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的变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语》半月刊是1932年创办于上海的大众文化期刊。该刊以宣扬“幽默文化”为特色,自称宗旨为“不谈革命”、“经济独立”和“保持个性”。
     该刊是由林语堂、邵洵美、李青崖、全增嘏、沈有乾、林微因、潘光旦、叶公超等文人群体创办,先后由林语堂、陶亢德、郁达夫、邵洵美、林达祖、李青崖、明耀武等七人担任主编。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的爆发,该刊被迫停刊,所以自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论语》半月刊复刊,直至1949年5月16日停刊,历时10年,共发行177期。该刊不仅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论语同人戒条”,而且突出幽默文化,彻底改变了传统社会将幽默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搞笑形式的偏见;并将刊物定位为市民通俗刊物,选刊全国各阶层作者的作品,读者主要由城市中的市民阶层组成。该刊不仅稿源众多,内容丰富,而且在封面设计、栏目编排等方面都独具匠心;并依托时代印刷厂,将发行、印制和销售融于一体,大大降低了成本。由于价格低廉,销售量非常大,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
     该刊在政治上虽然标榜“不谈革命”,但仍对国民政府的伦理政治、符号仪式政治和官僚政治展开辛辣的讽刺和批评。但是,这些批评是属于体制内、略带善意的批评,从根本上讲,他们承认国民政府的正统地位;在文化上,主张中西文化交流,既要汲取各国文化的精华,还要保留民族文化的个性,在翻译和传播国外文学的基础上,关注民间风俗习惯,自始至终体现出一种平民的文化性格;在妇女生活上,认为应该适当地回归传统,提倡以贤淑典雅为美,重视贞操,对婚姻与两性关系持严肃谨慎的态度,维持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以期恢复中国传统婚姻观和性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从而实现对“五四”运动以来所提倡的个性解放和妇女解放的反思,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较为合理的伦理价值观。
     《论语》半月刊是林语堂、邵洵美等文人群体宣扬自己政治观点、文化理念和生活理念的大舞台,充分展现出这一文人群体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他们正处于时代和文化的“边缘”地位,林语堂的“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便是对这一文人群体的边缘人理想的简明表达。他们既处在传统之中,又置身于传统之外;既跨进了现代的门槛,又未完全投身于现代的怀抱,这种尴尬的地位,使得其内心充满着痛苦和挣扎。这种痛苦和挣扎的心态即表现为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存在着巨大的矛盾,既标榜“不谈政治”,又不断挑战政府的新闻检查尺度;既要回归传统,又要传播西方文化;既支持妇女解放,又重视贞操;既宣扬自己的崇高理想,又注重实际的经济利益。
     《论语》半月刊还是窥探民国社会转型的一扇窗口。由此可见,其一,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政治的现代化过程正处于一种难以摆脱的两难困境。既要进行现代化的政治改革,又不能丧失政权对政治力量和社会资源的控制力,从而使政权建设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之中。既要利用传统政治资源加强政府对政治的控制力,又试图最终在中国建立现代民主和法制国家,从而造成民国时期政权建设的悖论,这种悖论始终困扰着国民政府。其二,民国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现代化变迁。国外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大量涌入,与本土的文化和风俗相碰撞,形成富有现代意味的生活场景。中国人生活习惯日趋西化,以城市妇女生活和观念的西化程度最为突出。与此同时,传统的民间风俗习惯依旧存在,可见中国民族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其三,近代中国传媒一改以往封建正统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传统,其发展方向日趋大众化、世俗化和社会化。
     《论语》半月刊作为民国时期的大众文化期刊,始终保持着一种小资情调,关注社会现实和普通市民的生活。与读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关系,从而使文化传播从特权阶层中解放出来,逐渐走向大众生活。文本创造者身份的普泛化、传播机制的市场化和文化接受的大众化,是近代中国传媒前所未有的变革。
     “古今中外”汇融的民国时期孕育了《论语》半月刊,而《论语》半月刊又以十分活泼的“幽默文化”风格参与了民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其“幽默”特色和身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传统文人之心路历程,至今仍令人回味。
Launched in 1932,Fortnightly Analect was a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in Shanghai. It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advocacy of the culture of humour,its tenets were“No talking about revolution”,“Economic Independence”and“preserving individuality”.
     Fortnightly Analect was sponsored by the literati,some of whom were Lin Yutang,Shao Xunmei,Li Qingya,Quan Zenggu,Shen Youqian,Lin Huiyin,Pan Guangdan,Ye Gongchao et al. Its chief editor was Lin Yutang,Tao Kangde,Yu Dafu,Shao Xunmei,Lin Dazu,Li Qingya,Ming Yaowu orderly. The Publication of Fortnightly Analect was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by the outbreak of the Lougouqiao incident on July 7th 1937. From its resumed publication after China’s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 to its final publication on May 16 1949,Fortnightly Analect lasted ten years and published one hundred seventy-seven. It not only put forward the unique slogan of the taboos of Fortnightly Analect leaguers,but also gave prominence to the culture of humour and completely changed the prejudice that humour did not appeal to refined taste and the folk humourous pattern in our traditional society. Oriented as the civil popular journal, It selected the works from all classes of our country,citizen classes in the cities made up the majority of readers. Not only was it a broad contribution source,rich content,but also it was unique in the cover design and column arrangement eds. Depending on Times Printing,it integrated publishing,printing and distribution into one body,so it reduced considerably the costs. Because of the low price and high sales volume,it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ociety.
     Although the advocacy of“No talking about revolution”politically,Fortnightly Analect made a bitter sarcasm and criticism to the ethical politics,symbolic ritual politics and bureaucracy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However,those criticisms are ones within system and well-intentioned. Generally speaking,the editors still recognized the orthodox posi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Culturally, they held that the Sino-Wester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not only select the essence of all countries’cultures,but also preserve the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and on the basis of translating and disseminating the foreign literary works,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to folk culture,thus consistently reflecting cultural personality of common people. In Women’s Life,the editors thought that tradition should be revived properly,women should be encouraged virtuous and kind as beauty,attach importance to chastity,take a serious and cautious attitude towards the marriage and sexual relations,and maintain the family harmony and stability. According to all of those,the aims were to restore Chinese traditional view of marriage and the positive factors of sex morality,realize the reflection on the advocacy of the individuality liberation and the emancipation of women since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of 1919,and provide the correct ethical values for China’s modernization drive.
     Fortnightly Analect was a broad arena for the literati such as Lin Yutang,Shao Xunmei to publicize political views,the cultural concept and life idea,which fully unfold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terati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Becoming one bridge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writing more articles about human life and social history”,which is is generalized as Lin Yutang himself,concisely revealed their ideals of the marginal men that were in a marginal position in times and culture. Both in tradition and out of tradition,they not only stepped into the modern door,but uncompletely fall into modern arms,so the awkward position made them suffering and struggling in the depth of their hearts. They were not only advocacy of“No talking about politics”but continuously challenged governmental yardstick of press censorship;they not only revived tradition but communicated Chinese culture;they not only supported the emancipation of women but paid attention to chastity;they not only publicized their sublime ideals but emphasized the real economic interests,all of which were manifested in their deeds that the opinion on anything was a tremendous contradiction.
     Fortnightly Analect was a window for explo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gain.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first,as a late modernization country with stimulation from the outside world,China was in an unavoidable dilemma in the progress of the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Not only did it carry out the political reform in modernization,but also not lose the controlling power of regime in political forces and social resources. Those made the regime construction in the contradictory state. Not only did they make use of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resources to strengthen the controlling power over the politics,but also were in an effort to build a modern country of 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 so as to cause the paradox of the regime construc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refore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was always obsessed with the paradox. Second,there were changes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people’s life-style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inrush of the living habits and the idea abroad came into collision with the native culture and customs,which formed modern scenes of life. Chinese living habits was occidentalized increasingly,especially the urban women’s life and ideals. However,the traditional folk customs remained in effect,which manifested Chinese culture the strong vitality. Third,the modern Chinese media,whose development trends were characterized increasingly as popularization,secularization and socialization,changed the tradition of the feudal orthodox culture and elite culture.
     As a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Fortnightly Analect always remained a petty bourgeoisie taste,and paid attention to social problems and the life of the average citizens. The editors kept good relations of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with readers in order to liberate culture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rivileged strata and gradually enter into the popular life.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status of creative literary writers, marketization of literary dissemin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literary receivers constituted unprecedented changes in the modern Chinese media.
     The combination with at all times and in all countries in the era of the Chinese Republic gave birth to Fortnightly Analect,while it was involv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with the lively style of the culture of humour. Its characteristics of humour and the course of traditional literati in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of Nanjing make us enjoy in retrospect so far.
引文
①宋应离主编:《中国期刊发展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插图整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③宋应离主编:《中国期刊发展史》,第2页。
    ④[美]梅尔文·德费勒(M. L. Defleur)、[英]邓尼斯(E. D. Dennis):《大众传播通论》,颜建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50页。
    
    ①鲁迅:《花边文学?一思而行》,《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9页。
    ②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论小品文》,《朱光潜全集》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29页。
    ③曹聚仁:《〈人间世〉与〈太白〉〈?芒种〉》,《文坛五十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71页。
    
