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化。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显现出的竞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新生力量。产业集群在成长过程中自有成败兴衰,而决定其成长的内在机制是自身的核心能力。基于这种认识,选择产业集群核心能力作为博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本论文以产业集群核心能力为主线,以产业集群成长理论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为基础,对产业集群核心能力展开层层深入的剖析和研究。
     论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是研究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基础内容。论文描绘了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产业集群地图,综合解释了产业集群成长的分析理论,梳理了国际上有关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各种战略理论观点,提出了核心能力理论由分析企业向分析产业集群转换的可拓展性依据。
     第二部分(第四章至第五章)是研究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核心内容。针对目前理论界在此方面的有限研究,首先,论文首次应用核心能力理论,解析了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理论内涵,认为学习能力、知识积累、创新能力、组织惯例、社会资本等的有机整合构成产业集群的核心能力;建立了以知识要素层、制度要素层、资源要素层、市场绩效层为主体的层层递进、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理论分析框架。其次,研究中发现产业集群核心能力不是来自地理环境等外部要素,论文认为整合性知识成为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源泉,在知识整合机制的作用下,产业集群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构成了产业集群核心能力源泉的核心。
     第三部分(第六章至第八章)是研究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拓展内容。该部分是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在社会资本、集群演化和集群能力识别与评价方面的一个拓展性分析和研究。论文从根植性、绩效、结构、途径等方面分析了社会资本对产业集群及其核心能力的影响,从演化经济学的全新视角解析了产业集群及其核心能力的生命周期、演化过程、路径和机制,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识别方法,并建立了一套有关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数学模型,对于集群核心能力的培育、巩固、更新以及诊断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The global economy is imperative today; marketing competition has evolved from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industrial cluster strategy. Through cooperative work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re widely recognized and have become initiatives for one region to be involved in global market competiti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has successes and failures; however, its development is influenced through the internal synergy known as core competence. Therefo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and study industrial cluster's core competence,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and industry core competence. I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ree sections.
    Section One (Chapter one - Chapter three) addresses basic concepts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 on industrial cluster's core competence. It describes the dispersion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round the world, comprehensively explains the analytical theories of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and analyzes different strategic theories and opinions on industries competitive advantages. Finally, it proposes a theory of core competence o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nalyzing industry to analyzing clusters.
    Section Two (Chapter four -Chapter five) addresses the main concept of the research on industrial cluster's core competence. First, the paper initially uses a theory of core competence to explain the theoretical rationale of industrial cluster's core competence: recognition learning abilities, knowledge accumulation, invention abilities, organization routines, social capital and so on. This theoretical rationale builds a research framework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 level, policy level, resource level and marketing efficiency level, which proceed together and supply each other. Secondly, section two identifies that industrial cluster's core competence come from integrated knowledge and not from factor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al such as, geographic environment. Beneath the mechanism of integrated knowledge, the industry cluster's knowledge, particularly tacit knowledge, forms the source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s core competence.
    Section Three (chapter six -chapter eight) addresses the extended concept regarding the research on industrial cluster's core competence.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this paper furth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identifications and evaluations of social capitals, cluster evolutions and cluster competence. It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on cluster and its core compet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velopment, efficiency, structure, and solu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life cycle, development process, method and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volution of economy. It explores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core compet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search methodology. Lastly, section three build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ve mathematical model of cluster's core competence, which has theoretical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in fostering, strengthening, updating and diagnosing industrial cluster's core competence.
引文
[1] 布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技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202~203页。
    [2] 边燕杰: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国外社会学》,1999年第4期。
    [3] 陈剑锋、张乃平:试论产业群的核心能力,《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4期。
    [4] 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8期。
    [5] 陈剑锋:基于知识的产业集群能力研究,《财经研究》,2003年第2期。
    [6] 陈剑锋、张乃平:产业群的核心能力,《工业经济》,2002年第7期。
    [7] 陈剑锋、万君康: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集群的生命周期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年第5期。
    [8] 陈雪梅、赵珂:南海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轨迹与共同规律,《特区经济》,2002年第6期。
    [9] 陈畴镛、胡隆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识别模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
    [10] 陈勇:社会资本对硅谷的贡献,引自“新浪网”。
    [11] 蔡宁、吴结兵: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7期。
    [12] 蔡宁: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制,《经济管理》,2002年第18期。
    [13] 蔡铂等:社会网络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产业集群与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研讨会(2002),中国宁波。
    [14] 蔡铂、吉晓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选择,《决策参考》,2002年第2期。
    [15] 柴剑峰、陈光、王永杰:基于创新域构建的技术集群和产业集群研究,引自“地方产业集群网”(www.clusterstudy.com.cn)。
    [16] 池仁勇:意大利中小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与特征,《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8期。
    
