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与阶层的形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27至1937年间的中国知识分子是否已经构成了一个阶层?尽管己有研究多持肯定观点,但因缺乏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佐证而稍显笼统。本文以1927至1937年间的上海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以日常生活为研究内容,在民国时期上海城市社会分层的背景下,采用历史社会学等侧重实证层面的视角与方法,考察这一时期的上海知识分子是否已经开始以一个特定阶层的整体面貌呈现。研究发现,上海知识分子主要供职于出版业与教育业,形成了三种主要职业类型;他们的职业收入在近代上海城市居民收入中位居中等水平,但个人收入则存在巨大差异。上海知识分子分别居住在亭子间、里弄住宅与花园洋房三种不同层次的住宅之中,形成了隔离与分化。他们在居住、饮食、服饰与出行等日常消费层面也呈现出巨大差异。他们的日常交往主要在作为私人空间的家庭以及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茶社、酒楼与咖啡馆等场所展开,交往方式主要有书信往来、沙龙聚餐、礼物馈赠等多种类型。知名作家及地方上流知识精英阶层拥有复杂的关系网络,其交往对象往往涉及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他们建构的社会关系网络呈现松散与不稳定的开放状。旧派文人群体及新派作家群体的交往对象多固定在同一阶层、相近职业之人,由此形成较为同质化与单一化的亚群体。但由于他们的日常交往多以生活情趣及文学艺术审美取向的相近为原则,故其群体内部结构较为松散。左翼知识分子面临的现实环境促使他们必须通过各种方式相互联结,以群体的方式“抱团取暖”,获得谋生手段与情感依赖,形成较为紧密的群体组织结构。以买书、读书、写作为主要内容的精神生活是知识分子群体有别于其他社会阶层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当凭借对书籍的垄断性占有而形成的文化资本受到出版市场的冲击时,阅读不再成为知识分子的专利行为。通过将阅读描述成为一项不易掌握,需要后天不断努力才能习得的能力,知识分子得以保持对阅读的阐释权。在看病就医、衣着服饰、闲暇游乐等其他生活方式上,既有蕴含知识分子整体共性的风格标榜,又有体现知识分子内部差异性的品味塑造。因此,1927至1937年间的上海知识分子一方面其整体特征日益凸显,与其它不同社会群体或阶层的区别逐渐拉大;另一方面,这个群体内部的差异与分化也日益明显。必须看到,这种差异与分化的过程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社会流动。许多知识分子依靠各种方式改善自身的经济与生活状况,实现了从平民阶层向中等阶层的过渡,弱化了自身群体与其它社会阶层之间的边界。这使得上海知识分子尽管较易萌生阶级/阶层意识,但却不易就知识阶层的属性、特征等关键问题达成共识。
Had Chinese intellectuals formed a special class during1927to1937period? Although many researches have held a positive view, but due to lack of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microscopic view, these points made from these researches seems a bit of general. This paper focused on Shanghai intellectual during1927to1937period, take the everyday-life a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by historical sociology empirical level on the point of view and method, inspection of this period in the Shanghai intellectual is start with a particular class of overall appearance appear. Research found that Shanghai intellectual main worked for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education, formed the three main professional type; Their career's income compared with modern Shanghai urban residents'in the medium level, but personal incomes had very large differences. Shanghai intellectual living in TingZiJian(亭子间), lane hall house and garden house, the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residence, and had formed the isol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food, dress and travel consumption level are also showing great differences. Their daily interactions had taken place in in families as the private space and restaurant and coffee shop cafe as the urban public space. The communication ways mainly have the correspondence, absalom dinners, gifts and so on many kinds of types. Famous writer and local upper-class knowledge elite hav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network and its interaction often involve different classes. Loyal group of writers and scholars who contacts of object is limited in the same class, close the career, and form relatively homogeneous subgroups and simplification. But because of their daily interactions with more life interest and literature and art aesthetic orientation close for the principle, so their internal structures are loose group. Left-wing intellectuals had faced the reality that it makes them through various ways to connected to group, get a way of making a living and emotional dependency. For this reason, ZuoLian(左联)recruit and their own potential demand are same. To buy a book, read, and write a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spiritual life of the group of intellectuals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social class one of the main way of life. When reading is no longer a intellectual patent behavior,-intellectuals take reading as a way to distinguish their own intellectual groups and other classes. In the hospital, dress, leisure amusement and other life styles, both contain intellectuals' special style and embodies the intellectual internal differences shaping the taste. Therefore, on one hand, the1927-1937Shanghai intellectual whol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fferences with other social groups or classes gradually widened; On the other hand, this group of internal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tiation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We must see, this difference and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the social mobility. Many intellectuals rely on various ways to improve their economic and life situation, weakening their own group and other social stratum of the boundaries. This makes the Shanghai intellectual formed initiation class/class consciousness easier, but could not had the same point with the intellectual class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key issues.
引文
①唐诺:《最好的时光——阅读侯孝贤》,《万象》2006年7月号。
    ②[美]詹明信:《电影:对于现在的怀旧》,[美]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吴美真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54页。
    ③赵静蓉:《怀旧文化学事件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④[美]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序言,第3页。
    ⑤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引言,第3页。
    ①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1页。
    ② Christopher Howe. Shanghai:R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n Asian Metropol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td,1981, p6.
    ③许纪霖:《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④[日]山口久和:《中国近世末期城市知识分子的变貌——探求中国近代学术知识的萌芽》,高瑞泉、山口久和编:《中国的现代性与城市知识分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⑤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导言,王自立、陈子善主编《郁达夫文集》第6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261页。
    ⑥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①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②许纪霖:《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许纪霖主编《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③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新版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④孙立平:《从分层到阶级:中国社会结构分析模式的转换》,香港《二十一世纪》第99期,2007年2月号。
    ⑤在美国学者Madeleine Yue Dong关于民国北京的研究中,作者将1927至1937年间北京知识分子分为来自南方,在北京各教育机构任职或就读的新式知识分子以及一批民国时期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地方知识分子。参见胡悦晗、翟清菊:《“回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空间秩序、生活经验与城市想象——评Madeleine Yue Dong. Republican Beijing:The city and Its Histories.》,《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
    ①[美]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何恬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9页。
    ②参见旷新年:《文学与意识形态》,韩毓海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语社会》(文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178页。
    ③冯乃超:《怎样地克服艺术的危机》,《创造月刊》第2卷第2期,1928年9月。
    ④参见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载上海的兴起(1912-1937)》,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313页。
    ⑤例如,舒衡哲指出,国民党的威权镇压强化了知识分子的“共同体”意识。只有当“自色恐怖,,的受难者不再是1927年被杀的不知名的共产主义组织者和工人,而是自己共同体的成员时,知识分子才有可能团结起来,为维护他们自己的共同信仰公开奋斗。参见[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36页。
    ①蒲慕洲:《西方近年来的生活史研究》,台北《新史学》第3卷第4期,第139-153页。
    ②唐小兵:《从日常生活的碎屑上拯救历史》,《中华读书报》2004年6月9日。
    ③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汇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④薛冰:《日常生活与历史真面》,《文汇报》2007年9月29日第7版。
    ⑤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三联书店2008年版(序言),1至4页。
    ⑥刘永丽:《被书写的现代——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上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页。
    ①夏南凯、周海波:《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上海世博会系统规划》,《同济大学学报》2005年8月。
    ②戴锦华:《想象的怀旧》,http://www.chinese-thought.org/whyj/009433.htm。
    ③郑辉、李路路:《中国城市的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
    ④于建嵘:《中国阶层分裂源于模化的排斥性体制》,《中国经营报》2010年10月27日。
    ⑤杨上广、王春兰:《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及其治理》,《城市问题》2006年第11期。
    ⑥林拓、[日]水内俊雄:《现代城市更新与社会空间变迁:住宅、生态、治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版,第453页。
    ①沈关宝、邱梦华:《转型期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与极化》,《上海大学学报》2008年3月。杨上广、王春兰在其研究中也注意到当前我国大城市正在逐渐形成不同阶层居住在城市不同区位的分异状况,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其引发的空间剥夺与阶层矛盾问题。参见杨上广、王春兰:《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学研究》,《社会:社会学丛刊》,2006年第6期。黄怡以上海为主要观察对象,从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对现阶段我国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的现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参见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③李路路、王宇:《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状况》,《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④胡悦晗:《身体、视觉与国族想像:“压缩现代性”的日常微观呈现——评马杰伟<酒吧工——南中国城市文化研究>》,《开放时代》2009年第10期。
    ①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②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9-40页。
    ③王亚南:《社会科学论纲》,东南出版社1945年版,第64-65页。
    ④相关论著主要有:王家范《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其历史价值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1月;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苏州大学学报》1984年3月;许敏《十·娼·优——晚清上海社会生活一瞥》,《史林》1992年第2期;常建华《论明代社会生活性消费风俗的变迁》,《南开学报》1994年4月;王翔《明清商品经济与江南市民生活》,《郑州大学学报》1993年3月;孟彭兴《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市民社会生活的嬗变》,《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2月;张德昌《清季一个京官的生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年版;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吴智和《明清时代饮茶生活》,台北博远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版;陈学文《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等。
    ⑤刘志琴:《晚明城市风尚初探》,《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6期,1984年3月。
    ①相关论著主要有:慈鸿飞《二三十年代教师、公务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裔昭印《从家庭和私人生活看古雅典妇女的地位》,《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胡俊修《“东方芝加哥”背后的庸常——民国中后期武汉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研究(1927—1949)》,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王敏《严复的私人生活》,《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5期;葛涛《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史林》2003年第4期;Susan Naquin. Peking:Temples and City Life,1400-190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2000;Michael Loewe. Everyday Life In Early Imperial China:During the Han Period 202 BC-AD 220.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2005; Charles Benn. Daily Life in Traditional China:The Tang Dynasty.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2002等。
    ②相关著述主要有:罗晓翔:《城市生活的空间结构与城市认同——以明代南京十绅社会为中心》,《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姚颖:《清代北京市井文化中的休闲尚趣之风》,《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魏泉:《“青鹤”研究——三十年代上海旧式文人的生存和创作空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张国刚:《“立家之道,闺室为重”——论唐代家庭生活中的夫妻关系》,《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陈弱水《唐代的妇女文化与家庭生活》,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7年版;宋德熹:《美丽与哀愁——唐代妓女的生活与文化》,载自氏著《唐史识小——社会与文化的探索》,台北稻乡出版社2009年版;: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7年版;熊秉真编《睹物思人》,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3年版;李孝悌:《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和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李孝悌编:《中国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蒲慕洲编《生活与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等。
    ③参见[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④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180-181页。
    ①相关论著主要有:[美]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美]顾德曼:《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美]杨晓山:《私人领域的变形——唐宋诗歌中的园林与玩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连玲玲:《日常生活的权力场域:以民国上海百货公司店职员为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5期,2007年3月; Catherine V. Yeh. 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Qing Shanghai,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12,1997. Zarrow, Peter Cue:Greating Chinese Modernity:Knowledge and everyday life,1900-1940,Peter Lang,251pp; Knapp, Ronald G; Lo,Kai-Yin:House, Home, Family:Living and Bei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453pp近年美国中国学界也屡见以近代中国日常生活为选题的博士论文。主要有:Andrew David Field. A Night in Shanghai:Nightlife and Modernity in Semicolonial China. 1919-1937.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2001; Mark S.Swislocki. Feast and Famine in Republican Shanghai:Urban Food Culture, Nutrition and the State.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2001。
    ②参见Wen-Hsin Yeh. The Alienated Academy: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1919-1937.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施扣柱:《青春飞扬:近代上海学生生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孙崇文《抗战以前中国基督教大学及其学生生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江文君:《近代上海职员生活史》,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何小莲:《近代上海医生生活史》,上海辞书出版社(待出)。此外还有王印焕:《民国政府公教人员生活状况的演变》,《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1月;[日]岩间一弘《1940年前后上海职员阶层的生活情况》,《史林》2003年第4期;刘德恩:《职员阶层的兴起——民国时期上海职员的生活与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李燕:《上海市公务人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察(1930-1956年)》,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等。
    ③余舜德:《身体经验、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一个历史研究取向之探索》,台北《思与言》第44卷第1 期,2006年3月版。
    ①王鸿泰:《雅俗的辩证——明代赏玩文化的流行与士商关系的交错》,台北《新史学》第17卷第4期,2006年12月。
    ②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③林志宏:《民国乃敌国也:政治文化转型下的清遗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87-109页、第219页。
    ④参见[加]卜正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三联书店2004年版。
    ⑤徐贲:《“文革”时期的物质文化和日常生活秩序》,《当代中国研究》2006年第3期。
    ①胡悦晗:《James Z. Gao. The Communist Takeover of Hang Zhou——The transformation of City and Cadre,1949-1954》,《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夏季号。
    ②许纪霖:《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③这两方面研究成果参见许纪霖:《大时代中的知识人》,中华书局2007年版以及许纪霖主编:《都市空间与知识群体研究书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008年出版。
    ④参见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⑤参见桑兵:《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中华书局2008年版:桑兵《先因后创与不破不立——近代中国学术流派研究》,三联书店2007年版。
    ⑥参见罗志田:《近代读书人的思想世界与治学倾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胡悦晗、翟清菊:《形象·消费·职业:“告别故旧换新颜”的北平城市生活——评许慧琦<故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平城市消费(1928—-1937))》,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②胡悦晗、翟清菊: 《“回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空间秩序、生活经验与城市想象——评Madeleine Yue Dong. Republican Beijing:The city and Its Histories.》,《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
    ③ Catherine V. Yeh. 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Qing Shanghai,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2,1997.
    ①这些研究主要有:裴毅然《延安文化人的生活》,《新文学史料》2010年第1期;刘克敌《“无事可做”的“鲁迅”与“忙忙碌碌”的“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3期;余斌《吴宓先生的昆明岁月——经济来源、日常生活和课堂形象》,《新文学史料》2008年第3期;周勇:《大学教授的学术生活空间——以蔡元培、胡适与顾颉刚为例》,《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4月;叶中强《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李肆《鲁迅在上海的收支与日常生活——兼论职业作家市民化》,《书屋》2001年第5期;刘玲玲《民国时期教授的生活研究——以<吴宓日记>为个案》,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沈楠《上海公立高校教师工薪收入及生活状况考察(1930年代-195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十学位论文等。赵柏田的《历史碎影——日常视野中的现代知识分子》一书从日常生活视角,考察了蒋梦麟、沈从文、邵洵美、陈布雷等一批二十世纪初的南方知识分子。然而,该书穿插着大量的小说笔法与作者的文学书写,并非一部专门的学术著作。参见赵柏田《历史碎影——日常视野中的现代知识分子》,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②连玲玲:《典范抑或危机?“日常生活”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应用及其问题》,台北《新史学》第17卷第4期。
    ③连玲玲:《日常生活的权力场域:以民国上海百货公司店职员为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5期,2007年3月。
    ④台湾学者王汎森首倡这种研究理路。在《思想史与生活史》一文中,王汎森透过傅斯年档案考察傅斯年的社交网络,进而对傅斯年的思想转变以及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进行重新梳理,可谓这种交叉研究的一个尝试。参见王汎森:《思想史与生活史有交集吗?——读傅斯年档案》,载自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谱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此后,王汎森提出将五四运动与近代生活世界的变化相联系,重新理解被概念化的五四运动。参见王发森:《五四运动与生活世界的变化》,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9年6月号。
    ①杨小辉:《从士绅到知识分子——中国知识阶层转型研究》,上海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0页。
    ②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③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经济分化》,参见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①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经济分化》,参见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②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③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④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⑤[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①沈松侨:《中国的一日,一日的中国——1930年代的日常生活叙事与国族想象》,台北《新史学》第20卷第1期,2009年3月。
    ②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理与物”,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13页。
    ③[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①Theodor W Adorno.A 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1984,p 192.
    ①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9-270页。
    ②吴飞:《“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解读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2期。
    ③参见[法]米歇尔.德.塞托: 《日常生活的实践1——实践的艺术》,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4页。
    ①黄一斓:《异彩纷呈的明晚期民间日常生活——基于同期小说材料的考察》,浙江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页。
    ②Madeleine Yue Dong. Everyday Modernity in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2006, introduction, p5.
    ②[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③[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46页。
    ①许纪霖:《知识分子死亡了吗?》,载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参见王儒年:《疏离与融合:1930年代的知识分子与上海地方社会》,载自许纪霖主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0-285页。
    ③[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3页。
    ①[英]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
    ②[英]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③仇立平、顾辉:《社会结构与阶级的生产——结构紧张与分层研究的阶级转向》,《社会:社会学丛刊》,2007年第2期。
    ④汪民安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3页。
    ⑤[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8页。
    ⑥孟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台北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19页。
    ⑦汪民安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页。
    ①潘建雷:《“身份认同政治”:研究回顾与思考》,载自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第47-48页。
    ①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①张翼:《中国城市社会阶层冲突意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②李路路:《论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
    ③[美]理查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黄煜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①陈忠豪:《上海礼赞》,《现象》1935年第11期。
    ②牟振宇:《近代上海法租界“越界筑路区”城市化空间过程分析(1895-1914)》,《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5卷第4辑,2010年10月。
    ③岑德彰编:《上海租界史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638),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29-30页。
    ④王敏、魏兵兵、江文君、邵建:《近代上海城市公共空间(1843-1949)》,(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导言,第3页。
    ①陈琍:《上海城市生态的近代转型——以晚清上海道路为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2卷第3辑,2007年7月。
    ②宋春舫:《宋家弄》,《人间世》第13期,1934年10月5日。
    ④姜进指出,民国时期上海通俗与言情文化呈现出女性化的特征。参见姜进:《追寻现代性:民国上海言情文化的历史解读》,《史林》2006年第4期。
    ①[法]玛丽·格莱尔·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②楼嘉军:《20世纪30年代上海城市文化地图解读——城市娱乐区布局模式及其特点初探》,《史林》2005年第5期。
    ③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46页。
    ④许纪霖:《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①张开敏:《上海人口迁移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②张开敏:《上海人口迁移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③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3页。
    ④郑祖安:《论租界对上海人口发展的影响》,唐振常、沈恒春主编《上海史研究》第二编,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页。
    ⑤[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第1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7页。
    ①黄苇、夏林根主编:《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7页。
    ②李明伟:《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1897-192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③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9卷“民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④唐振常:《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28页。
    ⑤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页。
    ⑥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⑦ Wen-hsin Yeh. Shanghai Modernity:Commerce and Culture in a Republican City.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50, Jun,1997. P376.
