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社会文明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传染病已不仅仅是一种可导致个体躯体损伤和疼痛的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流行病,或是可给病人添加躯体和精神痛楚的复合的心身事件,而是世界性、复杂的社会疾患,同时还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社会现象,小到影响家族的繁衍,大至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发展和医学实践中,政治、道德文化因素在传染病防治和社会控制、约束人们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现实中,传染病已经超越了生理层面的具象意义,其道德隐喻使得病人在身体病痛之外还须承受那些加诸疾病之上象征意义的重压;疾病因果报应观和天谴观将疾病与病人的善恶品性相联系,赋予疾病以复杂的道德色彩;“医人”到“医国”隐喻的建立使疾病治疗与社会变革有机联系起来,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控与社会政治控制一脉相承,传染病的起源与政治迫害相关,细菌战、生化武器使得传染病毒走向了政治暴力,疾病被政治化、道德化,社会对某些传染病患的道德评判,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道德统治的需要相结合,道德偏见转变为行动上的社会歧视、排斥甚至政治迫害。这直接践踏了公民尊严的底线,侵害了病人的正当权利,伤及社会公正的终极价值,也影响了社会和谐。人类的历史是科学战胜疾病的历史,也是人权平等与歧视偏见抗争的历史。通过伦理分析、政治批判和文化祛魅,倡导观念启蒙和科学普及,改变寻找意义的隐喻性思维方式,确立道德的边界,将疾病去政治化和道德化,明确界定传染病的科学内涵和伦理意义是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前提条件。
     在传染病防控中,个体权利和公共健康之间何者优先呢?传染病关怀道义与功利的价值博弈,保护病人隐私与保证公众知情的艰难选择,传染病防控公权的边界不确定等常常使传染病防控工作和对传染病患的关怀陷入矛盾与冲突中,围绕传染病防治诸环节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以广阔的伦理文化视野从理论上溯源、厘清;于冲突中比较、选择;在现实中实践与论证,克服和突破传统生命伦理学的局限,致力于建立和发展一个以个体病人弱势群体为中心的医学人文伦理学,构筑一种兼顾个体人道关怀和社会整体功利的公共健康伦理学。广泛借鉴和拓展各种社会伦理资源,充分调动政府、民间、社区家庭及病患自身的积极力量,贯彻权利、人道、义务、和谐的理念和原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病人的自我尊严和社会权利,倡导和强化保护弱者的公共道德意识,呼吁社会公正,反对社会歧视和排斥,不伤害。同时也提出病人的社会理性约束和道德义务,倡导全社会范围内传染病关怀的社会伦理运动,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促进民族健康水平,这是当代伦理学的责任所在,也是本文主旨所在。
     本文着力于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运用现象学和跨学科等研究方法从医学、伦理、政治、社会等方面架构传染病伦理,力求理论研究与公共卫生政策和社会伦理实践紧密结合。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ivilization & medicine technology, the infectious disease is not only one simple kind of epidemic disease which result in physical injury & pain in biological meaning, or a multiple spirit & body event which add pain of the body & spirit of patients, but also a cosmopolitan & complicate social affection, at the same time which is a complicate social phenomena,little to influence family multiply, large to change the proc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the political & ethical factors have play active role on the prevent &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restrained people's behavior and cultivated people's healthy life style. In fact the exist of infectious disease has already surpassed the significane of physiology deck, the ethic metaphor of some infectious disease made the patients beared not only body ailment but also the deal rolling of the symbol meaning. The viewpoint such as the automatic repayment in later life of whatever one does, the wrath of heaven of disease connect the disease with the moral character of patients, enduing with disease the complicate morality color & meaning, the establishment the metaphor of "cure people" to "cure country" conneting the disease treatment with the social reform, the prevent & control of the epidemical infectious disease & the social politics have same origin, the orgin of infectious disease compiltely related with witch-hunting, bacterological warfare have been questioned insistently, biochemistry weapons have made infectious disease turn to politics violence summit. The disease has been politicalize & moralitilize, the society has formed the ethics judge of some infectious disease, connecting with the demand of political ecosystem & social ethics control in definite history period the ethic prejudice changed to the social discrimination、rejection and even political oppression,which has directly tread on the bottom line of the citizen human rights dignity, encroached on the proper right of patients, hurt the ultimate value of social fair, affected social harmony. Human history is the history of science winning a victory to disease, or fight for discrimination & prejudice. Through the ethic analysising, the politic criticizing、the culture disenchanting, advocating the concept enlighting & science becoming popular, changing the metaphor thinking style of looking for content, establishing the ethic boundary, removing politics & morality of disease, definitely deciding the science connotation & ethics mean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
     Which have the priority between the individual right & public health in the preventing & control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 It is a contradictory & conflict that playing chess between the concern morality & utilitarian value of infectious disease, the difficult selection between protecting patient's secrets & ensuring public acknowledging the fact, the boundary deciding of public right of preventing & control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 Enclosure the all links of preventing & control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 to trace something to its source from the theory, comparting & selecting individual rights & public rights、duty and such ethics phenomenon in conflict. Through practicing & demonstrating in reality to overcome & break through the limit of the tradition life ethics.The moral relationship & the wide ethics culture field of vision overcome & breakthrough the limit of traditional life ethics, go in for