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城市生态系统诞生之后,就以自身的系统不完善性打破了地球上原有各层次生态系统之间的稳定状态。它促使各种生态系统形成分工以产生耦合,从而推动地球生命向更高层次的完整大系统——地球生命大系统演进。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生态系统自身也逐渐演进成为这个大系统的调控中枢,它对整个地球的影响也越来越强大深远。然而,由于发展时间尚短,城市生态系统组织化程度并不高,内在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与协调机制尚不完美。这种状况不仅仅造成城市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内在矛盾,还通过各种错综复杂的全球网络影响到了整个地球生命大系统的总体平衡,继而带来了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由此,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增强其组织化程度、提高系统效率,是扭转当前日趋恶化的全球生态状况的关键。
     城市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其各个功能子系统的运行都依托于城市的物质空间。物质空间系统不仅是承载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包括文化)子系统的载体,同时也是协调它们共同运行的纽带。因此,物质空间系统的“生态化”是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内在机制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系统的功能是由其内在组织“结构”所决定的。一个系统演进的过程中,“结构”的变化才是根本。对于城市的物质空间系统而言也是如此。其生态化的过程必然是以其组织结构的变革和不断发展完善为根本。
     本论文正是基于以上规律,将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的“结构”作为研究重点。力图从城市生态系统运行角度系统地对城市空间系统加以再认识,分析和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演进的内在规律,建立以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包括人类与其他城市生物)为主体的城市环境空间系统规划新理念。以生态城市为目标,以城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相关规律为基础,建立以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为标准的新型城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以弥补原来以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城市生态系统空间研究成果的缺失,为城市物质空间环境规划建设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论文的写作次序遵从思考和研究的基本逻辑,共分为四大部分:
     绪论主要对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与重点进行了简要说明。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重点揭示了城市物质空间系统建构和演进的内在规律。其中,第二章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构成、系统功能、内在组织结构类型,分析了城市生态系统空间资源的相应特点和物质空间系统结构形成的深层原因——城市生命系统(尤其以人类为主导)的空间利用与建设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这些空间利用规律形成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重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点对城市三大功能子系统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内在功能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三
    章则着重研究了城市生态系统空间形态与结构体系建构和演进的规律。首先对物
    质空间的形态表象特征、空间结构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和甄别。重点研讨了物质空
    间系统独特的等级层次系统的螺旋结构;其次在更深层面上研究了城市生态系统
    三大功能子系统(自然、经济、社会)与其载体—物质空间系统之间的作用与
    反作用机制。揭示了物质空间系统事实上是由各种功能空间通过复杂的内、外整
    合机制而建构形成的深层规律。第三,结合实体空间的建设规则对物质空间系统
    的各个子系统进行了划分,同时进一步分析了物质空间和功能空间的层间、层面
    整合特点和物质空间系统建构的规律。
     第三部分从第四章到第六章,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的结构模式。
    第四章首先探讨了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建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证生态
    城市自然、社会、经济三大功能子系统平稳运行的安全、整体、平等、循环、多
    样、高效6项建设标准和“生态城市”物质空间体系建构的6条原则。并总结了建构
    生态城市生态化物质空间系统的5条主要基本措施。第五章是整个论文的重点,
    在总结和分析以往城市物质空间体系结构模式研究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得
    出了由于各种客观情况差异使得不同城市、不同城市区域物质空间体系的‘。生态化”
    建设模式都不尽相同的结论。并进一步提出建立普适性的生态城市物质空间基本
    模式既不科学也不现实,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是适时、适地,不断发展、
    变化的动态过程。所谓的模式应该是基于城市生态系统和地球生命大系统内在平
    衡的一系列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在这一前提下提出了生态城市平面、立体和网络
    化空间模式的建构规律,并总结了物质空间微观层面的一系列具体建设措施。第
    六章则分别就组成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生态化理论结构模式进行了
    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建设建议。其中特别对生态用地空间子系统和交通运
    输子系统作了较详细的专门研究。
     第四部分,第七章对我国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规划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l]
    制定以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新型土地利用规划;【2]强化以维护城市综
    合生态系统平衡为目标的生态用地规划,并建立从总体规划到控制性规划的完整
    体系;【3]倡导建立以生态哲学观为基础的新城市物质空间审美体系。
     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提出了城市物质
Since urban eco-system has came into being, its intrinsic broken characteristics break the steady sate of other ecosystems on the earth. This situation causes the division of work and coordination of effort among different ecosystems pushing our biosphere to unite into a comprehensive perfect system-Global life system. So, the situation of urban eco-system should make notable impacts on the whole environment of world and influence the balance of all ecosystems. Being a complicated ecosystem,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keep its regular station. Because of its every part's function must depend on the physical space system, the physical space system becomes the key to keep the balance of urban ecosystem.This paper intended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inherent development law of urban ecosystem's physical space system, and set a new concept of land-use and eco-planning of spatial development for all organisms (include people and other living things) living in urban area. In order to remedy the defects of normal land-use and spatial development planning that is only serves for human's society and economy. This paper tried to set up new physical-spatial structure patterns of urban eco-systems, which is on the base of crux structure law of spatial construction and focused on the standard of eco-city.