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下乡”: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1946-2006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身份是社会结构最基础的单位,是对社会个体的政治社会特性进行提炼和界分的结果。20世纪下半期以来,农民身份具有强烈的建构性,而建构身份的目的不外乎是对个体进行社会分类,实现社会分层,达致社会的有效整合和良性运转。农民身份系统与国家整合机制有着内在贯通性,农民身份的变迁往往意味着国家整合的转型。本文着重探究国家如何建构农民身份,以身份为基点的符号进入乡村的过程、机制和困境,以及国家整合乡村的方式、能力和限度。
     论文第一部分侧重分析土地改革前农村的社会分层和身份系统状况,指出在传统中国,农民身份体系最基本的特征是等级性,并具有较强的先赋性、自然性、强制性和稳定性。乡村社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等级分层,但受到村落文化规则和关系网络的约制而存在一定限度,并与土改时期所声称的“阶级分化”有着较大的张力。
     第二部分以土地改革时期为考察时段,阐释国家进入村庄的方式、路径和后果,外在于政治的农民在政治社会变迁中的反应及其行为模式的转变,以及国家及其意志嵌入农民的日常生活后农民国家观念、意识的转变及国家整合机制的转型。阶级成分划分导致农民身份系统的颠覆与重构,乡村社会实现了重新分类,社会分层体系发生了根本转向,建基于阶级身份之上的新型分层体系建立。国家借助于政治渗透、社会分类和组织重建等方式达致对乡村的社会政治整合,乡村及其民众逐渐被纳入国家政治生活之中。同时,农民认同类型和方式也有较大改观,认同类型从社会文化认同向政治认同转型,认同对象从家庭、家族为主转向以政治体系为主。
     第三部分以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为考察时段,研究合作社社员、公社社员身份与阶级身份的关联,社员的资格条件和资源分配,村庄和农民对以身份为基点的符号进入的反应、接受与消解。认为,阶级身份进一步延续、扩展、强化并走向泛化,社员的资格条件和资源分配不仅与阶级身份有关,也与政治觉悟和个人表现相关,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以政治分层为主体的社会分层体系。农民与国家的行动逻辑既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也出现了较深的裂痕,国家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导向行动,并在不同类别的人群之间显示出差异性。
     第四部分则以改革为研究起始点,聚焦于“革命”消解、“阶级”淡出和公民身份证制度确立后,农民国民身份的实质性获取和公民身份的实体化,社会特性、政治认同和社会分层体系的变迁,以及国家整合模式的再转型。改革后,农民自主性大为增强,主体性地位也日益凸显,个体化社会开始兴起,国家整合机制从行政性整合转为经济性、法律性、服务性整合,民间整合机制复兴,农民对国家的赞赏性认同显现。
     最后一部分对本项研究进行逻辑上的梳理和总结,并参与和回应学界相关研究主题的讨论。
As the fundamental unit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status is the result of refining and distinguishing individuals' political-social characteristics in a society. Since the latter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farmers' status has taken on a strong construction, while such a construction's purpose is to classify the individuals, to realize 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so as to achieve social valid integration and positive operation. There is a inner perforation between fanners' status system and nation integration mechanism. The change of farmers' status often mea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 integration. The dissertation focus its emphasis on investigating how a nation constructs farmers' status, studying the process, mechanism and dilemmas of status-based symbol's entering the countryside, exploring the forms, capability and limitation of nation's integrating the rural society.
     Part one of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conditions of pre-land-reform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tatus system in the countryside. It points out that in traditional China, the most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armers' status system is hierarchy with fairly strong inherence, naturality, coerciveness and stability. There is grade separation with certain degree in rural society, but it is limited by villages' cultural rules and relation network and it has a great tension with the so-called 'class differentiation' of the land-reform period.
     Part two focus on the period of the land reform. It interprets the ways, path and result of nation's entering villages, the response and the change of behavior pattern of outside-of-politics farmers during the political-social change, the change of farmers' idea of nation, consciousnes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 integrating mechanism after nation and its will embedded into farmers' daily life. Class status demarcation resulted in subvers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farmers' status system. Rural society realized its reclassification and 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system took an essential change. A new strat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class status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virtue of political infiltration, social classific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rebuilding, nation realized its social political integration of rural society. The country and its people were gradually brought into national political life. In the meantime, fanners' identification pattern and ways has changed a lot, from social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to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from family to political system.
     Part three focuses on the Agriculture Cooperation and People's Commune period. It studi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ooperation society member's status and class status and commune society member's, commune society member's qualification and resource allotment, villages and farmers' reaction, acceptance and dissolving of based-on-status symbol's entering. I think that class status is continued, expanded, enhanced and further generalized, qualifications and resources allotment of society member not only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class status, but also are related with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personal performance, and take this as foundation to establish the social layering system with political layering at heart. The active logic of fanner and nation had the consistency with certain degree and also exhibited deeper fracture, so that the nation had to adopt a directing accordingly, and display difference between crowds of different category.
     Part four starts from reform and focuses on farmers' essential attaining of national status and materiality of citizenry status, the change in social characteristics, political identity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system, the re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integration model. All these change took place after "revolution" eliminating, "class" fade-out and citizen ID card establishing. After reforming, farmer's independence greatly strengthens, the subjective position is also increasingly prominent now, the individualized society begins to rise, nation's integrating mechanism has turned from administrative integration to economic, lawful and service integration. Folk integration mechanism renews and farmer's applausive identification of nation shows now.
     The last part combs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logically and participates in and responds to discussions related to the topic in the academic field.
引文
[1]徐勇先生曾从方法论层面对当下农村研究的经验性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反思,该文对笔者启发极大。参见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
    [2]这种研究路径的形成与延伸受益于邹谠先生。参见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详见李海金:《公共参与中社区生长——以武汉关社区论坛为例》,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对之作出直观描述的代表性著作有《我向总理说实话》和《中国农民调查》,参见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在这方面作出较大学术努力的是于建嵘和吴毅的两篇博士学位论文。参见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张鸣对村民自治研究也表达过类似的忧虑,“近年来对于农村政治的关注似乎太多地集中在村民自治的现实上面,……中国农村的政治是凝结了历史的政治,不理清历史的脉络,现实的结就难以真正解开”。参见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由于本研究以一个个案村庄及其扩展区域为基点对自土地改革时期以来乡村民众的政治社会身份变迁进行系统考察,固然也受到社会史研究和区域研究等视角的影响。所以,在此也有必要对其研究走向进行交待。
    [5]较有逻辑关联性的梳理和评述可参见赵世瑜:《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载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5-33页。
    [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关于中国乡村民主成长路径的分析可参见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开放导报》2004年第6期。
    [3]赵世瑜:《“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整合的历史观》,《光明日报》2001年7月31日B3版。
    [4]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
    [5]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7期。
    [1]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1]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钱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萧延中:《“身份”的颠覆与重建——毛泽东晚年政治思想的伦理基础》,《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2]陈光金:《身份化制度区隔——改革前中国社会分化和流动机制的形成及公正性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3]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4]管健:《身份污名的建构与社会表征——以天津N辖域的农民工为例》,《青年研究》2006年第3期.
    [5]卢霞:《农村社区精英的身份认同——以“赶礼”的交往形式为例》,《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1期。
    [6]后小仙:《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基于农民身份转换的视角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4期。
    [7]乔丽荣:《石桥村纠纷中身份、认同与权利——一个人类学的个案考察》,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8][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英]尼克·史蒂文森编:《文化与公民身份》,陈志杰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英]巴特·范·斯廷博根编:《公民身份的条件》,郭台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英]布赖恩·特纳编:《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郭忠华、蒋红军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9][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1 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12 杨雪冬:《中国国家构建简论:侧重于过程的考察》,《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
    13 贺东航:《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成长与目前情势——来自地方的尝试性解答》,《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14 王绍光、胡鞍钢、周建明合编:《国家制度建设——第二次转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 李强:《后全能主义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16 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国家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 叶本乾;《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均衡性分析:三维视角》,《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18 樊红敏:《论现代国家的理想型——以权力运作为视角》,《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19 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20 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7期。
    21 徐勇:《“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现代国家向乡土社会渗透的行政机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
    [1]徐勇:《政权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社会的整合》,《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2]徐勇:《“政策下乡”及对乡土社会的政策整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3]黄辉祥:《“民主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再整合——村民自治生成的历史与制度背景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4]任宝玉:《“财政下乡”: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合法性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5]任宝玉:《“财政下乡”:农村基层政府财政合法性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6]张兆曙:《从政治整合到经济整合——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系统结构整合方式的转变》,《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7]程美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整合体系的演变》,《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1期。
    [8]朱力:《我国社会整合机制的转换——兼论“和谐社会”的理念》,《学海》2005年第1期。
    [9]李强:《职业共同体:今日中国社会整合之基础》,《学术界》2006年第3期。
    [10]李幼蒸:《历史符号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 苟志效,陈创生:《从符号的观点看:一种关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符号学阐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 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 马敏:《政治象征符号的工具价值分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4 马敏:《政治象征/符号的文化功能浅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5 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6 惠雁冰:《“样板戏”:高度隐喻的政治文化符号体系——以<沙家浜>为例》,《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3期。
    17 陈蕴茜:《合法性与“孙中山”政治象征符号的建构》,《江海学刊》2006年第2期。
    18 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19 李宏复:《枕顶绣的文化意蕴及象征符号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20 周慧云:《井冈山:一个文化符号的意义阐释》,南昌大学人文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2002年版。
    [2]郑杭生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李路路:《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著:《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卢福营,刘成斌等:《非农化与农村社会分层:十个村庄的实证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9]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0]邱泽奇:《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状况的变迁》,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 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2 朱新山:《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4[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页。
    15 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1]Paul Gilroy.Diaspora and the Detours of Identity.Identity and Difference.Ed.Kathryn Wood-ward:Sage Publications and Open University,1997.301.转引自饯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90-91页
    [2]袁方主编:《社会学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第226页。
    [3]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4]《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1][美]迈克尔·曼:《国际社会学百科全书》,袁亚愚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29页。
    [2][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3]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4]同上,第13-14页。
    [1][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07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501页。
    [3]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89页。
    [1]湖北省S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S志》,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第35、37、139页。
    [2]《社志》编写组:《社志》,1982年7月,第66-19页。
    [1]笔者无意也无力在此对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胜利这一宏大论题展开论述,而着眼于中国独特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路径及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乡村和农民之于革命的意义.
