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进士家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进士家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辑录了56种会试录和57种明代进士登科录中的进士家状,并详细解读和分析了其役籍、入试身份、习经科目、及第年龄、家庭代系结构与背景等基本信息,揭示其所蕴含的文献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文首先探讨了明代会试分卷录取制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明代会试中试子的入试规模和录取率的分析,基本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明代会试的基本概况。由于自明中期开始,至少参加三次会试才考中进士者占了进士群体的绝大多数,举人重复参加会试现象显然会影响到会试的录取率。虽然明代进士籍贯著录方面存在着异地现象,但其户籍属地决定其学籍所在,所以当以其役籍所在地作为统计的原则。
     由于进士的户籍(或称役籍),直接反映其家庭的职业类型,也可以称之为家庭出身,可能对进士科举成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科年和地域分布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也有助于了解明代户籍和赋役制度方面的一些重大变化。
     地方儒学学生和国子生出身者占据了明代进士的绝大多数,其科年和地域分布差异反映了明代官学教育体系和学生身份结构上的重大变化。
     明代会试分经录取的政策及其变化直接影响到会试的录取率,故而试子入试科目之选择就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和时代差异。而且,明代各地习经风气之变化也与进士群体的倡导有着一定关联。
     明代进士在及第年龄和进士及第时三代存殁情形两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地域差异。“具庆下”情形比较突出。明代进士家庭中男性家长的职业身份与其科举中式的关系也表现出一定的时段和地域差异。
     本文不仅致力于明代科举原始文献的整理,试图为今后明人传记的书写构建一个文献基础。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围绕经济、文化和政治三个因素展开探讨,并结合明代科举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来分析明代科举与明代社会变迁的相关性问题。
     文末附上本研究所使用之明代进士登科录与会试录的版本和馆藏情况、进士家庭背景信息等一系列表格。
In this dissertation,we try to add the household register、pupilage、 examination subject、family structure, age and family background as indexes to the character of distribution of Jinshi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in order to more carefully describe the difference of distribution of Jinshi.In this way, we think that the conclusion would be more disciplined and focussed.We have use18000resumes of Jinshi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56kinds of Hui-shi-lu and57kinds of Jinshi Deng-ke-Iu.
     Moreover, because the changes of system of eduction and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had produced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number of candidates to be enrolled,which includes the quotas of provincail examination and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 and chosing of the classical curriculum.
     We try to use "family background" as indexes to the character of status of Jinshi in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inshi and the social status of his father and grandfather.
     The dissertation is appendixed.We put the data and statistics right at the end,which are important testimony to some conclusions in the text, and the other is the colection of memoirs of Jin-Shi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by this dissertation on this phase.
引文
1 平步青《霞外搐屑》卷二《时事·唐选人家状即今履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19页。
    1 《论废科举后补救之法》,《中外日报》乙巳(1905)年八月十二日,录在《东方杂志》第2年第11期(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第251页(栏页)。转引自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罗志田先生认定此文系夏曾佑所作。
    1 张耀翔《清代进士之地理的分布》,刊于《心理》4卷1号,1926年。
    2Benjamin A. Elman 的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1 骆兆平《谈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文献》1984年第20辑,第104页。
    2 详见陈长文《明代科举文献》,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以及陈长文《明代进士登科录研究》,浙江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3 详见汪维真《明建文二年殿试举行时间与参试人数考辨》,《史学月刊》2006年第11期。
    4 万明《北京图书馆藏四种明代科举录》, 《文献》1985年第1期。
    1 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又见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郭培贵《<明史选举志>笺正》,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中华书局2006年版。郭培贵《明代科举史事编年考证》,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按:俞宪《皇明进士登科考》屡有增补,最后一科殿试题名增补至明嘉靖四十一年,是本现藏哈佛大学图书馆。
    2 详见张国刚主编《中国家庭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第四章《家庭财产的析分》第一节《关于隋唐、五代家庭财产析分的若干问题》,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页。这是首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家庭史的断代史学丛书。
    3 邢铁《宋代家庭史研究述评》,是文为邢铁著作《宋代家庭研究》的《代绪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4 详见李根蟠《从秦汉家庭论及家庭结构的动态变化——兼与杜正胜先生商榷》,《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5页。
    5 详见余新忠《中国家庭史》明清分卷第一章《明清家庭基本形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 郑振满《明清福建宗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 李弘祺《中国科举制度与家族结构的改变》,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上海嘉定博物馆编《科举学论丛》2009年第2辑,第1—2页。
    2 张杰《清代科举家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3 (美)John Dardess, A Ming Society:T'ai-ho county,Kiangsi, Fourte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美)Kandice J. Hauf, The Jianyou Group:Culture and Society in Sixteenth Century China.
    4 详见衷海燕《儒学传承与社会实践——明清吉安府士绅研究》,厦门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张艺曦《社群、家族与王学的乡里实践——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两县为例》,台湾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阮云星《宗族风土的地域与心性:近世福建义序黄氏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载于常建华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8年第9卷,第8页。
    1 参见杜正胜《编户齐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2年版,第23—26页。
    2 王毓铨《封建社会的土地具有主人的身分》,原载《文史知识》1988年第11期。又收于《王毓铨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9页。
    3 朱保炯、谢沛霖编纂《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所载《编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页。以下简称《索引》。实际上,《索引》关于进士籍贯和役籍的提法不是很恰当,但其著录方式还是按照籍、贯相异的原则来区分的。
    1 按;明代江南地区户籍情况的研究,详见川腾守《明清贡纳制と巨大都市连锁——长江と大运河》,东京汲古害院2009年版。
    2 详见何炳棣《明清社会史论》第二章《身份制度的流动性》
    3 王毓铨在《籍·贯·籍贯》一文中提出,“明代的籍是役籍,贯是乡贯。”原发表于《文史知识》1988年第2期,现收于《王毓铨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8页。
    4 钱茂伟书第六章《明代户籍与科举的关系》可惜没有使用现成的进士登科录,而仅利用《碑录》等第二手资料来统计明代进士役籍资料,其统计的准确性因此而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详见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第六章《明代户籍与科举的关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5 顾诚《谈明代的卫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6 方志远《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表2-2《明代进士分布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2—54页。
    7 郭培贵、孙经纬《明代军籍进士总数及其时空分布特点与成因考述》, 《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1期。
    1 于志嘉《明代军户世袭制度》,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版。于志嘉《试论族谱中所见的军户》,《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57本,第4分,1986年版。于志嘉《论明代的附籍军户与军户分户》,收于《文集》编委会主编《顾诚先生纪念暨明清史研究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0-104页。
    2 张金奎《军户与社会变动》,收于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03—461页。