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this paper blazed some new trails: [1] Discover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eco-system the characterized of screw structure with levels of organization; [2] Study the inter law and outer law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hysical space system and function systems, such as Natural, Societal and Economical systems. [3] Found a network-like spatial structure pattern, which is complex concentrating eco-land use model—block and distracting eco-land use model—corridor. [4] To expound in order to build a high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 system in urban area, we must set up a kind of prefect system that is include two levels of organization—high speed road net and slowly road net. Those two networks must be individual and independent.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n exchange freely. [5] Set up a plane geometric figure to analyze the eco-effects of the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land for eco-use in urban area.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patterns' eco-effects under common condition, are given
    
    some important suggestions to present development.
引文
[1] 《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精品集——历史文化城镇篇》…………何依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2] 《城市规划导论》…………邹德慈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3] 《山地城市学》…………黄光宇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4] 《地下城市》…………钱七虎、卓衍荣著,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P37页。
    [5]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庄林德、张京祥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6] 《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黄光宇、陈勇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7]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吴良镛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8] 《生态学》…………常杰、葛滢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9] 《城市人居与环境》…………李丽萍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10] 《生态保护概论》…………孔繁德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11] 《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考试应试指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12] 《护城踪录》…………阮仪三作品集,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13] 《生态学》…………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连玉武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2001年6月第2次印刷
    [14] 《城市生态学》…………杨小波、吴庆书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2001年4月第二次印刷。
    [15]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孔繁德、张明顺等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16] 《平遥——古城与民居》…………宋昆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
    [17] 《城市生态学》…………宋永昌、由文辉、王祥荣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18] 《城市规划设计手册》…………郑毅主编,2000年10月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 《四川历史文化名城》…………应金华、樊丙庚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20] 《生态系统生态学》…………蔡晓明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21]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王兴中等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22] 《今日水世界》…………刘昌明、傅国斌著,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23] 《城市轨道交通》…………蔡君时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24] 《中国羌族建筑》…………季富政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第一版。
    [25] 《生态土地使用规划》…………[台湾]黄书礼著,詹氏书局,2000年1月第一版,2002年3月第2次印刷。
    [26] 《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周若祁、张光主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27]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程胜高、张聪辰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2001年2月第二次印刷。
    [28] 《城市空间发展论》…………段进著,城市及建筑形态研究丛书,齐康主编。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29]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方法》…………李植斌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
