。
    41.张诗亚:《强化民族认同——数码时代的文化选择》,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年。
    42.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43.[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
    44.李清凌:《史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6年。
    45.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
    46.周明全主编:《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7.刘吉发,乔艳,陈怀平:《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研究——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
    48.李向民:《中国文化产业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
    49.王仲尧:《中国文化产业与管理》,北京:中国书店,2006年
    50.[美]大卫·赫斯蒙德夫著,张飞娜译,周蔚华校:《文化产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51.冯天瑜,聂长顺主编:《语义文化的变迁》,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52.赵和生:《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逻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53.王学典主编:《史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4.厉无畏等著: 《创意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策动力》,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55.丹增: 《文化产业发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56.江奔东: 《文化产业经济学》,济南:泰山出版社,2008年。
    57.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
    58.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基于案例的理论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59.孙克勤主编:《遗产保护与开发》,北京:旅游出版社,2008年。
    60.彭岚嘉,黄怀璞,彭江嘉:《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61.[美]劳伦斯·莱斯格著,王师译:《免费文化》,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
    62.[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63.王育济,齐勇锋,侯样样,韩英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2002-2008 年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
    64.唐晋主编:《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软实力——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
    65.王耀希主编:《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66.顾江编著:《文化遗产经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67.鲁东明,潘云鹤:《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技术与应用(英文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68.王松华等编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学分析——基于上海弄堂文化的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69.魏超主编:《网络广告》,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
    70.王星光,贾兵强:《中原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71.吴志荣,胡振华:《虚拟与现实——数字信息交流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72.李岩编著:《传播与文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73.何志钧,王咏梅,范俊美,李兴亮主编:《文艺与文化:生产、消费、开发》,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
    74.毛建军:《古籍数字化理论与实践》,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9年。
    75.张金海,,等:《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76.[荷]约斯特·斯密尔斯,玛丽克·范·斯海恩德尔著,刘金海译:《抛弃版权:文化产业的未来》,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77.文化部财务司:《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9)》,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
    78.贾磊磊主编:《数字化时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现——中美文化论坛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79.[加]文森特·莫斯可著,黄典林译:《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80.严荔:《四川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
    81.王宏,陈小申,张星剑编著:《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
    82.程素琴:《数字出版传播特性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
    83.王立清:《中文古籍数字化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
    84.王育济,齐勇锋,侯样样,韩英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1979--2002年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85.杨尚勤等主编:《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09、2010、2011、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010、2011、2012年。
    86.刘光然:《虚拟现实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87.李欣:《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88.郑巨欣,陈峰:《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
    89.周明全,耿国华,武仲科: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90.《年鉴》编辑部: 《中国文化产业年鉴(2011)》,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
    91.谈国新,钟正: 《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与产业化开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92.姚伟钧,等: 《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93.黄升民,等: 《数字传播技术与传媒产业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
    94.黄孝章,张志林,陈丹: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
    95.管宁,等: 《区域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2年。
    96.牛淑萍: 《文化资源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97.喻国明主编: 《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2、2013)》,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2013年。
    98.宋齐慧主编:《中国数字文化产业研究》,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年。
    99.[澳]杰夫·刘易斯著,郭镇之,任丛,秦洁,郑宇虹译, 《文化研究基础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100.董雪梅:《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以济南为个案研究》,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
    1.Ronald Coase:《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1937(4).
    2. Lindberg, Per and Trygg, Lars:(Manufacturing strategy in the value system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1991,Vol. 11,Issue 3.
    3.Pikard Larsson:《The Hard Shake between Invisible and Visible Hands》,《Studies of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1993(1).
    4.MARCLEVOY. The digital michelangelo project,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3-D Imaging and Modeling,1999.
    5.Michael.A. Mosher:《Civilities in Search of Society》, the paper prepared for the Yale Political Theory Seminar, August of 1999
    6.USCHURMANS. Advances in geometric modeling and feature extraction on pots, rocks and bones for representation and query via the internet,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Archaeology (CAA),2001.
    7.PCIGNONI. Adaptive tetrapuzzles:Efficient out-of-core construc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gigantic multiresolution polygonal models, ACM Transaction Graphics,2004,23(3).