    ⑧ Wen-hsin Yeh. Shanghai Modernity:Commerce and Culture in a Republican City.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50, Jun,1997. P377.
    ①马学强、张秀莉:《二十世纪前期买办及其社会生活状况研究》,《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②[美]叶文心:《上海繁华——都会经济伦理与近代中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25页。
    ③江文君:《近代上海职员生活史》,(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388-389页。
    ④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5页。
    ⑤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30页。
    ⑥旷新年:《1928文学革命》,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①[美]王德威:《文学的上海:1931》,载自王德威《如此繁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②陈硕文:《上海三十年代都会文艺中的巴黎情调(1927-1937)》,台北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2页。
    ③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页。
    ④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引言,第3页。
    ⑤陈硕文:《上海三十年代都会文艺中的巴黎情调(1927-1937)》,台北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页。
    ①李弘毅:《职业分层的方法论及其功能》,《学术交流》2004年第12期。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5页。
    ③[美]C·莱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④李弘毅:《职业分层的方法论及其功能》,《学术交流》2004年第12期。
    ⑤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张静庐编:《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补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279页。
    ⑥姜亮夫:《上海风云录——三十年代前后上海教育界、出版界、文化艺术界的回忆》,载姜亮夫:《姜亮夫全集》,第24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⑦王云五:《十年来的中国出版事业——1927-1936年》,载张静庐主编:《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336-337页。
    ①陈昌文:《上海近代出版业对都市人口的吸纳与整合》,载自林克主编:《上海研究论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49-66页。
    ②叶中强:《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6-131页。
    ③王儒年:《疏离与融合:1930年代的知识分子与上海地方社会》,载许纪霖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1-222页。
    ①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91-192页。
    ②王儒年:《疏离与融合:1930年代的知识分子与上海地方社会》,载自许纪霖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253页。
    ③曾今可:《今可随笔》,上海北新书店1933年版,第36页。
    ④ Wen-Hsin Yeh. The Alienated Academy: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1919-1937.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p3.
    ④《全国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一览表(1936年1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00-323页。
    ①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第7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第4961页。
    ②程仲文:《江湾劳动大学漫忆》,载自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科教文卫)》第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第150-151页。
    ③常受宗、朱建:《上海音乐学院六十年》,《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8)》,第113页。
    ④“同济大学百年志”编委会主编:《同济大学百年志》(上卷),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第147-148页。
    ⑤翟俊千:《暨南大学创办初期点滴回忆》,载自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科教文卫)》第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第116-118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教员绝大多数都是兼职。
    ①[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20页。
    ②[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4 年版,第219页。
    ①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②王儒年:《疏离与融合:1930年代的知识分子与上海地方社会》,载许纪霖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1-232页。
    ①王儒年:《疏离与融合:1930年代的知识分子与上海地方社会》,载许纪霖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253页。
    ①参见王儒年:《疏离与融合:1930年代的知识分子与上海地方社会》,载许纪森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1-253页。
    ②[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8页。
    ③陆汉文:《社会流动:现状、趋势、定位于规划——武汉市千户居民调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④章克标:《海上才子邵洵美传序一》,载林淇:《海上才子邵洵美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⑤章克标:《暨大教授》,载自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⑥高觉敷:《高觉敷自述》,高增德、丁东编《世纪学人自述》第1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页。
    ①毕克鲁:《忆家父毕修勺》,《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6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373页。
    ②张世禄:《张世禄自述》,高增德、丁东编《世纪学人自述》第2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页。
    ③田汉:《难中自述(自传)》,载自《田汉全集》第20卷”书信、日记、难中自述”,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19页。
    ④曹聚仁:《田汉请客》,曹聚仁《听涛室入物谭》,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06页。
    ⑤姜亮夫:《上海风云录——三十年代前后上海教育界、出版界、文化艺术界的回忆》,载姜亮夫《姜亮夫全集》,第24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⑥田一平:《民国时期上海书画家社会生活(1912-1937)》,《史林》2009年第5期。
    ⑦叶鼎洛:《致汪馥泉》,1928年4月28日,载自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223页。
    ⑥陈中凡:《陈中凡自述》,高增德、丁东编《世纪学人自述》第1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⑨漆琪生:《漆琪生自述》,高增德、丁东编《世纪学人自述》第2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44页。
    ①姜亮夫:《上海风云录——三十年代前后上海教育界、出版界、文化艺术界的回忆》,载姜亮夫:《姜亮夫全集》,第24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②郑逸梅:《郑逸梅自述》,高增德、丁东编《世纪学人自述》第1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92-93页。
    ③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④陆汉文:《社会流动:现状、趋势、定位于规划——武汉市千户居民调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⑤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46-747页。
    ①施建伟:《林语堂出国以后》,载林语堂《八十自叙》,宝文堂书店1990年版,第123页。
    ②吴似鸿:《蒋光慈回忆录》,方铭《蒋光慈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5页。
    ③田一平:《民国时期上海书画家社会生活(1912-1937)》,《史林》2009年第5期。
    ④《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业社会处关于上海市生活概况的调查报告》,上海档案馆馆藏,U1-10-129。
    ①李彦荣:《民国时期上海教师的薪水及其生活状况》,《民国档案》2003年第1期,第64页。
    ②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311页。
    ③《上海第一医学院关于高级教学研究人员工资调查材料的报告》,1955年7月,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A23-2-59-34。转引自沈楠:《上海公立高校教师工薪收入及生活状况考察(1930年代-195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0页。
    ④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复旦大学志》第1卷“1905-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页。
    ⑤刘壬立明:《沪江大学始末简记》,《文史资料选辑》第31期,第123页。
    ⑥潘大逵:《风雨九十年》,成都出版社1992年版,第81页。 ①谢鸣九:《上海私立学校的奇闻丑事》,载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科
    教文卫)》第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第412页。
    ②姜亮夫:《上海风云录——三十年代前后上海教育界、出版界、文化艺术界的回忆》,载姜亮夫:《姜亮夫全集》,第24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③潘大逵:《风雨九十年》,成都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
    ④陈科美:《陈科美自述》,高增德、丁东编《世纪学人自述》第1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70页。
    ⑤冯和法:《回忆孙寒冰教授》,《文史资料选辑》第87期,第192页。
    ⑥萧公权:《上海六个月》,载萧公权《问学谏往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79页。
    ⑦章益:《章益自述》,高增德、丁东编《世纪学人自述》第2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⑧陈于德:《文化老战士夏丐尊》,《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6辑,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第340-341页。
    ⑨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2卷,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434页。
    ①徐小玉整理:《徐霞村访谈录》,《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2期。
    ②夏衍:《从事左翼电影上作的一些回忆》,《电影文化》1980年第1、2辑,转引自会林、陈坚、绍武编《夏衍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60页。
    ③夏衍:《从事左翼电影工作的一些回忆》,《电影文化》1980年第1、2辑,转引自会林、陈坚、绍武编《夏衍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65页。
    ④张树年:《我的父亲张元济》,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⑤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244-245页。
    ⑥王敏:《上海报人社会生活(1872-1949)》,(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1-212页。
    ⑦王绍曾:《商务印书馆校史处的回忆》,转引自《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99页。
    ⑧吴铁声:《一家专业出版英语读物的书局——竞文书局》,载自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一卷(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9页。
    ①冯和法:《回忆黎明书局》,载自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一卷(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②林默涵:《林默涵自述》,陆华整理,《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3期,第61页。
    ③唐弢:《浮生自述》,包子衍、许豪炯、袁绍发整理,《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4期。
    ④参见柔石:《致西哥》(1928年9月13日),赵帝江编:《柔石日记》(中国现代作家日记丛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柔石:《致西哥》(1928年10月25日),赵帝江编:《柔石日记》(中国现代作家日记丛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页。
    ⑤沙汀:《悼念叶紫先生》,1940年6月13日《国民公报·文群》,转引自吴福辉:《沙汀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页。
    ①任钧:《忆叶紫——略记他在上海时的一段生活》,原载《文学月报》1940年6月15日,第1卷第6期,叶雪芬《叶紫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228页。
    ②张静:《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失位问题》,《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
    ③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④叶圣陶:《上海著作人公会缘起》,原载《文学周报》262、263合期(1927年2月20日),叶圣陶《叶圣陶散文(甲集)》,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第176页。
    ①莘:《工作之四“可以”》,《生活周刊》第1卷第38期。
    ②[美]C莱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③梁得所:《我与大众画报》,《人言周刊》第2卷第1期,1935年,第13页。
    ④穹庐:《职业的需要》《生活周刊》第1卷第35期。
    ⑤徐宗恺:《挟着兴趣以服务》,《生活周刊》第2卷第48期。
    ①江旅:《漫谈职业》,《上海生活》1930年第6期。
    ②恩润:《职业的真乐》,《生活周刊》第2卷第3期。
    ③恩润:《工作与品性之关系》,《生活周刊》第2卷第2期。
    ①抱一:《革他们的命》,《生活周刊》第2卷第16期。
    ②梁实秋:《悼念朱湘先生》,《益世报》1933年12月30日。
    ③叶圣陶:(郢生)《做了父亲》,《妇女杂志》第17卷第1期。
    ④庐隐:《外强中干的文人》,《中报·自由谈》1932年12月26日。
    ⑤徐小群:《学术救国与文化建设:上海的大学教授》,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1912-1937)》,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87页。
    ⑥[美]C莱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⑦黎东方:《交通大学十年忆旧》,陈明章编:《学府纪闻——国立交通大学》,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123页。
    ①陈望道:《致汪馥泉》,1928年1月31日,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161页。
    ②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
    ③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页。
    ④梁实秋:《大学教授》,梁实秋《骂人的艺术》,《梁实秋文集》第二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⑤邵洵美:《人类的典型》,《时代》1931年第2卷第4期,邵洵美:《不能说谎的职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⑥谢六逸:《家》,《宇宙风》第2期,1935年10月1日。
    ①陈从周、章明主编:《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1页。
    ②高潮:《上海里弄住宅沿革》,施福康主编:《上海社会大观》(中国近现代社会史料丛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③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57页。
    ④郭奇正:《上海里弄——集居形式之社会生产与表意的流变》,载自熊秉真:《睹物思人》,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45页。
    ①郭奇正:《上海里弄——集居形式之社会生产与表意的流变》,载自熊秉真:《睹物思人》,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39-241页。
    ②汪民安:《现代家庭的空间生产》,载自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③罗苏文:《大上海——石库门:寻常人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页。
    ④陈从周、章明主编:《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1页。
    ⑤王绍周:《上海近代城市建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78页。
    ⑥叶中强:《从城市边缘走向文坛中心——“亭子间作家”及其文化释义》,《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⑦罗苏文:《右库门:寻常人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59页。
    ⑧参见章清:《大上海——亭子间:一群文化人和他们的事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①[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41页。
    ②叶中强:《从城市边缘走向文坛中心——“亭子间作家,,及其文化释义》,《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③参见叶中强:《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376-388页。
    ④梅林:《忆萧红》,王观泉编《怀念萧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3页。
    ①斯英:《亭子间的生活》,《上海生活》1937年3月(创刊号),载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老上海期刊经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②[英]约翰厄里:《城市生活与感官》,苏颦译,载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6-157页。
    ③蔡若虹:《上海亭子间的时代风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④徐懋庸:《“我所见的世界”》,《申报自由谈》1933年9月13日。
    Ⅱ[法]米歇尔·德塞托:《空间实践》,载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192页。
    ②陈永国:《视觉文化研究论纲》,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③蔡若虹:《上海亭子间的时代风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④丁言昭:《关露传》,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⑤草明:《“左联”回忆片断》,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左联回忆录》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转引自余仁凯编:《草明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①[英]约翰·厄里:《城市生活与感官》,苏颦译,载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0-162页。
    ②蔡若虹:《上海亭子间的时代风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③[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④[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8页。
    ⑤郭奇正:《上海里弄——集居形式之社会生产与表意的流变》,载自熊秉真:《睹物思人》,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32页。
    ①蔡若虹:《上海亭子间的时代风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②黄克武:《不亵不笑:明清谐谑世界中的身体与情欲》,载自熊秉真、余安邦编:《情欲明清——遂欲篇》,台北麦田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③关于初到上海的知识分子被都市女性裸露的身体吸引并感到困惑的描述,可见茅盾小说《子夜》。相关论述可参见[美]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④姜亮夫:《上海风云录——三十年代前后上海教育界、出版界、文化艺术界的回忆》,载姜亮夫:《姜亮夫全集》,第24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105页。
    ①罗苏文:《大上海——石库门:寻常人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②巴金:《我与开明》,载自钟敬文等编《书斋漫话》,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113-114页。
    ③柳无忌编:《柳亚子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8页。
    ④赵景深:《文坛回忆》,重庆出版社出版,第284-286页。
    ⑤叶中强:《从城市边缘走向文坛中心——“亭子间作家”及其文化释义》,《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17页。
    ⑥顾仲彝:《回忆洪深先生二三事》,原载1958年1月19日《文汇报》《戏剧》第16期,孙青纹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洪深研究专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9页。
    ⑦陈福康:《郑振铎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14页。
    ⑧劳荣:《悼念王任叔同志》,《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5期,第58页。
    ①盛佩玉:《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124页。
    ②罗苏文:《大上海——石库门:寻常人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①罗苏文:《大上海——石库门:寻常人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②穆木天:《弄堂》, 《良友》第110期,1935年10月号,第110期。
    ③[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④郑振铎:《上海的居宅问题》,载自《文学周报》1927年第4卷,选自《郑振铎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①许广平:《景云深处是吾家》,原载《文汇报》第1962年11月21日,载自许广平:《许广平文集》第2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29页。
    ②穆木天:《弄堂》,《良友》第110期,1935年10月号,第110期。
    ③谢六逸:《家》,《宇宙风》第2期,1935年10月1日,转引自姜玉珍编:《上海是一个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④唐弢:(发表时,署名风子)《搬家志感》,《申报》(自由谈)1934年3月26日。
    ①吴似鸿:《蒋光慈回忆录》,《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3辑,转引自方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95-96页。
    ②郭双林主编:《中华民国史》第5册(志四:文教社会卷),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0页。
    ③郭奇正:《上海里弄——集居形式之社会生产与表意的流变》,载自熊秉真:《睹物思人》,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48页。
    ④张雪伟:《日常生活空间研究——上海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同济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5页。
    ⑤高潮:《上海里弄住宅沿革》,施福康主编《上海社会大观》(中国近现代社会史料丛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117页。
    ⑥江文君:《近代上海职员生活史》,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3页。
    ①江文君:《近代上海职员生活史》,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4页。
    ②郭奇正:《上海里弄——集居形式之社会生产与表意的流变》,载自熊秉真《睹物思人》,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48页。
    ③鲁平、鲁洁:《永存的思念——忆亲爱的父亲鲁继曾》,《大夏大学建校七十周年纪念》,第63页。
    ④冯和法:《柳亚子的文艺“沙龙》,载自中国革命博物馆编《柳亚子纪念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页。
    ⑤肖凤:《庐隐评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96页。
    ⑥施蛰存:《浮生杂咏》,施蛰存《文坛漫忆丛书·散文丙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⑦叶中强:《从城市边缘走向文坛中心——“亭子间作家”及其文化释义》,《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①潘大逵:《风雨九十年》,成都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②郑逸梅:《难忘的赵景深》载郑逸梅:《艺苑琐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16页。
    ③[美]彼得·盖伊:《施尼兹勒的世纪——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1815-1914)》,梁永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4页。
    ④张树年:《我的父亲张元济》,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⑤蔡若虹:《上海亭子间的时代风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⑥“柳业子住宅——复兴中路517号”,资料来自网络:http://news.dichan.sina.com.cn/2009/06/17/26386.html。
    ⑦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载张占国、魏守忠编:《张恨水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①李斌:《共有的住房习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②彭小妍:《五四文人在上海:另类的刘呐鸥》,载自彭小妍:《海上说情欲:从张资平到刘呐鸥》,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1年版,第176页。
    ③罗尔纲:《蜗居著作》,载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8页。
    ④胡道静口述:《回忆我的学生时代》,袁燮铭整理,《史林》2004年增刊,第27页。
    ①邵洵美:《我的书斋生活》,《时代画报》第8卷第1期,1935年5月,转引自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②张若谷:《都会交响曲》,上海真善美书店1929年版,第13-14页。
    ③梁实秋:《关于徐志摩》,载自《梁实秋文集》第三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496页。
    ④[法]菲利浦·阿里艾斯主编:《私人生活史》第4卷“演员与舞台”,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⑤叶灵凤:《致穆时英》,1935年6月8日,载自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226-227页。
    ①周退密:《周家花园》,载自萧乾主编:《沪滨掠影》,第104-105页。
    ②施建伟:《林语堂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③盛佩玉:《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
    ④胡适:《淮南王书影印本残存序》第1页,见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册,1930年11月28日记事引文。
    ⑤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1页。
    ①赵景深:《文坛回忆》,重庆出版社出版,第284-286页。
    ②楼适夷:《我谈我自己》,载自上海鲁迅纪念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楼适夷同志纪念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③方行:《方行先生口述》,方放整理,《史林》2007年增刊,总第102期,第18页。
    ④张明养:《悼念周建人老》,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1897-1992)》,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27页。
    ⑤胡风:《忆东平》,载自秦人路、孙玉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567页。
    ⑥田一平:《民国时期上海书画家社会生活(1912-1937)》,《史林》2009年第5期。
    ①夏衍:《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82页。
    ②夏衍:《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23—-224页。
    ①多久公:《上海亭子间剖解图》,《上海生活》1938年第2期。
    ②[美]路易·沃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主义》,载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页。
    ③[美]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吴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④丰子恺:《楼板》,选自丰子恺《缘缘堂随笔》,开明书店1931年版,转引自《上海是一个海》,第38-39页。
    ⑤罗尔纲:《蜗居著作》,载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8页。
    ①曹聚仁:《谈徐懋庸》,曹聚仁:《听涛室人物谭》,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9页。
    ②斯英:《亭子间的生活》,《上海生活》1937年3月,创刊号,载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老上海期刊经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③倚石:《上海生活谈》,《申报》(自由谈)1927年3月12日第4版。
    ①柳无忌编:《柳业子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1页。
    ②柳无忌编:《柳业子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3页。
    ③柳无忌编:《柳业子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9页。
    ④钱歌川:《迁居琐话》,《詹詹集》,中华书局1939年版,载自《钱歌川文集》第1卷,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53-154页。
    ⑤章克标:《回忆》,载白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99页。
