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约型城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1世纪将是一个城镇化的世纪,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现在世界人口的近一半居住在城镇,并继续保持快速上升的势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更为迅猛。根据世界城镇化规律,我国正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受传统城镇化模式影响,我国的一些地方对城镇化认识有所偏颇,把城镇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和城镇经济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城镇化,片面追求城镇化的速度,而忽视城镇化的内在质量,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这让我们认识到必须寻找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从集约发展的视角探讨城镇化问题,即集约型城镇化。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本选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下文对我国集约型城镇化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奠定基础。同时,说明本论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对城镇化的一般理论,包括城镇和城镇化的内涵、城镇化动力机制,国外的相关研究包括区位理论、城乡结构转换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城市增长理论、生态学派理论,国内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集约型城镇化、生态城市说、可持续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和新型城市化等,进行了评析。这些理论作为经济学科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学科以及现代化理论、系统论、创新理论等理论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也为集约型城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借鉴国外城镇化实践,并对我国城镇化进程进行反思。回顾国外城镇化历程,对世界城镇化的基本趋势作出预测性的判断,并在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教训。对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分析了我国城镇化的现状,重点分析了从“民工潮”到“民工荒”这一城镇化中的新现象,对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弊端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作了简单展望。
     第四章,在借鉴相关理论和国外城镇化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集约型城镇化的理论框架,力求科学、实用。首先,把发展经济学集约的理念嫁接到城镇化,界定集约型城镇化内涵。其次确定集约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口集约化发展指标、空间集约化发展指标、产业集约化发展指标等三个方面。再次,对集约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应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集约型城镇化的主体,包括大众、企业和政府;二是集约型城镇化的动力来源,包括城乡推拉的合力、人口资源环境的约束力、制度的保障力。最后,推断出集约型城镇化的实现途径是人口集约化发展、空间集约化发展、产业集约化发展。
     第五至第七章,对集约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空间、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分章进行阐述。在人口集约型城镇化方面,首先界定人口集约和人口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再提出人口集约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即城镇人口规模的不断优化、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居民生存环境的改善;然后提出城镇人口集约化发展的对策思路,即努力提高人口的总体素质、统筹城镇建设与城镇人口的发展、推动就业体系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最后着重论述了人口集约型城镇化的难点,即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界定农民工概念,说明了农民工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农民工的现状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在空间集约型城镇化方面,首先阐明单个城镇空间的集约化利用问题,提出单个城镇空间集约化利用的基本思路以及城镇空间利用集约化与绿色人居环境的关系,分析影响城镇内部空间利用集约化的主要因素;其次研究构建集约型城镇体系问题,界定概念,分析城镇体系与区域发展的关联性以及我国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指出建立集约型城镇体系的基本思路;最后重点讨论了空间集约型城镇化的关键问题,即对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在明确土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的基础上,探讨集约型城镇化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内在关系,并对我国城镇土地利用的效率作出基本估价,分析我国城镇土地粗放利用的原因,提出我国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在产业集约型城镇化方面,分五个问题进行讨论:第一,研究集约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逻辑关系,分析产业结构演进规律、集约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耦合机制,指出集约型城镇化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第二,研究产业集群对集约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论述产业集群的内涵以及集约型城镇化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机制,提出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对策;第三,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对集约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指出信息技术与城镇化、高新技术产业与集约型城镇化的相关性,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原因,并把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作为重点进行深入的研究。第四,研究集约型城镇化与资源的节约利用的关联性,从资源的内涵、特性出发,研究资源与城镇化的耦联机制,分析了我国资源短缺的现状,介绍国外节约利用资源的成功经验,提出集约型城镇化进程中节约利用资源的举措。第五,研究集约型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保护问题,对环境破坏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分析环境保护与城镇化的关系,指出我国城镇环境保护工作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提出集约型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保护的对策。
     第八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约型城镇化的制度保障尤为必要。论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制度、制度创新的内涵、制度变迁及其规律;分析了制度与城镇化的关联性和制度对城镇化影响的机制。在此基础上,论述我国集约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制度障碍与创新,对我国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制度、产业政策以及非正式制度分别进行深入的研究,重点分析这些现行制度对集约型城镇化的障碍,指出制度创新面临的困难,提出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第九章,根据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目标任务以及实现途径,以四川省成都市集约化发展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回顾了成都市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口集约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其次,分析了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发展沿革、特点,指出城镇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空间集约化发展的思路。再次,分析了成都市产业布局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探讨成都市水资源利用问题,分析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现状、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的对策。
     本论文可能的创新是:
     一、确立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集约型城镇化不完全等同于可持续城镇化,前者更强调具体的发展路径,后者更强调发展的宏观导向。集约型城镇化也不同于新型城镇化、城镇现代化,前者立足于我国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的实际,后者则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远期目标。
     二、提出集约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体系,包括人口、空间、产业三个方面二十六项,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
     三、对我国集约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了主体和动力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有文献对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具体的缺陷。
     四、提出了集约型城镇化的实现的途径,对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五、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制度、产业政策以及非正式制度对集约型城镇化的阻碍作用,指出制度创新面临的困难,提出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The21st century is a century of urbanization, which is irrecoverable historical tre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lobal urbanization rule, China has entered the critical stage of rapi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urbanization mode, some regions of China possess misunderstanding on urbanization, simply regarding urbanization as town number increase, town scale expansion, urban population percentage rise and urban economy growth, unilaterally pursuing urbanization speed, neglecting the inner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which reminds us that we should explore new urbanization mode, namely exploring urbanization issue from the angel of intensive development, or intensive urbanization.
