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海报设计中的色彩表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海报设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产物。现代海报设计的形式及表现手段也随着现代社会思想意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立足于现代,对现代海报设计色彩表现进行考察分析是本文重点,即考察在相同的历史语境中共同面临的问题:对现实的海报设计色彩表现的认知与把握以及由此引发的海报设计色彩表现形式的探索的基本原理,个体设计经验与时代精神需要、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设计理想化与现实社会的碰撞所产生的困惑。
     20世纪是现代艺术极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各种艺术思潮、表现风格林立的时代,如德国表现主义、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运动、达达主义、解构主义、波普艺术等等现代艺术思潮深刻的影响着现代海报设计表现,不论从画面构成、色彩的运用、还是几何图形在现代海报设计版式中的表现地位的确立,都强烈地反映出现代艺术表现思想和表现形式。
     20世纪上半叶,“图画现代主义”运动孕育出大量具有现代设计意识的优秀作品。其中,德国“海报风格”所代表的设计风格与设计表现语言形式。简明扼要,目的鲜明,具有强烈的色彩对比,强化了视觉传导功能,成为了德国海报设计的一重要的表现模式,虽然它充满了商业活动的意味,然而,在海报画面中的形象处理、色彩运用表现等方面,都预示了现代海报设计表现形式的改变和未来的方向。
     本文希望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即对笔者搜集的大量传统与现代海报设计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作为切入点,对现代海报设计作品的色彩表现的方法、方式、表现效果等方面,“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思路进行探索性研究。即对传统海报与现代海报进行具体作品的比较研究,挖掘作品中“形与色”再现与表现的具体特征,进而分析与外在形式相对应的内在设计思维的内涵,提炼出现代海报设计色彩表现的原则、标准、体系、方式等基本规律。
Poster design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form and the technique of modern poster design changes with the progress of modern social ideologies and science technologies.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color expression in modern poster design in the modern time, namely to study the common problems faced in the same history context: the cognition and the comprehension on the color expression in the poster design practice, along with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in the study of color expression form in poster design which initiated by it. Moreover, this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disc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design experiences and the modern spiritual needs, as well as between art and technology, and to explore the confusion caused by the collision between design idealization and the social reality.
     Modern art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20th century. Various trends of though in art and expression styles came into being, such as German Expressionism, Russian Constructivism, Dutch De Stijl, Dadaism, Deconstruction, and Pop Art. All of these modern art trends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modern poster design. Either the poster composition and the color application, or the use of geometry layout is intensely reflected in modern poster artwork design.
     The "Graphic Modernism" movement has nurtured a large number of excellent design artworks with modern sens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German "poster style" represents its design style and the design language form among them. Concise and clear, objective focused, with a strong color contrast and the favorable visual communication function,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sign model of German poster design. Though full of commercial messages, it forese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poster design, in regard to the graphic compose and color expression.
     By collecting a great number of poster works of both traditional and modern design, the author adopts a comparative study method to analyze the ways and means,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the color expression in poster design used the idea of "from concrete to abstract, and then from abstract to specific". By comparing the particular works from the traditional poster and modern poster, discover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reappearance and expression of "form and color" in those works, and accordingly, analyze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nal design thought corresponded to external form, refine the fundamental rules of principles, standard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olor expression in modern poster design.