    ⑥施建伟:《林语堂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页。
    ⑦唐弢:《回顾——重读鲁迅先生的几封信》,载《回忆·书简·散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傅小北、杨幼生编:《唐弢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
    ⑧叶中强:《从城市边缘走向文坛中心——“亭子间作家”及其文化释义》,《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19页。
    ⑨李尚德主编:《默默的播火者——冯乃超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⑩萧乾:《怀念上海》,《萧乾全集》散文卷,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583页。
    ①郑逸梅:《艺苑琐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41页。
    ②彭小妍:《浪迹天涯:刘呐鸥一九二七年日记》,载自彭小妍:《海上说情欲:从张资平到刘呐鸥》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1年版,第112-113页。
    ③萧乾:《怀念上海》,《萧乾全集》散文卷,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583页。
    ④陈白尘:《对尘世的告别》,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87页。
    ⑤陈白尘:《对尘世的告别》,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82-485页。
    ⑥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第186-187页。
    ①陈莹:《邵洵美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4-25页。
    ②湘雨:《阁楼十景》,《上海生活》1938年第3期,吴健熙、田以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老上海期刊经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③柳无忌编:《柳业子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6页。
    ④章克标:《“一·二八”前后》,载自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页。
    ⑤郁达夫:《回忆鲁迅》,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
    ⑥吴福辉:《沙汀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17页。
    ⑦金工:《有关左联的一些回忆》,载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85-186页。
    ⑧李尚德主编:《默默的播火者——冯乃超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3页。
    ①夏征农:《参加“左联”前后》,载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编:《“左联”纪念集(19301990)》,百家出版社1990年版,第71页。
    ②钱厚祥:《阿英年谱(上)》,《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4期。
    ③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④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⑤许慧琦:《故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平城市消费1928-1937》,台北学生书局2008年版,第88页。
    ①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页。
    ②贼菌:《生活程度增高后之受害者》,《生活周刊》第1卷第51期。
    ③苏子:《上海“人”》,《上海生活》1939年第11期,载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老上海期刊经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④时:《一页家庭帐》,天津《大公报》(妇女与家庭)1930年2月27日。
    ⑤啸鹤:《告沪地避难者及房东》,《申报》(常识)1927年2月16日第5版。
    ①施蛰存:《北山散文集(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
    ②柔石:《致西哥》(1928年9月13日),赵帝江编:《柔石日记》(中国现代作家日记丛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
    ③冯绍霆:《石库门前》,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④李文儒编:《浦风日记》,1931年2月10日,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4-25页。
    ⑤沈楠:《上海公立高校教师工资收入及生活状况考察(1930年代—195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
    ①《上海市委高等教育科学工作部关于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的教师、科学家工资情况的调查报告》,1955年,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A23-2-59-31。转引自沈楠:《上海公立高校教师工资收入及生活状况考察(1930年代——195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
    ②冯绍霆:《石库门前》,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③林默涵:《林默涵自述》,陆华整理,《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3期,第61页。
    ④齐远:《我和上海左联的一段关系》,载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14页。
    ⑤陈白尘:《对尘世的告别》,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42页。
    ①陈白尘:《对尘世的告别》,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44页。
    ②王映霞:《郁达夫的饮食》,萧乾主编《海上春秋》,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6-47页。
    ③吴似鸿:《蒋光慈回忆录》,《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3辑,转引自方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97页。
    ①药眠:《A教授的家庭》,《流沙》第3期,《民国珍稀短刊短刊》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8237-8238页。
    ①《上海市委高等教育科学工作部关于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的教师、科学家工资情况的调查报告》,1955年,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A23-2-59-31。转引自沈楠《上海公立高校教师工资收入及生活状况考察(1930年代-195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
    ②吴似鸿:《蒋光慈回忆录》,方铭:《蒋光慈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3-134页。
    ③虬若:《从帽子想起的话》,《民国珍稀短刊断刊》(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14451页。
    ①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4-135页。
    ②章克标:《人生四乐》,载自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55页。
    ③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一)》,《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第269页。
    ④朱正明:《在左联时期》,载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25页。
    ⑤杨纤如:《左翼作家在上海艺大》,载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8页。
    ⑥马子华:《意气方遒》,载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8页。
    ①汪仑:《“左联”生活回忆杂记》,载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编:《“左联”纪念集(19301990)》,百家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页。
    ②药眠:《A教授的家庭》,《流沙》第3期,《民国珍稀短刊短刊》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8243-8244页。
    ③邵洵美:《从时代说到装饰》,《时代》1931年第2卷第3期,载自邵洵美:《不能说谎的职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25-32页。
    ①井:《关于衣的话》,《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6日。
    ②姜德明:《鲁迅与萧红》,《新文学史料》1979年总第4期,第171页。
    ①章克标:《汽车赞颂》,载自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19页。
    ②王映霞:《郁达夫的行》,载自萧乾主编:《海上春秋》,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9-50页。
    ③萧乾:《怀念上海》,《萧乾全集》散文卷,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583页。
    ④唐弢:《浮生自述》,包子衍、许豪炯、袁绍发整理,《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4期。
    ⑤关露:《我想起了左联》,载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左联回忆》(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42页。
    ⑥柯灵:《路亭》,柯灵《柯灵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2页。
    ⑦柳亚子:《致柳无垢》1930年10月20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近代文献部编:《柳业子家书》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435页。
    ⑧王映霞:《郁达夫的行》,载自萧乾主编:《海上春秋》,第49-50页。
    ①徐志摩:《致蒋复璁》,1928年3月10日,虞坤林编:《志摩的信》,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②盛佩玉:《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页。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第138页。
    ②[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96页。
    ③曼:《关于住的话》,《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8日。
    ④郑振铎:《上海的居宅问题》,载自《文学周报》1927年第4卷,选自《郑振铎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①边燕杰、Ronald Breiger、Deborah Davis、Joseph Galaskiewicz:《中国城市的职业、阶层和关系网》,《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②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③参见[美]白馥兰:《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陈弱水:《唐代的妇女文化与家庭生活》,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
    ①[法]菲利浦·阿里艾斯、乔治·杜比主编:《私人生活史》第4卷”演员与舞台”,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页。
    ②[美]彼得盖伊:《施尼兹勒的世纪——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1815-1914)》,梁永安译,(社会文化史译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页。
    ③徐建国:《赫德与近代中国邮政治度的确立和初步发展》,《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第20期。
    ④杨荫深编著:《居住交通》(日常事物掌故丛书),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版,第57页。
    ⑤贾秀堂:《南京国民政府为收回邮政管理权所作的努力》,《兰州学刊》2009年第10期。
    ⑥陈伯熙:《邮务分局设立地点》,载自陈伯熙编著:《上海轶事大观》,(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10页。
    ⑦柳亚子:《致柳无非、柳无垢》1930年3月5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近代文献部编:《柳亚子家书》,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389页。
    ⑧此表根据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日记)整理摘编。见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日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68页。
    ①周瘦杜:《情书话》,《紫罗兰》第2卷第13期,1927年。
    ②通过鲁迅与许广平之间往来书信考察鲁迅私人生活的代表性研究有王得后:《<两地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以及Bonnie S. Mcdougall. Love-letters and Privacy in Modern China_ The Intimate Lives of Lu Xun and Xu Guangp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业学者Bonnie S. Mcdougall从《两地书》及原信中研究了鲁迅的生活习性、他的人生观、他对文学与生活的见解等问题,作者指出,鲁迅的日常习惯、他易怒的性格、他的烟酒嗜好、甚至他对自己矮个子的敏感等都在书信中有所体现。由于知识分子的私人情感生活较之日常生活更具有隐匿、私密与不易揣摩之特点,且非本研究主要关注所在,故本节对此问题不予探究。
    ③丁玲:《致胡也频》(1930年),丁玲:《丁玲全集》第9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5页。
    ④柳亚子:《致谢冰莹》,1932年5月11日,载自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141页。
    ⑤柳亚子:《致谢冰莹》,1932年6月17日,载自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143页。
    ⑥柳亚子:《致谢冰莹》,1932年10月13日,载自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144页。
    ⑦柳亚子:《致谢冰莹》,1932年10月17日,载自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147页。
    ①柳亚子:《致谢冰莹》,1932年10月19日,载自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149页。
    ②[法]菲利浦·阿里艾斯、乔治·杜比主编:《私人生活史》第4卷“演员与舞台”,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③之所以将“公事”、“私事”打引号,是因为前者尽管仍属知识分子的私人事务,但相较于以家事与私人情感之类为主的后者,这种涉及个人利益,与职业、生计直接相关的事物更多带有“公”的特性。此外,许多知识分子的信件中也时常涉及对当下时局的描述与看法。但因此类公共话题的文字与知识分子的个人生活没有直接关联,故在此不作分析。
    ④郁达夫:《日记九种村居日记》,1927年1月1日至1月31日,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60页。
    ⑤黄俊杰:《东亚近世儒者对“公”“私”领域分际的思考:从孟子与桃应的对话出发》,载自黄俊杰、江宜桦主编《公私领域新探:东亚与西方观点之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⑥黄克武、张哲嘉主编:《公与私:近代中国个体与群体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版,引言,第2页。
    ⑦叶鼎洛:《致汪馥泉》,1928年4月28日,载自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223页。
    ⑧郁达夫:《日记九种村居日记》,1927年1月14日,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第46页。
    ①郁达夫:《日记九种村居日记》,1927年1月15日,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6页。
    ②沈从文:《致胡适(1929年11月4日)》,载自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8卷(书信),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③赵景深:《文坛回忆》,重庆出版社出版,第260页。
    ④[法]菲利浦·阿里艾斯、乔治·杜比主编:《私人生活史》第4卷“演员与舞台”,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①郁达夫:《日记九种·村居日记》,1927年1月10日,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②柔石:《柔石日记(1928年12月24日)》(中国现代作家日记丛书),赵帝江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页。
    ③柔石:《柔石日记(1929年11月26日)》(中国现代作家日记丛书),赵帝江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页。
    ④夏征农:《家信》,《太白》第1卷第2期,1934年10月5日。
    ⑤[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⑥柳亚子:《致柳无非、柳无垢》1930年3月3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近代文献部编:《柳业子家书》,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388页。
    ⑦柳亚子:《致柳无非、柳无垢》1930年4月16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近代文献部编:《柳亚子家书》,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394页。
    ⑧柳亚子:《致柳无垢》1930年7月15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近代文献部编:《柳亚子家书》,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409页。
    ①参见徐志摩:《致父母》,19271年5月14日、1927年8月1日、1928年12月16日、1929年9月26日,载虞坤林编:《志摩的信》,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7-10页。
    ②[法]菲利浦·阿里艾斯、乔治·杜比主编:《私人生活史》第4卷“演员与舞台”,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33页。
    ③参见沈从文:《复程朱溪(1929年1月30日)》、《致沈宗嗣(1929年6月2日)》、《致王际真(1929年9月15日)》、《复王际真(1929年11月7日)》,载自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8卷(书信),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7、19、26页。
    ④何家槐:《怀志摩先生》,《新月》第4卷第1期,1932年3月10日。
    ⑤徐霞村:《致戴望舒》,1930年6月3日,载自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151页。
    ⑥徐霞村:《致戴望舒》,1930年6月3日,载自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151页。
    ①柯灵:《信》,《良友》第115期,1936年3月号。
    ②邵洵美:《书信的艺术》,《十日谈》1933年第16期,邵洵美:《不能说谎的职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105页。
    ③唐小兵:《十字街头的象牙塔:1930年代北平知识分子的交往世界》,载自许纪霖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9页。
    ④萧琦:《沙龙与法国大革命》,《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2期。
    ⑤叶中强:《从知识体制中心走向自由媒体市场——“新月派”文人在上海》,《史林》2008年第6期。
    ⑥叶中强:《从知识体制中心走向自由媒体市场—“新月派”文人在上海》,《史林》2008年第6期。
    ⑦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29年4月21日,第396页。
    ⑧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29年5月11日,第417页。
    ⑨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30年2月11日,第667页。
    ⑩马俊江、王燕:《从政前后刘大白的交游、心态与身份寻求——从<当代诗文>说起》,《新文学史料》2007年第1期。
    ①苏雪林:《关于庐隐的回忆》,《文学》第2卷第3号,载自肖凤:《庐隐评传》,(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丛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页。
    ②郁达夫:《记曾朴先生》,原载《越风》1935年第1期,转引自魏绍昌主编:《<孽海花>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07页。
    ③彭小妍:《五四文人在上海:另类的刘呐鸥》,载自彭小妍:《海上说情欲:从张资平到刘呐鸥》,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1年版,第172-173页。
    ④林达祖:《我与邵洵美》,载自林达祖、林锡旦:《沪上名刊“论语”谈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33-34页。
    ①林达祖:《我和章克标》,载自林达祖、林锡旦:《沪上名刊“论语”谈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96页。
    ②[法]让·皮埃尔·里乌、[法]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主编:《法国文化史》第3卷“启蒙与自由: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③曾虚白:《曾虚白自传》,台北联经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99页。
    ④朱雯:《曾朴初识苏雪林》,载自萧乾主编《海上春秋》,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2页。
    ⑤曾朴:《曾朴先生日记摘编·东亚病夫日记》,1928年5月23日,台北《传记文学》1966年6月号。
    ①斯英:《亭子间的生活》,《上海生活》1937年3月(创刊号),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老上海期刊经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②叶中强:《从城市边缘走向文坛中心——“亭子间作家”及其文化释义》,《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19页。
    ③叶灵凤:《老朋友倪贻德》,叶灵凤:《叶灵风文集》第4卷“天才与悲剧”,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④施蛰存:《宝姑》,施蛰存:《文坛漫忆丛书散文丙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167页。
    ①陈德业: 《一个老上海自领的回忆》,陈德业口述,饶玲一记录,《史林》2007年增刊,总第102期。
    ②曾虚白:《曾虚白自传》,台北联经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96-97页。
    ③[法]菲利普·贝尔捷:《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生活》(日常生活译丛),章晖、周凡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页。
    ④李宝芳:《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方式》,《兰州学刊》2010年第12期。
    ⑤柳无忌编:《柳亚子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9页。
    ①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②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1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③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1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④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⑤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1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⑥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⑦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1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⑧梁实秋:《胡适先生二三事》,载自梁实秋:《梁实秋文集》第三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409页。
    ⑨沈楚:《鲁迅喜尝“野火饭”》,萧乾主编:《海上春秋》,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0-41页。
    ①姜德明;《鲁迅与萧红》,《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4期,第180页。
    ②姜德明:《鲁迅与萧红》,《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4期,第180页。
    ③宋云彬:《沈雁冰》,载自秦人路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211页。
    ④梁实秋:《关于徐志摩》,载自《梁实秋文集》第三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494-495页。
    ⑤梁实秋:《怀念胡适先生》,载自《梁实秋文集》第三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437页。
    ①郑逸梅:《饮与食》,载郑逸梅《艺苑琐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69页。
    ②斯英:《亭子间的生活》,《上海生活》1937年3月(创刊号),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老上海期刊经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③吴福辉:《沙汀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35-136页。
    ④郑逸梅:《人往风微忆旧游》,载郑逸梅《艺苑琐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4页。
    ⑤郑逸梅:《人往风微忆旧游》,载郑逸梅:《艺苑琐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4页。
    ⑥金兆梓:《何炳松传》,转引自高崧等编选:《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1897-1992)》,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55页。
    ⑦王映霞:《我家的常客》,载自王映霞:《王映霞自传》,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04页。
    ①郑伯奇:《怀念郁达夫》,原载1945年西安《书报精华》第12期,转引自秦人路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167-168页。
    ②叶中强:《从城市边缘走向文坛中心—“亭子间作家”及其文化释义》,《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19页。
    ③曹聚仁:《田汉请客》,曹聚仁:《听涛室人物谭》,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05页。
    ④郑逸梅:《零食》,载郑逸梅:《艺苑琐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77页。
    ⑤毕克鲁:《忆家父毕修勺》,《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6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374页。
    ①唐弢:《悼木斋》,载自唐弢:《生命册上》,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转引自林语堂、郑振铎等著:《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563-564页。
    ②施蛰存:《我和现代书局》,载自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一卷(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
    ③夏衍:《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60页。
    ④夏衍:《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22页。
    ⑤夏衍:《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33-134页。
    ①夏衍:《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69-271页。
    ②许广平:《忆萧红》,秦人路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591页。
    ③[瑞典]奥维·洛夫格伦、乔纳森弗雷克曼:《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赵丙祥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5页。
    ④[法]菲利浦·阿里艾斯、乔治·杜比主编:《私人生活史》第4卷“演员与舞台”,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45页。
    ⑤[法]菲利浦·阿里艾斯、乔治·杜比主编:《私人生活史》第4卷”演员与舞台”,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45页。
    ⑥[瑞典]奥维·洛大格伦、乔纳森·弗雷克曼:《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赵丙祥等译,北京大 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7页。
    ①蒋维乔:《高公梦旦传》,原载《同舟》第4卷第12期,转引自《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55-56页。
    ②程俊英:《程俊英自述》,高增德、丁东编《世纪学入自述》第2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③郁达夫:《回忆鲁迅》,《郁达夫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
    ④丁玲:《鲁迅先生于我》,《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3期。
    ⑤[法]菲利浦·阿里艾斯、乔治·杜比主编:《私人生活史》第4卷“演员与舞台”,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90页。
    ⑥[瑞典]奥维·洛夫格伦、乔纳森·弗雷克曼:《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赵丙祥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26页。
    ⑦吴福辉:《沙汀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36页。
    ①盛佩玉:《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②[美]C·莱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页。
    ③陶菊隐: 《记者生活三十年》,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87页。
    ④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87页。
    ⑤唐弢:《我要逃避》,《宇宙风》乙刊第22期,1940年3月1日。转引自傅小北、杨幼生编:《唐弢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
    ①樊仲云:《儿子的死》,《中报》(自由谈)1934年2月1日。
    ②[法]菲利浦·阿里艾斯、乔治·杜比、乔治·杜比主编:《私人生活史》第4卷“演员与舞台”,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③[瑞典]奥维洛夫格伦、乔纳森·弗雷克曼:《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赵丙祥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5页。
    ④ Bonnie S. Mcdougall. Love-letters and Privacy in Modern China:The intimate lives of Lu Xun and Xu Guangp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208.
