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露天矿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露天开采工艺是露天矿开采设计中最重要的技术决定,我国露天煤田赋存条件复杂,开发一个露天矿究竟选用何种开采工艺,至今还没有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可靠的理论上的依据,本文首先对我国煤田进行大量的调查、统计与分析,根据煤田的赋存特征、开采条件等建立了露天煤田分类指标体系,建立了分类指标的量化模型以及其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采用模糊聚类法对其进行分类,并对每种类型的煤田提出可行的开采工艺,通过建立露天开采工艺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各种常用露天开采工艺系统的适用条件模型,对某种可行性开采工艺的适应性,通过建立每个影响因素适应性的隶属度计算模型,再根据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综合得出被评价开采工艺的适应性指标,从而对开采工艺的适应性进行评价,为我国露天矿设计中的工艺选择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为提高现代露天矿开采设计的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快速而准确地处理大量的基础数据,本文对露天煤田建立了矿床地质模型,论述了矿床地质模型的建立方法、估值方法、面模型及三维立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地质储量计算方法、地质图件的绘制方法。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倾斜矿床的考虑了煤矿床各向异性的改进的距离幂次反比估值法,提高了估值精度。经济合理剥采比是确定露天开采境界、划分露天煤田范围的主要依据。目前露天矿经济合理剥采比是与井工开采成本对比计算得到的,计算时没有考虑井工开采的安全事故、地表沉陷等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没考虑露天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治理成本,本论文综合考虑上述诸因素,利用概率统计法建立了由上述各因素所构成的成本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合理剥采比确定方法。对于露天矿生产剥采比的控制,本文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综合考虑煤质指标、运距变化等因素的改进的生产剥采比确定方法。同时提出了新设计露天矿和生产露天矿生产剥采比的控制措施,在保证剥采不失调的前提下,尽量不进行超前剥离,用最小的生产剥采比,采出最多的有用矿物,这种方法对现代露天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The surface mining technology system is the main technique decision about open-pit mining design. The surface coal fields are complex in seat condition, what technology is selected for a surface mine has not a reliable and received theory rest on. In this thesis, I founded a surface coal fields classifying index system basis on coal field feature and mining condition by investigating and statistics and analyzing. Digital models of the classifying index are founded; the power coefficient calculating method is eatablished. The coal fields are classified with fuzzy get-together method. And the workable technology systems are matched for any one type coal field. It is founded that are the mining technology system compatibility’s evaluating index system and the mining technology suitable for conditions model. We can evaluate a mining technology system via seting up attribution-degree calculating model about any one evaluating factor and the power coefficient. These provided theory basis for selecting the surface mining technology. The deposit models are founded in order to improve mine design quality and working efficiency, to deal fastly with abundant datum. In the thesis, I discussed the found methods of deposit model, estimating value methods, surface model and 3D model set method, reserves calculating, geology drawings plotting method. One improved distance power inverse ratio method of estimating value is put forward, this method think that the coal deposit is different character in every direction. And the model precise is raised. Economic reasonable striping ratio is the foundation to make sure the open pit limit and surface coal field bound. At present, it is confirmed by camparing underground mine cost. It dosn’t include that are cost of underground mining accident, cost of the earth's surface sinking and the cost of environment treat of surface mining. This thesis put forward a new economic reasonable stripping ratio confirming method that involve above-mentioned costs, witch are calculated by cost model upbuilded with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For productioun stripping ratio is made certain, a new improved method of thinking coal quality and transportation distance is brought forward. At the same time, the stripping ratio control measours of new design open-pit and producted mine are put forward. Minging more coal with little overbueden under ensureing correspond overbueden and mining coal. This is beneficial for modern surface mining.
