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防管理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国内外防震减灾经验表明,通过立法加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够有效降低和减轻地震灾害损失。1998年3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防震减灾行为的法律,它赋予了地震部门进行抗震设防管理职能,突破了原有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经济建设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开展好建设抗震设防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将以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为特定对象,运用行政管理和行政法的相关理论对常州市抗震设防管理进行研究。全面梳理了常州抗震设防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管理的弊病和出现的问题,提出抗震设防管理的几点建议。我们认为,加强立法建设与依法行政、加强抗震设防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大对抗震设防基础的投入、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是解决抗震设防问题、健全抗震设防管理体系的基本对策。
Experience of taking precautions to reduce damages caused by earthquake at home and abroad shows earthquake proof of strengthening project constrction by legislative can bring down effectively and relieve loss caused by earthquake disaster. The Law of taking precautions to reduce damages caused by earthquak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ublished on March 1, in 1998 is first law that specified action of taking precautions to reduce damages caused by earthquake. It gives earthquake branch management function to fulfill take precautions to reduce damages caused by earthquake. It breaks through origin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ode.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Changzhou has developed greatly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composite economic strength of the city is grew noticeably,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fe is improved. Starting management of earthquake proof is bulk. This paper chooses Earthquake proof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o be its specific object, using correlation theory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ve law to study management of earthquake proof, sorting out comprehensivel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anagement and open question, to raise Their management maladies and problems, giving some advice on management of earthquake proof: Through the researching we find ,it is the method of solve the question that tightening up the legal system and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strengthening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n management of earthquake proof,increasing basis introjection of earthquake proof and forging ahead rural Comfortable Housing Project.
引文
[1]梁鸿光:《减灾必读》,地震出版社1990年,第1页。
    [2]梁鸿光:《减灾必读》,地震出版社1990年,第4页。
    [1]中国地震协会:《国际地震动态》,2003年第1期,第4-5页。
    [2]王恕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http://www.xslx.com/。
    [3]谭先锋、任秀珍等:《城市防震减灾知识读本》,地震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1]谭先锋、任秀珍等:《城市防震减灾知识读本》,地震出版社2003年,第49页。
    [2]宁夏地震局:《什么是抗震设防要求》,宁夏地震信息网。
    [1]马建堂:《马斯洛人性管理经典》,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8页。
    [2]斯雄:《为构建和谐社会大展宏图》,人民网2006年10月07日。
    [3]常州市统计局:《常州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1]谭先锋、任秀珍等:《城市防震减灾知识读本》,地震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1]谭先锋、任秀珍等:《城市防震减灾知识读本》,地震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2]宁夏地震局:《什么是抗震设防要求》,宁夏地震信息网。
    [1]常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常州市志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74页。
    [2]南京地震局:《我国地震概况》,南京防震减灾网。
    [1]侯风云、张凤兵:《不平衡发展与中国新型城乡二元经济》,经济网。
    [1]孙宗虎、邹晓春:《行政管理流程设计与工作标准》,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
    [2]宋天齐:《地震对策与研究》,《华南地震》2005年25卷第1期。
    [3]章在墉:《地震危险性分析及其应用》,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年。
    [4]吴泰中、钱善兰:《加强抗震设防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地方地震工作》2007年第3期。
    [5]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6]朱勤军:《公共行政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7]钱振明:《城市管理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8]金太军:《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9]胡韦贤:《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教程》,地震出版社1999年。
    [10]陈永弟:《唐山地震纪实》,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常州市统计局:《常州年鉴》,统计出版社2002-2006年。
    [12]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概论》,地震出版社1996年。
    [13]谭先锋、任秀珍等:《城市社区防震减灾知识读本》,地震出版社2003年。
    [14]马建堂:《马斯洛人性管理经典》,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中国地震局:《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指南》,地震出版社2004年。
    [16]斯雄:《为构建和谐社会大展宏图》,人民网2006年10月07日。
    [17]常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常州市志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18]应用手册编委会:《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与勘察新技术应用手册》,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2005年。
    [19]胡如珺、蓝寿全等:《对防震减灾工作依法行政的探讨》,防震减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党报,2005第4期。
    [20]王子平、陈非比等:《地震社会学初探》,地震出版社1989年。
    [21]汤泉:《地震行政执法安全选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
    [22]孙书海:《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工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地方地震工作》2003年第3期。
    [23]曾庆朝、周春合等:《全国首例由地震设防引发的“官告官案”》,《防灾博 览》2004年第2期。
    [24]莫里斯·奥里:《行政法与公法精要》,沈阳辽宁出版社1999年。
    [25]吴新燕:《美国社区减灾体系简介及其启示》,《城市与减灾》2004年第4期。
    [26]卢振恒:《日本东京都市防灾中心技术系统》,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1997年。
    [27]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美国联邦反应计划》,地震出版社2003年。
    [28]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出版社1997年。
    [29]国务院:《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地震出版社2002年。
    [30]国务院办公厅:《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2006年。
    [31]江苏省人事厅、江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行政许可法读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