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邢劭是一位内涵较为丰富的作家:他身为儒者,谨遵传统道德规范,但又率性洒脱,颇有名士风度;虽生于佛教大兴的北朝,但不为习俗浸染,反而高举“神灭论”大旗反对佛法;虽在文学上主张学习南朝,但又认为“河北江南,意制本应相诡”,坚决捍卫北朝文学的独立性。可见,邢劭的确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其文集及传记材料的整理考辩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其生平、著述、思想及文学成就展开研究,并将其置于南北文化交融这样特定历史时期内,再现他在北朝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正文部分由三章组成,分别为:《邢劭生平及作品丛考》,《邢劭思想探微》,《邢劭文学述论》;附录部分由《邢劭诗文校注》及《邢劭诗文佚句辑存》组成。
     第一章包括《生平丛考》及《作品丛考》两节。第一节中《邢劭之名考》认为邢劭之名作“劭”,“邵”、“卲”皆误;《邢劭称号考》对邢劭六种称号得来的缘由、时间及涵义进行考证;《邢劭任奉朝请时间考》认为邢劭任奉朝请时间应为延昌末(515),辩驳了传统正光末(525)的说法;《邢劭交游考》对邢劭与魏收之间的交游进行考述,并勾稽出与其他文士间的交游。第二节中《邢劭著述考》对邢劭参撰或独撰的七种著作进行考述;《〈奏立明堂太学〉真伪考》对《奏立明堂太学》一文是否为邢劭所作辨析,因文献不足征,暂作存疑,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百官贺平石头表〉真伪考》认为《百官贺平石头表》确为邢劭作,反驳了梅鼎祚、李建栋的观点;《〈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系年考》认为《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作于天保八年(557),反驳了李建栋河清元年(562)的观点。
     第二章包括《儒学思想》、《神灭论思想》、《文学思想》三节。第一节首先对邢氏家族的儒学传统进行考述,认为邢劭儒学思想源于郑玄,但对其直接产生作用的则是其父邢虬。其次,总结了邢劭儒学思想的特点,主要为:一、博学多才,不独守一经;二、深明旨义,不陷入章句之末节;三、学以致用,不死守旧制。最后,对邢劭儒学思想特点的成因予以分析,认为玄学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节首先对邢劭神灭论思想产生的背景进行了概括。其次,归纳出其神灭论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对“人死还生”的观点持否定态度;二、认为“神不灭论”只是圣人有所劝奖而提出;三、提出物种“类化”之说。最后,分析了邢劭神灭论思想在哲学史上的意义。第三节首先对《萧仁祖集序》中的文学思想进行论述,并与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江淹《杂体三十首序》比较,指出其独特性在于对北朝文学自我价值的肯定。其次,对邢劭择善而从的文学主张评述,认为其学习沈约,并未单纯模仿,而是能够突破藩篱,自铸伟辞。最后,指出了邢劭情辞兼重的文学主张。
     第三章包括《邢劭的诗歌》、《邢劭的骈文》、《与温子升、魏收的比较》三节。第一节从风格特征与艺术特色两方面对邢劭诗歌进行分析,认为其诗风存在多样化的特征,但均为雅致之作,并认为其诗风的成因在于北朝质朴文风及取法沈约的双重作用。最后,对邢劭诗歌的不足进行了评述。第二节亦从风格特征和艺术特色两方面对邢劭骈文进行分析,认为其总体风格是典丽,但不同文体间稍有区别,分别为:宏大壮丽的风格、典雅凝重的风格、俊逸遒劲的风格及铺张扬厉的风格。其次,从具体的艺术手法对邢劭骈文进行了分析,分别为:繁密而恰当的用典艺术、对仗与骈散结合的灵活句法、虚字与“潜气内转”法的并行使用。第三节首先通过与温子升、魏收的比较,指出邢劭与二人的异同,以此凸显出邢劭文学创作的独特性。其次,对邢劭的文学史意义进行阐释,认为其价值在于:与温子升、魏收共同代表了当时北朝文学发展的最高水平,提出了适合北朝文学发展的主张,对后进的奖掖与提拔。
Xing Shao is a writer who has rich conntation: as a confucian, he strictly follows the traditional ethics specifications prudentially, also he is a willfull free and easy gentleman. Though born in north dynasty when the buddhism was prosperous, he was not affected, and hold highly the "destruction of god" flag to against the buddhism; Though advocated studying the Southern literature, he also thinks "Northern and South, their means and form should be different", firmly defending the independence of Northern literature. Visible, Xing Shao is certainly worthy of further studying. This papers studies his life、thought、and works, comprehensively and multi-angle from his works and biography, and put him into a large historical period of North-South integration, thus to reproduc his status and value in Northern literature history. The body part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namely: "Research on Xing Shao's Life and Works", "Exploration on Xing Shao's Thought", "Discussion on Xing Shao 's Literature"; Appendix is "Notes on part of Xing Shao's Poetry and article" and "Collection on Xing Shao's Poetry and article".