引文
[1] 陈俊智.露天矿生产剥采比的优化与控制 [学位论文].昆明理工大学,2002 年 1 月
    [2] 历永建.露天矿经济合理剥采比和最优开采深度的研究 [学位论文] 昆明理工大学,2002 年 1 月
    [3] 伍绍泽.兰尖铁矿兰营徐采场中深部开采合理生产剥采比的研究[学位论文].昆明理工大学.2002 年5 月
    [4] 陈建宏.可视化集成采矿 CAD 系统研究 [学位论文].中南大学 2002 年 03 月
    [5] 卢明银.露天采矿机开采新工艺的应用.化工矿物与加工.1994 年 03 期
    [6] 文国常.石人沟铁矿狭长薄矿体开采实践 金属矿山 1994 年 03 期
    [7] 陈积松. 蔡鸿起. 林德余. 张桂秋.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的露天矿开采工艺技术,金属矿山 1994年 05 期
    [8] 王泽模. 露天矿山生产能力验证方法的探讨.金属矿山 1994 年 06 期
    [9] 汪为平. 论台阶高度对露天矿经济效益的影响.金属矿山 1994 年 10 期
    [10] 孙金义. 鞠泽青.重视露天矿井开采中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矿产综合利用 1994 年 01 期
    [11] 闻绍宇.王永辉.胶带输送机技术在露天矿发展的可能性.煤矿机械.1994 年 02 期
    [12] 徐耀祉.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煤田的开采技术.煤矿设计.1994 年 07 期
    [13] 赵唱尧. 苏兴钧. 张玮.露天煤矿引进吊斗铲倒堆工艺势在必行.煤矿设计.994 年 09 期
    [14] 罗德权.小型露天煤矿设计的若干问题.煤矿设计.1994 年 10 期
    [15] 田志学.李丹.露天煤矿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模型研究.煤炭经济研究.1994 年 10 期
    [16] 云庆夏. 黄光球. 露天矿分期开采及其过渡的优化.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4 年 06 期
    [17] 赵蕊.横向采剥在后屯石灰石矿的应用.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4 年 06 期
    [18] 杨树才. 曾昭红.深大露天矿综合开采工艺主要设计参数的研究.中国矿业.1994 年 02 期
    [19] 张瑞新. 张幼蒂. 露天采矿优化决策的新途径.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4 年 01 期
    [20] 才庆祥. 彭世济. 张达贤.提高露天矿工艺系统可靠性的途径.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4 年 04 期
    [21] 朱敏. P.A 多德. A.H.奥纳. 露天矿的优化设计(一).国外金属矿山.1994 年 01 期
    [22] 辛立中. Н.Н梅里尼科夫. С.П.列舍特尼亚克. Г.М.叶列明. Ф.Б.卡姆佩利. А.Н.贝霍韦茨. С.В.伊万诺夫,科夫多尔露天矿扩建和延深时设计境界下复合矿石的各种科技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国外金属矿山,1994 年 01 期
    [23] 刘贺方. А.Т.卡拉什尼科夫. В.Я.巴拜. В.Л.科佩洛夫. Ю.С.阿尔费里耶夫,大型深露天矿的多方向开拓法.国外金属矿山.1994 年 01 期
    [24] O.H.萨尔马诺夫. 辛立中,确定露天矿境界的原则系统和方法,国外金属矿山,1994 年 08 期
    [25] E.A赖特. D.S.B.姆比里基拉. T.Y.杜布. 袁文彬,露天矿优化设计的新见解.国外金属矿山.1994 年 09 期
    [26] E.A.萨帕科夫. M.И.扎尔克诺夫. Д.Г.布克伊汉诺夫. 罗冰.露天开采日兰德矿组时极限剥采比的论证.国外金属矿山.1994 年 09 期
    [27] 宋彦琦. Γ.А 霍洛德尼亚科夫. С.И 弗明. 市场经济条件下矿床露天开采合理性的技术经济论证.国外金属矿山.1994 年 10 期
    [28] М.Г.诺沃日洛夫. 冀湘.露天采矿方法的分类.国外金属矿山.1994 年 12 期
    [29] J.W.怀特. L.T.佐斯切特. 刘丹.露天矿开采自动化.国外金属矿山.1994 年 12 期
    [30] 陈益群. 周经芬.深凹露天矿开采技术的探讨.海南矿冶.1994 年 03 期
    [31] 戴晓江.露采综合工艺系统计算机模拟分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4 年 05 期
    [32] 杨放. 露天矿电铲与汽车联合装运中的最佳匹配.矿业研究与开发.1994 年 02 期
    [33] 候新华. 结合我国矿山(田)条件加快露天半连续开采工艺的发展.露天采煤技术.1994 年 02 期
    [34] 王淑琴. 丛庆林. 露天连续开采机在我国露天煤矿应用的前景.露天采煤技术.1994 年 02 期
    [35] 张敏媛.当代露天开采及发展.露天采煤技术.1994 年 04 期
    [36] 李运堤.国内外露天开采技术装备现况与动向.山西冶金.1994 年 01 期