    [2]黄宗智先生对中国革命及其延续性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这对笔者相关问题意识的建构与明晰具有较大促发作用。参见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何高潮和郭于华、孙立平以几乎以相同的设问方式提出这样的研究论题,并以这一问题意识为基点对中国革命进程中的相关主题作出学术探讨。参见何高潮:《地主·农民·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7年版;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需要指出的是,尽管1949年以前老解放区推行土地改革之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掌握全国性政权,但是它在其统治范围内实施的政策、采取的政治行动已经具有准国家组织的意味。因此,在对相关问题的分析时也把国家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主体。
    [1]李康《西村十五年:从革命走向革命——1938-1952冀东村庄基层组织机制变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9页。
    [2]当然,不可否认,土地改革首先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对农村土地这一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进行了重新再分配。但笔者对土地改革的经济涵义不予细究,而主要关注其政治社会涵义。
    [3]张佩国将《翻身》作为“革命”范式代表作,认为该书“将土地改革描绘成世代受经济盘剥和文化压迫的农民翻身求解放的史诗性事件”,凸显了土地改革的积极意义和正面价值,其话语表述是官方的,而且在叙述中极力彰显地主与农民的对立。参见张佩国:《中国乡村革命研究中的叙事困境——以“土改”研究文本为中心》,《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行龙等也在与《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对照意义上将《翻身》作为革命叙事模式的典型范本,认为“《翻身》将土地改革描绘成世代受经济盘剥和文化压迫的农民翻身求解放的史诗性事件”,并对之进行细致解读。参见行龙,刘索林:《二元叙事与土地改革——<翻身>与<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的话语比较》,《当代中国研究》2006年冬季号第4期(总第95期)。
    [1]《翻身》,第27页。
    [2]参见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9-200页。
    [3]这些数据主要可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载中央档案馆:《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编(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以下简称《土改文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84页;任弼时:《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载《土改文件》,第104页;《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载《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966年横排本,第1194-1195页。
    [4]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01页。
    [6]同上,第152页。
    [1][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7-68,81-82页。
    [2]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
    [3]卢晖临:《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社区研究的发现》,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1页。
    [5]《翻身》,第28-35页。
    [6][加]伊丽莎白·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以下简称《十里店(二)》),龚厚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访谈编号:2007-8-17-1hy2.
    [2]《社志》编写组:《社志》,1982年7月,第66页。
    [3][美]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5-78页。
    [1]这些分析多受惠于费孝通先生对传统中国乡村土地特征的研究。相关论述可参见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9-73,160-161页。
    [2]当然传统中国“家”的含义也是很含混而复杂的,在不同的场合其外延可伸可缩。此处笔者主要指社会学意义上的核心家庭或者联合家庭。
    [3]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170页。
    [1]此处的“地主”不同于具有阶级涵义的地主,只是指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此时,我们发现在阶级话语的强势挤压下常态话语表述的无奈与馗尬。这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后文将会详细分析的阶级分析框架和阶级话语体系对中国社会及其民众的深远影响。
    [2][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关于土改前农村整体性的经济衰败从下列几组数据中就可窥见一斑。1940年代全国棉花产量大幅下降,1946年为743万担,只及1936年的43%。与此同时,粮食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粮价上涨迅猛。1946年,中国得到联总救济大米27万吨,配额自购大米8万吨,面粉11万吨,只能弥补粮食供应缺口的1/10。粮食征购制度也走向瘫痪状态,1945至1947年两个年度内,实征7210万石,1948年度的实征数又剧降为2000万石。参见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360页;行政院新闻局:《全国粮食概况》,1947年版,第6-7页;杨荫溥:《民国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第197页。
    [4]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均等化”是相对意义上的,作出这样的判断主要基于分析土改前夕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层状况的需要。事实上,土改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均等化程度都要远远高于土改前夕。可参见美国学者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社会分层状况的研究。怀默霆:《中国的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白威廉:《中国的平均化现象》,载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82页。
    [1]沈关宝:《解放前的江村经济与土地改革》,载潘乃谷等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上)》,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6-347页。
    [2]李里峰从微观政治学的角度对地富的形势判断和行为选择作出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将其行为方式概括为“合作或抗拒的艰难博弈”。参见李里峰:《变动中的国家、精英与民众——土地改革与华北乡村权力变迁(1945-1953)》,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4年6月,第89-97页。
    [1]可参考费孝通、黄宗智和沈关宝的研究。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沈关宝:《解放前的江村经济与土地改革》,载潘乃谷等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上)》,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329页。
    [2]可参阅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157,162-163页。
    [3]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1]延安农村工作调查团:《米脂县杨家沟调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5-37页。
    [2]张永泉,赵泉钧:《中国土地改革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
    [3]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03-526页。
    [4]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
    [5]周锡瑞语.参见[美]周锡瑞:《一个封建堡垒中的革命:陕西米脂县杨家沟,1937-1948》,章可译,载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6]延安农村工作调查团:《米脂县杨家沟调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页。
    [1]罗红光:《不等价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2]访谈编号2007-8-14-1zr。
    [3]一般的分层理论除了这两个方面之外,还有种族分层。中国只有民族的差别而无种族的差别,种族分层对中国是没有分析价值的。按照国家的民族政镱及其官方话语表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各民族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只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各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方面仍然存在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与地区差别交织在一起,所以我们很难使用社会分层概念对之进行分析。关于社会分层的一般理论可参见[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4]关于这些本章第三节将会详细分析,此处不予细究。
    [5]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2]徐勇:《阶梯性社会与“三农”的提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关于此项累积性研究资源学术脉络的梳理与评述可参见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156页。
    [4]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5]同上,第115页。
    [6]相关论述可参见陈明光:《中国古代的纳税与应役》,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39,51-55页;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观察社,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初版,第68页;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38-42页。
    [1]吴晗:《论绅权》,载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观察社,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初版,第49-52页。
    [2]费孝通:《基层政权的僵化》,载《费孝通文集》第四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347页。
    [3]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33-36页。
    [1]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54页。
    [2]费孝通:《论知识阶级》,载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观察社,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初版,第16-20页。
    [3]吴晗:《论士大夫》,载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观察社,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初版,第67页。
    [4]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秦晖:《“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上)》,《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1页。
    [3]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70页。
    [1]《诗·小雅·北山》。
    [2]童书业:《春秋史》,中华书局2006年版。
    [3]张殿吉:《试论我国封建法制的礼法融合》,《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4]何兹全:《战国秦汉时代的交换经济和自然经济,自由民小农和依附性佃农》,《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李根蟠:《汉魏之际社会变迁论略》,载张国刚:《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卷3》,中华书局2001年版。
    [5]熊德基:《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结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编:《魏晋隋唐史论集》第一辑,第23—24页。
    [6]韩国磐:《隋唐五代时期的阶级分析》,载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三联书店1979年版;李斌城等编:《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7页。
    [7]胡如雷:《唐末农民战争》,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9-34页.
    [8]葛金芳:《唐宋之际农民阶级内部构成的变动》,《历史研究》1981年第1期。
    [9]傅衣凌:《明清封建各阶级的社会构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1期.
