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商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重商思想是晚清兴起的重要思潮,它突破“轻商”、“抑商”的传统,以利商、兴商为导向,触发并引申一系列关联问题,适应并推动了晚清经济社会近代化进程。重商思想的兴起和发展既是外力冲击之结果,又是历史“基因”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之“变异”。事功之学、经世实学是晚清重商思想兴起的传统资源,它一方面融汇了传统,另一方面则开出了近代面向,具有重要的“接引”作用。“通经—致用”、“师夷—致用”,“变法—致用”的路径刻划出晚清重商思想从传统走向近代的进程。
     晚清重商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商”的发展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这在道光年间经世派的漕运、盐政改革中就已初露端倪。如何将商人有效组织起来以弥补财源匮乏、抵抗列强侵渗是洋务派重商思想关注的焦点。“官督商办”模式正是在此种考虑下应运而生。此一模式本是一个期望能实现官、商优势互补、劣势互祛的体制架构。但在实践中,新式企业在非商即官的两极摇摆,终不能促进其发展。重重矛盾激荡出的思想交锋使得重商思想在相反相成的观念碰撞中得以深化,成为后来法律制度变革的重要根源。与此同时,重商论者开始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分析、审视中国的经济问题,这就进一步将传统“四民”中的“商”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商战”观念的兴起使重商思想之发展进入一新阶段。随着对外贸易的深化,“商”所包容的内涵不断拓展,形成了以流通领域的“商”为枢纽,涉及近代国民经济体系诸多部门和领域的“大商”。这说明重商论者开始系统性地看待经济社会的转型,从而将求富、求强的冲动纳入到一种理性化、组织化、制度化的过程之中。西方列强取得在华设厂权后,工业化生产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人们开始意识到强大的工业才是立国的根本,重商思想由此出现重要转折——有关“实业”的新词汇、新观念开始出现并得到迅速普及。清末民初实业家张謇提出的“棉铁主义”确认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创了中国工业化思想之先河。
     重商思想在清末的演进有两个路向,一是在“公”领域通过对“利权”之关注表达出对国家“主权”的强烈关切,二是在“私”领域通过对“立法”之诉求表达出对个体合理经济“权利”的积极维护。对“利权”和“权利”的关注成为晚清重商思想超越经济,改造传统国家观、权利义务观,希求深层次变节的重要表现形式。商部的设立、商律的颁布说明晚清重商思想开始从一种观念形态逐步转化、固化为正式的制度安排。这些新变化一方面使商人的社会地位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促使重商思想进入一商人自觉的阶段。商人的组织化——商会的设立成为晚清重商思想又一个重要的成果——在一个长期缺乏制衡机制的封建社会里,强政府、弱民间的社会结构出现了错动。
     晚清重商思想的内涵有其“中国特色”。其财富观非西欧重商主义的货币中心论,亦非法国重农学派的唯农创造财富论,其政策论以西方自由主义和干预主义为参照存有争辩,而农商并重之主张则表明重商思想与传统相互交融。郑观应与德国近代经济学家李斯特的比较表明,晚清重商思想的典型表达更类似于德国历史学派之主张。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考察,郑观应首次较为系统地回答了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问题。与中国颇为类似,日本在近代亦兴起重商思想,但两者之内涵和政策路径有很大不同,它集中地表现在政府不同的经济政策取向和干预手段上,其中亦可反映出两国文化和社会形态之差异。
     晚清重商思想由于是在救亡和启蒙双重任务和迫力之下而兴起,因此它从寻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向度展开,但总体看来,重商思想的救亡意义大于启蒙意义,经济伦理的近代转换并不彻底。封建体制的顽固性使近代中国的制度变革一再延误,清政府没有适时通过积极主动的体制转换来推进和协调社会转型,相反却在官、民之间,官、商之间造成分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造成断裂。旧结构中那些具有现代性的文化因素难以逐渐转换而延续下来,新结构中西方理性精神亦难以获得充分发展。因此,重商思想推动晚清社会转型的努力也就大打折扣,近代工商业社会的发育和转变,始终在社会性质的制约之中未能跨出划时代的步伐。
In Late-Qing period, mercantile though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changes. It brok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hought of restraining commerce, triggered and brought a series of social changes, and pushed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e rise of mercantile thought wa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impact from outside world but also rooted from the tradition utilitarianism. The both factors paved the way for transformation of tradtional society.
     The early form of the mercantile thought is the feudal government's plan of trying to establish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businessman and the government. Developing modern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model of "government supervising and businessman operating" is the typical pattern. It was proved that the pattern was not succeeding in establishing cooperation between two sides for lacking trust each other. However, the argument of the pattern's failure improved the law reforming. The rise of "commercial war thought" developed the mercantile thought into a new stage. Along with the growing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commercial war became a defence and competition strategy for China's economy independance. Therefore, the commercial war thought connected and covered a wide range of 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It indicates that the thinkers began to explores economic trasformation sysmatically, and set the goal for "rich and strong" under rational,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consideration. The expans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commerce paved the way for the rise of industrial thought in Late-Qing period. After western countries obtained the right of opening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developing industry brought a new change. The thinkers realized that the industry was the real foundation of one country's economy rather than the commerce. Therefore, the mercantile thought made a new leap. Zhang Jian's "cotton-iron model" created a new industry era.
     The change of mercantile thought in the joint of 19~(th) century and 20~(th) century showed two directions. One is the thinker was deeply concerned at national sovereignty with the loss of national economic interest. The other is the thinker was deeply concerned at individual's right through legislation demand. Obviously, the thinkers realized the political reform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economy transformation . The establishment of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the promulgation of commerce law make the mecantile thought institutionalized, which promoted the social position of businessman greatly. The feudal government's permission of organizing the chamber of commerce around the country is another progress of mecantile thought. All these changes indicated the greater changes would be coming in Late-Qing period. The content of mercantile in Late-Qing period has its own characters. Although it absorbed foreign economics theory such as commercialism and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it was quite different with them.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Zheng Guanying and List's economic thought,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essence of their thoughts is to develop modern national economy system by effevtive protective and state-led measures. List's thought is more profound than that of Zheng Guanying in terms of modern economics theory. However, Zheng Guanying's view is very close to that of List, which had very important historic significance in Late-Qing period. Although the mercantile thoughts was rise in both in China and Japan at the same period in 19~(th) century, th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economic policies caused the different developing path.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mercantile thought resulted from national salvation and enlightenment movements. However, the thought had more focus on national salvation along with limited idea transformation. The feudal government did not grasp the opportunity to push the social reform. And it caused the break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society, which made new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conomic society. Therefore the influence of mercantile thought is rather limited, and the economic modernization did not make remarkble progress.
引文
1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40-441页。
    1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去强第四》,中华书局,1986,32页。
    2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农战第三》,中华书局,1986,22页。
    3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壹言第八》,中华书局,1986,60页。
    4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外内第二十二》,中华书局,1986,128-129页。
    1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算地第六》,中华书局,1986,46页。
    2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和氏第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75页。
    3 陈奇献,《韩非子新校注·五蠹第四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102页。
    4 陈奇献,《韩非子新校注·诡使第四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991页。
    5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五蠹第四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122页。
    6 陈奇献,《韩非子新校注·五蠹第四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120页。
    1 司马迁,《史记》,第129卷,《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82,3254页。
    2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弱民第二十》,中华书局,1986,124页。
    3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难二第三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888页。
    1 王家范,《帝国时代商人的历史命运》,史林,2000年,第2期,5页。
    2 马端临,《文献通考》,第20卷,《市籴一》,中华书局,1986,194页。
    3 袁林,《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研究的几个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82页。
    4[美]陈锦江,《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20页。
    5 班固,《汉书》,第24卷,《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62,1131页。
    6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上册,《禁耕第五》,中华书局,1992,67页。
    1 班固,《汉书》,第24卷,《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62,1153页。
    2 刘昫,《旧唐书》,第48卷,《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5,2089页。
    3 从“管桑之术”到“熙丰新法”,中国封建社会理财思想的重要指导原则就是“民不益赋而国用饶”。“民不益赋而国用饶”的理财政策在短期能够起到增加财政收入、稳定统治,强化中央控制力的作用,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一政策无疑会阻碍民间工商业的成长,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参见叶坦《“民不益赋而国用饶”辨析》,晋阳学刊,1990年,第4期,57-61页。
    1 王安石,《答韩求仁书》,《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从刊本),第72卷,上海书店,1989。
    1 马伯煌,《中国经济政策思想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890页。
