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50—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经济发展、国家转型和教育民主化思潮等因素的联合推动作用下,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个规模高速扩张时期。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系统考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指出高等教育由于量的扩张必将引起质的改变,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极强的解释力,成为了指导各国应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预警理论。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越来越趋向多元化,高等教育的主体不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着重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专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基础与核心的高深知识也越来越趋向实用化,并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出现了明显分工,有的侧重于技术科学的研究和新技术的设计,有的侧重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侧重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人才已成为独立的人才群体,出现了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传统的以科学范式为主导的高等教育知识模式已不能满足和适应工程、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都要求高等教育走出高楼深院,遵循市场的规律和要求,重新进行自己的功能定位,扩展自己的功能范围,不仅要培养从事“发现”和“发明”的研究人员,更多的是培养从事应用领域的各类工作人员,以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类型的多样化需求。在此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和大众高等教育机构并存的二元结构,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多层次和多规格的体制。德国、美国、英国以及我国台湾等地区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发展的过程中,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应用科学大学、社区学院、原多科技术学院以及科技大学等都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用型大众高等教育机构。尽管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及提法尚不统一,但是通过考察和研究上述国家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机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是不同于传统学术导向型高等教育的,以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职业和应用导向型高等教育,是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养成的有机统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世纪之交,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名义,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量的大发展。在此过程中,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对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了我国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但是,由于我国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存在着种种误读,而且由于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因而一方面需要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影响进行理性解读和反思;另一方面,从国家、社会等各方面加大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并最终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大众高等教育发展体系。
From1950s to1960s, higher educ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expanded at a great speed, under the push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na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of educational trends etc.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study on developments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U. S. sociologist Martin Trow puts forward the theory of higher education Massification. He points out that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s definitely going to transform because of the expansion of quantity. This theory fully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refore becomes the early-warning theory that guides different countries to deal with 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ing from elite education to massification, those receive higher education tend to be diversified. The main body of higher education is not elite talents, but application-oriented and professional talents. As the basis and core of higher education, profound knowledge tends to be practical. Moreover, with the advancements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positions become higher, so that there is clear division between technical personnel, some focusing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new technology design, and some focusing 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The talents who focus 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 have become independent group, in which demands for higher 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appear. 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higher education knowledge model which centered on scientific paradigm can not satisfy and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develop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of 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type.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s require that higher education go out of the Ivory Tower, follow the rule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market, re-consider its orientation, and expand its functions. In this way can it develop the type of researchers who can "discover" and "invent", and can be engaged in application field of work so that the diversified requirements of talents can be satisfied. During this process, an important trend is that developed higher education countries and areas adopt the dual structure that elit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massific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o-exis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 pluralistic, multi-level and multi-standard system. During the process from elite to the mass higher education, the focused applied science universities, community universities, technical colleges, and original multi-disciplinary universities of technology all belong to the voc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Germany,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Taiwan of China and other regions.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t definitions and concepts o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we can find, through study and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ove-mentioned institutions, that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oriented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core of it is to develop application-oriented professional and applied type of higher education. Furthermore, it is the compound of academic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lements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process of m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t the turning of the century,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is experiencing a great and profound change. In the name of promote of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expands quickly and achieve its developments at a short time. During this process,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s of Chinese society and industrialization, especially the high requirement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from the local and industrial economy, a group pf new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developments. By practice, they are developing and becom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nd becoming the direction and trend of Chinese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t misunderstandings towards m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typical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here are two points that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On the one hand, we have to understand and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m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o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should get the support and help of the country and the society so that the development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an be promoted, and finally form a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which has its Distinguishi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引文
