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韩故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郑韩故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与韩国的都城。为都城安全计,二国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研究郑韩故城的防御体系,有着较重要的学术意义及现实意义。本文着重从故城的选址、对自然屏障的倚重、都城及周边地区的军事设施、精神防御等方面进行研究。文章分为如下几部分:
     绪论: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概述了郑韩故城的研究历史、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及方法。
     第一章:着重介绍了郑韩故城的选址及对自然屏障的倚重。郑城选址于双洎河与黄水河交汇处的高台地上,其周围有不少高山、河流、关隘等自然屏障可以凭恃。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都城地区的军事防御措施。郑、韩建造有规模宏大的城址,并将宫城建于都城内的高亢处;运用城郭制及高台建筑;修筑稳固的城墙、复杂的城门与道路,并设立护城河;建造有瓮城马面以及众多的贮粮窖穴,并拥有精良的兵器;这些措施加强了都城地区的防御能力。
     第三章:介绍了郑、韩在都城周邻地区设立的一系列军事防御设施:辅都、军事重镇、军事据点及长城等。
     第四章:简要分析了郑韩故城的精神防御构成,在城址设计上注意聚气与避邪,庙宇建筑可对敌人产生精神震慑,通过祭祀又可求得自然神与祖先神的护佑。这些措施的采取均可使都城内居民的安全心理得以寄托。
     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指出,尽管郑韩故城防御体系的效果是明显的,但随着郑、韩军事力量的衰弱,郑城的军事防御体系逐渐瓦解。
The Original Town of Zheng and Han is the capital of Zheng State and Han State during Spring & 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For the sake of the safety of their capital, both of the two states established an effective system of military defense. Researches on defense system of it are of great academ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author mainly conducts a research on it from such aspects as site selection of the Original Town, dependence on natural screens, military facilities of the capital and surrounding areas, and spiritual defense.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parts.
     In introduction, the author defines related concepts, reviews the research situations on the Original Town, and then states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methodology of this thesis.
     In chapter one, the author introduces its site selection and dependence on natural screens. The capital was located at the high-level place where Shuangji River and Huangshui River joined, in the surrounding of which there were such natural protective screens such as mountains, rivers, and passes to depend on.
     In chapter two,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measures of military defense of the capital area. Zheng and Han states constructed a large-scale town site, solid town walls, firm town gates, roads, and numerous grain-storage pits.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ystem of inner and outer city walls, and high-platform buildings, they set up such facilities as moats, enceintes of town gates, and abutment walls on the city walls. Through all of these measures, the defense ability of the capital area was strengthened.
     In chapter three, the author discusses such facilities of military defense established in surrounding areas of the capital as complementary capitals, towns and strong points of military importance, and long walls.
     In chapter four, the author concerns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defense of the Original Town. When designing the town site, they paid attention to gathering Qi together and avoiding evil spirits. Temples could frighten enemies spiritually. Sacrifice could pray for the protection and help of natural gods and forefathers. In so doing, their residents' psychology of safety was satisfied.
     In conclusion, the author sums up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thesis.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although the defense system of the Original Town was very effective, it collapsed gradually as the military power of Zheng and Han states was becoming weaker and weaker.
引文
[1]张国硕:《夏国家军事防御体系研究》,《中原文物》2008年4期:40。
    [2]《春秋大事表》。
    [3]《春秋大事表》。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三册,中华书局,1990年5月:988。
    [2]宋杰:《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郑》,《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6期:74。
    [3]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4期:9。
    [4]顾栋高编,吴树平等整理:《春秋大事表·郑执政表》,中华书局,1993年。
    [5]《左传·襄公八年》
    [6]《战国策序》
    [7]《战国策·赵策三》
    [8]《孟子·离娄上》
    [9]王应麟:《玉海》附《诗地理考》第二卷“郑”条。
    [10]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 年:65。
    [1]刘东亚:《河南新郑仓城发现战国铸铁器泥范》,《考古》1962年3期:165。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韩故城制骨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0年2期:43。
    [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韩故城内战国时期地下冷藏室遗迹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年2期:1。
    [4]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62。
    [5]郝本性:《新郑“郑韩故城”发现一批战国铜兵器》,《文物》1972年10期:32-33。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制陶作坊遗迹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年3期:33。
    [7]李德保:《在新郑郑韩故城内发现宫城遗址》,《河南文博通讯》1978年2期:64。
    [8]蔡全法:《郑韩故城韩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119。
    [9]郝本性:《新郑县新郑故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4年:132,文物出版社。
    [10]蔡全法:《新郑县郑韩故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6年:150-151,文物出版社。
    [1]宋国定:《新郑县郑韩故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年:187,文物出版社。
    [2]法定、堂革:《新郑县郑韩故城》,《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年:182,文物出版社。
    [3]蔡全法、刘海旺、马俊才:《郑韩故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年:251-252,文物出版社。
    [4]蔡全法:《新郑郑韩故城》,《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年:230-232,文物出版社。
    [5]蔡全法:《新郑郑韩故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2年:242,文物出版社。
    [6]郑韩:《新郑县大吴楼东周铸铜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年:185-186,文物出版社。
    [7]蔡全法、马俊才:《新郑郑韩故城金城路考古取得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4年1月2日1版。
    [8]蔡全法、马俊才:《郑韩故城考古又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7年2月23日1版。
    [9]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郑韩路东周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84,文物出版社。
    [10]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热电厂两周遗址和春秋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7年:170-171,文物出版社。
    [11]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东关东周与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7年:175,文物出版社。
    [12]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四桥路东周遗址和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7年:173-175,文物出版社。
    [13]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郑韩故城韩宫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年:204-205,文物出版社。
    [14]蔡全法、马俊才:《郑韩故城考古又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7年2月23日1版;
    蔡全法:《新郑市中行东周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7年:171-173,文物出版社;