    1 在传统的界定之中,工商有较为明确的划分,“盖商者运已成之货,工者造未成之货,粗者使精,贱行使贵, 朽废者使有用。有工艺然后有货物,有货物然后有商贾耳。”按照这一说法,“造未成之货”的经济功能应属于“工”的范畴,而“商”则是“运已成之货”。但在晚清,工、商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传统的商贾通过规模化的物资交易积累起巨额的财富——商业资本因此而成为最早出现的资本形式。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因素对传统经济的渗透,这种从流通过程首先独立出来的商业资本除了在流通领域继续循环之外,已开始涉足生产领域,投资于近代工业乃至其它产业。郑观应在鼓励商贾开拓经营领域方面曾有如下建议:“或有多财善贾,奇才异能,创办制造、机器、矿务、轮船、电报等局……当奏请朝廷给予匾额,以示鼓励。诚若此,则商贾中人才辈出……自然商务振起,而环贵日有起色矣!”在郑观应看来,政府应鼓励那些资本雄厚的“商贾”广泛投资而成为横跨工、商两业甚至多业的新型“商务”人才。这似乎能说明,为什么在晚清社会人们能够以“商”的表述代替“工”或“工商”,却不能以“工”的表述代替“商”或“工商”。在中国近代化的初期,由于商业资本居于主体和主导地位,所以在时人看来,近代工商业的从业者能够被纳入到“商贾”的概念之中。然而,这种概念的不清却造成了“商”的阶层内涵迅速扩大。
    1 薛福成,《用机器殖财养民说》,《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21页。
    2 郑观应,《盛世危言·商战上》,《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593页。
    1 有关“绅商”一词的含义,学界曾有争论,谢放认为其具有分指性,即分别指“绅士”和“商人”,(参见《“绅商”词义考析》,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但马敏则认为“绅商”既有单指性的含义,又有多指性的含义,从一动态过程来看体现了绅士和商人的融合,(参见《“绅商”词义及其内涵的几点讨论》,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王先明也持同样看法。(参见《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笔者同意马敏的观点。晚清时期将“绅”、“商”两词并列合用体现出二者的融合,无论是“绅”从商与商分润,还是“商”通过捐纳获得功名得到“绅”的地位,两者都期望“名利双收”,这一点并无太多的区别。
    1 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91-193页。
    2 马敏,《“绅商”词义及其内涵的几点讨论》,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137页。
    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427页。
    2[美]陈锦江,《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49页。
    3 虞和平认为,所谓中国早期现代化是指1840年至1949年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其中,1840年至1911年为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911年辛亥革命后为向现代社会过渡阶段。参见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4-13页。
    1 王尔敏,《十九世纪中国士大夫对中西关系之理解及衍生之新观念》,载《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65页。
    2 雨尘子,《论世界经济竞争之大势》,《新民从报》,第11、14期。载《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三联书店,1963,200页。
    1 赵丰田,《晚清五十年经济史》,哈佛燕京学社,1939,146-147页。
    1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三联书店,1963,468页。
    2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5期,1972,207-220页。
    3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3期(上册),1976,1-91页。
    4 有关西欧重商主义和晚清重商思想的比较见本文第六章。
    5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中华书局,1958,5013-5014页。
    1 冯筱才.《从“轻商”走向“重商”—晚清重商主义再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125页。
    2 王尔敏,《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应变之自觉》,载《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65页。
    1[法]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三联书店,1997,3-4页。
    2[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210页。
    3[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210页。
    [1]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83卷,中华书局,1986,2174页。
    [2]叶适的思想有完整的体系。他的哲学思想是以物为本的道器论。叶适利用五行、八卦说论证了,“物”是客观实在的五行之物、八卦所象之物,其根本是由气构成的。气存在于万物之中而不在万物之外,除此再也没有别的外在根源,这就排除了道学家所认为的在天地万物之上还有一个“太极”、“理”的说法。叶适由此进 一步认为多样的事物之所以构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就在于事物的运动变化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在以物为本的道器论基础上,叶适提出了“内外交相成”的认识论,他认为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必须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综合,并批评重外轻内和重内轻外的两种认识倾向。但叶适同时还强调认识的基础和来源仍然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不难看出,叶适带有更多唯物论的思想是其事功主义的哲学基础,因此存认识外部世界并实现功效的主张中,他特别强调实践、经世,注重通古今之变,以达到“务实不务虚”的目的。另外,叶适还坚持了“凡物皆两”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中庸之道是事物发展的理想状态。在叶适看来,“中庸”、“中和”、“诚”是一体多面的表达,它们的基本含义是事物是对立和多样性的统一,同时这种统一又是一种最佳状态。因此,“中和”在叶适那里不仅具有道德最高境界的涵义,而且也具有宇宙本体的涵义,这应看作是叶适哲学思想的最终归宿。但与道学家们所论的本体不同的是,叶适的本体带有更为彻底的唯物因素。有关叶适哲学思想的晚近讨论可参见张义德《叶适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陈安金《叶适哲学思想述计》(《温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屠承先《叶适的本体论功夫思想及其影响》(《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李明友《叶适的道器观及其对心性之学的批评》(《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等。
    [1]叶适,《习学记言序目》,第23卷,《汉书三》,中华书局,1977,324页。
    [2]叶适,《习学记言序目》,第11卷,《左传》,中华书局,1977,155页。
    [3]叶适,《习学记苦序目》,第27卷,《魏志》,中华书局,1977,386页。
    [4]叶适,《习学记言序目》,第5卷,《尚书》,中华书局,1977,52页。
    [5]叶适,《水心别集》,第14卷,《纪纲四》,载《叶适集》下册,中华书局,1961,817页。
    [6]叶适,《水心别集》,第10卷,《实谋》,载《叶适集》下册,中华书局,1961,768页。
    [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202页。
    [8]《叶适评传》引《鹤林玉露》甲编卷三《利害》篇的一段记载:“朝廷一有计较利害之心,便非王道。上大夫一有计较利害之心,便非儒学。绍兴年,张登为尤溪宰。视事之日,请邑之耆老人土相见,首问‘天'字以何字对,皆曰‘地'。又问‘曰'字以何字对,皆曰‘月'。又问‘利'字以何字对,皆曰‘害'张曰:‘误矣,人只知以利对害,便只管要寻利去,人人寻利,其问多少事!‘利'字,只当以‘义'字对。'因为详言义利之辨。一揖而退。”记载这段史料的罗大经为南宋晚期人,当时程朱理学已取得了正统地位,因此这段史料可以看作是在为义利之辨做一理论注脚。从“人只知以利对害,便只管要寻利去,人人寻利,其问多少事!”一句可以叫显地看出,理学反对将“利”、“害”作为一对范畴,而且认为“利”和“害”没有多大的区别。 相关讨论可见麻桑《“义”、“利”“害”观念的现代睑释——以叶适功利伦理学说为进路兼以朱学为基本参照》,载《孔子研究》,2006年,第5期。
    [1]张家成,《析叶适的重商思想》,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117页。
    [2]成中英,《义利之辨与儒家中功利主义》,载《陈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3页。
    [3]叶适,《水心别集》,第2卷,《财计上》,载《叶适集》下册,中华书局,1961,659页。
    [4]《习学记言序目》,第19卷,《史记一》.中华书局,1977,273-274页。
    [1]参见叶坦《朱代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
    [2]叶适,《习学记言序日》,第12卷,《困语》,中华书局,1977,167页。
    [3]《赤诚志》,第37卷,《风俗门·重本业》,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8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932页。
    [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财计三》中说:“上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丁故圣王之所欲水,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有关陈耆卿与黄宗羲的“四民皆本”思想的讨论可参见叶坦《富国民论》(北京出版社,1991,183-185页)。
    [1]陈亮,《叫弊》,《陈亮集》(增订本),第12卷,中华书局,1987,140页。
    [2]叶适,《水心别集》,第6卷,《进卷·管子》,载《叶适集》下册,中华书局,1961,705-706页。
    [3]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陈亮集》(增订本),第1卷,中华书局,1987,6页。
    [4]陈亮,《问汉豪民商贤之积蓄》,《陈亮集》(增订本),第13卷,中华书局,1987,153页。
    [5]叶适,《水心别集》,第2卷,《民事下》,载《叶适集》下册,中华书局,1961,657页。
    [1]叶适,《水心别集》,第2卷,《计财上》,载《叶适集》下册,中华书局,1961,659页。
    [2]参见郑学益《经世济民:与思想同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3-104页。
    [3]黄宗羲,《宋元学案》第2册,中华书局,1986,1738页。
    [4]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122卷,中华书局,1986,2957页。
    [5]张义德,《叶适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34页。
    [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6册,《绪论》,人民出版社,1984。
    [1]转见周梦江《宋代义利之辩与叶适对朱熹的批评》,《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3页。
    [2]叶适,《水心文集补遗·奏札》,载《叶适集》中册,中华书局,1961,617页。
    [3]叶坦,《宋代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研究》,中国绎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104页。
    [1]谭嗣同,《致唐才常书》,《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81,529页。
    [1]王土性,《王士性地理书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274-275页。
    [2]王土性,《王士性地理书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337页。
    [3]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349页。
    [4]许衡,《国学事迹》,《徐衡集》,第13卷,东方出版社,2007,318-319页。
    [1]有关此问题的讨论参见刘晓东《论明代上人的“异业治生”》,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
    [2]晚近的相关讨论可参见吴传清《中国传统家训文化视野中的治生之学》,中南民族学院学撤,2000年,第1期;王世光《清儒治生观念刍议》,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赵国洪《许衡“治生说”与则清上商关系》,江两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方旭东,《儒学史上的“治生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6期:刘晓东《论明代上人的“异业治生”》,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
    [3]参见刘晓东《明代士人本业治生论》,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
    [4]李晋德,《商贾一览醒迷》,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306页。
    [1]参见余英时《上商互动与儒学转向》,载《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6页。
    [2]沈垚,《费席山先生七十双寿序》,《落帆楼文集》.卷二十四。
    [1]刘学智,《明清实学渊源与特征辨析》,载葛荣晋等编《张载关学与实学》,地图出版社.2000,309页。
    [2]柯关明清实学思潮的系统性研究.可参见陈鼓心、辛冠洁、葛荣晋土编的《明清实学思潮史》,齐鲁书社,1989。
    [3]戴震.《盂子私淑录》卷上,《戴震全书》,第6卷,黄山书社,1995,37-38页。
    [4]李贽,《焚书》,第1卷,《答邓石阳》.《李贽文集》,社会科学义献出版社,2000,4页。
    [1]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69卷,中华书局.1986,1729页。
    [2]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5卷,中华书局,1986,85页。
    [3]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6卷,中华书局,1986,116页。
    [4]黎靖德编,《朱了语类》,第6卷.中华书局,1986,117页。
    [1]成中英,《义利之辨与儒家中的功利主义》.载《陈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7页。
    [2]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84页。
    [3]叶坦,《叶坦文集 儒学经济》,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284页。
    [1]转引自张义德《叶适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58页。
    [2]李泽厚,《经世观念随笔》,载《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279页。
    [3]李泽厚,《经世观念随笔》,载《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礼,1986,278页。
    [1]冯灭瑜,《道成间经世实学在中国文化史中的方位》,载葛荣晋主编《中国实学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79页。
    [2]魏源,《默觚上·学篇九》,《魏源全集》第12册,岳麓出版社,2004,23页。
    [3]龚白珍,《古史钩沉论二》,《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23页。
    [5]龚自珍,《古史钩沉论四》,《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28页。
    [6]龚自珍,《已亥杂诗》,《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513页。
    [1]龚来国《清“经世文编”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143 页。
    [1]阮元,《海运考》,《皇朝经世文编》,户政23,《魏源全集》第15册,岳麓出版社,2004,578页。
    [2]阮元,《海运考》,《皇朝经世文编》,户政23,《魏源全集》第15册,岳麓出版社,2004,578页。
    [3]魏源,《海运全案序》,《魏源全集》第12册,岳麓出版社,2004,637页。
    [1]谢占王,《海运提要序》,《清经世文编》,第48卷,《魏源全集》第15册,岳麓出版社,2004,594-595页。