① 王洪才:《世界高等教育回顾与发展趋势展望》[J]《教育与现代化》1998(3—-4)
    ② 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国外高等教育资料》1999(1)
    ③ 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④ 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l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2—293页
    ① 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个性向度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② 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4页
    ③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存在七大新动力》,《中国教育报》10月20日第10版
    ④ 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社会工作特别工作组编著:《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① 陈洪捷:《为学术还是职业——德国大学学习传统及其变迁》[J]《职业技术教育》2005(15)
    ② 弗兰克·H·T·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序言
    ③ 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10月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发表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中将高等教育定义为:“由大学或国家主管当局批准为高等教育的其它教育机构提供的各类中等后的学习、培训或研究培训。”《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高等教育的认定是:“入学资格一般要求完成12年或13年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并获得高级中学教育毕业证书:在学制上,大学学历要求4年以上,非大学学历需要2——3年;在文凭类型上,大学颁发大学学位或同等学力毕业证书,非大学颁发非大学学历或同等学力证书。参见国家教育发展中心编:《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① 高林等:《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序一
    ② 注:本文中的我国高等教育特指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不包括香港、澳门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情况及数据。
    ① 谢维和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年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版,第2页
    ① 参见潘懋元、谢作栩:《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① 详见天野郁夫:《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学说与制度类型论》[J]《教育研究》,2003(8);天野郁夫:《高等教育大众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高等教育研究》,2006(10)和天野郁夫:《21世纪的高等教育系统:特罗“理论”的再思考》,《现代大学教育》2007(5)
    ② P.Scott:The Meanings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CRHE&Open University Press,1995
    ③ 详见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个性向度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3页
    ① Clark Kerr:Higher Education Cannot Escape Histor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SRHE,1994
    ② 详见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③ 潘懋元,罗丹:《多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④ 参见米红,刘海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暨中国高等教育主要历史指标数值重建》[J]《理工高教研究》2002(1):史亚杰:《日本的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J]《外国教育研究》2002(12);谢作栩:《韩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及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2002(1)等
    ⑤ 胡建华:《“后发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特点》[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⑥ 冒荣:《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麦当劳化”》[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① 参见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张应强:《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1(5);杨德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及质量保证》[J]《上海教育》2001(19)等
    ② 参见王一兵:《教育公平: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严峻挑战——国际比较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03(5);陈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公平和效率》[J]《高等教育研究》2003(1);别敦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上的公平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陈晓飞:《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公平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9)等
    ③ 见陈国华:《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毕业生就业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4(11);黄海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新特点及对策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7)等
    ④ 严雪怡:《论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48—149页
    ① 郭为藩:《转变中的大学——传统、议题与前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3页
    ② 详见浙江省教育厅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首届中德论坛(杭州)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③ 参见:张天津:《台湾技职教育及其改革和发展动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12);蒋新华:《闽台高等教育交流现状及发展趋势》[J],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大会南京会议交流论文,可从www.crct.edu.cn网站参阅或下载。
    ④ 杨金土:《我国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问题》[J]《职教论坛》2003(1)
    ① 郝克明、蔡克勇:《应用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①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我委<关于深化改革高等理科教育的意见>的通知》,教高[1990]016号文件
    ① 详见山子:《“应用性教育,应用型大学”探索的意义和困境》[J]《当代教育论坛》2006(1);孙广勇:《追问“应用型大学”》[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2)
    ① Martin.Trow,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C],Conference on Future Structure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Paris 26th-29th June,1973
    ② Peter Scott.The Meanings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Suffilk: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5,pl68
    ① 《辞海》[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3页,第653页
    ① 胡建华、周川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6页
    ② 朱高峰:《论应用型本科教育》[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7(4)
    ③ 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① 弗兰克·H·T·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② 潘懋元:《精英与大众: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方向——在“中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传承与变革——“中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 石伟平、徐国庆:《试论中国当前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② 夏建国:《技术本科技教育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14页
    ① 王刚:《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三重视界》[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
    ② 刘国荣等:《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特性及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4(12)
    ③ 肖海涛:《发展职业技术本科教育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
    ④ 韩立强等:《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的定位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⑤ 王前新等:《国际视野下的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模式》[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10)
    ①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版,第1028页
    ② 详见《技术本科: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新定位——来自上海电机学院的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6(9)和夏建国:《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等
    ③ 刘国荣:《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特性及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4(12)
    ④ 陈小虎等:《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05(2)
    ① 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7)
    ② 江小明、张妙第:《应用型大学有关概念和内涵问题的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3)
    ③ 冯虹等:《对应用型大学的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
    ① 注:本文中的我国,仅指祖国大陆,不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
    ② 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教育资料》1999(1)
    ③ 同上
    ① 邓科:《高校扩招遭遇尴尬境地》[N]《南方周末》2007—07—08
    ② 荀渊、谢安邦:《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理论背景与中国的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4(4)
    ③ 《中国教育年鉴2000》[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①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 18/info33825.htm