    [30] 《新叶村》…………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著,重庆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
    [31] 《诸葛村》…………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著,重庆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
    [32] 《风水与城市》…………亢亮、亢羽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
    [33] 《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李敏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4] 《理想景观探源—一风水的文化意义》…………俞孔坚著,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第一版
    [35]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沈清基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36] 《城镇生态空间理论——城市与城镇群空间发展规律研究》…………张宇星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37] 《环境保护基础》…………殷维君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2001年1月第5次印刷
    [38] 《资源短缺条件下的城市规划探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
    [39] 《我们需要一场变革》…………曲格平著,(绿色经典文库)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40] 《新人口论》…………马寅初著,(绿色经典文库)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41] 《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于规划》…………王瑞珠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42] 《中国居住文化》…………丁俊清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43] 《上海百年建筑史》…………伍江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
    [44] 《可持续发展论》…………张坤民主笔,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1999年6月第3次印刷
    [45] 《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齐康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46]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国家环保总局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47] 《城市学与山水城市》…………钱学森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48] 《城市文化学》…………陈凯峰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49] 《世界传统民居——生态家屋》…………荆其敏、张丽安编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50] 《城市生态环境学》…………杨士弘 等著,科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51] 《城市植物生态学》…………冷平生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一版
    [52] 《城市地理学》………周一星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7月第1版,1999年10月第3次印刷。
    [53] 《城市:模式与演进》…………胡俊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54] 《世界名城》…………荆其敏、张丽安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
    [55] 《城市环境规划规范及方法指南》…………刘天齐、孔繁德、刘常海等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3月第一版
    [56] 《名城文化鉴赏与保护》…………董鉴泓、阮仪三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第一版。
    [57] 《21世纪议程》…………国家环保总局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58] 《绿化环境效益研究》…………主编:冯采芹,责任编辑:张维平,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
    [59] 《城市生态调控的决策支持系统》…………杨邦杰、王如松、吕永龙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11月第一版
    [60] 《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11月第2版,1995年11月第8次印刷。
    [61] 《风水与建筑》…………程建军、孙尚朴著,江西科学出版社,1991年
    [62] 《中国造园论》…………张家骥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63] 《城市生态经济研究方法及实例》…………周纪纶、王如松、郑师章编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
    [64] 《新华词典》(修订版)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二版、1991年11月第16次印刷。
    [65]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5月第一版,1995年4月第二次印刷。
    [66] 《生态经济学》…………马传栋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5月第一版
    [67] 《城市气候与城市规划》…………中国地理学会编,责任编辑:刘卓澄,科学出版社1985年6月第一版
    [68] 《城市气候学导论》…………周淑贞、张超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6月第一版
    [69] 《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贺业矩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3月第一版,1987年9月第二次印刷.
    [70] 《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12月第一版,1987年第三次印刷。
    
    [71] 《城市道路与交通》…………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1989年7月第4次印刷.
    [72] 《深圳一个新兴的现代都市》和《寻求快速而平衡的发展——深圳城市规划而十年的演进》。…………深圳市规划国土局申报UIA专项奖材料中文版
    [73] 《城市生态,乡村生态》…………[法]克洛德.阿莱格尔著,陆东亚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第一版。
    [74] 《建筑环境共鸣设计》…………[英]伊恩·本特利、艾伦·埃尔科克、保罗·马林、苏·麦格琳、格雷厄姆·史密斯著,纪小海、高颖译,李凌云审,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75] 《城市印象》…………[美]凯文·林奇 著,
    [76] 《明日的田园城市》…………[英]埃比尼泽·霍华德著,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第一版
    [77] 《自然资本论》…………Paul Hawken、Amory Lovins、L.Hunter Lovins著,王乃立、诸大建、龚义台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78] 《大自然的权利》…………[美]R.F.纳什著,杨通进译,梁治平校,青岛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79] 《社会学》(第十版)…………[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80] 《城市化的世界》(An Urbanizing World)…………联合国人居中心(生境)编著,沈建国、于立、董立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81] 《垃圾之歌》…………[美]威廉·拉什杰、库仑·默菲著,周文萍、连惠幸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82] 《工业生态学》…………[瑞士]苏伦·埃尔克曼(Suren Erkman)著,徐兴元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