    [2]英和,《筹漕运变通会局疏》,《清经世文编》,户政23,《魏源全集》第15册,岳麓出版社,2004,606页。
    [3]魏源,《复魏制府询海运书》,《魏源全集》第12册,岳麓书社,2004,396页。
    [4]明清时代江南商业的发展,在开埠之前就已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粮食市场、棉纺织市场、丝织业市场、竹木市场和金融市场。(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第三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如果进一步考虑江南区域市场在生产、流通、消费上已呈现“两头在外”的某种特征,以及市场运营所需的产业功能配套,则小能忽略以沙船为中心的航运市场的客观存在。嘉庆、道光年问的上海港已是国内外5条航线(北洋航线、南洋航线、长江航线、江南内河航线和国外航线)的总枢纽,年吞吐量总计达195万吨以上,其中国内贸易额可达3000万两以上。上海港史(古代、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5]魏源,《道光丙戌海运记》,《魏源全集》第12册,岳麓出版社。2004,393页。
    [6]魏源,《道光丙戌海运记》,《魏源全集》第12册,岳麓出版社,2004,394页。
    [7]魏源。《海运伞案序》,《魏源全集》第12册,岳麓出版社,2004,388页。
    [1]魏源,《海运伞案序》,《魏源全集》第12册,岳麓出版社,2004.388页。
    [2]代表性研究可参见张岩《包世臣与近代前夜的“海运南漕”改革》,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1期:郑大华《论包世臣在嘉道绛世思潮中的历史地位》,载《心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0页。
    [3]包世臣,《海运南漕议》,《安吴四种》,第1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43-44页。
    [1]包世臣,《庚辰杂著五》,《安吴四种》,第3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193-194页。
    [1]这正如顾炎武的著名论断“为天了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此在三代以上已然矣。圣人者因而用之,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亭林文集·郡县论五》)。人性虽然足自私的.但自私的人性这一资源如果能被恰当地运用,就可以达成“天下治”的理想政治目标。顾炎武的这一论断颇类似于西方近代思想家孟德威尔的“私恶即公利”命题和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思想,即只有个人充分而自由地追求自利,才会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2]高王凌,《活着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6-140页。
    [3]袁枚,《复两江制府策公问兴革事宜书》,《小仓山房文集》,第15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22页。
    [1]包世臣.《说储上篇前序》,《安吴四种》,第7卷下,(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557页。
    [2]包世臣,《庚辰杂著二》,《安吴四种》,第26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1762页。
    [3]魏源,《圣武记》,第14卷,《议武五篇·军储篇一》,《魏源伞集》第3册,岳麓出版社,2004,568页。
    [1]冯杵芬,《校邠庐抗议·采西学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57页。
    [2]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收贫民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75页。
    [1]王韬,《洋务在用其所长》,《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68页。
    [2]《万国公报》,43期,1892年8月,转引自王世光《“通经”“致用”两相离》,人文杂志,2001,第3期。129页。
    [3]魏源,《吊武记叙》,《魏源伞集》第3册.岳麓出版社,2004,1页。
    [4]王尔敏,《中国近代之自强与求富》,载《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82页。
    [1]王尔敏。《中国近代之自强与求富》,载《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01页。
    [2]参见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81-182页。
    [3]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3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79页。
    [4]上韬,《弢园文录外编》,第4卷,《英重通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91页。
    [1]王韬编,《格致书院戊子课艺》。
    [2][美]郝延平.《中困近代商业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79页。
    [1]王韬,《格致书院辛卯课艺》。
    [2]薛福成,《代牟们相复沈品莲观察书》,《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84页。
    [3]《福建按察使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洋务运动》,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42页。
    [4]钟天纬,《综论时务》,《刖足集内篇》。
    [1]薛福成,《筹洋刍议·变法》,《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556页。
    [2]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81,291页。
    [1]有关仁学的演变牟钟鉴先生指出早期仁学是爱的伦理哲学.中期仁学是生的宇南哲学,后期仁学是达到以通为特征的近代哲学。参见牟钟鉴《儒学价值的新探索》,齐鲁书社,2001,59-75页。
    [2]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81,296页。
    [3]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81,327-328页。
    [1]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中华书局,1989,28页。
    [1]严复,《救亡决论》,《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49页。
    [2]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自序》,(台北)大通书局,1969。
    [1]详参赵世瑜《晚清经世实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578-583页。晚近有关晚清理学经世思想的讨论可见史革新《晚清理学经世思潮略议》,载《西方思想与近代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18-349页。
    [2]王汎森即认为宋明理学的道德修养资源在近代思想与行动中所造成的影响是纷纭多样的。由于思想分子之间原有的有机联系已经破裂,从它们的接榫处散开,所以成为互不相干的一堆东西,这些散开的分了只是材料,形式已经不存在,它们游离并重组,为新的目标服务。由于它们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形式,所以分了原水在其有机结构中所受的约束不存在,故分了本身的力量可能无限放大,产生它们在原来的结构中所无的性质及分量。宋明理学本身原来的一套伦理观已经不再居核心地位,它的各个分子被收摄到一个个与理学无关的最终目标上去。这个目标可以是革命,可以是达到传统,可以是救国,甚至可以是反理学。参见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谱系》,117-148页相关讨论。
    [3]严复,《<道学外传>余义》,《严复集》第1册,中牛书局,1986,486页。
    [1]《中国现代经典从书·顾颉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743页。
    [1]漕粮海运实施后,商人所经营的沙船运输业逐渐承担起漕粮运输的任务,但外轮的冲击使沙船运输规模在小到十年的时间里从三千余号骤降到四五百只,这使漕粮转运也成为一个难题。参见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1362-1367页相关内容。
    [2]参见汪敬虞《中国资本主义现代企业产生过程中的若干特点》,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7-8页。
    [3]王尔敏,《官督商办观念之形成及其意义》,载《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21页。
    [1]汀敬虞,《中国资本主义现代企业产生过程中的若干特点》,《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9页。
    [2]郑观应,《救时揭要·论中国轮船进止大略》,《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54页。
    [3]《海防档》甲,“购买船炮”,1957,872-873页。
    [1]《海防档》甲,“购买船炮”,1957,873-875页。
    [2]参见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1374-1380贝相关内容。
    [3]《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84卷,(台北)义海出版社,1966。
    [4]李鸿章,《筹议制造轮船末可裁撤折》,《李鸿章全集·奏稿》,第19卷,海南出版社,1997,676页。
    [5]《海防档》甲,“购买船炮”,1957,905页。
    [1]《海防档》甲,“购买船炮”,1957,906页。
    [2]资料来源:梁华《近代时期官办、官督商办煤矿的政府约束因素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139页。
    [3]李鸿章,《议履梅启照条陈折》,《李鸿章全集·奏稿》,第39卷,海南出版社,1997,1220页。
    [4]买办是“广州制度”的产物。鸦片战争前,清帝国的对外贸易由广州公行即十三行垄断。外商船只进出澳门、黄埔,并在广州设立商馆与十三行往来。但“夷商所需食用等物,冈言语不通,不能自行采买,向设有买办之人”(王韬,《瀛壖杂志》,卷一)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废除了公行制度,开放五口,准许外商到这些口岸自由贸易。公行制度虽然废弛,但行商势力依然存在,一些主要商品的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仍为这些人所控制。在这种背景下,掮客应运而生。王韬所言“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惟凭通事一苦,半皆粤人为之,顷刻间千金赤于可致”,指的就是掮客。洋行打入中国市场靠的是掮客,但外商很快发现掮客利用他们对内地市场与通商口岸之间中间环节的包揽,使得外商难以对贸易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随着洋行规模的不断扩张,临时性的、非固定性的掮客已不够满足需要,于是外商找到了洋行内部的买办。在洋行里,买办最初只是管家,管理洋行内部琐务,并兼任会计、出纳管理洋行的钱财,后来发展到负责合同的签定、资金的借贷、货物的运输甚至对业务直接作出决定并向洋行老板提出处理意见等等。随着掮客弊端的日益显现和洋行规模的不断扩大,买办由于是洋行内部的长期雇员,其职能开始扩大到代理洋行的符种业务。为防范任选买办的风险,洋行在与买办订以雇佣关系的合同时,逐步实行保证金制度,这是买办形成制度化的重要表现。在买办受聘后,为了开展业务的需要,洋行还专门设立了买办间。买办间不仅是买办在洋行的职能部门,同时也往往是买办自已的营业组织。参见上相钦、吴太昌编,《中国近代商业史论》,中国财政绛济出版社,1999, 119-122页。
    [1]章开沅,《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研究》,华中帅范大学出版社,2000,105页。
    [2]《海防档》甲,“购买船炮”,1957,911页。
    [1]《海防档》甲,“购买船炮”,1957,915页。
    [2]李鸿章,《试办招商轮船折》,《李鸿章全集·奏稿》。第20卷,海南出版社,1997,713页。
    [3]李鸿章,《论试办轮船招商》,《李鸿章全集·译署函稿》,第1卷,海南出版社,1997,2931页。
    [4]李鸿章,《试办招商轮船折》,《李鸿章全集·奏稿》,第20卷,海南出版社,1997,713页。
    [1]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847页。
    [2]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第10卷,(台北)大通书局,1969,75页。
    [3]李鸿章,《试办招商轮船折》,《李鸿章全集·奏稿》,第20卷,海南出版社,1997,713页。
    [4]李鸿章,《复沈幼丹船政》,《李鸿章全集·朋僚函稿》,第13卷,海南出版社,1997,2626页。
    [1]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章(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798页。
    [2]《光绪二年十月二十四日太常寺卿陈兰彬折》,《洋务运动》,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9-11页。
    [3]李鸿章,《论维持招商局》,《李鸿章全集·译署函稿》,第7卷,海南出版社,1997,3086-3087页。
    [1]《海防档》甲,“购买船炮”,903页。
    [2]李鸿章,《复张振轩中丞》,《李鸿章全集·朋僚函稿》,第13卷.海南出版社.1997,2637页。
    [3][美]刘广京,《李鸿章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79-280页。
    [4]李鸿章,《论维持招商局》,《李鸿章伞集·译署函稿》,第7卷,海南出版社,1997,3086页。
    [1]李鸿章,《整顿招商局事宜折》,《李鸿章全集·奏稿》,第30卷,海南出版社,1997,990页。
    [2]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928-934页。
    [3]李鸿章。《论维持招商局》,《李鸿章全集·译署函稿》,第7卷,海南出版社,1997,3086页。
    [1][美]刘广京,《李鸿章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82-283页。
    [2]《招商局之沿革及任务概述》,招商局档案:《本局恢复周年纪念刊稿卷》,转引自倪玉平《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475页。
    [3]唐廷枢、徐润,《论轮船招商局事宜及现办情形》,招商局档案:《招商局章程规条等及开办十年来帐略》,转引自倪玉平《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472页。
    [4]倪玉平,《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473页。
    [1]李鸿章,《复陈招商局务片》,《李鸿章全集·奏稿》,第36卷,海南出版社,1997,1144页。
    [2]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898页。
    [1]转引自陈绛《唐廷枢与轮船招商局》,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2期。
    [2]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856页。
    [3]详参黎志刚《轮船招商局国有问题,1878-1881》,载《招商局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36-341,351-352页。
    [4]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856页。
    [1]《申报》,1877年7月9日。
    [2]《光绪七年二月十一日直隶总督李鸿章片》,《洋务运动》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60-61页。
    [3]《光绪七年四月十四日总理事务奕訢等奏》。《洋务运动》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68-69页。
    [4]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849-850页。
    [1][美]刘广京,《从轮船招商局早期历史看官督商办的两个形态》,载《招商局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30页。
    [2]李鸿章,《复刘仲良方伯》,《李鸿章全集·朋僚函稿》,第13卷,海南出版社,1997,2637页。
    [3]《赫德谨拟整顿招商局条陈》,转引自易惠莉《郑观应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248-249页。
    [1]对此一问题的关注可见刘广京先生《一八八三年上海金融风潮——洋务运动研究专题之二》(载《复旦学报》1983年第3期)及《从轮船招商局早期历史看官督商办的两个形态》(载《荆商局与近代中国研究》)的讨论。另外,易惠莉《郑观应评传》第十一章对此亦有分析。
    [2]《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49-50页。
    [3]《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46页.
