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内移民与松花江流域的城镇近代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关内移民是东北社会人口的重要来源,是松花江流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在近代边疆危机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清政府、北洋政府及东北地方政府都把移民事业放在极其重要位置,积极推动鼓励支持移民事业的进行,为清末民初移民大批进入松花江流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加之此一时期的关内移民以避难求生为主,大都举家搬迁,季节性移民开始减少,移民不仅定居者增多,而且妇女儿童多随青壮年移民进入松花江流域,遂使这一地区形成了稳定的人口结构,关内汉民亦成为松花江流域的主体民族。
     关内移民进入松花江流域的茫茫沃野,首先使该地区荒地得以开发,耕地面积得以增加,农业经济获得稳步发展,粮食在满足当地需要之后,并用来加工与转运,从而促进了以农产品转运为基础的区域内各港口的繁荣和区域商品市场的建立,不仅清初为军事防御及政治统治需要设置的城堡发展成为近代意义性质上的城镇,在新的垦殖中心和矿区周围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城镇。城镇形成转而使商、工业发挥了集聚效应并获得进一步发展,随着其经济功能的强化,商业联系的加强使此城镇的商业的辐射功能开始深入到彼城镇的经济腹地发挥着影响力,城镇经济功能的相互聚合使距离首位中心城市较近的某些城镇发展成为次级区域经济中心,距离首位中心城市较远的城镇也由于经济功能的增强和原有政治功能的影响力而在其周围形成了城镇集群。
     关内移民进入松花江流域,不仅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促进了农商工各业发展,为松花江流域的城镇化奠定了人口基础和经济基础。移民的进入甚至直接促进了松花江流域原有行政管理体制得以赖存的土地关系的瓦解,从而促进了松花江流域行政管理的变迁和司法、教育的近代化。从这一点来说,移民不仅直接促进了松花江流域的城镇化,而且加速了城镇的近代化。本文拟从探讨移民与城镇化及城镇近代化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认识移民在东北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融合中的作用,初步探讨移民与城镇兴起之间的一种互动规律,以期更好的解决当前人口流动问题,为促进东北城镇的现代化提供借鉴。
The immigrants of inside the Shanhaiguan Pass in modern times is the important origin of the society population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is the prerequisite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owns and cities in the Songhuajiang River basin. Under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circumstance of frontier crisis in modern times, the Qing government, the Beiyang government and the Northeast local authority all gave the immigration cause great priorities, actively pushed forward, encouraged and supported the conduction of immigrant undertakings, thus creating advantageous conditions for the immigrants entering into the Songhuajiang River basin in large numbers in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Furthermore, to seek asylum and find a place to live in primarily in this period, the immigrants relocated by the whole family, and the seasonal immigration started to decrease. Not only did the immigrants tend to become the settlers, but also women and children moved out to the Songhuajiang River basin along with the young & strong adults, which caused to form the stabl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the Han nationality inside the Shanhaiguan Pass has also become the principal nationality in the Songhuajiang River basin.
     Entering the boundless fertile plain in the Songhuajiang River basin, first the immigrants from inside the Shanhaiguan Pass cultivated the wasteland here, which in turn increased the cultivated-land area, made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develop steadily. After meeting the local needs, the grain was processed and the transported, thus 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of regional harbors on the basis of transpor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gional commodity markets, which not only turned the castles established for the military defense and the political rul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into the new cities and towns of the modern sense, and many other new cities around the new reclamation center and the mining area appeared. The cities' formation made industry and commerce display the accumulative effects and obtain further development itself. Along with its economical function strengthene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ommercial communication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commercial radiation function of this city to penetrate economical, centers of other cities. The mutual polymerization of the cities economical function caused the cities near the first key city develop into the secondary regional economical center, while on the other hand the cities far from the first key city formed the city colony around it as a result of the enhancement of the economical func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original political function.
     The immigrants of inside the Shanhaiguan Pass entering into the Songhuajiang River basin, not only has provided the human resources for the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promoted agriculture, commerce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has laid the population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f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Songhuajiang River basin. The immigration entry even directly promoted the land relations that depend on original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Songhuajiang River basin disintegrating, thus promoting the administration modernizing in the Songhuajiang River basin and the cultural ecology further evolution. From this point, the immigration not only directly promoted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Songhuajiang River basin; moreover it has accelerated cities modernizing. This article, starting from discussing immigration and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cities modernizing, further drives home the function of the immigration in the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in the cultural exchange and fusion in the Northeast, discusses interaction rule of the immigration and the cities emergence, in the hope of coming up with better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population flow, provides experience of promoting cities modernization in the Northeast.
引文
①谭其骧:《长水集》(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4页。
    ②谭其骧:《浙江各地区的开发过程与省界、地区界的形成》,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①朱偰:《满洲移民的历史和现状》,《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12号,1928年。
    ②雨荪:《移民屯垦》《东方杂志》,第二十二卷第5号,1925年。
    ③雨荪:《难民出关与东北开发》天津《大公报·社评》,1928年4月2日第1版。
    ④张水汉:《开垦边荒与国家之关系》《东方杂志》第二十三卷第9号,1926年。
    ⑤吴希庸:《近代东北移民史略》国立东北大学史地经济研究室:《东北集刊》第2期,1941年。
    ⑥萧一山:《清代东北之屯垦与移民》国立东北大学史地经济研究室:《东北集刊》第4、5期,1942年、1943年。
    ①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②李德滨、石方:《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
    ④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⑤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⑥路遇:《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⑦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⑧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⑨张士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①本文所指“流民”主要是指封禁政策下,未经政府允许擅自闯关进入东北的汉族农民。也包括少数清初招垦时私自进入皇家领地偷猎采参和私自开垦的汉族农民。其他关于“流民”、“移民”概念的详细界定详见导论第三部分。
    ②许淑明:《清末吉林省的移民和农业开发》,《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4期。
    ③许淑明:《清末黑龙江移民与农业开发》,《清史研究》1991年第2期。
    ①高乐才:《论近代中国东北关内移民与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②周春英:《试论近代关内移民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影响》,《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③徐兆奎:《清代黑龙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④衣保中:《东北农业近代化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⑤孔经纬:《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史(第一卷)清代东北地区经济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⑥赵中孚:《1920-1930年代的东三省移民》、《移民与东三省北部的农业开发》、《清末东三省改制的背景》、《清代东三省的地权关系与封禁政策》、《清代东三省北部的开发与汉化》,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5、10、15期。
    ⑦林士铉:《清季东北移民实边政策之研究》,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1年。
    ①吴晓松:《东北移民垦殖与近代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2期。
