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缓冲区到结盟:新中国成立前后苏联的对华政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苏联对华政策在新中国经过了重大的转变。中苏之间共经历了米高扬访问西柏坡、刘少奇访苏、毛泽东访苏、以及朝鲜战争等重大事件。苏联的对华政策由支持国民党、转为中立调停、继而支持中共、形成中苏同盟、最后演变成战时军事同盟。本文旨在研究苏联对华政策发生改变的过程、推动这种转变的动力以及这种动力与俄罗斯传统历史上的外交目标的关系。透过研究,本文发现,从历史上观察,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始终受限于“领土与港湾的追求”、“使命感”与“例外论”三者。在不同的时期,这三者会转化成不同的型态。本文认为,调和这三者的,正是特定时期的苏联国家战略。苏联的国家战略不但能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更能排列出这三者的轻重缓急次序。从而为俄罗斯的对外政策找到追求的方向。到了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三个目标转化为“缓冲区”、“结盟”与“担心世界大战爆发”的内容。在1947年,由于苏联的国家战略从“一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战略转变成“两个阵营”战略。苏联的对外政策目标追求也从以“缓冲区”转向“结盟”。透过历史档案的研究,本文认为苏联对华政策也不能例外于这种情形。只是国共内战尚未结束,使得苏联不能将新的战略运用于对华政策上。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
     首先,苏联国家战略改变是苏联对华政策转变的主要因素。换言之,只有苏联国家战略的改变才能导致苏联对华政策根本性的调整。否则,任何的对外政策调整只是因应外在因素变化而在手段上的改变,政策背后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会改变的。
     其次,本文提出了“双重缓冲区”的概念,用以说明苏联的对华政策。本文认为,在“一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的战略指导下,恰恰是苏联为了在中国建立双重缓冲区,即以整个中国为美苏的战略缓冲区、以东北为中苏之间的战术缓冲区,所以在官方的对外政策上,采取支持国民党的态度,希望国民党代表的中国能起码在形式上独立于美国;在东北的问题上,则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国民党政府对于东北的控制,俾使东北在自治的状态下,成为中苏之间的缓冲。
     最后,本文引用斯利卡的“联盟观念”的概念,用以解释中苏之间的结盟关系。在联盟观念的作用下,中苏结成了同盟。以中苏同盟的功能而言,苏联希望透过制约中国导向美国,以维持美苏之间两大阵营对峙下的国际均衡。与新中国结盟就是最好的制约手段。就中国来说,通过中苏结盟,可以求得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阵营的国际承认。这有助于刚刚建立新中国的中共巩固政权与使其政权合法化。
The Soviet Union's foreign policy toward China has been deeply transformed since 1949 to 1950. There were lots great incidents had been occurred between CCP and the Soviet Union, such as Mikoyan's secret trip to Xibaipo、Liu Shaoqi's interview to Moscow、Mao Zedong's trip to Moscow and the Korean war. The Soviet Union's foreign policy has transformed from supporting KMT to neutrality and mediation, then from supporting CCP to Sino-Soviet alliance, and finally transformed into wartime alliance.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do researches on the processing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s China policy, the dynamic reas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ransformation and Russian traditional foreign goals. The finding of this research is that according to Russian history, Russian foreign policies were always restricted in the goals of territory and harbor, vocation and exception. In different eras, these three goals would transform into different forms. The writer of this dissertation consider that the Russian national strategy could clear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is three goals and arrange the priority of this three one, than orient the foreign policy of Russia.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se three goals have been transformed into "chasseing buffer zone" , "finding alliance " and "concerning about world war" . In 1947, because the national strategy had been changed from "constructing socialist society by one state" to "two camps" , the foreign goals of the Soviet Union foreign policy had transformed from chasseing buffer zone to finding alliance. According to history files my researching, the writer of this dissertation consider that the Soviet Union's China policy can not be exception of this condition. The reason that the Soviet Union could not apply this new strategy is just because that civil war between CCP and KMT had not been finished.
     Based on upper working,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presented as following:
     1. The main reason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s China policy is the changing of the Soviet Union's national strategy. In the other words, Soviet Union's China policy can be fundamentally changed only by the Soviet Union's national strategy. Otherwise, any kind of adjust of foreign policy would be a kind of feedback of transformation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or be a kind of changing means. The goals that policies pursuit would be not changed.
     2. The author of this dissertation adjust the concept of "double buffer zone" to explain the Soviet Union' s China policy. He suggests that under the direction of "constructing socialism by one state" strategy, Soviet Union wanted construct double buffer zone in China. They wanted the whole China as the strategic buffer zone, and northeast part of china as tactic buffer zone. They officially supported Chinese Nationalist, and hoped they will be at least independent from the U.S. They also wanted to decline the power of Chinese Nationalist in the northeast part of china to make there will be under the status of autonomy, and to make there become the buffer zone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3. The author of this dissertation borrow the concept "alliance ideology" which developed by George Silica to explain the alliance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Soviet Union wanted by Sino-soviet alliance to prevent China from sliding with the United State and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camps. On the other side, China wanted by alliance to get the recognition from socialist states. This will help china to consolidate its reins of power and its legitimization.