    ①施建伟:《试谈前期的〈论语〉半月刊》,《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
    ②章克标:《林语堂》,《明报月刊》(香港),1988年第3期。
    ③章克标:《闲话〈论语〉半月刊》,《读者良友》(香港),1986年12月版30期(第5卷第6期)。
    ④章克标:《林语堂在上海》,《文汇月刊》,1989年第10期。
    ⑤林达祖:《我与邵洵美合编〈论语〉之回忆》,《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3期。
    ⑥沈立行:《林语堂与三十年代的〈论语〉半月刊》,《纵横》,1999年第7期。
    ⑦沙望孙:《也谈林语堂和〈论语〉上的一首打油诗》,《纵横》,2000年第3期。
    ⑧郑建军、韦庆丽:《〈论语〉半月刊的常与变》,《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⑨陈娇娥:《浅析〈论语〉杂志的文体风格》,《美与时代》,2005年第3期。
    ⑩田炎:《〈论语〉杂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6年。
    ①1997年上海书店出版了《〈论语〉选萃?特写卷》十卷本,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钓台的春昼——〈论语〉萃编》和《午夜高楼——〈宇宙风〉萃编》。
    ②按:谢其章,上海出生,久居北京,是当代一位旧书刊的爱好收藏者。近年来勤于撰述,出版多部关于旧书刊的专著,计有:《漫话老杂志》、《旧书收藏》、《老期刊收藏》、《创刊号风景》、《创刊号剪影》、《封面秀》、《梦影集——我的电影记忆》、《搜书记》、《终刊号丛话》,被誉为谢氏“书影系列”。其中《创刊号风景》中提到《论语》的刊名来源。
    ③谢其章:《历史的哈哈镜——〈论语〉杂志的“专号”》,《中国编辑》,2003年第6期。
    ④郭晓鸿:《从〈论语〉鬼故事专号看现代中国的文化冲突》,《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卷第4期。
    ⑤郭晓鸿:《现代市民话语的文化形态——〈论语〉杂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1999年。
    ⑥郭晓鸿:《〈论语〉杂志的文化身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⑦陈娇娥:《论语:现代中国幽默的发源之地》,《厦门文学》,2005年第4期。
    ①杨义主笔,张中良、[日中井政喜合]著:《中国新文学图志》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23页。
    ②徐道明:《中国新文学史》插图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01页。
    ③俞王毛:《林氏刊物与海派文学》,《美与时代》,2005年第12期。
    ④赵海彦:《中国现代趣味主义文学思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页。
    ①陈金淦:《评“论语派”》,《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
    ②施建伟:《语丝派的分化和论语派的歧途》,《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③施建伟:《论语派与〈论语〉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3期。
    ④施建伟:《左联与论语派》,《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⑤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4页。
    ⑥同上,第396页。
    ①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年版,第667页。
    ②杨剑龙:《论幽默闲适小品创作热潮的滥觞与兴盛》,《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3期。
    ③杨剑龙:《论语派小品文创作论》,《学术月刊》,2001年第9期。
    ④杨剑龙:《论语派小品文的闲适笔调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⑤吕若涵:《“论语派”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⑥吕若涵:《20世纪30年代“小品文热”的文化学透视》,《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①田青:《道家心性意识与“论语派”的文化编码》,《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②陈琳琳:《论三十年代林语堂及论语派的文学创作》,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现当代文学,1999年。
    ③万平近:《林语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万平近编:《林语堂论中西文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万平近:《林语堂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万平近:《林语堂传》,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等。
    ④施建伟:《林语堂在大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施建伟:《林语堂在海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施建伟:《幽默大师:林语堂传》,台北:业强出版社1994年版;施建伟编:《幽默大师:名人笔下的林语堂林语堂笔下的名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施建伟:《林语堂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施建伟:《幽默大师林语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施建伟编注:《林语堂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等。
    ⑤刘炎生:《林语堂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⑥王兆胜:《林语堂的文化情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王兆胜:《闲话林语堂》,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版;王兆胜:《林语堂的文化选择》,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王兆胜:《林语堂与中国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等。
    ⑦陈平原:《林语堂的审美观与东西文化》,《文艺研究》,1986年第3期;陈平原:《在东西文化碰撞中》,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⑧子通主编:《林语堂评说七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版。
    ⑨王兆胜:《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⑩施萍:《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1陈亚联编:《林语堂的才情人生》,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①张世珍:《论语时期的林语堂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版。
    ②蔡元唯:《林语堂研究:从政府的批判者到幽默的独立作家(一九二三到一九三六)》,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史学研究所,2005年。
    ③周仁政:《论林语堂的自由个人主义文化观》,《中国文化月刊》(台湾),1999年第236期。
    ④刘心皇:《现代中国文学史话》第3卷,台北:正中书局1979年版。
    ⑤郑颖:《五四新文化时期的小品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文化大学(台湾)中国文学研究所,1995年。
    ⑥黄怡静:《林语堂中文散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台湾)文学系,2005年。
    ⑦李丽英:《林语堂论语时期小品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国文学系,2006年。
    ①沈谦:《林语堂与萧伯纳:看文人妙语生花》,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
    ②邱华苓:《林语堂〈论语〉时期幽默文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正大学(台湾)中文研究所,2002年。
    ③黄于真:《林语堂闲适思想之研究以〈生活的艺术〉为据》,硕士学位论文,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台湾)国文教学硕士班,2004年。
    ④沈谦:《从金圣叹到林语堂——评〈来台后二十四快事〉》,《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台湾),1997年第8期。
    ⑤沈谦:《林语堂论幽默的真谛》,《明道文艺》(台湾),2003年第329卷。
    ⑥张世珍:《幽默大师“林语堂”的幽默观》,《警专学报》(台湾),1993年第6期。
    ⑦张世珍:《〈人间世〉初探》,《警专学报》(台湾),1999年第6期。
    ⑧发表于纪念林语堂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1994年。
    ⑨江石江:《林语堂反对左倾提倡幽默的理由》,《传记文学》(台湾),1997年第1期。
    ⑩沈云龙:《林语堂与幽默文学》,《传记文学》(台湾),1997年第6期。11许訏:《追思林语堂先生》,《传记文学》(台湾),1997年第6期。12黄绍梅:《林语堂〈论语〉中幽默的散文风格》,《中国文化月刊》(台湾),2000年第245期。13俞蓉蓉:《幽默大师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传记文学》(台湾),2002年第3期。14李栩钰:《幽默大师林语堂的文艺理论——以“性灵”、“闲适”、“幽默”为讨论中心》,《岭东学报》(台湾),2000年第11期。15宫以斯贴:《林语堂〈京华烟云〉(张译本)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文化大学(台湾)中文研究所,1991年。16胡馨丹:《林语堂长篇小说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海大学(台湾)中文研究所,1992年。17陈丽娟:《林语堂〈京华烟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文化大学(台湾)中国研究所,2002年。
    
    ①五知:《瑶斋漫笔·新旧八仙考》,《逸经》第28期,1937年4月20日,第40页。
    ②逄增玉:《三十年代“论语派”和“论语八仙”》,《吉林日报》2000年8月11日,第B04版。
    ③第二、三种说法参见施建伟:《林语堂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45页。
    ④万平近:《老舍与林语堂及其论语派》,《新文学论丛》,1984年第4辑,第129~142页。
    ⑤陈学勇:《老舍、郁达夫与论语派》,《书屋》,1998年第1期,第44~47页。
    ⑥许凤才:《郁达夫与〈论语〉》,《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第20~25页。
    ⑦徐型:《貌合神离:丰子恺与“论语派”》,《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66~70页。
    ①林达祖:《追念邵洵美》,《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林达祖:《出版家、翻译家、诗人邵洵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林达祖:《我与洵美合编〈论语〉之回忆》,《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3期;章克标:《九十自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盛佩玉著,邵阳、吴立岚编注:《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盛佩玉的回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邵绡红:《黄苗子郁风夫妇及丁聪谈邵洵美往事》,《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1期;吴立岚:《读两篇记录章克标谈话的文章有感》,《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等。
    ②专著有林淇:《海上才子:邵洵美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邵洵美著、陈子善编:《洵美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学位论文有王京芳:《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业》,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7年;论文有王小敬:《邵洵美研究综述》,《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第6期;葛胜华:《点击邵洵美》,《现代语文》,2002年第8期;《毁家兴书的邵洵美》,《出版参考》,2004年第32期;王京芳:《邵洵美年表》,2006年第1期;张伟:《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业》,《中国编辑》,2006年第4期。
    ③金小明:《〈京话〉:现形民国南京怪现状》,《金陵晚报》,2006-09-13,D9。
    ①如果按照《论语》停刊和复刊来划分该刊分期,可以将其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1932年9月16日~1937年8月1日;后期是1946年12月16日~1949年5月16日。后期《论语》,即第二次国民革命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时代大环境已经不允许该刊关注政治以外的事情,《论语》逐渐丧失了以前独特的风格,关注内容单一,偏重政论性的论述,文风也与前期有所不同,因而本文以1932~1937年的《论语》,作为探讨民国时期政治、文化和城市妇女生活变迁的文本,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民国时期社会变迁与传统文人的现代化转型。
    ②“早期在传播方面的一个口语化模式是1948年哈罗德?拉丝韦尔(Hardd Lasswell)提出的: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的(To Whom);产生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简称5W模式。拉丝韦尔这种大众传播模式虽然由于它似乎暗示存在一个传播者和一个有目的的信息存在,而遭到众多非议,但是,同任何一个好模式一样,它也集中注意到了传播中的基本方面,而受到人们的普遍肯定。”参见[美]沃纳·赛佛林(Werner J. Severin)、[美]小詹姆斯·坦卡德(James W. Tankard,Jr.):《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①参见《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第9册第4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065~6066页。
    ②阿英:《杂志年》,《阿英全集》第4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①参见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280页。
    ②柳叔:《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政府是如何进行文化“围剿”的》,见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现代乙编,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0页。
    ③同上。
    ①柳叔:《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政府是如何进行文化围剿的》,见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现代乙编,第50页。
    ②《国民党反动政府查禁二百二十八种书刊目录》,见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现代乙编,第173~189页。
    ③《国民党反动派查禁六百七十六种社会科学书刊目录》,见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现代乙编,第205~254页。
    ④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现代乙编,第190页;又见鲁迅:《后记》,见《且介亭杂文二集》,《鲁迅全集》第6卷,第467~473页。
    ⑤柳叔:《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政府是如何进行文化“围剿”的》,见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现代乙编,第50~51页。
    ⑥鲁迅:《后记》,《且介亭杂文二集》,《鲁迅全集》第6卷,第476页。
    ①参见柳叔:《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政府是如何进行文化围剿的》,见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现代乙编,第51~56页。
    ②韬奋:《生活史话》,见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现代乙编,第321页。
    ③鲁迅:《致台静农》(1932年8月15日夜),见《书信卷(1927~1933)》,《鲁迅全集》第12卷,第322页。
    ④罗苏文、宋钻友:《民国社会》,见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9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⑤许纪霖:《总序》,见王儒年:《欲望的想像:1920~1930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⑥同上,第9页。
    
    ①徐敏:《民国文化》,见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10卷,第2页。
    ②章克标:《林语堂在上海》,见子通主编:《林语堂评说七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①章克标:《闲话〈论语〉半月刊》,《读者良友》(香港),1986年12月总30期(第5卷第6期),第63页。
    ②《缘起》,《论语》第1期,1932年9月16日,第1页。
    ③同上,第2页。
    ④施建伟:《林语堂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62页。
    ⑤记者K:《编辑后记》,《论语》第1期,1932年9月16日,第46页。K是章克标笔名。据徐乃翔、钦鸿编:《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612页。
    ①章克标:《闲话〈论语〉半月刊》,《读者良友》(香港),第62页。
    ②章克标:《闲话〈论语〉半月刊》,《读者良友》(香港),第63页。
    ③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400页。
    ④曹聚仁:《谈邵洵美》,《天一阁人物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167页。
    
    ①《论语社同人戒条》,《论语》第2期,1932年10月1日,封二。
    ②郭晓鸿:《〈论语〉杂志的文化身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第122页。
    
    ①海戈:《纪“三”》,《论语》第73期,1935年10月1日,第60页。
    ②《缘起》,《论语》第1期,1932年9月16日,第1~2页。
    ③青崖、语堂:《“幽默”与“语妙”之讨论》,《论语》第1期,1932年9月16日,“群言堂”栏目,第45页。
    ①语:《会心的微笑》,《论语》第7期,1932年12月16日,“论语”栏目,第214页。
    ②《我们的态度》,《论语》第3期,1932年10月16日,第85页。
    ③同上。
    ④曹聚仁:《〈论语〉与幽默》,《我与我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61页。
    ⑤鲁迅:《论语一年》,《论语》第25期,1933年9月16日,第16页。
    ⑥《林语堂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2页。
    ⑦Lin Yutang,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in China,Greedwood Press,1968,p.150.转引自侯东阳:《林语堂的新闻舆论观——评林语堂的〈中国新闻舆论史〉》,《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2期。
    ⑧同上。
    ⑨林语堂:《林语堂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页。
    ①参见胡风:《林语堂论》,《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1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15~616页。
    ②《李笠翁夏季行乐之法》,《论语》第47期,1934年8月1日,封面。
    ③袁中郎作,《论语》第46期,1934年8月16日,封面。
    ④林语堂:《与陶亢德书》,《论语》第28期,1933年11月1日,第173页。
    ⑤《林语堂启事》,《论语》第27期,1933年10月16日,封二。
    ①林语堂:《与陶亢德书》,《论语》第28期,1933年11月1日,第173页。
    ②章克标:《闲话〈论语〉半月刊》,《读者良友》(香港),第65页。
    ③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0卷,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4页;林语堂:《林语堂自传》,工爻、张振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④《论语》并没有在林语堂离开后无疾而终,而是由于“八一三”事变后,日本占领上海而被迫停刊。
    ⑤子通主编:《林语堂评说七十年》,第120页。
    ⑥施建伟:《林语堂传》,第334页。
    ⑦何如:《林语堂是一位大包作头》,《上海报》,1934年5月6日,转引自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⑧《林语堂启事》,《论语》第27期,1933年10月16日,封二。
    ①徐訏:《追思林语堂先生》,见子通主编:《林语堂评说七十年》,第137页。
    ②“德纯先生:汝不会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亦是此等人。”编者:《答于德纯“何容先生‘善修辞(?)’”书》,《论语》第27期,1933年10月16日,“群言堂”栏目,第164页。
    ③编者:《答扉先生书》,《论语》第29期,1933年11月16日,“群言堂”栏目,第253页。
    ④胡徇遒:《借花献佛》,《论语》第33期,1934年1月16日,“群言堂”栏目,第475页。
    ⑤同上,第476页。
    ①《征稿四题》,《论语》第37期,1934年3月16日,第617页。
    ②《启事》,《论语》第36期,1934年3月1日,第573页。
    ③《征文启事》,《论语》第50期,1934年10月1日,第85页。
    ④语堂:《再与陶亢德书》,《论语》第38期,1934年4月1日,第661页。
    ⑤同上。
    ⑥《陶亢德启事》,《论语》,第82期,1936年2月16日,第467页。
    ①参见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上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54页。
    ②郁达夫:《闽游日记》,1936年2月13日,星期四。见郁达夫:《日记》,《郁达夫全集》第12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48页。
    ③郁达夫:《继编论语的话》,《论语》第83期,1936年3月1日,第513页。
    ④《本刊启事》,《论语》第82期,1936年2月16日,第467页。
    ⑤《郁达夫启事》,《论语》第82期,1936年2月16日,第467页。
    ⑥郁达夫:《闽游日记》,1936年2月19日,星期三。见郁达夫:《日记》,《郁达夫全集》第12卷,第451页。
    ⑦郁达夫:《继编论语的话》,《论语》第83期,1936年3月1日,第513页。
    ⑧郁达夫:《郁达夫生平系年》,见郁达夫:《日记》,《郁达夫全集》第12卷,第525页。
    
