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诗经》研究述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诗经》研究史的核心观照不应该仅仅是根据专门的《诗经》论著来论断所谓的派别是非。可以断言,很多当时的研究成果并未完全形成专门的论著,而文献存留的有限程度也使得这种通常的出发点适用程度不足。至于分出的派别、形成的门户,只是研究中极少数的人为设置,无法以此为依归来建构整个的研究体系。具体到汉代的《诗经》研究,四家《诗》在当时当然是显明可知的研究派别,但汉代的《诗经》研究不可能仅是几家几派的专利,更多的研究状况也应该被察觉和感知,尽管以现存的文献去具体描述还有着很大的困难。《诗经》研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诗经》意义的认定,而对于其意义的认定往往需要联系广泛的背景条件才有可能使之得到大致的呈现。但这样的背景条件与《诗经》研究史的建构并非完全能够形成专属的对应,这就促使我们寻求一种新的预设来建构《诗经》研究史。显而易见,《诗》在现代标点符号产生以前,并非总是确指所谓的“诗三百”。在没有现代标点的古代,文献中的“诗”具有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文献中的“诗”有些时候可以确定是“诗三百”,但很多时候并不能确定;二、文献中即便可以确定是“诗三百”或者说是《诗》的地方,研究者的理解在逻辑上也无法排除“诗”的多向意指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建构《诗经》研究史必须考虑将视野扩展到全体文献去考察“诗”的状况。以此入手,《诗经》研究史当中的许多问题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这可以作为《诗经》研究史的预设,并被称为“诗”的名实演进。
     对于汉代《诗经》研究而言,除了“诗”与“诗三百”之间具有的名实对应,尚有“诗”与歌、歌诗、歌谣及文人所作的徒诗之间的名实对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赋虽不具“诗”名,但汉人对其认定完全以《诗》为依归,那么,考察赋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可以反映出时人对于《诗》的理解与认定。本文首章即着眼于此,重点考察汉代《诗经》研究的预设。“诗”与歌、歌诗等之间的名实对应实际上是汉人以《诗》的原初状态,即“诗”与《诗》尚对应时的状态来言说汉代的“诗”的结果。这样的处境使得汉代的“诗”虽然在本质上趋向于纯文辞的制作,却又无法完全脱离音乐而言说。而《诗》入汉之后音乐系统的亡失则使得创作者得到凸显,而《诗》在汉代的文本形态也使得《诗》义开始逐渐延展。《汉书·艺文志》中“诗赋”别为一略,则标示着《诗》义在更大的范围上的演变。第二章主要考察汉代的《诗经》编纂研究。在汉代“诗”与“诗三百”之间的严格名实对应逐渐破裂的情形下,“采诗”说就意味着汉人观念中先秦采得之“诗”在数量上是远远超出“诗三百”的。如此,“孔子删诗”说才有着首要的合理性。所谓的“逸诗”和“六笙诗”都不过是在强化着这种合理性。以此来考察汉人对于《诗经》体制编排的言说,则会发现“诗三百”入汉之后已非孔子之旧,那么,《诗》义在汉代也就必然发生新的变化。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对西汉和东汉的《诗经》研究予以考察。《诗》学分家是西汉《诗经》研究的重要现象,但《诗》的研习者甚众且并非皆可名家,说明成家需要许多外部机缘,非单一的学术自为。而四家之下“别自名家”的现象则标示着《诗》说的必然演变和《诗》义的增衍。赋与歌诗的复杂态势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包括“诗三百”在内的“诗”的意义指向显得错综与纷纶。那么,“诗本义”的提出就有了特别的意义。西汉不断出现的古文材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衬出官学的缺失,那么,未立于学官的《毛诗》就会与三家《诗》之间形成隐隐的对峙。光武中兴之后,今古学的争端相当明显,而且前期主要是关乎空间分布状态,即是否立于学官。《毛诗》当时在古学之列,在今古学之争的背景上显然与三家《诗》之间有着一定程度的对立。但今古学之争只是一定背景和条件下的争端和对立,并不能涵盖汉代经学的全部。对于四家《诗》而言,毛《诗》与三家《诗》之间有着一定的对立,但四家之间也有着共通之处,比如对于“孔子删诗”的认同。要真正考察东汉的《诗经》研究,仅执著于今古之分显然远非全面。东汉谶纬之盛使得整个学术的品格有了转变,立于学官者尤甚。《诗经》研究自然无法例外。但此时《诗》外之“诗”的发展则呈现出与此态势相异的若干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会使时人对于《诗》的认定出现一定的混乱。郑玄选择《毛诗》进行笺注,说明今古之分已经转向学术统系的序列。郑注的实绩也使得《诗》义形成聚拢之势并拥有了一以贯之的指向。正是在此意义上,郑注受到普遍的欢迎,《毛诗》因此而大显。一个新的《诗》学时代即将来临。
It is not rational to focus on the correctness of different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ir works in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Shijing. For many achievements could not form to works or papers, and the documents we can see nowadays are so limited. Therefore,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following way in usual behaviors are probably ineffective. As for the Schools in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Shijing which are set up artificial, is a very small number of the whole field. We cannot construct the whole system on this foundation.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Shijing in Han Dynasty, the four Families are visible in that time. However, the whole field contained more researches than the four Families, and these researches should be perceived, though it is very different to describe 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s we can see.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researches of Shijing is the meanings of the works, and the appearance of the meanings needs extensive background and more conditions. But these conditions could not always correspon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Shijing. We need a new presupposition to construct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Shijing. Obviously, Shi in the documents were not always alleged to Shijing before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punctuations. Shi in the documents of ancient times were uncertain, which mainly appear on two sides: Shi in the documents can be reckoned to Shijing sometimes, but sometimes cannot; and even if sometimes we can reckon, the understandings of the researchers cannot exclude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Shi in different times logically. So we need consider expanding our vision to all documents to investigate the meanings of Shi, which would be necessary to explain so many questions in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Shijing rationally. It could be the presupposition of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Shijing, and could be called evolution of the name and the fact of Shi.
