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关于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研究。在20世纪中国经济体制的世纪演进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与转型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本文把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变迁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希望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变迁与转型做一个全景式的探讨,从而发现新中国60年来经济体制变迁的内在规律。
     本文使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从国家(政府)和成本这两个核心概念出发,围绕计划经济体制怎样形成和怎样变迁这样两个有逻辑联系的问题展开,经过理论分析和史实佐证,得出了一系列有新意的观点。全文共有9个部分,除去开头的导言和结尾的结论两个部分,主要内容共有7章,各章的要点如下:
     第1章,计划经济从理论模式到现实体制。主要分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经济模式(我们称之为计划经济理论模式)与计划经济现实体制的各自特征,探讨了计划经济现实体制的理论源头。该章的基本观点是:计划经济现实体制实际上是一种国家主导型经济的极端模式,计划经济现实体制显性的和主要的理论基础来自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经济的思想,而李斯特等人倡导的国家干预主义也对计划经济现实体制有重要影响,可以看作是计划经济现实体制的一个隐性理论源头。
     第2章,国家效用与制度成本: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与变迁的分析框架。本章首先对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作了一个梳理,然后利用制度变迁理论构建了一个分析和解释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与变迁的框架。本章的主要观点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是国家在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制推动制度变迁的结果。资源全球化时代国际暴力竞争所造成的强大外部压力不断强化着落后国家的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在外部压力之下,国家(统治者)在选择经济制度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把实现国家安全作为最优先考虑的价值目标(也即最优先的效用),国家主导型经济的极端模式——计划经济现实体制是实现国家这一优先效用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强大政府的传统以及市场经济不发达的现实使得工业落后的俄罗斯、中国等国家构建计划经济体制的成本相对低廉,这也成为计划经济体制在落后国家得以形成的根源。当计划经济体制建成以后,体制的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产生。由于计划经济现实体制未能充分考虑到民众(制度的接受者)的效用实现问题,所以,民众对计划经济体制表现出不满意,计划经济体制也就表现出非均衡性。随着计划经济体制运行与维护成本的不断增加,制度变迁的需求就会出现。由于维护计划经济体制的成本过高,所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进而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来代替计划经济体制就有可能给制度的决定者和制度的接受者双方都带来制度净效益,于是,制度的转型也就有了发生的可能。
     第3章,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本章首先分析了外部压力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精英们经济思想的影响,接着分析了近代中国经济体制的演变路径和计划经济体制产权基础的形成过程。本章形成的主要观点是:资源全球化引发的国际竞争的压力以及中国国内相对较低的计划经济体制构建成本影响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精英们对中国经济制度安排的考量,形成了有利于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意识形态氛围。在中国近代经济体制的演进过程中,匡家(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强化,使得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各项条件逐渐完备。而苏联已经建立和运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经验又降低了制度设计成本。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合作化运动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最终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产权基础,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第4章,计划经济控制系统的建立。主要是分析和介绍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三大控制系统——人民公社制度、单位制度和二元户籍制度。本章的基本观点是:生产资料公共产权的建立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产权基础,完成了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控制。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政权又在农村创建了人民公社制度,实现了国家对农民的组织与控制;在城市创建了单位制度,实现了对城市居民的组织与控制;最后还通过城乡分治的二元户籍制度把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固化下来。人民公社制度、单位制度和二元户籍制度这三大控制系统的建立使得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变成了一个可以运行的体制。
     第5章,计划经济体制运行成本与运行效率。主要分析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运行成本与运行效率的变化情况。本章的基本观点是:当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运行的时候,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成本也就跟着产生,由于受到体制运行条件的影响,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成本呈现出由低走高的变化趋势。体制的运行成本决定着体制的运行效率。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效率由于受到运行成本变化趋势的影响,总体呈现出短期高效而长期低效的态势。
     第6章,计划经济体制变革要求的出现与早期变迁。本章主要是通过探讨计划经济体制的离散问题以及国家为解决体制离散问题对该体制进行的维护与调整。本章的主要观点是:计划经济体制是国家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其目的是由国家把民众的生产剩余强制配置到需要优先发展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部门中去,从而尽可能快速的实现建立强大国家的目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效用取向决定着该体制的接受者——民众的效用无法很好的实现,所以,计划经济体制一经建立,民众就有了变革计划经济体制的需求,这也决定了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非均衡的制度。民众变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未能立即推动体制转型的发生,但造成了计划经济体制出现离散趋势。由于体制的国家效用尚未得到满足,所以,为了消除体制的离散趋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强化计划经济体制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加重了制度的不均衡性,给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带采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为了降低体制的运行成本,国家又被迫对计划经济体制做了一些调整,在有限范围内保留和吸纳了一些非公有制因素,非公有制因素的存在使得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存在一些“计划外”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的缓解了计划经济体制运行造成的高昂的社会成本问题,但却增加了国家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维护成本。
