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理性:康德宗教哲学内在张力及调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康德哲学的理性主义之特点恐怕是治康德学的人基本上都接受的,康德哲学中对经验论和唯理论所做出的调和与折衷也是被学界所广泛认可的。除此之外,康德哲学中的情感因素,一般说来,大部分人都认为会集中体现在康德的美学思想中,尤其是康德早期著作《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以及《判断力批判》有关审美的判断里面。基于上述观点,当我们面对康德的宗教哲学时,往往也会以理性主义的态度对待之,尤其是在康德提出理性宗教观后,更会使人觉得康德的宗教哲学是其以理性的方法对基督教做出的“裁剪”,康德自己以理性的态度对《圣经》的解读也表明了这一点。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从“情感”的角度来进入康德的哲学思想,此处的情感不仅仅是审美的情感,还包括康德从小就浸染于其中的带有宗教氛围的情感,但我们想特别指出的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道德情感也与此有密切联系(康德是从物自体的角度处理道德情感的,详见本论文第三章第五节),康德对宗教情感的理解是奠基于路德宗宗教思想的基础之上的,这里面就有一个从奥古斯丁到路德宗的思想传承问题。所以从情感的角度来理解康德哲学就必须回溯这一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本论文的研究主线是从解读奥古斯丁、路德关于信任情感与理性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而展示此二者之间的张力在康德哲学,尤其是宗教哲学中的作用。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揭示康德哲学中的情感因素,或者说以康德哲学中情感与理性之对立所造成的张力来推动对康德哲学的解读。在这一过程中,梳理康德之前的思想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尤为重要,本论文重点处理了奥古斯丁和路德对情感和理性之间所造成的张力之论述,这就是第一章的内容,主要包括奥古斯丁恩典观的认识论困境、路德的“双重权威”问题,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康德恩典观的逻辑盲点。
     本论文的第二章主要是展示康德宗教哲学中的内在张力,它们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自身(现象与本体)的分裂之张力、人的有限感性和无限理性之张力、人实现至善的自助与神佑之张力,造成这些张力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一方面是理性的,有诸如康德所说的知性、狭义的理性及不同的判断力等理性能力,但同时人在另一方面又是感性的。
     如何调和这些张力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重点要做的工作,但在此之前,康德有一个理论性的奠基工作,其间涉及到康德对物自体和“对象”概念的界定,他当时探讨这一问题的语境是唯名论与实在论之间的争论,尤其是贝克莱的“实在就是被感知”这一观点的提出,对康德的物自体和“对象”概念起了一个奠基性的作用,这就是本论文第三章的内容,重点论证了亚里士多德从可能性的角度所谈论的期望情感、奥古斯丁在和佩拉纠的论战中所建立起的信任情感、贝克莱对不在当下的感觉中的事物之存在的信任情感、康德对贝克莱问题的解决而提出的“对象”概念,以及康德提出物自体概念时信任情感所起的作用,最后梳理了康德提出的“纯粹理性”(最狭义的理性)中的信任情感因素。
     第四——六章主要是分析了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其宗教哲学内在张力的调和问题,其主线是康德的“合目的性”概念,具体分为主观合目的性和客观合目的性,前者在审美判断上得到体现,后者在大自然的有机物上得到体现,康德是从艺术品创作的有目的性,和只有显得像是自然的作品才是艺术品这一角度,来实现从自然到自由、从审美情感到道德感、从知识到道德的过渡,并从而调和其张力的。有了这个调和与过渡,康德就进入了他的理性宗教的建构,这是本文第六章和第七章的内容,其间康德由有机物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推论出自然终极目的,并将此与道德相联系,认为只有道德目的才是大自然的终极目的,由此引出了他的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并推论出了他的理性宗教。
     本论文的第七章重点论述了康德所提出的理性宗教到底能否可能,这里面涉及到不同于《实践理性批判》里从道德哲学出发所进行的上帝存在证明,即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除此之外还分析了康德理性宗教的核心:心灵改善问题,其关键问题在于人的向善原初禀赋的重建问题。
     在结语部分,本论文回到康德宗教哲学对其内在张力的调和问题,分析了康德宗教哲学里所“可能”的部分——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宗教问题的合理性;也指出了其“不可能”的部分——对宗教信仰的对象不能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之——它们是人的情感所指向的对象。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除了进行文本分析外,突出了“情感指向”的作用。关于情感指向,我们主要做如下界定,即它是指人在一种情感中对该情感所寄托、维系或指向的对象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具体而言,这种具有指向性的情感包括审美中的愉悦感、惊恐中的恐惧感、愤怒中的愤恨感以及信任感等等。在本论文中,由于主题是关于宗教哲学的,所以我们主要处理期待式的情感和信任的情感。这两种情感,尤其是期待式的情感,在认识论中的作用,其学理依据可上溯至亚里士多德,他是从可能性的角度来谈论的①,这里面涉及到动词与时间的关系问题,在西方语言(以英语为例)中,表示一个动作的发生,其可能性一是靠情态动词来表达,二是靠时态来实现。比如,过去和现在所发生的事情,通过过去时和现在时即可表达,这不仅有语法的作用,也可通过感觉经验来支撑,即那些事情都在我们的经验之中;对未来的事情,在语法上固然可以由情态动词和将来时在句子上加以表达,但由于没有经验可以支撑与验证,所以其发生的可能性是未知的。从西方思想史的角度来看,经验论者没法保证尚未发生的事情的可能性;唯理论者虽然可以靠逻辑加以推演,并以分配真值的方式展示出来,但并没有解决可能性的程度有多大的问题,比如,某媒体报道,明天在济南将有一场A明星的演唱会,我们可以在逻辑上对其真值做如此分配:
     Ⅰ明天在济南可能有一场A明星的演唱会;
     Ⅱ明天在济南可能没有一场A明星的演唱会;
     Ⅲ明天在济南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一场A明星的演唱会。
     其中Ⅰ的真值为百分之五十,Ⅱ的真值也为百分之五十,通过对这两个命题的真值分配,我们并不能解决明天这场演唱会的可能性问题。但演唱会的门票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我们的问题是:人们凭什么在没有解决可能性的前提下去买门票?其答案只能是:凭着信任的情感。人们信任那家发布消息的媒体。这种信任的情感在认识论中,乃至在人的生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像某电视台报道的,在某个偏僻的山村,有一村民发现了一个叫不出名字来的庞然大物来破坏庄稼,是否也攻击人尚不得而知,他向村民进行了讲述并发出了警告,提醒大家加以防范。尽管其他村民并未见过这个怪物,但在一种恐惧的情感中,还是相信它的存在并采取了相应的防卫措施。更为重要的是,许多村民通过不同途径来搞清这个怪物的身份,由此一来,这种情感所指向的对象给人们带来了认识论的意义。我们再把这种信任情感所指向的对象做一扩展,在宗教信仰中诸如上帝、佛陀、真主,以及民间传说中的鬼神妖魔等,它们并不像上面所说的演唱会的门票一样是可被经验到的,而毋宁说是虚幻的、非经验的,但我们如何来界定它们的实在性?只能是在一种信任的情感中。尽管我们可以说,对不信这些对象之存在的人来说,它们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没有实在性的;但对那些相信此类对象存在的人而言,其实在性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其前提表现在,这种实在性只是在信任一信仰的情感中得到支持的。
     由此一来,我们就看到,在认识论中,经验指称对概念的界定和情感指向对概念的界定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第一种对概念进行界定的方式,在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中得到明显的体现①,从他当时设想的场景中,我们得知,A和B通过“方石”、“柱石”、“板石”、“条石”等概念对他们现场所能见到的石头进行了界定,且也顺利地完成了建筑工作,这就说明通过这种界定而达到了顺畅的沟通效果。现在让我们再进一步设想,A让B去取不在现场的另一种石材——圆石,B按照A的描述在另一个地方找到了这种石材并达到了A的要求,也完成了预定的建筑任务。我们在此需要进一步分析的是,B是凭什么去取那种圆石的?当然,我们可以认为:第一,B是凭着原先对不同石材的认识而构想出圆石的大致情形,然后再按照A的描述和要求而“按图索骥”般的找到的;第二,还有B对A的信任,因为他此前并没有见过圆石,也不能确保在A所述说的地方就一定找到圆石,但因着对A的信任,他确实找到了A所要求的圆石。由此可以看出,信任这种情感在对概念的界定中发挥了和经验指称同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在处理康德呈现物自体概念时就是引进了这种信任情感(第三章第三节)。
     本论文的主题是通过梳理情感指向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发展②,来呈现情感指向这一认识论中的重要功能在康德哲学中的作用,尤其是对他的物自体理论、道德情感和道德法则理论,以及情感在调和其宗教哲学内在张力中所起的作用。这对进一步深入理解康德哲学带来一个新的视角,至于其价值也有待于学界的进一步评论与指教。
Most of the scholars who study Kant's philosophy basically accept the idea that Kant's philosophy is rational and Kant makes a compromise and reconciliation between empiricism and rationalism. Besides, most of the scholars think that sentimental factors in Kant's philosophy lie in Kant's earlier works such as An Observation of Sense of Beauty and Sense of Sublimation and 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 According to this, when we deal with Kant'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we often take a rational attitude. Especially after Kant puts his idea of rational religion in his works, most of the people get an idea like this that his rational religion means "handling" Christianity with rationalism. Kant's explanation of the Holy Bible has proved it. Still we can understand Kant's philosophy from the point of "sentiment", the sentiment includes not only the sense of beauty-judgment but also the sense of religion which Kant indulged in from his childhood. But what we want to point out is that the moral feeling in Kant's moral philosophy has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above mentioned sentiment. Kant's understanding about religious feeling is based on Luther's religious thought, this leads to a logical clue from Augustine to Luther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thesis. This thesis traces the clue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rust feeling and reason in Augustine and Luther's thought, accordingly displays the function of the inner tension rooted in the above two factors (trust feeling and reason) in Kant'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This thesis aims at revealing the sentimental factors in Kant's philosophy, in other words, this thesis wants to improve the study of Kant's philosophy with the inner tension between sentiment and reason①. During this course, making the coherence clue clear which originated from different philosophers before Kan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thesis mainly deals with Augustine and Luther's thought. These are the contents in chapter one. They include Augustine's perplexed epistemology of grace, Luther's double authorities from God and conscience, and Kant's logical dilemma in his grace theory.
