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主义史学浅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启蒙时代的史学思想是整个启蒙时代理性思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整个人类思想链条上不可分割的一环,它包含着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对自身的追问,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反应与对美好社会的构建。在继承西方优秀史学传统的基础上,将史学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促进了历史学世俗化和历史领域的拓展。本文主要以法国为中心,在阐释理性主义史学思想时,也论述理性主义史学与宗教、政治的关联,总结理性主义史学在西方史学史上的意义。
     本文分导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写作思路。
     正文共分五章内容,第一章阐述理性主义史学的背景及理性主义史学的生成。理性主义史学是在理性主义思潮和启蒙社会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表现出鲜明的理性主义特质,在承继以往史学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理性主义史学。
     第二章考察理性主义史学的历史思想,分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即社会史观,世界史观和进步史观。在社会史观中着重阐述风俗、法律,即人类精神与社会的关联;在世界史观中,考察整体视域下的世界史;在进步史观中,论述启蒙思想家们的进步史观。
     第三章探讨启蒙思想家们的宗教观点与其历史思想的关联。分析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的宗教观,置于历史思想中思考,最后指出启蒙思想家们的理性的宗教倡议。
     第四章关注启蒙思想家们的政治观点与其历史思想的关系,将其政治观点置于历史思想中考察,论述启蒙的方案:文雅社会的构建。
     第五章着意于理性主义史学理论的论述,就理性的批判分析的方法、整体联系的观点、比较的方法及因果律的解释方式和理性主义史学的写作特点等方面来阐述。
     结语对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史学的意义进行归纳,总结全文。
The thought of historiograph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rational trend in the Enlightenment, and is a necessary link of the thread of human thoughts. It includes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ity, self-quest, the response on social progres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good society. It derives from the tradition of the Western historiography, pushes the historiography onto a new stage, and accelerates the secularization of historiography and the expanse of the research field.
     This treatis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cluding an introduction and a conclusion.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which provid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 summary of the studies concerning this topic both from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tructure of this treatise.
     The main body has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gives an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and the up-rising of the rational historiography, which develop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ational thought and the enlightenment thought. It shows sharp features of rationalism.
     The second chapter examines the historical thought of the rational historiography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social historical view, world historical view and the advanced historical view. For the social historical view, this chapter is focused on the customs, laws, i.e., the relation of human spirit and society; for the world historical view, it examines the world history in a whole vision; for the advanced historical view, it expounds the advanced historical views of the enlightenment thinkers.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ligious views of the enlightenment thinker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views and their historical thoughts. It restores the religious views back to the context of historical thought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religious proposals of the enlightenment thinkers embo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tionalism.
     The fourth chapter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olitical views of the enlightenment thinkers and their historical thoughts, and the latter is examined in the historical thoughts. It analyzed the plans of the enlighte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a civil society.
     The fifth chapter is focused on the discourse of the rational historiography theory, including its research method, standards of eval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riting, the cause and the historical function, etc.
     In the conclusion, the rational historiography has an explanation of its significance.
引文
1 Harry Elmer Barnes,A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Dover Publications,INC.,1963,p.149.
    2 Harry Elmer Barnes,A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Dover Publications,INC.,1963,p.152.
    1 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37页。
    2 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3 汪荣祖:《史学九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7页。汪先生认为法国史学在17、18世纪,已有三大宗派:即人文学派,博学派和哲学派。
    4[英]厄奈斯特·巴克:《希腊政治理论--柏拉图及其前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5[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8页。
    1[美]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第三分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8-129页。
    1[英]格鲁内尔:《历史哲学:批判的论文》,隗仁莲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8-59页。
    2[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李秋零,田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美]卡尔·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生活·读书·心智三联书店,2001年版。
    1 Karen O'Brien.Narratives of enlightenment,cosmopolitan history from Voltaire to Gibb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22.
    2 Karen O'Brien.Narratives of enlightenment,cosmopolitan history from Voltaire to Gibb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p.26-36.
    3 Freidrich Meinecke:Historism,The Rise of a New Historical Outlook.Trans.J.E.Anderson.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2.p.64.
    1 Theodore Besterman,Studies on Voltaire and The Eighteenth Century.Volume Ix.Institutet Musee Voltaire.1959.
    2 J · H · Brumfitt,Voltaire Historia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对伏尔泰的研究还可参见 Fritz Stern,The Varieties of History:from Voltaire to the Present.Vintage Books,1973.pp.36-45;Peter Gay,The party of humanity,essays in the French enlightenment W.W.Norton &Company,1971.pp.42-55;Henri Gouhier,Rousseau et Voltaire:Portraits Dans Deux Miroirs.Libraire Philosophique J.Vrin.1983;Paul Sakmann,"The Problems of Historical Method and of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Voltaire",History and Theory,Vol.11,Beiheft11:Enlightenment Historiography,The German Studies.(1971),pp.24-59;Patrick Henry," Voltaire as Moralist",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Vo.38,No.1.(Jan.-Mar.,1977),pp.141-146;M.A.Fitzsimons,"Voltaire:History Unexemplary and en Philosophe",The Review of Politics,Vol.40,No.4.(Oct1.,1978),pp.447-468;Jerome Rosenthal,"Voltaire's Philosophy of History",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Vol.16,No.2.(Apr.,1955),pp.151-178;Larry Wolff,"Voltaire's Public and the Idea of Eastern Europe:Toward a Literary Sociology of Continental Division",Slavic Review,Vol.54,No.4.(win.,1995),pp.932-942;此外,彼得·盖伊详细阐释了伏尔泰的政治观点,他的文人共和国及文人政治的理想及伏尔泰与法国、英国、德国三国政要的关系,居住费尔内后所持有的宗教观点。可参考:Peter Gay,Voltaire's Politics:The Poet as Realist.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9;对伏尔泰笔下的路易十四的研究可参考:William F.Church,Louis XIV in Historical Thought.W.W.Norton&Company,Inc.1976.
    3 Harry Elmer Barnes,A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 1963.p.165;对孟德斯鸠方法论及其政治、道德、哲学的关联的讨论还可参见Robert Shackleton,Montesquieu:A Critical Biograph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1;Charles Jacques Beyer,Nature et Valeur dans la Philosophie de Montesquieu.Klincksieck.1982;Louis Althusser,Montesquieu:La Politique et L'histoire.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74.