引文
1-1 图 1-1 宋朝川东济南刘家功夫针的海报(作者、年代不详)
    1-2 卢小雁.平面广告设计[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49
    1-3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46
    1-4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46
    1-6 [美]H.H阿纳森.邹德侬,巴竹师译.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22
    1-6 [法]阿尔丰斯·穆卡设计《吉斯蒙达》海报.1894
    1-7 [苏格兰]格拉斯哥四人设计集团麦当娜姊妹设计《格拉斯哥艺术学院》海报.1895
    1-9 [德]贝伦斯设计《德国电气公司海报》海报.1910
    [俄]L.李茨斯基设计《刺穿白色的红色楔子》海报.1920
    1-10 德国“海报风格”运动,它的德文名称“Plakastil”,是“海报”与“风格”两个单词组合的。这场运动是于1898年前后,是由于日益增长的德国商业经济促成的。它的形式特点主要是利用当时艺术上出现的新的简单形式和象征性特点。海报画面图形简洁,直观。色彩表现以平涂色彩为主,多选择鲜艳色彩和强烈的补色。(德)鲁西安伯恩哈特是这场运动的奠基人,他的海报创作风格为现代海报设计表现和色彩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作普莱斯特火柴公司的海报,简洁明快,色彩对比强烈,字体鲜明。后来,许多设计人员都纷纷效仿他的海报设计风格。
    1-11 [德]伯恩哈特设计《普莱斯火柴公司海报》海报.1905
    [德]厄特设计的《欧宝汽车海报》海报.1911
    [英]阿尔弗雷德里特设计《英国政府征兵海报》海报.1915
    1-12 李广元,李黎.中西色彩比较[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4
    1-13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58
    1-14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51
    1-15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65
    1-16 [瑞士]约翰内斯伊顿,杜定宇译.色彩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1,2
    1-17 [俄]瓦西里康定斯基,李政文,魏大海译.艺术中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0
    1-18 [笔者认为,传统的设计色彩观念并没有将色彩的话语权放到主要考虑的地位上。往往在出现色彩表现强于形式表现时,传统的思维会告诉我们要将色彩弱化,以求得形式的主要地位。然而,现代海报设计强调的正是要打破色彩与形式的传统主辅关系,以求得海报画面对观者视觉的刺激效果--即视觉的冲击力。]
    1-19 [英]特列沃兰姆,贾宁布里奥,刘国彬译.剑桥年度主体讲座一色彩[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20 [日]南云治嘉.色彩战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1-21 虽然,南云阐述的是针对商品,笔者认为现代海报设计也属于商品范围,我们要为设计需求者服务,同时,需求者会根据你的设计“埋单”。经济利益的存在,导致了现代海报设计本身已经成为了商品销售活动。
    1-22 #12
    1-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52
    1-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52、 455
    1-3 [美]H.H阿纳森.邹德侬,巴竹师译.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4
    1-4 [俄]瓦西里康定斯基,李政文,魏大海译.艺术中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8
    1-5 葛鹏仁先生在《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一书中,将艺术分为了三个大的历史时期。笔者认为,海报设计也同样经历着同样的史期。现代海报设计受到了现代艺术—表现的艺术的影响才得到发展。
    1-6 [德]康德,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7 《伟大的消费者舞场》1810(作者不详)、《真理公报》1792(作者不详)
    1-8 朱国勤.现代招贴艺术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4
    1-9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十九世纪末叶的一场设计运动。运动的理论指导是作家约翰拉斯金,运动主要人物是画家、诗人威廉莫里斯、艺术家福特布朗、爱德华伯恩琼斯、画家但丁罗西蒂、建筑师飞利浦威伯。他们共同组织的“拉斐尔前派”艺术团体。主张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反对大工业化生产的粗糙给手工艺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倡诚实的艺术观念,反对维多利亚风格的矫饰。威廉莫里斯成立的个人设计事务所,开辟了设计事务所成立的先河,影响了后来许多从事设计工作的年轻人。并且,也为绘画艺术家走进设计领域奠定了基础。
    1-10 在当时没有广播、电视等现代传播媒体的情况下,海报几乎成为了当时唯一的信息宣传手段。在《现代招贴艺术史》中,也有同样地论述。