    蒋迎春等:《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揭晓》,《中国文物报》1998年2月18日1版;
    蔡全法 马俊才:《郑韩故城考古再获重大发现》,《中国文物报》1998年3月15日1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郑韩故城青铜礼乐器坑与殉马抗的发掘》,《华夏考古》1998年4期;
    蔡全法 马俊才:《新郑市中行东周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年:203-204,文物出版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东周祭祀遗址》,《文物》2005年10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年9月。
    [15]樊温泉、朱树政:《新郑市华瑞路战国至汉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年:258-259,文物出版社。
    [1]樊温泉、徐承泰:《新郑市月季新城小区工地东周至明清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年:250,文物出版社。
    [2]郑国的贵族墓葬多位于城内,中小墓葬多分布于城外;韩国王陵及高级贵族墓葬分布于故城的西南侧,中小墓葬多位于故城周围。据笔者初步统计,已发掘的中小型东周墓至少有两千二百座。
    [3]蔡全法:《新郑县郑韩故城的考古钻探与发掘》,《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年:169,文物出版社;
    蔡全法:《郑韩故城发现战国大型贮粮陶窖》,《中国文物报》1986年9月19日2版:
    蔡全法:《新郑郑韩故城》,《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年:230-232,文物出版社;
    蔡全法、马俊才:《新郑郑韩故城金城路考古取得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4年1月2日1版;
    蔡全法、马俊才:《新郑物价局职工自建地东周遗址与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76,文物出版社;
    马俊才、郑含:《新郑市万隆公司商品房基地东周遗址与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77,文物出版社;
    马俊才、郑含:《新郑市万隆公司起土地东周遗址与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77-179,文物出版社;
    郭木森、孙春玲:《新郑市市直幼儿园基建地东周遗址与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年:207-208,文物出版社;
    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供销社商品房东周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年:198,文物出版社;
    衡云花:《新郑市摩托城东周至明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年:265,文物出版社;
    樊温泉、徐承泰:《新郑圣昊纪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春秋战国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年:251,文物出版社。
    [4]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阁老路东周遗址与古墓葬》,《中国考学年鉴》1996年:174-P175,文物出版社;
    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城关乡房地产公司东周遗址与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86-187,文物出版社;
    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热电厂两周遗址和春秋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7年:170-171,文物出版社。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制陶作坊遗迹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年3期:33-5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郑韩故城发现战国时期大型制陶作坊遗址》,《中原文物》2003年1期;
    (冯庄制陶作坊遗址)新郑市文物管理局:《新郑市文物忠》,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9月:69;
    蔡全法:《郑韩故城韩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121。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韩故城制骨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0年2期。
    [7]新郑市文物管理局:《新郑市文物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9月:70。
    [8]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郑韩路东周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84,文物出版社。
    [9]蔡全法:《郑韩故城与郑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202-211;
    蔡全法:《郑韩故城韩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117-123。
    [1]蔡全法:《郑韩故城在我国古城中的地位》,中国古都学会 新郑古都学会编《中国古都研究(十五)》,三秦出版社,2004年8月:123-131。
    [2]蔡全法:《奠及其都邑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安金槐先生纪念文集》,大象出版社,2005年10月:324-330。
    [3]蔡全法:《新郑金城路铜器窖藏性质及其若干问题》,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编《河南文物考古论集(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196-200。
    [4]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2期:115-129。
    [5]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4期:1-36。
    [6]李玉洁:《郑国的都城与疆域》,《中州学刊》2005年6期:162-164。
    [7]郑杰祥:《郑韩故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地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2期:22-25。
    [8]陈钦龙:《郑韩故城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9]黄茂琳:《新郑出土战国兵器中的一些问题》,《考古》1973年6期:372-380。
    [1]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黑尼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419-423。
    [2]李自智:《东周列国都城的城郭形态》,《考古与文物》1997年3期:69-75。
    [3]蒋刚:《东周时期主要列国都城人口问题研究》,《文物春秋》2002年6期:10。
    [4]李锋:《中国古代宫城概说》,《中原文物》1994年2期:43-44。
    [5]刘庆柱:《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
    [6]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8月。
    [7]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
    [8]曲英杰:《古代城市》,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9]查瑞珍:《战国秦汉考古》,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
    [10]宋治民:《战国秦汉考古》,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
    [1]刘庆柱:《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考古》2000年7期。
    [2]刘庆柱:《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9。
    [3]张国硕:《文明起源与夏商周文明研究》,线装书局,2006年3月:5。
    [1]《诗·大雅·板》:“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2]吴庆洲:《太阳崇拜与中国古城规划》,《中外建筑》1997年1期:39。
    [3]《史记·周本纪》
    [1]《史记·郑世家》
    [2]卢连成:《周都域郑考》,《古文字论集》第9、10页,《考古与文物丛刊》2,1983年;
    王辉:《周畿内地名小记》,《考古与文物》1985年3期。
    转引自《西周金文中的郑地和郑国东迁》,《文物》2006年9期:70-78。
    [3]蔡全法:《奠及其都邑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安金槐先生纪念文集》,大象出版社,2005年10月:327-330。
    [4]李峰:《西周金文中的郑地和郑国东迁》,《文物》2006年9期:70。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年9月:932。
    [6]《史记·郑世家》
    [7]《国语·郑语》载:(郑)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对曰:“王室将卑,戎、狄必昌,……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孥与贿焉,不敢不允。”……公说(悦)。乃东寄孥与贿,虢、郐受之,十邑皆有寄地。《史记·郑世家》有相似的记载:于是桓公问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对曰:“独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于是卒言王,东其民雒东,而虢、郐果献十邑,竟国之。
    [8]《史记·郑世家》:“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下,并杀桓公。”
    [1]马世之:《郐国史迹初探》,《史学月刊》1984年5期:33;
    梁晓景:《郐国史迹探索》,《中原文物》1987年3期:105;
    邵炳军:《郑武公灭郐年代补证》,《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35;
    李峰:《西周金文中的郑地和郑国东迁》,《文物》2006年9期:75。以上诸位先生皆认为最早伐郐之郑伯应是桓公,灭郐而迁郑者为武公,时当平王东迁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69年。
    [2]《史记·郑世家·集解》引韦昭注曰:“后武公竟取十邑地而居之,今河南新郑也。”《汉书·地理志》京兆尹郑具条下,颜注引应劭曰:“宣王母弟所封也。其子与平王东迁,更称新郑。”《元和郡县志》云:“新郑县,本有熊之墟,又为祝融之墟。于周之郑武公之国都。”朱熹《诗集传》载:“郑本在西周咸(棫)林之地,武公俘虢、郐之地,始徙其封而施号于新郑邑,故曰新郑。”《读史方舆纪要》说:“新郑,故有熊地,黄帝都焉。……春秋时为郑国,曰新郑,以别于京兆之郑也。”另据蔡全法先生考证,“新郑”一名出现在韩灭郑以后,是为了区别韩之郑与郑之郑,详见《奠及其都邑考》:329。此说近是,因考古发现的两个铭刻“新郑”的陶器皆为战国之器:一为战国陶罐,发现于故城西北部的韩宫城内(《新郑郑国祭祀遗址》:3);一为大瓮肩部陶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郑韩故城发现战国时期大型制陶作坊遗址》,《中原文物》2003年1期:8)。
    [3]郑武公与商人订立盟誓:“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丐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语出《左传·昭公十六年》。郑文公时期“烛之武缒城退秦师”与郑穆公时期“弦高犒师退秦兵”的历史故事均是郑商人出于报君王释“商奴”之恩而积极主动保卫国家的真实写照。
    [4]《左传纪事本末》卷四十一载:“郑庄公,春秋诸侯中枭雄之姿也。……修廪延之郄,则代卫;报东门之役,则侵卫;为邾人释取田之憾,则代宋;念请成之弗许,则侵陈;假王命以兴师,则伐宋;兼三国之师,则取载;托违命以虐小,则入(成阝);饰鬼神之不逞,则入许;怒周班之见后,则战郎。其他连衡植党,相从牲歃,难一二数,庄公亦一世之雄哉!”