establishing & developing medicial human ethics enclosuring the individual patients & disadvantaged groups, constructing a kind of public healthy ethics, which pay close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humanity concern & social whole benefits.It manifest the social core value view based on decks such as government、civilian society、community family & individual, generally mirror & expand various social ethics resource, shift the active strength of government civilian、community family & patients personal, carry out right、humanity、duty、homonious idea & principle, emphasize the self dignity & social rights of patients, advocate & strengthen protecting the public morals consciousness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appeal for social justice, object social discrimination & repel,spare by means of the humanity & justice principle, At the same time, it raise the social rationality restrain of patients & the moral duty of patients, advocat social ethics movement of concerning & controll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 push about social culture & ideology & ecosystem civilization, promote nation health level. This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present ethics,and the aim of this paper.
     This essay has emphasized on the ethics analysis of the prevention & control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 To structure the ethic study of infectious disease through applying phenomenology & interdiscipline method from such aspects as medicine、ethics、politics、society and so on, trying to connect the theory study with the public health policy、socail ethics practice tightly.
引文
①(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35页.
    ②(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38页.
    ①(美)凯文博:《谈病说痛——人类的受苦经验与痊愈之道》,广州出版社,1998年,第1页
    ②(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①(美)凯文博:《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郭金华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48页
    ①金惠铭、王建枝主编:《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①耿贯一等:《流行病学》(卫生部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页
    ②(美)William H. Mcneill:《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杨玉龄译,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天下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339页
    ①陈耀凯,王宇明:《从传染病学到感染病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西北医学教育》,2006年第1期
    ②(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08页
    ① Mann,J.M.Global:AIDS:Critical issues for Prevention in the 1990s,Int.J. Health. Serv.21(1991):553
    ①(美)J.Margolis:《疾病的概念》《医学的思维与方法》,邱仁宗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168—191页
    ①(美)H.T.Engelhardt:《健康和疾病:哲学的观点》, 《对医学的本质和价值的探索》,邱仁宗编,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170页
    ②(美)科尔:《科学的制造:在自然界与社会之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③肖健:《从社会建构论理解疾病概念》,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年,第20卷第4期
    ④(法)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①丁学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传染病肆虐与征服》, 《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4月29日
    ①Fuchs:《谁将生存?》Who Shall Live?Health Economic and Social Choice罗汉、焦艳、朱雪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①王旭东、孟庆龙:《历史上重大传染病及应对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2年5月27日
    ②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3:Investing in Health,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①何帆:《传染病的全球化与防治传染病的国际合作》http://finance.sina.com.cn,2004年08月22日18:16中评网
    ①美联社电讯:《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六大传染病威胁全人类》, 《参考消息》,1999年6月19日第7版
    ①翁心华:《对感染病学科的现状思考》http://www.infectcma.org.cn/
    ②孙雯波、胡凯:《论现代传染病防治中医患关系的特点》, 《医学与哲学》,2007年12期
    ①(德)尼采:《曙光》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②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4页
    ③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29页
    ④(美)Lakoff, G. and M. Johnson.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①桑塔戈(Sontag,(1978)Illness as metaphor New York:Farrar,Straus,& Giroux P.29)转引自(美)B·维纳著《责任推断:社会行为的理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
    ①(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②(法)皮埃尔·德·格拉西安斯基:《性传染病》刘小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页
    ③藤原琉璃君:《梅毒隐喻之于莫泊桑及他的文字》http://www.douban.com/review/1087774
    ①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64~465页
    ②黄集伟:《你走神不如我走神》,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③曾钊新、李建华等著:《道德心理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1页
    ④(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①张学军:《皮肤性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204页
    ①(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①(英)C·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页
    ①《大正藏》第二卷,第827页,转引自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大方广总持经》, 《梁皇宝忏》, 《摩诃止观辅行三十二卷》
    ②《创世纪》第3章,第14—19节。
    ①赵林:《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发展的逻辑线索》,《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4期
    ②(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春风文艺出版社,第131页
    ③(美)Brody.S.N:The Disease of the Soul.Ithaca,NY. And London. (1974)
    ①李化成:《瘟疫背后的思想史》,《人文杂志》,2007年第06期.