    ①参见郁云:《我的父亲郁达夫》,台北:兰亭书店1986年版,第144页。
    ②《编辑部启事》,《论语》第85期,1936年4月1日,第601页。
    ③章克标:《闲话〈论语〉半月刊》,《读者良友》(香港),第62页。
    ④王京芳:《邵洵美年表》,《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1期,第30页。
    
    ①盛毓贤:《邵洵美与张道藩之关系》,上海市档案馆,Q431—1—208,1949年,《时代印刷厂》,第36页。
    ②盛佩玉:《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盛佩玉的回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①盛毓贤:《时代印刷厂情况》,上海市档案馆,Q431—1—208,1949年,《时代印刷厂》。
    ②1949年6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毅、副主任粟裕曾下令曾将时代印刷厂纳入军事管制单位。后来经过调查后,认为:“①该厂曾挂过‘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沪东办事处’招牌,原因是该厂想装电话,当时电话公司规定非行政或军事机关不得装置,另一原因即恐惧驻军队。②邵洵美与张道藩私交甚笃,除借用以上招牌以外,并由张设法护照代中国农业影片公司赴美洽购机器。③经调阅伪社会局档案,时代确为邵洵美独资。④关于邵曾为国民党宣传做国际宣传工作一点,现尚未查出实据。……根据以上情况,军事管理未能进一步查出实据,拟请撤销管制并会邵洵美具结,如何请示。”参见《时代印刷厂》,上海市档案馆,Q—431—1—208。
    ③邵洵美:《再函达祖》(代编辑随笔),《论语》第145期,1948年1月16日,第1224页。
    ④邵洵美:《编辑随笔》,《论语》第104期,1937年1月16日,第388页。
    ⑤邵洵美:《编辑随笔》,《论语》第92期,1936年7月16日,第1017~1018页。
    ⑥邵洵美:《编辑随笔》,《论语》第93期,1936年8月1日,第1064页。
    ①邵洵美:《编辑随笔》,《论语》第93期,1936年8月1日,第1064页。
    ②邵洵美:《我的话》,《论语》第94期,1936年8月16日,第1070页。
    ③漠驼:《致论语编者的一封公开信》,《论语》第97期,“群言堂”栏目,1936年10月1日,第39页。
    ④邵洵美:《编辑随笔》,《论语》第97期,1936年10月1日,第44页。
    ⑤邵洵美:《编辑随笔》,《论语》第98期,1936年10月16日,第88页。
    ⑥“文字编读”从第106期开始采用,第117期停刊时停用。复刊后,没有继续采用“文字编读”,仍用“编辑”一词。
    ①邵洵美:《编辑随笔》,《论语》第108期,1937年3月16日,第598页。
    ②同上。
    ③阎纯德:《中国文学家辞典》现代第5分册,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④林达祖:《记邵洵美》,见陆坚心、完颜绍元编辑:《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6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281页。
    ⑤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
    ⑥林淇:《海上才子:邵洵美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序二”,第1页。
    ⑦达:《编辑随笔》,《论语》第110期,1937年6月16日,第688页。
    ⑧邵洵美:《编辑随笔》,《论语》第111期,1937年7月1日,第730页。
    ①邵洵美:《与达祖电》,《论语》第111期,“编辑随笔”栏目,第730~732页。
    ①林达祖:《记洵美》,《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6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页。
    ②林达祖:《我编〈论语〉的几点回忆》,《读者良友》(香港),1986年12月第30期(5卷6期),第67页。
    ③《论语》第113期开始增设。
    ④林达祖:《我编〈论语〉的几点回忆》,《读者良友》(香港),第66页。
    ⑤《编辑随笔》,《论语》第112期,1937年5月16日,第775页。
    ⑥林达祖:《我与邵洵美合编〈论语〉之回忆》,《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3期,第113页。
    
    ①邵洵美:《编辑随笔》,《论语》第123期,1947年2月16日,第226页。
    ②盛佩玉:《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盛佩玉的回忆》,第244页。
    ③盛佩玉:《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盛佩玉的回忆》,第244~245页。
    ①林达祖:《我编〈论语〉的几点回忆》,《读者良友》(香港),第67页。
    ②洵美:《编辑随笔》,《论语》第177期,1949年5月16日,第2582页。
    ③施建伟:《试谈前期的〈论语〉半月刊》,《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
    ④季辰:《关于论语》,《论语》第6期,1932年12月1日,“群言堂”栏目,第207页。
    ⑤1933年6月18日,国民党特务暗杀了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杨铨。
    ①《谈女人》,《论语》第21期,1933年7月16日,第748页。
    ②林语堂:《四十自叙》,《论语》第49期,1934年9月16日,第6页。
    ③周劭:《论语三年》,《论语》第73期,1935年10月1日,第61页。
    ①《上海市社会局查禁其它书刊》,上海市档案馆,Q6—12—168。
    ②同上。
    ③《上海市时代图书公司〈时代画报〉、〈论语〉半月刊登记申请表》,上海市档案馆:Q6—12—88—56,1946年7月。
    ④同上。
    ⑤《上海市社会局关于办理时代图书公司复刊,合法登记证事与上海市社会局、中宣部、时代图书公司的来往文书》,上海市档案馆,Q 6—12—88—61,1946年7月。
    ⑥同上。
    ⑦同上。
    ⑧同上。
    ⑨同上。
    ①《上海市社会局关于办理时代图书公司复刊,合法登记证事与上海市社会局、中宣部、时代图书公司的来往文书》,上海市档案馆,Q 6—12—88—61,1946年7月。
    ②参见邵洵美:《一年论语》(代编辑随笔),《论语》第142期,1947年12月1日,第1059页。
    ③林玉堂:《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出自1924年5月23日《晨报副镌》),《最早提倡幽默的两篇文章》,《论语》第73期,1935年10月1日,第3页。
    ④林玉堂:《幽默杂话》(出自1924年6月9日《晨报附录》),《最早提倡幽默的两篇文章》,《论语》第73期,1935年10月1日,第4页。
    ⑤施建伟:《林语堂幽默观的发展轨迹》,《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7年第1期,第24页。
    ①语堂:《答青崖论幽默译名》,《论语》第1期,1932年9月16日,“群言堂”栏目,第45页。
    ②梅瑞狄斯(George Meredith,1828~1909),伟大的英国诗人兼小说家。
    ③赫斯列特(William Hazlitt,1778~1830),英国散文家、批评家和新闻记者。
    ④布洛(Edward Bullongh,1880~1934),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
    ⑤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20世纪上半叶法国哲学界影响最大的人物,对现代哲学、科学、文学与宗教都有广泛的影响。
    ⑥弗洛伊德(Sigismund Schlomo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⑦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0卷,第294页;林语堂:《八十自叙》,《林语堂自传》,第113页。
    ⑧林语堂:《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北京: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78页。
    ⑨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林语堂名著全集》第20卷,第65页;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黄嘉德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⑩林语堂:《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第79页。11《幽默好例》,《论语》第1期,1932年9月16日,“雨花”栏目,第22页。
    ①青崖、语堂:《“幽默”与“语妙”之讨论》,《论语》第1期,1932年9月16日,“群言堂”栏目,第44页。
    ②老舍:《什么是幽默?》,见《文论二集》,《老舍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9页。
    ③张进基:《幽默新解》,《论语》第21期,1933年7月16日,“雨花”栏目,第782页。
    ④邵洵美:《幽默的来踪与去迹》,《论语》第96期,1936年9月16日,“你的话”栏目,第1157页。
    ⑤应悱村:《论幽默与民主》,《论语》第124期,1947年3月1日,第283页。
    ⑥语堂:《答李青崖论幽默译名》,《论语》第1期,1932年9月16日,“群言堂”栏目,第45页。
    ⑦语堂:《论幽默》,《论语》第33期,1934年1月16日,“我的话”栏目,第438页。
    ⑧同上,第438页。
    ①洵美:《幽默真谛》,《论语》第90期,1936年6月16日,第821页。
    ②王鹏皋:《谈幽默》,《论语》第77期,1935年12月1日,第213页。
    ③徐訏:《幽默论》,《论语》第44期,1934年7月1日,第942页。
    ④语堂:《论幽默》,《论语》第33期,1934年1月16日,“我的话”栏目,第438页。
    ⑤海戈:《与友人再论写幽默》,《论语》第164期,1048年11月1日,第2022~2023页。
    ⑥达:《滑稽表演》,《论语》第165期,1948年11月16日,“论语”栏目,第2050页。
    ⑦侍桁:《谈“幽默”》,《申报》,1932年12月9日,星期五,“自由谈”栏目,第17版。
    ⑧语:《会心的微笑》,《论语》第7期,1932年12月16日,“论语”栏目,第214页。
    ⑨徐訏:《幽默论》,《论语》第44期,1934年7月1日,第941页。
    
    ①钱仁康:《论幽默的效果(上)》,《论语》第45期,1934年7月16日,第984页。
    ②邵洵美:《一位真正的幽默作家》,《论语》第84期,1936年3月16日,559页。
    ③徐敏:《民国文化》,见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10卷,第2页。
    ④语堂:《论幽默》,《论语》第33期,1934年1月16日,“我的话”栏目,第434页。
    ⑤周谷城:《论幽默》,《论语》第25期,1933年9月16日,第31~32页。
    