     The first chapter, "Research on Xing Shao's Life and Works",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namely "Research on Xing's Life" and "Research on Xing's Works". In the first section, "Research on Xing's name" research out Xing's name is "Shao("劭), that as "Shao("邵)and "Shao"(卲)are wrong; "Research on Xing's Titles" researchs on the cause, time and context about the six titles; "Research on the time when Xing was Fengchaoqing(奉朝请)" persists that the time when Xing was Fengchaoqing should be Yanchang's end(515), refutes the traditional opinion of Zhengguang'end(525); "Research on Xing's Communication" research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Xing Shao and Wei Shou, meanwhile giving the material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Xing Shao and the thirteen writers. In section II, "Research on Xing's Works" Researches on the seven books that Xing Shao have been participated or independently completed. "Research on 's Truth" researchs whether the article's author is Xing Shao or not, yet due to lacking of full literature, temporary as doubtful, but have presented my owner views; "Research on 's Truth" research out 's author is indeed Xing Shao, which refutes the opinion holding by Mei Dingzuo and Li Jiandong. "Research on the time of " persists that the writing time is Tianbao's eighth year (557), refutes Li Jiandong's opinion of writing on Qing He's first year (562).
     Chapter II includs "Thought on Confucianism ", "Thought on God's death", "Thought on literary ". The first chapter researchs the Xings’Confucianism tradition of hejian, thinks that Xing Shao's Confucianism originaed from Zheng Xuan, but the direct teacher is his father. then, sums up the character of Shao Xing's Confucianism as: First,learned, gifted,and not specializing the only scripture; Second, aware of the purpose sense, not falling into the distal interpretation; Third, apply his knowledge into practice, not guarding the old-fashioned system. At last, analysises the cause of Xing Shao's Confucianism and thinks metaphysics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Section II first analysis and summarize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his thought. then summalizes its main content as: First, negativing the opinion that "once a person die also meaning be born"; Second, the reason of "God will not perish" is only to encourage people; Third, proposing the opinion of "species change by category". Finally, evaluates the meaning of Xing Shao's this thought on philosophy. Section III first comments the literature opinion of "Xiao Renzu's Collection", and compared to Shen Yue's and Jiang Yan's , point out that its unique sense is his emphasis to the self-affirmation of Northern literature's value. After this is to discuss Xing Shao's literature opinion, thinking that he does not simply imitate, but be able to break through the barriers, and make out his owner good words. Finally, points out Xing Shao's opinion of thinking equally about contents and rhetoric.
     The third chapter includes "Xing Shao's poetry", "Xing Shao's double prose", "compared to Wen Zisheng and Wei Shou".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Xing Shao's poem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characteristics , thinking that the style of Xing Shao's poems is multiple, butthe whole is elegant, and points out the cause is the interation of the Northernsimple literature style and studying from Shen Yue. Finally, this section comments the lackness of Xing Shao's poems. The second Section also discusses Xing Shao's double prose from the style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Firstly, the overall style of Xing Shao's double prose is elegant and gorgeous, but also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 during the different type of writings, respectively as: grandand magnificent, dignified and elegant,chic and vigorous, listed and exagg erated.Secondly, this analysis Xing Shao's double prose from the specific artistic techniques, respectively as:dense and appropriate allusions art, antithesis syntax andcombining parallel with seperate syntax, virtual characters and the"hidden insidethe gas transfer"method used in parallel.The third section first compare Xing Shao to Wen Zisheng and Wei Shou, then pointing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so as to show Xing Shao's unique nature of literary creation. Then, this part points out Xing Shao's unique significance of literary history,as:represented the highest level in Northern literature with Wen Zisheng and Wei Shou, proposed the appropriate literary opinion for Northernliterature's development, motivated and promoted younger generation to progress.
