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研究:结构—功能互动分析的视角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采用结构—功能互动分析作为研究视角,以探讨如何强化中国共产党执政为直接标的,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生成、当前状态及未来走向做了整体性勾勒,对当前加强执政能力的方向做了系统化探讨。
     本研究通过对诸主要流派的结构—功能分析理论的考察,发现结构—功能分析尽管在不同理论家的具体运用中呈现着差异性色彩,但就其本身仅仅作为运思之具体方法而言则具有通约性。它是人类社会共通的思维习惯,穿越了意识形态的壁垒,不仅活生生地呈现在马克思分析人类社会的所有理论之中,而且也为马克思之外的其他社会科学理论所接纳。结构—功能互动分析具体被运用到中国共产党的结构—功能研究中,主要展显为两个互动。一个是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互动;另一个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结构与功能间的互动。前一个互动中,近代以降的中国社会被看作一个马克思的社会机体,中国共产党被看作它的一个结构要素,中国社会重建、转型之需要历史地生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上台执政;后一个互动中,中国共产党自身作为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依靠自身诸如实体组织、制度及党员角色等结构要素来履行以满足社会机体需要为目的的领导功能和执政功能,自身结构与功能互相激励,构成中国共产党巩固自身执政地位的内在驱动力。
     本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中国共产党的结构与功能现状生成是处于重建、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深刻互动的历史必然结果。其次,结构分析和功能分析下,中国共产党的结构与功能都呈现出诸多特殊性。其中,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结构由组织要素、制度要素及党员要素组合而成,表现出组织全覆盖、高度整合,制度约束刚性化、领导权力核心化、系统运作行政化等特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功能大体划分为领导功能和执政功能,这两者互相差异、不可替代,并可作为一般性功能而被再次细化为诸多具体功能。最后,基于对中国共产党结构—功能的互动分析,本研究认为当前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必须从强化功能这一整体性角度来重新定位,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来抓,必须面对全球化与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挑战,调整自身功能履行的序列,抓好点与面的结合,并辅以自身结构的优化,从而最终获得执政能力的整体提升。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explicitly claimed that it was committed to strengthening its ruling capacity in 2004. By analyzing its reign since then in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e-function interaction,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general picture of CPC's ruling. How did it form in the history? What is its current state? Where will it head to?
     It is argued that various schools of structure- function theory are commensurable, although they show some diversity in different theorists' studies. This theory presents a common thinking way shared by the whole human society, which transcends ideological barrier. It is not only enshrined in Marxist theories on human society, but also accepted by other theories of social science. The structure- function study of CPC could be generalized as two sets of interaction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ese society and CPC;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this party and its functions. In the former set of interaction, modern Chinese society is viewed as a social organism in Marxist sense, while CPC is one of its structural elements among others. CPC came to power in response to the demands resulting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ociety. In the latter set of interaction, CPC is regarded as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organism possessing its organization, institution and party members, which fulfills its functions as leading power and ruling party, and therefore meets the demands of social organism.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prompt each other, and co-work as the internal impetus to CPC's commitment to strengthening its ruling status.
     This research concludes with three points. First, the current state is the necessary historical result of the profou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ve Chinese Society and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econd, in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e-function analysis, th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CPC exhibit a series of particularities. Party structure of CPC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ree elements, organization, institution and party member. It is of a variety of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full organizational coverage, conformity of high extent, more and more rigid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 leading power gradually assembling to the party nucleus, and the system operation tending to be more and more 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 and ruling are two different general functions of CPC, which can not replace each other. They could be concretized as many specific functions. Third, it is argued that the undertaking of strengthening CPC's ruling capacity should be redefined by intensifying its functions. Therefore CPC has to reply to two major challenges namely globalization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its ruling capacity by adjusting its function list, giving attention to both general coverage and specific points, and optimizing its structure.
引文
1 宋士昌.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N].光明日报,2004-10-12.
    2 连玉明.学习型政党[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463.