    3 王海燕《明代京东地区军籍移民述略》,《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申红星《明代宁山卫的军户与宗族》,《史学月刊》2008年第3期;宋永志《明代河南怀庆卫军户对地方社会的认同与塑造》,《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第5期。相关学位论文还有李永菊《明代河南的军事权贵与士绅阶层——归德府世家大族研究》,厦门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王晶晶《明清至民国时期山东半岛军户家族组织研究》,厦门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4 廖英舜《明代官籍进士研究》,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2010年硕士论文。
    5 钱茂伟《明代的家族文化积累与科举中式率》,《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6 吴建华《明清苏州、徽州进士数量和分布的比较》,《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第156-157页。
    7陈宝良《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安徽史学》2005年第2期,第18-24页。关于古籍问题,又见石云生《明清时期“古籍”的嬗变》,《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8秦元红《清朝前期的户籍管理与科举教育》,南昌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9参见罗丽馨《明代匠户之仕官及其意义》(上、下),台湾《大陆杂志》第80卷第1、2期,1990年1、2月。余同元《明清工匠除籍入仕与江南传统工匠的现代转型》附《明代江南工匠入仕情况表》,收于王卫平主编《明清时期江南社会史研究》,群言出版社2006年版,第83—92页。
    1 郭培贵《近二十年来明代科举研究述评》,《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刘晴、胡凡《文化史视域下的科举研究述评》,载于刘海峰《科举学的形成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版,第32--62页。至于宋代方面,英国牛津大学副教授魏希德(Hilde De Weerdt)的《南宋科举的学术史》被日本学者高津孝翻译、收录于会议论文集《中国学的多视角:科举、出版史、女性》第四部分《科举研究的新进展》,日本勉诚出版社2010年版。以及高津孝《科举与诗艺:宋代文学与士人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 谢海涛编译《艾尔曼论中华帝国晚期科举的三重属性——政治、科举和文化再生产》,《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3 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 郭培贵《明代科举各级考试的规模及其录取率》,《史学月刊》2006年第12期。郭培贵《明代乡试录取额数的变化及举人总数考述》,《东岳论丛》2010年第1期。
    5 常成《明代进士录取额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孙经纬《明代军籍进士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赵丽美《明代山东进士群体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6 楚江《清代举人额数的统计》,湖南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1 范金民《明代江南进士甲天下及其原因》,载于《明史研究》第五辑,黄山书社1991年版。以及范金民《明代江南进士事功述论》,《史学集刊》1997年第4期。夏维中、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研究之二——人数众多的原因分析》,《历史档案》1997年第4期。
    2 多洛肯《明代福建进士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多洛肯《明代浙江进士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以及多洛肯《清代浙江进士群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相关论文还有,李琳琦《明清徽州进士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分析》,《安徽师大学报》1991年第1期,第32页。
    4 叶显恩《儒家传统文化与徽州商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第4期。宋长琨《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5 王振芳、吴海丽《明代山西进士的地域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沧桑》2002年第5期。硕士学位论文,如赵国平《明代嘉、隆、万时期山西籍进士及其时政思想》。
    6 陈长文《明代科举中的“告殿”现象》,《图书馆杂志》2008年第04期。陈长文《明代历科“告殿”“补殿”情况考实——兼论明代进士总数》,《科举学论丛》2009年第二辑。
    7 江庆柏《清科举考试中的“补殿试”、“未殿试”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1 王红春《明代举人重复会试现象初探——以浙江为例》, 《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2 详见日本学者山口智哉《宋代<同年小录>考》,收于井上徹、杨振红编《中日学者论中国古代城市社会》,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9页。
    3 吴宣德、王红春《明代会试试经考略》,《教育学报》2011年第1期。
    4 林丽月《明代的国子监生》,台湾东吴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中华书局2006年版。
    5 陈长文《明代“杂流”登科现象考略》,载刘海峰主编《科举学的形成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9—345页。
    6 详见陈长文《明代教官进士登科考论》,天一阁博物馆编《科举与科举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176—197页。
    7王红春硕士学位论文《明代浙江举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丁蓉《明代南直隶举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 李弘祺《中国科举制度与家族结构的改变》,载于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上海嘉定博物馆编《科举学论丛》2009年第2辑,线装书局2009年版,第1页。
    2 郭培贵《明代科举的发展特征与启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 钱茂伟《明代的家族文化积累与中式率》,《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钱茂伟《国家、科举与家族:以明代宁波杨氏为中心的考察》,《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6期。
    4 吴宣德、王红春《明代会试试经考略》,《教育学报》2011年第1期。
    5 相关文章有:高楠《试析宋代官员官年与实年不符现象》,《史学月刊》2004年第7期。周腊生《明代状元的年龄魁龄与魁龄生存时间分析》,《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陈长文《明代科举中的官年现象》,《史学月刊》2006年第11期。郗志群《封建科举、职官中的“官年”——从杨守敬的乡试殊卷谈起》,《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蒋金星、肖夫元《清代举子中式的平均年龄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左松涛《清代生员的进学年龄》,《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
    6 吴宣德、王红春《明代进士及第时三代存殁状况初探》,载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论丛》第10辑,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单篇论文,还有宋长琨《明代官员政治地位升迁中的年资因素—以徽州进士为中心的考察》2008年第5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孟二冬《<宋登科记>考》序言。
    2 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赘语(上)。
    3 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页。
    1 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三。
    2 刘禹锡《刘宾客全集》,卷25《杂体三十九首》。
    3 《续文献通考》卷一六八。
    4 详见萧启庆《元至正十一年进士题名记校补》,《食货月刊》(复刊)第16卷,第7、8期,1987年,第69-84页。又见邵懿辰撰;邵章续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58页。
    5 莫棠《建文元年京闱小录》序。
    6 详见康熙《临海县志》卷五《选举上》按语。
    7 张希清《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 《古廉文集》卷八《答贡士问书一》。
    2 《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
    3 《文献通考》卷三十《选举考三》。
    4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卷
    1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
    2 如谈迁《国榷》卷三二载明人霍韬言:“国初用人,荐举为重,贡举次之,科举为轻。今则科举为重,贡举次之,荐举不行矣。”参见刘海峰《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第8-11页,刊于《科举制与“科举学”》,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又见(日)曾我部静雄《中国的选举、贡皋与科举》,日本《史林》五三卷四号,1970年7月。
    3 《明史》卷七0《选举志二》。
    4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八一《科试考一》。按:万历《明会典》卷77《礼部》35《贡举·科举》记载同。
    5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二《试录原始》,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4页。
    1 陆容《菽园杂记》卷一。
    2 如柯劭忞《清史稿》志九五载:“部议凡报官改业后,必及四世,本族亲支皆清白自守,方准报捐应试。”
    1 事见《明史》卷二二九《傅应桢传》。傅氏父母存殁事,见《明神宗实录》卷四六,“万历四年正月庚子条”以及《万历邸钞》万历四年丙子卷春正月“逮系辽东巡按御史刘台至京究治条”和《罪惟录》三编卷一四“万历四年丙子春正月”条的记载。按:傅为隆庆五年进士,查是科登科录,其父母存殁情况为严侍下,也就是说他进士中式时,只有父亲还在世。陈建《皇明通纪集要》卷三四记作“即取登科录视之,有母无父”,显然记载讹误。
    2 邱浚《重编琼台稿》卷九《皇明历科会试录序》。
    1 李濂《嵩渚文集》卷五四《国朝河南举人名录序》。
    1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四《科场·薛文清主试》。
    2 陈长文《简评明代进士同年录》,《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3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六《科场·登科录父祖官》。
    1 《嘉靖癸丑科进士同年便览录》。
    2 杨士奇《东里集》卷一《宣德二年进士题名记》。
    1 陈长文《明代进士登科录的版式、结构及体例》,《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 俞汝楫《礼部志稿》卷七二《科试备考·进呈会试录》。
    3 何乔新《椒邱文集》卷一八《题跋书进士登科录后》
    4 范邦甸《天一阁书目》卷二之一《史部》。
    5 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七《开科》,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0页。
    1 笔者按:从刊刻时间上看,天一阁本《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与天一阁本《洪武四年会试记录》虽然都是洪武年间,但前者的的刊刻时间要晚于后者。
    2 按:乡试是由中央派员主持,分直省举行的选拔型考试。乡试亦称大比,三年举行一次,在子、卯、午、酉年的秋天举行,所以又叫做“秋闱”。
    3 《明史》卷七0《选举志二》。
    4 杨士奇《东里集》卷一《宣德二年进士题名记》。
    5 详见姚乐野《明代科举制下的南北之争》、《明清科举制与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林丽月《科场竞争与“天下之公”:明代科举区域配额问题的一些考察》,《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20期,1992年,第43-73页。杨永安《科举与门户浅说》,载《明史管窥杂稿》第一辑,第45—49页,香港先锋出版社,1987年版。