     In chapter two, this thesis presents the inner tensions in Kant'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they include the inner tension between the appearance and noumenon of person; the inner tension between perception and reason; the inner tension between self-help and the help from God to pursue the highest good. These inner tension are caused mainly by human being's character, that is, on the one hand human beings are sensational;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rational.
     In chapter three, this thesis mainly deals with how to reconcile these inner tensions. But before that, the basic work for Kant i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presenting "the-thing-in-itself". The context of presenting "the-thing-in-itself is the debate between nominalism and realism, especially the theory of "reality is perception"(or "to be is to be perceived") from Berkeley, give Kant some instructive thought. Besides that, the expect feeling originated from possibility which was given by Aristotle and the trust feeling originated from the debate between Augustine and Pelagianism also gives Kant some instructive thought.
     In chapter four, this thesis mainly deals with the reconciliation for these inner tensions in 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 Its main clue is purposiveness. It includes the subjective purposiveness and the objective purposiveness. The former is exemplified in the taste judgment, the latter is exemplified in the organics from the nature. Kant get the idea of purposiveness from the artwork, it means that when the artist wants to make an artwork, he/she usually form a purpose in his/her mind. Finally after he/she finishes the work, only when the work looks like an organics, it is the real artwork.
     In chapter five, this thesis mainly deals with the reconciliation for these inner tensions in 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 Its main clue is objective purposiveness. In other words, the objective purposiveness is exemplified on the organics in the nature. From this clue, Kant achieve his reconciliation for these inner tensions and make a transition from knowledge to morality, from the nature to the freedom, from the taste feeling to the moral feeling.
     In chapter five, this thesis mainly deals with the reconciliation for these inner tensions in 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 Its main clue is the moral religion. But Kant's argument for the existence of God is different from the argument in the Critique of the Practical Reason. In the Critique of the Practical Reason, Kant thought that God is necessary for the moral theory, without God, we can not guarantee the happiness for the people who do things according to the moral law. But in 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 Kant's argument for the existence of God is based on the argument in the Critique of the Practical Reason. He thought that the existence of God in moral-ended theory is to prove the final end in the nature.
     The study method for this thesis, apart from reading the original text, is to adopt the "sentiment endowment" method. This method points out that on the one hand, a sentiment or a feeling does not mean an only subjective mood which refers to anything before the person who having the subjective mood; on the other hand, it usually points to an object surrounding the person who perceive it, concretely the object is a necessary sensual one. Such as this, when you are in a horrible situation, you must afraid of some dangerous thing, even this existence which you are afraid of does not exist like an object of senses. This objective thing of a sentiment has a real endowment in meaning for defining a term.
引文
① 可参阅谢文郁的文章“偶态形而上学:问题的提出和展示”,《世界哲学》2013年第4期。本论文的第三章第一节展开论述。
    ① 维特根斯坦当时举了这么一个例子,“让我们设想这样一种语言……:这种语言应当用于一个建筑者A和一个助手B之间的交流。A在用建筑石料建一座建筑物;有方石、柱石、板石、条石。B需将石料递给A,而且是以A所需要的那种次序。为了这个目的,他们使用一种由如下语词构成的语言:“方石”、“柱石”、“板石”、“条石”。A喊出它们;——B便将他已经学会听到这声喊叫便要将其拿来的那块石料拿来。——将之看作是完全的、原始的语言。”引文出自韩林合的《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解读》,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73页。
    ② 当然,本文对情感指向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发展之梳理还是粗浅的,肯定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这也待于以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① 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5页。
    ② 这两个学派的观点最初是以对立的形式出现的,但有一些具体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追问,如:“数”与“物质始基”之间的对立,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或换言之,毕达哥拉斯派的“数”到底是充当了一个独立的精神实体并作为万物的本源?还是只表现为物质的一种属性?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决定着这两个派别的对立程度。
    ③ 对古希腊人思维方式发展变化的特点,参考了谢文郁教授的《古希腊哲人智慧》一文(该文以“寻找实在性:古希腊哲学的思维方式问题”为题发表在《学海》2013年第5期),载于《形而上学读本》,该读本是谢老师在山东大学讲课的参考书,收入了关于形而上学的一些经典文章及谢老师自己的相关文章,该读本的视角是从偶态形而上学出发的。关于偶态形而上学的讨论,详见《存在论的基本问题》(《世界哲学》2006年第6期)、《存在论的新动向:偶态分析》(《哲学动态》2006年第2期)等相关文章和书籍。
    ① 参阅“巴门尼德的Eστιv-本源论语境中的‘它是’”,谢文郁,《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序第2页及注释②,对应于德文版AIX。原文中字词下加点的重点部分,本文以黑体出现,下同,不再重复说明。
    ③ [美]曼弗雷德·库恩,《康德传》,黄添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7页。
    ④ 请参阅《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第97页。杨祖陶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① [日]安倍能成,《康德实践哲学》,于凤梧、王宏文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页。此处所指的宗教著作,主要指Die Religion innerhalb der blossen Vernunft, 由于这本书目前国内流行的是李秋零教授的译本,译名定为《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和《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由于对书名和书中几个关键词语的译法不能反映出康德的用意和路德宗神学的观点(后面具体做出解释),所以我们在引用这本书的内容时,当涉及到在理解上与目前的中译本有不同时,以英文本Religion with the Boundares of Mere Reason为根据。
    ② [美]曼弗雷德·库恩,《康德传》,黄添盛译,上海人们出版社,2008年,第63页。
    ③ 刘新利,《基督教历史十二讲》,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22页。
    ① [美]约翰·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张国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201页。原文将pietism译为“虔信派”,为统一译名,本文改为“敬虔派”。
    ② [日]安倍能成,《康德实践哲学》,于凤梧、王宏文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页。
    ③ Kant.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en Wood and George di Giovann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153.
    ① 参阅《康德传》第69-92页,黄添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① 关于生存分析方法,谢文郁教授指出,我们在哲学研究、尤其是古典哲学研究中,一定要重视文本本身,要在作者的生存关注中体会、回应作者的问题,否则,就会片面地理解像黑格尔所指出的“哲学史就是哲学”之类的观点,只是一味随思想的运作而随意发挥对文本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出,没有问题意识和生存意识的研究难以形成思想的感染力(请参阅《回归文本,回归生存》,谢文郁,载于《世界哲学》2007年第6期中“希腊哲学研究:主持人手记”部分。)本文关于生存分析方法的理解主要得益于对《自由与生存》的研读,在课堂上听谢文郁教授的讲解,阅读相关的文章;同时也参阅了孙清海的博士论文《语言中的“上帝”:经验指称与情感指向——近代西方基督教背景下的宗教语言研究》。
    ② 叶秀山,“一以贯之的康德哲学——我这几年学习康德哲学的一些体会”,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12年第1期。
    ③ 在关于康德著作的翻译与理解上,我们以追求精准性为鹄的,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先是杨祖陶与邓晓芒翻译的“三大批判”,后是李秋零翻译的《康德全集》,尤其是邓晓芒集7年14个学期完成的讲课记录,出版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人民出版社,2010年),使我们对康德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④ 参阅谢文郁先生为《康德转》写的序言,见[美]曼弗雷德·库恩的《康德传》,黄添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4页。
    ⑤ “是者”在英文中为being,它与希腊文中的“是”(einai,此处是以斜体的拉丁字母标注希腊文,下同)有关。在西文中,“是”(to be)的语法功能有两种,一种是作为系动词来使用,如“The sun is rising.”它起了一种联系作用,联结了主语和表语;另一种功能较为特殊,它可单独使用,用来表示事物的存在,最典型的例句为“To be or not to be.”它表示某物存在或不存在。
    ①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1页。
    ② 本文引用巴门尼德残篇希腊文以Kirk/Raven/Schofield (The Presocratic Philosoph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为准,转引自“巴门尼德的"Eonv本源论语境中的‘它是’”,谢文郁,《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
    ④ 具体分析详见巴门尼德的"Eonv本源论语境中的“它是’”,谢文郁,《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
    ① 柏拉图:《理想国》,479b。采用郭斌和、张竹明译本,商务印书馆,1986年。
    ② 参阅柏拉图的《蒂迈欧篇》,谢文郁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在第30B-31C部分,柏拉图指出,创造者是最完善的,世间万物是它根据理性精神和完善性创造出来的。
    ③ 该词的希腊文为eidos,它与希腊文中的动词ide有关,指“看到的东西”,在英文中译为idea,在中文中有“理念”、“理型”、“相”等不同译法。我们在行文中与柏拉图的“分有”说有关时采用“理型”这一用法,在与灵魂、上帝、自由意志等概念相关时采用“理念”的用法,以示区别。
    ④ 参阅柏拉图的《菲多篇》,101C。
    ⑤ 张继选:《邓斯·司各脱的形而上学实在论》,转引自《年度学术》,2005年,人民大学出版社。
    ① 对于贝克莱的“实在就是被感知”这一表述,据笔者所接触到的英文文本而言,有两种译法,即‘'To be is to be perceived'和 Reality is perception特此说明。
    ②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503-504页。