    3 张恒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辨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4,(1).8-10.
    4 张垚.对党的能力的几点认识[J].理论学刊,2005,(2).102.
    5 刘兵勇.现代化进程中执政能力的衰朽论[J].湖北社会科学,2005,(2).22.
    6 李永玲.全面解读党的执政能力[J].理论学刊,2005,(1).45-46.
    7 王伟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N].光明日报,2005-11-16.
    8 黄卫平.政党执政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N].人民日报,2004-10-13.
    9 何增光.中共七大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4),14.
    10 韩义德.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学术交流,2005,(2).5.
    11 徐鸿武.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纲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1).16.
    12 韩庆祥.用新思维解读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新思路,2005,(1).28.
    13 韩义德.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学术交流,2005,(2).5.
    14 李家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创新——上海市哲学学会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研讨会综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0).87.
    15 虞云耀.关键时期的重大决策——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思考[N].北京日报,2004-10-25.
    16 李忠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J].嘹望,2004,(35).
    17 李忠杰.执政能力应包括十个方面内容[J].人大研究,2004,(11).55.
    18 王长江.一项深谋远虑的战略部署—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N].人民日报,2004-7-5.
    19 王久铎.试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整体性特征[N].兵团党校学报,2005,(1).8-11.
    20 刘晓钟.从党的执政能力的形态看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05,(12).31-39.
    21 孙学敏.党的执政能力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4.
    22 吕嘉.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政及执政合法性[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报,2004,(4).59-62.
    23 彭正德.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影响下的执政合法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6).53-58.
    24 杨小强,曹雪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党合法性的时代诉求理论与改革[J].2005,(2).49-50.
    25 张峰.论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5-10.
    26 曹建民.执政的实质合法和形式合法[J].甘肃社会科学,2005,(2).226-228.
    27 张峰.论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5-10.
    28 董明.善治视域里的中共执政合法性基础探微[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1).31-37.
    29 党建专家详析:中共加强执政能力为何日显重要[J].中国新闻周刊,2004-08-31.
    30 虞云耀.关键时期的重大决策——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思考[N].北京日报,2004-10-25.
    31 祝福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2).43-46.
    32 宋协娜.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础条件:丰富执政资源[J].学习论坛,2005,(4).20-24.
    33 党建专家详析中共加强执政能力为何日显重要[J].中国新闻周刊,2004,(25).
    34 臧乃康.执政能力的资源考量[J].南通大学学报,2005,(1).29-33.
    35 胡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及其变迁[J].党政论坛,2005,(4).21-22.
    36 薛瑞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注重执政成本[J].理论与改革,2005,(4).62-63.
    37 张振华.党的执政资源面临的挑战及其重构[J].广西社会科学,2005,(4).12-14.
    38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及评价办法[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3).54-56.
    39 庄国波.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四维度”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4,(11).58-61.
    40 尚鸣放.党政领导绩效考评维度分析及启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2).4-9.
    41 朱联平.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运行机制的构建[J].学术论坛,2005,(3).74-77.
    42 陈仲.党的执政能力评价体系初探[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05,(7).52-56.
    43 王正宁.防止和克服干部政绩考核中的片面性[J].新东方,2004,(12).4-8.
    44 邓军辉.略论建立科学政绩考核评价体系[J].岭南学刊,2004,(6).22-24.
    45 黄明哲,吴丽芳.论优化党的执政环境[J].江西社会科学,2005,(3).161-166.
    46 朴林.把握执政环境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6).33-37.
    47 祝福恩.论微观执政环境及其建设的对策[J].理论探讨,2005,(2).13-16.
    48 张荣臣.影响党执政的十大问题[J].领导之友,2004.(6).
    49 王渊.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N].光明日报,2005-02-15.
    50 迪民.执政党要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J].探索与争鸣,2006,(4).41.
    51 孙政才.提高执政能力重在制度建设[J].求是,2005,(1).25-26.
