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末清初的黄宗羲生活在“天崩地解”的社会转型时代。社会领域已经溃烂不堪,而学术领域却达至空前胜境。黄宗羲“坐集千古之智,折中其间”,不仅承续了千百年来的学术智慧,而且还提出了学术启蒙引导和落实社会(政治)启蒙的社会转型观,这对现代社会仍有借鉴价值。
     黄宗羲的人生社会角色经历了“党人”、“游侠”和“厕身儒林”三个阶段。党社运动、豪杰精神和学术启蒙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人生路标和生活世界,社会角色和生活世界在交光互影、推波助澜中成就了伟大的早期启蒙学家。从黄宗羲来看,启蒙的实质是权利意识的觉醒,这是其社会转型观的核心内容。
     启蒙是黄宗羲思想进展的内在脉络,他通过启蒙来激发和实现权利意识。黄宗羲的启蒙思想有一个从社会启蒙向学术启蒙转变的成长过程,这是以黄宗羲对社会权力认识的前后变化为核心线索。早期的社会(政治)启蒙主要是通过政治制度建设来发挥社会权力的作用,从而实现“天下为主”的理念和“自私自利”的权利。从《留书》对社会权力理性批判,到《汰存录》谨慎肯定,再到《明夷待访录》的制度建设,他逐渐肯定和发掘社会权力对于理想社会的建构作用,由此他提出了震古烁今的早期社会启蒙思想。不过,《明夷待访录》里也表现出新的理论倾向,那就是,认为社会权力只有掌握在学校和士人手中才能真正发挥积极作用。所以,黄宗羲特别注意发挥学校、士人在社会启蒙中的核心作用,这也开启了社会启蒙向学术启蒙的转变过程。过去,皇帝的政治权威是一切权力的源头,而黄宗羲作出了“哥白尼式”转变,认为权力应该来自于学术真理,而不是相反。这样他就重新调整了学术与权力间的主客关系,这和他调整“天下与“君主”的主客关系是相通的。
     既然学术真理是社会权力的源头,是社会权力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那么,致力于探索学术真理的学术启蒙就至为关键。学术启蒙是知识分子掌握和领导社会权力的新方式。黄宗羲的学术启蒙有两个成长阶段。以《明儒学案》为界,前期主要以蕺山慎独遗教为主,以阳明、江右王门为儒学正传,此时黄宗羲并未走出宋明理学架构;《明儒学案》目的并非仅仅为了阐扬师说,而是通过学术启蒙来提升和落实政治启蒙构想。黄宗羲晚年的学术启蒙不是早期政治启蒙的衰落,而是政治启蒙精神的提升和落实。首先,黄宗羲的气学是学术启蒙的理论基础。他不仅对宋明理学心学的禅学化倾向有批判,而且还对横渠廷相的气学有超越,从而建构起全新的气学。承认和肯定气化流行的创造功能和超越价值,这为学术启蒙提供了哲学动力。其次,黄宗羲的气学对明末清初的实学、史学都产生了直接影响,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早期学术启蒙的主要内容。
     黄宗羲的气学为明清实学的转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黄宗羲的实学思想也有个转变过程。早期实学没有走出宋明儒学架构,《明夷待访录》集中揭露心的消极因素、批判“以理杀人”的社会陋习,这是其实学思想的早期表现。晚年黄宗羲站在全新的气学立场上指出:宋明理学心学以及事功派都不可能有真正的实学,尽管其中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真正肯定气化流行的创造功能和超越价值。黄宗羲提出实学必须要在气化流行中落实,否则便不是真正的实学,实学自身具有超越的价值取向。这推动了实学在明末清初由“思想学说”上升为“社会思潮”,成为早期学术启蒙的主要发展方向。
     黄宗羲的气学还促进了明清史学的转型。黄宗羲晚年气学思想对自己的史学观和明清史学观的转型都有直接影响。他在全新气学的基础上探讨了学术史的创新性、超越性等问题。气化流行的历时性展开形成了史学内容,气化流行的超越性形成了历史脉络即“经”。这使得黄宗羲不仅开创了浙东经史学派,而且还开辟了早期学术启蒙的发展路径。不同的哲学体系有不同的史学观。在宋明理学心学体系中形成了天理史观和良知史观。它们有共同缺陷:由于天理、良知的超越性和思辨性特征,他们都不能也不愿意承认史学有独立的教育功能和超越的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取消了史学的其他社会功能。也有共同原因:都不能也不愿意承认气化流行对历史过程的积极价值。事实上,经史之学要想真正成为经世致用的学问,首先必须彻底承认和肯定气化流行的真实性、自足性、发展性和价值性。黄宗羲不仅重视气化流行的创造功能,还承认气化流行有超越价值取向。这样,他不仅扩大了史学的社会功能,而且提升和落实了史学的超越价值,从而推动了宋明史学由“主于道”向“主于事”的近代转变,这是早期学术启蒙的主要内容。
     黄宗羲的气学思想还对人生观、文学观产生了直接影响。人生观上表现为追求豪杰精神;文学要以表达人生精神和人间至情为目标。黄宗羲不仅是宋明学术思想史的总结者,而且是早期学术启蒙的开创者,明清学术思想史转型的实质就是权利意识的启蒙,转型的脉络是社会(政治)启蒙转向学术启蒙。
     黄宗羲的社会转型观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学术转型带动社会(政治)转型;社会转型应以“天下万民”为重;学者在社会转型中要有文化权利和开拓精神。这对现代转型社会仍有借鉴价值。
Huang Zong-xi lived in the era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ocial politics was in the worst; the academic, however, was at its highest peak. Huang Zong-xi inherited not only the achievement of Chinese ancient academic history of thought, but also discovered the path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from social enlightenment to academic enlightenment. They can provide the experience for our transformative society.
     Huang Zong-xi's social role had three stages of "Dang-ren", "You-xia" and "Ru-lin". The movement of society and party, the spirit of hero and academic enlightenment was the sign of the life and the living world. Social role and living world interacted and achieved the great Enlightenment scientist. In the view point of Huang Zong-xi, the nature of Enlightenment is the awareness of the Right, which is the core conten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Enlightenment is the core context of thought of Huang Zong-xi'. He excited and achieved the wake of the right by enlightenment. The Thoughts of Huang Zong-xi'enlightenment had a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social enlightenment to academic enlightenment, which also had the core context of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power. The social (political) Enlightenment in the early played the role by constructing the political system, for achieving the aim that people was the master, and the right that everyone had the private interest. There also had a process that from rational critique ("Liu-Shu"), cautious sure ("Tai-Cun-Lu")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Ming-Yi-Dai-Fang-Lu"). From this process, it was found that he recognized gradually the role of the social power. Thus he can propose the thought of early social enlightenment. However, he had also the theoretical trend that he recognized that the social power was mastered in the hand of schools and intellectuals in this meal time. He paid his main attention, therefore, on the role of schools and intellectuals. From this, we can see that his thought was changing from social enlightenment to academic enlightenment.
     There existed two main stages of academic enlightenment. Before the "Ming-Ru-Xue-An ", he persisted the academic point of his teacher and Wang Yang-ming and "Jing-you" school. He did not break through the range of the Confucianism of the Song and the Ming Dynasties. However, he did not carry forward the academic point of his teacher. He increased and implemented the political enlightenment by the academic enlightenment. His academic enlightenment at old age did not reduce the spirit of political enlightenment at the early age. Firstly, academic enlightenment based on Huang Zong-xi's Qiology. Secondly, Qiology of Huang Zong-xi had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and the philosophy of real learning in the Ming and Qing. These were the two parts of the early academic enlightenment.
     Qiology of Huang Zong-xi provided philosophical basis for the philosophy of real learning in the Ming and Qing. The early philosophy of real learning of Huang Zong-xi did not break through the range of the Confucianism of the Song and the Ming dynasties. When he had the new Qiology, however, he thought that the Confucian and school of "Shi-gong" in the Song and the Ming dynasties can not have the real philosophy of real learning. The reasons for that were they could not recognize and play the role of "Qi". However, Huang Zong-xi recognized not only the role of "Qi", but also philosophy of real learning which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the movement of "Qi". If it isn't in that case, there was not the true one. Moreover, He thought that the true one had the transcendence of ethics. Based on these, he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al learning philosophy in the Ming and Qing from the thought to ideological trend. This was the main development of the early academic enlightenment.
     Qiology of Huang Zong-xi promoted als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history in the Ming and Qing. He investigated the innovation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history on the basis of the new Qiology, and criticized the history of "Tian-li" and "Liang-zhi". Different philosophy resulted different history. The history of "Tian-li" and "Liang-zhi" had the same defect that they did not or would not recognize the independent features and transcendent values. There were also the same the reasons that they did not or would not recognize reality, transcendence, development and value. However, Huang Zong-xi expanded not only the features of history, but also increased and implemented the transcendent values.
     Qiology of Huang Zong-xi impacted also directly the view of life and literature. The view of life sought the spirit of hero, the literature aimed at the spirit of human life and emotion. Huang Zong-xi was not only the summarist of Academic History in Ming and Qing, but also the pioneer of the early academic enlightenment. Enlightenment of the awareness of right was the natur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academic history in Ming and Qing. The inner road wa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olitical enlightenment to academic enlightenment.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View of Huang Zong-xi had three significant features. First and the most, academic enlightenment should guided the social enlightenment; secondly,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should aimed at the achievement of the right for human being; the last point but not the least, intellectuals should had the culture right and aggressive spirits in the society transformation,which were also the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the modern transformative society.
