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选择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突出特征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走过了30年改革之路的今天,人均GDP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工业化也已经初步具备了成熟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作为经济增长重要载体和工业化伴生体的城市化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并且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工业化的主要特征。但是,随着中国内、外部发展条件的变化,我国的城市化道路需要“创新”和突破。
     本文旨在以准确判断中国城市化现有水平为前提,以回顾和总结中外城市化经验教训为基础,通过详细分析我国城市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变化,提出一条适应时代、国情和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这里的外部条件变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内部条件变化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转向集约,工业化由不可持续的传统工业化转向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本文所论述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包括新型城市化体系、新型城市化动力与新型城乡关系三个方面。除导言外,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首先对现有的已经或熟的城市化的基木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为“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这一具体问题,奠定一般性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城市化的定义与范畴、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城市化的发展类型以及城市化发展的演进过程以及各阶段的特征。其次,以城市的起源、发展为历史线索,研究不同时期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特点与人的需求和发展的关系,最终得出结论:城市化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全面发展”而进行的历史过程。再次,系统地论述城市文明,包括定义、内涵,对城市化的意义,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最后,论述了城市化道路的范畴,包括主体、客体、载体、影响因素和合理选择的原则。
     第二章,是对国外城市化道路的历史回顾与特点分析。本章主要选取了六个典型国家作为分析样本,英国是第一个完成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国家,美国是当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日本和韩国是与中国毗邻具有相同人口、文化特点的国家,印度和巴西是与中国处于相同发展阶段和具有类似城市化特点的国家。对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的分析使我们吸取城市化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分析使我们吸取城市化的教训。
     第三章,是对国内城市化道路的历史回顾和特点分析。本章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把新中国以来的城市化道路划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回顾和分析。简而言之,我国的城市化在改革开放以前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是一种违背客观规律的城市发展方式;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逐渐走上正轨,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但是却存在“重速度、轻效益”、“重规模、轻质量”的问题。
     第四章,首先总结传统城市化道路的特点与问题,阐述新时期、新阶段城市化的新背景,并以此为基础定义新型城市化道路。其次,本文构建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因此,要分别论述城市化与以人为本的关系,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与协调发展的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再次,论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关系,因为工业化与城市化就像一对双胞胎,具有特殊的紧密联系。因此,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是在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实践中构建。
     第五章,这一部分是以上一章为指导思想提出的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具体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的新型城市体系的构建,以新型工业化为内涵的新型城市化动力的选择,和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手段的新型城乡关系的塑造。本章旨在选择一条通过构建合理的城市体系、选择科学的城市化动力,并以城乡均衡发展为目标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Urbanization is a prominent feature of the modernization,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rough 30 years' reform road, China as the world' s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the per capita GDP has exceeded 3000 U. S. dollars and industrialization has been quietly mature. At the same time, urbanization a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ndustrialization has reached a considerable level and fully reflects their features. However, as in the domestic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change, the path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need to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s.
     This paper determines the current level of urbanization, reviews and sums up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ities, analyzes the altern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s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and raises a new type of city roads to adept to era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Chapter one firstly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the basic theory of urbanization,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measure the impact of factors of urba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ype of urbanization. Secondly, studying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needs, and ultimate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e purpose of urbanization is to protec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Thirdly, systematically discussing urban civilization,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meaning of urbanization.
     Chapter two reviews and analyzes abroad urbanization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This chapter selected six typical samples for analysis. The United Kingdom is the first complete urbanization and urban modernization. The United States is currently the most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untries. Japan and South Korea and China are neighbors with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tion and culture. India and Brazil lie in the same stages of development with China.
     Chapter three reviews and analyzes domestic urbanization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chapter, Reform and opening-up is the time node to divide China' s urbanization history. In short, before 1978 China' s urbanization lagged behi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violated the objective laws. After 1978, China' s cities gradually on the right track and entered into the fast lane of development, but focus on the speed and size excessively.
     Chapter four, firstly summing up th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urbanization and expounding the new era and new stage, new background. Secondly, this part building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new urbanization roa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hirdly,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road to industrialization and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Chapter five put forward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China' s new urban strateg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oad specific.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ustainable city system, the choice of new driving force and making the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 The purpose of this chapter is to restructure a new urbanization road with Reasonable structure, scientific power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引文
①李宝梁:中国城市化研究:西方有关理论的演进及其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5(4)
    ②王圣学:城市的起源及其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1995(1)
    ①侯学英:中国可持续城市化研究[D].大连: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①赵新平: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73页
    ②袁海:包含制度因素的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4(2)
    ③马克思恩科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4页
    ①陈可,顾乃华: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辩证思考[J].《南方经济》,2002(4)
    ①林国蛟: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①严书翰,谢志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②徐正中:《社会多元复合转型——中国现代化战略选择的基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43
    ①周英:城市化模式研究——以河南为例的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06
    ①曾宪明: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①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2)
    