    
    [17] 邓修权、上官春霞、夏国平: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能力系统演化机理研究,《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8] 打造休闲服装名城,《南方都市报》,2003年10月24日。
    [19] 范微:论企业知识资本与核心能力的整合,《经济管理》,2001年第12期。
    [20] 范正认: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内部协同过程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0年第3期。
    [21] 福山著、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2001。
    [22] 封凯栋、薛谰、沈群红:社会资本在集群演进中的作用,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会论文集(2002),宁波。
    [23] 方统法: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7期。
    [24] 冯海龙:价值链战略管理模式研究,《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年第16期。
    [25] 盖文启:产业的柔性集聚及其区域竞争力,《工业经济》,2002年第2期。
    [26] 高飞:产业地理集中的理论分析及运用,《城市经济》,2002年第5期。
    [27] 高玲玲、黄志斌:社会资本的本质及来源,《华东经济管理》,2003年第1期。
    [28] 耿弘: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及新发展,《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年第6期。
    [29] 郭睦庚:知识的分类及其管理,《决策借签》,2001年第2期。
    [30] 胡军、盛军锋:产业集群与粤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探析,《经济前沿》,2002年第12期。
    [31] 胡军、盛军锋、郑海天:广东产业集群竞争力:组织演化与对策分析,《特区经济》,2003年第10期。
    [32] 胡汉辉、周治翰:试论企业核心能力的知识整合特征,《管理工程学报》,2001年第4期。
    [33] 黄勇:浙江块状经济分析,《中国工业经济》,1995年第5期。
    [34] 黄江川、谭力文:从能力到动态能力:企业战略观的转变,《经济管理》,
    
    2002年第22期。
    [35] 何键:企业群理论的形成与演进,《经济管理》,2001年第10期。
    [36] 胡艳曦、陈雪梅:企业集群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7] 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学术月刊》,2002年第12期。
    [38] 康荣平、柯银斌:中国企业核心能力剖析:海尔于长虹,《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3期。
    [39] 鲁开垠、汪大海等著:《核心竞争力》,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第94-97页。
    [40] 鲁开垠:产业集群核心能力解析,《岭南学刊》,2004年第1期。
    [41] 鲁开垠、胡军:广东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模式与对策研究,《南方经济》,2003年6期。
    [42] 李兴奎、马力:组织学习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东岳论丛》,2002年第9期。
    [43] 李志能、尹晨:从知识的角度回顾企业能力理论,《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年第4期。
    [44] 李君华、彭玉兰:产业集群的制度分析,《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9期。
    [45] 李新春:企业家协调与企业集群——对珠江三角洲专业镇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分析,《南开经济评论》,2002年第3期。
    [46] 刘友金:论集群式创新的组织模式,《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2期。
    [47] 刘冀生、吴金希:论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知识链管理,《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48] 刘豪皋:竞争位势、资源基础和动力能力,《经济管理》,2002年第16期。
    [49] 刘志林:论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价方法,《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第四期。
    [50] 林祥、李垣:基于隐性知识的核心能力的维度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
    [51] 林南、沃尔特.M.恩赛尔、约翰.C.沃恩著,张文宏译:社会资源和关系的
    
    力量:职业地位获得中的结构性因素,《国外社会学》,1999年第4期。
    [52] 林南著,张文宏泽:建构社会资本的网络理论,《国外社会学》,2002年第2期。
    [53] 路平:广东的“集群”(专业镇)经济,《广东科技》,2003年3月。
    [54] 罗家德:《NQ风暴——关系管理的智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42页。
    [55] 梁东: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工业企业管理》,2001年第5期。
    [56] 1hh74: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阶段产业集群的鉴别办法,地方产业集群网,2003年9月18日。
    [57] 李仁安、李梅: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58] 马昀:资源基础理论的回顾与思考,《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年第12期。
    [59] 马金书:企业网络与企业创新: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60] 慕继丰、陈方丽:企业知识的性质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经济管理》,2002年第20期。
    [61] 慕继丰: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经济管理》,2002年第2期。
    [62] 毛蕴诗、周燕:硅谷机制与企业高速成长——再论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管理世界》,2002年第6期。
    [63] 梅姝娥、仲伟俊:企业核心能力形成过程中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第9期。
    [64] 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年第6期,
    [65] 聂鸣、李俊、骆静:OECD国家产业集群政策分析和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66] 靳涛:关于演化经济学思想的比较:凡勃伦、熊彼得、哈耶克,《经济科学》,2002年第4期。
    [67] 钱平凡:谁在支撑中国产业集群的兴起,《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8月18日。
    
