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知情权的边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环境知情权作为一项权利最先起源于行政法上的知情权制度。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对公众环境知情权作出规定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自己环境知情权保障制度。环境知情权在我国还只是一项边界模糊的权利,现行法律对其权利地位、权利内容、义务主体以及相应的行使手段和救济方式都缺乏明确的规定,使其在相当程度上处于被虚置的状态。
     传统的权利边界理论在学界主要是被作为权利冲突的一种解决机制而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指一项权利可以自由行使并受到救济的法律所允许的最大范围。权利边界不仅仅是此权利与彼权利间的衡量,它还应当包括对同一权利内部不同权利——义务模式的区分。环境知情权的外部边界即环境知情权能够被自由行使,并且寻求法律的救济的范围,其实质是环境知情权与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社会公益、政府特权等法益的平衡协调机制。环境知情权内部边界是指对公众相对于政府的权利与相对于企业的权利,以及政府对企业的环境行政管理权与公众对企业的环境信息知情权进行的区分。
     内部边界和外部边界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同界定了一项权利的行使范围。环境知情权同样具有外部边界与内部边界,其外部边界是指环境知情权与相邻权益间的区分,内部边界则主要调整环境信息披露义务在各义务主体间的分配。外部边界是内部边界的权利外延,内部边界的划分也会影响外部边界的张缩。
     作为一项新生的权利,环境知情权的权利领域大多与传统权益如政府行政权、隐私权及商业秘密等发生交叠,是传统权益在环境知情领域的一种退让;同时,环境知情权的行使也同样受到相邻权利的制约和限制。本文该部分拟就环境知情权与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社会公益、政府特权等法益的平衡协调来具体界定环境知情权的外部边界。
     环境知情权内部可以细分为公众对政府的权利、公众对企业的权利以及政府对企业的环境行政权力,它们分别对应着政府的环境信息披露义务、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义务。政府的环境信息管理权,这一定程度上既是一种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力,同时也是政府履行其相应行政管理职能的义务。这些不同的权-义模式需要应用不同的法律规范进行调整,因而明确环境知情权的内部边界是在立法上予以分别调整的前提。
     权利边界的明晰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对环境知情权外部边界的明确包括环境知情权概念法律确认、明确环境信息内容、建立环境信息披露例外制度等;对环境知情权内部边界的明确包括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义务的界定、企业评级和环境标志等。按照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这些内容可能被分散在各个法律制度中,这对构建我国环境知情权的统一边界是很不力的;因而制定一部统一的《环境信息公开法》对相关内容进行集中规定,对我国环境知情权边界的明确具有重要的意义。
Origin of the right to know in environment (RKE) is the administrative law. Since the Manifesto in Leroy which prescribed the right to know on environment passed by the United States in 1992, most of developed countries constituted their own protect system of the right to know on environment. But it is still a hazy right in our country now for there are no clear prescripts on its status, content, principal of obligation and instruments for redress correspondingly in our actual law.
     The boundary of right in traditional theory was usually be advanced as a method for right conflict, its basic meaning is the borderline which indicated the maximal range where a right can be exerted freely and can be relieved by law. The rights we usually talk about merely just a simple mode for right-to-obligation, in fact, a good number of rights include multi-principal of either rights or obligations, which could be called as a "right group" . The boundary of rights could not just be described as a borderline between different rights in this instance; it should involve the partitions inside the right between the different right-to-obligation modes. In this way we can compartmentalize the boundary of the right to two portions: the exterior boundary and the inner boundary. The exterior boundary of the RKE is the range that the RKE can exert freely and can receive salvations from the law; its essential is a balance among the RKE and other interests. The inner boundary is divisions between the right public to government and the right public to government, and between the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power governments to enterprises and the right to know on environment public to enterprises.
     The RKE is a multiple right. So the exterior boundary of the RKE is the demarcation with its neighbor rights, and its inner boundary is the distribution of droids and responsibilities between different principal parts. The exterior boundary is extension of the inner boundary, the diversification of inner boundary can also influence the exterior boundary, and they are two sides of one coin substantively.