    ③ 这个例子虽然不能十分准确地解释康德的知性认识论的深刻含义,但在主体凭已有的观念和理解力对客体进行认识这个角度来看,还是能说明其特点的,更多的分析见“‘对象’何以‘依照知识’?——康德‘哥白尼式’哲学革命的意义之重估“一文,高懿德,贺方刚,《山东社会科学》,2007(11)。
    ① 关于普兰丁格的偶态世界,在下面的“研究视角”部分中进行论述
    ② 当然,人们感伤的情感或许也有不是因经验对象而引起的,如有人看了一些虚构的文学作品而产生类似的情感。但这种虚拟世界的实在性,从普兰丁格的可能世界角度来看,是偶态的实在性,它们是许多可能世界中的一种,是有待于实现的世界。详见本文“研究视角”部分及普兰丁格的相关著作。
    ③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页。
    ④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2页。
    ①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7页。
    ② 《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576页。
    ③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517、518页。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2页。
    ② 康德:《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1页。
    ① 参阅《纯粹理性批判》第26页相关内容及注释1,邓晓芒译本,B36。
    ② 参阅《判断力批判》第37页相关内容及注释2,邓晓芒译本。
    ③ 参阅《新编西方美学史》第311页,章启群,商务印书馆,2010年。
    ④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1页。
    ⑤ 参阅《纯粹理性批判》第472页相关内容,邓晓芒译本,A593=B621。
    ① 主体理性主要是指在柏拉图的求真、求善思路中靠自己的理性追求“好的生活”的一种思维模式,后经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而强化之;在康德那里,理性占据主导地位,是一种用来判断、批判的工具。请参阅《自由与生存》第1-26页,(英文版)谢文郁著,张秀华、王天民译,上海人民出版,2007年。
    ② 请参阅黑格尔的《逻辑学》第376-379页,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 “分有”的翻译在王太庆先生那里译为“分沾”(methexis),具体请参阅《柏拉图对话集》第639页注释① ,商务印书馆,2012年。
    ①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500页。
    ② 这个对象“如其所是的状况”到底是什么样子,按康德的观点,我们或许永远也不得而知,它处于我们认识的彼岸——物自体的领域。但假定这一状况的存在,在认识论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使我们划定了人类认识能力的界限,使另一些不为感官所达到的“对象”在认识论中有了一个合理的交待。这些不能为感官所把握的“对象”,在西方思想史上古已有之,如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之一普罗塔哥拉斯在他的著作《论神》中就指出:“神是不能认识的,不知道是存在,还是不存在,也不知道它们是什么。由于这个问题的暖昧和人生之短促,给认识神带来了许多障碍。”(转引自《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叶秀山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23页)。我们本文立论的出发点是情感指向,即这类不为感官所把握的对象之存在,是在信任的情感中认定的。下文有论述。
    ③ 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30页。
    ① 请参阅Outlines of Scepticism, Sextus Empiricus, J.Annas and J. Barnes英译,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年,卷2.18-21节;转引自“存在论的新动向:偶态分析”,谢文郁,《哲学动态》,2006年第2期。
    ① 这个例子出自“存在论的新动向:偶态分析”,谢文郁,《哲学动态》,2006年第2期。
    ②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哲学问题其实就是语言问题(请参阅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陈启伟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语言问题所阐释的实际上就是“意义”问题,这也是逻辑实证主义和日常语言分析学派后来所引导的哲学发展方向。
    ③ Acquaintance and Description Again,载于美国《哲学学刊》(The Journal ofPhilosophy 46,1949:496-504),转引自“存在论的新动向:偶态分析”,谢文郁,《哲学动态》,2006年第2期。
    ① Metaphysics: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Michael J. Loux.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2003,p83.
    ② Metaphysics: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Michael J. Loux,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2003.p83.
    ③ Metaphysics: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Michael J. Loux,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2003.p197.
    ① 更多讨论见谢文郁的论文“巴门尼德的Eστιv:本源论语境中的‘它是’”,《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二期)。
    ② The Nature of Necessity, Alvin Plantinga, Clarendon Press Oxford,1982, p9.
    ③ 见“存在论的基本问题”,谢文郁,《世界哲学》2006年第6期。
    ① 谢文郁教授在其“存在论的基本问题”一文中是如此给出定论的,谢文郁,《世界哲学》2006年第6期。也可参阅普兰丁格的《基督教信念的知识论地位》的第一章。
    ① 转引自“存在论的基本问题”,谢文郁,《世界哲学》2006年第6期。
    ② 谢舜,《神学的人学化——康德的宗教哲学及其现代影响》,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序言一第9页。
    ① 李艳辉,《康德的上帝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页。
    ② 实际上不仅是新文化传统,即便是儒家传统的早期,在孔夫子那里,对宗教上的事,比如鬼神等,就与其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如《论语·庸也第六》里指出:“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兹举一例以示之。
    ① ALLEN W. Wood, Kant's Rational Theolog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8, p.64.
    ② 伍德在书中对康德的这篇文章用了“新解释”这一名称,实际上是指康德在1755年9月27日取得大学讲师资格的论文,题目是“对形而上学认识基本原理的新解释’(Principiorum primorum cognitionis metaphysicae nova dilucidatio)。
    ③ ALLEN W. Wood, Kant's Rational Theolog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8, p.65.
    ④ ALLEN W. Wood, Kant's Rational Theolog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8, p.66.
    ① 见[美]阿尔文·普兰丁格,《基督教信念的知识地位》,邢涛涛、徐向东、张国栋、梁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序言第3页。
    ② 指 Warrant:the Current Debat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93. Warrant and Proper Fun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93. Warranted Christian Belief,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93.
    ③ [美]阿尔文·普兰丁格,《基督教信念的知识地位》,邢涛涛、徐向东、张国栋、梁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序言第2-4页及91-94页。
    ① 《康德美学文集——美,以及美的反思》,曹俊峰译,金城出版社,2013年,第357页。
    ② 持这种观点的人以邓晓芒先生为代表,请参阅他的“审美判断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
    ③ 康德美学文集——美,以及美的反思》,曹俊峰译,金城出版社,2013年,第16-36页。
    ④ 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天津教育出版社(名家学术文库),2012年,第403页。
    ① Godthe Probl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p.8.转引自《基督教信念的知识地位》,第4页.
    ② 引文出自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A353,B309),转引自《基督教信念的知识地位》,第11页。
    ③ [美]阿尔文·普兰丁格,《基督教信念的知识地位》,邢涛涛、徐向东、张国栋、梁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① [美]阿尔文·普兰丁格,《摹督教信念的知识地位》,邢涛涛、徐向东、张国栋、梁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① ALVIN PLANTINGA THE NATURE OF NECESSITY, CLARENDON PRESS. OXFORD,1974. Chapter IVIX.
    ② H.F.克莱默(Heiner F. Klemme),“在康德视角中的实践同一性和意志薄弱”,出自《德国哲学》2011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35页。
    ① 康德在1793年5月4日致卡尔·弗里德利希·司徒林的信中指出:“很久以来,在纯粹哲学的领域里,我给自己提出的研究计划,就是要解决以下3个问题:1.我能够知道什么?(形而上学)2.我应该做什么?(道德)3.我可以希望什么?(宗教)接着是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人类学,20多年来,我每年都要讲授一遍)”。引自《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9页。
    ② 当然对此问题进行讨论的人,在西方思想史上,尤其是基督教思想史上,还有很多人,我们从中选取了奥古斯丁和路德,是因为这两个人的讨论最有代表性,且他们分别在与对方的争论中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影响。与奥古斯丁进行辩论的主要是佩拉纠(Pelagius),与路德辩论的主要是伊拉斯谟(Erasmus),请参阅《自由与生存》第二章和第三章,谢文郁著,张秀华、王天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③ 本节内容发表于《甘肃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2014年第1期。
    ① 戴兆国,《明理与敬义:康德道德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151页。
    ① 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天津教育出版社(名家学术文库),2012年,序言第2页。
    ① 谢文郁:《自由与生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4页。
    ② 这一观点来自柏拉图,即在生存中人都追求善的东西,而要想追求善就得知道何为善,也就是善的判断标准问题。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善观念,所以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善的判断标准,而确定这一标准就需要另一标准来作为判断的“准绳”,如此一来就陷入了“无穷后退”的状况,最终难以找到真正的善。
    ③ 谢文郁:《自由与生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4页注释3。
    ① 人们要理解事物,就要对其进行赋义,这里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经验的角度进行的,类似于贝克莱的“实在就是被感知”;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信任的情感进行的,如我们对某一长者或智者极为尊重、信任,因而对其所说的话就加以接受,这种情况就是情感指向的方式。更详细的阐述在后面展开。
    ② 奥古斯丁:《论基督的恩典》,章4,选自周伟驰翻译的《<原罪与恩典>——奥古斯丁反佩拉纠主义文选》,香港:香港道风出版社,2005年。本节内引用奥古斯丁该文选的内容,只注明其所在章的书名,不再注明文选名,下同。
    ① 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希腊哲学史(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10页。
    ② 奥古斯丁:《论圣灵与仪文》,章49。
    ③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李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84页。
    ④ 奥古斯丁:《论本性与恩典》,章81。
    ① 奥古斯丁:《论圣灵与仪文》,章58。
    ② 奥古斯丁:《论本性与恩典》,章36。
    ③ 奥古斯丁:《论圣徒的预定》,章5。
    ① 奥古斯丁:《论圣徒的预定》,章7。
    ② 奥古斯丁:《论圣徒的预定》,章7。
    ③ 奥古斯丁:《论圣徒的预定》,章5。
    ① 奥古斯丁:《论圣徒的预定》,章11。
    ① 奥古斯丁:《论圣徒的预定》,章17。
    ① 《路德和伊拉斯谟:自由意志和拯救》,转引自《自由与生存》,谢文郁,上海人民出版社,第80页。
    ② 谢文郁:《自由与生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1页。
    ③ [德]马丁·路德《路德三檄文和宗教改革》,李勇译,谢文郁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0页。
    ① [德]马丁·路德《路德三檄文和宗教改革》,李勇译,谢文郁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3页。
    ① [德]马丁·路德《路德三檄文和宗教改革》,李勇译,谢文郁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9页。
    ② 请参阅《自由与生存》第90页和《基督教词典》第448-449页(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① 《全集》ed. Weimar. VII.546. Henri Strohl《路德》,1933.83.转引自《宗教精神:路德与加尔文》,梅列日科夫斯基著,杨德友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① 请参阅“性善质恶——康德论原罪”一文,谢文郁,《哲学门》2007年第2期。
    ② 参阅 Kant,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en Wood and George di Giovann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144.