    ①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4)
    ②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①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2)
    ②齐世荣:精粹世界史——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238页
    ③赵煦: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J].《兰州学刊》,2008(2)
    ①陆伟芳: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的环境改造[J].《扬州大学学报》,2001(4)
    ②梅学芹:19世纪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初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3)
    ③Harold Carter & C. Roy Lewis, An Urban Geography of England and Wal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0. 119.
    ④Philip Waller ed., The English Urban Landscape,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87.
    ⑤廖跃文: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城市化的发展特点[J].《世界历史》,1997(5)
    ⑥陆伟芳:19世纪英国城市化的起步与私人空间的关注[J].《中国图书评论》,2007-06-25
    
    ①廖跃文: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城市化的发展特点[J]载《世界历史》,1997(5)
    ②王章辉、孙娴:工业社会的勃兴[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8页
    ③李世安:美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J].《世界历史》,2005(2)
    ④李其荣:世界城市史话[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0页
    ①廖跃文: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城市化的发展特点[J].《世界历史》,1997(5)
    ②王春艳: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7(6)
    
    ①杰拉尔德·冈德森:美国经济史新编[M].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88页
    ②林玲:城市化与经济发展[J].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页
    ①白国强:美国城市化的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岭南学刊》,2005(6)
    
    ①刘瑞涵:美国农村建设的成效和问题[J].《科学决策月刊》,2006(7)
    ②朱效章:美国的农村电气化[J].《小水电》,2005(6)
    ①肖绮芳、张换兆:日本城市化、农地制度与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关联分析[J].《亚太经济》,2008(3)
    
    ①王德、彭雪辉:走出高城市化的误区——日本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的启示[J].《年会论文选登》,2004(11)
    ②郑宇:战后日本城市化过程与主要特征[J].《世界地理研究》,2008(6)
    ③邹丽艳:日本城市化对我国的借鉴[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4(4)
    ①杨海水:日本怎样推进农村城市化[J].《乡镇论坛》,2008(1)
    ①邹丽艳:日本城市化对我国的借鉴[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4(4)
    
    ①李辉、刘春艳:日本与韩国城市化及发展模式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8(4)
    ②董立彬: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基于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J].《农业经济》,2008(8)
    ①俞云根: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江海纵横》,2006(4)
    ②于恒魁、王玉兰:韩国的“新村运动”[J].《党政论坛》,2006(6)
     ①金针镐:新村运动改变韩国面貌[J].《亚洲周刊》,2006(25)
    
