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关于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之间关系问题的理论研究。在研究中采取了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方法,内容涉及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科学技术哲学、技术与产业革命史等多个领域,因此,该课题研究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该项研究的目的,在于试图解答近年来一直困扰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回应对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一系列质疑,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的内在局限性和社会主义所具有的价值与制度优势。
     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程中,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性的怀疑就从没有终止过。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看,对这个理论的质疑多数集中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上。二战以后,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劳动在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少,许多人对于活劳动是否还是商品价值的唯一创造者产生了怀疑,提出自动化机器是否也是价值的创造者。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知识成为财富最重要的来源,这种质疑又进一步转化为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知识是否已经成为价值创造的另一个主体。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挑战还来自于资本主义战后的迅速发展。按照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随着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资本的有机构成逐步提高,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将日益明显,这将造成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经济的衰退和失业大军的出现,这为资本主义的最终消亡敲响了丧钟。可是现实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在战后不仅没有衰败,反而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不仅经济危机的破坏性效果大大减小,经济波动的幅度也不断下降,生产出现了高速的增长。与此同时,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在历经辉煌后其弊端逐步显现,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最终走向了衰亡。这不禁让人们反思,资本主义真的会走向灭亡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到底表现在哪里?在两种制度的竞争中,谁将是最后的胜利者?
     本文研究的内容就是主要围绕上述两个问题展开,即,一是通过对劳动概念的扩展和对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价值创造过程的分析、论证,捍卫劳动价值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科学性;一是通过分析科学技术进步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影响,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局限性,以及社会主义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上的制度优势。通过这种建立在严格的逻辑基础上的分析论证,预言了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断深化的发展背景下,社会主义将在吸取人类文明发展成果基础上,通过建立市场机制配置经济和科学技术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与制度优势,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获得胜利。
     文章首先从分析科学、技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开始,对它们的本质内涵作了比较详尽的阐释,认为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本文认为,科学的基本含义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活动,而技术则是这种认识成果的运用,我们今天把两者连在一起合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过是说明了在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条件下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这种立足二者内涵不同上的划分,是解开我们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对劳动价值论认识迷雾的一把钥匙。通过分析论证,本文认为,科学与技术遵循不同的发展规律,也是影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最终命运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根据科学和技术涵义上的不同,本文认为,完整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历史上只发生了两次,第一次科学革命导致了牛顿力学为标志的经典科学体系的建立;第二次科学革命是指上世纪初发生的以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以及现代化学、生物学等的科学体系的形成。从关键性的技术创新将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的视角来看,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本质含义是一样的,这样的革命在历史上已经发生了四次。第一次的蒸汽机技术革命,科学还没有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规模和深度参与到技术革命之中,从第二次电力技术革命开始,科学才开始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发挥其关键性作用。后来的这几次科学技术革命,不仅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也对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文认为,现代科学发展呈现出的社会建制特点,是决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制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科学尚未呈现出今天的面貌,它主要是少数人的业余和兴趣活动,科学也尚未成为一种象今天这样规模的专门社会建制,它基本上是游离于社会的正规组织机构之外的。生产中的技术改进,虽然能给资本带来丰厚的利润,但很少是科学理论研究成果在生产中应用的结果。在大机器工业生产的前期,即使科学的应用在生产上开始显现其巨大威力,在马克思看来,科学也不过是不费分文的生产力,因为科学的成果不过是历史发展给予的馈赠。然而在今天,当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影响到生产、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时,科学也早已经成为一项庞大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建制,是一项花费很高、有众多人参与的巨大工程。科学已经不是不费分文的生产力了,它已经从潜在的、理论形态的生产力,变为与技术结合后的“第一生产力”了。资本主义若想继续不费分文地利用科学研究的成果来推进生产技术的改进以获取超额利润,就只能使科学发展停滞下来。而这样的结果就使技术创新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就失去了动力。上述观点,是本研究获得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
     由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的技术创新是本文的核心概念之一。文章通过对技术创新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特点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在新技术革命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面临的新危机和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本文得出了如下的研究结论:技术创新在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工艺技术的创新,一是产品创新。前者追求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后者则推动了新产业部门的出现,扩大了社会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孜孜追求,使资本主义生产走向了高度的自动化,福特制的形成就是这种追求达到最高阶段的表现。以物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工业资本主义阶段宣告结束的标志,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福特制的最终衰亡。在这个阶段之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符合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系列分析,完全适合这个阶段的资本主义发展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特征,是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造成的技术创新特别是产品创新联系在一起的。由于自动化的发展,更由于新的产业部门的大量涌现,资本主义生产呈现出了新的体制特征,这就是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其后果之一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牢牢占据了技术创新的垄断地位和服务业在这些国家经济增长中日益成为龙头。
     本文认为,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向服务业倾斜,使就业人口和社会产值的分布在不同产业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个阶段,马克思预言的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在自动化程度高的重工业、高技术产业与直接劳动占主体的服务业之间发挥了作用。为了获利,资本在不同产业间流动,也使得利润在不同的产业间平均。直接劳动投入较高的服务业和直接劳动投入较少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利润流动,造成了机器可以创造商品价值的假象,机器能否创造价值在新的生产条件下再次成为理论争论的焦点,也成为很多人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新条件下失去解释力的借口和理由。
     本文的研究结论是,上述因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向服务业倾斜,造成机器似乎创造价值的假象是站不住脚的,它们也构不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性的威胁,更不可能完全动摇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这些问题是可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前提下,在本文的理论框架内得以解决。这是本研究取得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兴衰变化,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对于传统模式的兴衰变化的分析总结,可以为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认为,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是对工业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生产发展特点的回应。传统模式所走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过分依靠资源投入、专注劳动生产率提高、模仿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模式的所谓“模仿工业化”①道路。这个模式对技术的创新和科学的发展,缺乏激励,甚至有阻滞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中,虽然计划经济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传统模式也有过重要的贡献,但是,当科学技术革命导致的社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时,它就无法适应这种转变最终衰亡了。
     本文认为,虽然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有很多,许多专家也从不同方面给予了揭示,但是归根结底,建立在回应大机器工业生产基础上的“模仿工业化”道路,对于新的科技革命条件下生产发展的根本性转换“水土不服”,是其最终衰亡的根本原因。