    8.P. Arias, J. Herraez, H. Lorenzo, C. Ordonez. Control of structural problems incultural heritage monuments using close-range photogrammetry and computermethods[J].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2005
    9.何汝泉:《谈我国历史资源的开发》,《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10.向志学:《对应用史学和历史资源研究、开发、应用问题的思考》,《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
    11.赵吉惠:《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层次结构与体用》,《人文杂志》,1987年第6期。
    12.李景源,韩铁城:《简论主和客体的概念》,《哲学研究》,1990年第5期。
    13.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复旦学报》,1993年第3期。
    14.程恩富:《文化生产力与文化资源的开发》,《生产力研究》,1994年第5期。
    15.朱晓华;肖彬:《地理科学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6.孟中元:《对数字化博物馆的认识与思考》,《中国博物馆》,2000年第1期。
    17.杨朝霞:《古籍数字资源述略》,《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年第3期。
    18.袁林:《中国古代史研究数字化文献资源与利用》,《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12期。
    19.潘祥武,张德贤,王琪:《生态管理:传统项目管理应对挑战的新选择》,《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20.姜葵:《广告创意与民族文化》,《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21.葛伟民:《比特世界》,《网络与信息》,2002年第12期。
    22.喻国明:《影响力经济——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现代传播》,2003年第1期。
    23.孟中元:《数字博物馆与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3年第3期。
    24.代红兵,王耀希,罗焰:《网络数字媒体内容管理与发布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广播与电视技术》,2003年第3期。
    25.李永福,郑先兴:《历史学的功用及其在当代的发展趋向》,《安徽史学》,2003年第4期。
    26.胡伟曦,潘志庚:《虚拟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概述》,《系统仿真学报》,2003年第15期。
    27.鲁东明,刁常宇,刘德智:《文物数字化技术与应用》,第二届中华文化遗产数字化及保护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28.文谨,王瑾:《旅游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及其开发利用——以北京为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
    29.陈力:《中国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展望》,《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4年第4期。
    30.俞宪忠:《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学术论坛》,2004年第6期。
    31.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与解释》,厦门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32.彭桃花,赖国锦:《PPP模式的风险分析与对策》,《中国工程咨询》,2004年第7期。
    33.陈刚,祝孔强:《数字博物馆及其相关问题分析》,《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年第9期。
    34.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35.熊波:《PPP模式:民营经济参与公用事业的新模式》,《中国城市经济》,2005年第1期。
    36.王钰:《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以天津为例》,《北方经贸》,2005年第5期。
    37.罗珉,王雎:《中间组织理论:基于不确定性与缓冲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0期。
    38.金元浦:《从文化产业到数字内容产业》,《今日中国论坛》,2005年第12期。
    39.丹增:《发展文化产业与开发文化资源》,《求是》,2006年第1期
    40.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艺术研究》,2006年第1期。
    41.向志学,向东:《谈谈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2.王献东: 《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人力资本分析》,《经济问题》,2006年第4期。
    43.曾楚宏,吴能全:《中间组织的起源及比较优势——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财经科学》,2006年第5期。
    44.涂超,《《GIS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年,第7期。
    45.王育济,朱伟: 《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综合研究论纲》, 《理论学刊》,2006年,第9期。
    46.郭小川: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中国文化报》,2006年9月5日。
    47.张桂芳: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解读》,东北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48.刘建国: 《数字考古的理论与实践》, 《南方文物》,2007年第1期。
    49.赵昆,马生涛: 《用数字传承文明——激光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在秦俑遗址保护管理中的应用》, 《四川文物》,2007年第1期。
    50.蔡群,任荣喜,邱望标: 《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研究》,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4期。
    51.李思屈:《审美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文社科版),2007年第8期。
    52.彭冬梅: 《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浙江大学2008博士学位论文。
    53.董雪梅: 《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以济南为例》,山东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54.田一淋: 《基于PIPP模式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研究》,同济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55.张金海,廖秉宜:《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危机及产业创新的对策》,《新闻与传播评论》,2008年,第1期。
    56.郭云仲,方兴:《虚拟现实对中国文物古迹的作用》,《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第2期。
    57.张金海,刘芳:《广告产业的发展模式的创新和发展路径的选择》,《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年第3期。
