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处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通过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这个转型的结果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事实,并通过历史将这个事实转化为中华民族的最终选择,但这种选择模式由此成为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核,而且通过文化的因循性对现实社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
     周天子授民授疆土,建立了封邦建国的血缘宗法政治体系。但从另一侧面上说,正是这种封邦建国的政权构成形式成为破坏血缘宗法制度的因素。各级贵族宗主为了赋税增值、扩大征兵而争夺人民,不断破坏支撑宗法制度的血缘体系,开始实行编户齐民政策,从而导致血缘宗法制度崩溃,地缘郡县政治确立,最后形成中央集权制度,春秋战国时期是这一变化的具体实现过程。
     政府编户的目的是要有效地掌握人口,编户的基础在于人民身份的齐等。造成编户的因素相当复杂,赋税之增值、封建之崩溃皆有关联,但其中最主要的动机就是扩大征兵。这一变革的步伐自春秋中晚期以后逐渐开始并日益加速,到战国以后,编户齐民逐渐成为中央政府的新基础。相对于血缘宗法封邦建国的权力分散制度来说,战国七雄中央政府的特色是集权,已具备秦汉统一政府的雏型和基础。
     就政治学的角度而言,地缘集权政治存在的主要条件有三个:第一,国家政府、而非贵族宗主,直接掌握全国人力资源;第二,国家通过直接向劳动者征收实物地租、而非接受各级宗主的层层贡献,控制全国财税资源;第三,国家统治者、而非血缘宗法的最大宗子,拥有国家的最高法权。
     法权是名分上的承认,承认国君所代表的政府是统治者,广大的人民群众是被统治者。而政府存在的实质,主要在于人口和财税,而财税又以土地和人口为本,故《大学》曰:“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因此,由国家直接控制人口和财税的编户齐民措施才成为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根本因素。
     以地缘形式组织社会,以国家的力量直接控制民力,这种与传统血缘体系完全不同的社会组织方法最早开始于齐国。管仲相齐“叁其国而伍其鄙”、“作内政而寄军令”、“定民之居,成民之事”,所谓“士就闲燕、工就官府、商就市井、农就田野”的分居方法,本身就是对血缘族居传统的颠覆,也是对新型社会组织的探索。因此管仲治齐实际上是春秋战国社会转型在制度上的开始。
     《左传·僖公十五年》记载的晋国“作州兵”,乃是指扩张征兵的范围,使得原本不服兵役的野人也同国人一样开始服兵役。五十年后,即公元前590年,鲁国“作丘甲”,也走上兵力扩张的道路。公元前538年,郑简公二十八年,即鲁国“作丘甲”五十二年之后,郑国“作丘赋”。以上具有代表性的改革,不仅在法律上确立了军事上全民皆兵的责任,而且也是政治上由血缘宗法走向地缘郡县的必由之路。
     作为地缘政治社会典型代表的郡县制度开始于春秋中后期,其发展过程经历了“县鄙”之县、“县邑”之县和“县制”之县三个阶段。西周以及春秋前期的县属于“县鄙”之县,仅仅是一种区域性范围的名称,而非地域性的组织。春秋中晚期到战国时代县发展到“县邑”之县,已经形成一种地域性的组织,并且已经具备了作为一级地方政府的某些方面的职能。战国时代,县的形式发展到“郡县”之县,完全形成一级地方组织,成为新的君主集权国家的政权基础。
     中央集权制是指国家政权全部集中于中央政府,而各级地方政府只能根据中央政府的指令办事。其主要特征有:第一、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不允许有相对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必须严格地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第二,作为对中央控制地方制度的辅助,在官吏任免上重视对地方官员的任用和监督,地方官员的任用、升迁和调动,皆由中央决定。第三,地方向中央政权负责,绝对执行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无限制地将权力高度集于中央。
     西周土地制度是以原始血缘宗法组织做为指导原则,表现为血缘贵族的宗族土地所有制。具体采取了在封建内部逐级分割所有的方式,即全部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些土地又通过逐级分封的办法,由各级贵族世袭占有,从而使各级贵族具有了实际上土地的部分所有权。
     从春秋前期开始,各国纷纷尝试着新的土地管理形式和人口控制方式,以期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具体表现为齐国的“相地而衰征”、晋国的“作爰田”以及鲁国的“初税亩”。形成于战国时代的国家授田制度,是建立在编户齐民基础之上的新型土地管理形式,其典型代表是魏国的李悝变法和秦国的商鞅变法以后所形成的土地制度。
     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发生变化的同时,随着血缘宗法社会的破坏,知识阶层逐渐从贵族中分离出来,尝试着成为独立的阶级,并努力承担着道统传承的责任;当地缘政治社会的形成以后,知识阶层又努力向着政统靠拢,逐渐丧失了原本就极为有限的独立地位,转而追求内心的道德完善,也逐渐丧失了监督政统的责任,客观上促使了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形成。
     虽然春秋战国时代转型前后社会性质的差异是主要的,但并不是说二者之间没有联系,恰恰相反,由于文化的因循,转型以后的地缘社会仍然保留了大量的血缘因素。作为中华文化鼎盛时期之一的百家争鸣,既建立了值得后世追寻和仰慕的优秀文化品质,同时也失落了某些积极的东西。所以,我们不仅要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之后的地缘政治体制,还要回顾社会转型之前的血缘宗法体制。
The spring,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Dynasty is a very importantperiod of time which inherits the past and ushers the future, because China finished thesociety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China was the consanguineous societybefore this dynasty. Right after this, it became a geological society with the heavyinfluence of the consanguineous society though. The feudal seigniors and lords sharedthe power, while after this period of history, the emperor was very much autocratic andcentralized all the power in his hand. This is an historical fact which, later on, was thefinal choice of Chinese people. This kind of choice pattern becomes the deep one ofChinese culture, which influences the society unconsciously through temporization.From Xia Dynasty, the history of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tow stages. The Spring,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Dynasty is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of time between thetwo.
     The emperor in Zhou Dynasty bestowed the land and people on it to his generalsand ministers, which became a state later and the system of consanguineous politics wasestablished accordingly. On the other hand, this kind of political form became a veryimportant element which destroyed the system of consanguineous politics. In order toincrease the tax value, conscript more soldiers, the aristocrats of different ranks startedwars to contest for having more citizens. The basis of the consanguineous system,which supported the patriarchy system, was constantly destroyed. The administrativesystem of the registration book of the population was adopted, which led the end of theconsanguineous syst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eological prefecture and countysystem and finally, the centralization of the national power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heSpring,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Dynasty saw the detailed changes it.
     The registration book of the population, made by the government, is to controlpeople effectively. The basis of this policy lies in the equal rights of people. There'remany elements to adopt this policy tax increasing, feudal destroying, for instance. Themost important motivation of it is to enlarge the amount of conscription. The reformstarted from the Mid and late of the Spring,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accelerate year by year till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t because the new foundation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ompare to the power decentralization in the system ofconsanguineous politics. The power centralization in seven powerful states in theWarring period of time became the embryo and basis of the United government in Qingand Han Dynasty.
     There are, from the politics view, three conditions of the power centralization ofthe geological politics. First of all, instead of the aristocrats, the government controlsthe national human resources. Second, the government, instead of receiving thecontributions from the aristocrats of the different ranks, taxes and natural rent andcontrols the resources of the national taxes. Last, the nation, ruler rather than thearistocrats, has the super power of the county. Legal right is to admit ruler's status bylaw. The monarch who represents the government is the ruler; the people are ruled byhim. The essences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government are population, finance, and tax.They are land and people oriented. The book Da Xue says the ruler with good moralitywould be supported by people who contribute land to him on which he gains the financeand use it. Hence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he registration of controlling book of thepopulation, finance, and taxes controll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 the fundamentalelement to improve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is period of time.