引文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tin》,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Washington,D.C.
    俄罗斯联邦联邦总统档案馆
    俄罗斯对外政策档案馆
    俄罗斯当代史档案馆
    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使档案馆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65年。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斯大林选编》 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斯大林选文选》 上卷、下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斯大林全集》,人民出版社,1953年。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四、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
    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 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一八九八—一九四九),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周恩来年谱 1949—1976》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册、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
    周恩来:《周恩来书信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
    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编写组:《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上册、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编:《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编:《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 第一册 1949年7月—1950年3月》,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编:《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 第二册 1950年4月—1950年12月》,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第1卷(1949—1951),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编:《机会主义、修正主义资料选编:托洛茨基言论》,三联书店,1979年。
    中共中央档案馆 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3)、(15),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辑部 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外关系文件集,第1辑,(1949—1950)》,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
    国际关系学院编:《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50—1953年)》,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
    人民出版社编:《对日和约史料》,人民出版社,1951年。
    国民政府秘书处编辑:《国民政府公报》,国民政府文官处印铸局。
    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1984(民国70-74)年。
    秦孝仪主编:《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卷五(下),卷六(上),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8(民国67)年。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下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29页。
    沈志华 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沈志华 主编:《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沈志华、李丹慧收集和整理:《中苏关系:俄文档案原文复印件汇编》,第1—19卷,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史研究中心,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沈志华 主编:《苏联解密档案》,未刊。
    黄安年 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1945-70年代初美国、西欧、日本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薛衔天 编:《中苏国家关系文件汇编 1945—1949》,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1996年。
    王铁崖 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三册,三联书店,1982年。
    陶文钊,牛军 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 1949—1972》第一卷 上,罗昕 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姚崧龄编着:《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编》(上、下),(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民国71)年。
    [美]肯尼斯·雷、约翰·布鲁尔 编:《被遗忘的大使:司徒雷登驻华报告,1946—1949》,尤存、牛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
    [俄]A.M.列多夫斯基:《斯大林与中国》,陈春华,刘存宽 等 译,新华出版 社,2001年。
    [俄]奥·阿·勒热舍夫斯基:《斯大林和丘吉尔(1941—1945)》,王仲宣、齐仲、高春兴 译,东方出版社,2006年。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教研室苏联组:《苏联条约选辑(1945—1979)》,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
    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49)》下卷第一分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中共重庆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红岩革命纪念馆 编:《重庆谈判纪实(一九四五年年八一十月)》,重庆出版社,1984年。
    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 编:《辽沈决战》上,人民出版社,1988年。
    《关于毛泽东与斯大林的会谈》,1949年12月6日与1950年1月22日。吴安迪、王谊民 译,刊于《国外当代中国研究动态》1997年第1期。
    尤金:《尤金与毛泽东同志谈话纪录》,1956年3月31日。李玉贞 译。俄罗斯现代文献保管中心,全宗5,目录30,案卷163,第88—99页。刊于《国际社会与经济》,1995年,第2期。
    《科瓦廖夫给斯大林的报告》,1949年12月24日,列多夫斯基 编:《斯大林给中共领导提出的12点建议》,马贵凡译,刊于《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6期。
    沈志华编:《关于1950年中苏条约各种文本的部分俄国档案文献》,张木生译,刊于《中共党史资料》总67辑,1998年9月,第5期。包括以下档案内容:
    1.《罗申与毛泽东会谈纪要》,1950年1月1日。俄对外政策档案馆,全宗0100,目录43,案宗10,卷宗302,第1-4页。
    2.《毛泽东与维辛斯基谈话纪要》,1950年1月6日。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全宗:0100,目录:43,案卷:302,夹:8,第4-6页。
    3.《莫洛托夫、维辛斯基与毛泽东与会谈纪要》,1950年1月17日。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全宗:07,目录:23a,案卷:18,夹:234,第1-7页。