    1 这类著作有J.B.Black,The Art of History Methuen&Co Ltd.1926;Harold L.Bond,The Literary Art of Edward Gibbon.Clarendon Press.1960.Harold L.Bond分析了吉本写作风格与休谟和罗伯逊等人的关联,还阐述了贝尔、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对吉本的影响,贝尔的论证技巧启发了吉本对基督教的相关阐释,孟德斯鸠在历史解释中使用的非人格因素的作用,如气候利地理,政治机构的本性及经济法则等,吉本在其历史研究中也有所应用,吉本熟悉伏尔泰的语言和编纂样式,伏尔泰关于历史是人类思维从野蛮状态行进到理性的幸福时代的进步论点,也使吉本获益颇多。参见pp.6-20;Leo Braudy,Narrative Form in History and Fiction:Hume,Fielding and Gibb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0.将吉本置于哲学家和小说家之间进行比较论述;.Ghosh通过研究吉本撰述之前的准备阶段及相关回忆录和通信,指出吉本由原初设想的撰写罗马城的历史,改为撰写一部罗马帝国史,在于吉本认识到很难将476年之前的罗马城的历史与其帝国的历史分开,这引发了吉本撰述整个帝国历史的构想并展开对六世纪和七世纪初拜占庭帝国的描述。Ghosh认为吉本的写作方法和文学样式使其著成为英语世界一流的史学名著。参见P.R.Ghosh:“Gibbon's Dark Ages,Some Remarks on the Genesis of the Deline and Fall”,The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Vol 73,pp.17-20;对吉本史著的风格,语言的研究还可参考:David Wootton,"Narrative,Irony,and Faith in Gibbon's Decline and Fall",History and Theory,Vol.33,No.4,(Dec.,1994),pp.77-105;William R.Keast,"The Element of Art in Gibbon's History",ELH,Vol.23,No.2.(Jun.,1956),pp.153-162;Maritine Waston Brownley,"Gibbon's Artistic and Historical Scope in the Decline and Fall",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Vol.42,No.4.(Oct.-Dec.,1981),pp.629-642.
    1 Peter Gay,Style in History.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6.pp.7-8.
    2 有关吉本对基督教的讨论的文章可参见:P.R.Ghosh,“Gibbon's First Thoughts:Rome,Christianity and the Essai surl'Etude de Lalittérature”,The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Vol 85,pp-153-156.Ghosh认为吉本所叙述的早期基督教不是从个人和基督教的教义出发,而是从外部、社会秩序的考量出发。吉本认为基督是基督徒的立法者,比照衰朽的罗马帝国,也需要新的法制原则加以治理。从1758年吉本的草稿中,Ghosh发现吉本使用了启蒙式的语言表述,如用“超自然”取代基督教的“上帝”,但吉本并没有像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那样着重强调,这与吉本本人转入自然宗教有密切关联,吉本认识到已经建立的宗教对于维系社会秩序和等级的作用。此外以下文章也有助于把握吉本的宗教观点及对基督教的看法:Paul Turnbull,"The 'Supposed Infidelity' of Edward Gibbon",The Historical Journal,Vol.25,No.1.(Mar.,1982),pp.23-41;Deno J.Geanakoplos,"Edward Gibbon and Byzantine Ecclesiastical History",Church History,Vol.35,No.2.(Jun.,1966),pp.170-185;B.W.Young,"'Scepticism in Excess':Gibbon and Eighteenth-Century Christianity' ",The Historical Journal,Vol.41,No.1.(Mar.,1998),pp.179-199;
    3 J.G.A.Pocock,Barbarism and Religion.Volume Ⅰ.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p.3.
    1 Edward Gibbon and empire ed.Rosamond McKitterick and Roland Quinaul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p.34,162-190,271,317-320.还有一些学者从较为独特的视角研究吉本及其史著,如Christopher Kelly,"A Grand Tour:Reading Gibbon's Decline and Fall",Greece&Rome Vol.44,No.1.(Apr.,1997),pp.39-58;JamesD.Garrison,"Lively and Laborious:Characterization in Gibbon's Metahistory",Modern Philology,Vol.76,No.2.(Nov.,1978),pp.163-178;Martine Watson Brownley,"Appearance and Reality in Gibbon's History",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Vol.38,No.4.(Oct.-Dec.,1977),pp.651-666.
    2 Arnaldo Momigliano,Studies in Historiography,Garland Publishing.Inc.,1966.pp.41-53.
    1 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剑桥哲学研究指针(英文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58-275页。关于对罗伯逊的研究还可参考R.A.Humphreys,William Robertson and his History of America.1954;Mary Fearnley-Sander,"Philosophical History and The Scottish Reformation:William Robertson and the Knoxian Tradition",The Historical Journal,Vol.33,No.2.(Jun.,1990),pp.323-338;Neil Hargraves,"The 'Progress of Ambition':Character,Narrative,and Philosophy in the Works of William Robertson",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Vol.63,No.2.(Apr.,2002) pp.261-282;E.Adamson Hoebel,"William Robertson:An 18~(th) Century Anthropologist-Historian",American Anthropologist,New Series,Vol.62,No.4.(Aug.,1960),pp.648-655;László Kontler," William Robertson's History of Manners in German,1770-1795",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Vol.58,No.1.(Jan.,1997),pp.125-144;D.J.Womersley,"The Historical Writings of William Robertson",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Vol.47,No.3.(Jul.-Sep.,1986),pp.497-506;Neil Hargraves,"Revelation of Character in Eighteenth-Century Historiography and William Robertson's History of the Reign of Charles V",Eighteenth-Century Life,Vol.27,No.2.(Spr.,2003),pp.23-48.
    1[美]彼得·赖尔,伦·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刘北成、王皖强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2 Peter Gay,Modern Europe to 1815.Harper& Row.Publishers.Inc.1973.p353.
    3 何兆武,陈启能主编:《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页。
    4[美]彼得·赖尔、艾伦·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刘北成、王皖强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5 Thomas Munck,The Enlightenment:A Comparative Social History 1721 -1794.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1.
    1[英]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下册) 周昌忠、苗以顺、毛荣运等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版,第896页。
    2 Robert Darnton,George Washington 's False Teeth:An Unconventional Guide To The Eighteeth Century.W.W.Norton&Company,2003.p5.
    3 Frank E.Manuel,The Age of Reason.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51.pp.1-2.
    4 Anthony Esler,The Western World:1600s To The Present.Volume Ⅱ.Prentice Hall,Inc.1994.P565.
    5[美]斯梅尔:《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92页。
    6[英]拉斯基:《思想的阐释》,张振成、王亦兵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第144页。
    1[美]罗伯特·C·拉姆:《西方人文史》(下),王宪生、张月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年版,第214页。
    2 刘意青主编:《英国18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版,第175页。
    1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华夏出版社 2000年版,第150页。
    2[美]斯·坚吉尔:《丹尼·狄德罗的〈百科全书〉选译》,梁从诫译,1992年版,第178页。
    3[美]斯·坚吉尔:《丹尼·狄德罗的〈百科全书〉选译》,梁从诫译,1992年版,第146页。
    4[美]斯·坚吉尔:《丹尼·狄德罗的〈百科全书〉选译》,梁从诫译,1992年版,第145页。
    5[法]霍尔巴赫:《健全的思想--或和超自然观念对立的自然观念》,王荫庭译,商务印书馆 1966年版,第27页。
    6[法]霍尔巴赫:《健全的思想--或和超自然观念对立的自然观念》,王荫庭译,商务印书馆 1966年版,第37-38页。
    7[法]霍尔巴赫:《袖珍神学或简明基督教辞典》,单志澄、周以宁译,商务印书馆 1972年版,第16页。
    8[法]霍尔巴赫:《袖珍神学或简明基督教辞典》,单志澄、周以宁译,商务印书馆 1972年版,第17页。
    1[美]斯·坚吉尔:《丹尼·狄德罗的〈百科全书〉选译》,梁从诫译,1992年版,第160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版,第224页。
    3 Robert Darnton,George Washington's False Teeth:An Unconventional Guide To The Eighteeth Century.W.W.Norton&Company,2003.p90.