    [5]李玉洁:《郑国的都城与疆域》,《中州学刊》2005年6期:164。
    [6]赵立瀛、赵安启:《简述先秦城市选址及规划思想》,《城市规划》1997年5期:53。
    [7]《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邘、应、晋、韩,武之穆也。”杜预注:“四国皆武王之子,韩国在河东郡界。”《诗·大雅·韩奕》云:“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韩侯受命。”郑氏笺:“梁山于韩国之山最高大,为国之镇所望祀焉。……梁山今左冯翊夏阳西北,韩姬姓国也。后为晋所灭,故大夫韩氏以为邑名焉。”
    [8]《诗·大雅·韩奕》云:“薄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 因此其伯。”
    [1]《元和郡县志》卷二:“韩城县,古韩国及梁国。”
    [2]《史记·韩世家》:“韩之先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
    [3]《史记·韩世家》说:韩武子“得封于韩原。”《正义》引《括地志》云:“韩原在同州韩城县西南八里,又韩城在县南十八里,故古韩国也。”
    [4]梁景:《韩国都城迁徙考》,《大同高专学报》,1998年4期:8-12。
    [5]《史记·韩世家》载:“晋定公十五年,宣子与赵简子侵伐范、中行氏。宣子卒,子贞子代立。贞子徙居平阳。”
    [6]《战国策·秦策》高诱注:“宜阳,韩邑,韩武子所都也。”《吕氏春秋·任数篇》高诱注:“康子与赵襄子共灭智伯而分其地,生武子,都宜阳。”
    [7]赵安杰:《战国宜阳故城调查简报》,《中原文物》1988年3期:8。
    [8]《吕氏春秋·任数篇》高诱注:“韩武子生景侯,徙阳翟。”《元和郡县志·河南道》载:“阳翟县,本禹所都,春秋时郑之栎邑,韩自宜阳移都于此。”
    [9]刘东亚:《阳翟故城的调查》,《中原文物》1991年2期:85。
    [10]《史记·韩世家》载:“哀侯二年灭郑,因徙都郑。”
    [11]据史念海先生考证,韩都的迁徙是由平阳直接迁至新郑,后由新郑迁至阳翟。详见《郑韩故城溯源》:11-36。
    [1]《战国策·韩策》云:“三晋已破智氏,将分其地。段规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皋(今河南省荥阳汜水镇)。'韩王曰:‘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无所用之。'段规曰:‘不然。臣闻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也;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王用臣言,则韩必取郑矣。'王曰:‘善。'果取成皋。至韩之取郑也。果从成皋始。”
    [2]《史记·周本纪》
    [3]《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史记·商君列传》
    [5]《元和郡县志》云:“新郑县,本有熊之墟,又为祝融之墟。”《读史方舆纪要》载:“新郑,古有熊地,黄帝都焉。”
    [1]《左传·昭公十六年》载:“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俱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藿。”
    [2]《管子·乘马篇》云:“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
    [3]马正林:《中国城市的选址与河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4期:83-87。
    [4]薛文灿:《溱水在新郑》,新郑日报1994年10月24日。
    [1]《资治通鉴》卷二《周纪二·胡三省注》
    [1]韩国河:《都市文明与河流关系的思考》,中国古都学会等编《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选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208-209。
    [2]马正林:《中国城市的选址与河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4期:83。
    [3]《水经注·颍水》:“又东南过临颍县南,……洧水从河南密县东流注之。”
    [4]见《水经注》卷二十二洧水条,其下补注云:“水出山下,亦言出颖川阳城山,山在阳城县之东北,盖马领之统目焉。”
    [1]详见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5。郦道元为《潧水》作注时曾征引史伯答郑桓公曰:“前华后河,左洛右济,主芣騩而食潧洧。”而《国语·郑语》所载却是:“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溱洧。”所言为“溱洧”,非“潧洧”也。郦道元也说:“世亦谓之为郐水也。可知,郦注的“潧水”实为“郐水”。
    [2]蔡全法:《郐国、郐水、郐都析议》,河南省考古学会编《河南省文物考古论集》,大象出版社,2006年:154-157。
    [3]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8年4期:5。
    [4]蔡全法:《郐国、郐水、郐都析议》,河南省考古学会编《河南省文物考古论集》,大象出版社,2006年:154-157;
    刘文学:《纠正溱水讹误 廓清历史谜团》,《中州今古》2002年1期:32-42。也有学者认为溱水就在今新密市,详见龚延文:《郦道元没有错改溱水为黄水--和刘文学同志商榷》,《中州今古》2002年4期:61-91。
    [1]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志·水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8。
    [2]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志·地貌山河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120-121。
    [1]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志·地貌山河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120-121。
    [2]史念海:《论济水和鸿沟(上)(中)(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1、2、3期。也有学者认为,济水没有分成两段,无所谓的南济和北济之称,所谓南济是对荧泽水的误解。详见何幼琦《古济水钩沉》,《新乡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2期:100-108。
    [3]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志·水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8。
    [4]张汉洁:《古圃田泽的变迁与开发利用》,《地域研究与开发》1988年3期:51。
    [1]史念海:《论济水和鸿沟(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1期:72。
    [2]陈降文:《古荥泽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年3期:94。
    [3]“桧,国名。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北,荥波之南。”
    [4]《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及狄人战于荥泽。卫师败绩,遂灭卫。”郑玄、胡渭、杨伯峻等先生认为该荥泽即在荣阳附近,史念海先生认为当另有其地,并指出这个荥泽可能在朝歌以北或西北。
    [1]赵立瀛、赵安启:《简述先秦城市选址及规划思想》,《城市规划》1997年5期:53。
    [2]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2期:116-117。
    [1]李建民:《广武山》,《中州今古》2001年6期:61。
    [2]马正林:《大伾山、广武山与黄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2期:50。
    [3]郑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 郑州古都学会编:《古都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229。
    郑杰祥先生进一步指出,据《水经·济水注》,放山的西侧就是广武山,广与高同声纽,因此广武山或者就是古鄗山的音变。另说鄗疑是邑名,清江永《春秋地理考实》:“《汇纂》:‘荥阳今开封府荣泽县,县西北有(?)山。'今按:《元和志》放山在荥泽县西十五里。鄗,疑是邑名。”
    [4]马正林:《大伾山、广武山与黄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2期:50-51。
    [1]张振犁:《“浮戏”本是“伏羲山”华夏文明此有源--新密市浮戏山考察记》,《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期:84-88。
    [2]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地理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126-127。
    [3]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地理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128-129。
    [1]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4期:19。
    [2]蔡全法:《郑韩故城在我国古城中的地位》,中国古都学会 新郑古都学会编《中国古都研究(十五)》,三秦出版社,2004年8月:124。
    [3]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省志·文物志》,1993年11月:115-116;
    郑州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文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105-106;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地理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109。
    [1]马世之:《郑州市域夏商周诸侯国国都探索》,郑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郑州古都学会编《古都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273。
    [2]赵炳焕:《新郑县发现一批战国货币》,《中原文物》1988年2期:11。
    [3]杜平安:《新郑市博物馆馆藏战国带铭青铜器》,《中原文物》1999年3期:101。
    [4]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省志·文物志》,1993年11月:115-116;
    郑州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文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104-105。
    [1]蔡全法:《新郑李家楼青铜器勾沈》,《海峡两岸春秋郑公大墓青铜器学术研讨会(内部资料)》,2001年6月:89-98。
    [2]蔡全法、马俊才:《新郑郑韩故城金城路考古取得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4年1月2日1版。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东周祭祀遗址》,《文物》2005年10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 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年9月。