    ①周谷城:《论幽默》,《论语》第25期,1933年9月16日,第32~33页。
    ②同上,第33页。
    ③同上,第32页。
    ④语堂:《论文(下)》,《论语》第28期,1933年11月1日,“我的话”栏目,第172页。
    ⑤钱仁康:《论幽默的效果(下)》,《论语》第46期,1934年8月1日,第1040~1041页。
    ⑥周劭:《袁子才与郑板桥之幽默》,《论语》第64期,1935年5月1日,第776页。
    ⑦潘光旦:《主义与幽默》,《论语》第13期,1933年3月16日,第447页。
    ①《我们的态度》,《论语》第3期,1932年10月16日,第85页。
    ②同上。
    ③语:《笨拙记者受封》,《论语》第9期,1933年1月16日,“论语”栏目,第292页。
    ④赵芝君:《幽默救国论》,《论语》第115期,1937年7月1日,第886页。
    ⑤同上,第887页。
    ⑥鹤见佑辅作,陶亢德译:《幽默之有无》,《论语》第23期,1933年8月16日,第861页。
    ①彭学海:《幽默救世论》,《论语》第133期,1947年7月16日,第687页。
    ②钱仁康:《论幽默的效果(上)》,《论语》第45期,1934年7月16日,第984~985页。
    ③同上,第985页。
    ④钱仁康:《论幽默的效果(下)》,《论语》第46期,1934年8月1日,第1038页。
    ⑤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
    ⑥编辑部启:《注意》,《论语》第21期,1933年7月16日,第751页。
    ⑦汪倜然译:《论幽默(上、下)》,《论语》第32、33期,1934年1月1日、1934年1月16日,第386~389、452~455页。
    ⑧林语堂:《论幽默(上、下)》,《论语》第33、35期,1934年1月16日、1934年2月16日,第434~438、522~525页。
    ①长谷川如是闲作,徐懋庸译:《“笑”之社会的性质与幽默艺术》,《论语》第42期,1934年6月1日,第845~849页。
    ②汉密尔顿?怀特?马堡,Hamilton Wright Mabie,1845~1916。
    ③郁达夫:《MABIE氏幽默论抄》,《论语》第56期,1935年1月1日,“幽默论”栏目,第366页。
    ④小羊:《我们需要健康的笑》,《论语》第56期,1935年1月1日,“幽默论”栏目,第370页。
    ⑤沈有乾:《柏格森论笑的批评》,《论语》第57期,1935年1月16日,第448页。
    ⑥Raymond Blathwart著、周新译:《马克吐温论幽默》,《论语》第66期,1935年6月1日,第901~904页。
    ⑦邵洵美作,《论语》第84期,1936年3月16日,第561页。
    ⑧《论语》第3期,1932年10月16日,“雨花”栏目,第98页。
    ⑨《论语》第6期,1932年12月1日,“雨花”栏目,第198页。
    ⑩《论语》第6期,1932年12月1日,“雨花”栏目,第198页。
    11李青崖作,《论语》第7期,1932年12月16日,第222页。
    12《论语》第7期,1932年12月16日,“雨花”栏目,第232页。
    13文幽作,《论语》第12期,1933年3月1日,第414页。
    14林幽作,《论语》第20期,1933年7月1日,第723~724页。
    15黄嘉音作,《论语》第56期,1935年1月1日,第371~374页。
    16曙山作,《论语》第56、57期,1935年1月1日、1935年1月16日,第375~377、467~468页。
    17从狼作,《论语》第56期,1935年1月1日,第378~379页。
    18周新作,《论语》第70期,1935年8月16日,第1087~1089页。
    19炳文作,《论语》第73期,1935年10月1日,第6~9页。
    20黄嘉音作,《论语》第73期,1935年10月1日,第10~14页。
    21许桐华作,《论语》第75期,1935年11月1日,第150~152页。
    22梦萍作,《论语》第76期,1935年11月16日,第189页。
    23施善余作,《论语》第84、90期,1936年3月16日、1936年6月16日,第561、853页。
    24瑞鑫译,《论语》第87期、第88期,1936年5月1日、1936年5月16日,第718、751页。
    25邵洵美作,《论语》第88期,1936年5月16日,第741~743页。
    26邵洵美作,《论语》第113期,1937年6月1日,“编读随笔”栏目,第819页。
    27青崖作:《论语》第118期,1946年12月1日,第38~39页。
    28刘小惠译,《论语》第63、64期,1935年4月16日、1935年5月1日,第760~763、808~811页。
    29刘小慧译,《论语》第69期,1935年8月1日,第1015页。
    
    ①沈有乾作,《论语》第79期,1936年1月1日,第313~315页。
    ②沈有乾作,《论语》第123期,1947年2月16日,第228~229页。
    ③孟孔武作,《论语》第138期,1947年10月1日,第875~876页。
    ④《申报》1933年1月17日,第4版,《论语》第9期广告。
    ⑤邵洵美:《谈天真》,《论语》第162期,1948年10月1日,第1928页。
    ⑥鲁迅:《小品文的生机》,见《花边文学?一思而行》,《鲁迅全集》第5卷,第499页。
    ⑦羌笛:《幽默香水》,《论语》第17期,1933年5月16日,“雨花”栏目,第620页。
    ⑧云壑:《维摩居士的幽默》,《论语》第16期,1933年5月1日,“群言堂”栏目,第584页。
    ①胡风:《林语堂论》,《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1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21~622页。
    ②鲁迅:《论语一年》,《论语》第25期,1933年9月16日,第17页。
    ③何家干:《从讽刺到幽默》,《论语》第13期,1933年3月16日,“月旦精华”栏目,第460页,转载3月7日的“自由谈”。
    ④何家干:《从幽默到正经》,《论语》第13期,1933年3月16日,“月旦精华”栏目,第461页,转载3月8日“自由谈”。
    ⑤鲁迅:《论语一年》,《论语》第25期,1933年9月16日,第16页。
    ⑥曹聚仁:《文坛五十年》,第272页。
    ⑦沈从文:《谈谈上海的刊物·文学运动杂谈》,见沈从文:《文论卷》,《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①钱钟书:《说笑》(1939年),《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3~25页。
    ②桀犬:《忧郁解放与幽默文学》,《现代》第4卷5期,1934年3月1日,“文艺独白”栏目,第802页。
    ③郑重:《幽默与时髦》,《现代》第4卷6期,1934年4月1日,“文艺独白”栏目,第940页。
    ④鲁迅:《小品文的生机》,见《花边文学》,《鲁迅全集》第5卷,第487页。
    ⑤非默:《关于论语》,《论语》第6期,1932年12月1日,“群言堂”栏目,第206页。
    ⑥阿英:《林语堂小品序》,《阿英全集》第2卷,第641~642页。
    ①[法]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为历史学辩护》,张和声、程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①林语堂:《说小品文半月刊》,《人间世》第4期,1934年5月20日,“随想录”栏目,第7页。
    ②海戈:《记“三”》,《论语》第73期,1935年10月1日,第60页。
    
    ①参见亢德:《编辑后记》,《论语》第69期,1935年8月1日,第1047页。
    ②《时代印刷厂》,上海市档案馆,Q78-2-15802。
    ③《论语》第4期,1932年11月1日,“论语”栏目,第114页。
    ④《论语》第29期,1933年11月16日,“半月要闻”栏目,第213页。
    ⑤《论语》第4期,1932年11月1日,“古香斋”栏目,第133页。
    ⑥鲁迅:《“滑稽”例解》,见《准风月谈》,《鲁迅全集》第5卷,第361~362页。
    ①周劭:《论语三年》,《论语》第73期,1935年10月1日,第61页。
    ②鲁迅:《漫谈“漫画”》,见《且介亭杂文二集》,《鲁迅全集》第6卷,第241页。
    ③马国亮:《漫画的根本问题》,见陈望道编:《小品文和漫画:〈太白〉一卷纪念特辑》,上海:上海书店1981年版,第115~116页。
    ④鲁迅:《有不为斋》,见《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全集》第8卷,第436页。
    ⑤语堂:《有不为斋解》,《论语》第31期,1933年12月16日,“我的话”栏目,第304页。
    ①杨德:《论“论语”的本质》,《中央日报》1934年7月7日,第12版。
    ②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③同上。
    ①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公元前480年~前406年。
    ①邵洵美:《与达祖书》(代编辑随笔),《论语》第144期,1948年1月1日,第1160页。
    ①施建伟:《语丝派的分化和论语派的歧途》,《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②吕若涵:《“论语派”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页。
    ③陶亢德:《纪念刘半农先生》,《论语》第46期,1934年8月1日,第1013~1014页。
    
    ①邵洵美:《编辑随笔》,《论语》第160期,1948年9月1日,第1849页。
    ②《论语》第47期,1934年8月16日,第1068页。
    ③鲁迅:《致陶亢德》(1934年5月16日夜),见《书信卷,1934~1935》,《鲁迅全集》第13卷,第107~108页。
    ④鲁迅:《致陶亢德》(1933年12月廿八夜),见《书信卷,1927~1933》,《鲁迅全集》第12卷,第534页。
    ⑤鲁迅:《致陶亢德》(1934年6月6日),见《书信卷,1934~1935》,《鲁迅全集》第13卷,第139页。
    ⑥鲁迅:《致曹聚仁》(1934年8月13日),见《书信卷,1934~1935》,《鲁迅全集》第13卷,第198页。
    ①《致陶亢德》(1934年5月18日),见《书信卷,1934~1935》,《鲁迅全集》第13卷,第108页。
    ②邵洵美是清末官僚兼买办盛宣怀的孙女婿。
    ③《致林语堂》(1933年6月20夜),见《书信卷,1927~1933》,《鲁迅全集》第12卷,第407~408页。
    ④《致陶亢德》(1933年10月23夜),见《书信卷,1927~1933》,《鲁迅全集》第12卷,第466页。
    ⑤《致陶亢德》(1934年4月1日夜),见《书信卷,1934~1935》,《鲁迅全集》第12卷,第58~59页。
    ①陈学勇:《老舍郁达夫与论语派》,《书屋》,1998年第1期,第44页。
    ②老舍:《牛天赐传广告》,《论语》第45期,1934年7月16日,第971页。
    ③老舍:《老舍自述》,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页。
    ④老舍:《谈幽默·老牛破车》,《文论一集》,《老舍全集》第16卷,第227页。
    ⑤同上。
    
    ①海戈:《关于》,《论语》第49期,1934年9月16日,第26页。
    ②海戈:《两年与论语》,《论语》第166期,1948年12月1日,第2095页。
    ③同上。
    ④林语堂:《无所不谈集·姚颖女士说大暑养生》,《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6卷,第292页。
    ①海戈:《两年与论语》,《论语》第166期,1948年12月1日,第2094页。
    ②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全编增订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③参见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下册,第2745页。
    ④大华烈士:《西北风》,《论语》第20期,1933年7月1日,第725页。
    ⑤邵洵美:《编辑随笔》,《论语》第92期,1936年7月16日,第1016页。
    ①《绎史》清初马骕编撰,汇集著述旧文,广征博引,熔裁成篇,纂录从“开辟”到“秦亡”之间的史事,排比先后,附以论断,不仅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而且反映了马骕丰富的史学思想。
    ②《金楼子》是梁元帝萧绎的代表作,它集中体现了萧绎的思想观念,反映了齐梁时期的文化思潮,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的杂家著作,历来为学者所重视。
    ③《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汉书?艺文志》第1708页还著录了其他几部韩派《诗经》方面的著作,现在都已失传,估计其性质与《韩诗外传》类似。《韩诗外传》是实际运用《诗经》的示范性著作。
    ④《论语》第13期,1933年3月16日,第441页。
    ⑤《论语》第25期,1933年9月16日,封二。
    ⑥《论语》第37期,1934年3月16日,第617页。
    ⑦《论语》第49期,1934年9月16日,第1页。
    ⑧《论语》第50期,1934年10月1日,第85页。
    ⑨《论语》第56期,“西洋幽默专号”,1935年1月1日,第362页。
    ⑩《论语》第61期,“现代教育专号”,1935年3月16日,封二。11《论语》第89期,1936年6月1日。12《论语》第96期,1936年9月16日。
    
    ①《论语》第102期,1936年12月16日,“编辑随笔”栏目,第998页。
    ②《论语》第124期,1937年3月1日,第268页。
    ③《论语》第130期,1937年6月1日,“编辑随笔”栏目,第530页。
    ④《论语》第139期,1937年10月16日,“编辑随笔”栏目,第914页。
    ⑤《论语》第143期,1937年12月16日,“编辑随笔”栏目,第1121页。
    ⑥《论语》第171期,1949年2月16日,“编辑随笔”栏目,第2326页。
    ⑦斐如:《论语与我(二)》,《论语》第54期,1934年12月1日,第309页。
    ⑧邵洵美:《与达祖书》,《论语》第144期,1948年1月1日,第1161页。
    ①林语堂:《林语堂自传、从异教徒到基督徒、八十自叙》,《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0卷,第295页;林语堂:《林语堂自传》,第113页。
    ②杨德:《论〈论语〉的本质》,《中央日报》,1934年7月7日,第12版。
    ③《论语》第71期,1935年9月1日,第1134页。
    ④编者:《编辑随笔》,《论语》第175期,1949年4月16日,第2510页。
    ⑤姚颖:《论林主席微服购物及其他》,《论语》第16期,1933年5月1日,第565页。
    ⑥达:《滑稽表演》,《论语》第165期,1948年11月16日,“论语”栏目,第2050页。
    ⑦《何键电购论语一千五百部》,《论语》第1期,1932年9月16日,第23页。
    ①《更正》,《论语》第53期,1934年11月16日,第239页。
    ②“群言堂”,《论语》第151期,1948年4月1 6日,第1500页。
    ③根据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中记载来看,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不仅补助高,而且学费也较为低廉,所以大学生购买一角钱的刊物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大学生还可以通过校图书馆获取本刊。
    ①邵洵美:《与达祖书》,《论语》第144期,1948年1月1日,第1161页。
    ②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总序”第5页。
    