引文
①因“北地三才”之称来源不明,故本文依《北齐书》、《北史》以“三才”称之。详见下文《邢劭称号考》。
    ②邢劭确切生年史籍无载,惟《北齐书·魏收传》及《北史·魏收传》云“收少子才十岁”。魏收生年现有506与507年两种说法,前者曹道衡、刘跃进持之,见《南北朝文学编年史》第37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后者缪钺持之,见《读史存稿》第166页,三联书店1963年版。此外,《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谢巍撰,第91页,中华书局1992年版)录《魏收行年考》(冉昭德编,稿本,顾颉刚藏,稿成于1948年前),其考魏收生于507年。又录《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考魏收生于506年。后两种笔者未见。就曹道衡、刘跃进与缪钺之考证比较而言,笔者认为缪钺之说更为合理,今从之。
    ③此依李建栋说,见《邢劭考辨二则》,载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④见《邢特进集引》,张燮撰,《七十二家集》第23页,《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⑤《北齐书》第476页,(唐)李百药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按,《魏书》、《北齐书》、《北史》、《洛阳伽蓝记校注》、《颜氏家训集解》本文第一次征引时详细列出版本内容,他处版本同者只标明页数。其他文献同一页内出现多次者第一次列出版本内容,余下只标明页数。
    ⑥《洛阳伽蓝记校注》第133页,(北魏)杨衒之撰,范祥雍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①《北齐书》第2页。
    ②《北齐书》第479页。
    ③《说文解字》第187页,(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中华书局1963年版。
    ④《小尔雅疏证》第6页,(清)葛其仁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⑤《说文解字》第133页。
    ⑥《说文解字》第293页。
    ⑦《白虎通》第227页,(汉)班固等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⑧《说文通训定声》第328页,(清)朱骏声撰,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⑨《文选》第373页,(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①《中古文学史料丛考》第75页,曹道衡、沈玉成撰,中华书局2003年版。
    ②《北齐书》第475页;《北史》第1588页,(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③《资治通鉴》第4780页,(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注,中华书局1956年版。
    ④详见《史讳举例》第115—117页,陈垣撰,中华书局2004年版。
    ⑤《北史》第1592页。
    ⑥《魏书》第1875页,(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①《北史》第1589页。
    ②《魏书》第2324—2325页。
    ③见《读史存稿》第174—175页,缪钺撰,三联书店1963年版。
    ④就笔者所见,当今文学史著作有以“北地三才”称之者,如聂石樵《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等,然均未说明出处,笔者翻检诸书,亦未见之。此外,亦有如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等称之为:北地“三才”,“北地”二字置引号外。此二种文学史出版较早,影响力亦较大。故笔者推测,林、刘二先生在撰写文学史时,知“三才”为特定称谓,只是为了与其他三才区别,故于前加“北地”二字。而后来一些学者在参考林、刘著作撰写文学史时,缺乏认真考辩,误以为“北地三才”为特定称谓,以致以讹传讹。
    ⑤《北史》第1591页。
    ⑥《邢特进集引》,(明)张燮撰,《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⑦《北史》第1592页。
    ⑧《北史》第2038页。
    ①《北史》第2038页。
    ②《北齐书》第500页。
    ③《洛阳伽蓝记校注》第133页。
    ④《北史》第1592页。
    ⑤《北史》第1592页。
    ⑥《北史》第1588页。
    ⑦《北齐书》第476页。
    ⑧《洛阳伽蓝记校释》第116页,(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版。按,因曹道衡、沈玉成的考证据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而来,故此处不引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正光末”,周祖谟校曰:“此从大典及逸史本。末,原作‘中’。”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文作“正光中”,校曰:“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中’作‘末’。”第133页。又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文作“正光末”,校曰:“末,如本作‘中’,今据吴、王、真意本。”第129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⑨《中古文学史料丛考》第736页,曹道衡、沈玉成撰,中华书局2003年版。
    ⑩《洛阳伽蓝记校释》第116页,(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版。
    11《中古文学史料丛考》第736页。
    ①《通典》典77上,(唐)杜佑撰,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②五则材料分别见于《北史》第871、950、992、1397、2889页。
    ③《魏书》第1251页。
    ④《北史》第1589页。
    ①本文“文士”一词特指在文学上有一定造诣之人,其中所考如刘昼虽不在此范围内,但因与邢劭之交游涉及文学,故亦列出。
    ②《隋书》第1079页,(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③《北齐书》第495页。
    ④《北齐书》第495页。
    ⑤《北齐书》第495页。
    ①《北齐书》第485—486页。
    ②《北齐书》第491—492页。
    ③《隋书》第185—187页,(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④关于《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作于557年的依据,见下文第二节《<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系年考》。
    ⑤《北齐书》第489—490页。
    ⑥《北齐书·杨愔传》载邢劭知杨愔见诛后流涕曰:“杨令君虽其人,死日恨不得一佳伴?弊硬乓蚱渌蓝?泣,则称二人为“生死之交”并不为过,第461页。
    ⑦《北齐书》第492页。
    ⑧《北齐书》第492页。
    
    ①《太平御览》第2641页,(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②《太平御览》第2699页。
    ③《颜氏家训集解》第272页,(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④《北史》第1569页。
    
    ①《三国志》第599页,(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71年版。
    ②《北史》第1588—1589页。
    ③《北齐书》第336页。
    ④《北史》第1017页。
    ①《北齐书》第342页。
    ②《北江诗话》卷五,(清)洪亮吉撰,《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按,卢思道事见下文。
    ③《北史》第1059页。
    ④《北史》第1591页。
    ⑤《洛阳伽蓝记校注》第134页。
    
    ①《北史》第2729页。
    ②《北齐书》第307页。
    ③《北齐书》第321页。
    ①《北齐书》第503页。
    ②《隋书》第1397页,(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③《北江诗话》卷五,(清)洪亮吉撰,《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④《太平御览》第2641页,(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①以上著作皆亡佚,书名依清徐崇《补南北史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6年版。