    [4]详参张国辉,《中国金融通史》,第2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379-385页。
    [1]《上海钱序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36页。
    [2]张国辉,《中国金融通史》,第2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379页。
    [3]《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560页。
    [4]《答暨阳居士采访沪市公司情形书》,《申报》,1884年1月12日。
    [1]张国辉,《中国金融通史》,第2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371页。
    [2]经元善.《中国创兴纺织原始记》,《经元善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87页。
    [3]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利,1978,301页。
    [4]张国辉,《洋务运动与近代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301页。
    [5]张国辉,《中国金融通史》,第2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372页。
    [1]《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50页。
    [2]《上海钱序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50页。
    [3]参见刘广京《从轮船招商局早期历史看官督商办的两个形态》,载《招商局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235-236页。
    [4]徐润.《徐愚斋自叙年谱》,“光绪十年甲申四十七岁”,文海出版社,1978。
    [1]刘广京,《从轮船招商局早期历史看官督商办的两个形态》,载《招商局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233-234页。
    [2][美]刘广京,《经世思想与新兴企业》,(台北)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990,593页。
    [3]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014页。
    [4]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刖足集·外篇》。
    [1]钟天纬,《挽回中国生计利权论(二)》,《刖足集·外篇》。
    [2]《[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52页。
    [1]《洋务运动》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25-126页。
    [2]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845-846页。
    [1]转引白陈绛,《唐廷枢与轮船抑商局》。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2期。
    [2]经元善,《中国创兴纺织原始记》,《经元善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87页。
    [3]经元善,《中国创兴纺织原始记》,《经元善集》,华中师池大学出版社,1988,287-288页。
    [4]陈振汉,《“官督商办”制度与轮船招商局的经营(1872-1903)》,载《招商局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3页。
    [1]钟夭纬,《挽回中国生计利权论(二)》,《刖足集·外篇》。
    [2]参见李玉《晚清公司制度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27页。
    [3]汪敬虞,《派员查看漠河金矿并拟开办大略情形折》。《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科学出版社,1957,719页。
    [1]《光绪七年二月十一日直隶总督李鸿章片》,《洋务运动》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61页。
    [2]郑观应,《致招商局总办唐景星观察书》,《盛世危言后编》,卷10,(台北)大通书局,1969,1142-1143页。
    [3]汤忠钧,《近代上海大事记》,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447页。
    [4]盛宣怀曾表叫他一生有三件憾事,其一,他没能像他父亲和祖父那样通过举人等级的省级考试;其次,他从未当过县官,他的一生在涉及“外务”的半技术性职务中度过:其三,虽然与外国人打过许多交道,也有许多外国朋友,但是从未去过欧洲和美国。这三件憾事的前两件很好地说明了盛宣怀对传统社会的潜在倾向性,官本位在他的意念中显然是占统治地位的。参见费维恺《中国早期工业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4页相关内容。
    [1]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888页。
    [2]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845页。
    [3]“马上致德璀琳”,1886年10月19日,转引自费维恺《中国早期工业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89-190页。
    [4]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代表性的研究可见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汪熙《从轮船招商局看洋务派经济活动的作用》,历史研究,1963,2:黎志刚《轮船招商局经营管理问题,1872-190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期,1990:陈锦江《消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等。
    [1]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上册),科学出版社,1957,474页。
    [2]费维恺《中国早期工业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342页。
    [3]刘坤一,《请设铁路公司借款开办折》,《刘坤—遗集》第2册,中华书局,1959,883页。
    [4]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新政始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194页。
    [5]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新政始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204页。
    [1]张之洞,《张之洞全集》第6册,卷149,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4234页。
    [2]张之洞,《张之洞全集》第2册,卷44,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1185页。
    [3]张之洞,《劝学篇·正权第六》,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9页。
    [4]盛宣怀,《尊旨陈练兵筹饷商务各事宜折》附商务清单,《愚斋存稿》,第3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128-129页。
    [5]何启、胡礼坦,《新政真诠·新政始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205页。
    [1]详参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东方出版社,1994,165-170页。
    [2]李鸿章,《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李鸿章全集·奏稿》,第19卷,海南出版社,1997,678页。
    [1][美]陈锦江,《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94-95页。
    [2][美]陈锦江,《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15页。
    [1]《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91页。
    [2]参见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郑观应,《盛世危言·开矿上》,《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704页。
    [1]郑观应,《商务叹》,载《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册,中华书局,1982,109页。
    [2]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二》,《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611-612页。
    [3]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二》,《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612-613页。
    [1]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四》,岳麓书社,1994,2521页。
    [2]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农战第三》,中华书局,1986,20、22页。
    [3]李璠,《光绪四年十九日湖广道监察御史李璠奏折》,《洋务运动》笫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礼,2000,165-166页。
    [4]李璠,《光绪四年十九日湖广道监察御史李瑶奏折》,《洋务运动》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66-167页。
    [1]薛福成,《筹洋刍议·商政》,《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540-54l页。
    [2]钟天纬,《挽回中国工商生计利权论(一)》,《刖足集·外篇》。
    [1]黄遵宪,《日本国志》,第20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531页。
    [2]汪康年,《商战论》,《皇朝经世文三编》,第30卷,(台北)言海出版社,1966,462页。
    [3]参见王尔敏《商战脱念与重商思想》,载《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论中国宜设商务学堂》,《皇朝经世文四编》,第23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432页。
    [5]《户部候补主事扬祖兰折》,《戊戌变法档案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420页。
    [6]《兴商为强国之本说》,《东方杂志》,1903年,第3号。
    [7]黄炎培、庞淞编著,《中国商战失收史·序》,(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
    [1]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332页。
    [2][美]郝延平,《中国近代商业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84页。
    [3]《郑观应集》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549页。
    [4]《新闻日报》,1897年3月2日,转引自夏东元《晚清洋务运动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83页。
    [1]郑观应,《覆考察商务大臣张弼上侍郎》,《盛世危言后编》,第8卷,(台北)大通书局,1969,913页。
    [2]《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436页。
    [3]参见廖祖义,《“商战”的原意究是什么》,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邱志红,《近代中国商战思潮新论之商榷》,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廖祖义,《“商战”中的“商”应作何解》,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廖祖义,《曾国藩是商战论的始祖吗?》.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邱志红.《近代中国商战思潮“新论”之再商榷》,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邱志红《近代中国商战思潮新论之商榷》,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166页。
    [2]赵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讲话》,人民出版社,1983.129页。
    [1]参见易惠莉《郑观应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392-400页。
    [1]郑观应,《盛事危言·自序》,《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33页。
    [2]郑观应,《盛事危言·议院下》附录,《答某当道设议院论》,《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325页。
    [3]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卷2,《使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7页。
    [4]郑观应,《盛世危言·商战下》,《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595页。
    [1]有关“商战”、“心战”与“学战”,本文第六章另有论述。
    [2]汪康年,《商战论》,《皇朝经世文三编》,第30卷,户政8,(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3]孙宝暄,《忘山庐日记》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799页。
    [4]薛福成。《英吉利用商务辟荒地说》,《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97页。
    [5]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34页。
    [1]参见下良行《清末对外贸易的关联效果》,载《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史论集》,(台北)知书房出版社,1997。
    [2]陈炽,《续富国策》,《商书·创立商部说》,《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232页。
    [3]薛福成,《振百工说》,《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82页。
    [1]高俊,《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商”》,史林,2005年第1期,50-55页。
    [2]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二》,《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607页。
    [1]王韬,《格致书院课艺》。
    [2]陈虬,《救时要义·富策》,《陈虬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73页。
    [3][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58-60页。
    [4]郑观应,《盛世危言·商战下》,《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595页。
    [1]薛福成,《筹洋刍议·利权二》,《薛福成选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551页。
    [2]郑观应,《盛世危言·商战上》,《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586页。
    [3]郑观应,《盛世危言·商战上》,《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588页。
    [4]陈炽,《续富国策》,第4卷,《创立商部说》,《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232页。
    [5]郑观应,《盛事危言·商战上》,《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590页。
    [6]郑观应,《盛事危言·商务二》,《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607页。
    [7]郑观应,《盛事危言·商战下》,《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596页。
    [8]钟天纬,《刖足集·外篇》,《挽回中国工商生计利权论(一)》。
    [9]陈炽,《续富国策》,卷4,《创立商部说》,《陈炽集》,1997,232页。
    [10]郑观应,《盛事危言·商务二》,《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612页。
    [1]王韬编,《格致书院丙戌课艺》。
    [2]钟天纬,《挽回中国工商生计利权论(一)》,《刖足集·外篇》。
    [3]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0,59页。
    [4]李璠,《光绪四年十九日湖广道监察御史李璠奏折》,《洋务运动》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66-167页。
    [1]徐承祖《光绪十年闰五月初二日候选知府徐承呈》,《洋务运动》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236页。
    [2]罗心旒,《光绪五年六月初五日贵州候补罗应旒奏折》,《洋务运动》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79页。
    [3]严复,《原富》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144页。
    [1]郑观麻,《{盛事危言·商务五》,《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627页。
    [2]王韬编,《格致书院丁亥课艺》。
    [3]薛福成,《用机器殖财养民说》,《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21页。
    [4]薛福成,《振百工说》,《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82页。
    [1]薛福成,《筹洋刍议·商政》,《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541页.