    [1]城乡民众职业性质上最经典的区分即为劳心与劳心的区分,“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膝文公上》)
    [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0页。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载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文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7-82页。
    [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7页。
    [2]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页。
    [3][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1]孙中山:《三民主义》,载《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17页。
    [2]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与农业财政的终结》,《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3]孙中山:《三民主义》,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89页。
    [4]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0页。
    [1][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67-26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93页。
    [3]《翻身》,第196页。
    [4]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07页。
    [5][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
    [6]艾森斯塔德:《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页。转引自李里峰:《变动中的国家、精英与民众——土地改革与华北乡村权力变迁(1945-1953)》,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4年6月,第59页。
    [7]杰柳辛、科斯佳耶娃:《中国1925—1927年革命:问题和评价》,1985年。转引自梅利克谢托夫:《苏联学者对中国农民土地问题研究的新阶段》,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编译处编:《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译文集》第一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1][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68页。
    [2]徐勇:《中国农民传统政治文化的双重性分析》,《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3][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页。
    [4]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横排本。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载《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横排本,第606页。
    [2][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页。
    [3][美]安东尼·臭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4]张乐天,曹锦清,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44-45页。
    [5][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6]《翻身》,第144-145页。
    [1]吕西安·比昂科:《农民运动》,载[美]费正清.[美]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3、319页。
    [2]《十里店(二)》,第79页。
    [3]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1]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2]近几年公共媒体热播的帝王剧就经常会显现诸如此类的画面,皇帝有意或无意地将国事与家事混同在一起。
    [3]可参考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04-107页。
    [4]《经济学周报》1988年7月3日,第5版。转引自刘松阳:《政治心理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0页。
    [5][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45页。
    [1]吕西安·比昂科:《农民运动》,载[美]费正清,[美]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29页。
    [2]同上,第336-337页。
    [3][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页。
    [4][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16页。
    [1]主要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横排本;《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此类研究代表性成果主要有《翻身》、《十里店》、《中国震撼世界》。参见[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加]伊丽莎白·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安强,高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加]伊丽莎白·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龚厚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美]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另外,许多在“革命”意识形态指导下编撰的有关土地改革史书和教材更加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研究范式的特征。
    [2]《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一书最具代表性。参见[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由孙立平先生主持的“20世纪下半期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口述资料收集与研究计划”所推出的系列研究成果都采用此类研究范式,参见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03-526页;方慧容:《“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载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李康:《西村十五年:从革命走向革命——1938-1952翼东村庄基层组织机制变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程秀英《诉苦、认同与社会重构——对“忆苦思甜”的一项心态史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9年硕士学位论文;李放春:《历史、命运与分化的心灵——陕北骥村土改的大众记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郭金华:《有差异的诉苦与土改目标的实现——作为一种社会主义运作机制的公共表达》,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任道远:《革命形势下的阶级斗争——从农民行动的角度看土改时期的阶级斗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4]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6-95页。
    [5][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可参见张鸣:《动员结构与运动模式——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运作(1946-1949)》,《二十一世纪》2003年6月号总第15期;王友明:《解放区土地改革研究,1941-1948:以山东莒南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3][美]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页。
    [4]施雪华主编:《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40页。
    [1][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43页。
    [2]吕西安·比昂科;《农民运动》,载[美]费正清,[美]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29页。
    [3]同上,第336-337页。
    [1]陈志让:《1927-1937年的共产主义运动》,载[美]费正清,[美]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页。
    [2]《翻身》,第662页。
    [3]相关内容参见湖北省S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S志》,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第16-18页:《中国共产党湖北省S市组织史资料:1925.7-1987.11》,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参见《J社志》编写组:《J社志》,1982年7月,第45-46页;J镇党史大事记编纂委员会:《S市J镇党史大事记1947-1996年》,1997年5月,第4-5页。
    [5]湖北省S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S志》,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6]江汉区党委:《五区黄家河重点村初步的简要情况——黄家河村如何入手发动群众》,1948年1月8日,S 县档案,75-1-8。
    [1]江汉区党委:《五区黄家河重点村初步的简要情况——黄家河村如何入手发动群众》,1948年1月8日,S 县档案,75-1-8.
    [2]同上。
    [3]刘少奇:《论党》,《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56页。
    [4]桐柏区党委:《调整土地工作初步小结》,1948年1月13日,S县档案,75-1-6。
    [1]毛泽东:《论联台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横捧本,第1043-1045页。
    [2]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横排本,第854页。
    [3]刘少奇:《论党》,《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2-352页。
    [4]江汉军区第一地委:《一地委第二次县书联席会议关于土地改革运动的总结》,1948年3月30日,S县档案,75-1-7。
    [1]可参见时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土改委员会副主任和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杜润生先生的叙述和相关文献证明。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2]杜润生:《当前土地改革指导中的几个问题》,载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经验汇编》(以下简称《土改文献》),第344-355页,1951年,湖北省档案,SZB-133。
    [3]杜润生:《中南全区去冬今春土地改革的经过与主要经验及今后计划》,1951年4月9日,载《土改文献》,第503页。
    [4]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1]孝感地委:《关于坚决镇压匪特暴乱打退不法地主的反攻的指示》,1950年7月30日,S县档案,1-1-17。
    [2]湖北省委:《省委关于土改及减租退押斗争的紧急指示》,1950年11月2日,S县档案,1-1-15。
    [3]S县委:《对充分发动群众普遍反霸重点土改的补充指示》,1950年11月24日,S县档案,1-1-9。
    [4][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4页。
    [5]理查德·马德森:《共产主义统治下的乡村》,载[美]R.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51页。
    [1]吕西安·比昂科:《农民运动》,载[美]费正清,[美]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3、31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6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89页。
    [4]《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33页。
    [5]《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页。
    [6]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注意到了毛泽东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角色及其政治活动,并详细分析其在唤醒民众中的地位。参见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恭忠、李里峰等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17-380页。
    [1]即《怎样分析阶级》和《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
    [2][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二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10页脚注、299页。
    [3]这一点在我收集文献资料时就有所发现。1948年,李村所在的江汉军区第一地委在对群众进行思想发动时就详细列举了“华北经验”的七个具体要点。详见江汉军区第一地委:《一地委第二次县书联席会议关于土地改革运动的总结》,1948年3月30日,S县档案,75-1-7。
    [4]冯建辉:《党对地主富农及其子女政策的变迁》,《炎黄春秋》2000年第12期。
    [1]《翻身》,第144-145页。
    [2]《翻身》,第147-150页。
    [3]中共莒南县委:《大店查减斗争总结》,1944年11月5日,载山东省档案局、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山东的减租减息》,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213、233页。
    [4]我们发现,在土地改革前后及其过程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轻易看到这种政治教育和阶级启发的行为,甚至在填发土地证之时仍然将政治教育活动融入其中。李村所在的孝感地委一个乡就在填发土地证期间就采取了此种行动。参见《孝感赵垸乡土改复查中进行总结教育的经验》,1951年3月3日,S县档案,1-1-27。
    [1]江汉军区第一地委:《一地委第二次县书联席会议关于土地改革运动的总结》,1948年3月30日,S县档案,75-1-7。
    [2]《S县城郊区×乡×村土改工作总结》,1950年1月20日,S县档案,1-1-9。
    [3]《S县重点实验土改工作总结报告》,1950年6月,S县档案,1-1-9。
    [4]S县委:《对充分发动群众普遍反霸重点土改的补充指示》,1950年11月24日,S县档案,1-1-9。
    [5][美]R.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54页。
    [1]张乐天,曹锦清,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2]这些在后文“阶级划分的政治社会后果”一节会详述。
    [3]李村所在的中南区1951年在总结一年来土地改革经验并制定今后计划时,明确将划阶级作为土改三大阶段中第二阶段的第二步,列于第三步“没收、征收、实行分配”之前。参见杜润生:《中南全区去冬今春土地改革的经过与主要经验及今后计划》,1951年4月9日,载(土改文献》,第503页。
    [4]刘培平:《论中国共产党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标准的形成》,《山东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5]《怎样分析阶级》,载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三)》,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2-114页。
    [6]《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载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三)》,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5-131页。
    [1]《中共中央关于重发<怎样分析阶级>等两文件的指示》,载《土改文件》,第90-91页。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一九三三年两个文件的决定》,载《土改文件》,第326-344页。
    [4]1948年5月正式重发1933年两个文件时,对任弼时的讲话作出了政策意义上的定位,指出“这两个文件中没有讲到的问题及关于富农和中农分界的问题,则以任弼时同志一九四八年一月十二日《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所说者为准”。参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一九三三年两个文件的决定》,载《土改文件》,第325页。
    [4]任弼时:《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载《土改文件》,第107页。
    [5]《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社会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草案)》,载《土改文件》,第172-227页。
    [6]此文件只下发到中央分局一级,没有到达乡村基层,但实际上在其后的时间内对阶级划分实践(尤其是行政系统的中层)有着实际的指导作用。1948年5月正式重发1933年两个文件时,指出“凡收到此项文件者,可以当作高级领导机关的参考文件”。参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一九三三年两个文件的决定》,载《土改文件》,第325页。作为一个例证,1949年中央对西北局的报告作出指示时就将该文件作为执行依据。参见《中共中央关于新旧富农的划分问题的指示》,载《土改文件》,第526页。
    [1]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2-513页。而且从政策文本的延续性看,建国后所制定的《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中的许多内容都与此文件具有共通性,所以在这一意义上该草案仍然进入了政治实践领域。
    [2]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以下简称《建国文献(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06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载《建国文献(第一册)》,第343页。
    [1]《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载《建国文献(第一册)》,第382-407页。
    [2]《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补充规定(草案)》,《建国文献(第二册)》,第102-13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6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221页。
    [5]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载《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横排本,第1256-1257页。
    [1]关于备阶级成分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参见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节、第四节,载《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横排本。
    [2]《江汉军区第一地委第二次县书联席会议关于土地改革运动的总结》,1948年3月30日,S县档案,75-1-7。
    [3]时任县级主要领导职位的黎秋民在接受我的访谈时说,S县的土改与他本人南下前参与的华北地区土改相比较规范,政策依据也较明确,政策执行与政策本身更为匹配。访谈编号:2007-8-21-1cm。
    [4]访谈编号:2007-8-17-1by2。
    [5]关于阶级划分过程的一般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的论述可参见杜润生主编:《中国的土地改革》,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389-396页;莫宏伟:《苏南土地改革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112页。
    [1]S县委办:《为抓紧时间争取插秧前完成土改给各区委的指示》,1950年4月18日,S县档案,1-1-21。
    [2]《S县城郊区×乡×村土改工作总结》,1950年1月20日,S县档案,1-1-9.