     As for the research of Shijing in Han Dynasty, there are correspondences between Shi and Ge, Geshi, Geyao and the poems of the writers, besides the correspondences between Shi and Shijing. There is one point needs special attention: though Rhapsody didn’t share the name of Shi, people in Han Dynasty consider it basing on Shijing. Through the state of Rhapsody in Han Dynasty, we can perceive some meanings of Shijing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is, the presupposition of the research of Shijing in Han Dynasty. Actually, the correspondences between Shi and Ge, Geshi, Geyao and the poems of the writers were the result of the speech of Shi in Han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state of Shi, which should correspond to Shijing. This situation means that Shi cannot separate from music though it tended to production of pure diction in Han Dynasty. And the lost of music system of Shijing before Han Dynasty make the author of works noticeable. The text state of Shijing expands the meanings of the works, while the division of Category of Shifu and Category of Shijing in Hanshuyiwenzhi had also meant it. The chapter Two is about the compilation research of Shijing in Han Dynasty. While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hi and Shijing was broken, the theory of Collection meant that the number of Shi in Pre-Qin Period was much larger than the number of Shijing in the mind of people in Han Dynasty. Then the theory of Selection by Confucius can get the first rationality. The so-called lost-Shi and Six Sheng-Shi were both strengthen this rationality. According to this, we can find that the situations of Shijing were changed from Confucius in the mind of people in Han Dynasty. It means that the meanings of Shijing would also be changed. The chapter Three and Four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Shijing in West Han and East Han Dynasty separately. The birth of families in the research of Shijing was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West Han Dynasty. However, the numbers of researchers were far more than the numbers of the families, which meant a family needed many external supports outside the research. And the birth of the new families in each family would indicate the change of the viewpoints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meanings of Shijing, while the complex situations of Rhapsody and Geshi made them more intricate. Therefore, the original meanings of works in Shijing became important. Meanwhile, more and more ancient documents were found in West Han Dynasty, which meant the researches of the families in office were incomplete. Thus, the Family of Mao which was not in office was tending to an antithesis to the Families of Qi, Lu and Han. In East Han Dynasty, the debates between the Schools of Old and New were intense. At the first time, the debates were mainly about whether some families should get chairs in office. According to this, the Family of Mao was antithesis to other three Families. But the debates were corresponding to certain conditions. It could not contain all situations, e.g. the four Families all agreed to the theory of Selection by Confucius. It is not comprehensive to focus on the debates in East Han Dynasty. The studies of Chen-Wei were very popular in East Han Dynasty, especially in the officers. The research of Shijing could not make an exception. However, the developments of Shi besides Shijing would be chaos in some degree. Zheng Xuan’annotation to Shijing which based on the Family of Mao, indicated that the debates between the Schools of Old and New were finally turned in academic sequence. The achievements of Zheng Xuan’annotation promoted the meanings of Shijing tending to focus on a consistent foundation. Therefore, it was popular after creation which brought prosperousness of the Family of Mao. A new period was coming.
引文
(汉)毛公,(汉)郑玄,(唐)孔颖达等.毛诗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汉)郑玄,(唐)贾公彦.周礼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汉)郑玄,(唐)贾公彦.仪礼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汉)郑玄,(唐)孔颖达等.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汉)孔安国,(唐)孔颖达等.尚书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晋)杜预,(唐)孔颖达等.春秋左传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汉)何休,(唐)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魏)何晏等,(宋)邢昺.论语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晋)郭璞,(宋)邢昺.尔雅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汉)赵岐,(宋)孙奭.孟子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汉)韩婴,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汉)韩婴,屈守元.韩诗外传笺疏[M].成都:巴蜀书社,1996.
    (宋)欧阳修.诗本义[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王安石,邱汉生.诗义钩沉[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宋)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
    (宋)朱鉴.诗传遗说[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明)蒋悌生.五经蠡测[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明)陈第.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8.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M].北京:中国书店,1984.
    (清)胡承珙.毛诗后笺[M].合肥:黄山书社,1999.
    (清)魏源.诗古微[M].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陈乔枞.诗纬集证[M].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陈乔枞.诗三家遗说考[M].清经解续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8.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清)朱彬.礼记训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6.
    (汉)董仲舒,(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汉)扬雄,(清)钱绎.方言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清)卢弼.三国志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2.
    (清)王先谦.汉书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汉)刘珍等,吴树平.东观汉纪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汉)赵晔,周生春.吴越春秋汇校汇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汉)荀悦,(晋)袁宏.两汉纪[M].续修四库全书本.北京:中华书局,2002.
    (汉)崔寔,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5.
    (汉)应劭,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宋)徐天麟.西汉会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宋)徐天麟.东汉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宋)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清)章学诚,叶瑛.文史通义校注[C].北京:中华书局,1994.
    (唐)刘知几,(清)浦起龙.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清)侯康.补后汉书艺文志[M].二十五史补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55.
    (清)顾櫰三.补后汉艺文志[M].二十五史补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55.
    (清)钱大昭.补续后汉艺文志[M].二十五史补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55.
    (清)姚振宗.后汉艺文志[M].二十五史补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55.
    (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M].二十五史补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55.
    (清)曾朴.补后汉书艺文志并考[M].二十五史补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55.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Z].北京:中华书局,1965.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汉)陆贾,王利器.新语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
    (汉)贾谊,阎振益,钟夏.新语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汉)桓宽,王利器.盐铁论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汉)扬雄,(宋)司马光.太玄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8.
    (汉)扬雄,汪荣宝.法言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汉)刘向,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汉)刘向,石光瑛.新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1.