    ③ Kant,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en Wood and George di Giovann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XXI.
    ① Kant,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en Wood and George di Giovann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66.
    ② Kant,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en Wood and George di Giovann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183.
    ③ Kant,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en Wood and George di Giovann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XXII注释13。
    ④ Kant,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en Wood and George di Giovann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XXIV.
    ① 参阅《纯粹理性批判》第374-376页,A445-B473。
    ② 参阅《实践理性批判》序言第2页。
    ③ 《实践理性批判》序言第2页注释1。
    ④ 《实践理性批判》,第95页。
    ① 参阅本文注释10,也可参阅《康德书信百封》第199页,李秋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 柏拉图在《枚农篇》中指出,生活在没有人实际追求坏的东西。那些在生存中追求在判断者看来不会的东西的人,根本不知道他所追求的东西之好坏,误把坏东西当成了好东西。这就是所谓的“人皆求善”原则。见《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65-167页。
    ③ Kant.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en Wood and George di Giovann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66-68.
    ① 参阅《自由与生存》,谢文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83页。
    ② 参阅《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第22页,BXXX。
    ③ 康德所指的“希望”主要指人的幸福,也就是其道德哲学中所的“至善”,请参阅《纯粹理性批判》第612页,A806=B834。
    ① [德]康德,《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9页。
    ① [美]曼弗雷德·库恩,《康德传》,黄添盛译,上海人们出版社,2008年,第74-75页。
    ② 关于康德宗教哲学中恩典与自由之间的关系,西尔伯(John R.Silber)指出,从实践的方面来看,恩典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康德并未完全否定之;但就人在生存中需要不断完善自己而言,最好是靠自己的道德努力,而不是靠上帝的恩典来完善自己。见Religion with the Limits of Reason Alone, 1793,1797, Translated by Theodore M. Greene and Hoyt H. Hudson, New York:Harper Torchbooks,1960. Introduction, P. cxxxii-cxxxiii.
    ① 谢文郁:《自由与生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① Kant,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en Wood and George di Giovanni,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46.我们在对本性的理解上,兼顾到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古希腊哲学和拉丁文字根对本性的界定;二是康德自己的界定,所以在引用的部分译文上没有采取国内通行的李秋零教授的译本(上已述及,),而是从英文本译出。在古希腊哲学和拉丁文的字根中(希惜语[φ(?)ση]和拉丁文Natura),“本性”都含有使某一事物成为其所是的东西,都有经验性的成分,这和我们汉语中理解的“天生”以及“遗传”等的意义基本一致。而康德的本性概念则恰恰去掉了这层意思,他主要从先验哲学的角度将其纯粹化了,指一种脱离了经验的形式性主观基础。这种意思在逻辑上指一种“在先性”,但不是时间意义上的了,指逻辑在先,而这种意义和我们汉语中的“本质”一词比较一致。在这个意义上理解人本性的善恶是康德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此一来我们用“本性是善的或恶的”就不能把康德的逻辑意义上的善恶呈献给读者,而李秋零教授的译本没有对此加以区分,所以谢文郁教授提出的“性善质恶”说较好地表达了康德的用意(见《性善质恶——康德论原罪》,《哲学门》2007年第二期)。即在用“性善”时指的是原初禀赋的善,在用“质恶”时表达的是趋恶的倾向,我们在以下的引文中涉及到“本性”时用“本性(或本质)”来指称,不再重新解释。
    ② 当然,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我们还应再对人的本性,确切地说,对亚当和夏娃在堕落之前的本性区分出来,他们堕落之前的本性是不知善恶的,或曰纯善的,或日没有善恶的意义;在堕落之后则变成恶的了。
    ① 参阅《实践理性批判》第103-110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对,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 这一“性善质恶”说或用本性(本质)来进一步指称康德关于人的本性学说,见本页注释1.
    ③ Kant,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en Wood and George di Giovann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53.
    ④ Kant,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en Wood and George di Giovann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59.
    ① 关于物自体问题,更深入的分析见“情感指向与物自体”一节。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1页,A299=B356。
    ① 邓晓芒,《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60页。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6-227页,A249,B307。
    ③ 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76页。
    ④ 本文认为此处这个“知性世界”的提法不太妥当,容易和康德所划分出的与“感性”和“狭义的理性”相对立的“知性”相混淆,因为此处的“知性世界”本不是“知性”这一认识能力所能把握的。至于到底该如何来指称它,限于本人目前的水平,还不能定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7-228页,A249-A250。
    ② 请参阅“‘对象’何以依照知识?——康德‘哥白尼式’哲学革命价值之重估”,高懿德,贺方刚,《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③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8页。
    ①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8页。
    ②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9页。
    ③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④ 叶秀山,《哲学要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第122页。
    ⑤ [德]黑格尔,《小逻辑》,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2页。
    ① [日]安倍能成,《康德实践哲学》,福建人民出版社,第77页。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页注释2,B26。
    ② 邓晓芒,《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3页。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2页,A807=B834。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2页,A807=B834。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6页,A307=B364。
    ① 但它们也是有实在性的,否则,康德的道德哲学没法建立,或者说建立的根基不牢。康德重点强调的是道德法则、自由意志等理念的“实践”意义,它们是不同于理论理性的另一类理性——纯粹实践理性。但这种理性若从实在性上来说的话,是一种情感意味很浓的实在性,我们从情感指向的角度来看待它们的话或许更容易理解,这也许是对康德道德哲学进行解读的一个很好的新视角。有待于下一步的深入研究。
    ② [日]安倍能成,《康德实践哲学》,于凤梧、王宏文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4页。
    ③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3页,A318=B375。
    ①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一版序言第5
    ①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2页。
    ②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①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5页。
    ②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7页。
    ③ 对于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里所提出的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的观点,我们此处理解为,康德的整个哲学主旨是人本主义的,是为了人的一种更好的生存,这与他二十四年来每年都讲授人类学、对人的尊重的思想是吻合的;其次卢梭的《爱弥儿》一书帮助他改变了自己原来注重理论研究、轻视劳动者且自己自视甚高的态度,他学会了尊重人,且认为一种学说、理论若不能在增进人的权利方面有所裨益,那么也无甚价值。基于此,可以说康德认为人的道德高于纯粹的学问,道德知识高于理论知识,纯粹实践理性高十理论理性。至于更深入的哲理性阐释,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①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②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6页。
    ③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8页。
    ①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1页。
    ②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4页。
    ① [德]康德,《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曹俊峰译,出自《美,以及美的反思》,金城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6页。
    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第64页。
    ②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第65页。
    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第93页。
    ② 谢文郁,“偶态形而上学:问题的提出和展示”(J),《世界哲学》,2013年第7期。
    ③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第76页。
    ① 更多讨论请参阅“偶态形而上学:问题的提出和展示”(J),《世界哲学》,2013年第7期。
    ① 引自奥古斯丁的“论圣灵与仪文——致马色林”,载于《论原罪与恩典》,周伟驰译,道风书社,2005年,第30-31页。
    ① 关于奥古斯丁的意志观,更多讨论见《自由与生存》第二章内容,谢文郁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 [英]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2页。
    ② [英]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3页。
    ③ [英]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3页。
    ④ 关于事物本源的提法,严格说来只适用于巴门尼德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家,本源意味着人们是从时间的先后顺序上来探讨、追溯事物的起因。到了巴门尼德这里,他首先要确定当时人们所讨论的“事物的本源”这一提法是否存在,所以就有了“存在”的概念。在此之后,人们主要是从结构上来探讨事物的原因,尤其是柏拉图,在其《蒂迈欧篇》中更是以数学的方式将事物在结构上的原因之研究推上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参阅《蒂迈欧篇》及附录中的两篇文章,谢文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 [英]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注,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5页。
    ② 这种区分在当时以洛克的观点为主导,但其历史可上溯到古希腊,尤以古希腊的原子论者为甚,该派观点认为,原了除了有自己本身固有的性质外,还有人们通过对由原子所造成的事物所产生的感觉而产生的性质,他们称后者是人们对原子的“约定”性质。这种对事物进行两种性质划分的做法,到后来在伽利略、笛卡尔、霍布斯等人那里都有所体现。
    ① [英]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6页。
    ② [英]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7页。
    ③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54-455页。
    ④ [英]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34页。
    ⑤ [英]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36页。
    ① [英]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35页。
    ② [英]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36-37页。
    ③ [英]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37页。
    ① [英]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40页。
    ② 贝克莱还提出过“山中的那朵花”的存在要靠上帝来保证的例子,也就是说,虽然有的人没去过那座山,若不能以自己的感知来证明那朵花的实在性的话,可由上帝来替为感知,因为上帝是全能、全知的。这种论证是无力的,我们只能以上面的论证得出结论说,那朵花的存在在所有见过的人之间是能保证其实在性的。
    ① 请参见拙文:“对象”何以依照“知识”?——康德“哥白尼”式哲学革命意义之重估,《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② 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1页
    ①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谈到的“崇高的美”的形上学基础就在这里。所以要想真正理解康德的美学,不从第一批判里寻求其基础,基本上是不可能,否则只能了解康德美学的字面皮相之意,难以窥其堂奥。
    ② 关于空间的特点及相关内容,参阅《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本第27-34页,A23/B37-A29/B45。
    ③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2-34页,A28/B45。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8页,A35/B52。
    ① [德]康德,《逻辑学讲义》,许景行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7页,A45。
    ② 康德的先验逻辑和普通的形式逻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在判断形式上遵循逻辑的规则,而且在内容上是与经验对象相关的,而普通的形式逻辑只注重了判断形式,不管具体的判断内容,康德认为这是他的先验逻辑的重大贡献。
    ③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0页,A140/B179。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4页,A146/B186。
    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第12页。
    ② [英]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00页。
    ①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152页。
    ② 康德有关宗教的著作中并未完全以情感的方式来处理宗教问题,他自己称之为理性宗教观;但囿于理性与信仰的不相容性,他对很多宗教问题,如恩典等,仍以情感的方式来处理之。
    ③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7页,A237=B297。
    ④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7页,A239=B298。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7页,A239=B299。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8页,注释1。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9页,B132-B139。
    ① 见《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9页,A240=B299。
    ② 见《纯粹理性批判》中文版第26页注释2和《判断力批判》第37页注释2。邓晓芒译本。
    ③ 章启群,《新编西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10页。
    ① 参阅《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第227页,杨祖陶、邓晓芒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7页,A249。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9-230页,A252。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1页,A109。
    ① 请参阅倪梁康“康德‘智性直观’概念的基本含义”,载于《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② 在道家的修真学当中,强调修炼者的内视功夫,通过诵读《老子·德道经》并内观经文中的字之形状等,而启动人的“直觉、灵感、慧始”等功能。在道家的医学“道医学”中提出,我们中医的基础是道医学,道医、中医在没有解剖学知识的前提下能够确定人的内部脏腑之位置,全靠内视功能,它是一种“慧观”,具体内容请参阅熊春锦校注的《老子·德道经》,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266页及书内其他相关部分:另请参阅熊春锦的《道医学》,团结出版社,2009年,第191-245页。
    ① 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93-113页。
    ② 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序言第2页。
    ③ 谢文郁,“偶态形而上学:问题的提出和展示”,《世界哲学》,2013年,第7期。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B158。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5页,A261=B317。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6页,A261=B317。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6页,A261=B317。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7页,A263=B319。
    ③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3页,A272=B328。
    ④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2页,A270=B326。