     第7章,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型,本章探讨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转型要求的提出与转型的条件,分析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转的方向与内容,总结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转型的特点。本章的主要观点是:当中国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体系基本建立以后,统治者最优先的效用——安全效用因为综合国力的提高而基本得到满足,而原来处于次级地位的效用——获得民众的认同成为国家统治者效用层次中新的最优先考虑的效用。于是,国家有了提供新的制度安排来实现新的优先效用的动机,国家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型愿望出现。而全球化新阶段的到来改变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减轻了国家所受到的外部压力。内外在条件的变化一方面增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成本,另一方面相应降低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成本,这就为计划经济体制转型的启动提供了契机。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以及该体制早期变迁产生的一些影响最终决定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转型的内容和特征。转型之后的中国经济体制由原来国家控制一切资源的这种极端模式逐渐过渡到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对以上观点的综合,我们得出的最终结论是这样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形成与变迁历程体现了“两个必然”,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作为历史的选择与存在,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必然选择;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发生变迁与转型,也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国际环境发生变化的必然要求。总之,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与转型都是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当然,与这一结论相关的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This article is a research about China's economic system transition.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economic system evolution happened in 20th century, the choice and transition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is the most crucial part beyond doubt. The form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is the study object of this thesis, in order to make a panoramic probe for the formation, tran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thereby finding the inherent law of economic system transi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past 60 years. The article takes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 Change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n light of the two core concepts country(government) and cost, around two logical connection problems how the planned economical system form and change,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historical evidence, reaching a series of new viewpoints. This article is composed of 9 parts, except the preamble and the conclusion; the main contents are in 7 chapters. The key points in each chapter are as follows:
     Chapter 1:Th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from the theoretical model to the realistic system.
     It mainly discussed the features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which assumed by Marx and Engels, being a theoretical model and a realistic system respectively and the theoretical headstream of realistic planned economy system. Realistic planned economy system is a national leading economic extreme mode in fact, it explicit and the main theoretical basis is from Marx and Engel'Planned Economy Thinking. While State Interventionism advocated by Liszt also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realistic planned economy system, it can be said as a recessive theoretical source to planned economy system.
     Chapter 2:Country (The ruler) and cost,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formation and transition.
     In this chapter,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Chines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s elaborated. first. Analyze and explain the framework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formation and transition by using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 main point of it is:The formation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is result from State promotes institutional change mandatory in undeveloped market. In an era of resources globalization, the strong external pressure from international violence competition strengthens the position of government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in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Under the external pressure, Country (The ruler) takes the powerful nation as the prior considering value goal (the priority of utility) naturally. The national leading economic extreme mode--the realistic planned economy system is the most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in realizing the priority of utility. The tradition of powerful government and the undeveloped market economy makes the industrial backward countries, like Russia and China; the cost of building th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is relatively cheap and low. This is also the root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forming in undeveloped countries. When this system is built, the operating costs and maintenance costs of system occur, with the costs increased,the demand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will appear.Because the maintenance costs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is overtop, so reforming planned economy system, choosing market economy system to replac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would possibly bring net profit to system maker and system receiver. Therefore, there is a possibility for system transformation.