    4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 1963年版,第469页。
    1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 1963年版,第531页。
    2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 1963年版,第537-538页。
    3 Roy Porter,The Enlightenment.Palgrave Publishers Ltd.2001.p16.
    4 Anthony Esler,The Western World:1600s To The Present.Volume Ⅱ.Prentice Hall,Inc.1994.p621.
    1[美]斯·坚吉尔:《丹尼·狄德罗的〈百科全书〉选译》,梁从诫译,1992年版,第180页。
    2[美]斯·坚吉尔:《丹尼·狄德罗的〈百科全书〉选译》,梁从诫,1992年版,第174页。
    3 汤在新主编:《近代西方经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6页。
    4 Anthony Esler,The Western WorM:1600s To The Present.Volume Ⅱ.Prentice Hall,Inc.1994.p.608.
    1[美]约翰·巴克勒、贝内特·希尔、约翰·麦凯:《西方社会史》(第二卷),霍文利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323页。
    2[英]亚·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1985年版,第13页。
    1 Anthony Esler,The Western World:1600s To The Present.Volume Ⅱ.Prentice Hall,Inc.1994.P510.
    2[英]培根:《新工具》,许宝骙泽,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第82页。
    3[英]培根:《论古人的智慧》,李春长译,华夏出版社 2006年版,第138页。
    4[法]笛卡尔:《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第26页。
    1[法]笛卡尔:《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管震湖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版,第13页。
    2[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第140页。
    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第136页。
    2 Peter Gay,Modern Europe to 1815.Harper &Row,Publishers,Inc.1973.pp.346-347
    3[美]H·S·塞耶:《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王福山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年版,第9页。
    4[美]H·S·塞耶:《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王福山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年版,第9页。
    5[德]E·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年,第50页。
    6[美]H·S·塞耶:《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王福山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年版,第60页。
    7[美]H·S·塞耶:《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王福山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年版,第62页。
    1 Maurice Ashley:The Golden Century:Europe 1598-1715.Phoenix Press.2002.p.124.
    1 Robert Darnton,George Washington's False Teeth:An Unconventional Guide To The Eighteeth Century.W.W.Norton&Company,2003.p.33
    2 Robert Darnton,George Washington 's False Teeth:An Unconventional Guide To The Eighteeth Century.W.W.Norton&Company,2003.p.37.
    3 Robert Darntonm,George Washington's False Teeth:An Unconventional Guide To The Eighteeth Century.W.W.Norton&Company,2003.p.74.
    4 Thomas Munck,The Enlightenment:A Comparative Social History 1721-1794.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15.哈贝马斯关注哲人,理性批判及公开的公众议题如何成为可能,他认为在近代国家作为公共权利的领域和社会作为私人兴趣活动的领域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资产阶级的公众圈。尽管意识到启蒙公共圈没有成功完成其许诺,但是哈贝马斯相信它提供了一种开放的,批判的论辩,其中,道德允诺优先于观念。(James Van Horn Melton,The Rise of the Public in Enlightenment Europ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p.4-10.) Thomas Munck认为哈贝马斯在个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置入一个交叉的领域,即政治、城市社交利新闻界的公众圈,这样的观点过于简单化,主张寻求一种更为细致分析的研究框架。(Thomas Munck,The Enlightenment:A Comparative Social History 1721-1794.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15.) James指出大部分法国的中产阶级文人来自于专门的职业背景,他们的收入不是来自制造业或者商业,而是源自职务所得或从国王那里获得。德国的文人多来自大学教授,地区长官和本堂牧师。因而,他用“开明的”来代替“资产阶级的”公共圈,用米指称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兴起的公众领域。(James Van Horn Melton.The Rise of the Public in Enlightenment Europ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11.)
    1[英]彼得·伯克:《欧洲近代甲期的大众文化》,杨豫、王海良、汪堂峰、赵庆寺、何奇松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320-321页。
    2[德]里夏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宗教、巫术、启蒙运动》,王亚平译,东方出版社 2005年版,第273页。
    3[德]里夏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宗教、巫术、启蒙运动》,王亚平译,东方出版社 2005年版,第273页。
    4[美]达恩顿:《启蒙运动的生意》,叶桐、顾杭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年版,第7页。
    5[英]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上册) 周昌忠,苗以顺,毛荣运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7页。
    1[法]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梁守锵,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53-254页。
    2 James Van Horn Melton,The Rise of the Public in Enlightenment Europ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107.
    3[德]里夏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宗教、巫术、启蒙运动》,王亚平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69页。
    1 G.G.Zerffi,"Voltaire,in His Relation to the Study of General History,from a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Vol.10,1882.p366.
    2 James Van Horn Melton,The Rise of the Public in Enlightenment Europ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p.89-90.
    3 T.C.W.Blanning,The Culture of Power And The Power of Cul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9.
    4James Van Horn Melton,The Rise of the Public in Enlightenment Europ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92.
    5Roger Chartier,The Cultural 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Translated by Lydia G.Cochrane.Duke University Press.p.24.
    6[美]彼得·赖尔,艾伦·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刘北成,王皖强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1 James Van Horn Melton,The Rise of the Public in Enlightenment Europ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198.
    1[占希腊]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第450页。
    2[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20页。
    1[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页。
    2[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 1960年版,第116页。
    3[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 1960年版,第147页。
    4[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 1960年版,第152页。
    5[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 1960年版,第271页。
    6 吴于廑主编:《外国史学名著选 李维〈罗马史〉选》,王敦书译,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第21页。
    1 吴于廑主编:《外国史学名著选 李维〈罗马史〉选》,王敦书译,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第39页。
    2[美]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版,第108页。
    3[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9页。
    4[美]罗伯特·C·拉姆:《西方人文史》(下),王宪生,张月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年版,第7页。
    1[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第329页。
    2[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第335-336页。
    3[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道格拉斯·安斯利(英译),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179页。
    4[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李活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72页。
    1[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王论》,惠泉译,海南出版社 1994年版,第151页。
    2[意]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 吴模信,沈怀沽,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492页。
    1 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版,第17页。
    2 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版,第18页。
    1 Harry Elmer Barnes,A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Dover Publications,INC.,1963.p.139.
    2 关于欧洲扩张对历史写作的影响,巴恩斯在《历史写作史》中有详细的阐述,参见Hazy Elmer Barnes,A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1963.pp136-147.米歇儿·班特利也作出过出色的论述和分析,参见Michael Bentley ed.,Companion to Historiography.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1997.pp257-259.
    3Harry Elmer Barnes,A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Dover Publications,INC.,1963.p.143.