    ⑤丁玲:《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载自丁玲:《丁玲全集》第9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⑥盛佩玉:《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⑦王映霞:《阳春和静子的诞生》,载自王映霞《王映霞自传》,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86页。
    ①周良沛:《丁玲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93页。
    ②[法]菲利浦·阿里艾斯、乔治·杜比、乔治·杜比主编:《私人生活史》第4卷“演员与舞台”,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88页。
    ③张意:《文化与区分》,载自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4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④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29年9月7日,第494页。
    ⑤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29年9月8日,第495页。
    ⑥盛佩玉:《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164页。
    ⑦参考刘氏家族户籍资料。转引自彭小妍:《浪迹天涯:刘呐鸥一九二七年日记》,载自彭小妍:《海上 说情欲:从张资平到刘呐鸥》,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1年版,第121页。
    ①1997年9月5日刘玉都访问谈话,台北。转引自彭小妍:《浪迹天涯:刘呐鸥一九二七年日记》,载自彭小妍:《海上说情欲:从张资平到刘呐鸥》,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1年版,第121页。
    ②彭小妍:《浪迹天涯:刘呐鸥一九二七年日记》,载自彭小妍:《海上说情欲:从张资平到刘呐鸥》,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1年版,第121页。
    ③张志善:《教育家廖世承生平》,载自《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8)》,第9页。
    ④章克标:《“一·二八”前后》,载自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页。
    ⑤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一)》,《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第271页。
    ⑥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一)》,《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第273页。
    ①[瑞典]奥维·洛夫格伦、乔纳森·弗雷克曼:《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赵丙祥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0页。
    ②贺宜:《年糕》,《民国珍稀短刊断刊资料汇编(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2144页。
    ③任白戈:《家》,《申报》(自由谈)1934年2月4日。
    ④田汉:《田汉致王平陵信》,1929年10月29日,载自《田汉全集》第20卷,第67页。
    ①楼适夷:《记湖畔诗人应修人》,载自《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出版,第356页。
    ②王鸿泰:《从消费的空间到空间的消费——明清城市中的酒楼与茶馆》,台北《新史学》第11卷第3期,2000年9月。
    ③[法]玛丽·格莱尔·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226页。
    ①章克标:《茶馆》,载白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34页。
    ②楚焰辉、金志浩:《老上海的茶楼》,《新上海档案》2006年第11期。
    ③林震编:《上海指南》卷五“食宿游览”,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8-9页。
    ④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页。
    ⑤郁达夫:《上海的茶楼》,《良友》第112期,1935年12月11日。
    ⑥叶圣陶:《生活》,载自叶圣陶《叶圣陶散文(甲集)》,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第16页。
    ⑦林震编:《上海指南》卷五“食宿游览”,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8-9页。
    ①萧乾:《怀念上海》,《萧乾全集》散文卷,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583页。
    ②佚名:《吃茶趣味讲座——上海风景之一》,《民国珍稀短刊断刊资料汇编》(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3192-3193页。
    ③叶中强:《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9页。
    ④季小波:《“新雅”是上海最早的文艺沙龙》,载自萧乾主编:《海上春秋》,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1-82页。
    ⑤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27页。
    ①王鸿泰:《流动与互动——由明清间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测公众场域的开展》,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9页。
    ②季小波:《“新雅”是上海最早的文艺沙龙》,载自萧乾主编:《海上春秋》,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1-82页。
    ③施蛰存:《浮生杂咏》,载自施蛰存:《文坛漫忆丛书·散文丙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
    ④曹聚仁:《新雅·大三元》,载自曹聚仁:《上海春秋》,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05页。
    ⑤林达祖、林锡旦:《沪上名刊“论语”谈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130页。
    ①冯和法:《柳亚子的文艺“沙龙》,载自中国革命博物馆编:《柳亚子纪念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154页。
    ②端木蕻良:《文学巨星陨落了——怀念茅盾先生》,载自《北京日报》1981年4月9日,转引自文化艺术出版社编《忆茅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209-210页。
    ③萧乾:《怀念上海》,《萧乾全集》散文卷,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583页。
    ④冯和法:《柳亚子的文艺“沙龙》,载自中国革命博物馆编:《柳亚子纪念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154页。
    ⑤章克标:《回忆》,载自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41页。
    ①章克标:《回忆》,载自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41页。
    ②中国旅行社编:《上海导游》,国光印书局1934年版,第173页。
    ③陈伯熙:《洋场之衣食住》,载自陈伯熙编著:《上海轶事大观》,(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86-87页。
    ④林达祖、林锡旦:《沪上名刊“论语”谈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页。
    ⑤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史料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甲种”,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第354-355页。
    ⑥施蛰存:《浮生杂咏》,载自施蛰存:《文坛漫忆丛书散文丙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
    ⑦彭小妍:《五四文人在上海:另类的刘呐鸥》,载自彭小妍:《海上说情欲:从张资平到刘呐鸥》,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1年版,第164页。
    ①彭小妍:《五四文人在上海:另类的刘呐鸥》,载自彭小妍:《海上说情欲:从张资平到刘呐鸥》,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1年版,第170页。尽管彭小妍在文中所写为“新业”,但根据上下文中“新业”的先后地址可推知,此处”新业饭店”即”新雅饭店”。
    ②象恭:《文坛画虎录》,《十日谈》第26期,《民国珍稀短刊断刊资料汇编(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14379页。
    ③朱自清:《朱自清日记》,1932年8月17日,《朱自清全集》第9卷,第158页。此时刚刚结束英国留学,到上海。
    ④王淑明:《我与“左联”二三事》,载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左联回忆录》(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45页。
    ⑤楼适夷:《我谈我自己》,载自上海鲁迅纪念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楼适夷同志纪念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①艾芜:《回忆茅盾同志》,原载《四川文学》1981年第6期,转引自文化艺术出版社编《忆茅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109页。
    ②任钧:《忆叶紫——略记他在上海时的一段生活》,原载《文学月报》1940年6月15日,叶雪芬编:《叶紫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225页。
    ③此表据《黄炎培日记》第3卷中相关内容制作。参见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52-60页。
    ①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86页。
    ②中国旅行社编:《上海导游》,国光印书局1934年版,第176页。
    ③王鸿泰:《流动与互动——由明清间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测公众场域的开展》,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5页。
    ④梁实秋:《麻将》,载自梁实秋:《梁实秋散文》(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第152-153 页。
    ①梁实秋:《槐园梦忆——悼念故妻程季淑女十》,载自梁实秋:《梁实秋散文》(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第163-164页。
    ②南帆:《叩访感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101-102页。
    ③赵景深《文坛回忆》,重庆出版社出版,第252页。
    ④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史料部分”),(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甲种”,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第546页。
    ⑤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史料部分”),(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甲种”,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第548页。
    ⑥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史料部分”),(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甲种”,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第556页。
    ⑦郑振铎:《忆六逸先生》,载自秦人路、孙玉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264页。
    ①章克标:《回忆》,载自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47页。
    ②W·Scott H aine, The World of the Paris Cafe:Sociability among the French Working Class,1789-1914,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6, p7.
    ②章斯睿:《从情调消费到大众消费——1949年前后上海咖啡馆的命运》,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近代中国研究集刊)(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93页。
    ③叶中强:《民国上海的“城市空间”与文人转型》,《史林》2009年第6期。
    ④悟:《咖啡店中的女待》,《申报》1928年8月20日。
    ⑤张若谷:《现代都会生活象征》,上海真美善书店1929年版,第3-8页,转引自王敏、魏兵兵、江文君、邵建:《近代上海城市公共空间(1843-1949)》,(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页。
    ⑦黄震遐:《我们底上海》,《申报》(艺术界)1928年12月30日。
    ①张若谷:《珈琲座谈》,上海真美善书店1929年版,第3-4页。
    ②张若谷:《咖啡座谈·序》,上海真美善书店1929年版,第6页,转引自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26页。
    ③张若谷:《俄商复兴馆》,《战争、饮食、男女》,上海良友出版公司1933年版,第143至146页。
    ④王敏、魏兵兵、江文君、邵建:《近代上海城市公共空间(1843-1949)》,(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8页。
    ⑤慎之:《上海咖啡》,《申报》(艺术界·咖啡座)1928年8月8日。
    ⑥彭小妍:《五四文人在上海:另类的刘呐鸥》,载自彭小妍:《海上说情欲:从张资平到刘呐鸥》,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1年版,第170页。
    ⑦陈硕文:《上海三十年代都会文艺中的巴黎情调(1927-1937)》,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20页。
    ①章衣萍:《谈谈“文艺茶话”》,《文艺茶话》第1卷第1期,《民国珍稀短刊断刊资料汇编(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19575页。
    ②陈达仁:《参加文艺茶话会记》。《文艺茶话》第1卷第8期,《民国珍稀短刊断刊资料汇编(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19698-19699页。
    ③ Michel Hockx. Gentility in a Shanghai literary Salon of the 1930s. The Quest for Gentility in China: Negotiations beyond gender and class. Edited by Daria Berg & Chole Starr. Routledae Press.2007. P69.
    ④春苔:《大家好朋友聚会一次》,《文艺茶话》第1卷第9期,《民国珍稀短刊断刊资料汇编(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19738-19739页。
    ⑤ Michel Hockx. Gentility in a Shanghai literary Salon of the 1930s. The Quest for Gentility in China: Negotiations beyond gender and class. Edited by Daria Berg & Chole Starr. Routledae Press.2007. P70-p71.
    ①王琼、王军珂:《咖啡馆:上海20世纪初的现代性想象空间》,《粤海风》2006年第4期。
    ②口平:《海上生活三部曲》,《橄榄月刊》。
    ③杨纤如:《左翼作家在上海艺大》,载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8页。
    ④叶中强:《民国上海的“城市空间”与文人转型》,《史林》2009年第6期。
    ⑤夏衍:《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46-147页。
    ⑥夏衍:《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27-230页。
    ⑦冯乃超:《革命文学论争·鲁迅·左翼作家联盟——我的一些回忆》,蒋锡金笔录,《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3期。
    ⑧会林、绍武:《夏衍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92页。
    ⑨叶中强:《民国上海的“城市空间”与文人转型》,《史林》2009年第6期。
    ①王敏、魏兵兵、江文君、邵建:《近代上海城市公共空间(1843-1949)》,(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5页。
    ②Laikwan Pang,. The Collective Subjectivity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ir Caf Culture in Republican Shanghai.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7, no.1 (March 2006):24-42彭丽君:《民国时期上海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主体性及他们的咖啡文化》,《文化研究月报》,http://www.chinese-thought.org/whyj/004313.htm。
    ③小田:《江南场景:社会史的跨学科对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④刘拥华:《礼物交换:“崇高主题”还是“支配策略”?》,《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⑤翟清菊、胡悦晗:《当代中国社会中“礼物”及“随礼”行为的研究述评——基于社会学与人类学双重视角的考察》,《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12月。
    ①鲁迅:《致李霁野(1928年7月17日)》,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书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②鲁迅:《致李秉中(1928年4月9日)》,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书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③鲁迅:《致江绍原(1928年4月13日)》,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书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115页。
    ④玲:《鲁迅先生于我》,《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3期。
    ⑤鲁迅:《鲁迅日记(1927年10月11日)》,载自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⑥鲁迅:《鲁迅日记(1927年10月23日)》,载自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⑦鲁迅:《鲁迅日记(1927年11月5日)》,载自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⑧鲁迅:《鲁迅日记(1927年11月11日)》,载自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⑨鲁迅:《鲁迅日记(1927年11月28日)》,载自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⑩鲁迅:《鲁迅日记(1927年12月3日)》,载自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11鲁迅:《鲁迅日记(1927年12月31日)》,载自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12叶灵风:《我的藏书的长成》,《叶灵凤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531页。
    ①凌宇:《沈从文传》,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290-291页。
    ②吴洁敏、朱宏达:《朱生豪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第76-77页。
    ③见1934年朱生豪给宋清如的信,转引自吴洁敏、朱宏达:《朱生豪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第77页。
    ④胡风:《鲁迅先生》,《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1期。
    ⑤鲁迅:《致许寿裳(1932年8月12日)》,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书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0-321页。
    ⑥鲁迅:《致许寿裳(1932年8月17日)》,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书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6页。
    ①葛涛:《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史林》2003年第4期。
    ②盛佩玉:《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③柳亚子:《致柳无垢》1930年11月11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近代文献部编:《柳亚子家书》,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444页。
    ④柳亚子:《致柳无非、柳无垢》1930年11月11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近代文献部编:《柳亚子家书》,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400-401页。
    ⑤叶圣陶:《几种赠品》,原载《新小说》创刊号(1935年2月15日),原题《最近得到的几种赠品》,收入《叶圣陶散文甲集》时又有修改。
    ⑥姜亮夫:《自订年谱》,载姜亮夫:《姜亮夫全集》第24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9页。
    ①[法]热拉尔·努瓦利耶:《社会历史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②何家槐:《怀志摩先生》,《新月》第4卷第1期,1932年3月10日。
    ③梁实秋:《胡适先生二三事》,载自梁实秋:《梁实秋文集》第三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409页。
    ④郑逸梅:《艺苑琐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42-444页。
    ⑤陆祖鼎:《柳亚子在上海的抗日救亡活动》,载自中国革命博物馆编:《柳亚子纪念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57页。
    ⑥陶亢德:《贫贱江头自浣纱》,载自秦人路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297页。
    ①[美]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赵旭东、孙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106页。
    ②夏衍:《哭杨潮》,载自秦人路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361页。
    ③叶圣陶:《几种赠品》,原载《新小说》创刊号(1935年2月15日),原题《最近得到的几种赠品》,收入《叶圣陶散文甲集》时又有修改。
    ④赵景深:《文坛回忆》,重庆出版社出版,第175页。
    ⑤林达祖:《我与邵洵美》,载自林达祖、林锡旦:《沪上名刊“论语”谈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第72页。
    ①施蛰存:《怀丁玲四首》,载自施蛰存:《文坛漫忆丛书·散文丙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②许广平:《忆萧红》,秦人路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592页。
    ③[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④[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⑤鲁迅:《鲁迅日记(1927年12月2日)》,载自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50页。
    ①鲁迅:《鲁迅日记(1927年11月7日)》,载自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②鲁迅:《鲁迅日记(1927年12月16日)》,载自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③鲁迅:《鲁迅日记(1927年12月30日)》,载自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④鲁迅:《鲁迅日记(1927年10月5日)》,载自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⑤柔石:《柔石日记》1929年1月2日,赵帝江编:《中国现代作家日记丛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⑥柔石:《致素瑛》(原文日期不详,约1929年),赵帝江编:《中国现代作家日记丛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⑦曾朴:《曾朴先生日记摘编·东亚病夫日记》,1928年5月23日,台北《传记文学》1966年6月号。
    ⑧胡风:《鲁迅先生》,《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1期。
    ⑨陈若海:《叶紫生平琐记——访叶紫亲属和友人》,《新文学史料》,第211页。
    ⑩鲁迅:《致曹靖华(1930年9月20日)》,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书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
    ①郁达夫:《日记九种·村居日记》,1927年1月13日,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45页。
    ②邹韬奋:《深挚的友谊》,载邹韬奋《经历》,上海生活书店1937年版。
    ③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④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第9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6458页。
    ⑤翟清菊:《仪式与礼单:农民随礼行为中的互惠原则——基于上海市奉贤区N村的实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7页。
    ①施蛰存:《怀丁玲四首》,载自施蛰存:《文坛漫忆丛书·散文丙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6-187页。
    ②[法]菲利浦·阿里艾斯、乔治·杜比主编:《私人生活史》第4卷“演员与舞台”,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页。
    ③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5页。
    ④朱紫云:《新年的上午》,《紫罗兰》第4卷第12号,1929年12月15日。
    ⑤周晔:《伯父的最后岁月——鲁迅在上海(1927-1936)》,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第362-363页。
    ⑥王映霞:《阳春和静子的诞生》,载自王映霞《王映霞自传》,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87页。
    ①盛佩玉:《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②[法]菲利浦阿里艾斯、乔治·杜比、乔治·杜比主编:《私人生活史》第4卷“演员与舞台”,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58页。
    ③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88页。
    ④施蛰存《宝姑》,载自施蛰存:《文坛漫忆丛书·散文丙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167页。
    ⑤汪仲贤撰文、许晓霞绘图:《上海俗语图说》,(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1999年版,第252页。
    ⑥汪仲贤撰文、许晓霞绘图:《上海俗语图说》,(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1999年版,第252页。
    ①罗荪:《走向文学之路》,载自《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15卷“文化教育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页。
    ②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③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①何家槐《怀志摩先生》,《新月》第4卷第1期,1932年3月10日。
    ②[美]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赵旭东、孙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③胡风:《鲁迅先生》,《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1期。
    ④徐懋庸:《回忆录》,《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4期。
    ①郑逸梅:《回忆老画家程瑶笙》,载自《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15卷“文化教育编”,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第199页。
    ②马炳荣:《陆费伯鸿与中华书局》,载自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科教文卫)》第1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第323页。
    ③庄俞:《悼梦旦高公》,原载《同舟》第4卷第11期,转引自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1897-1992)》,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62页。
    ④柳亚子:《致柳无垢》1930年11月11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近代文献部编:《柳亚子家书》,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444页。
    ⑤[法]菲利浦阿里艾斯、乔治·杜比主编:《私人生活史》第4卷“演员与舞台”,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页。
    ①孤峰: 《礼尚往来苦了吴老先生》,《生活周刊》第3卷第21期。
    ②章克标:《文坛登龙术》,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89页。
    ③[美]葛凯:《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社会文化史译从),黄振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①菽:《用国货的圣诞礼物》,《玲珑》1931年第41期。
    ②王连海:《中国玩具艺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③刘媛:《上海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27-1937)》,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65页。
    ①孙福熙:《新年的馈赠》,《贡献旬刊》,1927年第3期,1927年12月25日。
    ①包亚明:《空间、文化与都市研究》,《文汇报》2005年11月6日,第6版。
    ②翟学伟:《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社会:社会学丛刊》2009年第1期。
    ①[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56页。
    ②参见徐国曦:《江浙地区藏书机构转型之研究(1901-1930)》,台湾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南洋公学图书馆》,商务印书馆编:《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卷三(公共事业)17-18页。
    ②《上海市图书馆及博物馆》,上海市年鉴委员会编:《上海市年鉴》,中华书局1937年版,A3-5页。
    ③中国旅行社编:《上海导游》第五编第二十四章“学术团体”,国光印书局1934年版,第210页。
    ④严文郁:《中国图书馆发展史——自清末至抗战胜利》,台北中国图书馆学会1983年版,第46页。
    ⑤张伦:《罗歇·沙蒂埃<书写文化与社会:书的秩序(14-18世纪)>》,《中国学术》2002年第1期。
    ①张伦:《罗歇沙蒂埃<书写文化与社会:书的秩序(14-18世纪>》,《中国学术》2002年第1期。
    ②董涤尘:《我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时期的片断回忆》,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史资料之三十三》,商务印书馆1985年12月版,第11页。