    [2]陈炽,《庸书》,《外编卷上·商部》,《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80页。
    [3]王韬,《代上苏抚李官保书》。《弢园尺牍》,第7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273-274页。
    [4]勇力,《论排外不宜有形迹》,《东方杂志》,1905,第9号。
    [1]《商务官报》,丁未年,第27期,转引白马伯煌土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中册,187页。
    [2]转引自杨国明《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12页。
    [3]李鸿章,《寄译署(光绪19年3月11日)》,《李文忠公全书·电稿》,第14卷,海南出版社,1997,3828页。
    [1]有关此一问题的详细讨论,可参见张玉法,《清末民初的外资工业》,《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16期,1987。
    [2]郑观应,《致金茁仁观察书》,《郑观应集》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523页。
    [3]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160页。
    [4]《戊戌变法》,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227页。
    [5]据《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第二卷上、中、下册整理。
    [1]严复,《实业教育》,《东方杂志》,1906年,第7号,录丙午五月十一日《中外日报》侯官严复在上海商部高等实业学校演说。
    [2]陈炽,《续富国策》,第3卷,《劝工强国说》,《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201页。
    [3]《戊戌变法》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45页。
    [4]《戊戌变法》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227页。
    [5]《变法通议·论译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70页。
    1 胜因,《实业救国之悬淡》,《东方杂志》,1909年,第6号。
    2 转引自马伯煌,《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中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90页。
    3 《东方杂志》,1905年,第4号。
    1 “实业”一词的流行也在文学作品中有所表现,如发表于光绪三十三年署名白眼的《后官场现形记》第2回中有言:“我在十年以前也就想到了这一层,要想兴家强国,除了实业上没有第二样!”参见上海师范大学杨国明博士论文《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2003,11页。
    2 张肖梅,《实业概论》,商务印书馆,1944,1-2页。
    3 张肖梅,《实业概论》,商务印书馆,1944,3-4页。
    4 张謇,《张謇全集》,第1卷(政治),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54页。
    1 钟声,《论清末实业振兴思潮的几个问题》,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15页。
    2 杨大金,《近代中国实业通志·李毅士序》,钟山书局,1933。
    3 张謇,《张謇全集》,第2卷(经济),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64页。
    1 张謇,《张謇全集》,第1卷(政治),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37-38页。
    2 张謇,《张謇全集》,第3卷(实业),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784页。
    1 张謇.《张謇全集》,第2卷(经济),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64页。
    2 张謇,《张謇全集》,第2卷(经济),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64-165页。
    3 张謇,《张謇全集》,第3卷(实业),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804页。
    4 张謇,《张謇全集》,第1卷(政治),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64。
    1 张謇,《张謇全集》,第3卷(实业),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789页。
    2 张謇,《张謇全集》,第4卷(事业》,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40页。
    3 张謇,《张謇全集》,第2卷(经济),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66页。
    4 张謇,《张謇全集》,第3卷(实业),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789页。
    5 张謇,《张謇全集》,第2卷(经济),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64页。
    6 张謇,《张謇全集》,第1卷(政治),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66页。
    7 张謇,《张謇全集》,第3卷(实业),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793页。
    8 张謇,《张謇全集》,第3卷(实业),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838页。
    1 张謇,《张謇全集》,第4卷(事业),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57页。
    2 张謇,《张謇全集》,第3卷(实业),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804页。
    1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64-65页。
    2 《读郭廉使论史时事书偶笔》,《刘光禄遗稿》,第2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
    1 《录辛米杂著二十二则寄答丁鱼生中丞见询》,《刘光禄遗稿》,第2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
    2 王尔敏,《商战观念与重商思想》,载《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08页。
    1 王尔敏,《上海格致书院志略》,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31页。
    2 郝秉键、李志军,《19世纪晚期中国民间知识分子的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页。
    3 据王韬《格致书院课艺》、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384-386页及郝秉键等《19世纪晚期中国民间知识分子的思想》292-306页相关内容整理。
    1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63页。
    1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6页。
    2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4,23页。
    1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102页。
    2 现在看来,这些条约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但在当时而言,尚未走出“天朝”观的中国人秉承着一套与今人源自近代西方观念迥然不同的价值标准。他们对今天看来是“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由此可见,由于近代主权观念在中国传统中本就缺乏,自然就谈不上对主权的侵犯。有学者对此曾作出了如下总结:“谈到现代以来中国背景条件下的主权,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适应性的问题,这在西方的政治思想中是一个相当新的概念——中国有关国家权力及其首脑的定义各执一例,如果不是完全没有,也是几乎没有法律概念,因而很难用与西方对主权的论述完全一致的思想方法来论述中国皇帝和他的政府的权力是否受到了损害或被废除。”参见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73页。
    1[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673页。
    2 郑观应,《盛世危言·公法》,《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388页。
    3 详参汪敬虞,《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不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66-169页。
    1 李鸿章,《论试办轮船招商》,《李鸿章全集·译署函稿》,第1卷,海南出版社,1997。
    2 李鸿章,《论试办轮船招商》,《李鸿章全集·译署函稿》,第1卷,海南出版社,1997。
    3 胡滨、李时岳,《李鸿章和轮船招商局》,载《招商局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11页。
    1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29-230。
    2 陈炽,《续富国策》,《商书·商改税则说》,《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251页。
    3 陈炽,《续富国策》,《商书·商改税则说》,《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251页。
    4 陈炽,《续富国策》,《商书·商改税则说》,《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251页。
    5 郑观应,《盛世危言·公法》,《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388页。
    6 郑观应,《盛世危言·公法》,《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387页。
    1 钱恂,《光绪通商综核表》,(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67页。
    2 郑观应,《盛世危言·商船上》,《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635页。
    3 薛福成,《论大东大北电报两公司订立合同书》,《席庵文别集》,第6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06页。
    4 薛福成,《创开铁路议》,《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10页。
    5 郑观应,《盛世危言·交涉上》附录,《申报·中西交涉损益论》,《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427页。
    1 钱恂,《光绪通商综核表》,(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66页。
    2 薛福成,《论中国在公法外之害》,《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14-415页。
    3 郑观应,《易言·论公法》,《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66-67页。
    1 郑观应,《盛世危言》彭序,《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27页。
    2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重专对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58页。
    1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第6卷,《驳日人言取琉球有十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27页。
    2 郑观应,《盛世危言·公法》,《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389页。
    1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35页。
    2 时人对梁启超的主张即持有不同的看法,《论世界经济竞争之大势》中有论:“近日论者谓,十九世纪民族主义之大发达,今日帝国主义亦其所胚胎。夫民族主义者,前世纪政治之竞争,其大半皆由此:帝国主义,即民族膨胀之结果也。然民族何以膨胀,即全属经济上之问题。帝困主义,因经济之竞争而行于列国也。”(《新民从报》,第十一、十四期)
    1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19-22页。
    2 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三联书店,2005,24页。转引自资翁凯《民族主义、民族建国与中国近代史研究》,载《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1页。
    3 《近来国民之心理》,《大公报》,1908年3月26日,转引自马陵合《经济民族主义的悖论》,天津社会科学,2003,3,124页。
    1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六十四,22页,转引自李水胜《清末中外修订商约交涉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300页。
    2 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藏,外务部档案,综合类,国际订约项,第4347卷,转引自李永胜《清末中外修订商约交涉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300页。
    3 参见李永胜《清末中外修订商约交涉研究》第五章相关内容,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92-317页。
    1 马建忠,《适可斋记言》,第1卷,《铁道论》,中华书局,1960,11页。
    2 邵羲,《论借外债筑路之危害》,《外交报》,第二百三十二期,载《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三联书店,1977,428页。
    1 《敬告三省父老请收回津镇路权书》,东方杂专,1906年,第3号。
    2 曹鲲化,《中国铁路史》,转引自王先明《近代绅士》,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229页。
    3 有关问题的讨论可参阅彭南生《清末川路公司股份制的误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4:萧功秦《清末“保路运动”的再反思》,《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6期。
    4 转引自萧功秦,《清末“保路运动”的再反思》,《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6期,3页。
    1 梁启超,《外债平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二》,中华书局,1989,80页。
    2 长舆,《立宪政治与舆论》,《国风报》,第1年,13期,转引自马陵合《潜流:清季对铁路外债的重新估价》,江汉论坛,2003,11。
    1 江诒年,《汪穰卿先生传记》,第5卷,中华书局,2007,164页。
    2 曾鲲化,《论官办铁路之恶结果》,东方杂志,1908年,第8号。
    3 《时报》,1911年6月6日,转引自芮坤改《论晚清的锬路建设与资金筹措》,《历史研究》,1995年,第4期,174页。
    4 陈旭麓等,《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一·辛亥革命前后》,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61页。
    1 陈炽,《续富国策》,《商书·创立商部说》,《陈炽集》,1997,233页。
    2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中华书局,1958,5091页。
    3 麦孟华,《公司》,《戊戌变法》第3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18页。
    4 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二》,《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622页。
    5 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二》,《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622页。
    1 康有为,《条陈商务折》,《戊戌变法》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246页。
    2 朱英,《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22页。
    3 杜恂成,《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33页。
    1 刘坤一、张之洞,《江楚会奏变法三折·采西法十一条折》,(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156-159页。
    1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4册,中华书局,1958,4338页。
    2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中华书局,1958,5013-5014页。
    3 从商部的机构设置看,商部无疑欲在振兴商务上有所作为。四司一厅的内部机构中,保惠司负责处理商务和商业学校事宜,还负责商人保护、奖励兴办工商业、颁发专利权等事;平均司负责垦荒、蚕桑、造林等事务;通艺司管理工业、铁路、轮船、采矿等事务;会计司负责税务、岁入、银行、通货、工商交易会、度量衡和处理工商诉讼。此外,商部又设有律学馆、商报馆、商务学堂、工艺司、注册局、京帅劝工陈列所等附属机构。
    4 《录商部拟订商律折》,《东方杂志》,1904年,第1号。
    1 《公司律》的具体内容,可见《东方杂志》,1904年,第1号,以下引文同此。
    2 《公司律》中规定了四种公司,即合资公司、合资有限公司、股份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这四种公司基本上 反映了清末兴办实业过程中产生的公司种类。《公司律》中股份有限公司即现在所称的股份公司,其设立和管理方式与现代股份公司没有本质差别。而合资有限公司在《公司律》中作为一种独立的公司形式加以规定就值得注意了。《公司律》第六条规定:“合资有限公司系二人或二人以上集资营业,声明以所集资本为限者。”第七条规定:“设立合资有限公司,集资各人应立合同,联名签押。载明作何贸易,每人出资若干,某年某月某日起,期限以几年为度。”第八条又规定:“合资有限公司,招牌及凡做贸易,出据单票图记,均须标明某某名号,有限公司字样。”特别是第九条规定:“合资有限公司,如有亏蚀、倒闭、欠帐等情,查无隐匿银两,讹骗诸端,只可将其合资银两之尽数并该公司产业变售还偿,不得另向资人追补。”由此可以认定,合资有限公司即为现代意义上的有限责任公司。至于合资公司和股份公司,则明显存在互相包容等问题。合资公司应当属于无限公司,第四条规定:“合资公司系二人或二人以上集资营业合取一名号者。”但第三十一条又规定:“凡合资公司、股份公司于呈报商部注册时,未经声明有限字样,应作无限公司论。”即合资公刊既可以是无限又可以是有限的。股份公司的有关规定也有类似情况,如第十六条规定:“股份公司不论有限无限如须招股必先刊发知单并登报布告众人。”这说明股份公司即使承担无限责任也可向社会公开募股,类似股份两合公司,但又未明确规定。凡此均说明《公司律》在立法技术上尚不成熟,也表明当时公司实务尚不规范。
    1 参见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科学出版社,1957,1054、1058页。
    2[美]郝延平著,《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桥梁》,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70页。