    ②范立君:《清末民初东三省移民与近代城镇的兴起》,《吉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③于春英:《近代牡丹江地区移民与城市化进程》,《吉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④杨松涛:《关内移民与松花江中、下游沿岸城镇的近代化》,《史林》2008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近代史》全文转载,2009年第1期。
    ①何炳棣:《明初以降东北人口及相关问题:1368-1953》,葛剑雄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①万福麟监修、张伯英总纂:《黑龙江志稿》,卷八,经政·垦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69页。
    ②张士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页。
    ③《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1895年72-73号,“恩泽曾祺奏折”
    ④转引自林士铉:《清季东北移民实边政策之研究》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1年,第3页。
    ①曲晓范著:《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3页。
    ②《中国百科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59页。
    ③葛剑雄:《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④此观点源自丁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见李衡眉年主编:《移民史论集》,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2页。
    ⑤《明史·食货一》。
    ⑥王家范:《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探索与争鸣》1994年第5期,第39页。
    ⑦罗彤华:《汉代的流民问题》,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版,第9页。
    ①曹文柱:《关于两晋之际流民的几个问题》,载赵清主编:《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成都出版社1992年版,第332页。
    ②吴晓松:《东北移民垦殖与近代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2期。
    ③参见曲晓范著:《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①首位性城市是指在一个城市集群中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起到集聚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
    ②所谓次级区域经济中心主要是指松花江流域这一区域内商业发展和商品集散作用仅次于哈尔滨的城市,从“标准市场-中间市场-中心市场”发育角度考虑,一般指处于中间市场的城镇。
    ③所谓城镇集群是指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的城镇所组成,并有一定的时空地域结构、相互联系的城镇网络整体。
    ①参见曲晓范著:《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1页。
    ①《清太宗实录》卷六十一。
    ②张士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③《清圣祖皇帝实录》卷二,顺治十八年五月丁巳,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版,第65页。
    ④《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六六,光绪本。
    ①《盛京通志》卷二十三。(清)吕耀增曾等修、魏枢等纂:乾隆《盛京通志》卷二十三,户口志,吉林大学图书馆藏,乾隆元年刊本,第23页。
    ②(清)杨镳修《辽阳县志》(康熙二十年)卷十二,“职官”辽海丛书本735页。
    ③《清世祖皇帝实录》卷八十一,顺治十一年二月癸酉,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版,第636页。
    ④清初因科场案或其他刑事案件而发往东北的罪人,称之为流人。
    ⑤今黑龙江宁安县。清入关前后,这里是控制北部地区的重要军事据点,早在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即在宁古塔设置了驻防八旗,顺治九年(1652年)为抵制沙俄入侵,宁古塔设梅勒章京(副都统)、甲喇章京(参领),翌年升梅勒章京为昂邦章京(都统),这时的宁古塔耕地不多、粮食不足。
    ⑥陈彩章:《中国历代人口变迁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113页。
    ⑦金毓黻:《东北通史·上编六卷》第52页。
    ⑧参见黄锡惠:《汉语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影响》,《语文研究》1997年第4期,第57-58页。
    ①史记匈奴传:“燕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距胡。”引自金毓黻《东北通史·上编六卷》第62页。
    ②孙进己:《东北民族源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1页。
    ③《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卷五十一。
    ④少数学者不认为辽东招垦令的废除即为封禁东北之始,而是认为此举只是在辽东地区废除授官条例,废止奖励措施,在整个东北地区并没有停止招民开垦。
    ⑤所谓柳条边是清初时期统治者为了防止汉族和蒙古族人进入满族人生活区域和松花江流域丰富的物产资源而在吉林省中部东丰、伊通、九台、德惠、舒兰等县市的草原和山地交接兴建的一条长达千里的隔离堑壕。为维护这一屏障并检查入出境边民,清政府当时在柳条边沿线的间隔要道处设置了称为“边台”或“镇台”的管理机构
    ⑥《大清会典事例》卷一五八。
    ⑦《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四二,乾隆六年五月辛未,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版,第1045页。
    ⑧《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本,卷七四四;嘉庆本,卷八二三。
    ⑨《清文献通考》卷九,户口。
    ⑩《东华录》卷三十二,《柳边纪略》卷一,《黑龙江述略》卷六,丛录。
    ①《户部则例》,卷八,“田赋”。
    ②《东华录》(乾隆朝),卷三十二。
    ③故宫博物馆藏:《阿拉出卡副都统衙门档案》,14-141号。
    ④《大清会典事例》,卷七O九。
    ⑤《黑龙江述略》,卷五。
    ⑥《清朝绪文献通考·田赋》
    ⑦嘉庆《东华录》,卷十五。
    ⑧《吉林通志》,卷三十一。
    ①道光《东华录》,卷十四。
    ②《乾隆圣训》,爱民。
    ③朱偰:《满洲移民的历史和现状》,《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12号,1928年。
    ④《三姓副都统衙门档案》,卷六十九。
    ⑤《清仁宗实录》,卷一七一。
    ⑥《东华录》嘉庆朝,卷二十一。
    ①《吉林通志》,卷二、卷二十九。
    ②徐世昌:《东三省政略》卷一,边务·蜂蜜山篇,长白丛书本,吉林文史出版杜1989年版,第305页。
    ③(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72页。1849年至1853年,俄国侵入黑龙江下游,建立侵略据点。1858年5月,乘英法联军进犯天津、威胁北京之际,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瑗珲条约》,割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江东六十四屯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原属中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1860年(咸丰十年)俄国又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使清政府确认了《瑗珲条约》’的合法性,并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④《实业计划之起点:平均地方与移民政策》,天律《大公报》,1929年1月27日,第14版。
    ⑤万福麟监修、张伯英总纂:民国《黑龙江志稿》卷八,经政志·垦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71页。
    ⑥《汉族开拓满洲史》,《东方杂志》第十四卷第11号,1917年,第158页。又,禁止妇女进入东北的法令始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参见萧其华:《垦务移民之研究》,《民政月刊>第二卷第5号,1936年5月,第12页。
    ⑦萧一山《清代东北之屯垦与移民》(下),《东北集刊》第5期,1943年,第14-15页。
    ①赵中孚《近代的东北移民问题》,载《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3辑,第233页。
    ②《清代通史》第1663页。
    ③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77页。
    ④大上未广:《清朝时代满洲的农业关系》1934年版,第20页,转引自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76页。
    ⑤《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第一历史档案馆藏)1895年72-73号,“恩泽增祺奏折”。
    ⑥张士尊:《清代东部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页。
    ①章勃《殖边问题)(二)《晨报》,1928年3月6日,第3版。
    ②《北满移垦之调查》,《东省经济月刊》第五卷第10号,1929年10月,第2-3页。
    ③《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第一历史档案馆藏)1895年72-73号,“恩泽增祺奏折”。
    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1895年,72-73号,“恩泽、增祺奏折”。
    ⑤咸丰十一年(1861年)呼兰蒙古尔山地区首先开放,但仅限于今呼兰、巴彦、木兰一带,其北部之通肯(海伦)及克音(绥化大部)大部地区,属有关风水围场之地,禁止招垦,也无游民私占私种。属永远封禁之地。当时的呼兰城守尉奉命不断派人稽查,对查出之私垦户,常毁坏田禾、烧毁房屋、将人驱逐。
    ⑥林士铉:《清季东北移民实边政策之研究》,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1年版,第255页。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1895年,20号。
    ②吉林将军衙门档案1(6-1)-41。
    ③清初、中期,松花江流域的土地存在形式主要有旗地(包括官兵随缺地和台站丁地,是清朝统治者分给八旗官兵和其他旗人的土地)、官田(包括官庄、马场地、围场、官荒等,广义上也是旗地之一种)。对于一般旗地而言,随着汉族农民佃耕旗地的越来越多,佃耕制逐渐盛行。《高宗实录》记载,乾隆时“流民初为佣工,继则渐向旗人佃耕田亩。迄佃耕既多,旗人咸耽安逸,不知力作。”待至嘉庆以后,旗人更发展到典卖土地。虽官为之赎回,但不久复又卖去,旗地多通过典卖转入民人手中。咸丰二年(1852年)清政府被迫颁布“旗民交产章程”(“旗民不交产例”于顺治七年即1650年发布)准许旗地典卖与民。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准许了一般旗地自由买卖,以壮丁为依据的旗地制度终于崩溃。对于松花江流域大面积的官荒而言,清末随着移民大量进入,政府开始采取旗民兼放办法,丈放官荒。虽清政府优先采取照顾旗人的政策,但八旗官兵领荒的积极性不高,他们自己并不打算也不能开垦荒地,因而部分地区改为招民开垦,并由招垦行局直接“代招民垦”。久之,不仅地权仍不免转入民手,而且又难禁民人私垦避纳租赋有碍饷源。全部开禁放垦后,松花江流域在黑龙江省所辖区域被划作若干区段,规定不论旗民,每垧交押租六吊三百文即可报领,旗民兼放。民国时,随着清政府被推翻,大量官田已属民国政府所有,虽存在“官荒”之名,但“官”已易主。
    ④《黑龙江省垦务要览》,垦务成案辑要,沿边垦荒章程,第205页.转引自林士铉:《清季东北移民实边政策之研究》,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1年版,第350页。
    ①《论东三省宜速移民开垦》,《盛京时报》,1907年11月19日,第2版。
    ②《盛京时报》,1908年1月29日。
    ③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6卷清民国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01页。
    ④万福麟监修、张伯英总纂:民国《黑龙江志稿》卷八,经政志·垦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79页。
    ⑤(清)特普钦撰、李兴盛等编:《黑龙江将军特普钦诗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⑥《北华捷报》1904年4月8日,见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1840-1911),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938页。
    ⑦《盛京时报》,宣统二年三月五日。
    ⑧徐世昌:《东三省政略》卷五,官制。吉林省,长白丛书本,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1076页。
    ⑨黑龙江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人口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页。松花江流域各县人口计算而来。而此期孙占文据《黑龙江志稿》第十二卷,户籍。《盛京通志》第三十五卷,户口一;第三十六卷,户口二。《大清会典》第十一卷,户部。核算1907年黑龙江省居民为2,577,380 人,嘉庆十七年(1812年)黑龙江省人口为45万。
    ①据马汝珩、成祟德:《清代边疆开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09-412页, 417-419页计算而成。
    ②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
    ③赵中孚:《近代的东北移民问题》,载《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3辑,第233页。
    ④孙占文:《黑龙江省史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6、274页。
    ⑤万福麟监修、张伯英总纂:民国《黑龙江志稿》卷八,经政志·垦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01页。