    ②《北齐书》第408页。
    ③《洛阳伽蓝记校注》第134页。
    ④《北史》第1206页。
    ⑤《北齐书》第403页。
    ⑥《补后魏书艺文志》,李正奋撰,《二十四史订补》本第711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⑦《北齐书》第476页。
    ①《北齐书》第411页。
    ②《北齐书》第585页。
    ③《太平广记》第2520页,(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1年版。
    ④《太平广记》第2519—2520页。按,中唐李端曾据此作《王敬伯歌》,云:“妾本舟中女,闻君江上琴。君初感妾意(一作叹),妾亦感君心。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传杯唯畏浅,接膝犹嫌远。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徒结万重欢,终成一宵客。王敬伯,绿水青山从此隔。”见《全唐诗》(增订本)第3237—3238页,(清)彭定求等撰,中华书局1999年版。
    ⑤《北齐书》第479页。
    ⑥《隋书》第1397页,(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⑦《旧唐书》第2071页,(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⑧《新唐书》第1595页,(北宋)欧阳修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⑨《通志二十略》第1761页,(南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版。
    ①《洛阳伽蓝记校注》第134页。
    ②据曹道衡考证,《洛阳伽蓝记》成书于武定五年(547)八月以前。见曹道衡《关于杨衒之和<洛阳伽蓝记>的几个问题》,载于《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
    ③题注曰:“观题似韦道逊所作,《文苑英华》作‘邢劭’,姑列于此。”见《古诗纪》卷一二,(明)冯惟讷撰,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版。
    ④《资治通鉴》第5127页,(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1956年版。
    ①《中古文学史料丛考》第738页,曹道衡、沈玉成撰,中华书局2003年版。
    ②《全唐诗》(增订本)第432页,(清)彭定求等撰,中华书局1999年版。
    ③《补南北史艺文志》,(清)徐崇撰,《二十五史补编》本第6689页,中华书局1956年版。
    ④《北史》第1724页。
    ⑤《北史》第1748页。
    ⑥《北齐书》第476页。
    ⑦其中,系于李崇名下者称“《请减佛寺功材以修学校表》”,系于杨愔名下者称“《奏请置学及修立明堂》”,系于邢劭名下者称《奏立明堂太学》。
    ①《北齐文纪》卷二,(明)梅鼎祚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②《二十二史考异》第734页,(清)钱大昕撰,(日)株式会社中文出版社1980年版。
    ③《四库提要辨证》第212页,余嘉锡撰,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④《北齐书》第480—481页。
    ①《越缦堂读史札记全编·北史札记》卷二,(清)李慈铭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②《骈体文钞》第212页,(清)李兆洛选辑,上海书店1988年版。
    ③《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688页,(清)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④《魏书》第1474页。
    ⑤《魏书》第1475页。
    ①《骈体文钞》第212页,(清)李兆洛选辑,上海书店1988年版。
    ②以上二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688—3689页,(清)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①《北齐文纪》卷三,(明)梅鼎祚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②见《邢劭年谱》,李建栋撰,载于《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
    ③《隋书》第1397页,(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④见《隋书经籍志考证·叙录·叙本志撰人》,(清)姚振宗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6年版。
    ⑤《中国目录学史》第67页,姚名达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⑥《中国目录学史论丛》第88页,王重民撰,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⑦见《艺文类聚·前言》,(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
    ⑧《北齐书》第61页。
    ①《梁书》第144—145页,(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②见《读史存稿》第193—194页,缪钺撰,三联书店1963年版。
    ③《邢劭考辨二则》,李建栋撰,载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
    ①见李建栋《邢劭考辨二则》。
    ②《史通通释》第174页,(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③《北齐书》第489页。
    ④《北齐书》第489页。
    ⑤《北齐书》第65页。
    ⑥《毛诗正义》,(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十三经注疏》本第56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①《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十三经注疏》本第79页。
    ②《邢劭考辨二则》,李建栋撰,载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
    ③见李建栋《邢劭考辨二则》。
    ④《说文解字》第102页,(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中华书局1963年版。
    ⑤《说文解字》第173页。
    ①《颜氏家训集解》第177页。
    ②《洛阳伽蓝记校注》第133页。
    ③《魏书·游雅传》:“高允重雅文学,而雅轻薄允才,允性柔宽,不以为恨。允将婚于邢氏,雅劝允娶于其族,允不从。雅曰:‘人贵河间邢,不胜广平游。人自弃伯度,我自敬黄头。’”第1195页。
    ④《三国志》第382页,(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71年版。
    ⑤《三国志》第382页。
    ⑥《三国志》第383页。
    ①《魏书》第1437页。
    ③《魏书》第1450页。
    ④《北史》第1592页。
    ⑤《洛阳伽蓝记校注》第134页。
    ⑥《北史》第1709页。
    ①《魏书》第1450页。
    ②《魏书》第1450页。
    ③《北史》第1589页。
    ④《北齐书》第660页。
    ⑤《魏书》第1871页。
    ①《汉书》第1723页。
    ②《魏书》第1684页。
    ③《颜氏家训集解》第177页。
    ④《颜氏家训集解》第177页。
    ⑤《洛阳伽蓝记校注》第133页。
    ①《北史》第1588页。
    ②《北史》第1592页。
    ③《北齐书》第478页。
    ④《北史》第2789—2790页。
    ⑤《颜氏家训集解》第183页。
    ⑥《颜氏家训集解》第183—184页。
    ⑦《北史》第2709页。
    ⑧《世说新语笺疏》第256页,(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余嘉锡所言“文学”乃学术之意,非为今世之文学。
    ⑨《颜氏家训集解》第177页。
    ⑩《北史》第1592页。
    ①《颜氏家训集解》第177页。