    4Harry Elmer Barnes,A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Dover Publications,INC.,1963.145.
    5 伏尔泰:《风俗论》(下册),谢戊申、邱公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第453页。
    6伏尔泰:《哲学辞典》(上),王燕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年版,第261页。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出版社 1959年版,第28页。
    2 “我有一个请求,总怕人们不允许。就是请求读者对一本二十年的著作不要读一会儿就进行论断:要对整本书,而不是对几句话,加以赞许或非议。如果人们想寻找著作的意图的话,他们只有在著作的意图里才能很好地发现它。”(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出版社 1959年版,第28页。)
    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出版社 1959年版,第364页。
    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出版社 1959年版,第23页。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出版社 1959年版,第45-48页。
    2[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商务印书馆 1962年版,第67-68页。
    3[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商务印书馆 1962年版,第121页。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出版社 1959年版,第328-329页。
    2[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商务印书馆 1962年版,第82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121-122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124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128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133页。
    5Harry Elmer Barnes:A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Dover Publications,INC.,1963.p.166..
    6[法]伏尔泰:《哲学辞典》,王燕生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版,第373页。
    1[法]伏尔泰:《哲学辞典》,王燕生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73页。
    2[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01页。
    3[法]伏尔泰:《哲学辞典》,王燕生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版,第374页。
    4[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 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9页。
    5 J·H·Brumfitt,Voltaire Historia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 p.47.
    1[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169-170页。
    2[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10页。
    3[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462页。
    1[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469页。
    2[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477页。
    3[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483页。
    4[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495页。
    5[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499页。
    6[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485页。
    1[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445页。
    2[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439页。
    1[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7页。
    2 J·H·Brumfitt,Voltaire Historia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 p.75.
    1 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1即伏尔泰所作《历史哲学》,在1765年出版,后包括在1765年版的《风俗论》中,作为该版的导言。
    2[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第92页。(关于大洪水的故事,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从自然规律、语言学等方面进行考证,论证其荒谬性,并讽刺道:“但这丝毫也不是我们要破坏在圣经摩西五书中所载的世界洪水的伟大真理:正相反,这原是一桩奇迹,所以应该相信它是真的;这原是一桩奇迹,所以它不是物理规律能够创造得出来的。”《哲学辞典》1991年版,第581页。参见“世界洪水”、“洪水”词条。)
    1[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第200页。
    2 Harry Elmer Barnes,A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1963.p.153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4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78页。
    2 J.G.A.Pocock,Barbarism and Religion Volume Ⅰ.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p.4.
    1[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第201页。
    2[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第219页。
    3[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第225页。
    4[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第264页。
    5[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第79页。
    6[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第230页。
    7[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第212页。
    1[法]伏尔泰多次表达对英国的赞美及对洛克的崇敬之情,在《风俗论》中和《路易十四时代》中都将柏拉图与洛克对比,认为洛克一个人足以抗衡希腊极盛时期的哲学,(参看《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第99-100页;《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493-498页;《哲学通信》是较为全面的反映伏尔泰的英国论的著作,参见高达观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50页。
    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62年版,第264页。
    4[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88页。
    1[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38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103页。
    1Michael Kraus,The Atlantic Civilization:Eighteenth-Century Origins.Russell&Russell · INC.1961.p9.
    2Michael Kraus,The Atlantic Civilization:Eighteenth-Century Origins.Russell&Russell · INC.1961.pp15-16.
    3 Michael Kraus,The Atlantic Civilization:Eighteenth-Century Origins.Russell&Russell · INC.1961.p.219
    4夏勒瓦是耶稣会会士,在1719-1729年曾游历圣劳伦斯河、大河流域及密西西比河,在1723年返回法国,之后写作《新法兰西的历史和概述》(Histoire et description générale de la Nouvelle-France),于1744年出版,叙述了有关加拿大的历史;拉菲托也是耶稣会会士,曾历时五年观察易洛魁人的法律和风俗,1724年出版《未开化的美洲风俗与原始时代风俗比较论》(Moeures des Sauvages américains comparées aux moeurs des premiers temps),弗格森在其《文明社会史论》中,阐述人类普遍天性和初始状况时,多次引用夏勒瓦和拉菲托的相关论述,参见《文明社会史论》第一、二章。)
    1Michael Kraus,The Atlantic Civilization:Eighteenth-Century Origins.Russell&Russell · INC.1961.p230.
    2peter Gay,Modern Europe to 1815.Harper &Row,Publishers,Inc.1973.p362.
    3[法]伏尔泰:《风俗论》(下册),谢戊申,邱公南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2页。
    4[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第233页。
    1[英]伊恩·布鲁玛:《伏尔泰的椰子:欧洲的英国文化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55页。
    2[法]乔治·索雷尔:《进步的幻象》,吕文江泽,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第235页。
    3[法]乔治·索雷尔:《进步的幻象》,吕文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第240页。
    4[美]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版,第495页。
    5[美]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版,第495页。
    1[美]马歇尔·萨林斯:《“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张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204页。
    2[美]马歇尔·萨林斯:《“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张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17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155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159页。
    5[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250页。
    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33页。
    7[法]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梁守锵译,第14页。
    1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版,第244页。
    2[德]阿尔弗雷德·韦伯:《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10-11页。
    3Karl J L(o|¨)with.Meaning in Histor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pp.105-106.
    4 J ·H ·Brumfitt,Voltaire Historia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p.76
    1Frank E.Manuel,The Age of Reason.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68,p.10.
    2Frank E.Manuel,The Age of Reason.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68,p.13
    3Frank E.Manuel,The Age of Reason.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68,p.13
    4Dorinda Outram,The Enlightenment.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5.p.17.
    1黄金时代论是一种有关历史进程渐次衰落的理论,以古希腊的赫西俄德和罗马的辛内加为代表,认为人类社会最初是最美好的“黄金时代”,降而为“白银时代”,再降而为“黑铁时代”。
    2李守常:《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第310页。
    3[英]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5年版,第91页。
    1Emst Breisach,Historiography --Ancient,Medieval&Modern.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p.205.
    2Robert Nisbet,History of the Idea of Progress.Basic Books,Inc.1980.p.184.
    3[英]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10页。
    4伏尔泰没有诸如“文明”或“文化”这样的词汇,他知道“文化”这个词,但并不完全是现代意义上的使用。它不是被作为一个集合名词来指称社会整体开化的状况,或由开化的环境所表征的社会。温特劳布认为,抽象名词“文明”一词作为集体名词来表示社会的整体开 化状况,或许在1766年之前还未出现。伏尔泰在其著作中是用其它词汇来表示文明的涵义。他用“社会”“民族”和“人民”来指称具有文明特点的实体,用“时代”来揭示由文明开化生活的特定状态表征的时期……。对于“文化”一词,伏尔泰是在其古老意义上来使用的,指“照料”、“耕种”“栽培”。在伏尔泰那里,没有文明复数的概念,他认为每一种都是完整的,理所当然有自己的名称。文明由人类的精神和态度,引导社会生活和行为的方式组成。伏尔泰没有明确阐释这些名称,这些观点体现在对人类风俗习惯、好的政府、优雅品味、文雅的生活方式、物质生活的丰裕等方面,伏尔泰用“人类精神”来指称这些相关词汇。笔者在文中所指的“文明”是基于伏尔泰“人类精神”这一宽泛涵义而言。参见Karl J.Weintraub,Visions of Culture.Chicago&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6.p.27,28,67.
