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城市空间环境特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日益加快,在对现有城市空间环境进行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如何结合当地特点,既保护城市原有的空间环境特色又适应当代发展的需要成为突出问题。
     舟山是我国唯一以群岛设市的城市,处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部位,自古特色鲜明。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舟山城市建设也开始进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期。其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城市空间环境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舟山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首先阐述我国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城市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而后通过分析舟山的自然地理环境、城市建设概况及文化历史资源等,提出发展舟山城市空间环境特色的优势所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舟山城市建设的成果,总结出塑造舟山城市空间环境特色的目标和要点,同时围绕目标分析了塑造城市空间环境特色的主要对象及关键要素。
     本文通过研究总结出在全球城市空间环境趋同的背景下,应结合舟山城市的具体情况,充分认识城市空间环境的发展需要,在城市景观与地域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条件下,将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都市生活的现代性有机融合,才能创造出城市特色新的内涵。
With the fast growing of the social economy and city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is also speeding up. The city is under renovation and restructuring. It has been a big challenge for the city to maintain the original characteristic and at the same time is adaptable to future developing requirement.
     Zhou Shan, the only city composed of islands nationwide, is the frontier for opening China. With the speed up of the urbanization, the city is developing by grasping the tremendous opportunity. It has unique residential culture formed by the long-term interaction among natural geographic, social culture and human activities. Zhou Shan has the various cultural heritages,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China's historical assets.
     The author elaborates firstly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a city development and the key component of urban space environment. Then 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natural geographic, city development milestones and cultural history, the author concludes the advantage of the city, and further, the objectives and key points of building city's own space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current result of Zhou Shan city construction. The author also pointed out the key elements of city space environment build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This thesis concludes that to be against the tendency of similari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ity space environment of Zhou Shan city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coordination of the natural geography, combine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to the modern development so as to create the new and attractive Spectacle of Zhou Shan city.
引文
注1:吴良镛.《21世纪建筑学的展望》.城市规划,1998年6月
    注1: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P.36
    注2:《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第2.0.6条这样的定义包括了如下的意义:1)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城市化意味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即由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生活方式,即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2)从经济学的角度,城市化意味着不同等级地区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是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3)从地理学的角度,城市化强调是一个地域空间的演变过程,包括区域范围内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单一城市空间的扩大。
    注1:按照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 MNortham)的研究,城市化进程大致可以用一条稍拉平的S型曲线来描述,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发展阶段,在30%~70%为中期加速阶段,70%以上为后期成熟型发展阶段。这样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作者)
    注2:《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七: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国家统计局.2007年9月26日
    注3:《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注1: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环境管理研究中心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嘉安教授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分为“四波”:从建国到1978年的反城市化阶段、1978年到80年代后期的乡村城市化阶段、始于80年代后期的快速城市化阶段以及2001年“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的以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阶段。((作者注)所谓反城市化阶段,是指工业化水平从不足17%上升到44%、增加了27个百分点,但城市化水平仅从11%增长到18%、增加了7个百分点的不平衡状态。(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3月20日)
    注2:费孝通.“‘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读书》.2001年4月,《读书》编辑部,P.3
    注1:马武定.城市美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注2:CI,Corporate Identity.CI设计60年代由美国首先提出,70年代在日本得以广泛推广和应用。其定义是:将企业经营理念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内部与大众,并使其对企业生产一致的认同感或价值观,从而达到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促销产品的设计系统。CI 系统由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简称MI)、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简称BI)和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 简称VI)三方面所构成。
    注1:郎小霞.城市特色的研究与塑造.(硕士学位论文)青岛建筑工程学院,2003年
    注2:陈烨.试论城市空间环境的概念及其本质.新建筑,2004(5),15-17
    注1:吴良镛.城市美的认知.见:吴良墉主编,城市环境美学.台北:台北地景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9月
    注1: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93
    注1:正建国.生态要素与城市整体空间特色的形成和塑造.建筑学报,1999(9):20-23
    注1: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71-174
    1.海默.中国城市批判.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2.帕瑞克·纽金斯著.顾孟潮,张百平译.世界建筑艺术史.安徽科学艺术出版社,1990
    3.[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泽.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
    4.[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1
    5.[日]池泽宽原著.郝慎均译.《城市风貌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
    6.[美]伊利尔·沙里宁著,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7.刘易斯·芒福德菥.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8.吴明伟,阳建强编著.城市中心区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9.吴良镛主编.城市环境美学.台北地景企业有限公司,1993
    10.周岚.城市空间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11.马武定.城市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2.吴良镛.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集—迎接新世纪的来临1986-199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1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4.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5.沈玉麟编著.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6.庄宇.城市设计的运作.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17.侯正华.城市特色危机与城市建筑风貌的自组织机制.清华大学,2004
    18.卢世主.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2
    18.董鉴泓编著.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19.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0.齐康主编.城市环境规划没计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1.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2.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3.单霓,郭嵘,卢军.开放空间景观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4.张斌,杨北帆.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5.王建国.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6.吴良镛.建筑学的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7.齐康等著.城市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8.董卫,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
    29.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30.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1.蒋宝华主编.普陀洛迦:佛国五十三参自助游.宁波出版社,2005
    32.柳和勇著.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论.海洋出版社,2006
    33.石坚.保护城市历史,延续城市文脉.规划师,2003(9)
    34.武廷海.追寻城市的灵魂.城市规划,1997(3)
    35.陈烨.试论城市景观的概念及其本质.新建筑,2004(5)
    36.陈书荣.我国城市化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城市问题,2000(1)
    37.常艳,张倩张,文朝等.城市设计与城市特色.山西建筑,2004(30)
    38.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 0280-9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9.王建国著.生态要素与城市整体空间特色的形成和塑造.《建筑学报》,1999
    40.段进.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规律与调研分析.现代城市研究,2002(1)
    40.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城市规划,1996(1)
    41.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城市规划,1999(6)
    42.吴良镛.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理念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发.世界建筑,2000(1)
    43.金广君.城市设计导则介述.国外城市规划,2001(2)
    44.吴良镛.21世纪建筑学的展望.城市规划,1998(6)
    45.张继刚.对城市特色哲学分析的初步认识.规划师,2000(3)
    46.张松.城市特色维持与历史保护.城市规划汇刊,1992(5)
    47.童本勤,魏羽力.发扬地方优势,塑造城市空间特色—以南京城市空间特色塑造为例.城市汇刊,2004(2)
    48.沈丽珍.城市特色结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2
    49.苏运升.城市特色塑造—以江南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1
    50.郎小霞.城市特色的研究与塑造.(硕士学位论文).青岛建筑工程学院,2003
    51.李王鸣等.舟山市城市化及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1999年6月。
    52.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2000—2020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政府,2006年12月
    53.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政府,2001年2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