     There are quite lot crossovers between the domains of the RKE and other traditional rights because it is still a neonatal right now. It requires traditional rights concede in the scopes of the right to know,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be restricted by other rights as a response. This issue wants definitive the exterior boundary of the right to know on environment through balance and harmonization between the RKE and other traditional rights as national security, commercial secrets, personal privacy, commonweal and governmental prerogatives, etc.
     We can compartmentalize the RKE into three parts: public to the government, public to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to enterprises, they are compounded by both right and obligation; they are corresponding to government or enterprises' obligations that throw daylight o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he power government to enterprises we can regard as a power or an obligation either. These different patterns of right-to-obligation need multiform orders to modulate, and a clear inner boundary should be a precondition of the legislation.
     The definitudes of boundary of the RKE include affirmance of the concept of the RKE, its legal contents, exceptions, and the partition of obligations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These contents would be dispersed into many proportions according to our active legislative institution, and this is not a good situation to found a uniform system of the RKE. Enact an expert publication law of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can resolve this problems.
引文
① 参见朱谦:“论环境知情权的价值基础”,《政法论丛》2004年第5期。
    ② 自1766年由瑞典指定自由出版法(Freedom ofthe Press Act)以来,美国于1966年通过了《情报自由法》,加拿大于1982年7月制定了《信息公开法》,日本也于1999年4月28日由参议院通过了《关于行政机关保有的情报公开的法律案》。此外,瑞典、芬兰、丹麦、挪威、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都制定了本国的情报公开法。参见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24页以下。
    ③ 参见李艳芳:“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信息公开制度”,《江海学刊》2004年第1期。
    ④ 如吕忠梅先生认为,环境状况知情权又称信息权,是公民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关信息获得的权利;朱谦先生认为,环境知情权是指公众享有的获知各种环境信息的权利;马燕和焦跃辉先生认为环境知情权是指社会成员依法享有获取、知悉环境信息的权利,等等。见吕忠梅:《沟通与协调之途——论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年版,第45页;朱谦:“环境知情权的缺失与补救——从开县井喷事故切入”,《法学》2005年第6期;马燕、焦跃辉:“论环境知情权”,《当代法学》2003年第3期等。
    ① 陈焱光:“知情权的法理”,载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① 对于权利冲突的界定,学界存在着多种观点。如林喆先生认为权利冲突是指法定权利与道德权利问的冲突,庞正先生认为权利冲突是指权利和权力、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冲突。而主流观点认为权利冲突是指法定权利间的冲突,即合法性、正当性权利之间发生的冲突。(参见林喆:《权利的法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8—352页;庞正:《论权利冲突》,《江海学刊》1999年第6期;刘作翔:《权利冲突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本文所使用的权利冲突范畴仅指法定权利间的冲突。
    ② 参见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62页。
    ③ 颜良举:“权利冲突原因分析”,《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
    ④ 亦有学者将之称之为法律界限,参见于宏伟,朱庆锋:“正确对待权利冲突”,《政法论坛》2006年第1期,第28-31页。
    ⑤ 王明远:“忍受限度论在日本环境案件中的运用”,http://www.cenews.com/news/2000-10-21/4311.php,2007年1月4日阅。
    ① 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62页。
    ① 郝一丁:“权力冲突中法定权利边界模糊问题的解决”,《南都学坛》2005年第6期。
    ② Sidney M. Wolf: Fear and Loathing about the Public Right To Know: The Surprising Success of The Emergency Planning and Community Right-To-Know Act. Journal of Land Use & Environmental Law, 1996, 2.
