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白对《诗经》接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诗经》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璀璨的明珠,作为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为后世文学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阐释《诗经》的著作可以堆砌成山,一部仅有39224字的《诗经》蕴藏的能量可想而知。可是《诗经》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远不止此,历代文人除了对《诗经》进行阐释之外,他们也不同程度接受了《诗经》艺术特色等多方面的熏染,并且将这些文学精髓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这些看似不明显的接受在某种程度上说不亚于《诗经》的经学阐释,对于文学发展和《诗经》的传承而言,《诗经》接受发挥着更大更显著的作用。
     一部作品的产生必然面临着读者,读者的接受过程也是作品经典化的过程。《诗经》从普通的诗歌总集走向儒家经典的殿堂,依仗的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倡导,更多的是《诗经》本身蕴藏的艺术魅力。后世文人不断地从《诗经》中汲取养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本文则选取《诗经》接受这样一个课题,从接受学入手,以元稹、白居易为主体,来研究元白对《诗经》的接受问题。到目前为止,古典文学接受研究尚缺乏系统的体系和方法,而接受美学理论基础较为扎实但却是舶来品,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研究不能全面覆盖,所以论文在论述过程中,偶尔也会借鉴西方的接受美学理论,这样在讨论接受问题时观点更加直观明确,同时又立足于中国传统鉴赏接受的基础之上,尽量融合中西方文论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启发,开拓创新,深化元白对《诗经》接受的研究。
     本论文主体涉及五个方面,首先绪论部分对《诗经》的纵向接受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阐明了各个朝代《诗经》接受的侧重方向,并简单点明这些侧重点在《诗经》接受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之上对元稹和白居易的审美经验以及对《诗经》接受的社会背景进行综合论述,以此来明确元稹和白居易接受《诗经》在主客观都具备较为理想的条件,而不是我们一厢情愿去夸大元白与《诗经》的联系。在绪论末尾简单介绍了元白对《诗经》接受的各个层面,以及在《诗经》接受基础上的创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主客观两方面论述了元白对《诗经》的接受。主观接受和客观接受的依据主要是基于有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所谓主观层面的接受就是指元白二人从主观认识上有意而为之,文学思想的契合度、刻意模仿《诗经》等痕迹较为清楚,主要体现在“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和“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文学主张上,元白大量使用源自《诗经》的典故,《新乐府》对《诗经》美刺的模拟,以及小序的借鉴,还有《诗经》艺术特色的有意识因袭,主要在写实之风、讽谕精神和标举比兴这三方面都有所体现。而元稹白居易对《诗经》客观层面的接受主要是指二人主观上并没有刻意追求接受效果,但是在创作过程中无意识地接受了《诗经》的若干优点,主要体现在对《诗经》视域的接受、对诗言志传统的接受、对《诗经》情感的接受、叙述视角接受、通俗畅晓的文风接受、叠词和重章叠沓的使用以及元白诗歌的赋化现象等方面,这些接受虽然细微,但是综合起来却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元白对《诗经》无意识的接受的成果,而且这种接受是植根于元白意识之中的,是内化于心的一种创作本能,所以才会下意识地体现出来。与主观接受相比,这些方面的接受更加牢固,而元稹白居易对《诗经》主观层面的接受则需要不断地巩固。论文第四部分对元白《诗经》接受进行了横向比较,主要是接受了姚斯横向接受的启发,元白作为同时代的文人,对《诗经》接受都有较为明显的体现。他们关注现实的创作倾向是接受《诗经》现实主义传统的共同特质,但是在细微之处同样存在着差别;他们的乐府诗虽然立意相似,但是在表现方式方面却有很大差异;我们常说“元轻白俗”,笔者认为“元直白俗”更为恰当,这种直和俗都是对《诗经》的继承,只是二人在接受《诗经》的过程中各有偏好罢了。元稹表达情感更加率直坦诚,而白居易则更加注重诗歌的现实效果,所以更加通俗流畅。第五部分主要介绍元白在《诗经》接受基础上的创新,元稹的《莺莺传》、白居易的《闲适诗》以及元白的叙事诗除了继承《诗经》之外,还在此基础上展现出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魅力。
     论文通篇意在将元白对《诗经》的接受一一体现,从元白作品中找出对应的文本进行论证。接受学引入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具有深刻的意义,它能够很好地拓宽古典文学研究的领域和深度,对追本溯源和考辨源流都有很大帮助。本文通过元白对《诗经》接受的研究一方面对元白诗文的源头做出了解释,另一方面对《诗经》后世接受的某个结点进行了论证,笔者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 The book of songs " is the most dazzling pearl i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sthe first Chinese Realistic Poetry, provide abundant nutrients for the later literaturedevelopm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 book can be piling up mountains,is a only39224words of " the book of songs " energy one can imagine. But the "bookof songs " i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is far more than this, scholars in addition to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 they have different degree accepted " manyaspects of book of songs " characteristics, and into their own creation, theseseemingly not obvious in some extent as the " book of songs ". Scripturalinterpretation, to continue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nd the " book of songs ","book of songs "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to accept.To produce a work must face areader, the reader is also a process of classical works." The book of songs " from thegeneral collection of poems to the Confucian classic temple, rely on is not only theruling class of advocacy, is more of "the book of songs " itself is artistic charm. Laterscholars continue to draw nutrients, inexhaustible be inexhaustible, this paper selectsthe " book of songs " to accept such a subject to entry, Yuan Zhen, Bai Juyi as themain body, to study the " book of songs " Yuan Bai accept problems. Classicalliterature research lack of system and methods of the system, and the theory ofreception aesthetics relatively solid foundation but it is imported, for the Chineseclassical literature research is not comprehensive coverage, so the paper in the processof discussion, the occasional reference to Western acceptance of aesthetic theory,discuss the problem in accepting more intuitive, try to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thewestern