     The State of Qi started to organize the society geologically control people by thestate force this is absolutel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sanguineous system Mr.Guan Zhong, the priminister of Qi, used different ways to manage the land and people.both in cities and rural areas. The stat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was associated bymilitary force. People were ruled by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areas according to theirjobs. This is, by itself the subversion of the traditional basis of blood inlleage, it is alsoan exploration of a new social organization. So Mr. Guan Zhong's administration in QiState begins the society transformation.
     Zu Zhoubing, a record in the book Zuozhuan Lu Xiigong Year 15 refers to theexpansion of the (in Jin state) conscription. People from lowest class served the militarywhich they never did before. 50 years later that is 590 BC. State Lu started Zuo Qiujia,the expansion of the conscription.
     In 538 BC 28th year of Zheng Jiangong's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olicy of ZuoQiufu which was adopted in State Zheng. All those represent the reforms. All citizensshould serve the army is set up legally. This is the only way leads to the geological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from the consanguineous politics system.
     The Prefecture and County System, the typical example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started from the mid Spring and Autumn Dynasty. Its three stages are; Xian Bipromoted counties governed by the King, Du Yi, earlier town's, Xian Zhi, a county, anadministrative central, West Zhou and earlier Spring and Autumn Dynasty belong to thefirst type, which is the geologically organized. Xian Yi, the period from theMid-Spring-and-Autumn to Warring State, is geologically organized and owns somefoundations of local government. In Warring State, Prefecture County which iscompletely local organized and becomes regime basis of new monarchy country.
     The centralization system is that all power is centraliz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following. First in political, economy, military and evenculture, local governments must obey and follow the control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Second,as aid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control officials attaches due importance of theappointment and supervision by central government. Third the local government mustbe responsibility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strictly obey the higher officials and allthe way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hich controls all things.
     The guideline of the land system in West Zhou Dynasty is based on theconsanguineous patriarchy. It appears the consanguineous aristocrat's land tenure. Infeudal system land is owned and divided by both the officials and the higher one and allthe way to the emperor. The lands, on the other hand, are, by the emperor bestowed tothe high rank aristocrats who bestowed their land to the lower nobleman directly. So onand forth, the aristocrats have part ownership to the land.
     All Kingdoms tried new ways to manage the land and people from the Spring andAutumn so as to reach the purpose of state lichen and military enforcement. In Qipeople are taxed by land differences.It is Lu State that tax people y land. Landdistribution system accomplished in the Warring State Dynasty, which is a new way tomanage the land based on the administrating system of registration book of thepopulation. The typical example is the land system after Shang Yang'sin the state ofWest and Li Kui'sin Qing State.
     With the changing of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systems, the consanguineoussociety is destroyed. The intelligentsia becomes independent from the aristocrats andtries to form an independent class.It is responsible for carrying on the morality. Whenthe geological politics society came into being, the intelligentsia tries very hard to closeup the government and gradually lost their limited independent status. They, then, perused the morality perfection of the inner world. Hence, the responsibility ofsupervising the government was lost gradually. It objectively helped the formation ofthe ancient monarchy system.
     The social characters are differ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society transformation, butthey are related. Owing to the culture temporization, many elements of theconsanguineous society are reminded in the geological society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As one of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civilization golden age, the movements of hundredsof schools of thought striving helped to form the excellent social culture characterwhich is inheriting and respective.
     Some positive elements disappeared at the same time. As a result, we have not onlyto recall the geological politics system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but also to look back thesystem of consanguineous politics before it.
引文
① 《白虎通义·宗族》。
    ② 《诗经·大雅·板》
    ① 《周礼·地官·小司徒》
    ② 刘克甫《两周金文“家”字辨义》《考古》1962年第9期。
    ① 《礼记·礼运》。
    ①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50页。
    ②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页、第7页。
    ① 《礼记·大传》。
    ② 《左传·桓公二年》。
    ③ 徐扬杰:《中国家庭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第19页。
    ①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368页。
    ② 《左传·成公四年)。
    ③ 《白虎通义·宗族》。
    ④ 《诗经·大雅·板》.
    ⑤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54页.
    ⑥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55页。
    ⑦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55页。
    ⑧ 《论语·八佾》。
    ① 《荀子·天论》。
    ②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① 《国语·齐语》。
    ② 《国语·齐语》。
    ③ 《左传·成公二年》。
    ① 《国语·晋语三》。
    ① 《荀子·富国》.
    ② 《韩非子·八经》。
    ① 《史记·货殖列传》。
    ② 《论语·季氏》。
    ① 《左传·定公四年》。
    ② 清·顾炎武:《郡县论一》,《亭林文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页。
    ③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高祖》,(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④ 唐·柳宗元:《封建论》,《全唐文》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第5876页。
    ⑤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54页。
    ① 《左传·宣公十五年》。
    ② 《国语·鲁语下》。
    ③ 《诗经·齐风·甫田》说:“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田甫田,维莠桀桀。”
    ① 《论语·颜渊》。
    ② 《孟子·公孙丑下》。