    [1]《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注。
    [2]郭沫若:《新郑古器之一二考核》,《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科学出版社,1961年10月版。
    [3]朱士光主编:《中国八大古都》,人民出版社,2007年:156-157。
    [4]《诗·小雅·北山》
    [5]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8月:127。
    [6]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4期:27。
    [7]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419-423。
    [1]群力:《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文物》1972年5期:45。
    [2]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故城勘察和试掘》,《考古学报》1965年1期:894-909。
    [3]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邯郸市区古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0年2期:142-146。
    [4]湖北省博物馆:《楚都纪南城的勘查与发掘(上)(下)》,《考古学报》1982年3、4期。
    [5]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56。
    [6]陈钦龙:《郑韩故城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7]蒋刚:《东周时期主要列国都城人口问题研究》,《文物春秋》2002年6期:10。需要指出的是,蒋先生所依据的指数的理论基础为:城市人口的多少与城址规模的大小大体上是成正比的。
    [8]郑韩:《新郑县房地产东周遗址及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年:186-187,文物出版社;
    朱树政:《新郑市小高庄西、东周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年:264-265,文物出版社。
    [9]蔡全法、马俊才:《新郑物价局职工自建地东周遗址与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76,文物出版社;
    马俊才、郑含:《新郑市万隆公司商品房基地东周遗址与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76-177,文物出版社;
    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城关乡房地产公司东周遗址与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86-187,文物出版社。
    [10]樊温泉、朱树政:《新郑市热电股份公司纸箱厂西周及春秋时期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年:251-252,文物出版社。
    [11]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天下第一庄基建地东周遗址与古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83-184,文物出版社。
    [12]衡云花:《新郑市摩托城东周至明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年:265,文物出版社。
    [13]马俊才:《新郑市西街温泉大道东周遗址与汉墓》,《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年:98-199,文物出版社。
    [14]郑韩:《新郑县大吴楼东周铸铜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年:185-186,文物出版社。
    [15]蔡全法 刘海旺 马俊才:《郑韩故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年:251-252,文物出版社。
    [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阎铸:《春秋时代的军事制度(上)》,《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2期。
    [3]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9年2期:127。
    [4]蔡全法:《新郑县郑韩故城的考古钻探与发掘》,《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年:169,文物出版社;
    蔡全法:《郑韩故城发现战国大型贮粮陶窖》,《中国文物报》1986年9月19日2版;
    蔡全法:《新郑郑韩故城》,《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年:230-232,文物出版社;
    蔡全法、马俊才:《新郑郑韩故城金城路考古取得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4年1月2日1版;蔡全法、马俊才:《新郑物价局职工自建地东周遗址与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76,文物出版社;
    马俊才、郑含:《新郑市万隆公司商品房基地东周遗址与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77,文物出版社;
    马俊才、郑含:《新郑市万降公司起土地东周遗址与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77-179,文物出版社;
    郭木森、孙春玲:《新郑市市直幼儿园基建地东周遗址与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年:207-208,文物出版社;
    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供销社商品房东周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年:198,文物出版社;
    衡云花:《新郑市摩托城东周至明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年:265,文物出版社;
    樊温泉、徐承泰:《新郑圣昊纪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春秋战国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年:251,文物出版社。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韩故城内战国时期地下冷藏室遗迹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年2期:1。
    [6]蔡全法:《新郑郑韩故城的考古钻探与发掘》,《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年:169,文物出版社。
    [7]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9年2期:120-127。
    [8]衡云花:《新郑市摩托城东周至明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年:265,文物出版社
    [1]蔡全法:《郑韩故城韩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119-121;
    蔡全法:《郑韩故城与郑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208。
    [2]张国硕:《文明起源与夏商周文明研究》,线装书局,2006年3月:78。
    [3]“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4]林留根等:《藤花落遗址聚落考古取得重大收获》,《中国文物报》2000年6月25日。
    [5]刘庆柱:《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26-27。
    [1]李自智:《东周列国都城的城郭形态》,《考古与文物》1997年3期:71-72。也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战国时期)都城的基本形制为内城外郭式,不存在所谓宫城与郭城两城并列的结构。今所见两城并列等状,皆由后补加筑外郭城所致”。详见曲英杰:《古代城市》,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109。
    [2]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2期:115。
    [3]李自智:《东周列国都城的城郭形态》,《考古与文物》1997年3期:73。
    [4]《礼记·礼运篇》
    [1]刘庆柱:《中国古代宫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文物》1998年3期:52。
    [2]李锋:《中国古代宫城概说》,《中原文物》1994年2期:41。
    [3]刘庆柱:《中国古代宫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文物》1998年3期:49。
    [4]刘庆柱:《中国古代宫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文物》1998年3期:49。
    [1]李锋:《中国古代宫城概说》,《中原文物》1994年2期:43。
    [2]李锋:《中国古代宫城概说》,《中原文物》1994年2期:41。
    [3]刘庆柱:《中国古代宫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文物》1998年3期:51-52。
    [4]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59-60。
    [1]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9年2期:120;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4期:22。
    [2]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60。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年9月:3。
    [4]蔡全法:《郑韩故城与郑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206。据马俊才先生考证,此处应为郑国的宫殿区。详见《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另史念海先生推测西城中部发现的长方形城址为郑之大宫,后经发掘证实此城为韩之宗庙遗址。
    [5]法定、堂革:《新郑县郑韩故城》,《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年:182,文物出版社。
    [6]蔡全法:《新郑郑韩故城》,《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年:230-232,文物出版社。
    [7]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2期:120
    [8]蔡全法:《郑韩故城与郑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206。
    [9]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2期:126。