    ③ 参见吕忠梅:《沟通与协调之途——论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年版,第45页。
    ① 参见李艳芳著:《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以下。
    ② 参见王明远:“各国环境知情权法律制度研究”,载周汉华主编:《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
    ③ 参见史玉成:“论公众环境知情权及其法律保障”,《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4月。
    ④ 参见傅思明:“‘非典’事件与公民知情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5期。
    ① 参见李建发,肖华:“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会计研究》2002年第4期。
    ② 朱谦:“环境知情权的缺失与补救——从开县井喷事故切入”,《法学》2005年第6期。
    ③ 参见张紫宜,孙笑征:“浅析环境知情权”,《行政与法》2004年第10期。
    ④ 参见陈学敏:“环境知情权”,载王树义主编:《环境法系列专题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⑤ 参见李艳芳:“环境权若干基本问题探讨”,《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⑥ 参见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265。
    ① 黄德林、唐敏承:“公民的知情权及其实现”,《法学评论》2001年第5期。
    ② 参见陈学敏:“环境知情权”,见王树义主编:《环境法系列专题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 参见王明远:“各国环境知情权法律制度研究”,见周汉华主编:《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① 参见史玉成:“论公众环境知情权及其法律保障”,《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4月。
    ② 参见邹兴政:《论知情权与我国信息公开制度》,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③ 如朱谦先生就认为“一般来说,对于企业排污情况的信息,企业不承担公开的义务,也就是说企业不是环境知情权的义务主体”,但他并不排除在紧急情况下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义务。见朱谦:“论环境知情权的价值基础”,《政法论丛》2004第5期。
    ④ 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9月发布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第一次要求企业对其环境信息做出明确的报告;2005年11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决定2010年前,全国所有城市全面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⑤ 参见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967页以下。
    ① 刘作翔:“权利冲突:一个值得重视的法律问题”,《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② 参见张智远:“法治的价值追求”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2437,2006年11月2日阅。
    ③ 比如美国《自由信息法》中就规定了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9种例外形式。John D. Zelezny: Communications law: Liberties, Restraints, & the Modern Media(Fourth Edition), 2004 by Wadswoth,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P235-236.
    ④ 比如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对于有关环境影响评价且尚未最终确定的指导性原则、惯例、协议、安排、标准和命令,环境部长应当合理地通知和安排公众发表意见,而所有的指导性原则、惯例、协议、安排、标准和命令,也都应当向公众公开。欧共体理事会《关于自由获取环境信息的指令》、美国的《信息公开法》中也有类似规定。参 见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① 例如,根据美国联邦“紧急计划和社会知情权法案”制定的“有毒化学制品排放目录”的要求,企业需要对有毒化学制品和划和混合物的利用、废气务处理的数量和方法、现场的能源恢复过程、现场的重复利用过程等予以披露。
    ② [日]盐野宏:《行政法》,杨建顺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① 参见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② 参见郝一丁:“权力冲突中法定权利边界模糊问题的解决”,《南都学坛》2005年第6期。
    ③ John D. Zelezny: Communications law: Liberties, Restraints, & the Modern Media(Fourth Edition), 2004 by Wadswoth,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P235-236.
    ① 参见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24页。
    ② [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79-285页。
    ③ [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页。
    ① 参见邵东:“国家安全法若干问题探析”,《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② 参见边和平,潘盘甫:《国家安全法教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0页。
    ③ 参见苏惠渔:《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8页。
    ① 参见张龙:“行政知情权论”,见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五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 参见闻波:“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法经济学分析及其原则”,《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③ 王名扬:《美国环境法》(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975页。
    ④ John D. Zelezny: Communications law: Liberties, Restraints, & the Modern Media(Fourth Edition), 2004 by Wadswoth,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P90.
    ⑤ Joseph E. Stiglitz: On liberty, the Right to know, and Public Discourse: The Role of Transparency in Public Life, Oxford Amnesty Lecture, Oxford U. K, 1999.
    ⑥ 参见张龙:“行政知情权论”,载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五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 Mark A. Cohen: Transparency after 9.11: Balancing the "Right-to-Know" with the Need for Security, Forthcom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② John D. Zelezny: Communications law: Liberties, Restraints, & the Modern Media(Fourth Edition), 2004 by Wadswoth,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P91-94.
    ① John D. Zelezny: Communications law: Liberties, Restraints, & the Modern Media(Fourth Edition), 2004 by Wadswoth,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P93.
    ② 参见张邦普:“论商业秘密及其法律保护”,《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7期。
    ① 参见雷润琴:《传播法——解决信息不对称及相关问题的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198页。
    ② 外来物种的引进对环境安全与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无拘束力的《21世纪议程》对此提出过大量的建议。《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要求缔约国预防、减少和控制危及迁徙物种的各种因素,包括“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引进,或控制或消除已经引进的外来物种”(第3条第四款)。参见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页。
    ① 参见蔡守秋:《欧盟环境政策法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页。
    ② 参见张龙:“行政知情权论”,载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五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 参见任勇:《日本环境管理及产业污染防治》,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② 参见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2-564页。
    ③ 参见罗冰眉:“隐私权与知情权的法律冲突”,《现代情报》2003年第7期。
    ④ John D. Zelezny: Communications law: Liberties, Restraints, & the Modem Media(Fourth Edition), 2004 by Wadswoth,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P171.