    [83] 《环境、空间和生活质量——可持续性的时间》[荷兰]玛格丽萨·德波尔(Margaretha De Boer)著,王德辉、金增林等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
    [84] 《寂静的春天》…………[美]蕾切尔·卡逊著,(绿色经典文库)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85] 《只有一个地球》…………巴巴拉……沃德、勒内·杜傅斯著,(绿色经典文库)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86] 《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绿色经典文库)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87] 《增长的极限》…………丹尼斯·米都斯著,(绿色经典文库)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88] 《封闭的循环》…………巴里·康芒纳著,(绿色经典文库)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89] 《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艾伦·杜宁著,(绿色经典文库)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90] 《城市交通》…………[法]皮埃尔·梅兰著,高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10月第1版。
    [91] 《西方现代建筑史》…………[意]L·本奈沃洛著,邹德侬、巴竹师、高军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92] 《交往与空间》…………[丹麦]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93] 《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M·汤姆逊著,倪文彦、陶吴馨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
    [94] 《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西蒙兹著,程里尧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95] 《设计结合自然》…………麦克哈格(Lan L.McHarg)著,倪文彦、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96] 《城市发展史》…………刘易斯·芒福德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97] 《城市水文学》…………[英]M.J.霍尔(M.J.Hall)著,詹道江等译,海河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一版
    [98] 《人类环境和自然系统》(第二版)…………[美]N·J·格林伍德、J·M·B·爱德华兹著,刘之光等译、陈静生等校,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1987年7月北京发行第一版
    [99] 《城市系统模型》…………[美]沃尔特·赫利著,胡运权主译,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
    [100] 城市生态学…………[日]中野尊正、沼田真、半谷高久、安部喜也著,盂德政、刘得新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86年4月第一版
    [101] 《环境心理学》…………[日]相马一郎、佐古顺彦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
    [102]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沙里宁著,顾启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
    [103] 《城市和区域规划》…………[英]彼德·霍尔(Peter Hall)著,邹德慈、金经元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5月第一版
    [104] 《硬质景观设计》…………[英]M.盖奇、M.凡登堡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1991年6月第3次印刷,
    [105] 《景观生态学》…………Richard T.T.Forman and Michel Godron著,[台湾]张启德译,田园城市文化实业有限公司。
    
    《城市规划》
    《国外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汇刊》
    《规划师》
    《建筑学报》
    《世界建筑》
    《华中建筑》
    《新建筑》
    《世界建筑导报》
    《中国环境报》
    《生态学报》
    《建筑师》
    《城市发展研究》
    [106]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2002城市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综述…………2002年8月5日《中国环境报》第二版。
    [107] 科学家精确统计得出悲观结论——哺乳动物灭种速度加快…………2002年7月3日《中国环境报》第四版。
    [108] 生态占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2002年7月26日《中国环境报》第三版,李利峰、成升魁。
    [109] 地球峰会,拯救地球…………2002年8月29日《中国环境报》第一版,毛磊、姜岩、青泽、李文飞.
    [110] 2001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2年6月25日《中国环境报》第二版。
    [111] 主力军”址战边退,新能源纷纷登场…………2002年8月30日《中国环境报》第四版,齐中熙。
    [112] 从末端治理走向循环经济——沈阳市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环境报》2002年9月9日第二版,水华、郝伟.
    [113]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设想…………《中国环境报》2003年9月12日第三版。
    [114] 实施分质供水,条件日趋成熟………《中国环境报》2003年7月28日第二版,王欣。
    [115] 有感于‘中水’打造的水景建筑…………《中国环境报》2003年5月22日第四版,王娅.
    [116] 我国洁净能源比重上升…………2002年9月2日《中国环境报》第二版,顾静.
    [117] 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实践…………2003年2月18日《中国环境报》第三版,舒惠国、孙家驹。
    [118] 昆明西安空气质量明显下降…………《中国环境报》2004年4月8日第一版,戚岳汉、郑劲松。
    [119]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1)…………《中国环境报》2002年6月22日第二版
    [120] 中国与德国:谁的自然条件更好…………2003年6月12日《中国环境报》第四版,苏杨著。
    [121] 保护环境有利可图…………2003年9月13日《中国环境报》第四版,祖藜。
    [122] 柳州限制摩托车数量…………《中国环境报》2003年11月18日第一版,黄松龄、徐美珠著。
    [123] 乙醇汽油产业化起步——郑州强制激动车“喝酒”揭开新型环保燃料新世纪…………《中国环境报》2002年6月24日第一版,特约记者耿健著。
    [124] 海陆区域观——雅加达大都市地区水上住区发展的新范式…………Abimanyu Takdir Alamsyah著,刘佳燕译,《国外城市规划》杂志,2004年第1期.
    
    [125] 速度城市性城市规划…………卓健著,《城市规划》杂志,2004年第1期。
    [126] 巴士快速交通和中国公交优先战略…………陈雪明著,《城市规划》2003年第27卷,第10期。
    [127] 有机集中理念下深圳大都市区的结构规划…………朱喜钢、官莹著,《城市规划》杂志2003年第9期。
    [128] 城市广场、公共空间、社民社会…………陈锋,《城市规划》杂志2003年第27卷第9期。
    [129] 深圳“三资”制造业空间分布特征与机理…………孟晓晨、石晓宇著,《城市规划》杂志2003年第8期。
    [130] 探索中的德国鲁尔区城市生态系统:实施战略…………Kirsten Jane Robinson著,王洪辉译,《国外城市规划》杂志,2003年,第6期,第18卷。
    [131] 我国城市社区非机动车绿色通道的建立…………韩西丽,《城市规划》2003年第27卷,第4期。
    [132] 近年来北美关于的‘TOD’研究进展…………马强著,《国外城市规划》杂志,2003年第5期.