    [3]S县委:《关于如何克服领导上的小手小脚现象和掌握土改各个阶段中斗争环节问题的指示》,1950年1月20日,S县档案,1-1-9。
    [4]S县委曾经就第二期土改地区工作进展问题发出催促指示,对土改和阶级划分时间作出规划,认为“我们计算在一个乡有二十天时间,就可较好土改;如发动贫雇十天(包括斗恶霸摸干部),划阶级有二天即可,因为不必追底财,没收用上一天,评产与分田用七天可完成”。参见S县委办:《为抓紧时间争取插秧前完成土改给各区委的指示》,1950年4月18日,S县档案,1-1-21。
    [1][美]R.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54页。
    [2][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124、127页。
    [3]朱晓阳:《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1931~1997》,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111页。
    [1]《S县重点实验土改工作总结报告》,1950年6月,S县档案,1-1-9。
    [2]《十里店(二)》,第61页。
    [3]《莒南县壮岗、团林及赣榆县金山三区农村经济调查》,山东分局调查研究室编:《材料汇编》第十二期,第5页。转引自王友明:《解放区土地改革研究,1941-1948:以山东莒南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98页。
    [1]《翻身》,第316-317页。
    [2]《翻身》,第341-345页。
    [3]这就预示着错误风险的不可预期性,这一点其实在阶级划分文件中也有隐含的体现,在《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对富裕中农的条款中就有规定“某些情形下,剥削收入虽超过全家总收入百分之十五,但不超过百分之三十,而群众不加反对者,仍以富裕中农论”,“若没有这些情形,则剥削收人超过总收入百分之十五者,即为富农,不应认为富裕中农。这些情形的正确判断,依靠于当地群众的公意”。(参见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三)》,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7-118页。)从文本上看,即使群众的意见发挥调节作用,阶级成分的上下浮动也许不会很大,但由于现实中剥削收入估量的随意性,公意的定性强化往往导致某些人群阶级成分大幅度的变动。
    [4]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一书中就讲述了这样的案例。
    [5]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三联书店2002年版)和陈忠实《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就有两个很好的例子。
    [1]王耕今等编:《乡村三十年》,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48页。
    [2]详细内容参见《中共中央关于计算剥削年限与剥削分量问题给冀中区党委的指示》,1948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由新华社答复划阶级成份中诸问题的通知》,1948年9月29日,载《土改文件》,第420-425、430-433页。
    [3]《中南军政委员会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补充规定》,1951年10月23日,载《士改文献》,第114-119页。
    [4]孝感地委:《礼山划阶级经验介绍》,1951年3月18日,S县档案,1-1-27。
    [1]张佩国:《山东“老区”土地改革与农民日常生活》,载张佩国:《财产关系与乡村法秩序》,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93页。
    [4]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1]王友明:《解放区土地改革研究,1941-1948:以山东莒南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2]《中共华东局土改工作团关于五莲县结束土改工作的总结》,1946年3月14日,山东省档案馆、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2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0页。
    [3]研究者甚至发现该文件的原稿更为激进,正式公开发表的文本要缓和得多。参见[日]马场毅:《田中恭子著:<土地与权力——中国的农村革命>》,载日本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会编:《中国21:199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84-496页。
    [4]《中共中央工委关于阶级分析问题的指示》,载《土改文件》,第96页。
    [1]任弼时;《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载《土改文件》,第104-106页。
    [2]参见《毛泽东对李井泉、晋绥分局关于纠正左倾错误的方针及步骤的报告的批示》附件(一)、(二),载《土改文件》,第135-138页。
    [3]《热河分局转报冀东区党委关于土改情况的报告》,载《土改文件》,第310页。
    [4]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载《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横排本,第1253页。
    [5]《重视划阶级工作》,原载《长江日报》1951年3月12日,转载《土改文献》,第460-465页。
    [6]孝感地委:《转发汉阳县委会关于八区奓山三村对阶级的报告》,1950年2月24日,S县档案,1-1-17。
    [7]孝感地委:《应城县四个乡所存在的问题》,1951年5月11日,S县档案,1-1-27。
    [1][美]R.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55页。
    [2]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7页。
    [3]相关数据可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中共中央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任弼时:《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载《土改文献》,第5、84、104页;《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载《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966年横排本,第1194-1 195页;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载《建国文献》,第290-291页。当然,土改时期和之后,党内和学界对这些数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甚至置疑。
    [4]《晋察冀中央局关于划分阶级和对地主、富农成份党员的处理问题的请示报告》,载《土改文件》,第247页。
    [5]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1页。
    [6][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1]1947年11月中央重发1933年两文件时指出,“现将该两文件之错误部分及与阶级分析无关部分删去,经新华总社电告,当作你们的参考文件。望你们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参考此项文件,提出关于阶级成份分析的明确意见电告,然后由中央制定统一的正式文件,公开发表”。参见《中共中央关于重发<怎样分析阶级>等两文件的指示》,载《土改文件》,第90页。
    [2]杜润生:《中南全区去冬今春土地改革的经过与主要经验及今后计划》,1951年4月9日,载《土改文献》,第503页。
    [3]张小军:《阳村土改中的阶级划分与象征资本》,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08页。
    [4]中南地区土改正式开始之前,时任华中局(即中南局)秘书长的杜润生向第一书记林彪汇报时,以及1950年初参加通过土改法和刘少奇报告会议向毛泽东汇报土改三步走计划时,都没有明确划分阶级问题。参见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32页。
    [2]张小军:《阳村土改中的阶级划分与象征资本》,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09页。
    [3]同上。
    [1]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6-95页。
    [2]张小军:《阳村土改中的阶级划分与象征资本》,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01、111页。
    [1]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2]闰志刚:《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社会》2006年第1期。
    [3]覃明兴:《移民的身份建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4]爱德华·奏义德:《东方学·后记》,三联书店1999版,第426页。
    [5]钱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90页。
    [6]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7页。
    [1]杨懋春:《近代中国农村社会之演变》,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0年版。转引自李康:《西村十五年:从革命走向革命——1938-1952冀东村庄基层组织机制变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1页。
    [2]即使依据杜润生先生的估计,也涉及到地主富农所占有的50%左右的土地。参见《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第18页。
    [3]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素兰,纳日碧力戈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6页。
    [4][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5]李里峰:《变动中的国家、精英与民众——土地改革与华北乡村权力变迁(1945-1953)》,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4年6月,第75页。
    [1][美]R.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55页。
    [2]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
    [3]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00页。
    [4]李康:《西村十五年:从革命走向革命——1938-1952冀东村庄基层组织机制变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6页。
    [5]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09-512页。
    [1]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
    [2]田中恭子:《土地与权力》,名古屋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25页.转引自[日]滨口允子:《地富成份划分考》,载南开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近代中国社会、政治与思潮》,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1页。
    [3][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4][日]滨口允子:《地富成份划分考》,载南开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近代中国社会、政治与思潮》,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1-137页。
    [1]李里峰通过对山东等地的土改文献研究指出,“1949年前的土改文件中,关于地主、富农转变成分的实际例子不多”,“到建国初期相关的记载开始多起来”,但是土改结束后“对地主、富农转变成分的态度更加谨慎、严格”。参见李里峰:《变动中的国家、精英与民众——土地改革与华北乡村权力变迁(1945-1953)》,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4年6月,第77页。
    [2]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页。
    [3]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9页。
    [4]李康:《西村十五年:从革命走向革命——1938-1952冀东村庄基层组织机制变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1页。
    [1]李小平:《土地改革与闽西苏区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2]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00页。
    [3][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1]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横排本,第3页。
    [2]《关于本省实施土地改革的报告》,1950年10月5日,载《湖北省土地改革实施办法及实施土改报告》,湖北省档案,SZB-11。
    [3]《重视划阶级工作》,原载《长江日报》1951年3月12日,转载《土改文献》,第463页。
    [4]《重视划阶级工作》,原载《长江日报》1951年3月12日,转载《土改文献》,第464页。
    [5]应山县委、孝感地委转:《通报》,1951年1月7日,S县档案,1-1-27。
    [1]纪保宁:《组织农民:陕甘宁边区的党、政府与乡村组织》,载冯崇义等编《华北抗日根据地与社会生态》,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转引自李里峰:《变动中的国家、精英与民众——土地改革与华北乡村权力变迁(1945-1953)》,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4年6月,第74页。
    [2][加]伊丽莎白·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安强,高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6-179页。
    [3]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载《建国文献》,第305页。
    [4]邓子恢:《关于土地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1950年12月,载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村经济体制卷(1949-195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20页。
    [5]孝感地委:《转发应山县陈家巷区干部打死贫农事件的情况通报》,1951年10月10日,S县档案,1-1-27。
    [1]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与农业财政的终结》,《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2]孙中山:《三民主义》,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89页。
    [3]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8页。
    [4]武力:《略论土地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重塑》,载《中国土地改革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1]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22页。
    [2]此处是否是欺骗需要慎重分析。笔者以为毋宁说是受到欺骗,可能性更大的是普通农民对地主本人以及斗地主这一政治行为的理解与国家(通过其代理人)的阶级意识、革命行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也就是说普通村民此时在表层的政治行为和深层的政治意识、政治心理中都还没有接受并内化国家所需要那种“阶级性”。
    [3]孝感地委:《黄陂高庙区大内乡斗争失败的教训》,1951年1月16日,S县档案,1-1-27。
    [1]孝感地委:《孝感赵垸乡土改复查中进行总结教育的经验》,1951年3月3日,S县档案,1-1-27。
    [2]潘光旦、全慰天:《苏南土地改革访问记》,三联书店1952年版,第114页。
    [3]郭畏三等:《中国农村新气象》,原载《长江日报》1951年2月16日,转引自中南人民出版社编:《土地改革后的中南农村》(以下简称《土改后的中南农村》),中南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第1-2页。
    [4]彭枫:《武昌农村的新气象》,原载《大刚报》1950年8月3日,转引自《土改后的中南农村》,第52页。
    [5]彭江流:《土地改革后的萍乡沂源乡》,原载《江西日报》1951年2月9日,转引自《土改后的中南农村》,第84页。
    [6]吕建中:《春光喜临五里界》,原载《长江日报》1951年2月5日,转引自《土改后的中南农村》,第59页。
    [1][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页。
    [2]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501页。
    [4]相关研究可参考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7期;徐勇;《“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现代国家向乡土社会渗透的行政机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徐勇:《政权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社会的整合》,《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徐勇:《“政策下乡”及对乡土社会的政策整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黄辉祥:《“民主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再整合——村民自治生成的历史与制度背景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中南军政委员会:《关于干部在土地改革工作时期的八项纪律),1950年12月2日,载《土改文献》,第196页。
    [2]《共产党员在土地改革运动中的立场问题》,原载《长江日报》1951年2月12日社论,转载《土改文献》,第450-453页。
    [3]《翻身》,第201页。
    [4]桐柏区党委组织部:《对提高老干部与大量吸收培养新干部的指示》,1948年6月8日,S县档案,75-1-6。
    [5]《翻身》,第262-265页。
    [6]可参见孝感地委:《通报》,1951年4月6日;孝感地委:《应城县四个乡所存在的问题》,1951年5月11日,S县档案,1-1-27。
    [7]《翻身》,第203-207页。
    [1][加]伊丽莎白·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安强,高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190页。
    [2]《十里店(二)》,第84-101、35-36页。
    [3]江汉区党委:《关于几个政策问题的决定》,1948年2月19日,S县档案,75-1-8。
    [4]S县委会:《关于如何克服领导上的小手小脚现象和掌握土改各个阶段中斗争环节问题的指示》,1950年1月20日,S县档案,1-1-9。
    [5]孝感地委政策研究室:《通报》,1952年6月5日,S县档案,1-1-36。
    [6]孝感地委:《转发东北局“关于党员雇工放债等问题”的规定》,1952年10月11日,S县档案,1-1-36。
    [7]《翻身》,第174-175页。
    [1]Yang.C.K.A Chinese in Village Communist Transition,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1959.P-143-144.转引自[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杜蒲、李玉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142页。
    [2]黄树民:《林村的故事》,素兰,纳日碧力戈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2页。
    [3]同上,第38页。
    [4]《论土地改革的复查阶段》,1951年6月16日,载《土改文献》,第540页。
    [5]武力:《略论土地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重塑》,载《中国土地改革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1]相关政策文件主要有《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毛泽东关于镇压反革命分子的策略问题电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关于镇压反革命和惩治反革命条例问题的报告》,《毛泽东转发西南军区关于镇反工作报告的批语》,《中共中央关于对犯有死罪的反革命分子应大部采取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政策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清理“中层”“内层”问题的指示》,《政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清理反革命罪犯积案的指示》。参见《建国文献》(一),第141-143、420-423、509页:《建国文献》(二),第40、44-47、48-53、84、256-258、274-278、432-435页。
    [2]相关论述可参见李友梅等著:《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1]《翻身》,第192-193页。
    [2]《翻身》,第193页。
    [3]《农民协会组织通则》,载《建国文献(第一册)》,第346-347页。
    [4]《翻身》,第353-355页。
    [1]应山县委、孝感地委转《通报》,195|年1月7日,S县档案,1-1027。
    [2]《S县城郊区×乡×村土改工作总结》,1950年1月20日,S县档案,1-1-9.