    6 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1 邱浚《重编琼台稿》卷九《皇明历科会试录序》。
    2 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卷上。
    3 范邦甸《天一阁书目》卷二之一《史部》
    4 邱浚《重编琼台稿》卷九《皇明历科会试录序》。
    1 骆兆平《天一阁收藏明代科举录的历史和现状》,《天一阁丛谈》,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6页。按:经笔者对照,上图所藏崇祯四、七、十年三科进士三代履历便览与天一阁本均非同一版本。
    1 按:《金正希先生崇祯戊辰科登第行状》,即《中国科举录汇编》第11册所收《崇祯元年戊辰科会试卷》一卷。详见《中国科举录汇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版。《天启壬戌科进士泾阳王征会试朱卷》,原藏陕西省图书馆,后流失民间,被于右任在民国年间于三原书肆购得。其内容和版本情况,详见张鹏一《明天启壬戌科泾阳王端节公会试朱卷跋》,原刊《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8卷第6期,又收于宋伯胤编著《明泾阳王征先生年谱》。关于《成化年间天台卢氏会试卷》的研究论文有,王宏星《天一阁藏明天台卢氏科举考卷、圣旨、家乘考论》,载于天一阁博物馆编《科举与科举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1 按:罗洪先《念庵文集》卷一一即收录了《皇明吉安进士录序》。
    2 俞宪《皇明进士登科考》,收于屈万里《明代登科录汇编》,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版。
    3 《碑录》的成书情况详见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第一章《<碑录>成书与明代进士数》以及毛晓阳、金苏《论<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的刻版与印本》
    1 该书著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陆续已由李大东《明代进士题名校勘记》、《<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校例》(收于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编《古籍点校疑误汇录3》,中华书局1989年)、郭培贵《<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纠误一则》、陈长文《<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校误》、马怀云《<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订正》、毛晓阳《<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进士籍贯刊误述论》、《量化统计与文献考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进士籍贯刊误的考察》、《<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清代福建进士籍贯误刊例析》、龚延明《明洪武十八年进士发覆——兼质疑<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一书《导言》部分、牛明铎《<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订补八则》等文章指出,比如进士题名误增、漏著等等。 1 明代图书的出版分为官刻、家刻(或称私刻)与坊刻三种。官刻是由中央各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分封在各地的“藩府”从事的出版活动;家刻主要是一些文人个人出版活动;而坊刻则是书坊主自行投资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出版活动。详见张献忠《明代科举考试用书的出版》,载于刘海峰主编《科举学的形成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8-349页。
    2 按:原为53种,叶集虚登阁统计,又发现两种,由于原记录中嘉靖年间缺1种,故为55种。详见叶集虚《目睹天一阁书录》卷二《登科录》。
    3 赵万里《重整范氏天一阁藏书记》,见李希泌、张华编《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28—436页,转引自徐良雄主编《中国藏书文化研究》,宁波出版社2003年版,第297页。
    1 骆兆平《天一阁收藏明代科举录的历史和现状》,收于《天一阁丛谈》,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6页。
    2 笔者按:《明史·倪元璐传》记载,崇祯年间,辅臣温体仁唆使刘孔昭攻击倪元璐,说倪元璐之妻陈氏尚存,而妾王氏冒充继配得以再次敕封,败礼乱法。不等皇帝下旨行勘,温体仁即票拟一旨云:“《登科录》二氏并列,罪迹显然,何待行勘?”于是,倪元璐就糊里糊涂地被勒令落职闲住。据此材料可以推断,明崇祯年间进士登科录还有刊刻,只是没有流传下来而已。
    3 屈万里主编《明代登科录汇编》,《明代史籍汇刊》丛书,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版。以下简称《汇编》。
    1 陈长文《天一阁藏明代进士登科录与其他版本之比较》,《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 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七《试录》,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0页。
    3 俞宪《明进士登科考》卷二“洪武十八年乙丑科”按语。
    4 详见王伟凯《明洪武十八年乙五科进士名单考补》,《图书馆杂志》2006年第4期;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附录表《明洪武十八年进士名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5—304页。以及龚延明《明洪武十八年进士发覆———兼质疑《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76页。
    1 范邦甸《天一阁书目》卷二之一《史部》。
    1 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81页。
    1 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7页。
    2 详见[日]檀上宽著,王霜媚译《明代南北卷的思想背景——克服地域性的理论》,载《思与言》第27卷第1期,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55-68页。林丽月《科场竞争与天下之“公”:明代科举区域配额问题的一些考察》,收于邢义田、林丽月主编《社会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4页。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第八章《科举政治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4 《明史》卷七0《选举志二》。
    5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四一《科场变异》。
    1 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9页。
    2 《明史》卷七0《选举志二》。
    3 刘虹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统计得,“在确立南、北、中卷名额之前,于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各科进士共2792人,其中南方籍的占2228人,占总数的79%。”详见刘虹《中国选士制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45页。
    4 杨士奇《东里集别集》卷二《圣谕录》。
    1 弘治《明会典》卷七七。
    2 杨士奇《东里集》卷一《宣德二年进士题名记》。
    3 《弇山堂别集》卷八十二《科试考二》。
    1 陈循《芳洲文集》卷三《送萧教谕赴长洲序》。
    2 《明宪宗实录》卷二八四,江苏国学图书馆传抄本。按:首句台湾“中研院”校印本缺损。
    3 《成化二十三年会试录序》转引尹直《试录序》。
    1 雷礼《皇明大政纪》卷一七。
    2 杨永安认为;“然而,地区主义或不足以构成党争,而实足以形成门户。洪武三十年(1397)之南北榜事件,首见南北相峙之局。仁宗(朱高炽,1378-1425,1425年在位)时始定北四南六之法,而南士见重自此始。宣宗(朱瞻基,1399-1435,1425-1435在位)又复以百人为率,南取五土五,中取土,北取三十五。宪宗(朱见深,1447-1487,1465-1487在位)成化二十年(1486)首辅万安(1448年进士)、礼部尚书周洪谟(1445年进士)皆四川人,于是南、北各减二名,而中增十四,此又地区主义之证也。详见氏著《科举与门户浅说》注3,收于《明史管窥杂稿(第一辑)》,香港先锋出版社1987年版,第49-50页。
    3 李新达《中国科举制度史》,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第295页。
    1 详见吴宣德、王红春《明代会试试经考略》,《教育学报》2011年第1期,第107页。郭培贵也认为:“上述录取率。都是在朝廷调控下形成的,并非完全自由竞争的结果。”详见郭培贵《明代科举各级考试的规模及其录取率》,《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第24页。
    2 鲍应鳌《瑞芝山房集》卷十《文林郎益都令谦庵吴公行状》。
    3 笔者按:由于明代会试不限制举人的入试次数,殿试也没有黜落。而且会试中式后,参加殿试者才能正式成为进士,由于有不参加或者延迟参加殿试者,所以明代多科会试中式人数和殿试人数常常是不一致的。
    4 叶春及《石洞集》卷四《惠安政书三·版籍考·正纲》。
    1 王红春《明代举人重复会试初探——以浙江为例》, 《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2 王鏊《震泽集》卷二五《奉政大夫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陈君墓表》。
    3 《国朝献征录》卷五五,杨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畏斋周先生孟中墓表》
    4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二《委巷丛谈》。
    5 蔡清《虚斋集》卷五《钦进亚中大夫云南按察司副使致仕云室先生林公墓志铭》。
    6 顾清《东江家藏集》卷四一《马湖府知府碧潭顾君墓志铭》。
    7 归有光《震川集》卷四《解惑》。
    8 《明史》卷二八七。
    9 陆深《俨山集》卷七五《省轩莫先生墓志铭》。
    1 详见王鏊《姑苏志》卷五四《奚昌》。按:《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载其经书为《易》,说明奚昌仍以《易》经中式。
    2 《东林列传》卷二三《文震孟姚希孟列传》。
    3 何三畏《云间志略》卷九《陈宪使西潭公传》。
    4 《国朝献征录》卷七0《南京太常寺卿矫亭方公鹏生圹志(方鹏自撰)》。
    1 《东林列传》卷十《金毓峒张罗彦张罗俊尹洗列传》。
    2 详见郭鎜《皇明太学志》卷一《典制上》以及查继佐《罪惟录》志卷一八《科举志》。
    3 万历《大明会典》卷七七《礼部三五·科举·会试》。
    4 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81页。
    1 《陕西通志》卷六三《人物》。
    2 倪岳《青溪漫稿》卷一八《秋榜同年谱序》
    3 孙承恩《南畿辛卯(嘉靖十年)同年方齿录序》。
    4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二。
    5 详见王红春《明代举人重复会试现象初探——以浙江为例》,《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第193—196页。
    1 按:吴宣德曾以浙江、山西为例讨论过这个问题,认为“举人重复会试现象在不同的地区还有不同的表现,个中的原因还值得进一步探讨”。详见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表3-7《浙江、山西进士乡殿试间隔时间比较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嘉庆《松江府志》卷五五《古今人传》。
    3 详见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表3-5《明景泰七年至万历十一年各科重复会试情况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102页。
    4 《国朝献征录》卷一三《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赠太傅谥毅商公辂墓志铭(尹直)》
    5 光绪《苏州府志》卷八七《陈仁锡传》。
    1 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五《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宪费公宏行状》。