引文
①侯外庐先生曾提出“周秦之际”与“明清之际”(两个之际)的社会转型期,特别注意通过转型社会的研究来揭示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他以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并论证了中国特有的“早期启蒙说”以及中国近现代的“难产说”,卓然成为一代学术宗师。在国际上,他被看作是“世界一级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论者”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历史科学的少数高水准理论家之一”。在国内,他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史学领域中的一面光辉旗帜。
    ②白砥民:《关于黄宗羲的思想结构》,载《浙江学刊》,1987年第1期。
    ③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36页。
    ①参阅余英时《从宋明儒学的发展论清代思想史》、《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清代学术思想史重要概念通释》,均收入氏著《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姜广辉:《走出理学——清代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③陈寒鸣:《从早期启蒙到近代启蒙——清代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载《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④[日]沟口熊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曲折与展开》,索介然,龚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多9-53页。
    ⑤丁为祥:《气学:明清学术转换的真正开启者》,《人文论丛》(2004年卷),第19-30页;又载《孔子研究》,2007年第3期。
    ①葛兆光:《拆了门槛便无内无外:在政治、思想与社会史之间——读余英时先生<朱熹的历史世界>及相关评论》,载《书城》,2004年第1期;《回到历史场景:从宋人两个说法看哲学史与思想史之分野》,载《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
    ②卢钟锋:《中国传统学术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7页。
    ③白砥民:《关于黄宗羲的思想结构》,载《浙江学刊》,1987年第1期。
    ④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9-50页。
    ⑤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①成中英:《理学与心学的批评的省思》,载《浙江学刊》,1987年第1期。
    ②冯契:《黄宗羲与近代历史主义方法》,载《浙江学刊》,1987年第1期;杨国荣:《论黄宗羲的学术史观》,载《史学月刊》,1992年第3期。
    ①吴光:《从阳明心学到“力行”实学——论黄宗羲对王阳明、刘宗周哲学史学的批判继承与理论创新》,载《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3期。
    ②葛荣晋:《王学裂变与“实心实学”》,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向燕南:《从“主于道”到“主于事”:晚明史学的实学取向及局限》,载《学术月刊》,2009年第3期。
    ③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浙东学术》,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3-524页。
    ④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52页。
    ⑤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62页。
    ⑥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页。
    ①徐定宝:《黄宗羲评传》第四章《理学与心学的艰难整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193页;《理学与心学的艰难整合——兼论黄宗羲在哲学上的建树与失误》,《宁波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②李明友:《一本万殊——黄宗羲的哲学与哲学史观》,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①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②艾尔曼(Benjamin Elman)《从理学到朴学》,赵刚中译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另参阅葛兆光《十八世纪的思想与学术——评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以及艾尔曼的回应《再说考据学》,《读书》,1996年第6期、1997年第2期。
    ③张岂之《序》,载张岂之主编,王宇信等撰述《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①关于黄宗羲的生平简介详见文后《黄宗羲年谱简编》。
    ②黄炳垕:《黄梨洲先生年谱》卷首黄宗羲“自题”
    ③徐定宝:《黄宗羲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136页。
    ①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44《答诸生问南雷学术帖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②章太炎:《王夫之从祀与杨度参机要》,《章太炎政论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26-428页。
    ③黄宗羲:《思旧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98页。注:本文所引《黄宗羲全集》皆用此版本,后面不再赘复。
    ①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页。
    ②夏允彝、夏完淳:《幸存录·门户大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③张廷玉等:《明史》,第20册,卷231,《顾宪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32页。
    ④黄宗羲:《东林学案一》,《明儒学案》,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75页。注:本文所引《明儒学案》皆用此版本,后面不再赘复。
    ⑤黄宗羲:《东林学案一》,《明儒学案》,第1375页。
    ⑥林丽月:《明末东林党的几个政治观念》,载《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83年第11期。
    ⑦樊村志:《晚明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594页。
    ①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版,第2-6页。
    ②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版,第22页。
    ①张显清:《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7页。
    ②高攀龙:《高子遗书》卷9(上)
    ③刘志琴:《晚明史论:重新认识末世衰变》,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58《东林学案一·端文顾泾阳先生宪成》,第1377页。
    ⑤顾宪成:《恳乞休致书》,《泾皋藏稿》。
    ⑥顾与沐:《顾端文公年谱》卷上。
    ①张廷玉等:《明史》,第20册,卷231,《钱一本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38页。
    ②[日]小野和子:《东林派とその政治思想》,《东方学报》第28号,1958年版。转引自张显清主编:《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8页。
    ③分别见:《万历邸钞》,万历二十年九月、十月。转引自张显清主编:《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9页。
    ④张显清,林金树主编:《明代政治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9页。
    ⑤顾允成:《辅臣晚节不终党诬同事乞戒饬以杜奸萌疏》,《万历疏钞》卷6《国是类》。
    ⑥赵南星:《复新建张相公定国是振纲纪疏》,《味檗斋文集》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阉宦上》,《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44页。
    ②《明实录》孝宗卷7,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已未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第28册,第139页。
    ③《明史》卷74《职官三》
    ④张廷玉等:《明史》,卷74《职官一》,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30页。
    ⑤张显清、林金树主编:《明代政治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页。
    ①张廷玉等:《明史》,卷245《周宗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册,第6359页。
    ②张廷玉等:《明史》,卷245《黄尊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册,第6361页。
    ③《明实录》神宗卷359,万历二十九年五月丁未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第59册,第6707-6708页。
    ④《明实录》神宗卷340,万历二十七年十月丁丑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第59册,第6317页。
    ①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页。
    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阉宦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45页。
    ①《流寇长编》卷17,崇祯十七年正月庚寅。
    ②谈迁:《国榷》卷101,崇祯十七年四月癸酉;计六奇:《明季北略》卷20《十六癸酉载金入秦》。
    ③《孟子·离娄上》,引自(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17页。
    ④《孟子·梁惠王下》,引自(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80页。
    ⑤周学军:《明清江南儒士群体的历史变动》,载《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
    ①海瑞:《海瑞集·孟子为贫而仕议》
    ②周学军:《明清江南儒士群体的历史变动》,载《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
    ③关于这场政治纷争过程,参看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50《大礼议》、卷51《改正祀典》
    ④参看李洵:《“大礼议”与明代政治》,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邓志祥:《“谁与青天扫旧尘”——“大礼议”思想背景新探》,载《学术月刊》,1997年第7期;田澍:《嘉靖革新研究》,第二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⑤张显清主编:《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2页。
    ⑥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第三章第一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⑦黄进兴:《道统与治统之间:从嘉靖九年孔庙改制谈起》,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4部分,1990年。
    ⑧张显清主编:《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5页。
    ①谈迁:《国榷》卷53,世宗嘉靖三年七月癸未条。
    ②[日]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90-391页。
    ③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4卷)下册,第二十五章《东林党争的历史意义及其社会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096-1120页。
    ①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4卷)下册,第二十五章《东林党争的历史意义及其社会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096-1098页。
    ②张廷玉等:《明史》,第20册,卷231《顾宪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32页。
    ③朱一是:《为可堂集·谢友人招入社书》,转引自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第187页。
    ④黄宗羲:《南雷杂着稿·诸硕庵六十序》,《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63-64页。
    ①眉史氏:《复社纪略》卷2
    ②黄宗羲:《思旧录》,《黄宗羲全集》,第2册,第383页。
    ③黄宗羲:《刘瑞当先生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335页。
    ①刘志琴:《城市民变与士大夫》,《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丛》第4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②张显清、林金树主编:《明代政治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6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58《东林学案一·端文顾泾阳先生宪成》,第1378页。
    ①吴光:《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传》,《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113页。
    ②黄宗羲:《汰存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31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61《东林学案四》,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90页。
    ①黄炳垕:《黄梨洲先生年谱》,天启四年条,《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20页。
    ②黄宗羲:《梨洲家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413-414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61《东林学案四》,第1490-1491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58《东林学案一》,1399页。
    ⑤黄宗羲:《明儒学案》卷58《东林学案一》,第1375页。
    ①黄宗羲:《思旧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80页。
    ②黄宗羲:《思旧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98页。
    ③黄宗羲:《思旧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98页。
    ④黄宗羲:《思旧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52页。
    ⑤黄宗羲:《思旧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85页。
    ⑥方祖猷:《黄宗羲与文昌社》,引自吴光主编《黄宗羲论》(国际黄宗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96-504页。
    ⑦黄宗羲:《陈夔献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452页。
    ①黄宗羲:《高古处府君表》,《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272页。
    ②黄宗羲:《陈夔献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452-453页。
    ③朱一是:《为可堂集·谢友人招入社书》。
    ④《四库全书总目》卷96《子部六·儒家类存目二》,“顾宪成《小心斋札记》摘要”。
    ⑤黄宗羲:《汰存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32-333页。
    ⑥黄宗羲:《汰存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32页。
    ⑦黄宗羲:《汰存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32页。
    ①黄炳垕:《黄梨洲先生年谱》,《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32页。
    ①黄宗羲:《行朝录·鲁记年上》,《黄宗羲全集》,第2册,第131页。
    ②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5-6页。
    ①黄炳垕:《梨洲先生年谱》,《黄宗羲全集》,第2册,第34页。
    ②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黄宗羲全集》,第2册,第7页。
    ③黄宗羲:《行朝录·鲁记年上》,《黄宗羲全集》,第2册,第140页。
    ④黄宗羲:《舟山兴废》,《黄宗羲全集》,第2册,第179页。
    ⑤黄宗羲:《行朝录·鲁记年下》,《黄宗羲全集》,第2册,第141页。
    ①黄宗羲:《南雷诗历》,《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230页。
    ②黄宗羲:《南雷诗历》,《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229页。
    ③徐定宝:《黄宗羲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101页。
    ④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8页。
    ⑤黄宗羲:《弘光朝实录》,《黄宗羲全集》,第2册,第1页。
    ⑥黄宗羲:《弘光朝实录》,《黄宗羲全集》,第2册,第1页。
    ①黄宗羲:《弘光朝实录》,《黄宗羲全集》,第2册,第1-2页。
    ②黄宗羲:《留书》,《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1页。
    ③黄宗羲:《留书》,《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4页。
    ④黄宗羲:《留书》,《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8页。
    ⑤黄宗羲:《留书》,《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8-9页。
    ⑥黄宗羲:《留书》,《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12页。
    ⑦黄宗羲:《怪说》,《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70页。
    ⑧黄宗羲:《南雷诗历·五老峰》,《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238页。
    ①黄宗羲:《南雷诗历·山居杂咏》,《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234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卷58《东林学案一》,北京:中华书局,第1375页。
    ③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黄宗羲全集》,第2册,第7页。
    ④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45页。
    ⑤黄宗羲:《兵部左侍郎仓水张公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288-289页。
    ⑥黄宗羲:《纪九峰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519-520页。
    ①黄宗羲:《靳熊封诗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62页。
    ②黄宗羲:《吾悔集·谢皋羽年谱游录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34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明儒学案》(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页。
