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措施适用的若干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所指的保障措施制度主要包括WTO《保障措施协定》和关贸总协定第19条的保障条款。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以往案件的裁决结果分析了适用该制度的各个具体条件。并且对保障措施在适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通过分析区域一体化安排的一些特征,说明了它无论从自由贸易还是成员方自身利益的角度而言都不应当成为“非歧视”原则的例外,并且配额分配可以使该原则保持应有的灵活性:为了更好地保护发展中成员方的利益,应以反映国家综合实力的经济指标对其进行界定;此外,通过美国违反《协定》义务,凭借“201条款”发动保障措施的例子,说明虽然《协定》与国内法发生冲突时,《协定》效力应当优先,但各国对《协定》的遵守还有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和协定自身的完善。通过比较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6条与《协定》的内容,说明该针对我国的特殊保障措施具有不公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In this issue, the safeguard measures mainly refers to "Agreement on Safeguards" of WTO and "Article XIX of GATT 1994". Although the agreement has clarified the disciplines of the article XIX, there are still some disputations on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s. For those reasons, the writer used the way of analysis though cases, firstly analyzed all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s. Secondly, though researching some problems of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agreement, made some conclusions as follow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llectivization should not be the exception of "non-discrimination" principle, allocation of a quota among supply countries can keep the elasticity of the principle. To protect the benefits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y members, there should be a criterion to definite the developing country members on some economic data of the members. The writer also point out when there is a conflict between the agreement and domestic legislations, the agreement should be prior, but this may depend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
    e Agreement. Finally, the issue provides some counterraeasures on the "Transitional Product-Specific Safeguard Mechanism" .
引文
1.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贸关系司译,《世界贸易组织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275页
    2、John H·Jackson, "World Trade and the Law of GATT" , 1969, Indianapolis:Bobs & Merrill, P. 553
    3、[英]伯纳德·霍克曼,麦克尔·考斯泰基著,刘平等译:《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从GATT到WTO》,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页
    4、李双元,蒋新苗主编,《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法律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236页
    5、李居迁,《WTO保障条款的源流及法律特征》,比较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编辑部,1997年第2期,第37页
    6、理查德·A·伯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上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7、Ronald Wonnacolt, Canada and US-Mexico Free Trade Negotiation. Commentury. C. D, HOWE INSTITUTE 1990, p. 14
    8、王东京著,《幼稚工业保护论》,《中国青年报》,1999年11月11日
    9、Robert Gilp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p. 35
    10、国家经贸委反倾反补办编,《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知识读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
    11、袁一泓,《美国201条款连体伤害,中国钢铁业自卫反击》,21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12月6日
    12、金祥荣著,《关贸总协定的灰色区域——资源出口限制的保护机制及其经济效应》,《国际贸易问题》,1993年第12期,第37页
    13、万鄂湘,《国际条约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4页
    14、余敏友,《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法律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5页
    15、李小年,《WTO法律规则与争端解决机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1页
    16、黄耀良,《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与保障条款》,《国际贸易问题》,1989年第5期,第32页
    17、Argentina - Footwear, WT/DS121/AB/R[R] p.130-139
    18、U.S.- Lamb meat, WT/DS177/AB/R [R] para. 8
    19、John H. Jackson, InternationaI Economic Law: Reflections on the 'boiler room' of 20、20、20、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meric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Policy, 1995, p595
    21、对外经济贸易部国际经济贸易关系司编,《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业务手册(续一)》,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22、U.S.,THE FINANCE COMMITTEE REPORT 1974,p122
    23、李卓 骆传朋,《论美国钢铁201条款与<世界贸易组织保障措施协议>罚毒闷缆邸罚?003年5月,第109页
    24、尤先迅,《世界贸易组织法》,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版,第252页
    25、刘颖、宋瑞秋,《市场本位:界定WTO反倾销守则中“相似产品”新思路》《国际经济法论丛》第四卷 陈安主编 法律出版社 2001年版 第258页
    26、WTO, G/SG/W/33, 18 Oct., 1995
    27、Belts, Nuts, and Screws of Iron or Steel, U.S. ITC Pub. 747,1975, p. 11
    28、WTO, G/SG/W/176, 5 June., 1996
    29、U.S.-Line Pipe, WT/DS202/R [R] para. 7,p261-266
    
    
    30、U.S. Chamber of Commerc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1988, p. 112
    31、U.S.-Wheat Gluten, WT/DS166/R [R] p. 97-102
    32、John H. Jackson and William J. Davey, Legal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1986, ST. Paul: West, 2nd ed.
    33、钟立国,《WTO对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制及其完善》,《法学家》2003年第4期,第151页
    34、《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不对世贸成员造成伤害》,中国新闻网,2002年5月17日
    35、John H. Jackson, Regional Trade Blocks and GATT, World Economy, 1993, Blackswell Press p. 215
    36、加利.克莱德.哈佛鲍尔,《美国钢铁工业的大重组时机到来了?》,载于浦东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编:《浦东美国经济通讯》,2002年第1期,第35页
    37、赵维田:《最惠国与多边贸易体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133页,第64页
    38、张乃根,《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几个主要国际法问题》,法学评论,2001年第5期,第51页
    39、韩立余,《美国外贸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页
    40、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世界贸易组织司译,《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第16条,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41、都亳,《论WTO的保障措施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当代法学》,2001年第3期,第42页
    42、宋彦禄 葛壮志,《我国对保障措施法律承诺的缺陷》,《中国律师》,2003年第4期,第82页
    43、何娣,《WTO保障措施在现代贸易保护中的应用及我国对策》,《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5月,第40页
    44、张汉林,《入世以来我国钢铁行业投资过热深度分析报告》,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WTO研究院,2003年11月,第17-18页
    45、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对外贸易投资壁垒凋查暂行规则》第3条
    46、余丽,《WTO保障措施的补偿与报复及中国采取的对策》,《人民法院报》,2002年3月23日
    47、肖又贤,《论针对中国的特殊保障措施》,《当代法学》,2003年第3期,第106页
    48、阮镇宇 杨欢,《世贸组织保障措施及其适用情况的法律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第10期,第17页
    49、胡甲庆,《论保障措施实施的一般条件》,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03年第5期,第54页
    50、韩龙,《论WTO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外法学》,2003年第2期,第212页
    51、J.H. Bello and H. E. Moyer, A Guide to US-Canada Free Trade Agreement, Journal of World Trade, V. 25, 1991, P816
    52、John. H. Jackson, "Statues of Treaties in Domestic Legal System: A Policy Analysis "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1993, V. 86, P.310
    文中引用的部分案例及报告源自 http//:www.wto.org/English/news_e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