    (汉)班固,(清)陈立.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
    (汉)王充,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汉)王符,汪继培.潜夫论笺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5.
    (汉)荀悦.申鉴[M].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清)陈士珂.孔子家语疏证[M].上海:上海书店,1987.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汉)刘安,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秦)吕不韦,(汉)高诱.吕氏春秋[M].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唐)释道宣.广弘明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梁)萧统,(唐)李善.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费振刚等.全汉赋校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汉)扬雄,张震泽.扬雄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汉)张衡,张震泽.张衡诗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梁)刘勰,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梁)钟,曹旭.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4.
    (清)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清)浦铣,何新文,路成文.历代赋话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M].上海:中华书局,1935.
    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马衡.汉石经集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张西堂.诗经六论[C].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
    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糜文开,裴普贤.诗经鉴赏与研究[M].台北:三民书局,1964.
    裴普贤,糜文开.诗经鉴赏与研究(续集)[M].台北:三民书局,1969.
    马宗霍.说文解字引经考[M].台北:学生书局,1971.
    黄永武.许慎之经学[M].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2.
    糜文开,裴普贤.诗经鉴赏与研究(三)[M].台湾:三民书局,1979.
    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黄振民.诗经研究[M].台北:正中书局,1982.
    顾颉刚.古史辨(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王利器.郑康成年谱[M].济南:齐鲁书社,1983.
    朱维铮.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疏汇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3.
    糜文开,裴普贤.诗经鉴赏与研究(四)[M].台湾:三民书局,1984.
    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
    何耿镛.经学概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张舜徽.郑学丛著[C].济南:齐鲁书社,1984.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张松如.商颂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余嘉锡.古书通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蒋天枢.论学杂著[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王念孙.读书杂志[C].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四)[C].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向熹.诗经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金德建.经今古文字考[M].济南:齐鲁书社,1986.
    尹锡康,周发祥.楚辞资料海外编[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袁宝泉,陈智贤.诗经探微[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7.
    赵沛霖.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马积高.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赵沛霖.诗经研究反思[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徐志刚.诗经的文化精神[M].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
    章权才.两汉经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
    黄锡全.汉简注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
    魏启鹏.德行校释[M].成都:巴蜀书社,1991.
    钟肇鹏.谶纬论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张岱年等.国学今论[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林庆彰.中国经学史论文选集[C].台北: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2.
    张永鑫.汉乐府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蒙默编.蒙文通学记[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董洪利.古籍的阐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C].济南:齐鲁书社,1994.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4.
    陆晓光.中国政教文学之起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中国诗经学会.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
    陈晓明.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与主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C].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王铁.汉代学术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陈桐生.史记与今古文经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刘毓庆.颂诗新考[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
    林耀潾.两汉三家诗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李学勤.古文献丛论[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滕志贤.诗经引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中国诗经学会.第二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语文出版社,1996.
    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杨天宇.诗经:朴素的歌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孙启治,陈建华.古佚书辑本目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
    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刘师培.刘申叔遗书[C]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鲁洪生.诗经学概论[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雪克.胡朴安学术论著[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曹明纲.赋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李零.李零自选集[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葛志毅,张惟明.先秦两汉的制度和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中国诗经学会.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香港:天马图书公司,1998.
    袁长江.先秦两汉诗经研究论稿[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李申.中国儒教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刘丽文.中国古代文学特征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德]海德格尔,陈嘉映,王庆节.存在与时间(修订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德]加达默尔,洪汉鼎.真理与方法: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夏传才.思无邪斋诗经论稿[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
    许志刚.诗经论略[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陈桐生.史记与诗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姚小鸥.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姚小鸥.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C].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李笑野.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中国诗经学会.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戴维.诗经研究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吴万钟.从诗到经:论毛诗解释的渊源及其特色[M].北京:中华书局,2001.
    寇淑慧.二十世纪诗经研究文献目录[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马积高.历代辞赋资料概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1.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C].商务印书馆,2001.
    刘松来.两汉经学与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晋文.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张涛.经学与汉代社会[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1.
    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程千帆.程千帆全集[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董小英.叙述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洪湛侯.诗经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
    
    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先秦-元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刘朝谦.汉代诗学发微[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赵敏俐.周汉诗歌综论[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孙筱.两汉经学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姚名达撰.中国目录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增订本)[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国诗经学会.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丛刊(第三辑)[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2.
    李建盛.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刘耘华.诠释学与先秦儒家之意义生成:《论语》、《孟子》、《荀子》对古代传统的解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韩震,孟鸣歧.历史·理解·真理:历史诠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章启群.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诠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刘操南.《诗经》探索[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谭德兴.汉代《诗》学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边家珍.汉代经学发展史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C].中华书局,2003.
    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M].北京:中华书局,2003.
    鲁洪生,赵敏俐.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C].北京:中华书局,2003.
    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丛刊(第四辑)[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丛刊(第五辑)[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美]宇文所安,王柏华,陶庆梅.中国文论:英译与批评[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法]米歇尔·福柯,谢强,马月.知识考古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于茀.金石简帛诗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朱自清.诗言志辨[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从刊(第六辑)[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从刊(第七辑)[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傅修延.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德]马丁·海德格尔,孙周兴.林中路(修订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周延良.诗经学案与儒家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梁锡锋.郑玄以礼笺《诗》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犹家仲.《诗经》的解释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力之.《楚辞》与中古文献考说[C].成都:巴蜀书社,2005.
    李山.《楚辞》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5.
    曹虹.中国辞赋源流综论[C].北京:中华书局,2005.
    赵敏俐等.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赵雨.上古歌诗的文化视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常森.先秦文学专题讲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董治安.两汉文献与两汉文学[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诗学观念的生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诗经学会.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丛刊(第九辑)[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法]葛兰言,赵丙祥,张宏明.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美]韦勒克,[美]沃伦,刘象愚等.文学理论(修订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马银琴.两周诗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郭晋稀.《诗经》蠡测[M].成都:巴蜀书社,2006.