     Chapter 3: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At beginning, analyzing the external pressure to modern Chines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elites' economic thought; next, making an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road of modern Chinese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process of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formation. The main view in this chapter is: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pressure from resources globalization and the relatively low cost of building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in China affect modern Chines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elites in thinking Chinese economic system, leading to favorable ideological atmosphere for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Chinese economic system evolution, the position of country (State) is strengthened gradually, which leads to the conditions of constructing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completing little by little. The r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and capitalist industry and commerce of the socialist movement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eventually become the property basis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of China is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
     Chapter 4:The establishment of planned economy control system.
     In this chapter, it is mainly analyzed and introduced the three control system under Chinese planned economic system---people's commune system, unit system, and binary syste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The basic point in this chapter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duction material of public property forms the property basis of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completes State's control of production material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new Regime create the communes system in rural areas, create unit system in city, realiz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control for urban residents; finally the dual urban-rural division by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combine labourer with production materials. The establishment of people's commune system, unit system, and binary syste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makes the Chinese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a operating system.
     Chapter 5:The operation cost and efficiency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The changes of the operation cost and efficiency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is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The point is when planned economy system operates, the operation cost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appears, but for the affection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operation conditions, the operation cost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shows low to high tendency. The operation cost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decides the efficiency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presents short-term efficient and long-term inefficiency tendency for affecting by the change trend of operation cost.
     Chapter 6:The appearance of change requirements and early transition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Discrete problem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and State's maintenances and adjustments for solving this problem is probed in this chapter. The main argument is planned economy system is a result of State motivating institutional change compulsively. Its purpose is through states mandatory configuration the surplus to heavy industry and defense industry sector which need priority development to build a strong n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receiver of the system is determined by its utility orientation of the Planned economical system--- Public utility can not achieve good. Once the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established, people have the demand of reforming planned economy system. It also determines th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is a kind of unbalanced system. People's demand of reforming planned economy system can not drive the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at once、however, it obliges government to make some adjustments for planned economy system. These adjustments make some unlined factors existing under Chines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Chapter 7:Planned economy system transformation.
     In this chapter, the proposal and conditions of planned economy system transformation are discussed, its orientation and contents are analyzed.and concluding the features of it transformation.The main point is when the heavy industry and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are founded in China, the ruler's prior utility--the wish to establish powerful country is basically realized;while utility originally in sub prime status get the people's approval become the ruler's new prior utility in utility levels. Therefore, State provides new institution arrangements to realize the motivation of new prior utility, State's demand for planned economy system transformation arise.Yet the arrival of the new stage of globalization has changed China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reduces the external pressure. The change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increase the operation cost of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decrease the operation cost of market economic system, thus providing opportunity to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transformation.
     Chapter 8:Through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above, we may come to the final conclusion:th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in China embody the "two inevitable "On one hand, planned economy system,as a historical choice and existence,is an inevitable choice of historical conditions; on the other hand, planned economy system tran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s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Chinese social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change.