    ①叶浅予:《叶浅予自传——细叙沧桑记流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2~63页,第69页。
    ②《中国美术刊行社改称时代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启事》,《论语》第30期,1933年12月1日,封三。
    ③参见林淇:《海上才子:邵洵美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7页。
    ①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164页。
    ②《论语》第2期,1932年10月1日,封三。
    ③《论语》第69期,1935年8月1日,封三。
    ④《论语》第12期,1933年3月1日,封三。
    ⑤《时代印刷厂》,上海市档案馆,Q78-2-15802。
    ①许敏:《民国文化》,见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10卷,第178页。
    ②陈福康、蒋山青编:《章克标文集》下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
    ③同上,第162页。
    ①《时代印刷厂》,上海市档案馆,Q78-2-15802。
    ①《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第9册第41卷,第6113页。
    ②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
    ③同上,第185~186页。
    
    ①储安平作,《中央日报》,1933年8月17日,第8版。
    ②胡忠作,《中央日报》,1934年3月13日,第8版。
    ③任剑青作,《中央日报》,1934年4月5日,第12版。
    ④幽槐作,《中央日报》,1934年4月15日,第12版。
    ⑤后生小子作,《中央日报》,1934年4月21日,第12版。
    ⑥拜金作,《中央日报》,1934年4月23日,第12版。
    ⑦低吟作,《中央日报》,1934年5月4日,第12版。
    ⑧石岳松作,《中央日报》,1934年5月9日,第12版。
    ⑨宾客作,《中央日报》,1934年6月14日,第12版。
    ⑩杨德作,《中央日报》,1934年7月7日,第12版。
    11《中央日报》,1934年7月26日,第8版。
    12许鸣秋作,《中央日报》,1936年3月11日,第6版。
    13武酉山作,《中央日报》,1947年4月24日,第5版。
    14幽槐:《讨林语堂檄有序》,《中央日报》,1934年4月15日,第12版。
    ①储安平:《致幽默大师林及论语社诸贤》,《中央日报》,1933年8月17日,第8版。
    ②雷鸣蜇、李正鸣:《一般性质的杂志之检讨》,《现代》第6卷第4期,1935年5月1日,第34页。
    ③低吟:《再寄林语堂》(步拜金原韵),《中央日报》,1934年5月4日,第12版。
    ④杨德:《论‘论语’的本质》,《中央日报》,1934年7月7日,第12版。
    ⑤胡忠:《买论语记》,《中央日报》,1934年3月13日,第8版。
    
    ①武酉山:《阅论语癖好专号》,《中央日报》,1947年4月24日,第5版。
    ②郁达夫:《继编论语的话》,《论语》第83期,1936年3月1日,第513页。
    ③朱光潜:《流行文学三弊》,《朱光潜全集》第9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④《论语实行简笔字启事》,《论语》第57期,1935年1月16日。
    ①语堂:《提倡俗字》,《论语》第29期,1933年11月16日,“我的话”栏目,第215页。
    ②《翻译趣谈三则》,《论语》第3期,1932年12月1日,第98页。
    ③杨乃济:《洋泾浜英语与香港地中文》,《随看随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④《为洋泾浜英语辩》,《论语》第23期,1934年8月16日,第836页。
    ⑤《论语》第25期,1933年9月16日,第18页。
    ⑥在《论语》第25~44期连载。
    
    ①刘半农:《自批自注桐花芝豆堂诗集》,《论语》第25期,1933年9月16日,第20~21页。
    ②杨乃济:《随看随写》,第94页。
    ③刘馨作,《论语》第11期,1933年2月16日,第367页。
    ④老敢作,《论语》第19期,1933年6月16日,第675页。
    ⑤老敢作,《论语》第23期,1933年8月16日,第860页。
    ⑥张菱羒作,《论语》第86期,1936年4月16日,第675~676页。
    ⑦斐然录作,《论语》第16期,1933年5月1日,第580页。
    ⑧俞友清作,《论语》第11期,1933年2月16日,第373页。
    ⑨朱佩弦作,《论语》第15期,1933年4月16日,第512~513页。
    ⑩亢德作,《论语》第27期,1933年10月16日,第159~160页。11姚颖:《京话》,《论语》第15期,1933年4月16日,第539页。12胡徇遒作,《论语》第18期,1933年5月16日,第613~614页。13赵声阅作,《论语》第30、34、35期连载。14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16页。15《烛虚》,见沈从文:《散文卷》,《沈从文全集》第12卷,第47页。
    
    ①《“论语与我”征文启事》,《论语》第50期,1934年10月1日,第85页。
    ②《论语二周年悬赏征文启事》,《论语》第49期,1934年9月16日,第1页。
    ③《论语》第25期,1933年9月16日,封二。
    ④《论语》第52期,1934年11月1日。
    ①鲁迅:《萧伯纳在上海》,见《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全集》第8卷,第510页。
    ①阿英:《鬼的故事——一张电影的本事》,见《剑腥集》,《阿英全集》第6卷,第44页。
    ②斯托里,原名John Storey,英国桑德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文化研究的教授,也曾是文化研究重镇“当代文化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e Studies,CCCS)的研究员。
    ③赵勇:《大众文化》,见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④《缘起》,《论语》第1期,1932年9月16日,第1页。
    ①又年:《论语今赞》,《论语》第10期,1933年2月1日,第354页。
    ①《论语》第52期,1934年11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181页。
    ②同上。
    ③杨近远:《关于读经》,《论语》第108期,1937年3月16日,“雨花”栏目,第597页。
    ④《陈总司令济棠倡议各校授经学》,《论语》第20期,1933年7月1日,“古香斋”栏目,第744~745页。
    ①《对于陈总司令提议恢复孔子及关岳祭祀之感想》,《论语》第35期,1934年2月16日,“古香斋”栏目,第568页。
    ②《论语》第59期,1935年2月16日,“半月要闻”栏目,第529页。
    ③《论语》第60期,1935年3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577页。
    ④《论语》第64期,1935年5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769页。
    ⑤孋钞:《对凫老人上宋主席书》,《论语》第96期,1936年9月16日,“古香斋”栏目,第1195页。
    ⑥同上。
    ⑦杜之:《尊孔杂忆》,《论语》第51期,1934年10月16日,第151页,注:孔德成是孔子第七十七世孙。
    
    ①邓白林:《读经训读本》,《论语》第59期,1935年2月16日,第551页。
    ②仓稊:《记读经》,《论语》第64期,1935年5月1日,第798页。
    ③云门:《“读经”为些什么?》,《论语》第67期,1935年6月16日,第920页。
    ④语堂:《沙蒂斯姆与尊孔》,《论语》第51期,1934年10月16日,“我的话”栏目,第134页。
    
    ①蒋中正:《纪念国庆要提倡礼义廉耻》(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十月十日南昌演讲),见蒋介石:《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1卷,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1984年版,第589页。
    ②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孙中山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48~649页。
    ①亢德:《教孝治国》,《论语》第29期,1933年11月16日,“哑吧的话”栏目,第247页。
    ②《忠孝救国论》,《论语》第29期,1933年11月16日,“古香斋”栏目,第252页。
    ③《论语》第58期,1935年2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
    ④《耆老会发起入徵求列名小启》,《论语》第58期,1935年2月1日,“古香斋”栏目。
    ⑤亢德:《教孝治国》,《论语》第29期,1933年11月16日,“哑吧的话”栏目,第248页。
    ⑥同上。
    ⑦《论语》第31期,1933年12月16日,“半月要闻”栏目,第301页。
    ①《论语》第40期,1934年5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749页。
    ②《论语》第43期,1934年6月16日,“半月要闻”栏目,第880页。
    ③《论语》第113期,1937年6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778页。
    ④《内政部职员相见礼草案》,《论语》第88期,1936年5月16日,“古香斋”栏目,第778~780页。
    ⑤姚颖:《我爱其礼》,《论语》第30期,1933年12月1日,第267页。
    ①众:《新京话》,《论语》第89期,1936年6月1日,第794页。
    ②杨柳:《伟人之皈依师》,《论语》第26期,1933年10月1日,第116页,该篇文章是转载于八月廿八日福尔摩斯。
    ③怪力:《时轮金刚法会通告》,《论语》第2期,1932年10月1日,“子不语”栏目,第24页。“子不语”: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叛乱和鬼神。
    ④《班禅诵经祈和平》,《论语》第3期,1932年10月16日,“子不语”栏目,第100页。
    ⑤刘复:《南无阿弥陀佛戴传贤》,《论语》第42期,1934年6月1日,“月旦精华”栏目,第872页。
    ⑥《断烂朝报》,《论语》第4期,1932年11月1日,“论语”栏目,第113页。
    ①《论语》第34期,1934年2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477页。
    ②《论语》第38期,1934年4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661页。
    ③《论语》第52期,1934年11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181页。
    ④《论语》第60期,1935年3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577页。
    ⑤《论语》第74期,1935年10月16日,“半月要闻”,第83页。
    ⑥何芳洲:《求雨》,《论语》第46期,1934年8月1日,第1026页。
    ⑦《断烂朝报》,《论语》第4期,1932年11月1日,“论语”栏目,第113页。
    ⑧小羊:《寻佛记》,《论语》第41期,1934年5月16日,第819页。
    ⑨《考试院题壁》,《论语》第2期,1932年10月1日,“雨花”栏目,第20页。
    
    ①刘复:《南无阿弥陀佛戴传贤》,《论语》第42期,1934年6月1日,“月旦精华”栏目,第874页。
    ②砍地:《时轮金刚法会竹枝词》,《论语》第6期,1932年12月1日,“月旦精华”栏目,第200页。
    ③岂凡:《发起救国道场意见书》,《论语》第18期,1933年6月1日,第638~639页。
    ④开洋:《尊喇嘛教为国教》,《论语》第4期,1932年11月1日,“论语”栏目,第114~115页。
    ⑤姚颖:《夏日的南京》(代京话),《论语》第46期,1934年8月1日,第1025页。
    ①语堂:《尊禹论》,《论语》第4期,1932年11月1日,第122页。
    ②语堂:《尊禹论》,《论语》第4期,1932年11月1日,第124页。
    ③《断烂朝报》,《论语》第4期,1932年11月1日,“论语”栏目,第113页。
    ④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70页。
    ⑤同上,第2615页。
    ⑥同上,第2618页。
    ⑦同上,第2648页。
    ①喜饶尼玛、扎西才旦:《试析抗日救亡运动中九世班禅在内蒙古的宣化活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②何干:《王化》,《论语》第18期,1933年6月1日,第628页。
    ③陈蕴茜:《时间、仪式维度中的“总理纪念周”》,《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①《民族扫墓》,《论语》第42期,1934年6月1日,“古香斋”栏目,第876页。
    ②王酉微:《标语举隅》,《论语》第42期,1934年6月1日,第842页。
    ③姚颖:《扫墓与教育》,《论语》第62期,1935年4月1日,第690页。
    ①曾迭:《民族扫墓》,《论语》第86期,1936年4月16日,第651页。
    ②语:《今年大可买猪仔》,《论语》第4期,1932年11月1日,“论语”栏目,第114页。
    ③语堂:《九疑》,《论语》第4期,1932年11月1日,第125页。
    ④同上。
    ⑤陈蕴茜:《时间、仪式维度中的“总理纪念周”》,《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①淡然:《做礼拜与做礼拜一》,《论语》第76期,1935年11月16日,第185页。
    ②同上,第186~187页。
    ③林达祖:《关于纪念周》,《论语》第112期,1937年5月16日,“他的话”栏目,第746页。
    ①《陵墓前植树典礼》,《国民日报》(上海),1929年3月13日。转引自陈蕴茜:《植树节与孙中山崇拜》,《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②岂青:《宣城植树记》,《论语》第39期,1934年4月16日,第740~741页。
    