    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6.
    赵沛霖.现代学术文化思潮与诗经研究:二十世纪诗经研究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王洲明.诗赋论稿[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丛刊(第十辑)[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一辑)[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增注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史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7.
    王妍.经学以前的《诗经》[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刘怀荣.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踪凡.汉赋研究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杨天宇.郑玄三礼注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李山.中国文化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李零.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李零.铄古铸今:考古发现与复古艺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章炳麟.国学讲演录[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中国诗经学会.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二辑)[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三辑)[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黄焯.毛诗郑笺平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伏俊琏.俗赋研究[C].北京:中华书局,2008.
    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8.
    李山.先秦文化史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8.
    张法.中国美学史上的体系性著作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杜维明.思想·文献·历史:思孟学派新探[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徐刚.古文源流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冯浩菲.郑氏诗谱订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江竹虚,江宏.五经源流变迁考·孔子事迹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丛刊(第十四辑)[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美]约翰·迈尔斯·弗里,朝戈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刘毓庆.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赵沛霖.兴的起源与诗歌艺术的飞跃[J].贵州: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1):46-53.
    王一川.从“诗言志”看中国诗的原始模式[J].北京:文史知识,1986(1):112-115.
    李湘.赋、比、兴皆源于周易[J].济南:东岳论丛,1986(4):58-61.
    刘操南.孔子删《诗》初探[J].杭州: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1):41-46.
    鲁洪生.汉儒对赋、比、兴的认识[J].汉中: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54-60.
    余上尧.从《左传》的赋看《诗经》的交际作用[J].南昌:南昌教育学院学报,1987(2):70-76.
    刘毓庆.《颂》诗新说:“颂”为原始宗教诵辞考[J].太原:晋阳学刊,1987(6):76-84.
    常教.商颂作于殷商述考[J].北京:文献,1988(1):3-10.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研究鸟瞰[J].南京:江海学刊,1988(1):145-154.
    韩明安.历代诗经研究综述[J].哈尔滨:学术交流,1988(1):139-144.
    刘操南.诗三百篇的创作与累积考说[J].杭州: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2):44-51.
    赵沛霖.《诗经》祭祀诗古今研究概说[J].天津:天津社会科学,1988(2):58-64.
    成顼.《诗经》颂诗再评价[J].武汉: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3):78-83.
    许志刚.礼的规定性与现实生活感受:《诗经》大小雅的创作成因[J].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1):47-50.
    李博.重评《诗毛氏传》:兼就教于废序派[J].许昌:许昌师专学报(社科版),1990(2):28-34.
    刘操南.仪礼与《诗》辨析[J].杭州: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2):80-88.
    张岩.文化的断裂与《诗》义的丢失[J].南昌:文艺理论家,1990(2):22-28.
    许英国.民间歌谣的社会功能初探[J].西宁: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2):94-100.
    陈洪波.《诗经》抒情特征的原始痕迹试探[J].武汉:湖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1991(2):60-63.
    赵明.殷商旧歌《商颂》论述[J].济南:文史哲,1992(3):24-30.
    跃进.“六义”与诗教:读《毛诗序》臆札[J].杭州: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1):124-126.
    葛志毅.两汉经学与今文章句[J].哈尔滨:学习与探索,1993(5):131-137.
    王洲明.汉代《诗》经化过程中的复杂现象[J].济南: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1):17-24.
    王洲明.论《诗》与礼的关系[J].聊城: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2):87-93.
    雒三桂.诗经祭祀诗与周代贵族政治思想[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3):25-31.
    夏传才.关于《诗经》研究的通信[J].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4):53-56.
    赵逵夫.论《诗经》的编辑与《雅》诗的分为小大两部分[J].石家庄:河北师院学报(哲社版),1996(1): 74-84.
    鲁洪生.关于《国风》是否民歌的讨论[J].重庆: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6(2):34-38.
    陈隐予.《诗经商颂》年代考辨[J].安阳:殷都学刊,1996(2):19-20.
    水渭松.对于“赋诗言诗”现象的历史考察兼论诗经的编辑和演变[J].桂林:东方丛刊,1996(2):153-166.
    于迎春.“雅”“俗”观念自先秦至汉末衍变及其文学意义[J].北京:文学评论,1996(3):118-128.
    汪祚民.《诗》入乐与《汉书·艺文志》中的诗观念[J].合肥:安徽师大学报(哲社版),1996(3):301-306.
    刘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读《诗经商颂》[J].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2):88-94.
    夏传才.现代诗经学的发展与展望[J].北京:文学遗产,1997(3):98-107.
    鲁洪生,邸艳姝.《孔子诗说》研究:兼论《孔子诗说》对儒家诗论的影响[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87-94.
    蒋南华.关于《诗经》的用历与《诗经》的断代问题[J].贵州:贵州社会科学,1997(4):63-67.
    姚小鸥.《鲁颂泮水》与先秦礼乐制度的中兴[J].郑州: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1):98-102.
    踪凡.《毛诗序》的功利诗学观念及成因初探[J].贵州:贵州社会科学,1998(2):67-72.
    李会玲.《毛诗序》“六义”说的历史还原性阐释:实用主义的创作论[J].武汉: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2):86-90.
    李梦奎.《诗》出孔门:关于诗经结集的文化探讨[J].长春: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8(2):36-39.
    陈桐生.《商颂》为商诗补正[J].北京:文献,1998(2):3-13.
    刘丽文.《周礼》“六诗”本义探[J].哈尔滨:北方论丛,1998年第6期,第39-44页.
    常森.诗的崇高与汩没:两汉《诗经》学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1999.