    52 李强.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N].人民日报,2004-12-14.
    53 李君如.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04,(11).4.
    54 蔡世忠.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做到五个结合[J].党建研究,2004,(12).26-28.
    55 陈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综述[J].前线,2007,(7).39.
    56 季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做到五个统一[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 (1).14-17.
    57 王也.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J].探索与争鸣,2005,(1).45-47.
    58 王家瑞.借鉴各国经验,加强执政能力[J].当代世界,2005,(1).4-6.
    59 朱晓萍.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要努力营造四种风气[J].理论前沿,2005,(2).44-45.
    60 韩义德.执政能力建设须抓几个重点环节[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1).18-19.
    61 黄卫平.政党执政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N].人民日报.2004-10-13.
    62 陈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综述[J].前线,2007,(7).39.
    63 李东.从三方面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J].企业文明,2005,(1).
    64 刘文江.关于乡镇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思考[J].北京党史,2005,(1).27.
    65 史济锡.执政能力建设的制度探索[J].理论前沿,2005,(2).48.
    66 罗开云,张建国,黎贵优.高校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刍议[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0-11.
    67 叶柏森.找准加强党在高校执政能力建设的着力点[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1).54-56.
    68[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半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1-26.
    69 曹锦清.黄河边上的中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2.
    70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5.
    7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5.
    1 这种论断的根据有两个:一、结构和功能两个术语是马克思分析人类社会时也经常使用的,而且并没有忌讳被马克思以外理论流派学者已经使用过,此见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的目录。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方法》中,实质上已经给具体科学研究方法的中立立场作了充分肯定,此见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37-40页。
    2 杨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方法[J].学习与探索,1994,(1).27.
    3 孙承叔.王东.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学说的理论地位[J].学术月刊,1986,(8).2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3.
    5 资本论[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13.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5-236.
    7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的《列宁选集》第一卷第34页,列宁曾对马克思所说的有机体作了如下理解:马克思那里,“各种社会机体和各种动植物机体一样,彼此有很大的不同。”列宁在“社会机体”前加了限定词“各种”。由此,完全可以设想,如果列宁没有解释错误的话,马克思的机体概念应该是一个标识由人而不是其他生物作为基本要素构成的整体的符号。也就说,机体范畴本身是一个抽象的范畴概念,可以用来指具备有机整体性特征的世界万物。例如,当它被用来指生物系统时,就可叫生物机体;当它用来指人类社会各种系统时,它又可以叫某某机体,如政党系统也可叫做政党机体。马克思社会机体范畴,具有类的特征,泛指与生物类型的机体相区别的社会类型的机体。马克思社会机体范畴在具体运用中,必须于社会形态、人类社会总体等具有专门指陈的范畴区别开来。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六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0.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7.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六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9.
    13 陈志良.杨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J].哲学研究,1990,(1).42.
    1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4.
    15[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6.
    1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63.
    17[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99.
    19[奥]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6.
    20 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52-53.
    21 李秀林.论社会有机体[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1).10.
    22 陈志良.杨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J].哲学研究,1990,(1).35.
    23 杨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方法[J].学习与探索,1994,(1).34.
    24[澳]L·V·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30.
    25[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 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6.
    2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六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8.
    27 乔纳森·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179.
    28[法]奥古斯特·孔德.实证政治体系[M].伦敦:富兰克林出版公司,1975.103.
    29 杨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方法[J].学习与探索,1994,(1).29.
    30 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20.
    31 邹东涛.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来源[M].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4).
    32 列宁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33 刘少奇选集[M]: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58.
    34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M]: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51.
    35 下文中如未作特别说明,一般所言领导功能、执政功能即是领导总功能、执政总功能。
    36 毛泽东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42.
    37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5.
    38 陈旭麓.陈旭麓文集[M]: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39.
    39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154.
    40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2007.31.
    41 金耀基.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历史——提供一个理解中国百年来现代史的概念框架[A].中国现代化与知识份子[C].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6.28.
