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中国正在逐步进入消费社会,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转型带来社会领域各方面的转变。消费社会是一个消费主导型的社会,一方面,消费社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刺激消费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人们的消费观念、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在建筑领域,城市开发、形象工程、标志性建筑、时尚建筑等等成为当今中国建筑的关键词。消费社会的出现给中国建筑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境与挑战。为此,本文以消费社会为视角,试图认识消费时代中国建筑创作实践中的现象、问题及其经济文化根源。把研究放在当代中国消费社会这一时代背景下,探索中国建筑创作与消费社会的内在联系。通过消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转变去考察中国建筑,一方面,分析当代中国建筑创作,把握建筑现象背后的成因机制和经济文化逻辑,形成对当代中国建筑的反思性认识;另一方面,在对消费社会经济文化的认识基础上建构起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应对与调适的策略。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理论引入。第1章从当代中国建筑实践的种种现象中引出问题与困境,进而确定以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实践为研究对象,以消费社会为研究视角,并阐述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内容及结构。
     第二,理论建构。第2章首先阐述消费社会的相关理论,分析消费社会的内涵与特征,以及当代中国消费社会的基本情况,进而分析消费社会与建筑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消费社会与建筑的研究框架。
     第三,理论运用。分别从经济、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上分析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对消费社会经济文化转变影响下的当代中国建筑现象进行批判性分析,剖析当代建筑创作转变的特征及其背后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第3章从经济层面,分析经济环境转变和资本增值逻辑对建筑领域的影响,从而对经济环境及资本增值逻辑与中国建筑发展现状的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第4章从社会层面,研究消费异化及消费观念转变对建筑的影响,分析建筑个性化与差异化的特征,并指出其内在的符号消费及社会认同逻辑。第5章从文化层面,研究商品的美学化与消费审美化对建筑产生的影响,分析消费者的内在审美需求及建筑的外在表现。总的来说,经济环境转型是中国建筑外部因素,资本增值逻辑是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实践的内在动力,经济增长需求是根本的因素,建筑的符号消费与审美消费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增长需求。
     第四,应对研究。消费主义与消费文化给中国建筑创作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从消费社会经济文化对中国建筑所产生的影响中可以寻找发展的契机。第6章分析消费社会经济文化的积极与消极因素,从中发掘中国建筑发展契机,并建立起应对与调适体系。第7章研究社会领域的应对策略,在观念上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均衡发展,在实践上建构健康的建筑创作环境。第8章研究建筑领域及建筑师的应对与调适策略,在观念层面通过多种建构和引导中国建筑创作和消费观念,在实践层面提倡批判的创作态度立场和精英意识、回归建筑基本原理、坚持理性的建筑创作原则和自主创新意识,提出兼顾市场、社会、设计的建筑创作理念。在社会领域与建筑领域,从经济、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形成建筑创作观念与实践全面的、系统的、整合的应对与调适体系。
China is now gradually stepping into a consumer society.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economy brings changes to every aspects of the society. Consumer society is consumption-led.On one hand, with commercialization and market of consumer society deepening, anythingcould be consumer object. On the other hand, stimulating consumption becomes an importantmean to operation of the economy. Consuming becomes main activity in people’s daily lives.People’s value, aesthetics and ways of life change. In architecture aspect, city developing,image project, landmark and fashion building etc have become key words of current Chinesearchitecture. Consumer society brings developing opportunities to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itfaces many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as well. This article, with consumer society asperspective, is trying to recognize the fact and debates during the architecture creation andpracti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umer socie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esent Chineseconsumer society,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o build up the inside connection of Chinesearchitecture creation and consumer society. To study Chinese architecture through the changeof consumer society economic culture environment. On one hand, analyzing present Chinesearchitecture creation, understanding and criticizing inner society origin of Chinese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it brings pres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reflective understanding. Onthe other hand, based on the knowledge, it builds up the reactive and adjusting strategy forpres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This article mainly includes four parts:
     Firstly, theory introduced. In chapter1, from pres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practice itraises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Then defin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 asresearch object, consumer society as research perspective, it elaborates paper research’spurpose, significance, methods, content and organization.