literary theory. Seek inspiration, and on this basis, research.The main body ofthis thesis involves five aspects, first, the introduction of " the book of songs " verticalacceptance of sorting out the system, clarifies the focus direction of acceptance ofeach dynasty "the book of songs "," book of songs " simple is highlighted in theacceptance of the status of history. On the basis of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YuanZhen and Bai Juyi and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of the " book of songs " to acceptthe social background, in order to clear the Yuan Zhen and Bai Juyi accept "the book of songs " in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are good, not our wishfulthinking. In the end of Yuan Bai " was introduced to the book of songs " acceptance,and acceptance of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 the book of songs ". The second partand the third part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paper, mainly from the subjective andobjective two aspects of " the book of songs " to accept yuan Bai. The subjective andobjective basis for acceptance acceptance is mainly based on the unconsciousness andtwo levels of consciousness, to accept the subjective aspect is that Yuan Bai duo fromthe subjective purpose, literature thought, imitation and other traces are clear, mainlyreflected in the " but songs Shengmin disease, would like to get to know the son " and"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 literary ideas, extensive use of " book of songs " from thestory," new Yuefu " simul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 beautiful thorn, and refer tothe small order, and the "book of songs " ar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 mainlyreflected in the realistic style, satirical spirit and marking of metaphor these threeaspects. Bai Juyi and his acceptance of "the book of songs " the objective aspectmainly refers to two people subjective does not deliberately pursue, but in the processof creation and consciously accepted the " book of songs " several advantages, mainlyreflected in the " book of songs " acceptance of horizon, the traditional poem," thebook of songs " to accept emotional acceptance accept, narrative perspective, popularChang Xiao style accepted, reduplicated words and repetition use and Yuan Bai poeticFu phenomenon, these accepted although subtle, but together they can more clearlyreflect the element of " book of songs " white unconscious acceptance, and theacceptance is rooted in the yuan Bai consciousness and, it will subconsciouslyreflected, so accept with these aspects of the more firmly, and accept Bai Juyisubjective level needs to continuously consolidate. The fourth part is the comparisonof accept of Yuan Bai " book of songs ", the main is to accept the Jauss transverseaccept enlightening, Yuan white as writers, on the "book of songs " acceptance hasreflected more obvious, they focus on the real trend is to accept the "book of songs "common traits, but also exists the difference in the subtle, their poem although wassimilar, but the expression is different, we often say " Yuan light white folk ", I believethat the " Yuan straightforward common", this direct and vulgar are inherited from theIV " book of songs ", only the two person in the process of acceptance of "the book ofsongs " in the have a preference, his expression of emotions more candid honesty,realistic effect while Bai Juyi pays more attention to poetry, so the more fluent. Thefifth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 book of songs " Yuan Bai accepted on the basis ofinnovation, Yuan Zhen " Yingying ", Bai Juyi's " Poems " and Yuan Bai narrativepoem in addition to the succession of " book of songs ", on this basis, to create the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rt charm.The thesis is intended to be the " book ofsongs " Yuan Bai received one one reflected, find out the corresponding text from theelement works demonstrate. Accept it has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into thefield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it can be very good to broaden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research field and depth, are of great help to trace to its source of origin and. In thispaper, by Yuan Bai explained the " book of songs " to accept the research source onthe one hand, Yuan Bai poetry, on the other hand to " the book of songs " lateraccepted a node is discussed, the author hopes the research can devote to the study inrelative fields.