    ③丁英桂:《回忆我早年试编两种中学历史课本参考书的出版经过和现在的愿望》,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史资料之十八》,商务印书馆1982年8月版,第15页。
    ④沈百英:《我与商务印书馆》,蔡元培等著:《商务印书馆九十年:我和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87页。
    ⑤胡愈之:《我的回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页。
    ⑥唐弢:《我与杂文》,《人物》1983年5月号,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傅小北、杨幼生编《唐弢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85页。
    ①秋岳:《如此生活》,朱作同、梅益主编《上海一日》,上海华美出版公司1939年版,(民国丛书第三编93),转引自余之、程新国编:《旧上海风情录》(上集),文汇出版社1998年版,第503页。
    ②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4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③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4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④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4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⑤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5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⑥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5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⑦黎东方:《有意思的四个年头》,陈明章编:《学府纪闻——国立交通大学》,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93页。
    ①萧公权:《上海六个月》,萧公权:《问学谏往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81页。
    ②楼适夷:《记湖畔诗人应修人》,《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出版,第356-357页。
    ③金丁:《有关左联的一些回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85页。
    ④朱正明:《在左联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24页。
    ①楼嘉军:《20世纪30年代上海城市文化地图解读——城市娱乐区布局模式及其特点初探》,《史林》2005年第5期。
    ②鲁迅:《致李霁野(1929年7月8日)》,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书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③陈伯熙:《说沪上书肆》,载自陈伯熙编著:《上海轶事大观》,(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页。
    ④沈从文:《我到上海后的工作和生活》,载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2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⑤高长虹:《小书局》,载自高长虹:《走到出版界》,上海泰东书局1929年版,第18页。
    ⑥陈望道:《致汪馥泉》(1928年6月2日),载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165页。
    ①朱联保:《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②包子衍:《1928年间上海的书店》,载自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一卷(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44页。
    ③陈昌文:《近代上海出版业与都市社区的互动》,《学术月刊》2004年第7期。
    ①阿英:《城隍庙的书市》,1934年,选自《阿英文集》,三联书店1981年版,转引自范用编:《买书琐记》,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6-43页。
    ②公怀:《旧书业在上海》,《上海生活》1939年第10期,载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老上海期刊经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③唐弢:《我和书》,《团结报》第1065号,转引自范用编:《买书琐记》,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33-137页。
    ①夏衍:《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35页。
    ②关于1930年代鲁迅在内山书店的主要活动,参见王晓渔:《鲁迅、内山书店和电影院——现代知识分子与新型媒介》,《同济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③王淑明:《我与“左联”二三事》,载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左联回忆录》(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43-444页。
    ④郑伯奇:《怀念郁达夫》,原载1945年西安《书报精华》第12期,转引自秦人路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165页。
    ⑤曹聚仁:《书的故事》,载自钟敬文等编《书斋漫话》,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59页。
    ⑥谢六逸:《大小书店及其他》,原载《大江》创刊号,1928年10月15日,署名谢宏徒,题名《篇末》,收入《茶话集》时改为此名。
    ①黄裳:《关于开明的回忆》,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我与开明》,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第44页。
    ②黄裳:《关于开明的回忆》,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我与开明》,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第44页。
    ③高震川:《上海书肆回忆录》,载秋禾、少莉编《旧时书坊》,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0-71页。
    ④夏衍:《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34-135页。
    ⑤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页。
    ⑥蔡若虹:《上海亭子间的时代风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⑦吴洁敏、朱宏达:《朱生豪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第76-77页。
    ⑧徐迟:《我爱书店》,《光明日报》1996年7月24日,转引自范用编:《买书琐记》,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6页。
    ⑨施蛰存:《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
    ①施蛰存:《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
    ②唐弢:《生命册上》,《中国作家》第1卷第1期,1947年10月1日,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傅小北、杨幼生编:《唐弢研究资料》(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41页。
    ③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④陈翔鹤:《郁达夫回忆琐记》,《文艺春秋副刊》第1卷第1期,1947年1月,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王自立、陈子善编:《郁达夫研究资料》(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84页。
    ⑤此表据叶中强“郁达夫在上海的一张生活日程表”摘录制作,参见叶中强:《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389-397页。
    ①阿英:《城隍庙的书市》,1934年,选自《阿英文集》,三联书店1981年版,转引自范用编:《买书琐记》,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6-43页。
    ②叶灵凤:《旧书店》,叶灵凤《读书随笔》(一集》,三联书店1988年版,转引自范用编:《买书琐记》,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9-60页。
    ③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①施蛰存:《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
    ②公怀:《旧书业在上海》,《上海生活》1939年第10期,载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老上海期刊经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③唐弢:《我和书》,《团结报》第1065号,转引自范用编:《买书琐记》,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33-137页。
    ④郁慕侠:《冷摊》,郁慕侠:《上海鳞爪·续集》,上海沪报馆出版部1935年版,第120-121页。
    ⑤[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8页。
    ⑥陈翔鹤:《郁达夫回忆琐记》,《文艺春秋副刊》第1卷第2期,1947年2月,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 研究所总纂,王自立、陈子善编:《郁达夫研究资料》(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86页。
    ①邹韬奋:《韬奋新闻出版文选》,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46页。
    ②觉:《择书如择友》,《申报》(常识)1927年3月9日第2版。
    ①陈炼青:《谈读旧书》,《人间世》第28期,1935年5月20日。
    ②遴伯:《直觉得我自己也在画中》,《生活周刊》第2卷第48期。
    ③郁达夫:《日记九种·村居日记》,1927年1月3日,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页。
    ①郁达夫:《日记九种村居日记》,1927年1月20日,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0页。
    ②周越然:《余之购书经验》,载秋禾、少莉编:《旧时书坊》,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2页。
    ③[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①陈乃乾:《上海书林梦忆录》,载秋禾、少莉编:《旧时书坊》,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0-91页。
    ②叶灵凤:《旧书店》,叶灵凤:《读书随笔》(一集》,三联书店1988年版,转引自范用编:《买书琐记》,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9-60页。
    ③叶灵凤:《爱书家谢澹如》,《叶灵凤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61-62页。
    ④鲁迅:《致李霁野(1929年7月8日)》,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书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①阿英:《城隍庙的书市》,1934年,选自《阿英文集》,三联书店1981年版,转引自范用编:《买书琐记》,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6-43页。
    ②周越然:《余之购书经验》,载秋禾、少莉编:《旧时书坊》,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3页。
    ③周越然:《余之购书经验》,载秋禾、少莉编: 《旧时书坊》,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5页。
    ④周越然:《余之购书经验》,载秋禾、少莉编:《旧时书坊》,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5页。
    ⑤柳亚子:《致柳无非、柳无垢》1930年5月18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近代文献部编:《柳亚子家书》,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403页。
    ①周越然:《余之购书经验》,载秋禾、少莉编:《旧时书坊》,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9页。
    ②周越然:《余之购书经验》,载秋禾、少莉编: 《旧时书坊》,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5-286页。
    ③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①顾颉刚:《顾颉刚日记》,1933年1月23号,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2卷,第7页。
    ②子秋:《从广州到苏州——蜜月旅行随笔》,《良友》第64期。
    ③阿英:《城隍庙的书市》,1934年,选自《阿英文集》,三联书店1981年版,转引自范用编:《买书琐记》,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6-43页。
    ①夏丐尊:《我之于书》,《中学生》第39号,1933年11月,载自夏丐尊:《平屋杂文》,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160页。
    ②蔡尚思:《最值得我回忆的沪江》,沪江大学校友会编:《沪江大学纪念集》,1986年版,第25页。
    ③梁实秋:《叶公超二三事》,载秦贤次编:《叶公超其人其文其事》,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6页。
    ④叶灵凤:《爱书家谢澹如》,《叶灵凤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62页。
    ⑤叶圣陶:《书巢记》,载《我的书斋生活:文化名家谈读书录》,第29页。
    ⑥王湜华:《王伯祥传》,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7页。
    ①赵易林口述、王岚整理:《赵景深与书二三事》,《档案春秋》2005年第11期。
    ②夏丐尊:《我之于书》,《中学生》第39号,1933年11月,载自夏丐尊:《平屋杂文》,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页。
    ③吴洁敏、朱宏达:《朱生豪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第76页。
    ④柔石:《致西哥》(1925年9月18日),赵帝江编:《柔石日记》(中国现代作家日记丛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⑤柔石:《致西哥》(1928年9月13日),赵帝江编:《柔石日记》(中国现代作家日记丛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
    ⑥柔石:《致西哥》(1928年10月25日),赵帝江编:《柔石日记》(中国现代作家日记丛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页。
    ⑦阿英:《海上买书记》,1936年,选自《阿英文集》,三联书店1981年版,转引自范用编:《买书琐记》,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7-54页。
    ⑧公怀:《旧书业在上海》,《上海生活》1939年第10期,载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老上海期刊经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①郑振铎:《永在的温情》,《文学》月刊第7卷第5期,1936年11月。
    ②唐弢:《我的自修生活》,《中国青年报》1980年7月15日,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傅小北、杨幼生编:《唐弢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60页。
    ③唐弢:《回顾——重读鲁迅先生的几封信》,载《回忆·书简·散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傅小北、杨幼生编:《唐弢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52页。
    ④唐弢:《浮生自述》,《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4期。
    ①David Jary,Julia Jary著,周业谦等译:《社会学词辞典,台北猫头鹰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136页,转引自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05--206页。
    ②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06页。
    ③鲁迅:《致台静农(1932年6月5日)》,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书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8页。
    ④左玉河在研究中指出,清末学制改革将中国传统的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四部之学”转向以理、工、农、医、文、法、商为主的“七科之学”,“四部”原先所涵盖的知识,由此基本退缩入“文”科之下,成 为一个分支学科,新兴的近代科学等学科也进入了各自的专业范围体系。参见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①顾仲彝:《回忆洪深先生二三事》,原载1958年1月19日《文汇报》《戏剧》第16期,孙青纹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洪深研究专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9页。
    ②赵易林口述、王岚整理:《赵景深与书二三事》,《档案春秋》2005年第11期。
    ③赵景深:《书生的一周间》,《现代》第1卷第5期,1932年9月号。
    ④夏丐尊:《我之于书》,《中学生》第39号,1933年11月,载自夏丐尊:《平屋杂文》,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页。
    ⑤鲁平、鲁洁:《永存的思念——忆亲爱的父亲鲁继曾》,张德龙主编:《大夏大学建校七十周年纪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3页。
    ⑥唐驶:《回顾——重读鲁迅先生的几封信》,载《回忆·书简·散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傅小北、杨幼生编:《唐弢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52-53页。
    ①周越然:《购买西书的回忆》,载周越然:《言言斋书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转引自范用编:《买书琐记》,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6-161页。
    ②唐弢:《生命册上》,《中国作家》第1卷第1期,1947年10月1日,转引自傅小北、杨幼生编:《唐弢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41页。
    ③唐弢:《我和书》,《团结报》第1065号,转引自范用编:《买书琐记》,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33-137页。
    ④赵易林口述、王岚整理:《赵景深与书二三事》,《档案春秋》2005年第11期。
    ⑤叶灵凤:《借书与不借书》,《叶灵凤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533-536页。
    ①叶灵凤:《借书与不借书》,《叶灵凤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533-536页。
    ②叶灵凤:《借书与不借书》,《叶灵凤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533-536页。
    ③叶灵凤:《借书与不借书》,《叶灵凤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533-536页。
    ④叶灵凤:《借书与不借书》,《叶灵凤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533-536页。
    ①叶灵凤:《借书与不借书》,《叶灵凤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533-536页。
    ②[美]周绍明:《书籍的社会史——中华帝国晚期的书籍与士人文化》,何朝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9页。
    ③叶圣陶:《书巢记》,载《我的书斋生活:文化名家谈读书录》,第29页。
    ④姜亮夫《自订年谱》,载姜亮夫:《姜亮夫全集》,第24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7页。
    ⑤公怀:《旧书业在上海》,《上海生活》1939年第10期,载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老上海期刊经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⑥叶圣陶:《书巢记》,载《我的书斋生活:文化名家谈读书录》,第29页。
    ⑦公怀:《旧书业在上海》,《上海生活》1939年第10期,载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老上海期刊经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①王明洪:《明清时期的书斋文化》,《文史月刊》1996年第7期。
    ②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3页。
    ③鲁平、鲁洁:《永存的思念——忆亲爱的父亲鲁继曾》,张德龙主编:《大夏大学建校七十周年纪念》,大夏大学校友会1994年版,第63页。
    ④象恭:《文坛画虎录》,《十日谈》第26期,《民国珍稀短刊断刊》(上海卷),第14379-14380页。
    ①施建伟:《林语堂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11页。
    ②邵洵美:《我的书斋生活》,《时代画报》第8卷第1期,1935年5月,转引自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③顾仲彝:《回忆洪深先生二三事》,原载1958年1月19日《文汇报》《戏剧》第16期,孙青纹编:《中1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洪深研究专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9页。
    ④周良沛:《丁玲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78页。
    ⑤任钧:《忆诗人杨骚》,《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3期。
    ⑥吴洁敏、朱宏达:《朱生豪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8页。
    ⑦关露:《我想起了左联》,载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42页。
    ⑧梁实秋:《叶公超二三事》,载秦贤次编:《叶公超其人其文其事》,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6页。
    ⑨蔡若虹:《上海亭子间的时代风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⑩赵景深:《文坛回忆》,重庆出版社出版,第185-186页。
    11赵景深:《汪静之》,载自赵景深:《文坛回忆》,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第148页。
    ①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36页。
    ②范宜如、朱书萱:《风雅渊源——文人生活的美学》,台北台湾书店1998年版,第65页。
    ③胡道静口述:《回忆我的学生时代》,袁燮铭整理,《史林》2004年增刊,第27页。
    ④吕允在:《明人书斋的命名、格局与布置》,台北《艺术学报》第83期,2008年10月。
    ⑤郑逸梅:《介绍跳舞给国人的先驱者徐傅霖》,载自郑逸梅:《艺苑琐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页。
    ⑥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7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⑦盛佩玉:《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①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②张若谷:《都会交响曲》,上海真善美书店1929年版,第14页。
    ③郑逸梅:《蓄书以娱乐》,郑逸梅:《艺苑琐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6页。
    ④郑逸梅:《从陶瓶说到裴石民》,郑逸梅:《艺苑琐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3页。
    ①吴洁敏、朱宏达:《朱生豪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第78-79页。
    ②赵景深:《白采》,载自赵景深:《文坛回忆》,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第135-136页。
    ③邵洵美:《我的书斋生活》,《时代画报》第8卷第1期,1935年5月,转引自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④赵景深:《文坛回忆》,重庆出版社出版,第284-286页。
    ①[德]本雅明:《打开我的藏书——谈谈收藏书籍》,[德]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79页。
    ②郑逸梅:《徐卓呆种种》,朱孔芬编选:《郑逸梅笔下的文化名人》,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页。
    ③万迪鹤:《病中琐记——受患只从读书始》,《创作月刊》创刊号,第144页,《民国珍稀短刊短刊》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1604页。
    ④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①林语堂:《姚颖“我的书报安置法”跋》,《人间世》第6期,1934年6月20日。
    ②郁达夫:《回忆鲁迅》,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
    ③王映霞:《参加赵景深的婚礼》,王映霞:《王映霞自传》,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11页。
    ④叶灵风:《书斋之成长》,叶灵凤:《叶灵凤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187页。
    ①[美]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于沛选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页。
    ②姜涛:《从会馆到公寓:空间转移中的文学认同——沈从文早年经历的社会学再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8年第3期。
    ③[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①赵景深:《书生的一周间》,《现代》第1卷第5期,1932年9月号。
    ②邵洵美:《一个人的谈话》,连载于《人言周刊》1934年第1卷第12至27期,邵洵美:《一个人的谈话》,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页。
    ③林语堂:《论读书》,《申报月刊》第3卷第2期,1933年2月。
    ①林语堂:《论读书》,《申报月刊》第3卷第2期,1933年2月。
    ②穆时英:《谈读书》,上海《小晨报》1935年9月20日,严加炎主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55-56页。
    ①邵洵美:《晒书的感想》,转引自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②张伦:《罗歇·沙蒂埃<书写文化与社会:书的秩序(14-18世纪)>》,《中国学术》2002年第1期。
    ③[法]米歇尔·德·塞托:《阅读:一种偷猎》,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6页。
    ①[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0页。
    ②[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0页。
    ③汪远涵:《剪报趣味》,《太白》第1卷第4期,1934年11月5日。
    ①[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学批判》(引言),朱国华译,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4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2页。
    ②林语书:《谈画报》,《良友》1935年7月号第107期。
    ③邵洵美:《我的书斋生活》,《时代画报》第8卷第1期,1935年5月,转引自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④邵洵美:《感伤的旅行》,《万象》1934年第1期,邵洵美:《儒林新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①吴似鸿:《蒋光慈回忆录》,《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3辑,转引自力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96页。
    ②庄俞:《悼梦旦高公》,原载《同舟》第4卷第11期,转引自《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59页。
    ③蒋维乔:《高公梦旦传》,原载《同舟》第4卷第12期,转引自《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55-56页。
    ④夏丐尊:《鲁迅翁杂忆》,《文学》第7卷第6期,1936年12月。
    ⑤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⑥顾仲彝:《回忆洪深先生二三事》,原载1958年1月19日《文汇报》《戏剧》第16期,孙青纹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洪深研究专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9页。
    ⑦柳亚子:《致柳无垢》1930年7月16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近代文献部编:《柳亚子家书》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413页。
    ⑧夏丐尊:《我之于书》,《中学生》第39号,1933年11月,夏丐尊:《平屋杂文》,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160页。
    ①[法]让·皮埃尔·里乌、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主编:《法国文化史》第1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②唐弢:《回顾——重读鲁迅先生的几封信》,载《回忆·书简·散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傅小北、杨幼生编:《唐弢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
    ③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30年7月27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册,第739页。
    ①梁实秋:《叶公超二三事》,秦贤次编:《叶公超其人其文其事》,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7页。
    ②邵洵美:《给青年写作者》,《人言周刊》1936年第2卷第43期”艺文闲话”专栏,邵洵美:《一个人的谈话》,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③彭小妍:《五四文人在上海:另类的刘呐鸥》,彭小妍:《海上说情欲:从张资平到刘呐鸥》,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1年版,第147页。
    ①沈从文:《致徐志摩》,1928年12月4日,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8卷“书信”,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②夏明:《叶紫之死》,原载1939年12月22日《大美报》副刊《浅草》,叶雪芬编:《叶紫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207页。
    ③叶紫:《我为什么不多写》,叶雪芬编:《叶紫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63-64页。
    ④凌鹤:《雨天的笑》,《创作月刊》第1卷第2期,《民国珍稀短刊断刊资料汇编(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1731页。
    ⑤沈从文:《致胡适》,1929年10月下旬,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8卷“书信”,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⑥丁玲:《致戴望舒》(1928年7月25日),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1页。