    汪祚民.论班固观《诗》的风俗视角[J].桂林:东方丛刊,2000(2):10-21.
    李山.《诗大雅》若干诗篇图赞说及由此发现的《雅》《颂》间部分对应[J].北京:文学遗产,2000(4):24-32.
    赵雨、张松如.有关先秦诗歌创作年代的几个问题[J].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1):71-75.
    王齐洲.文学主体与文学观念:中国上古文学观念发展的一种考察[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5):108-113.
    曹建国.汉代《诗》学考论[D].合肥:安徽大学,2001.
    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J].北京:中国哲学史,2002(1):9-19.
    王承略.论《齐诗》学派与王莽的关系及其在东汉的命运[J].济南:孔子研究,2001(6):61-64.
    李锐.儒家诗乐思想初探[J].北京:中国哲学史,2002(1):20-26.
    李山.《诗经·时迈》篇创作时地考[J].石家庄:河北学刊,2002(2):105 -108.
    李学勤.《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先秦诗学:谈《诗论》“诗亡隐志”章[J].北京:文艺研究,2002(2): 31-52.
    王小盾,马银琴.《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先秦诗学:从《诗论》与《诗序》的关系看《诗论》的性质与功能[J].北京:文艺研究,2002(2):31-52.
    方铭.《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先秦诗学:《孔子诗论》与孔子文学目的论的再认识[J].北京:文艺研究,2002(2):31-52.
    江林昌.上博竹简《诗论》的作者及其与今传本[J].《毛诗序》的关系.北京:文学遗产,2002(2):4-15.
    李炳海.试论制约古代诗体生成演变的诸种因素[J].延吉: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82-86.
    汪春泓.论先秦汉魏至六朝文学“抒情”概念的发展演变.安阳:殷都学刊,2003(1):60-68.
    李山.《商颂》作于“宗周中叶”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6-20.
    李山.经学观念与汉乐府、大赋的文学生成[J].石家庄:河北学刊,2003(4):130 -135.
    刘立志.汉代《诗经》学研究述评[J].南阳: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4):53-57.
    李春青.论文化诗学的研究路向:从古今《诗经》研究中的某些问题说开去[J].石家庄:河北学刊,2004(3):107-115.
    李山.汉儒《诗》说之演变:从《孔子诗论》《周南·汉广》篇的本义说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9-55.
    马银琴.论孔子的诗教主张及其思想渊源[J].北京:文学评论,2004(5):71-80.
    刘立志.二十世纪考古发现与《诗经》研究[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5):1-5.
    赵逵夫.先秦佚诗与先秦诗歌的发展[J].南京:江海学刊,2005(1):166-170.
    钱志熙.从歌谣的体制看“《风》诗”的艺术特点:兼论对《毛诗》序传解诗系统的正确认识[J].北京: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2):60-70.
    积意.刘歆与两汉今古文学之争[D].上海:复旦大学,2005.
    金前文.汉赋与汉代《诗经》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大学,2006.
    尹海江.《汉书·艺文志》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刘明.两汉《诗纬》研究[D].保定:河北师范大学,2008.
    刘毓庆,郭万金.汉初《诗经》传播与四家诗的形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1):1-5.
    刘立志.近百年间出土的《诗经》文献述要[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2):91-93.
    朱红.孔子删《诗》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①(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修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76页。
    ②当然,承认它们为预设,并不意味着这些预设具有同等的意义。事实上,在某些方面,它们差别甚大。这里所说的预设,只是就其各自所在的体系而言。
     ①马银琴《两周诗史》,第15-18页。
    ①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自然,《诗经》研究的范围是相当广的,各学派的异同多在‘诗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页130-131)
    ②(汉)班固《汉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8页。
    
    ①(宋)欧阳修《诗本义》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0册,第188页。
    ②(清)魏源《诗古微》,《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第7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1页。
    ①参本文导论,第5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22-2123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一,第2123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七,第333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四,第1177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九,第1413、1415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6、1052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1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八,第389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四,第1178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三十一,第1817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八,第1990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六十四下,第2821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第259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五,第3195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二,第1045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8页。
    ⑥马银琴《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9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三,第3101、3105、3110、3113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第3299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第2882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四,第112、140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十四,第509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二,第1479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34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五十六,第2498-2500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九,第2994-2995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613页。
    ⑤《毛诗正义》卷十,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425页。
    ⑥《毛诗正义》卷十八,第573页。
    ⑦[法]葛兰言(Marcel Granet)著、赵丙祥、张宏明译,《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5页。
    ⑧《毛诗正义》卷十二,第456页。
    ⑨《毛诗正义》卷十八,第567页。
    
    ①《毛诗正义》卷十八,第569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第255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8页。
    ④徐刚《古文源流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①章太炎《秦献记》,《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9-70页)。不过,晚年的章氏却将误读的源头定为郑樵,未知何据。详参章炳麟《国学讲演录》,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第1371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十五,第686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第3319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67-1969页。
    ⑥徐刚《古文源流考》,第58-59页。
    ⑦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52页。
    ①费振刚等《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胡克家本,第715页。
    ③张震泽《扬雄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42页。张氏于箴题中各州名后均加“牧”字,乃据《尚书》为证,说见该书第315-316页。查《后汉书·胡广传》载:“初,杨雄依《虞箴》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其九箴亡阙,后涿郡崔骃及子瑗又临邑侯刘騊駼增补十六篇,广复继作四篇,文甚典美。”(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11页。)明言为十二州,非十二州牧。诸书所引亦皆无“牧”字。张说不可从。
    ④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7页。
    ⑤费振刚等《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⑥(汉)荀悦《汉纪》卷二十六,《两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54页。《汉书》未载此内容。
    ⑦(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四十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60页。
    ⑧(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四,第69页。
    ⑨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第349页。文中所引“列”为今字。
    ①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史论》,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3-104页。
    ②《毛诗正义》卷一,第269页。今本《汉书·艺文志》作“《毛诗》二十九卷”,无“经”字。
    ③(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707-1708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22页。
    ①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②江竹虚先生曰:“盖举其学曰艺,崇其书曰经。”,见江竹虚著、江宏整理《五经源流变迁考·孔子事迹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39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二,第1027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三,第2766页。
    ⑤《毛诗正义》卷一,第270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一,第3118页。
    ⑦(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067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23页。
    ①(清)章学诚《校雠通义》卷一,附见叶瑛《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45页。
    ②见《校雠通义》卷二《补校汉书艺文志第十》,《文史通义校注》,第994页。
    ③见《校雠通义》卷二《补校汉书艺文志第十》,《文史通义校注》,第994页。
    ④见《校雠通义》卷三《汉志诗赋第十五》,《文史通义校注》,第1065页。
    ⑤见《文史通义》卷七《永清县志文征序例》,《文史通义校注》,第792-793页。
    ⑥(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48册,第262页。
    ①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4页。
    ②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12页。
    ③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26页。引文中标点似有不妥,或者李先生另有深意?此处谨依原貌。
    ④《楚辞》无法影响“诗赋略”所有作品,无论对“楚辞”作出何种解释。