引文
①周相录:《元稹年谱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顾学颉:《白居易和他的夫人—兼论白氏青年时期婚姻问题和与“湘灵”的关系》,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三期。
    ③戴武军:《白居易婚前恋情详考》,山东师大学报,1991年第3期。
    ④王用中:《白居易初恋悲剧与<长恨歌>的创作》,西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⑤顾学颉:《白居易贬谪江州的前因后果》,武汉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①朱金城:《白居易交游考》,唐代文学研究,1982年第6期。
    ②张安祖:《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真伪考—澄清一桩文学史上的千年公案》,北方论丛,1995年第5期。
    ③金卿东:《元稹、白居易初识之年考辨》,文学遗产,2000年第6期。
    ④谢思炜:《白居易和李商隐》,中国韵文学刊,1994年第1期。
    ⑤文艳蓉:《白居易生平与创作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⑥蹇长春:《白居易思想散论》,甘肃师大学报,1981年第4期。
    ⑦褚斌杰:《白居易的人生观》,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
    ⑧王谦泰:《论白居易思想转变在卸任拾遗之际》,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
    ⑨张安祖:《论白居易的思想分期》,求是学刊,1996年第1期。
    ⑩顾学颉:《白居易与永贞革新》,《文史》第11辑,1981年。
    11傅璇琮:《白居易评价中的一个问题》,文学遗产,1982年第3期。
    12蹇长春:《试论白居易对永贞革新的态度及新乐府运动的历史背景》,甘肃师大学报,1979年第8期。
    13王秉钧:《试论白居易的政治思想》,兰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14谢思炜:《白居易集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5尚永亮:《论白居易所受佛老影响及其超越途径》,陕西师大学报,1993年第2期。
    ①钟来因:《白居易与道教》,江海学刊,1987年第4期。
    ②张立名:《白居易与佛道》,湘潭师专学报,1984年第2期。
    ③范海波:《白居易的佛教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关系》,殷都学刊,1993年第3期。
    ④肖伟韬:《白居易生存哲学综论》,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⑤陈贻焮:《从元白和韩孟两大诗派略论中晚唐诗歌的发展》,《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丛》第1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⑥霍松林:《白居易诗译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⑦裴斐:《白居易诗歌理论与实践之再认识》,光明日报,1984年12月18日。
    ⑧吴调公:《关于白居易评价问题》,光明日报,1985年8月13日。
    ⑨王春庭:《白居易评价之我见》,江西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
    ⑩潘世秀:《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中文自学指导,1986年第5期。
    1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12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9年。
    1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4下定雅弘:《(战后日本白居易研究概况)索引》,西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4期。
    ①铃木虎雄:《白乐天诗解》,弘文堂,1927年。
    ②神田喜一郎:《读白乐天诗札记》,《神田喜一郎全集》,同朋社出版,1983年。
    ③尚永亮:《论宋初诗人对白居易的追摹与接受》,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4期。
    ④尚永亮:《论王若虚对白居易的接受及其得失》,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⑤尚永亮:《元遗山与白乐天的诗学关联及其接受背景》,文学遗产,2009年第4期。
    ⑥尚永亮:《一位有争议的诗人与一个被忽略的朝代——金源诗人对白居易的接受及其诗史意义》,文学遗产,2011年第2期。
    ⑦张再林:《“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论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第4期。
    ⑧陈才智:《元人王恽对白居易的接受》,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
    ⑨柏红秀:《论乐人与元白诗歌的传播》,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⑩沈文凡,李文玉:《白居易诗歌的影响与接受》,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1吴淑玲:《元白诗歌的传播学考察》,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①卞孝萱:《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
    ②闻国新:《白居易与元稹》,山花,1980年第2期。
    ③刘维治:《元稹原配夫人是韦氏而非谢氏》,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1期。
    ④卞孝萱:《元稹家庭真相》,历史研究,1979年第4期。
    ⑤卞孝萱:《元稹与两浙诗人》,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⑥王拾遗:《元稹主要交游考》,宁夏大学学报,1983年第1、2期。
    ①周桂峰:《元白交谊论》,淮阴师院学报,2000年第1期。
    ②金卿东:《元稹白居易“初识”之年考辨》,文学遗产,2000年第6期。
    ③陈才智:《元稹白居易“初识”之年再辨》,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
    ④王拾遗:《元稹生平考略》,宁夏教育学院学刊,1983年第4期。
    ⑤董乃斌:《元稹其人》,文史知识,1985年第1期。
    ⑥卞孝萱:《元稹评传》辽宁大学学学报,1982年5期。
    ⑦冀勤:《说元稹的政治品格》,光明日报,1986年7月29日。
    ⑧吴伟斌:《元稹与唐穆宗》,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第1期。
    ⑨裴斐:《元稹简论》,光明日报,1985年3月12日。
    ⑩吴伟斌:《元稹诗歌艺术特色浅析》,扬州师院学报,1985年第3期。
    11吴伟斌:《试析元稹的现实主义创造道路》,北方论丛,1986年第4期。
    12吴伟斌:《论元稹对中唐文学的贡献》,海南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
    13胡振龙:《试论元稹诗歌创作的美学追求》,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2年第6期。
    14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5王运熙:《元稹的诗歌批评》,贵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16王运熙:《元稹李杜优劣论和当时创作风尚》,上海文化,1994年第1期。
    ①钱志熙:《元白诗体理论探析》,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
    ②王季思:《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
    ③吴伟斌:《<莺莺传>写作时间浅探》,南京师大学报,1986年第1期。
    ④孙望:《<莺莺传>事迹考》,蜗叟杂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⑤霍松林:《略谈<莺莺传>》,光明日报,1956年5月20日。
    ⑥袁行霈等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唐传奇与俗讲变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24页。
    ⑦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3页。
    ⑧姚瑾:《试论<莺莺传>崔张离异的原因与性质》,西南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
    ①周振甫:《<读莺莺传>献疑》,文学遗产,1992年第6期。
    ②黄中晶:《对陈寅恪先生<读莺莺传>的质疑》,江汉论坛,1989年第8期。
    ③刘铁峰:《元稹与禅宗关系》,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④刘铁峰:《元稹与禅宗论略》,南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⑤孙鸿亮:《佛教禅宗与中唐艳诗复兴》,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⑥邓新华:《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①尚学锋,过常宝,郭英德:《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②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③杨金梅:《接受史视野中的古典诗歌研究》,浙江学刊,2007年第3期。
    ④马辉洪:《从宗教、政治到伦理—论孔子对<诗经>天命观的接受与转化》,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⑤章原:《曹操对<诗经>的接受与创新》,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⑥张振龙,张晓庆:《从用典看曹植对<诗经>的接受及其文艺思想》,求索,2008年第5期。
    ⑦方新荣:《李白对<诗经>的接受》,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⑧李静:《略论朱淑真诗歌对<诗经>的接受》,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⑨买艳霞:《唐寅<送文温州>赏析—兼论唐寅文学创作对<诗经>的借鉴》,名作欣赏,2010年第17期。
    ⑩周晓琳:《南朝作家对<诗经>的接受与发展》,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11宁宇:《明代<诗经>的文学接受成就》,理论学刊,2004年第6期。
    ①宁宇:《清代<诗经>的文学接受成就》,泰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②郭芳:《论<诗经>接受的历史轨迹》,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③郭芳:《论<诗经>接受的二重性》,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④邓新华:《观诗、用诗与说诗—先秦时期文学接受的三种方式》,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⑤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⑥夏传才:《国外<诗经>研究新方法的得失》,第三节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
    ①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92页。