    [37] 高香山.深露天矿的开采工艺.采矿技术.1994 年 02 期
    [38] 周志华. 谢凤琴.天采矿工业的技术革新.采矿技术.1994 年 03 期
    [39] 赵国彦.周光溪.遥控采矿技术.采矿技术.1994 年 06 期
    [40] 王维德. 周叔良.露天连续采矿和运输方法的选用准则.采矿技术.1994 年 12 期
    [41] 尹健生.自动化露天矿山新景象.采矿技术.1994 年 20 期
    [42] 王志宏.露天煤矿建设条件综合评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 年 02 期
    [43] 杨树才. 王喜富. 张达贤.露天矿半连续运煤系统的优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 年 04 期
    [44] 黄光球. 云庆夏.露天矿分区开采采剥关系动态优化与调整.化工矿物与加工.1995 年 02 期
    [45] 李永旭.关于大孤山铁矿联合运输系统有关问题的探讨.金属矿山.1995 年 02 期
    [46] 黄光球. 云庆夏露天矿多分期开采采剥关系的动态优化.金属矿山.1995 年 02 期
    [47] 苏宏志. 鞠玉忠.确定露天矿开采境界的解析法和方案法.金属矿山.1995 年 04 期
    [48] 吴启.关于露天矿规模有关问题的探讨.金属矿山.1995 年 09 期
    [49] 黄光球. 陆秋琴.露天矿工艺系统解耦调控方法.金属矿山.1995 年 12 期
    [50] 罗德权.露天煤矿的设备预测.矿山机械.1995 年 04 期
    [51] 赵昱东.露天采矿机及其在我国应用前景.矿山机械.1995 年 08 期
    [52] 张幼蒂. 张达贤. 杨树才. 王喜富.露天矿半连续运煤系统及其在我国应用前景.中国矿业.1995年 02 期
    [53] 黄光球. 陆秋琴.露天矿工艺系统协调优化方法.中国矿业.1995 年 05 期
    [54] 杨树才. 王喜富. 杨荣新.露天开采方案的动态综合优化.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5 年 03 期
    [55] 罗德权.露天煤矿大型设备选择的原则.中国煤炭.1995 年 03 期
    [56] 董怀儒.露天开采──俄罗斯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国煤炭.1995 年 03 期
    [57] 边蔚锜.我国大型露天煤矿设备选型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中国煤炭.1995 年 05 期
    [58] 张敏媛.露天采煤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煤炭.1995 年 06 期
    [59] 房照增.澳大利亚露天煤矿的发展.中国煤炭.1995 年 08 期
    [60] 明建人. 高祥.系统工程在露天矿山的应用.世界有色金属.1995 年 06 期
    [61] 牛成俊. М.И.夏多夫. К.Е.维尼茨基. В.В.伊斯托明.市场经济条件下露天开采的发展方向.国外金属矿山.1995 年 12 期
    [62] 张瑞新. 张幼蒂.露天煤田开发条件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权重的确定.贵州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 01 期
    [63] 徐开梁.国内矿山开采技术的进步及成就.湖南冶金.1995 年 04 期
    [64] 黄光球. 云庆夏.露天矿分期开采综合优化设计方法.江西有色金属.1995 年 01 期
    [65] 白润才. 白占平. 刘淑让.关于大型露天煤矿开发问题的探讨.露天采煤技术.1995 年 01 期
    [66] 罗德权.中国露天煤矿的可采资源估计.露天采煤技术.1995 年 02 期
    [67] 彭世济. 张达贤.复杂条件下露天开采工艺选择.露天采煤技术.1995 年 02 期
    [68] 侯诚达.从平朔十年的实践探讨露天采矿工艺发展方向.露天采煤技术.1995 年 04 期
    [69] 张金奎.露天开采环境影响评价与对策.采矿技术.1995 年 15 期
    [70] 叶义成. 陈付生.我国深凹露天铁矿运输工艺技术发展方向的探讨.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 年 03 期
    [71] 解殿春.露天矿开采境界整体化决策.钢铁钒钛.1996 年 02 期
    [72] 石忠民. 冯仲仁. 徐长佑.计算经济合理剥采比的储量盈利比较法.金属矿山.1996 年 04 期
    [73] 石忠民. 徐长佑. 冯仲仁. 计算经济合理剥采比的两种新编比较法.金属矿山.1996 年 10 期
    [74] 罗德权.美国露天煤矿的设计原则初探.煤矿设计.1996 年 01 期
    [75] 陈明云.露天开采端帮境界剥采比的分析与计算.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6 年 04 期
    [75] 黄光球. 云庆夏. 桂中岳.露天矿分期开采采剥关系多目标动态优化方法.中国矿业.1996 年 02 期
