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下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定位的实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人民生活一天天走向富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提高的时代背景之下,春晚应运而生。春晚的节目类型分为语言类、歌舞类、曲艺及其它类,其中语言类节目备受关注。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文化以及消费社会逐渐转型,媒介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受众的艺术鉴赏能力也日益提高。因此,受众对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态度产生了一些变化,由新奇喜爱转变为挑剔批判,出现年年期待年年看,年年看又年年骂的现象。
     本研究拟以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为样本,通过对历年春晚语言类节目进行内容分析,同时剖析受众的收看形态及其对节目的意义解读,并对具体节目进行叙事学文本分析,描绘出各个维度下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图景,提出并求证以下问题:历届春晚语言类节目有哪些基本特征?受众对春晚语言类节目持何种态度,为什么?春晚语言类节目应该从哪些角度考虑自身定位,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本论文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春晚语言类节目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春晚语言类节目进行量化分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论证春晚语言类节目主题、节目数量、时长、表演者以及所用方言等各方面的基本特征。然后,对受众进行态度研究,该部分采用无结构访谈法,即深度访谈法。通过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受众对春晚语言类节目态度变化情况。最后,笔者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具体的语言节目采用话语分析法进行研究。从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等角度出发,通过话语分析得到话语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深层次的文化因素以及话语的功能和效果,从而找出节目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传播规律,挖掘语言类节目的社会功能和基本定位。第二部分,使用传播学理论阐释实证研究的结果。研究发现,使用与满足理论并不能合理解释春晚语言类节目存在的观众年年期待年年看,年年看又年年骂的现象,相反,在春晚语言类节目这一特殊语境下,该理论可以重新建立一种模式,笔者已在具体论证中总结出一个新的模式图。议程设置理论可以阐释春晚语言类节目建构意识形态的定位,而拟态环境理论也正是春晚语言类节目传递大众文化信息、塑造大众文化形象的理论证明。
     研究发现,春晚语言类节目在现有的基本定位下,在节目主题、形式、内容和规格上存在具体的问题。如何找准定位,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即本研究的结语部分。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和理论阐释,最后找寻到的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基本定位并非恒定不变的,而是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受众、媒介技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立足受众,并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这才是让春晚语言类节目永葆生机的合理定位。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is gradually deepening, people's liv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sperous, and people are gradually increasing demand for cultural life, Spring Festival Gala comes into being.
     The types of Spring Festival Gala programs are divided into language classes, dance classes, folk art, and other categories in which language classes are of special concern. However, Into the 90s last century,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gradual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culture and consumer society, the media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the audience's appreciation of the arts is also rising. Therefore, the audience for Spring Festival Gala language classes shows the attitude of some changes from novelty into criticism. It leads into the phenomenon of looking forward to and watching every year while watching and cursing every year.
     This study is intended to show the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 language classes as a sample. Through the content analysis for calendar year’s Spring Festival Gala language classes programs and analysis of audience’s viewing patterns and its impact on programs to be read, the narrative text analysis for specific programs and the description upon pictures of Spring Festival Gala show under various dimensions, I try to present and verify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ar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vious Spring Festival Gala language programs? What attitude does the audience take towards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language programs, and why? To meet audience’s needs and position themselves suitably, what points of view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by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language programs producer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Part one, do som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language programs. First, make some quantitative analyses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language programs. Use content analysis to study and verify such basic features of Spring Festival Gala language programs as themes, program number, duration, performers as well as the dialect used in areas. Then, do research on the attitude of audiences. This segment is in unstructured interview method, that is, depth interviews.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content analysis, we can understand the changes in attitudes of the audience towards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language programs. Finally, for the specific language programs, learning from a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using discourse analysis research, from the ideology, popular culture point of view, through the discourse analysis to gain the hidden ideology behind the discourses, deep-seated cultural factors as well as the functions and effects of discourses, I want to identify the ideology behind the spread of programming discourse rules and find the social function and basic orientation of the language programs. Part two, use communication theory to explain empirical findings. The study shows that using the theory can not reasonably be interpreted to explain the looking forward to and watching every year while watching and cursing every year phenomenon on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language programs. On the contrary, under the particular context in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language classes, this theory can re-establish a pattern. I summed up a new model diagram in a specific argument. Agenda-setting theory can explain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language programs’positioning of constru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 while the pseudo-environment theory is th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for Spring Festival Gala language programs to pass information on popular culture and shape the image of mass culture.