    ⑥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6卷清民国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01页。
    ⑦《黑龙江官报》,1911年2月第3期。
    ①万福麟监修、张伯英总纂:民国《黑龙江志稿》卷八,经政志·垦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14页。
    ②《黑龙江垦务公报》,第1期,1914年12月。
    ③辽宁省档案馆藏:档案第158捆第四卷。转引自孙占文著:《黑龙江省史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4页。
    ④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09、410页。
    ⑤葛剑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8页。
    ⑥据万福麟监修、张伯英总纂:民国《黑龙江志稿》卷八,经政志·垦丈,所载数字统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⑦《远东报》,1913年4月20日。
    ①《官荒出放记》,《盛京时报》1914年5月14日,第6版。
    ②《吉林公报》,第427号,1914年7月11日。
    ③《吉长日报》,1913年11月20日。
    ④《黑龙江两年来垦荒成绩》,天津《大公报》,1929年2月17日,第7版。
    ⑤连溶:《东三省经济实况揽要》,吴相湘、刘绍唐:《民国史料丛刊》第10种,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影印版第341页。
    ⑥《经济琐闻),《东省经济月刊》第五卷第12号,1929年,第1页。
    ⑦孙占文:《黑龙江省史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90页。
    ⑧辽宁省档案馆藏:黑龙江行政公署卷,内务司,第二十四卷,公署为呈清丈章程布告,1914年。
    ①辽宁省档案馆藏:黑龙江行政公署卷,内务司,第十六卷,实业司函为抄送催垦白话通告,1914年。
    ②《吉林农报》,1917年3月1日出版,第7期。
    ③辽宁图书馆藏:辽宁省档案第66捆,第十一卷,转引自孙占文:《黑龙江省史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95页。
    ④东北文化社编印处:民国二十年《东北年鉴》,沈阳:东北文化社1931年版,第1285页。
    ⑤朱家骅:《浙江移民问题》,1931年版,第141页。
    ⑥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页。
    ①连濬:《东三省经济实况揽要》,吴相湘、刘绍唐:《民国史料丛刊》第10种,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影印版第342-343页。
    ②《东省经济消息汇总》,《东省经济月刊》第四卷第1号,1928年1月,第20页。
    ③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省政府档案》,11(7-7)-2199。
    ④李健才、衣保中:《东疆史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99页。
    ⑤雨荪:《移民屯垦》,《东方杂志》第二十二卷第5号,1925年。
    ⑥《赈灾与移民》,天津《大公报·社评》,1929年7月18日,第2版。
    ①《山东教灾与满洲移民》,天津《大公报》,1928年6月1日,第6版。
    ②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169页。
    ③沈家五编:《张謇农商总长任期经济资料汇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05页。
    ④《华北新闻报》,1925年4月10日。
    ⑤《东北交通委员会运送垦荒难民暂行章程摘要》,1929年6月。转引自《东北垦殖史资料》(民)上辑,第2-6页。
    ⑥满史会编《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东京,满洲开发四十年史学会,1964年),上册,第33页。
    ⑦连溶:《东三省经济实况揽要》,吴相湘、刘绍唐:《民国史料丛刊》第10种,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影印版,第338页。
    ①满铁庶务部调查课:《民国十七年の满洲出嫁者》,大连,1929年日文版,第128页。
    ②朱偰:《满洲移民的历史和现状》,《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12号,1928年。
    ③(日)满铁庶务部调查课:《民国十七年の满洲出嫁者》,大连,1929年日文版,第129页。
    ④《辽宁民政厅拟扩大救济难民总所》,《申报》,1930年3月1日,第11版。
    ⑤《盛京时报》1927年5月7日。
    ⑥朱家骅:《浙江移民问题》,1931年版,第122-124页。
    ①《盛京时报》1927年5月7日。
    ②《辽宁省移民垦荒大纲》,1930年2月,转引自《东北垦殖史资料》(民)上辑,第3页。
    ③朱偰:《满洲移民的历史和现状》,《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12号,1928年。
    ④王药雨:《山东农民离村的一个检讨》,天津《大公报》,1934年5月23日,第11版。
    ⑤《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第一卷,第254页,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1912-1927),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38页。
    ⑥《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第一卷,第254页,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1912-1927),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38页。
    ⑦日俄战争后日俄两国以长春为界瓜分东北,将东北割裂为南北两大政治地理区域之后并惯用的一个地理名词,系指从长春北郊的中东路起点直至黑龙江的广大东北北部沙俄势力范围区。对于南北满的界定在日伪时期有一个通行的说法,即已东北的中心点——长春和公主岭之间的北纬43度线为界标,其南为南满,以北为北满。
    ⑧满铁调查证实了这一观点。据满铁调查,在1941年前的30年间,东北人口约增加1200万人,其中由
    ①(日)天野元之助:《满洲经济的发达》第32页,南满铁道株式会社,1932年发行。
    ②参见《满蒙全书》第六卷,第893-894页。
    ③《盛京时报》1924年6月19日。
    ④《鲁直苦力北上劳工之调查》,载《盛京时报》1924年5月3日。
    ⑤《满洲人口之流动》,《钱业月刊》,第十卷,1930年第7期。
    ⑥何廉:《东三省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1932年第一卷。
    ⑦王海波:《东北移民间题》,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48页
    ⑧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153页。
    ⑨曹明国:《中国人口》(吉林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①朱楔:《满洲移民的历史和现状》,《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12号,1928年。
    ②吴希庸:《近代东北移民史略》,《东北集刊》第2期,1941年,第60-61页。另每平方公里相当于4方华里。周制以八尺为一步,秦制以六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古代的一步相当于现代的0.231米,周秦时期的一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415米左右。清光绪年间再次制定度量衡,以五尺为一步,两步为一丈,180丈为一里,一尺相当于现代的0.32米,一里就等于576米。一里等于500米是1929年的事。
    ③东北文化社编印处:民国二十年《东北年鉴》,沈阳:东北文化社1931年版,第136页。
    ④《直鲁移民纷集北满》,上海《民国日报》,1927年11月22日,第2版。
    ⑤陈彬和:《东北移民问题》,日本研究社,1931年,第47页。
    ①李德滨、石方:《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
    ②资料来源:参与国际联合会调查委员会中国代表处说帖,1932年,第221页。
    ①东北文化社编印处:民国二十年《东北年鉴》,沈阳:东北文化社1931年版,第1270页。
    ②《五年来东三省经济发展之回顾及其前途》(续),《中东经济月刊》第六卷,第4、5合号,1930年5月,第68页。
    ③赵中孚:《近世东三省研究论文集》,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66页。
    ④黑龙江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人口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页。
    ⑤汤尔和编译:《东省丛刊之一:黑龙江》,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70页,179页,298页。
    ①黑龙江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人口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页。
    ②据孙占文同志计算,嘉庆十七年(1812年)黑龙江省内人口近四十五万人,而到1911年黑龙江省内人口则达到三百几十万人,增加了近三百万人。除其自然增长外,应有二百余万人是关内北方各省的移民。《黑龙江省史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6、274页。另据《黑龙江省志·人口志》统计黑龙江省全境人口1911年为3243666人,1931年为6206758人,共增长2963092人,此人口增长数量可作为松花江流域民国期间人口增长数量的参考。《黑龙江省志·人口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7、109页计算而成。
    ①葛剑雄:《葛剑雄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②(日)小越平隆:《满洲旅行记》(下),克齐泽,上海广智书局1902年版, 第34页。
    ③吴希庸:《近代东北移民史略》,《东北集刊》第2期,1941年,第3页。
    ④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75页、512页、513页。
    ⑤王成敬:《东北移民问题》,《东方杂志》,第四十三卷第14号,1947年。
    ⑥刘大钧:《中国农田统计》,《中国经济学社社刊》第一卷,1927年,第128页。
    ⑦据章有义:《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的再估计》,《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24、27页推算。
    ①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五,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8页。
    ②罗尔刚:《太平天国革命前的人口压迫问题》,载于《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第八卷,第1期。
    ③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58页。
    ④王希曾、张梅亭:《山东府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1918年,第74页。
    ⑤集成:《各地农民状况调查——山东省》,《东方杂志》第二十四卷第16号,1927年。
    ⑥《赈灾与移民》,天津《大公报·社评》,1929年7月18日,第2版。
    ⑦(苏)马札亚尔:《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译本),上海:神州国光社1932年版,第285页。
    ⑧张锡昌:《河南农村经济调查》,《中国农村》第一卷,第2期,1934年,第60页。
    ⑨马乘风:《最近中国农村经济诸实相之暴露》,《中国经济》,1933年4月,第一卷,第1期,第6页。
    ①朱其华;《中目农村经济的透视》,上海:中国研究书店1936年版,第254-257页。
    ②张锡昌:《河南农村经济调查》,《中国农村》第一卷,第2期,1934年,第61页。
    ③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1912-1927),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08页。
    ④章伯锋:《北洋军阀》第五卷,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第392页。
    ⑤满铁调查部:《1928年满洲的短期工人》,大连,1929年版,第120-121页。
    ⑥田文彬:《华北农村中之几个根本问题》,千家驹编:《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民国丛书》第2编,第35册,上海书店1990年影印版,第249页。
    ⑦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1912-1927),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页。
    ⑧大山:《战后的江南》,《东方杂志》第二十一卷第23号,1924年。
    ⑨集成:《各地农民状况调查——山东省》,《东方杂志》第二十四卷第16号,1927年。
    ⑩(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史建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页。
    ①周谷城:《中国社会史论》(上册),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295页。
    ②《晨报》,1921年1月20日。
    [11]集成:《各地农民状况调查——山东省》,《东方杂志》第二十四卷第16号,1927年。
    [12]吕伟俊:《民国山东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页。
    [13][王印焕:《1911-1937年冀鲁豫农民离村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③陈翰笙:《难民的东北流亡》,载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集刊》,第1册,第9页。
    ④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重印版,第41-43页。
    ⑤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5页.