    ④黄宗羲:《南雷诗文集·谢时符先生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422-423页。
    ⑤黄宗羲:《南雷诗文集·谢时符先生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422页。
    ⑥黄宗羲:《南雷诗文集·陈夔献五十寿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681页。
    ①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435页。
    ②黄宗羲:《南雷诗历·留别海昌同学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645-646页。
    ①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433页。
    ②焦竑:《澹园集》卷4《论·原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③唐甄:《潜书》上篇《劝学》,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6页。
    ④全祖望:《鲒琦亭文集·外编》卷16,《甬上证人书院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⑤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8页。
    ⑥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8页。
    ⑦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2页。
    ①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8页。
    ②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433页。
    ③王国维:《沈己庵先生七十寿序》,《观堂集林》卷23,《王国维遗书》第2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第582-583页。
    ④黄宗羲:《靳熊封诗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62页。
    ⑤黄宗羲:《移史馆不宜立理学传书》,《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219-223页。
    ①黄宗羲:《移史馆不宜立理学传书》,《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223页。
    ②黄宗羲:《恽仲升文集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4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序》(改定本),《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79页。
    ①黄宗羲:《思旧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52页。
    ②黄炳厘:《黄梨洲先生年谱》,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24页。
    ③黄宗羲:《补历代史表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80-81页。
    ④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3页。
    ⑤黄炳厘:《黄梨洲先生年谱》,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42页。
    ⑥黄宗羲:《蒋万为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492页。
    ①黄炳厘:《黄梨洲先生年谱》,《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25页。
    ②刘宗周:《来学问答》,引自卷62《蕺山学案》,第1549-1550页。
    ③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62《蕺山学案》,第1514页。
    ⑤《刘宗周年谱》记载甚详:时越中自阳明先生倡学,后其门人最著者为王龙溪,由龙溪而传及周海门,海门同时为陶石篑,俱本良知为宗而递演递失其旨。石梁先生固尝从事于斯而有得,是时会讲仍揭良知以为指归。每令学者识认本体,曰:识得本体则工夫在其中,若不识本体,说恁工夫?先生曰:不识本体果如何下工夫?但既识本体,即须认定本体用工夫。工夫愈精密则本体愈昭莹。今谓既识后遂一无事事,可以纵横自如,六通无碍,势必至猖狂纵恣流为无忌惮之归而后已。诸生王朝式、秦弘佑、钱龙锡等奉石梁先生为师模,纠同志数十人别会白马岩,居日求所谓本体而识认之。先生间尝过从。一日座中举修悟异同,复理前说以质。弘佑曰:陶先生言识认本体,识认即工夫,恶得以专谈本体少之?先生曰:识认终属想象边事,即偶有所得,亦一时恍惚之见,不可据以为了彻也。且本体只在日用常行之中,若舍日用常行以为别有一物可以两相凑泊也,无乃索吾道于虚无影响之间乎?姚明达:《刘宗周年谱》,上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另见刘宗周:《刘子全书》卷40
    ①刘宗周:《证学杂解》,引自《明儒学案》卷62《蕺山学案》,第1575页。
    ②刘宗周:《证学杂解》,引自《明儒学案》卷62《蕺山学案》,第1575页。
    ③刘宗周:《刘宗周全集》,第90页。
    ④刘宗周:《证学杂解》,引自《明儒学案》卷62《蕺山学案》,第1554页。
    ⑤黄宗羲:《子刘子学言》,《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288页。
    ①刘宗周:《来学问答》,引自《明儒学案》卷62《蕺山学案》,第1554页。
    ②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8页。又见黄宗羲:《寿张奠夫八十序》中云:“子刘子讲学于证人书院,梦奠之后,虚其席者将三十年。丁未九月,余与姜定庵复为讲会。而余不能久住越城,念奠夫从先生游最文,因请之共主教事。”《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673页。
    ③黄宗羲:《恽仲升文集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4-5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序》(初本),《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78页。
    ⑤学术界对这三本书的成书时间的认定大致差不多。(1)吴光认为,《孟子师说》作于康熙七年(1668)前后,《子刘子行状》和《子刘子学言》作于康熙六、七(1667、1668)年。详见吴光:《黄宗羲遗着考》(一),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435-438页。(2)张如安认为《孟子师说》成于“康熙八年(1669)或稍后”,《子刘子行状》在康熙四年(1665)上半年。详见:张如安:《黄宗羲著作补考》,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
    ⑥黄宗羲:《子刘子行状》卷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250页。
    ①黄宗羲:《答恽仲升论子刘子节要书》,《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224页。
    ②黄宗羲:《答董吴仲论学书》(1667年作),《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147-149页。
    ③黄宗羲:《孟子师说》卷2,《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60页。
    ①黄宗羲:《南雷诗历·山居杂咏》,《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235页。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②[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1卷),《中文版前言》,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①黄宗羲:《留书》,《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1页。
    ②李明友:《一本万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1页。
    ①黄宗羲:《留书》,《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8-9页。
    ②欧阳修:《朋党论》,《居士集》卷17
    ①黄宗羲:《留书》,《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10页。
    ②黄宗羲:《留书》,《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10页。
    ③黄宗羲:《留书》,《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10页。
    ④黄宗羲:《留书》,《黄宗羲全集》,第11册,第10页。
    ⑤黄宗羲:《汰存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31页。
    ⑥黄宗羲:《子刘子行状》,《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210页。
    ①黄宗羲:《汰存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31页。
    ①黄宗羲:《汰存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31页。
    ②黄宗羲:《子刘子行状》,《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243页。
    ③黄宗羲:《子刘子行状》,《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242页。
    ④黄宗羲:《汰存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32页。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2页。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2页。
    ②日本学者沟口熊三认为:“总而言之,只有这个自私自利的民的主张才是《明夷待访录》的主眼,可以说以这个主眼构成了各篇。”见氏著《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曲折与展开》,索介然,龚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60页。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2页。
    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页。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4页。
    ②[日]沟口熊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曲折与展开》,索介然,龚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58页。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6页。
    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7页。
    ①侯外庐:《与岂之同志书信》,引自张岂之:《张岂之自选集》,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②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62页。
    ③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论文集》(教育),《黄梨洲论学生运动(学生干政乃三代遗风)》,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71页。
    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10页。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10页。
    ②黄宗羲:《破邪论·科举》,《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204页。
    ③黄宗羲:《恽仲升文集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4页。
    ①萧萐父:《黄宗羲的真理观片论》,载《浙江学刊》,1987年第1期;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13页。
    ①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78页。
    ②引自钱明:《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发掘契接现代民主的资源——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载《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3期。
    ①黄宗羲:《孟子师说》,《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61页。
    ①黄宗羲:《黄梨洲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2页。
    ②黄宗羲:《孟子师说》卷1,《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49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明儒学案》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页。
    ④贾润:《贾润序》,引自《明儒学案》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页。
    ⑤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明儒学案》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页。
    ①黄宗羲:《黄梨洲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96-397页。
    ②黄宗羲:《河东学案上》,《明儒学案》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0页。
    ①黄宗羲:《师说》,《明儒学案》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页。
    ②黄宗羲:《河东学案下》,《明儒学案》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8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崇仁学案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页。
    ④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70《康斋文集》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90页。
    ⑤《明史》卷158《黄孔昭传》,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326页。
    ⑥《明史》卷9《宣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5页。
    ⑦黄宗羲:《师说》,《明儒学案》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⑧按: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谥号肃愍。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也先大举侵犯边疆,宦官王振建议英宗亲征。八月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瓦刺俘虏,京师震动。皇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将于谦擢为兵部尚书, 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于谦驳斥了主张迁都避敌的投降论调,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坚持保卫北京。九月郕王即帝位,为明代宗。十月,也先挟持英宗破紫荆关威胁京师,于谦亲自督战,击毙也先弟孛罗及平章卯那孩,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请求议和,同意归还英宗。八月,接回英宗,安置南宫,称上皇。景泰八年,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景帝病重,发兵拥立英宗复辟。英宗复位后,石亨和曹吉祥等诬陷于谦制造不轨言论,欲另立太子,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萧维祯审理案件,判定于谦犯谋逆罪,判处死刑,这就是“于肃愍之狱”。
    ①黄宗羲:《师说》,《明儒学案》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页。
    ②黄宗羲:《移史官论不宜立理学传书》,《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221页。
    ③黄宗羲:《师说》,《明儒学案》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8页。
    ④张廷玉等:《明史》卷236《夏嘉遇传》,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161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6《江右王门学案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31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泰州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03页。
    ③黄宗羲:《师说》,《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页。
    ④这段话是道光元年(1821)会稽莫晋(字宝斋)、莫阶(字芝庭)在校刻时补入的。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7《甘泉学案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75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卷43《诸儒学案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41页。
    ③黄宗羲:《移史官论不宜立理学传书》,《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221页。
    ④按:顾宪成和高攀龙的这两篇文章分别见《东林书院志》卷17、16。
    ①薛应旂,明学者、藏书家。字仲常,号方山。武进(今属江苏)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官南京考工郎中。因对严嵩不满,被贬为建昌通判、浙江提学副使。归居后,专事著述。家富图籍。据清初姜绍书《韵石斋笔谈》称,他的藏书可与吴宽、茅坤、王守仁等人并论。著述有《宋元资治通鉴》、《考亭渊源录》、《四书人物考》、《方山文录》、《甲子会记》、《宪章录》、《高士传》、《薛方山纪述》等。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卷58《东林学案一》,第1376页。
    ③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0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浙中王门学案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9页。
    ②顾炎武:《日知录》卷7《夫子之言性与天道》,黄汝成集释,石家庄:华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10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泰州学案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03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58《东林学案一》,第1375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浙中王门学案二》,第239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泰州学案一》,第703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泰州学案一》,第710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泰州学案一》,第710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泰州学案一》,第711页。
    ④王沉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⑤详见王沉森先生《清初的下层经世思想》一文,见氏著:《晚明清初思想十论》,第331-368页。