    ① [德]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4页。
    ①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8页
    ① 清·顾炎武著, 《日知录·周末风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005-1006页。
    ②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 《日知录·周末风俗》,第1006页。
    ① 《礼记·曲礼上》。
    ② 《史记·孔子世家》。
    ③ 《礼记·大传》。
    ④ 《左传·桓公二年》。
    ⑤ 《诗经·小雅·北山》。
    ⑥ 《左传·昭公七年》。
    ① 《左传·隐公十一年》。
    ②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③ 王国维:《观堂集林),第四册,《观堂别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53页。
    ④ 傅斯年:《论所谓五等爵》,《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代彝铭中无五服五等之制》,《郭沫若全集·历史编1·金文所无考·五等爵禄》,《金文丛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卷六·古爵名无定称说》,(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① 《左传·成公三年》。
    ② 《公羊传·襄公十一年》。
    ③ 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35页。
    ①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3页。
    ② 《左传·庄公十年》。
    ③ 《礼记·曲礼上》。
    ④ 《论语·颜渊》。
    ① 《左传·宣公三年》。
    ②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敬仲之如齐,以陈字为田氏.徐广曰:‘应劭云始食采地,由是改姓田氏.’索隐曰:‘据史.此文敬仲奔齐,以陈、田二字声相近,遂为田氏。’正义曰:‘按:敬仲既奔齐。不欲称本故国号,故改陈字为田氏。’”
    ①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② 《论语·雍也》。
    ③ 《论语·子罕》,《史记·孔子世家》。
    ① 《论语·季氏》。
    ① 《论语·八佾》。
    ② 《论语·先进》。
    ③ 《论语·述而》。
    ④ 《史记·周本纪》。
    ⑤ 《周礼·秋官·司寇》:“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尚书·洪范》:“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① 《史记·周本纪》。
    ② 《左传·成公十三年》。
    ③ 《史记·周本纪》:“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
    ④ 《史记·周本纪》。
    ⑤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561页。
    ① 《左传·宣公三年》。
    ①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② 《左传·桓公二年》。
    ③ 《国语·周语上》。
    ① 《左传·僖公四年》。
    ① 《左传·隐公十一年》。
    ② 《论语·为政》。
    ③ 《管子·立政》。
    ①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② 《左传·昭公十三年》载,楚灵王“夺成然邑而使为郊尹”。《左传·襄公十六年》:“臣之禄,君实有之,义则进,否则奉身而退”,表明官职与封邑(禄)已经联系在一起。
    ③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崔氏之乱,丧群公子。故鉏在鲁,叔孙还在燕,贾在句渎之丘,及庆氏亡,皆召之,具其器用,而反其邑焉。”《左传·襄公三十年》:“丰卷奔晋,子产请其田里。三年而复之,反其田里。”
    ④ 《左传·哀公二年》。
    ① 《孟子·万章下》。
    ②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时代文化出版社,1948年版,第8—11页。
    ③ 《史记·晋世家》。
    ④ 《左传·哀公二年》。
    ⑤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① 清·江琬:《汪氏族谱序》,选自清·贺长龄 魏源编《清经世文编·卷五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② 清·许三礼:《补定大宗议》,选自《清经世文编·卷五十八》中华书局,1992年。
    ③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分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085页。
    ④ 童书业:《春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43页。
    ⑤ 《论语·八佾》。
    ⑥ 《论语·阳货》。
    ① 清·顾炎武:《郡县论一》,《亭林文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页。
    ②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高祖》,(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③ 唐·柳宗元:《封建论》,《全唐文》,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④ 唐·柳宗元:《封建论》,《全唐文》,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876页。
    ⑤ 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79-186页。
    ① 《吕氏春秋·审分》。
    ②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③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曰:“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何休注云:“宣公无恩信于人,人不肯尽力于公田,起履践案行,择其亩谷好者税取之。”
    ④ 《诗经·周颂·载芟》。
    ⑤ 《考古》,1962年第9期。
    ⑥ [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2—13页。
    ① 《韩非子·五蠹》。
    ②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星野历代垦田户口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③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户口考·历代户口丁中赋役》,(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105页。
    ④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05页。
    ⑤ 《左传·哀公元年》。
    ① 《国语·越语上》。
    ② 《史记·越世家》。
    ③ 《论语·子路》。
    ④ 《孝经·圣治》。
    ⑤ 《孟子·离娄上》。
    ⑥ 《墨子·尚贤上》。
    ⑦ 《墨子·非攻上》。
    ① 《论语·季氏》。
    ② 《论语·季氏》。
    ③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中国历史上人口之统计》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41年,第39—40页。
    ④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168页。
    ⑤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历代实际人口估计数与官方户口统计数比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7页。管东贵:《战国至汉初的人口变迁》,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0本, 1979年。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5—20页。
    ①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② 《论语·微子》。
    ③ 《左传·昭公十七年》。
    ④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5页。
    ⑤ 许倬云:《东周到秦汉:国家形态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86第4期。
    ⑥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① 《史记·孔子世家》。
    ② 《史记·孔子世家》。
    ③ 《论语·阳货》。
    ④ 《论语·阳货》。
    ⑤ 《孟子·离娄上》。
    ① 《墨子·亲士》。
    ② 《论衡·效力篇》。
    ③ 《墨子·尚贤》。
    ① 《论语·子路》。
    ② 《论语·为政》。
    ① 《孟子·告子下》。
    ① 《左传·隐公八年》。
    ② 《国语·周语下》。
    ① 《白虎通·姓名》。
    ② 《周礼·夏官·大司马》。
    ③ 《左传·昭公元年》。
    ④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⑤ 《史记·齐太公世家》。
    ⑥ 李学勤:《考古发现与古代姓氏制度》,《考古》,1987年第3期。
    ⑦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氏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693页。
    ① 《左传·隐公八年》。
    ② 《史记·五帝本纪》。
    ③ 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序》。
    ④ 《礼记·大传》。
    ① 《史记·孔子世家》。
    ② 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姓氏》
    ③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① 《论语·述而》:“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②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
    ③ 侯外庐:《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封建主义》,《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6页。
    ① 《论语·先进》。
    ② 《左传·昭公三年》。
    ③ 《左传·昭公三年》。
    ④ 《左传·昭公三年。
    ⑤ 《左传·文公十六年》。
    ①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② 《论语·卫灵公》。
    ③ 《论语·季氏》。
    ④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⑤ 《左传·哀公二年》。
    ① 《汉书·景帝纪》。
    ② 《史记·晋世家》。
    ③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④ 《说苑·政理》。
    ⑤ 《吴子·励士》。
    ⑥ 《韩非子·和氏》。
    ⑦ 《淮南子·道应训》。
    ① 《韩非子·和氏》。
    ② 《说苑·指武》。
    ③ 《战国策·赵一》。
    ④ 《战国策·燕二》。
    ⑤ 《战国策·韩一》。
    ⑥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⑦ 《韩非子·定法》。
    ⑧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⑨ 《荀子·议兵》。
    ⑩ 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85-90页。
    11 《论衡·效力篇》。
    12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3 《国语·齐语》。
    ① 《国语·周语上》。
    ② 《论语·季氏》。
    ③ 《孟子·梁惠王下》。
    ①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39页。