     1.Main contents of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1expound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im, significance, conception and methodology, laying a foundation for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study on China's intensive urbanization.
     Chapter2appraises relevant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ories, including connotation of urbanization, relevant foreign theories and domestic study, etc.
     Chapter3borrows foreign proven experience in urbanization and retrospects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This chapter reviews foreign urbanization history and process, pointing out the main lessons in global urbanization. Whilst, reviews the process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researches on the weakness and its reason of China's traditional urbanization.
     Chapter4on the basis of borrowing relevant theories and foreign urbanization experience, establishes the scientific and substanti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intensive urbanization. First of all, apply the concept of intensification in economics for development into the research on urbanization, defining the connotation of intensive urbanization. Second, confirm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intensive urbanization, including indexes concerning population, space and industry intensification. Next, analyzes the impetus mechanism of intensive urbanization, and concludes that the mechanism comprises two fields: the main body of intensive urbanization, including the people, businesses and governments, and the impetus origin in intensive urbanization, including urban-rural resultant of force, constrains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safeguard of systems. Last, advances the strategy and roadmap of intensive urbanization.
     Chapter5to7expatiates on the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space and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intensive urbanization. In the aspect of population intensive urbanization, confirms the connotation of population intensive urbaniz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 put forward the urban population scale optimum and calculation conception and method for compatible urban population scale, and especially the difficulties in population intensive urbanization, namely the balanced and equal treatment of migrant workers and urban residents. In the aspect of space intensive urbanization, first, expatiat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nsification in urban space utilization and green human habitat, and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nsive urban inner space utilization. Second, confirms the definition of urban system, and analyzes the general rule in urban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he relevancy between urban system and region development. Last, conducts in-depth exploration on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urban lands. In industry intensive urbanization, first, expatiates upon the inner connection among intens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dustry structure, cluster, and hi-tech industry. Next, explores intensification of urban industries,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n one hand, researches the relevancy between intensive urbanization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put forward measures for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On the other hand, researches the significance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tensive urbanization, and advances the major problems and their solutions in urba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hapter8from the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gel, analyzes the impetus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owards intensive urbanization. On this basis, especially analyzes China's present systems concerning household registration, lands, social insurance, employment,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industry policies, and the barriers brought by informal systems to intensive urbanization, brings forward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ir solutions in system innovation.
     Chapter9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ception, objective and task, advances suggestion for the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urban system, population and industry in Chengdu, Sichuan, and then conduct special research on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Chengdu.
     2. Probable innov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A.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intensive urbanization. Intensive urbanization differs from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new typeurbanization, township modernization, and concentrated, decentralized, and diversified urbanization.
     B. advances the objective system for intensive urbanization, comprising3fields, namely population, space, and industry, and26items involving economy, society,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etc.
     C. conducts in-depth analysis on impetus mechanism for China's intensive urbanization, making clear the main body and impetus resource. The impetus mechanism for intensive urbanization possesses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common urbanization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nsification, namely taking population, resource, environment constrain and other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research on impetus mechanism overcomes the weakness of one-sidedness and abstractness in the research on China's urbanization impetus mechanism in present documents.