     Secondly, theory constructed. In chapter2, it firstly elaborates relative theories ofconsumer society, analyses the content and feature of consumer society and the basic situationof present Chinese consumer society. Then it analyzes the inside connection of consumersociety and architecture. Lastly, the it builds up the research frame of consumer society andarchitecture.
     Thirdly, theory analyzed. From three angles of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it analyzesthe main features emerge in consumer society. It analyzes critically the present Chinesearchitecture phenomenon affected by the change of consumer society economic culture. Itanalyzes feature of the present architecture creation change and its economy, society andculture factors behind. In chapter Three, analyzing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change impactto architecture through economic level, it grasp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architecturedevelopment under the impact of market economy and capital appreciation. In chapter4, fromsociety level, it investigates the affection from consumer difference and change of consumerconcept. It analyzes the feature of architecture personaliz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and pointsout its inside logic of symbolic consumption and social self-identity. In chapter5, fromculture level, it discusses the impact to architecture from commercial aesthetics. It analyzescustomers’ aesthetics behavior and architecture display. Overall, capital appreciation logic isthe driving force to architecture creation practice in consumer society. Economy growth demand is the essential factor. The ultimate goal of architecture symbolic consumption andaesthetics is consumption self-identity, which will further stimulate consumption.
     Fourthly, Response investigated. Consumer society bring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 toChinese architecture creation, which is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as well. It seeks thedevelopment opportunity from consumer society to Chinese architecture. Regarding thedifficult position that Chinese architecture facing, from social and architecture areas. Chapter6-8response comprehensively i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e dimensions. In chapter6,analyzing the social positive and negative factors, it uncovers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for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established deal structure. Chapter7studies the strategy in socialarea. In chapter8, it studies the responding strategy for architecture area and architect. Overallit forms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integrated system in social area-architecturearea-architect, concept and practice.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尔全集[M].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3
    [2]吴良镛.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0
    [1][台]夏铸九.理论建筑—朝向空间实践的理论建构[J].台湾社会研究业刊.1992年02期:3
    [1]李巨川.建筑师与知识分子[J].时代建筑.2002年05期:36
    [1]彭一刚.转引:张钦楠.现代中国文脉下的的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2
    [1][台]夏铸九.理论建筑—朝向空间实践的理论建构[J].台湾社会研究业刊.1992年02期:3
    [2]国际建协.北京宪章[J].世界建筑.2000年01期:17-18
    [1]刘康.文化研究的中国问题和理论创新[M].见: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8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8
    [2]窦武,试探建筑理论系统.见:张钦楠,张祖刚主编.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6
    [1]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一项探索[M].高铦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
    [4]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外文1979年出版.
    [1]康宇.从符号价值到物的社会意义—当代西方社会消费文化范式的转变[J].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06期:110
    [2]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1]尹世杰.略论消费文化[J].财经经济.1995年03期。
    [2]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44
    [3]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3-24
    [1][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87注:布尔迪厄将资本分为三种形态:一种为经济资本,可以直接转换成金钱,以财产权的形式被制度化;一种为文化资本,在一定条件下能转换为经济资本,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还有一种为社会资本,它也可以转换为经
    [1]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2]皮埃尔·布迪厄.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La Distinction. 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M].巴黎:Minuit出版社,1979年
    [3]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4
    [1]参考: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7;仰海峰,走向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62
    [2]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电子版:10-15
    [1]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电子版:10-2
    [1]周晓虹主编.中国中产阶级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62-99
    [2]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233
    [3]黄升民.2005—2006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163-187
    [1]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2
    [1][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张钦楠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301
    [2]同上:322
    [3]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113-114