    ② 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oe.edu.cn
    ① 详见,庞守兴:《高等教育大众化:一种理论误导》[J]《高等教育研究》1998(5)
    ② 详见,张少雄:《西方大众高等教育的困境与我们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
    ③ 详见,孙玉杰:《以成长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① 详见谢作栩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年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8—139页
    ② 中新社:《中国社会调查直面大学生就业问题,约百万人待职》[EB/OL].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2/jul/364454.htm/.2005-11-09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合作教席研究报告:《中国工程科学和技术教育的现状:工科生源的需求分析》,第26—-27页
    ② 王义遒:《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么难》[J]《高等教育研究》2005(2)
    ③ 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
    ① 肖海涛、向春:《发展职业技术本科教育刍议—基于学制改革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
    ② 王蕊:《教育与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02(3)
    ③ 《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报》2005年7月28日
    ④ 严雪怡:《高等职业教育采用普通能够高等专科学制不是最佳选择》[J]《职教论坛》2007(9)
    ① 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64页
    ① 湖北省教育厅高教处:《以新的思路做好学科专业结构调整》[J]《中国高等教育》2002(18)
    ② 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之六)——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战略调整》[J]《辽宁教育研究》2004(10)
    ①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高校信息与动态简报》[z]2002(7)
    ①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跨越式发展》http://unpanl.un.org/intradoc/groups/public/documents/APCITY/UNPAN011955.pdf
    ① 参见2007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② 阎凤桥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变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8(8)
    ① 潘懋元:《多学科观念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2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243页
    ③ 约翰·S·布鲁贝克:《教育问题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版,第429页
    ④ 潘懋元主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福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1985版,上册第3页、下册第246页
    ⑤ 胡建华、周川、龚放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版,第186—188页
    ① 胡建华、周川、龚放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0页
    ②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③ 陈洪捷:《为学术还是为职业——德国大学学习传统及其变迁》[J]《职业技术教育》2005(15)
    ① S.E.Forst Jr,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Western Education. Charles B. Merrill Publishers. Columbus.1966.p141
    ②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
    ③ 希尔德·德·里德一西蒙斯主编:《欧洲大学史》[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① 胡建华、周川、龚放等:《高等教育学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35页
    ②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①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① 詹姆斯·杜德斯达:《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② 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① 詹姆斯·杜德斯达:《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② 詹姆斯·杜德斯达:《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③ 詹姆斯·杜德斯达:《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④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7页
    ①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164页
    ① 钦文:《普通知识与高深知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2)
    ②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③ 宣勇:《论大学的自觉》[J]《高等教育研究》2009(5)
    ①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② 奥尔特加·加赛特:《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年1版,第53页
    ③ 克拉克·克尔:《大学之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④ 约翰·亨利·纽曼着《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① 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8页
    ②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7—-9页
    ① 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② Chritopher Jencks, David Riesman. The Academic Rexolution [M].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7,p91
    ② 张东辉,董成武:《从高深知识的视角解读19世纪后期的大学规模扩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
    ① [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② 参见戚业国:《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框架》[J]《江苏高教》2009(2)
    ③ 弗兰克·H·T·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④ 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① Ernest T.Pascarella and Patrick T. Terenzini,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Vol.2,pp172-173
    ② 德雷克·博克:《回顾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3页
    ③ 参见陈洪捷:《论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
    ④ 斯托克斯:《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①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② 杨沛霆等:《科学技术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97~98页
    ① 石伟平:《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6—74页
    ① 殷瑞钰等:《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② 严雪怡:《论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① 拉普:《技术科学的思维结构》[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22页
    ①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② 约翰·齐曼:《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② Gibbons,M,et al.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4
    ① 约翰·齐曼:《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① 亨利·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引言,第1页
    ② 约翰·齐曼:《真科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① 弗兰克·H·T·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② 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③ 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年7版,第24页
    ① 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8页
    ② 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③ 陈玉祥:《高深知识论——基于大学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20—131页
    ④ 工医学院是英国早期的职业技术学院,后来大多发展为大学层次的技术学院
    ① 索而斯坦·凡勃伦:《学与商的博弈—论美国高等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61页
    ② Gerard Delanry. Chanllenging Knowledge.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1,110
    ③ Charles E Mcclelland. State, Society, and University in Germany,1700-191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80 P143
    ① 索而斯坦·凡勃伦:《学与商的博弈—论美国高等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2—69页
    ② 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① 卢乃桂、陈霜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市场角色的研究》[J]《传承与变革—“中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 陈列:《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② 参见李盛兵:《高等教育市场化:欧洲的观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0(4)
    ① 转引自温正胞:《以企业精神改造高等教育:企业化大学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
    ② Slaughter, et al. Academic Capitalism:Politics, 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M] Jho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7
    ① Rosemary Deem:Globalization, New Managerialism, Academic Capitalism and Enterpreneurialism in Universities:is the local dimension still important (Comparative Education,2001)
    ② 布罗迪尔:《资本主义的动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页
    ③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10页
    ① 亨利·埃兹克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引言,第12页
    ② Henry Etzkowit, Andrew Webster, Entrepreneurial Science:The Second Academic Revolution[C] Capitalizing Knowledge, New York:196.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8:21
    ① John E Neal. Quality Assurance in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J]. New Direc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1998:157-159