    2 何三畏《云间志略》卷二十《王宪使后阳公传》。
    1 林岩《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第四节《北宋京城地区的“寄应”问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相关研究还有王洪兵《清代顺天府科举冒籍问题研究》,载于刘海峰主编《科举学的形成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22-653页。
    2 袁枚《随园随笔》卷一0《科第类·南北分卷》。
    3 赵翼《陔余丛考》卷二九《寄籍》。
    4 (日)平田昌司《清代鸿胪寺正音考》,《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第537—576页。
    5 《钦定科场条例》卷三五。
    1 《明神宗显实录》卷一六七“万历十三年十月戊辰”条。
    2 严嵩《南宫奏议》卷21《选举》“议处京闱科举事宜”条。
    3 李调元《制义科琐记》卷2《两举世间无》。
    1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八二《科试考二》。
    2 光绪《苏州府志》卷八一《姚希孟传》。
    3 张居正《张太岳集》卷39《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
    4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4《礼部·京闱冒籍》。
    5 谢肇淛《五杂俎》卷14《事部二》。
    1 高飞《明朝户籍制度中的身份法与迁徙法》,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参见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 吴建华《明清苏州、徽州进士数量和分布的比较》,《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第156-157页。
    3 详见宋长琨《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1 《国朝献征录》卷三五《礼部左侍郎刑让》(国子监祭酒陈鉴、司业张业)。
    2 《明资德大夫正治上卿都察院左都御史赠太子少保带川刘公(焘)暨配赠夫人陈氏合葬墓志铭》,沧州市文物局编《沧州出土墓志》,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页。
    3 梁云龙《海忠介公行状》。
    4 唐顺之《荆川集》卷十《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
    1 徐有贞《武功集》卷四《送李太守序》。
    2 王鏊《震泽集》卷二五《故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赠荣禄大夫少保谥文毅倪公行状》。
    3 吴宽《家藏集》卷七三《明故工部营缮清吏司员外郎致仕胡君墓表》。
    4 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一四0《亡弟中顺大夫太常寺少卿敬美行状》。
    1 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第六章《明代户籍与科举的关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2 万历《大明会典》卷一三四《人户以籍为定》。
    3 又见《大明律》卷四《人户以籍为定条例》。嘉靖二年会试第二场判题中一则即是“人户以籍为定。”
    1 详见王毓铨《明朝的配户当差制》,《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1期。
    2 《宋史》卷155《选举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605页。
    3 王毓铨《明朝徭役审编与土地》,《中国史研究》第1期,1988年。以及王毓铨《明朝的配户当差制》,《中国史研究》第1期,1991年。
    4 《明史》卷70《选举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4页。
    5 详见栾成显《赋役黄册与明代等级身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1期,第96页。
    2 何炳棣《明清社会史论》,1962年英文版第53—91页。
    3 王毓铨《明代徭役制度的若干特点》,第26—29页,现收于《王毓铨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详见王毓铨《籍·贯·籍贯》,原发表于《文史知识》,1988年第2期,现收于《王毓铨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8页。
    1 详见万安玲《宋元转变的汉人精英家族:儒户身份,家学传统与书院》,《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9卷,2008年,第78-88页。相关研究有,沈登苗《也谈明代前期科举社会的流动率——对何炳棣研究结论的思考》,《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年第9期。以及钱茂伟《明代的家族文化积累与科举中式率》,《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第142—143页。
    2 《寰宇通志》卷六九引《元一统志》,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卷十。
    1 萧启庆《元朝科举与江南士大夫之延续》,收于中国元史研究会编;邱树森主编《元史论丛》第7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一19页。
    2 乔卫平《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宋金辽元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19页。
    3 详见沈登苗《也谈明代前期科举社会的流动率——对何炳棣研究结论的思考》,《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年第9期。
    4 按:关于明代儒籍进士总数,钱茂伟的统计结果为155人。详见氏著《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附录表6-1《明代进士户籍来源分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第310页。沈登苗认为:“由于较易出儒籍进士的明初,有10余科的进士题名录没有记载进士的‘藉别’,故实际的儒籍进士应
    1 贾志扬(John William Chaffee)《宋代科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版,第2页。
    1 钱茂伟《明代的家族文化积累与科举中式率》,《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第143页。
    2 宋濂《文宪集》卷二二《故东吴先生吴公墓志铭》。
    3 《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
    4 《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
    5 解缙《文毅集》卷一三《监察御史陈公仲述墓志铭》。
    6 唐甄《潜书》《唐阶春墓表》。
    1 黄道周《黄石斋先生集》卷一五《唐隶之墓志》,详见梁方仲《梁方仲读书札记》,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02页。
    2 梁方仲《梁方仲读书札记》,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02页。
    3 冯尔康主编《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9页、110页。
    1 相关研究,牛建强、汪惟真《明代孔颜曾孟四氏圣裔的教育与科贡——以阙里孔氏庙学为中心》,载于《明清论丛》第十辑,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
    2 《明世宗实录》卷一一四。
    3 详见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83页。
    1 《明熹宗实录》卷一一“天启元年六月戊寅”条。
    2 详见贾志扬《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赵冬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 详见沈登苗《评钱茂伟教授著《国家、科举与社会》之得失——兼论学术述评的追求》,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6931&type=1002,2005年。他认为:“从《索引》中辑录出明代宗室籍进士,即使不计崇祯十三年的两位特赐进士,至少也有13人。钱茂伟书仅析出1人。并且钱茂伟的研究并未指出这类特殊役籍问题和作出解答。陈长文《明代宗科进士辑考》,《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 《明经世文编》卷四九一。按照顾诚的统计和估算,明代的宗室最后大概达到二十万人左右。
    2 于慎行《谷山笔廛》卷3。
    3 张瀚《松窗梦语》卷8。
    4 何乔远《名山藏》卷三六《分蕃记》。
    1 详见顾诚《明代的宗室》,收于明清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秘书处论文组编《明清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7页。
    2 《明世宗实录》卷三0四“嘉靖二十四年十月甲午”条。
    3 《礼部志稿》卷七八《宗藩备考》“请令宗室教养入制科”条。
    4 《明神宗实录》卷五0“万历四年五月壬寅条”。
    1 《明神宗实录》卷四一六“万历三十三年十二月乙卯”条。
    2 谢肇淛《五杂俎》卷一五《事部三》“处宗藩之法”条。
    3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51页。
    4 谈迁《枣林杂俎·宗室进士》,中华书局2006年版。
    5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四一《礼部三·贡院》。
    6 《明熹宗实录》卷一五“天启元年十月癸巳”条。
    7 《明熹宗实录》卷四0“天启三年(1623)闰十月壬寅”条。
    1 《中国科举录汇编》第11册《崇祯六年四川乡试录》序。
    2 凌义渠《凌忠介公集》卷六《山左乡试录序》。
    3 杨士聪《玉堂荟记》卷下。
    4 《中国科举录汇编》第11册《崇祯六年四川乡试录》序。
    5 黄景防《国史唯疑》卷一一《万历泰昌天启》。
    6 《明史》卷二七七《侯峒曾传》
    7 《南国贤书》。
    8 郑仲夔《玉麈新谭》隽区卷三。
    1 《祁门善和程氏族谱》。
    2 魏大中《魏廓园先生自谱》。
    3 详见张金奎《明代卫所军户研究》,线装书局2007年版。又见李成燕《<明代卫所军户研究>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第2期。
    4 顾诚《明帝国的疆土管理条例》,《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第146页。
    5 于志嘉《论明代的附籍军户与军户分户》,收于《文集》编委会编《顾诚先生纪念暨明清史研究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1 顾诚《谈明代的卫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第58页。又见彭勇《论明代州县军户制度——以<嘉靖商城县志>为例》,《中州学刊》2003年第1期,第97页。
    2 王毓铨《明代的军户——明代配户当差之一例》,收于王毓铨《莱芜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4页。
    3 顾诚《明代的卫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第58—59页。
    1 《嘉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
    2 《明资德大夫正治上卿都察院左都御史赠太子少保带川刘公(焘)暨配赠夫人陈氏合葬墓志铭》,沧州市文物局编《沧州出土墓志》,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页。
    3 余继登《淡然轩集》卷四《贺御史大夫带川刘公八十寿叙》。
    1 李贤《古穰集》卷一三《资善大夫南京刑部尚书耿公神道碑铭》
    2 《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
    3 《国朝献征录》卷九四《陕西布政司参议贺公钦传》
    4 乾隆《盛京通志》卷一一四,潘辰播《医间先生墓志铭》。
    5 隆庆《仪真县志》卷六《户口考》。
    6 详见何炳棣《明清社会史论》,1962年英文版,第68页。
    7 详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编《中国明朝档案总汇》第97册《为报送应试文武生员年籍履历清册事(隆庆三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详见钱茂伟《国家、科举与家族:以明代宁波杨氏为中心的考察》,《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44页。