    ②《北齐书》第478—479页。其中,“误书思之,更是一适”的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如顾广圻便名其斋曰“思适斋”,并云:“以思适名斋者何?顾子有取于邢子才之语也。史之称子才‘不甚雠校’,顾子役役于校书,而取之者何?谓顾子之于书,犹必不校校之也。子才诚仅曰:‘不校乎哉,则乌有思其误,又乌由而有所适也。’故子才之不校,乃其思不校之误,使人思误于校者,使人不能思去误之校者,而存不校之误于是,日思之,遂以与天下后世乐思者共思之,此不校校之者所以取于子才也。”见《思适斋集》卷五,《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③上述诸语均见《颜氏家训集解》第177页。
    ④除学术外,邢劭思想中这一特点在其性格方面表现也较为明显,与一般儒生迥然有别。
    ①《魏书》第187页。
    ②《北齐书》第353页。
    ③《洛阳伽蓝记校注》第120页。
    ④《北齐书》第478—479页。
    ①《世说新语笺疏》第255页,(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②邢劭亦承认神的存在,但其所言之神乃人之精神,而非佛家所言之灵魂。故本文以“神灭论”而不用“无神论”来概括邢劭这方面的思想。
    ③《广弘明集》卷六,(唐)释道宣撰,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书店1989年版。
    ④《广弘明集》卷七。
    ①《樊川文集》第44页,(唐)杜牧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②《魏书》第3039页。
    ③《魏书》第3042页。
    ④《洛阳伽蓝记校注》第1页。
    ⑤《魏书》第3026页。
    ⑥标题依严可均《全北齐文》。
    ①《北齐书》第349页。
    ②《北齐书》第350页。
    ③《北齐书·杜弼传》云:“(弼)尝与邢劭扈从东山,共论名理。”虽未言及具体时间,但叙于齐文宣帝受魏禅之后。文宣帝于550年受禅,可知当为550年以后事。其后云:“事既上闻,显祖发忿,遂徙弼临海镇。时楚州人东方白额谋反……”又《北齐书·段韶传》载:“(天保)四年十二月,梁将东方白额潜至宿预,招诱边民,杀害长吏,淮、泗扰动。”则东方白额于天保四年(553)谋反,故邢劭与杜弼共论名理一事当在550至553年之间。晚于武定六年(548)至少二年。
    ④以上诸语均见《北齐书》第352页。
    ⑤《北齐书》第351页。
    ⑥《北齐书》第351页。
    ⑦《北齐书》第351页。
    ⑧《北齐书》第352页。
    ①《北齐书》第351页。
    ②《北齐书》第351页。
    ③《北齐书》第352页。
    ④《北齐书》第352页。
    ⑤《弘明集》卷五,(梁)僧佑撰,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书店1989年版。
    ⑥《北齐书》第352页。
    ⑦《北齐书》第352页。
    ⑧《北齐书》第352页。
    ①《北史》第1234页。
    ②《北齐书》第352页。
    ①《说文解字》第234页,(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中华书局1963年版。
    ②《方言》第32页,(汉)杨雄撰,(晋)郭璞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③《欧阳修全集》第631页,(宋)欧阳修撰,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④《新论》第31页,(东汉)桓谭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⑤《北齐书》第352页。
    ⑥《梁书》第669页,(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⑦《北齐书》第352页。
    ①《北齐书》第352页。
    ①《洛阳伽蓝记校注》第137页。
    ②《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第106页,万绳楠撰,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③《管锥编》第1507页,钱钟书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④《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第579页,王运熙、杨明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①见《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第7页,曹道衡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文选》第703页,(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③《文选》第703页。
    ①《文选》第444页,(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①《魏书》第1869页。
    ②《颜氏家训集解》第273页。
    ③《北齐书》第492页。
    ④《颜氏家训集解》第272页。
    ⑤《文选》第703页,(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①《颜氏家训集解》王利器注引赵曦明曰:“《晋书·嵇康传》:‘康遇王烈共入山,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第272页。
    ②《沈约集校笺》第380页,(梁)沈约撰,陈庆元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③《北齐书》第486页。
    ④《史通通释》第488页,(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①《文选》第170页,(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②《诗品笺注》第192页,(梁)钟嵘撰,曹旭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③《南史》第1455页,(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此外,上文引徐之才批评魏收语“卿读沈文集,半不能解”亦是笼统概括。故笔者认为,通过《邢劭交游考》来看,邢、魏关系实经历了一个由好变坏的过程,而二人之间的文学论争亦可能是由个别文学理念的不同,进而升级到整体的否定。可能二人最初只就任、沈文学创作中某一具体问题如用典而有所分歧,后矛盾扩大,转而分别对任、沈整体文学创作批评指责。故邢劭所言“文体本疏”并未明言具体文体,实是就任昉全部诗文而言。关于为何邢、魏要把论争矛头指向任、沈,王利器云:“六朝人品评人物或文章,往往以所批评之对象的优劣,来定批评者之优劣。”道出了其中文化背景,见《颜氏家训集解》第274页。
    ⑤《北史》第2729—2730页。
    ①《诗薮》第286页,(明)胡应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①《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第357页,(明)张溥撰,殷孟伦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②《楚辞补注》第81页,(宋)洪兴祖补注,白化文等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①《采菽堂古诗选》第1040页,(清)陈祚明评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②《采菽堂古诗选》第1041页。
    ③《玉台新咏笺注》第522页,(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清)程琰删补,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十《刘义恭诗一首》题注曰:“以下诸诗,宋刻不收。”邢劭《思公子》位于卷十该诗后,为后人增益。
    ④《古诗评选》第322页,(清)王夫之评选,张国星点校,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南北朝文学史》第359页,曹道衡、沈玉成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②《历代诗发》第114页,(清)范大士评选,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③《中国文学史新著》第415页,章培恒、骆玉明著,复旦大学2007年版。
    ④《诗薮》第286页,(明)胡应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⑤以上诸语分别见《采菽堂古诗选》第1040、1041、1041、1041页,(清)陈祚明评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①《诗品笺注》第195页,(梁)钟嵘撰,曹旭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转引自曹旭《诗品笺注》第197页。