    1[法]伏尔泰:《风俗论》(下册),谢戊申、邱公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第481页。
    2Karl J.Weintraub,Visions of Culture.Chicago&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6.p.66
    3[法]伏尔泰:《哲学辞典》(上),王燕生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版,第107页。
    1[法]伏尔泰:《风俗论》(中册),梁守锵、吴模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72页。
    2[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93页。
    4[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15页。
    5[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14页。
    6[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0页。
    7Karl J.Weintraub,Visions of Culture,Chicago&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6.pp.70-73.
    1J · H · Brumfitt,Voltaire Histori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p127.
    1Maurice Ashley,The Golden Century:Europe 1598-1715.Phoenix Press.2002.p.77.
    2Maurice Ashley,The Golden Century:Europe 1598-1715.Phoenix Press.2002.p.122.
    1[英]以赛亚·柏林编:《启蒙的时代:十八世纪哲学家》,孙尚扬、杨深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2以赛亚·柏林编:《启蒙的时代:十八世纪哲学家》,孙尚扬、杨深译,译林出版社 2005年版,第131页。
    1[英]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上册),周昌忠、苗以顺、毛荣运等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版,第443-447页。
    2勒菲弗认为,良好的《圣经》能坚定基督徒的信仰,提高基督教社会的道德水准。为此他发表了《诗篇》(Psalms)和《保罗书简》(Saint Paul Epistles);利科特对《圣经》立意于历史的理解,在用批判精神诠释《圣经》的过程中,还对产生《圣经》文本的政治和社会背景进仃了考察。(参见约翰·巴克勒,贝内特·希尔,约翰·麦凯:《西方社会史》(第二卷),霍文利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3[英]B.A.哈多克:《历史思想导论》,王加丰译,华夏出版社 1989年版,第68页。
    1[英]B.A.哈多克:《历史思想导论》,王加丰译,华夏出版社 1989年版,第67页。
    2[英]B.A.哈多克:《历史思想导论》,王加丰译,华夏出版社 1989年版,第70页。
    3W.E.H.Lecky,Rationalism In Europe.George Braziller,Inc.1955.p.102.
    4W.E.H.Lecky,Rationalism In Europe.George Braziller,Inc.1955.p.114.
    1[英]J.B.伯里:《思想自由史》,宋桂煌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2 W.E.H.Lecky,Rationalism In Europe.George Braziller,Inc.1955.p.115.
    3[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徐波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1页。
    4[英]亚·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1985年版,第209页。
    5[法]伏尔泰:《哲学辞典》,王燕生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版,第651页。
    1Frank E.Manuel,The Age of Reason.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68,p.30.
    2[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30页。
    3Maurice Ashley,The Golden Century:Europe 1598-1715.Phoenix Press.2002.p.143.
    1[法]伏尔泰:《风俗论》(下册),谢戊申、邱公南等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第101页。
    2[法]伏尔泰:《风俗论》(下册),谢戊申、邱公南等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第101页。
    1[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第268页。
    2[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第271页。
    3[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第127页。
    4[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14页。
    5[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32页。
    6[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32页。
    1[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35页。
    2[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36页。
    3[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92页。
    4[英]休谟:《人类理智研究》,吕大吉译,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第134-135页。
    1 周晓亮:《休谟及其人性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6年版,第321页。
    2 周晓亮:《休谟及其人性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6年版,第326页。
    3[英]休谟:《人类理智研究》,吕大吉译,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第108页。
    4[英]休谟:《人类理智研究》,吕大吉译,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第117页。
    5[英]休谟:《人类理智研究》,吕大吉译,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第120页。
    6[英]休谟:《宗教的自然史》,徐晓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31页。
    1[英]休谟:《宗教的自然史》,徐晓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4页。
    2[英]休谟:《宗教的自然史》,徐晓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49页。
    3[英]休谟:《宗教的自然史》,徐晓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4[英]休谟:《人类理智研究》,吕大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5页。
    5[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1[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 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页。
    2[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 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7页。
    1[美]约翰·巴克勒,贝内特·希尔,约翰·麦凯:《西方社会史》(第二卷),霍文利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3页。
    2[美]约翰·巴克勒,贝内特·希尔,约翰·麦凯:《西方社会史》(第二卷),霍文利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7页。
    1Roy Porter:The Enlightenment.Palgrave Publishers Ltd.2001.p.32.
    2[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
    3阿塔瓦尔帕(Atahualpa)是秘鲁的最后一位印加人首领,曾受西班牙探险家和秘鲁印加帝国的征服者皮萨罗(Francisco Pizarro)之邀来到卡加马尔卡市,被皮萨罗囚禁,于1533年被处死。
    4[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188页。
    5[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泽,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82 页。
    1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华夏出版社 2000年版,第108页。
    1Margaret C.Jacob,The Enlightenment:A Brief History with Documents.Bedford/St.Martin's.2001.p.16.
    2[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59页。
    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册),张雁深译,商务出版社 1963年版,第189页。
    1 Michael Kraus:The Atlantic Civilization:Eighteenth-Century Origins.Russell&Russell · INC.1961.p.44.
    2 伏尔泰以伊丽莎白写给土教希顿的一封信为例,表达了君土应建立坚强的政府,不使教权逾越界限,以杜绝宗教纷争。其信如下:(参见《风俗论》下册,第164页)“傲慢的高级教士:我获悉你正在拖延了结你业已同意之事,你难道不知道,我提拔了你,我也可以使你变得一无所有。你应从速履行你的诺言,否则我要免你的职。你的朋友(但愿你还配得上这个称呼)--伊丽莎白”
    3[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0页。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出版社 1959年版,第225-226页。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出版社 1959年版,第72页。
    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出版社 1959年版,第146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222页。
    2[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第63页。
    3[法]伏尔泰:《哲学通信》,高达观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4页。
    4 在《风俗论》中,伏尔泰提及公谊会信徒时,以其教义的纯朴称其为“最值得尊敬的人”,费城是“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他们的宗教是“最和平的宗教”。(参见《风俗论》,下册,第76-79页;《风俗论》,中册,第540-541页)
    5 转引自伏尔泰:《哲学通信》,高达观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公谊 会信徒”一文。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册),张雁深译,商务出版社,1963年版,第182页。
    2[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53-54页。
    3 Roy Porter,The Enlightenment.Palgrave Publishers Ltd.2001.p.32.
    1[英]休谟:《人类理智研究》,吕大吉译,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第150页。
    2[英]休谟:《人类理智研究》.吕大吉译.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第150页。
    3[英]休谟:《人类理智研究》,吕大吉译,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第152页。
    4[英]休谟:《人类理智研究》,吕大吉译,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第153页。
    5[英]休谟:《人类理智研究》,吕大吉译,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第153页。
    1John Rawls,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Moral Philosoph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p.14.