    [1]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转引自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28
    [1]张钦楠.建筑设计方法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1]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2008-2009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年度发展研究报告[电子版],2009年:6
    [1][美] B.约瑟夫·派恩二世(B. Joseph Pine II)、詹姆斯H·(James H. Gilmore).体验经济[M].夏业良、鲁炜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16-46
    [2]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蔡伸章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
    [2]徐千里.全球化与地域性——一个“现代性”问题[J].建筑师.2004年6期:68
    [1]吴良镛.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M].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总序一.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荆哲璐.城市消费空间的生与死——《哈佛设计学院购物指南》评述[J].时代建筑.2005年02期:63
    [1]沙朗·佐京.谁的文化?谁的城市?[M].见: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07-108
    [1]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阿道尔诺.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见: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段[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34
    [1]张永岳等.诗意地栖居—现代居住文化思考[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1]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年:37
    [1]数据来源:方青海.城市更新与创意产业[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85
    [2]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M].见: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47
    [1]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M].见: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49
    [1]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99
    [2]大师系列从书编辑部编著.大师系列:瑞姆·库哈斯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13
    [1]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2]车飞.激变的城市——大都市的流行研究报告[J].设计新潮.2002年06期.89
    [1]张永和.物体城市.见:蒋原伦、史建编.溢出的都市[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6
    [1]薛求理.上海的“十佳”和香港的“十佳”[J].世界建筑.2000年09期:77-78
    [2]马国馨.三谈机遇与挑战[J].世界建筑.2004年07期:20
    [2]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33
    [1]纪晓岚.论城市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3
    [2]芒福德.城市文化.见:高鉴国.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77-78
    [3]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见: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47
    [4]童明.重构之图:新的城市空间[J].时代建筑.2007年01期:19
    [1]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8
    [1]牛凤瑞.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9
    [1]丁健.现代城市经济[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63
    [1]陆学艺.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8-9
    [2]陆学艺.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48-53
    [1]包亚明编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96
    [1]鲁品越.资本逻辑与当代现实—经济发展观的哲学沉思[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19,68
    [2]邹德侬等.中国现代建筑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30
    [1]数据来源:宋春华.广义建筑节能与综合节能措施[J].住宅科技.2005年11期:6
    [1]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68
    [1]杨昌鸣庄惟敏.建筑设计与经济[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2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2]尚·布希亚.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223
    [1]齐格蒙特·鲍曼.消费主义的欺骗性.何佩群译.中华读书报:1998年6月17日. http://www.gmw.cn
    [1]张莜薏.消费背后的隐匿力量:消费文化权力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47
    [2]郑少鹏.基于转型期价值观转变的中国建筑创作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66
    [1]保罗·福塞尔.格调[M].梁丽真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6
    [2]郑祥福,叶晖,陈来仪.大众文化时代的消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281
    [1]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58
    [1]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2-130
    [2]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98-299
    [1]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电子版:10-35
    [1]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1,85
    [1]周榕.焦虑语境中的从容叙事——“运河岸上的院子”的中国性解读[J].时代建筑.2006年03:51
    [1]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72
    [1]雷姆·库哈斯.加剧差异化的城市.刘宇杨译.见:“误读”《大跃进》[J].王辉.时代建筑.2006年05期:38
    [1]西莉亚·卢瑞(Celia Lury).消费文化[M].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4
    [2]上海市政府.《关于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试点意见》.2001年
    [1]坎贝尔.求新的渴望.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77
    [2]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73
    [1]齐奥尔特·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18
    [1]庄惟敏.建筑策划导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223
    [1]尚·布希亚.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223
    [1]西莉亚·卢瑞(Celia Lury).消费文化[M].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3
    [1]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 OMA为中国电视巨擎CCTV设计新总部大楼[J].时代建筑.2003年02期:32
    [2]王辉.疯狂的北京[J].时代建筑.2003年02期:48
    [1]赵夏榕.从本原出发——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李兴钢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人李兴钢[J].设计家.2010年02期:34
    [2]雷姆·库哈斯.广普城市[J].王群译.世界建筑.2003年02期:64
    [1]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35
    [2]陶东风.消费文化中的身体美学[J].创作评谭.2004年02期:11