    4.《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草案)》,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全宗:07,目录:23a,案卷:18,夹:235,第12-15页。
    5.《苏联部长会议关于中国长春铁路的决议和议定书草案》,1950年1月21日。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全宗:07,目录:23a,案卷:18,夹:248,第20-28页。
    6.《联共(布)中央决议通过的关于中长铁路及旅顺口和大连协定议定书》,1950年1月22日。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全宗:07,目录:23a,案卷:18,夹:235, 第41-50页。
    7《维辛斯基关于与周恩来谈判情况给斯大林的报告》,1950年2月1日。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全宗:07,目录:23a,案卷:20,夹:234,第8-13页。
    8《维辛斯基关于与周恩来谈判情况给斯大林的报告》,1950年2月2日。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全宗:07,目录:23a,案卷:20,夹:234,第29-34页。
    9《维辛斯基关于与周恩来谈判情况给斯大林的报告》,1950年2月3日。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全宗:07,目录:23a,案卷:20,夹:234,第50-55页。
    东北烈士纪念馆 编:《历史的瞬间—苏联红军在东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苏]A·列道斯基:《抗日战争时期的苏中关系——一个苏联外交官的笔记》,载《党史文汇》,1992年第2期。
    [苏]A·列多夫斯基:《1937-1949年间的苏联与中国—一个苏联外交官的回忆录》,载《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4期。
    [德]奥托.布劳恩:《中国纪事》,编辑部译,东方出版社,2004年。
    [俄]奥.特罗扬诺夫斯基:《跨越时空—苏联驻华大使回忆录》,许葵 等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美]约翰.佩顿.戴维斯:《抓住龙尾—戴维斯在华回忆录》,罗清,赵仲强 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第一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薄一波:《领袖、元帅与战友》,人民出版社,2003年。
    董彦平:《苏俄据东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苏俄据东北折冲纪要》,(台北)中华大典编印会,1965(民国54)年。
    [美]查尔斯.波伦:《历史的见证 1929—1969年》,刘裘,金胡 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
    [美]迪安.艾奇逊:《艾奇逊回忆录》,上海《国际问题资料》编辑组、伍协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
    [苏]菲.丘耶夫日记摘编:《莫洛托夫秘谈录——与莫洛托夫的140次谈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保]季米特洛夫:《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马细谱 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哈利.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李石 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
    何长工:《何长工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黄克诚:《黄克诚自述》。人民出版社,1994年。
    [美]约翰.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程宗家 译,北京出版社,1982年。
    [美]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战争或和平》,北京编译社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
    蒋经国《我的父亲》,(台)正中书局,民国六十四年(1975年)。
    蒋中正:《苏俄在中国—中国与俄共三十年经历纪要》,(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8(民国77)年。
    李越然:《外交舞台上的新中国领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李越然:《中苏外交亲历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李墨庵:《世纪之旅,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
    李宗仁 口述,唐德刚 撰写:《李宗仁回忆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刘晓:《出使苏联》,刊于《世界知识》,1983年3月,第14-15页
    [南]米洛凡·吉拉斯:《同斯大林谈话》,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
    [苏]M·丘耶夫:《莫洛托夫秘谈录——与莫洛托夫140次谈话》,刘存宽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2年。
    [美]Nancy Tucker(唐耐心):《中美外交秘辛》,徐启明,续伯雄 译,(台北)时英出版社,2002年。
    [苏]尼基塔.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上,赵绍隶 等 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
    [苏]尼基塔.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张岱云 等 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
    [苏]尼·费德林:《我所接触的中苏领导人》,周爱琦 译,新华出版社,1995年。
    [俄罗斯]尼·特·费德林 等:《毛泽东与斯大林、贺鲁晓夫交往录》,彭卓吾 译,东方出版社,2004年。
    彭德怀:《彭德怀自传》,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
    师哲:《我的一生:师哲自述》,人民出版社,2001年。
    师哲:《中苏关系见证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
    师哲:《毛泽东的翻译—师哲眼中的高层人物》,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唐德刚 整理:《顾维钧回忆录》第七部,第八部,第九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译,中华书局,1988年。
    童小鹏:《风雨四十年》第一部,第二部,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俄]谢.列.齐赫文斯基:《我的一生与中国 30—90年代》,陈之骅 等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
    [苏]乌斯季诺夫、札哈罗夫:《苏联出兵东北纪实》,金东吉 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弗农.阿.沃尔特斯:《沃尔特斯回忆录》,张毓文,宁静,周学艺 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汪东兴:《汪东兴日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片段》,新华出版社,1995年。
    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新华出版社,1999年。
    吴冷西:《回忆领袖与战友》,新华出版社,2006年。
    伍修权:《回忆与怀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伍修权:《伍修权将军自述》,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美]威.艾.哈里曼:《哈里曼回忆录》,复旦大学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编译组 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美]W.艾夫里尔.哈里曼,伊利.艾贝尔:《特使:与丘吉尔 斯大林 周旋记》,南京大学历史系英美对外关系研究室 译,三联书店,1978年。
    [美]W.艾夫里尔.哈里曼,伊利.艾贝尔:《哈里曼回忆录》,吴世民等 译,王绳组、蒋孟引 校东方出版社,2007年。(该书为《特使》一书的重校本)。
    [苏]瓦.米.别列什科夫:《外交风云录 续编》,李文厚,高陶,孔松林,赵慧如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年。