    [3][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65页。
    [4]这是我的博士生导师徐勇教授在2006年11月10日博士生指导会上的发言。
    [1]此处所说的不一致主要指土地改革完成后阶级成分划分所依据的经济标准与阶级成分本身之间的不一致性。实际上,按照党的意图和阶级成分隐含的社会分层意义,土改后各个阶级成分的经济地位与政治社会地位是匹配的。贫雇等原先的低等阶层阶级划定后跃升为上等阶层,通过对“斗争果实”的分配其经济地位也有极大上升;而地富等昔日的上等阶层却跌落到社会底层,其拥有的生产生活资料全部或大部被征收和没收,经济地位也大为下降。
    [2]中共湖北省委农村工作部五处:《关于雇贫农中农化问题的调查》,载泥元,杨帮基编:《湖北省农业合作经济史料》(上)(以下简称《湖北合作史料》(上)),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41页。
    [3]此处的阶级划分不同于土改时期的阶级划分,只是根据新的阶级形势、国家政治社会事务的办理需要和阶级动态作出的权宜性、策略性阶级分类。毛泽东曾解释到,“这一回我们讲下中农和上中农是两个不同的阶层,不是重新划一次阶级,而是因为事实上各阶层对于合作化的态度有积极消极的区别,在一个阶层的内部的个人也有这种区别。……所以,不是什么重划阶级。”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11页。而且,这种新的阶级划分没有公开公布,只是作为上级党政机关的决策参考。S县委就曾在其两个正式文件中作出规定并批判了随意公布的错误。参见S县委:《县委批转×××同志关于L区在执行阶级政策中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报告》,1955年11月2日;《县委关于在三定运动和互助合作运动中认真的执行阶级路线的指示》,1955年11月4日,S县档案,1-1-146。但是,这种阶级分析对所涉及到的阶级群体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它意味着哪些阶级成分可以入社,哪些不能入社,哪些先入社,哪些后入社。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带有临时性的新型阶级分析同样导致了乡村一定程度的阶级区分,并带来了部分阶层政治社会待遇的差异性变化,尤其是“下中农”从中农中的离析并实现与贫农的联合(即“贫下中农”)进而上升为党的新的依靠阶级。
    [1]党的正式文献中第一次使用“下中农”称呼的是毛泽东修正后发表于1955年7月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文。该文“对于中农只分为上中农下中农两部分,未提中中农,以免分得过细,不易区别。现在所说的下中农实际上包括原来所说的新中农中间的下中农和中中农两个部分。”参见毛泽东:《农业合作化必须依靠党团员和贫农下中农》,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92页。
    [1]S县委会:《抓紧时机大力贯彻互助合作、自愿结合的政策》,S县档案,1-1-22。
    [1]孝感地委:《转发华东局“有关互助合作运动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1952年8月31日,S县档案,1-1-36。
    [1]《中共中央转发陕西省委<关于地主、富农能否参加互助组的意见>》,1952年4月9日,载《建国文献》(二),第149-151页。
    [2]农业合作化中农村有三种合作组织,即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其中生产合作社是首要的、基本的合作社组织,本文也是以生产合作社为论述主体的,其它两种合作社与生产合作社具有内在的共通性和一致性。
    [3]笔者无意于在此系统论述农村合作社兴起动因,所以关于农民层面的因素(当然这一因素也足非常重要的)就不再阐述,而只是偏重于国家层面的因素。
    [4]孝感地委政策研究室:《通报》,1952年6月5日,S县档案,1-1-36。
    [5]详细内容参见孝感地委:《转发东北局“关于党员雇工放债等问题”的规定》,1952年10月11日,S县档案,1-1-36。这一文件的主体内容很有可能来自1952年8月12日的《东北局关于县区村整党与对党员雇工放债等问题的指示(草案)》,参见《建国文献》(三),第323-330页。
    [6]朱晓阳:《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1931~1997》,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116页。
    [1]在该文中,毛泽东指出,“贫农、新中农中间的下中农和老中农中间的下中农,因为他们的经济地位困难(贫农),或者他们的经济地位虽然比较解放以前有所改善,但是仍然不富裕(下中农),因此,他们是有一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的,他们是积极地响应党的合作化号召的,特别是他们中间的觉悟较高的分子,这种积极性更大”。参见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72页。在两个月后他又对老中农中间的下中农作出了进一步解释,“由于他们的经济地位原来就不富裕,有些则因为在土地改革的时候不正当地受了一些侵犯,这些人在经济地位上和新中农中间的下中农大体相似,他们对于加入合作社一般地感到兴趣。” 参见毛泽东:《农业合作化必须依靠党团员和贫农下中农》,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92页。
    [2]毛泽东曾指出,“这几部分人(指贫农和下中农)中间的积极分子,让他们首先组织起来。这几部分人中间暂时还不积极的分子则不要勉强地拉进来。等到他们的觉悟程度提高了,他们对于合作社感到兴趣了,然后再分批地把他们吸收进合作社”,“并应依其觉悟程度,分作多批吸收进来,首先吸收觉悟较高的分子”。参见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农业合作化必须依靠党团员和贫农下中农》,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77,192-193页。
    [3]参见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69页。
    [4]中共湖北省委农村工作部:《一九五三年秋季以来全省新建社和老社情况》,载《湖北合作史料》(上),第293页;王任重:《整顿巩固农业合作社,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载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湖北农业合作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92-93页。
    [1]《S县老社座谈会上发现的几个问题与今后解决意见》,1955年1月8日,S县档案,1-1-192。
    [2]《中共S县县委书记×××同志关于在发展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意见的报告》,1956年12月14日,S 县档案,1-1-312。
    [3]《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五次代表会议关于当前农村工作的决议》,1955年6月29日,载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湖北农业合作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134页。
    [4]参见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78页。
    [5]《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规定,“凡是年满十六岁的男女劳动农民,或者能够参加合作社劳动的别的劳动者(例如手工业劳动者和会计人员),自愿申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过社员大会通过,就成为社员。”参见《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1955年11月9日,载《建国文献》(七),第362页。
    [6]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1957年7月,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58页。
    [7]《中共中央关于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1957年8月8日,载《建国文献》(十),第530页。
    [8]中共湖北省委农村工作部:《一九五三年秋季以来全省新建社和老社情况》,载《湖北合作史料》(上),第293页。
    [1]S县委:《县委批转×××同志关于L区在执行阶级政策中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报告》,1955年11月2日,S县档案,1-1-146。
    [2]S县委:《县委关于在三定运动和互助合作运动中认真的执行阶级路线的指示》,1955年11月4日,S县档案,1-1-146。
    [3]土改前后中央出台了多个关于保存富农经济的文件,毛泽东针对地方的若干模糊认识作出“暂时不动富农出租地”的指示。
    [1][美]R.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65-666页。
    [2]《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十人小组关于反革命分子和其它坏分子的解释及处理政策界限的暂行规定》,1956年3月10日,S县档案,1-1-244。
    [3]《中共中央关于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对待富农的政策问题给华东局的复示》,1952年4月29日,载《建国文献》(三),第160页。
    [4]《中共湖北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处理前段建社中的大社大组的通知》,1954年11月,载《湖北合作史料》(上),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5-276页。
    [5][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页。
    [6]《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1955年10月11日,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11-212页。
    [1]参见《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1955年11月9日,载《建国文献》(七),第363页。
    [2]S县委:《县委关于在三定运动和互助合作运动中认真的执行阶级路线的指示》,1955年11月4日,S县档案,1-1-146。
    [3]《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1956年1月23日,载《建国文献》(八),第48-49页。
    [4][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杜蒲、李玉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0页。
    [1]参见《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1956年6月30日,载《建国文献》(八),第405-407页。
    [2]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1957年7月,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58页。
    [3]《中共中央关于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1957年8月8日,载《建国文献》(十),第530页。
    [4]《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1957年10月25日,载《建国文献》(十),第656页。
    [5]我们发现,最后进入政策领域和实践领域的就是这种方法。关于这一政策选择的深层含义下文再述。
    [6]刘少奇:《关于合作社的若干问题》,载《建国文献》(二),第573-574页。
    [7]《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1955年11月9日,载《建国文献》(七),第363-364页;《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1956年6月30日,载《建国文献》(八),第406页。
    [1]《农业合作化必须依靠党团员和贫农下中农》;《<长沙县高山乡武塘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怎样从中农占优势转变为贫农占优势的>一文按语》;《<福安县发生“中农社”和“贫农社”的教训>一文按语》,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93、239-240,241页。
    [2]有鉴于此,某些地方甚至将党团员和积极分子纳入中央所规定的原有阶级政策中,从而使这一阶级政策向纵深推进。S县就曾将合作化时期的阶级政策扩展为“依靠党团员、积极分子、现有贫农和新老中农(中的)下中农,巩固的团结中农,限制和打击富农剥削”。参见S县委:《县委关于在三定运动和互助合作运动中认真的执行阶级路线的指示》,1955年11月4日,S县档案,1-1-146。
    [3]毛泽东:《农业合作化必须依靠党团员和贫农下中农》,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93-194页。
    [4]《中共湖北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处理前段建社中的大社大组的通知》,1954年11月,载《湖北合作史料》(上),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5页。
    [5]《中共中央批发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全国第四次互助合作会议的报告>》,1954年12月31日,载《建国文献》(五),第732-733页;《<长沙县高山乡武塘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怎样从中农占优势转变为贫农占优势的>一文按语》;《<福安县发生“中农社”和“贫农社”的教训>一文按语》,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39-240,241页;《中共湖北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处理前段建社中的大社大组的通知》,1954年11月,载《湖北合作史料》(上),第275页。
    [6]《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1955年10月11日,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10-211页。
    [7]《中共中央批发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全国第四次互助合作会议的报告>》,1954年12月31日,载《建国文献》(五),第733页。
    [8]参见王任重1955年2月21日在全省县委书记会议上的总结报告,载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湖北农业合作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77-78页。
    [1]依据本文件上下文和相关文件,“三种人”是指党团员、积极分子和贫下中农。
    [2]《中共S县县委书记×××同志关于在发展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意见的报告》,1956年12月14日,S 县档案,1-1-312。
    [3]《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1955年10月11日,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12页;《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1955年11月9日,载《建国文献》(七),第364页;《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1956年1月23日,载《建国文献》(八),第48-49页;《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1956年6月30日,载《建国文献》(八),第406页。