    [1]蔡全法:《郑韩故城韩文化考古的主要收扶》,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礼,2003年4月:117。
    [2]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9年2期:125。
    [3]蔡全法、马俊才:《新郑郑韩故城宫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年:162-163,文物出版社。
    [4]李德保:《在新郑郑韩故城内发现宫城遗址》,《河南文博通讯》1978年2期:64;马世之:《新郑郑韩故城》,《河南文博通讯》1978年2期:54。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制陶作坊遗迹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年3期。
    [1]杨鸿勋:《从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谈中国宫廷建筑发展的几个问题》,《文物》1976年2期:16。
    [2]张国硕:《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181。
    [3]杨鸿勋:《从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谈中国宫廷建筑发展的几个问题》,《文物》1976年2期:16-17。
    [4]李锋:《中国古代宫城概说》,《中原文物》1994年2期:43。
    [5]郝本性:《新郑县新郑故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4年:132-133,文物出版社。
    [6]蔡全法:《新郑县郑韩故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6年:150-151,文物出版社。
    [1]李德保、郭木森:《新郑发现一座韩国大型建筑遗址》,《中国文物报》1987年10月23日2版。
    [2]杨鸿勋:《从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淡中国宫廷建筑发展的几个问题》,《文物》1976年2期:17。
    [3]张国硕:《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181。
    [4]俞伟超:《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文物》1985年2期:56。
    [5]马世之:《试论城的出现及其防御职能》,《中原文物》1988年1期:68-69。
    [6]《城头山为中国已知时代最早城址》,《中国文物报》1997年8月10日。
    [7]张玉石等:《郑州西山仰韶时代晚期遗址面世》,《中国文物报》1955年9月10日。
    [1]张国硕:《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146。
    [2]苟平、王众:《中国古代城池军事防御体系探析》,《新建筑》2008年3期:103。
    [3]马世之:《新郑郑韩故城》,《河南文博通讯》1978年2期:54。
    [4]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东关东周与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7年:175,文物出版社。
    [5]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57。
    [6]蔡全法:《新郑郑韩故城》,《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年:230-232,文物出版社。
    [7]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56。
    [1]蔡全法:《郑韩故城与郑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204。
    [2]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从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56。
    [1]樊温泉、朱树政:《新郑市华瑞路战国至汉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年:258-259,文物出版社。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年9月:116-117。
    [3]蔡全法、马俊才:《郑韩故城考古再获重大发现》,《中国文物报》1998年3月15日1版。
    [4]蔡全法:《郑韩故城与郑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202-203。
    [5]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2期:124。
    [6]陈钦龙:《郑韩故城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3。
    [1]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2期:123-124。
    [2]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四桥路东周遗址和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7年:173-175,文物出版社。
    [3]马俊才先生根据新的考古材料,推测隔城墙可能始建于战国时期,此说可从。详见《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
    [4]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2期:124。
    [5]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郑韩路东周遗址》,《中国考古学年茶》1996年:184,文物出版社。
    [6]蔡全法:《郑韩故城韩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117。
    [7]马世之:《新郑郑韩故城》,《河南文博通讯》1978年2期:54。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郑韩故城发现战国时期大型制陶作坊遗址》,《中原文物》2003年1期:4-5。
    [2]郭木森、蔡晓红:《新郑市北街民居基建地东周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年:206,文物出版社。
    [3]蔡全法:《郑韩故城在我国古城中的地位》,中国古都学会新郑古都学会编《中国古都研究(十五)》,三秦出版社,2004年8月:125。
    [4]何驽:《史前古城功能辨析》,《中国文物报》2002年7月19日7版。
    [1]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57。
    [2]法定、堂革:《新郑县郑韩故城》,《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年:182,文物出版社。
    [3]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8年4期:20-21。
    [4]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56-57。
    [5]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2期:125。
    [1]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2期:119。
    [2]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419-423。
    [3]李玉洁:《郑国的都城与疆域》,《中州学刊》2005年6期:163。
    [4]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4期:29-30。
    [5]郑杰祥:《郑韩故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地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2期:23-24。
    [6]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423。
    [7]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4期:29。
    [8]陈钦龙:《郑韩故城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35。
    [9]樊温泉、徐承泰:《新郑市月季新城小区工地东周至明清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年:250,文物出版社。
    [10]蔡全法:《郑韩故城韩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117。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韩故城内战国时期地下冷藏室遗迹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年2期:1。
    [2]蔡全法:《新郑郑韩故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2年:242,文物出版社。
    [3]《左传·隐公十一年》载:“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及大逵,弗及,子都怒。” 《左传·桓公十四年》载:“冬,宋人以诸侯伐郑,报朱之战也。焚渠门,入及大连。” 《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春,楚子围郑。……入自皇门,至于逵路。”
    [4]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421。
    [5]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9年2期:121。
    [6]《左传·昭公二年》载,郑公孙黑将作乱,为子产所发现,公孙黑自缢而死,子产陈其尸于周氏之衢。
    [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郑韩故城发现战国时期大型制陶作坊遗址》,《中原文物》2003年1期:5。
    [8]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郑韩路东周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84,文物出版社。
    [9]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四桥路东周遗址和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7年:174,文物出版社。
    [1]蔡全法、马俊才:《新郑郑韩故城宫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年:162-163,文物出版社。
    [2]蔡全法:《郑韩故城韩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117。
    [3]杨国庆:《南京明城墙瓮城考源》,《紫金岁月》1998年6期:46。
    [4]《武经总要·守城》云:“门外筑瓮城,城外凿壕去大城大约三十步,上施钓桥,壕之内岸筑羊马城。……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
    [1]《太白阴经》卷三《筑城篇》曰:“其羊马城,于壕内筑高八尺,上至女墙。”《通典·兵典》亦载:“于城外去城十步壕内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无女墙(谓之羊马城)。”