    ① 刘泽华、汪茂和、王兰仲:《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2页。
    ② 李泉、杜建民:《论夏商周君主制政体的性质》,《史学月刊》1995年第3期。
    ③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第329-357页。
    ④ 王晖:《论周代王权与中央集权化的统治形式》,《学术月刊》2000年第9期。
    ① 《左传·昭公七年》。
    ② 《诗经·小雅·北山》。
    ③ 《孟子·告子下》。
    ④ 《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
    ⑤ 《左传·成公十三年》。
    ⑥ 《左传·隐公元年》。
    ① 《尉缭子·原官》。
    ② 《韩非子·初见秦》。
    ① 《论语·子张》。
    ② 《国语·齐语》。
    ① 《左传·僖公十五年》。
    ② 《左传·宣公十五年》。
    ③ 《周礼·地官司徒》。
    ① 《左传·成公二年》。
    ② 《左传·成公二年》。
    ③ 《史记·商君列传》。
    ④ 《周礼·春官·宗伯》。
    ⑤ 《周礼·秋官·司寇》。
    ① 汉·徐干:《中论·民数》。
    ② 《商君书·去强》。
    ③ 《史记·商君列传》。
    ① 《史记·商君列传》。
    ② 《史记·商君列传》。
    ③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④ 《史记·商君列传》。
    ⑤ 《商君书·画策》。
    ⑥ 《史记·商君列传》。
    ① 《史记·商君列传》。
    ② 《史记·商君列传》。
    ① 《商君书·垦令》。
    ②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129—130页。
    ③ 《商君书·徕民》。
    ④ 《商君书·徕民》。
    ①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91页。
    ① 臧知非:《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人文杂志》1994年第1期。
    ② 杨宽:《古史新探·乡饮酒礼与飨礼新探》,(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0—309页。
    ③ 《左传·庄公十年》。
    ④ 宋国:《左传·襄公九年》“二师令四乡正敬享。”陈国:《左传·宣公十一年》“乡取一人焉以归。”鲁国:《左传·昭公十二年》“南蒯之将叛也。其乡人或知之。过之而叹。”越国:《国语·越语下》“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
    ①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郡县》,第1643-1645页。
    ② 清·赵翼:《陔余丛考·郡县》,(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
    ① 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县》,《禹贡》第七卷第六、七期合刊,1937年。
    ② 杨宽:《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中国史研究》第4期。
    ③ 虞云国:《春秋县制新探》,《晋阳学刊》,1986年第6期。
    ④ 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7年第3期。
    ① 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第3页。
    ① 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文史》第二十八辑,(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② 清·姚鼐:《惜抱轩文集二·郡县考》,《惜抱轩全集》,(上海)上海会文堂书局石印本,1914年。
    ③ 《左传·成公十八年》。
    ④ 《左传·襄公八年》《左传·宣公十四年》。
    ① 《论语·八佾》。
    ②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24页。
    ① 《左传·宣公十一年》。
    ② 《史记·陈世家》。
    ③ 《史记·陈世家》。
    ④ 《左传·昭公八年》。
    ① 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县》,《禹贡》第七卷第六、七期合刊,1937年。
    ② 杨宽:《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4期。
    ③ 顾久幸《春秋楚、晋、齐三国县制的比较》,河南省考古学会《楚文化觅踪》,(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④ 徐少华:《关于春秋楚县的几个问题》,《江汉论坛》,1990年,第2期。
    ⑤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24-525页。
    ① 《左传·昭公五年》。
    ②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③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①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杜预注曰:“先茅后绝,故取其县以赏胥臣。”
    ②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③ 《史记·秦本纪》。
    ① 汉·刘熙《释名·释州国》。关于《释名》的作者,史书有两种说法。《后汉书·文苑传》说刘珍撰《释名》三十篇。《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说刘熙作《释名》。隋以来的图书目录都称刘熙作《释名》。
    ② 《左传·哀公二年》。
    ③ 《史记·秦本纪》。
    ④ 《史记·甘茂列传》。
    ⑤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郡县》,第1643-1652页。
    ⑥ 《史记·商君列传》。
    ⑦ 《史记·秦本纪》。
    ① 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
    ② 《论语·尧曰》。
    ③ 《史记·魏世家》。
    ① 《国语·晋语二》。
    ② 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县》,《禹贡》第七卷,第六、七期合刊,1937年
    ③ 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
    ④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①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② 《史记·商君列传》。
    ③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④ 《史记·商君列传》。
    ① 《史记·商君列传》。
    ② 唐·杜佑:《通典·选举三》,(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③ 《史记·商君列传》。
    ④ 《史记·秦本纪》。
    ⑤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⑥ 《韩非子·难一》。
    ①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② 《史记·太史公自序》。
    ③ 《战国策·秦策一》。
    ④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① 《论语·八佾》。
    ② 《论语·述而》。
    ① 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壬癸之际胎观第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3页。
    ② 《国语·楚语下》。
    ③ 《国语·楚语下》。
    ④ 《墨子·兼爱下》引《禹誓》。
    ⑤ 《尚书·甘誓》。
    ①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第162页。
    ② 清·章学诚:《校雠通义·原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
    ① 转引自《孟子·万章上》。
    ② 转引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③ 《墨子·亲士》。
    ④ 《左传·昭公十八年》。
    ⑤ 《左传·昭公六年》。
    ⑥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⑦ 《论语·微子》。
    ⑧ 《左传·昭公十七年》。
    ① 《论语·季氏》。
    ② 《诗经·小雅·北山》。
    ③ 《左传·昭公七年》。
    ① 《孟子·滕文公下》。
    ② 《孟子·公孙丑上》。
    ③ 《公羊传·宣公六年》。
    ① 《史记·儒林列传》。
    ② 《慎子·佚文》。
    ③ 《管子·霸言》。
    ④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21页。
    ⑤ 《墨子·尚同中》。
    ⑥ 《荀子·致土》。
    ①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① 《礼记·礼运》。
    ② 《国语·晋语四》。
    ③ 《左传·昭公十三年》载,楚灵王“夺成然邑而使为郊尹”。《左传·襄公十六年》所说:“臣之禄,君实有之,义则进。否则奉身而退”,《论语·宪问》载,齐管仲当政,夺伯氏骈邑三百。另据《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郑公子黑肱有疾,归邑于公”,大夫七十而致仕,也应收回作为禄的邑。这些都与官职变化有关,表明官职与封邑(禄)已经联系在一起。
    ④ 《管子·版法》。
    ⑤ 《管子·国蓄》。
    ⑥ 《韩非子,六反》。
    ⑦ 《韩非子·人主》。
    ⑧ 《孔子家语》卷九。
    ⑨ 《国语·越语下》。
    ①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②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③ 《战国策·赵策一》。
    ① 《荀子·王霸》,《吕氏春秋·举难》。
    ② 明·董说:《七国考》、缪文远:《七国考订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③ 《战国策·齐策六》、《史记·赵世家》.
    ④ 《尉缭子·原官》。
    ⑤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⑥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① 《左传·成公十三年》。
    ① 《国语·齐语》。
    ② 《国语·齐语》。
    ③ 《国语·齐语》。
    ① 《国语·鲁语下》注引《周礼》:“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② 《国语·鲁语下》:“季武子为三军,叔孙穆子曰:‘不可。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元侯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诸侯有卿无军,帅教卫以赞元侯。自伯、子、男有大夫无卿,帅赋以从诸侯。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好愿。今我小侯也,处大国之间,缮贡赋以共从者,犹惧有讨。若为元侯之所,以怒大国,无乃不可乎?’弗从。遂作中军。自是齐、楚代讨于鲁,襄、昭皆如楚。”
    ③ 《左传·宜公十二年》。
    ④ 《左传·闵公二年》。
    ⑤ 《国语·越语上》。
    ① 《韩非子·五蠹》曰:“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史记·管晏列传》:“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着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② 张岱年:《齐学的历史价值》曰:“《管子》一书是齐国推崇管仲的学者依托管仲而写的著作汇集,可称之为‘管子学派’的著作。”见于《文史知识》,1989年第3期。
    ③ 《国语·晋语三》。
    ④ 《左传·僖公十五年》。
    ①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春秋公羊传注疏·成公元年》,《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成公元年》,《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① 《左传·哀公十一年》。
    ②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哀公十一年》,《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③ 《左传·宣公十八年》:“公使如楚乞师,欲以伐齐。……楚庄王卒,楚师不出。既而用晋师,楚於是乎有蜀之役。”
