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农村到小城镇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国城市化的脚步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潮向我们迎面而来。针对难以避免的城乡差距加大、城市环境恶化、生态结构受到破坏的现实,我们必须给出最完善的规划体系,在最短时间内改变城市与乡村规划的分离状况,迅速提升农村广大地区的整体建设水准,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其中,大城市与周边农村地区的落差尤为明显。
     而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大城市是城市化的主体,经济与科技高度发达的地区,因此也是文明与进步的先行者;小城镇是城市化发展新阶段的重点,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城市化新的主体,其规划与设计对未来新城市的形态有决定性作用;新农村是城市化发展的后援,城市化的人口补充都来自这一区域,城市化对它们的冲击巨大。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将能保证社会经济与城市形态的平衡发展。
     因此,本文从新农村、小城镇和大城市的发展演变入手,通过对各自传承、历史、理论及相互之间关系的论述,提出: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新农村—小城镇—大城市”为结构、以策略化城市设计为手段的城乡“锁链式”形态设计控制体系。
     鉴于该体系的复杂性,本文一方面提出运用经济管理学的“流程式”方法对广大新农村的建设管理进行规范化操作,使整体规划设计水平达到相对完善的高度;另一方面以北京为原型、以上述结构为框架提出了“大北京(B-P)模式”,从新农村建设方向、小城镇功能定位、大北京规划构想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文中所涉及的问题当然不仅是北京正在面对的,也是全国处在快速发展中的城市都要面对的,希望我的研究能作为她们的参照之一。
"As the spring breeze comes suddenly, thousands of flowers bloom out."
     The footstep that the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is coming toward us accompanied with the big tides of the economy develops. Aimed at the enlargement of population that hard to avoid, city environment deteriorated, and the ecosystem structure destroyed, we have to provide a most perfect program, changing the separated situation of city and country in a short time, promoting construction level of the wide rural region quickly, attaining the request of socialism new village: developed producing, lenient life, civilized country, clean and neat environment, demarcated management". Among the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ig city and peripheral village region is obvious.
     And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big city is the corpus. It's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ed, and also in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the small town is the point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stage, will be the new corpu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near future. Its planning and design would have decisive function to the appearance of future cities; the new village is the reinforcements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population complement of cities are all come from this district. The pound of urbanization to them will be huge. These three's organic combining can guarantee the equilibrium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city appearance.
     Therefore, this thesis begin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new village, small town and big city, though the discuss of history, theories and mutual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putting forward the city-country appearance design of "chain-type" control system, with socialism new village construction as a chance, "new village- small town-big city " as structure, and the strategic city design as means. Owing to the complexity of this system, on the one hand,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of "process type" in economic management to manage the wide new village properly, making the whole design level more perfect; on the other hand, taken Peking as prototype and the structure above as frame to put forward "Big Peking (B-P) mode". There is also a bit my own viewpoint about construct-direction of the new village, orientation of the small town, and the conception of Big-Peking planning.
     The problems involved in this thesis certainly aren't only what Peking is facing to but also the whole country will do in the fast development. I hope this research could be one of their references.
引文
1 参见《小城镇城市设计》 第73-74页。
    2 参见《中国城市建设史》第5页。
    3 参见《中国城市建设史》第78~80页。
    4 参见《中国城市建设史》第65~68页。
    5 参见《华夏意匠》第378~380页。
    6 参见《小城镇城市设计》第2页。
    7 参见《小城镇城市设计》第20~28页。
    8 参见《美国城镇规划》第18~46页。
    9 参见《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第38~39页。
    10 参见《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第52页。
    11 参见《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第6页。
    12 参见《明日的田园城市》作者序言第8页。
    13 参见《明日的田园城市》译序第18页。
    14 参见《明日的田园城市》译序第1页。
    15 参见《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译者序第3页。
    16 参见《巴黎城市建设史》第260~261页。
    17 参见《勒·柯布西耶全集》第一册第33页。
    18 平遥古城与丽江古城、阆中古城、歙县古城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还有其它说法,把长安古城、宁远古城、荆州古城、寿县古城也计算在内。
    19 参见《梁陈方案与北京》第116~117页。
    20 参见《城市建筑学》第31页。
    21 参见《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第2~3页。
    22 参见《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第26~27页。
    23 晏阳初(1890-1990),四川省巴中县人。1918年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即赴法国投身于华工识字教育,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在中国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并从50年代起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推广平民教育。1943年,他和爱因斯坦、杜威等并列荣获“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十大伟人”的殊荣,他还被人们尊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宴阳初无疑是20世纪中国教育家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性人物,他第一个将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平民教育理论与乡村教育制度传播到国外。