    ② 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
    ③ 转引自卢乃桂等“西方高等教育的企业化进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5(7)
    ② Raymond W Smilor,et,al.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M] New York:Blackwell Publishers,1993
    ①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34页
    ② Krzysztof Pawlowski:Towards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2001,XXXI:29-56
    ③ Clark Kerr,et,al,12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6 decisive issues, New York: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1978
    ① Martin Trow, "The Analysis of Status". In Burton R. Clark(ed), Perspectives on Higher Educ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② 项贤明:《大众化与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理论观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3)
    ① R.Birnbaum. Maintaining 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 [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3,1-15
    ① 迈克尔·夏托克:《高等教育的结构和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编、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译:《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① 周济:《谋划发展,规划未来》[J]《中国高等教育》2003(2)
    ② 杜彦良、江舒等:《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载《中国教育报》2004—-7—-9(4)
    ③ 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4)
    ④ 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208页
    ⑤ 马陆亭:《如何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我国高等学校层次类别的剖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3)
    ① 潘懋元、吴玫:《分类、定位、特点、质量—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2)
    ② 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08—110页
    ① 陈洪捷:《为学术还是为职业—德国大学学习传统及其变迁》[J]《职业技术教育》2005(15)
    ② 陈洪捷:《在传统与现代之间:20世纪德国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1(1)
    ① 卡尔·恩斯特·菲希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新发展——首届中德论坛(杭州)文集》[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② 徐理勤、竺树声:《准确认识德国Fachhochschulen》 [J]《德国研究》2001(4)
    ① 洛兹·叶尼希:《新型高等学校:德国高校的发展与展望——首届中德论坛(杭州)文集》[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① 米夏埃尔·布朗:《展望2010—博洛尼亚进程及其对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影响——首届中德论坛(杭州)文集》[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58—159页
    ② 米夏埃尔·布朗:《展望2010—博洛尼亚进程及其对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影响——首届中德论坛(杭州)文集》[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60页
    ③ 徐理勤:《论德国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1998(4)
    ① 洛兹·叶尼希:《新型高等学校:德国高校的发展与展望——首届中德论坛(杭州)文集》[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① 张庆久:《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与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
    ① 王建初,刘鸣东:《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9)
    ② “师傅学校”,属于比“双元制”职业学校更高一个层次的高级技术教育,学制为全日制两年,其教学以专业理论为主,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即各类培训机构的实训指导教师(师傅);“师傅学校”的学生必须接受比较系统的师范教育。http://www.edu.cn/ying_de_290/20060323/t20060323_12289.shtm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8-3-2
    ③ 例如,2007年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浙江科技学院承办了首届“中德论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自中德两国30多所应用型大学的100多位校长、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上,来自国内的南京工程学院、浙江科技学院等8所应用型本科学院与德国的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等近10家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校长共同签署了《杭州宣言》,承诺将在两国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下,持续全面加强中德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在教学、科研和人员方面的交流,长期设立论坛,作为中德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间的联盟,论坛每两年举办—次,分别在中德双方举行等,为中德两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搭建了一个高层次对话交流平台。2008年10月,由安徽省教育厅和德国下萨克森州科文部共同主办,合肥学院承办了“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来自德国下萨克森州7所应用科学大学的校长与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共同就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签署了下萨克森州应用科学大学与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的备忘录等。
    ① 周文锦:《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10)
    ② 娜塔莉亚·古萨斯基:《三方受益的应用型双元制学士学位:机械制造——首届中德论坛(杭州)文集》[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第181页
    ① 俞仲文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3页
    ① 克里斯托弗·福尔:《1945年以来的德国教育:概览与问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版,第170页
    ② 吴雪萍:《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改革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1(6)
    ① 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版,第115—116页
    ① 指牛津、剑桥、圣安德鲁、格拉斯哥、阿伯丁和爱丁堡大学等6所古典大学。
    ② Burton R. Clark. Places of Inquiry[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84
    ① M Arnold. Higher Schools& Universities in Germany[M]. Macmillan and co.,1892:152
    ② John H. Van de Graaff,et al, Academic Power[C]. New York:Praeger,1978:88
    ③ Michael Allen. The Goals of Universities[]. Milton Keynes, Philadelphia,PA:SRHE&Open University Press,1988:44
    ④ B. Simon. Education and Social Order[M]. London:Lawrence&Wishart Limited,1991:54
    ⑤ Committee on HE, Robbins Report[R].London:H.M.Stationery Office,1963:42
    ⑥ 斯克德·库克:《战后英国政治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⑦ 张建新:《高等教育体系变迁研究—英国高等教育从二元制向一元制转变探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① Eric Ashby, The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M]. New York: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1973:145
    ② 瞿葆奎、金含芬:《英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240页
    ③ 瞿葆奎、金含芬:《英国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77页
    ② Committee on Higher Education [R]. London:H.M.Stationery Office,1963:1
    ① 张建新:《高等教育体系变迁研究—英国高等教育从二元制向一元制转变探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6—98页
    ① Maurice Kogan and Stephen Hanney. Reforming Higher Education[M].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2000:50
    ① Martin Trow. Academic Standards and Mass Higher Education[C]//Michael Shattock. The Creation of a University System. Oxford:Blackwell Pbulishers,1996:203
    ② 《1991年高等教育的框架——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C]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58页
    ③ 转引自,王承绪:《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阶段》[J]《外国教育动态》1991(3)
    ① 范富格特:《国家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68页
    ① 《1991年高等教育的框架——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C]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32—433页
    ② 杉本和弘:《关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英澳比较——从“二元制”到“一元制”的转变过程》[J]《比较教育研究》1998(24)
    ① 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91—39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上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② Eric Ashby. The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M]New York: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1973:15-16
    ① G. Williams&T.Blackstone. Blurred Binary Line to Restrained Pluralism[M]//In Response to Adversity:Higher Education in a Harsh Climate SRHE Lenerhulme, Guildford, Surrey:SRHE,1983:111
    ② 张建新:《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英国高等教育从二元制向一元制转变探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③ 相关数据见张建新:《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英国高等教育从二元制向一元制转变探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① 詹盛如:《台湾高等教育类型与功能之探讨》[J]《教育研究资讯》2001(6)
    ① 罗祥喜:《台湾教育与经济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页
    ② 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① 詹盛如:《台湾高等教育类型与功能之探讨》[J]《教育研究资讯》2001(6)