     本文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认为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化,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有了新的表现,这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与当代科学发展的不相容上。具体来说,科学发展与技术发展具有不同的机制,一般而言,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靠非赢利的专门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开展,而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是企业。显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加强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制度竞争的关键所在。在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一项规模庞大耗资甚巨的社会工程,而建立在个人主义价值观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制度结构,只注重经济利益的回报,排斥对科学等基础公共事业的投资。由于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和价值观念是与科学事业的发展难以协调的,这就使得资本主义无法避免科学发展的停滞状态。当科学的发展出现停滞时,技术创新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撑,最终也会失去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停滞,最终就使资本主义生产走向停滞。虽然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目前比后发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这种停滞是不可避免的。与此相对应,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决定了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对促进科学文化事业发展有根本的制度保证,从而保证了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使社会主义事业有强劲的发展潜力,并将在与资本主义长期的竞争中最终取得胜利。
     本文还通过对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分析,认为制造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衰落是社会生产方式变迁的必然结果。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不合理,一方面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大量垄断利润,同时损害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出现空心化,这也是当前发源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根源。这些结论,也是本研究获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
     论文通过对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不同之处的分析,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在借鉴传统模式兴衰变化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吸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运用市场推动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将市场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公共科学教育事业,促进基础科学研究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
     本文认为,建立在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科学和教育基础上的现实社会主义,虽然尚处于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其自身也还具有很多的不足,但是现实社会主义具有制度、技术和产业上的后发优势,社会主义可以借助这些后发优势,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发展。
     作为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败的对照,论文还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成功转型为样本,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基本经验,指出了科学技术进步和广泛的技术创新,在中国迅速崛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为本研究作了事实的注解。
     本文认为,该研究所获得的理论成果,初步回答了对当代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质疑,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所作的理论创新的初步尝试。
This thesis is the research ab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alistic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research applies the method of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involving fields of economics,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story of technological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ory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thus the research is a interdisciplinay and comprehensive one. The research tries to answer several theoretical problems that have troubl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ic theory and practice, respond to a series of doubt about the socialistic theory and on these basis analyze the internal limitations of capitalism as well as the values and system superiorities of socialism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rough encourag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socialistic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doubt about the correctness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ory has never stopped. In view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origination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ory, attacks against the theory are mainly showed as doubt about scientificity of Marxism labor theory of value. After the WWⅡ, with the ris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he automation degree of production increased day by day and the direct labor occupied fewer and fewer proportion in the process of material production, many people began to doubt whether living labor is the only creator of values and put forward whether automatic machines are also creators of values.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rapid rise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knowledge becomes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wealth; the doubt is further converted to wheth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 create values and whether knowledge becomes another subject that can create values.
     The challenges against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ory also come from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since the world war. According to capitalism development rules revealed by Marx, along with wid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on production, the organic composition of capital increases gradually, the downtrend of average profit rate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obvious, which will lead to economic recession in the process of capitalism development and appearance of the unemployed, thus sounding the death knell for the ultimate demise of capitalism. However, the reality is that instead of declining after the war, capitalism gained rapid development; not only had the destructive effect of economic crisis decreased greatly, the range of economic fluctuation also decreased constantly and the production grows rapidly.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ditional socialistic model displayed the disadvantages gradually after going through glory and finally came to an end at the beginning of 1990s. People cannot help from reflecting that whether capitalism would really come to an end, what exactly the advantages of socialism are, and who is the ultimate winner in the competition of the two systems.
     The thesis is conducted around the two above-mentioned problems:the first is defending the scientificity of labor theory of value 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the concept of labor as well as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 of value creation process in the condition of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he second is revealing internal limitations of capitalism development and system advantages of socialism in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rough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Through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 based on strict logic, it is predicted that under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new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creasingly deepening, based on absorbing huma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fruits, through establishing market system to deplo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courses, socialism will fully develop its advantages in value and system, thus achieving victory in the competition against capitalism.