    ⑥吴毓昌:《中国灾荒之史的分析》,《中国实业杂志》第一卷第10期,1935年,第1823页。
    ⑦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6页。
    ①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1912-1927),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18-619页。
    ②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9页。
    ③满铁庶务部调查课:《民国十七年の满洲出稼者》,大连,1929年日文版,第126页。朱偰:《满洲移民的历史和现状》,《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12号,1925年。
    ④山东省史志办:《山东史志资料》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7页。
    ⑤朱其华:《中国农村经济的透视》,上海:中国研究书店1936年版,第256页。
    ⑥(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07页。
    ⑦集成:《各地农民状况调查——山东省》,《东方杂志》第二十四卷第16号,1927年。
    ⑧赵琪修、袁荣叟纂:《胶澳志》卷三,民社志,青岛华昌印刷局,1928年版,第130页。
    ⑨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⑩满铁庶务部调查课:《民国十七年の满洲出稼者》,1929年日文版,第129页。
    ①《出关难民消息》,天津《大公报》,1928年2月23日,第3版。
    ②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③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第一卷,1932年,
    ①程德全:《赐福楼启事》卷二,《上外务部论速宜设官殖民抵制强邻事》。
    ②朱偰:《满洲移民的历史和现状》,《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12号,1928年。
    ③后藤新平:《日本殖民政策一斑》(东京,拓殖新报社,1911年),第40页;宇田正:《日本资本主义&满洲经营》,载《社会经济史》第三十九卷,第2期,第121-147页。
    ①满史会编《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东京,满洲开发四十年史学会,1964年),上册, 第33页。
    ②《陈昭常延吉报告书》,《东三省政略》卷一,边务·延吉篇,页228。
    ③《满洲日日日新闻》,1923牟4月4日,1924年5月18日,1926年5月1门;富兰克林前揭书,第4-8页;王艾收(音):《1923-1940年的满洲的汉族移民》,在亚洲研究协会西方讨论会上的发言,第8页(未公开发表)。圣地亚哥, 1921年10月。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十六辑》第17页。
    ④满史会编《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东京,满洲开发四十年史学会,1964年),上册, 第33页。
    ⑤满铁经济调查会编:《满洲经济年报》(1931年),改造社1933年版,第77页。
    ⑥(英)琼斯:《1931年以后的中国东北》,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80页。
    ⑦朱偰:《满洲移民的历史和现状》,《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12号,1928年。
    ⑧程德全:《程将军(雪楼)守江奏稿》卷八,《提用荒价遵行新政折》,台北: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第985页。
    ①(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79页。
    ②金士宣:《东北铁路现势及我国铁路政策》,载《东方杂志》第二十七卷第19号,1930年。
    ③《1927年之移民与东省铁路》,《东省经济月刊》第三卷,第3号,1927年,第27页。
    ④单就时间来说,东北铁路的修建最早可追溯到1891年(光绪十七年)。这一年4月,清政府派李鸿章督办关东铁路,即从古冶(今属唐山)至山海关再向关外展筑的铁路,1894年该路修到辽宁的中后所(今绥中 县),后来经过断断续续的延长,先后改称“京奉铁路”、“北宁铁路”,也就是解放后的京沈线。该路在修建过程中,先后遭遇俄国侵略势力和日俄战争的干扰和破坏,屡建屡毁,迟迟不能通车和发挥运输功能。
    ①毛嗣开:《东三省铁道事业》(1928年5月25口),《晨报》(45)分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影印第546页。
    ②林士铉:《清季东北移民实边政策之研究》,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1年8月版,第354页。
    ③朱偰:《日本侵略满蒙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109页。
    ④朱偰:《满洲移民的历史和现状》,《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12号,1928年。
    ⑤(日)稻叶岩吉:《满洲发达史》,杨成能译,沈阳:东亚印刷株式会社奉天支店,1940年版,第363页。
    ⑥孔经纬:《东北经济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0页。
    ⑦(俄)尼古莱夫:《中俄日在东三省的利权竞争》,《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9号,1928年。
    ⑧《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第一卷,第254页,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1912-1927),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38页。
    ⑨吴希庸:《近代东北移民史略》,《东北集刊》第2期,1941年,第31页。
    ⑩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130页。
    ①(日)稻叶岩吉:《满洲发达史》,杨成能译,沈阳:东亚印刷株式会社奉天支店,1940年版,第361页。
    ②《工人过津赴奉》,天津《大公报》,1927年4月25日,第7版。
    ③《呼绥铁路在京津一带招工》,天津《大公报》,1928年3月21日,第2版。
    ④《北满移垦之调查》,《东省经济月刊》第五卷,第10号,1929年10月,第2页。
    ⑤俞方:《忆哈尔滨》,《殖边月刊》第二卷,第8期,1934年5月,第10页。
    ⑥安瑞:《哈尔滨中外人口之今昔观》,《中东经济月刊》第六卷,第11号,1930年11月,第29页。
    ⑦侯长存等:《黑龙江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第80页。
    ⑧徐世昌:《东三省政略》。
    ①永久性移民是指离开家乡在外地长期落户定居并生息繁衍,最终融入当地社会的移民。相对于永久性移民而言的是季节性移民,是指暂时移入某地,以从事季节性劳动为目的,并无永久或长期居住打算或稍有积蓄便返回家乡的候鸟式的移民。
    ②《北满移垦之调查》,《东省经济月刊》第五卷第10号,1929年10月,第1页。
    ③王杉:《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管窥》,《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5期,第96页。
    ④《汉书·元帝纪》
    ⑤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64页。
    ⑥《山东救灾与满洲移民》,天津《大公报》,1928年6月1日,第6版。
    ⑦(美)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相关问题:1368-1953》,葛剑雄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90页。
    ①《难民出关与东北开发》,天津《大公报·社评》,1928年4月2日,第1版。
    ②满铁庶务部调查课:《民国十六年の满洲出嫁者》,大连,1927年日文版,第141页。
    ③《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第一卷,第254页,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1912-1927),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39页。
    ④据《盛京时报》1927年8月21日记载,在1923-1927年上半年的4年半时间里,大连港共接待关内移民1356584人(1923年为218,895人,1924年为212,327人,1925年为239,434人,1926年为323,985人,1927年上半年为361,943人),年平均为301,463人,而此间大连返回山东者平均为12.13万人,回归率为40%。
    ⑤据当年大连港的一个船务人员调查,1927年1-8月,由青岛来大连的难民为527,100人,当时在青岛还有十几万人等待来大连,两个数字相加,即约为70万。参见朱偰:《满洲移民的历史和现状》,载《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12号,第17页。
    ①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第一卷,第2期,1932年,第231页。
    ②资料来源: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民国二十年《东北年鉴》;《中国人口问题论文集》,上海世界书局1932年版;田中忠夫:《华北经济概论》1936年版;孙本文论:《现代中国社会问题》第2册,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中国人口·辽宁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总见杨子慧:《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7-1408页。
    ①资料来源:《明治四十三年(1910)日本驻营口领事馆报告》,载日本外务省通商局编:《满洲事情》第2辑,第一卷,第100-101页。
    ②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研究组:《东北经济小丛书·人文地理》,北京:京华印书局1948年版,第40页。
    ③陈汉笙:《难民的东北流亡》,冯和法编:《中国农村经济论》,《民国丛书》第2编,第35册,上海书店1990年影印版,第339页。
    ④连濬:《东三省经济实况揽要》,吴相湘、刘绍唐:《民国史料丛刊》第10种,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影印版,第329页。
    ⑤《豫省灾民移边之建议》,《申报》,1930年3月19日,第13版。
    ①《豫省移民东省成绩良好》,天津《大公报》,1929年10月19日,第4版。
    ②赵琪修、袁荣叟纂:《胶澳志》卷三,民社志,青岛华昌印刷局1928年版,第130页。
    ③满铁庶务部调查课:《民国十六年の满洲出嫁者》,大连,1927年日文版,第141页。
    ④(日)小泽茂一:《山东避难民记实》,1928年日文版,第4页。
    ⑤性别比(或称性比例)是人口学上关于社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基本上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关于性别比正常范围,人口学家认为新生儿正常的人口比约为105,在人口统计学上,一般正常范围则在102至107之间。其计算公式为:人口性别比=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
    ①江文汉:《满洲移民》,陈达:《中国人口问题》,上海,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166页。
    ②孙占文:《黑龙江省史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02-303页。
    ①资料来源:1911年数据见路遇、膝泽之:《中国人口通史》(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96页;1912年、1928年数据见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1934年),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6页。
    ②张国淦:《黑龙江志略》卷二。柳成栋整理:《清代黑龙江孤本方志四种——[同治]黑龙江通省舆图总册、[宣统]黑龙江志略、[光绪]墨尔根志、[光绪]长寿县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4-166页制作而成。
    ①所谓年龄结构,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又称人口年龄构成,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②王海波:《东北移民问题》,中华书局民国1935年版,第54页。
    ③(日)满铁太平洋问题调查准备委员会:《满洲ニ於ケル華工(支那労働者)状態諸統計》,1931年日文版,第38-39页。
    ④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85页。
    ⑤(日)藤山一雄:《碧山庄》,大连福昌华工株式会社1929年日文版,第4-5页。以上论述参见范立君:《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8-199页。
    ①参见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0页。
    ②人口职业结构是指就业人口中按从事的职业划分的人口比例,它是人口经济学的重要指标,能反映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特点、地区专门化特点。参见张跃庆等主编:《经济百科辞典》,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519页。
    ③王杉:《二十年代移民开发东北农业略论》,《史学月刊》1999年第6期,第98页。
    ④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资料》,上海黎明书局1933年版,第997页。
    ①满铁太平洋问题调查准备委员会:《满洲支那移民的研究》,大连,1931年日文版,第13页。