引文
①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参见《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1页。
    ②莱昂·瓦尔拉斯著《纯粹经济学要义》(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30-66页、第10-27页。
    ③房广顺《十月革命后苏联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若干背景》《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9期。
    ①《巴贝夫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90页。
    ①参见朱奎《国外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研究新动向》《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7月。
    ①以上引文按顺序见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第109页、106页、118页、5页、128页.商务印书馆,1961年。
    ①参见任保平、林建华《西方转型经济学的理论演化及其述评》《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第05期。
    ①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①汪立鑫《经济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出版。
    ②陈少晖《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期。
    ③刘国光《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 《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④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
    ⑤陈甬军《中国为什么在50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⑥汪立鑫《关于向计划经济转型动力的经济学解释》,《财经研究》2004年9月。
    ①朱佳木《关于在国史研究中如何正确评价计划经济的几点思考》,《理论前沿》2006年第21期。
    ②任晓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历史和理论起源》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①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②有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袁宝华《5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几个问题的回顾》《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5/6期合刊:梁柱《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的两大探索》,《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5期。
    ①程漱兰《计划经济功成身退,市场经济继往开来》.《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11月5日。
    ②姚洋、郑东雅《重工业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再考察》《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①刘世锦《公有制经济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方式比较》《经济研究》1991年第1期。
    ②周冰《不可企及的目标——经典计划经济理论剖析》长春出版社1996年出版。
    ③刘国光《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5期。
    ④葛扬《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评价——基于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整体视角》《经济纵横》2009年第7期。
    ⑤董志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管理的若干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5期。
    ①朱佳木《关于在国史研究中如何正确评价计划经济的几点思考》、《正确看待建国后对计划经济的探索,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分别载于《理论前沿》2006年第21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5期。
    ②何帆《传统计划体制的起源、演进和衰落》《经济学家》1998年第2期;陈德萍在《论计划经济体制短期有效与长期无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2年第1期。
    ③该部分主要参考张建君的《中国转型经济研究的文献回顾与理论发展》《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①苏星《论社会主义统一市场问题》《红旗》1980年第21期。
    ②王珏、刘海藩《计划调节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商业研究》1979年第1期:《对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的探讨》《东岳论丛》1980年第3期:《论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企业经济》1981年第9期。
    ③刘国光《刘国光自选集》,学习出版社,2003年出版。
    ④卫兴华、洪银兴、魏杰《计划调节导向和约束的市场调节》《经济研究》1987年第1期。
    ⑤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下面三小段中未注明出处的观点,都见于该论文集。
    ①周冰、靳涛《经济体制转型方式及其决定》《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②刘文革《经济转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效应》《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78期。
    ③刘伟、李绍荣《转轨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出版。
    ④洪银兴《中国经济转型和转型经济学》《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7期。
    ⑤张宇《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⑥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⑦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管理世界》1995年第3、4期。
    ①邓宏图、李亚《过渡期中国制度变迁的经济史解释:1956-1996 ——“体制困局”与改革的内生性和过渡性》《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①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9页。
    ①亚历克·诺夫的《可行的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中译本)第一部分“马克思的遗产”,第13—14页和第78-87页。B·奥尔曼:《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一种重建》,载《批评》杂志1987年,第8期。丁捷《一个需要澄清的理论问题》《科学社会主义》2002年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7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9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50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5-9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3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4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7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2页。
    ①《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5,254,258页。
    ②周冰《不可企及的目标——经典计划经济理论剖析》长春出版社,1996年,第70页。
    ①参见张军《比较经济模式: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经济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29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98页。
    ①《列宁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07页。
    ②《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45页。
    ③《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3页。
    ④《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4页。
    ⑤《列宁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76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448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70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5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9页。