     D. advances the general conception and solution for intensive urbaniza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real practice.
     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impetus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for intensive urbanization. On this basis, especially analyzes China's present systems concerning household registration, lands, social insurance, employment,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industry policies, and the barriers brought by informal systems to intensive urbanization, brings forward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ir solutions in system innovation.
引文
①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②配第:《政治算术》,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3页。
    ①崔功豪:《城市地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②朱林兴:《论中国农村城市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①丁任重:《经济区的理论与实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l11-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8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88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9-480页。
    ⑧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化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32页。
    ②柳思维:《关于发展农村小城镇与加快中国城市化的若干问题》,《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0年第2期。
    ③贾建芳:《开发西部的新思路》,《东方》,2000年第4期。
    ④朱金香、冯煌:《我国城市化问题及其发展》,《生产力研究》,1998年第5期。
    ⑤陈锦华:《加快城市化步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抉择》,《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
    ①廖跃文:《城市和城市化,理论研究的回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②周振华:《增长轴心转换,中国进入城市化推动型经济增长阶段》,《经济研究》,1995年第2期。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32页。
    ①金丽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历史与现状分析》,《城市问题》,2001年第5期。
    ②陈书荣:《我国城市化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城市问题》,2000年第1期。
    ③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地理学报》,1997年第3期。
    ④陈锦华:《加快城市化步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抉择》,《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
    ⑤邢福俊:《我国城市化水平现实分析》,《城市经济、区域经济》,1999年第4期。
    ⑥胡序威:《对我国的城市化形势应有清醒的认识》,《城市经济、区域经济》,1998年第4期。
    ⑦《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4页。
    ①王一鸣:《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
    ②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印:《国外城市化译文集》,第92页。
    ③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4负。
    ①宋位岭等译:《城市社会学》,1997年版,第167页。
    ②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③Wirth, Louis,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dy 44(1938):P1-24。
    ④陈光庭:《县市综合管理》,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⑤崔功豪等:《城市地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69页。
    ①周毅:《城镇化释义》,《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1期
    ②周毅:《城镇化释义》,《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1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0页。
    ②《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6页。
    ①《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31页
    ②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47页。
    ①《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3页。
    ②《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3页。
    ③周文赛、许庆明:《发展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④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镇发展》,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0页。
    ①郑弘毅:《农村城镇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②孙中和:《中国城镇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第11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6页。
    ④李树踪:《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⑤覃成林:《论市场主导型城市化战略》,饶会林、郭鸿惫:《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页。
    ⑥饶会林、陈福军:《城市化自然观》,饶会林,郭鸿懋:《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⑦过杰:《我国城市化态势和城市化形式探析》,饶会林、郭鸿懋:《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⑧(日)国松弥久:《城市化过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国外城市化译文集,1995年版,第97页
    ①冯云廷:《城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②杨重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经济的几个问题》,《经济研究》,1987年第10期。
    ③吴林海、刘韶龄:《论城市化的形成机制、发展模式与我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兰州学刊》,2001年第5期。
    ④刘福:《推进城市化战略的主要切入点》,光明日报,2000年12月5日。
    ⑤孙中和:《中国城市化的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第11期。
    ⑥上海强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1期。
    ①工道勇:《大开发中的西部地区城市化模式探讨》,《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第5期。
    ②赵君、肖洪:《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和战略思路探讨》,《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年第1期。
    ③宁越敏:《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地理学报》,1998年第5期。
    ④刘传江:《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其机制》,《世界经济》,1999年第12期。
    ①孙中和:《中国城镇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第11期,
    ②仇保兴:《集群结构与我国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城市规划》,2003年第6期,
    ③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镇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①《马克思恩恪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42页。
    ②叶舜赞:《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1-93页。
    ①叶舜赞:《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利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7页。
    ②杨开忠:《中国区域发展研究》,海洋出版社,1989年版,第163-165页。
    ①叶舜赞:《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页。
    ②费景汉、兰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7-28页。
    ①范家禳、高大虹:《西方经济学》(下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129页。
    ②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③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127页
    ①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32-153页。
    ②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贞。