    ②(日)满铁太平洋问题调查准备委员会:《满洲に於ける支那移民に関する数的研究》,大连,1931年日文版,第13页。
    ③朱偰:《满洲移民的历史和现状》,《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12号,1928年,第16、18页。
    ①满铁庶务部调查课:《民国十六年の满洲出嫁者》,大连,1927年日文版,第145页。
    ②朱偰:《满洲移民的历史和现状》,《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12号,1928年。
    ③辽宁省档案馆藏:《奉天省公署档案》,卷四O六八号。
    ④王清彬等:《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1928年),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66页。以上论述参见范立君:《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207页。
    ①据《呼兰府志》第九卷,种族、户口,所载数字而制。表中所列人口数字是当时整个呼兰所属地区而言,即包括今巴彦、兰西、木兰诸县。
    ① Ronald Pulaski,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Manchuria; ImmigrantLaborers and Provincial officials in the 1920s", Modern china, Vol.4, October 1978, p.419.
    ②一舟:《东省农业之研究》,《东省经济月刊》第六卷第2号,1930年2月,第13页。
    ③刘敏:《19世纪美国经济发展与早期城市化》(未发表)第21页,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论文。
    ①汤尔和编译:《东省丛刊之一:黑龙江》,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2页。
    ②《海关十年报告》(1912-1921)第一卷,第105页,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1912-1927),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58页。
    ③《北满の农业》,第79页。
    ④唐纯礼:《治桦概要》。
    ⑤吉林省长公署档案,11(7-7),第2138页。
    ①《绝域纪略》,卷一。
    ②(清)方式济:《龙沙纪略·饮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4-215页。
    ③万福麟监修、张伯英总纂:民国《黑龙江志稿》卷十六,物产志·农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98页。
    ④(日)稻叶岩吉:《满洲发达史》,杨成能译,沈阳:东亚株式会社奉天支店1940年版,第332页。
    ①(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八,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2页。
    ②万福麟监修、张伯英总纂:民国《黑龙江志稿》卷十六,物产志·植物,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07页。
    ③《中东铁路商业特派员报告》1912年版。
    ①汤尔和编译:《东省丛刊之一:黑龙江》,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2-13页。
    ②汤尔和编译:《东省丛刊之一:黑龙江》,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24、455-460、170-175页材料计算得出。
    ③曲晓范:《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5页。
    ④《吉林省东北部松花江沿岸地方经济事情》,第57页。
    ⑤张凤鸣:《日俄战后帝俄与中国东北北部的贸易》,《求是学刊》1987年第3期。
    ⑥《北满之政治经济价值》,第281页。
    ⑦《北满洲经济调查资料》,第99页。
    ①《吉林省东北部松花江沿岸地方经济事情》第57页。
    ②刘爽:民国《吉林新志》,长白丛书本,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95页。
    ③臧国荣:《解放前拜泉县工商业的兴衰概况》,政协拜泉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拜泉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内部版,第1页。
    ④(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六,丛录,黑龙江人民出版杜1985年版,第90页。
    ⑤《满洲地志》第87页。
    ⑥朱偰:《满洲移民的历史和现状》,《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12号,1928年。
    ⑦黑龙江行政公署档案,卷二三三一○。
    ①汤尔和编译:《东省丛刊之一:黑龙江》,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465页。
    ②曲晓范:《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6-247页。
    ③《北满洲经济调查资料》,第80、130-131页。
    ①《北满洲の政治经济的价值》,后篇(上),第305页。
    ②侯长纯等:《黑龙江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第162、165页。
    ③汤尔和编译:《东省丛刊之一:黑龙江》,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326-337页。转引自曲晓范:《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7-248页。
    ①黄维翰:《呼兰府志·财赋略》卷八。
    ②孟宪章:《中苏经济贸易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5页。
    ③(美)克劳德:《满洲的农业》,载《远东时报》,1909年2月。
    ④张凤鸣:《日俄战后帝俄与中国东北北部的贸易》,《求是学刊》1987年第3期。
    ⑤《东方杂志》策六卷第6号,1909年。
    ⑥《俄国在满洲的事业》,第98页。
    ⑦《北满与东省铁路》1922年版,第163页。
    ⑧宗孟:《东北对外贸易概论》,载于《东三省官银号经济月刊》,第一卷第8号。
    ⑨哈尔滨满铁事务所:《北满概观》,汤尔和译,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60页。
    ①《北满概观》第160页。转引自李德滨、石方:《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5页。
    ②中东铁路经济调查局:《北满农业》,哈尔滨:中国印刷局1928年版,第39-40页。
    ③余沛华:《东北对外贸易之分析观》,《国际贸易导报》第二卷第11号,1931年11月,第9-10页。
    ④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①吉林省档案馆档案1全宗6-4,卷一零七零。
    ②黑龙江行政公署档案,卷一七七一二。
    ③黑龙江行省公署管卷处档案,卷三○○○。
    ④黑龙江行省公署管卷处档案,卷二一一二九。
    ⑤刘敏:《19世纪美国经济发展与早期城市化》(未发表)第45页,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论文。
    ①刘爽:民国《吉林新志》,长白丛书本,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29、386页。
    ②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
    ③(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六,丛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3页。
    ④(日)稻叶岩吉:《满洲发达史》,杨成能译,沈阳:东亚印刷株式会社奉天支店1940年版,第266-267页。
    ⑤杨余练等:《清代东北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87页。
    ⑥吴希庸:《近代东北移民史略》,《东北集刊》第2期,1941年,第52-53页。
    ①(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六,丛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3页。
    ②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东北近百年史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2页。
    ③罗力:《武百样-同记“王国”的风云人物》,《中国工商》1989年第5期。
    ④萧一山:《清代东北之屯垦与移民》(下),《东北集刊》第5期,1943年,第17页。
    ⑤吉林省档案馆档案1全宗6-4,卷1082。
    ⑥《北满垦务务农业志》,吉林省,拉林商情。
    ①吉林省档案馆档案1全宗6-4,卷一一○四。
    ②《北满垦务农业志》,吉林省,宁古塔商情。
    ③《北满垦务农业志》,吉林省,双城厅、五常厅商情。
    ④《北满垦务农业志》,吉林省,呼兰府商情。
    ⑤《北满垦务农业志》,吉林省,巴彦州商情。
    ①《北满垦务农业志》,吉林省,齐齐哈尔商情。
    ②《北满垦务农业志》,吉林省,余庆县商情。
    ③《北满垦务农业志》,吉林省,墨尔根商情。
    ④吉林省档案馆档案,全宗,6-4,卷一一六二。
    ⑤《北满垦务农业志》,吉林省,呼兰府商情。
    ①参见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58页。
    ②参见曲晓范:《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0页。
    ③(日)稻叶岩吉:《满洲发达史》,杨成能译,沈阳:东亚印刷株式会社奉天支店1940年版,第333页。
    ①《汉族开拓满洲史》,《东方杂志》第十四卷第11号,1917年。
    ②(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六,丛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0页。
    ③(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六,丛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0页。
    ④《吉林省东北部松花江沿岸地方经济事情》,第129页,第402页,第54页。
    ⑤《吉林省政府档案》有关调查表,11(7-1)第328页。
    ⑥连濬:《东三省经济实况揽要》,吴相湘、刘绍唐:《民国史料丛刊》第10种,台北:传记文学比版社1971年影印版,第228页。
    ①曲晓范:《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51页。
    ②《吉林巡按使公署档案》,11(7-6)第1643页。
    ③《吉林省东北部松花江沿岸地方经济事情》第401、456、539页。
    ④《吉林省政府档案》有关调查表,11(7-1)第328页。
    ⑤《东三省油房业之变迁》,《东方杂志》第十五卷第11号,1918年。
    ⑥汤尔和编译《东省丛刊之一:黑龙江》,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471页。
    ⑦《吉林省政府档案》,有关调查表11(7-2),第660页。
    ①满铁哈尔滨事务所编:《北满概况》。
    ②《吉林省长公署档案》,11(7-2),第512页。
    ③(日)川上俊彦:《北满的工业》,哈尔滨,1909年俄译本,第3编,加工工业,策9页。
    ①(满州国)国务院统计处编纂:《第一次满洲国年报(普及版)》,满洲文化协会1933年版,第362-363页。
    ②万福麟监修、张伯英总纂:《黑龙江志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57-1061页。
    ③吉林省档案馆:《吉林将军衙门档案1(6-1)》,第304页。
    ④张本政等编写:《东北大事记(1898-19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5年版,第106、110、148页。
    ①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行省档案1(6-1)》,第221页。
    ②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行省档案1(6-1)》,第259页。
    ③黑龙江省文报总局档案25-1-15。
    ④黑龙江省垦务总局档案22-1-32。
    ⑤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行省档案1(6-1)》,第231页。
    ⑥《满洲年鉴》,第86页。
    ①刘彦威:《清代漠南蒙古及东北地区的森林砍伐》,载《古今农业》2005年第4期。
    ②魏声和:《吉林地理纪要》,吉林印书局,1931年版,第62页。
    ③宋景文等:《珠河县志》卷十一,珠河县,1929年版,第18页。
    ④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行省档案1(6-1)》,第320页。
    ⑤侯长纯等:《黑龙江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第165页。
    ⑥汪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汪清县志,1909-1985》,2002年10月,第66页。
    ⑦藤冈启:《满蒙经济大观》,吴自强译,上海民智书局,台北:文海出版社,2000年,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88辑,《伪满洲国史料》,第30册,2002年,第188页。
    ①吉林将军衙门档案,1(6-1)-123。
    ①古方:《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1644-1911)(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页。
    ②张士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43页。
