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政思想与和谐高校的构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孔子不但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诸候争霸的年代,他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极为不满,有澄清天下之志,力图把整个社会恢复为和谐有序的状态。在凝聚了孔子主要思想的《论语》中,包含了许多为政理念,他以仁爱为核心,以德治为原则,以富民、教民、举贤任能等为主要方法和内容的为政治国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为政思想。这种伦理型的为政思想与西方的管理思想相比,显得那样温馨与和谐,在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明确提了出来,十六届四中全会、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风气的重要职能,在和谐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各种要素之间,各种主体之间既有和谐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高校中的职务犯罪不断增多,学生道德困惑与混乱,教职工职业道德水平下滑,人心涣散,人情淡漠,等等。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能否建设一个全体广大师生员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校园,是对高校管理工作者的重大考验。
     笔者通过深入分析孔子为政思想的积极面,发现其构建和谐社会的为政理念与当前和谐高校的建设有很多相似之处,借鉴学术界对孔子为政思想的研究成果,取其精华,将其引入高校管理工作中,有利于解决当前高校存在的许多复杂矛盾和问题,从而提升师生员工的整体素质,为师生员工的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一种高效、宽松的环境和良好氛围,最终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平气和地干事业、求发展的和谐局面。
Confucius is not only the greatest educator and philosopher in the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 but an outstanding statesman, who lived in a confused feudal society of which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were about to abolish. Confucius felt critical of chaos in the society during that time, so that he owned the ambition to renew the system, striving to resume a harmonious and well-regulated society.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rystalized the main thoughts of him, includes a number of political ideology. The kernel of his ideology about politics and managing state affairs is humanity, the principle is rule of virtue, the means and contents are enriching people, civilizing people, and recommending the able and wise to the governors. Confucius' ideology about politics and managing state affairs has been influencing us deeply. And finally constructing a whole range of ideologies on politics and managing state affair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ideology of ethic is more harmonious than that of management in the west, so it exerts deeply influence on mordern society.
     In the 16 National Congress, our Party clearly put forward an important goal for struggling, as to construct a more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Fourth and Sixth Plenum of the 16th, the main conten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s further defined, which reflects the people's internal requirements for building a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sperity, democracy, civilization and harmony and embodies the common aspiration for the whole country in all peopl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e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charged with the func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ch, social services and atomosphere leading. They occupy an extremely vital position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ll aspect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However,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achieve, there exists not only harmony but conspicuous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various elements and main sides in higher education, such as: increase of job-related crimes in universities, moral confusion and chaos of college students, decline of professional and ethical standards in university faculty, lax of people's minds, indifference of human relationship, and so 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t is a major test for the university management to build a harmonious campus in which the faculty and students can fully paly their ability and be properly provided.
     Through the deeply analysis of the positive aspects in Confucius political ideology, it shows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his ideology and current concept of building harmonious universities. So the essence of his ideology can be chosed to introduce into th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from academic community. Furthermore, it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solution of existing complex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so a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faculty and students and creat a highly efficient, relaxed environment and good atomosphere to play their potential.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build a campus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 where the students can merrily study and the faculty can calmly work and seek th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引文
2孔凡令主编:《孔子研究》导言。北京,中华书局,2004。
    3转引自王曰美的《二十世纪儒家政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
    4杨先举:《孔子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导论第18页,
    5杨先举:《孔子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导论第19页
    6余国瑞主编:《中国文化历程》第3页。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
    7王利民、陈宇宙:孔子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1)122-125
    8孔凡令主编:孔了研究[M]导言,北京,中华书局,2004。
    9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
    10刘虹:浅论儒家管理哲学对现代管理实践的启迪,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J],2003(3)16-18。
    11刘福海、刘德合:半部(论语)治天下,邵阳师专学报[J],1996(3)15-19
    12 王利民、陈宇宙:孔子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1)122-125
    13《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第36页。
    14刘金良、姚云云:和谐高校校园构建初探,理论观察[J],2006(2)113-114。
    15时德德:论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教管理模式的必然性,教育与职业·管理与决策,2005年10月第29期,27-28
    16陈欣:高校管理中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统一的观念和制度协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5。
    17王智平:创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J],2004(1)16-18。
    [1]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2年版。
    [2]南怀谨:《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傅永聚、韩钟文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中华书局,2004年版。(其中主要参考《孔子思想研究》、《儒家政治思想研究》)
    [4]匡亚明:《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版。
    [5]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陈科华:《孔子思想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7]杨先举:《孔子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吕叔春:《孔子大智慧全集》,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11]罗国杰、夏伟东主编:《以德治国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田广清:《和谐论--儒家文明与当代社会》,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版。
    [13]段建国、孟根龙主编:《建大学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4]李卫平:《和谐校园建设与管理实务全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15]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6]黄志斌:《绿色和谐管理论--生态时代的管理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8]蔡秀玲、杨智馨:《情绪管理》,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美]彼得.德鲁克:《巨变时代的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20]张明玉等:《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邱吉:《道德内化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22]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增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王曰美:《儒家政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杨皓然:《(论语)中的行政思想及期现实意义》载《桂海论丛》2004年第4期
    [2]肖娜:《孔子政治哲学刍义》载《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李秋华:《孔子德政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载《浙江学刊》2003年第4期
    [4]马明策:《对孔子德治思想的哲学诠释》载《船山学刊》2006年第1期
    [5]王耀廷:《孔子政治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载《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6]银德辉、肖建华:《孔子治道思想现代诠释》载《邵阳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
    [7]赵靖:《谈孔子的管理艺术》载《孔子研究》1998年第4期
    [8]李才远:《孔子管理思想概说》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9]明和兴:《中国传统治道之源-对(论语)中政治管理思想的现代诠释》,载《北就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10]王利民、陈宇宙:《孔子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载《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1]蔡厚清:《孔子管理思想与当代西方管理思想之异同》载《经济师》2000年第12期“博士硕士论坛”
    [12]刘福海、刘德合:《半部(论语)治天下》载《邵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13]赵九运:《孔子管理思想论》,载《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14]凌健:《孔子德治思想试析》,载《扬州职业大学学报》1995年10月。
    [15]夏向东:《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载《前进论坛》2005年第1期。
    [16]张乃英:《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学》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17]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的现代启示》载《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18]王玉萍、左同宇:《儒家伦理管理思想的时代价值》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9]高言弘、林仲湘:《儒家学说与现代管理思想》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20]陈寅:《浅谈高校管理中的人本管理》载《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1]田建国:《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和谐校园建设》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2]陈宜人:《关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思考》载《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第8期
    [23]郭新和:《论构建和谐高校的哲学意蕴》载《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4]刘金良、姚云云:《和谐高校校园构建初探》载《理论观察》2006年第2期
    [25]杨韶刚:《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学校道德教育转向的心理学思考》载《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26]苏富荣:《和谐教育论》载《济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12期
    [27]于月萍:《整体优化 和谐发展》载《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5期
    [28]喻岳青:《我们需要转变哪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载《高等教育》,1997年第9期
    [29]程德华:《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高校》载《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30]杨秋艳:《论高校管理中的有效激励》载《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1]汤桂香、王小飞:《论高校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与和谐校园的建立》载《云梦学刊》2006年第5期
    [32]刘尊发:《高等学校推进“以德治校”方略的几点理性思考》载《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33]李延保:《关于大学的管理》载《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