    [76] 黄光球. 桂中岳.露天开采时矿体边界品位动态优化的神经网络方法.中国矿业.1996 年 04 期
    [77] 张幼蒂. 才庆祥. 李克民. 周昌寿.世界露天开采技术发展特点及我国露天采煤科研规划建议.中国煤炭.1996 年 10 期
    [78] Ю.Б潘克维奇. G.哈特曼. 洪迅法.使用 Wirtgen 联合采矿机的露天采矿工艺系统.国外金属矿山.1996 年 03 期
    [79] В.И.普罗科片科. А.Е.多勃雷宁. 邹霞.通过超前剥离提高露天矿工作的可靠性.国外金属矿山.1996 年 09 期
    [80] B.摩根. 洪讯法.矿岩运输设备经济合理的使用范围.国外金属矿山.1996 年 12 期
    [81] 王志宏. 彭世济. 张达贤.露天矿建设项目综合评价方法.露天采煤技术.1996 年 02 期
    [81] 张永亭.东胜煤田露天矿合理开发探讨.露天采矿技术.1996 年 04 期
    [82] 于汝绶,露天矿设计理论分析[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86-103
    [83] 卢明银. 张达贤. 王喜富.露天矿连续工艺系统可靠性计算及优化.化工矿物与加工.1997 年 05 期
    [84] 王忠强.哈尔乌素露天矿剥离工艺系统的优化.化工矿物与加工.1997 年 06 期
    [85] 吴洪词.遗传算法在露天矿开采设计中的应用.金属矿山.1997 年 03 期
    [86] 王智静. 王青.露天矿剥采比动态存储优化的应用.金属矿山.1997 年 04 期
    [87] 苏靖. 刘胜富. 任天贵.深凹露天矿间断连续运输工艺关键技术的研究.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7 年 04 期
    [88] 白晓平. 才庆祥.露天矿半连续运输系统的主成分因素分析.中国矿业.1997 年 03 期
    [89] Β.爱勒乌利.应用运筹学和人工智能概念设计露天矿及确定开采顺序.国外金属矿山.1997 年 04期
    [90] A.D.海达. S.G.内欧姆. 桂誉漓.使用遗传算法选择露天矿设备 CAJ 原文下载.国外金属矿山.1997年 04 期
    [91] ю.A.阿加巴良. Ф.C.拉扎良. A.T.巴格达萨良. 牛成俊.露天矿极限境界的确定.国外金属矿山.1997 年 06 期
    [92] 陈建宏.露天矿境界自动生成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化工矿物与加工.1998 年 03 期
    [93] 于汝绶. 张瑞新. 张桂军.当量经济剥采比新概念.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 年 01 期
    [94] 李克民. 张幼蒂. 东彦宝.露天矿设计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 年 04 期
    [95] 卢明银. 张达贤. 才庆祥.露天矿电铲-卡车工艺系统的可靠性.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 年 04 期
    [96] 贺佑国. 王端武. 白占平.国内外露天煤矿的发展趋势.中国煤炭.1998 年 08 期
    [97] G.S.托马斯. 李钟学. 李显靖.露天矿优化设计及生产计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外金属矿山.1998年 03 期
    [98] 张瑞新. 韩金炎. 刘光.胜利煤田一号露天矿矿床资源评价.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年 02 期
    [99] 尤官林.露天开采最优境界深度的敏感性分析.世界采矿快报.1998 年 10 期
    [100] 唐昭武.经济合理剥采比新意探讨.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1998 年 02 期
    [101] 汪一佛.近期国外露天矿采用新技术的进展.广东建材.1998 年 05 期
    [102] 张瑞新. 张幼蒂. 李新春. 严霄惠.层状矿床露天开采工艺系统的优化选择.化工矿物与加工.1999 年 03 期
    [103] 阮忠贤.谈露天矿与井工矿成本计算差别.煤矿设计.1999 年 11 期
    [104] 石忠民.露天矿优化设计的通用准则和混合算法.中国矿业.1999 年 02 期
    [105] 石忠民. 张幼蒂.露天矿优化设计的数值方法和基本原理.国外金属矿山.1999 年 02 期
    [106] 石忠民.露天矿优化设计的对称性和守恒定律.国外金属矿山.1999 年 04 期
    [107] 冯仕海.我国露天矿用设备的发展与展望(上).金属矿山.2000 年 08 期
    [108] 张宝才.谈露天矿均衡生产剥采比的确定方法.中国矿业.2000 年 S1 期
    [109] 程溥天.浅析露天矿经济合理剥采比的确定.中国矿业.2000 年 S1 期
    [110] 任万古.露天矿坑优化设计 L-G 方法概述.金属矿山.2002 年 08 期
    [111] ЮД克拉斯尼科夫. 吴清. 李显靖.俄罗斯矿山技术的现代发展趋势.国外金属矿山.2000 年 05期
    [112] 白晓平. 才庆祥.露天矿半连续运输系统可靠性研究.黄金科学技术.2000 年 02 期
