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要素及整合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教育者的使命与责任。遵循学科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规律,深入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要素,并进行有效的整合与优化,充分挖掘、发挥培养过程要素的潜力,形成强大的培养合力,是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以研究生教育为背景,从研究生培养的三个重要环节切入,贯彻优化与整合的思路,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了初步的探讨。
     本文首先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背景,并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及要素的分析与梳理,从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学位论文三个主要过程要素切入,论证了三者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同作用,提出了三者内部要素的优化策略。
     本文接着在深入分析了三个过程要素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阐述了过程要素整合与优化以及三者之间的整合与优化的策略,主张通过过程要素的强大合力协同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达成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把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创新的实施与深化来实现。过程要素的整合与优化的理念应该切实贯彻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之中。文章最后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实际,提出了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政策和建议,为过程要素的整合与优化提供有效保障。
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diploma education in China. It is the task and responsibility set by our time for institute and individuals which educate graduate students to foster high level talented people with creativity. To follow the ru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and the incubation of creativity; to analyze the key elements in incubating creativ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to integrate and optimize those key elements and then discover, promote their potentiality in order to form a great resultant force, are the critical guarantees to achieve the object of incubating creativ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hree key procedures in graduate education, applying the conception of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roduction of incubating creativ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graduate education.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 the background of incubation creativ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then by defining relating conceptions and analyzing the essentials and key elements in this procedure, we started from three main key procedures: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thesis, and prove their different effects in creativity-oriented graduate education. The strategy of internal optimization of these tree procedures is then presented.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of three key procedures, the strategy of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se procedures individually and collectively is explained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o promote the creativ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with large resultant force from the cooperation of different procedur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fostering high level people with creativity. The creativity-oriented graduate educa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which make the cooperation of conception and practice necessary and which should be accomplish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and deepening of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The conception of integrating and optimizing key procedures should be put into the practices of incubating creativ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China graduate education, some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provide guarantee for the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key procedures.
引文
[1] 安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 伯顿·克拉克著(美):《高等教育系统》(中译本),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3] 班景刚:《从素质教育理念谈研究生教育改革》,《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60-61。
    [4] 陈达专:《青年创造心理与智力开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 陈东辉:《学科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6)。
    [6] 陈至立:《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会议上的讲话》,《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3)。
    [7] 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 陈付琴:《大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未来与发展》,2000(4)。
    [9] 陈宝辉、张宝刚:《创造思维与技法》,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
    [10] 陈国梁等:《关于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教育改革与管理》,2000(1),49-51.
    [11] 蔡克勇:《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培养持续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研究》,2000(1)。
    [12] 邓杉等:《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探讨》,《交通高教研究》,2001(3),83-86。
    
    
    [13]丁英宏:《试论加强研究生科研方法教育的重要性及内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9),21-23。
    [14]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6]丁义强等:《切实抓好研究生课程建设,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3)。
    [17]符娟明:《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8]冯俊等:《一种可借鉴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0),39-42。
    [19]冯增俊:《现代研究生教育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0]高春美:《创造力开发:决胜未来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1]顾建民:《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应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9),14-17。
    [22]顾明元:《试论21世纪研究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3),10-14。
    [23]顾明远:《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动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2)。
    [24]顾建民:《大学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与基本走向》,《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9(1)。
    [25]甘德安:《知识经济创新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6]黄新明等:《浅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高等教育》,1999(18),
    
    26-28。
    [27] 何尊沛等:《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教育与现代化》,2001(2),9-13。
    [28] 胡建雄:《知识经济与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 胡本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 贺国庆:《国外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向和趋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 何万宁:《面向21世纪造就跨学科人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2)。
    [32] 姜家彬等:《创新人才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1,第15卷第1期,105-107。
    [33]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7/2。
    [34] J.P.吉尔福特:《创造性才能——他们的性质、用途与培养》,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5] 李青山、刘健夫、孟宪国、黄伟:《大学生科技活动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6] 刘晖、侯春山:《中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7] 刘德安等:《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中国高教研究》,2001(4),49-50.
    [38] 李文辉等:《研究生科研违纪主观原因分析及对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36-38。
    [39] 林功实:《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0] 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1] 林功实 刘惠勤:《评估博士生创新能力初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6)。
    [42] 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43] 路甬祥:《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4] 毛亚庆:《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伐利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4)。
    [45] 倪明江主编:《创造未来——工程教育改革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6] 潘懋元、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7] 潘懋元:《在“问题研究”中开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路》,《高等教育研究》,2000(1)4-6。
    [48] 潘云鹤:《KAQ模式与研究生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2)。
    [49] 潘云鹤、顾建民:《大学学科的发展与重构》,《高等工程研究》,1999(3)。
    [50] Short,E.C.:《知识与大学的教育功能:高等教育课程设计》,《华东师范大
    
    学学报》,1994(9),25-31。
    [51]石爱虎:《知识经济与中国教育发展》,《科技导报》,1997(3)。
    [52]孙慕天:《知识的不同维度:理性的、合理的、理想的》,转引自:《新华文摘》,2000(5),29-31。
    [53]唐秋生等:《拓宽专业后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科技通报》,1999,第15卷第3期,233-136。
    [54]王沛民、顾建民、刘伟民著:《工程教育基础:工程教育理念和实践的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5]王沛民:《发达国家工程教育面向21世纪的实践与动向》,转引自《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经验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6]王忠烈主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7]王德侠:《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4),5-6。
    [58]王瑞飞等,《关于研究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调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5),27-29。
    [59]王正明:《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4)。
    [60]吴家国主编,《面向21世纪培养高质量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1]吴镇柔,《知识经济、国家创新体系与研究生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6),50-54。
    
    
    [62]薛天祥主编:《研究生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徐玲芳:《对研究生课程学习重要性的几点认识》,《复旦教育》,2000(2),37-41。
    [64]许为民:《加强研究生科研道德教育的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2),19-21。
    [65]肖广岭:《加拿大大学文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及对我国的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121-125。
    [66]肖念、沈红:《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科技导报》,2000(12),48-51。
    [67]杨同毅:《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有关里路疑难问题的探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3),52-54。
    [68]杨增能:《研究生科研道德的现状及分析》,《科技导报》,1998(1),41-44。
    [69]余小游等:《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第23卷第3期,46-47。
    [70]邹克敌等:《创新与创新教育》,《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第17卷第3期,1-5。
    [71]赵钊:《21世纪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未来与发展》,2000(10),60-62。
    [72]曾砥平:《KAQ的结构内涵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3),27-30。
    
    
    [73] Amabile , T.M.(1983):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 : Spingevr-Verlog.
    [74] Anthory Storr. The Dynamics of Creation. Middle Sex : Reguim Books Ltd, 1976.
    [74]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4-1995 Announcement.
    [75] Feldhusen , J.F.(1995): Creativity: a knowledge base metacognitive skill, and personality factors.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Vol. 29) 1995(4).
    [76] Guilford, J.P. (1967): Creativity,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967(1).
    [77] Hayes, J.A.(1989): Cognitive processes in creativity. Handbook of Cre-ativity. New York: Plenum Press.
    [78] Sternberg, R.J.(1988): 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9] Stanford University, 《Graduate Handbook》, 2001.http://www-econ. stanford. edu/academics/handbook. html
    [80] Yingyi Qian: 《Economics in America》http://elsa.berkeley.edu/~yqian/, 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