     The thesis starts from the distinction and relation among science, technology, scientific revolution,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n explains their essence at large and finds that there is big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thesis, the basic sense of science is the activity of understanding natural laws, while technology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understanding fruit; nowadays the reason we combine the two 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s just to illustrat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 the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condition. This kind of parti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of their essences is a key in solving the doubt about labor theory of value in the condition of new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hrough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 it is found out in the thesis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llow different development rules and they are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influencing the ultimate fate of the two different systems of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ess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tific revolution in the full sense has happened just twice in the history, the first scientific revolution leaded to establishment of classic scientific system labeled by Newton mechanics; the second scientific revolution referred to the formation of scientific system composed by modern physics represented by quantum mechanics, modern chemistry as well as biology. From the view angle that ke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ould lead to the great regul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essences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re the same and such kind of revolutions have happened four times in the history. For the first streamer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science hasn't participated in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with the scope and depth we see today, science began to play its key role in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since the second electrical power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he several late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have not only change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capitalism, but also exerted profound influence on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ory and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thesi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al system characteristics displayed by moder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ciding the competitive results between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In Marx' living time, science hasn't displayed its current looks and it was just hobbies of the minority; science wasn't the specialized social organizational system of the scope nowadays and it basically was dissociated from the normal organizations of the society. Although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in production can bring fat profit to the capital, yet very few are the result of application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in production.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large machine industrial production, even if application of science began to play its great role in production, science was just productivity that cost nothing for Marx, as the scientific results are just given as a present by historical development. Yet whe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erts its profound influence on each field of production and life nowadays, science becomes an enormous social activity and social organizational system as well as an enormous project that involved high costs and many persons. Science is no longer the productivity that costs nothing; it has converted from the potential and theoretical productivity to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after combining with technology. If capitalism wants to continue applying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in promot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obtaining excess profit for free, it can only achieve the goal through hindering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while the only result is tha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ecomes water without a source and a tree without root, thus the constant increase of economy loses the driving force. The above-mentioned viewpoint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result of the research.
     In the research of the thesis,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moted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s one of the core concepts of the thesis. Throug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of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and productive development, the thesis reveals that in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 of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he new crisis confronted by capitalism and the new opportunities faced up by socialism is another core problem of th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thesi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evelops in two directions:the first is innovation of technical skills; the second is the innovation of product. Purpose of the former is to raise labor productivity largely; while the latter is to promote the emergence of new industrial departments and expand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The diligent pursuit of raising labor productivity leads capitalistic production to a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fordism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pursuit of the highest stage. The sign of termination of industrial capitalism characterized by mass production of material products is the ultimate demise of fordism of 1970s. Before this period, the performance of capitalism economic crisis corresponds to the analyzing paradigm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thus the series of analysis about the economic crisis made by Marx are completely appropriate for the capitalism development rules of this stag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capitalism development is related with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sulted by new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especially the product innovation.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ation, especially the vast mergence of new industrial departments, the capitalistic production demonstrates new structural features, namely, the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 shift of manufacturing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industry, one of whose consequences is that the developed capitalistic countries occupy the monopoly position steadily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service industry becomes leading industry in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The high autom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ulation favoring service industry lead to fundamental change of distribution of employed population and social productive value among different industries. In this stage, the rule of declining average profit rate predicted by Marx plays a part in highly automatized heavy industry and high-tech industry as well as service industry with direct labor as main body. To gain profit, capital flows among different industries, thus sharing profit among different industries. The profit flow between the service industry with high direct labor investment and capital as well as technology intensive industries with low direct labor investment brings about the disguise that the machines can create commodity value; whether machines can create value becomes the focus of theoretical argument in the new productive condition and it also becomes the excuse and reason used by many people to attack that Marx' labor theory of value has lost the explanatory power in the new condition.
     The research result of the thesis indicates that the disguise of machines creating values resulted from high autom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ulation favoring service industry is untenable, besides, they would not bring essential menace to Marxist theory or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ory, not to speak of completely waveri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Marxist theory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ory. All these problems can be solved with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thesis under the premise of sticking to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and rule of declining average profit rate. This is another important theoretical innovativ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The vicissitude of traditional socialism modal is also a key point of the thesis.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vicissitude of traditional modal can provide beneficial experience for contemporary socialism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thesis, the traditional socialism modal is a response to the social productiv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tage of industrial capitalism. The modernized road taken by traditional mode is a so-called "imitative industrialization" that relies excessively on resource investment, focuses on raising labor productivity and imitates capitalism large industrial productive mode. This mode lacks encouragement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even blockades the development. Therefore,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although the planned economy has played positive part and the traditional mod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yet when the social productive mode resulted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encounters great change, the system cannot adapt to the change and comes to an end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thesis,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reasons leading to the failure of traditional mode and many specialists make revelatio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yet in the final analysis, that the road of "imitating industrialization"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responding to large machines production is inappropriate for the fundamental transition of productive development in the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s the root cause for its ultimate demise.