    ③王新文:《城市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综述》,《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2年第8期。
    ①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②王新文:《城市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综述》,《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2年第8期。
    ③王新文:《城市化发展的代丧性理论综述》,《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2年第8期。
    ①王新文:《城市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综述》,《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2年第8期。
    ②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①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6-9页。
    ①邱强:《英国新城建设的经济学分析》,《城乡建设》,2002年第10期。
    ②王新文:《城市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综述》,《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2年第8期。
    ①康就升:《集约发展:城镇化理论的“题”中之“义”:中国农村集约型城镇化道路探讨之一》,《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4期。
    ②卢科:《集约式城镇化——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小城镇建设》,2005年第12期,
    ③沈建明:《全面把握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涵》,《今日浙江》,2006年第17期。
    ④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城市规划》,2001年第25卷第1期。
    ⑤王如松:《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和方法》,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68页
    ⑥ Richard Register, 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 North Atlantic Books, CSA, 1987。
    ①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城市规划》,2001年第1期。
    ②黄光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城市规划》,1997年第6期。
    ③石永林、王要武:《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8期。
    ④熊鸿斌、刘文清:《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及实践》,《中国环保产业》,2004年第7期。
    ①冯云廷:《城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②刘耀彬、李娟文:《从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探讨中国城市化道路》,《现代城市研究》,2002年第4期。
    ③高丽萍:《世界进程中的中国现代化》,《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④李佐祥:《推进城市现代化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理论学习》,2001年第6期。
    ⑤张静:《走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2期。
    ①程必定:《中国应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中国城市经济》,2006年第3期。
    ②陈甬军:《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化研究兼论新型城市化道路》,《东南学术》,2004年第4期。
    ①俞宪忠:《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一个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发展框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5期。
    ①邹德慈:《中国的城镇化问题》,《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5)》,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②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①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统计学会城市统计委员会:《200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①K.J.巴顿:《城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页。
    ②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③付恒杰:《日本城市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03年第5期。
    ①吕银春:《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巴西实例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②刘勇:《国外区域性城镇的发展及启示》,《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7期。
    ①赵惠云:《中国城市形成与发展:2004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①赵惠云:《中国城市形成与发展:2004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①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改革》,2006年第5期。
    ②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版,第106页。
    ①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版,第130贝
    ②《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基于劳动力市场管制视角的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10期。
    ① Cui Gonghao, On development of large cities in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1995(1);P11-10,
    ②王筱明、吴泉源:《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11卷。
    ③陈杭甫:《搞好土地集约利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土地》,1998年第12期。
    ①董恺、杨直民:《集约农业发展过程和趋势的初步探讨—兼论耕细作和农业现代化》,《学习和探索》,1980年第1期。
    ②《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60页。
    ①武建奇:《粗放、集约及其衡量—应准确理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河北学刊》,1996年第4期。
    ②黎诣远:《增长:从粗放到集约》,《报告与参阅》,1996年第3期。
    ③凤良志:《经济集约化与我国现代化建设》,《江淮论坛》,1986年第1期。
    ①康就升:《集约发展:城镇化理论的“题”中之“义”——中国农代村集约型城镇化道路探讨之一》,《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4期
    ②卢科:《集约式城镇化——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小城镇建设》,2005年第12期
    ①叶舜赞:《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7页。
    ①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127页
    ①朱铁臻:《城市现代化研究》,红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①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0页。
    ①蔡竞:《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国四川的实证分析》,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①秦远建:《产业集约化理论与中国汽车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4月。
    ①《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401页。
    ①《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笫527页
    ②《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33-534页。
    ①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转轨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社会利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6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页
    ①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改革》,2006年第5期。
    ①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6页。
    ①仇保兴:《紧凑度和多样性——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页。
    ①毛其智、十涛方:《2005年中国城市发展综述》,《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5)》,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①贾兴河、姜海洋:《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市》,《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年第3期。
    ①王元京:《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走空间节约之路》,《中国经济报告》,2007年09月10日。
    ①王元京:《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走空间节约之路》,《中国经济报告》,2007年09月10日。