    [133]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合作规划模式——一个城市流域的规划案例研究…………Steve Johnson著,郭超译,《国外城市规划》杂志,2003年第18卷,第6期。
    [134] 一个建筑师干预城市交通问题的思考…………费麟著,《城市规划》2003年第27卷,第10期。
    [135] 公共交通导向的中国大都市空间结构模式探析…………管驰明、崔功豪,《城市规划》2003年第27卷,第10期。
    [136] 从计划到市场:城市微观道路——用地模式的转变…………赵燕菁,《城市规划》杂志,2002年第26卷,第10期。
    [137] 太阳能技术在德国建筑中的运用…………周正楠著,《世界建筑》杂志,2002年第12期.
    [138] 德国建筑中的雨水收集利用…………李亮著,《世界建筑》杂志,2002年第12期。
    [139] 德国城市建筑环境大面积植被化…………戎安著,《世界建筑》杂志,2002年第12期。
    [140] 探讨可持续建筑的概念及其环境操作性——兼析霍普兰德太阳能生活中心…………郝琳著,《世界建筑》杂志,2002年第5期。
    [141] 注重技术、讲究实效、崇尚自然——德国生态村建设的启示…………袁镔著,《世界建筑》杂志,2002年第12期.
    [142] 广州市大型零售商店布局分布…………许学强、周素红、林耿,《城市规划》杂志,2002年第26卷第7期,P23~28页。
    [143] 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选择与规划——以深圳为例…………陈伟新、吴晓莉,《城市规划》杂志2002年第26卷第4期。
    [144] 失望的家园、黯然的美国梦——对美国郊区化的负面效应分析…………王惠,《城市规划》杂志,2002年第26卷,第4期.
    [145] 近百年来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与城乡过渡带演变…………方修琦、章文波、张兰生、罗海江、李志尧,《城市规划》杂志,2002年第26卷第4期。
    
    [146] 住区规划与大城市住宅层数发展策略研究…………舒平、汪丽君、宋令涛著,《城市规划》杂志,2002年第26卷,第3期。
    [147] 城市空间扩展对河流自然演进的影响——因循自然的城市规划方法初探…………杨冬辉著,《城市规划》杂志,2001年第25卷,第11期。
    [148] 城市绿色廊道研究…………车生泉著,《城市规划》杂志,2001年第25卷,第11期。
    [149] 城市空间扩展对河流自然演进的影响——因循自然的城市规划方法初探…………杨冬辉,《城市规划》杂志,2001年第25卷第11期,P39~43页。
    [150] 测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痕迹分析方法…………黄肇义、杨东援著,《城市规划》杂志,2001年第25卷,第11期.
    [151] 场所开发交通影响分析…………易汉文著,《国外城市规划》杂志,2001年第4期。
    [152] 城市步行交通的发展——英国、德国和美国的步行环境改善措施…………卢柯、潘海啸著,《城市规划杂志》,2001年第6期。
    [153] 城市景观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探讨…………张惠远、倪晋仁著,《城市规划》杂志2001年第7期。
    [154] 哈瓦那古城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居民和游客利益为本。…………Diana Williams著、罗希译《国外城市规划》1998年第3期
    [155] 国外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规划的方法与实践。…………王辑宪,《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1期
    [156] 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空间发展规划:现状和未来。…………唐子来 张雯,《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1期
    [157] 美国20世纪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E.J.Kaiser and D.R.Godschalk著,毛其智译,《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1期
    [158] 西方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刘盛和 周建民,《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1期
    [159] 高速发展条件下的城市增长模式。…………赵燕青,《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1期
    [160] 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及面临的挑战。…………吴维佳,《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2期
    [161] 美国对“棕地”的更新改造与再开发。…………牛慧恩,《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2期
    [162] 亚特兰大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项目评价。………李哗 陈小鸿,《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2期
    [163] 关于可持续城市形态的探讨——介绍《设计城市——迈向一种更加可持续的城市形态》…………王朝晖,《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2期
    [164] 城市化与住房问题。…………董黎明,《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165]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地下城规划与建设。………许永健 阎小培,《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166] 城市滨水地区持续开发的成功实例——美国丹佛市普拉特中央谷地规划(1991)…………李慧轩,《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167]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例。…………黄肇义 杨东援,《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168] 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市开发模式及规划.…………陈勇,《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169] 莫斯科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交通规划。…………郑皓 吕富殉,《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170] 莫斯科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方案评述…………吕富殉,《城市规划》
    [171] 纽约市社区规划的现状述评…………胡伟,《城市规划》
    [172] 蓝天碧水中的花园城市…………谢华著,《城市规划》杂志2000年第11期.