    ⑤尹海江《〈汉书·艺文志〉研究》,浙江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第63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55-1756页。
    ①(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第21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版,2006年重印修订本,第2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48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56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045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第1123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8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56页。
    ⑨班固《离骚序》中所引刘安语,见洪兴祖《楚辞补注》,第49页。
    ⑩(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56页。
    
    ①(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93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第3296页。
    ③《孟子注疏》卷八,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2728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55-1756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8页。
    ②伏俊琏《杂赋与乐府诗的关系》一文认为:《诗赋略》屈原赋、陆贾赋、荀卿赋、杂赋、歌诗五类中前三类为书面语的文人赋,后两类一为口诵体(杂赋)、一为歌唱体(歌诗);而“口诵体”中的“成相杂辞”可以作为从“诵”到“歌”的过渡环节。文见《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29-31页。这在传述方式上也可以说明,“歌诗”与《诗》之间有着比“赋”与《诗》之间更大的差异。可为“先赋后诗”提供侧证。
    ③程千帆《辞赋的特点及其发展变迁》,《程千帆推荐古代辞赋》卷首,广陵书社,2004年版,第1页。
    ④关于《文选》的“先赋后诗”,亦需联系《诗》义来考察。本人有专文《〈文选〉“赋”、“诗”、“骚”三类排序论析》,待刊。
    ①《礼记正义》卷十一,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1327-1328页。
    ②引文中“求”字为今字。(清)钱绎《方言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光绪十六年红蝠山房本,第820-821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3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8页。
    ⑤(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99页。
    ⑥《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十六,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2287页。
    ①《毛诗序》孔疏所引,见《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272页。
    ②章炳麟《国学讲演录》,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页。
    ③据莫砺峰先生考证,《唐诗三百首》中混有宋诗,见《〈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但在编选者那里,这些宋诗亦均属唐诗。
    ④《毛诗正义》卷一,第270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35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四,第1197页。
    ③陈士珂《孔子家语疏证》卷八,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1940年商务本,第205页。
    ④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马银琴《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47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八,第1620-1621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五,第194页。
    ⑦(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四,第1550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55页。
    ⑨(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二,第3058页。
    ⑩(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二,第3089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三,第3120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六,第3230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九,第3308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三,第3391-3392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四,第1233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一,第3335页。
    ⑦(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九,第1413-1415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二,第1045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二,第1045页。
    ③张西堂《诗经六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88-97页;陈桐生《史记与诗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40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第1936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8页。
    
    ①《毛诗正义》,第263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一,第2122-2123页。
    ②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6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610-3611页。不过,今本《大戴礼记》未见此篇。
    ①《仪礼注疏》卷十八,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1042页。
    ②《礼记正义》卷六十二,第1678页。
    ③《周礼注疏》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800页。
    ④翟相君《孔子删诗说》,《河北学刊》,1985年第6期,第88页。
    ⑤马银琴《两周诗史》,第436-437页。
    ①陈桐生《史记与诗经》,第89-90页。
    ②马银琴《两周诗史》,第419-421页。
    ③《论语注疏》卷九,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2491页。
    ④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31-134页。
    ⑤马银琴《两周诗史》,第414-415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第1936-1937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一百,第4244页。
    ②(清)魏源《诗古微》,《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第7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8-29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第1936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8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第2766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610页。
    ⑦(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六十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816页。
    ⑧如《诗含神雾》、《乐声动仪》中相关内容,见[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编《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67、544页。
    ⑨《诗谱序》孔疏所引,《毛诗正义》,第263页。
    
    ①《毛诗正义》卷九,第418页。
    ②《毛诗正义》卷十,第419页。
    ③《仪礼注疏》卷九,第986、1021页。
    ④《毛诗正义》卷九孔疏所引,第418页。
    ①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236-237页。
    ②吴万钟《从诗到经:论毛诗解释的渊源及其特色》,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36页。
    ③常森《先秦文学专题讲义》,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69页。
    ⑤《仪礼注疏》卷九,第985-987页。
    
    ①《毛诗正义》卷一,第271页。
    ②《毛诗正义》卷一孔疏引,第271页。
    
    ①《毛诗正义》卷一,第271页。
    ②《周礼注疏》卷二十三,第796页。
    ①《毛诗正义》卷一,第269、272页。
    ②《毛诗正义》卷四,第330页。
    ③《毛诗正义》卷十九,第581页。
    ④《毛诗正义》卷四,第330页。北大1999年版《毛诗正义》标点本中,以“其意”之后为郑玄答语,然细察文势,此句似为郑玄答语之释,然未可确定其是否属于《郑志》的内容,姑列于此。
    ⑤《毛诗正义》卷八,第387页。
    ⑥《毛诗正义》卷八,第387页。
    ⑦《诗谱序》孔疏所引,《毛诗正义》,第263页。
    ①《毛诗正义》,第265页。
    ②《毛诗正义》卷二十,第620页。
    ③《毛诗正义》卷一,第272页。
    ④《毛诗正义》卷一,第273页。
    ⑤关于此点,各种典籍与日常生活中均极为常见。力之先生曾有若干论述,参其《〈楚辞〉与中古文献考说》,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183-184页。
    ⑥《毛诗正义》卷一,第272页。
    ⑦《毛诗正义》卷九,第402页。
    ⑧《毛诗正义》卷十九,第581页。
    ①《毛诗正义》卷二十,第608页。
    ②《毛诗正义》卷二十,第620页。
    ③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点校《国语》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16页。
    ④《毛诗正义》卷二十,第620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八,第1633页。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五,第1203页。
    ①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74页。
    ②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第491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第1936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8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二,第1038页。
    ①《毛诗正义》卷九,第418页。
    ②《毛诗正义》卷九,第401页。
    ③《毛诗正义》卷九,第404页。
    ④《毛诗正义》卷二十,第612页。
    ⑤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第230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一,第3340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一,第3342页。
    ③《毛诗正义》卷二十,第608页。
    ④《毛诗正义》卷二十,第620页。
    ⑤《毛诗正义》卷二十,第620页。
    ⑥《毛诗正义》卷一,第271页。
    ①《毛诗正义》,第262-263页。
    ②郑玄《诗谱》次第依据冯浩菲《郑氏诗谱订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所定。
    ③《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九,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2006-2007页。
    ④《毛诗正义》卷一,第269页。
    ⑤此处所言《诗谱》中对于作品的排列次序亦据冯浩菲《郑氏诗谱订考》一书。
    ⑥《毛诗正义》卷十二,第445-451页。
    ①《毛诗正义》卷九,第404页。
    ②《毛诗正义》卷十二,第445页。
    ③冯浩菲先生力辩郑玄之非,参《郑氏诗谱订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75-186页。
    ④《毛诗正义》卷九,第402页。
    ⑤《毛诗正义》卷十二,第448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第1936-1937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九,第1967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二,第2053页。