    ④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1-392页。
    ① 《左传·昭公四年》。
    ② 《左传·襄公三十年》。
    ③ 《周礼·地官·小司徒》。
    ①《左传·成公六年》。
    ②《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③《战国策·齐策一》。
    ④《战国策·魏策三》。
    ⑤《汉书·刑法志》。
    ① 《荀子·议兵》。
    ② 《韩非子·和氏》。
    ③ 《韩非子·和氏》。
    ④ 《战国策·燕策一》。
    ⑤ 《国语·齐语》。
    ⑥ 《左传·隐公四年》。
    ① 《左传·昭公元年》。
    ② 《左传·隐公九年》。
    ③ 《韩非子·十过》:“乃召延陵生,令将军车骑先至晋阳。”
    ④ 《战国策·齐策一》:“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
    ⑤ 《战国策·楚策一》:“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
    ⑥ 《战国策·楚策一》。
    ⑦ 于省吾:《殷代的交通工具和驲传制度》,《东北人大人文科学学报》,1955年第2期。
    ⑧ 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225-226页。
    ① 《史记·赵世家》。
    ② 汉·刘向:《战国策附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①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② 《左传·桓公五年》。
    ③ 《论语·宪问》。
    ④ 《国语·齐语》。
    ① 《史记·晋世家》。
    ② 汉·刘向:《说苑·尊贤》。
    ③ 《左传·隐公十一年》。
    ① 《左传·宣公十一年》。
    ② 《史记·陈世家》。
    ③ 《左传·昭公八年》。
    ④ 《史记·陈世家》。
    ⑤ 《左传·宣公十二年》。
    ① 《左传·昭公四年》。
    ②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襄公十年》,《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③ 《国语·越语上》。
    ④ 《史记·三王世家》。
    ① 《左传·僖公四年》。
    ① 《左传·宣公三年》。
    ②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①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②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周末风俗》,第1005页。
    ③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④ 《吕氏春秋·义赏》。
    ①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② 《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
    ③ 《淮南子·泰族训》。
    ④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阳处父侵蔡,楚子上救之,与晋师夹泜而军,阳子患之。使谓子上曰:‘吾闻之:“文不犯顺,武不违敌。”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子济而陈,迟速唯命。不然,纾我。老师费财,亦无益也。’乃驾以待。子上欲涉,大孙伯曰:‘不可。晋人无信,半涉而薄我,悔败何及!不如纾之。’”
    ⑤ 《左传·文公十二年》:“秦行人夜戒晋师曰:‘两君之士皆未愁也,明日请相见也。’”臾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薄诸河,必败之。’胥甲、赵穿当军门呼曰:‘死伤未收而弃之,不惠也:不待期而薄人于险,无勇也。’乃止。秦师夜遁。”《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师军于邲,晋之余师不能军,宵济,亦终夜有声。”
    ⑥ 《孙子·军争篇》。
    ① 《国语·越语上》。
    ① 《左传·成公十六年》。
    ② 《左传·成公十六年》:“吕铸梦射月,中之,退入于泥。占之曰:‘姬姓,日也,异姓,月也,必楚王也,射而中之,退入于泥,亦必死矣。’及战,射共王中目。”
    ③ 《左传·成公二年》:“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① 汉·刘向:《战国策附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② 《尉缭子·治本》。
    ③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④ 《孟子·离娄上》。
    ⑤ 《左传·哀公元年》。
    ① 《国语·越语上》。
    ② 《国语·越语上》。
    ③ 《左传·哀公元年》。
    ④ 《国语·越语下》。
    ⑤ 《国语·越语上》。
    ⑥ 《国语·越语下》。
    ⑦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正义曰:《越绝》云:“九术:一曰尊天事鬼;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遗敌粟稿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荧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以尽其财,以疲其力;六曰贵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各器利;九曰坚甲利兵以承其弊。”
    ⑧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周末风俗》,第1005页。
    ① 《孟子·梁惠王下》。
    ①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
    ② 《左传·庄公十年》。
    ③ 《尚书·牧誓》。
    ④ 《左传·宣公十五年》。
    ⑤ 《战国策·赵策三》。
    ① 《战国策·秦策一》。
    ② 《战国策·魏策一》。
    ③ 《史记·秦本纪》。
    ④ 《国语·越语上》。
    ① 《诗经·小雅·北山》。
    ② 《孟子·尽心下》。
    ③ 《商君书·算地》。
    ① 《周礼·地官·大司徒》。
    ② 《周礼·地官·均人》。
    ① 《孟子·告子下》:“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柬牲、载书而不歃血。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② 《孟子·滕文公上》。
    ③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0-28页。
    ④ 郭沫若:《青铜时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26-427页。
    ① 杨宽:《重评1920年关于井田制有无的辩论》,《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② 徐喜辰:《“籍田”即“国”中“公田”说》,《吉林师大学报》1964年第2期。
    ③ 苏凤捷:《关于社会形态的质疑和探索》,《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3期;赵世超:《周代家长制家族公社简论》,《民族论丛》,1982年第2期。
    ④ 胡适:《井田制有无之研究》,(上海)华通书局,1930年版,第2-3页。
    ① 《周礼·地官·小司徒》郑玄注。
    ② 清·程瑶田:《沟洫疆理小记·并田沟洫名义记》,嘉庆年刊本影印上海辞书藏清嘉庆刻通艺录本。
    ③ 金景芳:《论井田制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第1期。
    ④ 齐思和:《孟子井田说辨》,《燕京学报》,第35期,1940年。
    ⑤ 清·顾炎武:《日知录·其实皆什一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565页。
    ① 《汉书·地理志》曰“提封田”,注:“提封者,大举其封疆也。”
    ② 刘桓:《试说西周金文中关于井田的两条史料》,《人文杂志》,1993年第4期。
    ③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第261页。
    ④ 《周易·节卦》。
    ① 《孟子·滕文公上》。
    ② 《孟子·滕文公上》.
    ① 《孟子·滕文公上》。
    ② 《孟子·滕文公上》。
    ③ 《孟子·公孙丑下》。
    ①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② 《韩诗外传》卷四。
    ① 《孟子·尽心上》。
    ② 《孟子·梁惠王上》。
    ③ 《汉书·食货志上》云:“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岁耕种者为不易上田;休一岁者为一易中田;休二岁者再为易下田,三岁更耕之,自爱其处。”这就与前文所说“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有极大的差异。
    ① [英]崔瑞德 鲁唯一:《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41页.
    ② 《周易·节卦》孔颖达疏。
    ① 《孟子·梁惠王上》。
    ② 《孟子·梁惠王下》。
    ③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第261页,注2。
    ④ 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
    ⑤ 《礼记·王制》
    ① 杨宽:《战国史》,第151页.
    ② 杨宽:《战国史》,第152页。
    ① 袁林:《两周土地制度新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4-146页。
    ①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② 《史记·周本纪》.
    ③ 《史记·秦本纪》:“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欲以为大骆嫡嗣。申侯之女为大骆妻,生子成为嫡。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复与大骆妻,生嫡子成。申、骆重婚,西戎皆服,所以为王。王其图之。于是孝王曰:“昔柏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
    ① 《国语·楚语下》。
    ② 《国语·郑语》。
    ③ 《左传·昭公七年》。
    ① 何兹全:《读史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22页。
    ② 《礼记·礼运》。
    ① 《左传·桓公元年》。
    ② 《史记·周本纪》。
    ③ 《史记·郑世家》。
    ④ 《史记·郑世家》索隐。
    ⑤ 《左传·隐公八年》杜预注。
    ⑥ 《公羊传·桓公元年》。
    ⑦ 《谷梁传·桓公元年》。
    ① 《周礼·秋官·司约》。
    ② 《周礼·秋官·司约》。
    ③ 《礼记·王制》。
    ① 《左传·隐公十一年》。
    ② 《左传·隐公十一年》。
    ③ 《左传·桓公五年》。
    ④ 《左传·僖公十年》。
    ① 《左传·成公十一年》。
    ② 《公羊传·桓公元年》。
    ③ 《左传·哀公二年》。
    ① 《左传·宣公十五年》
    ② 《国语·鲁语下》
    ③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第262页。
    ① 《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② 《孟子·滕文公上》.
    ③ 《孟子·梁惠王上》。
    ④ 《孟子·尽心上》.
    ⑤ 《管子·八观》.
    ⑥ 《管子·宙合》.
    ⑦ 《管子·立政》.
    ⑧ 《管子·乘马》.
    ⑨ 《老子·德经·五十七章》。
    ① 《国语·晋语六》。
    ② 《左传·成公十八年》:“十八年春,王正月庚申,晋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弑厉公,葬之于翼东门之外。”
    ③ 《左传·襄公十年》.
    ① 《左传·昭公十三年》。
    ① 《左传·桓公二年》.
    ② 《诗经·大雅·板》.
    ③ 《孟子·滕文公上》。
    ④ 《孟子·滕文公上》.
    ⑤ 《说文解字》。
    ① 《孟子·滕文公上》。
    ② 《孟子·滕文公上》。
    ③ 汉·赵岐:《孟子注》,《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④ 魏·何晏:《论语集解》,《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① 《孟子·滕文公上》。
    ② 《国语·周语上》.
    ③ 《吕氏春秋·审分》.