    24 温铁军,河北昌黎人,1951年5月出生于北京。法学士,经济管理学博士,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总编缉,中国体改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理事长兼院长。
    25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广西桂林人。中国现代思想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50年代政协常委会上,梁漱暝多次就剥削农民以支持工业、城市发展的政策提出异议。
    26 参见《中国村镇规划与建设》代序。
    27 参见《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第98页。
    29 参见《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第50~52页。
    30 参见《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讲义》第291~292页。
    31 参见《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料汇编》第149~150页。
    32 参见《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料汇编》第157~160页。
    33 参见《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讲义》第271~274页。
    34 参见《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讲义》第139~140页。
    35 参见《中国村镇规划与建设》第33~34页。
    37 参见《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研究》第14~16页。
    39 参见《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研究》第23~26页。
    40 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美国著名规划专家。1955年,获芝加哥大学(UC)规划教育和研究系博士学位。此后50年来,他在政府规划部门、学术界和私人咨询公司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弗里德曼博士于1995年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退休,目前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社区与区域规划学院荣誉教授(2001~)。
    41 参见《空间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评介》,经济学动态,1993(6)。
    42 参见 Growth Poles Strateg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第163~192页。
    43 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三节:未来城市设计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44 参见《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第143~159页。
    45 参见《列宁全集》第33卷、第420页。
    46 参见《小城镇城市设计》第113~115页。
    47 参见《小城镇城市设计》第119~127页,其分类和涉及范围与本文略有区别。
    48 参见《中国统计年鉴2006》第四章“人口数及构成”。
    50 参见《清式营造则例》第2-3页。
    51 参见《边缘空间——建筑与城市设计方法》第200-203页。
    53 参见《边缘空间——建筑与城市设计方法》第29页。
    54 参见《巴黎城市建设史》第186页。
    55 参见《明日的田园城市》第129页。
    56 参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文本)》第21页。
    57 参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文本)》第17~19页。
    58 参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说明书)》第26页。
    59 参见《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料汇编》第3~10页。
    60 参见《学习型城市》第62页。
    61 参见《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12页。
    62 参见《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第11-18页。
    63 参见《明日的田园城市》扉页。
    [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王贵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德]韦特海默.创造性思维.林宗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法]勒·柯布西埃.东方游记.管筱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法]勒·柯布西埃.走向新建筑.吴景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荷]根特城市研究小组.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敬东,谢倩,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加]伊利尔·沙里宁.形式的探索——一条处理艺术问题的基本途径.顾启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加]约翰·彭特.美国城市设计指南——西海岸五城市的设计政策与指导.庞鉌,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黄兰谷,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美]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美]保罗·艾里奇,安妮·艾里奇.人口爆炸.张建中,钱力,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美]查尔斯·莫尔,威廉·米歇尔,威廉.图布尔.风景——诗化般的园艺为人类再造乐园.李斯,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美]查尔斯·詹克斯,卡尔·克罗普夫.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周玉鹏,雄一,张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美]F·L·赖特.建筑的未来.翁志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美]Geoffrey and Susan Jellicoe.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刘滨谊,等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
    [美]古德诺.解析中国.蔡向阳,李茂增,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美]凯勒·伊斯特林.美国城镇规划——按时间顺序进行比较.何华,周智勇,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美] J.O.Simonds.景园建筑学.王济昌,译.台北:台隆书店,P982
    [美] 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王如松,胡聃,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美]理查德·瑞杰斯特.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沈清基,沈贻,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美]迈克尔·索斯沃斯,伊万·本—约瑟夫.街道与城镇的形成.李凌虹,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美] 欧文—拉兹洛.系统、结构和经验.李创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美]普林斯顿建筑出版社,纽约建筑协会,编.城市限界。咸真珍,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美] 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美] 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美] 托伯特·哈姆林.建筑形式美的原则.邹德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前苏]格·波·波利索夫斯基.未来的建筑.陈汉章,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前苏]金兹堡.风格与时代.陈志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前苏]列宁.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辑.列宁全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日]成松丕一.地下都市.大阪:清文社(株式会社),1989
    [日]黑川纪章.建筑诗.东京:每日新闻社,1993
    [日]平井尧.地下都市是可能的吗.鹿岛:鹿岛出版社,1991