    ①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82页。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3页,A271=B327。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8页,A279=B335。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54页,A288=B344。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1页,A299=B356。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5页,A20=B34。
    ③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5页,A20=B34。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页,A15=B29。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4页,A131=B170。
    ① 康蒲·斯密,《<纯粹理性批判>解义》,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5页。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序11页,BX。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③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80页,A329=B386。
    ① 实际上,关于情感活动的分析还可以进行更多的讨论,它在最基本的意义上是一种直觉,但直觉中是否仍含有理性的成分?这是应该予以肯定的。比如很多伟大发明中的灵感、灵光一闪等顿悟式的活动,后被证明仍是符合理性的,如牛顿被掉下来的苹果砸中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像康德所说的泰勒斯等人靠心中的一道光明而发现三角形的特点等情况(《纯粹理性批判》二版序第12页),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可否说,康德在最普通意义上的“理性”概念也包含有情感的部分功能!?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1页,A299=B356。
    ③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0页,A297=B354。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28页。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2页,A299=B356。
    ③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2页,A300=B357。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4页,A304=B361。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5页,A306=B362。
    ③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5-266页,A306=B363。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6-267页,A308=B365。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8页,A311=B368。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4-275页,A320=B377。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9页,A312=B3369。
    ③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0页,A313=B370。
    ④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1页,A315=B372。
    ⑤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0页,A314=B370。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1页,A315=B372。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4页,A319=B376。
    ③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5页,A321=B378。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6页,A322=B379。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7页,A325=B381。
    ① 叶秀山,“康德的‘自由’、‘物自体’及其他”,出自《启蒙与自由——叶秀山论康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27-228页。
    ② 参阅“存在论的基本问题”,谢文郁,《世界哲学》,2006年第六期;也可参阅[美]阿尔文.普兰丁格,《基督教信念的知识论地位》第11-32页,邢滔滔等译,赵敦华审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③ 关于可能性问题,或关于普兰丁格的可能性问题与康德所谈论的可能性,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从逻辑学的角度,或从情感指向的功能这一角度,都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④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80页,A329=B386。
    ⑤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① 本节内容发表于《齐鲁学刊》(CSSCI来源期刊)2013年第4期;后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B8《伦理学》2013第10期全文转载。但在本论文的修改过程中,作者觉得有些地方需做更进一步的调整,故对原来发表的内容做了修改。发表时的题目为《论康德的“敬重感”》,在本论文中为了前后逻辑上的一致,故改为现在的题目。
    ② 因为本文谈论的是康德的道德哲学,所以正文中所指的“道德法则”和引文中所指的“法则”是一回事,都指英文中的the moral law和德文中的das moralische Gesetz,从保持概念一致性的角度来看,应将引文中的“法则”改为“道德法则”,以区别于“自然法则”。但为了行文简洁和尊重原文,对引文内容未做改动,本文行文中有时也使用“法则”来指称“道德法则”,特此说明。
    ①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序言第9页,注释①。
    ②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③ [美]刘易斯.贝克,《<实践理性批判>通释》,黄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71页。
    ④ 这是康德研究方法的一大特点,比如他在《判断力批判》(第二导言,邓晓芒译本第11页)中提出,通过对理论理性的研究(《纯粹理性批判》的主题),发现了它的先天原则——知性范畴以及纯粹知性的诸原理;通过对实践理性的研究(《实践理性批判》的主题),发现了它的先天原则——道德法则。对于判断力,由于它居于知性和理性之间,按照类比,也应该有自己的先天原则。康德正是以这个类比的方法发现判断力的先天原则——合目的性的。
    ① 叶秀山,“列维纳斯面对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当代哲学关于‘存在论’的争论”一文,载于《学与思的轮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6页。
    ①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②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③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9页。我们可以将康德的这一形式性要求与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对照并将其简化为“人亦能欲,吾方欲之”。当然,两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康德所强调的是不能把质料性的东西作为道德行为的动机;而儒家的这一规范仍停留在人的物质性需求或个人情感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康德的道德哲学更具有纯粹性,将二者作对比不是十分恰当,本文如此处理只是为了便于理解。
    ①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②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③ 请参阅《实践理性批判》第61、67页。
    ④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7页。
    ⑤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7页。
    ①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② 康德所说的“先天的”(a priori,拉丁文)主要是指“逻辑在先”的意义,它先于一切经验,先于后天的东西,有其普遍必然性,不与经验相混同。这与我们中文语境下理解的“先天的”有不同的含义,在中文里,“先天的”侧重于指天赋的成分,或天生如此。作如此区分,对理解康德哲学尤为重要。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9页,A138=B177。
    ②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2页。
    ③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4页。
    ④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5页。
    ⑤ 叶秀山,“康德论哲学与数学及其他——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先验方法论’想到的”一文,载于《学与思的轮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3页。
    ①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5页。
    ② 这一思路和本论文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二部分“理性之于认识、道德和宗教”后面的一个注释(p44)里提出的观点是同一个思路,是下一步研究的依据。
    ③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9页。
    ④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
    ①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1页。
    ②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
    ③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9页。
    ①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7页。
    ②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① 对于情感在认识论中的定位问题,康德到了第三批判里也承认它和知性、理性一样是人的心灵机能的三种并列的能力。但在第二批判里,康德还是把它作为居于道德法则和道德行为之间的一种附属性的机能,只起到了一种中介作用。
    ② 关于情感指向的问题,还可以有更多的谈论,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口味面前无争辩”,就强调了情感给人带来的人言人殊的感觉和意义:再比如在审美活动中,面对同一副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欣赏感受,尽管各人获得的情感不同,但他们却都因情感所带来的意义而交流、争辩。即便是我们对经验知识的获得,也是建立在接受性情感的基础之上的,因为人的经历有限,不可能对所有的经验知识都能从自己的感官出发去加以验证,所以只能接受别人的传授,而这就是在信任的情感中获得知识(尽管是关于经验知识的接受,但其接受方式却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这些个例都为“情感指向”提供了很好的证明。
    ③ 请参阅《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及“‘对象’何以依照‘知识’?——康德“哥白尼”式哲学革命意义之重估”一文,《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11期,高懿德,贺方刚。
    ④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2页,A256=B312。
    ① 关于“面具”的希腊语、拉丁语词条,受教于廖申白教授。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19页,A361。
    ③ 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78页。
    ④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①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他对“本性”概念的处理,他将古希腊传统与基督教中本性概念的遗传性、天生性特征加以改造,认为它虽然有上述特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自由选择的结果,有学者将康德的本性概念概括为“性善质恶”(谢文郁,“性善质恶——康德论原罪”,《哲学门》2007年第2期。),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就向善的原初禀赋而言,是善的,这和柏拉图所提出的“人皆求善”的观点是一致的,概言之,人在生存中莫不求善,这是生存的动力和起点,舍此无法谈论向善的生活,康德也在善良意志的层面谈论这个问题;但在现实选择中人有做恶的倾向,它是后天养成的一种习性,康德所谓的“人在本性上是恶的“实际上是指人在其本质的意义上是恶的,下文提到的“本性”一词主要是指这个意思。更多的讨论见《性善质恶——康德论原罪》一文,(谢文郁,《哲学门》2007年第二期)。康德在对“人格”和“本性”概念上的处理方式基本是一致的,即对他所处的文化传统中的概念的原始意义有所保留,但却做了很大的改动,引入了自己的自由概念,认为本性和人格不仅含有先天的成分,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们与人的自由选择紧密相关,甚至于就是自由选择所导致的。这种做法与他的哥白尼式哲学革命的思路息息相关。
    ②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9页。
    ① [日]安倍能成,《康德实践哲学》,于凤梧、王宏文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1-53页。
    ② 此人是《会饮篇》中参与对话的一个角色,医生出身。
    ③ [古希腊]柏拉图,《会饮篇》,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26页。
    ① Diels,《前苏格拉底》,31,B17。转引自《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叶秀山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6-207页。
    ② 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4页。
    ③ [古希腊]柏拉图,《会饮篇》,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27页。
    ④ 古希腊有成年男子追求男少年的传统。
    ⑤ [古希腊]柏拉图,《会饮篇》,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26页。
    ① [丹]克尔凯郭尔,《基督徒的激情》,鲁路译,冯文光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② [德]康德,《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1页。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③ 对于康德所提出的领域、领地和基地这三个概念的区分,若从情感指向的角度展开分析,可以能够更清楚的看出情感指向功能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这也是下一步深入研究的线索。
    ④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① 见Michael J. Loux, Metaphysics: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2003尤其是第五章关于普兰丁格的部分。从情感指向的角度,结合康德对未来形而上学的设想,我们还可以做更深入的研究。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②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7页。
    ③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② 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27页。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1页,A261=B317。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3页,A69=B94。
    ③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3页,A69=B94。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5页,A133=B172。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6页,A134=B174。
    ③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8页,A138=B177。
    ④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1页,A142=B181。
    ⑤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0页,A140=B179。
    ① 康德虽然也按知性范畴表的模式给出了“就善与恶的概念而言的自由范畴表”,并按量、质、关系、模态的顺序进行了排列,但这里的“范畴”与知性范畴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不是与经验对象相对应的概念,而是一些行为准则和道德法则。见《实践理性批判》第90页内容。
    ②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2页。
    ③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3页。
    ① 当然,我们可以认为康德只是从主体的能动性之发挥这一角度“暂时”回应了休谟问题。若再进一步追问,我们认为康德在将外在对象作现象与物自体的割裂后,虽然“认识”了对象,但并未真正“把握”对象,因为我们毕竟是“活生生地”、“完整地”与对象打交道的,这也是康德后来从审美、目的论的角度“把握”外在对象的用意,即不只是用知性的方式认识对象,还应该用反思性判断力的视角去体悟、“把握”对象。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可以说康德能完全回应休谟问题——因果性只是外在对象之于人的一个方面的意义,是我们从知识的角度把握对象的方法。只从现象的层面没法回应休谟,因为他是以绝对的怀疑主义这种思路提出问题的,当然康德从审美、目的论的角度“开显”对象之于人的意义,已走向了另一个向度,这也是后来为海德格尔所继承的路数,即艺术、语言之于人的意义。
    ②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4页。
    ③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4-95页。
    ① 叶秀山,“一以贯之的康德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第1期。
    ② [德]黑格尔,《小逻辑》,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8页。
    ① 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17页。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③ [美]曼弗雷德·库恩,《康德传》,黄添盛译,上海人们出版社,2008年,第392页。
    ① John H. Zammito, The Genesis of Kant's Critique of Judgmen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992. p169.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③ 康德所提出的狭义的理性之特点是去把握(世界的)大全,去追求那个整体的统一与无穷,这在狭义的理性指导、引导知性将自然知识整理为一个有条理的体系上有所体现。但从另一个角度,即西方哲学中对上帝的把握,我们也可以体会出这种特点,因为上帝只是作为全知全能全善的预设而存在的,有限的人要把握无限的上帝,靠经验式的思维难以做到,情感指向的功能就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此乃二者之关联处,也是进一步揭示康德哲学中的情感因素的途径。
    ④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10页。
    ② 请参阅苗力田翻译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序言,上海人民出版,2005年,第38页。
    ① 此类例子是谢文郁教授在授课时所举过的,本文略加处理。言不达意之处责任在于本文作者未领会其要义。
    ② 对这两种观点的分歧,以曹俊峰和邓晓芒二先生为代表,请参阅曹俊峰的《康德美学引论》和邓晓芒的相关论述,后者尤以“审美判断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文艺研究》,2005年第五期)一文中所阐发的观点为代表。