     The study shows that Spring Festival Gala language programs get specific problems in the program theme, form, content and specifications in the existing basic definition. How to find their places,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at is part of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Combining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studies and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we know that the basic orientation we are looking for is not unchangeable. Based on the audience, it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the prevailing social environment, audience, media, technology, and many other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s, and with the constant innovation following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Spring Festival Gala language programs can find a reasonable positioning and maintain their vigor.
引文
1 [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文化”论文集》,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2习文:“仪式的建构与颠覆——关于春节联欢晚会的个案分析”,《中国电视》,2003年第4期,第34页。
    3陈欣、白蓓:“传统仪式的异化——从春节联欢晚会广告看消费文化”,《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140页。
    4张华:“作为电视仪式的春节联欢晚会”,《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第96页。
    5夏凌捷:“春节联欢晚会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第5期,第10页。
    6随雯茜:“春节联欢晚会:依托传统文化的国家意识形态议程设置”,《南方论刊》,2008年第5期,第75页。
    7黄梦阮、詹正茂:“民俗传统与国家话语——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的主题宣传研究”,《今传媒》, 2008年第3期,第19页。
    8杨华娟:“论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对当代‘新民俗’文化的建构”,《中国电视》,2005年第2期,第17页。
    9潘知常《最后的晚餐——春节联欢晚会与新意识形态》,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日访问。
    10靳斌:“丰富多元欢乐和谐——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评析”,《电视研究》,2007年第5期,第13页。
    11耿文婷:“春节联欢晚会的理性省思”,《文艺研究》,2003第3期,第105页。
    12王燕星.:“春节联欢晚会的传播学思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59页。
    13金柱:“回归电视本位——对改革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思考”,《新闻知识》,2006年第4期,第5页。
    14黄越:“贵在贴近贵在创新——关于电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断想”,《当代电视》,2004年第11期,第27页。
    15肖海峰:“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近几年的收视分析”,《市场观察》,2003年第4期,第26页。
    16[美]约翰·C·雷纳德:《传播研究方法导论》,李本乾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页。
    17李庆山、李敬:《中央电视台24届春节联欢晚会台前幕后》,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
    18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5页。
    19王澈:《春节晚会的“北方霸权”》,http://ent.163.com ,2009年12月3日访问。
    20王澈:《春节晚会的“北方霸权”》,http://ent.163.com ,2009年12月3日访问。
    2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22耿文婷:《中国的狂欢节——春节联欢晚会审美文化透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23[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24肖小穗:《传媒批评》,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25曾庆香:《新闻叙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26耿文婷:《中国的狂欢节——春节联欢晚会审美文化透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27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28[美]Jane Stokes:《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黄红宇、曾妮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2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0页。
    30[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第15页。
    31肖小穗:《传媒批评》,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32范江波:《春节联欢晚会的意识形态与修辞》,http://www.zijin.net/news/campus/bylw2/2008-1-11/n08111964K6H9GB865AFFE5.shtml,2009年12月9日访问。
    33范江波:《春节联欢晚会的意识形态与修辞》, http://www.zijin.net/news/campus/bylw2/2008-1-11/n08111964K6H9GB865AFFE5.shtml,2009年12月9日访问。
    
    35[美]塞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曾静平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36耿文婷:《中国的狂欢节——春节联欢晚会审美文化透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页。
    37王忠武:“大众文化与社会发展”,《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第10页。
    3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39曾庆香:《新闻叙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
    40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41王列军:《关系视角下的权力实践:21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社会学解析》, http://www.douban.com/note/25475836/,2009年12月25日访问。
    42转引自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43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44转引自[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68页。
    45转引自[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页。