    [3]“超美学”是指美学已渗透到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当中,因而丧失了其自主性和特殊性。艺术形式已经扩散渗透到了一切商品和客体之中,以至于从现在起所有的东西都成了一种美学符号。所有的美学符号共存于一个互不相干的情境中,审美判断已不再可能。见: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75
    [4]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429
    [1]迈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指出消费文化的概念强调了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就经济的文化维度而言,符号化过程与物质产品的使用,体现的不仅是使用价值,而且还扮演着‘沟通者’的角色;其次,在文化产品的经济方面,文化产品与商业的供给、需求、资本积累、竞争及垄断等市场原则一起,运作与生活方式领域之中。”见:迈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123
    [1]蒂姆·爱德华兹.狂喜还是折磨——购物的当代性质.见:罗钢、王中枕主编.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58
    [1][美]B.约瑟夫·派恩二世(B. Joseph Pine II),詹姆斯H.吉尔摩(James H. Gilmore).夏业良、鲁炜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35
    [1][美]B.约瑟夫·派恩二世(B. Joseph Pine II),詹姆斯H.吉尔摩(James H. Gilmore).夏业良、鲁炜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51-52
    [1]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93
    [2]阿莱斯·艾尔亚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56
    [3]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张钦楠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345
    [1]张永和.物体城市[M].见:蒋原伦、史建编.溢出的都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6
    [1]薛求理.全球化冲击一海外建筑设计在中国.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44
    [1]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评[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221
    [4]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李宝恒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7
    [1]关于“理性”的概念,马克斯·韦伯把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支配目的合理性行动的理性是工具理性,支配价值合理性行动的理性是价值理性。价值理性是一定行为的无条件的价值,强调的是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工具理性主要是指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所以,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经济理性指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行为。见: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88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46
    [2]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68
    [1]亚历山大·楚尼斯.广义建筑学:一种现实主义的建筑道路——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序言[J].建筑学报.2002年11期:1
    [2]关肇邺.建筑表现什么[J].建筑学报.2003年04期:41-42
    [1]刁志萍.消费主义价值观与可持续消费方式的建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9期
    [1][英]雷切尔·库珀、迈克·普瑞斯.何谓设计.见:李砚祖.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61
    [1]PaPanek V. Design for the realworid [M].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1971年
    [1]Whiteley N. Design for society[M]. London: Reaktion Books,1993年
    [1]郝曙光.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141
    [2]朱水.论工程的社会性及其意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4
    [3]都市实践.“制造中国”与“中国制造”[J].时代建筑.2004年04期:85
    [4]都市实践. URBANUS都市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0
    [1][德]西奥多·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92
    [1]第14接国际建协代表会报告中对“第三世界建筑活动及建筑教育情况”的论述,见:吴良镛.从“建筑与国家发展”看中国建筑的学术发展道路问题[C].工程科技论坛——我国大学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2005年:6
    [1]张永和.第三种态度[J].建筑师.2004年04期:25
    [2]郑时龄.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4-5
    [3]郑时龄.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5
    [1]吴良镛.建筑理论与中国建筑的学术发展道路——新版译著《建筑理论》上、下册序[J].建筑学报.2007年02期:
    [1]范诚,王群.建筑师市场策略发展趋势的展望——考察当代中国实验建筑师的活动[J].建筑学报.2005年11期:
    [1]周宪.走向创造的境界[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许安之编译.国际建筑师协会关于建筑实践中职业主义的推荐国际标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1]郑少鹏.基于转型期价值观转变的中国建筑创作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199-213
    [1]吴良镛.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236-237
    [1]何镜堂.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J].建筑学报.2002年07期:17
    [1]郑时龄.上海的新经典建筑评述[J].时代建筑.2000年01期:42
    [2]庄惟敏.建筑策划导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8
    [1]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出版社.2006年:157
    [1]转引自万小梅.普通城市,从欧洲到亚洲——〈S,M,L,XL〉[网络]. http://leonweb.myrice.com/xmshp.htm/
    [1]香港瑞安集团在3公顷的新天地项目中投资13亿,预计收回投资约13-14年,但后续的太平桥开发项目总共52公顷,投资高达200亿,新天地的成功开发为未来的太平桥开发项目带来更加广泛的商业前景。
    [1]在某些情况下,建筑师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可以共同获得的,并非属于对立面,只是在某些时候出于利己心建筑师会不惜损害社会利益,建筑设计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需要权衡各方利益后再化解。
    [2]吴良镛.建筑理论与中国建筑的学术发展道路——新版译著《建筑理论》上、下册序.建筑学报.2007年02期:4
    [1]雷切尔·库珀,迈克·普瑞斯.何谓设计.见:李砚祖编.外国设计艺术经典·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61
    [1]刘晓都等.用“当代性”来思考和制造“中国式”[J].时代建筑.2006年03期:22
    [2]马克·第亚尼编著.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腾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110
    [1]吴良镛.最尖锐的矛盾与最优越的机遇——中国建筑发展寄语[J].建筑学报.2004年01期:19
    [1]张永和.第三种态度[J].建筑师.2004年02期:24
    [1]李煦,约什华·普林斯-拉莫斯.关注建筑性能表现的设计[J].世界建筑.2010年03期:119
    1.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3.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孟广均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