    ① Kant, 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 Translated by Paul Guyer and Eric Matthew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2000. p80.在引文中,遇到中文译本难以通达之处,对照着英文本解读并译出。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13页。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③ 邓晓芒,《<判断力批判>释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27页。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③ 康德对构成性原则和调节性原则的区分是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要素论”这一部分做出的(见A179前后的相关内容),前者指和数学知识的运用相关的原理,这类原理具有自明性、确定性和必然性等特点, 康德所谓的“构成性”(Konstitutiv),主要强调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建构作用,其基础在于范畴表中的十二范畴,如对“这一朵花是红的”,我们可以依据相关范畴,将这朵花进行分析,从而建构出相应的知识。而“调节性”(regulativ)原则是针对力学知识的运用而言的,其间涉及到对现象的实有(Dasein)之考察,因为现象是通过人的知觉而被思维到的,某一现象的实有与其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曰力的作用、力学知识的运用,只能在思维中被考察而不能加以直观,所以这类原理并不直接构成知识,而只是对知识的运用起一个调节作用。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二节的标题,第38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名家学术文库之十三),第162页,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
    ① 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第148页,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
    ② 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第151页,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
    ① 《康德全集》第十五卷,第244页,转引自《康德美学引论》,第337页。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39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39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41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 参阅《纯粹理性批判》第138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① [德]康德,《逻辑学讲义》,第25页,许景行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91年。
    ② 朱立元,“康德美学研究新突破”,《武陵学刊》,第37卷,第六期,2012年11月出版。
    ③ 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第373页,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42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9页,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43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44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45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杨祖陶,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0页。
    ③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曹俊峰译,出自《美,以及美的反思》,第585页。金城出版社,2013年11月。另外,请参阅曹俊峰的《康德美学引论》(名家学术文库之十三),第36页,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37页注释1,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83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84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38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39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50页。
    ② 《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56页。
    ③ [德]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7页。
    ①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47页。
    ②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9页。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15页。
    ① 康德对“好像(或好似)”这一提法有某种偏好性:按他的逻辑严谨性这一特点来说,他不会用“好像”这种字眼,因为“好像”有某种模糊性、不严谨性在里面,是一种比拟、类比的说法(康德在文本中也有好多地方用类比来猜测、推测其理论设想,然后加以论证),但按邓晓芒先生的研究,国外有人专门研究过康德使用“好像”这个问题,见《<判断力批判>释义》第12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39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198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198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198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论证上帝之存在时,也是使用了象征的手法,这是和《纯粹理性批判》及《实践理性批判》里的方法不一样的。在《纯粹理性批判》里他从逻辑论证的角度驳斥了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论证、宇宙论论证和自然神学论证;在《实践理性批判》里,他的道德哲学得以成立,德福一致的观点得以贯彻,必须依靠上帝的存在,那里的上帝是道德的保证,其论证方式可以说是一个设定;而在《判断力批判》里,则用了象征的方法来论证(严格说来不是论证,是一种类比)上帝存在,这种思路的变化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① 黄裕生,《真理与自由》,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24页。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149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150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康德的这种观点,我们可以对照着儒家关于人的本性的说法加以理解。在儒家看来,人的本性得自于“天”,天赋予我们人这么一种特质,使我们具有了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除去人的本性之善恶的讨论外,我们认为儒家对本性的界定也囊括了人的审美能力)。康德虽然是在古希腊-基督教文化的背景下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的,但他这种“‘天’‘赐’禀赋于天才”的说法更带有儒家本性说的意蕴(关于康德思想中的儒家元素,完全可以详加论述,但不在本文的主旨范围内。当然,我们提出这一点,并不是忽略西方文化传统中对审美能力之来源所具有的先天性特点,比如,英国美学家哈契生(Fransis Hutcheson,1694-1746)就指出,“我们具有适于感觉到这种美的快感的感官”,“对事物的美感或感觉力是天生的,先于一切习俗、教育或典范”,引自《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96页。)。
    ③ [德]康德,《逻辑学讲义》,第1页,许景行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91年。
    ④ [德]康德,《逻辑学讲义》,第6页,许景行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91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153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153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关于“仿造”和“模仿”,德文编者在(费力克斯·迈纳出版社1924年出版的)原著(《哲学丛书》第39a卷)中的注释里做出了解释(中文邓晓芒译本153页),指出,康德手稿中为“‘不是为了能把它用作模仿的典范,而是为了能用作模仿的典范。’后一个‘模仿(Nachahmung)’应为‘追随(Nachfolge)’之误。”康德对这个问题在第49节结束后星号下面的部分又进行了说明,指出天才的作品之所以不能被“模仿”而只能被“追随”的原因在于,天才的作品是受灵感激发而创作的,作品里面蕴含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没法被后人靠“学习”(指上文提到的“学习”自然科学或人文学科的一些知识,而不是获得创作的灵感)得到。所以学习式的“模仿”只是得到作品的外形,得不到内在的精神,如我们常说的“东施效颦”所表达的意思,是“徒具其形”而无其实质的次品。但康德指出它们可以被“追随”的意思是说,后来的艺术家或艺人们以天才的作品为榜样,领悟其中的奥妙,摆脱具体的创作技法之羁绊,再次受自己灵感的冲动而创作出另一件天才式的作品来,这种意义上的“学习”是“追随”而不是“模仿”。“追随”可得其精神、意蕴和境界,而“模仿”只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其结果是有其形无其实。这和我们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情形相类似,比如临摹古代著名书家的字帖,起初是临摹,甚至是描红,只求其形似,是谓“入帖”;待到有一定功夫,再“背帖”,能不看原帖而写出形似的作品;最高级的阶段才是“出帖”,集众家之长而独树一帜,如王羲之从前人名家那里汲取营养,最后独创“王体”天下第一行书,即能很好地说明康德的理论。
    ③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151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④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151页注释1,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页,转引自《新编西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63页。
    ② 实际上艺术创作中这种情况也确实常见,问题在于对这种状态外人不得而知,而天才们说出来又没法得到别人的验证和共鸣,故康德觉得不好“解释”。据我们根据相关资料的了解,王羲之确实是在酒后的才创作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兰亭序》的,而诗仙李白在杜甫眼中也是“李白斗酒诗百篇”,这种酒后所产生的非正常状态,或许也和产生灵感的迷狂状态非常相似。
    ③ [古希腊]柏拉图,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22页。
    ④ 柏拉图将人的灵魂可以分成三部分,即理性灵魂、激情灵魂和欲望灵魂。其中的“一个部分(指理性灵魂,引者注)是人用来学习的。另一个部分是人用来发怒的。还有第三个部分;这个部分由于内部的多样性,我们难以用一个简单而合适的词来统括它,……我们根据它强烈的关于饮食和爱的欲望以及各种连带的 欲望,因而称它为‘欲望’部分。”(引自柏拉图的《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580E,第367页。)关于灵魂的第一个和第三个部分,其作用都好理解,关键是第二个部分,柏拉图用“发怒”来描述其特点,从文本上看,其意思不是很清晰。实际上他主要是为了指出这么一种情况,即我们人的灵魂中激情部分占据主导地位时,将理性部分遮蔽了起来,使其没法正常发挥作用,从而丧失了判断权,一味地听从外部的意见,由此就使得人的情绪冲动起来,变得容易发怒。所以“激情这个部分怎么样?我们不是说它永远整个儿地是为了优越、胜利和名誉吗?”(引文同上)换言之,灵魂的激情部分主要是追逐外在的荣誉、地位、名声等。将这三个部分作一比较的话,第一部分主要是追求知识的,当它处于主导地位时,是柏拉图所推崇的最佳状态;第二部分主要是追求荣誉、声望,它也容易诱发人进一步地去追求欲望,但相比较而言,它比欲望灵魂还高一个层次;第三个部分则陷入一种欲望的深渊,是最低的层次。当人的灵魂中的第二或第三个部分居于主导地位时,人就不能回忆起真正的知识和美。天才之成为天才,就在于他用自己的理性灵魂去进入理型世界,来认识真正的“美”。
    ① L. B.Alberti.1966. On Painting. Translated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d by John R. Spencer.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P.40& P.90转引自《新编西方美学史》,章启群,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13页。
    ② 章启群,《新编西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13页。
    ③ 叶秀山,《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第5-16页。
    ① 参见拙文《康德的“自由不可知”之“知”》,《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07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08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08-209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73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 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名家学术文库之十三),第15页,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
    ④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74页注释1,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72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80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80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82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82-283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85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86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87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91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④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90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92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92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93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95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①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96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95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96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97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98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曹俊峰译,出自《美,以及美的反思》,第583页。金城出版社,2013年11月。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曹俊峰译,出自《美,以及美的反思》,第583页。金城出版社,2013年11月。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曹俊峰译,出自《美,以及美的反思》,第584页。金城出版社,2013年11月。
    ② 康德的这个做法,会遇到行为规范与善良意志之间的冲突,即,仅凭一己之善良意志如何能够做到与当时的行为规范相一致?仅凭善良意志去促成道德行为,其动力来源固然是在纯粹实践理性之内,但能否保持一种源源不断的“改善心灵”的力量?详细讨论见本文第七章第二节。
    ③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曹俊峰译,出自《美,以及美的反思》,第585页。金城出版社,2013年11月。
    ①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第171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第172页,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曹俊峰译,出自《美,以及美的反思》,第590页,注释[1]。金城出版社,2013年11月。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曹俊峰译,出自《美,以及美的反思》,第588页。金城出版社,2013年11月。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曹俊峰译,出自《美,以及美的反思》,第588-590页。金城出版社,2013年11月。
    ③ 康德在第二批判里“实践理性诸原理的演绎”一节指出,“甚至道德律也仿佛是作为我们先天意识到并且是必然确定的一个纯粹理性的事实而被给予的,……道德律的客观实在性就不能由任何演绎、任何理论的、思辨的和得到经验性支持的理性努力来证明,……但这种实在性却仍是独自确凿无疑的。”(《实践理性批判》邓译本,第62页)道德律的这种特点,即它不靠逻辑论证、也不靠经验事实而呈现出来的实在性,我们在本文第三章第五节中已经分析过,这是一种靠情感来支撑的实在性。不过康德在这里虽然已经运用了这种情感的作用,但并没有明确提出这一点。这种情感包括了信任情感和期待情感,这是本文揭示 康德哲学中的情感因素的用意所在。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曹俊峰译,出自《美,以及美的反思》,第588页。金城出版社,2013年11月。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曹俊峰译,出自《美,以及美的反思》,第589页。金城出版社,2013年11月。
    ③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曹俊峰译,出自《美,以及美的反思》,第590页。金城出版社,2013年11月。
    ① 本节内容以“康德的“‘弃恶从善’观——论‘重建向善的原初禀赋’”为题发表于《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② [德]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8页。
    ③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文序言第2页。
    ④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页。
    ⑤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⑥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序言第11页。
    ⑦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① [德]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9页。
    ②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③ [日]安倍能成,《康德实践哲学》,于凤梧、王宏文译,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6页。
    ④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7页。
    ① 《希腊哲学史》(第二卷),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10页。