    1-11 “新艺术运动”起源于十九世纪的法国,其中心在法国的巴黎和南锡市。“Art Nouveau-新艺术”一词源于法语。是以法国商人萨穆尔宾在1895年开办的“La Maison Art Nouveau—新艺术之家”的名字而命名。新艺术运动不仅仅在法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影响到整个欧洲,乃至美国。新艺术运动的宗旨是反对大机械化生产,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抛弃一切对传统的膜拜,崇尚自然,主张从自然中吸收创作的营养,特别是植物和动物。反对运用直线,主张运用有机的曲线作为创作形式的中心。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其他国家有着不同的称呼,如:德国成为“青年风格”,奥地利称为“分离派”,在西班牙则被理论家揶揄为“面条风格”等。
    1-12 [法]查尔斯谢列特《Artister》海报.1885
    1-13 在本文的以后章节将重点谈及技术与海报设计的关系问题。
    1-14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01
    1-15 [法]查尔斯谢列特(题目不详)1890
    1-16 [法]亨利德劳德累克《Reine de joie by Victor joze》1890
    1-17 李广元,李黎.中西色彩比较[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22
    1-18 [俄]李西斯基《红色的楔子打击白军》海报.1919
    1-19 [英]伊万查玛耶夫《傲慢与偏见》(时间不详)
    1-20 [英]伊万查玛耶夫《国际钢琴比赛》(时间不详)
    1-21 笔者认为,20世纪两次巨大的艺术革命(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运动),从世纪之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现代艺术运动是其中的一次,其中包括了包豪斯、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运动等。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称的“经典现代主义”。而波普运动的出现完结了现代主义,世界艺术进入到后现代主义阶段。
    1-22 海报《MAPWPYMKA》(作者,年代不详)
    1-23 海报《NEWYORKU—黑田艺术展》(作者,年代不详)
    1-24 [日]田中一光《日本舞蹈》海报.1981
    1-25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57
    1-26 [美]H.H阿纳森.邹德侬,巴竹师译.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22
    1-27 笔者认为,传统的色彩观察、表现方法与现代色彩的观察与表现方法的最大区别在于对色彩本质自觉地把握。“由外向内”是色彩刺激的被动接受,以此为依据进行对自然色彩的模仿。“由内向外”则是在接受色彩刺激以后,艺术家却将自身的感受用色彩进行艺术表现,而不是模仿。因此,这是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历史中的一次巨大的革命。
    1-28 [法]劳德累克《Babylone d'Allemagne,book by Victor Joze》1894年
    1-29 [美]H.H阿纳森.邹德侬,巴竹师译.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28
    1-30 [法]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1884-1886.布上油画
    1-31 [日]福田繁雄设计《福田繁雄海报艺术展》海报.1992
    1-32 《台湾印象—TAIWANIMAGE》海报1997.(作者不详)
    1-33 翟墨,王端廷,主编.裔萼,编著.抽象表现主义[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5
    1-34 《s'impliquer》(年代及作者不详)、《永井一正海报设计展》作者永井一正(年代不详)
    1-35 1-18爱莎尼亚获奖海报《ISIKUPARAON》2007(作者不详)、1-19欧洲优秀海报《MOVIL》2007年(作者不详)
    1-36 1-20爱莎尼亚获奖海报《RAIEDRAALI》2007(作者不详)、1-21欧洲优秀海报《The Space Between》2007年(作者不详)
    1-37 李广元.色彩艺术学[M].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32
    1-38 [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29
    1-39 《IBD展会》海报2007年(作者不详)下载于http://www.dofoto.net/
    1-40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72
    1-41 “最终效果的层次”是现代海报设计色彩表现的视觉层面和精神层面。康定斯基指出,世界上有冷的色彩,也有暖的色彩,但任何色彩中也不具有红色具有的强烈的热力。作为朴素的色彩认知,红色为实,是真实的存在,是可以用视觉捕捉到的色彩,即红色的视觉感受为“实”。然而,感受到红色的暖意和强烈的热力,却不是可以用视觉捕捉到的,它是通过心理感受,通过情感感受到的。笔者认为,现代海报设计色彩表现中的色彩情感表现为“虚”,存在的实际色彩应用则为“实”。因此,“虚”与“实”是现代海报设计色彩表现目的的完成过成中的“最终效果的层次”。
    1-42 #12
    1-43 李广元.色彩艺术学[M].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47
    1-44 #12
    1-45 笔者认为,随意选择可以增大随机性概率,而不是为了说明问题而特意选择的海报。这样更贴近朴素视觉对选择对象的第一感性认识。
    1-46 图1-25[日]永井一正设计《永井一正海报展》1989
    图1-26[日]勝井三雄设计《モリサヮ—零—》1985
    图1-27《设计展会海报》海报(年代作者不详)