    ①刘正山:《负起历史的责任——谈政府如何珍惜土地、科学发展》,《中国土地》,2004年第4期。
    ①范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及评价初探—以南京市为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①郭克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第2期。
    ①李铁立、李诚固:《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与反馈机制》,《城市问题》,2003第5期。
    ②张祥建、黄建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产业机理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10期。
    ①万鹏龙:《以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促进畜牧业现代化—以资阳市为例》,《农村经济》,2007年第11期。
    ①柳卸林、段小华:《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政策含义》,《研究与发展》,2003年12期。
    ①聂鸣、李俊、骆静:《国家产业集群政策分析和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2第1期。
    ②聂鸣、李俊、骆静:《国家产业集群政策分析和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2第1期。
    ③ Gordon H, Hanson, "Scale Economies and 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y", www, nber,org,com NBER Working Paper No,8013, November 2000。
    ①郑小平:《论高新技术产业的产权制度创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第1期。
    ①苏东斌:《激励创造供给》,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页。
    ①陈亮:《虚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www,wm23,com 2005-03-21。
    ①万鹏龙:《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学思考》,《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5期。
    ①曾培炎: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07年9月24日。
    ①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的城市环境保护》,2005年6月。
    ①《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2006年中国城市发展综述: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年版,第88页。
    ①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66页。
    ①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4页。
    ①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4页。
    ②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78-384页
    ①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0-191页
    ② Aann Krueger, Maurice Schill and Alberto Vald (Ed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Agricultural 5 Policy,Vols, Baltimore, Marylan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1,1992。
    ③ Michael Lipton, 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Urban Bias in World Development, A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① T, W, Schultz, Distortions of agricultural Incentives,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8; Kym Anderson and Ynjito Hayami: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gricultural rotection, East Aaia in international erspective, Sidney, London, Boston:Allen & Unpi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Australian-Japan Research Centr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86。
    ②农业部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与政策法规司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课理组:《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工业化、城市化》,《经济研究参考》,第171-172期。
    ③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3页。
    ①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3页。
    ①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6期。
    ①《我国产业结构政策研究》课题组:《产业结构政策的条件、背景及其特点》,《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①丁芸:《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中央财经火学学报》,2004第8期。
    ①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50页。
    ②蒋万胜:《浅说制度经济学及其在我国的适用》,人民网,2006年5月。
    ①王晓毅:《农村到农村之间人口流动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障碍》,中国网,2003年6月。
    ①周叔莲、郭克莎:《中国城乡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97页。
    ②[日]大渊宽·森冈仁:《人口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57年版,第76页。
    ①王青、陈国阶:《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3期。
    ①汪长根、陈楚九:《创造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的“苏州特色”》,《现代经济探讨》,1997年11期。
    ②《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①成都市发改委、成都市水利电力局:《成都市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报告》,1997年版,第66页。
    ②成都市水资源公报(2006年)
    ③成都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成都市城市水资源专项规划报告》,2006年版,第77页。
    ④成都市水务局:《成都市水利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年版,第60页。
    ①成都市计划委员会、成都市水利1电力局:《成都市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报告》,1997年版,第35贝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2。
    3.《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
    4.《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
    5.厉以宁:《消费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84。
    6.丁任重:《经济区的理论与实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7.丁任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企业分析》,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8.丁任重、蔡竞、阳昌寿等:《提高四川主要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9.刘家强:《中国人口城市化道路、模式与战略选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0.刘家强主编:《人口经济学新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1.蔡竞:《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国四川的实证分析》,科学出版社,2003。
    12.仇保兴:《和谐与创新——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危机与对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3.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反贫困研究》课题组:《中国反贫困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14.李植斌:《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评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
    15.建设部:《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条文说明》,1998年。
    16.赵民、陶小马:《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高教出版社,2001。
    1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展中国家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18.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19.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0.陈甬军:《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2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2.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科学出版社,2004。