    1 《辞海(试行本)》第3分册《经济》,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59页。
    2 何炳棣《明清社会史论》,1962年英文版,第55页。
    3 罗丽馨《明代匠户之仕官及其意义》(上、下),台湾《大陆杂志》第80卷第2期,第32-34页。
    4 余同元《明清工匠除籍入仕与江南传统工匠的现代转型》附《明代江南工匠入仕情况表》,收于王卫平主编《明清时期江南社会史研究》,群言出版社2006年版,第83--92页。
    5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四卷《明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6 罗丽馨《明代匠户之仕官及其意义》(上、下),台湾《大陆杂志》第80卷第2期,第32-34页。
    1 李东阳《怀麓堂集》卷八一《明故赠奉直大夫尚宝司少卿崔君墓碑铭》。
    2 《辞海》中对盐、灶户的解释如下:“盐户多为民户,也有招游民和以罪犯充当的。明代以前,盐户对国家都有制造定额盐斤的义务。明万历时,民户列入盐籍者,除里甲正役并纳粮外,免民差杂役。名称各代各地不一,唐宋以后,通称有畦夫、亭户、灶户等。宋代制浮盐的又叫锅户,制井盐的叫井户,制硷盐的叫铛户。亭户是我国生产海盐盐户的旧名称。唐代第五琦变盐法,将制盐人户由政府编定特殊户籍,专负制盐差徭,其它杂榣,概行免除。因煮盐地点设有亭场,故名亭户。明代两浙盐户还叫亭户,别处通称灶户。灶户,名称始于五代。宋代亭户也叫灶户。明代将盐户著为灶籍,迄至近代凡盐户都称为灶户。”详见《辞海》编辑所修订《辞海试行本》第3分册《经济》,中华书局年版,第页。
    3 详见周远廉、谢兆华《明代灶户的分化》,载《明史研究论丛》第2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2页。
    1 转引自周远廉、谢兆华《明代灶户的分化》,载《明史研究论丛》第2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2页。
    2 《明神宗实录》卷一六四。
    1 《宋会要辑稿》“宋庆历二年”条。
    2 高明士《隋唐贡举制度》,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第399页。
    1 《明史》卷六一《选举志》。
    2 关于明代社学的情况,详见池晓芳《明代的社学》,华东师范大学1993年博士学位论文。
    3 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77页图《明代学制图》。
    1 高时良《中国教育史纲·古代之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22页。
    2 赵子富《明代学校与科举制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279-280页。
    3 郭培贵《明代科举的发展特征与启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 《礼部志稿》卷二三。
    2 俞汝楫《礼部志稿》卷七一《题行乡试条约》
    1 陈汝元《皇明浙士登科考》卷三《弘治十七年甲子科乡试题名》按语。
    2 《明史》卷六九《选举一》。
    1 《明史》卷六九《选举一》
    1 齐如山《中国的科名》,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1 龚(?)《鹅湖集》卷四《上饶县新修学记》。
    2 详见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第五章《地方教育建设与进士的地理分布》,第156页表5-1《明代府州县学覆盖率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 《明宣宗实录》卷九六“宣德八年十月辛丑条”。
    4 关于明代增广生情况,参见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明代卷)》,第209页。
    1 关于明代附学生情况,参见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明代卷)》,第209-210页。
    2 明代附学生具体出现于何时?一种意见认为,是在正统年间。据《明史.杨瓒传记载》,杨瓒在正统时,“言民间子弟可造者多,请增广生员毋限额。礼部采瓒言,考取附学。天下学校之有附学,由瓒议始。”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附学生员始设于成化年间。
    3 参见《明太学志》卷八。吴宣德认为:“例贡生是指宣德八年(1433)以后实行的、将年龄在45岁或40岁以上的地方儒学生员考选入监。凡达到这一年龄标准,均可依例而行。因与岁贡有规定的人数、选法不同,所以称作例贡。而纳粟、纳马、纳银等,均是援照官员、民众入赀授官或荣誉的事例而充太学生,故称援例生。后来不加分别,将后者亦称例贡,其实并不确切。”详见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明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4 《大明会典》卷七八礼部三六《儒学》
    5 何三畏《云间志略》卷一五《莫方伯中江公传》。
    1 江盈科《雪涛阁集》卷七《长洲学田记》,载于《江盈科集》,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387页。
    1 《明史》卷六九《选举志一》。
    2 《国朝献征录》卷四七,杨士奇《从子之宜墓志铭》。
    3 万斯同《明史》卷七四《选举四·学校中》。
    1 《明神宗实录》卷三0七“万历二十五年二月甲申”条载:“先是,万历二十二年乡试,以廷试选贡俱属北监,不及拨南,增额二十名。至是,礼部因南京祭酒冯梦祯加额之疏,请量加五名,酌分北监十五名,南监十名,专待选贡之士,著为例。从之。”《明神宗实录》卷三三七“万历二十七年七月戊申朔”条载:“停罢选贡。”
    2 详见《明史》卷七0《选举志》。
    3 按:据黄佐《南雍志》卷一五《储养考》的记载,岁贡生的地位在明代初期似乎比较高:“岁贡,在国初视科举尤重,府学一年一贡,州学三年二贡,县学二年一贡。或选凡通一经者,俱许入监,用积分法升至率性堂,高皇帝面试之,多擢藩臬方面及部属科道等官,亦有除府州县正贰者,惟有罪乃除首领官。洪武二十五年,以坐班人少,令府一年二贡,州学二年三贡,县学一年一贡,明年复常,自是每遇人少,则间或行之。”
    1 入监历事而未授官者也可参加科举。如景泰五年进士杜谦,徐溥《谦斋文录》卷四《通奉大夫工部左侍郎杜公神道碑铭》载:“公少游郡庠,正统丁卯领顺天府乡荐,会试不偶,以国子生历事户部。时山阳金公为尚书,待下方严,独奇公,欲奏荐为属,公辞之。”
    2 《皇明浙士登科考》。
    1 蔡献臣《清白堂稿》卷四《戊午浙江岁荐齿录序》。按:据这条引文可推测,万历末年,贡生在京参加乡试是很普遍的事情,可见通过科举入仕成为岁贡生另一条主要出。允许贡生附京乡试的此项规定当从嘉靖十年浙江沈朝宣开始。
    2 黄汝亨《寓林集》卷一《江右乡贡齿录序》
    3 何炳棣《明清社会史论》第一章《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阶层》,1962年英文版第29页。
    1 郭鎜《皇明太学志》卷一《典制》上。
    2 郭鎜《皇明太学志》卷一《典制》上。
    3 彭时《彭文宪公笔记》。
    4 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明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5 何三畏《云间志略》卷九《陈宪使西潭公传》。
    1 章潢《图书编》卷一0七《条陈监规》
    1 《大明会典》卷七七《科举·会试》。
    2 《明神宗实录》卷四一一“万历三十三年七月乙酉”条。
    3 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32—134页。
    1 何炳棣《明清社会史论》,1962年英文版,第31页。
    2 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一一《民生》。
    3 何三畏《云间志略》卷一五《徐司寇觉庵公传》
    4 彭韶《彭惠安集》卷四《明封太淑人黄母林氏墓志铭》
    1 詹家豪《明代太学中的援例监生》,《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6期,第72页。
    1 费元禄《甲秀园集》卷七《诗部·感怀寄孙栢潭先生有序》
    2 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二八。
    3 何三畏《云间志略》卷一三《陆仪部宝峰公传》
    1 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83页。
    2 陈宝良《明代卫学发展述论》, 《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6期,第93页。
    1 陆容《菽园杂记》卷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4页。
    2 《明英宗实录》卷一三二。
    3 正德《大同府志》卷9《寓贤》
    4 详见张金奎《军户与社会变动》,载于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36437页。
    5 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四卷)》第三章《明代的地方儒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4—205页。
    1 高艳林《明代天津人口初探》,《明史研究》第七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7页。
    1 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83页。
    2 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四卷)》第三章《明代的地方儒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105页。
    3 陈长文《明代“杂流”登科现象考略》,载刘海峰主编《科举学的形成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1页。
    4 笔者按:陈长文的统计结果为247人。详见陈长文《明代教官进士登科考论》,天一阁博物馆编《科举与科举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176—197页。
    1 《明史》卷六九《选举一》。
    2 《明宪宗实录》卷一六《成化元年四月庚寅条》
    3 万历《明会典》卷78《礼部》36《贡举·科举》。
    1 详见《翰林记》卷四《幼童教习》。谭希思《明大政纂要》卷四九也提及杨一清,“初以奇童荐为翰林院秀才。成化八年登进士。”
    2 《明武宗实录》卷七六“正德六年六月戊申条”:“吕(常心),字秉之,翰林学士赠礼部左侍郎谥文懿原之子也。以荫录为国子生,成化初又以东宫恩授中书舍人,仍上疏应试,遂荐京闱。中书舍人之得应试也,实自(常心)始。”
    1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
    2 《明宪宗实录》卷二六“成化二年二”条。
    3 《文献通考》卷三五选举考八。
    4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八一《科试考一》
    5 《明太祖实录》卷六七“洪武四年七月丁卯”条。
    1 隆庆《赵州志》卷七。
    2 按:《建文二年会试录》作:“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宜章县典史。”《建文二年进士登科录》作:“由监生任湖广宜章县典史。”
    3 张朝瑞《皇明贡举考》卷四。
    1 孙承泽《天府广记》卷一七《贡院·试额》,北京出版社1962年版,第212页。
    2 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明清分卷)》第一章《明清时期的国家教育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3 黄佐《南雍志》卷十五《储养考》。
    1 按:《明太祖实录》卷八十“洪武六年三月己未条”云:“礼部奏举人年少者赵惟一等三十四名,送国子学读书,命赐衣帐。”与此人数记载相吻合,但月份记载不同,当以亲历人浙江洪武五年乡试解元郑真《荥阳外史集》的记载为主。
    2 龚敦《鹅湖集》卷四《上饶县新修学记》。
    3 详见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四卷)》第二章《明代的太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页。
    4 钱宰《临安集》卷四《知止斋记》
    5 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295页。
    1 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四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1 何炳棣《明清社会史论》,1962年英文版,第32页。
    2 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四卷表16《历朝科举监生中式数》,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149页。
    1 俞汝楫《礼部志稿》卷二三《凡开科》。
    2 汪小洋、孔庆茂《科举文体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1 陈寒鸣《洪武儒学教育与科举八股的形成》,《中州学刊》1993年第5期。
    2 邱浚《重编琼台稿》卷九《会试录序》。