    ②(英)Daniel Defoe:A Journal of the Plague Year, W W Norton & Co Ltd (1992)
    ③(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①王予霞:《疾病现象的文化阐释》,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6期
    ②(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西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①(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②(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③毛喻原:《疾病的哲学》,http://myy5566.blog.hexun.com/27259336_d.html
    ④(法)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⑤(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①(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①(美)Goffman E. Dtigma:note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63,1-10
    ②张宝山,俞国良:《污名现象及其心理效应》,《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6期
    ③白路:《贴上道德标签的疾病史》, 《科技文萃》2005年11期
    ①(法)米歇尔·福柯:《癫狂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页
    ①张大庆:《当代疾病史研究的问题与趋势:从AIDS到SARS》,《科学(上海)》,2004年第4期
    ② Meeting on Development of Index on Human Rights,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by and for People Living with HIV, Report of the Meeting.2005, UNAIDS:Geneva, Switzerland
    ①泛美卫生组织:《对健康部门的HIV/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理解及回应》,华盛顿,2003年,第14、24页
    ②泛美卫生组织:《对健康部门的HIV/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理解及回应》,华盛顿,2003年,第14、24页
    ③hisana O, Hall EJ, Maluleke R, Chauveau J, Schwabe C.:HIV/艾滋病在南非医疗工作者中的流行程度(HIV/AIDS Prevalence among South African Health Workers). S Afr Med J 2004年 (10月); 94:846-850.
    ①曾钊新、李建华等:《道德心理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①(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35页.
    ②(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38页.
    ③曾钊新、李建华等:《道德心理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①孙雯波、胡凯:《疏离与关怀:传染病患者社会交往伦理探析》, 《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4期
    ①衣俊卿:《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http://www.ilib.cn/A-qsxk200506002,html
    ②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
    ①管健:《污名研究: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江淮论坛》,2007年第5期
    ①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
    ②国际人权法教程项目组编写:《国际人权法教程》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7页
    ①左高山:《战争镜像与伦理话语》,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②毛喻原:《疾病的哲学》,http://myy5566.blog.hexun.com/p32/default.aspx
    ①(英)威廉·拜纳姆:《19世纪医学史》,曹真芬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4页
    ②张大庆:《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1912-1937)》,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③程巍:《疾病的隐喻》,译者卷首语,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①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美)贺萧:《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韩敏中、盛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页
    ①刘北诚:《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①张闳:《血吸虫与政治卫生学》,http://blog.sina.com.cn/zhanghongpp (2007-11-04)
    ②(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③顾思齐:《疾病在别处》, 《南方都市报》,2006年10月23日
    ①藤原琉璃君:《他者化视角下的梅毒》,http://darcysy.blogbus.com/logs/12209883.html
    ②(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122页
    ①张大庆:《当代疾病史研究的问题与趋势:从AIDS到SARS》,《科学(上海)》,2004年第4期
    ②王旭东、孟庆龙:《世界瘟疫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③韩毓海:《真正疾病的起源》,http://blog.tianya.cn/blogger/(2006-11-01)
    ①(美)朱迪思·米勒、斯蒂芬·恩格尔伯格、威廉·布罗德:《细菌战——生化武器的黑暗世界》,赵干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①(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页
    ①Johan Galtung:Peace Problem:Some Case Studies, Essays in Peace Research, Vol. Ⅴ (Copenhagen:Christian Ejlers,1980), p.407; "Cultural Violence,"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2, No.3 (1990), P.291-2.