    ⑥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第123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62《蕺山学案一》,第1548页。
    ②刘宗周:《来学问答》,引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卷62《蕺山学案》,第1549-1550页。
    ③黄炳垕《黄梨洲先生年谱》有两处记载。“二十岁”条:“郡中刘念台先生与石梁陶氏爽龄讲学,石梁之弟子授受皆禅,且流入因果,先生独以慎独为宗旨。至是,讲学蕺山,公邀吴、越知名之士六十余人,共侍讲席,力摧石梁之说,恶言不入于耳。”又“二十五岁”条:“时《高忠宪遗集》初出,公在舟中,尽日翻阅,先生(刘宗周)指其阑入释氏者以示公。”
    ④顾炎武:《亭林文集》卷6。
    ⑤顾炎武:《日知录》卷18《朱熹晚年定论》,黄汝成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1088页。
    ⑥顾炎武:《日知录》,黄汝成集释,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825页。
    ①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序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页。
    ②范光阳: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1703)前后在世。字国雯,号北山,浙江鄞县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改庶吉士。官至福建延平府知府。光阳工诗文,著有《双云堂文稿》6卷,诗稿6卷,《四库全书总目》传于世。
    ③范光阳:《四库全书总目》“范光阳《双云堂文稿》提要”,第260页。
    ④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7《重修山阴县学记》,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01页。
    ①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2《传习录·答顾东桥书》,第41页。
    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2《传习录,答陆原静书》,第67页。
    ③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2《传习录·答陆原静书》,第67页。
    ④王畿:《王畿集》卷1《三山丽泽录》,吴震编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①湛若水:《甘泉文集》卷30《奠王阳明先生文》
    ②薛中离(1468-1545),名侃,字尚谦,揭阳龙溪都(今属潮州市)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行人司司正。他是第一位到赣州师事王阳明,并将王氏学说在岭南传播的人。日后,到惠州、浙江等地,并在揭阳中离山传教王氏学说,使王氏学说在各地特别是岭南广泛流传。后人将其诗文汇编成《中离先生全集》二十卷,于1915年出版。他的侄儿薛宗铠和弟薛侨也都很有名气,时人称之为“三凤齐鸣”。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0《粤闽王门学案》,第656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0《粤闽王门学案》,第656-567页。
    ①引自《明儒学案》卷37《甘泉学案一》,《论学书》,第883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7《甘泉学案一》,第876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7《甘泉学案一》,第876页。
    ④[日]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吴光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3-34页。
    ⑤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6《寄邹谦之》,第201页。
    ①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7册,第202页。
    ②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8册,第733页。
    ③方学渐:《心学宗》,引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5《泰州学案四》,第842页。
    ①黄宗羲:《子刘子行状》卷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253页。
    ②王龙溪(1498—1583),字汝中,名畿,号龙溪,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朝中晚期阳明学派的代表人物,对阳明学有重要发展,并深远影响日本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吸纳了道家、佛家的思想方法与成果。明朝嘉靖二年(1523年),拜王阳明为师。 嘉靖五年(1526年)举进士,与同学钱德洪同赴,不就殿试归。 嘉靖七年(1528年)王阳明逝世,之后王龙溪守丧三年。嘉靖十一年(1532年),再举进士赴殿试,与钱德洪同登进士及第。授郎中,不久称病归。之后讲学四十余年,致力于传播研习发展王学。有《王畿集》20卷传世。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浙中王门学案二》,第237-238页。
    ①黄炳厘:《黄梨洲先生年谱》“崇祯二年”条下,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22-23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浙中王门学案一》,第225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浙中王门学案一》,第225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浙中王门学案二》,第239页。
    ①引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浙中王门学案二》,第246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浙中王门学案二》,第238-239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泰州学案一》,第703页。
    ①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35《年谱三》“嘉靖二年十一月”条下,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89页。
    ①陈来等:“关于《遗言录》、《稽山承语》与王阳明语录佚文”,《清华汉学研究》,第1辑,第189页。
    ②王畿:《王畿集》卷10《与李中溪》,吴震编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58页。
    ③陆九渊:《陆九渊集》卷2《与王顺伯》,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页。
    ①王畿:《王畿集》卷7《南游会纪》,吴震编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页。
    ②王畿:《王畿集》卷7《南游会纪》,吴震编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页。
    ③王畿:《王畿集》卷6《答五台陆子问》,吴震编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页。
    ①王畿:《王畿集》卷18《经三教峰》,吴震编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555页。
    ②《礼记·中庸》,引自(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26页。
    ③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八、九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3-276页。
    ④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49页。
    ①王畿:《王畿集》卷20《亡室纯懿张氏安人哀辞》,第647-648页。
    ②黄宗羲:《汪魏美先生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393页。
    ③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49页。
    ④有关宋元以降道教内丹学的心性思想,可参考张广保:《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①王畿:《王畿集》卷14《寿商明洲七裹序》,吴震编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03-404页。
    ②王畿:《王畿集》卷8《孟子告子之学》,吴震编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页。
    ③王畿:《王畿集》卷1《三山丽泽录》,吴震编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①谭峭:《化书》,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页。
    ②黄裳:《乐育堂语录》,载胡道静等主编《藏外道书》,成都:巴蜀书社1994年版,第25册,第700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浙中王门学案二》,第239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泰州学案一》,第703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泰州学案一》,第703页。
    ②周汝登(1547-1629),字继元,号海门,学者称海门先生,浙之嵊县人,万历丁丑进士。《嵊县志》卷13《人物志·乡贤》记载,“著《东越证学录》、《圣学宗传》、《圣行宗系》、《四书宗旨》、《程门微旨》、《王门宗旨》、《助道微机》、《杨邵诗微》、《语录》、《或问》各一卷,并修《嵊邑志》。”标点有待商榷,似当在“《语录》、《或问》各一卷”前用逗号隔开。俟考。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6《泰州学案五》,第853-854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6《泰州学案五》,第868页。
    ②顾宪成:《小心斋剳记》,引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卷58《东林学案一》,第1381页。
    ①黄宗羲:《移史官论不宜立理学传书》,《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222页。
    ②刘宗周:《来学问答》,引自《明儒学案》卷62《蕺山学案》,第1549-1550页。
    ③成书于1668年前后的《孟子师说》卷二有言:“如是,则道义是道义,气是气,终成两样,朱熹所以认理气为二也。”晚年亦持此论,在《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上》中他先引朱熹语,“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然后借姜定庵的话表示反对,说:“毕竟理从气而见,说不得理在先。”由此看来,梨洲一生认为朱熹坚持“理气为二”、“理生气”。但事实上,现代学者陈来先生详细地考证后指出,朱熹的理气先后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以《太极解义》为代表的早期理气论,从本体论的立场出发,强调理气没有先后,理在气先的思想由南康之后到淳熙末年逐步形成,其中朱陆之辩对促进朱熹对理的绝对理解有重要作用,而象数易学的宇宙发生论对理气先后思想的形成更有直接影响,朱陆太极之辩则是理在气先思想形成的标志。守漳前后,理在气先思想得到进一步表述和发展,理生气说成为这一时期理先气后的一个内容。庆元之后他的思想进一步变化,最终确认了他的晚年定论——逻辑在先说。参见陈来著《朱熹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75-99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第541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黄宗羲全集》,第8册,第891页。
    ③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①黄宗羲:《孟子师说》卷7,《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148页。
    ①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58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上册《明儒学案发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8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上册《明儒学案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页。
    ③朱元璋:《释道论》,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31页。
    ④朱元璋:《三教论》,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30页。
    ⑤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泰州学案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03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20《江右王门学案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83页。
    ②黎靖德:《朱熹语类》卷124,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73页。
    ③黎靖德:《朱熹语类》卷124,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73页。
    ④陆九渊:《陆九渊集》卷2《与王顺伯》,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页。
    ①陆九渊:《陆九渊集》卷2《与王顺伯》,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页。
    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7《别湛甘泉序》,第230-231页。
    ①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21《答徐成之》,第806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卷47《诸儒学案中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08页。
    ①杨东明:《晋庵论性臆言》,转引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6《北方王门学案》,第651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29《北方王门学案》,第650页。
    ②刘宗周:《语录》,转引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卷62《蕺山学案》,第1526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6《泰州学案五》,第853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29《北方王门学案》,第649页。
    ⑤黄宗羲:《明儒学案》卷29《北方王门学案》,第649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黄宗羲全集》,第7册,第202页。
    ②黄宗羲:《孟子师说》卷2,《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61页。
    ③黄宗羲:《黄梨洲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50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47《诸儒学案中一》,第1107页。
    ⑤黄宗羲:《孟子师说》卷2,《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61页。
    ①黄宗羲:《孟子师说》卷2,《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60-61页。
    ②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8册,第487页。
    ③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8册,第355-356页。
    ④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8册,第487页。
    ⑤黄宗羲:《孟子师说》卷6,《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133页。
    ⑥黄宗羲:《子刘子学言》卷2,《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04页。
    ⑦黄宗羲:《孟子师说》卷2,《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65页。
    ①以上均引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3《浙中王门学案三》,第271-272页。
    ②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48《晦翁学案上》,第1554-1555页。
    ③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7册,第228页。
    ①唐枢:《景行馆论》,引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卷40《甘泉学案四》,第958页。
    ②引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卷62《蕺山学案》,第1583页。
    ③黄宗羲:《孟子师说》,《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77-78页。
    ④引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卷62《蕺山学案》,第1518页。
    ①引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卷62《蕺山学案》,第1547页。
    ②引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卷62《蕺山学案》,第1600-1601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47《诸儒学案中一》,第1107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47《诸儒学案中一》,第1107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47《诸儒学案中一》,第1107页。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115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页。
    ③现代学者牟宗三、唐君毅、劳思光及刘述先诸位先生对儒家的诠释虽不尽相同,甚至在某些问题上的看法相去甚远,但对儒学都不约而同有一个共同的判定:即以为儒学之所以为儒学,在于或通过“心性”一脉的建立。“心性”一脉,即孟子承续孔子之教而来,即心言性,讲出一套性善的人性理论。此路数以挺立道德主体性(或德性自觉)为宗旨,坚信人人皆有道德自觉心,认为这是一切道德实践所以可能的先验根据(或超越的根据)。他们以“心性”一脉作为分判标准,把儒学发展历史中凡是不能承续此路数的皆定为歧出,甚至讥为没落或幼稚。其中对始于荀子、昌于汉儒的“气性”一脉批判最多。牟宗三先生虽然认为“气性”一脉亦有功于儒学:如揭示人性的消极面(依气性为有碍于本性之表现处说消极)、点出人之才资之殊别而开才性品鉴的一面等。但他认为气性一脉所谓的善,只是气质之“善的倾向”,并非道德性本身之性之“定然的善”。气质有“异质”、“驳杂”、“结聚”、“平摆之演化”以及“被动之委顺”等形式特征,因此,气质之善的倾向纯是偶然的、无定准的,并无必然性。所以,气质之善并非定然的,亦非道德性之当身。圣人总不能只限于气性之一层,圣人总是德性人格之目,其天资无论如何高,亦无现成之圣人,其天资亦在不断的陶铸与完成中。此则必开超越之理性领域,而后始能尽圣人之蕴,而后始能说“人人皆可以为圣人”,而后始真能建立人性之尊严。“此则必归宗于孟子,而后始能全部站得起。宋明儒即承续此路而前进,而两汉传统所注意之气性、才性,遂吸收而为‘气质之性’矣。此是中国学术之大脉也”。详见牟宗三著《才性与玄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一些学者对牟宗三等人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气性一脉也有“创造性”、“先天性”和“超越性”。详见杨儒宾、祝平次主编的《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收录三篇文章:(一)何乏笔:《何谓“兼体无累”的工夫——论牟宗三与创造性的问题化》,第55-71页:(二)杨儒宾:《一阳来复——<易经·复卦>与理学家对先天气的追求》,第72-110页;(三)郑宗义:《论儒学中“气性”一路之建立》,第170-191页。本文认为,梨洲以“气之本然即是性”为鲜明旗帜,对以往气学家关于气质之性缺乏超越性等诸多论点分别加以梳理和批驳。不仅呈现了宋明儒学中气学一派思想之进展,而且让我们看到梨洲在批判中其实已经超越了这些气学家。他承续了气学家从气质、气化流行处去理解和审视人性的优秀传统,同时也对以往气学家的气质之性没有超越性的一面提出批驳。在梨洲眼里,横渠以来的学者只是从“气之杂糅”去看人性,因此,他们必然会得出“性有善有不善”的结论。梨洲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气之本然者是性,失其本然者非性”。