    [俄]瓦列金.别列什科夫:《斯大林私人翻译回忆录》,薛福崎 译,海南出版社,2004年。
    [苏]瓦.朱可夫:《在华使命—一个军事顾问的笔记》,万成才 译,陈启民 校,新华出版社,1980年。
    [俄]谢·列·齐赫文斯基:《我的一生与中国(30—90年代)》,陈之骅等 译,社会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
    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
    曾克林:“山海关—沈阳—延安”,刊于曾克林:《山海关——沈阳——延安——忆我与苏军的联系》,华北地区中俄关系史研究会 编:《中俄关系问题》,(总)第28期。,第3页。
    曾克林:《戎马生涯的回忆》,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
    曾克林:《曾克林将军自述》,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王世杰日记》(第五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79年)1990年。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邓正来等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刘彦章、项国兰、高晓惠 编:《斯大林年谱》,人民出版社,2003年。
    宋恩繁、黎家松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大事记(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余克礼、朱显龙主编:《中国国民党全书》,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大事年表》,人民出版社,1981年。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编委会:《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1945.5—1945.12》,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编委会》:《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1946》,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编委会》:《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1947》,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编委会》:《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1948》,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编委会》:《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刘同舜,高文凡 主编:《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1950—1951》,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 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4年1—4月》,国史馆,1988(民77)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4年5—7月》,国史馆,1988(民77)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4年8—9月》,国史馆,1988(民77)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4年10—12月》,国史馆,1988(民77)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5年1—3月》,国史馆,1990(民79)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5年4—6月》,国史馆,1990(民79)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6年1—3月》,国史馆,1996(民85)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6年4—6月》,国史馆,1996(民85)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6年7—9月》,国史馆,1996(民85)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6年10—12月》,国史馆,1996(民85)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7年1—6月》,国 史馆,1993(民82)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7年7—12月》,国史馆,1995(民84)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8年1—3月》,国史馆,1996(民85)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8年4—6月》,国史馆,1996(民85)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8年7—9月》,国史馆,1997(民86)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8年10—12月》,国史馆,1997(民86)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9年1—3月》,国史馆,1994(民83)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9年7—9月》,国史馆,1997(民86)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民国39年10—12月》,国史馆,1997(民86)年。
    [英]威廉.哈代.麦克尼尔:《国际事务概览:1939—1946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叶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
    [英]F·C·休斯 等:《国际事务概览:1939—1946的远东》 上册、下册,复旦大学外文系英语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
    [英]彼得·卡尔沃柯雷西、西拉·哈登:《国际事务概览:1947—1948》,徐先麟 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
    [英]彼得·卡尔沃柯雷西:《国际事务概览:1949—1950》,王希荣 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
    金冲及:《转折的年代—中国的1947年》,三联书店,2002年。
    刘统:《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国的1948年》,三联书店,2006年。
    中国学者
    陈广相:“关于斯大林干预我军过江问题的探讨”,《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增刊。
    丹童:“斯大林密使访西柏波—来自俄国档案的秘密”,刊于《百年潮》,1998年第1期。
    杜正艾:“地缘特点对俄罗斯传统的影响”,刊于《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郭平:“朝鲜战争初期中美失误之探讨”,刊于《二十一世纪》(http://www.cuhk.edu.hk/ics/21c)网络版第四十八期,2006年3月31日,香港大学。
    龚育之:“蒋介石为何向斯大林低头—1945年国民政府与苏联谈判内幕”,刊于《百年潮》,1999年第6期。
    何静修等编:《新中国诞生前夕》,刊于缅怀刘少奇编辑组:《缅怀刘少奇》,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223页。
    金牛:“刘少奇密访克里姆林宫—来自俄国档案的秘密”,刊于《百年潮》,1997年第5期。
    金东吉:“关于斯大林是否劝阻中共渡将问题再析”,刊于《党的文献》2006年第4期。
    贾俐:“战后盟国对日委员会的建立及衰亡”,刊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康矛召:“轰动一时的英舰‘紫石英'号事件”,刊于《百年潮》,1997年第4期。
    栾景河:“国家利益的抉择—从苏联驻华使馆由南京迁至广州事件看苏联1949年对华政策”,刊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李海文:“中共中央究竟何时决定志愿军出国作战”,载于《党的文献》,1993年第5期。
    李东朗:“斯大林与共产国际的解散”,刊于《百年潮》,2003年第7期。
    李丹慧:“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基本状况及政策变化”,原载于《当 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一期。