    42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2007.40.
    43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171-172.
    44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
    45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M]: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51.
    46 金冲及.毛泽东传(189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85.
    47 毛泽东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48 毛泽东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1-512.
    49 毛泽东选集[M]: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30.
    50 邓小平文选[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4.
    51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
    52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231.
    53 爱尔乌德.文化进化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65.
    54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5.
    55 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思想史论[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2.
    56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18.
    57 杭之.自序[A].杭之.一苇集[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2.
    58 邓小平文选[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7.
    59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A].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思想史论[C]:上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606.87.
    60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M]:第八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13.
    61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M]:第八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4-5.
    62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M]:第八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14-15.
    63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M]:第八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22.
    64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M]:第八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39.
    65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M]:第八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52.
    66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M]:第八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85.
    67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M]: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85.
    68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M]:第八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127-135.
    69 中共中央组织部信息管理中心.1921-2000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承制,2002.70,99.
    70 陈永发.延安的阴影[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
    7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09-27,(B).
    72 毛泽东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6.
    73 李梁.永通.我党五十五年的执政之路[J].先锋队,2004,(20).
    74 毛泽东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27-1428.
    75 邓小平文选[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4.
    76 邓小平文选[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7.
    77 “领导功能”和“领导作用”两者的实质意义相当,只是提法不同而已。国内也有很多学者直接把政党功能称为政党作用。具体可参阅:王浦劬等著写的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学基础》2006年第二版第214-216页。
    78 论革命的“三合一”[J].红旗,1967-03-10.
    79 邓小平文选[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6.
    80 邓小平文选[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3.
    81 邓小平文选[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82 吕嘉.关于党政关系的若干思考[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11).72.
    1 毛泽东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3.
    2 辞源(合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317.
    3 乔纳森·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565.
    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4.
    5 莫里斯·迪韦尔热.政党概论[M].香港:青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18.
    6 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8.
    7 邓小平文选[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3.
    8 中共中央组织部信息管理中心.1921-2000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承制,2002.167,175,173.
    9 支部建在楼道党员就在身边[N].浙江日报,2008-10-31.
    10 孙春兰.科学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N].人民日报,2004-11-19.
    11 http://www.cqjgdj.gov.cn/html/2007-10/21942.htm
    12 中共中央组织部信息管理中心.1921-2000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承制,2002.98-105.
    13 中共中央组织部信息管理中心.1921-2000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承制,2002.3.
    14 列宁全集[M]:第二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60.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二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3.
    16 列宁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4.
    17[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79.125.
    18[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党概论[M]香港:请问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7.
    19 辞源(合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02.
    20 英国培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汉双解)[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788.
    21[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79-197.
    22[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561-562.
    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76.
    25 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5.
    26 曹锦清.黄河边上的中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2.
    27 邓小平年谱(1975-1997)[M]: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64.
    28 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0.
    29 江泽民文选[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3.
    30 邓小平年谱(1975-1997)[M]: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685.
    31 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6.
    3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0-701.
    3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02.
    3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99.
    35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09.
    36 江泽民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9.
    3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丈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9.
    38 林尚立.执政党执政的功能体系[J].学习时报,2001-01-08.
    39 毛泽东选集[M]: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06.
    40 邓小平文选[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
    41 列宁全集[M]:第二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69.
    42 毛泽东.一个合作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2.
    43 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80.
    4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84.
    45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
    46 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13.
    1 江泽民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7.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4-255.
    3 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7.
    4 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4.
    5 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index.htm
    6 http://intl.ce.cn/zgysj/200804/13/t20080413_15136994.shtml
    7 李琮.全球经济大转变中的第三世界回顾与展望[A].谈世中.王耀媛.江时学.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C].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9.
    8 高梁.玛雅.开放要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J].读书,2006,(3).39.
    9 张淼.跨国公司的“隐身衣”[J].读书,2006,(3).52-55.