    [2]《说文解字》载:“城曲城门谓闉,为曲城。”居延汉简则五尺称之为“回门”。
    [3]田中淡:《墨子城守诸篇研究》,《中国史研究》1991年1期。
    [4]董琦:《瓮城溯源--垣曲商城遗址研究之一》,《文物季刊》1994年4期。
    [5]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2期:125。
    [6]张国硕:《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144。
    [7]吴庆洲:《明南京城池的军事防御体系研究》,《建筑师》2005年2期。
    [1]叶万松、李德方:《中国古代马面的产生与发展》,《考古与文物》2004年l期:50-53。也有学者认为最早在城墙上构筑马面的是燕下都的宫殿区,详见周俊玲、叶梅《中国古代城墙防御系统--马面》,《华夏文化》2004年2期:13-14。
    [2]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2期:124。
    [3]新郑市文物管理局:《新郑市文物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9月:76-77。
    [4]叶万松、李德方:《中国古代马面的产生与发展》,《考古与文物》2004年1期:51。
    [5]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65。
    [1]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2期:125。
    [2]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60-61。
    [3]郝本性:《新郑县新郑故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4年:132,文物出版社。
    [4]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中行东川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年:203-204,文物出版社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年9月:724。
    [2]蔡全法:《郑韩故城韩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120。
    [3]刘东亚:《河南新郑仓城发现战国铸铁器泥范》,《考古》1962年3期:165。
    [4]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62-63。
    [5]郭木森、牛花敏:《新郑市城关镇土地所自建房工地东周遗址和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年:205-206,文物出版社。
    [6]蔡全法:《郑韩故城与郑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206。
    [7]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4期:25-26。
    [8]《史记·苏秦列传·索隐》
    [9]郝本性:《新郑“郑韩故城”发现一批战国铜兵器》,《文物》1972年10期:32-36。
    [10]宋治民:《战国秦汉考古》,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46-47。
    [1]郑杰祥:《郑韩故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地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2期:25。
    [2]薛文灿、崔耕:《新郑县出土铜剑、铜戈简报》,《中原文物》1982年4期:30-31。
    [3]寇玉海:《新郑发现一件刻款战国铜矛》,《中原文物》1992年3期:66。
    [4]蔡全法:《郑韩故城发现战国青铜剑》,《中国文物报》1988年7月22日2版。
    [5]蔡全法 马俊才:《新郑市法院新址东周遗址与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73-174,文物出版社。
    [8]杜平安:《新郑市博物馆馆藏战国带铭青铜器》,《中原文物》1999年3期:101。
    [7]樊温泉、徐承泰:《新郑市月季新城小区工地东周至明清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年:250,文物出版社。
    [8]黄茂琳:《新郑出土战国兵器中的一些问题》,《考古》1973年6期:374-376。
    [9]蔡全法:《郑韩故城韩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120。
    [1]蔡全法:《郑韩故城在我国古城中的地位》,中国古都学会新郑古都学会编《中国古都研究(十五)》,三秦出版社,2004年8月:130。
    [2]马世之:《新郑访古(下)》,《中国文物报》1985年9月26日3版。
    [3]蔡全法 夏麦陵 马俊才:《新郑新兴水泥厂春秋至汉代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年:170,文物出版社。
    [4]《战国策·韩一》
    [5]在东城偏南的五宅庄村内发现1件战国“公城”字陶盆,蔡全法先生认为公城有可能即古“仓城”。详见《近年来新郑“郑韩故城”出土陶文简释》,《中原文物》1986年1期。
    [1]蔡全法、马俊才:《新郑郑韩故城金城路考古取得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4年1月2日1版。
    [2]郭木森、孙春玲:《新郑市市直幼儿园基建地东用遗址与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年:207-208,文物出版社。
    [3]樊温泉、朱树政:《新郑市热电股份公司纸箱厂西周及春秋时期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年:251-252,文物出版社。
    [4]蔡全法:《郑韩故城发现战国大型贮粮陶窖》,《中国文物报》1986年9月19日2版。
    [5]蔡全法:《新郑郑韩故城》,《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年:231,文物出版社。
    [6]郑韩:《新郑县房地产东周遗址及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年:186-187,文物出版社。
    [7]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供销社商品房东周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年:198,文物出版社。
    [8]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中行东周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年:203-204,文物出版社。
    [9]衡云花:《新郑市摩托城东周至明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年:265,文物出版社。
    [10]蔡全法、马俊才:《新郑物价局职工自建地东同遗址与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76,文物出版社;
    马俊才、郑含:《新郑市万隆公司商品房基地东周遗址与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77,文物出版社;
    马俊才、郑含:《新郑市万隆公司起土地东周遗址与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年:178-179,文物出版社;
    樊温泉、徐承泰:《新郑圣昊纪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春秋战国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年:251,文物出版社。
    [1]马世之:《新郑郑韩故城》,《河南文博通讯》1978年2期:54-55;
    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60;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韩故城内战国时期地下冷藏室遗迹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年2期。
    [1]朱治民:《战国秦汉考古》,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46-47。
    [2]蔡全法:《新郑县郑韩故城的考古钻探与发掘》,《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年:169,文物出版社。
    [1]王琳:《中国古代早期王都的基本特征》,《中原文物》2006年4期:26。
    [2]张国硕:《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66-88。
    [3]李玉洁:《郑国的都城与疆域》,《中州学刊》2005年6期:163。
    [1]《左传·庄公十六年》:“秋,楚伐郑,及栎,为不礼故也。”《左传·宣公卜一年》:“十一年春,楚子伐郑及栎。”
    [2]新郑市文物管理局:《新郑市文物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9月:76-78;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省志·文物志》,1993年11月:129。
    [1]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省志·文物志》,1993年11月:115-116;
    郑州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文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140-141。
    [2]郑州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文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147。
    [3]丘刚:《启(开)封故城的兴废与勘探--兼谈启(开)封的郑氏家族》,《史学月刊》1992年2期:97-101;
    开封文物工作队:《启(开)封故城遗址的初步勘探与试掘》,《中原文物》1994年2期:22-25。
    [1]从其(郐)含义来讲,可能与其始祖名曰“郐人”(或作“会人”)有关。详见马世之:《郐国史迹初探》,《史学月刊》1984年5期:31。
    [2]郐国可能因为境内生长有许多桧树而得名。详见梁晓景:《郐国史迹探索》,《中原文物》1987年3期:104。
    [3]此言潧(溱)、洧二水所会流也。语出杨树达《小学金石论从·说侩》卷二。
    [4]邵炳军:《郑武公灭郐年代补证》,《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35;
    李峰:《西周金文中的郑地和郑国东迁》,《文物》2006年9期:75;
    陈隆文:《古郐国历史地理问题考辨》,《中州学刊》2005年6期:168;
    另见马世之先生的《郐国史迹初探》及梁晓景先生的《郐国史迹探索》。
    [5]《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说郑公子瑕死后,“文夫人敛而葬之郐城下”。杜预注:“郐城,故郐城,在荥阳密县东北。”《水经·洧水注》:“洧水又南迳郐城南。”杨守敬疏:“《括地志》,在新郑东北二十二里。《元和志》,在新郑东北三十二里。二志东北疑西北之误,在今密县东北五十里。”《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载:“郐城在(密)县东北五十里,周郐国也。”《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五十云:“郐城在密县东北五十里,接新郑界,周初封国,《诗》有《郐风》。”