    [4]《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1956年1月23日,载《建国文献》(八),第48-49页。
    [5]襄阳地委农村工作部:《一周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简报》,1955年10月11日,S县档案,1-1-189。
    [1]《湖北省三年来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1952年10月16日,载《湖北合作史料》(上),第58页。
    [2]前文关于入社的资格条件和阶级区分、社员的政治社会待遇部分实际上是对此一问题的部分说明。
    [3]参见毛泽东:《农业合作化必须依靠党团员和贫农下中农》,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92页;毛泽东:《农业合作化必须依靠党团员和贫农下中农》,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93页;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序言一,1955年9月25日,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19页;《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扩大)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1955年10月11日,载《建国文献》(七),第288-289页。
    [1]章重:《壮丽的史诗——湖北省农业合作化运动综述》,载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湖北农业合作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3页。
    [2]最突出的就是反“右派”运动兴起后阶级斗争重新强化时期,正式的表述可参见毛泽东《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一文。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58页。
    [4]陈吉元等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
    [5][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9-170页。
    [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92页;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7]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65页。
    [1]刘少奇:《关于合作社的若干问题》,载《建国文献》(二),第573-575页。
    [2]陈云:《实行粮食统购统销》,1953年10月10日,载《建国文献》(四),第446-461页。
    [1]《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1953年10月16日,载《建国文献》(四),第478页。
    [2]《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开放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若干问题的指示》,1956年12月1日,载《湖北合作史料》(上),第578-579页。
    [3][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5页。
    [4]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页。
    [5]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123页。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1958年1月9日,载《建国文献》(十一),第16-21页。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载《建国文献》(一),第1-13页。
    [2]中共襄阳地委办公室:《襄阳专区新建农业社的思想发动工作》,载《湖北合作史料》(上),第669-673页。
    [3]《襄阳地委关于建立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具体做法与初步步骤》,1955年1月19日,S县档案,1-1-192。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96页。
    [5]中央农村工作部二处:《东北地区酝酸建社的情况简报》,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71页。
    [1]《中共湖北省委批发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目前高级农业合作化运动情况的报告》,1956年10月5日,载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湖北农业合作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231页。
    [2]陆益龙:《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安徽小岗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117页。
    [3]参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李锐:《“大跃进”亲历记》,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19页。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28页。
    [1]《中共中央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1958年4月8日,载《建国文献》(十一),第209-210页。
    [2]襄阳地委:《襄阳地委关于小社并大社问题给省委的请示报告》,1959年8月12日,S县档案,1-1-509。
    [3]襄阳地委:《转发王任重同志关于并社问题提出的几个问题》,1959年8月14日,S县档案,1-1-509。
    [4]襄阳地委:《关于并社中几项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1959年8月17日,S县档案,1-1-509。
    [5]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6]《嵖蚜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草稿)》,1958年8月6日,载《建国文献》(十一),第387-399页。
    [7]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1]关于人民公社的史书类和专著类著作基本上对这一问题都有所提及。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最详尽的研究当数一本以嵖蚜山卫星公社为分析对象的专著。参见贾艳敏:《大跃进时期乡村政治的典型:河南嵖蚜山卫星人民公社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2]有关研究可参见凌志军:《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林蕴晖,顾训中:《人民公社狂想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安贞元:《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嵖蚜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草稿)》,1958年8月6日,载《建国文献》(十一),第387-388页。
    [4]《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29日,载《建国文献》(十一),第447-448页。
    [5]《关于今后接收党员工作的意见》,1958年11月17日,载《建国文献》(十一),第597页。
    [6]《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做好当前人民生活的几项工作的规定》,原载《湖北日报》1958年12月19日,转载泥元,杨帮基编:《湖北省农业合作经济史料》(下),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页。
    [7]《中央工作会议关于农村整风整社和若干政策问题的讨论纪要》,1961年1月20日,载《建国文献》(十四),第91-92页。
    [1]襄阳地委:《转发湖北省委关于沔阳县通海口公社整风整社第二阶段的总结报告》,S县档案。
    [2]《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的通知》,1963年5月20日,载《建国文献》(十六),第309-329页。
    [1]《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1963年9月,载《建国文献》(十七),第385-420页。
    [2][日]滨口允子:《地富成份划分考》,载南开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近代中国社会、政治与思潮》,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3页。
    [3]《河北省三河、宝坻、香河、蓟县积极发动贫下中农子女入学》,载《建国文献》(十八),第543-550页。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处理一九六一年以前农村四项欠款问题的通知》,1965年3月26日;《湖北省委关于一九六一年以前的贷款、赊销款、预购款的清理问题的请示》,1965年3月19日,载《建国文献》(二十),第107-110页。
    [1]《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1958年12月10日,载《建国文献》(十一),第611-612页。
    [2]《关于人民公社的十八个问题》,1959年4月,载《建国文献》(十二),第170-173页。
    [3]《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1960年11月3日,载《建国文献》(十三),第668页。
    [4]《中共中央转发毛泽东批示的几个重要文件——胡乔木关于公社食堂问题的调查材料》,1961年4月26日;周恩来:《关于食堂和评工记分等问题的调查》,1961年5月7日;《毛泽东转发邓小平、彭真的信——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几个问题的调查》,1961年5月13日,载《建国文献》(十四),第300-315、318-319页。
    [5]初级社时期主要采用两种分配方式:一种是“定额记工”制,即“完成每一种工作的定额所应得的报酬,用劳动日作计算单位。一个劳动日等于十个工分。完成每一种工作的定额听应得的劳动日的多少,应该根据每一种工作所需要的技术程度,劳动过程中的辛苦程度和这种.E作在整个生产中的重.要性来评定。完成一种中等工作定额,应该记一个劳动日。”另一种是“死分活评”制,即“按照每个社员劳动力的强弱和技术的高低评定一定的工分,再根据他每天劳动的实际状况进行评议,好的加分,不好的减分,作为他当天所得的劳动日。”参见《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1955年11月9日,载《建国文献》(七),第380-384页。这两种分配方式实际上成为后来高级社和人民公社时期分配方式的范本,后来都是在这两种分配方式基础上的仿效、改进与扩展的结果。高级社时主要采用“定额记工”制,即“规定各种工作的定额和报酬标准,实行按件计酬”,“每一种工作定额,都应该是中等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积极劳动一天所能够做到的数量和应该达到的质量,不能偏高偏低”,“每一种工作定额的报酬标准,用劳动日作计算单位,完成每一种工作定额所应得的劳动日,根据这种工作的技术高低、辛苦程度和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来规定”。参见《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1956年6月30日,载《建国文献》(八),第414-415页。
    [6]《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1962年2月13日,载《建国文献》(十五),第184-185页。
    [1]《×××同志在公社党委书记会议上关于分配问题的发言(记录稿)》,1959年8月23日,S县档案,1-1-772。
    [2]从建制上,J公社的行政区划范围要远远大于人民公社解体后的J镇,当时的J公社除了后来的J镇外还包括临近的L镇和S镇。参见《J社志》编写组:《J社志》,1982年7月,第18页。
    属性不符
    [1]陆益龙:《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安徽小岗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
    [2]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素兰,纳日碧力戈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5-56页。
    [3]参见罗素和韦伯的研究。[英]罗素:《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237、417页。
    [2]陆学斌:《进一步发展新民歌运动》,《人民日报》1958年12月10日。
    [3]访谈编号:2007-8-23-1hy5。
    [4]陆益龙:《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安徽小岗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126页。
    [5]朱晓阳:《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1931~1997》,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6]凌志军:《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8-49页。
    [1][美]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2]《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的五条紧急指示》,《中共中央关于分配私人自留地以利发展猪鸡鹅鸭问题的指示》,1959年5月7日,载《建国文献》(十二),第293、294页。
    [3]《中共中央关于社员私养家禽、家畜和自留地等四个问题的指示》,1959年6月11日,载《建国文献》(十二),第382-384页。
    [1]《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1960年11月3月,载《建国文献》(十三),第666页。
    [2]《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0年9月,载《建国文献》(十四),第402-403页。
    [3]《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十项措施》,1960年8月28日;《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几项具体政策的补充规定》,1962年6月25日,载泥元,杨帮基编:《湖北省农业合作经济史料》(下),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5-86、121-123页。
    [4]襄阳地委:《关于几个生产队自留地执行情况的通报》,1959年5月26日,S县档案,1-1-861。
    [5]S县委:《关于迅速作好社员自留地的紧急指示》,1959年6月13日,S县档案,1-1-771。
    [1]参见陆益龙对小岗村追述性的描述和分析。陆益龙:《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安徽小岗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139页。
    [1]S县委工作组:《怎样发展生产小队的积极作用——实行三包、八放、四统、五抓》,1959年4月27日,S 县档案,1-1-774.