    ②张敏:《<诗经>的认知诗学与心理分析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①谢建忠:《<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对唐诗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②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③李丹:《元白诗派元前接受史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④邓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试论盛唐后期到中唐前期的文儒思想及其文学影响》,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⑤李金坤:《唐代诗人“风”“骚”情节微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⑥刘玉红:《略谈<诗经>对唐宋诗词的影响》,电大教学,2000年第2期。
    ⑦李晓黎:《从<新乐府>小序看白居易的<诗序>观》,中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⑧朱宏恢:《从<诗大序>到<与元九书>—略论白居易对儒家传统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①王先霈,王右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96页。
    ②王先霈,王右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96页。
    ①朱维铮:《中国经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②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页。
    ③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76页。
    ①孔颖达:《毛诗正义》卷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②徐元诰撰:《国语》,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161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162页。
    ①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页。
    ②郭英德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3页。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82页。
    ④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6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5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页。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页。
    ①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6页。
    ②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59页。
    ①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75页。
    ②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59页。
    ③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64页。
    ④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85页。
    ⑤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5页。
    ⑥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0页。
    ①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5页。
    ①钟惺,谭元春辑:《古诗归》,序四库全书影印本。
    ①罗根泽:《读<诗品>》,《光明日报》1957年8月18日。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④范文澜:《文心雕龙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⑤范文澜:《文心雕龙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3页。
    ①陆游撰:《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5页。
    ②韩愈:《昌黎先生集》,四部丛刊·朱文公校本。
    ①冀勤:《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33页。
    ②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72页。
    ③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27页。
    ④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326页。
    ①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860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687页。
    ③葛立方:《韵语阳秋》,学海类编影印本。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689页。
    ②王弼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8页。
    ③王弼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8页。
    ④王先谦撰,刘武补正:《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12页。
    ①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40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9页。
    ③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53页。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792页。
    ①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94页。
    ②李林甫、陈仲夫:《唐六典》,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99页。
    ③李林甫、陈仲夫:《唐六典》,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00页。
    ④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58页。
    ①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16页
    ②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1360页。
    ③孔颖达:《毛诗正义》卷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789页。
    ②《拜经楼丛书》,壬戌岁上海博古斋影印,卷一诗谱补后定。
    ③孔颖达:《毛诗正义》卷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078页。
    ②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953页。
    ③查屏球:《唐学与唐诗—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80页。
    ④查屏球:《唐学与唐诗—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80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550页。
    ②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67页。
    ③赵翼:《瓯北诗话》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页。
    ④刘熙载:《艺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页。
    ⑤叶燮:《原诗说诗晬语》,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⑥叶燮:《原诗说诗晬语》,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⑦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280页。
    ①孔颖达:《毛诗正义》卷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②孔颖达:《毛诗正义》卷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
    ①孔颖达:《毛诗正义》卷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
    ②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③孔颖达:《毛诗正义》卷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页。
    ①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52页。
    ②吴兢:《贞观政要·慎所好》,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95页。
    ①魏征等撰:《隋书·文学传序》,中华书局第,1982年版,第1731页。
    ②李百药撰:《北齐书·文苑传序》,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01页。
    ③欧阳修,宋祁著:《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3694页。
    ④刘昫:《旧唐书·礼仪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75页。
    ⑤刘昫:《旧唐书·礼仪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75页。
    ⑥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59页。
    ①董诰:《全唐文》第07部,中华书局,1983年版,卷七百。
    ②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20页。
    ③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9页。
    ④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69页。
    ⑤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735页。
    ①欧阳修,宋祁著:《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3694页。
    ②刘昫:《旧唐书·礼仪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75页。
    ③刘昫:《旧唐书·礼仪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75页。
    ④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59页。
    ①班固:《汉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334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9页。
    ③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90页。
    ④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91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550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93页。