    ①覃慧宁:《如何揭示被“隐喻”遮蔽的真实——评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 《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②(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①(美)保罗·库尔茨:《保卫世俗人道主义》,余灵灵等译,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
    ②王海明:《新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5页
    ③(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5页
    ①徐贲,《保护弱者,道德习俗和公共生活》,《洪范评论》第3卷第2辑
    ②徐贲,《保护弱者,道德习俗和公共生活》,《洪范评论》第3卷第2辑
    ③(美)T.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页
    ④(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4页
    ①单继刚、甘绍平、容敏德主编:《应用伦理:经济、科技与文化》,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①孙雯波、胡凯:《传染病患者社会交往的疏离和伦理重建》,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11期
    ①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 《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5期
    ①(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页
    ②大拙:《被瘟疫歪曲的文化》,《百姓》,2003年16期
    ③王齐:《走向绝望的深渊:克尔凯郭尔的美学生活境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④(法)让·保尔·萨特:《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08页
    ①(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7页
    ②王延光:《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对“正义伦理学”的批评和补充》,《医学与哲学》,1999年03期
    ③袁玲红:《从关怀伦理的视角解读正义伦理》,《学术论坛》,2007第4期
    ①肖巍:《关于流行病的道德分析》,《河北学刊》,2005年25卷1期
    ①徐贲:《保护弱者,道德习俗和公共生活》,洪范评论,第3卷第2辑
    ①何铭清:《抗击非典中的公民义务—解读传染病防治法》,法制日报(网络版),2003年6月5日
    ②(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页
    ③(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8页
    ④(美)大卫·雷·格里芬:《超越解构:建设性后现代哲学的奠基者》,鲍世斌,中央编译出版,2000年版,第229页
    ⑤(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68页
    ①(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②叶必丰:《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辨证关系》,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年第1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9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86页。
    ②(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01页
    ③史军:《流行病防控的政治伦理视阈》,《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①田思源:《公共危机处理中的公共利益的彰显与公民个人权利的消减》,清华大学法学院SARS法律项目,《法律研究对策通讯》,2003年
    ②(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④夏勇:《公法》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①(美)爱里希·弗洛姆:《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3页
    ②(美)爱里希·弗洛姆:《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9页
    ①(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②(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①刘湘溶:《论生态伦理学的利益基础》, 《道德与文明》2001年, 第5期
    ②刘湘溶:《建设生态文明伦理正当其时》,《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22日,第3版
    ③(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④(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①王晓华:《构建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大伦理学》《伦理学月刊》,第9-10页,1999年
    ①(美)Cohen, Elliot D.& Michael Davis eds:AIDS:Crisis in Professional Ethics,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4:6
    ②转引自甘绍平:《以人为本的生命价值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③(美)彼得·辛格:《实践伦理学》,刘莘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①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②(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刘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页
    ③王志荣:《信息法概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页
    ①(美)Judith Walzer Leavitt:Typhoid Mary:Captive to the public's health. New York:Beacon Press. (1996)
    ①邱仁宗:《伦理学者眼中的结核病治疗》,健康报,2007年6月7日
    ②(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6页。
    ③胡建淼:《行政强制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页
    ①《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506页
    ①王晨光:《应急状态下适用强制措施的原则》(清华大学法学院SARS法律项目)
    ②魏健编:《改变人类社会的二十种瘟疫》,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45-146页
    ①施卫星、何伦、黄刚主编:《生物医学伦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①李楯:《防控甲型流感的欢迎回家与自我隔离》,《新京报》,2009年6月6日
    ②林喆:《关注艾滋病人的人权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3期
    ①肖巍:《公共健康伦理:概念、使命与目标》,《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0卷3期
    ②(美)Alan Petersen and Deborah Lupton:The New Public Health,Allen & Unwin Pty Ltd 1966,P.3
    ①Dan E.Beauchamp ed.:New Ethics for the Public H EALTH,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P.65-66转引自(美)肯尼斯-W-古德曼、科林·L.索斯科尔恩、斯蒂文-S.-库格林:《公共健康伦理学案例研究》,肖巍译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②肖巍:《甲型H1N1流感引发公共健康伦理思考》, 《浙江日报》,2009年6月29日
    ①(美)约瑟夫·弗莱彻:《境遇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119页
    ②(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第二版)范瑞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③晏辉:《应用伦理学:伦理致思范式的现代转换》,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8期
    ①(美)H. Tristram Engelhardt, J r :《全球生命伦理学:共识的瓦解——对全球性道德的探求:生命伦理学、文化战争和道德多样性》南京:国际生命伦理学论坛暨老年生命伦理与科学会议(文集)2007年
    ②甘绍平:《论一线伦理与二线伦理》, 《哲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①转引自樊纲:《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①孙炳耀:《公共卫生体制改革需要有新的突破》, 《社会政策评论》第26期
    ①王延光:《艾滋病预防与一个平等、团结、宽容的社会环境》,http://tolerance.hqu.edu.cn/tolbbs/viewthread.php?tid=210&sid=JK12aO
    ②肖巍:《流行病防治的道德原则》, 《学习时报》,2005年3月14日
    ①(美)Stanley Cohen:Folk Devils and Moral Panics:The Creation of Mods and Rockers, London:MacGibbon and Kee,1972.