    [2]赵修:《建立食堂包干制与责任制的几点经验》,1959年12月25日,S县档案.1-1-669。
    [3]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58-60页。
    [4]同上,第69页。
    [5]可参见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杜润生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上),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642-676页。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5页。
    [2]这是我的博士生导师徐勇教授在2006年11月10日博士生指导会上的发言。
    [3]张乐天:《国家话语的接受与消解——公社视野中的“阶级”与“阶级斗争”》,《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1]襄阳县伙牌公社定点调查组:《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加强无产阶级专政——伙牌大队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史的调查》,1975年3月,载中共湖北省农村政治部,湖北省农办:《湖北省十个人民公社定点调查材料(一九七四年度)》,湖北档案,SZJ-544,第35-37页。
    [1]《从资产阶级法权的扩大看农村两条道路斗争——十个定点调查公社政治、思想、经济情况调查》,载中共湖北省农村政治部,湖北省农办:《湖北省十个人民公社定点调查材料(一九七四年度)》,湖北档案,SZJ-544,第5-6页。
    [2]马字平、黄裕冲:《中国昨天与今天》,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766页。
    [1]参见《J社志》编写组:《J社志》,1982年7月,第65页。
    [1]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23页。
    [2]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6-95页。
    [1]《J社志》编写组:《J社志》,1982年7月,第64-65页;J镇党史大事记编纂委员会:《S市J镇党史大事记1947—1996年》,1997年5月,第48-49页。
    [2]刘智、史卫民、周晓东、吴运浩:《数据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统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5-46页。
    [3]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379页。
    [4]J镇党史大事记编纂委员会:《S市J镇党史大事记1947—1996年》,1997年5月,第54、56-57页。
    [5]这一判断受益于我的博士生导师徐勇教授在2006年11月10日博士生指导会上的发言。
    [1]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9、71页。
    [2]同上,第71-72页。
    [3]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探索》1993年第1期: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孙立平:《以社会化的方式重组社会资源:对“希望工程”资源动员过程的研究》,载中国扶贫基金会编:《中国扶贫论文精粹》,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35-36页。
    [1]徐勇;《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
    [2]从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的一体化推进过程来看,这一过程当然是国家自上而下努力的结果,但是乡村基层及其民众的自下而上的推动也是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许多对“包产到户”持久不衰地涌现和突破的历史事实梳理和学术分析都表明了这一点。
    [1]谷长春,郑德荣主编:《中国十年改革概览》,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第196页。
    [2]同上,第215页。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5页。
    [1]郭忠华:《代译序——公民身份的解释范式与分析走向》,载[英国]布赖恩·特纳编:《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郭忠华、蒋红军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9-10页。
    [2]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英]藏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页。
    [1]郭忠华:《中译者序:个体·公民·政治——公民的当代境遇与公民身份的政治责任》,载[英国]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4-15页。
    [2]丛日云:《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
    [3]李里峰:《变动中的国家、精英与民众——土地改革与华北乡村权力变迁(1945-1953)》,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4年6月,第60页。
    [1]周光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1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载《建国文献》(五),第522、539-542页。
    [3]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朱庆芳:《城乡差别与农村社会问题》,《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2期。
    [2]田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335页;申剑丽:《中国城乡人均收入比例达3.22:1》,《新京报》2006年4月15日。
    [3]陆纯:《社科院调查:高收入人群超速增长拉大城乡差距》,《北京青年报》2004年2月27日。
    [4]郭熙保:《农业发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张军等:《改革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与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林万龙:《家庭承包制的实施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李芝兰,吴理财:《“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2]叶子荣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历史、现状与重构》,《学术研究》2005年第1期。
    [3]郭泽保:《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能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4]张林秀等:《中国农村公共物品投资情况及区域分布》,《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1期。
    [5]一项调查表明,按需求强度(即“非常需要”、“需要”、“可要可不要”和“不需要”)分项,商品型农户和传统型农户对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求(%)分别为85.3,4.3;13.2,56.5;1.5,35.8:0,3.4。转引自张军,蒋维:《改革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与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
    属性不符
    [1]可参见师欣:《民工第二代》,《南方周末》2004年12月2日;《走近广东民工第2代:乡村与城市一样陌生》,《南方都市报》2006年2月22日;王雷:《民工第二代:在通往城市的途中》,《南方都市报》2006年2月28日;刘洪波:《社会隔离下的“民工第二代”》,《长江商报》2007年6月18日;网易“民工第二代游离在城乡之间”专题,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139V/ingong2nd060224.html;搜狐“第二代农民工 远离农村的城市过客”专题,http://news.sohu.com/s2006/06dednmg/;夏燕:《农民工第二代问题透视》,《观察与思考》2008年第1期。
    [1]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31页。
    [1]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6-322页。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页。
    [1]康晓光:《权力的转移——1978-1998年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夏季卷。
    [2]对中国改革路径的分析,学界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王绍光等的分权式改革,二是徐勇的放权式改革。前者侧重经济学视角,后者侧重政治学视角,而且两种观点基本上都是以中央与地方关系为关照对象,而笔者则更加关注纵横两个向度的改革路径以及国家与社会和个体的关系。
    [1]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湖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03-106页。
    [2]张学兵:《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解体过程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3期。
    [3]陈吉元等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185页;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78页。
    [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中央卷(上)》,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页。
    [5]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下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中央卷(上)》,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363页。
    [1]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湖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3-194页。
    [3][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
    [1]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农业财政的终结》,《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编:《湖北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2]同上,第38页。
    [1]参见《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1955年11月9日,载《建国文献》(七),第357-395页。
    [2]参见《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1956年6月30日,载《建国文献》(八),第403-428页。
    [1]访谈编号:2007-8-22-1hq。
    [1]相关报道可参见周志军,陈正洪:《阜宁县让致富能人当支书》,《农民日报》2002年9月7日;朱伯瑞,李良贵:《监利县网市镇在回归能人中选任村官》,《农民日报》2002年9月14日;金少庚,韩学广:《范泽平桐河乡让“双强”型能人进班子》,《农民日报》2002年10月19日;《浙江乐清:民企能人回乡当“村官”》,《光明日报》2003年2月17日;鲍盛华:《吉林富人当选村官:经济能人VS道德权威》,《广州日报》2003年9月15日;裴闯,明星:《中国“村官”:从“道德权威”到“致富能人”》,新华网2003年11月21日。
    [2]徐勇先生和卢福营先生比较关注这些现象,并分别作出了较为深入的学理研究。参见徐勇:《由能人到法治: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模式转换——以若干个案为例并兼析能人政治现象》,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徐勇:《权力重组:能人权威的崛起与转换——广东省万丰村先行一步的放权改革及启示》,《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1期;卢福营;《能人型村治模式的崛起和转换》,《社会科学》1999年第9期;卢福营:《个私经济发达背景下的能人型村治——以浙江省东阳市白坦一村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卢福营:《论能人治理型村庄的领导体制——以浙江省两个能人治理型村庄为例分析》,《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4期。
    [3]这项研究的部分分析参考了张健的研究成果,但我的研究导向有所不同。参见张健:《合法性与中国政治》,《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韩惊等译,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加]伊丽莎白·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安强,高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加]伊丽莎白·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龚厚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美]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邱应觉等译,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一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横排本。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三),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七)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五册至第十三册)》,中共文献出版社1991-1998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第二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年版。
    中央档案馆:《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编(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五册一第十八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下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翰笙:《解放前的地主与农民——华南农业危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陈容甫编著:《土地改革后的中国农村》,通俗文化出版社1950年版。
    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土地改革重要文献汇集》,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
    中南人民出版社编:《土地改革后的中南农村》,中南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
    潘光旦、全慰天:《苏南土地改革访问记》,三联书店1952年版。
    中南区土地改革展览会编:《中南土地改革的伟大胜利》(画册),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1954年版。
    延安农村工作调查团:《米脂县杨家沟调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张永泉,赵泉钧:《中国土地改革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董志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赵效民主编:《中国土地改革史1921-1949》,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杜润生主编:《中国的土地改革》,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罗平汉:《土地改革运动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刘统:《中国的1948年》,三联书店2006年版。
    莫宏伟:《苏南土地改革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史敬棠等编:《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上下册,三联书店1957、1959年版。
    《农业合作化第一年二十五个省(区、市)农业生产合作社典型调查》,农业出版社1959年版。
    《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编辑室:《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高化民:《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湖北农业合作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
    杜润生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上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
    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办公室资料组编:《农业合作化第一年25个省(区、市)农业生产合作社典型调查》,农业出版社1959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下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泥元,杨帮基编:《湖北省农业合作经济史料》(上、下),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湖北农业合作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
    李锐:《“大跃进”亲历记》,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郑大豪编:《生产队的资金及其管理》,农业出版社1979年版。
    洪乌金:《农村人民公社收益分配》,农业出版社1980年版。
    林蕴晖,顾训中:《人民公社狂想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凌志军:《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安贞元:《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中央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湖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
    刘智、史卫民、周晓东、吴运浩:《数据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统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湖北省土地改革实施办法及实施土改报告》,1950年,湖北省档案。
    S县档案,征引资料目录略,详见文中
    国家统计局编:《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五九年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五十二个农村人民公社经济情况调查资料汇编》,1960年,湖北省档案。
    国家统计局编:《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农村人民公社收益分配及社员户收支情况典型调查资料》,1962年,湖北省档案。
    国家统计局农业司编:《一九六二年731个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收益分配典型调查资料》,1963年,湖北省档案。