    10[美]摩根斯坦利.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的问题[J].社会科学报,2007-10-11,(1).
    11 周其仁.未来中国经济的挑战与走势[J].广东经济,2008,(12).12.
    12 奥本海姆国际法[M]:第一卷(一)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92.
    13 江泽民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0-544.
    14 国语[M]:第十六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515.
    1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47.
    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3.
    17 江泽民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22.
    18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90.1319.
    19 貌似毋容置疑的“毛泽东搞绝对平均主义”论调恰恰是个误解。从现有大量官方公开资料和国外毛泽东研究所得结论来分析,晚年的毛泽东并非不注重经济生产与经济发展,最多也只能算是路子不大凑效。毛泽东尽管有过类似平均主义 的主张,但大多时候还是非常清醒、坚决地反对“一平二调”等平均主义现象的。“一平二调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共产风'的主要表现,即,在公社范围内实行贫富拉平,平均分配;县、社两级无偿调走生产队(包括社员个人)的某些财物。三收款,指银行将过去发放给农村的贷款统统收回。”(参见: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3页文后注释)另据毛泽东的秘书李锐的著述,毛泽东曾于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指出“共产风”就是“一平二调三收款,吃饭不要钱”。两次郑州会议上他说要“刹住一平二调三收款。”1959年7月3日,他又两度传达了“不搞一平二调”的精神。(详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出版、李锐撰的《庐山会议实录》(增订版)第24页。)此外,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过程中,他还明确就作为公平的两个极端——平均主义和过分悬殊——做出批示,说“反对平均主义,是正确的;反过头了,会发生个人主义。过分悬殊也是不对的。我们的提法是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过分悬殊”。(参见: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30页)
    20 毛泽东文集[M]: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3.
    21 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9.
    22 邹声文.田雨.杨维汉.构建和谐社会:中国亟待破解哪些难题[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58.
    23 姚洋.导言[A].姚洋.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C].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5-9.
    2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09-27.
    25 经济分析:中国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意味什么?[N].环球时报,2007-04-08.
    26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768.
    27 江泽民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28.
    28 这种论断的根据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元典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理论来源均带有浓厚的欧洲社会发展逻辑与欧洲工人解放运动的色彩。其二,元典马克思主义尽管是以为全人类解放事业提供强大思想武器为终极关怀,但受时代所限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主要关注的还是欧洲的无产阶级运动。其三,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所探索的东方社会理论并未真正或者充分展开。其四,元典马思主义偏重围绕革命问题展开而较少着墨于建设,存在“破之有余,立之不足”的嫌疑,给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留下了相当大的误读、误解空间。详情参见:东方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孙承叔撰著《打开东方社会秘密的钥匙——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当代社会主义》及拙作《晚年毛泽东政治行为动因分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第4期)。
    29 刘少奇选集[M]: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66.
    30 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M].南昌:江西高效出版社,2004.139.
    3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9.
    32 毛泽东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
    33 李梁.永通.我党五十五年的执政之路[J].先锋队,2004,(20).
    34 江泽民文选[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2.
    35 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
    36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78-379.
    37 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6.
    38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93.
    39 江泽民文选[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46.
    40 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80.
    41 中共中央组织部信息管理中心.1921-2000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2-3.
    42 贾有珍.仇文莉.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党员队伍状况调查[J].党建研究,2001,(1).37.
    43 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5.
    44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23/content_2608810.htm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5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95.
    3.资本论[M]: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列宁选集[M]: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995.
    5.列宁全集[M]:第1-5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990.
    6.毛泽东选集[M]: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泽东选集[M]: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8.毛泽东年谱[M]: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9.毛泽东传(189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0.毛泽东文集[M]: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9.
    11.毛泽东传(1949-1976)[M]:上、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第1-1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1998.
    13.周恩来选集[M]: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984.
    14.刘少奇选集[M]: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5.邓小平文选[M]: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16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7.邓小平年谱(1975-1997)[M]: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8.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M]: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9.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上、中、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988.