    ①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00-101页。
    ②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13页。
    ③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67页。
    ④转引白玛格丽特·E·赫斯特:《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生平及文选》,1909年英文版,第215页。
    ①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40页。
    ②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版,第146-14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4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5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79页。
    ①(波)布鲁斯、拉斯基《从马克思到市场:社会主义对经济体制的求索》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11页。
    ①林毅夫《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253-254页
    ①②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经济研究》1992年第6期。
    ①林毅夫《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26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9-1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7页。
    ③比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占有3271万平方公里土地,3.67亿人口:法国占有1098万平方公里土地,5000多万人口:连荷、比、西、葡等国也占有674万平方公里土地,6500万人口,远远超过德、日、意三国殖民地的总和。
    ①(美)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纲要》《改革》1995年第3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3-11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1页。
    ①(美)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174页。
    ②(美)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92页。
    ③(美)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出版,第177页。
    ①(美)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33页。
    ①(美)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2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5页。
    ①(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27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01页。
    ②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一卷,上海,三联出版社,1979年,第17页。
    ①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14页。
    ①林毅夫《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2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1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93页。
    ①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古籍出版杜1956年,第240页。
    ②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古籍出版杜1956年,第246、249页。
    ①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2卷,第19页。
    ②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8卷,第50页。
    ③梁启超《杂答某报》,《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第286页。。
    ④梁启超《杂答某报》,《新民丛报》第86号。
    ⑤《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20页。
    ⑥《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69页。
    ①《孙中山文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第266页。
    ②《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18页。
    ③《总统蒋公言论总集》卷五,台北,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编印,第24页。
    ④《总统蒋公言论总集》卷五,台北,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编印,第24、26页。
    ①袁伟时《蒋介石如何考虑中国经济的发展》《炎黄春秋》,2003年7月。
    ②转引自翁贺凯《“国家社会主义下之计划经济”——张君劢1930年代的社会主义思想论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
    ①张纯元《马寅初经济论文选集》(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35页。
    ②《马寅初全集》第9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45页。
    ③转引自翁贺凯《“国家社会主义下之计划经济”——张君劢1930年代的社会主义思想论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
    ④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38页。
    ⑤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06页。
    ⑥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08页。
    ①转引自黄岭峻杨宁《“统制经济”思潮述论》《江汉论坛》2002年,第11期。
    ②王传伦《计划经济的想法曾是很有吸引力的》《金融博览》2006年,第4期。
    ③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4编《战时建设》(三),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8年版,第180页。
    ①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编印《中国国民党历次会议宣言决议案》,第295页。
    ②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编印:《中国国民党历次会议宣言决议案》,第416页。
    ①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8页。
    ③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卷26)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①林乐知《英轺伟论》(卷下),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第20页。
    ①伊士顿(C.Easton)著、李迈先译《西洋近代史》(三)台北,幼狮文化,1976年,第35页。
    ①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9页。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73页。
    ①武力《略论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的互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3期。
    ①宫希魁《产品经济、计划经济体制、全民所有制》《桂海论丛》2000年第2期。
    ②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管理世界》1995年第3期。
    ①武力《略论土地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重塑》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3-13。
    ①《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92-493页。
    ①武力《略论土地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重塑》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3-13。
    ①桂勇、吕大乐《私有产权的社会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83页
    ①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
    ②《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78页。