    ③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90页。
    ④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91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550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93页。
    ③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93页。
    ④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99页。
    ①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563页。
    ②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360页。
    ③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551页。
    ④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551页。
    ⑤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43页。
    ①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450页。
    ①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74页。
    ①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21页。
    ②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九,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576,577页。
    ①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版,第850册,410页,411页。
    ②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版,第1063册,第666页。
    ③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995页。
    ①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35页。
    ①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10页。
    ①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九十,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55页。
    ②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①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281页。
    ②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0页。
    ①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4页。
    ②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4页。
    ③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4页。
    ④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页。
    ①皮日休:《皮子文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40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535页。
    ②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5页。
    ①洪迈:《容斋随笔》,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550页。
    ②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8页。
    ①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5页。
    ②蹇长春:《白居易评传》附《元稹传》,南京大学出版社,第608页。
    ③孔颖达:《毛诗正义》卷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546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546页。
    ③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8页。
    ④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3页。
    ①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54页。
    ②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57页。
    ③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2页。
    ④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9页。
    ⑤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9页。
    ①杨天宁撰:《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38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9页。
    ③朱自清:《诗言志辨》,开明书店印行,民国三十六年版,第50页。
    ①孔颖达:《毛诗正义》卷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②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5页。
    ③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894页。
    ④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896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01页。
    ②邓元锡:《函史》,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1024页。
    ①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6页。
    ①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6页。
    ②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6页。
    ③吴文治:《宋诗话全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96页。
    ④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影印本。
    ⑤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63页。
    ①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25页。
    ②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41页。
    ③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494页。
    ④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501页。
    ⑤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688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页。
    ②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42页。
    ③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853页。
    ①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08页。
    ②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596页。
    ①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138页。
    ①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年第295—331页。
    ②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13页。
    ③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19页。
    ④李肇:《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月版,第59页。
    ①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285页。
    ②袁津琥:《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28页。
    ①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②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68页。
    ①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474页。
    ②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71页。
    ③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384页。
    ④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578页。
    ⑤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251页。
    ①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16页。
    ②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16页。
    ①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16页。
    ②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45页。
    ①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45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93页。
    ③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世揩堂藏板影印版。
    ④叶梦得《石林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第411页。
    ①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一,诗用叠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584页。
    ②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961页。
    ③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83页。
    ①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463页。