    ③首位性城市是指在一个城市集群中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起到集聚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
    ④所谓次级区域经济中心主要是指松花江流域这一区域内商业发展和商品集散作用仅次于哈尔滨的城市,从“标准市场-中间市场-中心市场”发育角度考虑,一般指处于中间市场的城镇。
    ⑤所谓城镇集群是指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的城镇所组成,并有一定的时空地域结构、相互联系的城镇网络整体。
    ①黄维翰:《呼兰府志·政治略》,卷二。
    ②孙占文:《黑龙江省史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3页。
    ③汤尔和编译:《东省丛刊之一:黑龙江》,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④东北文化社编印处:民国二十年《东北年鉴》(民国二十年),沈阳:东北文化社,1931年版,第158页。
    ⑤东北文化社编印处:民国二十年《东北年鉴》(民国二十年),沈阳:东北文化社,1931年版,第116页。
    ①汤尔和编译:《东省丛刊之一:黑龙江》,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203页。
    ②《呼兰府志》,1912年修,卷四,交通。
    ①汤尔和编译:《东省丛刊之一:黑龙江》,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253页。
    ②汤尔和编译:《东省丛刊之一:黑龙江》,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278页。
    ③《大清宣统新法令》第二十册。
    ①阿城县志编纂委员会:《阿城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3页。
    ②转引自高恩林:《黑龙江政区沿革纪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4页。
    ①东北三省中国经济史学会:《东北经济史论文集》,第168-169页。
    ②《以松花江为中心的北满水运现状》,1936年哈尔滨日文版,全1册,第37页。转引自《黑龙江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第163页。
    ①嘉道年间,清政府开始有组织的迁京旗垦户和盛京旗人垦户到松花江流域南部城镇松原、双城、扶余、榆树、舒兰等地,一方面缓解关内和东北南部人口增多压力,另一方面防止此地为汉人私垦增多所据,所以先入为主。在清末虽有大批关内移民进入,但此地已多为八旗垦户占有。因而松花江流域南部城镇在本文中未作重点讨论。
    ②双城县志编纂委员会:《双城县志》,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年版,第387、第402页。
    ③杨余练等:《清代东北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57页。
    ④(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页。
    ①(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②(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二,建置,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页。
    ③胡绍增等:《齐齐哈尔经济史》,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④齐齐哈尔市志编审委员会《齐齐哈尔市志·经济卷》,黄山书社2000年版,第555页。
    ⑤(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六,丛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1页。
    ①齐齐哈尔市志编审委员会《齐齐哈尔市志·经济卷》黄山书社2000年版,第99页。
    ②齐齐哈尔市志编审委员会《齐齐哈尔市志·综合卷》黄山书社2000年版,第224、465页。
    ③《龙江县志》。转引自古方著:《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1644-1911)(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13页。
    ①《清太宗实录》,卷二十一。
    ②宁安县志编纂委员会:《宁安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08页。
    ③吴桭臣:《宁古塔纪略》
    ④《宁安县志》,1924年版。
    ①佳木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佳木斯市志·上卷》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4页。
    ②佳木斯市志办:《史志通讯》第1期,1982年7月8日。
    ③佳木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佳木斯市志·上卷》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8、654页。
    ①《中东经济月刊》第八卷第8号。
    ②汤原县志编纂委员会:《汤原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45页。
    ①富锦地方志办公室编:《富锦县志》,中国三环出版社,1991年版,第215页。
    ②侯长纯等:《黑龙江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第166-167页。
    ③同江县志编纂委员会:《同江县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215页。
    ①古方著:《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1644-1911)(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81页。
    ①高士俊奏《天聪朝臣工奏议》,载《史料丛刊初稿》。
    ②(日)稻叶岩吉:《满洲发达史》,杨成能译,沈阳:东亚印刷株式会社奉天支店1940年版,第307页。
    ③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1840-1911),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04页。
    ①1726年曾在宁古塔设泰宁县对宁古塔地区的民人进行管理,这是松花江流域出现的最早旗民双重管理体制形式,后裁撤,并入永吉州。
    ②田志和:《论清代东北行政体制的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③赵中孚:《清末东三省改制的背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五期,第326页。
    ④1644年(顺治元年)清朝人关后,将盛京定为留都,设置户、礼、兵、刑、工五部。在东北地区实行军政统治,由盛京将军统辖东北,逐渐析置为盛京、吉林(初为宁古塔)、黑龙江三将军辖区。将军之下设副都统、城守尉、防守尉、佐领等军事组织专门管理旗人,负责各驻防区司法、行政、赋税等各项事务。
    ⑤《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七十五,顺治十年五月甲戌,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版,第590页。
    ⑥(清)萨英额:《吉林外纪》卷二,建置沿革,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页
    ⑦《清朝通典》卷三十六,职官14.转引自赵云田:《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8页。
    ⑧(清)长顺修、李桂林纂:光绪《吉林通志》卷六十,职官志·国朝,长白丛书本,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952页。
    ①《吉林通志》卷六十。
    ②王魁喜等:《近代东北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页。
    ③徐世昌:《东三省政略》卷五,官制·吉林省,长白丛书本,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861页。
    ④黄维翰:《呼兰府志·财赋略》,卷三。
    ⑤万福麟监修、张伯英总纂:《黑龙江志稿》,卷二十六,武备志·兵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23页。
    ①(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三,职官,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页。
    ②(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三,职官,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页。
    ③黄维翰:《呼兰府志》。以上转引自石方:《黑龙江区域社会文明转型研究1861-1911》,黑龙江人民出版2006年版,第58页。
    ④《程德全守江奏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1页。
    ①(清)崇厚辑《盛京典制备考》卷首,光绪四年刻本。
    ②张士尊:《近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4页。
    ③(清)崑冈等编:《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七四“奉天府”。
    ④(清)乾隆官修:《清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十一,舆地3,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950页。
    ⑤《清高宗实录》卷六八四,乾隆二十八年四月丁酉。
    ⑥张士尊:《近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6页。
    ①(清)长顺修、李桂林纂;光绪《吉林通志》卷二,圣训志2,长白丛书本,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24页。
    ②(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二,建置,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页。
    ③萧一山:《清代东北之屯垦与移民》(下),《东北集刊》第5期,1943年,第10页。
    ①(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二,建置,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
    ①任玉雪:《清代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研究》,复旦大学2003年搏土学位论文,第41页。
    ②《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六十七,顺洽九年八月癸丑,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版,第522页。
    ③《清高宗实录》卷六七六。
    ④(清)崇实:《变通奉省吏治章程疏》,转引自郑毅主编:《东北农业经济史料集成(二)》,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5年版,第337页。
    ①赵中孚:《近世东三省研究论文集》,台北:成文出版计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247页。
    ②田志和:《论清代东北行政体制的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③《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上谕奏折),“东三省总督锡良奏吉省壤地辽阔,治理难周,请援江省成案改民官酌裁旗缺折”;“拟定裁旗缺设民官办法草案”,吉林省档案馆1981年内部发行本38-46页。
    ④(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670页。
    ⑤沈云龙:《徐世昌评传》,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7页。
    ①万福麟监修、张伯英总纂:《黑龙江志稿》,卷四十五,职官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891页。
    ①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编辑委员会编辑:《清季立实与改制(全一册)》第549页
    ②(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670页。
    ①(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670页。
    ②徐世昌:《东三省政略》卷10,司法,述要,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点校本,第1440页。
    ③徐世昌:《开办奉天各级审判厅大概情形折》,《退耕堂政书》卷13,第682页。
    ④根据张国淦:《黑龙江志略》卷三,官制·司法。柳成栋整理:《清代黑龙江孤本方志四种——[同治]黑龙江通省舆图总册、[宣统]黑龙江志略、[光绪]墨尔根志、[光绪]长寿县乡土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1页。
    ①徐世昌:《东三省政略》卷9,学务,吉林省,《教育行政篇》,第1410页。
    ②万福麟监修、张伯英总纂:《黑龙江志稿》,卷二十四,学校志·学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5页。
    ③万福麟监修、张伯英总纂:《黑龙江志稿》,卷二十四,学校志·学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7页。
    ④根据张国淦:《黑龙江志略》卷九,教育,表格计算而成。柳成栋整理,《清代黑龙江孤本方志四种——[同治]黑龙江通省舆图总册、[宣统]黑龙江志略、[光绪]墨尔根志、[光绪]长寿县乡土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①吉林省档案馆档案:《吉林各府厅州县办理小学堂成绩表》
    ②万福麟监修、张伯英总纂:《黑龙江志稿》,卷二十五,学校志·学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04页。