    [6]《史记·郑世家·正义》引作“故郐城在新郑县东北三十二里。”《括地志》载:“故郐存郑州新郑县东北二十二里。”郑樵《通志》曰:“今新郑县东北三十五里有古郐城是也。”《路史·国名纪》云:“侩,郐姓……今新郑东北三十五里有古会城。”
    [7]马世之:《新密古城寨城址与祝融之墟问题探索》,《中原文物》2002年6期:23。
    [8]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省志·文物志》,1993年11月:114-115;
    郑州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文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141-142。
    [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新密市古城寨龙山文化城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2年2期:81。
    [10]马世之:《新密古城寨城址与祝融之墟问题探索》,《中原文物》2002年6期:23。
    [1]《春秋·僖公六年》:“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
    [2]《左传·僖公六年》:“夏,诸侯伐郑,以其逃首止之盟故也,围新密,郑所以不时城也。”
    [3]郑州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文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141。
    [4]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调查组等:《河南登封阳城遗址的调查与铸铁遗址的试掘》,《文物》1977年12期:52-6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1月:203-326。
    [5]《左传·昭公四年》:“四岳、三涂、阳城、太室……九州之险也。”
    [6]郑州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文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151-152;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1月:324。
    [1]张明申:《郑武公和东郑初都--京城》,中国古都学会等编《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选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186-187。
    [2]公元前636年,周王室发生“予带之乱”,郑文公迎周襄王避难于京城,故改名为“京襄城”。
    [3]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省志·文物志》,1993年11月:128-129;
    郑州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文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146-147。
    [4]郑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郑州古都学会编:《古都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273。
    [5]郑州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文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142-143。
    [1]马世之、郑杰祥、陈万卿等先生均持此说,详见《古都郑州》221、275-277;
    陈万卿:《东虢国考》,中国古都学会等编《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选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176-181。
    [2]郑州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文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152-153。
    [3]郝万章:《桐丘故城地望考》,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编《河南文物考古论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374-375。
    [1]刘东亚:《河南鄢陵县古城址的调查》,《考古》1963年4期:225-226。
    [2]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30-34。
    [3]程平山、周军:《商周管邑地望考略》,《中原文物》2000年4期。
    [4]张松林:《郑州市西北郊区考古调查简报》,《中原文物》1986年4期。
    [5]张松林等:《西周管邑管城管国》,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郑州市文物考古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 年:1495-1500。
    [1]郑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郑州古都学会编:《古都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224。
    [2]郑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郑州古都学会编:《古都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249。
    [3]郑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郑州古都学会编:《古都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249-250。
    [4]陈万卿:《东虢国考》,中国古都学会等编《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选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184-185。
    [5]陈万卿:《东虢国考》,中国古都学会等编《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选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182-183。
    [6]荆三林:《荥阳故城沿革与古荥镇冶铁遗址的年代问题》,《中原文物》1979年2期:40。
    [7]郑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 郑州古都学会编:《古都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260。
    [8]李玉洁:《郑国的都城与疆域》,《中州学刊》2005年6期:162。
    [1]郑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郑州古都学会编:《古都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273。
    [2]郑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郑州古都学会编:《古都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231。
    [3]“越戏方该在浮戏山下,当在今河南巩义东南。”详见《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25。
    [1]李玉洁:《郑国的都城与疆域》,《中州学刊》2005年6期:164。
    [1]“苏秦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西有长城之界'。”
    [2]李典芳:《河南省战国魏韩边界长城遗迹的实地考察》,《中原文物》2007年5期:20-25;
    郑州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文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153-154。
    [1]赵安杰:《战国宜阳故城调查简报》,《中原文物》1988年3期:8-12。
    [1]刘东亚:《阳翟故城的调查》,《中原文物》1991年2期:85-86。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郑州商城(中)》,文物出版社,2001年10月:952-1002。
    [2]郑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郑州古都学会编:《古都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269-270。
    [3]荆三林:《荥阳故城沿革与古荥镇冶铁遗址的年代问题》,《中原文物》1979年2期:42-43;
    张松林:《郑州市西北郊区考古调查简报》,《中原文物》1986年4期:8。
    [1]河南省博物馆登封工作站:《一九七七年下半年登封告成遗址的调查发掘》,《河南文博通讯》1978年1期。
    [2]河南省博物馆登封工作站:《一九七八年上半年登封告成遗址的发掘》,《河南文博通讯》1978年3期。
    [1]李典芳:《河南省战国魏韩边界长城遗迹的实地考察》,《中原文物》2007年5期:19-25。
    [1]《史记·楚世家》
    [2]尚景熙:《楚方城及其与楚国的军事关系》,《中原文物》1992年2期:11。
    [1]荀平、王众:《中国古代城池军事防御体系探析》,《新建筑》2008年3期:105。
    [2]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9年2期:128。
    [1]王琳:《中国古代早期王都的基本特征》,《中原文物》2006年4期:22。
    [2]刘庆柱:《中国古代宫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文物》1998年3期:54。
    [3]蔡全法:《新郑县郑韩故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6年:150-151,文物出版社。
    [4]法定、堂革:《新郑县郑韩故城》,《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年:182,文物出版社。
    [5]蔡全法:《新郑郑韩故城》,《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年:230-232,文物出版社。
    [6]蔡全法:《郑韩故城与郑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206-207。
    [7]李德保:《在新郑郑韩故城内发现宫城遗址》,《河南文博通讯》1978年2期:64;
    马世之:《新郑郑韩故城》,《河南文博通讯》1978年2期:54;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从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62。
    [8]蔡全法、马俊才:《新郑郑韩故城宫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年:162-163,文物出版社。
    [9]《礼记·祭义》:“君牵牲……即入庙门,丽于碑。”孔颖达疏:“君牵牲入庙门,系著中庭碑也。”王萧云:“以 纼贯碑中。”
    [1]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8月:80。