    ②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463页。
    ③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①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85页。
    ②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31页。。
    ①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诗言志辩》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63页。
    ②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1756页。
    ①冀勤:《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8页。
    ②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14页。
    ③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67页。
    ④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11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436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473页。
    ①李肇:《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月版,第57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05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②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5页。
    ③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7页。
    ①出自《元稹集校注》和《白居易诗集注》中。
    ②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6页。
    ③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7页。
    ①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8页。
    ②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10页。
    ③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5页。
    ①杨伯峻:《诗经译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85页。
    ②宇文所安:《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24页。
    ①赵翼著,王叔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11页。
    ②王谠:《唐语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七卷239页。
    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华书局,1941年版,第439页。
    ②日松浦友久著,李宁琪译《论白居易诗中“适”的意义—以诗语史的独立性为基础》,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1月。
    ①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948页。
    ①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页。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宋·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5、清·姚际恒:《诗经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年影印《续修四库存全书》本
    6、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
    7、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
    8、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
    9、清·朱彝尊:《经义考》,中华书局1998年
    10、清·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
    11、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
    12、翼勤点校:《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
    13、周相录:《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13、杨军笺注:《元稹集编年笺注》,三秦出版社2002年
    14、卞孝萱编:《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
    15、王拾遗:《元稹传》,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
    16、顾学颉点校:《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
    17、朱金成笺注:《白居易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8、朱金成编:《白居易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9、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
    20、王拾遗:《白居易传》,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21、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2003年
    22、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中华书局,1992年
    23、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96年
    24、明·张之象:《唐诗类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5、明·高棅编选:《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6、清·沈德潜编:《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27、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28、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
    29、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87年
    30、唐·李善:《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1、宋·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32、宋·王应麟:《诗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3、清·董诰:《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4、清·戴震:《杲溪诗经补注》,《丛书集成初编》本
    35、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82年
    36、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
    37、清·范家相:《三家诗拾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8、唐·李白著,朱金城、瞿蜕园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39、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
    40、苏仲翔:《元白诗选》,春明出版社1956年
    41、周相录:《元稹年谱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42、刘维崇:《元稹评传》,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
    43、王拾遗:《元稹论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44、刘维治:《元白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45、彭安湘:《白居易研究新探》,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46、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2年
    47、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9年
    48、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8年
    49、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8年
    50、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
    51、晋·张华著,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
    52、唐·吴兢撰,骈宇骞、骈骅译:《贞观政要》,中华书局,2009年
    53、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第四册,中华书局,1965年
    54、唐·徐坚撰:《初学记》,中华书局,2004年
    55、唐·崔令钦撰,曹中孚校点:《教坊记》,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56、唐·白居易:《白石六帖事类集》,文武出版社1987
    57、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58、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
    59、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
    60、宋·宋敏求等编,洪丕谟等点校:《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
    61、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62、宋·计有功辑撰:《唐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63、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64、.明·陶宗仪纂:《说郛》,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
    6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66、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辽海出版社,1998年
    67、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68、陶敏,李一飞著:《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1年
    69、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
    70、周勋初主编:《唐诗大辞典》,凤凰出版社,2003年