    李嘉古:“盛世才与新疆”,刊于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战后中苏关系走向(1945—1960)—中俄(苏)关系论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129页。
    李述森:“荣耀与包袱—论帝国模式对俄罗斯国家发展道路的影响”,刊于《俄罗斯中亚东亚东欧研究》,2005年第2期。
    李长林:“关东军武器流向略考”,刊于 军事史林编辑室 编:《军事史林》,2006年4月。
    廖盖隆:“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苏联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刊于《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12期。
    牛军:“战后初期美苏国共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斗争”,《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1期。
    牛军:“马歇尔调处与东北内战”,《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
    牛军:“1946-历史转折年代的美国、苏联、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91年第9期。
    牛军:“论中苏同盟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牛军:“论新中国对美政策的形成”,刊于《美国研究》,1996年第4期。
    牛军:“朝鲜战争中中美决策比较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6期。
    牛军:“1945至1949年的美苏国共关系”,《历史研究》2002年第二期。
    牛军:“近十年来中苏关系研究的新进展”,《党史研究资料》,2003年第一期。
    邱路:“斯大林密使访西柏波—来自俄国档案的秘密”,《百年潮》,1998年第1期。
    青石:“斯大林力主中国出兵朝鲜—来自俄国档案的秘密”,《百年潮》,1997年第2期。
    青石:“朝鲜停战内幕—来自俄国档案的秘密”,《百年潮》,1997年第3期。
    沈志华、张胜发:“从大国合作到集团对抗——论战后斯大林对外政策的转变”,《东欧中亚研究》1996年第6期。
    沈志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党史研究资料》,1996年第1期。
    沈志华:“中苏联盟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对中国和俄国文献资料的比较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5期、1997年第1期。
    沈志华:“中苏条约与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党史研究资料》1997年2期。
    沈志华:“中苏结盟与苏联对新疆政策的变化(1944—1950)”,《近代史研究》,1999 年第3期。
    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苏联空军”,《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2期。
    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成败”,《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0年10月号(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第81-94页。
    沈志华:“1950年中苏条约谈判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历史史研究》2001年第2期。
    沈志华:“1950年—1953年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状况”,《党史资料研究》2001年第3、4期。
    沈志华:“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华贷款的历史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3期。
    沈志华:“苏联归还旅顺海军基地内幕”,《百年潮》,2003年第2期。
    沈志华:“我在外交部档案馆的点滴收获”,《党史研究资料》2004年第4、5期。
    沈志华:“论中苏同盟破裂的根本原因—兼谈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关系结构性弊病”,《国际观察》,2005年。第5期。
    盛慕真:“毛泽东、斯大林雨满洲的斗争(1945—1946—民族主义还是国际主义)”,李丹慧 编:《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
    王亚志:“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彭德怀、聂荣臻”,《军事史林》1994年第1期。
    王亚志回忆、沈志华和李丹慧整理“回顾与思考——1950年代中苏军事关系若干问题”,《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1、2、3期和《俄罗斯研究》2004年第1—4期连载。
    王建朗:“英国对新中国投下的赞成票—1950年联合国关于中国代表权斗争中的第一幕”,《百年潮》,1999年第9期。
    吴伟:“捷克斯洛伐克:从科息策纲领到二月事件”,沈志华 主编:《冷战时期东欧与苏联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薛衔天:战后东北问题与中苏关系走向(1945—1949)”,李丹慧 编:《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3页。
    薛衔天:“‘划江而治'的溯源”,《党的文献》2004年第2期。
    熊华源:“抗美援朝战争前夕周恩来秘密访苏”,《党的文献》,1994年第3期。
    向青:“关于斯大林劝阻解放大军过将之我见”,《党的文献》,1989年第6期。
    杨奎松:“美苏冷战的起源和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历史研究》,1999年第五期。
    杨奎松:“华德事件与新中国对美政策的确定”,《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
    杨奎松:“关于中国出兵朝鲜的意识形态因素”,参见杨奎松个人网站:http://www.yangkuisong.net
    叶江:“斯大林的战后世界体系观与冷战起源的关系”,刊于《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
    袁明:“培育国际问题研究的精英舆论”,刊于《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1-2期。
    余湛、张光佑:“关于斯大林曾否劝阻我过长江的探讨”,刊于《党的文献》,1989年第1期。
    翟强:“新中国成立初期英国对华政策”,《世界历史》,1990年6月。
    章百家:“从危机处理的角度看抗美援朝出兵决策”,《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6期。
    张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前夕‘突然'暂停的经过”,《党史研究资料》,1993年第1期。
    张敏梁:“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初探”,《苏联东欧问题》1984年第1期。
    张盛发:“论1945—1949年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立场和态度”,《世界历史》,1999年第6期。
    张盛发:“战后初期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和立场”,《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1期。第60页。
    张盛发:“战后初期斯大林大国合作政策的结束(根据新解密的档案材料)”,《世界史》2001年第03期。
    张建华:“俄罗斯外交取向的文化传统思”考,载于《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任东来:“大国干预与共产党的革命战略——对于中国和希腊的比较研究(1944-1946)”,刊于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美国史研究室编:《美国历史问题新探:杨生茂教授八十寿辰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周建明、王海良、:“国家大战略: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刊于《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四期。第21页。
    [俄]德米特里·沃尔科格诺夫:“对此应该惧怕吗?—朝鲜战争内幕”,原载于俄 国《星火》杂志第25—26期(1993年6月),沈志华 译,刊于《党史研究资料》1995年第12期.