    ① [美]唐·R·彭伯著:《大众传媒法》(第十三版),张金玺、赵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② 参见吴飞:《大众传播法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页。
    ③ 参见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8-589页。
    ④ 参见吴飞:《大众传播法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⑤ 如《浙江省艾滋病性病防治办法》中第34条规定: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艾滋病传播、扩散,避免伤害他人,更不得故意传染他人。与他人发上性接触的,必须将其发病或者感染的事实事先告知对方,不得隐瞒。
    ⑥ 我国建国后对肝癌、肺癌、乙肝、心脏病等疾病的高危人群以及与相应人群生活习惯的关系曾作过多次大规模全国范围内的普查。
    ⑦ 如媒体在对环境污染危害进行报道时可能涉及因环境污染致畸、致残人员的姓名与住址等个人隐私。
    ① 参见马新福,张芮侨:“论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
    ② 参见张新宝:“隐私权研究”,《法学研究》1990年第3期。
    ③ 参见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3-604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91页。转引自吴飞:《大众传播法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⑤ 参见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6页。
    ⑥ John D. Zelezny: Communications law: Liberties, Restraints, & the Modem Media(Fourth Edition), 2004 by Wadswoth,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P 182-184.
    ① John D. Zelezny: Communications law: Liberties, Restraints, & the Modern Media(Fourth Edition), 2004 by Wadswoth,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P185-186 页.
    ② [美]唐·R·彭伯著:《大众传媒法》(第十三版),张金玺、赵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
    ③ 参见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④ 参见张世林:《档案信息利用法律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232页。
    ① 参见冯敬尧:“公众参与机制研究——以环境法律调控为视角”,见王树义主编:《环境法系列专题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 王明远:“各国环境知情权法律制度研究”,载周汉华主编:《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第1版。
    ③ 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99页。
    ④ 参见张龙:“行政知情权论”,见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五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⑤ 王名扬:《美国环境法》(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980页。
    ⑥ 王名扬:《美国环境法》(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983页。
    ① 参见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② 刘飞宇,王丛虎:《多维视角下的行政信息公开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③ 参见王名扬:《美国环境法》(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982页。
    ④ 杨海坤:《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页。
    ① 参见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① G. W. Paton,A Textbook of Jurisprude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P.285.转引自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6页。
    ② [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6页。
    ③ 参见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7页。
    ④ [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⑤ [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议,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⑥ 参见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7页。
    ① [德]G·拉德布鲁赫著:《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128页。
    ② 如朱谦先生认为,企业“一般来说,对于企业排污情况的信息,企业不承担公开的义务,也就是说企业不是环境知情权的义务主体。”参见朱谦:《论环境知情权的价值基础》,《政法论丛》2004年第5期。
    ③ 美国1985年颁布的《紧急事件应对及公众知情权法案》规定公众可以直接从企业获取环境信息,但目前该种立法例并未得到国际上普遍认可。
    ④ Theo De Bruijn: 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The Diffus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rrangements: Convergence and National Distinctivenes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Diffus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nnovations", Berlin, 8-9 December 2000.
    ⑤ 参见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生态行政管理课题组:《政府要指导企业建立环境报告制度》。
    ⑥ 参见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266页。
    ⑦ 参见刘杰:“外国情报公开法评述”,《法学家》2000年第2期。
    ① 参见王明远:“各国环境知情权法律制度研究”,见周汉华主编:《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第1版。
    ② 参见[德]哈贝马斯著:《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533页。
    ① 参见[德]哈贝马斯著:《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535页。
    ② 参见周训芳:《环境权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以下。
    ③ 参见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5-87页。
    ① 参见朱谦:“论环境权的法律属性”,《中国法学》2001年第3期。
    ② 参见傅思明:“‘非典’事件与公民知情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5期。
    ③ 参见[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张若思编译:《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④ 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4页。
    ⑤ 参见王蓉:《中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经济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⑥ [法]亚历山大·基斯:《国际环境法》,张若思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1页。
    ① 参见金瑞林、汪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综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4页。
    ① 参见刘宇飞、王丛虎:《多为视角下的行政信息公开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125页。
    ② 参见周汉华:《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秋季号。
    ③ Steven Ferrey: Environmental Law: Examples & Explanations. Aspen Law & Business, A Division of Aspen Publisher, Inc, 2003, P67-68.