    ④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⑤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曰:“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何休注云:“宣公无恩信于人,人不肯尽力于公田,起履践案行,择其亩谷好者税取之。”。
    ⑥ 《毛诗·周颂·载芟》。
    ① 《荀子·王霸》。
    ① 刘克甫:《两周金文“家”字辨义》,《考古》,1962年第9期。
    ① 《孟子·万章下》。
    ② 《论语·先进》。
    ①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五《哀帝》。
    ① 《孟子·滕文公上》。
    ② 《孟子·公孙丑下》。
    ① 《诗经·周颂·载芟》。
    ② 《诗经·周颂·噫嘻》。
    ③ 《孟子·滕文公上》。
    ① 郭沫若:“卜辞已有犁字,而且已引申为黎黑之黎,可见牛耕的使用已久。殷人能发明牛耕,正是殷代农业能够发达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奴隶制时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卷三,第21页。
    ② “这段文字虽然并未明言那践踏田地的牛就是耕牛,但从牛既可牵之看来,其必为耕牛无疑。……因而我们可以论定,至迟在公元前七六世纪之间,牛已经广泛地用作耕田的畜力了。”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第387页。
    ① 《国语·晋语九》.
    ② 《左传·昭公十六年》.
    ③ 《左传·襄公十四年》。
    ④ 《庄子·胠箧》。
    ⑤ 《孟子·公孙丑上》。
    ① 《左传·哀公十二年》:“宋郑之间有隙地焉,曰弥作、顷丘、玉畅、岩、戈、钖。子产与宋人为成,曰:‘勿有是。’及宋平、元之族自萧奔郑,郑人为之城岩、戈、钖。九月,宋向巢伐郑,取钖,杀元公之孙,遂围岩。十二月,郑罕达救岩,丙申,围宋师。”
    ② 《诗经·大雅·瞻印》。
    ③ 《左传·昭公七年》。
    ① 《左传·宣公十五年》。
    ② 《国语·鲁语下》。
    ③ 《诗经·齐风·甫田》说:“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田甫田,维莠桀桀。”
    ① 《国语·齐语》。
    ② 《左传·定公四年》:“分之土田倍敦。”《诗经·鲁颂·盟宫》:“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
    ③ 《孟子·万章下》云:“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礼记·王制》也曰:“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郑玄注曰:“小城曰附庸。”
    ④ 《国语·齐语》韦昭注。
    ⑤ 《国语·齐语》韦昭注。
    ⑥ 《孟子·滕文公上》:“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
    ⑦ 《周礼·考工记·匠人》郑玄注
    ⑧ 《国语·齐语》:“令夫农,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权节其用,耒、耜、耞、芟,及寒,击菒除田,以待时耕;及耕,深耕而疾耰之,以待时雨;时雨既至,挟其枪、刈、耨、镈,以旦薯从事于田野。脱衣就功,首戴茅蒲,身衣袯襫,沾体涂足,暴其发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于田野。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 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
    ① 汉·刘向:《战国策附录》。
    ② 《国语·齐语》。
    ① 《国语·晋语三》。
    ② 《汉书·地理志下》注。。
    ③ 王恩田:《临沂竹书(田法)与爱田制》,《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2期。
    ④ 高亨:《周代地租制度考》,《文史哲》,1965年第10期。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 中华书局,1990年,第361—362页。
    ② 王毓铨:《爰田(辕田)解》,《历史研究》,1957年第4期。
    ①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 中华书局,1986年,第309页。
    ② 《左传·宣公十五年》。
    ① 《左传·宣公十五年》。
    ②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解诂。
    ③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④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766页。
    ① 《诗经·周颂·噫嘻》.
    ② 《诗经·周颂·载芟》。
    ③ 《左传·桓公二年》。
    ④ 《诗经·小雅·北山》。
    ⑤ 《左传·昭公七年》。
    ① 张荫麟:《中国史纲》,(上古篇),(北京) 三联书店,1955年,第61页。
    ② 《论语·为政》。
    ③ 《公羊传·定公四年》。
    ④ 《荀子·议兵》。
    ⑤ 《大戴礼记·保傅》。
    ⑥ 《春秋左氏传·宣公三年》。
    ①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②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北京) 中华书局 1993年,第524页。
    ③ 《孟子·离娄下》。
    ① 《左传·庄公十九年》。
    ② 《左传·昭公三年》。
    ③ 《国语·晋语六》。
    ④ 《左传·昭公十三年》.
    ⑤ 《左传·昭公十三年》。
    ⑥ 《左传·昭公十四年》.
    ⑦ 《国语·鲁语下》:“季康子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不对,私于冉有曰:‘求来!女不闻乎?先王制土,籍田以力,而砥其远迩;赋里以入,而量其有无;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稷禾、秉刍、缶米,不是过也。先王以为足。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矣;若欲犯法,则苟而赋,又何访焉!’”
    ⑧ 《孟子·离娄下》。
    ① 《左传·昭公三年》.
    ② 《左传·襄公十年》.
    ③ 《左传·襄公三十年》。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 中华书局 1990年,第1181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 中华书局1990年,第1182页。
    ③ 《左传·昭公四年》:“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己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
    ④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122页。
    ⑤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 中华书局,1990年,第1181页。
    ⑥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褚即聍。杨宽《古史新探》谓聍是财产税,可取。”第1182页。
    ① 《左传·襄公十年》:“子驷为田洫,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于是子驷当国,子国为司马,子耳为司空,子孔为司徒。冬十月戊辰,尉止,司臣、侯晋、堵女父、子师仆帅贼以入,晨攻执政于西宫之朝,杀子驷、子国、子耳,劫郑伯以如北宫,子孔知之,故不死。”
    ①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②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③ 《左传·昭公十年》。
    ④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田赋考》,(北京) 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35页。
    ① 《孟子·梁惠王上》.
    ② 《汉书·沟洫志》:“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有令名.至文侯曾孙襄王时,与群臣饮酒,王为群臣祝曰:‘令吾臣皆如西门豹之为人臣也!’史起进曰:‘魏氏之行田也以百亩,邺独二百亩,是田恶也,漳水在其旁,西门豹不知用,是不智也.知而不兴,是不仁也。仁智豹未之尽,何足法也!’于是以史起为邺令,遂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民歌之曰:‘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舄卤兮生稻粱。’”
    ③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 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93-294页.
    ④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吴问》,(北京) 文物出版社,1976年,第94—95页。
    ① 《管子·问》。
    ① 《汉书·食货志上》。
    ② 《史记·商君列传》。
    ① 《史记·秦本纪》。
    ② 《史记·商君列传》。
    ③ 于豪亮:《释青川秦墓木牍》,《文物》,1982年第1期。
    ④ 《史记·商君列传》。
    ① 《汉书·地理志下》。
    ②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78页。
    ③ 《汉书·食货志上》。
    ④ 《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引徐广言。
    ①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 1989年,第27—28页。
    ②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第15页。
    ① 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史林杂识初编》,(北京) 中华书局,1963年,第85页。
    ② 杨宽:《我国古代大学的特点及其起源》,《古史新探》,(北京) 北京开明书店 1965年,第207页。
    ① 《尚书·洪范》。
    ② 《管子·小匡》。
    ① 《韩诗外传》卷三。
    ② 《礼记·王制》。
    ③ 《国语·齐语》。
    ④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⑤ 《墨子·亲士》。
    ⑥ 《论衡·效力篇》。
    ⑦ 《墨子·尚贤》。
    ① 《礼记·王制》。
    ② 《庄子·天下》.