    ①刘述先:《重访黄宗羲——自序》,《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
    ①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17《横渠学案上》,第662页。
    ②黄宗羲:《与友人论学书》,《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153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20《江右王门学案五》,第458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50《诸儒学案中四》,第1174页。
    ⑤黄宗羲:《明儒学案》卷50《诸儒学案中四》,第1174页。
    ⑥黄宗羲:《明儒学案》卷44《诸儒学案上二》,第1161页。
    ①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17《横渠学案上》,第695-696页。
    ①以上皆引自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17《横渠学案上》,第694页。
    ②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17《横渠学案上》,第696页。
    ③吕怀:《论学书·与蒋道林》,引自黄宗羲著《明儒学案》卷38《甘泉学案二》,第913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8《甘泉学案二》,第913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50《诸儒学案中四》,第1173-1174页。
    ①以上引文均见黄宗羲著《明儒学案》卷47《诸儒学案中一》,第1107-1108页。
    ①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17《横渠学案上》,第696-697页。
    ②引自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17《横渠学案上》,第697页。
    ①黄宗羲:《孟子师说》卷2,《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62页。
    ②黄宗羲:《孟子师说》卷2,《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62页。
    ①王廷相:《雅述》,引自黄宗羲著《明儒学案》卷47《诸儒学案中四》,第1176页。
    ②黄宗羲:《孟子师说》卷2,《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135页。
    ①黄宗羲:《子刘子行状》卷下,《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250页。
    ②王充:《论衡》卷10《非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50页。
    ①张载:《张子语录》,《张载集》,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25页。
    ②张载:《正蒙·乾称》,《张载集》,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3页。
    ③张载:《正蒙·乾称》,《张载集》,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3页。
    ④张载:《正蒙·乾称》,《张载集》,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3页。
    ①范育:《张载集·序》,引自《张载集》,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5页。
    ②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1,《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5页。
    ③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3,《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6页。
    ④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4页。
    ⑤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4页。
    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页。
    ①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经说》卷8,《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60页。
    ②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经说》卷8,《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60页。
    ③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1,《二程集》,王孝鱼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6页。
    ④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6页。
    ①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4,《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3-74页。
    ②程颗、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1,《二程集》,王孝鱼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4页。
    ③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3,《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6页。
    ④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1,《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5页。
    ①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5页。
    ②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4,《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1页。
    ③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页。
    ④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6,《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5页。
    ⑤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4,《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页。
    ⑥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4,《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页。
    ⑦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5,《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6页。
    ①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3《传习录下》,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1页。
    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3《传习录下》,第92页。
    ③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3《传习录下》,第120页。
    ④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1《传习录上》,第6页。
    ⑤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1《传习录上》,第34页。
    ⑥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2《传习录中》,第42页。
    ⑦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3《传习录下》,第107页。
    ①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1《传习录上》,第28页。
    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26《五经臆说十三条》,第978页。
    ③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2《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第42页。
    ④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3《传习录下》,第109页。
    ⑤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3,《传习录下》,第99页。
    ⑥王守仁:《王阳明全集·补编》,《诰命祭文增补》,第1594页。
    ⑦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3,《传习录下》,第94-95页。
    ①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4,《与陆原静》,第166页。
    ②王畿:《王畿集》卷13《王瑶湖文集序》,第350页。
    ③王畿:《王畿集》卷13《王瑶湖文集序》,第351页。
    ④陈鼓应、辛冠洁、葛荣晋主编:《明清实学思潮史》上卷,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144页。
    ⑤张践:《实心实学与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潮》,载《宁波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⑥葛荣晋:《中国实学文化导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413页。
    ①赵吉惠、吴兴洲:《论明清实学是儒学发展的特殊理论形态》,载《齐鲁学刊》,2004年第2期。
    ②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5页。
    ①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78页。
    ②顾炎武:《日知录》卷13“两汉风俗”条,黄汝成集释,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587页。
    ③黄宗羲:《孟子师说》卷2,《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51-52页。
    ①引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浙中王门学案二》,第243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浙中王门学案二》,第238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58《东林学案一》,第1399页。
    ④黄宗羲:《孟子师说》卷2,《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3页。
    ⑤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4页。
    ①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5,《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7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卷62《蕺山学案》,第1513-1514页。
    ③按:梨洲在为《刘子全书》作《序》时提到:“先师(指蕺山)丁改革之际,其高第弟子如金伯玉、吴磊斋、祁世培、章格庵、叶润山、彭期生、王玄趾、祝开美一辈,既己身殉国难,皋比凝尘。”引自《刘宗周全集》第6册(《刘子全书·序》),吴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154页。
    ④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16《甬上证人书院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5-6页。
    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5页。
    ③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2页。
    ④黄宗羲:《孟子师说》卷1,《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49页。
    ①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645-646页。
    ②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433页。
    ③唐甄:《潜书》上篇《劝学》,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6页。
    ④焦兹:《澹园集》卷4《论·原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①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16《甬上证人书院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②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8页。
    ③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8页。
    ④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2页。
    ⑤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8页。
    ⑥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433页。
    ⑦顾炎武:《亭林文集》卷3《与友人论学书》
    ⑧顾炎武:《日知录》卷7“博学于文”条,黄汝成集释,石家庄:华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11页。
    ⑨顾炎武:《亭林余集·三朝纪事阙文序》
    ⑩王国维:《沈己庵先生七十寿序》,《观堂集林》卷23,《王国维遗书》第2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第582-583页。
    ①黄炳垕:《黄梨洲先生年谱》,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46页。
    ②按:(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著录《龙川文集》40卷,今不见传本。有明成化刻本30卷,明万历、崇祯刻本,史朝富刻本,均为30卷。通行本有《国学基本丛书》本、《四部备要》排印本。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校点本《陈亮集》。
    ①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56《龙川学案》,第1839-1840页。
    ②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56《艮斋学案》,第1696页。
    ①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54《水心学案》上,第1694页。
    ②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54《水心学案》上,第1696页。
    ③黄宗羲:《国勳倪君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498-499页。
    ①黄宗羲:《国勳倪君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500页。
    ②黄宗羲:《姜定庵先生小传》,《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623-624页。
    ①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粹言》卷1,《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79页。
    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7《大学古本序》,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42-243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5《浙中王门学案五》,第311页。
    ④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粹言》卷1,《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79页。
    ⑤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7册,第202页。
    ⑥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7册,第219页。
    ①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9,《二程集》,王孝鱼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7页。
    ②黄宗羲:《翰林院编修怡庭陈君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446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5《浙中王门学案五》,第311页。
    ②显然,梨洲这里对宋儒体验未发气象的理解不同。在朱熹那里,“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体验未发气象的工夫是“涵养用敬”;而梨洲这里释之以“格物”。这个转变正是由于他彻底否定在气化流行之前另有天命流行之体。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5《浙中王门学案五》,第311页。
    ④王畿:《王畿集》卷9《答聂双江》,吴震编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⑤以上引文均见黄宗羲著《明儒学案》卷15《浙中王门学案五》,第311页。
    ①黄宗羲:《答万充宗论格物书》,《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201-202页。
    ①黄宗羲:《答万充宗论格物书》,《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201页。
    ①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54、55、98页。
    ②章学诚(1738-1801)清代史学家、目录学家。原名文教,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其著作《校雠通义》是目录学理论专著。曾编修《和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湖北通志》等多种志书,并著有《修志十议》、《方志立三书义》等文,为方志学奠定了基础。1922年,吴兴嘉业堂搜集章学诚的书稿,刊行《章氏遗书》51卷,包括:《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方志略例》、《章氏文集》、《章氏外集》、《湖北通志检存稿》、《湖北通志未成稿》、《信摭》、《乙卯札记》、《丙辰札记》、《知非日札》、《阅书随札》、《永清县志》、《和州志》,附《补遗》、《附录》及《校记》,有1936年排印本和1985年影印本《章学诚遗书》。
    ③章实斋对梨洲为代表的浙东之学有此总评:“浙东之学,虽出于婺源,然自三袁之流,多宗江西陆氏,而通经服古,绝不空言德性,故不悖于朱熹之教。至阳明王子,揭孟子之良知,复与朱熹(?)牾。蕺山刘氏,本良知而发明慎独,与朱熹不合,亦不相诋也。梨洲黄氏,出蕺山刘氏之门,而开万氏经史之学;以至全氏祖望辈尚存其意,宗陆而不悖朱者也。”章实斋还将梨洲与亭林的浙西之学比较:“世推顾亭林氏为开国儒宗,然自是浙西之学。不知同时有黄梨洲氏,出于浙东,虽与顾氏并峙,而上宗王、刘,下开二万,较之顾氏,渊源而流长。”详见章学诚著《文史通义校注·浙东学术》,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3-524页。
    ④成中英:《理学与心学的批评的省思》,载《浙江学刊》,1987年第1期。
    ①成中英:《理学与心学的批评的省思》,载《浙江学刊》,1987年第1期。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卷6《释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3页。