    ②谭芳:《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几点思考》,《传媒观察》,2003年第3期
    ①李·威尔金斯《瘟疫,传染病以及病原体:全球医疗卫生危机新闻报导中的伦理含意》,《中国传媒报告》,(China Media Reports)2006年第1期
    ② Axelrod,R.: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New York:Basic Books.Barry, (1985).
    ①殷海光:《殷海光全集柒:中国文化的展望(上册)》,第29-30页。
    ①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①(美)Marcy Darnovsky:et al. eds., Cultural Politics and Social Movements,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5, p. ⅶ.
    ①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76页
    ②《圣经》马可福音一40~44
    ①(法)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5年版
    [5](英)休谟:《人性论》(上册)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7](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8](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版
    [9](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0](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1](英)约翰·密尔:《功用主义》,唐钺译,北京:商务图书馆,1957年版。
    [12](法)让·保尔·萨特:《存在与虚无》,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13](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4](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7](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8](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20](美)T.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1](美)彼得·辛格:《实践伦理学》,刘莘译,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22](美)詹姆斯.P.斯特巴:《实践中的道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美)R.T.诺兰:《伦理学与现实生活》姚新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24](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与世俗人道主义》,李学钧、喻林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5](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第二版),范瑞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美)托马斯·香农,《生命伦理学导论》肖巍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7](美)约瑟夫·弗莱彻:《境遇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8](苏)季塔连科主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1]《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2](法)米歇尔·福柯《癫狂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33](法)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34](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5](美)F.D沃林斯基:《健康社会学》,孙牧虹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36](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37](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38](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9](英)斯蒂芬·RL克拉克:《生物学与基督教伦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6年版
    [40](美)科利斯·拉蒙特:《人道主义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41](美)保罗·库尔茨:《保卫世俗人道主义》余灵灵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42](美)罗尔·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肖巍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43](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44](英)库珀:《隐喻》,郭贵春、安军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5](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6](美)安德鲁·芬伯格:《可选择的现代性》,陆俊、严耕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7](美)凯博文著:《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48](美)朱迪思·米勒、斯蒂芬·恩格尔伯格、威廉·布罗德:《细菌战——生化武器的黑暗世界》,赵干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49](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50](美)麦克尼尔:《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台北: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51](美)巴里·E·齐格尔曼、戴维·J·齐格尔曼:《微生物简史:危险的杀手》,武庆洁、蔡晔、迟少鹏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52](美)S.K.图姆斯:《病患的意义——医生与病人不同观点的现象学探讨》,山东:青岛出版社,2000年版
    [53](美)布里特:《瘟疫与苦难:人类历史对流行性疾病的影响》,刘沛、朱连成、周娜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54](美)劳里·加勒特:《逼近的瘟疫》,杨岐鸣、杨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55](法)皮埃尔·德·格拉西安斯基:《性传染病》,刘小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6](美)斯蒂文·S·库格林:《公共健康伦理学案例研究》肖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美)约翰·M.巴里(Barry.J.M):《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钟扬、赵佳媛、刘念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8]《圣经·旧约》