    ③ 《论语·八佾》。
    ④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① 《论语·卫灵公》。
    ② 《左传·哀公十一年》。
    ③ 《论语·子张》。
    ④ 《史记·孔子世家》。
    ① 《史记·周本纪》。
    ② 《史记·礼书》。
    ① 《史记·儒林列传》。
    ② 《淮南子·要略训》。
    ③ 《淮南子·要略训》。
    ① 《左传·宣公十二年》。
    ② 《左传·襄公三十年》。
    ① 《周礼·地官·大司徒》。
    ② 《论语·微子》。
    ① 《史记·礼书》。
    ② 《礼记·礼运》。
    ③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④ 许倬云:《东周到秦汉:国家形态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4期。
    ① 《国语·齐语》。
    ② 《荀子·非十二子》。
    ③ 《论语·雍也》。
    ④ 《论语·子罕》。
    ⑤ 《论语·述而》。
    ① 《论语·卫灵公》。
    ② 《论语·子路》。
    ③ 《论语·子路》。
    ④ 《论语·颜渊》。
    ⑤ 景红艳、蔡静波:《试析战国晚期士的禄利思想》,《晋阳学刊》,2005年第1期。
    ① 《史记·李斯列传》。
    ② 《史记·李斯列传》。
    ① 《孟子·尽心下》。
    ② 唐·韩愈:《原道》,《韩昌黎全集》卷第十一,(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
    ③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第210页。
    ① 《札记·王制》。
    ② 《论语·泰伯》。
    ③ 《论语·阳货》。
    ④ 《论语·宪问》。
    ⑤ 《论语·卫灵公》。
    ⑥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中》,(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① 《论语·泰伯》。
    ② 《周易·系辞上》。
    ③ 《论语·八佾》。
    ④ 《论语·述而》。
    ① 《左传·宣公三年》。
    ②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379页。
    ③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中》。
    ① 《淮南子·俶真训》。
    ② 《论语·季氏》。
    ① 《老子·道经》。
    ② 《老子·道经》。
    ③ 《庄子·齐物论》。
    ① 《孔子家语·五仪解》。
    ② 《论语·述而》。
    ③ 《孟子·滕文公下》。
    ④ 《论语·八佾》。
    ① 《孟子·梁惠王下》。
    ② 《论语·卫灵公》。
    ③ 《论语·泰伯》。
    ④ 《论语·宪问》。
    ⑤ 《墨子·亲士》。
    ⑥《论衡·效力篇》。
    ⑦ 《墨子·尚贤》。
    ① 《史记·太史公自序》.
    ② 《论语·子路》.
    ③ 《论语·为政》。
    ④ 《孟子·梁惠王上》。
    ⑤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⑥ 《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① 《论语·子张》。
    ② 《孟子·滕文公下》。
    ① 《礼记·大学》.
    ② 《礼记·大学》。
    ③ 《礼记·中庸》。
    ④ 《礼记·大学》。
    ① 邵建:《知识分子何为——人文杂志之一》,转引自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
    ② 《史记·秦本纪》。
    ③ 《史记·秦本纪》。
    ④ 《左传·昭公二年》。
    ⑤ 《谷梁传·僖公三十三年》。
    ① 《淮南子·要略》.
    ② 《战国策·楚策一》.
    ③ 《战国策·西周策》.
    ④ 《战国策·赵策三》。
    ⑤ 《战国策·魏策三》.
    ⑥ 《史记·秦本纪》。
    ⑦ 《史记·匈奴列传》.
    ①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32页。
    ① 白奚:《稷下学宫历史经验的启示与思考》,《管子学刊》,1994年第3期。
    ②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③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④ 《韩非子·五蠹》。
    ① 《汉书·元帝纪》。
    ② 《论语·述而》。
    ① 唐·刘知几:《史通·论赞》,(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②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162页。
    ③ 《礼记·乡饮酒义》注.
    ④ 《尚书·酒诰》。
    ⑤ 《尚书·无逸》。
    ⑥ 《尚书·召诰》。
    ① 《诗经·风·汝坟》。
    ② 《诗经·风·关雎》。
    ③ 《诗经·风·淇奥》。
    ④ 《诗经·大雅·既醉》。
    ⑤ 《诗经·大雅·洞酌》.
    ⑥ 《诗经·大雅·卷阿》。
    ⑦ 《诗经·大雅·云汉》
    ⑧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03页。
    ⑨ 《诗经·小雅·雨无正》。
    ⑩ 《诗经·风·雄雉》。
    11 《诗经·风·伐檀》。
    12 《周易·大过·象辞》。
    13 《周易·坎·象辞》。
    14 《周易·蹇·象辞》。
    15 《周易·乾·象辞》。
    16 《周易·乾·文言》。
    ① 《周易·乾》。
    ② 《周易·同人》。
    ③ 《周易·谦》。
    ④ 《论语·八佾》。
    ⑤ 《论语·为政》。
    ⑥ 《论语·八佾》。
    ⑦ 《论语·雍也》。
    ① 《论语·颜渊》。
    ② 《论语·泰伯》。
    ③ 《论语·颜渊》。
    ④ 《论语·雍也》。
    ① 《论语·先进》.
    ② 《论语·先进》.
    ③ 《论语·卫灵公》.
    ④ 《论语·学而》.
    ⑤ 《论语·卫灵公》。
    ⑥ 《论语·雍也》。
    ⑦ 《论语·先进》。
    ⑧ 《论语·述而》。
    ① 《战国策·齐策四》。
    ② 《论语·阳货》。
    ③ 《论语·泰伯》。
    ④ 《墨子·亲士》。
    ⑤ 《孟子·万章下》。
    ① 《荀子·致士》。
    ② 《论语·述而》.
    ③ 《论语·子罕》.
    ④ 《孟子·公孙丑下》.
    ⑤ 《孟子·公孙丑上》.
    ⑥ 《孟子·尽心下》.
    ⑦ 《孟子·万章下》
    ⑧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⑨ 《孟子·梁惠王上》。
    ⑩ 《孟子·尽心上》.
