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取向的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正文:随着素质教育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学校、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培养的主要场所,承担了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极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教育理论落后、教育机制不灵、创新机制乏力等三个方面。要解决以上三个问题,高等师范院校要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扬弃。本文作者在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大量问卷调查和统计的基础上,查找了大量文献,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以及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构建以高中教育为取向的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成果。高等师范院校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创办具有本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Along with deep move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high school, society, school and students together put forward a higher request for high school’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As the main places to train these teachers, higher normal colleges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to send society the qualified talents. But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s training in China, there are three major defects: old education theories, ineffec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and lack of innovative mechanism.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above, higher normal colleges should reflect the existing training mode, absorbing excellent experiences and discarding bad ones.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gets his own achievements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questionnaires and statistics, searching documents, analyzing higher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quality and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s effect to high school ideology and political, study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higher normal colleges aiming at high school education. Higher normal colleges should follow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and meet the challenges to innovate teachers cultivating mode and establish the own-characteristic-contained talents cultivating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引文
①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出版.2001
    ②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7
    ③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④教育资源网.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EB/OL].2008,(6).
    ⑥严燕,方洪锦.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02年第6期.
    ⑦严燕,方洪锦.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02年第6期.
    1.石书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新要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第26卷第1期. 2010年2月.
    2.王溱澧.如何实现高师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人才需求的对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NO.4.
    3.郝德永.新课程改革应警惕的四种问题与倾向.教育科学.第22卷第四期. 006年8月
    4.王立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及其逻辑展开模式构想[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9卷第2期. 2008年6月
    5.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出版.2001:12
    6.皮武.基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高师教育教师专业调整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7.刘天堂.教师职业语言技能探析[J].衡水师专学报.第3卷第4期.2001年12月.
    8.王惠来,赫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能力素质的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第6卷第l期. 2005年3月
    9.李海聚.浅谈新课程视域下教师的心理素质[J].素质教育论坛.2009年8月(总第112期).
    10.孙贤雷.略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更新.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1期. 2010年2月.
    11.刘明.浅谈新课改下教学目标的实现[J].基础教育.总第290期.2010年7月刊
    12.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7
    13.刘清华.中国高考体制的多样化变革对教育的影响[J].教育科学.第21卷第6期. 2005年12月.
    14.邹绍清,董娅.论中学思想政治新课改对.高师思政专业学生师范素质的新要求.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第6期. 2009年1 2月
    15.邓志平.我国现阶段教育目标的异化及其对策[J].唐山学院学报.第22卷第5期. 2009年09月
    16.孙贤雷.略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更新[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1期. 2010年2月
    17.王哲.师生关系的互动性及其良好发展研究[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7卷第5期. 2003年9月
    18.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出版.2001.69—79
    19.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出版.2001.246—255
    20.郁军态.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队伍建设研究.厦门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1.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5
    22.颜萍.高校教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J].江苏高教. 2006年筹5期:133—134
    23.田华静.高校财务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第13卷第18期. 2010,9:30—31
    24.http://wenku.baidu.com/view/09e6878002d276a200292ed2.html.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文.
    25.张卫东.论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影响[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78—80
    25.周留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 2006(7):67—68.
    26.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出版.2001.10.
    27.王树荫.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J].思想教育研究. 2007(4):3—7
    28.郁军态.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队伍建设研究.厦门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9.封希德.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
    30.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66—278.
    31.王芹.浅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的重要性[J].教研教改. 2009(11):40—41.
    32.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324.
    33.喻浩.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培养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8年第3期.
    34.张慧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29(4):100—103.
    35.皮武.基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高师教育教师专业调整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36.严燕,方洪锦.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02年第6期.
    37.皮武.基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高师教育教师专业调整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38.杨振秀.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的构建[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01期
    39.严燕,方洪锦.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02年第6期.
    40.赵炎秋,周敏.地方师范院校文科基地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4,4(4)
    4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9930027.html.
    42.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