    ③《战国策》第94页,(汉)刘向撰,(东汉)高诱注,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①《毛诗正义》,(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十三经注疏》本第56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②《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十三经注疏》本第7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③《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第298页。
    ④《曹植集校注》第49页,(魏)曹植撰,赵幼文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⑤《潘岳集校注》第247页,(晋)潘岳撰,董志广校注,天机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⑥《陆机集》第89页,(晋)陆机撰,金涛声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⑦《谢灵运集校注》第121页,(南朝宋)谢灵运撰,顾绍柏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⑧《露书》第70页,(明)姚旅撰,刘彦捷点校,八闽文献丛刊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①《诗薮》第286页,(明)胡应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②《增订文心雕龙校注》第425页,(梁)刘勰撰,(清)黄叔琳注,(清)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①《北齐书》第475页。
    ②《西京杂记》第21页,(晋)葛洪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③《文选》第720页,(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④《诗品笺注》第56页,(梁)钟嵘撰,曹旭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⑤《诗品笺注》第59页。
    ⑥《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第436页,罗宗强撰,中华书局1996年。
    ①《北齐书》第476页。
    ②《北齐书》第476页。
    ③《北齐书》第476页。
    ①邢劭现存表文均较为简短,虽然其中有部分为残篇我们无法窥其全貌,但根据文气推测,其原文也不会太长。
    ②《增订文心雕龙校注》第425页,(梁)刘勰撰,(清)黄叔琳注,(清)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③《北齐书》第489—490页。
    ④《北齐书》第65页。
    ①《南北朝文学史》第358页,曹道衡、沈玉成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②《增订文心雕龙校注》第447页,(梁)刘勰撰,(清)黄叔琳注,(清)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③《增订文心雕龙校注》第447页。《文心雕龙译注》译为:“所谓‘言对’,只是文辞上的对偶;所谓‘事对’,是用两种前人故实组成的对偶;所谓‘反对’,是事理相反而旨趣相合的对偶;所谓‘正对’,是事虽有异而意义相同的对偶。”陆侃如、牟世金译注,第440页,齐鲁书社1995年版。
    ①《诗品笺注》第98页,(梁)钟嵘撰,曹旭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袁枚全集》第198页,(清)袁枚撰,王英志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③《六朝丽指》,(清)孙德谦撰,王水照主编,《历代文话》第8451页,复旦大学2007年编。
    ①《庾子山集注》第743页,(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②《北齐书》第478页。
    ③《后汉书》第2067页,(南朝宋)范晔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④《毛诗正义》,(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十三经注疏》本第35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⑤《六朝骈文研究》第242页,陈鹏撰,巴蜀书社2009年版。
    ⑥《春秋左氏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十三经注疏》本第202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⑦《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十三经注疏》本第25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⑧《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第88页。
    ⑨《六朝丽指》,(清)孙德谦撰,王水照主编,《历代文话》本第8435页,复旦大学2007年版。
    ⑩《六朝丽指》,《历代文话》本第8452页。
    ①转引自《六朝丽指》,(清)孙德谦撰,王水照主编,《历代文话》本第8432页,复旦大学2007年编。
    ②《六朝丽指》,《历代文话》本第8459页。
    ①《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题辞注》第353页,(明)张溥撰,殷孟伦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2220页,逯钦立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①《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2222页,逯钦立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2221页。
    ③《古诗源》第291页,(清)沈德潜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④《春融堂集》卷二二,(清)王昶撰,《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⑤以上三句分别见《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第181、342、343页,聂石樵撰,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764页,(清)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①《太平寰宇记》第460-461页,(宋)乐史撰,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②《朝野佥载》第80页,(唐)张鷟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③《清儒得失论》第256页,刘师培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④《北齐书》“校勘记”云:“唯以章表碑志自许,此外更同儿戏《御览》卷五八七,二六四五页引《三国典略》作‘唯以章表自许,此同儿戏’。按如此传,则是章表碑志之外,连作赋也同儿戏,和上文‘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士’之语矛盾。疑《御览》是,这里衍‘外更’二字。”第498页。
    ⑤依《魏收集校注》,彭盛撰,四川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2268页,逯钦立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⑦《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2269页。
    ①《诗薮》第286页,(明)胡应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②《南北朝文学史》第359页,曹道衡、沈玉成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③《太平御览》第2638页,(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④《管锥编》第1509页,钱钟书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⑤《北朝文学史》第181页,周建江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北齐书》第603页。