    ①李瑞林、李正升:巴西城市化模式的分析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6(4)
    ②陈江生、郭四军:拉美化陷阱:巴西的经济改革及其其实[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7)
    ①韩琦:拉丁美洲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问题[J].《拉丁美洲研究》,1999(2)
    ②翟雪玲、赵长保:巴西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J].《世界农业》,2007(5)
    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研究所美国、巴西城镇化考察团.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中国农村经济, 2004(1)
    ②李瑞林、李正升:巴西城市化模式的分析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6(4)
    ①苏少之:1949—1978年中国城市化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
    ①苏少之:1949—1978年中国城市化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
    ①苏少之:1949—1978年中国城市化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
    ①北京市统计应用研究所课题:建立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2002年
    ①饶会林:关于城市现代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思考[J].《市场参考》,2003(2)
    ①牛凤瑞、潘家华: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①董旭楠:资源紧缺,我们还“能耗”吗[J].《数据》,2006(7)
    ②牛凤瑞、潘家华: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①赵卫明:市场化与城市环境问题研究[J].《市场经纬》,2008(1)
    ①国统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①张红宇: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5(9)
    ①王雅莉:科学发展观下的城市化进程[J].《城市》,2007(1)
    ①徐正元:中国城市体系演变的历史剖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3),39-47
    ①《中国城市建设年鉴》(1986-1987),第617页
    ②徐正元:中国城市体系演变的历史剖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3),39-47
    ③程玉鸿:论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空间层次[J].《商业时代》,2006(18)
    ①程玉鸿:论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空间层次[J].《商业时代》,2006(18)
    ①程玉鸿:论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空间层次[J].《商业时代》,2006(18)
    ①金磊:城市现代化存在的“流行病”[J].《科技潮》,2003(2)
    ①阎小培:西方地理学界关于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评述[J].《人文地理》,1998(3)
    ①王述英:《新工业化与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②1986年首届中国信息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信息化——历史的使命
    ③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与21世纪电信、信息与经济合作组织在北京召开的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国际合作研讨会《会议纪要》
    ④乌家培:《信息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①席丹:《信息化与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①鲁勇:和谐发展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契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百姓·民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②刘尚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及政策路径”,《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6月12日
    