    ③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20页。
    ④《礼记·表记》,引自(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42页。
    ⑤按:王国维在《释史》中提到:“史为掌书之官,自古为要职业,殷商以前,其官尊卑虽不可知,然大小官名及职事之名多由史出,则史之位尊地要可知矣。”参见王国维著《观堂集林》卷6《释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9页。
    ⑥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卷5《内篇五》,《答客问上》,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70页。
    ①朱本源:《孔子历史哲学发微》(续),载《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
    ②范立舟:《宋代理学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前言》,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③范立舟:《宋代理学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前言》,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④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粹言》卷1,《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91页。
    ⑤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9,《二程集》,王孝鱼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8页。
    ⑥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王孝鱼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2页。
    ①程颗、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9,《二程集》,王孝鱼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8页。
    ②范立舟:《宋儒对历史学价值的探求》,载《漳州师院学报》,1999年第1期。
    ③黎靖德:《朱熹语类》卷18,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1页。
    ④黎靖德:《朱熹语类》卷11,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96页。
    ⑤黎靖德:《朱熹语类》卷122,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50页。
    ①黎靖德:《朱熹语类》卷11,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95页。
    ②黎靖德:《朱熹语类》卷122,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50页。
    ③黎靖德:《朱熹语类》卷122,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51页。
    ④黎靖德:《朱熹语类》卷122,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49页。
    ⑤黎靖德:《朱熹语类》卷123,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65页。
    ①陈亮:《勉强行道大有功论》,《陈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7页。
    ①朱熹撰,刘永翔、朱幼文点校:《朱熹全书》第21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6《答陈同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3页。
    ②陈亮:《答朱元晦秘书又甲辰秋书》,《陈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1页。
    ③陈亮:《答朱元晦秘书又乙巳春书》,《陈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6页。
    ④引自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56《龙川学案》,第1842页。
    ⑤《孟子·尽心下》,引自(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74页。
    ①陈亮:《复朱元晦秘书又甲辰书》,《陈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0页。
    ②引自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56《龙川学案》,第1842页。
    ③陈亮:《答朱元晦秘书又乙巳春书》,《陈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6页。
    ④陈亮:《与陈君举书》,《陈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40页。
    ⑤引自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56《龙川学案》,第1839-1840页。
    ①方同义:《历史化的道德与道德化的历史——陈亮、朱熹历史哲学的比较》,载《学术月刊》,1993年第5期。
    ②肖永明:《论朱熹的天理史观》,载《广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①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01页。
    ②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04页。
    ③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05页。
    ④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04页。
    ⑤陆九渊:《陆九渊集》卷12《与陈正己》,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2页。
    ⑥陆九渊:《陆九渊集》卷22《杂著》,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3页。
    ①吕祖谦:《东莱博议》卷2《齐桓公辞郑太子华》,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8年版,第164页。
    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7《象山文集序》,吴光等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58页。
    ③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2《传习录·答顾东桥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45页。
    ④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26,《寄正宪男手墨二卷》,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90页。
    ⑤朱熹:《朱文公文集·戊申封事》
    ⑥吕祖谦:《东莱文集》卷4《与周子充》
    ⑦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22《外集四》《山东乡试录》《论·人君之心惟在所养》,吴光等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55页。
    ⑧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26《续编一》《五经臆说十三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81页。
    ①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1《传习录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1页。
    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1《传习录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①范立舟:《宋代理学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页。
    ②司马光:《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52《乞令校订<资治通鉴>所写<稽古录>札子》
    ①宋神宗:《资治通鉴序》,《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②朱熹:《朱子全书》第10册《资治通鉴纲目(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480页。
    ③朱熹:《朱子全书》第10册《资治通鉴纲目(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483页。
    ①朱熹:《朱子全书》第8册《资治通鉴纲目(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②范立舟:《宋代理学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①王畿:《王畿集》卷1《抚州拟砚台会语》,吴震编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②按:黄宗羲《明儒学案》卷25《南中王门学案一》的“总论”中提及梅宛溪。其中有言:“宛溪名守德,字纯甫。官至云南左参政。其守绍兴时,重修阳明讲堂,延龙溪主之。”
    ①王畿:《王畿集》卷14《赠梅宛溪擢山东宪副序》,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374-375页。
    ①范立舟:《宋代理学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②《吕氏春秋》卷11《仲冬纪·长见》,吕不韦著,许维通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53页。
    ③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页。
    ①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9,《二程集》,王孝鱼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3页。
    ②黎靖德:《朱熹语类》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页。
    ③黎靖德:《朱熹语类》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页。
    ④朱熹:《孟子集注》卷6,《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1页。
    ⑤黎靖德:《朱熹语类》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页。
    ⑥黎靖德:《朱熹语类》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9页。
    ①黎靖德:《朱熹语类》卷134,《历代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08-3209页。
    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3《传习录下》,吴光等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116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7《河东学案上》,第112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序》(改本),《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79页。
    ①黄宗羲:《传是楼藏书记》,《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136页。
    ②黄宗羲:《孟子师说》卷7,《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165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序》(改本),《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79-80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0《姚江学案》,第180页。
    ②黄宗羲:《清溪钱先生墓志铭》(1676年作),《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351页。
    ③黄宗羲:《孟子师说》卷7,《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154页。
    ④黄宗羲:《明文案上》(1675年作),《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19页。
    ⑤黄宗羲:《明文案上》(1675年作),《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19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明儒学案》,第14页。
    ②黄宗羲:《前乡进士泽望黄君圹誌》(1663年作),《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302页。
    ①黄宗羲:《复秦灯岩书》(1679年后作),《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19页。
    ②黄宗羲:《破邪论·从祀》(1691年作),《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193页。
    ③黄宗羲:《孟子师说》卷7,《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165页。
    ①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浙东学术》,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3-524页。
    ②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浙东学术》,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3-524页。
    ③朱熹、吕祖谦:《近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
    ④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4页。
    ①萧萐父:《黄宗羲的真理观片论》,载《浙江学刊》,1987年第1期。
    ②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13页。
    ③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16《甬上证人书院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④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8页。
    ⑤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3页。
    ⑥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3页。
    ①东发(1213-1280),南宋理学家、文献学家黄震字,著有《黄氏日钞》97卷。梨洲建续钞堂,寓有接续《黄氏日钞》余绪之意。
    ②黄百家:《续钞堂藏书目序》,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210页。
    ③黄宗羲:《南雷诗历·留别海昌同学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645-646页。
    ④全祖望:《二老阁藏书记》,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212页。
    ⑤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8页。
    ⑥萧萐父:《黄宗羲的真理观片论》,载《浙江学刊》,1987年第1期。
    ①黄宗羲:《画川先生易俟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102页。
    ②黄宗羲:《画川先生易俟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102-103页。
    ①黄宗羲:《郑禹梅刻稿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65-66页。
    ①关于黄梨洲《易学象数论》的成书年代,黄百家、邵廷采、全祖望的论著都无明确交代,只有黄炳厘所著《黄梨洲先生年谱》在顺治十八年辛丑条下著录,称梨洲该年“仍居龙虎山堂,著《易学象数论》”。今人吴光先生根据《易学象数论》卷四《乾凿度一》“今定天元至壬子”的夹住中有“作《象数论》之年”的话,而壬子年已是康熙十一年即公元1672年了。吴光先生据此推断:宗羲从事象数学之研究是在顺治初年追随鲁王抗清即将失败而苦闷彷徨之际,抗清失败后,宗羲经历了数年乱离生活,至顺治末年开始安定下来,避居于化安山中龙虎山堂,于是开始写作《易学象数论》一书,但并没有能完成。直到康熙十一年时,此书才最后完成。详见吴光:《黄宗羲遗著考(五)》,引自《黄宗羲全集》,第9册,第559-560页。
    ②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6,《黄宗羲全集》,第9册,第272页。
    ③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20-21页。
    ④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3,《黄宗羲全集》,第9册,第119页。
    ①黄宗羲:《纪九峰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519-520页。
    ②黄宗羲:《兵部左侍郎仓水张公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288-289页。
    ③黄宗羲:《吾悔集·谢皋羽年谱游录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34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明儒学案》(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页。
    ⑤黄宗羲:《南雷诗文集·谢时符先生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422-423页。
    ①黄宗羲:《移史馆不宜立理学传书》,《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219页。
    ②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16《甬上证人书院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③黄宗羲:《补历代史表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81页。
    ④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浙东学术》,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4页。
    ⑤蒋国保:《黄宗羲与浙东经史学术传统的确立》,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该文收录在吴光主编《黄宗羲与明清思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124页。
    ①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万斯同《庙制图考》条。
    ②黄宗羲:《学礼质疑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24-25页。
    ①黄宗羲:《补历代史表序》,《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81-82页。
    ②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万斯同《昆仑河源考》条。
    ③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万斯同《昆仑河源考》条附乾隆“御批”。
    ①黄漳浦(1585-1646)名道周,字幼玄,号石斋,福建漳浦人。精天文历数皇极诸书,所著《易象正》、《三易洞玑》及《太函经》。另有《续离骚》、《春秋揆》等书。清道光年间陈寿祺收集道周著书颇丰,编著《黄漳浦集》(又名《明漳浦黄忠端公全集》)。在陈寿祺原著的基础上,王文径主编点校《黄漳浦文集》(上、下),北京:国际华文出版社2006年版。
    ②邵廷采:《遗献黄文孝先生传》,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66-67页。
    ③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8页。
    ④李聿求:《黄宗羲传》,引自《黄宗羲全集》,第12册,第92-93页。
    ①黄宗羲:《孟子师说》卷4,《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95页。