    图1-28《2005年德国设计展会海报》2005(作者不详)
    1-47 《THELL》艺术展海报1990(作者不详)
    1-48 [日]勝井三雄设计《モリサヮ—華—》1985
    1-49 《CYAN》海报(年代作者不详)
    1-50 [美]费城艺术博物馆.费城艺术博物馆编目[G].1948:15
    1-51 [德]贝伦斯设计《德国电气公司海报》1910
    1-52 [瑞士]约翰内斯伊顿,杜定宇译.色彩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106
    1-53 [德]朱斯特施密特《包豪斯设计展览》海报.1923
    1-54 [奥地利]赫伯特贝耶《目标高远一联合战役》1943
    1-55 [日]永井一正设计《公益海报—STOP AIDS》1993
    2-01 [波兰]2+3D设计《PEACEFUL CHRISTMAS》2006.下载于http://www.dofoto.net/
    2-02《OLMA》2006(作者不详)下载于http://www.dofoto.net/
    2-03《德语优秀海报设计作品》2006(作者不详)下载于http://www.dofoto.net/
    2-04《後文宝石店海报》(作者不详)
    2-05《WORLD CUP1986》 1986(作者不详)
    2-06 塚田敢著《色彩美的创造》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年7月第一版第82-84页
    2-07 [日]黑田征太郎長友啓典设计《ぃのち、愛、人権展》1993
    2-08 [英]查玛耶夫设计《Pillow19931》1993
    2-09 [日]塚田敢,易利森.色彩美的创造[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82-84
    2-10 [丹麦]费恩尼雅德设计《NORDISK JAZZ GALLA》1991
    2-11 [美]金特凯泽设计《FOLK BULUES》(年代不详)下载:http//www.333.cn.com
    2-12 常熟理工学院学生作品《PERHAPES》(年代,作者不详)
    2-13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15-153页
    2-14 [英]特列沃兰姆,贾宁布里奥,刘国彬译.剑桥年度主体讲座一色彩[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42
    2-15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5
    2-16 图2-17[美]Skolos Wedell设计《LYCEUM》海报(年代不详)
    图2-18《抬头见喜》海报(作者,年代不详)
    2-17 《WAGON-BAR》酒吧海报(年代作者不详)
    2-18 《WATER CARNIUAL》音乐会海报1936(作者不详)
    2-19 《宜家家居》商业海报(作者,年代不详)下载:http://opus.arting365.com/poster/2008-11-19
    《诺基亚手机》商业海报(作者,年代不详)http://opus.arting365.com/poster/2008-11-19
    2-20 图2-23[俄]迪米奇摩尔设计《你已自愿加入红军了吗?》1920年
    图2-24[德]朱利亚斯西因格尔哈德设计《你也应该加入国防军》1919年
    图2-25华克雄设计《有空就学有空就练》1964年
    图2-26[美]詹姆士蒙哥马利弗拉格设计《我要你参加美军》1917年 以上图本片摘自汪田明李晓卿编著,招贴设计[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2-21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32
    2-22 图2-27[法]Jules Cheret设计《新剧院海报》1890
    图2-28 《Glenfield淀粉洗衣膏海报》(作者,年代不详)
    图2-29Dudiey Hardy《农夫守卫演出海报》(年代不详)
    图2-30 《SNAG-PROOF海报》1900(作者不详)
    2-23 朱国勤,现代招贴艺术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6
    2-24 [俄]李西斯基设计《红色的楔子打击白军》1919
    2-25 图2-32[美]斯坦伯格设计《绿色的小巷》海报1929
    图2-33[美]斯坦伯格设计《警察》海报1928
    2-26 王受之.现代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93
    2-27 [美]保拉斯切尔设计《最好的爵士乐》1980 [德]赫伯鲁巴林设计《不要战争!》1968
    2-28 图2-36((SUPER SOAKER))(作者年代不详)下载:http://opus.arting365.com/poster/2008-11-19
    图2-37[法]阿夸特兰芷设计《文化海报》2004下载:http://opus.arting365.com/poster/2008-11-19
    图2-38[美]Chermayeff & Geismarsheji 《WE ARE ONE》(年代不详)下载:http://opus.arting365.com/poster/2008-11-19
    2-29 劳承万.审美中介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67
    2-30 黄国松.色彩设计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164
    2-31 翟墨主编《人类设计思潮》一书中,总结了人类设计体系划分,一元悟性神学设计体系、二元理性科学设计体系、三元诗性人学设计体系、四元类性全息学设计体系。分别代表了伊斯兰文化、西方文化、中国文化、现代世界性文化。指出任何一种文化决定了对设计审美的向度,同时具有其文化自身审美标准。翟墨主编.人类设计思潮[G]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034-69