    湖北省农委:《湖北省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会计科目年末余额表,省、地、县试点大队农产品成本核算表(1980年度)》,1981年,湖北省档案。
    湖北省农委:《湖北省十个农村人民公社定点调查统计资料(一九八二年度)》,1983年6月,湖北省档案。
    湖北省农委:《一九八二年全省农村人民公社经济情况统计资料》,1983年6月,湖北省档案。
    湖北省省委农村工作部:《湖北省十二个典型乡有关阶级政策问题调查》,1955年,湖北省档案。
    湖北省统计局:《一九六五年湖北省农村人民公社的收入与分配》,1966年,湖北省档案。
    新华通讯社编印:《农村人民公社调查汇编》,上下册,湖北省档案。
    中共湖北省农村政治部,湖北省农办:《湖北省十个人民公社定点调查材料(一九七四年度)》,1975年,湖北省档案。
    中共湖北省委农村政治部,湖北省农办:《一九七五年农村人民公社经济情况统计资料》,1976年,湖北省档案。
    中共湖北省委农工部,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十五个农村人民公社一九五九年调查统计资料》,1960年,湖北省档案。
    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经验汇编》,1951年,湖北省档案。
    《J社志》编写组:《J社志》,1982年7月。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S市组织史资料:1925.7-1987.11》,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J镇党史大事记编纂委员会:《S市J镇党史大事记1947—1996年》,1997年5月。
    湖北省S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S志》,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杜蒲、李玉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美]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美]R.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美]R.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美]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版。
    [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美]费正清,[美]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史建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宋海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美]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英]巴特·范·斯廷博根编:《公民身份的条件》,郭台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英]布赖恩·特纳编:《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郭忠华、蒋红军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三联书店1998年版。
    [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英]罗素:《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英]尼克·史蒂文森编:《文化与公民身份》,陈志杰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艾森斯塔德:《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2002年版。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陈吉元等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恭忠、李里峰等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
    郑杭生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南街、向高和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高王凌:《租佃关系新论——地主、农民和地租》,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苟忠效,陈创生:《从符号的观点看:一种关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符号学阐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郭熙保:《农业发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韩敏:《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陆益龙,徐新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何高潮:《地主·农民·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7年版。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素兰,纳日碧力戈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版。
    李友梅等著:《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李幼蒸:《历史符号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林万龙:《家庭承包制的实施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三联书店2005年版。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陆益龙:《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安徽小岗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罗红光:《不等价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施雪华主编:《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孙中山:《三民主义》,岳麓书社2000年版。
    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王耕今等编:《乡村三十年》,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版。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王友明:《解放区土地改革研究,1941-1948:以山东莒南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观察社,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初版。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张宏明:《土地象征——禄村农田再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张乐天,曹锦清,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张学强:《乡村变迁与农民记忆——山东老区莒南县土地改革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吕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三联书店2006年版。
    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
    朱晓阳:《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1931~1997》,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三联书店2000年版。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美]周锡瑞:《一个封建堡垒中的革命:陕西米脂县杨家沟,1937-1948》,章可译,载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日]滨口允子:《地富成份划分考》,载南开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近代中国社会、政治与思潮》,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日]马场毅:《田中恭子著:<土地与权力——中国的农村革命>》,载日本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会编:《中国21:199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徐勇:《中国农民传统政治文化的双重性分析》,《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徐勇:《由能人到法治: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模式转换——以若干个案为例并兼析能人政治现象》,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徐勇:《权力重组:能人权威的崛起与转换——广东省万丰村先行一步的放权改革及启示》,《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1期。
    徐勇:《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
    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开放导报》2004年第6期。
    徐勇:《阶梯性社会与“三农”的提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农业财政的终结》,《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
    徐勇:《“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现代国家向乡土社会渗透的行政机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7期。
    徐勇:《政权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社会的整合》,《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徐勇:《“政策下乡”及对乡土社会的政策整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丛日云:《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
    方慧容:《“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载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费孝通:《基层政权的僵化》,载《费孝通文集》第四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
    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郭泽保:《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能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胡宗泽:《华北地方权力的变迁——1937-1948年十里店资料的再分析》,载王铭铭等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黄辉祥:《“民主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再整合——村民自治生成的历史与制度背景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康晓光:《权力的转移——1978-1998年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夏季卷。
    李芝兰,吴理财:《“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载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文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刘培平:《论中国共产党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标准的形成》,《山东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卢福营:《个私经济发达背景下的能人型村治——以浙江省东阳市白坦一村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卢福营:《论能人治理型村庄的领导体制——以浙江省两个能人治理型村庄为例分析》,《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4期。
    卢福营:《能人型村治模式的崛起和转换》,《社会科学》1999年第9期。
    卢晖临:《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社区研究的发现》,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钱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秦晖:《“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上)》,《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秦晖:《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研析》,载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任宝玉:《“财政下乡”: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合法性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沈关宝:《解放前的江村经济与土地改革》,载潘乃谷等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上)》,天津人民出版杜1996年版。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探索》1993年第1期。
    孙立平:《以社会化的方式重组社会资源:对“希望工程”资源动员过程的研究》,载中国扶贫基金会编:《中国扶贫论文精粹》,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覃明兴:《移民的身份建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仝志辉:《农民国家观念形成机制的求解——以江西游村为个案》,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社会科学文献2006年版。
    武力:《略论土地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重塑》,载《中国土地改革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项继权:《短缺财政下的乡村政治发展——兼论中国乡村民主的生成逻辑》,《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3期。
    项继权:《乡村集体化与民主化——若干乡村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2期。
    谢托夫:《苏联学者对中国农民土地问题研究的新阶段》,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编译处编:《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译文集》第一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闫志刚:《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社会》2006年第1期。
    叶子荣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历史、现状与重构》,《学术研究》2005年第1期。
    张健:《合法性与中国政治》,《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张军,蒋维:《改革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与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
    张军等:《改革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与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
    张乐天:《国家话语的接受与消解——公社视野中的“阶级”与“阶级斗争”》,《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张林秀等:《中国农村公共物品投资情况及区域分布》,《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1期。
    张鸣:《动员结构与运动模式——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运作(1946-1949)》,《二十一世纪》2003年6月号总第15期。
    张佩国:《山东“老区”土地改革与农民日常生活》,载张佩国:《财产关系与乡村法秩序》,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张小军:《阳村土改中的阶级划分与象征资本》,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张学兵:《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解体过程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3期。
    赵世瑜:《“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整合的历史观》,《光明日报》2001年7月31日B3版。
    赵世瑜:《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载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三联书店2006年版。
    周光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1期。
    朱庆芳:《城乡差别与农村社会问题》,《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2期。
    李康:《西村十五年:从革命走向革命——1938-1952冀东村庄基层组织机制变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
    董国礼:《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1949-1998——以太和县为个案》,南京大学历史学系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
    李里峰:《变动中的国家、精英与民众——土地改革与华北乡村权力变迁(1945-1953)》,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4年6月。
    乔丽荣:《石桥村纠纷中身份、认同与权利——一个人类学的个案考察》,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程秀英:《诉苦、认同与社会重构——对“忆苦思甜”的一项心态史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9年硕士学位论文。
    胡宗泽:《什里店:一个华北村庄的精英变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9年硕士学位论文。
    李放春:《历史、命运与分化的心灵——陕北骥村土改的大众记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
    毕向阳:《土改中的开会与村庄权力空间的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1年硕士论文。
    郭金华:《有差异的诉苦与土改目标的实现——作为一种社会主义运作机制的公共表达》,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1年硕士论文。
    何江穗:《“是”“非”之间:革命的大众参与——骥村清算斗争的个案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1年硕士论文。
    任道远:《革命形势下的阶级斗争——从农民行动的角度看土改时期的阶级斗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2年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