     Based on analyzing capitalism production development history, the thesis finds tha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he immanent contractions of capitalism perform in different ways, whi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as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capitalism and contemporar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 essence. Particularl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 of different mechanism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researches of basic scientific theory are mainly carried out by the nonprofit specialized organization and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while the main bod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enterprise. Obviously, greatly developing higher education, improving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ing research on basic scientific theory have become the key in system competition. In the great science time,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become a large-scale social project that costs high, while the capitalism ideology an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based on individualism values emphasize economic returns only and repels the investment on science as well as other public utilities. As the immanent logic and values of capitalism are incompatible with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enterprise, capitalism cannot avoid the stagnat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Whe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tagnat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ll lose its driving force finally due to lack of the support from scientific theory. In the time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stagn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ll finally lead to the stagnation of capitalism production. Although due to the caus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ed capitalistic countries edge over the underdeveloped socialistic countrie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however, seen from the long-time development trend, this kind of stagnation is inevitable. Contrarily, the socialism values decide that entire interest of society is superior over personal interest, society provides basic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thus ensur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upplying strong development potentiality for socialism enterprises and gaining the final victory in the long-time competition with capitalis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ules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shift, the thesis also discovers that the declining of manufacturing in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s the inevitable consequence of shift in social productive mode. The unreasonable system of division of labor for international industry on the one hand offer the developed capitalistic countries a large quantity of monopoly profit, on the other hand hinders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hollow the capitalistic industries, which is also the root of global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risis originating from the developed capitalism countries. These conclusions are also importan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of the research.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ce between market economy and capitalism, this thesis is of the opinion that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rom the vicissitude of traditional mode, socialism can absorb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western developed capitalism countries in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y the market, give full play to system advantages of socialism, combine market closely with state macro-control, improve research on basic science actively, develop higher education greatly, establish high-level research-based universities and other public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enterprises, as well as boost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ba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thesis, although the actual socialism that is established upon the relative backward economic, cultural,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foundation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the socialistic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is in possession of many disadvantages, yet the actual socialism possesses late-developing advantages in system,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thus socialism can acquire better and more rapid development than capitalism with the help of these late-developing advantages.
     Served as contrast of the failure of traditional socialistic mod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uccessful society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are also used as sample.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succes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rol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wid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y in the rapid rise of China, thus explaining the research with fact.
     According to the thesis,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the research tentatively answer the doubts about several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socialism development course, and are a foray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sticking to basic Marx principles.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②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1页。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2页。
    ①马庆泉:新资本论纲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②高放:社会主义在世界和中国(增订本)[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188页。
    ①[英]约翰·格雷:伪黎明—全球资本主义幻象[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3页。
    ①齐曼:真科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②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页。
    ①科恩:科学中的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第505页。
    ②转引自:[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8—42页
    ③邹承鲁:科学和技术不可合二为一[J],科技日报,2003年8月5日。
    ④[美]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⑤刘树成,张平:“新经济”透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页。
    ⑥转引自任定成等:科学前沿与现时代[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7页,尾注。
    ①[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6页。
    ②如恩格斯1883年致伯恩施坦的信,以及列宁《一个伟大的技术胜利》一文。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72年版,123页:《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76年版,408页;《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59年版,41-42页。
    ③陈其林:产业革命之技术与制度层面的考察[J]。中国经济问题,2005年第4期。
    ①转引自冯之浚,赵红洲:现代化与科学学[M],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190页。
    ②[美]卡尔·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M],三联书店,1987年,第281-306页·
    ③[美]库恩:科学革命的性质和必然性[J],世界科学译刊,1979年,第8期。
    ①[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美]科恩:科学中的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页。
    ①黄宗良、孔寒冰:世界社会主义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①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33页。
    ②[法]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2—75页。
    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1857-1858年)[M],人民出版社。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选》[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3页。
    ⑤[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PVII页。
    ①[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8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44页。
    ③[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05—206页。
    ①[美]科恩:科学中的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332页。
    ②[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纪经济二百年回顾[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①[美]杰夫·马德里克:经济为什么增长[M],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②[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沃勒斯坦精粹[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③[法]保罗·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页·
    ①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载于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29-330页。
    ②钱时惕: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发展[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28页,下注。
    ①钟惠波,连建辉:也读新一轮产业革命[J],新华文摘,2003年,第11期。
    ②聂运麟:“近代以来生产力的三次革命与社会主义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版,第2期·
    ①[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1页。