    4.艾伦·杜克.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5.艾伦·帕罗海默.欧洲的未来——后工业化社会环境设计前瞻性思考[M].柳翰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6. B.约瑟夫·派恩二世(B. Joseph Pine II)、詹姆斯H·(James H. Gilmore).体验经济[M].夏业良、鲁炜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7.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8.道格拉斯·凯尔纳.波德里亚:批判性读本[M].陈维振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9.大卫·理斯曼.孤独的人群.王崑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11.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13.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一项探索[M].高铦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
    14.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李宝恒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5.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16.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17.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M].见: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18.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19.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Hanno Walter Kruft).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M].王贵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20.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 James Heilbrun, Charles M. Gray Edit. The Economies of Art and Culture(艺术文化经济学). CAMBRIDGE:2001
    22.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23.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M].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4. Michael J. Dear.后现代都市状况[M].李小科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25.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M].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6.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张钦楠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27.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M].杨渝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8.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
    29.马克·第亚尼编著.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腾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30.芒福德.城市文化.见:高鉴国.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31.尼古拉斯·米拉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32.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M].王之光、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33.芒福德.城市文化[M].见:高鉴国.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34.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35.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36.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7.尚·布希亚.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38.沙朗·佐京.谁的文化?谁的城市?[M].见: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39.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M].南京:南京大学.2002年
    40.瓦尔特·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胡不适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
    41.西莉亚·卢瑞(Celia Lury).消费文化[M].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2.西奥多·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43.齐奥尔格·西美尔(齐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用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44.约翰·沙克拉.设计——现代主义之后[M].卢杰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45.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46.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47.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48.包亚明编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49.包亚明主编.城市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50.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51.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52.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53.陈晏清主编.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轮[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54.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55.迪人.世界是设计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
    56.杜大恺.清华美术(卷9)[M].北京:清华大学.2010年
    57.丁健.现代城市经济[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
    58.都市实践. URBANUS都市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59.高鉴国.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60.黄升民.2005—2006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61.郝曙光.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62.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63.蒋原伦、史建编.流出的都市[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4.刘康.文化研究的中国问题和理论创新[M].见: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8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8
    65.李砚祖.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上、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66.李砚祖.设计之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
    67.李翔宁.想象与真实[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
    68.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69.纪晓岚.论城市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70.牛凤瑞.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71.陆扬、王毅.大众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72.陆学艺.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73.鲁品越.资本逻辑与当代现实—经济发展观的哲学沉思[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74.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75.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76.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77.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78.陶东风.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