    ②黄宗羲:《孟子师说》卷1,《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57页。
    ③黄宗羲:《孟子师说》卷3,《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84页。
    ④蒋国保:《黄宗羲与浙东经史学术传统的确立》,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该文收录在吴光主编《黄宗羲与明清思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124页。
    ①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经解上》,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4页。
    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7《稽山书院尊经阁记》,吴光等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55页。在该记中阳明还有几条类似的说法。比如他说:“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还说:“六经皆实于吾心。”分见254、255页。
    ①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0页。
    ①温家宝:《温家宝总理论黄宗羲思想的亲笔信》,载《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②方光华:《明清之际史学哲学的新因素》,载《船山学刊》,1998年第2期。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序》(改定本),《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79页。
    ①陈祖武:《<明儒学案>发微》,载《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4期。
    ②吴光:《黄宗羲遗著考(一)》,载《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424页。
    ①吴光:《黄宗羲大事年表》,载吴光《黄宗羲与清代浙东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页。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黄宗羲:《明儒学案》,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修订版),1986年版。
    黄宗羲:《宋元学案》,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吕不韦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王充:《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程颢、程颐: 《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周敦颐: 《周子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张载: 《张载集》,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
    朱熹: 《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黎靖德: 《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陆九渊:《陆九渊集》,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王畿: 《王畿集》,吴震编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聂豹: 《聂豹集》,吴可为编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刘宗周: 《刘宗周全集》,吴光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全祖望: 《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顾炎武: 《日知录集释》,黄汝成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唐甄: 《潜书》,吴泽民编校,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阮元: 《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刘述先: 《黄宗羲心学的思想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谢国桢:《黄梨洲学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
    李明友:《一本万殊——黄宗羲的哲学与哲学史观》,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曹国庆:《旷世大儒——黄宗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徐定宝:《黄宗羲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师伟:《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程志华:《困境与转型——黄宗羲哲学文本的一种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吴光:《黄宗羲论》(国际黄宗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吴光:《黄宗羲与明清思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吴光:《黄宗羲三百年祭》,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吴光:《黄宗羲与清代浙东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高评:《黄梨洲及其史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版。
    何炳松:《浙东学派溯源》,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凤贤:《浙东学派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管敏义:《浙东学术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潘起造:《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论文集》,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年版。
    何冠彪:《明末清初学术思想史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91年版。
    陈祖武:《明清浙东学术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胡楚生:《清代学术史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8年版。
    陈鼓应、辛冠洁、葛荣晋:《明清实学思潮史·黄宗羲的经世史学》,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
    葛荣晋:《中国实学文化导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陈祖武:《中国学案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2008年版。
    张林川、周春健:《中国学术史著作提要》,武汉:崇文书局,2005年版。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嵇文甫: 《晚明思想史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谢国桢: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谢国桢: 《明末清初的学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王沉森: 《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商传: 《明代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2007年版。
    刘志琴:《晚明史论》,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
    章太炎、刘师培: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梁启超: 《中国古代学术流变研究十篇》,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
    梁启超: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易新鼎: 《梁启超和中国学术思想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邵东方: 《崔述和中国学术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钱穆: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钱穆: 《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牟宗三: 《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牟宗三: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牟宗三: 《才性与玄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蔡尚思: 《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补外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郭湛波: 《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冯天瑜:《中国学术流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杨东莼:《中国学术史讲话》,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侯外庐:《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重庆:重庆三友书店,1946年版。
    侯外庐:《中国近代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学术启蒙流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
    许苏民、申屠炉明:《明清思想文化变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岂之:《儒学·理学·实学·新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张岂之:《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黄宗羲的思想》,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张岂之:《张岂之自选集》,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明清卷),方光华、肖永明、范立舟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8年版。
    卢钟锋:《中国传统学术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卢钟锋:《卢钟锋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姜广辉:《走出理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方光华:《中国思想学术史论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方光华:《中国古代本体思想史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范立舟:《宋代理学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张茂泽、郑熊:《孔孟学述》,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仓修良:《史家·史籍·史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汤勤福:《朱熹的史学思想》,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版。
    樊树志:《晚明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陈其泰:《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康乐、彭明辉:《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杨儒宾、祝平次:《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向世陵:《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日]小野泽精一等:《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与人的观念的发展》,李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张显清,林金树:《明代政治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郭道晖:《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1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华山:黄宗羲哲学中的心气问题,东岳论丛,1983(3)
    朱义禄:黄宗羲哲学史方法论发微,哲学研究,1985(4)
    卢钟峰:论黄宗羲、全祖望的学术倾向,史学史研究,1986(1)
    卢钟峰:论《宋元学案》的编纂、体例、特点和历史地位,史学史研究,1986(2)
    卢钟峰:宋元时期理学的论争与《宋元学案》的理学观点,文史哲,1986(3)
    张显清:明代社会思想和学风的演变,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2)
    无渝:“学案”考议,孔子研究,1986(2)
    冯天喻:黄宗羲——清代史学的开山祖师,文史知识,1986(3)
    陈寒鸣:中国早期启蒙思潮略论,晋阳学刊,1986(3)
    钱明:黄梨洲、朱舜水关系辨——兼与白砥民先生商榷,杭州大学报(社科版)1986(4)
    王政尧: 《黄梨洲年谱》考辨,北京大学报,1986(5)
    沈潜:顾炎武与黄宗羲的交往,中学历史,1986(5)
    何冠彪:浙东学派问题评议——兼辨正黄宗羲与邵廷采之学术渊源,清史论丛,1986(7)
    方祖猷: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国际黄宗羲学术讨论会综述,宁波日报,1986,10,21
    吴光:浙江省的黄宗羲与浙东学派研究概况,浙江社会科学通信,1986(9)
    蔡尚思:黄宗羲学术思想的独特地位,宁波师院学报,1986年增刊
    白砥民:黄宗羲的思想结构和思想方法,宁波师院学报,1986年增刊
    吴光:黄宗羲的学术贡献,宁波师院学报,1986年增刊
    吴光:国际黄宗羲学术讨论会综述(一),清史研究通讯,1987(1)
    吴光:国际黄宗羲学术讨论会综述(二),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2)
    张岱年:黄梨洲与中国古代民主思想,浙江学刊,1987(1)
    沈善洪、钱明:从王阳明到黄宗羲,浙江学刊,1987(1)
    萧萐父:黄宗羲的真理观片论,浙江学刊,1987(1)
    佐野公治:日本的黄宗羲研究概况, (吴光、钱明译),浙江学刊,1987(1)
    姚瀛艇:论黄宗羲对张载的疏证,史学月刊,1987(1)
    夏乃儒:黄宗羲与中国近代思维方式的萌芽,上海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李明友: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评论,浙江学刊,1987(2)
    朱义禄:黄宗羲、刘宗周思想比较初探,浙江学刊,1987(2)
    蔡尚思:黄宗羲反君权思想的历史地位,文史哲,1987(2)
    丁祯彦: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与中国近代历史哲学,辽宁商专学报,1987(1、2)
    吴光:黄宗羲与清代学术,孔子研究,1987(2)
    徐荪铭:论黄宗羲的治学方法的创造性特点,文献,1987(2)
    夏瑰琦:论黄宗羲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兼论黄、王哲学的关系,哲学研究,1987(4)
    夏瑰琦:论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的历史地位,哲学研究,1987(4)
    滕复:黄宗羲思想国际研讨会综述,浙江学刊,1987(5),新华文摘,1987(6)
    杨国荣:黄宗羲与王学,中州学刊,1987(5)
    成中英:理学与心学的批判的省思——综论黄宗羲哲学中的理性思考与真理标准, 《黄宗羲论·国际黄宗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刘述先:论黄宗羲心学的定位,同上
    冯契:黄宗羲与近代历史主义方法论,同上
    楼宇烈:黄宗羲心性说述评,同上
    葛荣晋:黄宗羲理气说的逻辑结构,同上
    余金华: 《明儒学案》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同上
    蔡尚思:从中国思想史看黄宗羲的反君权思想,同上
    郑金淦:黄宗羲与时代思潮,同上
    [日]小野和子:从东林党到黄宗羲,同上
    [美]司徒琳: 《明夷待访录》与《明儒学案》的再评价,同上
    [德]余蓓荷: 《明夷待访录》的先驱——王艮“以天下治天下”的思想,同上
    周继旨:试析黄宗羲“君害论”与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渊源关系,同上
    李锦全:从“源”“流”关系看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的历史地位,同上
    裘克安:黄宗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同上
    仓修良:黄宗羲的史学贡献,同上
    汤纲:黄宗羲与《明史》,同上
    [日]高桥进:黄宗羲思想的历史性格,同上
    周瀚光:黄宗羲科学思想论略,同上
    蒋国保:黄宗羲与方以智,同上
    [澳]费思堂:黄宗羲与吕留良,同上
    [日]山井涌: 《明儒学案》考辨,同上
    邬满君:黄宗羲研究三十年,同上
    陈正夫:试论《明儒学案》,同上
    卢钟峰:略论《明儒学案》学术风格的新特点,同上
    朱仲玉:试论《明儒学案》,同上
    徐荪铭:论黄宗羲创造性研究的特点,同上
    李汉武:黄宗羲与魏源,同上
    沈善洪:黄宗羲的时代和他的思想渊源,浙江学刊,1987(1)
    方祖猷:黄宗羲与吕留良争论的实质及其思想根源——兼论胡翰十二运对梨洲的影响,宁波大学报,1988(1)
    李明友、渠玉九:论黄宗羲的经世致用思想,孔子研究,1988(2)
    仓修良:要给学案体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光明日报,1988,3,23
    陈金生:《宋元学案》——四百年儒学沉浮史,文史知识,1989(1)
    蔡尚思:黄宗羲学术思想的独特地位——《黄宗羲文选·题辞》,历史教学问题,1989(1)
    潘群:试论黄宗羲的经世学风,南京大学报,1989(2)
    夏瑰琦:从孟子师说看黄梨洲的唯心主义思想,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3)
    钱茂伟:梨洲史学新探,宁波师院学报,1989(4)
    陈敦伟:对刘宗周人性论的一点考察,同上
    诸焕灿:黄宗羲与姚江书院派之异同,同上
    仓修良:黄宗羲和清代浙东史学,东南文化,1989(6)
    王政尧:黄宗羲晚年思想探析,光明日报,1989,11,22
    沈敏之: 《关于浙东学派问题评议》的商榷——兼论邵廷采的史学思想,浙江学刊1990(1)
    屠承先:黄宗羲哲学思想的内在矛盾及其根由,浙江学刊,1990(2)
    王文鹏:吴与弼与《崇仁学案》,抚州师专学报,1990(3)
    [美]司徒琳:不同世界的共同基点,通过黄宗羲与威廉·詹姆斯比较明清新儒学与美国实用主义,复旦学报,1990(2)
    陈其泰: 《宋元学案》的编纂与成就,史学史研究,1990(3)
    李俊英:略论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历史地位,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0(3)
    赵向东:略论黄宗羲的史学思想,兰州大学学报,1990(3)
    古清美:从《明儒学案》谈黄宗羲思想中的几个问题, 《明代理学论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钱茂伟:清代浙东学派统承刍议,宁波师院学报,1991(1)
    伍辉: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的历史定位,衡阳师专学报,1991(1)
    林奇:黄宗羲史学渊源试探,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1(1)
    陈敦伟:黄宗羲论气,宁波师院学报,1991(1)
    姜胜利:清初的经世致用史学思想,天津社会科学,1991(3)
    杨建华:明清之际浙江地区中西文化的冲撞,浙江学刊,1991(3)
    吴光:论清代实学,浙江学刊,1991(5)
    傅云龙:黄宗羲富有开创意义的心性学说,孔子研究,1992(1)
    (日)难波征男:念台学与黄宗羲的传统意识,浙江学刊,1992(1)
