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现行共犯理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探讨的主题,即共犯的处罚根据问题,在中国刑法学界基本上还是一块未开垦地“处女地”。在国外(主要是德国日本刑法学界)虽然论争了上百年,但仍然是缺漏频仍,笔者认为,国外各种学中除了纯粹引起在方法论上值得称到以外,其余的责任共犯论、不法共犯论、修正引起、折中引起都在方法论上步入了误区,这四种学(除了纯粹引起)都未从判断行为不法之标准的构成要件符合性上切入,抛弃了这个应当是唯一标准的方法,而仅仅从法益侵害上去寻找共犯处罚的根据,从责任共犯说共犯制造了犯罪人到不法共犯说共犯使正犯陷入反社会状态且破坏了社会和平而受到触犯,再到引起中的修正引起中正犯不法的范围决定共犯不法的范围和根据、折中引起共犯从属性地侵害构成要件所保护的法益等等都未在技术上加以落实并论证,也就是即使在价值上能够论证,然而在技术上(即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上)却未能落实,甚至都未曾想过共犯之行为怎么才能符合构成要件?试想:离开了犯罪构成而去论证共犯之行为是否应受到刑罚处罚,这是多么的荒诞可笑!所以这四种学,在笔者看来都是不足为道的,永远都只是停留在价值上的论证,殊不可取。反观遭受修正引起、折中引起批判的纯粹引起,在方法论上的正确性毋庸讳言,即阐明了共犯是否不法的判断应当从共犯之行为是否符合构成要件上加以判断,但是纯粹引起仍然是在价值上论证共犯行为怎么符合构成要件,这本身与构成要件符合性的设定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构成要件符合性成为判断行为是否违法的唯一标准这本身就是一个技术性的规定,这本身就是把“价值上的罪”转化为“现实中的罪”的一个技术手段,当然就不能再从价值上来论证为什么共犯行为符合构成要件了,不然在逻辑上就是自相矛盾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纯粹引起已经在方法上迈出一大步,但也未曾想到反思先前的行为理论是否经得住实践的考验?是否有必要重新建构我们的行为理论?如何建构我们的行为理论才能让共犯的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又不至于处罚过宽?这不能不是一大遗憾!
     全新的控制行为理论为我们解决这个棘手问题提供了良方,此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就应当是主体控制或应当控制的客观条件作用于特定对象存在状态的过程。而刑法中的行为就是行为人依据刑法规定控制或者应当控制的客观条件作用于特定对象存在状态的过程。那么据此行为理论可以得出:共犯控制或者应当控制的客观条件中当然也应该包括他人的行为即正犯的行为,正犯之行为当然亦是共犯之行为的一部分,那么不难得出共犯之行为当然也是符合犯罪构成的,这在技术上的论证堪称完美。至此共犯的处罚根据的难题得以圆满解决。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subject,namely the foundation on complicity punishment under the question,which is basically still a piece of "virgin land" in Chinese criminal law scholars. Although the debate of this theory has been going on a hundred years in foreign countries (mainly criminal law scholars form Germany and Japan),gaps are still frequent,in my point of view,the existing law theories about the foundation on complicity punishment,apart from the purely provoking theory should be affirmed in the aspect of methodology,the rest of the liability accomplices theory,illegal accomplices theory,modified provoking theory,the compromised provoking theory has stepped into the wrong direction in terms of the methodology.The four theories(excluding the pure provoking theory) did not determine the behavior is whether legal or not from the theory of the model of tatbestand.If we abandoned this only benchmark,simply determined foundation on complicity punishment from the theory of infringement of legal interest,including narrow accomplice creates the crime in the liability accomplices theory,narrow accomplice make principal offenders involving in anti-social status and destroying the social peace in illegal accomplices theory,and then narrow accomplice is decided by principal offenders in modified provoking theory,narrow accomplice subordinately infringe legal interest in the compromised provoking theory.It is impossible for us making an true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above these theories because of did not be demonstrated through effect method.In other word,even if they can get to an effect conclusion based on value,however,it did not be yet implemented based on technology (that is,the judge on the theory of the model of tatbestand),even they have not thought about how to meet the tatbestand the conduct of narrow accomplice? Just to imagine:it is absurd and ridiculous that we judge the conduct of narrow accomplice whether punished or not with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atbestand.In my opinion,these four theories were inadequate,just undesirably stay in the layer of the value argument.On the contrary,there is no doubt the correctness of method to purely provoking theory,that is,we judge the conduct of narrow accomplice whether legal or not based on tatbestand,but it is still demonstrated for purely provoking theory through Value 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tatbestand because we must rely on tatbestand when we judge the conduct whether legal or not.It means a technology that put "the crime in value" into a "real crime",so we demonstrate why the conduct of narrow accomplice is consistent with tatbestand not only based on value,or else it is self-contradictory in the logic.Importantly,it is quite significant for purely provoking theory the demonstrated method,however,it never think that previous the theory of the conduct whether stand the test of practice or not? Whether there is a need to re-construct our theory of conduct or not? How to construct our theories so as to not only enable the conduct of narrow accomplice is consistent with tatbestand but also punish of narrow accomplice through a reasonable method? It is a great pity!