    ③(清)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卷六十一,第808页。
    ④费振刚等《全汉赋校注》,第959页。
    ⑤《毛诗正义》卷一,第269页。
    ⑥《毛诗正义》,第265页。
    ⑦《周南召南谱》孔疏所引,《毛诗正义》,第265页。
    ⑧《毛诗正义》卷一,第272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8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614页。
    ③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135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20-3121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608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一,第76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21-1922页。
    ③分别见《史记》卷一百二十一,第3121页;《汉书》卷八十八,第3608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7页。
    ⑤钱穆《两汉博士家法考》,《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21页。
    ⑥徐复观《西汉经学史》,《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第99页。
    ⑦(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页。
    ⑧钱穆《两汉博士家法考》,《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第223-224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一,第3118-3124页。
    ②钱穆《两汉博士家法考》,《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第216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608页。
    
    ①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第490-491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608-3609、3612-3614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第137-138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六,第893页。
    ③钱穆《两汉博士家法考》,《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第241页。
    ④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第497-498页。
    ⑤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史论》,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3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三,第3107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五,第3178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一,第3332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六,第3503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二,第3062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609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21页。
    ②参《荀子·非十二子》,见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三,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9-105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8页。
    ④当然,《韩诗外传》卷一所载的孔子与阿谷处子之事,会被某些研究者认为是负面的记载,实则这样的解读完全是不顾语境的“断章取义”,事件的指向性首先应顾及其所在的语境。徐复观先生说的好:“此故事的出现,乃为最后所引的‘诗曰,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周南·汉广》),此之谓也’作证明。其用意一如上引的《行露》之诗一样,所以表彰妇女的贞节。”见其《两汉思想史》(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593-3594、3596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十九,第726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十,第313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九,第4069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620-3621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9页。
    ⑥张西堂《诗经六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116-120页。
    ⑦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史论》,第6页。
    ①江竹虚著、江宏整理《五经源流变迁考·孔子事迹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88页。
    ②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第87-102页;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史论》,第154-161页。
    ③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史论》,第161页。
    ④(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1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版,2006年重印修订本,第2页。
    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第48页。
    ①《史记》卷一百一十七,第3073页。引文中“扬雄以为”云云,当为《汉书》中语阑入。《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曰:“司马迁称《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以之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言虽殊,其合德一也。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要其归引之于节俭,此亦《诗》之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见《汉书》卷五十七,第2609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56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六十四,第2829页。
    ④(汉)班固《汉书》八十七,第3575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56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一,第2327-2330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三,第2766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610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三,第3101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三,第3110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56页。
    ①编钟发现者袁仲一先生明言秦乐府编钟出土时间为1976年,见其《秦代金文陶文杂考三则》,《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4期。而此后的多种论著皆言出土时间为1977年,似均以寇效信先生所言时间为准。寇说见《秦汉乐府考略——由秦始皇陵出土的秦乐府编钟谈起》一文,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
    ②(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二,第1045页。
    ③寇效信《秦汉乐府考略:由秦始皇陵出土的秦乐府编钟谈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第36-37页。
    ④成祖明《“乃立乐府”新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5期。
    ⑤赵敏俐等《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183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二,第1038页。
    ⑦(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五,第3195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四,第1177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四,第1178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八,第389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九,第403-404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七,第3952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九,第1413、1415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8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二,第1027页。
    ④《孟子注疏》卷八,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2727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六,第3197页。
    ⑥(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5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九,第1967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一,第3115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第3297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五,第3172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610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六十六,第2898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三,第3107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八,第236-237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610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十一,第333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609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一,第2949页;(汉)班固《汉书》卷五十八,第2613页。原书标点稍异。
    ⑥(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三,第2751页。原书标点稍异。
    ⑦(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一,第3118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593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五十八,第2634页。
    ②不过,中华书局标点本《汉书》中有一处则是断开的。《汉书·窦田灌韩传》曰:“韩安国字长孺,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尝受《韩子》、杂说邹田生所。”见《汉书》卷五十二,第2394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六,第212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41-1742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五,第2874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23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五,第3159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三,第3113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598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71页。
    ④钱穆《两汉博士家法考》,《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第216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67、1969-1970页。
    ①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35页。
    ②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③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④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第202-204页。