    ①郁达夫:《致杜衡》(1933年11月6日),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138页。
    ②陈望道:《致吴文祺》,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170页。
    ③叶紫:《我为什么不多写》,叶雪芬编:《叶紫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63-64页。
    ④沈从文:《复王际真》,1930年1月18日,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8卷“书信”,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⑤叶紫:《我为什么不多写》,叶雪芬编:《叶紫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65页。
    ①何家槐:《怀志摩先生》,《新月》第4卷第1期,1932年3月10日。
    ②柔石:《致西哥》(1928年10月25日),赵帝江编:《柔石日记》(中国现代作家日记丛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页。
    ③王湜华:《王伯祥传》,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9-40页。
    ④邵洵美:《我的书斋生活》,《时代画报》第8卷第1期,1935年5月,转引自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①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页。
    ②巴金:《写作的生活》,载自巴金《回忆》,载自张玉法、张瑞德主编:《中国现代自传从书》第二辑(7),台北龙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93-97页。
    ①[德]汉斯维尔纳格茨:《欧洲中世纪生活》,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绪论),第5至6页。
    ②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③[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④[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页。
    ⑤[法]玛丽·格莱尔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⑥参见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①参见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版、[美]高彦颐:《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等。
    ②例如,巫仁恕的研究旨在从晚明士大夫的服饰变化透视晚明社会日益模糊的阶层界限以及文人士大夫借服饰与其他阶层相区隔的方式;高彦颐关于清代以来女性对于缠足带来的疼痛感的研究旨在揭示女性话语背后隐匿的男性主导权力;黄金麟则将身体与民族国家并置,重在考察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对身体的形构。
    ③连玲玲:《典范抑或危机?“日常生活”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应用及其问题》,台北《新史学》第17卷第4期。
    ④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244页。
    ⑤陶百川:《上海人的衣》,上海《民国日报·上海社会》1928年1月30日。
    ⑥吴守拙:《应酬场中之服饰问题》,《申报》(常识)1927年2月18日第4版。
    ①鲁迅:《上海的少女》,《申报月刊》第2卷第9号,1933年9月15日。
    ②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第9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6439页。
    ③沦泥:《衣之派别及变迁》,《晶报》1919年3月6日。
    ④王敏:《上海报人社会生活(1872-1949)》,(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4页。
    ⑤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9卷“民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
    ①萧乾:《旅居上海的日子》,萧乾:《萧乾全集》散文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94页。
    ②金玉良:《从圣约翰到光华——听周有光先生讲故事》,《新文学史料》2007年第2期。
    ③陈白尘:《对尘世的告别》,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18页。
    ④余弘臬:《服装论》,《十日谈》第28期,《民国珍稀短刊断刊资料汇编(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14454页。
    ⑤[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页。
    ⑥不才子:《洋装的笑话》,《红玫瑰》1925年第2卷第10期。
    ⑦秦贤次:《叶公超的文艺生活》,载秦贤次编:《叶公超其人其文其事》,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22页。
    ⑧彭小妍:《五四文人在上海:另类的刘呐鸥》,载自彭小妍:《海上说情欲:从张资平到刘呐鸥》,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1年版,第173页。
    ①象恭:《文坛画虎录》,《十日谈》第26期,《民国珍稀短刊断刊》(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14379页。
    ②会林、绍武:《夏衍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92页。
    ③郁达夫:《光慈的晚年》,原载1933年5月1日《现代》第3卷第1期,录自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3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转引自秦人路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385页。
    ④吴似鸿:《蒋光慈回忆录》,方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3-134页。
    ⑤赵景深:《文坛回忆》,重庆出版社出版,第272页。
    ①章克标:《回忆》,载自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98页。
    ②王映霞:《略谈徐志摩和胡适》,载自王映霞:《王映霞自传》,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07页。
    ③徐志摩:《致陆小曼》,1928年6月17日,虞坤林编:《志摩的信》,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79--80页。
    ④王映霞:《我家的常客》,载自王映霞:《王映霞自传》,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04页。
    ⑤张中行:《胡博士》,载自林语堂、郑振铎等著,秦人路、孙玉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100页。
    ⑥孙俊在:《洪深教授在复旦》,载自萧乾主编:《海上春秋》,(新编文史笔记丛书),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7页。
    ⑦郑逸梅:《家庭工业社和陈碟仙》,载郑逸梅:《艺苑琐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⑧王敏:《上海报人社会生活(1872-1949)》,(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版,第234页。
    ①赵景深:《文坛回忆》,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第184页。
    ②何家槐:《怀志摩先生》,载自林语堂、郑振铎等著,秦人路、孙玉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出、1987年版,第154页。
    ③林达祖、林锡旦:《沪上名刊“论语”谈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页。
    ④钟敬文:《忆达夫先生》,载自林语堂、郑振铎等著,秦人路、孙玉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181页。
    ⑤黎烈文:《关于郁达夫》,载自林语堂、郑振铎等著,秦人路、孙玉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191页。
    ⑥匡亚明:《郁达夫印象记》,《读书周刊》第2卷第3期,1931年6月10日,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王自立、陈子善编:《郁达夫研究资料》(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51-52页。
    ⑦王映霞:《郁达夫的衣着》,萧乾主编:《海上春秋》,(新编文史笔记丛书),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4-45页。
    ⑧刘宗灵:《身体之史:历史的再认识——近年来国内外身体史研究综述》,载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近代中国研究集刊(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89页。
    ⑨黄金麟在其研究中指出,近代中国人的身体面临着朝国家化、法权化、时间化和空间话等四个方面发生转变。参见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①参见李蓉:《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92页;黄晓华:《现代人建构的身体维度——中国现代文学身体意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胡婷:《私人生活中的个人——以五四时期上海知识分子为中心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硕十学位论文,第35-72页。
    ②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5页。
    ③杨瑞松:《想像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业病夫”》,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3期,2005年5月。
    ④林色香:《我的新信条》,《申报》(常识)1927年3月13日第4版。
    ⑤枕:《余之体育观》,《申报》(常识)1927年3月6日第5版。
    ①[美]汤玛斯·拉夸尔:《身体、细部呈现与人道主义叙事》,载自[美]林亨特主编:《新文化史》,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版,第245-283页。
    ②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③张桂卿:《我的健身术》,《玲珑》第1卷第7期。
    ④微知:《浴室》,《东方杂志》第25卷第14号。
    ⑤秋月:《母子日浴》,《生活周刊》第3卷第52期。
    ①周瘦鹃:《节劳》,《紫兰花片》第3期,转引自博玫:《“紫罗兰”(1925-1930)的时尚叙事》,复旦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6-37页。
    ②夏丐尊:《早老者的忏悔》,《中学生》第58号,1935年10月,载自夏丐尊:《平屋杂文》,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215页。
    ③哲生:《面容与情绪》,《东方杂志》第28卷第24号。
    ④南帆:《叩访感觉》,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56页。
    ①穆因:《笑的诅咒》,《良友》第90期。
    ②白石:《笑论》,《民国珍稀短刊断刊资料汇编(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2205-2206页。
    ③[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179页。
    ④[美]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292页。
    ⑤徐懋庸:《笑》,《申报自由谈》1934年1月15日。
    ①遂初:《笑的分析》,《东方杂志》第24卷第24号,1927年12月。
    ②黄胡:《胡子》,《论语》第45期,1934年7月16日。
    ③[美]罗宾·布莱耶尔:《头发的历史——各个时代的风尚和幻象》,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④[美]罗宾·布莱耶尔:《头发的历史——各个时代的风尚和幻象》,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⑤何容:《理发》,《论语》第70期,1935年8月16日。
    ①严洗尘:《天然的生发油》,《申报》(常识)1927年3月23日第4版。
    ②马国亮:《关于头发》,《申报》(自由谈)1933年9月23日。
    ③张子豪:《健足法》,《玲珑》第1卷第7期。
    ①涵川:《手与进步》,《东方杂志》第28卷第24号。
    ②孤峰:《请问那一种好看?》,《生活周刊》第3卷第36期。
    ③罗蒙:《我们的手》,《妇人画报》第9期,1933年8月15日。
    ④张仲民:《典范转移:新文化史的表达与实践》,《社会科学评论》2006年第4期。
    ⑤[美]罗伯特·汉:《疾病与治疗:人类学怎么看》,禾木译,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导言,第6页。
    ①《疾病为贫苦之主因》,《中报》(常识)1927年2月19日第5版。
    ②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2页。
    ③陈伯熙:《中国人之号称西医者》,载自陈伯熙编著:《上海轶事大观》,(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59页。
    ④铢庵:《谈中西医》,《人间世》第20期,1935年1月20日。
    ⑤鲁迅:《致章廷谦(1928年6月6日)》,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书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⑥杞子:《所望于医生者》,《中报》(自由谈)1941年2月1日。
    ⑦郁慕侠:《医院》,载郁慕侠:《上海鳞爪》。
    ⑧杞子:《所望于医生者》,《申报》(自由谈)1941年2月1日。
    ①梁实秋:《生病与吃药》,载梁实秋:《梁实秋文集》第2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②盛佩玉:《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③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7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82页。
    ④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12月10日、1928年12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页。
    ⑤罗尔纲:《名医陆仲安》,载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4页。
    ⑥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28年8月31日,第258页。
    ⑦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30年8月11日,第755-756页。
    ①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30年8月18日,第762页。
    ②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30年8月20日,第763页。
    ③司徒荣:《悼梁得所先生》,《自由谭》第3期,1938年,第54页。
    ④沈从文:《致胡适(1930年2月25日)》,载自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8卷(书信),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⑤何家槐:《怀志摩先生》,《新月》第4卷第1期,1932年3月10日。
    ⑥吴亮:《医院简略图》,载汪民安编:《身体的文化政治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
    ⑦[美]阿瑟克莱曼《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方筱丽译,(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
    ⑧甘永柏:《牙痛》,《论语》第78期,1935年12月16日。
    ①鲁迅:《致萧三(1932年9月11日)》,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书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9页。
    ②施蛰存:《浮生杂咏》,载自施蛰存:《文坛漫忆丛书·散文丙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③何家槐:《怀志摩先生》,《新月》第4卷第1期,1932年3月10日。
    ④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6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
    ⑤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9月29日、1928年9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页。
    ⑥梁得所:《我与大众画报》,《人言周刊》第2卷第1期,1935年,第13页。
    ⑦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66-167页。
    ①章克标:《文坛登龙术》,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65页。
    ②储安平:《小病》,《真善美》第6卷第6期,1930年10月16日,张新颖编:《储安平文集》,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162页。
    ③南帆:《叩访感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10页。
    ④叶菲洛:《病中情味》,《人间世》第18期,1934年12月20日。
    ⑤刘明:《病中纪忆》,《中报·自由谈》1934年1月24日。
    ⑥沈从文:《致王际真(1929年9月15日)》,载自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8卷(书信),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0页。
    ⑦青崖:《上海与天才》,《论语》半月刊,第759页。
    ⑧南帆:《叩访感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10页。
    ⑨柴扉:《斗室独白》,《十日谈》第37期,《民国珍稀短刊短刊》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14646页。
    ①万迪鹤:《病中琐记——受患只从读书始》,《创作月刊》创刊号,第144页,《民国珍稀短刊短刊》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1604页。
    ②鲁迅:《致曹靖华(1932年7月5日)》,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书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8页。
    ③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8年8月21日、1928年8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④涤凡:《静坐之姿势》,《申报》(常识)1927年3月12日第4版。
    ⑤王超然:《失眠症之自疗法》,《申报》(常识)1927年2月27日第5版。
    ⑥黄光耀:《最有效验的明目法》,《玲珑》第1卷第7期。
    ①章乃器:《七十自述》,《文史资料选辑》第82期,第37-39页。
    ②[美]罗伯特·汉:《疾病与治疗:人类学怎么看》,禾木译,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导言,第6页。
    ③参见[美]罗芙芸:《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向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④蒋贤斌、彭善民:《公共卫生与城市现代性:1898-1949年的上海》,《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⑤《疾病为贫苦之主因》,《申报》(常识)1927年2月19日第5版。
    ①徐宗恺:《生活的反面》,《生活周刊》第2卷第18期。
    ②梁实秋:《病从口入》,原载于上海《时事新报》1927年6月5日“青光”专栏,署名秋郎,转引自梁实秋:《梁实秋文集》第2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③道一:《疾病之原因》,《申报》(常识)1927年3月3日第4版。
    ④梁实秋: 《吐痰问题》,载自梁实秋:《梁实秋文集》第二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⑤曾立群:《吐痰之注意》,《申报》(常识)1927年2月14日第3版。
    ⑥[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一卷“西方国家世俗上层行为的变化”,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52-253页。
    ①[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一卷“西方国家世俗上层行为的变化”,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44页。
    ②子珖:《游泳的卫生》,《民国珍稀短刊断刊资料汇编(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11263页。
    ③参见廖佩珺:《清洁、卫生与民国时期消费文化(1912-193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曾立群:《宴客须知》,《中报》(常识)1927年2月16日第5版。
    ②金煜华:《衣食住的卫生谈》,《妇女杂志》第13卷第1号,第25312页。此外,《妇女杂志》、《玲珑》等杂志中有大量关于家庭日用品的清洁卫生等方面的文章,在此不一·一列举。
    ③参见[法]雷伊:《疼痛的历史》,孙畅译,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④韩连庆:《凯·图姆斯<病患的意义——医生和病人不同观点的现象学探讨>》,《中国学术》2003年第3期。
    ⑤例如,美国学者高彦颐通过考察缠足妇女在清末民初天足运动中关于疼痛的表述,试图发掘其中女性主体性的建构过程。参见[美]高彦颐:《“痛史”与疼痛的历史——试论女性身个体与主体性》,载黄克武、张哲嘉主编:《公与私:近代中国个体与群体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版,第177-203页。
    ⑥[美]阿瑟·克莱曼:《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方筱丽译,(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54页。
    ①[美]凯博文:《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郭金华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序言),第2页。
    ②[美]阿瑟·克莱曼:《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方筱丽译,(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64页。
    ③黄炎培:《黄炎培日记》,第3卷,1929年7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页。
    ④柔石:《柔石日记》1929年1月2日,赵帝江编:《中国现代作家日记丛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⑤柳亚子:《致柳无垢》1930年11月3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近代文献部编:《柳业子家书》,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439页。
    ⑤柳亚子:《致柳无垢》1930年11月4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近代文献部编:《柳业子家书》,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440页。
    ⑦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28年8月1日,第242页。
    ⑧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30年8月8日,第754页。
    ⑨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30年8月9日,第755页。
    ⑩徐志摩:《致母亲》,19271年8月1日,载虞坤林编:《志摩的信》,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11何家槐:《怀志摩先生》,《新月》第4卷第1期,1932年3月10日。
    ①鲁迅:《致曹靖华(1932年9月11日)》,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书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7页。
    ②郁达夫:《日记九种·病闲日记》1927年4月28日,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6页。
    ③甘永柏:《牙痛》,《论语》第78期,1935年12月16日。
    ④靳以:《病》,《申报》(自由谈)1933年12月18日。
    ⑤南帆:《叩访感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47页。
    ⑥[美]阿瑟·克莱曼:《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方筱丽译,(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
    ⑦鲁迅:《致章廷谦(1929年8月17日)》,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书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①青玉:《病中小作》,《文友文艺》三日刊1929年3月29日,《民国珍稀短刊断刊资料汇编(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22228页。
    ②沈从文:《致王际真(1929年4月26日)》,载自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8卷(书信),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③沈从文:《致王际真(1929年5月17日)》,载自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8卷(书信),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页。
    ④沈从文:《致王际真(1929年5月31日)》,载自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8卷(书信),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页。
    ⑤沈从文: 《致王际真(1929年6月2日)》,载自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8卷(书信),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73页。
    ⑥郁达夫:《日记九种·穷冬日记》1927年2月10日,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8页。
    ⑦郁达夫:《日记九种穷冬日记》1927年2月12日,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9页。
    ⑧郁达夫:《日记九种新生日记》1927年2月17日,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6页。
    ⑨郁达夫:《日记九种·病闲日记》1927年4月26日,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6页。
    ①章开沅等编:《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79页。
    ②佚名:《外国咖啡座》,《都会》第29期,1940年6月1日,《民国珍稀短刊断刊资料汇编(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2704页。
    ③马军、白华山:《两界三方管理下的上海舞厅业——以1927至1943年为主要时段的考察》,《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④翟辉:《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娱乐空间及其分层研究(1927-1937)》,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67页。
    ⑤胡平生:《抗战前十年间的上海娱乐社会(1927-1937)——以影剧为中心的探索》,台北学生书局2002年版,第165页。
    ①马军、白华山:《两界三方管理下的上海舞厅业——以1927至1943年为主要时段的考察》,《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②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93页。
    ③微尘:《上海之跳舞热》,天津《大公报》(小公园)1928年3月17日。
    ④胡平生:《抗战前十年间的上海娱乐社会(1927-1937)——以影剧为中心的探索》,台北学生书局2002年版,第166页。
    ⑤中国旅行社编:《上海导游》,第17章“娱乐”,上海国光印书局1934年版,第188页。
    ⑥上海市年鉴委员会编:《上海市年鉴(1937年)》(下),中华书局1937年版,第166页。
    ⑦[法]玛丽·格莱尔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①季小波:《“腊雪斯”文艺舞厅》,载自萧乾主编:《海上春秋》,(新编文史笔记丛书),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3页。
    ②彭小妍:《浪迹天涯:刘呐鸥1927年日记》,载自彭小妍:《海上说情欲:从张资平到刘呐鸥》,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1年版,第136页。
    ③彭小妍:《五四文人在上海:另类的刘呐鸥》,载自彭小妍:《海上说情欲:从张资平到刘呐鸥》,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1年版,第170页。
    ④章克标:《“文坛登龙术”》,载自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①胡适:《胡适日记全编》,1934年2月8日,曹伯言整理,第6卷(19311937),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7页。
    ②酒狂:《初进舞场后给我的印象》,《申报》1928年3月10日,第17版。
    ③琳玲:《茶舞之娱乐》,《玲珑》第1卷第2期,第62页。
    ④神秘记者:《跳舞场的现在与将来》,《罗宾汉》1928年3月18日,第2版。
    ①梁实秋:《老憨看跳舞》,载自梁实秋:《梁实秋文集》第二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6页。
    ②参见建英:《摩登生活学讲座:第八讲“社交舞”》,《民国珍稀短刊断刊资料汇编(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4002-4003页。
    ②微尘:《上海之跳舞热》,《大公报·小公园》1928年3月17日。
    ③觉禅:《实行舞圈清洁运动,首在提倡标准舞》,《都会半月刊》,《民国珍稀短刊断刊资料汇编(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2601页。
    ①梁实秋:《跳舞》,原载于《时事新报》(青光)1927年5月22日,署名秋郎,载自梁实秋:《梁实秋文集》第二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②霄:《跳舞的意义与真价值》,《民国珍稀短刊断刊资料汇编(上海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版,第3732页。
    ③王荷英、陈群:《近代上海消闲娱乐风初探》,《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6期。
    ④佚名:《空前的弹子决赛》,《体育周报》1930年第21期。
    ⑤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①朱湘:《打弹子》,选自朱湘:《中书集》,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版,转引自季羡林主编:《百年美文——生活卷》(上),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175页。
    ②天马:《北京的溜冰场》,《大公报》1928年1月6日,第10版。
    ③《北海漪澜堂化装溜冰大会定于后日下午举行》,《大公报》1928年1月6日,第10版。
    ①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1931年1月20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62页。
    ②陈伯熙:《西人游戏种种》,载自陈伯熙编著:《上海轶事大观》,(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93页。
    ③陈伯熙:《跑冰场》,载自陈伯熙编著:《上海轶事大观》,(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94页。
    ④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⑤上海市政府:《为准卫生署咨达管理游泳场所应行注意事项令仰遵照由》,《上海市政府训令第14903号》,载自《上海市政府公报》1935年第159期,第119页。
    ①陈嘉震:《大上海的热》,《良友》第92期,1934年8月15日。