    79.汪原.边缘空间——当代建筑学与哲学话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80.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81.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82.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83.王又佳.中国建筑·形式变迁[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
    84.王岳川.媒介哲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85.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86.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87.伍庆.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88.薛求理.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89.薛求理.全球化冲击——海外建筑设计在中国[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
    90.薛毅.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一~四卷)[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91.夏莹.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92.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出版社.2006年
    93.徐恒醇.设计符号学[M].北京:清华出版社.2008年
    94.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评[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
    95.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96.杨昌鸣庄惟敏.建筑设计与经济[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
    97.仰海峰,走向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98.周晓虹主编.中国中产阶级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99.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0.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01.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2.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3.周宪.走向创造的境界[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04.朱红文.工业·技术与设计——设计文化与设计哲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105.张钦楠.建筑设计方法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106.张钦楠,张祖刚主编.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107.张永岳等.诗意地栖居—现代居住文化思考[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108.邹德侬等.中国现代建筑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109.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0.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1.郑祥福,叶晖,陈来仪.大众文化时代的消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12.郑少鹏.基于转型期价值观转变的中国建筑创作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113.郑时龄.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114.郑光复.建筑的革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5.支文军、徐洁编.2004-2008中国当代建筑[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8年
    116.张永和.非常建筑[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117.张莜薏.消费背后的隐匿力量:消费文化权力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
    118.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9.张钦楠.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120.章利国.现代设计社会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121.庄惟敏.建筑策划导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
    122.戴路.经济转型时期建筑文化震荡现象五题[D].天津:天津大学.2004年
    123.郝曙光.当代中国建筑思潮[D].南京:东南大学.2006年
    124.崔笑声.消费文化时代的室内设计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125.王帆.消费社会下的形式表意建筑[D].上海:同济大学.2008年
    126.华霞虹.消融与转变——消费文化中的建筑[D].上海:同济大学.2007年
    127.施维琳.建筑视觉文化的表征与内涵[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128.鞠惠冰.消费文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年
    129.文隽逸.图像的狂欢:读图时代的城市与建筑设计[D].重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10年
    130.都市实践.“制造中国”与“中国制造”[J].时代建筑.2004年04期
    131.范诚,王群.建筑师市场策略发展趋势的展望——考察当代中国实验建筑师的活动[J].建筑学报.2005年11期
    132.关肇邺.建筑表现什么[J].建筑学报.2003年04期
    133.何镜堂.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J].建筑学报.2002年07期
    134.华霞虹.当代中国的消费梦想与建筑狂欢:1992年以来[J].时代建筑.2010年01期
    135.廉毅锐.生活在别处——浅谈2003年消费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J].建筑师.2005年04期
    136.樊可.消费世界的都市奇观——简析旗舰店建筑现象[J].建筑学报.2006年08期
    137.黄献明.社会经机观的演变及其建筑表现[J].世界建筑.2006年01期
    138.黄杏玲.消费文化中的建筑艺术[J].建筑学报.2000年04期
    139.康宇.从符号价值到物的社会意义——当代西方社会消费文化范式的转变[J].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06期
    140.李巨川.建筑师与知识分子[J].时代建筑.2002年05期
    141.李煦,约什华·普林斯-拉莫斯.关注建筑性能表现的设计[J].世界建筑.2010年03期
    142.李翔宁.图像、消费与建筑[J].建筑师.2004年08期
    143.李翔宁.权宜建筑——青年建筑师与中国策略[J].时代建筑.2005年06期
    144.李翔宁.城市发展的文化驱动力[J].上海综合经济.2004年07期
    145.刘晓都等.用“当代性”来思考和制造“中国式”[J].时代建筑.2006年03期
    146.孙远太.消费社会的分层逻辑:一个研究取向[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147.童明.重构之图:新的城市空间[J].时代建筑.2007年01期
    148.汪民安.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1期
    149.吴良镛.最尖锐的矛盾与最优越的机遇——中国建筑发展寄语[J].建筑学报.2004年01期
    150.吴良镛.建筑理论与中国建筑的学术发展道路——新版译著《建筑理论》上、下册序[J].建筑学报.2007年02期
    151.夏铸九.理论建筑—朝向空间实践的理论建构[J].台湾社会研究业刊.1992年02期
    152.徐千里.全球化与地域性——一个“现代性”问题[J].建筑师.2004年6期
    153.尹世杰.略论消费文化[J].财经经济.1995年03期
    154.杨宇振、唐琳.谁的策略?——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策略讨论[J].室内设计.2003年09期
    155.仰海峰.德波与景观社会批判[J].哲学研究.2008年10期
    156.郑时龄.上海的新经典建筑评述[J].时代建筑.2000年01期
    157.郑少鹏.时尚文化逻辑下的建筑观察[J].建筑学报.2007年09期
    158.朱水.论工程的社会性及其意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59.张永和.第三种态度[J].建筑师.2004年04期
    160.邹晓霞.建筑师与消费社会[J].建筑学报.2006年03期
    161.周宪.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文化“视觉转向”的一种解读[J].哲学研究.2001年10期
    162.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J].文学评论.2002年0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