    58.廖祥忠:《何为新媒体?》,《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59.杨海波:《数字技术与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60.霍笑游,孟中元,杨琦:《虚拟现实——秦兵马俑遗址与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东南文化》,2009年第4期。
    61.董雪梅,丁培卫: 《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的学理依据探析》, 《理论学刊》,2009年第4期。
    62.卢丽刚,时玉柱: 《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菏泽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63.马圳联: 《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9年,第5期。
    64.房蕊:《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理论学刊》,2009年第8期。
    65.孙海英: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 《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9期。
    66.吴敏霞: 《充分挖掘陕西典藏古籍的当代价值》, 《陕西日报》,2009年6月15日。
    67.刘磊: 《陕西广告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西北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
    68.耿相新:《传统文化资源出版产业化前瞻》,《编辑之友》,2010年第2期。
    69.李广龙,赵正:《陕西方志古籍数字化刍议》,《兰台世界》,2010年2月下。
    70.赵东:《试论历史文化产业在陕西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72.厉无畏:《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创意转化》,《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4期。
    73.常樱,段淑凤:《主题数字博物馆在历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74.周岚,叶斌,王芙蓉,毛燕翎,赵伟:《基于“3S”的历史文化资源普查与利用——以南京市为例》,《规划师》,2010年第4期。
    75.史创明,龚义建:《楚国历史文化数字化研究平台构建》,《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76.晁舸:《文化遗产名实问题初步研究》,西北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
    77.刘彦博:《陕西文物事业信息化建设之我见》,《文博》,2010年,第6期。
    78.张荣明:《历史真实与历史记忆》,《学术研究》,2010年第10期。
    79.何炳武,王永莉:《陕西省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研究》,《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80.步长磊:《数字化背景下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发展策略—以纪录片<大明宫>为例》,《新闻知识》,2011年第1期。
    81.张分田:《“历史”的四种形态与“史学”的学术伦理》,《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82.王立清:《关于多元古籍数字化主体的探讨》,《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2011年第4期。
    83.王婷:《文物真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的应用——以一号坑陶俑为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年第4期。
    84.谭必勇,张莹:《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图书与情报》,2011年第4期。
    85.张国超,刘双:《中外文化遗产管理模式比较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86.肖爱玲:《关于西安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GIS数据库建设的思考》,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4期。
    87.郭伟,兰景婷:《三维动画及其运动捕捉技术》,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88.杜会军: 《基于运动捕捉数据的人体运动编辑与合成技术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89.田新玲,党大恩,潘涛:《试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中数字传媒的作用》,《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90.谭必勇,徐拥军,张莹:《技术·文化·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述评》,《浙江档案》,2011年第6期。
    91.李钦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传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92.朴松爱,樊友猛: 《文化空间理论与大遗址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以曲阜片区大遗址为例》, 《旅游学刊》,2012年第4期。
    93.赵东: 《数字化:关中帝陵遗产保护与资源开发的新路向》,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94.张国超:《美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天中学刊》,2012年第4期。
    95.李君轶: 《数字旅游业发展探析》, 《旅游学刊》,2012年第8期。
    96.代婷婷,尹棵: 《资源要素在广告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理论与改革》,2013年第3期。
    97.代婷婷: 《媒体:广告产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 《青年记者》,2013年6月下。
    美国记忆.http.//memory.loc.gov/ammem/index.html/
    http://www. vsmm2010.or.kr/
    OAI:http://www.openarchives.org/
    OAIS:http://www.ssdoo.gsfc.nasa.gov/nost/isoas/overview.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http://www.ccnt.gov.cn/
    国家文物局网站:http://www.sach.gov.cn/
    文化部网站:http://www.ccnt.gov.cn/
    国家旅游局网站:http://www.cnta.gov.cn/
    中国世界遗产网:http://www.cnwh.org/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网http://www.wenbao.net/
    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shaanxi.gov.cn/
    陕西文物局汉唐网http://www.wenwu.gov.cn/
    陕西数字博物馆:http://www.0110m.com/
    陕西省文化厅网站:http://www.snwh.gov.cn/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http://www.snwh.gov.cn/sxwh/fwzwhycbh/
    陕西旅游网http://www.sxtour.com/
    西安曲江新区网站:http://www.qujiangtour.com.cn/
    大唐芙蓉园网站:http://www.tangparadise.cn/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网站:http://map.dmgpark.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