    [2]王阿敏、李丽静:《河南发现春秋郑国车马坑群》,《瞭望新闻周刊》2002年39期:48-49。
    [3]《礼记·祭统》
    [4]蔡全法、马俊才:《新郑郑韩故城金城路考古取得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4年1月2日1版;
    蔡全法:《新郑金城路铜器窖藏性质及其若干问题》,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编《河南文物考古论集(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196-200。
    [1]蔡全法:《郑韩故城与郑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编《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207;新郑市文物管理局:《新郑市文物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9月:60。
    [2]蔡全法、马俊才:《郑韩故城考古又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7年2月23日1版;
    蔡全法:《新郑市中行东周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7年:171-173,文物出版社;
    蔡全法、马俊才:《郑韩故城考古再获重大发现》,《中国文物报》1998年3月15日1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郑韩故城青铜礼乐器坑与殉马抗的发掘》,《华夏考古》1998年4期;
    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中行东周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年:203-204,文物出版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东周祭祀遗址》,《文物》2005年10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年9月:43-117。
    [3]蔡全法:《郑韩故城在我国古城中的地位》,中国古都学会 新郑古都学会编《中国古都研究(十五)》,三秦出版社,2004年8月:123-131。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年9月:922。
    [2]《礼记·郊特牲》
    [3]蔡全法、马俊才:《新郑中行商周及汉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年:153-154,文物出版社。
    [4]史念海先生认为,考古发现的中行郑国祭祀遗址可能为韩之社稷。详见《郑韩故城溯源》:30-34。
    [1]《左传·襄公八年》
    [2]《左传·襄公九年》
    1.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5月。
    3.[西汉]刘向,贺伟 侯仰军点较,《战国策》,齐鲁书社,2005年5月。
    4.[汉]司马迁:《史记》,标点本《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7月。
    5.许慎:《说文解字》(附检字),中华书局,1996年5月。
    6.王国维:《水经注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
    7.顾栋高编,吴树平等整理:《春秋大事年表》,中华书局,1993年。
    8.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
    9.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
    10.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月。
    11.[清]顾祖禹撰,贺次君 施和金点较:《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3月。
    12.[清]顾炎武:《肇域志》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3.朱彬:《礼记训纂》,中华书局,1996年9月。
    14.杨天宇:《礼记译注》、《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15.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91年11月。
    16.顾德融 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17.李学勤主编:《春秋史与春秋文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
    18.李学勤主编:《战国史与战国文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
    19.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20.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
    2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古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总出版社,1986年8月。
    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2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编:《郑州商城》(中册),文物出版社,2001年10月。
    2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年9月。
    25.郑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 郑州古都学会编:《古都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26.河南博物院:《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
    27.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省志·文物志》,1993年11月。
    28.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地理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
    29.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志·水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
    30.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志·地貌山河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
    31.郑州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文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32.新郑市文物管理局:《新郑市文物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9月。
    33.朱士光主编:《中国八大古都》,人民出版社,2007年。
    34.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5月。
    35.刘庆柱:《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
    36.中国古都学会等编:《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选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
    37.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8月。
    38.张国硕:《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39.张国硕:《文明起源与夏商周文明研究》,线装书局,2006年3月。
    40.徐卫民:《秦都城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41.宋治民:《战国秦汉考古》,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
    42.查瑞珍:《战国秦汉考古》,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
    43.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
    44.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7月。
    45.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文物考古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4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考古四十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
    47.安金槐:《安金槐考古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
    48.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
    49.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文物考古论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
    50.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文物考古论集(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51.河南博物院 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新郑郑公大墓青铜器》,大象出版社,2001年10月。
    52.中国古都学会 新郑古都学会编:《中国古都研究(十五)》,三秦出版社,2004年8月。
    53.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文物考古与研究(一)》,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
    5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金槐先生纪念文集》,大象出版社,2005年10月。
    5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1月。
    56.曲英杰:《古代城市》,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57.陈钦龙:《郑韩故城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58.郭沫若:《新郑古器之一二考核》,《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科学出版社,1961年10月。
    59.任伟:《西周封国考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2月。
    60.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6月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