    3 相关论文如杨永安《科举与门户浅说》,载《明史管窥杂稿》第一辑,,香港先锋出版社1987年版,第45—49页。
    4 杨慎《升庵全集》卷五二《举业之陋》
    5 详见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214页。
    1 孙奇逢《中州人物考》卷五《何副使景明附孙侍郎洛文》。
    2 朱熹《二程遗书》卷五《遗书二先生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7页。
    1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前汉书》卷八八《儒林传》,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800页。
    2 详见《天启壬戌科进士同年序齿录》。又见傅维鳞《明书》卷一七0《叙传一》。
    1 钱茂伟《一经传家的区域文化性——以明代宁波鄞县为中心的考察》,《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版第1期。
    2 陈循《芳洲文集》卷三《送萧教谕赴长洲序》
    3 罗玘《圭峰集》卷三《送饶及之分教望江序》
    1 关于明代会试分卷录取制度,参看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149页。
    2 《明英宗实录》卷三00“天顺三年二月壬午”条。
    3 邱浚《重编琼台稿》卷九《应天府乡试录序》。
    4 万历《明会典》卷78《礼部》35《贡举·科举》。
    1 《明宪宗实录》卷二一一。
    2 《明宪宗实录》卷二一一。
    1 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四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页。
    1 童岳敏《明清时期无锡顾氏家族文化——兼论梁溪顾氏词人群》,《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88页。
    2 陆深《俨山集》卷七五《省轩莫先生墓志铭》
    1 钱茂伟《国家、科举与家族:以明代宁波杨氏为中心的考察》,《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 王蕊《明清时期高密单氏家族文化成因》,《荷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3 梁潜《泊庵集》卷八《故监察御史陈公行状》
    4 聂豹《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四《送王石泉辍讲归安成序》。
    1 杨士奇《东里集》卷二二《退庵府君小传》。
    2 乾隆《怀庆府志》卷二一《人物志》。
    3 瞿景淳《瞿文懿公集》卷一二《山西按察司副使次山刘公墓表》。
    4 详见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六六本传。
    5 蔡清《虚斋集》卷五《钦进亚中大夫云南按察司副使致仕云室先生林公墓志铭》。
    6 《明史》卷二八二《蔡清陈琛传》。
    7 吴宽《家藏集》卷七六《明故奉政大夫南京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金府君墓碑铭》。
    8 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六六本传。
    9 光绪《广州府志》卷一二六《列传》十五。
    1 嘉靖《九江府志》卷十《学校志》。
    1 李燕捷《唐人年寿研究》。以及张燕波《唐代科举出身者年寿问题研究》,《江汉论坛》2005年第9期。
    2 贾志扬(John William Chaffee)《宋代科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版,第5页。
    3 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第132页。
    4 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14页。
    5 详见宋长琨《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6 宋长琨《明代官员政治地位升迁中的年资因素——以徽州进士为中心的考察》,《东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5期,第66页。
    1 陈长文《明代科举中的官年现象》,《史学月刊》2006年第11期,第44、47页。
    2 (日)大野晃嗣《从“明代进士登科录”的编纂看“明清考试文化”中的“官年”现象》,《第五届科举制与科举学检讨会-报告论文集》2009年,第393-401页。
    3 《重修嘉兴府志》卷一七《人物》。
    4 黄瑜《双槐岁钞》卷十《进士教职长史》。
    1 邱浚《重编琼台稿》卷二十《金侍郎传》。
    2 《献征录》卷二四本传。又见吴宽《家藏集》卷五九《倪文毅公家传》。
    3 董份《明通议大夫南京刑部右侍郎白石蔡公墓志铭》。
    4 王鏊《姑苏志》卷五二《韩雍》。笔者按:“弱冠”,一般指二十岁,是大致的年龄。我们认为仅凭弱冠一词来断年龄还不行,必须有确切的年龄数,类似“弱冠”这类年龄的指代词可以作一个大致的指标来使用。
    5 韩雍《襄毅文集》卷一一《送简庵黄门先生还京序》。
    6 《国朝献征录》卷一五,江汝璧《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宪费公宏行状》。
    7 黄景防《国史唯疑》卷四。
    8 《明一统志》卷七七本传。
    1 王鏊《姑苏志》卷五四《奚昌》。按:《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载其经书为《易》,说明奚昌仍以《易》经中式。
    2 全祖望《鲒琦亭集》卷九《明礼部尚书仍兼通政使武进吴公(钟峦)事状》。
    3 《东林列传》卷十《金毓峒张罗彦张罗俊尹洗列传》
    4 鲍应鳌《瑞芝山房集》卷十《文林郎益都令谦庵吴公行状》。
    5 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五五杨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畏斋周先生孟中墓表》。
    6 何三畏《云间志略》卷二十《莫文学芳亭公传》。
    7 嘉靖《彰德府志》卷六《刘潺》。
    8 光绪《嘉善县志》卷一九《人物志·宦业》。
    1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七九《人物六·金九成传》。
    2 详见《孙文正公年谱》。
    3 何三畏《云间志略》卷一五《范太仆中方公传》。
    4 何三畏《云间志略》卷二十《王宪使后阳公传》。
    5 叶梦珠《阅世篇》卷二《学校五》
    6 彭时《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安成李公绍神道碑》,《国朝献征录》卷三五。
    7 蔡清《虚斋集》卷五《钦进亚中大夫云南按察司副使致仕云室先生林公墓志铭》。
    8 孙奇逢《中州人物考》卷五《何副使景明附孙侍郎洛文》
    1 光绪《苏州府志》卷八七《陈仁锡传》。
    2 焦竑《献征录》卷三二《户部郎中致仕陆公恺墓志铭》。
    3 吴宽《家藏集》卷五九《布政使陈公传》。
    4 罗钦顺《困知记》续补《罗整庵自志》。
    5 严嵩《钤山堂集》卷三五《明故吏部尚书致仕赠太子太保谥文庄罗公神道碑》。
    6 《明资德大夫正治上卿都察院左都御史赠太子少保带川刘公(焘)暨配赠夫人陈氏合葬墓志铭》,沧州市文物局编《沧州出土墓志》,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146页。
    1 邢铁《宋代家庭史研究述评》,是文为邢铁著《宋代家庭研究》代绪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2 李根蟠《从秦汉家庭论及家庭结构的动态变化——兼与杜正胜先生商榷》,《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5页。
    1 《全唐文》卷一二二《亲丧未葬不准选举诏》。
    2 徐松《登科记考》卷二八。
    3 王溥《五代会要》卷九《丧葬下》。又见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一六0《帝王部·革弊》。
    1 《明史·太祖纪》。
    2 详见骆芬美《明代官员丁忧与夺情之研究》,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3 武秀成《“严侍”释义及探源》,《辞书研究》2004年第5期。
    4 陆容《菽园杂记》卷一。
    1 《朱舜水全集》卷一五《答小宅生顺问》,中国书店1991年影印本,第207页。
    2 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在各科进士中,本人或其父祖辈有传记的人甚多,但因篇幅所限,暂时无法以科年为单位对该科进士上三代存殁情况进行完整分析,所以使用明代进士及其家人的传记作为样本暂时不便在本文中展开了。
    3 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陈长文《明代进士登科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2期。
    4 解缙《文毅集》卷七《具庆堂序》。
    1 龚敩《鹅湖集》卷四《介石图记》
    2 邱浚《重编琼台稿》卷二十《金侍郎传》
    3 张宁《方洲集》卷九《七言律诗下·何都宪重庆堂》》
    4 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二《赠大参近沙方子荣陟归寿序》。
    5 《国朝献征录》卷三五,彭时《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安成李公绍神道碑》。
    1 《明史》卷七二《职官一》,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本,第1736页。
    2 王鏊《震泽集》卷二五《赠孺人李氏墓表》。
    1 项乔《项乔集(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2 《嘉靖二年进士登科录》。
    1 万历《明会典》卷六《文官封赠》,广陵书社2007年影印本,第124-125页。
    2 万历《明会典》卷六《文官封赠》,广陵书社2007年影印本,第124-125页。
    3 姚镆《东泉文集》卷七《赠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先君乐轩居士行状》。
    4 据姚镆《赠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先君乐轩居士行状》云:“弘治己未夏(1499),幸遇朝廷举尊崇诏恩,获赠先君为承德郎、礼部祠祭司主事。今天子己未之元年春(1559),复以举尊崇诏恩,称赠先君为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引文于两次受封赠时间点记载甚明。
    1 《明实录》卷二0一“洪武二十三年四月甲戌”条。
    2 张国维《张忠敏公遗集》卷四《乞恩例给祭葬疏》
    1 沈登苗《也谈明代前期科举社会的流动率——对何炳棣研究结论的思考》,《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年第9期。
    2 宋濂《文宪集》卷二二《故东吴先生吴公墓志铭》。
    1《国朝献征录》卷一二,杨士奇《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赠荣禄大夫少师礼部尚书谥文穆胡公广神道碑铭》。
    2 解缙《文毅集》卷十二《翰林院修撰王钦止先生墓表》。
    3 徐兆昺《四明谈助》卷19《南城诸迹三上》,宁波出版社2000年版,第626页。又见钱茂伟《国家、科举与家族:以明代宁波杨氏为中心的考察》,《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6期。
    4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选举考三》。
    1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八一《科试考一》。另见弘治《明会典》卷77《科举乡试》。
    2 《明太祖实录》卷六七“洪武四年七月丁卯”条。
    3 《明太祖实录》卷一六O。
    4 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三五《选举考·举士》。
    5 弘治《明会典》卷七七《科举·会试》。
    6 王廷相《浚川公移集》卷三《督学四川条约》。
    7 《明神宗实录》卷一三五“万历十一年三月丙戌条”。
    1 详见商传《明代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263-264页。
    2 康熙《山西通志》卷二0《人物》。明代宗戚不得为京职的规定是很强硬的,如徐树丕《识小录》载:“秦、晋、周、楚、蜀封于省会,乡试中式者皆特宴之,所赐厚薄不等,所知者楚府银酒盏一,《四书》一册。但与连姻,则不得任京官。山西孔天胤赐进士一甲第三人,以婚于王府,不得授编修,外任同知,擢督学参议而止。”
    3 《明宪宗实录》卷一八六“成化十五年辛巳”条。
    1 佟新主编《人口社会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版,第12-13页。
    2 参见韩宝昌编《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页。
    3 详见佟新主编《人口社会学(第三版)》表1-1《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人口现象和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版,第6页。