    
    [68] 钱平凡: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引自“地方产业集群网”(www.clusterstudy.com.cn)。
    [69] 钱中平:关于企业竞争力评估的综合指标体系的建立,《华东船舶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70] 仇保兴著:《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71] 仇保兴:发展小企业集群要避免的陷阱——过度竞争的“柠檬”市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99第1期。
    [72] 盛昭瀚、蒋德鹏著:演化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2,第45页;第53-58页。
    [73] 盛震波,刘海云:跨国公司网络组织,《决策借鉴》2001年第4期。
    [74] 陶志峰、陈殷华、易卫平:企业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生产力研究》,2001年第6期。
    [75] 王缉慈等著:《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6] 王缉慈、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意义,《经济地理》,2001年第5期。
    [77] 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3期。
    [78] 王缉慈:集群在世界上的分布,2001年科技部软科学课题报告。
    [79] 王珺:企业集群的创新过程研究,《管理世界》,2002年第10期。
    [80] 王珺:产业组织的网络化发展,《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81] 王毅、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第9期。
    [82] 王旺兴、李艳: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流动与创新机制,《科技与管理》,2003年第3期。
    [83] 王江:知识管理中隐含经验类知识的开发利用策略,《科研管理》,2003年第3期。
    [84] 王越:试论产业聚集区的知识转移,《中国煤炭》,2002年第2期。
    [85] 王开明:团队生产与团队协调——企业知识理论与主流企业理论的比较、综合与发展,《经济评论》,2002年第6期。
    [86] 王红梅、邱成利:技术创新过程中多主体合作的重要性分析及启示,《中
    
    国软科学》,2002年第3期。
    [87] 吴价宝: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1期。
    [88] 吴向鹏:产业集群:一个文献综述,《当代财经》,2003年第9期。
    [89] 吴向鹏:产业集群理论:经济网络与社会关系网络的视角,《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90] 魏江、叶学锋:基于模糊方法的核心能力识别和评价系统,《科研管理》,2001年第2期。
    [91] 魏江,申军:产业集群学习模式和演进路径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第4期。
    [92] 魏江: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本质,《管理工程学报》,1999年第1期。
    [93] 魏江:基于知识的核心能力载体和特征,《科研管理》,1999年第2期。
    [94] 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0期。
    [95] 魏守华、石碧华: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3期。
    [96] 魏军:小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研究,河南省社科院信息中心网,2002。
    [97] 万伦来、达庆利: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方法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第2期。
    [98] 许可、徐二明: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经济管理》,2002年第2期。
    [99] 许可、徐二明:基于核心能力生命周期的企业经营战略选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100] 肖鸿:《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101] 向涛:论战略联盟的学习机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9期。
    [102] 徐康宁: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3期。
    [103] 叶克林: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综论80年代以来的三大主要理论流派,《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
    
    
    [104] 杨瑞龙、胡琴:资源基础分析方法及其对现代企业理论的拓展,《中国经济问题》,2001年第1期。
    [105] 杨同宇:创新的动力模型,《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第6期。
    [106] 杨静蕾等: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河北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07] 韵江:基于环境和核心能力的互动战略,《经济管理》,2002年第16期。
    [108] 余光胜: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演进,《经济管理》,2002年第20期。
    [109] 姚海琳、王瑶:集群(专业镇)理论知多少,《广东科技》,2004年第1期。
    [110] 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经济科学》,2001年第3期。
    [111] 郑风田、唐忠: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三维度原则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1期。
    [112] 郑健壮、吴晓波:中小产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动因,《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113] 张宗臣、苏敬勤:技术平台及其在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中的地位,《科研管理》,2001年第6期。
    [114] 张庆普、李志超:企业隐性知识的特征与管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11期。
    [115] 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64-66。
    [116] 张谊浩、陈柳钦:经济学中的建构理性主义和进化理性主义
    [117] 张铁男、李晶蕾:企业组织生命活力的评价研究,《经济管理》,2002年第10期。
    [118] 张德平: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工业企业管理》2001年第8期。
    [119] 赵曙明、沈群红:知识企业与知识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64-68页。
    [120] 朱静芬、史占中: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理论综述,《经济纵横》,2003年
    
    第9期。
    [121] 周晖、彭星闾:企业生命模型初探,《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10期。
    [122] [德]A.韦伯著,李刚剑等译:《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第118页。
    [123] 安纳利·萨克森宁著:《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124] [英]马歇尔著,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第279—584页。
    [125] 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
    [126] 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
    [127] 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1。
    [128] 迈克尔·波特著,高登第、李明轩译:《竞争论》,中信出版社2003。
    [129] [美]托马斯·福特·布朗,木子西编译:社会资本理论综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2期。
    [130]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31] 野中郁次郎、竹内广隆:创造知识的公司,[M],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编译,1999年,第43-45页。
    [132] [美]詹姆斯·S·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33] www.clusterstudy.com.cn.
    [134] Andrews,K: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 [M] .Homewood, IL: Irwin, 1971.
    [135] Arthur,W.B:Competing Technolegies,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ck-in by Historic Events. Economical Journal Vol. 99, No. 394(1989):116-131.
    [136] Barrey,J.(1991):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137] Barton, D.L.(1992):Core capability & core rigidities: 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13(Summer).
    