    ① 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的分类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6)
    ② 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4—45页
    ① 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① 胡建华、周川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38页
    ② 王义遒:《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① 安德斯·弗洛德施特洛姆,“大学创新如何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以瑞典为例”摘自国家行政学院网页
    ② 课题组:《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看高校的素质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5)
    ③ 项蓓丽:《地方性大学要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① 参见潘懋元:《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刍议》[J]《教育研究》2005(5)
    ② 金红莲编译:《OECD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改革动向》[J]《国外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08(11)
    ③ 张天津:《台湾技职教育的历史回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3)
    ① 杨志坚:《我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之二)——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理论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4(6)
    ①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31—632页
    ② 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和规格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摘要》[J]《高等教育研究》1999(6)
    ③ 龚放:《试论大学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7(11)
    ① 李硕豪:《试论本科教育的基础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9(7)
    ① 参见史秋衡、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陈嘉莉:《试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价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李万木、谢明荣:《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等
    ① 文育林:《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J]《高等教育研究》1983(2)
    ① 刘俊明:《大学教育环境论要》[M]北京:航天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27页
    ② 陈祖福:《迎接时代的挑战,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6)
    ③ 陈厚丰等:《论大学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江苏高教》1999(4)
    ④ 张树霞等:《谈高校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01(1)
    ⑤ 杨学新等:《从‘严进宽出’到‘宽进严出’——试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①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①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② 《社会需要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国教育报》2001—5—11(3)
    ① 卢丽君:《获奖成果亮出创新牌》《中国教育报》2005—9—9(1)
    ① 《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29页
    ②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0页
    ①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30页
    ② 《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650页
    ③ 《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④ 周川:《专业散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2(1)
    ⑤ 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①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7页
    ② 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前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③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3页
    ① 刘献君:《论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十个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9(4)
    ② 德·朗特里:《西方教育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48页
    ③ 王生洪:《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页
    ① 杨志坚:《我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之六)——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战略调整》[J]《辽宁教育研究》2004(10)
    ①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②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③ 陈侠:《课程研究引论》,《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④ 黄光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① 黄光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②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98页
    ①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4页
    ② 埃贝尔:《掌握知识应该是首要的教育目标》,载瞿葆奎编:《智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③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7页
    ④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8页
    ① 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49-50页
    ② 拉塞克、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5页
    ①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②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③ 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④ 主要参考和借鉴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3页
    ① 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课题组:《多样化、创造性、国际性——高素质人才培养② 式与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A]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8页
    ① 德里克·博克:《美国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42页
    ① 转引自蔡克勇:《校企合作: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J]求是》1998(6)
    ② 李庆丰等:《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2)
    ③ 详见王毅等:《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185页
    ① 详见潘懋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8(3)
    ① 安德斯·弗洛德施特洛姆,“大学创新如何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以瑞典为例”。摘自国家行政学院网页,http://kyhz.nsa.gov.cn/xzxy_kygl/list?folder=173&model=00000000000000005104
    ① 李庆丰等:《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2)
    ① 闫建璋:《企业新寻求高校:校企合作的新阶段》[J]《江西教育科研》2007(12)
    ①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241422573684170&infoid=1245287905117322 &title=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①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72页
    ② 郝克明、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③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① 俞路石:《安徽29所应用型高校“结盟”》《中国教育报》2009—3—6
    ① 钟秉林:《本科教学评估若干热点问题浅析——兼谈新一轮评估的制度设计和实施框架》[J]《高等教育研究》2009(6)
    ① 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② 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导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240页
    ③ 李江源:《简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特征与缺陷》[J]《高教探索》2001(1)
    ④ 王义遒:《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么难》[J]《高等教育研究》2005(2)
    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6—13
    ② 张应强、彭红玉:《地方高校发展与高等教育政策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① 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工作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① Martin.Trow,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C],Conference on Future Structure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Paris 26th-29th June,1973
    ① 柏昌利,崔文顿:《不同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透视》[J]《中国电子教育》2007(2)
    ② 唐景莉:《多样化:高等教育质量观》,http://learing.sohu.com/20050408/n225095596.shtml
    ① 赵婷婷:《西方国家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J]中国教育报》2005年4月8日
    ② Martin.Trow,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C],Conference on Future Structure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Paris 26th-29th June,1973
    1. Aborn, Timothy.1996," The Business of Induction:Industry and Genius in the Language of British Scientific Reform," History of Science 31(103)
    2. Abraham Flexner, Universities-American, English and Ger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
    3. Carrington, Roger; Meek, V.; Wood, Fiona. The role of furthe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May2007, Vol.53 Issue 5, p561-577.
    4 De Wit, Hans, Ed.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f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ustralia, Canada,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msterdamThe EAIE.1995.