    2[英]休谟,《宗教的自然史》,徐晓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112页。
    3 Anthony Esler,The Western World:1600s To The Present.Volume Ⅱ.Prentice Hall,Inc.1994.p.624.
    1[美]约翰·巴克勒,贝内特·希尔,约翰·麦凯:(《西方社会史》第二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51页。
    2Dorinda Outram,The Enlightenment.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5.p.32.
    3Dorinda Outram,The Enlightenment.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5.pp.32.-33.
    4Dorinda Outram,The Enlightenment.Cambridge.Universitv Press.1995.p.46.
    5[英]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83页。
    1[英]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84页。
    2克里斯托弗·道森:《基督教--两方社会的灵魂》,引自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6辑:宗教文化史》,大象出版社 2006年版,第11页。
    3[英]克里斯托弗·道森:《基督教--西方社会的灵魂》,引自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6辑:宗教文化史》,人象出版社 2006年版,第12页。
    4[美]西门·鲍德温:《宗教依然是历史的锁钥》,引自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6辑:宗教文化史》,大象出版社 2006年版,第65页。
    1[法]菲斯特·德·古郎士:《古代城市的宗教》,引自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6辑:宗教文化史》,大象出版社 2006年版,第102页。
    2[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李秋零、田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年版,第7页。
    3[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李秋零、田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年版,第11页。
    4[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李秋零、田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年版,第13页。
    1[美]布林顿:《西方近代思想史》,王德昭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71页。
    2[美]布林顿:《西方近代思想史》,王德昭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69页。
    3Thomas Munck,The Enlightenment:A Comparative Social History 1721-1794.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8.
    4Roy Porter,The Enlightenment.Palgrave Publishers Ltd.2001.p.32.
    1J.G.A.Pocock,Barbarism and Religion.Volume Ⅰ.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pp.7-8.
    2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7-48页。
    3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51页。
    1保罗·奥斯卡·克利斯特勒:《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八个哲学家》,姚鹏、陶建平译,上海泽文出版社,1987年,第100页。
    2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55页。
    3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55页。
    1曹孚、滕大春、吴式颖、姜文闵编:《外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164页。
    2Roy Porter,The Enlightenment.Palgrave Publishers Ltd.2001.p.31.
    1[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田时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47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14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15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27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136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137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72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164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178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67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153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2[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第217页。
    3[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 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7页。
    4[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67页。
    1[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 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8页。
    1[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 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12页。
    2[法]伏尔泰:《风俗论》(下册),谢戊中、邱公南等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第167页。
    3[法]伏尔泰:《风俗论》(下册),谢戊申、邱公南等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第155页。
    4[法]伏尔泰:《风俗论》(下册),谢戊申、邱公南等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第158页。
    1[法]伏尔泰:《风俗论》(下册),谢戊申、邱公南等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第373页。
    2[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 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页。
    3[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 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0页。
    4[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 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94页。
    1[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94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5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5
    1[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17页。
    2[法]伏尔泰:《风俗论》(下册),谢戊申、邱公南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60页。
    3[法]伏尔泰:《哲学通信》,高达观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1[法]伏尔泰:《哲学通信》,高达观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页。
    3[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134-135页。
    1[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16页。
    2[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5页。
    3[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1 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2[德]里夏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宗教、巫术、启蒙运动》,王亚平译,东方出
    3 Frank E.Manuel,The Age of Reas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8,p.47.
    1 一般而言,史学史研究的主要对象包括史学思想、历史编纂学、史料学、史学方法论等。广义的史学思想包括历史学家对历史发展客观进程的认识,和历史学家对历史学这门学科自身的认识。后者也称为狭义的史学理论,笔者对本章的论述是从此意义而言。参见: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导论)第一页。
    2[法]伏尔泰:《风俗论》(下册),谢戊申,邱公南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67页。
    3[法]伏尔泰.风俗论(中册),梁守锵,吴模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53页。
    1 林芊在其著《历史理性与理性史学--伏尔泰史学思想研究》中,将伏尔泰的理性概括为两方面,“一是社会历史进步的尺度是人类理性的存在与发展,二是我们的历史知识也是一种理性支配下的人们对历史的反思(认识活动)的结果”。可参阅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年第101页。
    2[美]布林顿:《西方近代思想史》王德昭译,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版,第133页。
    3[德]E·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杨光仲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5页。
    4[法]伏尔泰:《风俗论》(下册),谢戊申,邱公南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9页。
    5[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51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5页。
    3[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3页。
    4[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4页。
    1[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7页。
    2[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61页。
    3[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75页。
    1 吴于廑:《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2[法]伏尔泰:《风俗论》(中册),梁守锵、吴模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52页。
    3[法]伏尔泰:《风俗论》(中册),梁守锵、吴模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56页。
    4 吴于廑:《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页。
    5[法]伏尔泰:《风俗论》(中册),梁守锵、吴模信等泽,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57页。
    1[美]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第三分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0页。
    2[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7页。
    3[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5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5[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1[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下册)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06-207页。
    2[美]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第三分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2页。
    3[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55页。
    4[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56页。
    1[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0页。
    1[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生活·渎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1页。
    2[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沾,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71页。
    1[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73页。
    2[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01页。
    3[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沽,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42页。
    2[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45页。
    1[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52页。
    2 Harry Elmer Barnes,A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1963.p.161.
    3[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17页。
    1 一般而言,历史因果与历史解释既可应用于历史学家对历史发展客观进程的认识,即历史学家的历史观.也可运用于狭义的史学理论意义上的因果阐释,笔者于此是从后者的角度论述。
    2[法]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3[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01页。
    4[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34页。
    1[法]伏尔泰:《风俗论》(中册),梁守锵、吴模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55页。
    2[法]伏尔泰:《风俗论》(下册),谢戊申,邱公南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3页。
    3[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11页。
    4[法]伏尔泰:风俗论(中册),梁守锵,吴模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页。
    5[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页。
    1[美]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第三分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9页。
    2[美]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第三分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8-129页。
    3[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82页。
    1[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83页。
    2[英]休谟:《宗教的自然史》,徐晓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3[英]休谟:《宗教的自然史》,徐晓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0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页。
    1[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2页。
    2[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3页。
    3[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4页。
    4[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9页。
    1[英]休谟:《宗教的自然史》,徐晓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08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1[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页。
    2[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4页。
    1[英]休谟:《宗教的自然史》,徐晓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1[美]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陈恒、宋立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18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3[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4[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1[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2[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泽,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89页。
    1 Mark S Micale and Robert L.Dietle ed.,Enlightenment,Passion,Modernity:Historical Essays in European Thought and Cultur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48
    2 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页。
    1 Karl J L(o|¨)with,Meaning in Histor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p.4.
    2 Karl J L(o|¨)with,Meaning in Histor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p.5.
    3 Karen O'Brien,Narratives of enlightenment:cosmopolitan history from Voltaire to Gibb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22.