    [113] 高登来. 胡亮.露天矿年度生产剥采比的合理确定.露天采煤技术.2000 年 01 期
    [114] 阮忠贤. 齐颖.露天矿经济合理剥采比浅析.露天采煤技术.2000 年 02 期
    [115] 黄明.露天矿优化设计方法.采矿技术.2000 年 Z3 期
    [116] 王树勋.半连续工艺运输系统可靠性的故障树分析.有色矿山.2001 年 03 期
    [117] 王喜富. 李仲学. 刘山林. 孙新虎. 张达贤.露天矿半连续工艺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化工矿物与加工.2002 年 01 期
    [118] 李军才.深凹露天矿山间断-连续运输工艺的研究.中国矿业.2002 年 03 期
    [119] 张幼蒂. 李克民. 尚涛. 马军.露天矿倒堆剥离工艺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露天矿倒堆剥离开采方法系列论文之一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 年 04 期
    [120] 张幼蒂. 李克民. 尚涛. 马军.露天矿倒堆剥离工艺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露天矿倒堆剥离开采方法系列论文之二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 年 05 期
    [121] 张幼蒂. 李克民. 尚涛. 马军.露天矿倒堆剥离工艺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露天矿倒堆剥离开采方法系列论文之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 年 06 期
    [122] 苏利明. 孟建华.吊斗铲倒堆工艺在胜利一号露天矿中的应用。内蒙古煤炭经济。2002 年 03 期
    [123] 宋子岭. 王东. 刘毅勇.元宝山露天矿地质模型及采矿计划编制系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 年 S1 期
    [124] 于汝绶.露天矿设计理论的新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 年 01 期
    [125] 张瑞新. 梅晓仁. 高永胜. 李海华. 郭庆勇.露天开采规划决策系统及其应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 年 03 期
    [126] K.伊拉尔斯兰 . N.塞莱比 . 冀湘 . 边伟.露天矿优化设计模拟模型(一).矿业工程.2003 年 03期
    [127] K.伊拉尔斯兰 . N.塞莱比 . 冀湘 . 边伟.露天矿优化设计模拟模型(二).矿业工程.2003 年 04期
    [128] 刘双伟. 刘克铜.我国露天矿开采的薄弱环节及对策分析.矿业工程.2003 年 03 期
    [129] 谢英亮. 高阳.露天矿边际品位优化模型——边际分析和机会成本分析方法的应用.江西有色金属.2003 年 03 期
    [129] 王建新. 侯德义.矿产资源分类分级现状、问题及建议方案.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4 年 04 期
    [130] 杨维宁. 王宏. 匡建超. 童孝华.基于自组织映射网络的模式分类器对储产层自动分类方法研究.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4 年 04 期
    [131] 周荣福. 冯恩杰. 芮小平. 李万忠. 张海荣. 张新武. 刘向阳.地质条件定量分类系统在东滩煤矿中的应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 年 06 期
    [132] 陈鹏.中国煤炭分类的完整体系(上).中国煤炭.2000 年 09 期
    [133] 陈鹏.中国煤炭分类的完整体系(xia).中国煤炭.2000 年 10 期
    [134] 苏永华. 颜立新. 孙颜峰. 车奉营.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其在岩体分类中的应用.矿冶.2000 年 04期
    [135] 薛步高.麻栗坡三保银锰矿床氧化矿石的选冶性能及其矿床类型.云南地质.2000 年 02 期
    [136] 杨建功.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其类型条件.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0 年 07 期
    [137] 董礼.模糊聚类分析在回采工作面自然发火预报中的应用.煤矿安全.2002 年 05 期
    [138] 温国锋. 王广成. 潘正勇.自适应共振理论网络在煤炭资源资产分类中的应用研究.煤炭学报.2002 年 06 期
    [139] 郑小松. 王绍霖.基于最优分类系数及分类熵准则的模糊 c 均值聚类算法.电子学报.1994 年 07期
    [140] 张兴芳. 刘子强. 李静.基于区间值模糊集的聚类分析.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年 01期