    5. Department of Education,Science and Training,2002, Higher education at the crossroads:an overview paper, in http://www.backingaustraliasfuture.gov.au/pulications/pdf/crossroads.pdf
    6. Detlef K. Muller, Fritz Ringer, Brian Simon(ed), The Rise of the Modern Educational System.-Structural Change and Social Reproduction,1870-192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7. Eric Ashby, Technology and the Academics:an essay on universiti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Macmillan, 1936.
    8. Etzkowitz, Henry.1983."Entrepreneurial scientists and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in American academic science," Minerva 21
    9. Eugene Schuler, Director, CESTM,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 formerly Director, Long Island High Technology Incubator, SUNY, Stony Brook, Interview with Henry Etzkowitz, April 1995.
    10. Faulkner Wendy and Jacqueline Senker.1995. Knowledge Frontiers:Public Sector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 Biotechnology, Engineering Ceramics, and Parallel Compu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
    11. Fritz K. Ringer,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Modern Europ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9.
    12. Garry, J.J.1917."The relation of pure science to industrial research," i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Annual Report-1916. Washington,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3. H.C.Barnard, A History of English Education:from 1760, Richard Clay and Company Ltd,1961.
    14. H. Hale Bello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1826-1926, 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1929.
    15. Hiled De Ridder-Symoens ed., A History of University in Europe, Vol.1, 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s. Cambridge, [Engl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16. Hiled De Ridder-Symoens ed., Walter Ruegg,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 Vol.2, Universities in early modern Europe(1500-1800). Cambridge, [Engl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17. Hiled De Ridder-Symoens ed., Walter. Ruegg.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 Vol.3, University in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1800-1945. Cambridge, [Engl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18. J. Stuart Maclure. Educational documents:England and Wales,1816 to the present day. London:Methuen, 1986.
    19. Konrad H. Jarausch.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learning,1860-1930:expansion, diversification, social opening,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in England, Germany, 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1983.
    20. Noble, David.1976. American By Design:Science, Technology and Rise of Corporate Capitalism. New York: knopf. See especially Chapter 7
    21. Servos, John.1970."The Knowledge corporation:A.A. Noyes and Chemisty at Gal-Tech,1915-1930," Ambix November
    22. Wis, General.1980, "A new role for professional scientists in industry:industrial research at general Electric,1900-1916," Technology and Culture,pp.408-429
    1. [美]Philip G. Altbach, Robert 0. Berdahl, and Patricia J. Gumport.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M].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版.
    2.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3. 马陆亭高等学校的分层与管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版
    4. 马陆亭.科学技术促进中的高等学校架构[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
    5. [日]天野郁夫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版
    6. 孔宪铎东西象牙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7. 孔宪铎我的科大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8. 孔繁敏等.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9. 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版
    10. 王毅等.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版
    11. 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12. [美]弗雷德里克·E·博德斯顿.管理今日大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版
    13. 甘阳等.中国大学改革之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版
    14.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版
    15. [美]艾萨克·康德尔.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
    16. [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17.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版
    18.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19. [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20. [加拿大]约翰·范德格拉夫. 学术权力一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1. 许美德潘乃容.东西方文化交流与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
    22. [加拿大]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 [英]迈克尔·夏托克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24. [美]迈克尔W.阿普尔文化政治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版
    25. 邢克超.共性与个性:国际高等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26. [美]亨利·埃兹科维茨. 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版
    27. [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28. [美]伯顿·克拉克研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29. [美]伯顿·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30.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31. [德]克里斯托弗·福尔.1945年以来的德国教育:概览与问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版
    32. [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33. 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版
    34.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35. 张维等.工程教育与工业竞争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版
    36. 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版
    37. 李子江/张斌贤.大学:自由/自制和控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版
    38. 李兴业.七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法/英/德/美/中/日/新加坡模式比较[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版
    39. 杨东平.大学之道.[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版
    40. 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41. 陈彬.知识经济与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版
    42. [荷兰]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43. 林玉体.美国高等教育之发展[M].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
    44. [美]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1979-1995[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版
    45. 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版
    46. [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47. 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版
    48. 姜井水.科学技术体系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版
    49. [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版
    50. 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51. 胡建华.战后日本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2. 胡建华、周川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版
    53. 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版
    54.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55. [美]埃里克·古尔德.公司文化中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56. [英]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
    57.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版
    58. 袁锐锷.外国教育史新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版
    59. 郭为藩.转变中的大学:传统/议题与前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60. 钱理群等.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版
    61. 高林等.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版
    62. 曹淑江.教育制度和教育组织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
    63. [美]理查德·鲁克.高等教育公司-营利性大学的崛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64. [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5. [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版
    66. [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失落的精神家园:发展中与中等收入国家大学教授职业透视 [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版
    67. [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亚洲的大学历史与未来[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版
    68. [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变革中的学术职业-比较的视角[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版
    69. 黄长春.国外专业人才培养战略与实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版
    70. 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71.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72. 程星细读美国大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版
    73. 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版
    74. [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75. 熊丙奇.体制迷墙:大学问题高端访问[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5版
    76. [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1. 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1期