    ③(日)小宫隆太郎:《现代中国经济—日中的比较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81页。
    ①《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4-65页。
    ①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上)《管理世界》,1995年第3期。
    ②罗必良《人民公社失败的制度经济学解理——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①刘庆乐《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利益博弈——人民公社体制下生产队产权矛盾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5期。
    ②《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日。
    ①路风《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和形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11月。
    ①刘建军《中国单位体制的构建与“革命后社会”的整合》《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②李震中主编《计划经济学》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85年,第44页。
    ①刘建军《微型社会:计划经济下单位的构成》《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①刘建军《微型社会:计划经济下单位的构成》《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①翁仁木《对我国户籍制度变迁的经济学思考》《宁夏社会科学》2005第3期。
    ①蔡昉、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①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经济研究》1992年第6期。
    ①张维迎《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①潘华、钟献兵《国有企业:信息、代理、激励与监督》《企业经济》2003年第8期。
    ②毛泽东1958年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提出:“生产计划三本账。中央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这一本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计划,这一本不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就是中央的第二本,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第二本在地方是期成的,评比以中央的第二本账为标准。”这样就为计划的层层加码打开了一个重要的缺口,中央两本,地方又搞两本,下到基层,同一个指标就有六七本账了。这种情况下,中央经济决策的错误,其后果是被放大到可怕的程度。
    ③这种纵向委托一代理关系中的投其所好行为可能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横向的评比竞赛又是另一种放大效应。“省和省比,市和市比,县和县比,社和社比,厂和厂比,矿和矿比,工地和工地比。”“评比不仅比经济、比生产、比技术,还要比政治,就是比领导艺术。”(《工作方法六十条》)纵横两种放大效应的叠加最后产生了“大跃进”时期的非常离谱的浮夸风。
    ①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上)《管理世界》1995年第3期。
    ①武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道德预设和“阶级斗争”——从道德层面对1978年以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①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上)《管理世界》1995年第3期。
    ②后来,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被统称为“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在1964年底至1965年初,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农衬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中,明确指出“四清”要落实在建设上面,增产要成为搞好运动的标准之一
    ①武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道德预设和“阶级斗争”——从道德层面对1978年以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②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上)《管理世界》1995年第3期。
    ①(英)李约瑟《四海之内》(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①刘世锦《公有制经济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方式比较》《经济研究》1991年第1期。
    ②董志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管理的若干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5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6页。
    ①转引自何帆《传统计划体制的起源、演进和衰落》《经济学家》1998年第2期。
    ①参见赵海均著《六十年中国大变革(1949-2009)》(上),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出版。
    ②《中共中央批转广东省委<关于退社问题的报告>》,来源:人民网。
    ③比如,中央1956年12月24日在批转广东省委关于退社问题的报告时,针对一些地方出现闹社、退社事件提出了三点意见:1.各地合作社对于急急忙忙让富裕中农入社,或者让其入社本来就是不策 略的。今年分配所得,富裕中农的收入都有所减少,因此怨言甚多.有些人要求退社。让一部分坚决要求退社的富裕中农退社,不但无害,而且有益。2.有一部分富裕中农和原来从事手工业等其他行业的人,过去确实收入较多,留在社里很难维持他们原来的收入,经过工作,如果他们仍坚持退社,可以允许其退出,不必把他们勉强留在社内。3.对于一部分缺乏劳动力的困难户,可从公益金中给予适当补助,必要时,也可暂时给以适当的土地报酬。)
    ①中共中央于1957年8月中旬发出《关于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决定在全体农民中就合作社优越性问题、统购统销问题、工农关系问题、肃反和遵守法制问题,进行一次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大辩论。批判党内的右倾思想和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批判富裕中农的资本主义思想;打击“四类分子”向社会主义进攻的反革命行为。《指示》下达后,农村掀起了一场阶级斗争的风暴。各地农村采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批判的方法,批判、斗争“右倾分子”、“四类分子”和富裕中农。有的地方甚至把事件定性为“小型的骚乱”,“反革命事件”,动用了公安、法院等专政力量,逮捕法办了一些领头闹事者,严厉惩处了“闹事”的“首犯”,压制了退社风潮。
    ②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9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741-742页。
    ①1963年5月的杭州会议上,毛泽东表示,这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资产阶级右派和中农分子把希望寄托在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和包产到户这“三自一包”上面。我们搞社会主义革命,在城市搞“五反”,在农村搞“四清”,就是挖资本主义的根子,挖修正主义的根子。
    ②郑谦《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过程与体制性分析》《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2期。
    ①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上)《管理世界》1995年第3期。
    ②辛逸《实事求是地评价农村人民公社》《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3期。
    ①潘振民、罗首初《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83-86页。
    ①林毅夫、蔡昉、李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
    ②马洪主编《现代中国经济事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40、212、213、215页。
    ③陈甬军《从计划到市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选择》,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6页。
    ①施祖辉《新中国的综合国力——时序轨迹与空间比较》《财经研究》1999年第10期。
    ①程漱兰《计划经济功成身退,市场经济继往开来——百年回顾:毛泽东时代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11月5日第45期。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90页。
    ①赵桥梁《知识经济与国际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62页。
    ②当然,这些情况只是表明在20世纪末期的国际竞争重心发生了变化,并不意味着军事实力已经无关紧要了。在以军事手段不能如愿或难以如愿地获取和维护国家利益时,经济手段优先于军事手段,变互相冲突为互相依存,从谋求武力霸权转为谋求经济领先:在用军事手段能够更有效地维护其国家利益,或达到国家目的的时候,它仍然会毫不犹豫地使用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