     New control theory for us to provide a solution to solve the intractable problem,it goes: a person control or should have controlled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 and influent on process of existence of the specific object.It is the conduct of criminal law that people according to Criminal law control or should have controlled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 and influent on process of existence of the specific object,so we can draw:parts of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 that narrow accomplice control or should have controlled is made up the conduct of other people,in another way,the conduct of other people is the conduct of the principal offender, parts of narrow accomplice is made up the conduct of the principal offender.So it is not difficult to obtain that the conduct of narrow accomplice also meet tatbestand.It is quite perfect in the method to demonstrate how narrow accomplice meet tatbestand.It is to be satisfactorily resolved for the problem of foundation on complicity punishment.
引文
5 限缩的正犯论是指仅仅将亲自实现了刑法各本条所记载的构成要件的人作为正犯,将根据总则来设定可罚性的共犯排除在外。这是构成要件论兴起以来德国的通;在日本,现在几乎看不到什么异议。[日]西原春夫:《犯罪实行行为论》,戴波、江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231页;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1页。
    6 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1、298页。
    7[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0页。
    8 1943年德国刑法做了部分修改,并设置了新的规定“数人加功于一个人的所为时,每个人与他人的责任无关,而根据自己的责任来处罚”,这一修改的含义是:共犯的成立并不以共犯者的有责性为必要,从而否定了责任共犯论。[日]西原春夫:《犯罪实行行为论》,戴波、江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5-236页。德国第29条规定:“数人共同犯罪的,各依自己的罪责受处罚,而对他人的处罚如何,对其无影响。”《德国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9[德]耶塞克、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许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29页。 夸张从属性向来不为刑法所采,其仅具有法理上比较及论述之意义而已。[台]柯耀程:《变动中的刑法思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172页。
    23 具体参见[台]柯耀程:《变动中的刑法思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24 具体参见[日]曾根威彦:《刑法学的基础》,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25 阎二鹏:《共犯与身份》,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页。
    26 同上;
    27 共犯的处罚根据有哪些学,论述不一:大谷实教授认为责任共犯说违法共犯说的对立;板仓宏教授认为有责任共犯论、违法(不法)共犯论与因果的共犯论三种;前田雅英教授认为有责任共犯论、不法共犯论(行为无价值型不法共犯论)、修正惹起(结果无价值型不法共犯论)、纯粹惹起。具体参见马克吕:《比较刑法学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9页。我国张明楷教授将共犯处罚根据分为:责任共犯说、不法共犯说惹起(因果共犯论)这三种。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版,第335-336页。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299页。
    28 参见马克昌:《比较刑法学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9页。
    29 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页。
    30 对责任共犯说的源流考,详见杨金彪:《共犯的处罚根据》,北京:中国人民公安人学,2007年版,第33-34页。
    32 马克昌:《比较刑法学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0页。
    33 详细论证,参见[台]陈子平:《共同正犯与共犯论——继受日本之轨迹及其变迁》,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324页。
    36[日]大塚仁:《刑法概 总论(第三版)》,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7-248页。
    37 日本刑法61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判处正犯的刑罚。”《日本刑法典》,张明楷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38 马克昌:《比较刑法学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1页。共犯者惹起了正犯者的故意,致使正犯者实行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或者以某种援助行为促进了违法的正犯行为,因而共犯者要受处罚,这一学也被称为惹起或促进。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页。还可见杨金彪:《共犯的处罚根据》,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39[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刘明祥、王昭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7页。西田典之立足于因果共犯论,采用了纯粹引起
    40 为行文方便,在此将德国、日本的纯粹引起理论一同加以评述。
    46[德]冈特·施特拉腾韦特、洛塔尔·库伦:《刑法总论Ⅰ——犯罪论》,杨萌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第324页。
    47 马克昌:《比较刑法学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2页。
    48 详细论证请参见[德]耶塞克、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许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29-830页。
    52 详见[德]冈特·施特拉腾韦特、洛塔尔·库伦:《刑法总论Ⅰ——犯罪论》,杨萌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第68页。
    53 马克昌:《比较刑法学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54 李斯特语。转引自[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总论》第一卷,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第149页。