    ②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①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②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③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④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⑤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一版序言第11页。
    ①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页。
    ①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15页。
    ②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①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②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页。
    ①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②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页。
    ③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8页。
    ①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②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③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邓晓芒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5页。
    ① 根据相关的康德传记的描述,康德从教会中学毕业后就很少直接接触宗教活动,他体会到的上帝之善主要来自于小时跟随父母所受的宗教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教会中学(腓特烈中学)里所留下的印象。
    1.[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2.[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
    3.[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
    4.[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5.[德]康德,《康德论上帝与宗教》,李秋零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6.[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7.[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8.[德]康德,《逻辑学讲义》,许景行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91年。
    9.[德]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
    10.[德]康德,《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曹俊峰译,出自《康德美学文集——美,以及美的反思》,金城出版社,2013年。
    11.[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12.[德]康德,《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康德美学文集——美,以及美的反思》,曹俊峰译,金城出版社,2013年。
    14.[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1-6卷),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1. Immanuel Kant,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en Wood and George di Giovann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 Immanuel Kant, Religion within the Limits of Reason Alone,1793,1797,Translated by Theodore M.Greene and Hoyt H. Hudson, New York:Harper Torchbooks,1960.
    3.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 Translated by Paul Guyer and Eric Matthew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2000.
    4. Immanuel Kant, Practical Philosophy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5.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6.Immanuel Kant,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叶秀山,《启蒙与自由——叶秀山论康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
    2.叶秀山,《学与思的轮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3.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人民出版社,2005年。
    4.[日]安倍能成,《康德实践哲学》,于凤梧、王宏文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5.[美]刘易斯·贝克,《<实践理性批判>通释》,黄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第373页,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
    7.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人民出版社,2010年。
    8.邓晓芒,《<判断力批判>释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9.[德]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
    10.[美]曼弗雷德·库恩,《康德传》,黄添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12.[美]约翰·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张国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13.戴兆国,《明理与敬义:康德道德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14.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5.牟宗三,《康德的道德哲学》,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牟宗三,《康德判断力之批判》,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
    17.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1010年。
    18.黄裕生,《真理与自由》,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19.[德]马丁·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王庆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
    20.李艳辉,《康德的上帝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21.易晓波,《论康德的知性与理性》,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
    22.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23.[德]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
    24.韩水法,《康德物自身学说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
    25.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东方出版社,2003年。
    26.杨振,《康德美学思想探绎》,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
    27.邓晓芒,《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
    29.陶立霞,《康德目的论思想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30.朱志荣,《康德美学思想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
    31.谢舜,《神学的人学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32.康蒲·斯密,《<纯粹理性批判>解义》,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3.陈嘉明,《建构与范导》,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34.赵广明,《康德的信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35.刘景泉等,《从康德到叔本华》,广州文艺出版社,1990年。
    36.[俄]A·B·古雷加,《德国古典哲学新论》,沈真、侯鸿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37.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84年。
    38.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40.[苏]阿尔森·古留加,《康德转》,贾泽林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41.李质明等,《德国古典哲学》,北京出版社,1981年。
    42.郑涌,《批判哲学与解释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43.温纯如,《康德和费希特的自我学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
    44.[苏]谢·伊·波波夫,《康德和康德主义》,涂纪亮译,人民出版社,1986年。
    45.[苏]瓦·弗·阿斯穆斯,《康德》孙鼎国译,王太庆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46.《论康德黑格尔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上海人民出版,1981年。
    47.冒从虎,《德国古典哲学》,重庆出版社,1984年。
    48.李质明,《康德<导论>评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49.周贵莲,《认识自然科学之谜的哲学家——康德认识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
    50.孙冠臣,《海德格尔的康德解释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51.邓晓芒,《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人民出版社,2012年。
    52.韩水法,《批判的形而上学——康德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3.齐良骥,《康德的知识学》,商务印书馆,2011年。
    54.王平,《目的论视域下的康德历史哲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55.[德]曼弗雷德·盖尔,《康德的世界》,黄文前、张红山译,蒋仁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
    56.李海峰,《重读先哲康德》,长春出版社,2013年。
    57.赵明,《实践理性的政治立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
    58.成中英、冯俊主编,《康德与中国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59.张政文,《从古典到现代——康德美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60.温纯如,《认知、逻辑与价值——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61.杨祖陶,《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63.[法]贝尔纳·布尔乔亚,《德国古典哲学》,邓刚译,高宣扬校,人民出版社,2013年。
    1.谢文郁,《自由与生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谢文郁,《道路与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3.谢文郁,《蒂迈欧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傅有德等,《犹太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5.[德]马丁·路德,《路德三檄文和宗教改革》,李勇译,谢文郁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6.[古希腊]柏拉图,《蒂迈欧篇》,谢文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7.[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8.[古希腊]柏拉图,《会饮篇》,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李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
    1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12.叶秀山,《哲学要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
    13.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
    14.叶秀山,《美的哲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
    15.[英]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
    16.[英]舍勒肯斯,《美学与道德》,王柯平、高艳萍、魏怡译,四川人们出版社,2010年。
    17.[英]大卫·休谟,《人类理智研究》,周晓亮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
    18.[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2009年。
    19.[德]黑格尔,《小逻辑》,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
    20.[英]迈克尔·达米特,《分析哲学的起源》,王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21.[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22.[英]安东尼·弗卢等,《西方哲学讲演录》,李超杰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23.《希腊哲学史》(第二卷),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4.《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
    25.《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
    26.章启群,《新编西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
    27.[英]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陈启伟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28.[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9.王路,《“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人民出版社,2003年。
    30.[英]约翰·洛克,《人类理解论》(英文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31.马佩,《逻辑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2.陈波,《逻辑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3.[美]阿尔文·普兰丁格,《基督教信念的知识地位》,邢涛涛、徐向东、张国栋、梁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4.[英]柯林·戴维斯,《列维纳斯》,李瑞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35.孙向晨,《面对他者——列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36.《老子·德道经》,熊春锦校注,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
    37.熊春锦,《道医学》,团结出版社,2009年。
    38.《基督教词典》,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39.《周易》,朱熹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40.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1.[丹]克尔凯郭尔,《基督徒的激情》,鲁路译,冯文光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42.[丹]克尔凯郭尔,《克尔凯郭尔日记选》,宴可佳、姚蓓琴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43.奥古斯丁,《<原罪与恩典>——奥古斯丁反佩拉纠主义文选》,周伟驰翻译,香港:香港道风出版社,2005年。
    44.林瑞生,《牟宗三评传》,齐鲁书社,2009年。
    45.杨长福等,《现代逻辑导引》,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
    46.张东荪,《认识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
    47.高懿德,《信仰论要》,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48.[美]迈尔威利·斯图沃德编,周伟池等译,赵敦华审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9.[俄]梅列日科夫斯基,《宗教精神:路德与加尔文》,杨德友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
    50.黄裕生,《宗教与哲学的相遇》,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51.王晓朝主编,《信仰与理性:古代基督教教父思想家评传》,东方出版社,2001年。
    52.[德]汉斯·昆著,包利民译,《基督教大思想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53.刘新利,《基督教历史十二讲》,人民出版社,2011年。
    54.[法]弗朗西斯·费里埃著,《圣奥古斯丁》,户思社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
    55.汪子嵩、王太庆编,《陈康:论希腊哲学》,商务印书馆,2011年。
    56.杨大春,《文本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57.赵广明,《理念与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58.[英]卡尔·波普尔,《波普尔思想自述》,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59.[英]罗素,《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
    60.[英]J·Q·厄姆森,《贝克莱》,曹秋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年。
    61.[德]亨利希·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海安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
    62.[德]亨利希·海涅,《论德国》,薛华、海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63.王树人,《思辨哲学新探》,人民出版社,1998年。
    64.《德国哲学家论中国》,秦家懿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
    65.[丹麦]索伦·奥碧·克尔凯郭尔,《哲学片段》,王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66.[丹麦]索伦·奥碧·克尔凯郭尔,《畏惧与颤栗》,京不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67.傅有德,《巴克莱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9年。