    1 转引自邹进文《清末公司制度研究》,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16页。
    2 梁启超,《敬告国中之谈实业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一》,中华书局,1989,114页。
    1 《公司律》对股东的权利也有必要限制。如第六十一条规定“如有股东以查核公司帐目、书札各事为名,实系借端窥觑虚实,私自别图他项利益,损碍公司大局者,董事局应禁阻其查阅。”
    1 陈顾远,《从中国文化本位上论中国法制及其形成发展并予以重新评价》,载《中国文化与中国法系—陈顾远法律史论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110页。
    2 陈顾远,《儒家法学的义务观》,载《中国文化与中国法系—陈顾远法律史论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403页。
    3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161、162页。
    1 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4,419-420页。
    1 台湾“国史馆”史料处编《辛亥年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汇编》,上册,1981,117页。转引自李玉《晚清公司制度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149页。
    2 《浙路总理汤寿潜革职后续闻》,《东方杂志》,1910年,第10号。
    3 梁启超,《敬告国中之谈实业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一》,中华书局,1989,114-115页。 (1907,9.20)、《奖励棉业章程》(1910,1)
    1 朱英,《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116页。
    2 朱英,《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15页。
    3 朱英,《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118页。
    4 马敏,《商人精神的嬗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0页。
    1 《经商要言》,中国白话报,第9期,载《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891页。
    2 太孟,《商业发达论》,载《江苏》,第3期,转引自章开沅等土编《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研究(1860-1919)》,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20页。
    3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科学出版社,1957,732页。
    1 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二》,《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609页。
    2 《苏州商会档案》,第3卷,转引自朱英《近代中国商人思想观念的发展演变》,理论月刊,2001年,第5期,5页。
    3 《经商要言》,载《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60,892页。
    4 参见章开沅等主编,《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研究(1860-1919)》,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28-329页。
    5 参见宋美云,《近代天津商会》,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6-54页。
    6 盛宣怀,《请设上海商业会议所折》,《愚斋存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7 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商会并非由中国人所创办。早在1834年8月,英国商人就在广州设立了英商商会,鸦片战争使国门洞开,洋商会随之在华纷纷设立。据初步统计,到1904年,中国商会诞生之前,外商已在广州、上海、香港、天津设立了6个商会。到1923年,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的洋商会已有61个。虽然外国商会在近代出现很早,且配合本国政府与中国各级政府和商界进行交涉,但中国人并没有很快认识到商会的功能。随着重商思想的发展和洋商会的示范效应,华人才对商会逐步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郑观应、 康有为、张謇等人都曾提出成立商会的设想。参见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60-70页。
    1 《东方杂志》,1904年,第1号。
    2 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1页。
    3 上世纪80年代后,商会的研究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重要的新兴领域,并波及海外学术界。近年来,商会史研究成果频出,新材料、新观点也不断涌现,有关讨论可见冯筱才的文献综述《中国商会史研究之回顾与反思》,《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148-167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217页。
    1 马伯煌,《中国经济政策思想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893页。
    2 严复,《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1页。
    1 有关晚清重商思想的比较研究主要有:(日)依田憙家《日中两国近代化中经济论之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闫应福《中日近代化之初的重商思想》(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刘季富《晚清熏商思想与西欧重商主义之比较》(殷都学刊,2002年,第1期)、肖琇文《中国晚清重商思想与西方重商主义比较研究》(复旦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596页。
    1 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商务印书馆,1959,14页.
    2 恩格斯,《资本论第三卷增补》,《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1019页。
    1[英]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商务印书馆,1959,1页。
    2 欧洲在宗教革命以前,商人的地位亦有如“重农抑商”政策下的中国商人,是微不足道的。“经济”当时被视为伦理道德的一部分,而教会是被视为一个有伦理和实践控制权利的组织。就经济事务而言,教会伦理教条的影响力大于市场变迁的影响力。因此,求利活动在社会中地位很低。及至宗教革命后,情势完全改观。由于教会在社会中丧失其控制权力,社会上对经济事务态度完全改变了,用正当方法营取利润得到社会允许,营商谋利被视为合法,而商业亦被视为合乎道德标准的一种职业,正当所得的财密被相信是上帝的恩赐。由于神权和教权降低,各种合法的职业均为教会所允许。在这种职业自由的环境下终于产生了马克思·韦伯所谓“资本主义精神”(Spirit of capitalism)。参见李陈顺妍《晚清的重商主义》,载《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5期。
    3 马伯煌主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225页。
    1 赵丰田,《晚清五十年经济史》,哈佛燕京学社,1939,146-147页。
    2 马建忠,第1卷,《富民说》,《适可斋记言》,中华书局,1960,1-2页。
    1 马建忠,第1卷,《富民说》,《适可斋记言》,中华书局,1960,5-8页。
    2 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03页。
    3 按照标准“金融学”教科书的解释,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广义的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通常所说的是狭义的金本位制,即金币本位制。它的特点是:金币的形状、重量和成色由国家法律规定,但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辅币的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成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主币和具有有限法偿能力的价值符号(辅币和银行券)同时流通:货币储备使用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国境。这些特点使本位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等,国内价值与国外价值趋与一致,保证了货币制度的相对稳定性。英国在1861年通过金本位法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1862年开始铸造金币,货币单位为英镑。1865年,法国、比利时、瑞士三国组成拉丁货币同盟,发行了货币史上流通最久的金法郎。从“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国境”就可以看出,金本位制与重商主义的货币中心论有着本质的不同。金本位制是一种专业化的金融制度,它是随着资本土义生产方式和金融体系的完善而进一步发展而确立起来的。
    1 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00页。
    2 侯厚吉、吴其敬,《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63页,
    3 王韬,《代广州冯太守书》,《弢园文录外编》,第10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248页。
    1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376页。
    2 《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79,354-355页。
    3 参见谈敏《重农学派经济学说的中国渊源》,经济研究,1990年,第6期,72-75页。
    4 魁奈认为,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魁奈指出,这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纯产品”概念的意义在于,它从农业生产中发现了剩余价值。魁奈实际上从对农业生产的直接观察中已经将产品的价值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个组成部分。参见陈孟熙主编《经 济学说史教程》(第二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6-77页。
    1 参见谈敏《重农学派经济学说的中国渊源》,经济研究,1990年,第6期,72-75页。有关讨论还可见盛洪《现代经济学的中国渊源》,读书,1994年,第12期,109-115页。
    2 魏源,《海国图志》,第61卷,《魏源全集》,第6册,岳麓书社,2004,1656页。
    3 郑观应,《盛世危言·农功》,《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738页。《农功》篇学术界有认为是孙中山所写(现已被编入《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后经郑观应修改辑入《盛世危言》。持此论者多立论于有关孙中山的史料,而忽略了有关郑观应的材料,包括《农功》篇本身的内容。易惠莉即认为,《农功》篇 当为郑观应所作,从《易言》三十六篇本及《盛世危言》五卷本的编辑体例看,非郑观应本人的作品均附录辑入,郑观应没有必要对《农功》做例外的处理。《农功》篇明显有与《上李傅相书》相一致的观点,但若注意到《上李傅相书》与《致郑藻如书》的内容、范围等方面的差异,则也不能否认郑观应对孙中山有影响的可能性。另外,从《农功》篇内容细处看,它亦更符合郑的思想及知识结构特点。参见易惠莉《郑观应评传》434页相关讨论。《农功》篇的“著作权”问题目前尚有争论,笔者认为该篇应综合体现了孙中山和郑观应的思想,若定为孙中山著作,郑观应辑入《盛世危言》时必有修改,以符合《盛世危言》的整体思想风格,故能反映出郑观应的思想是无疑的。
    1 梁启超,《西书提要农学总序》,《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129页。
    2 张謇,《张謇全集》,第2卷(经济),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3页。
    3 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还可参见巫宝三《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对法国重农学派经济学说的影响问题的考释》,载《巫宝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333页。
    1 陈炽,《续富国策·自叙》,《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149页。
    2 其中的主张主要有: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推行农业经营规模化、更新农业经营模式、实行政府扶助农业政策、倡行科技兴农、加强农业组织建设和宣传教育、实行资本主义生产经营等等。
    3 赵丰田,《晚清五十年经济思想史》,哈佛燕京学社,1939,20页。
    4 陈炽,《续富国策·农书》,《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152页。
    1 重商主义给法国社会经济生活,尤其是对农业造成了极其严晕的危害。力主实行重农土义方针政策,特别是主张推广“大农经营”即新生的资本主义农业经营方式,以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增加财富,增加人口促使法国重新走上繁荣富强之路,是贯穿魁奈经济思想的主题和中心线索。
    2 梁启超,《农学报序》,《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130-131页。
    3 斯密最早受到的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应是来自于他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就学于格拉斯哥大学时的老师弗兰西斯·哈奇森。后自1764年始,斯密曾先后在法国停留3年,同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重农学派代表人物魁奈、杜尔哥等人有过密切的交往,这对于斯密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借鉴法国知名学者的学说,从而加速自己 理论的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传,斯密在法国期间已着手起草《国富论》的初稿,这说明至少这次游历促 。进了斯密经济学说的成熟,并为归国后完成这一理论的表述作了准备。参见陈孟熙《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二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1-92页。
    1 在严复之前,介绍斯密《国富论》的有艾约瑟的《富国养民策》。该书是对亚当·斯密《国富论》的编译,介绍了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并对分工、资本、工资、地租、利息、股份等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艾约瑟在书中还加入了自己对中国传统经济观点的评价,如认为中国统治者崇尚“蓄财”,抑制消费的做法无助“增利”和“生财”,真正的“增利之法”是购买股票,而“生财之源”则是土地、工作和资本,这实际上是把三种生产要素的理论介绍到中国。
    2 据赖建诚《亚当史密斯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台北)三民书局,2002,35页表2-3及44-45页、50-51页内容整理。严译中文本一项为笔者所加。
    3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98页。
    1 严复,《原富·译事例言》,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
    2 严复,《原富·吴汝纶序》,上册,商务引书馆,1981。
    3 严复,《原富·译事例言》,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
    1 严复,《原富·译事例言》,商务印书馆,1981。
    2 严复,《原富》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395页。
    3 表达对斯密自由贸易思想肯定的还有陈炽,他在《续富国策》卷1“自叙”中说:“有贤士某,著《富国策》,极论通商之理,谓商务衰多益寡,非通不兴。英人举国昭若发蒙,尽涤烦苛,以归简便,而近八十载,商务之盛,遂冠全国。”(陈炽在这里所指的《富国策》是来当·斯密的《国富论》,并非由英人法西特著,汪凤藻翻译的《富国策》)谭嗣同也主张自由贸易,反对干涉保护土义政策,的《仁学·二十二》中他说:“英人尝重税麦入矣,卒以大困,旋去其税,惟重税其不切民用者。故凡所谓商务税务取人之国,皆西人旧学也。”
    1 魏源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个用统计数字来分析对外贸易和贸易差额的思想家。他懂得从第一手权威资料中整理出足以说明贸易逆差情况的数据,这一点与一向专从儒家经典中找理论根据或仅凭直觉观察就下断语者相比较。在研究方法上,确实有天壤之别。仅从分析问题的方法而言,我们应该认为魏源的研究已达到了初期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分析水平。相关讨论参见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下册,674-677页相关内容。
    2 赖建诚,《亚当史密斯与严复》,(台北)三民书局,2002,121页。
    1 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85-86页。
    2 赖建成,《亚当史密斯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台北)三民书局,2002,143页。
    3 同文馆在1867年聘请丁韪良任“富国策”教习,当时使用的教材,就是法西特的《富国册》。丁韪良在该书的序言中十分赞赏这本著作。在经济学知识饥荒的中国,《富国册》的出版自然要受到国人的关注,“各地竞相翻印,有两家报纸还加以连载。甚至日本国也加以排印发行。”(参见戴金珊《试论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载《世界经济文汇》,1985年第4期)但需要指出,这部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并没有多大的地位。唐庆增有过这样的批评:“原著法塞(即法西特),仅为英国经典学派经济家之后辈。本人于此学,并无重要之贡献。学说多袭自穆勒,其著述与穆勒所作者比较,仅讨论实际问题之处稍多而已。原书因非第一流著作,而译者尤多创造。丁韪良所作例言中,认经济学为‘西国之新学,系属内政而不属外交,重在偃武修和'殊属失当。又曰‘论此学者,如斯美(即斯密),黎喀多(即李嘉图),弥尔(即穆勒),均未如法思德之详',更进武断。”(转引自戈宝权《经济学一名词之渊源极其意义之变迁》,《经济学零刊》,第5卷第3期)确如唐庆增所言,在一般经济学说史的著作和教科书中,很难找到法西特的名字。
    4 《富国养民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提出了所谓“太阳黑子论”。
    1 《保富述要》主要淡论了货币银行问题。
    2 转引自张登德《寻求近代富国之道的思想先驱—陈炽思想研究》,齐鲁书社,2005,160页。
    3 花之安,《自两徂东》,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55页。
    4 严复,《原强》,《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27页。
    1 严复,《政治讲义》,《严复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6,1296页。
    2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赵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华书局,1982,251页。