    ①《人民日报》1979年8月28日。
    ②(韩)朴贞东《中国对外开放的背景》,《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5页。
    ③林毅夫、蔡肪、李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
    ①参见张曙光《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转轨过程:描述和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①林毅夫、蔡昉、李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
    ①林毅夫、蔡昉、李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
    ①周冰、靳涛《经济体制转型方式及其决定》《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3、《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14、《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5、《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
    16、《列宁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
    17、《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18、《列宁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19、《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
    20、《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
    21、《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22、《孙中山文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出版。
    2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2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25、《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26、《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2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出版。
    28、《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
    29、张军《比较经济模式: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经济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30、(波)布鲁斯、拉斯基《从马克思到市场:,社会主义对经济体制的求索》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
    31、(法)莱昂·瓦尔拉斯著《纯粹经济学要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32、(德)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3、(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4、林毅夫、蔡肪、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35、有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6、周冰《不可企及的目标——经典计划经济理论剖析》长春出版社1996年出版。
    37、刘国光《刘国光自选集》,学习出版社,2003年出版。
    38、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39、刘伟、李绍荣《转轨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出版。
    40、张宇《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41、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42、(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9页。
    43、(英)亚历克·诺夫的《可行的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版。
    44、(美)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出版。
    45、(美)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出版。
    46、(德)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出版。
    47、(德)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出版。
    48、(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出版。
    49、(美)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出版。
    50、(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出版。
    51、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一卷,上海,三联出版社,1979年出版。
    52、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古籍出版杜1956年出版。
    53、刘诗白《体制转型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出版。
    54、张纯元《马寅初经济论文选集》(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55、《马寅初全集》第9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56、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57、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58、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3年出版。
    58、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卷26)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60、林乐知《英轺伟论》(卷下),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61、伊士顿(C. Easton)著、李迈先译《西洋近代史》(三)台北,幼狮文化,1976年出版。
    62、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63、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
    64、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8年编辑出版。
    65、易金鼎编《梁启超选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出版。
    66、《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年出版。
    67、(日)小宫隆太郎:《现代中国经济—日中的比较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出版
    68、李震中主编《计划经济学》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69、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年出版。
    70、孙尚清、马洪《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出版。
    71、何玉长等著《新中国经济制度变迁与经济续效》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出版。
    72、(美)马尔科姆·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73、(美)萨缪尔森等《经济学》第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出版。
    74、(英)A·麦迪森:《世界经济200年回顾》,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出版。
    75、(英)李约瑟《四海之内》(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
    76、(日)百百和等《经济计划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77、赵海均著《六十年中国大变革(1949-2009)》(上),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出版。
    78、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79、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出版。
    80、陈甬军《从计划到市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选择》,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8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82、赵桥梁《知识经济与国际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出版。
    83、潘振民、罗首初《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出版。