    ②施蛰存:《浮生杂咏》,载自施蛰存:《文坛漫忆丛书·散文丙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③李文儒编:《浦风日记》,1931年8月1日,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2页。
    ④李文儒编:《浦风日记》,1931年8月6日,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页。
    ⑤李文儒编:《浦风日记》,1931年8月13日,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⑥李文儒编:《浦风日记》,1931年8月17日,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⑦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5页。
    ①陈伯熙:《跑马场外之看台》,载自陈伯熙编著:《上海轶事大观》,(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95页。
    ②萧乾:《怀念上海》,《萧乾全集》散文卷,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583-584页。
    ③回力球起源于古代巴斯克的一种游戏,近代以来开始流行于西方。回力球是以硬胶为核心,外层绕以麻线,包上米皮,直径为5厘米,重约130克。回力球比赛的场地长53.7米,宽12.2米,三面筑有高为12.2米的围墙,回力球注重的是球员的接发球技艺。参见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0页。
    ④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0页。
    ⑤[法]玛丽·格莱尔·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⑥穆时英:《施蛰存函(二)》,1935年6月28日,载自严加炎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⑦叶灵凤:《致穆时英》,1935年6月8日,载自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227页。
    ①峇峇:《到回力球场去》,《漫画生活》第7期,1935年3月20日,载自周立民、王晓东编:《漫画生活(1934-1935)》,(老上海期刊经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②章克标:《“文坛登龙术”》,载自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③章克标:《“文坛登龙术”》,载自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页。
    ④邵洵美:《几种博与几个人》,《时代漫画》1934年第2期,载自邵洵美:《不能说谎的职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126页。
    ①穆时英:《说赌》,上海《小晨报》1935年9月17日,严加炎主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52-53页。
    ②曹聚仁:《中央运动场(回力球场)》,载自曹聚仁:《上海春秋》,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99页。
    ③谢六逸:《家》,《宇宙风》第2期,1935年10月1日。
    ④林微音:《回力球的回力性》,载自陈子善编:《夜上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66页。
    ⑤峇峇:《到回力球场去》,《漫画生活》第7期,1935年3月20日,载自周立民、王晓东编:《漫画生活(1934-1935)》,(老上海期刊经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⑥人臣:《赌回力球也是一种职业》,《十日谈》1933年第2期,1933年8月20日。
    ①曹聚仁:《回力球场》,《良友》第109期,1935年9月。
    ②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③参见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④参见张嘉听:《明人的旅游生活》,(明史研究丛刊),台北乐学书局2004年版。
    ⑤陈宝良:《从旅游观念看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暇生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月。
    ⑥沈松侨:《江山如此多娇——1930年代的西北旅行书写与国族想像》,《台大历史学报》第37期,2006年6月。
    ①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9页。
    ②陈琍:《上海城市生态的近代转型——以晚晴上海道路为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7月。
    ③罗苏文:《路、里、楼——近代上海商业空间的拓展》,《史林》1997年第2期。
    ④李维清:《上海乡主志》,第4—-5页。转引自熊月之:《上海租界的双重影响》,载自唐振常、沈恒春主编《上海史研究》第二编,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42页。
    ⑤熊月之:《上海租界的双重影响》,载自唐振常、沈恒春主编:《上海史研究》第二编,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⑥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⑦[英]豪杰尔·科茨:《街道的形象》,载罗岗、顾铮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⑧Clare Brant & Susan E. Whyman. Walking the Streets of Eighteenth-Century London:John Gay's Trivia (1716).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introduction, p2-p3.
    ①徐学筠等编译:《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9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料丛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②易人:《夜市街头——漫谈浙江路》,《上海生活》1937年第5期,载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老上海期刊经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③叶中强:《民国上海的城市空间与文人转型》,《史林》2009年第6期。
    ④叶中强:《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⑤沈从文:《致王际真(1931年2月27日)》,载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8卷(书信),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页。
    ⑥此表据叶中强“郁达夫在上海的一张生活日程表”摘录制作,参见叶中强:《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从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389-397页。
    ①郁达夫:《村居日记》,1927年1月14日,载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九卷(日记、书信),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47页。
    ②郁达夫:《村居日记》,1927年1月20日,载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九卷(日记、书信),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51页。
    ③郁达夫:《村居日记》,1927年1月22日,载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九卷(日记、书信),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54页。
    ④郁达夫《日记九种·新生日记》,1927年3月1日,载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4页。
    ⑤郁达夫:《日记九种·新生日记》,1927年3月10日,载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1页。
    ⑥郁达夫:《日记九种·新生日记》,1927年3月11日,载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3页。
    ①郁达夫:《日记九种五月日记》,1927年5月2日,载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2页。
    ②王映霞:《掌勺、喝酒、散步》,载自王映霞:《王映霞自传》,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72—-73页。
    ③王映霞:《我们的小家庭》,载自王映霞:《王映霞自传》,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68页。
    ④王映霞:《掌勺、喝酒、散步》,载自王映霞:《王映霞自传》,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73页。
    ⑤王映霞:《裂痕的出现》,载自王映霞:《王映霞自传》,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97页。
    ①郁达夫:《日记九种·病闲日记》,1927年4月23日,载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页。
    ②郁达夫:《日记九种·病闲日记》,1927年4月24日,载胡从经编:《郁达夫日记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5页。
    ③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01页。
    ④[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6页。
    ⑤参见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五章“控制”。
    ⑥蔡若虹:《上海亭子间的时代风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0页。
    ⑦马子华:《意气方遒》,载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13页。
    ①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一)》,《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第267页。
    ②练玉春:《城市实践:俯瞰还是行走》,载自孙逊、杨剑龙主编:《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都市文化研究”第5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80页。
    ③陈硕文:《上海三十年代都会文艺中的巴黎情调(1927-1937)》,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7页。
    ④曾朴:《异国情调》(序言),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第10页。转引自陈硕文:《上海三十年代都会文艺中的巴黎情调(1927-1937)》,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7页。
    ①穆时英:《两个恋》,上海《小晨报》1935年9月22日,载自严加炎主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②吴福辉:《沙汀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74-175页。
    ③陈光辉:《叶恭绰和上海的文化事业》,载自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科教文卫)》第1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第394页。
    ①[英]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2-133页。
    ②魏猛克:《纪游》,《申报·自由谈》1933年5月12日。
    ③曹聚仁:《“丽娃栗妲村”之忆》,载曹聚仁:《上海春秋》,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83页。
    ④穆时英:《丽娃栗妲村》,《申报·自由谈》1933年2月27日,载自严加炎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9-10页。
    ⑤穆时英:《新秋散记》,上海《小晨报》1935年9月12日,载自严加炎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⑥穆时英:《施蛰存函(二)》,1935年6月28日,载自严加炎编:《穆时英全集》第3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①东篱:《吴淞行》,《创作月刊》第1卷第2期,民国珍惜短刊断刊相关资料(上海卷),第1807页。
    ②东篱:《吴淞行》,《创作月刊》第1卷第2期,民国珍惜短刊断刊相关资料(上海卷),第1807—-1808页。
    ③东篱:《吴淞行》,《创作月刊》第1卷第2期,民国珍惜短刊断刊相关资料(上海卷),第1812页。
    ④顾增龄:《吴淞炮台忆旧》,载上海市宝山区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宝山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吴淞开埠百年》,1998年版,第30页。
    ⑤东篱:《吴淞行》,《创作月刊》第1卷第2期,民国珍惜短刊断刊相关资料(上海卷),第1816页。
    ⑥吴秋山:《燕园》,《人间世》第8期,1934年7月20日。
    ⑦吴秋山:《燕园》, 《人间世》第8期,1934年7月20日。
    ⑧陈伯熙:《淞沪风景谈》,载陈伯熙编著:《上海轶事大观》(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⑨陈伯熙:《龙华沧桑谈》,载陈伯熙编著:《上海轶事大观》(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年版,第128页。
    ①杨嘉祐:《龙华寺和龙华塔》,载吴贵芳编:《上海风物志》,上海文化出版社1982年版,第99页。
    ②陈伯熙:《龙华道上之今昔》,载陈伯熙编著:《上海轶事大观》(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页。
    ③程小青:《龙华塔登眺记》,《中报》(自由谈)1927年5月9日第4版。
    ④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4-217页。
    ⑤程小青:《龙华塔登眺记》,《申报》(自由谈)1927年5月9日第4版。
    ⑥叶中强:《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2页。
    ⑦中国旅行社编:《上海导游目次》,国光印书局1934年版,第157页。
    ⑧陈伯熙:《双清别墅(二)》,载陈伯熙编著:《上海轶事大观》(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页。
    ①成言:《徐园鹃兰一瞥记》,《申报》(自由谈)1927年5月4日第4版。
    ②陈伯熙:《半淞园》,载陈伯熙编著:《上海轶事大观》(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134页。
    ③曹聚仁:《半淞园登高》,载曹聚仁:《上海春秋》,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80页。
    ④口陶:《名园残春记》,《申报》(自由谈)1927年5月3日第4版。
    ①楼适夷:《记湖畔诗人应修人》,载自《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出版,第351页。
    ②张芷痕:《江湾赛会之碎锦零缣》,《申报》(自由谈)1927年5月4日第4版。
    ③《二人摸乳被枷》,《申报》1872年6月4日。
    ①虬若:《城隍庙巡礼》,《十日谈》第26期,《民国珍稀短刊断刊》(上海卷)第14382—-14385页。
    ②张芷痕:《江湾赛会之碎锦零缣》,《申报》(自由谈)1927年5月4日第4版。
    ③口陶:《名园残春记》,《申报》(自由谈)1927年5月3日第4版。
    ④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页。
    ⑤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⑥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页。
    ①张嘉昕:《明人的旅游生活》,(明史研究丛刊),台北乐学书局2004年版,第146-147页。
    ②白沙琵琶:《不要刨黄瓜儿》,《玲珑》第1卷第3期,第87页。
    ③盛震:《虞山游》,《红玫瑰》第5卷第32期,1929年出版。
    ④郁达夫:《说春游》,《申报自由谈》1933年4月18日。
    ⑤赵景深:《西溪》,《人间世》第2期,1934年4月30日。
    ⑥李珺平:《花木:从自然中汲取情趣》,载黄卓越、党圣元编:《中国人的闲情逸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169页。
    ⑦李珺平:《花木:从自然中汲取情趣》,载黄卓越、党圣元编:《中国人的闲情逸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4页。
    ⑧赵景深:《西溪》,《人间世》第2期,1934年4月30日。
    ①朱垣君:《江南第一松》,《申报》(自由谈)1927年3月2日第4版。
    ②黄厚诚:《虎丘新志》,北平友联中西印字馆1935年版,第5页。
    ③(明)杨应诏:《天游山人集》,第15卷,第6页,转引自张嘉听:《明人的旅游生活》,台北乐学书局2004年版,第146页。
    ④张海平:(发表时署名海戈)《与林语堂游苏记》,《逸经》第11期,1936年8月5日出版。
    ⑤唐晓峰:《地图中的权力、意志与秩序》,商务印书馆编《中国学术》,2000年第1期。
    ⑥张海平:(发表时署名海戈)《与林语堂游苏记》,《逸经》第11期,1936年8月5日出版。
    ①吟阁:《浙游漫纪(下)》,《生活周刊》第3卷第33期。
    ②崇瑶:《游广州(上)》,《生活周刊》,第308页。
    ③[法]菲利浦·阿里艾斯主编:《私人生活史》第4卷“演员与舞台”,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439页。
    ④田汉:《镇扬日记(1937年)》,上海《青年界》第12卷第1期,1937年6月版,载自田汉:《田汉文集》第20卷,第278-279页。
    ①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28年4月5日,第27页。
    ②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28年4月5日,第27-28页。
    ③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28年4月7日,第30页。
    ④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28年4月8日,第30页。
    ⑤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29年7月3日,第451页。
    ⑥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29年7月3日,第452页。
    ⑦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29年7月3日,第452-453页。
    ⑧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册,1929年7月3日,第453页。
    ⑨邵洵美:《出门七件事》,《时代》1935年第8卷第8期,“时代讲话”专栏,卲洵美:《儒林新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⑩邵洵美:《出门七件事》,《时代》1935年第8卷第8期,“时代讲话”专栏,邵洵美:《儒林新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59-60页。
    ①邵洵美:《出门七件事》,《时代》1935年第8卷第8期,“时代讲话”专栏,邵洵美:《儒林新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②许广平:《鲁迅的生活之一》,《职业生活》1939年10月25日,转引自许广平: 《许广平文集》第2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63页。
    ③沈松侨:《江山如此多娇——1930年代的西北旅行书写与国族想像》,《台大历史学报》第37期,2006年6月。
    ④赵家壁:《北行印象》,《良友》1935年8月号,第108期。
    ⑤倪贻德:《秦淮暮雨》,载自巴平主编:《中国散文鉴赏文库》(现代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702页。
    ①朱自清:《论气节》,《知识与生活》第2期,1947年5月1日。
    ①陈硕文:《上海三十年代都会文艺中的巴黎情调(1927-1937)》,台北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7页。
    ②[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①[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96页。
    ②[法]热拉尔·努瓦利耶:《社会历史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①刘欣:《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②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申报》、《玲珑》、《良友》、《十日谈》、《东方杂志》、《民国日报》、《语丝》、《逸经》、《文饭小品》、《西风》、《论语》、《人言周刊》、《人间世》、《新月》《现代》、《太白》、《晶报》、《罗宾汉》、《宇宙风》、《自由谭》、《生活周刊》《生活教育》、《妇女杂志》、《女子月刊》、《上海市政府公报》、《新文学史料》
    中国旅行社编:《上海导游目次》,国光印书局1934年版;
    上海市年鉴委员会编:《上海市年鉴(1937年)》(下),中华书局1937年版;
    上海市地方协会编《上海市统计》,出版地不详,1933年版;
    “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同济大学百年志”编委会主编:《同济大学百年志》(上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复旦大学志》第1卷“1905-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新闻研究资料:丛刊》,中国展望出版社1981版;
    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出版史料”编译组《出版史料》,学林出版社1982年版;
    《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上海市文史馆等编《上海地方史资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黄苇、夏林根主编:《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徐学筠等编译:《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9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料丛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陆坚心编《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老上海期刊经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汇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华文史资料文库》,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
    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一卷(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张静庐主编:《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
    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芮和师、范伯群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上、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孙青纹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洪深研究专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傅小北、杨幼生编:《唐弢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会林、陈坚、绍武编《夏衍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方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台北)《传记文学》丛刊,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
    国家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编《民国珍稀短刊断刊资料汇编》(上海卷)。
    张树年主编《张元济年谱》,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闻黎明《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许汉三《黄炎培年谱》,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向华编《田汉年谱》,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陈福康编《郑振铎年谱》,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王增如编《丁玲年谱长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查国华《茅盾年谱》,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包子衍《冯雪峰年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陈从周《徐志摩年谱》,上海书店1981年版;
    陈其强《郁达夫年谱》,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汪仲贤《上海俗语图说》,(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梁实秋《梁实秋文集》,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顾随《顾随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韩石山编《徐志摩全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虞坤林编《徐志摩未刊日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虞坤林编《志摩的信》,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萧乾《萧乾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郑逸梅《郑逸梅选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郁达夫《郁达夫文集》,花城出版社1982年出版;
    张新颖编:《储安平文集》,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胡适《胡适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与秘藏书信》,黄山书社1994年版;
    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胡适未刊书信日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近代文献部编:《柳亚子家书》,岳麓书社1997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黄炎培日记》,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闻一多《闻一多书信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夏衍《夏衍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茅盾《茅盾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丁玲《丁玲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李文儒编《浦风日记》,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徐舒《徐舒文集》,三联书店2008年版;
    将光慈《将光慈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赵帝江编《柔石日记》,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张元济《张元济日记》,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田汉《田汉全集》,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丰子恺《丰子恺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严家炎主编《穆时英全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周扬《周扬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唐达君编《阳翰生文集》,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叶灵凤《叶灵凤文集》,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陈子善编《洵美文存》,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阿英《阿英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陈伯熙编著:《上海轶事大观》(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姜亮夫《姜亮夫全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胡愈之《胡愈之文集》,三联书店1996年版;
    郑振铎《郑振铎全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沈钧儒《沈钧儒家书》,群言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许广平:《许广平文集》第2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邵洵美:《儒林新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邵洵美:《不能说谎的职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孔另镜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
    施蛰存:《文坛漫忆丛书·散文丙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鲁迅博物馆选编《鲁迅回忆录》,北京出版社出版;
    林达祖《沪上名刊“论语”谈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灯下集》,开明出版社1994年版。
    周有光《周有光百岁自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
    夏晓红等编《酒人酒事》,三联书店2007年版;
    王敦煌《吃主儿》,三联书店2005年版;
    陈子善编《夏日最后一朵玫瑰——记忆施蛰存》,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北岳文艺出版社;
    朱东润《朱东润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田汉《田汉自述》,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
    李璜:《学钝室回忆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张资平《张资平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
    黄炎培《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丁玲《丁玲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蔡若虹:《上海亭子间的时代风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郁达夫《郁达夫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王映霞《我与郁达夫》,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李一氓《模糊的荧屏:李一氓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叶崇德编《回忆叶公超》,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叶公超《新月怀旧》,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秦贤次编《叶公超其人其文其事》,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郁达夫《风雨茅庐》,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陈平原等编《茶人茶话》,三联书店2007年版;
    秋禾等编《旧时书坊》,三联书店2005年版;
    夏衍《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2000年版;
    高长虹:《走到出版界》,上海泰东书局1929年版;
    封越健、孙卫国编《郑天挺学行录》,中华书局2009年版;
    冯雪峰《回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陈平原等编《追忆蔡元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曹聚仁《听涛室人物谭》,三联书店2007年版;
    徐铸成《旧闻杂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王映霞《王映霞自传》,黄山书社2008年版;
    范用编《买书琐记》,三联书店2005年版;
    范用编《买书琐记续编》,三联书店2009年版;
    秋禾、少莉编:《旧时书坊》,三联书店2005年版;
    王煦华《顾颉刚先生学行录》,中华书局2006年版;
    马叙伦《我在六十岁以前》,岳麓书社1998年版;