    [173] 伦敦的生态及自然保护…………包静晖、王祥荣著,《国外城市规划》杂志,2000年第3期。
    [174] 未来的大都市及其形态…………彼得·霍尔著,陈闽齐译,《国外城市规划》杂志,2000年第2期。
    [175] 可持续社区的规划理念与实践…………吕斌著,《国外城市规划》杂志,1999年第3期.
    [176] 欧美生态建筑理论发展概述…………宋晔皓著,《世界建筑》杂志,1998年第1期。
    [177] 一个生命科学家的心得与乐趣……张德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http://www.ptl.edu.tw/publish
    [178] 焦点网谈——城市轨道交通
    [179] 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评估——供决策者使用的概要…………方国运整理,台湾农业委员会林业业保育课。
    [180] 生态过渡带之人地关系刍议…………宋豫秦,北京大学环境研究中心http://www.pku.edu.cn
    [181] 生物群落…………陈昌竺,《景观百科》http://topl.to/dict
    [182] 建设湿地国家公园…………《守望者》http://www.wildlifewarden.net/watch
    [183] 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概念、指标与案例…………王仰麟、赵一斌、韩荡,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http://159.226.136.229/cwais/dq990304.htm
    [184] 遗产廊道——一种较新的遗产保护方法…………《中国园林》2001/5王志芳、孙鹏,http://www.turenseape.com
    [185] 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汤茂林,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摘自《地理科学进展》2000.1
    [186] 库里蒂巴市的廉价公交系统经验…………沃尔沃巴士公司Claes Westberg,吴蕾、杨涛译
    [187] 北欧田园环境下的生态生活——北欧生态村…………[日]系长浩司、胡惠琴编译,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e.info
    [188] 国外成熟的生态住宅…………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e.info
    [189] 以集成建模为核心的低能耗住宅技术的探讨…………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e.info
    [190] 摆脱城市垃圾的困扰…………瑞奇尔,卡尔森《妙莲花》免费绿色电子月刊之‘绿盟”
    [191] 澳大利亚的城市规划体系…………赵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92] 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吴未、吴祖宜
    
    [193] 节能环保绿色城市呼唤无轨电车回归…………李剑 来源:[经济日报],搜狐汽车
    [194] 城市人居面临生态转型…………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e.info
    [195] 城镇群体生态规划初探…………胡益凡,《温州市规划局》网站之“学术论坛”
    [196] 地景生态与永续都市形态之规划——台北2025生态城市案例…………王鸿楷、杨沛儒,http://www.gcc.ntu.edu.tw/gcrc
    [197] 都市农业的背景…………张占耕(上海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中心),上海农业科学院//学术月刊.-1998,(11).-41-44
    [198] 法国以保护为主的国土整治及环境管理…………《建筑网络世界》research@cnw21.com
    [199] 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张俊军、许学强、魏清泉,《建筑网络世界》research@cnw21.com
    [200] 国外利用铁路路权开发轻轨交通的概况及方法…………毛海虓,《建筑网络世界》research@cnw21.com
    [201] 环境共生技术指标一览表…………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e.info
    [202] 绿色城市不是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系统观念在城市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性……贾倍思,摘自:自由建筑报道,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e.info
    [203] 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中国生态网》
    [204] 浅析城市土地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李慧明,《中国房地产》
    [205] 日本兴建小城市疏散大城市人口的经验…………《建筑网络世界》
    [206] 上下50年影响美国城市发展的十大因素…………《城市开发》,《建筑网络世界》
    [207] 建设生态城市势在必行沈茂成…………《光明网》之“共商国是”栏目
    [208] 生态卫生(排水)系统国内外发展比较…………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e.info
    [209] 世界城市的最新发展趋势与特点…………来自《经济日报》,国研网http://www.ccgov.org.cn
    [210]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何洪泽,《建筑网络世界》
    [211] 试论现代城市道路的景观环境与经济环境…………张样、邹联赐
    [212] 文化永恒—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社会…………陆航译,《绿色之声》网络版
    [213] 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城市人居环境规划方法的生态转型…………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e.info
    [214] 新的城市化现象:温哥华太平洋协和区的建设成就…………[加拿大]B.韦斯曼著 刘健编译《中外建筑》
    [215] 治理城市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关键…………中国新闻网
    [216] 注重自然生态因素,城市建设面临生态转型…………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c.info
    [217] 高层住宅的生态设计…………来源:住宅科技,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c.info
    [218] 国内生态住宅小区试点——汇景新城绿色生态住宅项目简介…………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e.info
    [219] 某生态住宅区的29项技术措施…………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e.info