    84、汪立鑫《经济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85、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出版。
    86、周子学《经济制度与国家竞争力:基于中国经济制度变迁视角》,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出版。
    87、任晓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历史和理论起源》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88、朱奎《国外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研究新动向》《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7月。
    89、任保平、林建华《西方转型经济学的理论演化及其述评》《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第05期。
    90、陈少晖《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期。
    91、刘国光《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4期。
    92、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
    93、陈甬军《中国为什么在50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94、汪立鑫《关于向计划经济转型动力的经济学解释》《财经研究》2004年9月。
    95、朱佳木《关于在国史研究中如何正确评价计划经济的几点思考》《理论前沿》2006年第21期。
    96、袁宝华《5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几个问题的回顾》《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5/6期合刊。
    97、梁柱《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的两大探索》,《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5期。
    98、程漱兰《计划经济功成身退,市场经济继往开来》,《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11月5日。
    99、刘世锦《公有制经济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方式比较》《经济研究》1991年第1期。
    100、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经济研究》1992年第6期。
    101、刘国光《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5期。
    102、倪学鑫《“国家大工厂”公有制模式的历央定位》《江汉论坛》2001年第2期。
    103、董志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管理的若干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5期。
    104、朱佳木《关于在国史研究中如何正确评价计划经济的几点思考》《理论前沿》2006年第21期。
    105、张曙光《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转轨过程:描述和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106、张建君的《中国转型经济研究的文献回顾与理论发展》《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107、王珏、刘海藩《论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企业经济》1981年第9期。
    108、卫兴华、洪银兴、魏杰《计划调节导向和约束的市场调节》《经济研究》1987年第1期。
    109、周冰、靳涛《经济体制转型方式及其决定》《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10、刘文革《经济转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效应》《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78期。
    111、洪银兴《中国经济转型和转型经济学》《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7期。
    112、邓宏图、李亚《过渡期中国制度变迁的经济史解释:1956-1996——“体制困局”与改革的内生性和过渡性》《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113、丁捷《一个需要澄清的理论问题》《科学社会主义》2002年3期。
    114、(美)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纲要》《改革》1995年第3期。
    115、赵凌云《1949—2008年间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产生、‘演变与转变的内生逻辑》《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3期。
    116、袁伟时《蒋介石如何考虑中国经济的发展》《炎黄春秋》,2003年7月。
    117、黄岭峻、杨宁《“统制经济”思潮述论》《江汉论坛》2002年,第11期。
    118、宫希魁《产品经济、计划经济体制、全民所有制》《桂海论丛》2000年第2期。
    119、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上)《管理世界》1995年第3期。
    120、武力《略论土地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重塑》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3-13。
    121、桂勇、吕大乐《私有产权的社会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122、高明华《计划经济制度下的政府:权力超越权利》《经济评论》2000年第5期。
    123、罗必良《人民公社失败的制度经济学解理——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124、刘庆乐《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利益博弈——人民公社体制下生产队产权矛盾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5期。
    125路风《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和形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11月。
    126、刘建军《中国单位体制的构建与“革命后社会”的整合》《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127、刘建军《微型社会:计划经济下单位的构成》《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128、翁仁木《对我国户籍制度变迁的经济学思考》《宁夏社会科学》2005第3期。
    129、蔡昉、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130、Joan Robinson, "Marx, Marshall and Keynes", in Collected Economic Papers, Vol·2 (Basil Blackwell, Oxford,1960),15.
    131、程恩富、任绍敏《西方学者关于计划社会主义绩效的分析》中国海派 经济论坛,2001-11-1。
    132、张维迎《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一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133、潘华、钟献兵《国有企业:信息、代理、激励与监督》《企业经济》2003年第8期。
    134、武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道德预设和“阶级斗争”——从道德层面对1978年以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35、郑谦《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过程与体制性分析》《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36、辛逸《实事求是地评价农村人民公社》《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3期。
    137、林毅夫、蔡眆、李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
    138、施祖辉《新中国的综合国力——时序轨迹与空间比较》《财经研究》1999年第10期。
    139、程漱兰《计划经济功成身退,市场经济继往开来——百年回顾:毛泽东时代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11月5日第45期。
    140、(韩)朴贞东《中国对外开放的背景》,《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
    141、武力《略论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的互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3期。
    142、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经济研究》1992年第5期。
    143、何帆《传统计划体制的起源、演进和衰落》《经济学家》1998年第2期。
    144、葛扬《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评价——基于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整体视角》《经济纵横》2009年第7期。
    145、陈德萍《论计划经济体制短期有效与长期无效》《财政与税务》2002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