    3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赵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华书局,1982,247页。
    1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赵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华书局,1982,251页。
    2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二》,中华书局,1989,1页。
    3 梁启超在《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中,以亚当·斯密为中心点,罗列了一个庞大的叙述纲目(见下文表6-3),分为斯密以前和斯密以后两个大的阶段。然而,《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的写作任务并未完成。按照梁启超在文章中所列纲目,斯密以后的诸多学派都是他论述的对象。但梁启超在介绍完斯密本人的学说后,文章以附录的形式突然转向对斯密“贸易进出口差原理”的论证。对斯密之后的经济学说不再涉及。文章由此而终,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不过,《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虽算不上是完整的经济学说史著作,但毕竟是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经济学说史的专著,开此一学术领域之先河。
    4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二》,中华书局,1989,21-22页。
    1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饮冰室合集·义集之二十二》,中华书局,1989,34页。
    2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二》,中华书局,1989,19页。梁启超对重商主义这一理论失误的具体解释是:“(一)由不知金银之功用在于易中。……(二)由不知金银价格之涨落,不徒视其所有金银数之多少,而又因其流通之缓急以为变动也。……(三)由不知易中之物,不必专在硬货,而更有所谓信用证券。……(四)由不知货物出口入口之自由,正利用金银力为以羡补不足之妙策也。……(五)由不知彼此交易之原理,必不能甲国常买少而卖多,乙国常买多而卖少。苟尔,则商务之权衡,不能永保,终必败裂。……(六)由不知通商条约,由彼此愿意谛法,我务不以利与人,人亦务不以利与我。……”
    1 陈引驰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传记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6页。
    1[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英文版编者序》,商务印书馆,1997。
    2 李斯特的学说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属于“反古典”的非主流学派,其思想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还备受贬低,最常见的评价是:李斯特远不能和斯密与李嘉图相提并论。可能是受到西方这种评价的影响,李斯特在中国也未得到应有的注目,是学界不是十分了解的一位经济学家。
    1[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1,323页。
    2 李斯特以其生产力理论建立了线性经济形态演进理论,他将国家的发展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
    3 参见马伯煌主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中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52页。
    4[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书书馆,1981,122页。
    5[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1,118页。
    6[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书书馆,1981,296页。
    1 郑观应,《盛事危言·西学》附录,《中国宜求格致之学论》,《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81-282页。
    2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赵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华书局,1982,249页。
    3[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商务印书馆,1997,224页。
    1[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1,123页,
    2 郑观应,《郑观应集》,《盛世危言·商战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595-596页,
    3 《心战说》,《申报》,1901年8月17日。
    4 《与同志书》,《游学译编》,第7期,载《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三联书店,1963。394页。
    1 《湖南龙南致用学会章程序》,《戊戌变法》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465页。
    2 章开沅,《苏州商会档案从编》,第1辑(1905-1911),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632页。
    3 严复,《救亡绝论》,《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43页。
    4 参见黄兴涛、胡文生《论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整体萌发》,《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
    1[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书书馆,1981,202页。
    2[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书书馆,1981,174页。
    3[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1,131页。
    4[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书书馆,1981,323页。
    1[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书书馆,1981,265页。
    2 郑观应,《盛事危言·技艺》,《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882,719页。
    3 郑观应,《盛事危言·技艺》附录,《制造说》,《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882,728页。
    4 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882,723页。
    5 郑观应,《盛事危言·技艺》附录,《制造说》,《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882,728页。
    6 郑观应,《盛事危言·商务五》,《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882,626-627页。
    7[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商务书书馆,1997,66页。
    1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赵靖等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华档局,1982,253-254页。
    2 按照“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标准的解释,(投资)乘数是指投资的变动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用数学公式表达就是K_i=△y/△k。
    1 郑观应,《盛事危言·商务三》,《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882,615页。
    2 郑观应,《盛事危言·商务三》,《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882,615-616页。
    3 郑观应,《盛事危言·商务二》,《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882,612页。
    1 郑观应,《盛事危言·商务三》,《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882,616页。
    2 郑观应,《盛事危言·商务二》,《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882,607-608页。
    3[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1,184页。
    4[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1,109页。
    1 张毓珊,《经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40,166页。
    1 1925年,中国学者刘秉麟所撰写的《李士特经济学说与传记》出版,这是我国学者首次以专著的形式介绍李斯特的学说和生平。1927年李斯特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由王开化翻译出版,并定名为《国家经济学》。李斯特的经济学理论从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倍受学术界的关注,除以上专著外,通过引入国际贸易理论或以经济学说史为载体来介绍李斯特的著作也不在少数。
    2 容闳,《西学东渐记·与曾文正之谈话》,岳麓书社,1985,111页。
    1 叶险明,《论李斯特关于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向先进工业强国转变的思想》,经济科学,1998年第2期,122页。
    2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于1927在中国翻译出版,书名为《国家经济学》,因此可以判断郑观应几无可能系统地了解到李斯特的经济思想。
    3 郑观应,《盛世危言·商战上》,《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591页。
    4 学界认为,张培刚先生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建者,后被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等经济学家发展成熟。张培刚先生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被视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该文首次用现代经济理论系统地探讨了农业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这一社会转型的核心问题。如果从思想的滥觞、发展和成熟所经历的阶段来看,郑观应的经济思想可视为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先驱。
    1 参见闫应福,《中日近代化之初的重商思想》,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27页。
    2 坂田吉雄,《士魂商才》,转引自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的近代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160页。
    1 土屋乔雄,《续日本经营理念史》,转引自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的近代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163页。
    2 日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干预手段,都围绕着扶持、倡导和鼓励民间资本主义发展而展开。首先,在法律上废除了人身等级差别和择业的限制,颁布鼓励兴办工商业的法规。在社会风气未开、民间对兴办近代实业缺乏积极性时,明治政府还利用国家权力,通过财政拨款,由政府首先兴办一批“官营示范工厂”,这些工厂的直接着眼处,不在获得利益,而在于依赖技术上的成功来移植欧美的产业,目的是“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另外,还设立“工业试验所”,举办“劝业博览会”。在民间介绍和推广新生产方法,以鼓励和激发民间投资办厂的热情。当民间达到一定的基础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政府又把官办的工厂(除部分军用工厂以外)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给私人经营。通过这种措施,直接扶持和推动民间财团和骨干企业的兴起,为防止这些企业对政府产生过多的依赖性,又由农商务省代表政府向全国府县发布谕告,明确宣布在奖励工商业方面,过去政府采取了种种的方法加以诱导和扶持。或者亲自开办以作示范,或者明确指示实利之所在,现在当各项事业都逐渐开办起来,大家都知道努力进行的时候,当前的重点是要使人民脱离依赖思想而增强和扩大其自勉力,政府将加强制定各种法律规章,依赖法规公平不偏地作为管理上的重要手段。实际上是把干预手段从过去的以国家直接干预为主改为现在依靠制定法规政策制度等间接的干预为主。此外,在对国家发展有重大关系的领域如海运业中,则实行国家扶持民间经营的办法,创立“命令书”等特有的方式进行管理,达到在发挥国家干预保证其按政府要求发展的前提下,又能保持企业相对独立性,从而具有活力的目的。参见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东方出版社,1994,18-20页。
    1 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东方出版社,1994,207-208页。
    1 加藤周一,《杂种文化》,转引自伊文成主编《明治维新史》,辽宁出版社1987,177页。
    2 屋称三郎,《历史夜话》,转引自伊文成主编《明治维新史》,辽宁出版社1987,179页。
    1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94,12页。
    2 依田憙家,《近代日本与中国、日本的近代化》,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332-341页。
    3 依田憙家,《近代日本与中国、日本的近代化》,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334页。
    4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94,12页。
    1 依田憙家,《近代日本与中国、日本的近代化》,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337页。
    2 依田憙家,《近代日本与中国、日本的近代化》,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337页。
    1 依田憙家,《近代日本与中国、日本的近代化》,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340页。
    2 《苏州商会档案》,第43卷,66页,转引自朱英,《晚清商人的教育思想及其兴学活动》,长白学刊,1996年第5期,67页。
    3 转引自徐鼎新,《旧中国商会溯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年第1期,95页
    1 马克思,《资本论》,卷1,人民出版社,1975,149页。
    2 马克思,《资本论》,卷3,人民出版社,1975,411页。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421-422页。
    2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376页。
    1[英]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280页。
    2[法]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三联书店,1997,49页。
    3[德]韦伯,《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139页。
    1 梁启超,《干涉与放任》,《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中华书局,1989,86-87页。
    2 晚清经济思想关于干涉与放任政策争辩的现实意义在于:一些学者立足于经典经济学教义.即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因素与市场因素难以兼容,主张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必然意味着国家或者政府因素的退出,因为经济全球化本身就是市场因素逐步增强进而替代国家因素的过程。但从经济史发展的视角考察,不论是欧美还是东方,其融入全球经济格局的过程不但不排斥国家因素,而且还离不开国家力量的介入。
    1 成中英,《义利之辨与儒家中的功利主义》,载《陈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5页。
    2 陈炽,《续富国策》,《商书·分建学堂说》,《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273页。
    3 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新政论议》,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131-132页。
    4 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新政始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231页。
    5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中华书局,1989,48页。
    1 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81,301页。
    2 严复,《天演论》,商务印书馆,1981,34页。
    3 严复,《原富》,商务印书馆,1981,77页。
    1 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208页。
    2 郑观应,《招商局公学开学训词》,《盛世危言后编》,第2卷,(台北)大通书局,1969。
    1 张謇,《张謇全集》,第3卷(实业),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8页。
    2 周见,《近代中日两国企业家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32页。
    3 转引自杜恂诚,《中国传统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107页。
    4 章开沅,《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研究(1860-1919)》,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7页。
    5 沈恒泽、虞祖饶主编,《历史与企业家对话》,改革出版社,1997,466页。
    6 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上海书店,1991,419页。
    1 参见《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载《余英时文集》第三卷《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77-280页。
    2 成中英,《义利之辨与儒家中的功利主义》,载《陈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7页。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
    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
    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