    ②[法]保罗·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87页
    ①[美]罗森伯格,小伯泽尔:西方致富之路[M],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263-264页。—转 引自[美]弗兰克:白银资本[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4页。
    ②[美]弗兰克:白银资本[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0页。
    ③[美]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①[法]保罗·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87页。
    ② Movery,D,and Nathan Rosenberg. Technology and the Prusuit of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③ Freeman,C.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London:Pinter,1982,107——转引自:关士续:技术与创新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5页。
    ①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页。
    ②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M],中文1版,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1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M],中文1版,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12—413页。
    ①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0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7、20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33页。
    ②马克思:致达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安年柯夫。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8—1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2页。
    ①张宇、孟捷等:高级政治经济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8页。
    ①[法]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0-572页(黑体字是原作者注明)·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1页·
    ①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33页(黑体字是原作者注明)。
    ②[法]保罗·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69页。
    ③[法]保罗·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70页。
    ① R. M. Hartwell. ed., The cause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ngland, p.122.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2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21-42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页。
    ⑤《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3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45—446页。
    ②转引自[德]于尔根·库钦斯基:生产力的此次革命理论和对比[M],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22页。
    ①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88页(黑体字为原作者所加)。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8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6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5卷[M],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2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9卷[M],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15-117页。
    ④《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第三分册)[M],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50页。
    ⑤[英]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2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24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24页。
    ③刘冠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中的三次转向[J],文史哲,2006年第6期。
    ④马克思:《资本论》[M],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第409-410、426页。
    ⑤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29-330页。
    ①余金成:马克思关于剥削的理论与当代新的经济事实[J],理论与现代化,2002年第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87页。
    ③[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①[美]科恩:科学中的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6页。
    ①[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①[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3页。
    ②[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0页。
    ③[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68页。
    ④[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②[美]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③[美]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④[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09—210页。
    ⑤[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39页。
    ①[美]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44页。
    ③孟捷: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J],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①[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1页。
    ②孟捷: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J],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2页。
    ①朱勇:新增长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9页。
    ①[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2页。
    ②[法]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42页。
    ①[法]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第5页。
    ② Pears,David W.ed.Dictinonary of Morden Economics [Z].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1。
    ③华民: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制度创新及其危机[J],复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6期。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167页。
    ②同上,第1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②[德]桑巴特:资本主义的本质(英文版)[M],1915年,第125页。——转引自[英]锡德尼·维伯等:资本义文明的衰亡[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64-56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1版,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72-273页。
    ①[埃及]萨米尔·阿明:帝国主义与全球化[M],国外理论动态,2002,(12)。
    ①见[美]加尔布雷斯:大崩溃,1929年[M]——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93页。
    ②美国商务部普查局(1975):美国历史统计:殖民地时期到1970[M],第一部,第126、226页。
    ③[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①[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94页。
    ①[英]庇古:工业波动论[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页。
    ②[英]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M],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版,第1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57页。
    ③《列宁全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第135—136页。
    ④《斯大林全集》[M]第12卷,人民出版社,第21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48页。
    ①孔寒冰:历史瞬间——20世纪重大事件的起源及其影响[M],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①[英]梅格纳德·德赛:马克思的复仇[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①[英]伊凡·亚历山大:真正的资本主义[M],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②陶纪明:服务业的内涵及其经济学特征分析[J],社会科学,2007年版,第一期。
    ①《国际金融统计:产出统计增刊》,1984年第4期,转引(世界经济)1988年第5期,第25页。
    ②[美]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M],剑桥大学出版社,1971年第二版,第179页
    ①[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94页。
    ②孟捷: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J],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①E·曼德尔: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M]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31页。
    ①[阿根廷]劳尔·普雷维什:“我的发展思想的五阶段”,转引自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5页。
    ③[埃及]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M],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29页。
    ①塞格雷拉:全球化与世界体系(上、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②[埃及]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页,第8页。
    ③转引自任定成等:科学前沿与现时代[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7页,尾注。
    ①[阿根廷]劳尔·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M],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1页。
    ②[法]弗郎索瓦·沙奈:资本全球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③车维汉:发展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7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16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1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7—20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版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7-218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1—2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2页
    ②[美]托马斯·K·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2页。
    ③[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杂记[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谢富胜、黄类:福特主义、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J],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8页。
    ②[荷]范·杜因:经济长波与创新[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十一章。
    ③[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85页。
    ①[美]詹姆斯·沃麦克等:改变世界的机器[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页。
    ②转引自张彤玉、邱海平: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第31页。
    ②同上。
    ①[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①徐匡迪:“工业化、信息化与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J],求是,2001年,第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5—336页。
    ③转引自李京文:知识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形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①中国第三产业统计资料汇编[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②陈胜昌:知识经济专家谈[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③李建:西方服务经济理论回溯[J],财贸经济,2004年,第10期。