    徐进: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及其对限制专职君主的构想,文史哲,1992(1)
    杨国荣:论黄宗羲的学术史观,史学月刊,1992(3)
    丁国顺:从“工夫即本体”的命题看黄宗羲哲学思想的实质,浙江学刊,1992(3)
    季学原:新发现的黄宗羲两篇佚文及其价值,清史研究,1992(4)
    李明友:黄宗羲论儒学,浙江学刊,1992(6)
    余贵林:简评《明儒学案》研究中的两种观点,1993(1)
    张华荣: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简论,福建师大学报,1993(1)
    冯天喻:《明夷待访录》复古主义的文化意蕴,社会科学辑刊,1993(2)
    徐定宝:黄宗羲史学观初探,苏州大学报,1993(3)
    丁祯彦:黄宗羲的民主思想与中国近代历史哲学,华东师范大学报,1993(4)
    吴光:从“盈天地皆心”等命题看黄梨洲的心学倾向,中国哲学史,1993(4)
    高炳生:黄宗羲启蒙思想再评价,北京大学报,1993(5)
    方同义:历史化的道德与道德化的历史——陈亮、朱熹历史哲学的比较,学术月刊,1993(5)
    李明友:黄宗羲“心理合一”说,孔子研究,1993(12)
    辛冠洁:黄宗羲经世史学的现实意义,孔子研究,1993(12)
    傅云龙:黄宗羲富有开创意义的“心性”说,孔子研究,1993(12)、
    吴光:论黄梨洲对阳明心学的批判继承与理论修正, 《中国哲学》(17辑)岳麓书社,1996
    吴光:试论“浙学”的基本精神:兼论“浙学”与“浙东学派”的研究现状,浙江学刊,1994(1)
    站继发:黄宗羲晚节问题略论,辽宁大学报,1994(1)
    覃正爱:明末清初“启蒙思想论”的质疑,船山学刊,1994(1)
    李明友:黄宗羲与陈确的人性论比较,宁波师院学报,1994(1)
    姜国柱:黄宗羲的治学之道,人民论坛,1994(1)
    陈祖武: 《宋元学案》纂修拾遗,中国史研究,1994(1)
    赵连稳:黄宗羲和《明史》编纂,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4(3)
    袁家麟、陈伯华:黄宗羲与《周易》:从《明夷待访录》之命题谈起,苏州大学报,94(3)
    陈锐:黄宗羲与黑格尔学术史观之比较,杭州师院学报,1995(1)
    黄宣民:《明夷待访录》:早期启蒙学派的思想论纲,浙江学刊,1995(2)
    吴光:黄宗羲的思想特色:批判性、兼容性、实践性,浙江学刊,1995(2)
    张岱年:黄宗羲是时代先觉,浙江学刊,1995(2)
    张立文:黄宗羲理性思维建构的历史命运,浙江学刊,1995(2)
    刘述先:理学殿军:黄宗羲,浙江学刊,1995(2)
    张如安:黄宗羲初探,宁波师院学报,1995(3)
    高洪钧:黄宗羲著作汇考补正:论《梨洲续钞》三种,天津师大学报,1995(3)
    钱茂伟:黄宗羲研究二题,宁波师院学报,1995(3)
    余金华:黄宗羲哲学思想的启蒙品格:纪念黄宗羲逝世三百周年,孔子研究,1995(3)
    王桂云:黄宗羲在史志事业上的建树,图书馆学研究,1995(3)
    董根洪:“国际黄宗羲学术研讨会”和“中日舜水学学术研讨会”综述,嘉兴学院报95(4)
    朱义禄:古今与中西的会通——明清之际启蒙学者思维方式再探,学术月刊,1995(5)
    仓修良:黄宗羲和学案体,浙江学刊,1995(5)
    楼毅生:黄宗羲的史学思想及其影响,河北学刊,1995(6)
    方同义:刘宗周与黄宗羲政治哲学比较,宁波师院学报,1996(1)
    诸焕灿:纪念黄宗羲逝世三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浙江学刊,1996(1)
    张如安:1990—1994年国内黄宗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1)
    薛 回:纪念黄宗羲逝世三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在浙江召开,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1)
    方祖猷:余姚《朱桥梨洲宗谱》的史料价值,宁波大学报,1996(2)
    孙善根:论清代浙东学派的历史地位,浙江学刊,1996(2)
    吴光、诸焕灿:祭黄梨洲先生文,浙江学刊,1996(2)
    郑昌淦:时代先驱黄宗羲,浙江学刊,1996(2)
    赵俪生:明清之际黄、顾、王三先生之比较,烟台大学报,1996(4)
    赵连稳:黄宗羲与《明史》编纂,山东师大学报,1996(5)
    吴怀祺:一部有开拓意义的史学著作——评《中国学案史》,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8)
    陈寒鸣:论黄宗羲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伟大地位,历史教学,1996(11)
    张明堂: 《明夷待访录》的史论特点,山东师大学报,1996(增刊)
    张林川、林久贵:略论《宋元学案》的体例特点和文献价值,文献,1997(1)
    赵连稳:黄宗羲史学初探,齐鲁学刊,1997(1)
    吴光:关于发表《台雁笔记》等三种黄宗羲遗著的说明,浙江学刊,1997(2)
    司徒琳:黄宗羲《象数论》与清初官方易学的变化《黄梨洲三百年祭》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古清美:黄宗羲的两种《师说》,同上
    陈德和:黄宗羲“理气同体二分论”析绎,同上
    叶保强:皇权的限制与中国庶民社会——黄宗羲政治哲学新诠,同上
    郑宗义:论黄宗羲与陈确的学术因缘,同上
    陈永明:论黄宗羲的“君臣之义观念——兼评梨洲“晚年可讥”说,同上
    覃世保:略论黄宗羲与“臣节问题”,同上
    夏瑰琦:黄宗羲与西学关系之探讨,同上
    管敏义、贺亚敏:黄宗羲与张仓水,同上
    钱茂伟:也论姚江书院派与蕺山学派的异同,同上
    杨太辛:读《一本万殊》,中国哲学史,1997(3)
    徐海松:论黄宗羲与徐光启和刘宗周的西学观,杭州师院学报,1997(4)
    董根洪:论黄宗羲实学与朱舜水实学的区别,孔子研究,1997(4)
    贺福安:论黄宗羲的社会思想,湘潭大学报,1997(4)
    林久贵:略论《宋元学案》的学术史批评方法,湖北大学学报,1997(5)
    方光华:明清之际史学哲学的新因素,船山学刊,1998(2)
    林久贵: 《宋元学案》的作者及成书经过论述,黄冈师范学院报,1998(3)
    程志华:黄宗羲民主思想成因初探,河北大学报,1998(3)
    范立舟:宋儒对历史学价值的探求,漳州师院学报,1999(1)
    诸焕灿:清代浙东学术概说,宁波教育学院报,1999(1)
    朱义禄:论学案体,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9(1)
    王纪录:论黄宗羲史学思想的学术渊源,河南师大学报,1999(1)
    黄正泉:黄宗羲的人学思想,船山学刊,1999(1)
    季学原:黄宗羲年谱释疑的一份重要材料,文献,1999(4)
    王立荣:谈中国古代反专制实学的历史演变,辽宁师专学报,1999(4)
    王银春:从几个命题看三大思想家的鉴史资治观,宁夏社会科学,1999(4)
    庞天佑:论明清之际三大学者治学经世致用的特点,史学月刊,1999(4)
    邓乐群:黄宗羲的史学特征,学术月刊,1999(7)
    曹国庆:王阳明与黄梨洲,江西社会科学,2000(1)
    龚飒:卢梭与黄宗羲法治思想初探《社会契约论》与《明夷待访录》之比较船山学刊00(1)
    祁英:学术史专著: 《明儒学案》,华夏文化,2000(1)
    周国栋:两种不同的学术史范式——梁启超、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比较,史学月刊,2000(4)
    王雪梅:黄宗羲《孟子师说》述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4)
    杨国荣:本体与工夫:从王阳明到黄宗羲,浙江学刊,2000(5)
    王国良:从忠君到天下为公——儒家君臣关系论的演变,孔子研究,2000(5)
    徐定宝:理学与心学的艰难整合:兼论黄宗羲在哲学上的建树与失误,宁波大学报2001(1)
    肖永明:论朱熹的天理史观,广西大学学报,2001(1)
    朱维铮:在晚明思想界的黄宗羲,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
    屠承先、吴宪:黄宗羲的本体功夫论,甘肃社会科学,2001(5)
    范立舟:万斯同对黄宗羲史学的继承与发挥,浙江学刊,2001(6)
    龙迪勇: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的嬗变—读曹国庆《旷世大儒》江西社会科学01(6)
    张越: 《宋元学案》——学案体史书的成熟和完善,光明日报,2001年10月30日
    早坂俊广:关于《宋元学案》的“浙学”概念—作为话语表象的“永嘉”、“金华”和“四明”,浙江大学报,2002(1)
    邓名瑛:论黄宗羲的两个哲学命题,船山学刊,2002(2)
    邓名瑛:论黄宗羲哲学的经世品格,求索,2002(2)
    季芳桐、蒋民:泰州学派的归属—兼评黄宗羲的儒佛观,学海,2002(2)
    彭国翔:周海门学派归属辨,浙江社会科学,2002(4)
    张文涛:梨洲史学再探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学报,2002(4)
    张承宗、潘浩:黄宗羲与《明儒学案》,历史教学问题,2002(4)
    季剑青:易代之际的文与史:以黄宗羲为中心,东方文化,2002(5)
    王纪录:论清初三大思想家对李贽的批判—兼谈早期启蒙思想问题,河南师大学报2002(6)
    胡建:中西启蒙“民主”观在价值源头上的差异,河北学刊,2002(6)
    谢贵安: 《明夷待访录》的近代“误读”与“新民本”思想的历史影响,哲学研究2003(2)
    郭齐:说黄宗羲《明儒学案》晚年定本,史学史研究,2003(2)
    王纪录:黄宗羲的历史哲学,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3(2)
    周文玖:黄宗羲顾炎武之比较,孔子研究,2003(3)
    张岂之:学术史与“学案”体——序《民国学案》,云梦学刊,2003(4)
    史革新:略论清初的学术史编写,史学史研究,2003(4)
    周恩荣:黄宗羲的学术史方法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4)
    朱义禄:明清四种注《孟》著作散论,孔子研究,2003(6)
    刘固盛:黄宗羲的学术史观,光明日报,2003,9,9
    陈祖武:钱宾四先生与《清儒学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1)
    张学智:对泰州学派的研究亟待加强,中国文化研究,2004(1)
    赵吉惠、吴兴洲:论明清实学是儒学发展的特殊理论形态,齐鲁学刊,2004(2)
    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哲学研究,2004(2)
    程志华:经史才之薮泽也—黄宗羲的经学思想,河北师大学报,2004(2)
    吴海兰:黄宗羲的春秋学,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2)
    聂付生:清初学术的传承与创新,云梦学刊,2004(5)
    周积明、雷平:清代浙东学派学术谱系的构建,学术月刊,2004(6)
    陈君静:海外浙东学派学术思想研究述评,宁波大学报,2004(6)
    陈居渊:清初黄、吕之争与浙东学术,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6)
    胡文生:梁启超、钱穆同名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比较,中州学刊,2005(1)
    史洪川:承学统者,未有不善于文—关于黄宗羲文统思想,河南理工大学报,2005(1)
    方光华:明清实学思潮的理论创新与本体论特点,湖南大学报,2005(1)
    方光华: 《明儒学案》研究中国思想学术史的理论与方法,陈祖武编《明清浙东学术文化研究》
    叶世昌:中国古代萌芽代表“市民阶级”的启蒙思想,上海财经大学报,2005(2)
    张永忠:章太炎与黄宗羲,晋阳学刊,2005(3)
    孙宝山:以“民族性”重构正统论—黄宗羲对方孝孺的正统论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哲学史(3)
    温家宝:温家宝总理论黄宗羲思想的亲笔信,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吴光: “以力行为工夫”: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哲学基础,浙江学刊,2005(4)
    万昌华:钱穆若干历史观点商榷,文史哲,2005(4)
    朱松美:焦循《孟子正义》的诠释风格,齐鲁学刊,2005(4)
    陈来: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现代意义,浙江学刊,2005(4)
    王应宪: 《国朝汉学师承记》的“黄顾问题”略论,皖西学院学报,2005(4)
    张践:史学精神是黄宗羲启蒙思想的成因,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5(5)
    张实龙: 《孟子师说》还原《孟子》太和气象,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5)
    程志华:“自然视界”与意义世界—关于黄宗羲“盈天地皆气”与“盈天地皆心”关系新诠,河北大学学报,2005(5)
    泰栋:黄宗羲民主主义思想的社会基础与启示,炎黄春秋,2005(6)
    戴逸:学术大师的标准——黄宗羲,光明日报,2005,8,18
    吴光:黄宗羲的学术成就及其思想价值,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5(6)
    冯俊:浙东学派的基本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5(6)
    茭公:从天命史观向社会进化史观的过渡—论清代学人为中国社会自我演变所做的史观准备,南京大学报,2005(6)
    许苏民:明清之际政治哲学的突破—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例,江汉论坛,2005(10)
    谢江飞:百年遗珍莫晋刻本《明儒学案》,收藏界,2006(1)
    葛荣晋:转换研究范式,开创浙东学派研究新局面,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1)
    刘述先:论黄宗羲对于孟子的理解,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
    蔡家和:牟宗三《黄宗羲对于天命流行之体之误解》一文之探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
    吴光:论黄宗羲史学的民主内涵及其历史地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
    吴光:黄宗羲的学术成就及其现代价值,中国哲学史,2006(1)
    赵园: 《人谱》与儒家道德伦理秩序的建构,河北学刊,2006(1)
    陈锐:浙东学派与哲学中的历史主义,中国哲学史,2006(1)
    钱明:“浙学”涵义的历史衍变,浙江社会科学,2006(2)
    吴海兰:正统论与黄宗羲的史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
    刘岐梅:黄宗羲研究百年述评,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2)
    鲁锦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传统—读杨小明《清代浙东学派与科学》,史学月刊,2006(2)
    朱义禄:黄宗羲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兼论黄宗羲的学术民主思想,杭州师范学院学报06(2)
    蒋国保:黄宗羲与浙东经史学术传统的确立,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
    陈居渊:学术、学风与黄宗羲吕留良关系之新解,史学史研究,2006(2)
    何俊:宋元儒学的重建与清初思想史观—以《宋元学案》全氏补本为中心的考察,中国史研究,2006(2)
    李海兵:论黄宗羲政治哲学的逻辑建构,船山学刊,2006(3)
    王俊才:明清之际学术史的突变—学案体的趋新与定型,河北学刊,2006(3)
    吴根友:如何看待中国现代哲学问题意识的内在根芽?—从晚明以降儒家“经世哲学”的三种新动向谈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3)
    张京华:梁启超学术史观三题,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
    孙宝山:黄宗羲与孟子的政治思想辨析,孔子研究,2006(4)
    林国标:明清之际理学演变的脉络,中南大学学报,2006(4)
    林国标:儒学的大融合—明清之际思想史的另一种描述,湖湘论坛,2006(5)
    吴光: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理论结构、思想渊源及现代意义,宁波通讯,2006(5)
    周立升:论明清实学的近代走向:以黄宗羲的实学思想为例,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5)
    张践:实心实学与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潮,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6)
    周春健: 《伊洛渊源录》与学案体,湖北大学报,2006(6)
    吴光:黄宗羲民本思想研究的新高度,探索与争鸣,2006(6)
    柯小泉:近三十年陈献章哲学思想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6(9)
    武玉梅: 《明文海》诸问题考述,文献,2007(1)
    张实龙:修德而后可讲学—论《明儒学案》的精神,浙江学刊,‘2007(1)
    张永忠:同代异梦—兼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国家理论,船山学刊,2007(1)
    湛晓白:清代初中期西学影响经学问题研究述评,中国文化研究,2007(1)
    林存阳:浙东学派研究述略,聊城大学学报,2007(2)
    黄敦兵:黄宗羲学案体范式的问题意识—以《王畿学案》为例,兰州学刊,2007(2)
    钱明:黔中王门论考,贵州文史丛刊,2007(2)
    潘起造:明清浙东学术对儒家和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浙江社会科学,2007(3)
    史革新:清初学术思潮转换刍议,四川大学学报,2007(3)
    刘华安:黄宗羲政治哲学的建构逻辑及其内涵,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2)
    梁一群:黄宗羲仁学思想述议—梨洲《孟子师说》解读,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2)
    孙宝山: 《明夷待访录》的写作意图,中国哲学史,2007(2)
    钱明:江右思想界王时槐考述,中国哲学史,2007(2)
    段润秀: 《明史·王守仁传》编纂考论,史学集刊,2007(3)
    杨小明:黄百家年谱简编,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3)
    吴光:从阳明心学到“力行”实学—论黄宗羲对王阳明、刘宗周哲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与理论创新,中国哲学史,2007(3)
    王栋:从清代浙东学派看中西科技交流,东华大学学报,2007(3)
    王宇:试论《明儒学案》对明代理学开端的构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4)
    史革新:孙奇逢理学思想综论,郑州大学学报,2007(4)
    黄敦兵:从哲学史角度看黄宗羲学案体著述的哲学性质,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5)
    董根洪:黄宗羲实学实学特点研究,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5)
    吴根友:傅山反理学实学的社会政治指向—以傅山肯定“无理”范畴为视角南京大学,2007(6)
    吴根友:从傅山肯定“无理”范畴的角度看其反理学实学的社会政治指向,文物世界,2007(6)
    葛荣晋:傅山的“反常之论”与实学的“近代指向”,文物世界,2007(6)
    陈代湘:罗钦顺理气心性论之我见,求索,2007(6)
    张卫红:罗念庵思想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7(7)
    连晓旭:黄宗羲实学渊源简析,法制与社会,2007(7)
    赵成刚:工夫所至即其本体—浅谈黄宗羲对王阳明的本体与工夫思想的扬弃,大众科学,2007(12)
    孙德高:关于王学研究的几点思考,贵阳学院学报,2008(1)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对《明夷待访录》的一种新解读,东北师范大学报,2008(2)
    吴光: 《宋元学案》的成书经过、编纂人员与版本存佚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1)
    岛田虔次:黄宗羲·横井小楠·孙文,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1)
    张宏敏:黄宗羲哲学文本的“另”一种解读,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1)
    王杰:反省与启蒙:经世实学思潮与社会批判思潮: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群体为例,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
    周文玖:实学思潮与明清之际的史学,史学史研究,2008(2)
    黄敦兵:黄宗羲与明清之际学统的重建,浙江学刊,2008(2)
    毛张霞:黄宗羲主性情思想论及其诗教观,西南交通大学报,2008(2)
    张永刚:复社与东林党关系的实态性分析,辽东学院学报,2008(3)
    孔令宏:浙东学派与道家、道教的关系初探—兼论“浙学”,杭州师范大学报,2008(3)
    张永刚:刘宗周与证人社,温州大学学报,2008(4)
    刘兴淑:“学案体”研究现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5)
    魏红:黄宗羲“工夫所至即其本体”浅析,社会科学论坛,2008(6)
    王瑶:也论卢梭和黄宗羲实学中的几点差异,社会科学论坛,2008(7)
    陈祖武:《明儒学案》发微,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