    [美]布·默里:“斯大林、冷战与中国的分治”,刊于李丹慧 编:《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6页。
    [美]唐纳德华·J·拉雷夫:“解读苏联历史:档案革命的影响”,姚昱 译,东师范大学冷战史研究中心:《冷战国际史研究》(3),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195页。
    [美]康多利札·赖斯:“苏联大战略的转变”,刊于[美]保罗·肯尼迪 编:“战争与和平的大战略”,时殷弘、李庆四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第146-162页。
    [俄]谢·冈察洛夫、[美]约·刘易斯、[美]薛理泰:“刘少奇秘密访问苏联”,李丹慧 编:《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9页以下。
    [韩]朴文洙:“斯大林的对外政策与朝鲜战争”,冷战中国网。http://www.coldwarchina.net。
    Adam B.Ulam:"Anatomy of policy making",in Washington Quarterly 6,no.2(Spring 1983),pp.71-82
    Alexandre Y.Mansourov,"Stalin,Mao,Kim,and China' s Decision to Enter the Korean War,September 16—October 15,1950:New Evidence from the Russian Archives",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Bulletin,Winter 1995 —1996,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Washington,D.C.1996
    Barry Buzen,"Level of Analysis ",in Ken Booth and Steve Smith(eds.),International Theory Today,1995.
    Brian Murray:"Stalin,Cold War and Division of China:A Multi—archival Mystery",Working Paper No.12,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Washington,D.C.June 1995
    Chen jian:"The Sino—Soviet Alliance And China' s Entry Into Korea War.",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Washington,D.C.June 1992
    David Wolff:"One Finger' s Worth of Historical Events.New Russian and Chinese Evidence on the Sino—Soviet Alliance and Split,1948-1959",
    Working Paper No.30,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Washington,D.C.August 2000
    Jerry F.Hough:"The Foreign Policy Establishment",in Jerry F.Hough,Soviet Leadership in Transition,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80.pp.109-130.
    Kathryn Weathersby:"Soviet Aims In Korea and The Origin of The Korean War,1945-1950:New Evidence from Russia Archives ",Working Paper No.8,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Washington,D.C.June 1993
    Kathryn Weathersby:"Should We fear This? Stalin and the Danger of War with America ",Working Paper No.39,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Washington,D.C.July 2002
    Mikhail M.Narinsky:"Soviet Union and The Marshall Plan" on Scott D.Parrish and Mikhail M.Narinsky:"New Evidence on Soviet Rejection of The Marshall Plan 1947:Two Reports ",Working Paper No.9,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Washington,D.C.March 1994
    Randall L.Schweller,"Bandwagoning for Profit:Brining the Revisionnist State Back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Summer 1994.p.81
    Rose E.Gottemoeller:"Decision Making for Arms Limitation in Soviet Union",in Hans G.Brauch and Ducan L.Clarke,eds.,Decision-making for Arms Limitation:Assessments and Prospects,Cambridge,Mass.:Ballinger Publishing Co.,1983,pp.53-58。
    Vladimir O.Pechatnov:"The Big Three after World War II:New Documents on Soviet Thinking about Post War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Great Britain",Working Paper No.13,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Washington,D.C.May 1995
    Dieter Heinzig,The Soviet Union and Communist China 1945—1950:The Arduous Road to The Alliance,2004,New York.
    Dick Wilson,ZHOU ENLAI.A Biography.,New York:Viking Penguin,Inc.1984.
    Geroge Liska,Nations in Alliance:The Limits of Interdependence,Baltimore,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62.
    Glenn Snyder:Alliance Politics,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
    Kenneth Waltz,Man,the State and Wa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1.
    Nancy B.Tucker,Patterns lnthe Dust:Chinese American Relations and the Recognizition Controversy,1949-1950,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83.
    Robbin F.Laird,Eric P.Hoffmann(ed),Soviet Foreign Policy in a Changing World 1985,New Yourk.
    Sergei N.Goncharov,John W.Lewis,Xue Litai,Uncertain Partners:Stalin,Mao and Korean War,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Stephen M.Walt,The Origins of Alliance,Ithaca and London,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87.
    Westad,O.A.(ed),Reviewing the Cold War:Approaches,Interpretations,Theory,2000(Routledge),ISBN 0714681202
    Yu.V.Chudodeev(ed),Soviet Volunteers in China,1925—1945:Articles and Reminiscences,translated from Russian by David Fildon,1980,Moskow.