    20.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上、中、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993.
    21.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上、中、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99.
    22.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上、中、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03.
    2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丈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09-27.
    26.江泽民文选[M]: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7.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M]:第1-19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28.中共中央组织部信息管理中心.1921-2000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承制.2002.
    29.辞源(合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0.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1.国语[M]:第十六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3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
    35.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6.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2007.
    38.陈旭麓.陈旭麓文集[M]:近代史两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90.
    40.金耀基等.中国现代化与知识份子[C].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6.
    41.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思想史论[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42.曹锦清.黄河边上的中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4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4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45.[美]爱尔乌德.文化进化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4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 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4.
    47.[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99.
    48.[奥]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6.
    49.[澳]L·V·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30.
    50.[美]乔纳森·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179.
    51.[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党概论[M].香港:青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
    52.[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3.[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4.[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55.[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56.[意]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7.[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8.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9.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0.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61.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2.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3.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4.郭定平.政党与政府[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65.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66.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67.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8.王长江.世界政党比较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69.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0.王贵秀.论民主和民主集中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71.王贵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路[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72.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73.连玉明.学习型政党[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74.荣敬本.高新军.政党比较研究资料[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75.中联部研究室.外国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76.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7.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79.姚洋.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C].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80.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M].南昌:江西高效出版社,2004.
    81.谈世中.王耀嫒.江时学.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C].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2.陈丽凤.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1921-2006)[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3.杨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方法[J].学习与探索,1994,(1).
    84.孙承叔.王东.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学说的理论地位[J].学术月刊,1986,(8).
    85.李秀林.论社会有机体[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1).
    86.陈志良.杨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J].哲学研究,1990,(1).
    87.邹东涛.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来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4).
    88.商逾.论历史规律的抽象表述与具体论述之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2).
    89.孟庆仁.论社会有机体及其本质特征[J].齐鲁学刊,2003,(2).
    90.坚毅.要素-结构-功能——唯物辩证法范畴立体化之八[J].学术研究,1999,(7).
    91.姚尚建.政党政府的结构与功能[J].重庆社会科,2007,(12).
    92.王习胜.对“要素—结构—功能”立体化的拓展——与坚毅先生商酌[J].学术研究,2000,(5).
    93.周怡.社会结构:由“形构”到“解构”——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之走向[J].社会学研究,2000,(3).
    94.王沪宁.美国政治学的系统分析学派[J].国外社会科学,1985,(1).
    95.王沪宁.西方政治学行为主义学派述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
    96.王沪宁.现代化进程中政治领导方式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报),1988,(2).
    97.王沪宁.新政治功能:体制供给和秩序供给[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2).
    98.胡伟.关于“党内民主”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4).
    99.胡伟.关于党内民主的意义和范畴的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4).
    100.林尚立.在制度创新中聚合中国发展动力[N].文汇报,2007-01-08.
    101.林尚立.党内民主及其边界[N].学习时报,2002-01-07.
    102.林尚立.执政党执政的功能体系[N].学习时报,2001-01-08.
    103.林尚立.社区党建的政治内涵及其面临的任务[N].中国社会报,2002-12 07.
    104.林尚立.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资源[J].理论前沿,2006,(9).
    105.桑玉成.陈家喜.群体分化与政治整合[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3).
    106.桑玉成.从科学执政看干部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新视野,2005,(6).
    107.桑玉成.论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原则[J].城市管理,2005,(3).
    108.桑玉成.刘春荣.拓展民主的制度空间:构建一种新的基层民主发展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09.王长江.从战略上思考党的建设问题[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2.(1).
    110.王长江.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0,(5).
    111.王长江.关于执政理论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3).
    112.王长江.关于时代发展与政党现代化的一些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双月刊),2002,(1).
    113.王长江.如何理解“党的执政能力”[N].北京日报,2003-08-25.