    [220] 可持续发展住宅建设…………聂梅生,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e.info
    
    [221] 中外生态住宅评估体系比较…………秦佑国,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e.info
    [222] 日本住宅区的生态环境与住宅设计…………刘东卫、曹秀芹,《小城镇建设》,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e.info
    [223] 生态住宅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建设报,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e.info
    [224] 正本清源——中国绿色生态住宅…………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e.info
    [225] 中外生态住宅评估体系比较…………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e.info
    [226] 住宅小区环境——生态、经济、文化…张元端,中国楼市,中国住宅网http://www.chinahouse.info
    [227] 永续绿资源经营与保护…………郭琼莹,台湾《国家永续发展论坛》
    [228]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关于城市规划理论的断想…………陈荣,
    [229] 景观规划的杰作——从“翡翠项圈”到新英格兰地区的绿色通道规划…………刘东云、周波,《中国园林》2001.3,http://www.hainanlandscape.com
    [230] 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新挑战…………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Chinese
    [231] 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俞孔坚,《布兰图景观》http://www.szblt.com/cn
    [232]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俞孔坚,土人景观网http://www.turenscape.com
    [233] 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俞孔坚、吉庆萍,土人景观网,http://www.turenscape.com
    [234] 复杂适应系统和社会发展…………周光召,《科学报告厅》(北京科普之窗-科技报)http://www.bjkp.gov.cn
    [235] 21世纪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李道增,绿色之窗http://www.green65.com
    [236] Metrobus城市公交系统及在库里蒂巴市的应用…………程秀生陆化普王晓明,城市交通,http://www.chinautc.com
    [237]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概念…………中国南南合作网,http://www.ecdc.net.cn
    [238]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正在上路——关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思考…………顾孟潮,(中华建筑报),http://www.china-up.com
    [239] 城市交通噪声综合防治…………刘军民,http://www.hncd.gov.cn/zazhi/jiaotongshehui
    [240]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姜允芳、石铁矛、胡学宁,《沈阳建筑工学院学报》 http://202.199.64.2/depart/tushuguan/xuebao/1999/No.1/1-4.files/one_article.htm
    [241] 从大梅沙海滨公园的规划看城市道路与景观设计…………杨杰,《布兰图景观》http://www.szblt.com/cn/theory
    [242] “大地艺术”与当代景园设计…………文玉,《布兰图景观》http://www.szblt.com/cn/theory
    [243] 国际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及新世纪的展望…………吴次芳、叶艳妹,摘自《中国土地科学》2000年第1期,http://www.mlr.gov.cn/information
    [244] 国际土地资源研究与土地管理动向…………刘树臣,http://www.mlr.gov.cn/xxyj/departments
    [245] 环境:城市房地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国景观网http://www.china-scapc.com
    
    [246]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本源…………《南方建筑》http://www.southarch.com/w86-10-2.htm
    [247] 近现代西方景园生态设计思想的发展………骆天庆,上海绿化网http://www.lvhua.com/chinese
    [248] 绿色地栖居…………鲁伊,三联生活周刊,http://www.lifeweek.com.cn
    [249] 美国的土地利用政策…………李在文,http://www.enviroinfo.org.cn
    [250] 浅谈广州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构筑…………王保森,《布兰途景观》http://www.szblt.com/cn
    [251] 生态建筑设计的技术套路…………《郑州建设信息网》 http://www.zzztb.com.cn/scdt/sclt/23.php
    [252] 生态研究的误区——一篇不是评论的评论…………《华中建筑》,http://www.build-china.net
    [253] 试论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统一问题………………高学正、刘锋,http://www.bengbu.gov.cn/zclt/0331.hm
    [254]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包纪祥、姜志德,《天地人和》中国环境与发展信息检索,http://www.enviroinfo.org.cn/Sustainable_Development/c352.htm
    [255] 拓展与流变——美国现代景观建筑学发展的回顾与思索…………唐军、杜顺宝,
    [256] 我国耕地可持续利用调控机制探讨…………王书华、王云才,《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1,http://www.agrionline.net.cn/keji/keyandt/0420/hl.htm
    [257]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诠释——由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谈起…………刘玉杰,《中国园林》2002/1,《土人景观网》http://www.turenscape.com