    4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年)》,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3页。
    1 《管子》卷八《小匡》第二十。
    2 详见汪道昆《太函集》卷七《荆园记》。以及《雍正硃批谕旨》第47册,“刘于义雍正二年五月”条。
    3 何炳棣《明清社会史论》,1962年英文版,第19页。
    4 林丽月《明代的国子监生》,台湾东吴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23页。
    5 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载于《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536-537页。
    1 文征明《甫田集》卷二五《三学上陆冢宰书》
    2 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一二,《陈启新三大病根疏》
    3 《官林李氏七修宗谱》卷一,转引自郑振满《明清福建家庭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55—256页。
    4 李治安《中国基层社会秩序演变轨迹叙略》(代总序),载于《基层社会与国家权力研究丛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1 《大明会典》卷七七《科举通例》。
    2 《日知录》卷一六。
    3 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3年版,第229页。
    1《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屈万里主编《明代登科录汇编》,《明代史籍汇刊》,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版。
    3《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宁波: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
    4《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会试录》,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年版。
    5《天一阁藏明代乡试录》,宁波:宁波出版社2010年版。
    6《永乐九年进士登科录》,上海图书馆藏明嘉靖礼部刻本。
    7《永乐十三年会试录》,上海图书馆藏明嘉靖十一年(1532)礼部刻本。
    8《正统元年进士登科录》,上海图书馆藏明正统刻本。
    9《弘治十二年进士登科录》,上海图书馆藏明弘治刻本。
    10《嘉靖二年会试录》,上海图书馆藏明嘉靖刻本。
    11《隆庆二年会试录》,上海图书馆藏明隆庆刻本。
    12《万历二十六年会试录》,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
    13《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登科录》,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
    14《天启二年会试录》,上海图书馆藏明天启刻本。
    15《成化十一年会试录》,《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16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6《崇祯十六年癸未科进士三代履历》,上海图书馆藏明崇祯刻本。
    17(明)俞宪《皇明进士登科考》,《明代登科录汇编》本,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版。
    18(明)张朝瑞《皇明贡举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69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
    19(明)陈汝元《皇明浙士登科考》,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自刻本天启补刻本。
    20(明)张朝瑞《南国贤书》,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清代旧抄本。
    21(明)邵捷春《闽省贤书》,上图藏清孔氏岳雪楼抄本。
    22《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不分卷,《明洪武至崇祯各科》不分卷,《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16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23邵懿辰《明季国初进士履历跋尾》,上海图书馆藏清刻本。
    2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编《明朝档案总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中国科举录汇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版。
    26《太学文献集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版。
    (春秋)管仲《管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前汉书》,中华书局出版社1998年版。
    (唐)李林甫《唐六典》,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赵贞信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朱熹《二程遗书》,中华书局1985年版。
    (元)脱脱《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元)刘埙《隐居通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明)朱元璋《御制孝慈录》,《丛书集成新编》本。
    《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红格钞本,1962年版。
    (明)宋濂《文宪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徐一夔《始丰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解缙《文毅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杨士奇《东里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郑真《荥阳外史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梁潜《泊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毛宪《毗陵人品记》,《续修四库全书》本。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何瑭《柏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余有丁《余文敏公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张世伟《自广斋集》,《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明)徐溥《谦斋文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四部丛刊》本。
    (明)姚镆《东泉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明)项乔《项乔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明)徐象梅《两浙名贤录》,《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明)过庭训《分省人物考》,《四库存目丛书》本。
    (明)黄佐《翰林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黄佐《南雍志》,《四库存目丛书》本。
    (明)郭鉴《皇明太学志》,北京燕山出版社《太学文献集成》本。
    (明)刘宗周《刘子全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黄瑜撰,魏连科点校《双槐岁钞》,中华书局1999年版。
    (明)陆容《菽园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明)谢肇淛《五杂俎》,《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明)王琼《双溪杂记》,《四库存目丛书》本。
    (明)温璜《温氏母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中华书局1959年版。
    (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清)顾炎武《日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黄汝成集释本。
    (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北京出版社1962年版。
    (清)平步青《霞外攈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清)范邦甸《天一阁书目》,《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知不足斋丛书》本。
    (清)叶名沣《桥西杂记》,清同治十年滂喜斋刻本。
    (清)徐树丕《识小录》,《涵芬楼秘笈》本,商务印书馆1916年版。
    《全唐文》,中华书局2001年版。
    (元)孛兰肹等撰,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中华书局1966年版。
    《明一统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正德《姑苏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隆庆《临江府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万历《钱塘县志》,《丛书集成续编》本。
    乾隆《象山县志》,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
    乾隆《陕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乾隆《江南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乾隆《畿辅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光绪《苏州府志》,清光绪九年(1883)刊本。
    光绪《广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嘉庆《重刊宜兴县志》,《中国方志丛书》本。
    光绪《嘉善县志》,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版。
    嘉庆《松江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上虞《松夏志》十二卷,民国二十年(1931)枕湖楼铅印本(四册)。
    1《辞海试行本》第3分册《经济》,中华书局1961年版。
    2林丽月《明代的国子监生》,台湾东吴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3朱保炯、谢沛霖编纂《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4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5于志嘉《明代军户世袭制度》,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版。
    6郑振满《明清福建家庭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7韩宝昌编《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8刘虹《中国选士制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9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3年版。
    10冯尔康主编《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贾志扬(John William Chaffee)《宋代科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版。
    12 Benjamin A. Elman著;赵纲译《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12学派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潘光旦《潘光旦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乔卫平《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宋金辽元)》,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6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明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7张杰《清代科举家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8方志远《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中华书局2003年版。