    71、陈伯海主编:《唐诗学史稿》,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72、余志慧:《君子儒与诗教—先秦儒家文学思想考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73、罗香林:《唐代文化史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
    74、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7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园出版社2003年
    77、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78、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
    79、清·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
    80、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
    81、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82、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83、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主编:《唐代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84、王明居:《唐诗风格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
    85、罗香林:《唐代文化史研究》,上海书店,1992年
    86、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87、李斌城、李锦绣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88、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89、徐连达:《唐朝文化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90、余恕诚:《唐诗风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
    91、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92、郑晓霞:《唐代科举诗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93、张浩逊:《唐诗分类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94、査屏球:《唐学与唐诗》,商务印书馆,2001年
    95、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华文出版社,2000年
    96、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97、阎艳:《全唐诗名物词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
    98、毕宝魁编著:《隋唐生活掠影》,沈阳出版社,2002年
    99、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100、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
    101、杜预集解:《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102、宋·朱熹:《孟子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0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104、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05、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06、钱钟书:《谈艺录》,三联书店2001年
    107、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8、莫砺锋:《唐宋诗歌论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
    109、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中华书局2002年
    110、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
    111、窦淑慧:《二十世纪诗经研究文献目录》,学院出版社2001年
    112、范希曾:《书目问答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13、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
    114、惠洪:《冷斋夜话》,中华书局1988年
    115、刘克庄:《后村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
    116、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117、许学夷著杜维沫校点:《诗源辨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118、魏庆之编王仲闻校勘:《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19、王大安校订:《唐才子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0、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121、美·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
    122、德·姚斯美·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3、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24、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5、张思齐:《中国接受美学导论》,巴蜀出版社1989年
    126、邓新华:《中国接受诗学》,武汉出版社2000年
    127、郭英德、谢思炜、尚学锋、于翠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华书局1995年
    128、尚学锋、过常宝、郭英德:《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9、袁行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30、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131、叶维廉:《中国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132、蒋寅:《中国诗学的思路与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134、孙琴安:《唐诗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5、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6、钟优民:《新乐府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137、马歌东译:《日本白居易研究论文选》,三秦出版社1995年
    138、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以元白之元和体的创作影响为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9、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0、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41、陈才智:《元白诗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42、褚斌杰:《白居易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143、沈文凡:《排律文献学研究(明代篇)》,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144、沈文凡:《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长春出版社2008年
    1、鲁洪生:《诗经》的价值齐鲁学刊1998年2期
    2、吴贤哲:《诗经》注释新解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汉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3、国光红:读《诗》札记古汉语研究1998年3期
    4、郑杰:读诗札记(六则)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6期
    5、张燕婴:孔子“删诗”说考辨文教资料1998年4期
    6、吴瑞霞:断章取义、美刺言诗:《毛诗序》批评方法探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4期
    7、李会玲:《毛诗序》“六义”说的历史还原性阐释:实用主义的创作论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2期
    8、过常宝:“风”义流变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2期
    9、李蹊:《诗经》中赋的再评价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1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8年5期
    10、邓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试论盛唐后期到中唐前期的文儒思想及其文学影响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3月
    11、董航:汉唐间《诗经》传承述略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年5月
    12、石文英:宋代学风变古中的《诗经》研究厦门大学学报1985年04期
    13、买艳霞:唐寅《送温文洲》赏析—兼论唐寅文学创作对《诗经》的借鉴古代文学2010年6月
    14、商伟:论初唐诗歌的赋化现象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05期
    15、李金坤:中晚唐诗人《风》《骚》情节简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11月
    16、刘小双:《诗经·周南·卷耳》接受史研究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7、蒋方:《诗经》与唐大国家教育北方论丛2008年04期
    18、李金坤:唐代诗人《风》《骚》情节微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12月04期
    19、蒋方:魏晋时期的《诗经》解读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刘玉红:略谈《诗经》对唐宋诗词的影响电大教学2000年02期
    21、蒋方张忠智:先秦至唐初《诗经》文本阅读的历史演化湖北大学学报2002年5月
    22、陆理原:魏晋南北朝《诗经》研究论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3、凌朝栋:司马迁《史记》引用《诗经》略论渭南师范学院2006年04期
    24、蒋方:《诗经》学在三至九世纪的传播与接受湖北大学学报2010年7月
    25、韩宏韬李坚怀:《诗经》诗体接受正变论嘉应学院学报2006年2月
    26、龙向洋:从“圣”到“凡”的跌落—魏晋南北朝《诗经》的文学接受琼州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7、王守华:期待满足与视野重建—论孔子对《诗经》的接受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28、郭芳:论《诗经》接受的历史轨迹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9、朱宏胜金普:国家同构的政治模式对文学的影响—以《诗经》的创作和接受为例黄山学院学报2009年4月