    俞芳等《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女性笔下的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赵家壁《编辑生涯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前期弟子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柳亚子《高山仰止——社会名流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萧军《如果现在他还活着——后期弟子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史沫特莱《海外回响:国际友人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梁实秋《谈闻一多》,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版;
    梁实秋《秋室杂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9年版;
    陈子善、王自立《卖文买书:郁达夫和书》,三联书店1995年版;
    包天《钏影楼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邓云乡《文化古城旧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忆》,三联书店1998年版;
    赵景深《文坛忆旧》,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
    王锦厚《闻一多与饶孟侃》,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胡愈之《我的回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周越然《书与回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周越然:《言言斋书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丁玲《魍魉世界——风雪人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张树年《我的父亲张元济》,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蒋延黻《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社2003年版;
    曹聚仁《上海春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唐德刚《胡适杂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胡愈之:《我的回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陈翰生《四个时代的我》,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潘大逵:《风雨九十年》,成都出版社1992年版;
    阳翰生《风雨五十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郑逸梅《书报话旧》,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
    郑逸梅、徐桌呆《上海旧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
    郑逸梅《南社丛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郑逸梅:《艺苑琐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郑逸梅《孤芳集》,益新书局1932年版;
    谢冰莹《作家印象记》,台北三民书局,1978年版;
    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秦贤次编:《叶公超其人其文其事》,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曾虚白:《曾虚白自传》,台北联经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版;
    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蔡元培等著:《商务印书馆九十年:我和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张德龙主编:《大夏大学建校七十周年纪念》,大夏大学校友会1994年版;
    中国革命博物馆编:《柳亚子纪念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上海鲁迅纪念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楼适夷同志纪念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朱孔芬编选:《郑逸梅笔下的文化名人》,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
    周晔:《伯父的最后岁月——鲁迅在上海(1927-1936)》,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林达祖、林锡旦:《沪上名刊“论语”谈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秦人路等编:《文人笔下的文人》,岳麓书社1987年版。
    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李欧梵《铁屋中呐喊》,岳麓书社1999年版;
    孙郁《百年若梦:20世纪中国文人心态扫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王兆胜《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陈平原《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2006年版;
    韩石山《徐志摩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邵伯周《茅盾传》,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许子东《郁达夫新论》,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周键强《聂绀弩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傅国涌《叶公超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左联”作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严蓉仙《冯沅君传》,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王宏志《鲁迅与左联》,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新星出版社出版;
    孔海珠《左翼·上海(1934—1936)》,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刘炎生《才子梁实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高旭东《梁实秋——在古典与浪漫之间》,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丰一吟《丰子恺传》,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吴福辉《沙汀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肖风《庐隐评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闻黎明《闻一多传》,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季红真《萧红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梅志《胡风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施建伟《林语堂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朱寿桐《新月派的绅士风情》,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吕若涵《“论语派”论》,三联书店2002年版;
    肖风《冰心评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高恒文《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姜穆《三十年代作家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9年版;
    林淇《海上才子:邵洵美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王艾村《柔石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王绍周、陈志敏《里弄建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熊秉真:《童年忆往》,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版;
    陈平原、王德威:《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2005年版;
    黄金麟:《身体、历史、国家》,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王笛主编《时间·空间·书写》,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殷伟《中国沐浴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李长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现代》,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黄卓越《中国人的闲情逸致——古人关于快乐生活的全部智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上海书店2006年版;
    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版;
    李孝悌《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与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杨万里《宋词与宋代的城市生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李孝悌主编《中国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陆汉文:《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朱联保:《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李明伟:《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孙立群:《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陈明远《文化人与钱》,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
    马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大学图书馆2003年版;
    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杨义《京派海派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汪仲贤撰文、许晓霞绘图:《上海俗语图说》,(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1999年版;
    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联书店2006年版;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唐振常、沈恒春主编:《上海史研究》第二编,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
    罗苏文《石库门:寻常人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1983年版;
    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李天纲《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敏、魏兵兵、江文君、邵建:《近代上海城市公共空间(1843-1949)》,(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
    王敏:《上海报人社会生活(1872-1949)》,(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
    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汇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江文君:《近代上海职员生活史》,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
    叶中强《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林拓、[日]水内俊雄:《现代城市更新与社会空间变迁:住宅、生态、治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彭小妍:《海上说情欲:从张资平到刘呐鸥》,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1年版;
    刘永丽:《被书写的现代——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上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严文郁:《中国图书馆发展史——自清末至抗战胜利》,台北中国图书馆学会1983年版;
    张嘉昕:《明人的旅游生活》,(明史研究丛刊),台北乐学书局2004年版;
    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1912-1937)》,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李蓉:《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章开沅等编:《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胡平生:《抗战前十年间的上海娱乐社会(1927-1937)——以影剧为中心的探索》,台北学生书局2002年版;
    黄克武、张哲嘉主编:《公与私:近代中国个体与群体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版;
    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近代中国研究集刊(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范宜如、朱书萱:《风雅渊源——文人生活的美学》,台北台湾书店1998年版,第65页;
    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高瑞泉、山口久和编:《中国的现代性与城市知识分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许纪霖主编《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周绍明:《书籍的社会史——中华帝国晚期的书籍与士人文化》,何朝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阿瑟·克莱曼:《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方筱丽译,(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美]凯博文:《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郭金华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美]罗伯特·汉:《疾病与治疗:人类学怎么看》,禾木译,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
    [法]让·皮埃尔·里乌、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主编:《法国文化史》第1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葛凯:《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社会文化史译丛),黄振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华中理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美]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赵旭东、孙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瑞典]奥维·洛夫格伦、乔纳森·弗雷克曼:《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赵丙祥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罗宾·布莱耶尔:《头发的历史——各个时代的风尚和幻象》,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法]让.韦尔东《中世纪的旅行》,欧洲社会文化史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杨晓山《私人领域的变形——唐宋诗歌中的园林与玩好》,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德]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第1卷,三联书店,1998
    [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结构》,三联书店1992年版;
    [美]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法]阿利埃斯:《私人生活史》第4卷,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英]约翰.斯梅尔《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彼得.盖伊《施尼兹勒的世纪——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1815-191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叶文心:《上海繁华——都会经济伦理与近代中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版;
    [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美]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法]玛丽·格莱尔·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美]C·莱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法]帕特斯.费里奇《现代信息交流史——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美]迈克尔.施瓦布《生活的暗面:日常生活的社会学透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本海默Ben Highmore《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台北韦伯出版国际文化有限公司2005年版;
    [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英]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罗岗、顾铮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佩特罗斯基(Petroski,Henry)《书架:阅读的起点》,台北蓝鲸出版社2001年版;
    [匈]阿格尼斯·赫勒《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出版;
    [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的实践1——实践的艺术》,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法]巴什拉《空间的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美]克里斯托夫.贝里《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英]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杨瑞松:《想像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亚病夫”》,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3期,2005年5月;
    张仲民:《典范转移:新文化史的表达与实践》,《社会科学评论》2006年第4期;
    沈松侨:《江山如此多娇——1930年代的西北旅行书写与国族想像》,《台大历史学报》第37期,2006年6月;
    韩连庆:《凯·图姆斯<病患的意义——医生和病人不同观点的现象学探讨>》,《中国学术》2003年第3期;
    叶中强:《从城市边缘走向文坛中心——“亭子间作家”及其文化释义》,《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蒋贤斌、彭善民:《公共卫生与城市现代性:1898-1949年的上海》,《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吕允在:《明人书斋的命名、格局与布置》,台北《艺术学报》第83期,2008年10月;
    田一平:《民国时期上海书画家社会生活(1912-1937)》,《史林》2009年第5期;
    李天纲《一种过渡形态的城市生活——知识阶层的生活》,载自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马军、白华山:《两界三方管理下的上海舞厅业——以1927至1943年为主要时段的考察》,《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边燕杰、Ronald Breiger、Deborah Davis、Joseph Galaskiewicz:《中国城市的职业、阶层和关系网》,《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姜进:《追寻现代性:民国上海言情文化的历史解读》,《史林》2006年第4期;
    张笑川《煤油灯下的世界——1937年前上海闸北城区的日常生活》,载自复旦大学历史系主编《近代中国研究集刊》第4辑“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侯艳兴《旅馆故事:民国时期的上海旅馆》,载自复旦大学历史系主编《近代中国研究集刊》第4辑“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刘丰祥《民国时期上海人的休闲生活——以1927-1937年<申报)广告为中心的考察》,《齐鲁学刊》2007年第3期:
    慈鸿飞《二三十年代教师、公务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王春兰:《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学研究》,《社会:社会学丛刊》,2006年第6期;
    孙立平:《从分层到阶级:中国社会结构分析模式的转换》,香港《二十一世纪》第99期,2007年2月号;
    郑辉、李路路:《中国城市的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
    唐晓峰:《地图中的权力、意志与秩序》,商务印书馆编《中国学术》,2000年第1期;
    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一)》,《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
    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赵静蓉:《怀旧文化学事件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张翼:《中国城市社会阶层冲突意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李路路:《论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
    刘欣:《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蒲幕州《西方近年来的生活史研究》,台北《新史学》第3卷第4期,1992;
    连玲玲《典范抑或危机?“日常生活”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应用及其问题》,《新史学》第17卷第4期;
    许纪霖:《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美]费侠莉《再现与感知——身体史研究的两种取向》,《新史学》第10卷第4期,2004年3月;
    邱澎生《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辨证》,《新史学》第17卷第4期,2006年12月;
    黄立茀《当代俄罗斯史学的新领域——苏维埃日常生活史研究》,《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3期;
    胡悦晗、翟清菊:《“回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空间秩序、生活经验与城市想象——评Madeleine Yue Dong. Republican Beijing:The city and Its Histories.》,《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
    王正华《生活、知识与文化商品:湾明福建版“日用类书”与其书画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1期,1-86页;
    雷颐《日常生活与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
    瞿骏《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之再思——以转型时代学生生活史为例》,《学术月刊》2009年第7期;
    李路路、王宇:《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状况》,《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光明日报》2006年2月14日;
    [加]季家珍《民国初年的日常生活——以“妇女时报”为中心》,复旦大学《民国文化史研究的新方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6月;
    沈松侨《中国的一日,一日的中国——1930年代的日常生活叙事与国族想像》,《新史学》第20卷第1期,2009年3月;
    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唐诺:《最好的时光——阅读侯孝贤》,《万象》2006年7月号;
    余舜德《身体经验、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一个历史研究取向之探索》,《“中国近代史的再思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创所五十周年国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央研究院2005年9月6至10日;
    牟振宇:《近代上海法租界“越界筑路区”城市化空间过程分析(1895-1914)》,《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5卷第4辑,2010年10月;
    陈琍:《上海城市生态的近代转型——以晚清上海道路为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2卷第3辑,2007年7月;
    李彦荣:《民国时期上海教师的薪水及其生活状况》,《民国档案》2003年第1期;
    汪民安《大都市与现代生活》,《西北师大学报》2006年5月;
    常利兵《日常生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山西大学学报》2009年3月。
    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张雪伟《日常生活空间研究:上海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同济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胡俊修《东方芝加哥背后的庸常:民国中后期武汉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裴元领《台湾的日常生活结构》,台湾大学2000年博士论文;
    陈听《中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对中国部分城市村居民的消费生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1997年博士论文;
    陈硕文:《上海三十年代都会文艺中的巴黎情调(1927-1937)》,台北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韩]朴姿映《空间的建构与想象: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的日常生活》,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黄一斓《精彩纷呈的明晚期民间日常生活》,浙江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王洪泰:《流动与互动:由明清间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测公众场域的开展》,台湾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
    韩梅《唐宋词与唐宋文人日常生活》,浙江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杨小辉:《从士绅到知识分子——中国知识阶层转型研究》,上海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胡婷:《私人生活中的个人——以五四时期上海知识分子为中心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翟辉:《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娱乐空间及其分层研究(1927-1937)》,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沈楠:《上海公立高校教师工薪收入及生活状况考察(1930年代-195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徐国曦:《江浙地区藏书机构转型之研究(1901-1930)》,台湾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Alf Ludtke. The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Reconstructing Historical Experiences and Ways of Life. Princeton University,1995.
    Knapp, Ronald G; Lo,Kai-Yin:House, Home, Family:Living and Bei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
    Zarrow,Peter Gue:Creating Chinese Modernity:Knowledge and everyday life,1900-1940, Peter Lang.2006.
    Madeleine Yue Dong. Republican:Beijing:The city and its history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Ltd.2003.
    Madeleine Yue Dong. Everyday Modernity in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2006.
    Yeh, Catherine Vance.Shanghai Love.Courtesans, Intellectuals,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1850-1910.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6.
    Andrew David Field. A Night in Shanghai:Nightlife and Modernity in Semicolonial China. 1919-1937.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2001;
    Mark S.Swislocki. Feast and Famine in Republican Shanghai:Urban Food Culture, Nutrition and the State. Ph.D.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2001;
    Susan Naquin. Peking:Temples and City Life,1400-190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00.
    Clare Brant & Susan E. Whyman. Walking the Streets of Eighteenth-Century London:John Gay's Trivia (1716).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Christopher Howe. Shanghai:R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n Asian Metropol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td,1981.
    Wen-hsin Yeh. Shanghai Modernity:Commerce and Culture in a Republican City. The China Quarterly, No.150, Jun,1997.
    Wen-Hsin Yeh. The Alienated Academy: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 1919-1937.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Michel Hockx. Gentility in a Shanghai literary Salon of the 1930s. The Quest for Gentility in China:Negotiations beyond gender and class. Edited by Daria Berg & Chole Starr. Routledae Press.2007.
    Sherman Cochran. Inventing Nanjing Road:Commercial Culture in Shanghai,1900-1945, Cornell Univercity East Asia Program.2000.
    Bonnie S. Mcdougall. Love-letters and Privacy in Modern China:The intimate lives of Lu Xun and Xu Guangp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