    ③石方:《黑龙江区域社会文明转型研究1861-1911》,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
    ①任玉雪:《清代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研究》,复旦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1页。
    1.吉林省档案馆藏:《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上谕·奏折),1981年内部版。
    2.《清代黑龙江历史档案选编》(光绪八年-十五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代黑龙江历史档案选编》(光绪朝元年-七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将军衙门档案》1(6-1)-41、123、304,1(6-4)-1082。
    5.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巡按使公署档案》11(7-6)-1643。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江苏古籍出版1994年版。
    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1831年20号;1895年72-73号。
    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宁古塔副都统衙门档案》,全宗号1-430、31-850。
    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黑龙江省文报总局档案,25-1-15。
    1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黑龙江省垦务总局档案,22-1-32。
    11.辽宁省档案馆:《清代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汉文档案选编》,辽沈书社1984年版。
    12.(清)佚名辑:《黑龙江省实业档案》,《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丛编》(3),线装书。
    13.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行省档案》,1(6-1)-205、221、231、259、276、281、320。
    14.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省长公署档案》,11(7-2)470、426、512,11(7-7)-1968、1998、2138,11(7-7)-2122。
    15.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省政府档案》,11(7-1)-328、11(7-2)-660、11(7-7)-2166、2199、2209、2230、2225。
    16.《清代东北阿城汉文档案选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
    1.《清实录》十一朝,中华书局1987年版。
    2.(清)王先谦撰:《东华录》7-10册。
    3.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版。
    4.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光绪朝黑龙江将军奏稿》(上、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3年版。
    5.(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
    6.(清)昆冈:《光绪大清会典事例》,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7.《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一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
    8.《天聪朝臣工奏议》,清初史料丛刊本第四种,辽宁大学历史系,1980年内部本。
    1.柳成栋整理:《清代黑龙江孤本方志四种——[同治]黑龙江通省舆图总册、[宣统]黑龙江志略、[光绪]墨尔根志、[光绪]长寿县乡土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丁世良等:《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3.徐世昌:《东三省政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
    4.(清)杨宾:《柳边纪略》,辽海丛书本,辽沈书社1985年影印版。
    5.王树楠、吴廷燮、金毓献纂:(民国)《奉天通志》,沈阳古旧书店1983年影印版。
    6.(清)曹殿举:《吉林方志大全》,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
    7.(清)萨英额:《吉林外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8.(清)吴振臣:《宁古塔纪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9.(清)李桂林纂,李澎田点校:《吉林通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10.(清)黄维翰:《呼兰府志》(宣统元年),黑水丛书本,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刘爽:(民国)《吉林新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12.魏声和:(民国)《吉林地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13.山东省史志办:《山东史志资料》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清)刘清书修《长寿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三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5.(清)佚名修《三姓志》(光绪十七年),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1年版。
    16.方衍:《黑龙江方志考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7.(清)方拱乾:《绝域纪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8.(清)方式济:《龙沙纪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9.(清)西清:《黑龙江外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0.(清)徐宗亮:(光绪)《黑龙江述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1.张国淦:(宣统)《黑龙江志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2.万福麟监修、张伯英总纂:(民国)《黑龙江志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3.杨步墀修:《依兰县志》(民国九年),民国9年错印本。
    24.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黑龙江风物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5.(清)黄维翰修:(宣统)《呼兰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影印版。
    26.常荫廷修,胡镜海、张海清纂:(民国)《绥化县志》,黑龙江省图书馆藏,民国九年铅印本。
    27.辛天成:《海伦县志》(民国二年),黑龙江省图书馆抄本。
    28.颜公权著:《牡丹江风土志》,1943年8月沈阳启文印书馆出版。
    29.田征明纂:《东宁县志略》,1920年铅印翻印本。
    30.吉林大学图书馆藏《安达县志》,(民国二年)。
    31.林传甲:《黑龙江乡土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
    32.牡丹江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牡丹江文史资料》第三辑,1987年。
    33.吉林省档案馆编:《黑龙江设治》(上、下),1985年。
    34.郭晓华主编:《佳木斯地区历史文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5.吴大微:《皇华纪程》,《长白丛书》初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36.富锦地方志办公室编:《富锦县志》,中国三环出版社1991年版。
    37.同江县志编纂委员会.《同江县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38.汤原县志编纂委员会:《汤原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9.阿城县志编纂委员会:《阿城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0.双城县志编纂委员会:《双城县志》,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年版。
    41.齐齐哈尔市志编审委员会:《齐齐哈尔市志》,黄山书社2000年版。
    42.宁安县志编纂委员会:《宁安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3.佳木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佳木斯市志》,中华书局1996年版。
    1.东北文化社编印处:民国二十年《东北年鉴》,沈阳,东北文化社1931年版。
    2.王清彬等:《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1928年),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
    3.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1934年),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4.(清)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5.河南省贩务会:《十八年豫灾纪实》。
    6.陈翰笙:《难民的东北流亡》,上海书店1990年影印版。
    7.《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第1卷。
    8.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资料》,上海黎明书局1933年版。
    9.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1840-1911),北京三联出版社1957年版。
    10.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1912-1927),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
    11.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1927-1937),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
    1.《远东报》,1913年。
    2.《东省经济月刊》,1927年。
    3.《东方杂志》,1910年-1947年。
    4.《申报》,1876年。
    5.《吉长日报》,1913年。
    6.《吉林公报》,1914年。
    7.《晨报》,1921年。
    8.《中东经济月刊》,1930年
    9.《中国实业杂志》,1935年。
    10.《农商公报》,1918年-1925年。
    11.《经济统计季刊》,1932年
    12.《大公报》,1909年-1928年。
    13.《盛京时报》,1908年-1927年。
    14.《中国农村》,1934年。
    15.《中东半月刊》,1930-1932年。
    1.林士铉:《清季东北移民实边政策之研究》,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1年版。
    2.侯长纯等:《黑龙江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
    3.古方:《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1644-1911)(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汤尔和编译:《黑龙江》,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5.姜树卿、单雪丽:《黑龙江教育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滕绍箴:《清代八旗子弟》,华侨出版社1989年版。
    7.施坚雅著、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8.东省铁路经济调查局编:《北满与东省铁路》,1927年中文版。
    9.王慕宁:《东三省之实况》,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
    10.钟悌之:《东北移民问题》,上海日本研究社1931年版。
    11.王寅生:《中国北部的兵差与农民》,南京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31年版。
    12.王海波:《东北移民问题》,中华书局1932年版。
    13.汤尔和译:《北满概观》,满铁哈尔滨事务所1934年版。
    14.(日)长野郎著、强我译《中国土地制度的研究》,神州国光社1932年版。
    15.朱其华:《中国农村经济的透视》,上海中国研究书店1936年版。
    16.(日)稻叶君山:《满洲发达史》,杨成能译,东亚印刷株式会社奉天支店1940年版。
    17.陈彩章:《中国历代人口变迁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18.冯和法:《农村社会学大纲》,黎明书局1931年版。