    ①陈海威、田侃:“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②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百姓·民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①县级政府难扛义务教育大旗,《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月9日。
    [1]白国强:美国城市化的演刘瑞涵:美国农村建设的成效和问题[J].《科学决策月刊》,2006(7)
    [2]陈江生、郭四军:拉美化陷阱:巴西的经济改革及其其实[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7)
    [3]陈潇潇、朱传耿:试论主体功能区对我国区域管理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
    [4]陈可,顾乃华: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辩证思考[J].《南方经济》,2002(4)
    [5]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6]董立彬: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基于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J].《农业经济》,2008(8)
    [7]董旭楠:资源紧缺,我们还“能耗”吗[J].《数据》,2006(7)
    [8]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4)
    [9]郭书田、刘纯彬: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的再探索.《求是》,1998(7)
    [10]郭萍:我国城市化综合测度的实证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6(4)
    [11]侯学英:中国可持续城市化研究[D].大连: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12]韩琦:拉丁美洲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问题[J].《拉丁美洲研究》,1999(2)
    [13]黄小青:城市化进程的统计监测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5(11)
    [14]黄乃文:城市现代化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J].《暨南学报》,2001(4)
    [15]金磊:城市现代化存在的“流行病”[J].《科技潮》,2003(2)
    [16]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2)
    [17]杰拉尔德·冈德森:美国经济史新编[M].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88页
    [18]金针镐:新村运动改变韩国面貌[J].《亚洲周刊》,2006(25)
    [19]李世安:美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J].《世界历史》,2005(2)
    [20]李辉、刘春艳:日本与韩国城市化及发展模式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8(4)
    [21]李瑞林、李正升:巴西城市化模式的分析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6(4)
    [22]李其荣:世界城市史话[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0页
    [23]李树琮:《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24]李宝梁:“中国城市化研究:西方有关理论的演进及其意义”,《江西社会科学》,2005(4)
    [25]李梦白:社会学与我国城市发展问题[J].《社会学与现代化》,1984(1)
    [26]李梦白:城市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J].《科学决策》,1999(3)
    [27]李宝梁:中国城市化研究:西方有关理论的演进及其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5(4)
    [28]林玲:城市化与经济发展[J].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页
    [29]林国蛟: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30]刘纯彬:中国城市化要以建设中等城市为重点[J].《财经科学》,1998(7)
    [31]刘海湘,青连斌:“城市化的内涵和研究视角”,《学习时报》,第358期
    [32]刘志军:论城市化定义的擅变与分歧[J].中国农村经济,2004(7)
    [33]陆伟芳: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的环境改造[J].《扬州大学学报》,2001(4)
    [34]廖跃文: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城市化的发展特点[J].《世界历史》,1997(5)
    [35]梅学芹:19世纪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初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3)
    [36]牛凤瑞、潘家华: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7][日]南亮三郎著,张毓宝译:《人口论史:通向人口学的道路》,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8]饶会林:关于城市现代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思考[J].《市场参考》,2003(2)
    [39]齐世荣:精粹世界史——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238页
    [40]苏少之:1949—1978年中国城市化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
    [41]乌家培:《信息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42]王春艳: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7(6)
    [43]王雅莉:科学发展观下的城市化进程[J].《城市》,2007(1)
    [44]王圣学:城市的起源及其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1995(1)
    [45]王章辉、孙娴:工业社会的勃兴[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8页
    [46]王德、彭雪辉:走出高城市化的误区——日本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的启示[J].《年会论文选登》,2004(11)
    [47]王述英:《新工业化与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48]王放:论中国城市化——兼论现行城市发展方针[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49]万萍:发展大城市是世界共同趋势[N].《世界经济导报》,1986—9—1第6版
    [50]夏振坤、李享章:城市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与层次性[J].《农业经济问题》,1988(1)
    [51]肖绮芳、张换兆:日本城市化、农地制度与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关联分析[J].《亚太经济》,2008(3)
    [52]席丹:《信息化与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53]徐正中:《社会多元复合转型——中国现代化战略选择的基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54]徐正元:中国城市体系演变的历史剖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3),39-47
    [55]阎小培:西方地理学界关于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评述[J].《人文地理》,1998(3)
    [56]严书翰,谢志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57]杨海水:日本怎样推进农村城市化[J].《乡镇论坛》,2008(1)
    [58]杨重光,廖康玉:试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经济研究》,1984(4)
    [59]袁海:包含制度因素的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4(2)
    [60]俞云根: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江海纵横》,2006(4)
    [61]于恒魁、王玉兰:韩国的“新村运动”[J].《党政论坛》,2006(6)
    [62]周燕:英语世界中国现代城市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3]曾宪明: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年
    [64]赵新平: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65]赵卫明:市场化与城市环境问题研究[J].《市场经纬》,2008(1)
    [66]周英:城市化模式研究——以河南为例的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06
    [67]赵煦: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J].《兰州学刊》,2008(2)、
    [68]朱效章:美国的农村电气化[J].《小水电》,2005(6)
    [69]郑宇:战后日本城市化过程与主要特征[J].《世界地理研究》,2008(6)
    [70]邹丽艳:日本城市化对我国的借鉴[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4(4)005(6)
    [71]翟雪玲、赵长保:巴西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J].《世界农业》,2007(5)
    [72]张红宇: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5(9)
    [73]张登国:城市定位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3)
    [74]周一星、史育龙:关于我国市镇人口的几个问题[J].人口与经济,1990(6)
    [7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研究所美国、巴西城镇化考察团.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中国农村经济, 2004(1)
    [76]1986年首届中国信息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信息化——历史的使命
    [77]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与21世纪电信、信息与经济合作组织在北京召开的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国际合作研讨会《会议纪要》
    [78]Max Weber, The City, New York:The Free Press, 1958, The Religion of China, New York: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1962
    [79]Harold Carter & C. Roy Lewis, An Urban Geography of England and Wales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0. 119.
    [80]Philip Waller ed., The English Urban Landscape,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87.
    [81] Philip Abrams & E.A. Wrigley,(1978) Towns in societies: essays in economic history and historical sociology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2] Evans, Alan W.,(1985)Urban economics: an introduction ,Oxford Ox,UK:B.Blackwell.
    [83]Ross, Christopher O. (1992), The Urban system and networks of corporate control ,Greenwich ,Conn: JAI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