    [日] 针之谷钟吉.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邹洪灿,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瑞士]W·博奥席耶,O·斯通诺霍,编.勒·柯布西耶全集.牛燕方,程超,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英]A·布洛克,O·斯塔列布拉斯,编.枫丹娜现代思潮辞典.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意] 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意]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张似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意]L·本奈沃洛.西方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巴竹师,高军,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英]艾伦·科洪.建筑评论——现代建筑与历史嬗变.刘托,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英]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李大夏,摘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英]戴维·史密斯·卡彭.建筑理论(上):维特鲁威的谬误——建筑学与哲学的范畴史.王贵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英]戴维·史密斯·卡彭.建筑理论(下):勒·柯布西耶的遗产——以范畴为线索的20世纪建筑理论诸原则.王贵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英]斯蒂芬·加得纳.人类的居所——房屋的起源和演变.汪瑞,黄秋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英]修·昂纳,约翰·弗莱明.世界艺术史.范迪安,等译.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
    (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曹意强,洪再辛,编.图像与观念——范景中学术论文选.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2
    陈立道,朱雪岩,编.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陈修颖.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与实证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陈志龙,王玉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董国良,张亦周.节地城市发展模式——JD模式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杜润生.中国农村制度变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段进,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傅崇兰,等.小城镇论.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
    顾朝林,等著.中国城市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郝寿义,主编.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城市规划体系建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扈万泰.城市设计运行机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黄健敏.贝聿铭的艺术世界.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香港:贝思出版有限公司,1996
    黄健敏,编.阅读贝聿铭.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香港:贝思出版有限公司,1997
    黄兴国.城市特色理论与应用研究.北京:研究出版社,2004
    荆其敏,张丽安.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得失——方案评审随笔.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荆其敏,张丽安.城市艺匠——图解外国名城.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荆其敏,张丽安,编.西方现代建筑和建筑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李大夏.路易·康(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第一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李雄飞,王悦,主编.城市特色与古建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李雄飞,赵亚翘,王悦,等.国外城市中心商业区与步行街.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连玉明,主编.学习型城市.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民国23年(1934)
    梁思成,陈占祥,等著;王瑞智,编.梁陈方案与北京.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刘宛.城市设计实践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刘先觉.编译.密斯·凡·德·罗(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第一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刘亚臣,汤铭潭,主编.小城镇规划管理与政策法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刘育东.建筑的涵意——在电脑时代认识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卢为民.大都市郊区住区的组织与发展:以上海为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卢良志,编.中国地图学史.北京:测绘出版社,1984
    梅新林,陈国灿,主编.江南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研究.杭州:浙江大学,2005
    牟博,编.留美哲学博士文选.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潘宜,陈佳骆,编著.小城镇规划编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邱秀文,等编译.矶崎新(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第二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邱致中.中国村镇规划与建设.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饶会林,主编.城市文化与文明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单德启,主编.小城镇公共建筑与住区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沈玉麟,主编.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宋通华,吴钢.小城镇十字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汤铭潭,等主编.小城镇发展与规划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工学院,天津大学,合编.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982
    童寓.造园史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文化空间图式及历史建筑空间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王建国,编.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王建国,张彤,编,安藤忠雄(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第三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王士兰,游宏滔,编.小城镇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汪坦,陈志华,主编.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建筑美学卷).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王天锡.贝聿铭(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第一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翁大伟,主编.成都市建设委员会,成都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编.成都城市特色塑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吴焕加.雅马萨奇(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第一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吴家骅.景观形态学.叶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吴良镛.山水城市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纵横谈——为山水城市讨论会写,见:鲍世行,顾孟潮,主编.城市学与山水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夏健,龚恺,编.小城镇中心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夏祖华,黄伟康,编.