    2-32 [伊朗]Alireza Mostafazadeh设计《2004第八届国际海报设计展》2004
    [法]Michal Batory设计《2005Saison》2005
    [日]佐藤晃一《火鸟》(年代不详)
    [中国]《5.12汶川地震救灾海报》2008(作者不详)
    2-33 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80
    2-34 [日]诚一夫,亚建,徐漠译.色彩史话[M].浙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20
    2-35 [日]诚一夫,亚建,徐漠译.色彩史话[M].浙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21
    2-36 CIE表色体系是国际照明委员会发表的色彩体系(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de l' Eclairage的缩写)
    PCCS色彩体系是日本色彩研究所发表的色彩体系(Practical Color Cp-ordinate System的缩写)
    2-37 [德]冈特兰堡设计《S'菲舍尔出版公司海报》(年代不详)
    2-38 [荷兰]Beek Anthon设计《20NEDERLANDS FILM FESTIVAL》2000
    2-39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结合俄罗斯现实主义表演传统创立了自己的表演体系,自称体验派,以与法国哥格兰为代表的表现派相区别。他的体验艺术的特征是演员“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下意识的创作”。他要求演员“在舞台上,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地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他称此为体验角色。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
    2-40 李广元李黎.中西美术比较[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219
    2-44 图2-46 《1960奥林匹克运动会海报》1960(作者不详)
    图2-47 《1980奥林匹克运动会海报》1980(作者不详)
    2-45 [美]查玛耶夫设计《Jacob'spillow》(译名:捷克布的枕头)1990年
    2-46 [德]约翰内斯格拉夫设计《洗衣日》(年代不详)
    2-47 [日]龟仓雄策设计《尼康照相机广告海报》1957
    2-48 [日]龟仓雄策设计《广岛原爆纪念海报》1983
    2-49 从左向右依次设计者的国家和地区为伊朗、中国、中国台湾、法国、中国台湾、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因作者及设计时间很难完全考证,恕不作详细注解。下载:http://opus.arting365.com/poster/2008-11-19
    2-50 图2-54《麦当劳海报》麦当劳公司制作
    图2-55由上至下依次为[美]Dan Reisinger设计《马加比运动会海报》1973.[日]佐藤晃一设计《ONE BY ONE》(年代不详).[德]冈特兰堡设计《PLAKATE》1988
    2-51 [美]查玛耶夫设计《贝蒂阿姨》1972
    [日]勝井三雄设计《モリサヮ-零-》1985
    2-52 [日]永井一正设计《朝日啤酒广告海报》1965
    [日]永井一正设计《永井一正海报设计展海报》1978
    2-53 [日]田中一光设计《金色的波浪—TAKEMITSU TORU绘画展海报》1997
    2-54 图2-59[日]田中一光设计《日本海报设计展》1997
    图2-60[日]田中一光设计《日本古典艺能团纪念海报》1981
    2-55 [日]長友启典设计《話の特集博覧会海报》1971
    2-55 《s'impliqaer》(作者与年代不详)
    2-57 [日]永井一正设计《JAGDA JAPAN展》1987
    2-58 [日]粟津潔设计《粟津澎伦敦展》1981
    2-59 《香港後文宝石店海报》(作者不详)
    2-60 《Bayerische Staatsoper》海报(年代作者不详)
    2-61 [日]永井一正设计《我们的壁画90》1990
    2-62 海报《PRINT》、《s'impliqaer》、《Appels》(作者与年代不详)
    2-63 [俄]康定斯基,罗世平,魏大海译.论点线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
    2-64 [日]サィトゥ マコト设计《ALPHA CUBIC》1995
    [日]サィトゥ マコト设计《番茄银行海报》1989
    [美]查玛耶夫设计《贝蒂阿姨》1972
    2-65 [日]浅葉克己设计《亚洲太平洋博览会—福冈89》、《Close-up of Japan》 1989
    2-67 [日]日比野克彦设计《Katsuhiko HIBINO》1997
    2-68 [日]粟津潔设计《粟津潔伦敦展》1981
    2-69 [日]永井一正设计《我们的壁画90》1990
    2-70 [日]サィトゥ マコト设计《モリサヮ海报》1986
    2-71 《NEIA》美国现代海报设计年代作者不详
    2-72 [日]永井一正设计《现代艺术节海报》1982
    2-73 色彩冷暖色调变换练习作品作者不详
    3-2 《反战海报》德国优秀海报设计作品(年代作者不详)
    《SAEL SCHOPS》德国优秀海报设计作品(年代作者不详)
    《商业海报》德国优秀海报设计作品(年代作者不详)
    3-3 《NIPPON CONNETION》2007年作者不详
    《OLMA展览海报》2006年作者不详
    《服装展览海报》2007年作者不详
    3-4 [日]勝岗重夫设计《勝岗重夫海报展》年代不详
    [中国]杜森设计《世界组合数学年会海报》2007
    4-2 《宜家家居商业海报》2005年作者不详
    《麦当劳商业海报》2007年作者不详