    2. 马陆亭德国学术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并行培养体系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第3期
    3. 马陆亭等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分类问题的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6年第6期
    4. 马细珍重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提高工程应用型本科生培养质量[J]高等建筑教育2005年第2期
    5. 马树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3-4期
    6. 马树杉探索应用型本科的路子[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7期
    7. 中山大学加强应用理科建设培养应用性理科人才[J]高等理科教育1994年第3期
    8. 公丽 论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之路[J]北方经贸2002年第4期
    9. 天津大学教务处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理科人才[J]高等理科教育1994年第3期
    10. 孔繁敏普通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光明日报2006-06-20
    11. 孔繁敏应用型教育的抉择与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4(15/16)
    12. 孔繁敏等普通教学型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思考[J]北京教育2005年第10期
    13. 毛晓红校研合作共建专业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14. 王义遒 多样化-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4期
    15. 王方平开拓应用型本科教育探析[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6. 王玉潜对构建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
    17. 王生钰理科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1995年第1期
    18. 王刚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三重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7期
    19. 王丽荣等基于现代工程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12期
    20. 王妍等立足应用型特色培养创新型人才[J]江苏高教2002年第2期
    21. 王志明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江苏高教2005年第3期
    22. 王忠法等开展新体制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23. 王爱民借鉴国外本科院校经验创建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24. 王智祥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合格的应用性专门人才[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第3期
    25. 兰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8期
    26. 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2期
    27. 冯虹对应用型大学的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8. 冯健璋等“三循环教学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
    29. 卢冠中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18期
    30. 古青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31. 史秋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21期
    32. 左健民德国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之考察[J]江苏高教2000年第3期
    33. 田安国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34. 田秀萍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J]中国轻工教育2005年第2期
    35. 申颖工程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探讨[J]高等建筑研究2008年第2期
    36. 伍硕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核心价值的思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7. 刘永久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与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潍坊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8. 刘迎春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 [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10期
    39. 刘健正确定位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8期
    40. 刘健应用型人才的层次及其实践环节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8期
    41. 刘晓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辨析[J]上海机电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42. 刘海燕几种典型实践教学模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第6期
    43. 刘献君论高等学校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44. 华容基于产学研联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3期
    45. 吕新月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5年第3期
    46. 孙建京应用型大学的学科与专业建设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47. 孙建京应用型大学重点学科内涵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48. 孙钦荣.试述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第1期
    49. 孙凌等加强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4期
    50. 朱科蓉应用型大学开展院校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51. 江小明关于高等教育的分类及应用型大学定位问题的一点认识[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第3期
    52. 江小明积极探索加速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1年第5期
    53. 汤正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6年第4期
    54. 约翰·隆巴底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分类系统?科学时报2002-12-05
    55. 许祥云应用型本科教育:现实背景下的差异化战略[J]江苏高教2008年第4期
    56. 邢艳芳等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教育探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5期
    57. 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58. 邬大光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与本土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9期
    59. 齐长水等关于培养工程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思考和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2期
    60. 齐晖等战略机遇期高等学校定位及其分层次管理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2期
    61. 何成辉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第3期
    62. 何成辉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3期
    63. 何勤应用型大学教师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64. 吴作伦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促进以国际化为背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65. 张日新创新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成都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66. 张兴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8期
    67. 张庆久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与我国应用型本科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8期
    68. 张克非试论高校应用学科建设[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69. 张妙第关于应用型大学”大学圈”问题的初步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2005年第3期
    70. 张妙第等明确发展定位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5期
    71. 张芸应用型的教育课程设计[J]教育探索2005年第4期
    72. 张建英跨世纪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特征[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4期
    73. 张金学等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6年第4期
    74. 张鸣放关于应用型工程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若干问题[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75. 张鸣放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3期
    76. 张俊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传统教学型本科院校办学新思路[J]石油教育2008年第1期
    77. 张剑 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J]理论学习2005年第2期
    78. 张健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办学经验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S1)
    79. 张德祥.高等教育的整体优化与大学的科学定位特色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1期
    80. 张震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10期
    81. 技术本科: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新定位-来的上海机电学院的报告 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7期
    82. 李兴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5期
    83. 李咏芳社会服务功能的演变拓展及其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启示——兼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念及制度[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84. 李定清略论应用本科的定位与培养目标[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第11期
    85. 李铁军实行分类办学促进高校多样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5期
    86. 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6期
    87. 杨金土 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1期
    88. 杨素明等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力的评价性报告[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
    89. 杨潮等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性学科带头人的重要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90. 汪光宇本科应用型教育模式的假设和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19期
    91. 汪建华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92. 汪泓 瞄准地方需求,创新应用型大学办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21期
    93. 汪禄应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第2期
    94. 肖国安准确定位特出特色-应用型工科办学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95. 肖海涛等发展职业技术本科教育刍议-基于学制改革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96. 苏开荣等应用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26期
    97. 苏群等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加快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第3期
    98. 陆成裕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大力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99. 陆瑞峰.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问题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00. 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江苏高教2008年第1期
    101. 陈小虎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5期
    102. 陈小虎等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2期
    103. 陈向军应用型本科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4年第4期
    104. 陈旭等建立新的机制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3期
    105. 陈厚丰国外高等学校分类及其评议-以美国卡内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法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3期