    23.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4.杜鹰:《中国农村人口变动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5.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26.刘小玲:《制度变迁中的城乡土地市场发育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27.马洪等主编:《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
    28.王嗣均:《中国城市化区域发展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9.叶舜赞:《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科学出版社,1994年。
    30.辜胜阻等:《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31.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商务印书馆,2001。
    32.简新华等:《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出版社,1994。
    33.刘卫东:《城市化地区土地非农开发》,科学出版社,1999。
    34.黄文忠:《上海卫星城与中国城市化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5.孔祥智:《制度创新与中国农村城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6.江曼琦:《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2001。
    37.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38.顾朝林等:《聚集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9.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商务印书馆,1992。
    40.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商务印书馆,1999。
    41.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2.李树珠:《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3.张曾芳:《运行与擅变——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4.陆军:《城市外部空间运动与区域经济》,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45.刘君德等:《制度与创新——中国城市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新论》,东南大学 出版社,2000。
    46.国土资源部规划司:《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和政策研究》,地质出版社,2002。
    47.辜胜阻:《非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48.李南等:《区域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9.严正:《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50.潘秀玲:《中国小城镇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1.王春光:《中国城市化之路》,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52.赵锦良等:《走向城市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53.郑弘毅主编:《农村城市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4.王放:《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00。
    55.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新华出版社,2004。
    56.谢伏瞻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57.秦润新:《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58.胡顺延:《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59.李丽萍:《城市人居环境》,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60.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61.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62.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3.傅崇兰、周明俊:《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4.郭克莎主编:《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上海三联书店,1996。
    65.李清娟:《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6.田雪原等:《人口大国城市化之路》,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
    67.李南、李树苗:《区域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8.陆军:《城市外部空间运动与区域经济》,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69.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
    70.詹姆士奎恩:《创新爆炸(中译本)》,吉林出版社,1999。
    7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信贷、利息和经济周 期的考察》,商务印书馆,1990。
    72.(德)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吴衡康译,商务印书馆,1993。
    73.盖托碧·卡利德·山姆斯:《有效地摆脱贫困》,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74.R·纳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商务印书馆,1966。
    75.(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76.野口悠纪雄:《土地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7。
    77.(美)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78.(美)P.贝罗克:《城市与经济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79.(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
    80.(美)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商务书馆,2004。
    81.(美)K.J.巴顿:《城市经济学》,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译,商务印书馆,1984。
    82.杨纪瑞、朱仁友:《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探讨》,《管理世界》,2002年第3期。
    83.周复多:《提高城镇体系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6期。
    84.张季:《论我国城市用地中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改革》,2004年第1期。
    85.黄毅: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4期。
    86.陈可、顾乃华:《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辩证思考》,《南方经济》,2002年第4期。
    87.陈柳钦:《产业发展:城市化的动力》,《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88.池建宇、杨军雄:《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3期。
    89.党国英:《以市场化为目标改造农村社会经济制度》,《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4期。
    90.邓大才:《农业发展的制度障碍:表现、根源与解决思路》,《经济评论》,2001年第5期。
    91.樊小刚:《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关联分》,《财经论丛》,2004年第5期。
    92.蒋中一:《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不可轻易动摇》,《农业经济导刊》,2002年第9期。
    93.康文龙:《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目标选择》,《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94.邓宇鹏:《论中国的隐性超城市化》,《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95.董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10期。
    96.李诚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化响应研究》,《规划研究《,2004年第4期。
    97.李华:《着力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能力》,经济日报,2004年6月30日。
    98.刘国光:《21世纪初中国经济增长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99.刘福桓:《扫除城市化的人为障碍》,《发展研究,1999年第6期。
    100.万克德:《世纪之交的中国农村养老问题透析》,《人口学刊》,2000第1期。
    101.凤良志:《经济集约化与我国现代化建设》,《江淮论坛》,1986年第1期。
    102.王永红:《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中国土地》,2001年第7期。
    103.武建奇:《粗放、集约及其衡量——应准确理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河北学刊》,1996年第4期。
    104.刘小喻:《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企业经济》,2002年第11期。
    105.缪军:《中国城市化的约束》,《城市规划》,2003年第7期。
    106.钱忠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理论与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107.万川:《当代户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1