    ①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姚颖:《京话》,《论语》第32期,1934年1月1日,第416页。
    ③《尊重国家元首》,《论语》第9期,1933年1月16日,“月旦精华”栏目,第320页。
    ④《论语》第103期,1937年1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302页。
    ⑤众:《新京话》,《论语》第89期,1936年6月1日,第795页。
    ①白苹:《烧饼铺之春联》,《论语》第78期,1935年12月16日,“雨花”栏目,第298页。
    ②苹子:《民国救正书》,《论语》第9期,1933年1月16日,“雨花”栏目,第315页。
    ③语:《又来宪法》,《论语》第8期,1933年1月1日,“论语”栏目,第244页。
    ④曾迭:《三中宴会》,《论语》第107期,1937年3月1日,第516页。
    
    ①曾迭:《三中宴会》,《论语》第107期,1937年3月1日,第516页。
    ②铁寒:《财政厅长胞弟》,《论语》第32期,1934年1月1日,第426页。
    ③种因:《游宦回味录》,《论语》第88期,1936年5月16日,第768页。
    ④江季子:《三个月的公务员生活》,《论语》第64期,1935年5月1日,第783页。
    ⑤同上。
    ①紫圈:《折扣与捐》,《论语》第85期,1936年4月1日,第615~616页。
    ②王风:《二等三等八折五折》,《论语》第77期,1935年12月1日,第235页。
    ①智珠:《“科员”剪影》,《论语》第68期,1935年7月16日,第980页。
    ②种因:《游宦回味录》,《论语》第88期,1936年5月16日,第767页。
    ③《论语》第50期,1934年10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86页。
    ④《论语》第29期,1933年11月16日,“半月要闻”栏目,第213页。
    ⑤《论语》第63期,1935年4月16日,“半月要闻”栏目,第721页。
    ⑥《论语》第24期,1933年9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883页。
    ⑦《梳子,篦,剃,剥,及其它》,《论语》第17期,1933年5月16日,“论语”栏目,第586页。
    ⑧同上。
    ⑨得哉:《衣治》,《论语》第25期,1933年9月16日,“群言堂”栏目,第72页。
    ①真:《官爷惩戒调查录》,《论语》第36期,1934年3月1日,第580~581页。
    ②凯:《地位相称》,《论语》第6期,1932年12月1日,“论语”栏目,第183页。
    ③梦谷:《中国钻地虫》,《论语》第47期,1934年8月16日,第1068页。
    ④忒生:《蚊子》,《论语》第22期,1933年8月1日,第824页。
    ⑤《论语》第22期,1933年8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791~792页。
    ①《论语》第22期,1933年8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792页。
    ②雪伦:《救灾委员》,《论语》第137期,1947年9月16日,第845~847页。
    ③《论语》第30期,1933年12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257页。
    ④《论语》第59期,1935年2月16日,“半月要闻”栏目,第529页。
    ⑤《保卫救济》,《论语》第49期,1934年9月16日,“雨花”栏目,第83页。
    ⑥《论语》第21期,1933年7月16日,“半月要闻”栏目,第747页。
    ⑦赤子:《随时进化》,《论语》第40期,1934年5月1日,“雨花”栏目,第788页。
    
    ①荫乔:《视察专员逸闻》,《论语》第111期,1937年5月1日,第714页。
    ②培:《好用新名词》,《论语》第27期,1933年10月16日,“雨花”栏目,第161页。
    ③张尔华:《我所遇见之奇人》,《论语》第28期,1933年11月1日,第193页。
    ④智珠:《“科员”剪影》,《论语》第68期,1935年7月16日,第980页。
    ①语:《半部韩非治天下》,《论语》第3期,1932年10月16日,第83页。
    ②《民权保障与国民党》,《论语》第11期,1933年2月16日,“月旦精华”栏目,第384页。
    ③语:《又来宪法》,《论语》第8期,1933年1月1日,“论语”栏目,第244页。
    ④《论语社同人戒条》,《论语》第2期,1932年10月1日,封二。
    ⑤语:《蒋介石亦论语派中人》,《论语》第2期,1932年10月1日,第2~3页。
    ①岂凡:《国难期间停止国庆说》,《论语》第3期,1932年10月16日,第88页。
    ②颖:《适用青天》,《论语》第11期,1933年2月16日,“论语”栏目,第359页。
    ③江寄萍:《我的五愿》,《论语》第26期,1933年10月1日,第109页。
    ④语堂:《国事亟矣!》,《论语》第78期,1935年12月16日,“我的话”栏目,第256页。
    ⑤达:《和平之难》,《论语》第172期,1949年3月1日,第2328页。
    ⑥《谈女人》,《论语》第21期,1933年7月16日,第748页。
    ①语堂:《梦影》,《论语》第43期,1934年6月16日,“我的话”栏目,第880~881页。
    ①石叟:《孔夫子的苦衷》,《论语》第26期,1933年10月1日,第99页。
    
    ①语堂:《沙蒂斯姆与尊孔》,《论语》第51期,1934年10月16日,“我的话”栏目,第134页。
    ②海戈:《无定室杂谈:孔门的神话》,《论语》第127期,1947年4月16日,第416页。
    ③语堂:《思孔子》,《论语》第58期,1935年2月1日,“我的话”栏目,第486页。
    ①语堂:《思孔子》,《论语》第58期,1935年2月1日,“我的话”栏目,第486页。
    ②向五:《幽默先师孔子》,《论语》第70期,1935年8月16日,第1060页。
    ③语堂:《思孔子》,《论语》第58期,1935年2月1日,“我的话”栏目,第486页。
    ④王鹏皋:《谈幽默》,《论语》第77期,1935年12月1日,第215页。
    ⑤李麦麦:《不要冤枉宰予》,《论语》第20期,1933年7月1日,第715页。
    ⑥语堂:《狂论》,《论语》第50期,1934年10月1日,“我的话”栏目,第87页。
    ⑦李灼之:《学校中的幽默》,《论语》第18期,1933年6月1日,“雨花”栏目,第662页。
    ⑧纪音:《在陈绝粮》,《论语》第87期,1936年5月1日,第713页。
    ①曲斋老人补注、鲍世故正义:《论语新解》,《论语》第21期,1933年7月16日,第752页。
    ②《缘起》,《论语》第1期,1932年9月16日,第1页。
    ③《编辑后记》,《论语》第3期,1932年10月16日,第112页。
    ④语堂:《思孔子》,《论语》第58期,1935年2月1日,“我的话”栏目,第486页。
    ⑤语:《孔子亦论语派中人》,《论语》第5期,1932年11月16日,“雨花”栏目,第147页。
    ⑥荆有麟:《孔子去楚的途中》,《论语》第24期,1933年9月1日,第893页。
    ①语堂:《有不为斋丛书序》,《论语》第48期,1934年9月1日,第1099页。
    ②孙中山:《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页。
    
    ①姚颖:《京话》,《论语》第36期,1934年3月1日,第601页。
    ②胡徇遒:《第二新年》,《论语》第35期,1934年2月16日,第545页。
    ③老向:《糖瓜祭灶》,《论语》第35期,1934年2月16日,第532页。
    ④观今:《灯节小史》,《论语》第105期,1937年2月1日,第399页。
    ⑤梧生:《上元灯话》,《论语》第105期,1937年2月1日,第404页。
    ⑥林达祖:《唐宋时代元宵看灯的盛况》,《论语》第106期,1937年2月16日。
    ⑦朱白华:《元宵登高观火记》,《论语》第83期,1936年3月1日,第525页。
    
    ①《龙灯花鼓在民间》,《论语》第105期,1937年2月1日,第429页。
    ②姚颖:《恭贺新禧》,《论语》第32期,1934年1月1日,第350页。
    ③何容:《过年日程》,《论语》第35期,1934年2月16日,第530页。
    ④同上。
    ⑤同上,第530~531页。
    
    ①闲堂:《端午节考》,《论语》第114期,1937年6月16日,第826~829页。
    ②语堂:《纪元旦》,《论语》第59期,1935年2月16日,第530页。
    ①邵洵美:《阴历难废论》,《论语》第106期,1937年2月16日,“我的话”栏目,第471页。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1页。
    ③《新年恭喜》,《论语》第8期,1933年1月1日,“论语”栏目,第243页。
    ④《龙灯花鼓在民间》,《论语》第105期,1937年2月1日,第428~429页。
    ⑤钱仁康:《拥护变态的新年》,《论语》第35期,1934年2月16日,第537~538页。
    
    ①老舍:《大发议论》,《论语》第35期,1934年2月16日,第527~528页。
    ②胡徇遒:《第二新年》,《论语》第35期,1934年2月16日,第545页。
    ③姚颖:《阴阳历新年之比较》,《论语》第35期,1934年2月16日,第535页。
    ④《论语》第43期,1934年6月16日,“半月要闻”栏目,第879页。
    ⑤姚颖:《南京通信》,《论语》第11期,1933年2月16日,第374页。
    ⑥楚楚:《过旧历新年记》,《论语》第37期,1934年3月16日,第645页。
    
    ①楚楚:《过旧历新年记》,《论语》第37期,1934年3月16日,第645页。
    ②同上,第646页。
    ③徐訏:《论阴历》,《论语》第35期,1934年2月16日,第536页。
    ④姚颖:《京话》,《论语》第37期,1934年3月16日,第643页。
    ⑤同上。
    ⑥仁康:《论阴阳合历》,《论语》第32期,1934年1月1日,第374页。
    ⑦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0卷,第245页;林语堂:《林语堂自传》,第53页。
    ①大华烈士:《东南风(一续)》,《论语》第28期,1933年11月1日,第187页。
    ②《涵养》,《论语》第3期,1932年10月16日,“论语”栏目,第82页。
    ③语堂:《我的话》,《论语》第30期,1933年12月1日,第258~259页。
    ④孟斯根:《放下饭碗漫记》,《论语》第4期,1932年11月1日,第135页。
    ⑤紫岑:《大题小做》,《论语》第50期,1934年10月1日,“论语”栏目,第90页。
    ①林语堂:《行素集、披荆集》,《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4卷,第39页;林语堂:《行素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②《苏格拉底之幽默》,《论语》第3期,1932年10月16日,“雨花”栏目,第98页。
    ③嘏:《贝陀芬之幽默》,《论语》第4期,1932年11月1日,“雨花”栏目,第130页。
    ④Will Rogers(1879~1935),美国幽默作家兼演员。
    ⑤Eric Robert Russell Linklater(1899~1974),苏格兰小说家、诗人、历史作家。
    ⑥Isadora Duncan(1877~1927),美国女舞蹈家、舞蹈教育家、现代舞编导。
    ⑦Pearl S. Buck(1892~1973),美国作家。
    ⑧《论语》第4期,1932年11月1日,“雨花”栏目,第130页。
    ⑨《论语》第5期,1932年11月16日,“有不为斋随笔”栏目。
    ⑩《论语》第9期,1933年1月16日,“有不为斋随笔”栏目,第311页。
    