    崔丕:《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1945—1994)》,中华书局,2005年。
    陈俊华、冀开运、杨兴礼:《伊朗与美国关系研究》,时事出版社,2006年。
    杜平,《在志愿军总部》,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
    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 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郭树勇 主编:《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年。
    郭树勇:《从国际主义到新国际主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发展研究》,时事出版社,2006年。
    宫力:《毛泽东外交风云录》,中原农民出版社,1996年。
    桂立:《美苏关系70年》,人民出版社,2005年。
    黄修荣:《共产革命和中国关系史》,(上下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郝平:《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何虎生:《走进中南海》(上,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
    华庆昭:《从雅尔塔到板门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蒋建农,王宏斌:《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金先宏:《影响白宫对华政策的“中国通”》,时事出版社2003年。
    金冲及 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李跃森:《司徒雷登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李爱华 等箸:《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
    林立民:《遏制中国 朝鲜战争与中美关系》,时事出版社,2000年。
    林立树:《司徒雷登调解国共冲突之理念实践》,(台北)稻乡出版社,2000年。
    林孟熹:《司徒雷登与中国政局》,新华出版社,2001年.
    林军:《俄罗斯外交史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刘武生:《周恩来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人民出版社,2005年。
    刘万镇,李庆贵 编:《毛泽东国际交往录》,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
    刘志青:《恩怨历尽后的反思—中苏关系七十年》,黄河出版社,1998年。
    罗宣:《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鲁斯与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
    罗义贤:《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
    门洪华:《建构中国大战略的框架 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牛军:《从赫尔利到马歇尔—美国调处国共矛盾始末》,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牛军:《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倪世雄 等着:《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裴坚章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齐得学:《朝鲜战争决策内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沈志华:《斯大林与铁托—苏南冲突的起因及其结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沈志华 主编:《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人民出版社,2006年。
    沈志华 主编:《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
    孙其明:《中苏关系始末》,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孙耀文:《共产党情报局:一个特殊的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施昌旺:《王稼祥传》,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
    薛衔天:《中苏关系史(1945—1949)》,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时殷弘:《从拿破仑到越南战争—现代国际战略十一讲》,团结出版社,2003年。
    陶文钊 主编:《中美关系史 1911—1949》 重庆出版社,1993年。
    陶文钊 主编:《中美关系史 1949—1972》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袁南生:《斯大林、毛泽东与蒋介石》(下),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汪伟民:《联盟理论与美国的联盟战略—以美日、美韩联盟研究为例》,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王立:《波澜起伏—中美关系演变的曲折历程》,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
    王奇:《二战后中苏(中俄)关系的演变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王焰 等:《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第401-403页。
    王定烈主编:《当代中国空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王铁崖 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三册,三联书店,1982年。
    杨云若、杨奎松:《共产革命和中国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杨奎松:《中间地带与的革命—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杨凤安、王天成:《驾驭朝鲜战争的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
    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外交思想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叶自成:《中国大战略: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问题与战略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
    刑广程:《苏联高层决策70年-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
    徐晓天、李春隆、徐振泽:《新中国与苏联的高层往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徐则浩:《王稼祥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
    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左凤荣:《致命的错误—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与影响》,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左凤荣:《走进克里姆林宫》,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张曙光:《美国对华战略考虑与决策1949—1972》,上海外与教育出版社,2003年。
    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张振江:《冷战与内战—美苏争霸与国共冲突的起源(1944—1946)》,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张民、张秀娟:《周恩来与抗美援朝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资中筠:《美国对华政策的起源和发展》,重庆出版社,1987年。
    资中筠、陈乐民、冯绍雷、刘靖华:《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上下卷),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赵佳楹:《中国现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周文琪,褚良如 编着:《特殊而复杂的课题-共产国际、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关系编年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新编苏联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埃德温·马丁:《抉择与分歧:英美对共产党在中国胜利的反应》,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128-129页。
    [苏]奥·鲍里索夫、鲍·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1945—1980)》,肖东川、谭实 译,三联书店,1982年。
    [英]阿兰·布洛克:《希特勒与斯大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苏]安·安·葛罗米柯,鲍·尼·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 下卷 1945—1980》,鲍正文,沈芜清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美]Akira·Iriye(入江昭),Warren·I·Cohen(孔华润):《巨大的转变 美国与东亚1931—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苏]奥·鲍里索夫、鲍·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1945—1980)》,肖东川、谭实 译,三联书店,1982年。