    ①陈胜昌:知识经济专家谈[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第409-410页。
    ②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74页.
    ③马庆泉:新资本论纲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9页。
    ②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06页。
    ①曼德尔:晚期资本主义[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②孟捷: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J],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1版,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61—362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94页。
    ②孟捷:技术创新与超额利润的来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一期。
    ③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第409-410页。
    ①[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76页。
    ②[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12页。
    ①[英]约翰·格雷:伪黎明—全球资本主义幻象[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74页。
    ①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②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第1期。
    ①[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95-29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②[法]保罗·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8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26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8页。
    ①《列宁全集》[M]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79页。
    ①黄宗良、林勋健、叶自成主编: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M],中央编译出版,1995年版,第85页。
    ②黄顺基:知识经济与全球化,载《科学前沿与现时代》[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7页
    ①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35页。
    ①《列宁全集》[M]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2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7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8—46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6页。
    ④《列宁文选》[M]第2卷,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印行,1950年莫斯科版,第103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0页。
    ⑥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6页。
    ①《斯大林全集》[M]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213页。
    ②《斯大林全集》[M]第8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12页。
    ③邢书纲主编:苏联是怎样引进和利用西方资金和技术的[M],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0页。
    ④邢书纲主编:苏联是怎样引进和利用西方资金和技术的[M],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0页。
    ⑤《1933—1938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统计汇编》(俄文版)[Z],国家计划出版社,1939年版,第38页。
    ①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上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118页。
    ②《列宁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64页。
    ①钱乘旦、杨豫、陈晓律:世界现代化进程[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12页。
    ②《列宁全集》[M]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0页。
    ③《列宁全集》[M]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页。
    ①《斯大林文选》[M]上册,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5页。
    ①《列宁全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1-392页。
    ③[美]布鲁斯·考德威尔:“哈耶克与社会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6期。
    ①薛汉伟,计划与市场:“马克思的贡献与局限”[J],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
    ②[英]约翰·格雷:伪黎明—全球资本主义幻象[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56页(黑体字系本文 作者所加)。
    ①[英]伊凡·亚历山大:《真正的资本主义》,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7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0页。
    ①[德]哈贝马斯:走向一个合理的社会[M],波士顿,1970年版,第100页。转引自邵腾:资本的历史极限与社会主义[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
    ②[德]哈贝马斯: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革命化的几个条件[J],《哲学译丛》1983年,第二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548页。
    ②1868年7月4日〈德国中央文学报〉第28号,引文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64年版,第358页。
    ①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②预测与前提——托夫勒未来对话录[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07页。
    ①H·马尔库塞著,张峰等译:单向度的人[M],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22,26页。
    ② H·马尔库塞著,张峰等译:单向度的人(英文版)[M],第12页。
    ③转引自李青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理论[M],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页。
    ④[德]J·哈贝马斯: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革命化的几个条件[J],哲学译丛1983年第二期。
    ⑤[德]J·哈贝马斯著,李黎等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62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0-10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6页。
    ①程恩富等:劳动创造价值的规范与实证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术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7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17页。
    ⑤宋健: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M],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20、31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2版,第68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57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黑体部分为本文作者所加)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2页(黑体为本文作者所加)·
    ②[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6页。
    ①[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②[美]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86页。
    ③ http://www.zaobao.com/yl/yl090704_015.shtml
    ①[美]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6页(黑体为本文作者所加)。
    ②高放:“公仆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报,2008年,第六期。
    ①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1页
    ①见中国社会科学报[J],2009年7月21日,第3版。
    ①胡鞍钢:知识发展:21世纪新追赶战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6-197页。
    ②郭熙保:“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J],光明日报,2004年1月6日,理论版。
    ①《斯大林选集》(下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59页
    ②[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207页。
    ①[美]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301页。
    ①路甬祥: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引领和支撑中国可持续发展[J],科学时报,2010年3月1日版。
    ②胡建华:‘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政策下的日本大学改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2卷第2期。
    ①刘志业:推动连个体系间的跃迁[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
    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5页
    ②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页
    ① Emmanul G Mesthene. Technological Change:Its Impact on Man and Society [M], 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 1970., p.60)
    ②[美]维纳:人有人的用处[M],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3-46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7-70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3-469页。
    ②[美]彼得·德鲁克:工业人的未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③[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5页。
    ④[德]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①[德]马尔库塞:关于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材料,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4页。
    ①戈兰:科学与反科学[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第28页。
    ②[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63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
    ①[澳]约瑟夫·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主权的终结?[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页。
    ①该部分内容主要来源于:刘志业: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成因的多维度分析[J],山东经济,2004年第4期。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页。
    ③[美]乔治·索罗斯:开放社会[M],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6-187页。
    ④刘力臻:市场经济“现代体制”与“东亚模式”[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4-25页。
    ①经济观察,2001年,第11期,第19页。
    ②[美]乔治·索罗斯:全球资本主义危机与中国[J],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1期。
    ①[德]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44页。
    ②[英]戴维·柯茨:《资本主义的模式》[M],江苏人出版社,2001年。
    ③[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9-173页。
    ①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①邹承鲁:我国科学在自主创新方面为何举步维艰[J],科学时报,2006年6月16日。
    ②刘志业:过度教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
    ①刘志业: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② http://www.macrochina.com. cn/news_speed/hgjj/20090629093826.shtml
    1.布罗代尔著:资本主义的动力[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2.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人民出版社,1978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人民出版社,1997年。
    4.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M],人民出版社,2008年。
    5.[美]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M].商务印书馆,2000年。
    6.赵明义、胡瑾等:当代国外社会主义问题纲要[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7.赵明义,孔令栋:20世纪社会主义的抉择[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0年。