    [141] 王宏伟 王青 王子才.基于模糊聚类多变量系统的模糊识别方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8 年 8月第 4 期,p25-27
    [142] 骆中洲,露天采矿学(上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12
    [143] 杨荣新,露天采矿学(下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12
    [144] 于汝绶,露天矿设计理论的新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 32 卷第 1 期,p1-7
    [145] http://www.coallib.com/
    [146] WWW.SDIFOR.NET.CN [147 ]郭昭华,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煤矿吊斗铲改造方案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8
    [148] 宋子岭,地质信息系统及其在露天矿中的应用,煤炭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3
    [149] 国嗣琮,陈刚,信息科学中的软计算方法,东北大学出版社[沈阳],2001.1
    [150] 中国矿业大学主编,露天采矿手册(第七册),煤炭工业出版社[北京],1987.12
    [151] Song Ziling, Studies on the modern Surface Mining theory and the Mining Technology Patter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NING TECHNOLOGY, 2001, Science Press
    [152] Song Ziling, Wang Zhihong, Heidaigou Surface mining short-period production plan system, SURFACE MINING, 2002.1
    [153] Song Ziling, Wang Dong, Ge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setting up and Applying in Miming,THE PROCEEDINGS OF THE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ce Press Beijing/New York,2004.9
    [154] Brady T M,Continue mining technology system of surfacemine,Bulk Handling in openpit mines & quarries,1986,p131-138
    [155] H.Fernberg, Quarrying and Open Pit Mining, Bulk Solids Handling: Open Pit Mining, 2003Sp
    [156] S. Fiscor, Open-Pit Mines Upgrade Fleets with Ultra-Class Haulers, Coal Age, 2004.08
    [157]A. Bye, The strategic and tactical value of a 3D geotechnical model for mining optimization, Anglo Platinum, Sandsloot open pit, Journal of the South African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2006.02
    [158] H. Tuncdemir,S. Eskikaya, Design and Selection Criteria of Surface Continuous Miners for Open Pit Mining, Using Turkish Coal Mine as Example, Continuous Surface Mining of 5th Inernational Symposium, 1998.05
    [159] P. Scholze, Optimization of Opencast Mine Processes, World of Mining: Surface & Underground, 2007.02
    [160] Ralf-Jurgen Hempel, Lars Kulik, Planning and Control of the Hambach Opencost Mine, World of Mining: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2004.02
    [161] W. Strec, Strip Mining with Hydraulic Shovel and Cross-Pit Stacker, World of Mining: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2005.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