    ②《北齐书》第486—487页。
    ③以上诸语分别见《北齐书》第484、485、490页。
    ④《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第360页,(明)张溥撰,殷孟伦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任昉,乐安人,此以其籍贯代之。
    ⑤《六朝丽指》,(清)孙德谦撰,王水照主编,《历代文话》本第8446—8447页,复旦大学2007年编。
    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846页,(清)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58年。
    ⑦《六朝丽指》,(清)孙德谦撰,王水照主编,《历代文话》本第8479页,复旦大学2007年编。
    ①《清儒得失论》第256页,刘师培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魏书》第1867页,(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③《北齐书》第484页。
    ④《隋书》第1729—1730页,(唐)魏征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①《北史》第1982页。
    ②颜之推云:“江南文制,欲人弹射,知有病累,随即改之,陈王得之于丁廙也。山东风俗,不通击难。吾初入邺,遂尝以此忤人,至今为悔,汝曹必无轻议也。”山东指华山以东,即北齐境内。见《颜氏家训集解》第279页。
    ③《魏书》第1877页。
    ④《北齐书》第478页。
    ⑤《北齐书》第479页。
    ⑥《北齐书》第486页。
    ⑦《北史》第1727页。
    ⑧可参看上文《邢劭交游考》。
    ①《北齐书》魏收本传:“收从叔季景,有才学,历官著名,并在收前,然收常所欺忽。”第485页。
    ②《北齐书·崔传》:“素与魏收不协。收既专典国史,恐被恶言,乃悦之曰:‘昔有班固,今则魏子。’”第335页。
    ③《北齐书》第495页。
    ④《魏书》第1876页。
    ⑤《北齐书》第394页。
    ⑥《北齐书》第469页。
    ⑦《洛阳伽蓝记校注》第133页。
    ①《后汉书》第2237页,(南朝宋)范晔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②转引自《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第2226页。
    ③《后汉书》第2234页。
    ④《北齐书》第321页。
    ⑤《北齐书》第321页。
    ⑥《北史》第1591页。
    ⑦《洛阳伽蓝记校注》第133页。
    ⑧关于这一方面的论述,可参见张鹏《北魏儒学与文学》,西北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另外,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也多有涉及。
    ⑨《北齐书》第602页。
    ⑩可参看上文《邢劭交游考》及《北齐书·文苑传》。
    《北朝文学史》,周建江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版。
    《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吴先宁撰,东方出版社1997版。
    《北朝文学研究》,吴先宁撰,台湾文津出版社2001年版。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
    《北江诗话》,(清)洪亮吉撰,《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北齐文纪》,(明)梅鼎祚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白虎通》,(汉)班固等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补后魏书艺文志》,李正奋撰,《二十四史订补》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补南北史艺文志》,(清)徐崇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6年版。
    《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楚辞补注》,(宋)洪兴祖补注,白化文等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春秋左氏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采菽堂古诗选》,(清)陈祚明评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春融堂集》,(清)王昶撰,《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朝野佥载》,(唐)张鷟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曹植集校注》,(魏)曹植撰,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读史存稿》,缪钺撰,三联书店1963年版。
    《二十二史考异》,(清)钱大昕撰,(日)株式会社中文出版社1980年版。
    《樊川文集》,(唐)杜牧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方言》,(汉)杨雄撰,(晋)郭璞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广弘明集》,(唐)释道宣撰,《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书店1989年版。
    《古诗评选》,(清)王夫之评选,张国星点校,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古诗源》,(清)沈德潜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
    《管锥编》,钱钟书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
    《河北文学通史》,王长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
    《弘明集》,(梁)僧佑撰,《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书店1989年版。
    《汉书》,(汉)班固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明)张溥撰,殷孟伦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撰,中华书局1955年版。
    《经史避名汇考》,(清)周广业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六朝丽指》,(清)孙德谦撰,王水照主编,《历代文话》本,复旦大学2007年版。
    《六朝骈文研究》,陈鹏撰,巴蜀书社2009年版。
    《历代诗发》,(清)范大士评选,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陆机集》,(晋)陆机撰,金涛声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
    《梁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洛阳伽蓝记校笺》,(北魏)杨衒之撰,杨勇校笺,中华书局2006年版。
    《洛阳伽蓝记校释》,(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版。
    《洛阳伽蓝记校注》,(北魏)杨衒之撰,范祥雍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露书》,(明)姚旅撰,刘彦捷点校,八闽文献丛刊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毛诗正义》,(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南北朝经学史》,焦桂美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曹道衡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欧阳修全集》,(宋)欧阳修撰,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