    19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0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年)》,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1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22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3贾志扬著;赵冬梅译《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4(美)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25《文集》编委会主编《顾诚先生纪念暨明清史研究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6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8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中华书局2006年版。
    30王毓铨《王毓铨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齐如山《中国的科名》,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2佟新主编《人口社会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版。
    33张艺曦《社群、家族与王学的乡里实践——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两县为例》,台湾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4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35林岩《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6王卫平主编《明清时期江南社会史研究》,群言出版社2006年版。
    37张国刚主编《中国家庭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8赵子富《明代学校与科举制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第2版。
    39梁方仲《梁方仲读书札记》,中华书局2008年版。
    40汪维真《明代乡试解额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1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2朱亚非《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3天一阁博物馆编《科举与科举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1年版。
    1王红春《明代浙江举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宋长琨《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3马莎《明代云南进士考论》,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4廖英舜《明代官籍进士研究——以天一阁藏明代登科录为主》,台湾东吴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张耀翔《清代进士之地理的分布》,刊于《心理》4卷1号,1926年。
    2顾诚《谈明代的卫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Robert Hymes著,曹国庆、邓虹译《社会变动与科举考试》,《江西社会科学》31989年第6期。
    4于志嘉《明代军户的社会地位——科举与任官》,《东洋学报》第71卷第3、4号,1990年。
    5罗丽馨《明代匠户之仕官及其意义》(上、下),台湾《大陆杂志》第80卷第1、2期,1990年1、2月。
    6夏维中、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研究之二——人数众多的原因分析》,《历史档案》1997年第4期。
    7叶显恩《儒家传统文化与徽州商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第4期。
    8徐泓《明代的家庭:家庭形态、权力结构及成员间的关系》,收于《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
    9(日)平田昌司《清代鸿胪寺正音考》,《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
    10萧启庆《元代蒙古色目进士背景的分析》,《汉学研究》第18卷第1期2000年。
    11詹家豪《明代太学中的援例监生》, 《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2曹国庆《明代江西科举世家的崛起及其在地方上的作用——以铅山费氏为例》《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秋之卷。
    13刘晓东《科举危机与晚明士人社会的分化》,《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4彭勇《论明代州县军户制度——以<嘉靖商城县志>为例》,《中州学刊》2003年第1期。
    15王蕊《明清时期高密单氏家族文化成因》,《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16朱开宇《家族与科举:宋元明休宁程氏的发展》,《台大文史哲学报》第58 期,2003年5月。
    17李弘祺《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及解释——从艾尔曼(Benjamin Elman)对明清考试制度的研究谈起》,《台湾大学历史学报》第32期,2003年12月。
    18吴建华《明清苏州、徽州进士数量和分布的比较》,《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
    19沈登苗《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历史地理》第2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0武秀成《“严侍”释义及探源》,《辞书研究》2004年第5期。沈登苗《评钱茂伟教授著《国家、科举与社会》之得失——兼论学术书评的追
    21求》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6931&type=1002,2005年。
    22郭培贵《明代的历史特点及其经验教训》,《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3陈宝良《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安徽史学》2005年第2期。
    24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5郭培贵《明代科举各级考试的规模及其录取率》,《史学月刊》2006年第12期。
    26沈登苗《也谈明代前期科举社会的流动率——对何炳棣研究结论的思考》,《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年第9期。
    27陈长文《明代进士登科录的版式、结构及体例》,《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8栾成显《赋役黄册与明代等级身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9郭培贵《近二十年来明代科举研究述评》,《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30张晗《明代文官丁忧制度的确立与执行》,载于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论丛》第8辑,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版。
    31陈长文《明代进士登科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2期。
    32张伟然、梁志平《定额制度与区域文化的发展——基于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3期。
    33陈长文《明代科举中的“告殿”现象》,《图书馆杂志》2008年第04期。
    34陈长文《明代历科“告殿”、“补殿”情况考实——兼论明代进士总数》,上此海中国科举博物馆、上海嘉定博物馆编《科举学论丛》2009年第二辑。
    35陈长文《明代宗科进士辑考》,《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36李弘祺《中国科举制度与家族结构的改变》,载于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上海嘉定博物馆编《科举学论丛》2009年第2辑。
    37方芳《清代科举家族的地理分布的特点及原因》,《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38王洪兵《清代顺天府科举冒籍问题研究》,载于刘海峰主编《科举学的形成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9牛建强、汪惟真《明代孔颜曾孟四氏圣裔的教育与科贡——以阙里孔氏庙学为中心》,载于《明清论丛》第10辑,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
    40郭培贵《明代乡试录取额数的变化及举人总数考述》,《东岳论丛》2010年第1期。
    41吴宣德、王红春《明代进士及第时三代存殁状况初探》,载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论丛》第10辑,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
    42钱茂伟《国家、科举与家族:以明代宁波杨氏为中心的考察》,《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6期。
    43李成燕《<明代卫所军户研究>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第2期。
    44包伟民、魏峰《宋人籍贯观念述论》,《浙江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45钱茂伟《明代的家族文化积累与科举中式率》,《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46孙经纬《明代军籍进士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成的原因》,《文教资料》2011年2月号上旬刊。
    47谢海涛编译《艾尔曼论中华帝国晚期科举的三重属性——政治、科举和文化再生产》,《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48郭培贵《明代庶吉士群体构成及其特点》,《历史研究》2011年第6期。
    49吴宣德、王红春《明代会试试经考略》,《教育学报》2011年第1期。
    50郭培贵、孙经纬《明代军籍进士总数及其时空分布特点与成因考述》,《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1期。
    51王红春《明洪武朝首三科浙江举人题名考补》,载于《明史研究论丛》第10辑,紫禁城出版社2012年3月版。
    52陈长文《明代教官进士登科考论》,天一阁博物馆编《科举与科举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176—197页。郭培贵《明代进士群体社会流动的再考察》,载天一阁博物馆《科举与科举文
    53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356页。
    1(美)何炳棣(Ping ti Ho),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ty,1368-1911,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2.
    2(美)Benjamin A. Elman,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3(美) Robert M.Hartwell,Demographic,Political,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750-1550,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42.No.2(1982).
    4(日)宫崎市定《科举》,日本中央公输社1963年版。
    6(日)大野晃嗣《从“明代进士登科录”的编纂看“明清考试文化”中的“官年”现象》,《东洋史研究》,第58卷,第1号。
    7(日)川腾守《明清贡纳制と巨大都市连锁——畏江と大运河》,东京汲古书院2009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