    
    [138] Burt RS :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s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M. MA :Harvard Univ, Press, 1992.
    [139] Chandler, A:Strategy and Structure: 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Industrial Enterprise [M] .Cambridge, MA:MIT Press, 1962.
    [140] Christine Oliver: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ombining Institution a Land Recourse-Based View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8:9,697-713(1997).
    [141] C. K.Prahalad and G. Hamel(1990):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68(3).
    [142] C. K.Prahalad & G.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66):82.
    [143] Collis, D:A resource-based analysis of global competition:the case of the bearings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1(12) :49-68.
    [144] Collis, D. and Montgomery, C. (1985):Competing on resources: strategy in the 1990' s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145] David Collis & Cynthia A. Motgomery, 1995: Competing on Resources: Strategy in 1990s. Harvard Review, 7~8.
    [146] David Dranove, Margaret Peteraf and Mark Shanley: Do strategic groups exist, an economic framework for analysi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9, 1998, pp1029-1044.
    [147] Dijk, M. P.Van(1997):Enterprise clusters and network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ADI Book Series 20, Frank Cass, London.
    [148] Doe ringer PB, Terkla DG: Business strategy and cross-industry clusters [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1995,9:225-237.
    [149] Dosi: Technology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A suggested inter pred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 change[J].Research Policy, 1982, 11:147—162.
    [150] Nelson, Winter: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151] George Stalk, Phillip Evans & Lawrence E. Shulman, 1992: Competing on Capabilities: The New Rule of Corporate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4.
    [152] Granovetter Mark 1997/1985: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153] Granovetter Mark, 1973: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
    [154] Granovetter Mark and Richard Swedberg. (eds):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155] Boulder:West view Press. 1992: introduction:1.
    [156] Grant, R.M:Contemporary strategic analysis:concept, techniques, applications, Basil Blackwell, Cambridge, MA. 1992.
    [157] Lin, Nan,1982:Sociai Resources and Instrumental Action, in Marsden, P. and Nan, L.(eds.), 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158] Lipaaman, S. and R. Rumelt: Uncertain imitability: an analysis of inter firm differences in efficiency under competition [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August1982, pp. 141~160.
    [159] Meyer, M.H. and Utterback, J.M. (1993):The product family and the dynamics of core capability[J],Sloan Management, Spring.
    [160] Nelson, Winter: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Cambridge, Belknap, 1982.
    [161] Nonaka, L, 1998:Creating Organizational Order Out of Chaos: Self-renewal in Japanese Firm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Spring.
    [162] Nonaka, L Takeuchi, H, 1995: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3] Penrose. K.T: Limits to the Growth and Size of Firm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1955:531-543.
    [164] Peter Knorriga, Jorg Meyer Stamer:New Dimensionsin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rom Clusters to Industrial Districts. 1998, (10).
    [165] Polanyi, 1966:The Tacit Dimension, Gloucestor: Peter Smith.
    [166] Porter, M. E.(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 Free Press, New York.
    [167] Porter, M. E.(1998): Competing Across Location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68] Porter, M.E.(1980):Competitive Strategy [M].Free Press, New York.
    [169] Porter, M. E. 1998: The Adam Smith address: location, clusters, and the new micro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Economists, 33(1): 7-17.
    [170] Portes Alejandro, 1998:Social Capital: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1~24.
    [171] Robert D.Putnam:Make Democracy Work, Princeton to Univercity Press, 1993, p.167.
    [172] Roeland TJ, den Hergtog Pim:Cluster Analyses & Cluster-Based Policy in OECD-Countries [Z].The Hague/Utrecht:OECD-TIP Group, 1998.
    [173] Schumpeter, Joseph.1954: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 London: George & Unwi n.
    [174] Teece, D.,Pisno, G. &Shuen, A.:Dynamic capability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18(7):509-533.
    [175] Wernerfelf, B. (1984):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 (5).
    [176] Williamson O. Market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anti-trust implications. A study in the economic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M].London: The Free Press, 197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