    [59]《圣经·新约》
    .[60]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61]罗国杰主编:《伦理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62]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3]万俊人:《现代性伦理话语》,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4]万俊人:《伦理学新论:走向现代伦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65]何怀宏:《底线伦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6]唐凯麟:《伦理学纲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1985年版
    [67]卢风、肖巍主编:《应用伦理学导论》,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
    [68]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9]孙慕义:《后现代卫生经济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0]赵汀阳:《论可能生活》,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1]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2]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3]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4]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之下的空间政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5]曾钊新、李建华:《德性的心灵奥秘——道德心理学引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6]曾钊新、吕耀怀等:《伦理社会学》,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7]邱鸿钟:《医学与人类文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8]余涌:《道德权利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79]徐宗良、刘学礼、瞿晓敏:《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0]邱仁宗、卓小勤、冯建妹:《病人的权利》,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年版
    [81]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2]李楯:《艾滋病在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83]张大庆:《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1912-1937)》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4]季广茂:《隐喻理论与文学传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5]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6]张沛:《隐喻的生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7]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8]廖菲:《身体、心理、社会:对乙肝患者的社会心理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2006年版
    [89]刘北诚:《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0]于奇智:《凝视之爱——福柯医学历史哲学论稿》,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91]汪民安:《福柯的界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2]左高山:《战争镜像与伦理话语》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3]费振钟:《中国人的身体与疾病—医学的修辞及叙事》,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94]李建民:《生命史学:从医疗看中国历史——从医疗看中国历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5]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6]余新忠主编:《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以社会文化史为视角的探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97]施卫星、何伦、黄刚主编:《生物医学伦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8]薛影、何伦、施卫星:《医德困惑与选择》.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9]王一方:《敬畏生命——生命、医学与人文关怀的对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0]陈方之:《传染病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
    [101]李志文等编:《现代性传播疾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版
    [102]王旭东、孟庆龙:《世界瘟疫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3]李志文等编:《现代性传播疾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版
    [104]李家庚、余新华等主编:《中医传染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年版
    [105]姜庆五:《流行病学基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6]肖水源、刘爱忠主编:《瘟疫的历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107]赖其万、潘靖瑛编:《照亮黑暗角落——倾听疾病消除台湾社会偏见》,台北:慈济文化志业中心,2003年版
    [108]李玉尚、曹树基:《鼠疫:战争与和平》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109]欣正人编著:《瘟疫与文明》,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0]王向东:《战争与疾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年版