    55 马克昌:《比较刑法学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56[德]耶塞克、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271页。
    57[台]柯耀程:《变动中的刑法思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58 具体参见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2页。
    59 如果认为过失行为的目的性是指“法所要求的目的性”,那么法律为避免产生法益侵害的结果,便要求人们进行某种“目的操纵”,而过失犯没有符合这种要求,没有进行“目的操纵”,而导致了法益侵害的结果。这样解释过失犯的目的性,表面上看似圆满,实质上陷入了反因为果的论证,没有进行“目的的操纵”并不能论证其具有“目的性”。这实际上已然跨越了过失的范畴,而是刑法中不作为的问题了。
    60 马克昌:《比较刑法学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61 转引自[韩]李在祥:《韩国刑法总论》,韩相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62 马克昌:《比较刑法学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63[日]大塚仁:《刑法概(总论)》,冯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16页。
    64[韩]李在祥:《韩国刑法总论》,韩相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65 陈忠林:《意大利刑法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0-91页。
    66[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67[德]耶塞克、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许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页。
    68 陈忠林:《意大利刑法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1页。
    69 在阐释全新的控制行为理论之前,有必要做一个明,即是此处的控制行为理论并不同于美国刑法学教授胡萨克所倡导的“控制论”,原因在于胡萨克所指的控制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人,如果他不能防止事情的发生,就是对事态的不能控制。如果事态是行为,他应当能不为该行为;如果是后果,他应该能防止其发生;如果是意图,他应该能不具有这个意图。参见[美]道格拉斯·N·胡萨克:《刑法哲学》,谢望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人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在以往的行为理论陷入困境而又找不到出路时,胡萨克的控制原则确实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它能轻而易举地将不作为、过失行为、持有等解释为“事态”,但这却是以否定作为现代刑法基石的“无行为则无犯罪”为代价的,这意味着整个现代刑法体系都将不得不重构。因此,胡萨克也无奈的感慨:“系统阐释一项目的在于取代处于刑法理论中心位置的犯罪行为要件的原则,这是一项万分艰难的工作。”参见[美]道格拉斯·N·胡萨克:《刑法哲学》,谢望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7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6-17页
    71 参见陈兴良:“无行为则无犯罪——为一条刑法格言辩护”,《中外法学》(京),1999年第5期,第51页。
    72 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743页。
    7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
    74 该行为理论为西南政法大学陈忠林教授所首创。在和陈老师的几次论辩后,笔者逐渐接受该行为理论,现在更是深信不疑。
    75[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版,第106页。
    76 按照控制行为论,犯罪预备其实并非犯罪行为之起点,因为开始准备客观条件还并未开始利用客观条件。该结论其实也可以从逻辑上予以证明,准备客观条件只是为了实施某行为,为了实施某行为明显不是该行为之本身,所以为了实施某行为而开始准备客观条件并非该行为之起点,“为了犯罪”之犯罪预备也就不足犯罪,从此论证中可以看出我国刑法总则规定并处罚预备行为,在整个刑法体系中存有逻辑上的混乱。
    [1]马克昌:《比较刑法学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陈忠林:《意大利刑法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版。
    [5]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意]菲利:《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7][日]西原春夫:《犯罪实行行为论》,戴波、江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王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日]曾根威彦:《刑法学的基础》,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0][日]大塚仁:《刑法概 总论(第三版)》,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刘明祥 王昭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3][德]耶塞克、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许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4][德]冈特·施特拉腾韦特、洛塔尔·库伦:《刑法总论Ⅰ——犯罪论》,杨萌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
    [15][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总论》第一卷,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
    [16][韩]李在祥:《韩国刑法总论》,韩相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美]道格拉斯·N·胡萨克:《刑法哲学》,谢望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19]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2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1][台]柯耀程:《变动中的刑法思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台]陈子平:《共同正犯与共犯论——继受日本之轨迹及其变迁》,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23]阎二鹏:《共犯与身份》,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24]杨金彪:《共犯的处罚根据论——以引起内部的理论对立为中心》,在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杨金彪:《共犯的处罚根据》,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7年版。
    [1]参见陈兴良:“无行为则无犯罪——为一条刑法格言辩护”,《中外法学》(京)1999年第5期。
    [1]《日本刑法典》,张明楷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德国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