    114.王长江.朱昔群.思考执政能力建设的几个视角[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4,(6).
    115.王长江.政党改革的历史考察[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6,(3).
    116.王长江.关于“党管干部”科学化的几点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4).
    117.王长江.关于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4(1).
    118.张恒山.关于改善党的领导方式问题研究的思路概要[J].党政干部学刊,2006(6).
    119.张恒山.略论社会有序——执政党的首要价值目标[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1).
    120.张恒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辨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4,(1).
    121.刘文祥.李长源.和谐社会的理论借鉴:结构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122.唐亚林.执政党功能的转换逻辑及其体系结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3).
    123.闰东.从结构—功能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党特征——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面临的历史困境分析[J].二十一世纪,2006,(4).
    124.闫东.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理论的发展轨迹探析:政党结构功能的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05,(5).
    125.吴茜.中西政党制度结构功能比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5).
    126.刘润忠.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5,(5).
    127.章斐龙.领导班子配备要兼顾结构与功能[J].党建研究,2005,(12).
    128.袁廷华.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结构与功能[J].中国统一战线,2000,(12).
    129.赵学勤.优化组织结构充分发挥整体功能[J].民主,2000,(8).
    130.于晓军.领导班子素质结构模式及其优化措施[J].党建研究,2006,(8).
    131.陈丽凤.建国后中共领导体系的确立与特征[J].甘肃理论学刊,2008,(4).
    132.吴梅芳.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途径[J].攀登(双月刊),2008,(1).
    133.王先.俊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2007,(5).
    134.秦德君.执政物理结构与公共绩效分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1).
    135.张书林.论党的执政中介:党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3).
    136.龚少情.略论政党功能视角下的执政能力建设[J].甘肃社会科学,2006,(2).
    137.李忠杰.领导的内在结构和领导活动规律解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4).
    138.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课题组.关于加强地方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调研报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4,(1).
    139.吕嘉.关于党政关系的若干问题[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4).
    140.吕嘉.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政及执政合法性——兼评当前中国政治研究中的几种观点[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4,(4).
    141.吕嘉.政治稳定问题与中国政治秩序的基本性质[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4).
    142.柴宝勇.王刚.政党政治学:概念、框架与方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学[J].理论探讨,2007,(3).
    143.杜学中.八十年党的建设的历史写照——中国共产党党章比较研究[J].求索,2002,(2).
    144.王贵秀.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政治成长中的地位转变与角色转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4).
    145.徐鸿武.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问题[J].理论视野,2004,(4).
    146.徐勇.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以基层民主发展为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08,(4).
    147.李忠杰.李忠杰解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刻内涵[J].资料通讯,2004,(10).
    148.任剑涛.社会结构转型与执政理念更新[N].南方日报,2006-08-31.
    149.任剑涛.建立“有限政府”岂会降低政府威信[J].北京日报,2007-05-14.
    150.周尚文.从弱化到瘫痪——苏共基层组织功能质变的过程和教训[J].俄罗斯研究,2007,(5).
    151.李柏光.市民社会:结构—功能的分析[J].龙江社会科学,1996,(1).
    152.叶海平.李冬妮.论党建的结构、功能和系统调控问题[J].求实,1999,(3).
    153.郭宝平.转型期的中国政府:功能分化与结构整合[J].唯实,1997,(6).
    154.黄强胤.完善领导班子结构,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J].党政干部论坛,1996,(6).
    155.陈秉公.论意识形态的结构、功能及功能实现方式[J].思想理论教育,2008,(9).
    156.占善钦.中共一大至六大对中央委员会选举的探索[J]-党的文献,2008,(3).
    157.许耀桐.党的制度改革与制度创新探讨[J].学习与探索,2005,(3).
    158.张浩.中国共产党组织形象功能结构的系统分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5).
    159.王春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的功能定位[J].理论导刊2007,(6).
    160.余科杰.论政党意识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功能作用[J].新视野,2007,(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