    4 Harold L.Bond,The Literary Art of Edward Gibbon.Clarendon Press.1960.p.2.
    1[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上),马永翔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7页。
    2[英]基托:《希腊人》,徐卫翔、黄韬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22页。
    3[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00页。
    1 丁世忠:《伏尔泰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
    2 何兆武,陈启能主编:《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00页。
    1 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编选:《第欧根尼》,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页。
    [1]Althusser.Montesquieu:La Politique et L "histoire.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74.
    [2]Anthony Esler.The Western WorM:1600s To The Present.Volume Ⅱ.Prentice Hall,Inc.1994.
    [3]Arnaldo Momigliano.Studies in Historiography,Garland Publishing.Inc.,1966.pp.41-53.
    [4]Charles Jacques Beyero Nature et Valeur dans la Philosophie de Montesquieu.Klincksieck.1982.
    [5]Dorinda Outram.The Enlightenment.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5.
    [6]Ernst Breisach.Historiography --Ancient,Medieval&Modern.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7]Edward Gibbon and empire,ed.Rosamond McKitterick and Roland Quinault,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8]Frank E.Manuel.The Age of Reas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8.
    [9]Freidrich Meinecke.Historism:The Rise of a New Historical Outlook.Trans.J.E.Anderson.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2.
    [10]Fritz Stern.The Varieties of History:from Voltaire to the Present.Vintage Books,1973.
    [11]Gertrude Himmelfarb.The Rodes to Modernity:The British,French,and American Enlightenment.Alfred A.Knopf.2004.
    [12]Harold L.Bond,The Literary Art of Edward Gibbon.Clarendon Press.1960
    [13]Harry Elmer Barnes.A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1963.
    [14]John Rawls.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Moral Philosoph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5]J.G.A.Pocock.Barbarism and Religion.Volume I.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6]J · H · Brumfitt.Voltaire Historia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
    [17]James Van Horn Melton.The Rise of the Public in Enlightenment Europ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8]Karl J L(o|¨)with.Meaning in Histor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
    [19]Karl J.Weintraub.Visions of Culture.Chicago&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6
    [20]Karen O'Brien.Narratives of enlightenment:cosmopolitan history from Voltaire to Gibb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1]Michael Bentley ed.Companion to Historiography,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1997.
    [22]Michael Kraus.The Atlantic Civilization:Eighteenth-Century Origins.Russell&Russell.INC.1961.
    [23]Mark S Micale and Robert L.Dietle ed.,Enlightenment,Passion,Modernity:Historical Essays in European Thought and Cultur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4]Mark S Micale and Robert L.Dietle ed.Enlightenment,Passion,Modernity:Historical Essays in European Thought and Cultur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5]Maurice Ashley.The Golden Century:Europe 1598-1715.Phoenix Press.2002.
    [26]Margaret C.Jacob.The Enlightenment:A Brief History with Documents.Bedford/St.Martin's.2001.
    [27]Peter Gay.The party of humanity:essays in the French enlightenment.New York:W.W.Norton &Company,1971.
    [28]Peter Gay.Modern Europe to 1815.Harper &Row,Publishers,Inc.1973.
    [29]Peter Gay.Style in History: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6.
    [30]Peter Gay.Voltaire's Politics:The Poet as Realist.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9.
    [31]R.A.Humphreys.William Robertson and his History of America,Londen,1954.
    [32]Roger Chartier.The Cultural 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Translated by Lydia G.Cochrane.Duke University Press.1991.
    [33]Robert Darnton.George Washington's False Teeth:An Unconventional Guide To The Eighteeth Century.W.W.Norton&Company.2003.
    [34]Roy Porter.The Enlightenment.Palgrave Publishers Ltd.2001.
    [35]Robert Shackleton.Montesquieu:A Critical Biograph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1;
    [36]Robert Nisbet.History of the ldea of Progress.Basic Books,Inc.1980.
    [37]Theodore Besterman.Studies on Voltaire and The Eighteenth Century.Volume Ix.Institut et Musee Voltaire.1959.
    [38]T.C.W.Blanning.The Culture of Power And The Power of Cul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39]Thomas Munck.The Enlightenment:A Comparative Social History 1721 -1794.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40]W.E.H.Lecky.Rationalism In Europe.George Braziller,Inc.1955.William EChurch.Louis ⅩⅣ in Historical Thought.W.W.Norton&Company,Inc.1976.
    [41]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剑桥哲学研究指针(英文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58-275页。
    [42]B.W.Young,"'Scepticism in Excess':Gibbon and Eighteenth-Century Christianity' ",The Historical Journal,Vol.41,No.1.(Mar.,1998),179-199.
    [43]Christopher Kelly,"A Grand Tour:Reading Gibbon's Decline and Fall",Greece & Rome,Vol.44,No.1.(Apr.,1997),39-58.
    [44]David Wootton,"Narrative,Irony,and Faith in Gibbon's Decline and Fall",History andTheory,Vol.33,No.4,(Dec.,1994),77-105.
    [45]Deno J.Geanakoplos,"Edward Gibbon and Byzantine Ecclesiastical History",Church History,Vol.35,No.2.(Jun.,1966),.170-185.
    [46]D.J.Womersley,"The Historical Writings of William Robertson",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Vol.47,No.3.(Jul.-Sep.,1986),.497-506.
    [47]E.Adamson Hoebel, "William Robertson: An 18~(th) Century Anthropologist-Historia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Vol.62, No.4. (Aug.,1960), 648-655.
    
    [48] G. G. Zerffi. Voltaire, in His Relation to the Study of General History, from a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Vol.10, 1882, 366.
    [49]James D.Garrison, "Lively and Laborious: Characterization in Gibbon's Metahistory" Modern Philology,Vol.,76, No.2.(Nov.,1978),163-178.
    [50]Jerome Rosenthal, "Voltaire's Philosophy of Histor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16, No.2. (Apr.,1955), 151-178.
    [51]Larry Wolff, "Voltaire's Public and the Idea of Eastern Europe: Toward a Literary Sociology of Continental Division", Slavic Review, Vol.54, No.4. (Win.,1995), 932-942.
    [52]Laszlo Kontler, "William Robertson's History of Manners in German, 1770-1795",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58, No.1. (Jan.,1997), 125-144.
    [53]Maritine Waston Brownley," Gibbon's Artistic and Historical Scope in the Decline and Fal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42, No.4. (Oct.-Dec.,1981), 629-642.
    [54]Martine Watson Brownley," Appearance and Reality in Gibbon's Histor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38, No.4. (Oct.-Dec.,1977) , 651-666.
    
    [55]Mary Fearnley-Sander, "Philosophical History and The Scottish Reformation: William Robertson and the Knoxian Tradition", The Historical Journal, Vol.33, No.2. (Jun.,1990), 323-338.