    《骈体文钞》,(清)李兆洛选辑,上海书店1988年版。
    《潘岳集校注》,(晋)潘岳撰,董志广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清儒得失论》,刘师培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七十二家集·邢特进集》,(明)张燮撰,《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
    《全唐诗》(增订本),(清)彭定求等撰,中华书局1999年版。
    《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71年版。
    《史讳举例》,陈垣撰,中华书局2004年版。
    《四库提要辨证》,余嘉锡撰,中华书局1980年版。
    《诗品笺注》,(梁)钟嵘撰,曹旭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诗薮》,(明)胡应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隋书》,(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
    《隋书经籍志考证》,(清)姚振宗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6年版。
    《史通通释》,(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说文解字》,(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中华书局1963年版。
    《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撰,中华书局1984年版。
    《沈约集校笺》,(梁)沈约撰,陈庆元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通典》,(唐)杜佑撰,中华书局1984年版。
    《太平寰宇记》,(宋)乐史撰,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
    《通志二十略》,(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万绳楠撰,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胡国瑞撰,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聂石樵撰,中华书局2007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撰,中华书局1996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体学》,李士彪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魏收集笺校全译》,康金生、宋冰注译,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版。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
    《文心雕龙译注》,陆侃如、牟世金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版。
    《文苑英华》,(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6年版。
    《温子升集笺校全译》,康金生注译,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温子升集校注》,牟华林校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学不已斋杂著》,杨明照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小尔雅疏证》,(清)葛其仁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西京杂记》,(晋)葛洪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新论》,(东汉)桓谭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谢灵运集校注》,(南朝宋)谢灵运撰,顾绍柏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邢邵集笺校全译》,康金生、唐海静注译,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夏小正正义》,(清)王筠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新唐书》,(北宋)欧阳修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袁枚全集》,(清)袁枚撰,王英志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越缦堂读史札记全编》,(清)李慈铭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版。
    《玉台新咏笺注》,(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清)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
    《庾子山集注》,(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版。
    《增订文心雕龙校注》,(梁)刘勰撰,(清)黄叔琳注,(清)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中华书局2000年版。
    《战国策》,(汉)刘向撰,(汉)高诱注,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谢巍撰,中华书局1992年版。
    《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目录学史论丛》,王重民撰,中华书局1984年版。
    《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中古文学理论范畴》,詹福瑞撰,中华书局2005年版。
    《中古文学史料丛考》,曹道衡、沈玉成撰,中华书局2003年版。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撰,中华书局1986年版。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1956年版。
    1﹒《“邢卲”还是“邢邵”》,文木,《阅读与写作》,2001年第2期;
    2﹒《邢邵考辩二则》,李建栋,《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
    3﹒《邢劭著述考》,张林,《沧桑》,2009年第5期;
    4﹒《邢劭生平事迹考略》,张林,《现代语文》,2009年第7期;
    5﹒《北朝无神论思想家邢劭》,尚志迈,《冀东学刊》,1997年第1期;
    6﹒《北朝河间邢氏研究》,高诗敏,《许昌师专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6期;
    7﹒《邢邵年谱》,李建栋,《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
    8﹒《邢劭散文论略》,徐中原,《五邑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
    9﹒《从邢劭<酬魏收冬夜直史馆诗>看北齐史官的工作与生活》,牛润珍,《光明日报·史学周刊》,2000年3月24日;
    10﹒《“北地三才”论》,孔毅,《北朝研究》,1992年第4期;
    11﹒《“学宗文府”:北朝后期河间邢氏之家族文化》,王永平,《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2期;
    12﹒《北魏后期与东魏、北齐之际上层社会之交游与雅集》,王永平,《燕赵学术》,2008年春之卷;
    13﹒《魏收三论》,李建栋,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14﹒《魏收集校注》,彭盛,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15﹒《温子升集研究》,韩芳,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6﹒《北地三才诗歌创作及其对北朝文人诗发展的影响》,刘银艳,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17﹒《北魏儒学与文学》,张鹏,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