    ①Beverley Nichols(1898~1983),英国作家。
    ②James Matthew Barrie (1860~1937),英国小说家、剧作家。
    ③Frank Harris(1856~1931),爱尔兰作家及评论家。
    ④Robert Lynd(1879~1949),英国近代散文名家。
    ⑤John Galsworthy(1867~1933),英国小说家、戏剧家。
    ⑥英国著名的和平人士。
    ⑦费舍尔兄弟(Max et Alex Fischer),法国幽默短篇小说家。
    ⑧Franklin Pierce Adams(1881~1960),美国专栏作家、翻译家、诗人。
    ⑨Hermann Bahr(1863~1934),奥地利小说家和剧作家。
    ⑩Mihail Zoshchenko(1895~1958),前苏联讽刺作家。
    11Stephen Leacock (1869~1944),加拿大幽默大师。
    12长谷川如是闲(1875~1969),日本评论家。
    ①Karoly Kisfaludi(1788~1830),匈牙利作家。
    ②佩特罗尼乌(Titus Petronius Arbiter,?~66),古罗马政治家和小说家。
    ③即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前43),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法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古典共和思想最优秀的代表。
    ④即The New Statesman(《新政治家》),创刊于1934年,主要发表有关政治、社会问题、书刊、电影、戏剧等方面的评论。
    ⑤即Littell’s Living Age(《利特尔生活时代》),美国的一大众刊物。
    ⑥即Reader's Digest(《读者文摘》),美国杂志,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发行。1922年创刊,现每月发行。这是一本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内容丰富的家庭杂志。它所涉及的故事文章涵盖了健康、生态、政府、国际事务、体育、旅游、科学、商业、教育以及幽默笑话等等方面。务、体育、旅游、科学、商业、教育以及幽默笑话
    ⑦英国人在中国出版的历史最久的英文报纸。英国商人奚安门1850年8月3日在上海创办《北华捷报》周刊。1856年增出《航运日报》和《航运与商业日报》副刊。1864年《航运与商业日报》扩大业务,改名《字林西报》,独立发行。《北华捷报》作为《字林西报》所属周刊,继续刊行。该报曾发表大量干预中国内政的言论。主要读者是外国在中国的外交官员、传教士和商人,1951年3月停刊。
    ⑧语:《为洋泾浜英语辩》,《论语》第23期,1933年8月16日,“论语”栏目,第836~838页。
    ⑨姚公鹤:《上海闲话》,吴德铎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
    ⑩[美]何天爵(Chester Holcombe):《真正的中国佬》,鞠方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5页。
    ①王道成作,《论语》第5期,1932年11月16日,第161页。
    ②老华:《华人洋号》,《论语》第65期,1935年5月16日,第821页。
    ③溜子:《奉命考察欧洲各国抽水马桶记》,《论语》第60期,1935年3月1日,第601页。
    ④阁若作,《论语》第55期,1934年12月16日,第336页。
    ⑤老总:《谈洋人和洋教》,《论语》第69期,1935年8月1日,第1012~1013页。
    ⑥林疑今译,《论语》第27期,1933年10月16日。
    
    ①李喜所:《五千年来中外文化交流史》第4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②语堂作,《论语》第30期,1933年12月1日,“我的话”栏目,第258页。
    ③语:《粘指民族》,《论语》第5期,1932年11月16日,“雨花”栏目,第148页。
    ①语堂:《论西装》,《论语》第39期,1934年4月16日,“我的话”栏目,706页。
    ②语堂:《论握手》,《论语》第72期,1935年9月16日,“我的话”栏目,第1136页。
    ①林语堂:《谈女人》,《论语》第21期,1933年7月16日,第748页。
    ②曙山:《女人截发考》,《论语》第29期,1933年11月16日,第233页。
    ③赵芳:《烫发记》,《论语》第139期,1947年10月16日,第943页。
    ④同上。
    ⑤同上,第944页。
    ①《论语》第5期,1932年11月16日,第150页。
    ②《高领的由来》,《论语》第3期,1932年10月16日,“雨花”栏目,第99页。
    ③徐訏:《论女子的衣领》,《论语》第34期,1934年2月1日,第485~486页。
    ④同上,第485页。
    ⑤从狼:《赶快废高跟鞋!》,《论语》第18期,1933年6月1日,第641页。
    ⑥老表:《高跟鞋》,《论语》第18期,1933年6月1日,第642页。
    
    ①季默:《新装·北国见闻录》,《论语》第43期,1934年6月16日,第910页。
    ②署名仁,《论语》第135期,1947年8月16日,“半月要闻”栏目,第792页。
    ③刘半农:《桐花芝豆堂诗集》,《论语》第25期,1933年9月16日,第20~21页。
    ④《论语》第109期,1937年4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602页。
    ⑤德国C. Gellert作、哥夫译:《妻子的病》,《论语》第34期,1934年2月1日,第517~518页。
    ⑥无朋:《军官的太太》,《论语》第73期,1935年10月1日,第67~69页。
    ⑦语堂:《摩登女子辩》,《论语》第67期,1935年6月16日,第918页。
    
    ①胡拉:《拥护女人蓄发》,《论语》第78期,1935年第12月16日,第261页。
    ②徐訏:《论女子的衣领》,《论语》第34期,1934年2月1日,第485页。
    ③《论语》第64期,1935年5月1日,“古香斋”栏目,第815~816页。
    ④刘祖恩作,《论语》第13期,1933年3月16日,“古香斋”栏目,第459~460页。
    ⑤李笠翁:《态度》,《论语》第22期,1933年8月1日,“幽默文选”栏目,第830页。
    ⑥李良太:《吻着陶醉吧》,《论语》第17期,1933年5月16日,第621页。
    ⑦《论语》第30期,1933年12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257页。
    ⑧老舍:《恋歌》,《论语》第7期, 1932年12月16日,第226页。
    ①聂崇恭:《赋得妹妹我爱你》,《论语》第17期,第619页。
    ②江寄萍:《学做才子佳人诗一首》,《论语》第20期,1933年7月1日,第740页。
    ③冠冕:《国历七月七,月夜望天空》,《论语》第46期,1934年8月1日,第1030页。
    ④《论语》第131期,1947年6月16日,第569页。
    ⑤海戈:《寄友人论讲恋爱书》,《论语》第150期,1948年4月1日,第1436页。
    
    ①陆鸣秋:《玄武湖之樱花》,《论语》第17期,1933年5月16日,第591页。
    ②《论语》第8期,1933年1月1日,“古香斋”栏目,第284页。
    ③樱姊:《开房间——一篇关于两性的母训》,《论语》第43期,1934年6月16日,第893~894页。
    ④同上。
    ⑤同上第894页。
    ⑥难知:《缢女图考释》,《论语》第29期,1933年11月16日,第219页。
    
    ①语堂:《沙蒂斯姆与尊孔》,《论语》第51期,1934年10月16日,“我的话”栏目,第134~135页。
    ②《论语》第2期,1932年10月1日,第23页。
    ③《论语》第29期,1933年11月16日,“半月要闻”栏目,第214页。
    ④聂崇恭作,《论语》第17期,1933年5月16日,第619页。
    
    ①《论语》第18期,1933年6月1日,第664页。
    ②柳雯作,《论语》第6期,1932年12月1日,“古香斋”栏目,第203~204页。
    ③同上,第204页。
    ④《论语》第2期,1932年10月1日,“雨花”栏目,第21页。
    ⑤沈有乾:《中国的集团结婚》,《论语》第133期,1947年7月16日,第675~676页。
    ①同安讯,《论语》第76期,1935年11月16日,“半月要闻”栏目,第171页。
    ②邵洵美:《阴历难废论》,《论语》第106期,1937年2月16日,“你的话”栏目,第472页。
    ①木衣剪寄:《新婚约》,《论语》第35期,1934年2月16日,第571页。
    ①离献男投:《弃女重婚向前夫舞文》,《论语》第14期,1933年4月1日,第496~197页,节选一月三十一日广州评报。
    ②王彦华:《新婚与旧婚》,《论语》第19期,1933年6月16日,“雨花”栏目,第702页。
    ③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婚姻家庭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13页。
    ④《论语》第20期,1933年7月1日,第722页。
    ⑤《娶妾不易》,《论语》第5期,1932年11月16日,第172页。
    ①刘臻瑞:《成都市妇女社会活动调查》,见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婚姻家庭卷,第479页。
    ②李良广:《北平通讯》,《论语》第71期,1935年9月1日,第1120页。
    ③陈廷瓒:《男人与女人》,《论语》第115期,1937年7月1日,第896~897页。
    ④同上,第897页。
    ⑤《苏格拉底之幽默》,《论语》第3期,1932年10月16日,“雨花”栏目,第98页。
    ⑥海戈:《寄友人论讲恋爱书》,《论语》第150期,1948年4月1日,第1437页。
    ①Lytton-Strachey,“Queen Victoria”,《论语》第14期,1933年4月1日,“雨花”栏目,第495页。
    ②李天纲泣启,《论语》第22期,1933年8月1日,第811页。
    ③李长之:《论女人和美》,《论语》第36期,1934年3月1日,第586~587页。
    ①凯:《歌女不准读书》,《论语》第3期,1932年10月16日,“论语”栏目,第80页。
    ②高山:《散沙》,《论语》第13期,1933年3月16日,第457页。
    ③血因:《教育与女子》,《论语》第62期,1935年4月1日,第701页。
    ①血因:《教育与女子》,《论语》第62期,1935年4月1日,第701页。
    ②同上,第702页。
    ③同上,第703页。
    ④同上,第703页。
    ⑤止水:《某女教师的牢骚》,《论语》第52期,1934年11月1日,“雨花”栏目,第222页。
    ⑥血因:《教育与女子》,《论语》第62期,1935年4月1日,第703页。
    ⑦窘羊:《蓝袜子》,《论语》第76期,1935年11月16日,第195~196页。
    
    ①衣萍:《不亦乐斋随笔》,《论语》第4期,1932年11月1日,第138页。
    ②漳州三郎:《女职员》,《论语》第34期,1934年2月1日,第486页。
    ③《论语》第132期,1947年7月1日,“半月要闻”栏目,第610页。
    ④《女性闾长可升任牌长(一月二十九日申报)》,《论语》第14期,1933年4月1日,“古香斋”栏目,第496页。
    ⑤季默:《女侍滥调·北国见闻录(三)》,《论语》第40期,1934年5月1日,第783页。
    ⑥《论语》第72期,1935年9月16日,第1134页。
    ⑦胡逢辰:《故都杂话》,《论语》第28期,1933年11月1日,第199页。
    ⑧《论语》第150期,1948年4月1日,第1423页。
    ①鸣秋:《开娼布告》,《论语》第19期,1933年6月16日,第675页。
    ②《论语》第87期“半月要闻”栏目中,曾刊载:“苏州娼妓检验所主任杨和庆,以公娼虽经检验,着令治疗,可无毒浊;但狎客方面难免有此种传染病,拟向各妓女灌输此种检验知识,并由公安局着令凡有毒浊恶客,一律拒绝,县局两方,均悉赞同,即日起即可实行。”
    ③胡同光剪寄:《船妓请免验措词动人局长批示亦多妙语》,《论语》第32期,1934年1月1日,第429页。
    ④《论语》第66期“半月要闻”栏目中,曾刊载“山西当局决令妓女一律佩带桃花章,并须烫发穿高跟鞋,以别于良家妇女。”
    ⑤《论语》第54期“半月要闻”栏目中,曾刊载一则汉口市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服装办法的消息,文中第12条规定:“妓女衣只许着绿色,其余一概禁止云”。
    ⑥《论语》第48期“半月要闻”栏目中,曾刊载“南京社会局发桃花章,交秦淮河女佩带,歌女中有认桃花为轻薄之象征,有损人格,联合呈请社会局更改式样。社会局主管者云:配章是识别性质,与歌女身份无关。”
    ⑦《论语》第66期“半月要闻”栏目中,曾刊载:广西省会公安局娼妓检治所,近印发一种告娼妓书,内容分三大段,详述娼妓嫖客性交前后之药品洗涤涂布方法,极确实难得。其中有警句云:“你们有健康的身体,才有饱满的精神,有饱满的精神,你们的营业,何愁不畅旺呢。”可惜未注明:“私娼不准偷读”。
    ⑧《论语》第72期,1935年9月16日,第1135页。
    ⑨旧中国对娼妓卖淫收入课征的一种捐税。历史上最早征收此捐税始于春秋时期的齐国,“管子治齐,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以后各朝代多有沿续,但名称各异。“花捐”一词则是民国时期较为流行的泛称,其他还有妓捐、乐户捐、妓女营业捐、妓女营业牌照捐等名称。从征收对象分,妓捐征于妓女;乐户捐则向妓院老板征收。1913年,北洋政府制定国家税与地方税法草案,乐户捐列入地方税。当时各大城市都有征收。1927年,国民政府实行禁娼,但各地所收捐税并未明令废止,照征不误,作为地方财政来源之一。
    ①《论语》第63期,1935年4月16日,第721页。
    ②林语堂:《婚嫁与女子职业(十九年六月在中西女塾演讲稿)》,《论语》第24期,1933年9月1日,第882~883页。
    ③林语堂:《谈女人》,《论语》第21期,1933年7月16日,第748页。
    ④同上,第748页。
    ⑤若耶:《谈“谈女人”》,《论语》第111期,1937年5月1日,第722页。
    