    4-3 [日]南云治嘉.色彩战略—色彩设计的商业应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12
    4-4 图4-3海报设计色彩表现工作流程图
    4-5 [中国]杜森设计《第19界形式冥级数与代数组合国际年会海报》2007
    4-6 [中国]杜森设计《视觉设计展海报》2003
    5-1 [英]阿诺德汤恩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
    [1]卢小雁.平面广告设计[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49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46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4
    [4][美]H.H阿纳森.邹德侬巴竹师译.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22
    [5]李广元,李黎.中西色彩比较[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4
    [6]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58
    [7][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51
    [8][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52
    [9][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65
    [10][瑞士]约翰内斯·伊顿,杜定宇译.色彩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1,2
    [11][俄]瓦西里·康定斯基,李政文,魏大海译.艺术中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0
    [12][英]特列沃·兰姆,贾宁布里奥,刘国彬译.剑桥年度主体讲座--色彩[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3][日]南云治嘉.色彩战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14]#12
    [15][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52
    [16][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52、 455
    [17][美]H.H 阿纳森.邹德侬,巴竹师译.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4
    [18][俄]瓦西里·康定斯基,李政文,魏大海译.艺术中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8
    [19][德]康德,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0]朱国勤.现代招贴艺术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4
    [2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01
    [22]李广元,李黎.中西色彩比较[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22
    [2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57
    [24][美]H.H阿纳森.邹德侬,巴竹师译.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22
    [25][美]H.H阿纳森.邹德侬,巴竹师译.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28
    [26]翟墨,王端廷,主编.裔萼,编著.抽象表现主义[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5
    [27]李广元.色彩艺术学[M].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32
    [28][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29
    [29][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72
    [30]李广元.色彩艺术学[M].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47
    [31][美]费城艺术博物馆.费城艺术博物馆编目[G].1948:15
    [32][瑞士]约翰内斯·伊顿,杜定宇译.色彩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106
    [33]塚田敢著《色彩美的创造》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年7月第一版第82-84页
    [34][日]塚田敢,易利森.色彩美的创造[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82-84
    [35][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15-153页
    [36][英]特列沃·兰姆,贾宁布里奥,刘国彬译.剑桥年度主体讲座--色彩[C].北京:华夏出版
    社,2006:142
    [37]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5