    11 《孟子·尽心上》。
    ① 《孟子·尽心下》。
    ② 《荀子·王制》。
    ③ 《论语·子罕》。
    ④ 《孟子·滕文公下》。
    ① 汉·许慎:《说文解字》。
    ② 刘纪曜:《公与私——忠的伦理内涵》,见于刘岱主编《中国文化新论·天道与人道》,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2年,第64页。
    ① 《诗经·大雅·文王》。
    ② 《尚书·君奭》。
    ③ 《孟子·万章上》引《尚书·大誓》。
    ④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引《尚书·大誓》。
    ⑤ 《墨子·法仪》。
    ⑥ 《左传·桓公六年》。
    ⑦ 《论语·宪问》。
    ⑧ 《论语·为政》。
    ⑨ 《左传·庄公十年》。
    ① 《孔子家语·致思》。
    ② 《礼记·中庸》。
    ③ 《论语·雍也》。
    ④ 《论语·卫灵公》。
    ⑤ 《论语·八佾》。
    ⑥ 《孟子·离娄下》。
    ⑦ 《孟子·尽心下》。
    ① 《左传·哀公二年》。
    ② 《左传·宣公二年》。
    ③ 《国语·晋语五》。
    ① 《汉书·扬雄列传下》。
    ① 《墨子·尚贤中》。
    ② 《荀子·君道》。
    ③ 《韩非子·功名》。
    ④ 《韩非子·六反》。
    ⑤ 《韩非子·饰邪》。
    ① 《韩非子·忠孝》。
    ② 《韩非子·忠孝》。
    ③ 《国语·周语中》韦昭注。
    ④ 顾颉刚:《周室的封建及其属邦》,《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 1988年,第329-330页。
    ① 封建,英文叫做“Feudarsystem”或“Feudalism”。近代日本学者在翻译时,借用周朝的“封建”一词,把它译作“封建制度”、“封建主义”,用以表示奴隶社会以后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性质,所以此“封建”显然与周代“封建”词义有所差别.故本文所谓“封建”,都是指周代封建的本意,即“封邦建国”。
    ② 清·顾炎武:《郡县论一》,《亭林文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页。
    ③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④ 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北京)学林出版社,1986年。
    ⑤ 《诗经·鲁颂·閟宫》。
    ①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② 《史记·周本纪》。
    ③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21页。
    ④ 许倬云:《西周史》,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第139-140页。
    ⑤ 转引自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16页。
    ⑥ 清·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40页。
    ⑦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上海)第二册中华书局,1959年,第451-480页。
    ① 唐·柳宗元:《全唐文》,第六册卷582,(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876页。
    ② 《论语·八佾》。
    ③ 《礼记·大传》。
    ① 《左传·昭公七年》。
    ② 《左传·桓公二年》。
    ③ 《左传·成公三年》。
    ④ 《诗经·大雅·板》。
    ⑤ 《诗经·小雅·北山》。
    ⑥ 《国语·周语上》。
    ① 《公羊传·隐公三年》:“武氏子来求赙。何以书?讥。何讥尔?丧事无求,求赙,非礼也。”《左传·桓公十五年》:“十五年,春。天王使家父来求车,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公羊传·文公九年》:“毛伯来求金,何以书?讥.何讥尔?王者无求,求金,非礼也。”
    ② 清·顾炎武:《郡县论一》,《亭林文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页。
    ③ 《左传·桓公二年》。
    ① 清·顾炎武:《郡县论一》,《亭林文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页。
    ② 《孟子·告子下》。
    ③ 《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
    ① 《左传·隐公元年》。
    ② 《公羊传·隐公元年》。
    ① 《论语·宪问》。
    ② 《论语·宪问》。
    ③ 《管子·霸言》。
    ④ 《管子·君臣上》。
    ⑤ 《墨子·尚同上》。
    ⑥ 《孟子·梁惠王上》。
    ⑦ 《孟子·万章上》。
    ⑧ 《荀子·王制》。
    ⑨ 《韩非子·扬权》。
    ⑩ 《吕氏春秋·执一》。
    11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① 《史记·周本纪》。
    ② 《史记·周本纪》。
    [1] 清·阮元等.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 逸周书[M].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3] 山海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4] 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5] 晏子春秋[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6] 战国策[M].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
    [7] 战国纵横家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
    [8]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9]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0] 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11] 汉·应劭.风俗通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0年。
    [12] 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3] 宋·孙复.春秋尊王发微[M].《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4] 宋·朱熹.四书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5] 元·俞皋.春秋集传释义大成[M].《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6] 元·吴澄.春秋纂言[M].《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7] 诸子集成[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18] 清·江永.春秋地理考实[M].《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9] 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20]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21] 清·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22] 清·顾炎武.日知录[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
    [23] 清·章学诚着,王重民通解.校雠通义通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4] 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25] 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6]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7] 清·姚鼐.惜抱轩全集[M].上海:上海会文堂书局石印本,1914年。
    [28] 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M].《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9]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0]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31] 郭沫若.卜辞通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年。
    [32] 高亨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9]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40]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42] 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3] 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44] 王世舜.尚书译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1]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2] 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3] 王晖.古文字与商周史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4] 袁林.西周土地制度新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 赵世超.瓦缶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6] 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7] 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8]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9] 黄中亚.战国变法运动[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
    [10]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1] 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 沈长云.崛起的士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
    [13] 翦伯赞.先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14] 刘黎明.轴心时代[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
    [15] 杨师群.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6] 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7] 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18] 臧振.中国古玉文化[M].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
    [19] 尹盛平.西周史征[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1]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22] 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
    [23] 戴永明.先秦儒学要略[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
    [24] 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5] 钱穆.孔子传[M].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26] 张茂泽,郑熊.孔孟学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27] 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M].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28] 钱穆.庄老通辨[M].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29] 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30]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31] 谭元亨.中国文化史观[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2]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33] 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34]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5] 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36]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民主·专制·国家:起源问题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7] 田昌五.古代社会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38] 蔡锋.春秋时期贵族生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9] 傅小凡.社会转型与道德重建[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40]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1] 徐杰令.先秦社会生活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42] 丁德科.先秦儒道一统思想述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43] 李宪堂.先秦儒家的专制主义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4] 刘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整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5] 叶世昌.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46] 勾乘益.先秦礼学[M].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47] 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8] 杨善民.中国社会学说史·先秦部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49] 孟祥才.齐鲁思想文化史:从地域文化到主流[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年。
    [50] 刘宝才.先秦文化散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51]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52]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53] 陆玉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54] 何平立.狩猎与封禅:封建政治的文化轨迹[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
    [55] 王和.从邦国到帝国的先秦政治[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3年。
    [56] 秦彦士.诸子学与先秦社会[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57] 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58]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59] 晁福林.先秦民俗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60] 杨阳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61] 董恺忱.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62] 孟祥才.中国改革通史·先秦卷:历史风云在改革中激荡[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63] 宋杰.先秦战略地理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64] 葛志毅,张惟明.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65] 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66] 崔清田.显学重光:近现代的先秦墨家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67] 方松华.庙堂余音:近现代的先秦儒家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68] 高峰.大道希夷:近现代的先秦道家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69] 李海生.法相尊严:近现代的先秦法家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70] 李力.出土文物与先秦法制[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71] 杨柳.先秦游士[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
    [72]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73] 左言东.先秦职官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74] 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75] 李幼蒸.仁学解释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76]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7] 何兹全.读史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78] [英]崔瑞德 鲁唯一.剑桥中国秦汉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79] 胡适.井田制有无之研究[M].上海:华通书局,1930年。
    [80] 杨宽.杨宽古史论文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81] 杨宽.古史新探[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82] 白寿彝.中国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83]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84] 林剑鸣.秦汉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85]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86] 王士立.中国通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9年。
    [87] 王明阁.先秦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88] 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89] 田昌五,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90]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91] [英]马尔科姆·卢瑟福著,陈建波,郁仲莉译.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M].(Institutions in Ecomomics:The Old And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92]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93]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94] 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库.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95] 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96] 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97] 林剑鸣.秦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98] 林剑鸣.秦汉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99] 刘修明.从崩溃到中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00] 郑君华,葛实如.中国改革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年。
    [101] 顾奎相,陈婉.中国古代改革史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
    [102]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03] 军事科学院.中国军事通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104] 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军事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3-1988年。
    [105] 田昌五.古代社会断代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106] 葛兆光.中国思想通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7] [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108] 叶林生.古帝传说与华夏文明[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9]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通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110] 彭邦炯.商史探微[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
    [111] 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112] 郭沫若全集历史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113] 王国维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14] 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115] 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116]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化考[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117] 瞿林东.中华文明史·先秦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18] 吕思勉,童书业.古史辩[M].第七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19]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120]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121]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122] 郭宝钧.青铜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
    [123] 冯天瑜等.中华文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24] 赵敏莉.先秦君子风范[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
    [125] 田继周.先秦民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126]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127]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M].(续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
    [128] 王宇信.甲骨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29] 顾颉刚.秦汉方士与儒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30] 朱绍侯.军功爵制试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131] 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M].济南:齐鲁出版社,1984年。
    [132] 葛承雍.中国古代等级社会[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133] 左言东.中国古代官制[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134]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
    [135] 冯尔康等.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
    [136] 冯尔康.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37]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138] 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
    [139] 张晋藩.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140] 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M].北京:三联书社,1996年。
    [141]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M].北京:三联书社,1998年。
    [142]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143] 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144] 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