    ④ 参见杨维富:《加拿大的环境保护政策及几点启示)),http://www.report.grc.gov.cn/drcgov/wen.nsf,2006年4月3日阅。
    ① Steven Ferrey: Environmental Law: Examples & Explanations. Aspen Law & Business, A Division of Aspen Publisher, Inc, 2003, 207.
    ② 参见李建发,肖华:“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会计研究》2002年第4期。
    ① 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② 参见喻勤娅:“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之我见”,《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6期。
    ① 参见肖淑芳,胡伟:“我国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会计研究》2005年第3期。
    ② 就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事件前不久的2005年10月29日,作为肇事者的中石油吉化分公司还被评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
    ① 参见未署名文章:“我国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状况不容乐观”,载《中国环境报》2005年4月26日第3版。
    ② 参见金瑞林、汪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综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页。
    ③ 参见环境保护总局:“近期典型突发环境事件通报”,《环境保护》2006年第10期。
    ④ 参见林芝:“加强环保监督管理——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贵州环保科技》2006年第4期。
    ① [美]罗杰·W·芬得利,丹尼尔·A·法柏著,杨广俊,刘予华,刘国明译:《环境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3页。
    ② Shameek Konar, Mark A. Cohen: Information As Regulation: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Right to Know Laws on Toxic Emiss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32,109-124(1997).
    ① 有些学者认为政府并非是唯一的环境管理主体,如吕忠梅教授认为环境管理包括国家环境管理和社会环境管理,社会管理同样是国家环境管理的构成部分(参见吕忠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139页),但国家是最主要的环境管理主体是毫无异议的。
    ② 如欧盟《奥胡斯公约》中就规定建立强制性的制度,确保有关可能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拟议中的和实际存在的活动的信息能够充分地流向公共部门。
    ③ 参见周卫:《环境信息公开及其制度化阐释》,载《云梦学刊》2001年第2期。
    ④ 例如美国《情报自由法》制定后,发现若行政机关严格遵循该法的规定,则每年花费将达到5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大约是国会原来估计费用的10倍以上,最终能够只能不了了之。参见周卫:《环境知情权制度刍议》,《中国环境报》2003年8月30日。
    ① Sidney M. Wolf: Fear and Loathing about the Public Right To Know: The Surprising Success of The Emergency Planning and Community Right-To-Know Act. Journal of Land Use & Environmental Law, 1996, 2.
    ② Theo De Bruijn: 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The Diffus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rrangements: Convergence and National Distinctivenes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Diffus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nnovations", Berlin, 8-9 December 2000.
    ③ Steven Ferrey: Environmental Law: Examples & Explanations. Aspen Law & Business, A Division of Aspen Publisher, Inc, 2003, P206-207.