城市空间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向柏松.中国水崇拜.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项秉仁.赖特(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第一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许学强,周一星,等.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杨宏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张国忠.城市成长管理的空间策略.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张在元.边缘空间——建筑与城市设计方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中国古镇游》编辑部,编.2007中国古镇游.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郑时龄,薛密,编译.黑川纪章(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第一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中国工程院课题组.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钟纪刚,编.巴黎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朱文一.符号·空间·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关为泓.基于中美小城镇比较的中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
    刘学飞.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特色构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2005
    侯正华.城市特色危机与城市建筑风貌的自组织机制—— 个基于市场化建设体制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4
    许玲.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黄睿.我国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龚一红.衢州市区建筑风格对城市特色作用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3
    郎小霞.城市特色的研究与塑造:[硕士学位论文].青岛:青岛建筑工程学院,2003
    李玉华.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市化进程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2
    俞泳.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P998
    杨勇.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大学,1997
    俞燕山.中国的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大学,1997
    刘德明.城市商业中心区非地面层步行系统规划与设计探讨:[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1989
    [美] Friedmann, John and Douglass, Mike. Agropolitan Development: Toward a New Strategy for Regional Planning in Asia. Lo, F. and Salih, K. (eds.), edit. Growth Poles Strateg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78: 163~192
    [美]约翰·弗里德曼.杨友孝译.空间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评介.经济学动态,1993(6)
    白德懋.城市街道空间剖析.建筑学报,1998(3)
    陈修颖.小城镇整理:中国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区域经济·城市经济,2003(1)
    陈修颖.再开发:新时期农村城镇可持续发展新战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6)
    《城市规划》记者组.中国轨道交通:步履艰难的历程.城市规划,1995(1)
    刁文怡,陆可人.山水城市之中国理念.华中建筑,20(4),2002
    冯健.1980年代以来我国小城镇研究的新进展.城市规划汇刊,2001(3)
    冯健,张小林.苏南小城镇发展与现代乡村社区变迁研究.地理科学进展,1999(3)
    高梅.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哲学思考.中外建筑,2002(4)
    会讯:关于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东京宣言.地下空间,1992(3)
    侯学渊,束昱.论我国城市地下综合体的发展战略.地下空间,1990(1)
    黄富国.城市化加速过程中小城镇地域传统文化研究.城市规划,2000(2)
    黄婧.大城市边缘的小城镇规划探讨.上海城市规划,2000(6)
    建设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地下空间,1997(4)
    金广君.美国城市设计导则介述.国外城市规划,2001(2)
    金光君.试论影响城市设计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7(10)
    栗德祥.巴黎拉德方斯区的发展历程.城市规划,1997(2)
    李金旺.国外小城镇建设模式比较.改革与发展,2001(3)
    刘伯英.国外城市的混合使用中心.世界建筑,1991(4)
    刘琼.论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性有机更新.小城镇建设,2002(9)
    卢济威,郑正.城市设计及其发展.建筑学报,1997(4)
    罗小龙,张京祥,江晓峰.苏南模式变迁中的小城镇发展及其思考.城市规划汇刊,2000(5)
    苗冠峰.北京商业区地下空间评估.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5(3)
    任世英,邵爱云.试谈中国小城镇规划发展中的特色.城市规划,1999(2)
    阮仪三,邵甬,等.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城市规划汇刊,2002(1)
    盛长元,殷加华.浅析当前中小城市建筑景观存在的问题.小城镇建设,2002(1)
    束昱.论我国大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规划.地下空间,1996(增)
    孙一飞,马润潮.边缘城市:美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国外城市规划,1997(4)
    王红茹.北京能否成为“三北”经济中心.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3(35)
    王剑云.浅谈小城镇的城市设计问题.村镇建设,1997(7)
    汪任平.浅析瑞士村镇的美学营造.新建筑,2001(5)
    王文卿.城市问题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1998(2)
    王希龙.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加速地方经济发展.求是,2000(5)
    王瑜,黄捷.脉络相承、永续发展——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华中建筑,1999(2)
    吴庆州.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城规划.建筑学报,1995(8)
    吴小勤.小城镇社会结构特征及其对规划设计影响.城市规划汇刊,1991(4)
    须俊,徐滨.城市空心化:中心商业区零售业面临的新挑战.上海经济研究,1998(3)
    杨贵庆.21世纪:中国的城市世纪——对Peter Hall爵士关于中国城市化和中欧城市发展比较的采访及其思考.城市规划汇刊,2004(6)
    杨开忠.城乡发展理论研究的新构想——评《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地理学报,56(6).2001
    于静.对2000年我国小城镇建设的五点建议.小城镇建设,2000(2)
    张捷,赵民.新城运动的演进及现实意义——重读Peter Hall的《新城——英国的经验》,国外城市规划,2001(5)
    张京祥.城市设计全程论初探.城市规划,1996(3)
    赵士修.城市特色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1998(4)
    周一星,孟延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城市规划汇刊,1998(3)
    周志龙.台湾都市及区域发展之结构变迁.城市发展研究(第三届两岸都市发展研讨会特辑),1997(1)
    朱通华.乡镇建筑形态的六大原则.小城镇建设,2000(6)
    朱自煊.中外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国外城市规划,1990(3),(4);1991(2),(4)
    邹德慈.有关城市设计的几个问题.北京城市建设,1998(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2005
    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讲义.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06
    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料汇编.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06
    北京市风景名胜区村庄民居景观风貌研究调研报告(评审稿).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