    68.[奥]维特根斯坦,《哲学语法》,韩林合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
    1. Allen, W. Wood, Kant's Rational Theolog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8.
    2. Alvin, Plantinga,Warrant:the Current Debat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3.
    3. Alvin, Plantinga,The Nature of Necessity, Clarendon Press. Oxford,1974.
    4. Alvin, Plantinga,Faith and Rationality,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3.
    5. Alvin, Plantinga,Warranted Christian Belief,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3.
    6. Alvin, Plantinga,Warrant and Proper Fun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93.
    7. Alvin, Plantinga, God and Other Mind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7.
    8. Alson, William P. Perceiving God, 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9. Alson, William P. Divine Nature and Human Language, Ithaca &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9.
    10. Aquinas, Thomas,Summa theologica, completer English edition in five volumes, translated by Fathers of the English Dominican Province, Christian classes Westminster, Maryland,1981.
    11. Aristotle, Rhetoric, Translated by W. Rhys Roberts, Dover Publications. INC. New York,2004.
    12. Avis,Paul,God and the Creative Imagination:Metaphor, symbol and myth in religion and theology, New York,Routledge,1999.
    13.Ayer, A. J, Logical Positivism,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59.
    14. Barth, Karl, Protestant Theolog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m.B.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2002.
    15. Bendall, Kent & Ferre, Frederick, Exploring the Logic of Faith,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1962.
    16. Bernard M. G. Reardon, Kant as Philosophical Theologian, London: Macmillan Press,1988.
    17. C.J.Webb, Kant'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Oxford:Clarendon Press,1926.
    18. Carl A.Raschke, Moral Action, God and History in the Thought of Immanuel Kant, Missoula, Mont:Scholars Press, University of Montana,1975.
    19. C.D.Broad, Kant, London, New York, Melbourn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20.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On Religion:Speeches to Its Cultured Despisers, Publisher:Grand Rapids, MI:Christian Classics Ethereal Library Publication History:K. Paul, Trench, Trubner & Co.,Ltd.,London(1893),Date Created,2006.
    21. Gershom Scholem, The Messianic Idea in Judaism,Schocken Books, New York, 1971.
    22. Hegel,The Logic ofHegel[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3. Herman J. de Vleeschauwer, The Development of Kantian Thought, London: Thomas Nelson and Sons Ltd.,1962.
    24. Hume, David, A Treaty of Human Nature,Oxford at the Clearendon Press,1967.
    25. Hutchison, John A. Language and Faith:Studies in Sign, Symbol, and Meaning, Philadelphia:The Westminster Press,1963.
    26. Johannes Climacus, Philosophical Fragment by Soren Kierkegaard Edicted and Translated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Howard V. Honh an Edna H. Ho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y,1985.
    27. John H. Zammito,The Genesis of Kant's Critique of Judgmen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1992.
    28. Juergen Habermas, Jus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Remarks on Discourse Ethics, Policy Press, Great Britain,1993.
    29. Kierkegarrd, S. Either/Or, Howard V. Hong & Edna H.Ho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7.
    30. Kierkegaard, The Sickness unto Death,Howard V. Hong & Edna H.Ho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
    31. Kierkegarrd,The Concept of Anxiety, translated by Reider Thoma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
    32. Kolak, The Lovers Wisdom [M],北大西学影印系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3. Macquarrie, John. Thinking about God,London:SCM Press LTD.,1974.
    34. Michael J. Loux, Metaphysics: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2003.
    35. Philip J. Rossi and Michael Wreen, Kant'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Reconsidered,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1.
    36. Plato, The Republic, Translated by Tom Griffi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37.Pike,Nelson. Hume: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 Macm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NewYork Collier Macmillan Publishers London,1985.
    38. Porter,Stanley E, The Nature of Religious Language,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96.
    39. Ramsey,Ian T. Ramsey, Words about God, London:SCM Press LTD.,1971.
    40. Raschke, Carl A. The Alchemy of the Word:Language and the End of Theology, Montana:Scholars Press,1979.
    41. Sachidanand Prasad, The Concept of God in the Philosophy of Kant, Classical Publishing New York,2005.
    42. Schleiermacher,Friedrich, The Christian Faith, edited by H.R Machintosh, and J.S.Edinburgh,Stewart:T&T Clark,38 George Street,1928.
    43. Soskice, Janet Martin, The kindness of God:Metaphor, Gender, and Religious Langu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44. Soskice,Janet Martin, Metaphor and Religious Language,Clarendon Press Oxfod,1985.
    45. Stiver, Dan R.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us Language Sign, Symbol and Story Cambridge:Blackwell Publishers,1996.
    46. Swinburne, Richard, Revelation:from Metaphor to Ana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7. Tillich, Paul, Dynamics of Faith, 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57.
    1.谢文郁,《回归文本,回归生存》,载于《世界哲学》2007年第6期中“希腊哲学研究:主持人手记”部分。
    2.谢文郁,《存在论的基本问题》,《世界哲学》2006年第6期。
    3.谢文郁,《存在论的新动向:偶态分析》,《世界哲学》2006年第2期。
    4.谢文郁,“性善质恶——康德论原罪”,《哲学门》2007年第2期。
    5.谢文郁,“巴门尼德的Eonv:本源论语境中的‘它是’”,《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
    6.谢文郁,“偶态形而上学:问题的提出和展示”,《世界哲学》,2013年第7期。
    7.谢文郁,“恩典与良心:认识论的张力”,《哲学门》,总第二十一辑,第十一卷第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8.李建华、覃青必,“论康德的道德自由观”,《哲学研究》,2007年第7期。
    9.邓晓芒,“牟宗三对康德之误读举要”,《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
    10.刘兰芝,“浅议马克思的康德道德哲学批判”,《传承》,2010年第10期。
    11.谢舜,“康德的宗教哲学:奠立宗教的人本主义基础”,《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12.邓晓芒,“康德宗教哲学对我们的启示,《现代哲学》,2003年第1期。
    13.张继选,“邓斯·司各脱的形而上学实在论”,《年度学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年。
    14.陈波,“逻辑中的唯名论和柏拉图主义——关于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清华哲学年鉴2000》,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胡玻,“拒斥形而上学——论分析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局限”,《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6.邓晓芒,“康德宗教哲学与中西人格结构”,《湖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17.卢云成,“论康德《判断力批判》中鉴赏与道德的关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8.张志明,“论康德宗教哲学的历史发展”,《前沿》,2011年第23期。
    19.张俊芳,“从康德道德哲学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20.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述评”,《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1.徐文俊、林进平,“康德对宗教合理性基础的批判与建构”,《哲学研究》,2001年第3期。
    22.邓晓芒,“审美判断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
    23.朱立元,“康德美学研究新突破”,《武陵学刊》,第37卷,第6期。
    24.叶秀山,《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
    25.叶秀山,“一以贯之的康德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6.倪梁康,“康德‘智性直观’概念的基本含义”,《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27.丁东红,“康德研究在中国”,《世界哲学》,2009年第4期。
    28.高懿德,贺方刚,“‘对象’何以依照‘知识’?——康德“哥白尼”式哲学革命意义之重估”,《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1.孙清海的博士论文《语言中的“上帝”:经验指称与情感指向——近代西方基督教背景下的宗教语言研究》。(山东大学,2012年)
    2.宫维明的博士论文《情感与法则—康德道德哲学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10),下载于“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