    ① 参见吴嵘、郑泽根、王欣:“浅谈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经济师》2006年第11期。
    ② 参见曹东、杨金田、葛察忠:“环境信息公开: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手段”,《环境科学研究》1999年第6期。
    ③ 参见蔡守秋:《国外加强环境法实施和执法能力建设的努力)),http://www.riel.whu.edu.cn/show.asp?ID=535,2007年1月4日阅。
    ① 参见沈宗灵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87页。
    ② 参见韩大元、林来梵、郑君贤:《宪法学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8-329页。
    ① 参见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页以下。
    ① 参见曹东、杨金田、葛察忠:“环境信息公开: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手段”,载《环境科学研究》1999年第6期。
    ① 参见鞠丽华:“试论环境知情权”,《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5期。
    ② 参见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215页。
    ③ 参见房巧玲:“西方国家环境信息披露的起因”,《世界环境》2006年第3期。
    ① [奥]凯尔森著:《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1页。
    ② 参见沈宗灵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07页。
    ③ 参见李森:《立法理论与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42页。
    ④ 参见李森:《立法理论与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43页。
    ① 迄今制定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地方法规主要有《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
    ② 参见徐明珠,叶紫丁:“环境知情权在我国的发展探微”,《法学与实践》2006年第5期,第8-9页。
    ① 参见李玉文、孙洪刚:“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现状和对策”,《环境科学动态》2004年第1期。
    ① 参见王曦:《美国环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240页。
    [1] [奥]凯尔森著,沈宗灵译.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 [德]G·拉德布鲁赫著,王朴译.法哲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 [德]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
    [4] [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高家伟译.行政法学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 [德]卡尔·拉伦茨著,陈爱娥译.法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 [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张若思编译.国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7] [罗马]查士丁尼著,张企泰译.法学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8] [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9] [美]罗杰·W·芬得利,丹尼尔·A·法柏著,杨广俊,刘予华,刘国明译.环境法概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0] [美]唐·R·彭伯著,张金玺,赵刚译大众传媒法(第十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1] [日]盐野宏著,杨建顺译.行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12] [日]原田尚彦著,于民译.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13] [英]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4] 边和平,潘盘甫.国家安全法教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15] 蔡守秋.欧盟环境政策法律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6] 陈慈阳.环境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7] 陈泉生,张梓太.宪法与行政法的生态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8] 韩大元,林来梵,郑君贤.宪法学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9] 金瑞林,汪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综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0] 雷润琴.传播法——解决信息不对称及相关问题的法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1] 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2] 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23] 李森.立法理论与制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24] 刘飞宇,王丛虎.多维视角下的行政信息公开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 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6] 吕忠梅.沟通与协调之途——论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7] 吕忠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28] 任勇.日本环境管理及产业污染防治[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9] 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0] 苏惠渔.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1] 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2] 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33] 王蓉.中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4] 王树义.环境法系列专题研究(第一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5] 王曦.美国环境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36] 王曦.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第1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7] 王曦.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第2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8] 王曦.国际环境法资料选编[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
    [39] 吴飞.大众传播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0] 徐显明.人权研究(第2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41] 徐显明.人权研究(第5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2] 徐祥民,田其云.环境权:环境法学的基础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3] 杨海坤.宪法基本权利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4] 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45] 张世林.档案信息利用法律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46] 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7]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48] 周汉华.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49] 周训芳.环境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0] 邹兴政.论知情权与我国信息公开制度[D].郑州:郑州大学,2004.
    [51] Avery wiener Katz:Foundations of 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Law,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52] John D. Zelezny: Communications law: Liberties, Restraints, & the Modern Media(Fourth Edition), 2004 by Wadswoth,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53] John S. Dryzek, Christian Hunold, David Schlosberg, David Downes, Hans-Kristian Hernes: Environmen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ate: the USA, Norway, Germany and the UK. Published by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2.
    [54] Steven Ferrey: Environmental Law: Examples & Explanations. Aspen Law & Business, A Division of Aspen Publisher, Inc, 2003.
    [1] 安庆钊.环境信息披露模式探析[J].经济经纬.2004,(2):74-76.
    [2] 曹东,杨金田,葛察忠.环境信息公开: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手段[J].环境科学研究.1999,12(6):1-3.
    [3] 房巧玲.西方国家环境信息披露的起因[J].世界环境.2006,(3):52-56.
    [4] 郝铁川.权利冲突:一个不成为问题的问题[J].法学.2004,(9):3-6.
    [4] 郝一丁.权力冲突中法定权利边界模糊问题的解决[J].南都学坛.2005,26(6):91-93.
    [6] 黄德林,唐敏承.公民的知情权及其实现[J].法学评论,2001(5):128-130.
    [7] 黄锡生,黄猛.我国环境行政权与公民环境权的合理定位[J].现代法学,2003,23(5):111-113.
    [8] 傅思明.“非典”事件与公民知情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5):63-65.
    [9] 李艳芳.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信息公开制度[J].江海学刊.2004,(1):126-132.
    [10] 李玉文,孙洪刚.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现状和对策[J].环境科学动态.2004,(1):3-5.
    [11] 林芝.加强环保监督管理——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J].贵州环保科技.2006,12(4):45-48.
    [12] 刘继风,吕家毅.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扩展与协调[J].法学评论.2004,(5):143-147.