    19.李治亭:《关东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0.杨乃坤、曹延汹:《近代东北经济问题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连濬:《东三省经济实况揽要》,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影印版。
    23.顾维钧:《参与国际联合会调查委员会中国代表处说帖》(1932年),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影印版。
    24.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25.(美)德.希.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宋海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26.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东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7.(美)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葛剑雄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28.李澍田:《东北屯垦史料》,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29.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0.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1卷(导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1.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6卷(清民国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2.葛剑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3.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
    34.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35.李德滨、石方:《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6.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版。
    37.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8.沈云龙:《徐世昌评传》,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7页
    39.李兴盛:《东北流人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0.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1.吕一燃:《中国边疆史地论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2.从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43.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4.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5.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6.宋则行:《中国人口》(辽宁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47.曹明国:《中国人口》(吉林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
    48.熊映梧:《中国人口》(黑龙江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49.张士尊:《近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0.刘长茂:《人口结构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年版。
    51.姜涛:《历史与人口-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2.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3.孙进己:《东北民族源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4.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5.杨余练等:《清代东北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56.王魁喜等:《近代东北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7.佟冬:《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58.李鸿文等:《东北大事记》(上、下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59.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黑水十三篇》,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60.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东北近百年史讲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1.杨树森:《清代柳条边》,辽宁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62.赵中孚:《近世东三省研究论文集》,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版。
    63.孙占文:《黑龙江省史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4.邓清林:《黑龙江地名考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5.吉林省东北史研究会:《东北史研究》第1辑,1983年内部版。
    66.石方:《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版。
    67.李德滨、石方:《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8.辛培林、张凤鸣、高小燕:《黑龙江开发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6月版。
    69.孔经纬:《东北经济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0.衣保中:《东北农业近代化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71.衣保中等:《中国东北区域经济》,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2.刁书仁、衣兴国:《近三百年东北土地开发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
    73.孔经纬:《中国东北经济的变迁》,吉林教育出版社在1999年版。
    74.曲晓范:《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齐红深:《东北地方教育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6.刘慧娟等:《东北市县沿革及地名由来》,长春市图书馆1984年内部版
    77.范立君:《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8.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年),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
    79.顾朝林:《中闺城镇体系一历史、现状、展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80.王长富:《东北近代林业经济史》,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年版。
    81.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重印版。
    82.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3.李文海、周源:《灾荒与饥谨》(1840-1919),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84.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解放前的中国农村》(1-3辑),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1987、1989年版。
    85.薛暮桥:《旧中国的农村经济》,农业出版社1980年重印版。
    86.东北三省经济史学会编:《东北经济史论文集》,(上、下)。
    87.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8.杜闻贞:《城市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89.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模式》,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高乐才:《论近代中国东北关内移民与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于春英:《近代移民与牡丹江地区农业开发》,《古今农业》2007年第4期。
    3.石方:《清代黑龙江移民探讨》,《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第3期。
    4.吴晓松:《东北移民垦殖与近代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2期。
    5.田志和:《论清代东北行政体制的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6.许淑明:《清末吉林省的移民和农业开发》,《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4期。
    7.景体渭等:《试论东北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双语现象》,《松辽学刊》2000年第6期。
    8.衣保中吴北战:《论清前期东北垦荒政策的演变》,《长白学刊》1996年第6期。
    9.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0.王杉:《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管窥》,《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5期。
    11.周春英:《试论近代移民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影响》,《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2.范立君等:《近代东北流民与农业开发》,《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3.衣保中:《论近代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东北亚论坛》2001年第4期。
    14.郑汕、郑友来:《论晚清“保藩固圉”的边防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年第4期。
    15.郭蕴深:《中东铁路与中俄经济贸易关系》,《北方文物》1991年第2期。
    16.范立君:《清末民初东三省移民与近代城镇的兴起》,《吉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7.毛英萍:《略论民国时期东北的农业经济政策》,《北方文物》1997年第2期。
    18.杨光震:《清末到1931年东北大豆生产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国农史》1982年第1期。
    19.王得厚:《试论古代黑龙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高峰》,《边疆史地研究》1989年第5期。
    20.赵云田:《清末边疆地区新政举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4期。
    21.衣保中:《试论哈尔滨与海参崴的互动发展》,《北方文物》2002年第1期。
    22.郭建平等:《清末东三省官制改革及其影响》,《辽宁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23.薛明:《二十世纪初东北北部的对外贸易及特点》,《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3期。
    24.刘兰昌:《论清代东北三省政府对1927-1928年移民潮的管理吸引措施及其影响》,《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25.李占才:《铁路与中国近代城市变迁》,《铁道师院学报》1996年第5期。
    26.石方:《中东铁路的修筑对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4期。
    27.刘文俊:《自开商埠与中国城市近代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28.易善连:《90年代东北近现代城市发展研究述评》,《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3期。
    29.周春英:《东北三省关内移民动态的分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2期。
    30.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江汉论坛》1999年第6期。
    31.乐正:《城市功能结构的近代变迁》,《中山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