    [111]王延光:《艾滋病预防政策与伦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12]张胜康、王曙光、邹勤:《不同文化人群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3]胡鞍钢:《透视SARS:健康与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4]俞可平等著:《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15]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艾滋病、法律和人权立法者手册——就艾滋病对人类、经济和社会的破坏性影响而采取的行动》1999年
    [1]张岱年:《生命与道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2]甘绍平:《论一线伦理与二线伦理》,《哲学研究》,2006年第2期
    [3]甘绍平:《应用伦理学:民主时代的道德理论与实践》,《中国哲学年鉴2002》之年鉴专文
    [4]甘绍平:《当代伦理学前沿探索中的人权边界》,《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5]邱仁宗:《公共卫生伦理学刍议》,《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年第1期
    [6]孙慕义、万旭:《医学人文与知识考古——中国人文医学的战略与策略》,《医学与哲学》2003年第12期
    [7]晏辉:《应用伦理学:伦理致思范式的现代转换》,《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6期
    [8]晏辉:《当代生活世界的价值哲学批判》,《江海学刊》,2006年第6期
    [9]张大庆:《艾滋病:从疾病史到社会史》,《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第1期
    [10]张大庆:《重建现代医学模式中的传染病防治策略》,《医学与哲学》,2003年第6期
    [11]王一方,张大庆:《技术时代的生命图景与医学的当代史——关于20世纪医学衍进的对话》,《医学与哲学》,2000年第7期
    [12]张大庆:《当代疾病史研究的问题与趋势:从AIDS到SARS》《科学(上海)》2004年第4期
    [13]徐贲:《保护弱者,道德习俗和公共生活》,《洪范评论》第3卷第2辑
    [14]徐贲:《正派社会和不羞辱》,《读书》2005年第8期
    [15]肖巍:《公共健康伦理:概念、使命与目标》,《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6]肖巍:《关于流行病的道德分析》,《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17]肖巍:《关于公共健康伦理的思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8]肖巍:《从“非典”看公共健康的意义——访丹尼尔·维克勒教授》,《哲学动态》,2003年第7期
    [19]刘湘溶:《论生态伦理学的利益基础》,《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5期
    [20]史军、肖巍:《权利优先还是公共善优先——流行病伦理的社群主义视角》《中州学刊》,2006年第2期
    [21]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5期
    [22]史军:《对我国公共健康实践的伦理思考》,《中州学刊》,2008年第2期
    [23]史军:《公共健康实践的伦理原则探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第2期
    [24]史军:《公共健康领域权利与善的冲突》,《学术论坛》2008年第11期
    [26]史军:《以公共健康之名干预个人权利何以可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6期
    [27]俞文德、李伦,《论公共健康伦理的理论实质》《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6期
    [28]白路:《贴上道德标签的疾病史》,《科技文萃》2005年11期
    [29]龚向前:《传染病全球化与全球卫生治理》,《国际观察》,2006年第3期
    [30]龚群:《公共健康领域的几个相关伦理问题》《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2期
    [31]杨大春:《身体经验与自我关怀》,《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32]赵西巨、冯秀云:《人权视野下的艾滋病问题研究》,《医学与哲学》2003年10期
    [33]龚向前:《传染病全球化与全球卫生治理》,《国际观察》2006年第3期
    [34]王洪波:《政治话语的变化:从个人权利到公共的善——社群主义述评》《中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35]寇东亮:《德性优先于权利——对社群主义伦理的一种解读》,《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36]毛羽:《凸显“责任”的西方应用伦理学——西方责任伦理述评》,《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
    [37]曹永福、王云玲:《隔离、自由的限制与歧视——对SARS防治的医学伦理思考》,《医学与哲学》,2003年10期
    [38]刘宪亮、徐玉梅:《论和谐伦理观对传染病防治的作用》,《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年第2期
    [39]何伦:《医德理论的困惑:论医学人道主义与功利主义之争》,中国学术论坛网
    [40]王曙光,张胜康,吴锦辉:《疾病的文化隐喻与医学社会人类学的鉴别解释方法》,《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4期
    [41]韩纲:《传播学者的缺席: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十二年——一种历史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11期
    [42]哈刚、陈吉庆:《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伦理分析》,《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第7期
    [43]哈刚:《传染病防治的伦理对策》《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第7期
    [44]刘世炜:《流行病实践与研究相关的伦理学视角与思考》,《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第4期
    [45]张明新:《后SARS时代中国大陆艾滋病议题的媒体呈现:框架理论的观点》,《开放时代》,2009年第2期
    [46]李·威尔金斯:《瘟疫,传染病以及病原体:全球医疗卫生危机新闻报导中的伦理含意》,《中国传媒报告》(China Media Reports)2006年第1期
    [47]周晓虹:《传播的畸变:——对‘'SARS"传言的社会心理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六期
    [48]杜治政:《SARS防治中的伦理学断想》,《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年第5期
    [49]杜治政:《医学伦理学面临的选择:人道主义与功利主义》,《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年第3期
    [50]管健:《污名:研究现状与静态一动态模型构念》《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04期
    [51]管健:《污名的概念发展与多维度模型建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第5期
    [52]景军:《艾滋病谣言的社会渊源:道德恐慌与信任危机》,《社会科学》2006年8期
    [53]王予霞:《疾病现象的文化阐释》《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06期.