    108.李元:《集约利用土地不断提高城市土地运营水平》,《求是》,2004年第3期。
    109.肖万春:《我国城镇化发展必须遵循的一般规律》,《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8期。
    110.陈雨军等:《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分析》,《福建论坛》,2001年总第228期。
    111.许庆明:《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浙江学刊》,1999年第5期。
    112.徐梅:《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评析》,《经济评论》,2002年第3期。
    113.刘勇:《国外区域性城镇的发展及启示》,《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7期。
    114.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3期。
    115.任佩瑜、向朝进、吕力:《西部工业增长极的再造,《管理世界》,2002年第8期。
    116.曾芬钮:《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经济纵横》,2001年第4期。
    117.王如松:《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00年第5期。
    118.姜作培:《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市民化,《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12期。
    119.郑功成:《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理论视野》,2007年第6期。
    120.黄汉权:《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期。
    121.叶连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河北日报,2003年6月9日。
    122.刘建铭:《农村城镇化及其产业依托,《经济师》,2004年第3期。
    123.肖万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聚集效应,《经济学家》,2003年第2期。
    124.张国明、卞延彬:《建设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25.鹿春芳:《让尽量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26.武玉红:《农民市民化的道路还有多.远》,《青年思想家》,2003年第1期。
    127.常进雄:《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非正规就业》,《财经研究》,2003年第12期。
    128.姜作培:《进城农民:我的待遇在哪里》,《江苏经济》,2002年第12期。
    129.刘卫星:《城市农民工与农民市民化》,《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30.陈广桂:《房价、农民市民化成本和我国的城市化》,《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3期。
    131.张梦、万鹏龙:《西部旅游业竞争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32.王金营:《人口城镇化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效用发挥影响的分析》,《人口学刊》,2005年第6期。
    133.杨晓猛:《人口压力与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检验》,《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6期。
    134.万鹏龙:《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学思考》,《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5期。
    135.万鹏龙、杜丽红:《西部地区实现集约型城镇化发展途径》,《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第7期。
    136.万鹏龙:《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制约转移的因素探析》,《理论与改革》,2003年第2期
    137.杜丽红、万鹏龙:《高新技术产业的人力资源制度改革与创新》,《中国改革》,2007年第10期。
    138.万鹏龙:《以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促进畜牧业的现代化——以资阳市为例》,《农村经济》,2007年第11期。
    139.周忠、孙开庆:《对我国城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4期。
    140.阎小培、翁计传:《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理论问题探讨》,《现代城市研究》,2002年第1期。
    141.Towns, plans, and society in modern Britain.prepared for the Economic History Society by Helen Elizabeth Meller:Series theme:New studies i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publishing compan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42. Urbanization in large developing countries.China, Indonesia, Brazil,'and India:edited by Gavin W. Jones and Pravin Visaria; Series theme: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demography;publishing company: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7.
    143.The urban world; J. John Paln.; publishing company:New York:1997.
    144.Anthony F.Shorrocks.Inequality between Persons, The New Pal grave:A Dictionary of Economies.The Macmilar Press LimitedCompany.1987.
    145.Anthony F.Shorrocks.Decomposition procedures for distributional analysis:A unified framework based on the Shaply Value. Working paper.1999.
    146.Martin Ravallion. On the Urbanization of Poverty.Working Paper. 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World Bank.2001.
    147.Datt G. M. Ravallion. Growth and redistribution components of changes in poverty measures:A decomposition with applications to Brazil and India in the 1980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2.
    148.Mazumdar D:Rural-Urban Mi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Volume H. Edited by E.S.Mills,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 B.Y.1987.
    149 J Michael Lipton, 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Urban Bias in 'World Development,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 Press,1977.
    150.Ravallion, Martin and Jalan, Jyotsna, "Household Income Dynamics in Rural China"(November 5,2001).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2706.
    151.Chan, Kacn Wing. Cities with inevitable walls, reinterpreting urbanization in post-1949 China.[M]. 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5) Chang, K.S. Chinese 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Before and After Economic Reform:A Comparative Reappraisal. World Development, Vol. 22, No.4, pp601--613,1994.
    152.Freeman, R. The Large Welfare State as a System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5. [19] 5ullivan Daniel.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in Small-and Middle-Sized Communities. Research in Community Sociology, 1998(8).p143-157.
    153.Todaro Michael P:City Bias and Rural Neglect:The Dilemma of Urban Development.New York:The People council,Inc.1981.
    154.Xu xueqiang. Chare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of China. Asian Geographer, Vol.3, No.1,1984.
    155.Zhu, Nong and Luo,Xubei, "Nonfarm Activity and Rural Income Inequality: A Case Study of 'two Provinces in China" (December 2005).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156.Forman R T T Land Mosaics:The Ecology of Landscape and Reg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19), Form an R TT Some General Principles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al Ecology. Landscape Ecology, 1995,10(3).
    157.Forman R T T Land Mosaics:The Ecology of Landscape and Reg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