    ①钱仁康:《咏女性》,《论语》第40期,1934年5月1日,第755~757页。
    ②语:《女论语》,《论语》第21期,1933年7月16日,第749页。
    ①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0卷,第56页;林语堂:《从异教徒到基督徒》,谢绮霞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②语:《女论语》,《论语》第21期,1933年7月16日,第749页。
    ③林语堂:《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157~158页。
    ①林语堂:《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第160~161页。
    ②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4页。
    ③叶南客:《边际人——现代人格转型论纲》,《南京日报》,1989年1月17日。
    ④郭晓鸿:《现代市民话语的文化形态——〈论语〉杂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1999年,第77页。
    ①鲁迅:《关于知识阶级》,见《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全集》第8卷,第225页。
    ①语:《女论语》,《论语》第21期,1933年7月16日,第749页。
    
    ①叶南客:《边际人──现代人格转型论纲》,《南京日报》,1989年1月17日。
    ②[美]梅尔文·德费勒(M. L. Defleur)、[英]邓尼斯(E. D. Dennis):《大众传播通论》,颜建军等译,第150页。
    ①鲁迅:《花边文学?一思而行》,《鲁迅全集》第5卷,第499页。
    ①于思:《无聊哲学》,《论语》第38期,1934年4月1日,第679页。
    ②同上。
    ③曙山:《说茶》,《论语》第15期,1933年4月16日,第537页。
    ④于思:《无聊哲学》,《论语》第38期,1934年4月1日,第680页。
    ⑤林达祖:《我编〈论语〉的几点回忆》,《读者良友》(香港),第66页。
    ⑥参见左玉河、李文平:《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1.《论语》,1932年9月16日创刊,上海时代图书公司。
    2.《申报》,1932~1949年,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
    3.《中央日报》,1932年~1949年,上海书店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影印版。
    4.《人间世》,1934年4月5日创刊,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5.《逸经》,1936年3月5日创刊,上海人间书屋。
    6.《现代》,1932年5月创刊,现代书局。
    7.李求实主编:《上海报》,1929年4月17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出版。
    8.《南京日报》,1989年1月17日。
    9.《吉林日报》,2000年8月11日。
    10.《金陵晚报》,2006年9月13日。
    1.《尚书·牧誓》。
    2.《孟子·滕文公上》。
    3.《孝经》
    1.《上海市军管会为军官时代印刷厂命令》,上海市档案馆:Q431—1—208—18,1949年。
    2.《上海军官会新闻出版处有关军官时代印刷厂报告》,上海市档案馆,Q431—1—208—32,1949年。
    3.《时代印刷厂物资清册》,上海市档案馆,Q431—1—208—37,1949年。
    4.《上海市时代图书公司〈时代画报〉、〈论语〉半月刊登记申请表》,上海市档案馆:Q6—12—88—56,1946年7月。
    5.《上海市社会局关于办理时代图书公司复刊,合法登记证事与上海市社会局、中宣部、时代图书公司的来往文书》,上海市档案馆,Q 6—12—88—61,1946年7月。
    6.《时代印刷厂的概况调查》,上海市档案馆,Q78-2-15802。
    7.《上海市社会局查禁其它书刊》,上海市档案馆,Q6—12—168。
    1.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现代乙编,中华书局2003年版。
    2.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
    3.陆坚心、完颜绍元编辑:《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6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4.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婚姻家庭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上海书店出版社编:《〈论语〉选萃?特写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6.白丁编选:《钓台的春昼:《论语》萃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7.柯灵主编、冯金牛编选:《午夜高楼:《宇宙风》萃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8.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
    9.蒋介石:《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1卷,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1984年版。
    1.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阎纯德:《中国文学家辞典》现代第5分册,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3.徐乃翔、钦鸿编:《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4.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全编增订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林语堂:《行素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林语堂:《林语堂自传》,工爻、张振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林语堂:《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5.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黄嘉德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林语堂:《从异教徒到基督徒》,谢绮霞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8.邵洵美著、陈子善编:《洵美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阿英:《阿英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1.郁达夫:《郁达夫全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2.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3.陈福康、蒋山青编:《章克标文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章克标:《九十自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1年版。
    15.盛佩玉著,邵阳、吴立岚编注:《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盛佩玉的回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老舍:《老舍自述》,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
    17.老舍:《老舍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9.孙中山著、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编:《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20.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22.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3.曹聚仁:《天一阁人物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施建伟:《林语堂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5.万平近:《林语堂传》,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6.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27.林淇:《海上才子:邵洵美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8.郁云:《我的父亲郁达夫》,台北:兰亭书店1986年版。
    29.叶浅予:《叶浅予自传——细叙沧桑记流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陈望道编:《小品文和漫画:〈太白〉一卷纪念特辑》,上海:上海书店1981年版。
    2.姚公鹤:《上海闲话》,吴德铎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宋应离主编:《中国期刊发展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5.子通主编:《林语堂评说七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版。
    6.杨义主笔,张中良、[日]中井政喜合著:《中国新文学图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7.徐道明:《中国新文学史》插图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8.赵海彦:《中国现代趣味主义文学思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王儒年:《欲望的想像:1920~1930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上海文艺出版社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1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3.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14.吕若涵:《“论语派”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5.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6.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17.杨乃济:《随看随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8.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0.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2.李喜所:《五千年来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第四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23.李喜所:《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4.柯平:《阴阳脸: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生态考察》,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25.徐百尧:《中国文人:漠海孤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6.周宪:《美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杨代春:《〈万国公报〉与晚清中西文化交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8.侯杰:《〈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陈亚联编:《林语堂的才情人生》,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30.畅广元主编:《文学文化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1.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32.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3.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4.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6.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与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7.李康化:《漫话老上海知识阶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8.马嘶:《百年冷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39.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40.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1.张宝明:《多维视野下的〈大公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42.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4.陈国庆主编:《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5.王兆胜:《闲话林语堂》,北京:中国国家广播出版社2002年版。
    4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7.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48.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9.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年版。
    50.张世珍:《论语时期的林语堂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版。
    51.刘心皇:《现代中国文学史话》第3卷,台北:正中书局1979年版。
    52.沈谦:《林语堂与萧伯纳:看文人妙语生花》,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
    1.[美]梅尔文·德费勒(M. L. Defleur)、[英]邓尼斯(E. D. Dennis):《大众传播通论》,颜建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法]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为历史学辩护》,张和声、程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美]何天爵(Chester Holcombe):《真正的中国佬》,鞠方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4.[德]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5.[美]沃纳·赛佛林(Werner J. Severin)、[美]小詹姆斯·坦卡德(James W. Tankard,Jr.):《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林达祖:《我与邵洵美合编〈论语〉之回忆》,《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3期。
    2.林达祖:《追念邵洵美》,《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3.林达祖:《出版家、翻译家、诗人邵洵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4.章克标:《林语堂》,《明报月刊》(香港),1988年第3期。
    5.章克标:《闲话〈论语〉半月刊》,《读者良友》(香港),1986年12月总30期(第5卷第6期)。
    6.章克标:《林语堂在上海》,《文汇月刊》,1989年第10期。
    7.邵绡红:《黄苗子郁风夫妇及丁聪谈邵洵美往事》,《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1期。
    8.吴立岚:《读两篇记录章克标谈话的文章有感》,《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9.施建伟:《试谈前期的〈论语〉半月刊》,《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
    10.施建伟:《林语堂幽默观的发展轨迹》,《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7年第1期。
    11.施建伟:《语丝派的分化和论语派的歧途》,《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12.施建伟:《论语派与〈论语〉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3期。
    13.施建伟:《左联与论语派》,《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14.杨剑龙:《论幽默闲适小品创作热潮的滥觞与兴盛》,《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3期。
    15.杨剑龙:《论语派小品文创作论》,《学术月刊》,2001年第9期。
    16.杨剑龙:《论语派小品文的闲适笔调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7.陈娇娥:《浅析〈论语〉杂志的文体风格》,《美与时代》,2005年第3期。
    18.陈娇娥:《论语:现代中国幽默的发源之地》,《厦门文学》,2005年第4期。
    19.郭晓鸿:《从〈论语〉鬼故事专号看现代中国的文化冲突》,《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卷第4期。
    20.郭晓鸿:《〈论语〉杂志的文化身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21.沈立行:《林语堂与三十年代的〈论语〉半月刊》,《纵横》,1999年第7期。
    22.沙望孙:《也谈林语堂和〈论语〉上的一首打油诗》,《纵横》,2000年第3期。
    23.郑建军、韦庆丽:《〈论语〉半月刊的常与变》,《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4.谢其章:《历史的哈哈镜——〈论语〉杂志的“专号”》,《中国编辑》,2003年第6期。
    25.俞王毛:《林氏刊物与海派文学》,《美与时代》,2005年第12期。
    26.万平近:《老舍与林语堂及其论语派》,《新文学论丛》,1984年第4辑。
    27.陈学勇:《老舍、郁达夫与论语派》,《书屋》,1998年第1期。
    28.许凤才:《郁达夫与〈论语〉》,《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29.徐型:《貌合神离:丰子恺与“论语派”》,《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0.陈金淦:《评“论语派”》,《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
    31.吕若涵:《20世纪30年代“小品文热”的文化学透视》,《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32.田青:《道家心性意识与“论语派”的文化编码》,《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3.王小敬:《邵洵美研究综述》,《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第6期。
    34.葛胜华:《点击邵洵美》,《现代语文》,2002年第8期。
    35.《毁家兴书的邵洵美》,《出版参考》,2004年第32期。
    36.王京芳:《邵洵美年表》,《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1期。
    37.张伟:《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业》,《中国编辑》,2006年第4期。
    38.喜饶尼玛、扎西才旦:《试析抗日救亡运动中九世班禅在内蒙古的宣化活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9.陈蕴茜:《时间、仪式维度中的“总理纪念周”》,《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40.陈蕴茜:《植树节与孙中山崇拜》,《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41.左玉河、李文平:《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1.田炎:《〈论语〉杂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6年。
    2.郭晓鸿:《现代市民话语的文化形态——〈论语〉杂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1999年。
    3.陈琳琳:《论三十年代林语堂及论语派的文学创作》,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现当代文学,1999年。
    4.王京芳:《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业》,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7年。
    5.蔡元唯:《林语堂研究:从政府的批判者到幽默的独立作家(一九二三到一九三六)》,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史学研究所,2005年。
    6.郑颖:《五四新文化时期的小品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文化大学(台湾)中国文学研究所,1995年。
    7.黄怡静:《林语堂中文散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台湾)文学系,2005年。
    8.李丽英:《林语堂论语时期小品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国文学系,2006年。
    9.邱华苓:《林语堂〈论语〉时期幽默文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正大学(台湾)中文研究所,2002年。
    10.黄于真:《林语堂闲适思想之研究以〈生活的艺术〉为据》,硕士学位论文,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台湾)国文教学硕士班,2004年。
    11.宫以斯贴:《林语堂〈京华烟云〉(张译本)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文化大学(台湾)中文研究所,1991年。
    12.胡馨丹:《林语堂长篇小说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海大学(台湾)中文研究所,1992年。
    13.陈丽娟:《林语堂〈京华烟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文化大学(台湾)中国研究所,200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