    [54]宋杰、崔文苑:《身体疾病:20世纪初中华民族的政治隐喻》《名作欣赏》2009年第2期
    [55]田喜娥,贺本才《疾病隐喻与文学》《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7期。
    [56]翁乃群:《艾滋病、社会人文研究与道德问题》,载社会科学与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办公室、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社会政策研究所编印,2001(未公开出版)
    [57]李化成:《瘟疫背后的思想史》,《人文杂志》第6期
    [58]李化成:《简述西方公共健康史》,《中华医史杂志》,2005年第4期
    [59]梁其姿:《麻风病隔离与近代中国》《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
    [60]陈雁:《20世纪初中国对疾疫的应对一略论1910-1911年的东北鼠疫》《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4期
    [61]雷静、薛晚利、张娟妮、张英:《传染病防治中的伦理学问题探讨》《医学与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版)2006年第8期
    [62]史文雅:《向对艾滋病患者的羞辱与歧视挑战》,《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年第3期
    [63]聂精保:《作为社会文化运动的生命伦理学——新西兰生命伦理学的历史与社会学研究之一》曾丽达、颜青山译,《医学与哲学》,2005年第9期
    [64]御所园正信:《日本实践伦理与疾病说》,《中国医学伦理学》,1994年第1期
    [65]丁志音、涂醒哲:《传染病照護的选择性歧视:医师及牙医师的爱滋病专业伦理觀與照護意願》, 《台湾公共卫生杂志》2004年第1期
    [66]《走出阴影享有人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自我及家庭护理》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
    [67]《减少艾滋病相关羞辱与歧视:国家艾滋病防治项目的关键内容,国家利益相关者应对艾滋病参考资料》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2007年
    [68]杨翌:《艾滋病相关耻辱和歧视的现状及其影响的探索性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69]杨芳:《非政府组织(NGO)参与我国重大传染病控制的治理模式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70]尤吾兵《防治艾滋病过程中的公正问题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71]高扬:《传染病防控的法律问题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72]刘兆麟:《艾滋病病人权利的伦理探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73]张慧:《污名与歧视:以中国的艾滋病为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Thomas A. Shannon:An Introduction to Bioethics, Paulist Press,1997
    [2]Bruce Jennings, Bonnie Steinbock, Lawrence O. Gostin and Ronald Bayer:Public Health Ethics:Theory, Policy, and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ovember 2006
    [3]George Rosen:A History of Public Health.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
    [4]Dan E. Beauchamp:New Ethics for the Public Heal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5]Fee, E. and Fox, D, M:AIDS:The Making of a Chronic Disease. Univ. Calif. Press. Berkeley,1992.
    [6]Erving Goffman:Stigma: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63
    [7]Lakoff, George,& Johnson: Mark: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8]Fee, E. and Fox, D, M:AIDS:The Burdens of History. Univ. Calif. Press. Berkeley,1988
    [9]JosephP. Byrne:The Black Death, London:Greenwood Press,2004,
    [10]Richards, I. 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11]Alan Petersen, Deborah Lupton: The New Public Health. Allen and Unwin Pty Ltd,1996.
    [12]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Principles of the Ethical Practice of Public Health[EB/OL], www.apha.org.
    [13]Jim Murphy:An American Plague:The True and Terrifying Story of the Yellow Fever Epidemic of 1793 (Newbery Honor Book) Clarion Books,2003-6-23
    [14]Paul Farmer:Infections and Inequalities:The Modern Plagu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 edition (February 23,2001)
    [15]Maryn McKenna:Beating Back the Devil:On the Front Lines with the Disease Detectives of the Epidemic Intelligence Service, Tantor Media; MP3 Una edition (October 15,2004)
    [16]Charles E. Rosenberg:The Cholera Years:The United States in 1832, 1849, and 1866,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uly 15,1987)
    [17]HeymannDL, Rodier G. Global surveillance, national surveillance, and SARS.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04;10(2):173-5.
    [18]Centr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Public Health Guidance for Community-Level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to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tlanta; 2005.
    [19]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Checklist for Influenza Pandemic Preparedness Planning (WHO/CDS/CSR/GIP/2005.4). Geneva; 2005.
    [20]Allen, Peter L.:The Wages of Sin:Sex and Disease, Past and Present, 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0
    [21]Wilton, Tamsin:EnGendering AIDS:Deconstructing Sex, Text and Epidemic, SAGE Publications.1997
    [1]http://www.chinaethics.net/bioethics/赛博风中华生命伦理学网
    [2]http://www.chinacdc.cn/n272442/n272530/index.html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http://www.linehelp.com/azb/中国艾滋病防治网
    [4]http://www.chain.net.cn/wzhg/8020.htm中国红丝带网(全国艾滋病信息资源网络)
    [5]http://www.hbvhbv.com/forum/肝胆相照论坛
    [6]http://www.jkb.com.cn/健康报网
    [7]http://www.54hbv.com/乙肝携带者网
    [8]http://www.med8th.com/医学八号楼
    [9]http://www.dxy.cn/丁香园医学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