    8.吴树青,卫兴华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9.[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年。
    10.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沃勒斯坦精粹[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 [美]w·E·哈拉尔:新资本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2. [英]伊凡·亚历山大:真正的资本主义[M],新华出版社,2000年。
    13. [英]戴维·柯茨:资本主义模式[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14. [法]米歇尔·阿尔贝尔: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5. [美]波特:竞争优势[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
    16. [英]迈克尔·佩罗曼:资本主义的诞生[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7. [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8. [美]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19. [美]乔治·索罗斯: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M],商务印书馆,2002年。
    20. [美]奥利佛·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商务印书馆,2004年。
    21. [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0年。
    22. [巴西]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23.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
    24. 董光璧:科学历史的沉思[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5. 刘树成,张平:“新经济”透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6.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7. 刘力臻:市场经济“现代体制”与“东亚模式”[M],商务印书馆,2000年。
    2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M],人民出版社1979年。
    29. 陈筠泉,殷登祥: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M],人民出版社,北京,2001年。
    30. 任定成等:科学前沿与现时代[M]。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2001年。
    31. [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2. [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33.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人民出版社,1997年。
    34. [英]克里斯托弗·皮尔森:新市场社会主义[M],东方出版社,1999年。
    35. [美]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36. 黄素庵,甄炳禧:重评资本主义经济[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
    37. [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1999年。
    38. [阿根廷]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M],商务印书馆1990年。
    39. [埃及]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M],商务印书馆,2000年。
    40. [埃及]萨米尔·阿明:世界一体化的挑战[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1. [埃及]萨米尔·阿明:资本主义的危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2. 塞格雷拉:全球化与世界体系(上、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3. [英]罗伯特·杜普莱西斯:早期欧洲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44. 朱勇:新增长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9年。
    45. 田春生,李涛:经济增长方式研究[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46. 王逸舟:全球化与新经济[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
    47. 钱时惕: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发展[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48.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9. 高惠珠:科技革命与社会变迁[M],学林出版社,1999年。
    50.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1,2,3)[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51. [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52. 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M],商务印书馆,2000年。
    53. 江华:世界体系理论研究—以沃勒斯坦为中心[M],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54. 石景云:经济增长与波动[M],商务印书馆,1997年。
    55. [英]庇古:工业波动论[M],商务印书馆,1999年。
    56. 孙执中等:战后资本主义周期史纲[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
    57. 吕世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58. 赵振华:劳动价值新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59. 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60. 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价值[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1.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28位专家学者谈劳动价值论[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62. [德]W·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3. [多国]海因兹·迪德里齐等:全球资本主义的终结[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64. [英]阿尔弗雷多·萨德-费洛等:新自由主义[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65. [英]锡德尼·维伯等:资本主义文明的衰亡[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66. [比]亨利·皮郎: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67. [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68. 中央编译局社会主义研究所: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69. 林德宏、陈文林: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M],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70. 周毅:21世纪中国两大支柱:科技教育化与教育科技化[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71. [美]库姆斯:经济学与技术进步[M],商务印书馆,1989年。
    72.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73.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陕西师大出版社,2002
    74. [德]罗伯特·库茨:资本主义黑皮书(上,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75. [美]罗纳德·H等:批判的范式: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76. 李庆臻,安维复:科技生产力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77. [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2年。
    78. [法]保罗·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年。
    79. [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商务印书馆,2000年。
    80.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下),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81.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上,下)[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82.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99年。
    83.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三联书店1987年。
    84. 赵涛:经济长波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85. [美]卡伦·索斯威克:新经济规则[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年。
    86. [美]约翰·奈斯比特等:高科技、高思维[M]。新华出版社,2000年。
    87. 周绍森,陈东有。科教兴国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88. 吴光宗,戴桂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6年。
    89. 于德惠等:科技革命与世界新格局[M],湖南出版社,1992年。
    90. 李景治:新科技革命与剧变中的世界格局[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91. 胡多元:现代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年。
    92.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商务印书馆,1999年。
    93. [德]恩斯特·奥托·岑皮尔:变革中的世界政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4. [英]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95. [法]弗郎索瓦·沙奈:资本全球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96. [波]维托德·瓦斯尼基:知识、创新和经济[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97. [美]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98.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华夏出版社,1988年。
    99. [美]彼得·德鲁克:工业人的未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100. 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1. 张凤,何传启:国家创新系统[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2. 赵明义。社会主义:传统模式及其改革[M]。黄河出版社,1993年。
    103. 刘崇仪:经济周期论[M],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4. 冯之浚,赵红洲:现代化与科学学[M]。知识出版社,1985年。
    105. 刘志业:推动连个体系间的跃迁[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106. 吴季松:知识经济[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8年。
    107. 吴江:知识创新运行论[M]。新华出版社,2000年。
    108. 胡鞍钢:知识发展:21世纪新追赶战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9. 靳希斌:从滞后到超前:20世纪人力资本[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110. 彭坤明:知识经济与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1. 程恩富、胡乐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年。
    112. 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3. 邢书纲:苏联是怎样引进和利用西方资金和技术的[M],上海三联书店1988
    114. 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二集)[M],商务印书馆,2002年。
    115. [德]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16. [美]理查德·隆沃思:全球经济自由化的危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117. 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118. [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科学出版社,1983年。
    119. [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0. 中央党校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121. 列宁选集(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
    122. 樊纲:全球化与中国[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3. 隋映辉、帅相志:科技经济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0年。
    124. 肖峰:现代科技与社会[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
    125. [英]约翰·齐曼:技术创新进化论[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年。
    126. 钟亚平等:苏联—俄罗斯科技与教育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127. 刘炯忠、叶险明:拨开社会历史的迷雾[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128. 战后西德经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129. [美]华尔特·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M],剑桥大学出版社1971年。
    130. [美]约翰·加尔布雷思:新工业国[M],1972年。
    131.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商务印书馆,1984年。
    132. [美]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三联书店1983年。
