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研究二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由上、下篇两部分组成,上篇论《初见秦》篇作者问题,下篇分析《韩非子》一书中史料的使用情况。学者们在上世纪初就已对《初见秦》篇的作者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除赞成韩非子作《初见秦》外,还有作于范雎说,作于蔡泽说,作于吕不韦说等等。然而各家在阐释各自观点时并没有给出十分充足的证据使人信服,所以这一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结论。本文具体介绍了之前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对各家观点做出较为客观而全面的分析,在肯定各专家对于该问题的探讨做出了贡献的基础上,试图纠正前人某些看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对《初见秦》篇及《韩非子》其他篇章文本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有韩非相关记载的史料文献,分别对《初见秦》篇作者问题讨论中存在的《初见秦》篇与《存韩》篇旨意是否冲突、韩非入秦之际的形势和《初见秦》中“大王”称谓的解释等三个方面的分歧意见做了分析,从而肯定《初见秦》篇作于韩非的观点。《韩非子》中常常用喻是韩非写作手法异于百家诸子的鲜明之处。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些以历史故事居多的喻很多都可以作为研究先秦历史的基本史料。本文下篇就对《韩非子》中史料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 on two issues about Han Fei Zi. In the first part, the issue goes on with the authenticity of Chu Jian Qin, which is the first essay of Han Fei Zi. And the second part takes its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Han Fei Zi. The authenticity of Chu Jian Qin has drawn so many discussion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here are several opinions about who had written the Chu Jian Qin. Beside Han Fei Zi, these debates has given a list of some other writers,such as Fan Ju, Cai Ze, and LüBu Wei. But yet there has not a definite conclusion.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efforts of the scholars dating from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n solving this question. And it points out some weakness and flaw about those debates. On the ground of these debates, this part analyses the texts, including Chu Jian Qin and other essays of Han Fei Zi. By checking other historical works, this part acknowledges Han Fei Zi as the writer of Chu Jian Qin.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Han Fei Zi. The discussion lies on three facets, the usage situation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evaluation about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which are given by Han Fei Zi, and the evaluation about the us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Han Fei Zi.
引文
① 以上各说参考蒋重跃著《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容肇祖著《〈韩非·初见秦篇〉考》,《古史辨》(四),南海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451页。
    ① (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序》,中华书局1998年7月第1版,第2—3页。以下所引《韩非子》,除加注明者,皆出此本。
    ② 郑良树:《〈韩非子〉研究回顾》,《文献》1993年2期,第112页。
    ③ 容肇祖:《韩非的著作考》,《古史辨》(四),南海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442页。
    ① 参容肇祖:《〈韩非子·初见秦篇〉考》,《古史辨》(四),南海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454页。
    ② 容肇祖:《韩非的著作考》,《古史辨》(四),南海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442页。
    ③ 邓思善:《读容肇祖先生〈韩非的著作考〉志疑》,《古史辨》(四),南海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449页。
    ① 邓思善:《读容肇祖先生〈韩非的著作考〉志疑》,《古史辨》(四),南海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449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④ 参蒋重跃:《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16页。
    ① 高亨:《〈韩非子·初见秦篇〉作于韩非考》,《古史辨》(四),南海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455页。
    ② 同上,第455—456页。
    ③ 高亨:《高亨著作集林》第六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4页。
    ① 高亨:《高亨著作集林》第六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85—186页。
    ② 刘汝霖:《〈韩非子·初见秦篇〉作者考》,《古史辨》(四),南海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458—459页。
    ③ 参郭沫若:《〈韩非子·初见秦篇〉发微》,《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第576—577页。
    ① 参蒋重跃:《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19—20页。
    ② 《韩非子·存韩》,第13页。
    ③ 同上,第15页。
    ④ 同上,第19—20页。
    ⑤ (西汉)刘向:《战国策·卷一·东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月第1版,第3页。下引《战国策》,皆出此本。
    ① 《战国策·卷四·秦二》,第144页。
    ② 《战国策·卷六·秦四》,第237页。
    ③ 《战国策·卷七·秦五》,第284页。
    ① 蒋重跃:《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21页。
    ② 郭沫若:《<韩非子·初见秦篇>发微》,《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第583页。
    ③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页。
    ④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新1版,第6页。
    ①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新1版,第6页。
    ② 蒋重跃:《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24页。
    ① 陈千钧:《韩非子书考》,见附于《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卷五,上海书店1986年7月第1版,第13—14页。
    ② 同上,第14页。
    ③ 张富祥:《韩非子解读》,泰山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2—13页。
    ① 邓思善:《读容肇祖先生<韩非的著作考>志疑》,《古史辨》(四),南海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449页。
    ② 《韩非子·初见秦》,第1页。
    ③ 《韩非子·主道》,第30页。
    ① 《韩非子·二柄》,第40—41页。
    ② 《韩非子·南面》,第119页。
    ③ 《韩非子·初见秦》,第2页。
    ④ 同上,第4页。
    ① 《韩非子·初见秦》,第5—6页。
    ② 同上,第6—7页。
    ③ 同上,第8页。
