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谈话节目稳定性现状的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谈话节目开始于海外,由于其媒体容量极大、形式轻松自然,以及主持人和嘉宾脱口而出的语言魅力,所以谈话节目成为长期以来深受广大听众和观众喜爱的节目类型。直到九十年代上海东方电视台推出了谈话节目《东方直播室》以后,我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谈话节目。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九十年代末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走红以后,全国各电台、电视台谈话节目便风起云涌,一发而不可收。
     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谈话节目的稳定性,是谈话节目运作的基本原则,是谈话节目生存和发展的要义。
     目前国内外对于谈话节目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但对于谈话节目稳定性的深入研究似乎还不多见。虽然稳定性的概念已被提出,但细致、系统地探讨它对谈话节目的影响的专著和人员远不及对于谈话节目自身特点方面的研究。相比较而言,国外的谈话节目就十分注重节目的稳定性,很多著名的谈话节目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长盛不衰,而我国的谈话节目在这方面则明显处于下风。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有关我国谈话节目稳定性的情况,其中包含节目稳定性的内涵及功能,影响谈话节目稳定性的因素,和通过中美谈话节目比较分析我国谈话节目稳定性的缺失及解决途径。
Established overseas, TV talk shows has become one of the popular programs among audience for its larg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its relaxed form and the charming language by the TV hosts and distinguished guests. The real TV talk shows program in China was formed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gram Oriental Live Broadcasting of Shanghai Oriental TV Station in 1990's. To the end of 1990's,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Program To Tell the Truth of CCTV, TV talk shows program in China reached to its height.
     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cuss the Stability,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V Talk Shows Programs
     Although the research on TV Talk Shows program has been in a relatively mature position,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e stability of TV talk shows. Comparatively speaking, overseas talk shows program is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stability of TV talk shows. So this article tries to introduce the stability of TV talk shows program in detail, including the intention, function, influence of the program and to conclude the loss of stabilit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between the programs of China and USA in order to tell its perspective solving methods.
引文
1 《电视谈话节目创作散论》,王婷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2 《美国经典电视栏目》,苗棣等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3 《电视谈话节目创作散论》,王婷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年版,第129页;
    4[美]丹尼尔·切特罗姆:《传播媒介和美国人的思想》,曹静生、黄艾禾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76页;
    5 《电视谈话节目创作散论》,王婷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页;
    6 《生与爱》,彭峰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页;
    7 《可见与不可见—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化研究》,凌燕著,2006年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107页;
    8 李涛《论电视节目的选题策划》,《西南电视》2001年第6期;
    9 《美国经典电视栏目》,苗棣等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10 王维林:《初识主持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11 《关于电视》[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12 沈力:《四十年探寻》,转引自《中国银屏第一人——沈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13 《现代传播》,《当代社会阶层变迁与电视传播价值取向》,俞虹;
    14 《话语空间——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研究》,郝朴宁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1)《谈话节目主持艺术》,王群、曹可凡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话语空间——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研究》,郝朴宁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谈话的魅力》,吴郁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4)《脱口成“秀”:电视谈话节目的理念与技巧》,苗棣、王怡林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5)《主持人》1—9辑,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6)《脱口秀——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威力与影响》,[美]吉尼·格拉汉姆·斯克特著,新华出版社;
    (7)《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毕一鸣、叶丹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电视节目策划学》,胡智锋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可见与不可见: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化研究》,凌燕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语言学纲要》,申小龙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电视文化学》欧阳宏生等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告别谈话》,林非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年版;
    (13)《节目主持艺术学》,魏南江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14)《名牌电视访谈节目研究报告》,翁家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5)《可凡倾听(人生攻略)》,可凡倾听栏目组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电视谈话节目创作散论》,王婷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7)《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曹可凡、王群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8)《广播电视主持艺术》,王群、曹可凡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19)《节目主持能力训练路径》,吴郁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20)《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吴郁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美国经典电视栏目》,苗棣等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22)《节目主持人通论》,应天常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播音主持艺术8》,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编;
    (24)《节目主持人传播》,陈虹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5)《峥嵘岁月:见证中国节目主持人25年》,白谦诚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版;
    (26)《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陈振、杨浩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27)《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曾志华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主持人思维训练教程》,翁如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知名主持人妙语评点》,李元授、谈晓明、李鹏编,华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内容为王—中国电视类型节目解读》,胡智锋、张国涛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版;
    (31)《脱口成风(谈话的力量)》,于丽爽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32)《电视节目类型学》,徐舫州、徐帆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Media and the American mind:from Marse to McLuhan》Daniel.J.Czitrom.,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1;
    (1)《对电视谈话节目内在品质的评价指标》,作者叶昌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任艳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2)《如果提高电视谈话节目对观众吸引力》,作者刘培培(商丘师范学院新 闻系);
    (3)《中美电视谈话节目的异同》,作者江湖,摘自传媒咨询网;
    (4)《广播电视媒介生态与创新》,作者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5)《传媒透视:奇言妙语“脱口秀”》,摘自新华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