    [美]巴巴拉·W·塔奇曼:《逆风沙 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汪溪 等 译,重庆出版社,1997年。
    [美]卡萝尔卡·特:《延安使命1944—1947美军观察组延安963天》,陈发兵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
    [英]克里斯多佛弗·希尔:《变化中的对外政策政治》,唐小松、陈寒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戴维霍·罗威茨:《美国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从雅尔塔到越南》,上海“五.七”干校六连翻译组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德]迪特·海茵茨希:《中苏走向联盟的艰难历程》,张文武,李丹琳 等 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
    [美]伊·卡恩:《毛泽东的胜利与美国外交官的悲剧》,徐隋林,刘润生 译,群众出版社,1990年。
    [比]E·N·德泽勒皮:《丘吉尔的秘密》,徐耕才 译,张庚辰 校,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美]福雷斯特·C·波革:《马歇尔传1945—1959》,施旅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
    [西班牙]费尔南多·克劳丁:《共产主义运动—从共产国际到共产党情报局》,下册,求实出社,1982年。
    [美]乔治·亚历山大·伦森 编:《俄国向东方的扩张》,杨诗浩 译,严四光 校,商 务印书馆,1978年。
    [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卢明华、时殷宏、林勇军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
    [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第七版,[美]肯尼斯·汤普森、戴维·克林顿修订,徐昕 等译,王缉思 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美]亨利·R·赫坦巴哈 等着:《俄罗斯帝国主义—从伊凡大帝到革命前》,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翻译组 译,三联书店,1978年。
    [俄罗斯]尤.米.加列诺维奇:《两大领袖 毛泽东与斯大林》,部秀彦,张瑞麟 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俄罗斯]尤.米.加列诺维奇:《两大元帅 斯大林与蒋介石》,侯德成 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俄罗斯]尤·瓦·叶梅利亚诺夫:《斯大林:未经修改的档案 通向权力之路》,张捷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
    [俄罗斯]尤·瓦·叶梅利亚诺夫:《斯大林:未经修改的档案 在权力的巅峰》,石国雄,袁玉德 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
    [英]杰弗里·帕克:《地缘政治学:现在、过去和未来》,刘从德 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
    [美]陶涵(Jay Taylor):《蒋经国传》,林添贵 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
    [南]杰吉耶尔:《铁托传》,三联出版社,1977年。
    [德]约斯特·迪尔弗尔:《20世纪的20天 1945·2·2 雅尔塔 二次世界大战与两极世界的形成》,朱章才 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
    [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时殷宏 等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 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约翰·托兰:《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孟庆龙 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美]肯尼斯·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英]马丁·怀特、赫德利·布尔、卡斯藤·霍尔布莱德:《权力政治》,宋爱群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
    [美]M·贝科威茨 等:《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背景》,张禾 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美]麦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1945》,郭济祖 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美]N·B·Tucker(唐耐心):《艰难的抉择 美国在承认新中国问题上的争论1949—1950》,朱立人,刘永涛 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挪威]Odd Arne Westad(文安立):《冷战与革命—苏美冲突与中国内战的起源》,陈之宏,陈兼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理察德·罗斯克兰斯、阿瑟·斯坦 主编:《大战略的国内基础》,刘东国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错误与知觉》,秦亚青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美]罗伯特·A·帕斯特:《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胡利平,杨韵琴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罗杰·希尔斯曼、劳拉·高克伦、帕特里夏·A·韦茨曼:《务与外交决策中的政治—概念模式与官僚模式》,曹大鹏 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日]山极晃:《中美关系的历史性开展(1941—1979)》 鹿锡俊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邵玉铭:《传教士 教育家 大使 司徒雷登与中美关系》马凯南,汤丽明 译,(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年。
    [美]西奥多·A·哥伦比斯、杰姆斯·H·沃尔夫:《权力与正义—国际关系学导论》,白希 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美国陆军学院:《军事战略》,军事科学出版社,1986年。
    [美]沃捷特克·马斯特尼:《斯大林时期的冷战与苏联的安全观》,郭懋安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德]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俄罗斯]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索洛维约夫 着:《俄罗斯与欧洲》,徐凤林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美]威廉.富布赖特:《跛足巨人》,伍协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
    [美]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王宁,周先进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章百家、牛军 主编:《冷战与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李丹慧编:《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牛大勇,沈志华 主编:《冷战与中国的周边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
    杨天石、姚鸿 主编:百年潮精品系列《中外之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沈志华 主编:《冷战时期东欧与苏联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牛军 主编:《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历史研究》编辑部 编:《《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冷战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 编:《韩国研究论丛》(第十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史研究中心:《冷战国际史研究》(1),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史研究中心:《冷战国际史研究》(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史研究中心:《冷战国际史研究》(3),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05年
    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战后中苏关系走向(1945—1960)—中俄(苏)关系论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
    1冷战中国网 http://www.coldwarchina.net
    2国际冷战档案组织 http://www.coldwarfiles.org
    3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 http://www.cwihp.org/
    4国际冷战博物馆 http://www.coldwar.org/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档案 http://dag.fmprc.gov.cn/ch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