    ④ (汉)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第740页。以下所引《史记》,皆出此本。
    ⑤ 《韩非子·初见秦》,第4页。
    ① 《韩非子·存韩》,第14页。
    ② 高亨:《<韩非子·初见秦篇>作于韩非考》,《古史辨》(四),南海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455页。
    ③ 邓思善:《读容肇祖先生<韩非的著作考>志疑》,《古史辨》(四),南海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449页。
    ①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2155页。
    ② 《史记·商君列传》,第2227页。
    ③ 《史记·吕不韦列传》,第2506页。
    ④ 参施觉怀:《韩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25—33页。
    ⑤ 施觉怀:《韩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33页。
    ① 《韩非子·存韩》,第17页。
    ②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2155页。
    ③ 郭沫若:《<韩非子·初见秦篇>发微》,《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第577页。
    ④ 《史记·六国年表》,第750—751页。
    ⑤ 同上,第752页。
    ⑥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224页。
    ①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224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第230页。
    ④ 同上。
    ⑤ 同上。
    ⑥ 同上。
    ⑦ 同上,第232页。
    ① 参考江晓原著《天学真原》第三章“天学与王权”,及第五章“天学与传统文化之若干重要方面”。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②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232页。
    ③ 《史记·赵世家》,第1832页。
    ④ 《韩非子·初见秦》,第2页。
    ⑤ 同上,第11页。
    ⑥ 同上,第12页。
    ⑦ 《韩非子·存韩》,第13页。
    ① 《韩非子·存韩》,第15页。
    ② 同上,第17页。
    ③ 同上,第20页。
    ④ 郭沫若:《<韩非子·初见秦篇>发微》,《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第577页。
    ① 邓思善:《读容肇祖先生<韩非的著作考>志疑》,《古史辨》(四),南海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449页。
    ① 《韩非子·初见秦》,第10页
    ② 同上,第6页。
    ③ 同上,第11页。
    ④ 同上,第10页。
    ① 《韩非子·喻老》,第168页。
    ② 容肇祖:《<韩非子·初见秦篇>考》,《古史辨》(四),南海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454页。
    ③ 刘汝霖:《<韩非子·初见秦篇>作者考》,《古史辨》(四),南海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459页。
    ④ 郭沫若:《<韩非子·初见秦篇>发微》,《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第583页。
    ① 参郭沫若:《<韩非子·初见秦篇>发微》,《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第579页。
    ① 蒋重跃:《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24页。
    ② 周勋初:《<韩非子>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
    ③ 蒋重跃:《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24页。
    ① 郑良树:《<韩非子>研究的回顾》,载于《文献》1992年2期。
    ② 《韩非子·初见秦》,第8页。
    ③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6月新1版,第92页。
    ④ 参何九盈《音韵丛稿》,商务印书馆2004年3月第1版,第154页。
    ⑤ 参刘毓璜:《先秦诸子初探》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第255—256页。
    ①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2155页。
    ② 同上。
    ① 郑良树:《<韩非子>研究回顾》,《文献》1993年2期,第106页。
    ① 郑良树:《<韩非子>研究回顾》,《文献》1993年2期,第112—113页。
    ② 参梁启雄:《韩子浅解》,中华书局1960年8月第1版,第5页、第8页。
    ① 参周勋初:《<韩非子>札记·韩非写作手法上的一些特点》,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第171页。
    ② 参周勋初:《<韩非子>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第52页。
    ③ 参周勋初:《<韩非子>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第63页。
    ④ 参周勋初:《<韩非子>札记·<十过>的真伪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第69页。
    ① 《韩非子·奸劫弑臣》,第105页。
    ② 《韩非子·和氏》,第97页。
    ① 《韩非子·奸劫弑臣》,第101页。
    ② 《韩非子·定法》,第398页。
    ③ 《韩非子·和氏》,第96—97页。
    ④ 《韩非子·喻老》,第157—158页。
    ① 《韩非子·定法》,第397—398页。
    ② 《韩非子·难言》,第23页。
    ③ 《韩非子·和氏》,第97页。
    ④ 同上,第96页。
    ⑤ 《韩非子·奸劫弑臣》,第101页。
    ① 《韩非子·奸劫弑臣》,第105页。
    ② 《韩非子·南面》,第120页。
    ③ 同上。
    ④ 《韩非子·定法》,第398页。
    ⑤ 同上。
    ⑥ 《韩非子·难二》,第361—362页。
    ① 《韩非子·难三》,第377—378页。
    ② 参周勋初:《<韩非子>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第142页。
    ③ 周勋初:《<韩非子>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第143页。
    ④ 参周勋初:《<韩非子>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第165页。
    ① 参周勋初:《<韩非子>札记·历历如贯珠的一种新文体——储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第215页。
    ② 周勋初:《<韩非子>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第165页。
    ③ 《韩非子·说林下》,第186页。
    ④ 《韩非子·内储说上》,第232页。
    ① 参周勋初:《<韩非子>札记·韩非与“百国春秋”》,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第145页。
    ② 参周勋初:《<韩非子>札记·历史异说琐谈》,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第315页。
    ③ 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6月第1版,第1页。
    ④ 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6月第1版,第25页。
    ① 《韩非子·奸劫弑臣》,第102页。
    [1]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
    [2] [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7月第1版。
    [3] [战国]韩非 著 陈奇猷 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1版。
    [4] [战国]韩非 著 陈奇猷 校注:《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新1版。
    [5] 梁启雄:《韩子浅解》,中华书局1960年8月第1版。
    [6] 张富祥:《韩非子解读》,泰山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7] 张觉:《<韩非子>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8]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年4月第1版。
    [9]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3月第1版。
    [10]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