    
    [56]M.A.Fitzsimons, "Voltaire: History Unexemplary and en Philosophe", The Review of Politics, Vol.40, No.4. (Octl.,1978), 447-468.
    [57]Neil Hargraves, "The 'Progress of Ambition': Character, Narrative, and Philosophy in the Works of William Robertso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63, No.2. (Apr.,2002) 261-282.
    [58]Neil Hargraves, "Revelation of Character in Eighteenth-Century Historiography and William Robertson's History of the Reign of CharlesV", Eighteenth-Century Life, Vol.27,No.2.(Spr.,2003),23-48.
    [59]Patrick Henry,"Voltaire as Moralist",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Vo.38,No.1.(Jan.-Mar.,1977),141-146.
    [60]Paul Turnbull,"The 'Supposed Infidelity' of Edward Gibbon",The Historical Journal,Vol.25,No.1.(Mar.,1982),23-41.
    [61]Paul Sakmann,"The Problems of Historical Method and of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Voltaire",History and Theory,Vol.11,Beiheft11,Enlightenment Historiography:The German Studies.(1971),24-59.
    [62]P.R.Ghosh,"Gibbon's First Thoughts:Rome,Christianity and the Essai sur 1'Etude de la Litterature",The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Vol85,153-156.
    [63]P.R.Ghosh,"Gibbon's Dark Ages:Some Remarks on the Genesis of the Deline and Fall ",The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Vol 73,17-20.
    [64]William R.Keast," The Element of Art in Gibbon's History",ELH,Vol.23,No.2.(Jun.,1956),153-162.
    [1][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M].王以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谢德风.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3][古希腊]亚罩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上)[M].马永翔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M].梁守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6][法]伏尔泰.风俗论.(下册)[M].谢戊申,邱公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法]伏尔泰.风俗论(中册)[M].梁守锵,吴模信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法]伏尔泰.哲学通信[M].高达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法]伏尔泰.哲学辞典[M].王燕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1][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M].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3][法]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M].梁守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4][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M].婉玲.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15][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M].何兆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6][法]霍尔巴赫.袖珍神学或简明基督教辞典[M].单志澄,周以宁.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17][法]霍尔巴赫.健全的思想--或和超自然观念对立的自然观念[M].王荫庭.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
    [18][英]休谟.宗教的自然史[M].徐晓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9][英]休谟.人类理智研究[M].吕大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0][英]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M].林本椿,王绍祥.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21][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M].黄宜思,黄雨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2][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下册)[M].黄宜思,黄雨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3][美]斯·坚吉尔.丹尼·狄德罗的<百科全书>选译[M].梁从诫.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24][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C].徐向东,卢华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5][英]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M].范祥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26][英]J.B.伯里.思想自由史[M].宋桂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7][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M].徐波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8][英]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何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9][英]伊恩·布鲁玛.伏尔泰的椰子:欧洲的英国文化热[M].刘雪岚萧萍.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0][英]以赛亚·柏林.启蒙的时代:十八世纪哲学家[C].孙尚扬,杨深.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31][英]B.A.哈多克.历史思想导论[M].王加丰.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2][英]基托.希腊人[M].徐卫翔,黄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3][英]克里斯托弗·道森.基督教--西方社会的灵魂[Z].引自陈恒,耿相新.新史学第6辑:宗教文化史[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34][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M].李秋零,田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5][美]布林顿.西方近代思想史[M].王德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6][法]乔治·索雷尔.进步的幻象[M].吕文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7][美]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M].陈恒,宋立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8][美]马歇尔·萨林斯.“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M].张宏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9][德]阿尔弗雷德·韦伯.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M].姚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0][英]厄奈斯特·巴克.希腊政治理论--柏拉图及其前人[M].卢华萍.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41][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张文杰.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2][美]彼得·赖尔,艾伦·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C].刘北成,王皖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3][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M].董立河.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44][英]亚·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M].周昌忠,苗以顺,毛荣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5][英]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上册)[M].周昌忠,苗以顺,毛荣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6][英]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下册)[M].周昌忠,苗以顺,毛荣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7][美]斯梅尔.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8][英]拉斯基.思想的阐释[M].张振成,王亦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49][美]罗伯特·C·拉姆.西方人文史(下)[M].王宪生,张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50][美]约翰·巴克勒,贝内特·希尔,约翰·麦凯.西方社会史(第二卷)[M].霍文利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1][英]培根.新工具[M].许宝骙.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2][英]培根.论古人的智慧[M].李春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53][法]笛卡尔.谈谈方法[M].王太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4][法]笛卡尔.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M].管震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5][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6][美]H·S·塞耶.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M].王福山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57][德]E·卡西勒.启蒙哲学[M].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58][英]彼得·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M].杨豫,王海良,汪堂峰,赵庆寺,何奇松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9][德]里夏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宗教、巫术、启蒙运动[M].王亚平.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60][美]达恩顿.启蒙运动的生意[M].叶桐,顾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61][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2][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道格拉斯·安斯利(英译),傅任敢.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3][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M].李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4]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第欧根尼[C].商务印书馆,2007.
    [65][英]格鲁内尔:《历史哲学:批判的论文》[M].隗仁莲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6][美]卡尔·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M].何兆武译,生活·读书·心智三联书店,2001
    [67][美]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第三分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8]李守常.史学要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69]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70]何兆武,陈启能主编.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7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史教研室.十八世纪法国哲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72]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73]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4]汪荣祖.史学九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75]汤在新.《近代西方经济学史》[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76]周晓亮.休谟及其人性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77]林芊《历史理性与理性史学--伏尔泰史学思想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78]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79]刘意青.英国18世纪文学史[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80]丁世忠.伏尔泰精选集[C].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81]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82]章士嵘.西方历史理论的进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83].章士嵘.西方思想史[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2年.
    [84].陈修斋.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85].陈新.西方历史叙述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86].陈勇,罗通秀.西方史学思想导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
    [87]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散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88].江怡.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
    [89]林芊,历史理性与理性史学--伏尔泰史学思想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
    [90]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
    [91].项翔.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从古腾堡到启蒙运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2]张光芒.启蒙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93].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大陆诸国.辜爕高等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近代史部分[C].北京:书馆,1986年.
    [94]李凤鸣,姚介厚.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
    [95]冯俊.开启理性之门[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96]徐文俊.理性的边缘--近代西欧哲学及其宗教背景[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97]卢风.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98]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99]曹孚、滕大春、吴式颖、姜文闵编:外国古代教育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100]吴于廑.吉本的历史批判与理性主义思潮[J]社会科学战线.1982.(1).
    [101]张广智.略论伏尔泰的史学家地位[J].历史研究.1982.(5).
    [102]李宏图.理性的批判与人类的进步[J].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1)
    [103]赵立坤.论启蒙时代的历史观[J].史学理论研究.2002,(4),
    [104]徐鹤森.试论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5).
    [105]何跃.中国的伏尔泰史学研究述评[J].复旦学报,2001,22:(5).
    [106]赵立坤.论18世纪启蒙理性[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5:(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