    [13] 刘作翔.权利冲突.一个应该重视的法律现象[J].法学.2002,(3):76~封四.鞠丽华.试论环境知情权[J].法制与社会.2006,(5):24-25.
    [14] 马新福,张芮侨.论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J].社会科学战线.2005,(5):212-216.
    [15] 马燕,焦跃辉.论环境知情权[J].当代法学.2003,(3):20-23.
    [16] 莫神星.借鉴外国环境权利法,在我国法律中确立和完善公民的环境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1):84-86.
    [17] 莫神星.探讨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公众参与制度.决策咨询通讯2004,16(6):84-86.
    [18] 钱玉文,沈路峰.权利冲突与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边界[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1):5-7.
    [19] 邵东.国家安全法若干问题探析[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6,(3):31-35.
    [20] 史玉成.论公众环境知情权及其法律保障[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73(4):55-58.
    [21] 王昌牧.公民环境知情权与大众传媒[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2(1):39-42
    [22] 王瑞.商业秘密保护与知情权的协调[J].商场现代化.2005,(7):95-95.
    [23] 王明远.忍受限度论在日本环境案件中的运用[EB/OL].http://www.cenews.com/news/2000-10-21/4311.php,2007-1-4.
    [24] 王仙芳.也论权利冲突——兼与苏力、郝铁川、刘作翔诸位老师商榷[J].广西社会科学.2005,(10):82-84.
    [25] 闻波.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法经济学分析及其原则.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27(6):69-70.
    [26] 吴嵘,郑泽根,王欣.浅谈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J].经济师.2006,(11):138-139.
    [27] 徐明珠,叶紫丁.环境知情权在我国的发展探微[J].法学与实践.2006,(5):8-9.
    [28] 薛琴.论权利冲突——从其构成角度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3):29-32.
    [29] 颜良举.权利冲突原的因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4(9):76-78.
    [30] 杨维富.加拿大的环境保护政策及几点启示[EB/OL].http://www.report.grc.gov.cn/drcgov/wen.nsf,2006-11-2.
    [31] 于宏伟,朱庆锋.正确对待权利冲突[J].政法论坛.2006,(1):28-31.
    [32] 余敏.论环境知情权的确立[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4):60-64.
    [33] 张邦普.论商业秘密的认定及其法律保护.商场现代化.2006,(7):227-228.
    [34] 张紫宜,孙笑征.浅析环境知情权[J].行政与法.2004,(10):127-129.
    [35] 张智远.法治的价值追求[EB/OL].http://www.law-lib.com/lw/lw_vJew.asp?no=2437,2006-11-2.
    [36] 赵正群.得知权理念及其在我国的初步实践[J].中国法学.2001,(3):49-55.
    [37] 郑荷花.论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从松花江污染事件切入[J].法制与社会.2006,(5):55-56.
    [38] 周珂,汪小龙.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J].甘肃政府学院学报.2004,74(6):63-67.
    [39] 周卫.环境信息公开及其制度化阐释[J].云梦学刊.2001,(2):31-33.
    [40] 周卫.环境知情权制度刍议[N].中国环境报.2003-8-30(8).
    [41] 朱谦.环境知情权的缺失与补救——从开县井喷事故切入[J].法学.2005,(6):60-66.
    [42] 朱谦.论环境知情权的价值基础[J].政法论丛.2004,(5):23-27.
    [43] Joseph E. Stiglitz: On liberty, the Right to know, and Public Discourse: The Role of Transparency in Public Life, Oxford Amnesty Lecture, Oxford U.K, 1999.
    [44] Mark A. Cohen: Transparency after 9.11: Balancing the "Right-to-Know" with the Need for Security, Forthcom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45] Shameek Konar, Mark A. Cohen: Information As Regulation: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Right to Know Laws on Toxic Emiss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32,109-124(1997)
    [46] Sidney M. Wolf: Fear and Loathing about the Public Right To Know: The Surprising Success of The Emergency Planning and Community Right-To-Know Act. Journal of Land Use & Environmental Law, 1996, 2.
    [47] Theo De Bruijn: 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The Diffus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rrangements: Convergence and National Distinctivenes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Diffus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nnovations", Berlin, 8-9 December 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