    106. 陈厚丰浅论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若干理论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第1期
    107. 陈晓竹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5年第2期
    108. 陈婵等把造就应用型创新人才摆上战略地位[J]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2期
    109. 陈敏大众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学校分类[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1期
    1 10. 陈解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借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11. 陈解放等职业导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J]北京教育2006年第1期
    112. 陈嘉莉试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价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2期
    113. 周江林美国应用型技术教育发展轨迹及未来走向分析[J]上海机电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14. 周谷平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15. 周远清高等理科教育改革的任务-在”全国高等学校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高等理科教育1995年第4期
    116. 周济 谋划发展规划未来[J]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2期
    117. 孟力强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J]文教资料2005年第5期
    118. 林平健等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课程教学[J]江苏高教2004年第2期
    119. 林永柏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式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20. 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第10期
    121. 罗世民本科院校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第2期
    122. 郑国强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应用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
    123. 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兼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J]现代教育科学2005 年第1期
    124. 郑锋本科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及培养[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125. 郑锋关于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1年第5期
    126. 金心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27. 施光跃对新建本科院校定位的若干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128. 查志琴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及评估体系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29. 柳云飞.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基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之视角[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30. 洪林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实践性教学改革[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31. 洪林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年第9期
    132. 胡先福应用型本科建设诌议[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5期
    133. 胡秀荣加大改革力度提高理科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1994年第9期
    134. 胡建华高等教育价值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1期
    135. 胡敏智应用型本科教育:地方多科型本科学院的发展空间[J]宜春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36. 赵婷婷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分类评价体系[J]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2期
    137. 郝家龙等应用型本科教学实践模式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38. 项蓓丽地方性大学要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139. 唐新华等国内外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教育之比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40. 夏建国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14期
    141. 夏建国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
    142. 夏建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及实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143. 徐安军.学以致用理念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体现[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44. 徐旭东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定位研究[J]高教探索2003年第1期
    145. 徐秀琴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8期
    146. 徐理勤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47. 徐静姝.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第6期
    148. 徐毅适应人才需求变革构建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49. 袁兴国美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探索[J]江苏高教2009年第3期
    150. 袁剑波等工程实践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151. 袁照平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第15期
    152. 贾俐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应用型专业学科建设[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53. 郭耿玉.应用型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选择[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54. 钱国英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9期
    155. 陶岩平.发达国家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J]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第1期
    156. 陶秋燕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北京教育2005年第9期
    157. 顾志良应用型本科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2005年第10期
    158. 顾明远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质量的多样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9期
    159. 高为峰按照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大学[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60. 高林关于高等教育分类与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17期
    161. 高林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和构想[J]北京月2006年第2期
    162. 高林按技术教育规律构建IT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18期
    163. 常征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的思考[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64. 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教育参考资料1998年第18期
    165. 章茂山论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院校的定位[J]江苏高教2006年第3期
    166. 章跃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167. 章跃关于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9年第2期
    168. 黄国华通识教育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分析-以新建本科院校为考察中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期
    169. 黄国勋地方综合性大学办学目标定位[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年第5期
    170. 黄柏刚.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体系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2005年第1期
    171. 黄新华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学初探[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72. 黄新华等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素质构架理性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2期
    173. 黄新华等办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几点认识[J]大学教育科学2003年第1期
    174. 龚震伟应用型本科应重视创造性的培养[J]江南论坛1998年第3期
    175. 彭永恒高等工程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建第5期
    176. 曾岳南等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建设[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S1)
    177. 程建芳借鉴国外经验,应用型教育实践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8期
    178. 董大奎构建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2期
    179. 谢作栩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3期
    180. 辜胜阻等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181. 韩丛发等面向21世纪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年第4期
    182. 韩立强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的定位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10期
    183. 腾玉梅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与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第3期
    184. 雷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J]北京教育2005年第9期
    185. 靳润奇等 着力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专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5期
    186. 嘉鹏准确定位办出特色-教学型高校的发展之路[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2期
    187. 熊颖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暨对大陆发展应用型本科的借鉴[J]职教论坛2008年第15期
    188. 熙莹努力探索和构建工程应用型本科大学的教学体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89. 蔡雪峰 “双师型”教师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种的作用及培养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6期
    190. 樊继轩论“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对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91. 潘志华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策略思考[J]江苏高教2003年第6期
    192.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2期
    193. 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z1
    194. 潘懋元吴玫 高等教育学校的分类和定位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第3期
    195. 潘懋元走向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观[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196. 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197. 薛涛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观的选择与实现[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98. 魏百军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期发展策略研究[J]高教探索2007年第4期
    199. 魏诒新建本科院校应突出教学应用型特点 [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9期
    200. 懿心等坚持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性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