    133. [美]奈斯比特等:影响未来的十大趋势[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134. [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135. [阿根廷]劳尔·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M],商务印书馆,1990年。
    136. [希腊]阿杰里·伊曼纽尔:不平等交换——对帝国主义贸易的研究[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8年。
    137. [日]堺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M],东方出版社,1986年。
    138. [美]保罗·巴兰、保罗·斯威齐:垄断资本[M],商务印书馆,1975年。
    139. [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商务印书馆,2004年。
    140. [苏]查戈洛夫主编: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与当代政治经济学的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141. 樊亢:资本主义兴衰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142. 关士续:技术与创新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43. 靳辉明等:当代资本主义新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4. 马庆泉:新资本论纲要[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
    145. 张宇、孟捷等:高级政治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6. 周子学:经济制度与国家竞争力[M],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147. 张蕴岭:欧洲剧变与世界格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48. 王志伟: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49. 孟晓雷等: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未来[M],南海出版社,1998年。
    150. [美]弗兰克:白银资本[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51.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8年。
    152.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153.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154. [美]约翰·加尔布雷思:美国资本主义[M],华夏出版社,2008年,
    155. 吕政: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156. [德]卢森堡:资本积累论[M],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
    157. 张国清:当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8. [英]理查德·杜思韦特:增长的困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59. [美]道格拉斯·诺思: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0. [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 民出版社,1994年。
    161. [美]道格拉斯·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学苑出版社,1988年。
    162. [美]约翰·N·德勒巴克等:新制度经济学前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63.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164. [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还是政府[M],重庆出版社,2007年。
    165. 程恩富:劳动创造价值的规范与实证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66. [美]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167. 胡建绩,赵渤:西方经济学说思想图鉴[M],百家出版社,2006年。
    168. 钱乘旦等:世界现代化进程[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69. 盂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170. 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171. [美]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72. [美]科恩:科学中的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9年。
    173. [美]雅·布伦诺斯基:科学进化史[M],海南出版社,2006年。
    174.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新华出版社,1997年。
    175. [美]维纳:人有人的用处[M],商务印书馆,1978年。
    176. [英]约翰·格雷:伪黎明—全球资本主义幻象[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77. 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M],重庆出版社,2004年。
    178. 罗肇鸿:高科技与产业结构升级[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179. [美]托马斯·K·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180. [美]杰拉尔德、梅尔等:经济发展前沿问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81. 吴易风等:政府干预和市场经济[M],商务印书馆,1998年。
    182. 冯宋彻:科技革命与世界格局[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183.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商务印书馆,2004年。
    184. 李宏伟:科学技术哲学的文化转型[M],商务印书馆,2008年。
    185. 李宏伟:现代技术的陷阱[M],科学出版社,2008年。
    186. 王东、丰子义等: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87. [英]卡尔·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M],三联书店,1987年。
    188. [澳]约瑟夫·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主权的终结?[M],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年。
    189. 车维汉:发展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90. 黄宗良、孔寒冰:世界社会主义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1. [美]詹姆斯·沃麦克等:改变世界的机器[M],商务印书馆,1999年。
    192. [美]杰夫·马德里克:经济为什么增长[M],中信出版社,2008年。
    193. 邵腾:资本的历史极限与社会主义[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
    1.[英]E·A·里格利著,俞金尧译:探问工业革命,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2.舒小昀:工业革命之争,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
    3.赵磊: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使命,学术月刊,2005年第4期。
    4.林岗:诺斯与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道路理论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5.李化成:黑死病期间的英国社会初揭(1348—1350),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6.孟捷: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7.聂运麟:近代以来生产力的三次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2期。
    8.郭熙保、张克中:增长趋同理论简述,武汉大学学报,第54卷第4期。
    9.黄景贵:从西方工业革命看我国工业化的制度约束[J],当代财经,2001年第10期。
    10.鲁品越:产业结构变迁与世界秩序重建[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1.谢富胜、黄蕾:福特主义、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J],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8期。
    12.孟捷: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J],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13.程恩富等:第六次产业革命‘预见’的内核、意义与不足[J],经济学家,2004年第6期。
    14.钱时惕:当代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哲学研究,1998年第7期。
    15.陈征: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关键所在[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16.薛汉伟、王文章:新民主主义加速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解释[J],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7期。
    17.关士续:马克思关于技术创新的一些论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1期
    18.冯倬琳、赵文华:研究型大学在国家自主技术维护创新中的作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第28卷第2期。
    19.顾国达、张正荣:服务经济与国家竞争优势[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37卷第6期.
    20.孟捷:技术创新与超额利润来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21.薛汉伟:计划与市场:马克思的贡献与局限[J],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3期。
    22.刘冠军:科技创新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J],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39卷第3期。
    23.程恩富: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4, 陶纪明:服务业的内涵及其经济学特征分析[J],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5.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阶段正走向终结[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5期。
    26.徐佳宾:产业升级中的中国劳动成本优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2期。
    27.陈英:马克思资本流动理论与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J],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2期。
    28.陈其林:产业革命之制度层面的考察[J],新华文摘,2005年第19期。
    29.肖炼:世界金融危机发展趋势[J],国际贸易,2009年第5期。
    30.张二震:全球化、要素分工与中国战略[J],经济界,2005年第5期。
    31.王建民:路德维希·冯·米瑟斯社会主义观述评[J],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32.陈英:马克思资本流动理论与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J],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2期。
    33.韩毅:论工业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4.钱伯海:论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根本关卡[J],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9期
    35.李建中:第四次科技革命与苏联解体[J],江苏行政学院报,2001年第1期。
    36.王建民:论劳动力商品的自我增值[J],山东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7.郭祥才: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3 年第6期。
    38.华民、朱莉: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几点思考”[J],学术月刊,2002年第6期。
    39.刘冠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进程中的三次转向[J],文史哲,2006年第6期。
    40.刘志业: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成因的多维度分析[J],山东经济,2004年第4期。
    41.孙向军:知识生产力:历史演变与特征[J],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2期。
    42.龚淑林:论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美国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27卷第1期。
    43.刘志业: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44.左大培:重新理解劳动价值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
    45.陈征: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关键所在[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46.林岗、张宇:生产力概念的深化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9期。
    47.张薰华:《资本论》与当代[J],新华文摘,2008年第3期。
    48.孙烽、尹於舜: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新危机:经济学视角的思索[J],世界政治与经济,2001年第5期。
    49.孟捷: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在生产中的不确定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50.余金成: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实践选择[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第3期。
    51.黄顺基:历史视域中的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J],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1期。
    52.方福前: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11期。
    53.胡建华:‘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政策下的日本大学改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2卷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