    30、方新荣:李白对《诗经》的接受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1、曹建华:先秦《诗经》接受与原始宗教思维—《诗》的原生态的追寻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2、宁宇:清代《诗经》的文学接受成就泰山学院学报2009年9月
    33、章原:曹操对《诗经》的接受与创新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4、张振龙张晓庆:从用典看曹植对《诗经》的接受及其文艺思想求索2008年5月
    35、郭芳:论《诗经》接受的二重性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1月
    36、宁宇苏长忠:朱熹《诗经》接受中体现的美学理想岱宗学刊2005年6月
    37、宁宇:明代《诗经》的文学接受成就理论学刊2004年6月06期
    38、李静:略论朱淑真诗歌对《诗经》的接受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39、周晓琳:南朝作家对《诗经》的接受与发展第七节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0、马辉洪:从从教、政治到伦理—论孔子《诗经》天命观的接受与转化第七节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1、黄松毅:论《诗经》的“兴”与古典诗歌“情”“景”关系的演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4期
    42、李世桥:中国古代政治文学观的确立:从孔子“诗教”说到汉儒“政教”观南都学坛1998年01期
    43、周北鹤:“诗言志”观点的演变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44、吕斌:“兴、观、群、怨”浅探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01期
    45、李珉:略论《诗经》中的“群、怨”意识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汉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46、宁那:温柔敦厚《诗》教也衡阳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47、许伯卿:《诗经》宫廷乐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宫廷文学的影响湘潭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48、戈丽珠戈丽芳:论周代的雅乐与俗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9、李世萍:婉而成章,曲以见义:《诗经》辞格探析语文学刊1998年04期
    50、李金坤: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思维的巨大飞跃:论《楚辞》对《诗经》“比兴”艺术的继承与发展镇江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51、王文清:综论我国诗歌从《诗经》到“楚辞”的发展和创新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2期
    52、周颖南:简论《诗经》风雅传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53、毛忠贤:《诗经》、汉乐府之“弃妇诗”新解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54、蔡骥鸣:《诗经》后期诗歌衰落的原因分析学术界1998年04期
    55、孙克强耿纪平:《诗经》与商周宗教思想、审美观念的变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56、华锋:论《诗经》的道德意识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57、陆理原:《诗经》女性描写三题泰安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58、黄维华:“谷”与《诗经》中三首女性悲怨诗文史哲1998年01期
    59、邓启华:永留真情在人间:《诗经》婚恋诗评析之一思茅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60、徐儒宗:《诗经》情诗的婚爱观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探讨会论文集
    61、李金清:孔子《诗》论与他的中庸之道广西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62、张葆全:孔子与《诗经》的文化精神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63、鲁洪生:孔子诗说及其对儒家诗论的影响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64、(日本)加滕实:关于西汉经学说的发展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65、谭德兴:《左传》、《国语》与汉四家诗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02期
    66、刘怀荣:论郑玄对传统《诗》学的继承与发扬重庆师院学报1998年04期
    67、杜学霞:元白“元和体”诗学思想的矛盾及其成因中州学刊2010年5月
    68、王红丽:论中唐女性的婚恋生活—元白诗派妇女题材诗歌的文化解读求索2006年4月
    69、徐继英:《历史语境下的文化转型—元白诗学思想与中唐儒学论略》陕西师大学报2010年9月
    70、鲍鹏山:从诗作看白居易对《齐物论》的接受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12期
    71、肖伟韬:白居易诗学思想的儒家经典来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4月
    72、李浚植:浅论白居易的文学观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3月
    73、付兴林:论白居易的礼乐文教观—以《策林》为中心古代文学2008年10月
    74、沈文凡李文玉:白居易诗歌的影响与接受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10月
    75、沈文凡:唐代诗人的“赋学观”及“洛阳情结”阐论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76、沈文凡张德恒:“重白抑元”之论对唐代诗人元稹公允吗?—兼论周相录《元稹集校注》的价值与意义西华大学学报2010年6月
    77、沈文凡张德恒:韩白关系略论—以文道观为中心西华大学学报2009年6月
    78、沈文凡:杜甫名篇名句日本江户以来汉诗受容文献初缉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1期
    79、沈文凡:唐诗名篇名句日本江户以来汉诗受容文献缉考(日本)中唐文学会报好文出版社2012年10月
    79、沈文凡:孟浩然诗歌明代接受文献小辑孟浩然论丛黄山书社2011年9月
    80、沈文凡、周非非:唐代名篇名句之明人接受文献缉考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4期
    81、沈文凡、孟祥娟:唐代诗韵之明人接受文献初缉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3期
    82、沈文凡、彭飞:晚唐讽刺文学对柳宗元寓言散文的接受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1期
    83、沈文凡:章回体长篇小说对百韵长律的接受华县文化论坛(第一辑),2009年11月
    84、沈文凡、彭伟:《黄鹤楼》诗的接受燕赵学术四川辞书出版社(春之卷)2009年4月
    85、景志明: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和—白居易“新乐府”运动诗歌理论评述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11月
    86、付兴林:论元和末、长庆初白居易之精神裂变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10月
    87、陈昌渠:白居易讽谕诗的历史经验文学评论1980年10月
    88、尹富:白居易思想转变之再探讨求索2004年1月
    89、张应斌:白居易诗论的价值取向问题嘉应大学学报1994年8月
    90、马斗全:白居易生平思想研究三晋文化研究论丛91李昌舒:论白居易的独山心态及其审美意蕴文艺研究2009年11月
    92、刘艳萍:从元稹、白居易艳诗中看唐诗歌的写实倾向长安大学学报2009年6月
    93、李俊:白居易元稹对杜甫理解的差异唐都学刊2001年1月
    94、钱志熙:元白诗体理论辨析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01期
    95、张海鸥:宋代诗坛“白体”辩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6期
    96、林继中:由雅入俗:中晚唐文坛大势人文杂志1990年03期
    97、胡适:元稹白居易的文学主张新月1928年4月
    98、吴鹭山:元和体与元白诗中国韵文学刊1987年01期
    99、单书安:元白新乐府与汉乐府联系的再认识陕西师大学报1987年03期
    100、王拾遗:“沉玉在弱泥,泥弱玉易沉”:略论元稹西北师院学报1988年03期
    101、杨石隐:元白讽谕诗的理论与创作态度东方杂志1988年12月
    102、吴小如:苏轼所说的“元轻白俗”、“郊寒岛瘦”指的是什么?文史哲1991年05期
    103、王运熙:元稹李杜优劣论和当时创作风尚上海文化1994年01期
    104、许总:浅俗表意与浓郁伤情:论元白两面性人生与心态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04期
    105、日诸田龙美:中唐艳体诗之流行与女性—以元白的艳体诗为中心中国文学论集1995年
    106、石明庆马纳:“元和体”诗流行原因试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07、陈文新:元白长篇叙事诗的类型特征及其流派意义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108、孙琴安:兼论元稹诗中的政治内容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9、陈世忠:《唐国史补》元稹诗章“淫靡”说考论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10、刘雁灵:元白所作新乐府与郭茂倩所收新乐府之关系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111、邓桃莉: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元稹笔下的崔莺莺形象新余高专学报2005年03期
    112、曾婷芳钟凉红:反拨与重构—谈刘禹锡咏史诗对元白诗风的修正及其影响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13、尚永亮李丹:论“元和体”之形成与接受学的关联福建论坛2006年06期
    1、孙雪萍:隋与唐前期《诗经》文献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2、李巧珍:从接受美学视角看《诗经》的英译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3、李丹:元白诗派元前接受史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刘茜:苏辙的《春秋》学与《诗经》学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5、肖伟韬:白居易生存哲学综论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6、黄妍:朝鲜上古诗歌对《诗经》的接受及其影响—以《公无渡河》、《黄鸟歌》、《龟旨歌》为例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7、张敏:《诗经》的认知诗学与心理分析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4月
    8、《诗经》的解释学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5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