    46丁汗青:《传播中的拟态环境》,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版,第1-2页。
    47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页。
    [1]李庆山、李敬:《中央电视台24届春节联欢晚会台前幕后》,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
    [2]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 [美] 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5] [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 [美]丹尼斯·卖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 [英]索尼娅·利文斯通:《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龙耘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8]史可扬:《影视传播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余志鸿:《符号传播的游戏规则》,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陈鸣:《艺术传播心灵之谜》,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鲁景超,《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受众心理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12]郑征宇:《电视文化传播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 [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14]陈燕、陶丹、李广增等:《传播学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 [荷]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6]曾庆香:《新闻叙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17]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8]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 [美]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0]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汪凯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1]耿文婷:《中国的狂欢节——春节联欢晚会审美文化透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22] [美]约翰·C·雷纳德:《传播研究方法导论》,李本乾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文化”论文集》,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24][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6]肖小穗:《传媒批评》,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7]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8][美]Jane Stokes:《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黄红宇、曾妮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郑鹏:“春晚语言类节目的社会功能”,《双语学习》,2007年第5期。
    [2]范红霞:“‘春节联欢晚会’——世俗神话的建构和消解”,《新闻知识》,2006年第8期。
    [3]随雯茜:“春节联欢晚会:依托传统文化的国家意识形态议程设置”,《南方论刊》,2008年第5期。
    [4]李三强:“春节联欢晚会:发展历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声屏世界》,2004年第1期。
    [5]郭玉真、张冠文:“春节联欢晚会受众参与性研究”,《现代视听》,2008年第4期。
    [6]黄梦阮、詹正茂:“民俗传统与国家话语——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的主题宣传研究”,《今传媒》,2008年第3期。
    [7]夏凌捷:“春节联欢晚会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大众文艺》,2008年第5期。
    [8]张步中:“对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传播学解读”,《中国电视》,2006年第4期。
    [9]梁秉堃:“略谈文艺作品的思想性_从今年_春晚_中的小品说起”,《当代电视》,2007年第4期。
    [10]张维:“在本色与表演之间_赵本山春晚小品中外乡人角色研究”,《艺术广角》,2008年第1期。
    [11]陈欣、白蓓:“传统仪式的异化_从春节联欢晚会广告看消费文化”,《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第1期。
    [12]耿文婷:“春节联欢晚会的理性省思”,《文艺研究》,2003年第3期。
    [13]罗治林:“日渐明显的失衡_论春节联欢晚会的施众和受众”,《视听纵横》,2005年第5期。
    [14]耿文婷:“神圣时间的镜像体验_春节联欢晚会的本土文化定位”,《现代传播》,2003年第1期。
    [15]耿文婷:“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之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1期。
    [16]丁汗青:“传播中的拟态环境”,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版。
    [17]靳斌:“丰富多元欢乐和谐——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评析”,《电视研究》,2007年第5期。
    [18]王燕星.:“春节联欢晚会的传播学思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9]金柱:“回归电视本位——对改革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思考”,《新闻知识》,2006年第4期。
    [20]黄越:“贵在贴近贵在创新——关于电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断想”,《当代电视》,2004年第11期。
    [21]肖海峰:“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近几年的收视分析”,《市场观察》,2003年第4期。
    [22]习文:“仪式的建构与颠覆——关于春节联欢晚会的个案分析”,《中国电视》,2003年第4期。
    [23]张华:“作为电视仪式的春节联欢晚会”,《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4]杨华娟:“论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对当代"新民俗"文化的建构”,《中国电视》,2005年第2期。
    [25]王忠武:“大众文化与社会发展”,《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
    [1]央视春晚视频点播站,http://space.tv.cctv.com/podcast/chunwanshipin
    [2]《关系视角下的权力实践:21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社会学解析》,2009年1月21日, http://www.douban.com/note/25475836/
    [3]潘知常:《最后的晚餐——春节联欢晚会与新意识形态》,2005年2月3日, http://www.sina.com.cn
    [4]《失语的狂欢——新世纪央视春节晚会解读》,2009年1月21日,http://www.douban.com/note/25481095/
    [5]王澈:《春节晚会的“北方霸权”》,2005年2月3日, http://ent.163.com
    [6]范江波:《春节联欢晚会的意识形态与修辞》,2006年6月14日http://www.zijin.net/news/campus/bylw2/2008-1-11/n08111964K6H9GB865AFFE5.s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