    ⑤徐刚《古文源流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3-288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6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十二,第473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十三,第488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十四,第511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一,第1475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七,第2226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07页。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七,第190页。其中“亦然”似作“已然”为妥。
    ③(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15页。
    ④(汉)许慎《说文解字》,第314-316页。
    ⑤李学勤《论孔子壁中书的文字类型》,《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页。
    ⑥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史论》,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0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4、1706、1719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50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三,第2410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七,第2927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607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七,第936-937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十四,第2116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九,第2547页。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九,第2548页。
    ①徐刚《古文源流考》,第65页。
    ②金德建《经今古文考》,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116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五,第1208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91-1192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六,第1228-1229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六,第1229-1233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67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69-1970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621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八,第955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六,第1223页。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六,第1235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十四,第2113页。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九,第2566-2567、2582页。
    ⑦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第257页。
    ⑧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第127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第145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九,第2546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二,第1125-1126页。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九,第2546-2547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六,第1239页。
    ①李学勤《〈今古学考〉与〈五经异义〉》,载张岱年等《国学今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页。
    ②李学勤《〈今古学考〉与〈五经异义〉》,《国学今论》,第135页。
    ③钟肇鹏《谶纬论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9页。原文分属两段。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九,第1912页。
    ⑤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69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第4069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中,第4099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九,第1911页。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二,第2705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八,第961页。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九,第2558页。
    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六,第1223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九,第1912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六,第1236-1237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九,第2546页。
    ④钟肇鹏《谶纬论略》,第145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二,第2705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五,第3167-3173页。
    ①《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272页。
    ②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第334页。
    ③如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第116-117页;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第336页;刘明《两汉〈诗纬〉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8-58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第3609页。
    ⑤王承略《论〈齐诗〉学派与王莽的关系及其在东汉的命运》,《孔子研究》,2001年第6期。
    ⑥(南朝宋)《后汉书》卷七十九,第2729页。
    ⑦(南朝宋)《后汉书》卷八十二,第2730页。
    ⑧(宋)洪适《隶释·隶续》卷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4页。
    ⑨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第426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六,第1311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上,第1376-1377、1394-1396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下,第1405页。
    ④(晋)司马彪《后汉书·志第十三》,第3280-3281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七,第1317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七,第1855页。
    ②《毛诗正义》卷十五,第494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六,第2457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56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第3575页。
    ⑥汪荣宝《法言义疏》卷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9页。
    ⑦(清)汪继培《潜夫论笺校正》卷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20页。
    ⑧赵敏俐等《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页。
    ①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增注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五,第1207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十四,第2116页。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上,第1972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九,第2576页。
    ⑥黄以周《儆季杂著文钞》卷四《答郑康成学业次第问》,清光绪南菁讲舍刻本。
    ①《周礼注疏》卷十九,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767页。
    ②《毛诗正义》卷十,第429页。
    ③《仪礼注疏》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1072页。
    ④《毛诗正义》十七,第531页。
    ⑤《礼记注疏》卷五十五,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1648页。
    ⑥《毛诗正义》卷十五,第493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6-308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十四,第2116页。
    ③章炳麟《国学讲演录》,第46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五,第1209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五,第1212页。
    ③《毛诗正义》卷一,第269页。
    ④《毛诗正义》卷一,第269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上,第1972页。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九,第2576页。
    ⑦(梁)沈约《宋书》卷九十三,第2294页。
    ⑧(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九,第1825-1829页。
    ⑨(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第916页。
    
    ①《毛诗正义》卷一,第269页。
    ②(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09页。
    ③张舜徽《郑氏经注释例》,《郑学丛著》,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82-83页。
    
    ①黄焯《毛诗郑笺平议》,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原文标点稍异,以意改之。
    ②《毛诗正义》卷一,第269、273页。
    ③《毛诗正义》卷一,第273页。
    ④《毛诗正义》卷一,第273-274页。
    
    ①《毛诗正义》卷一,第292-293页。
    ②《毛诗正义》卷一,第293页。
    ①《毛诗正义》,第262页。
    ②孔疏认为郑玄所言乃据“今诗”为言,并非言诗之初起(《毛诗正义》,第262页)。这已经牵涉到其对“诗”的认定有所变化的问题。本人拟另文详论,此处不再具体分析。
    ③《毛诗正义》,第262页。
    ④冯浩菲《郑氏诗谱订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⑤《毛诗正义》,第263-264页。
    ⑥冯浩菲《郑氏诗谱订考》,第5-6页。
    ⑦《毛诗正义》卷七,第281页。
    ⑧冯浩菲《郑氏诗谱订考》,第2页。
    ①《毛诗正义》卷二,第296页。
    ②《毛诗正义》卷五,第348页。
    ③《毛诗正义》卷五,第356页。
    ④《毛诗正义》卷七,第384页。
    ⑤《毛诗正义》卷十九,第581页。
    ⑥《毛诗正义》卷一,第269-272页。
    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五,第1212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8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五,第1209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五,第1208页。
    ④(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八十四,第928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五,第1211-121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