    [38]汪田明李晓卿编著,招贴设计[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39]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32
    [40]朱国勤,现代招贴艺术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6
    [41]王受之.现代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93
    [42]劳承万.审美中介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67
    [43]黄国松.色彩设计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164
    [44]翟墨主编.人类设计思潮[G]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034--069
    [45]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80
    [46][日]诚一夫,亚建,徐漠译.色彩史话[M].浙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20
    [47][日]诚一夫,亚建,徐漠译.色彩史话[M].浙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21
    [48][俄]康定斯基,罗世平,魏大海译.论点线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
    [49][日]南云治嘉.色彩战略—色彩设计的商业应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12
    《中国艺术设计联盟》网站http://www.arting365.com/
    《中国平面设计在线》网站http://gra.dolcn.com/
    《视觉中国》网站http://www.chinavisual.com/
    《新视觉》网站http://www.99265.com/Article/pmsi/
    《DOFOTO设计学习平台》网站http://www.dofoto.net/
    《Designer's paper forum》网站http://www.ojigroup.net/designers/interview/index.html
    《艺术哲学》(法)丹纳 人民文学出版社
    《美学散步》(中)宗白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思想史》(中)葛兆光 复旦大学出版社
    《西方现代艺术史》(美)H.H阿纳森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融创时代》(中)翟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登高海自平》(中)翟墨 人民美术出版社
    《原始思维》(法)列维-布留尔 商务印书馆
    《精神现象学》(德)黑格尔 商务印书馆
    《新编西方美学史》(中)章启群 商务印书馆
    《文艺心理学》(中)朱光潜 三联书店
    《通俗美学》(中)邢煦寰 中国青年出版社
    《形式与意蕴》(中)翁剑青 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现代艺术批评》(法)让吕克夏吕姆 文化艺术出版社
    《审美中介论》(中)劳承万 上海文艺出版社
    《信仰时代的文明》(中)朱狄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世界版画史》(日、中)黑崎章杜松儒 人民美术出版社
    《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四川人民出版社
    《视觉与设计》(英)罗杰弗莱 江苏教育出版社
    《视觉艺术心理》(中)王令中 人民美术出版社
    《艺术中的精神》(俄)康定斯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俄)康定斯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东方色彩研究》(中)李广元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色彩艺术学》(中)李广元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色彩》(英)特列沃兰姆 贾宁布里奥华夏出版社
    #12
    《美の構成学》(日)三井秀树 中公新书
    《色彩の心理学》(日)金子隆芳 岩波新书
    《色彩のヒソト》(日)柏木博 平凡社新书
    《色彩の世界地図》(日)21世纪研究汇编 文春新书
    《色彩戦略》(日)小林重顺 日本能率协会
    #12
    《芸術と色彩》(日)武井邦彦 美术出版社
    《色彩戦略》(日)南云治嘉 中国青年出版社
    #12
    《中国人的色彩观》(中)姜澄清 江苏人民出版社
    《色彩史话》(日)城一夫 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
    《色彩艺术》(瑞士)约翰内斯伊顿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色彩心理学》(日)滝本孝雄 藤澤英昭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色彩工学》(日)大田登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色彩美的创造》(日)塚田敢等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探索流行色的奥秘》(中)吴永 轻工业出版社
    《有关印刷设计及印务的100个问题》(中)杨毅臣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中)肖东发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