    [258] 一个基于土地利用详查的中国土地资源利用区划新方案…………封志明,
    [259] 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周复多,摘自《中经网浙江中心》
    [260] 《经济学方法论》[英]马克.布劳格,http://www.iwep.org.cn/chinese
    [261] 《垃圾与地球》[日]八太昭道著、夏雨译,绿色经典文库
    [262] 《现代生态学》刘季科、杨京平、蔡飞、陈欣、严力蛟、吴建军,农业生态研究所
    [263] 《城市规划新概念新方法》鲍世行主编,商务印书馆,http://zhenyuan.sdedu.net/Resource/Book
    [264] 《建筑科技与文化》金磊著,http://zhenyuan.sdedu.net/Resource/Book
    [265] 《经济地理学》杨万钟主编,程潞教授主审,http://zhenyuan.sdedu.net/Resource/Book
    [266] 《区域地理理论与方法》 韩渊丰、张治勋、赵汝植主编,http://zhenyuan.sdcdu.net/Resource/Book
    [267] 《植物造景》苏雪痕著,《布兰途景观》http://www.szblt.com/cn
    [268] Allen J.Scott,Metropolis From the Division of Urban, Fro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236-569
    [269] Christopher H.Exline etal, The city:pattern and processes in the urban ecosystem.Westview Press.Colorado,USA,1982.12-56
    
    [270] Bob Walter etal,Sustainable cities:concept and strategies for eco-city development,Eco-Home Media,Los Angeles,USA,1993.1-333
    [271] D.Gibbs,Towards the sustainable city-Greenine the local economy, TPR:9401,UK:Livepool Univercity Press.32-246
    [272] D.Hardy,From Garden Cities to New Towns,B&FN SPON,1991,London
    [273] Franco Archibugi,The Ecological City and City Effect,Athenaeum Press, 1997.12-65
    [274] FArchibugi and P.Nijkamp ed,Economy and Ecology: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1989.32-123
    [275] Hall P,Planning strategies of cities and region,Town & Country Planning, 1995,64(5,6)
    [276] John Brotchie,The future of urban from:the impact of new technology,New York Nichols Pub,USA,1985
    [277] J.M.Evans & S.D.Schiller,Climant & Urban Design,Design & Urbansim University of Buenos Aires, 1993,Argentina
    [278] Leonard Ortolano ,Enviromental planning and decision making,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84.23-422
    [279] Micheal Caeley and Philippe Spapens,Sharing the worid:sustainable living and global equity in the 21st century,Earth Publication Ltd,London,1998.12-98
    [280] Michel Hough,City form and natural process:towards a new urban vernacular.VNR Company,USA,1984.32-189
    [281] Peter Kats,The New Urbanism-Toward an Architecture of Community,McGraw-Hill,inc,1999.12-258
    [282] P.Selmen,Local sustainability,TPR:9503,UK: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83] Richard Register,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 future,North Atlantic Books,California,USA,1987.1-365
    [284] Sim Van der Ryn and Peter Calthorpe,Sustainable communities:a new design synthesis for cities,suburbs and towns,Sierra Club Books,San Francisco, 1986.23-65
    [285] Taylor & Francis,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Urban Planning,1979,London.23-98
    [286] W.Walt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trol press,Town Planning Review(TPR),Livepool University Press,9503,UK.12-65
    [287] Zaremba Piotr,Urban ecology in planning, Wroctaw,Ossolineum,1986
    [288] Vnr Company ,Ctiy From and Natural Process:Towards a new Urban Vernacular Michel Hough.USA,1984
    [289] E.Cibson,Design the New City-A System Approach,University of Vingina Press, 1976
    [290] E.Saarinen,The City-Its Growth,its Decay,its future.Reinhold Publishing Crop.N.Y,1943
    [291] David Gordon,Green cities:ecologically Sound approaches to urban space,Black Rose Books,Cannada,1990
    
    [292] John GPopaioannou,Megacities Vs megatopolises,A challenge for future,World society For Ekistics,Greece,1996
    [293] CAlexander,A Ctiy is not a Tree,Archtecture Forum ,April&May,1965
    [294] C.A.Doxiadis,Action for human Settlements,Athens Publishing Center, 1975.69-26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