    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北京,中华书局,1977。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刘公纯点校,《叶适集》,北京,中华书局,1961。
    邓广铭点校,《陈亮集》(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
    王士性,《王士性地理书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王成儒点校,《徐衡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
    黄宗羲,《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
    李晋德,《商贾一览醒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沈壵,《落帆楼文集》,吴兴,刘氏嘉业堂本,民国18年。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张居正,《张居正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社,1994。
    容肇祖整理,《何心隐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
    戴震,《戴震全书》,合肥,黄山书社,1995。
    李贽,《李贽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唐甄,《潜书》,北京,中华书局,1963。
    魏源,《魏源全集》,长沙,岳麓出版社,2004。
    赵丰田著,《晚清五十年经济史》,北平,哈佛燕京学社,1939。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王韬编,《格致书院课艺》,上海书局,光绪23年。
    王韬,《弢园文新编》,北京,三联书店,1998。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钟天纬,《刖足集》,国家图书馆藏。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王栻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
    李鸿章,《李鸿章全集》,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虞和平编,《经元善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刘坤一,《刘坤一遗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
    郑大华点校,《新政真诠——何启 胡礼垣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张之洞,《张之洞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长沙,岳麓书社,1994。
    黄遵宪,《日本国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
    杨大金编著,《近代中国实业通志》,南京,钟山书局,1933。
    张謇,《张謇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孙宝暄,《忘山庐日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陈虬,《陈虬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张岂之点校,《适可斋记言》,北京,中华书局,1960。
    汪诒年,《汪穰卿先生传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
    严复,《原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严复,《天演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容闳,《西学东渐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陈耆卿,《赤城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8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
    包世臣,《安吴四种》,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
    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台北,大通书局,1969。
    盛宣怀,《愚斋存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黄炎培、庞淞编著,《中国商战失败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
    刘锡鸿,《刘光禄遗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
    钱恂,《光绪通商综核表》,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刘坤一、张之洞,《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
    [德]花之安,《自西徂东》,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英]法思特著,汪凤藻译,《富国策》,上海,美华书馆,光绪8年。
    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编,《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
    赵靖、易梦虹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
    陈旭麓等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一·辛亥革命前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北京,三联书店,1957。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7。
    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科学出版社,1957。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63。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海防档》甲,“购买船炮”,台北,1957。
    宝鋆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陈忠倚辑,《皇朝经世文三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何良栋辑,《皇朝经世文四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佚名辑,《戊戌变法档案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东方杂志》,上海,各期。
    《中报》,上海,各期。
    虞和平著,《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王先明著,《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王尔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王尔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卢敦基、陈承革主编,《陈亮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郑学益著,《经世济民:与思想同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张义德著,《叶适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何怀宏著,《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
    陈鼓应、辛冠洁、葛荣晋主编,《明清实学思潮史》,济南,齐鲁书社,1989。
    胡寄窗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叶坦著,《叶坦文集 儒学与经济》,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郑大华、邹小站主编,《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高王凌著,《活着的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夏东元著,《洋务运动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郑大华、邹小站主编.《西方思想与近代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经典丛书·顾颉刚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章开沅、马敏、朱英主编,《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0。
    倪玉平著,《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易惠莉主编,《招商局与近代中国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张国辉著,《中国金融通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张国辉著,《洋务运动与近代企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易惠莉著,《郑观应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李玉著,《晚清公司制度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
    朱荫贵著,《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
    赵靖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张肖梅著,《实业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44。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郝秉键、李志军著,《19世纪晚期中国民间知识分子的思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柳冶徵著,《中国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汪敬虞著,《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不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李永胜著,《清末中外修订商约交涉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朱英著,《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杜恂成著,《民族资本土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陈顾远著,《中国文化与中国法系—陈顾远法律史论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北京,三联书店,1994。
    马敏著,《商人精神的嬗变》,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宋美云著,《近代天津商会》,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马伯煌主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胡寄窗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侯厚吉、吴其敬主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张登德著,《寻求近代富国之道的思想先驱—陈炽思想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5。
    张毓珊著,《经济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
    王家骅著,《儒家思想与日本的近代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朱荫贵著,《田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
    伊文成主编,《明治维新史》,沈阳,辽宁出版社1987。
    王良行著,《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史论集》,台北,知书房出版社,1997。
    王尔敏著,《上海格致书院志略》,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赖建诚著,《亚当史密斯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台北,三民书局,2002。
    [法]布罗代尔著,《资本主义的动力》,北京,三联书店,1997。
    [法]魁奈著,《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美]柯文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2002。
    [美]陈锦江著,《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美]刘广京主编,《李鸿章评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美]刘广京著,《经世思想与新兴企业》,台北,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990。
    [美]费维恺著,《中田早期工业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美]费正清、赖肖尔著,《中国:传统与变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芙]郝延平著,《中国近代商业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美]费正清、赖肖尔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美]马士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
    [英]托马斯·孟著,《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德]马克思著,《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德]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87。
    [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著,《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日]福泽谕吉著,《文明论概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日]依田憙家著,《近代日本与中国、日本的近代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日]依田憙家著,《日中两国近代化中经济论之比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高俊,《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商”》,史林,2005年第1期。
    马敏,《“绅商”词义及其内涵的几点讨论》,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冯筱才,《从“轻商”走向“重商”—晚清重商主义再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
    王家范,《帝国时代商人的历史命运》,史林,2000年第2期。
    袁林,《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研究的几个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
    张家成,《析叶适的重商思想》,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
    叶坦,《宋代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
    吴传清,《中国传统家训文化视野中的治生之学》,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王世光,《清儒治生观念刍议》,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赵国洪,《许衡“治生说”与明清士商关系》,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方旭东,《儒学史上的“治生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6期。
    刘晓东,《论明代士人的“异业治生”》,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
    张岩,《包世臣与近代前夜的“海运南漕”改革》,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1期。
    王世光,《“通经”“致用”两相离》,人文杂志,2001年第3期。
    汪敬虞,《中国资本主义现代企业产生过程中的若干特点》,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
    梁华,《近代时期官办、官督商办煤矿的政府约束因素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陈绛,《唐廷枢与轮船招商局》,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2期。
    廖祖义,《“商战”的原意究竟是什么》,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邱志红,《近代中国商战思潮新论之商榷》,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邱志红,《近代中国商战思潮“新论”之再商榷》,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马陵合,《经济民族主义的悖论》,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萧功秦,《清末“保路运动”的再反思》,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6期。
    芮坤改,《论晚清的铁路建设与资金筹措》,历史研究,1995年第4期。
    邹进文,《清末公司制度研究》,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
    冯筱才,《中国商会史研究之回顾与反思》,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闫应福,《中日近代化之初的重商思想》,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刘季富,《晚清重商思想与西欧重商主义之比较》,殷都学刊,2002年第1期。
    肖琇文,《中国晚清重商思想与西方重商主义比较研究》,复旦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谈敏,《重农学派经济学说的中国渊源》,经济研究,1990年第6期。
    戴金珊,《试论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世界经济文汇,1985年第4期。
    黄兴涛、胡文生,《论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整体萌发》,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
    叶险明,《论李斯特关于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向先进工业强国转变的思想》,经济科学,1998年第2期。
    朱英,《晚清商人的教育思想及其兴学活动》,长白学刊,1995年第5期。
    王尔敏,《商战观念与重商思想》,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3期,1972。
    李陈顺妍,《晚清的重商主义》,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5期,1976。
    张玉法,《清末民初的外资工业》,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16期,19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