    [1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1版。
    [12] [汉]刘向撰 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7月第1版。
    [13] 张纯、王晓波:《韩非思想的历史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1版。
    [14] 谷方:《韩非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15] 魏德胜:《<韩非子>语言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16] 蒋重跃:《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17] 施觉怀:《韩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18] 容肇祖:《韩非子年表》,载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5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19]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第1版。
    [20] 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6月第1版。
    [21] 蒋伯潜:《诸子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
    [22] 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1982年1月第1版。
    [23] 刘毓璜:《先秦诸子初探》,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
    [24] 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上海书店 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第1版。
    [25] 高正:《诸子百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26] 蒋伯潜 蒋祖怡:《诸子与理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27] 罗根泽:《古史辨(第四册)》,海南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28] 蒙文通:《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29] 郑良树:《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30] 储昭华:《明分之道》,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第1版。
    [3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32]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
    [33] 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4]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5]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36] 栗劲、孔庆明:《中国法律思想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第1版。
    [37]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
    [38]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39]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40] 刘泽华:《先秦的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41]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42] 曹聚仁:《中国思想史随笔(修订本)》,三联书店2005年1月第1版。
    [43] 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1月第1版。
    [44]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6月新1版。
    [45] 何九盈:《音韵丛稿》,商务印书馆2004年3月第1版。
    [46] 江晓原:《天学真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47] 江晓原:《天学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48] 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6月第1版。
    [49] 陈垣:《史讳举例》,科学出版社1958年1月第1版。
    [50]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51] 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52] 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辑:《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
    [53] 万国鼎:《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华书局1978年11月第1版。
    [54] 张传玺:《战国秦汉史论著索引三编》(1991——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55] 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
    [56] 高亨:《高亨著作集林》第六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1] 邓廷爵:《关于“韩子·初见秦”的作者与韩非之死》,载《学术月刊》1982年3期。
    [2] 李福全:《北伐匈奴是秦亡的重要原因》,载《学术月刊》1985年9期。
    [3] 邵勤:《秦王朝:一个没有理论的时代》,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5期。
    [4] 许倬云:《东周到秦汉:国家形态的发展》,载《中国史研究》1986年4期。
    [5] 刘修鸣:《秦王朝统治思想的结构和衍变》,载《学术月刊》1988年1期。
    [6] 郭兴文:《秦亡原因新探》,载《文博》1988年2期。
    [7] 尹振环:《法家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封建国家》,载《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4期。
    [8] 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载《历史研究》1988年6期。
    [9] 陈玉屏:《韩非绝对君主专制理论的昙花一现——秦汉时期君主专制理论的发展之一》,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2期。
    [10] 李国明、霍存福:《法家思想与秦亡关系新探》,载《当代法学》1993年3期。
    [11] 赵如河:《韩非不是人性论者》,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4期。
    [12] 李沛明:《法家政治与秦的兴亡》,载《安徽史学》1994年4期。
    [13] 臧知非:《韩非、<韩非子>与秦代政治新探》,载《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年11期。
    [14] 张觉:《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伪校伪注初揭》,载《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春之卷。
    [15] 孙实明:《韩非的法治三论》,载《求是学刊》1984年4期。
    [16] 肖月贤:《试论韩非的爱国思想》,载《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年3期。
    [17] 刘泽华:《先秦法家关于君主专制主义的理论》,载《南开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年5期。
    [18] 田居俭:《略谈秦朝历史上的改革》,载《文史知识》1984年10期。
    [19] 阎笑非:《秦帝国的兴亡与韩非的法治理论》,载《佳木斯师专学报:社科版》1985年1期。
    [20] 蔡尚思:《韩非主秦统一而无法存韩辨:<初见秦><存韩>两文实不矛盾》,载《中华文史论坛》1983年2期。
    [21] 姚伟钧:《论法家的形成与影响》,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6期。
    [22] 郑良树:《韩非子研究的回顾》,载《文献》1993年2期。
    [23] 赵国华:《论郭沫若对韩非子的研究》,载《华中师大学报》1991年5期。
    [24] 町田三郎:《关于<韩非子>的编成》,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年6期。
    [25] 张子侠:《韩非说史》,载《史学史研究》1994年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